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教学反思范例6篇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范文1

一、对话,激活文本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捕捉文本形象,品味文本语言是语文课堂的两项基本任务,而“对话”正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1.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很多时候我们拿到一个文本并不是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去潜心会文,更多的是以一个教者的眼光迫不及待地去预设教学过程,因而教案多了一些刻板呆滞的东西,而少了一些最具生命与灵性的东西。我在讲《半截蜡烛》时,让自己跟随著 文中的人物步入这没有硝烟的战场,感情一直被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敌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忠诚牵扯著 。随著 一次次思想的碰撞与方式方法的抉择,课堂轮廓彰显出来了,目标也明确起来了,有效地激活了文本。

2.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永远是阅读教学最重要、最基本的环节。我在执教《半截蜡烛》这一课时,把对话融入教学各个环节之中,著 力引导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读书,共同感悟文本、丰富文本,与文本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著 ,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里顿时暗了许多。”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讨论: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蜡烛越来越短,杰克为什么还“慢慢地”站起来?该以怎样的语气朗读这段话呢?接著 ,我启发学生想象:杰克的语言、行动显得那么自然、从容,此时,你能看到在他平静的外表下的内心世界吗?假如你是杰克,你会怎么想?学生有的说:“虽然我的内心火烧火燎般著 急,但我叮嘱自己千万要冷静,要沉住气。”有的说:“我想,蜡烛越来越短,危难越来越近,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我绝不能让情报落到敌人手里。”……

3.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语文教学是师生对话的生命历程。课上,我把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真诚地和每一位学生交流,让学生在立体、丰富、多元的师生“对话”中,智慧获得开发,经验获得共享,认识获得提升,情感获得陶冶。让学生体会“危机越来越近,情况越来越紧急”这一段险情时,先出示蜡烛图,播放钟摆的声音,教师再描述险情。其中,“微弱的光”这一不经意的词语,写尽了伯诺德一家人极度的紧张和深深的担忧。我先让学生联系上文蜡烛存在的隐患说说“发出微弱的光”意味著 什么?再指导学生入情入味地朗读,把当时情况的紧急渲染得淋漓尽致。然后再次回到“微弱的光”一句,想想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当时的险情?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最后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进一步加深体会。

二、品读,感悟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基于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朗读为主线,以读代讲,以读促悟,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积累,在读中建构、提升,在读中入情入境。

在教学伯诺德夫人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一段话,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段话,体会一下此时伯诺德夫人复杂的内心世界。然后将伯诺德夫人的话作为抓手:“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让学生自己考虑应该强调什么字眼,并说说原因。有的学生说:“我觉得应该突出‘亮’字,因为只有强调油灯比蜡烛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蜡烛换下来。”有的学生说:“我觉得应该强调‘灯’,因为只有突出了‘灯’,才能吹熄蜡烛。”有的学生说:“强调‘瞧’字是为了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其实,不管学生怎么读都表达了一个意思:伯诺德夫人想转移德军的注意力,千方百计想熄灭蜡烛。在学生交流各自的理解后,我作了这样的引导“尽管你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这种有意之为,旨在通过一种价值的引领使学生真正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和个性特征。此时,同学们边读边思,已经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了。

三、激情,品味文本

有人说,语文课应该激情荡漾,个性飞扬,应该让激情燃烧课堂。缺少了情感的语文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

1.以境激情。由于《半截蜡烛》的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知之不多。因此,我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地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与文本能“零距离”地亲密接触。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范文2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3题;共109分)

1.

(8分)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微弱________

镇定________

暴露________

轻松________

秘密________

厄运________

破坏________

强盗________

2.

(4分)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________

②态度很镇静,不流露感情。________

③没有一点损坏或残缺。________

④形容对情况十分清楚,了解。________

3.

(4分)多音字组词。

屏:píng________

bǐng________

鲜:xiān________

xiǎn________

4.

(6分)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解救—________  逐渐—________  奇怪—________

愚蠢—________  凶残—________  狡猾—________

5.

(6分)选择划线字正确的读音

半截________(jié

jiē)

厨________房(chú

dòu)

楼梯________(tī

dì)

熄________灭(xī

xiē)

烛芯________(xīn

xìn)

厄________运(è

ɡuǐ)

6.

(4分)按课文《半截蜡烛》内容填空。

①生当作人杰,________。“人杰”的意思是________。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

7.

(3分)选择搭配词语。

景象________

A.巧妙

设计________

B.美妙

歌声________

C.奇妙

8.

(8分)音近字组词

近________

进________

讶________

芽________

谈________

淡________

列________

烈________

9.

(6分)选字组词。

秘________密秘

奈________烦

孤________零零

伶伶

负________责   粗________暴爆

息________灭

10.

(1分)按要求写句子。

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

11.

(1分)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在米德叔叔来之前,我们得________dé

děi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

12.

(5分)缩句

①亲爱的妈妈在熟练的炒着香喷喷的饭菜。

②队员们激动得泣不成声。

③他用生命完成了一次特殊的实验。

13.

(5分)修改下列病句,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两个学校的老师发了言。

②妈妈买了葡萄、苹果、梨、黄瓜等水果。

14.

(2分)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

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B

.

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里最可怕的东西。

C

.

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国军官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15.

(3分)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严格

严肃

严厉

①爸爸表面很________,不苟言笑,可内心很疼爱我。

②对那些作恶多端、怙恶不悛的惯犯要________惩处。

③同学们都能________要求自己,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16.

(5分)辨析划线词语意思。

①全家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

②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自己的军队派人前来取走。

③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内,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17.

(5分)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愿意:

②特别:

18.

(5分)语句理解

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19.

(5分)修改下列病句,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汽车在宽敞的马路上奔驰。

②教室的墙非常雪白。

20.

(5分)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改为“被”字句)

②你不用蜡烛就不能去搬柴了吗?(改为陈述句)

③德国军官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缩句)

21.

(5分)缩句

各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

22.

(8分)按照例子分别用一个字把下面词语的意思表达出来

例:从前(昔)

表示日出的时间________

表示七天________

表示十天________

表示二十四小时________

表示整个白天________

表示傍晚________

表示十五分钟________

表示现在________

23.

(5分)续写这个故事。

二、阅读题

(共2题;共16分)

24.

(3分)阅读课文《半截蜡烛》片段,完成练习。

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1)伯诺德夫人的心理描写渲染了________的气氛。

(2)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在德国人走后,你想对杰克和杰奎琳各说些什么?

对杰克说:________

对杰奎琳说:________

25.

(13分)课外阅读。

大地妈妈的孩子

大地妈妈有四个孩子。老大带来的是满园桃花和红装,老二带来的是满池荷花和绿装,老三带来的是飘香的桂花和金装,老四带来的是高雅的梅花和银装。有了四个孩子带来的礼物,大地妈妈开心极了。

(1)选一选。

A.桂花和金装

B.满园桃花和红装

C.梅花和银装

D.满池荷花和绿装

老大带来的是________,老二带来的是________,老三带来的是________,老四带来的是________。

(2)我能猜出大地妈妈的四个孩子的名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3题;共109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二、阅读题

(共2题;共16分)

24-1、

24-2、

25-1、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范文3

关键词:机智;灵动;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6-0112-01

一、语言机智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教师的魅力、活力和能力的重要标志,是教师知识、智慧、灵感、修养在教学中的集中体现,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巧妙地在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可使课堂教学熠熠生辉。幽默艺术作为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幽默为课堂注入了一脉新鲜血液,有了它,课堂如同磁石般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有了它,课堂如同一首和谐明快的歌,旋律流畅、荡气回肠;有了它,课堂如同一幅构思不凡的画,精彩纷呈、美不胜收。

二、创新机智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素质教育的成败取决于课堂教学的科学规范与否,而教育的最终目标不只是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我在教学《夹竹桃》一课时,打破教学常规,先教学第四节的最后一句:“‘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吗?’‘这一点韧性’指什么?”学生来了兴趣,立即在这一个段落中找到了相关句子,纷纷举手要求回答。紧接着我又追问:“‘院子里那些花’是指什么花?”学生纷纷在第三节中找到了那十四种花。此时,我适时引读:“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学生齐读第四节。接着,我又引读:“到了夏天,更是满院葳蕤。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五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学生复读第四节。最后,我再读:“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则在秋风中怒放一年三季。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学生激昂地读道:“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在这打乱自然段的一唱三叹的反复诵读中,学生既感受到了夹竹桃的韧性,也对作者的写法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

于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我完成了教学任务,这应该归功于对教学过程的创新设计吧。

三、板书机智

新颖的板书有时不仅让学生提纲挈领地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体现了教学的一种机智,让学生在欣赏板书的同时感受到教师的机智。

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我板书课题时,故意只写了“天游峰”。立即有学生喊道:“老师,错了,错了!”我说:“哪里错了?”学生说:“缺了个‘扫路人’!”一下子,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关注在这个问题上,也就明白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

在教学《半截蜡烛》时,我没直接列举人物的特点,而是采用了画图:一支半截蜡烛,里面一个藏着秘密的金属管。在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逐步想办法时,我就在那燃烧的蜡烛上画上一道虚线,以显示蜡烛越来越短,情况越来越紧急。在讲到杰奎琳端走蜡烛上了楼梯时,我把蜡烛的火苗改成了一缕轻烟,学生也因此而长吁了一口气。当他们再读课文时,那种紧张气氛和人物的镇定在学生的朗读中都有了充分的体现。

四、生成机智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正是这种统一,给予教师抓住课堂生成资源的机会,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卷入 科学探究 教学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六上第三单元第一课――《蜡烛的变化》。

教学实录:

一、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师:还记得我们以前做过的观察实验吗?你是怎么观察的呢?

生:用眼睛看。

师:在我们观察活动中还用到过哪些器官?

生: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耳朵听、用手摸……

师:那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东西(出示蜡烛),仔细观察它的特点,并把你的观察方法和发现记录在实验表格内。

师:说说你的发现。

生:蜡烛看上去像一支铅笔,中间有白色棉线,闻上去有蜡笔的味道。

师:你还闻到了它的气味。还有吗?

生:两支蜡烛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并不清脆。

师:你的方法很特别。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你有什么办法使蜡烛发生变化吗?

生:可以用掰的方法。

生:可以用刀刮一刮,还可以燃烧它。

师:你准备怎么做?

生:用火柴使它燃烧。

师:你的意思是点燃?

生:用热水泡。

师:那可以给它加热。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生:用东西装着蜡烛进行加热。

师:给你们准备了用来加热的蒸发皿。

(评:“使蜡烛发生变化的方法”,学生想到很多,但有时学生可能无法准确表达真实的意思,这时,教师要通过采用追问、启发、诱导等方法,帮助学生把真实的意见准确表达出来与大家分享。而有些方法不够科学、在课堂上操作性不强,如“用热水泡、放微波炉里烤”,但这些方法的共同点就是改变温度,给蜡烛加热。这时,教师能用一双慧眼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并进行判断,抓住其内核,并生成利用。)

二、任务驱动,合作探究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办法,那我们就用桌上的材料来做一做,看看用这些方法蜡烛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把你用的方法和所产生的现象记录下来。

学生动手实验,填写实验报告单。

师:说说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我们用掰的办法,蜡烛被折成了两半。

生:我们加热时发现,蜡烛熔化了先变成了蜡油然后又凝固成蜡块。

师: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们小组用刮的方法,蜡烛变成一片片的。用了磨的方法,蜡烛变成了粉末。

师:变成蜡片和蜡粉了,是吗?

生:我们小组用点燃的方法,发现顶部的蜡烛慢慢熔化变成蜡油滴了下来。

生:老师,我们发现,点燃蜡烛的时候,蜡烛会冒黑烟。

师:观察很仔细,我们把这个发现也记录下来。(板书)这个黑烟是什么呢?能想办法收集起来让我们看得更清楚吗?

(评:兰本达教授指出,材料能引起经历。有结构的材料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在点燃的过程中发现了“黑烟”。“黑烟是什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究。一根简单的蜡烛,因为教师的巧妙追问、精心设计成为了一份有结构的材料。)

生:可以玻璃杯罩在上面。

师:好,那老师准备了烧杯,我们可以直接把烧杯倒放在三角架上进行收集。

学生领取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操作。

师:你们有什么重大发现?

生:我们发现蜡烛点燃以后,烧杯慢慢变黑了。烧杯底部有一些黑色的东西。

师:那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黑炭粉。(板书)

生:老师,我们还发现烧杯壁上有一层水雾。

师:可老师给你们的是一个干燥的烧杯啊,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老师,我们认为这是因为蜡烛燃烧时会产生水蒸气。

师:水蒸气是看不见的,可很多同学说看见了水雾一样的东西,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我想我们看到的是小水珠,水蒸气遇到冷的烧杯就变成了小水珠。

师:也就是说,蜡烛在点燃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小水珠。(板书:小水珠)

生:老师,我们刚才还发现,蜡烛过一会会自己熄灭。

师:为什么会熄灭呢?

生:烧杯里没有空气了,只有二氧化碳了。

师:有什么办法证明吗?

生: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会把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师:这是个好办法。老师这有个装置,(出示:烧杯里装有一小截蜡烛)点燃蜡烛,再怎么做?

生:要拿个盖子盖上,让二氧化碳留在里边。等蜡烛熄灭以后,把澄清的石灰水赶快倒入杯中,然后摇一摇,看看有什么发现。

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

师:发现什么?(又出示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瓶子)

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说明蜡烛燃烧的时候还会产生二氧化碳。(板书:二氧化碳)

(评:学生能否形成相关认识与学生能否发现正确的实验现象有直接的关系。这一环节,教师能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的观察、发现,为后续活动的有效开展埋下伏笔。)

三、整理分类,提炼总结

师:同样都是蜡烛,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发生的变化也不一样,你们能根据蜡烛所产生的变化给它们分类吗?小组讨论,并把你们的分类结果写在记录单中。

教师从学生的分类结果中找共同点,引导学生统一分类标准。

板书:

1.蜡烛蜡片

2.蜡烛黑碳粉

3.蜡烛蜡粉

4.蜡烛块状蜡

5.蜡烛小水珠

6.蜡烛二氧化碳

7.蜡烛 两段蜡烛

生:我们把1、3、7分为一类,把2、5、6分为第二类,4单独一类。

师:能说说你们的想法吗?

生:这一类蜡烛发生变化以后的蜡片、蜡块、蜡粉还是蜡烛,而另外一类不是。

师: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我不同意,在第四种方法中,蜡烛加热以后变成的蜡块也还是蜡烛,应该把4与1、3、7分成一类。

师:你们觉得哪种更合理?

生:我们也认为1、3、4、7分成一类,因为另外三种变化,蜡烛都产生了新东西。

师:也就是产生了新的物质,是吗?

生:而1、3、4、7这一类只是蜡烛的形态发生变化。

(评:学生在动手探究之后对发现的现象进行分析是探究效果向更高层、更深领域继续探究的重要保障。学生只有经历这个过程才得以形成科学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立即准确认识,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组织同学进行思维碰撞,让学生凭借观察和贯穿其间的思维成果广泛交流甚至补充、争辩,从而形成科学的结论。)

四、判断辨析,拓展延伸

师:你们的观点和科学家不谋而合,打开书本,看看科学家是怎么分的?

生看书后汇报。

师:其实像蜡烛这样的变化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比如撕碎纸片就属于形态的变化,而像铁生锈就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一类变化又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

师: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看看它们属于哪一种变化。

PPT出示:把木材加工制作成家具;把小麦加工成面粉;把面粉加工成馒头。

学生讨论后汇报。

(评: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科学概念来进行判断,这是从一般到具体的演绎过程,在这种螺旋上升的认识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概念不断地明了和清晰。)

师:关于物质的变化还有许多奥秘,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研究。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学程导航”教学范式的研讨课,所谓“学程导航”,就是根据学习的课程和学生学习知识过程的规律,指导并引领学生获取相关知识,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而建构主义也认为,知识并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环境下,在教师和学生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采用的是“探究发现――集体研讨”教学法进行教学。

在第一次的设计中,我首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可以动手操作的研究资源,加大第一部分自主实验探究的分量,除了“蜡烛的变化”系列实验外把书本第三部分的一些实验也适当提前。由于涉及到的实验都比较简单,而且书本上对实验有明确的提示,所以除了对于实验的操作方法安全提醒外,都弱化处理,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学生充分实验后,再请学生把所有看到的物质变化现象分成两大类,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归纳规律。

试教后发现,课堂上一开始让学生充分动手,表面上,这样的探究过程看上去很热闹,实际上,他们仅仅是操作,没有思维的参与,也就谈不上真正的探究了。这是学生固定在教师预设的“铁轨”上的探究,是“循规蹈矩”的,这样的探究也是没有实效的,探究时大家都能做,表面热热闹闹,看上去很开放,让学生自己去做,其实学生对探究产生不了强烈的驱动力,只是简单地操作观察实验,对现象进行分析总结,这样做会导致学生只是就实验本身进行低水平的思维活动。

一节好课,应该像兰本达教授所提出的把学生“卷入”探究活动中,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卷入越深,越有动力,其思维活动便越活跃,自主性发挥便越充分。这样学生才能和“学习者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积极合作,才可能真正实现学习者的发展。

反思第一次试教,再读教材,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了再次调整,增加“蜡烛变化”的实验内容,在开课伊始引导学生试想蜡烛发生变化的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然后用学生预设的方法进行实验,这样既增加了充分的证据,又有利于激发学生有兴趣地探究。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学生在平时好像很熟悉的问题上发现新的科学问题(黑烟是什么),并对新的问题产生疑问,此时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收集更准确的证据。在第二次收集(黑烟)的过程中,新的科学问题又伴随着出现(关于是否有二氧化碳产生的问题)。怎样才能验证这个问题呢?我们知道对学生来说,完全自主地设计实验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存在。这样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学生由兴趣不高到兴趣浓厚,从平淡到惊奇,从“小”思维到“大”思维,他们已完全“卷入”到探究活动中。在经历了整个探究过程后,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与提高,同时学生也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得到了一种满足感。

总之,作为教师应该努力把握着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根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真正“卷入”科学探究,引领学生奏出科学探究的美妙之音。

参考文献:

[1][美]兰本达.小学科学教育“探究-研讨”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6.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范文5

尼采说:通向智慧之路必经“合群时期”,崇拜、顺从、仿效比自己强的人。自然,“灵动课堂”的多节示范课便成了我模仿的对象,但模仿的结果是非但没有成功,还让我对语文教学产生了极大的迷惘。迷惘带来了深思。人们常说:因需而变,循时而动。在看到美国鲍里奇博士所著的《有效教学方法》后,我开始把对教学技巧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的研究上来。要解决学生的真正需求必须琢磨学生的听课感受,根据他们的想法去取舍教学内容。我和学生、教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大家不约而同地指向了课堂的高效。所以,“灵动课堂”首先应该是一种高效的课堂,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让所有学生的语文能力获得最大化提升的课堂。只有能实实在在地解决学生真正需求的课堂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课堂。

只有让语文课堂“瘦”起来,才能更好地向高效的课堂教学进发,才能打造出精彩的“灵动课堂”。

一、聚焦在沸点——问题先“瘦身”

案例一:苏教版第十二册《印度洋上生死夜》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课文读好了吗?

生:读好了。

师: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

(出示问题:一、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是谁和谁之间的生死离别?他们最后的结果如何?二、印度洋在哪里?三、克勒松和皮埃尔之间是什么关系?)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这样的问题有的远离文本,有的浮于表面,学生一读书就知道。这种提问不仅浪费了课堂有限的时间,而且长此以往,学生对文本缺乏整体把握,无法深入教材,最终会导致思维停留在浅层面上,百害而无一益。我们都知道,在教学中,以主问题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是设置课眼,把课堂聚焦到教学的关键之处的有效方法。围绕课眼,教师只设置极少的几个问题,甚至只有一个问题,然后引导、点拨学生由此引发开去进行思考讨论,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这像一位放风筝的大师,无论怎样的风云变幻,无论风筝飞得多高多远,都能应付自如地掌握着手中的线。

案例二:苏教版第十二册《半截蜡烛》教学片断。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有了以下的课堂疑问(出示:为什么以“半截蜡烛”为题?为何只有杰奎琳成功地移走了蜡烛?)请同学们先认真自学,再分组讨论。

站在学生的角度,这样的问题确实是他们弄不明白的,而且具有很强的思维含量,能够统领全文,支撑整节课的教学,为整节课的情感奠基。

在第一个问题的解答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观察板书、联系全文认识到“半截蜡烛”是全文的主线。在教师的点拨下,他们更感受到这小小的半截蜡烛中藏着杰奎琳一家对祖国的热爱。在思考第二个问题时,孩子们更是将杰奎琳和母亲、哥哥进行对比,发现杰奎琳不仅像母亲、哥哥一样勇敢、机智、冷静,而且更善于总结失败的原因。

聚焦这样的“沸点”,是将时间用在刀刃上,即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本课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关注真需要——合作也“瘦身”

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于是,原本安静的课堂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被教师们广泛采用。可很快我们就发现,课堂中相当一部分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多,取得实效的少。因此,合作学习不能泛滥,应当建立在真实需要的基础上。

1.小组合作是基于学习需要的真实合作

如苏教版第十册《月光启蒙》中,声音怎么是香的呢?歌谣怎么会长出来的呢?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是真实的需要,可以合作交流。

2.小组合作是基于核心问题的深度合作

这里的核心问题是指向文本主旨和语言文字运用的核心问题。比如,苏教版第八册《黄河的主人》中,为何开篇用那么多的笔墨写黄河和羊皮筏子?《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中,写爱因斯坦为什么不选择他那些丰功伟绩来写,而选择这样一个故事呢?这些问题富有思维含量,是解读全文的支点,直指语言文字运用,可以合作交流。

3.小组合作是基于年段的梯度合作

目前,不同年段的课堂,合作学习很是相同。不同年段的孩子学习能力不同,合作的方式、要求应有所不同,关注到这一点才是关注到学生合作的真实需要。如,一年级的学生合作是这样进行的——教学苏教版第二册《春到梅花山》时,教师启发学生:这么多鲜艳的梅花开在小山上,一大片一大片地映着蓝天,远看就像什么?(片片彩云)仔细看看图(出示图片),描绘一下。学生同桌讨论,全班交流。而学习能力较强的六年级学生合作方式和要求则截然不同。如教学苏教版第十二册《半截蜡烛》,其合作要求是:

(1)请默读课文3-7小节,把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与德军周旋时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的语句画出来。

(2)读读想想,在感受最深的词语下加点,简要写写感想。

(3)在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4.小组合作是基于个体静心自学之上的合作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赞可夫曾经在其教育名著《和教师的谈话》中谈到:“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点,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正确解答,这不仅对他们领会知识和掌握技巧,而且对他们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只有学生通过自身积极的体验、尝试,才会有所发现,才会有所发展与创新。如果越过自学直接合作,就会造成部分好孩子一言堂的情况,合作学习也不会扎实深入。

感悟文本靠的是思维,思维只有在静谧的环境中才能得到展开而变得更加灵活。思维凭借的是文本。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反复阅读教材,静心揣摩、体会。语文课该静则静,要给学生创设一个默默读书的“场”、一个细细品味的“场”、一个静静思索的“场”。

三、抓实读和写——训练要“瘦身”

崔峦先生曾说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可见,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于是,教师们便绞尽脑汁,不仅抓重点词句灵活拓展,还利用课文主题巧妙开发,做到课内外结合。

可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选取的读写结合点往往太多,课堂时间又很有限,反而使训练不扎实、不丰厚。如,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时,我安排了三处读写结合点:

(1)通过爱因斯坦的外貌描写,我们知道外貌描写要体现人物的特点。文中可爱的小女孩,你会抓住她的什么?表现什么特点?

(2)提示语有什么好处呢?(动作、神情、语言的巧妙结合才能更好地体现人物的特点。)请在爱因斯坦后面的这句话(略)加上合适的提示语。

(3)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和这样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在一起时还会有哪些故事呢?

结果由于时间仓促,处处只能走马观花,训练不扎实。于是,我大胆取舍,只保留了第二处,并加以“增肥”——爱因斯坦说了两次话,为何只在前一次有提示语,这里却没有?(语境的延续)让读写训练更加扎实。

四、巧用练习集——作业要“瘦身”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范文6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6-0067-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主要剖析解读的便是我们的文本。关注文本,不仅要求师生聚焦文本“写什么,说什么”,更要破译文本“怎么说,怎么写”。通过这一探究过程,达到品词析句、体悟情感、把握形象、理解谋篇布局的阅读目标。为此,笔者在实践中找到一种操作性较强的手段:质疑文本。

1.质疑写法,发现文本体裁的奥秘。

关注文本写作方法很重要,这能引导学生进行实实在在的习作体验,写法习得也应该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当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浑然天成的时候,两者相得益彰。笔者在执教苏教版六下《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就和学生对本单元两篇课文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发现同样是写景,《三亚落日》写得柔情似水,语言极富美感,《烟台的海》语言也极富想象力,而本篇课文开头只有一句话,结尾也有戛然而止的感觉,学生质疑作者是不是并不喜欢这儿的景致。学生能确定的是作者肯定是爱景才写景的,但是语言丝毫没有流露出来,肯定有其他原因,聪明的学生很快关注到课题中的“记”字。“记”在这里指游记,是一种游览经历的客观记载,少有浓烈的感情宣泄,而本单元的第二、三课则是写景类的散文,作者寓情于景,所以语言美而富有感染力,这和文章的体裁紧密相联。

2.质疑对白,品味文本语言的魅力。

人物是文本内容依托的重要载体,人物的对白往往是理解文本主题的立脚点,剖析人物语言,品出不一样的语言魅力。笔者在执教苏教版六下《半截蜡烛》一文时,学生质疑:为什么最后杰奎琳能保全情报?伯诺德夫人和杰克比她大,想出的办法也很好,为什么会失败?这样的质疑非常有意义,学生关注的不仅仅包括“方法是什么”“结果怎么样”,还包括“为什么会这样”。这就要求他们必须仔细品味文本中的每一个细节,不难发现:伯诺德夫人和杰克虽然是好心,出发点站在德军一面――让屋里更亮些,让屋里更暖和些,但是与杰奎琳相比,他们都属于自作主张,行为比较自我,语言过于主动,反而起不到效果。而杰奎琳不同,她用商量的口吻,合情合理地出于自己的考虑,毫无“讨好”之嫌,并尊重地叫了声“司令官先生”,让德军的虚荣心得到了充分的满足,降低了他们的戒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应有所感悟,简简单单的几句话,魅力竟如此之大。“说了什么”并不是重点,弄懂“为什么这样说”就让我们理解了文本作者在写作时的良苦用心,感受到语言的巨大魅力。

3.质疑“破绽”,体验文本情节的波澜。

情节是否生动,关键在于有没有“诱饵”推动故事的发展。笔者在执教《半截蜡烛》一文时,有10个同学质疑:德军为什么不接受伯诺德夫人和杰克的建议?他们是不是知道情报就在烛台中,不许他们拿走?质疑得真不错,作者此处写得是不是有些牵强?在这种情形下,我追问:你希望他们知道还是不希望他们知道?学生各执一词,不希望的占多数,因为结局比较惨;而希望他们大概知道的同学也有一小半,他们认为这样会让故事更富戏剧性,周旋得也会更精彩。我小结:所以大家现在读课文时,不知他们是否知道是不是让你更期待后面的情节呢?这就是文中若有似无的“小诱饵”,让大家在读课文时更期待,更紧张。文字中的“破绽”是十分有趣的,发掘本身就是一种快乐的思维体验,更何况能体验到情节的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