梦回唐朝作文范例6篇

梦回唐朝作文

梦回唐朝作文范文1

我在幽静的街道上走着,虽没有一个人,但我却感觉到好象有无数眼睛在盯着我.刷刷!有什么从我眼前飞过?!我站住脚,警觉起来.向四周看看,空无一人,那刚才的到底是什么?恐惧从我心里升浮.我继续往前走,手下意识的握紧腰间的剑,这地方太诡异了,我要想办法离开.哒哒..脚步声?我的?我停下来,可脚步声依旧响着,仔细辨认脚步声发出的地方......我身后?!哒哒....脚步声越来越近,好像是朝着我走来的.1...2...3...我猛的转身,没人?!怎么会.....这时,我感到有什么东西正扯着我的衣角,低下头,看到一个小孩子正吃着棒棒糖,无邪的大眼睛看着我.小孩指了指众多房子中的一座,示意我过去,我看着小孩,反正现在我没什么做,又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不如跟这小孩去看看?

走进房子,热气扑面而来,几个蒙面人坐在房子正中的坐垫上,个个目光凌厉.我站在门口不进去,看着那小孩走到一名蒙面人的身边坐下.我们对望了几分钟,其中一个蒙面人开口:"这位小姐想必是第一次到这地方来吧?"我惊愕,他怎么知道?我冷冷地盯着他,说:"是的,请你告诉我这是什么地方?"那蒙面人冷笑了一下,摘下面巾,说:"连这个地方都不知道,你还敢在江湖上混啊?"天啊!他他....他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啊?如此俊美,要不是他的声音浑厚有磁性,我早把他当女人了!见那蒙面人摘下面巾,其他蒙面人也都把面巾摘了下来,这这....这是在排电视剧吗?那么多帅哥......我感到自己快流鼻血了.努力克制住自己,说:"请问这是什么地方?"那人嘲弄地看了我一眼,吐出三个字:"无名城."无名城?不知道.我疑问地问:"那....这个地方是干什么的?"那人一副快晕死的表情,给了我几个白眼,他挥挥手,示意旁边的人回答我的问题.坐他身旁的一个红头发的人告诉我说:"无名城是一个充满血腥的地方,换个说法就是武林高手的比武场,能到这个地方的人,武功都是非同一般的.无名城的城规规定谁走在无名城的街道上,都是向所有的武林高手挑战,所以进入无名城的人都是用轻功飞跳着的.无名城里的人都是穿着战甲,以防一不小心被人刺杀.我们少主看你一身绸缎,根本不能防御外来伤害,才让小少主去把你救回来."我听得一愣一愣的,怪不得在大街上我会有被人盯着的感觉,怪不得我会看到有东西从我眼前飞过,原来如此!等等!那他的意思说我比一个小孩都不如了?!我愤恨地瞪着那个被称为少主的男子,咬牙切齿的问:"那怎么才能从这出去?"男子瞟了我一眼,说:"除非你能赢了这里的所有人."不是吧?!所有人?我连一个人都打不过啊,虽然我学过跆拳道,但也太......我讨好地看着"少主",说:"这个条件也太高了点啦,看你被称为少主,武功也一定很好,要不你帮我把我弄出去,你要什么我都给你.好不好?"事到关头,我也只能低下我尊贵的头了."少主"侥有玩味地看着我,说:"什么都可以?"我狂点头.只要能出去,我不惜一切代价了!"少主"指了指我腰间的剑,说:"把你的剑给我看看."剑?我急忙摘下剑鞘,双手奉上."少主"接过剑,看了又看,惊叹说:"我果然没猜错,能够发出紫光的剑,只有紫玲珑了!我问你,你是怎么得到这把剑的?!"怎么得到?我怎么知道!我到这个地方它就在我身上了.我笑嘻嘻地对"少主"说:"你要是喜欢就拿去吧,它放我身上我还觉得碍事呢!""少主"不可思议地看着我,说:"你知道它是什么剑吗?它削铁如泥,斩水如纸,多少人想得到它?可就是没人见过它的样子,只知道它能发出紫光,剑面可映出人影,剑柄刻有"紫玲珑"三个字!多少人想得到的宝贝,你就那么轻易要把它给我?!"不会吧?我身上竟然有这种宝贝?我郁闷地说:"这把剑是我在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就在我身上的,我不知道它有那么奇!""少主"不相信地说:"你不是从"无名门"进来的?"我点头."少主"激动地跳起来,说:"难道那人就是你?!"我一头雾水,问:"什么是我不是我的?""少主"说:"我师傅让我到这里来等一个人,说他持有"紫玲珑",但不是这个世界的人.我还以为是男的,没想到......"等我?我更加迷糊了.没等我反应过来,我就被什么不知名的东西套住了,随后,一阵吵闹......

梦回唐朝作文范文2

辞赋文学中的游仙梦赋,见于屈原《九章・惜颂》:“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屈原梦魂登天,踽踽独行,独白的叙述,完全第一人称的叙述笔法,叙情怨而志意深:宋玉则进一步以对话方式和昼寝梦境铺叙的手法,发扬屈原“讽谏”的精神,委婉寓讽谏于纪梦之中,《高唐赋》纪楚襄王昼寝梦神女事:“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日……”云梦之台,巫山之女的美丽梦象,对后来的纪梦文学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重点是赋末“开贤圣,辅不逮”的结语,李善在此句下注:“此又陈谏于王也。”此一讽谏艺术手法,亦复制在《神女赋》梦境中:“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王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王异之。明日,以白玉。……怀贞亮之洁清兮,卒与我兮相难。……”明眸丹唇,体闲幽静的神女形象,不过是为强化贞亮洁清的神女意态,而赋引“欢情未接,将辞而去”,则是折射自我的处境,宋玉透过梦境虚幻的特质,隐喻文人悲感情愁的寄托,其本质仍“贫土失职”的自伤,以此抒情主题的梦境结构,不论“悲世”或“悲己”,代言体的笔法,启示汉代以下以赋体创作的梦赋系列作品,后世文人或梦归,或梦游,或梦事,或梦物,遂衍为一系的纪梦赋作。

汉代以后纪梦赋,在命题上可以分别为两大类:一类直接以“梦”为题,如李观《高宗梦得说赋》、沈亚之《梦游仙赋》、独孤及《梦远游赋》、王延龄《梦游仙庭赋》、王延寿《梦赋》、杜颁《梦赋》、蒋防《梦捧日赋》、柳宗元《梦归赋》、贾觫《庄周梦为蝴蝶赋》、张随《庄周梦蝴蝶赋》、周繇《梦舞钟馗赋》、欧阳修《述梦赋》、晁补之《梦觌赋》、杨爵《梦游山赋》、胡俨《述梦赋》、卢楠《梦洲赋》、王粲《梦为鱼赋》、康海《梦游大白山赋》等。另一类题名不见“梦”字,而赋中出现梦象梦语者,如司马相如《长门赋》、班固《幽通赋》、张衡《思乡赋》、萧颖士《爱而不见赋》、皮日休《霍山赋》、苏轼《后赤壁赋》,虽不见题梦,却皆是以梦表志,借梦抒情之赋作。宋玉梦赋对后世纪梦作品的启发,主要在“昼寝”时间的错乱与“梦觉”独立清醒的发想。

1.昼寝。以“梦”为题的梦赋,不论其主旨是梦游、梦归,或梦为鱼、为蝶,作者不外执于人生的痴迷怅惘,不免日思夜梦,如沈亚之《梦游仙赋》序云“余昔夜梦,寓游一方,乐态甚适,党而作赋,题之梦仙:……”以“夜梦”开启游仙世界的还有独孤及其《梦远游赋》以“尝中夜梦飞升大空,若有以名迹见诮者,觉而自失,乃为赋以状…”同样以“夜梦”形塑梦境的存在,盖人生于世,日觉夜梦,本极自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生活的常态,但宋玉《高唐赋》却以“昼寝”错乱人间的时序,打破“日醒――夜梦”的时间轴线,梦境穿越时间的场域,因这一昼寝,引发沈亚之之疑。《梦游仙赋》藉题发挥,提出“谅人生之皆梦,孰云夕非而昼是”之质疑,虽是昼夜朝夕的疑惑,其实不过是藉此引发“其梦也,何乐如之;其觉也,何愁若斯”的感叹而已,其主旨仍是宋玉抒情的延续。

2.梦觉。人生乐与愁的世界,何者为真,何者为幻?“题外梦赋”作者刻意摆脱“梦题”的指称,题名不见“梦”,但作者作赋的观点,或代言或半代或自伤或以评论姿态论述,在题名上摆脱赋梦的幻象,人物不是虚构的,发言者也是作者自身,但观其赋作内容,仍是透过似幻似真的梦镜,影射自我的忧愤与快适,其主旨在寻求现实的认同。如司马相如《长门赋》、班固《幽通赋》、张衡《思乡赋》、萧颖士《爱而不见赋》、皮目休《霍山赋》、苏轼《后赤壁赋》,都是赋家在梦题外的诠释,以《后赤壁赋》为例,赋末“须臾客去,余亦就睡,梦一道士……”透过“梦”,带出道士之问:“赤壁之游乐乎?”其中的“乐”境诠释,白天无法静思的快乐,在“梦境”沉淀中澄明朗现。此与宋玉《神女赋》“梦境”的写意形构:“(楚王)寐而梦之,寤不自识。罔兮不乐,怅然失志。于是抚心定气,复见所梦。”从“梦――觉”的手法来秀,是宋玉一贯的“抒情”手法。

如前所述,“作赋以讽”是赋家本色,屈原履忠被谗,“独依诗人之义而作《离骚》,上以讽谏,下以”,同样在讽谏,而宋玉《高唐》、《神女》二赋通过“梦境”的情节,叙述楚襄王和巫山神女神遇的故事,赋的表现形式是极度美化的文学,其中“情”与“色”之论述,极度彰显了讽谏手法的创变与技巧,表面上虽然极力书写男女欢愉与艳香,实际上,最终依然是回归于“讽谏”主题,一如明朝陈师道所指出:“宋玉为《高唐赋》,载巫山神女遇楚襄王,盖有所讽也。”此讽之意不言可喻。然如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篇云:“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高唐》、《神女》为文造情的丽辞,印证《文选》将《高唐》、《神女》赋列入“情”类之作中,显示宋玉辞赋不仅俨然成为辞人之赋的先导,更为汉代赋家提供一个“淫丽”的抒情方向。

辞赋家的怨,有时不全因政治不遇所引起,后世梦赋往往间或呈现即感性即理性的内涵。王延寿《梦赋》、杜Q《梦赋》、蒋防《梦捧日赋》、柳宗元《梦归赋》,生命短暂的哀感情绪,都肯定着赋以“抒情”为主体的存在与发展,而此亦可视为宋玉“贫士失职”抒情的延伸。

二、山色未能忘宋玉:唐诗中的写实与艳情

相较于辞赋的梦境抒情,唐诗写宋玉情事,有“写实”与“艳情”两端。李白对宋玉是怜惜与爱才,着重宋玉之诗文成就,多首诗中称述宋玉,如:《赠易秀才》:“地远虞翻老,秋深宋玉悲。”《感遇》:“宋玉事楚王,立身本高洁。巫山赋彩云,郢路歌白雪。”《感兴》“……婉转入宵梦,无心向楚君。……茫昧竟谁测,虚传宋玉文。”《宿巫山下》:“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诗中对宋玉充满敬惜。与李白相同者还有李郢《早秋书怀》:“高梧一叶坠凉天,宋玉悲秋泪洒然。”都是纯粹把宋玉视为人物典范而写入诗句。

杜甫诗多征引宋玉事典,或评论宋玉作品,或评论宋玉其人,诗作中的宋玉,或怀古,或记游,或歌咏,多了一份写实,少了几许幻梦。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论杜甫的诗歌:“上薄,下该沈宋,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千古以来,一人而己。”所谓“上薄”,不仅仅是指杜甫的文学主张与观点,更指杜甫作品内涵所蕴涵的特质。杜甫对宋玉的推祟由诗中可见“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咏怀古迹五首》其二)“窃攀屈宋宜方驾”(《戏为六绝句》之五)“羁离交屈宋”(《赠郑十八贲》)“气屈贾垒”(《壮游》)“不必伊周地,皆登屈宋才”(《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 “迟迟恋屈宋,渺渺卧荆衡。”(《送覃二判官》)“共推激”(《夜听许十诵诗》)“山居精典籍,文雅涉。”(《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共推激”的文学观与内涵,成就杜甫诗歌的深情与隽永。杜甫对宋玉的推崇,来自他“文雅涉”的文学学养,具体反映在诗中,便是引用宋玉高唐、巫山典故。他在夔州时期作的《奉送崔都水翁下峡》:“白狗黄牛峡,朝云暮雨祠。”便引巫山神女入诗,此外:“卜居赤甲迁居新,两见巫山楚水春。”(《赤甲》)“郁纡腾秀气,萧瑟浸寒空。直对巫山出,兼疑夏禹功。”(《天池》)“悲秋宋玉宅,失路武陵源。”(《奉汉中王手札》)“朝朝巫峡水,远逗锦江波。”(《怀锦水居止二首》)“老病巫山里,稽留楚客中。”(《老病》)“巫峡曾经宝屏见,楚宫犹对碧峰疑。”(《夔州歌十绝句》)“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秋兴八首》)“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诸将五首》)“垂白冯唐老,清秋宋玉悲。”(《垂白》)“摇落巫山暮,寒江东北流。”(《摇落》)杜甫征引“巫山”事典多是面对股迹所兴起的怀古之情,行经巫山时的地理标记,是山水自然地理景观的描述,去了襄王楚梦的绮丽遐思。杜甫引宋玉高唐巫山之梦完全是“写实”的描述,一则作为地理标记,另一则是自然天候的称述,如:“飘零神女雨,断续楚王风”(《天池》)“晴浴狎鸥分处处,雨随神女下朝朝。”(《夔州歌十绝句》)“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帘看弈棋。”(《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其二)“只应踏初雪,骑马发荆州。只怕巫山雨,真伤白帝秋。”(《更题》)“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晴》)“断续巫山雨,天河此夜新。若无青嶂月,愁杀白头人。”(《月》)“神女花钿落,鲛人织杼悲。”(《雨》)“何须妒云雨,霹雳楚王台。”(《雷》)“直觉巫山暮,兼催宋玉悲。”(《雨》)“巫山秋夜萤火飞,帘疏巧入坐人衣。”(《见萤火》)

宋玉在《高唐赋》一开始引巫山之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的美丽传说,使得巫山神女成为杜甫笔下“雨”的身影。从上述咏风、雨、雷、电、晴等题旨看来,巫山神女在杜诗中往往以雨的飘灵形象出现,没有楚王夜梦的想象;杜甫对宋玉的感怀,往往落在“悲愁”的情感,如《送李功曹之荆州充郑恃御判官重赠》:“曾闻宋玉宅,每欲到荆州。此地生涯晚,遥悲水国秋。”或李商隐《楚吟》:“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或杜甫诗中“摇落深知宋玉悲”、“兼催宋玉悲”、“断续巫山雨,愁杀白头人”,说明杜甫对巫山神女的梦事,只是用典藉以传达行经巫山的感慨之情而已,至此,飘零的神雨,便化为杜甫的清泪,成为诗歌中美丽的隐喻了。

相形之下,其他以梦入诗的诗人则不免于绮妮艳情的楚梦遐想。如鲍溶《巫山怀古》:“十二峰峦斗翠微,石烟花雾犯容辉。青春楚女妒云老,白日神人入梦稀。银箭暗雕歌夜烛,珠泉频点舞时衣。谁伤宋玉千年后,留得青山辨是非。”以宋玉《高唐赋》《神女赋》巫山梦神女事入诗,“青春楚女妒云老”是何等娇癫的语气,虽则作者不落是非之辨说,但千年情事,透显的是人间有情的诗人世界。又如吴融《宋玉宅》:“草白烟寒半野坡,临江旧宅指遗基。已怀湘浦招魂事,更忆高唐说梦时。穿径早曾闻客住,登墙岂复见人窥。今朝送别还经此,吟断当年几许悲。”吴融流寓荆南时,经过荆州,参访庾信曾经寄住的宋玉宅,诗中忆及宋玉“高唐说梦”事,悲愁万丈。苏拯《巫山诗》:“昔日亦云雨,今时亦云雨。自是荒淫多,梦得巫山女。从来圣明君,可听妖魅语?只今峰上云,徒自生容与。”以圣明国君不应荒淫妄听妖魅警惕,是典型的借事,云自云,史归史,人间的荒淫帝王干云底事,偏偏诗人多情想象,寄寓对宋玉委婉曲谏的同情。李商隐诗多隐迷,每每以楚梦、宋玉入诗,如《有感》:“非关宋玉有微辞,却是襄王梦觉迟。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过楚宫》:“巫峡迢迢旧楚宫,至今云雨暗丹枫。微生尽恋人间乐,只有襄王忆梦中。”《有感》以“非关宋玉”劝谏襄王,显然是对于楚襄王迷恋女色之“觉迟”的谏说,诗中歌颂自宋玉《高唐赋》之后神女的幻化,楚天云雨都可能是神女的化身,这样的场域令人眷恋着迷。韦庄《奉和左司郎中春物暗度感而成章》:“才喜新春已暮春,夕阳吟杀倚楼人。锦江风散霏霏雨,花市香飘漠漠尘。今日尚追巫峡梦,少年应遇洛川神。有时自患多情病,莫是生前宋玉身。”把多情和宋玉联系,以宋玉自比。此后宋玉便被列入“艳情”之列,后来的宋词大多沿袭此艳情之风。李涉《遇湖州妓宋态宜二首》其一:“曾识云仙至小时,芙蓉头上绾青丝。当时惊觉高唐梦,唯有如今宋玉知。”此诗藉高唐神女的颂美写今对歌妓宋态宜的欣赏,解语花情,诗中的宋玉俨然是女性美的知音。李群玉《赠人》:“曾留宋玉旧衣裳,惹得巫山梦里香。云雨无情难领管,任他别嫁楚襄王。”宋玉被当作失恋者的寄托,伊人别嫁,徒留回忆,宋玉至此又成了多情的意象。所以韩僵《席上有赠》:“莫道风流无宋玉,好将心力事妆台。”便进一步将宋玉写成风流多情的种子,这时的“风流多情”已截然不同于李白、杜甫心中那个“风流儒雅亦吾师”的儒雅才子,从现实中的宋玉,到梦幻中的宋玉,从高标远举、风韵超远的流风典范到艳恋多情的风流才子,宋玉在唐诗歌中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情。

总观诗人笔下的宋玉,杜甫推崇他的文学成就,以“风流儒雅亦吾师”称许宋玉人品与文品,巫山是杜甫归乡的行踪,因此杜诗中的巫山神女是地理标记和咏雨情态,是写实的。至晚唐,诗人对宋玉巫山神女梦有了多情的解读,高襟神话与欢情附会,高唐梦事凝聚的观点转为伦理价值和文化意义,晚唐诗每每以高唐巫山之梦影射男女情事,宋玉成了多情种、风流子,因此高唐梦事又有了“艳情”的意蕴。

三、怅望前回梦里期:宋词的多情与悲愁

词的兴起,一开始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出以檀口皓齿,伴以歌扇舞袖,披以丝竹管弦,为依声填词而作,南宋陈世修《阳春集序》云:“公以金陵盛时,内外无事,彭僚亲旧,或当燕集,多运藻思,为乐府新词,俾歌者倚丝竹而歌之,所以娱宾而遣兴也。”可见词人或流连青楼酒馆,或痴迷离情别绪,寄情乐歌,浅酌低唱之际,词是娱乐遣兴之作,内容往往香艳绮丽。至阳居士作《复雅歌词》,从音乐文学的教化功能提出“骚雅之趣”的审美标准,张炎《词源》进一步揭橥“骚雅”词论,以为:“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姜白石词如《疏影》、《暗香》、《扬州慢》、《一萼红》、《琵琶仙》、《探春》、《八归》、《淡黄柳》等曲,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跃。”显示“骚雅”至宋已是一种成熟的文学观念与品评标准。

“骚雅”作为一个词学的审美概念,突显的正是文学艺术的精神与品味。在此“骚雅”词风的鼓荡下,宋玉成为继屈原之后的“骚”之代表人物,在词史中有着重 要的地位,宋玉高唐梦亦成为词家题材中的最爱。

宋玉

宋代引梦入词最多的要算是晏几道,《全宋词》收录晏词260首,其中54首出现“梦”字,并且颇多是引《高唐》、《神女》二赋中的楚梦,充满虚幻与心理投射,例如:“月堕枝头欢意,从前虚梦高唐,觉来何处放思量。”(《临江仙》)“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鹧鸪天》)“朝云信断知何处。应作襄王去。”(《木兰花》)“细思巫峡梦回时,不减秦源肠断处。”(《玉楼春》)“殷勤借问家何处,不在红尘。若是朝云。宜作今宵梦里人。”(《采桑子》)“月堕枝头欢意,从前虚梦高唐,觉来何处放思量。”(《临江仙》)“细思巫峡梦回时,不减秦源肠断处。”(《玉楼春》)“莺来燕去,宋玉墙东路。草草幽欢能几度?便有系人心处。”(《清平乐》)

美丽的过往,红尘,魂牵梦萦的旧日欢情,词人或以梦境或诠释现时的落寞,或回顾或期待明朝,或留恋往昔,心心念念,不忘的总是宋玉笔下多情浪漫的滟灏神女一场,晏几道在高唐楚梦中,既逃避现实的寂寥落寞,更以梦境清冷表幽独的情怀,在千古情事中找到安顿心灵的抚慰。

四、现实与梦境间:巫山梦里香

李群玉《赠人》诗云:“曾留宋玉旧衣裳,惹得巫山梦里香。”因为宋玉赋中其美无极的巫山神女,“近之即妖,远之有望”,神话内涵的文化表征,玄想幻觉与理性思维摆荡在原始与礼教伦常的牵引,历代文人在作品中对神女恋慕不已而亟盼追寻,“高唐梦事”充满虚拟幻想与心理欲望的投射,以梦境为象,从赋而诗而词,宋玉赋中的巫山神话梦境,成为文人写作的题材。

汉代,一系列的梦游赋首先出现,具“讽谏”与“抒情”的纪梦之赋,委婉迂曲,因袭宋玉代言体的笔法,表现史公所言“终莫敢直谏”的宋玉曲谏之风,而其文学本质仍是“抒情”的延续。宋玉梦赋对后世纪梦作品的启示,主要在“昼寝”与“梦觉”的发想,以“昼寝”颠覆时间的迷思,以“梦觉”独立于现实与梦境之间。

梦回唐朝作文范文3

杨玉儿也是女英雄

在东方卫视播出的电视剧《隋唐演义》中,王力可饰演的杨玉儿,是隋朝靠山王杨林之女。在一次意外中,被秦琼搭救,由此产生感情,结为夫妻。然而,她却在新婚之夜得知,自己的父亲竟是秦琼的杀父仇人。一个是自己的生父,一个是自己的爱人,两个人都无法舍弃。后来,杨玉儿毅然追随秦琼聚义瓦岗寨,希望以自己的爱来化解两家的仇恨。“我已与你结为夫妇,我愿一生追随你。”杨玉儿的台词感动了很多观众。

杨玉儿作为郡主的精彩亮相,是在鼓阵中的舞剑。在张艺谋的电影《十面埋伏》中,章子怡也有类似的段落,不过王力可的表演难度更大,因为舞绸子有很大的写意空间,而舞剑既要展示出杨玉儿柔美的身段,又要表现出潇洒的身手。王力可与动作指导练好了每一个动作才正式拍摄。拍戏的时候,吊威亚非常辛苦,1月寒冷的横店,剧组工作人员都要穿订制的加厚羽绒服,王力可穿着薄纱衣服还热汗直流,这场戏足足拍摄了5天。动作指导对王力可舞剑一场赞不绝口,她猜想这与自己自幼学舞蹈有关。在电视剧《梦回唐朝》《西游记》中,都有王力可跳舞的段落。王力可羞涩地说,小时候喜欢蹦蹦跳跳,现在懂事了反而会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王力可谈起与饰演秦琼的严宽的合作,其中也有一段趣事。王力可第一次见到严宽的时候,觉得严宽很怪:“这人怎么行动这么迟缓?跟机器人似的,动作也特别好笑。”后来王力可才知道,严宽当时正处于腰椎间盘突出严重时期,带着束腰不能弯腰,所以走路的时候就显得很怪异。而严宽对王力可的初次印象也不尽完美,当王力可向她走来的时候,严宽觉得王力可像个小肉球,心中当下一凉:“这人怎么这么胖啊!完了,这戏要毁了!”对此,王力可非常委屈:“我那个时候是带着重感冒拍戏的,眼睛红肿,整个脸都大了一圈。最丑的样子都被严宽给瞧见了。”严宽和王力可初次见面,就要拍摄新婚之夜分离的重头戏,二人虽然对彼此的印象都不算太好,但很快投入剧情。随着拍摄的深入,严宽和王力可也展现了默契,将秦琼与玉郡主缠绵悱恻的恋爱历程呈现给观众。拍戏的时候,王力可正迷五子棋,在现场只要有空闲,《隋唐演义》里的男演员们都会陪她下两盘。王力可很喜欢敢作敢为的杨玉儿,杨玉儿陪秦琼上瓦岗,她也是女英雄。

在《青果巷》中与大叔谈恋爱

王力可刚刚拍完电视剧《青果巷》。这部剧描写了一对萝莉和大叔,在保护青果巷的过程中相互吸引,最终结为夫妇的故事。王力可在剧中扮演青果,她的恋爱对象,是在《亮剑》中扮演赵政委的何政军。

王力可向记者介绍,青果巷号称江南第一巷,这条短短的巷子里走出过瞿秋白、周有光、刘半农等许多文学艺术大师,能够为保护这条古巷做点事,让她觉得非常有意义。王力可和何政军都以战争戏出名,相比“转型”,对王力可挑战更大的是年龄差距。何政军生于1962年,王力可生于1987年,两人整整相差25岁。他们的“忘年恋”冲击着世俗观念。王力可说自己从来没想过跟年龄大自己这么多的人谈恋爱,演戏让她不得不“大胆”起来,对于这段打破世俗眼光的忘年恋,王力可给出的答案是,青果从小与母亲长大,一个人照顾弱智弟弟,她在大叔身上找到的可能是一种父爱。

曾经在86版《西游记》中饰演女儿国国王的朱琳,在《青果巷》中饰演乱针绣大师杨紫云。巧的是,王力可在张纪中版《西游记》中也扮演过女儿国国王。在《青果巷》中,王力可拜朱琳饰演的乱针绣大师杨紫云为师。对于这段缘分,王力可说从小看《西游记》长大,后来自己又演了《西游记》,后来再和小时候仰慕的明星一起演戏,这种感觉非常奇妙。与朱琳版女儿国国王轻纱曼裙不同,王力可饰演的女儿国国王在造型上更加端庄和华丽。朱琳饰演的女儿国国王对唐僧更多的出于个人情感,而王力可饰演的这版,则带着一份对国家的大义去喜欢唐僧,使得女儿国国王这个角色更加丰满和多面。

最妖冶的武则天

今年,王力可在网上流传最广的一张照片,是她在电视剧《梦回唐朝》中“桃花妆”武则天的剧照。在《梦回唐朝》中,王力可一人分饰两角,在古代故事中,她饰演女皇武则天,在现代故事中,她饰演博物馆研究员李冰荷。李冰荷被奸诈的古董商人利用,导致文物失窃,在追回文物的路上遭遇车祸陷入昏迷,进入到化身为武媚娘的梦境中。王力可介绍,李冰荷与武媚娘是完全不一样的性格,一个单纯可爱,带着对爱情的憧憬;一个性格比较复杂,在宫廷斗争中从一个柔弱女子蜕变成不择手段的女政治家。与王力可相同,本剧的男主演郭德纲也同时拥有古代和现代两重身份:在梦里的唐朝,他是专门给皇上说笑逗唱的教坊使殷浩,与王力可出演的武媚娘青梅竹马,誓死追随;在现实生活里,他是博物馆仓库管理员大刚,暗恋博物馆文物研究员李冰荷,却一直追爱不成,倒霉透顶,笑料百出。

王力可细数剧中“桃花妆”武则天的来历:《梦回唐朝》由《甄嬛传》的造型师陈敏正打造,他也是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三位造型师之一,奥运会上大唐女子的惊艳妆容正出自他手。唐朝女性非常爱美,少不了涂脂抹粉,在那个时代,女人们都毫不吝啬的将厚厚的铅粉敷在脸上,再将浓浓的胭脂涂在两颊,直到脸色鲜红,类于酒晕,成为桃花妆。唐诗中常说的“红妆”指的就是这种造型。唐诗中还有“朱唇一点桃花殷”这样的句子,也反映了唐代女子酷爱点唇,她们用朱砂混合动物脂膏制成唇脂,为自己妆成樱桃小口,剧中王力可艳丽朱唇造型,也来自于此。

梦回唐朝作文范文4

【关键词】道教;道举;传奇

唐王朝自建立伊始就有着崇道德风尚,到唐玄宗年间,这种崇道的风气达到最盛,有唐一代,道教对唐代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唐会要》中提到:“皇朝高祖李渊于隋末大业十三年感霍山神,称‘奉太上老君命告唐工,汝当来必得天下。’”李渊在羊角山为老子修建了“庆唐观”,祭祀老子并确认老子为李唐王朝的先祖。《旧唐书.高宗本纪》提到;“上元元年(674)十二月,壬寅,天后上意见十二条,请王公百僚皆习老子,每岁明经一准《孝经》、《论语》例试于有司。”高宗采纳了这个意见,与次年下令士子加试老子,明经三条,进士三条。到了唐玄宗统治时期,统治者崇道到达一个顶峰,开元二十九年,唐玄宗颁布了《令两京诸路各置玄元皇帝庙诏》,正式确立道举为科举考试中常科的一种。道举的设置促进了道教的发展,对唐代士人学习生活的各方面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增加了唐代仕人入仕的途径,进而推动了唐代士人研习《老子》《庄子》等道教经书的热情,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谈玄论道的大风气,为文学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以道举入仕成为中晚唐士子入仕升迁的一个捷径,虽然这主要集中在玄宗朝,但是道家的已经对当时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精神要求以及文学风尚产生了更多的影响。唐人“好文尚狎”,狎妓夜游、诗酒唱和、宴集聚谈通常是新进士实现自身价值与荣耀、交游权贵以求举荐的风尚与途径,因此这成为他们长安科举生活的重要内容,也在这些场合中大量的中晚唐传奇小说被创作出来,元稹《莺莺传》白行简《李娃传》陈鸿《长恨歌传》等。换而言之,道教的精神实质和故事内容对唐传奇产生了独特的作用。

从内容上看,唐传奇小说涉及面虽然极广,但基本都与道教有一定的关联,具有浓厚的怪异色彩。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追根究底,还是根源于它演化而来的原身,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传奇脱胎于志怪,因而必然会留有志怪的特色,因而一旦有了适宜的条件和环境,传奇就开始蓬勃发展。又由于志怪本身就与道家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传奇自然与道家有着天生的联系。表现较为明显的就是作品中含有仙人、仙境、仙事,比如牛僧孺的《古元之》,就明显地表现出对道教传说的承袭,小说借古元之之口,描写了他死后遇一神人,而后在和神国的所见所闻,勾画出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图景,是对老子小国寡民理想的升华。小说在叙事结构上也颇为别致,主体部分都是通过古元之的追述来呈现的,采用复生的故事模式,死而复生来叙述死后经历。而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在主题意义上颇能流露出几分道家意味,淳于棼梦入蚁穴,体会了高官厚禄,美梦知醒后感于人生之虚幻,最终弃绝酒色,栖息道门。虽然小说意在讽刺窃据高位者,但更多的宣扬了浮生若梦的思想,蕴含着人生如梦、富贵如云的道家旨趣。到了《长恨歌传》,陈先生指出了其所述故事内容开始不局限于人世,向神灵之界引入,开创了讲生死离合关系的先河,这正是唐传奇文体独立后,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更深层的艺术创新。

受道教神观念的影响,传奇小说中人物形象就具有神通广大、长生不死的特征,而且在道举设置以后,受道教、文学双重的影响,传奇小说的人物形象开始为现实的人注入超现实的因素,比如《聂隐娘》,虽然内容荒诞鬼怪,但就是在中堂之后暗杀之风盛行,藩镇之间相互残杀,搜罗特殊技能的侠士作为爪牙的背景下创作的,聂隐娘所习的奇招异术本来是仙家之能事,却被授于凡人,使凡人聂隐娘具有了神性,人、仙一体。

唐传奇在描写凡人的婚姻恋爱故事的时候,大多假借道教神仙故事为喻,或者是借助神仙、得道之人插手其中。比如说李朝威的《柳毅》,就是士子柳毅偶遇洞庭龙女助其脱离苦难后,龙女报恩最终二人终成眷属。而在有仙女下凡的故事中,女仙们为了追求人世间的变化多姿和丰富多彩而来到凡间。她们往往有不受世俗拘束的婚姻观,为了赢得心上人的爱情,她们通常会用自己的法力幻化出种种世间男子所期望的东西。在《赵旭》中,女仙青童与赵旭相爱,青童将修习长生不老的法术交给了赵旭,后来青童要返回天庭,告诉他修道有成会有再相见的一天,还为赵旭留下了《仙枢龙席》隐诀五篇,并且就其中“隐语”很详细的给他指导,最终,赵旭习得了长生之法。

道教将世间分为神、人、鬼三界,但并未对人类生存空间和时间做具体的界定,因而唐传奇在创作过程中的空间意识往往受道教的影响凭空捏造虚幻空间,最常见的就是仙境和特殊空间,比如说《元柳二公》中对海仙将出的描写,比如说《南柯太守传》中的蚁穴。同样,时间的变异也是唐传奇的特色,《嵩岳嫁女》中田、邓二人在仙境中不过是一顿饭的时间,回家时已经岁余。把人生老病死的漫长岁月浓缩为仙境的一朝一夕,如此鲜明的反差,更是揭露了人生如梦的旨趣。

综上,不难发现,道教对唐传奇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唐玄宗以后道举的设置,使得在唐代地位崇高的道教影响更为广大,而没有道教的巨大影响,也就不可能有唐传奇如此丰富的内容、表现形式和结构。

参考文献

[1] 刘敏.道教与唐传奇中梦的意象[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梦回唐朝作文范文5

茶,作为一种饮品,最早被饮用和种植是在中国。因此,中国有着漫长的茶历史,并最终形成了形式各异的茶文化。中国的茶饮品发展成茶文化,得益于中国文士的参与。文士饮茶是一种雅趣,只有雅士才懂得饮茶。 正因为中国雅士文人的创造,将回味甘醇的茶演绎成了内蕴丰富的茶文化。当然,在浩若星海的中国茶文化中,茶语作为独特的存在形式,代表着中国茶文化的底蕴和内涵。所谓茶语指的是一种茶文化的语言表达形式,是茶文化信息传递的基本载体。 由此可见,茶语作为语言表达形式,是一种文化意义,具有强烈的象征性。而中国茶文化正是中国文人的文学创造,因此,中国的茶语更多的体现在中国文学中。尽管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也曾出现王旭峰茶人三部曲这样的茶文学巨著,但其茶语的内涵基本上还是延续中国古代文学的意义,因此探寻茶语的意义和内涵,还是要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寻找。当然,由于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漫长悠久的发展历史,作品中的茶语也有着流变和融合。

1 先秦时代的茶语

先秦时代是极具浪漫主义情怀的年代,古代先民总是有着强大的歌唱热情,几乎世间之物皆可纳入到歌唱的行列。中国的《诗经》集中容纳了先秦时期的先民歌谣,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中国诗歌的开端。当然,中国的茶元素也便进入了《诗经》的创作视野。《诗经谷风》中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但先秦时代的还未出现茶字,而是茶的通假字荼。尽管先秦时代的《诗经》已经将茶作为文学素材加入创作,但是先秦时期的茶语还十分简单。《诗经》中的荼还只是作为一种植物的代号呈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之中,没有更加广度和深度的内涵。也正是以《诗经》起点,中国文学才开始了真正的茶语形式。

2 两晋时期中的茶语

中国茶文化到了两晋有了新的发展,无论体量和容量都有了开拓。两晋作为中国历史朝代可谓昙花一现,但两晋时期的茶文学却异常发达。两晋的茶诗不但具有开创性的地位,小说与散文也有了长足发展。正是两晋时期的茶文学繁荣,才形成了各式各样的茶语。两晋时期,茶诗出现了张载《登成都楼》,左思《娇女诗》。前者的诗将茶作为关照对象书写,暗示了西蜀繁荣的茶贸易。后者则记录了煮茶的全过程,并将茶作为文学对象书写。两晋时期的茶诗已经摆脱了《诗经》中单纯的植物名称,茶在诗人的创造中有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因此,两晋时期的茶语开始呈现出文人思考和诗人关怀,显示出了精神意蕴和文化内涵。当然两晋时期,除了茶诗,还存在小说和散文。干宝所著《搜神记》、陶渊明的《续搜神记》都涉及到了茶人采茶的情节,这样的文学手法一方面显示出两晋时期茶文化的流行,另一方面也说明茶已经作为文化载体,有了茶语,有了特殊的文化象征。两晋时期,杜育还创作出了中国第一部完整记录茶事的大赋《荈赋》。杜育将茶提到了文化高度,赋予了茶以极其明显的茶语,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3 唐朝时期的茶语

中国茶文化到了唐朝呈现出空前的发展。茶圣陆羽写成了《茶经》,是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最早、最全面的茶著作。因此,中国茶语到了唐朝呈现出集大成的形式。陆羽的《茶经》更像是专门论述茶文化的茶专著,也正是因为此,才体现出了专业性和体系性。当然,唐朝的文学也异常繁荣,唐诗几乎代表了唐朝繁荣灿烂的文化艺术。

由于唐朝国力强盛,文化也兼容开放,因此,诗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唐朝的文学作品中,茶诗占据着重要地位。单《全唐诗》来看,就是一百一十二首之多。唐朝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与茶相关的茶诗。也正是由于这些流芳百世的大诗人、大文豪对茶的书写和关照,使得唐朝的茶语呈现出更加多元、复合的精神意蕴。

诗仙李白有一首《赠玉泉仙人掌茶》,赞扬了饮茶的益处,成为了茶诗精品。杜甫有《重过何氏五首》,以茶作为意象,抒发对生活的怀想。杜甫的茶诗清新脱俗,意味深长,成为其沉郁顿挫的诗风之下的一道明丽风景,代表了诗人的精神维度和艺术追求。除了李白、杜甫,唐朝写茶诗最多的是莫过于白居易。白居易有一首茶诗名为《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出现了许多与茶相关的术语与称谓。白居易茶诗中出现大量的茶用语,一方面说明诗人对茶文化的喜爱和熟稔,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的茶语已经有了基本共识和固定形态。

唐朝的茶诗,有着浓烈的文学气息,但同时也显示出了特殊的茶语茶言。由此可知,茶语到了唐朝已经成为相当成熟的语言表达,这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有中国文人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4 宋朝时期的茶语

如果说中国茶文化在唐朝得到空前发展,那么宋朝的茶文化便是顶峰。宋朝的茶文化已经融到了中国文人的骨子里,成为他们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宋朝很多人都写茶诗、茶词,但是无论广度,还是深度,苏东坡都是第一人。在苏东坡的茶诗中,他记录平生遭际、艺术理想;他书写君臣关系、父子情深;他表达人生感悟、文学哲思,可以说中国的茶语到了苏东坡时期,到了海纳百川,无所不及的地步。

从体量和广度上说,以苏东坡为代表的宋朝文人已经实现了超越和自我超越。同时,从作品中对茶的描写和表达上,也可以看出宋朝的独特与不凡。唐朝的茶诗更像是借茶来抒发个人情愫,茶诗到了宋朝,则更加细腻和深入。文学作品中不但注重对茶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同时也开始细腻描写茶的形态和泡茶、煮茶的详实经过。这种经过艺术加工的茶活动,既不同于杜育《荈赋》单纯关照,也不同于陆羽《茶经》的单纯介绍,这是带有科普和诗意的结合,带有浓重的文学色彩。黄庭坚的茶词《品令》便是具有典型茶描写的精品。黄庭坚以独特的艺术感官,将生活中的寻常之物捕捉进文学创作,将茶的精神向度与自身感悟相融合,达到了妙不可言的审美体验。秦观的《满庭芳》也是茶词经典。词人在书写茶文化时,不但在乎内容的详实细致,更注重韵律的和谐和统一。因此,秦观的茶词《满庭芳》达到了韵律与情思的完美结合,堪称精品。

宋朝的茶语,在众多诗人、词人的开拓下,有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不但在精神向度上越来越深化,同时在描写上也注重细节和精准,使得文学作品中的茶语兼具了科学性和艺术性,又达到了新的高度。

5 明清时期的茶语

时至明清,小说已经成为文学的重要分支,并且呈现出了诗词所不具备的优势。小说作为长篇写作,可以将故事、诗词、戏剧融为一炉,成为中华文化汇聚融合的艺术载体。明清时期小说中的茶语,也开始变得多元而丰富。不但有唐朝时对茶的别称,如雀舌、麦粒等茶名的延续,同时也大量使用茶成语、茶谚语、茶歇后语等语言表达。

明清小说中的茶语首先是特别注重将茶联、茶诗作为小说回目或开篇诗词使用,使小说形式新颖,内容独特。如明末清初小说《风月梦》便有回目吃花酒猜拳行令打茶围寻事生风,《情梦柝》也有与茶相关的回目。小说中直接使用茶词、茶诗作回目和开头,既能提高小说的文学性,又没有束之高阁,增加了市井气息和生活趣味。

除了小说中使用茶作回目、开篇诗词,还有的小说则在故事中大谈饮茶之道。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便有诸多的对于茶的谈论。妙语在下雪天收取梅花之上的白雪,将其埋入地下,为招待贾母一行所用。曹雪芹将饮茶之道引入小说,不但看重的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向度,同时也在乎其亲民色彩。将饮茶之道作为故事情节处理,是一种寻求雅俗之间的平衡,而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茶语便是中国传统文化雅俗共赏的最好证明。

除了回目和情节,明清小说中还将茶语演绎成了茶俗、茶风。明朝烟水散人的《桃花影》、清朝白云道人《赛花铃》的故事中都涉及到了饮茶习惯和喝茶之道,并且作为默认的大背景呈现。中国茶文化中的茶语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概略到详细的过程。中国茶文化中特殊的茶语表达,正是基于中国古典文学基础之上的发展和壮大。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造就了中国丰富多彩的茶语表达,同时中国意蕴丰富的茶语艺术也成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意蕴和美学追求。

梦回唐朝作文范文6

2、唐太宗李世民被渤辽官追杀,危难之际被一白袍小将救之,原来是噩梦一场。军师徐茂公解梦,说梦中白袍小将是未来的国家栋梁,此“应梦贤臣”是山西龙门县(今山西运城河津县)的薛仁贵。被唐朝册封为渤辽王的渤建王,受兵马大元帅铁世文的挑拨和威逼,不甘守居在渤辽(今辽宁渤海湾一带),欲摆脱朝廷,兴兵作乱,自立为王,称霸中原。为剿贼平叛,李世民决定御驾亲征,并举国招兵,命总先锋张士贵到山西以招兵方式寻找“应梦贤臣”薛仁贵。

3、皇爷李道宗与徐茂公等瓦岗派功臣老将素有嫌隙,恐“应梦贤臣”威胁其地位,故采纳爱妃张美人计谋,命其岳丈张士贵对薛仁贵“近则拉拢,远则宰之”。

4、刚刚成家以射雁度日的薛仁贵,经好友周青指引报名从军,但由于奸臣兵马总先锋张士贵的阻拦,薛仁贵三次曲折投军,最后在卢国公程咬金帮忙下才如愿,但被张士贵安排在火头军职位。薛仁贵虽然文韬武略,但英雄无用武之地,在军中受尽奸人张士贵、何宗宪和张志龙的欺凌陷害,历经磨难,然而他胸怀大志,忍辱负重,能屈能伸。

5、渤建王千金昭阳公主欲制止渤辽举兵反唐,与渤辽兵马大元帅铁世文结怨。昭阳公主暗杀铁世文失败,只好带着有渤建王意旨的议和书和丫环灵采儿潜出王府,直奔大唐朝廷。

6、罗通被昭阳公主的美貌征服,有意为她效劳,请世叔程咬金帮忙,使昭阳公主得以面奏李世民,昭阳公主感激罗通,但未有情爱之意。

7、铁世文得知昭阳公主到大唐朝廷议和,派出杀手一路追杀,公主慌乱中遇山贼李庆红,李庆红欲抓昭阳公主当压寨夫人,幸遇薛仁贵相救,从此薛昭种下情根。薛仁贵先后降服李庆红等七名山贼,并结义金兰,一起从军。

8、在征剿渤辽叛军过程中,薛仁贵武艺高强,率火头军先锋开路,所向无敌,屡建奇功,受到李世民的青睐。但张士贵将薛仁贵的功劳全记其婿何宗宪所有,设计“应梦反臣”让薛仁贵不敢暴露身份,埋名在兵营中老实当一名做饭的火头军。李世民急于见“应梦贤臣”,按军师徐茂公计谋通过“龙门阵”和“平渤论”试出“应梦贤臣”在军中,但因张士贵弄虚作假而未遂心愿。

9、柳银环生下龙凤胎,男叫薛丁山,女叫薛金莲。银环全力支持丈夫薛仁贵为大唐平叛保国,挑起生活重担,含辛茹苦养儿育女,并得王茂生夫妇救助。

10、李世民平叛途中被元帅铁世文围困凤凰山,随路护驾的二十六路总兵全死于铁世文的“九叶飞刀”。为解凤凰山之困,火头军全中铁世文之妻梅丽的蜈蚣毒,虽然昭阳公主尽力相救但未见成效,李庆红和姜兴本殉难,薛仁贵等其他兄弟幸遇高人李靖及时施救才逃过劫难。与此同时,唐军在三江越虎城误中空城计,全军被困,幸秦怀玉和罗通二路兵马赶至,化险为夷。

11、薛仁贵康复智取凤凰山,救出遇难的唐天子李世民,铁世文败阵逃生。薛仁贵率领周青等火头军乘胜追击,三箭定天山,勇破摩天岭,巧取白玉关。铁世文最终死于薛仁贵的“龙门阵”下,叛军歼灭。

12、张士贵抢功、计害薛仁贵的阴谋被军师徐茂公识破。于是张士贵下毒手杀人灭口,欲在天仙谷烧死薛仁贵,被薛仁贵巧妙逃脱。在忠臣徐茂公、程咬金、尉迟恭等的帮助下,李世民终于见到“应梦贤臣”薛仁贵,真相大白。张士贵阴谋败露,起兵造反,兵围长安,但徐茂公运筹帷幄,暗派薛仁贵奔赴长安,张士贵战败并被擒拿刑之于法。叛乱平定,天下统一。李世民班师回朝,论功行赏。薛仁贵被封为一字并肩王、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周青等火头军被封为御总兵。薛仁贵衣锦还乡,终于和告别十一年的妻子柳银环、义兄王茂生团聚。薛仁贵重情重义,聘王茂生为将军府大管家,且以德报怨,善待岳父柳员外。得唐天子李世民赐婚和银环的通达,昭阳公主亦成为薛仁贵的妻子。

13、被正法的奸臣张士贵之女——皇叔李道宗的宠妃张美人,要李道宗为其父兄报仇。李道宗假造圣旨,设圈套陷害薛仁贵,使薛仁贵被打入天牢…… [2]

14、不想,计划失败,皇帝立即判策划者张仁死刑。然而张美人和李道宗不知死神真等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