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认亲心得体会范例6篇

结对认亲心得体会

结对认亲心得体会范文1

【学习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范文一】

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这里就很好地诠释了心的重要性。

开展此次活动的要求和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把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长期坚持下去,实现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植入各族干部群众的心田,生根、开花、结果。怎么才能真正实现生根、开花和结果呢?交心乃至结心至关重要。

结亲行动,只是良好的开端。如果只是在一起吃吃饭,搞些活动,送点米面油生活必需品或者慰问金,然后一走了之,是很难取得长期实效的。

一家人的稳定与和睦,靠什么来维系?除了天然的血脉之外,心靠在一起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而成为亲戚的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也同样如此,只有做到相互交心、贴心,才能真正心意相通、心心相连,才能开诚相见、互相理解、共同进步与发展。做到了交心结心,就会宽容和理解,就会有耐心和细心,就会一起去勇敢地面对所有的困难。

对每一个新疆人来说,民族团结从个人做起,不是高不可及,也不是遥远的事,它就在我们身边,是每天可以去做、去实现的事情。民族团结就像空气、阳光,要成为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其实每一个人的言行,都会形成蝴蝶效应,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最终良好的结果也会反作用到自己身上。

结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自己的爱。多一点付出,就会得到更多更大的满足,也会让爱得到升华。因为,爱加上爱是更多的爱。这会成为民族团结的大爱,成为民族团结源源不断的力量。

结心的结亲,牢不可破,坚不可摧。

【学习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范文二】

天山雪松根连根,新疆人民心连心。在新疆,民族团结是各族群众的生命线,是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的阳光和空气。连日来,无论是南疆还是北疆,无论是少数民族群众还是汉族群众,无论是本地干部还是援疆干部,无论是身处都市的白领还是置身乡野的老农,都在热议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期盼该活动能够真正成为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民心工程、基础工程。

据媒体报道,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后,自治区各级各部门热情高涨、认识到位、行动迅速,认真按照自治区党委统一部署,把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当成一件大事来抓,精心组织、认真动员、加快推进。比如,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局第一批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于10月21日就在乌什县依麻木镇开展起来,55名处级干部分别走进玉斯屯克和田村、库尔干村等5个村的55户人家,结对认亲。这充分彰显出新疆各级各单位较强的理解力、落实力、执行力。

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结对认亲,是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第一步,对子结得牢不牢、亲戚认得准不准,制约着后面环节工作的开展和推进,影响着活动整体的质量和效果。而我们又都知道,万事开头难,破好题、开好篇、打开局殊为不易。笔者认为,把结对认亲工作做好做实,关键是要在精准上下功夫。

结对认亲做到精准,重点要搞好摸底调研。一方面,要把本单位的情况掌握清楚,要对人员构成、部门设置、性质职能、人事财务等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对档案、关系、名册进行全面更新,对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生活、家庭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另一方面,要对拟结对认亲的单位进行全面了解,要对人口数量、人口构成、民族构成、维稳工作、民族宗教、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党建工作等情况进行全方位摸底。

同时,要组织人员带着感情、带着关爱、带着责任深入结对认亲户进行调研,既要从宏观上深入了解影响民族团结、阻碍脱贫攻坚的因素是什么,又要从微观上真切了解各族群众面临的实际困难、想解决的实际问题,从而为精准有效结对认亲打下扎实基础。因此,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开展上,我们要注重实打实,坚持质量、效果为上,认真把前期的工作做到位。

在新疆,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是一项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重大意义不言而喻。这要求各级各部门按照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要求,努力把活动的成效充分体现在围绕总目标、实现总目标、服务总目标上,体现在促进各民族大团结、进一步凝聚人心上。

【学习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范文三】

民族团结一家亲,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本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谁能说流行乐坛上没有维吾尔族音乐欢快的旋律?谁能说时尚元素中没有各个民族特有的色彩?而我们生活在新疆的各族群众,更能深深体会到各民族一家人的亲情。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我们身边有很多少数民族同学和老师,大家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学习。

我们的汉族同学,谁没有几个少数民族朋友?我们的少数民族同学,谁没有几个汉族伙伴?彼此的信赖与默契,构建了我们的和谐校园,真正体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新型民族关系。给我们上地理课的维吾尔族老师,英俊高大,温文儒雅,关心每一位同学的听课状态,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用精熟的专业知识为同学们解疑答惑,用流畅的普通话开启了同学们的智慧之门,充分展示的教师风采感染着我们每一位同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县城,和少数民族作邻居的家庭比比皆是。如果让我们的同学讲讲邻里关系,热情好客,彼此尊重一定是大家共有的话题。民族团结的故事平常而又温馨,多的讲也讲不完。

今年九月底,我县举办了首届自治区赛马锦标赛和第十八届阿肯阿伊特斯盛会。赛马场上,哈萨克族骑手以他们娴熟的驾驭技术征服了所有观众的眼球;广场上悠扬朴素的冬不拉弹唱,似乎把人们带回到辽远的牧场,那里有青青的草坡,淙淙的泉水。他们歌唱着自己幸福的生活,歌唱着党和政府民族团结的好政策。花团锦簇的哈萨克族刺绣品,又好像让人置身于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带领大家共同走向富裕。

结对认亲心得体会范文2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结对认亲是今年开展群众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我局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领导机构,安排专人负责具体工作的开展和信息报送。制定了《县卫生计生局结对认亲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内容要求,认真贯彻执行结对认亲工作。下半年,结对认亲活动进入第三阶段后,庚即召开转段大会进行了总结,并对第三阶段工作了安排部署,结合实际制定了《卫生计生局结对认亲活动第三阶段实施方案》,将结对认亲工作层层落实到了实处。

二、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为确保结对认亲活动取得较好效果。卫生计生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统筹谋划,加强宣传和引导,并积极为干部职工到结对户家中开展结对认亲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结对认亲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全年开展宣传教育活动4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280份,发放群众工作全覆盖活动宣传报纸560份,。

三、狠抓落实,全面开展结对认亲活动

全面推行结对认亲常态化,拓展结对认亲范围,动态调整新进人员、调动人员、新增户结对情况,切实做到全覆盖。做实“联户联僧”工作,细化、动态化建立台账。再学习、再动员,强化学习培训,切实提高认识和群众工作能力。

一是根据所掌握的情况,确定重点帮扶对象。针对残疾、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单亲等困难家庭,举全局之力进行集中帮扶,打破“给钱给物”的一贯做法,重点加强政策支持和思想引导,从而变“被动受助”为“主动创富”。全年,走访慰问贫困农牧民户10户,发放慰问金2000元。

二是加强与乡村两级干部的交流,解决语言沟通障碍难题。切实加强沟通交流力度,通过乡、村两级干部的帮助,解决语言沟通障碍,搭好“连心桥”,及时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信息传达给群众,同时也使各项民情原滋原味地反馈给上级部门。全年通过交心谈心,收集群众诉求5起,办结群众诉求4起,群众诉求办结率80%。

三是定期入户签订承诺,确保工作取得实效。针对不同时期,不同情况,通过“压担子、找路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与职工签订责任书,承诺工作开展决不搞花架子、走过场,绝不将认亲活动流于形式而无实质内容,要求职工每月必须深入到群众家中去,同吃同住同劳动,诚心诚意办实事,竭尽全力解难题,坚持不懈做好事,将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根本标准。

四是将群众工作与组织活动相结合。以“七大活动”为载体,同组织活动相结合,深入基层交流思想,总结我们工作得失,以“比作风、比素质、比工作能力”来强化我们的党性原则、检验工作能力和方法,以实际行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打牢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全年,我局派出结对认亲工作组10个共计58人,集中开展结对认亲活动5次,共计走访慰问结对亲戚200户1280人次,发放慰问品清油、茶叶等共计人民币15000余元。开展政策集中宣讲3次,参与群众共计148余人,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发放避孕药具274个,政策咨询180人次,免费义诊89人次。

结对认亲心得体会范文3

关键词:“厄勒克特拉情结” 潜意识 乱伦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幼儿的潜意识中都会不自觉地存在着(男孩的)恋母仇父和(女孩的)恋父仇母”。[1]“恋母仇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俄狄浦斯情结”,与之相对应的是 “厄勒克特拉情结”,也就是“恋父仇母”情结。《情人》中的小姑娘身上也有着“恋父仇母”情结的表现,本文主要从探析小姑娘与母亲、小哥哥、情人之间的爱恋情仇关系来剖析她身上的“恋父仇母”情结的表现及其变形和转移,由此为杜拉斯的《情人》提供另一种解读。

《情人》中母亲和女儿的关系非常的冷漠,母亲缺乏对女儿必要的爱和呵护。在这种母爱的缺失中,小姑娘和母亲的关系异常紧张,甚至发展到了一种彼此对立、互相怨恨的地步。

女儿的心中隐隐藏着一种对母亲的恨,连她自己都说不明白。只是觉得“这恨可怕极了,对这恨,我不懂,至今我也不能理解,这恨就隐藏在我的血肉深处,就像刚刚出世只有一天的婴儿那样盲目”[2]。可怕而盲目的恨正是与生俱来、潜藏在小姑娘无意识深处的“恋父仇母”情结。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这种无意识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而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小姑娘虽然难以明白自己对母亲的恨,但在生活中却是能明显感觉到母亲对她的不公。在她看来,母亲只爱大儿子。尽管大哥像个流氓无赖,好吃懒做、无所事事,但是母亲依然对他百般疼爱。这种异常的宽容和偏袒让小女孩难以接受,她感觉母亲对她极不公平。同样是母亲的孩子,可是待遇却千差万别。当小姑娘在学校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她期待得到母亲的赞扬和认可。可是,即使是这样的时刻,母亲也“什么也没有说,一句话也没有说,她并不满意,因为法文考第一的不是她的儿子”[3]。在母亲那里受到了冷落的小姑娘心中充满失望和不满,这种愤懑的情绪甚至转变成了一种仇恨。在一种痛苦的情绪中她敏锐地觉察到母亲和大哥之间微妙的关系。母亲正如古老神话中的俄狄浦斯的母亲一样让儿子占据了父亲的位置,也许这是连母亲自己都无法理解的情感。更何况对一个失去了丈夫的寡妇而言,儿子的强悍可以给她安全感,成为家庭中抵御外界欺凌的支撑。所以,虽然大儿子吃喝嫖赌、无恶不作,但是母亲需要他。只有这个大儿子才可以给她依赖,给她精神上的安全感。而实际上这个强有力的儿子并不能承担家庭的重负,只会给这个家庭不断地带来麻烦。

在《情人》中,父亲的形象是缺失的,小姑娘在这个贫穷的家庭里既得不到父爱,也无法得到母爱,因此她愈发嫉妒母亲对大哥的爱。在她看来自己的母亲对大儿子的爱是不正常的,“这种爱是那么强烈,又那么邪恶……”[4]所以,敏感的小姑娘激愤地想:“我想杀人,我那个大哥,我真想杀死他,我想制服他,哪怕仅仅一次,一次也行,我想亲眼看着他死。目的是要当着我母亲的面把她所爱的对象搞掉,把她的儿子搞掉,为了惩罚她对他的爱。”[5]这种心理就是一种对母亲偏心的报复和发泄。弗洛伊德认为,儿子迷恋自己的母亲,女儿迷恋自己的父亲。反过来,父亲爱女儿胜过儿子,母亲爱儿子胜过女儿。这种情感潜藏在人的无意识深处,《情人》中父亲的缺席使得大哥内心深处对母亲的欲望不用抑制,而母亲也因为丈夫的离去让自己的大儿子替代了丈夫的位置。她始终最爱这个儿子,而不是那个文弱的小儿子,更不是女儿,这种情感也许连她自己也弄不明白。但是这种暧昧的爱却被受到冷落的小姑娘觉察到了,所以她认为母亲对大哥的爱是“强烈而邪恶的”。虽然文中并未提及小姑娘对父亲的爱,但正是这种空白和沉默恰好说明在小姑娘的内心深处这个地带是不可触及的,她把对父亲的幻想和爱藏在了内心深处,不可提及。当母亲对大哥的爱在她看来超过限度的时候,她认为这是一种侵犯,对父亲的位置的侵犯。所以她认为母亲对大哥的爱是邪恶的,她想要除掉大哥。

爱的缺失对小姑娘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她无法在母亲的怀抱中得到爱和温暖,也许只能在其他地方寻找慰藉。

根据弗洛伊德的爱洛斯人格理论,过早失去父爱的女孩常会将对于父亲的感情转移到现实中某个人物的身上,这个人物便会成为父亲的替代品。《情人》中的这个小姑娘自幼丧父,对她关爱有加的小哥哥便成为了她对父亲情感的替代品。

结对认亲心得体会范文4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良性竞争态度;过度竞争态度;大学生

A Study on the Features of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Different Competitive Attitude. Wang Wenxiu, Qi Hongshan, Meng Yan, et a l. Sancha Middle School, Yiyuan Coanty, Shandong Province, Yiyuan 273165, P.R.Ch 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eat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pa rental re aring pattern with different competitive attitude. Methods 228college studentswere investigated with EMBU (Egna Minnen av Barndoms Uppfostran) and CAS (Compe titive Attitude Scale). Results ①Gender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 t in general com petitiveness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competitiveness. ②The differences betweenhigh and low students of personal development competitiveness are significant i n parents' warmth and fathers' over-protection;The higher hypercompetitive stu dents are different with lower students in parents refusal-denial, over-protec tion and mothers' severe punishment. Conclusion There are some re 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and competitive attitude.

【Key words】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Personal development competitiv eness; Hypercompetitiveness; College students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其教育态度 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父母教养方式是一个多维结构,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实质是其内部 各成分间的对比关系不同或占主导地位的成份不同[1]。

个体竞争性作为一种人格特征,是个体在竞争的意识、动机、认知、态度等方面表现出来的 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2]。竞争态度作为个体竞争性的认知成份,对个体的竞争 行为起着 重要作用。竞争态度包括过度竞争和良性竞争两个维度。持良性竞争态度的个体追求的是自 我发现和提高,并不注重与他人做比较,也不会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来换取成功。而持过度竞 争态度的个体会为了提升自我价值,取得竞争胜利而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损害他人利益[3]。有研究表明,持过度竞争态度的个体大多生活在有家庭暴力的环境中[4] 。但现有研究并 没有揭示父母教养方式的哪些具体特点对竞争态度有影响,因此本文将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以期能为改善大学生的竞争态度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取样的方法,从山东省两所大学抽取260名大学生作为调 查对象。最后获得有效问卷228份。其中男生95名,女生130名,性别缺失3名。

1.2 工具

1.2.1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5] 由瑞典心理学家Perris等人编制,岳 冬梅等人修 订的中文版。该量表包括6个父亲因子和5个母亲因子,它们分别是:父亲情感温暖、理解( F1),父亲惩罚、严厉(F2),父亲过分干涉(F3),父亲偏爱被试(F4),父亲拒绝、否 认(F5),父亲过度保护(F6);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1),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 M2),母亲拒绝、否认(M3),母亲惩罚、严厉(M4),母亲偏爱被试(M5)。各分量表均 独立计分。由于本次调查中既有独生子女又有非独生子女,为了便于比较,故未计算父母偏 爱被试维度。

1.2.2 竞争态度量表 采用Ryckman等人编制,陈国鹏等修订的中文版。整个量表包括27个 题目,由过度竞争态度分量表和良性竞争态度分量表构成。该量表是5点评分量表。此次测 量的良性竞争态度分量表的α系数为0.83,过度竞争态度分量表的α系数为0.60。

1.3 统计方法 将收集到的全部数据输入SPSS 13.0进行统计处理。

2 结 果

2.1 大学生竞争态度的性别差异 如表1所示,在竞争态度总体均分和良性竞争态度上男女 生差异显著,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过度竞争态度得分上女生高于男生,但差异并不显 著。

2.2 不同竞争态度高低分组的教养方式各维度的差异比较 从良性竞争态度得分和过度竞 争 态度得分中各抽取前27%和后27%的被试作为低分组和高分组。分别对良性竞争低分组―高分 组、过度竞争低分组―高分组在教养方式各维度上的平均数进行比较,结果见表2。良性竞 争态度高低分组在父母亲情感温暖维度和父亲过分干涉维度差异显著。过度竞争态度高低分 组除了在父母亲情感温暖维度和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维度上差异不显著外,在其余几个 维度上差异都显著。

3 讨 论

本研究显示,在良性竞争态度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生的得分高于女生。这与李 林的研究结果一致,但却与李莉、苏炫的研究结果不一致[3,6,7]。与李莉等人的 结论不 一致的原因可能在于选取的被试不一样,他们的被试为中学生,而本研究选取的被试为大学 生。男生的良性竞争态度之所以高于女生,原因可能与性别角色有关。传统社会通常鼓励男 性积极参加竞技活动,并从中寻找乐趣,这符合良性竞争态度的特征,而对女性参与竞争并 不鼓励。

良性竞争态度高的大学生在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维度、父亲过分干涉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 于良性竞争态度低的大学生。这是由于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行为能够增强孩子的自尊心 ,使他们情感上得到满足及感到极大的自我价值感[8],且自我认同感较高。而高 自尊的个 体愿意竞争,并且能够在竞争中通过与他人合作而不是通过排斥他人来达到自己的目标。这 正是良性竞争态度的特点[6]。父亲的过分干涉对良性竞争态度有积极的影响,一 方面可能 由于父亲一般在家庭中是权威的象征,他们对孩子的学习及社交更为关心,而这两方面竞争 很激烈,父亲会给予较多的指导,因而孩子能学到更多的技巧,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取样误差 ,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探讨。过度竞争态度高低分组在父母亲的拒绝否认维度、过度保护维 度以及母亲的惩罚严厉维度上差异显著。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行为越多,其子女越可 能多地表现出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等特征;而父母亲的过度保护行为会剥 夺儿童发展能力的机会,使儿童产生对他人的不安全感和对成人的过度依恋[9]。 这几个维度都属于父母亲的消极教养方式。在消极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儿童通常会比较焦虑, 有相对较低的自尊和较低的满足感,容易受到生活中创伤事件的伤害。有研究表明,过度竞 争态度与自恋、权术主义、猜疑、低自尊和神经质等密切相关[4]。因此,这些个 体可能会为了维持脆弱的自尊而不惜一切代价来获取胜利,在竞争中不易与别人合作,不能 很好地进行自我探索。

4 参考文献

[1]马存燕,邹泓,左占伟.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中国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3):279-283

[2]岑延远,聂衍刚.论个体竞争性的心理学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3:125-12 8

[3]苏炫,葛明贵.高中生竞争态度与考试焦虑的关系.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 (9):37-38

[4]Michelle A, Burckle, et al. Forms of competitive attitude and achiev ement orientation in relation to disordered eating. Sex Roles, 1999,40(11/12):85 3-870

[5]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 出版社,1999:161-167

[6]李莉.不同竞争态度对中学生的社会认知加工特点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李林,陈国鹏,王卫.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个体竞争性.心理科学,2001,24(2):221 -222

[8]尚修芹,洪何露,张燕.大学生自恋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神经疾病与 精神卫生,2006,6(5):366-368

结对认亲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儿童,社会信息加工模型,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

分类号B844.1

1社会信息加工模型

基于对儿童攻击行为的研究,Dodge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攻击行为的信息加工模型[1]。1994年,Crick和Dodge对该模型进行修订和完善,然后提出了“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a reformulated social information-processing model of children′s social adjustment)[2](图1)(以下简称“SIP模型”)。

如图1所示,SIP模型假设儿童带着一系列有限的生物能力和过去经验、记忆构成的数据库,来到某一特定的社会情境,并在此基础上接收新的社会线索或新信息,其行为反应是对新旧信息进行加工的函数。SIP模型的信息加工阶段依次是:(1)线索编码(encoding);(2)线索解释和表征(interpretation & representation);(3)目标澄清和选择(goal clarification);(4)反应产生和形成(response access or construction);(5)反应决定(response decision);(6)反应执行(enactment)。

在第1和第2阶段,儿童选择性地注意某些特定的情境线索和内部线索,并对这些线索进行编码和做出解释;第3阶段要澄清和选择自己期望达到的结果或目标,期望目标使儿童处于某种唤起状态,这种唤起状态指向希望的结果;在第4阶段,儿童从记忆中搜索并产生出可能的适合该情境的行为反应,如果是新异情境,儿童会根据当时的社会线索产生新的行为反应;在第5阶段,儿童评估上一阶段产生的行为反应,并从中选择最佳行为方式。这一阶段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儿童的反应评价、结果预期、自我效能感等;第6阶段,儿童执行其选择的行为反应。社会信息加工过程到此并没有结束,同伴对其行为的评价和其它反应将作为新的社会刺激被儿童感知,从而开始新一轮的社会信息加工。社会信息加工的每一个阶段都会与已有的数据库发生作用,既受到数据库的影响,同时也在丰富着数据库。SIP模型的闭合环路反映了个体循环往复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

SIP模型为分析儿童攻击行为的认知过程提供了一个框架。根据这一模型,儿童在面临一个社会情境时,都有一个程序化的加工过程。从环境中输入信息,同时调用记忆库中存储的经验,依次通过上述6个认知加工阶段,最终做出特定的行为反应。社会信息加工过程和加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儿童的社会行为。例如,如果儿童注意到身处特定社会情境中的人,并把此人的行为意图解释为敌意的,儿童就会在自己的记忆库里搜索应对敌意的行为类型,于是可能选择导致同伴关系破裂的目标,例如报仇等。在自我效能感的评估上,他对自己的攻击也就会有自我辩护倾向。研究者指出,儿童在信息加工的任一阶段都有可能产生偏差,从而产生不良行为(如攻击行为)。但是当儿童未把情境中的线索识别成挑衅性的,而认为是非敌意的,就不会选择攻击行为,于是,就更可能不做出不良行为。

2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在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2.1SIP模型应用于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可行性

SIP模型对儿童攻击行为的研究给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带来了启示。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是相对立的社会行为,它们都产生于社会情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从外界信息的输入到最终行为反应的产生,中间都存在特定的社会认知过程。早在SIP模型产生之初,David G. Perry和Louise C. Perry[3]就提出了将SIP模型应用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并论述了这一应用的价值和可行性。

Perry认为,以往的亲社会行为研究关注的是“对他人需要的注意”,实际上就是SIP模型的第1阶段,能否觉察他人的需要是亲社会行为在编码阶段的关键认知成分。而对情境中他人困境和需要的解释与归因,恰好是SIP模型的第2阶段。虽然当时Perry没能提及SIP模型的第3阶段,但这一阶段在亲社会行为产生的过程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认知加工环节,因为亲社会情境是一种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冲突的两难情境[4],个体在两难情境中可能产生多种期望目标,如谋取个人利益或解除他人痛苦,所以个体在目标澄清阶段所选择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其接下来的行为反应。Perry认为SIP模型的第4阶段也是亲社会行为必不可少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虽然以往的研究并没有关注亲社会行为的反应产生和形成问题。对亲社会行为在SIP模型的第5阶段,Perry分析道:在诸多可能的反应中,一个儿童基于什么选择了亲社会的反应方式而非攻击的反应方式呢?结果预期和自我效能感在该阶段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5]。目前关于亲社会行为在SIP模型中第6阶段的研究几乎还没有,但儿童执行某项行为的容易程度、其行为的自我调控能力等是研究这个阶段时应该关注的。

SIP模型与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结合将已有的亲社会行为认知因素的研究整合于SIP模型的框架之下,这使研究者能够根据SIP模式提出亲社会行为的社会信息加工阶段的假设并进行验证,进而探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认知机制和培养方案。

2.2SIP模型应用于亲社会行为的实证研究

1999年,Nelson和Crick首先对儿童亲社会行为进行了SIP模型的实证研究,获得了具有启发性的成果。

他们的一项研究是通过社会行为同伴提名测验将675名10至12岁的儿童划分为亲社会的、一般的和攻击性的三组,然后用假设情境问卷测量SIP模型的2、3、5三个阶段中的一些认知成分,分别是意图归因、目标定向、反应评价[6]。比较亲社会组和一般组的儿童在这三个阶段上的差异,发现亲社会儿童的确存在独有的SIP模式:友善的归因倾向而非敌意的归因倾向;关系性目标定向而非工具性目标定向;对亲社会行为反应做积极评价而对攻击性反应做消极评价。

同年,Nelson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再次验证了上述结果[7]。这项为期一年的纵向研究测量了127名三年级和四年级儿童在假设挑衅性情境中自我报告的意图归因,目标定向,反应评价,结果预期和反应选择等SIP模型中的主要认知成分。结果再次证实,相对一般儿童而言,亲社会儿童的SIP特点是独特的。

回顾20世纪80年代Eisenberg提出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8],该模型在综合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后,将影响亲社会行为的认知、情感等各种因素有机地统合于亲社会行为产生过程的模型之中,认为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包括:注意到他人的需要;确定助人意图;将意图与行为联系起来等三个连续的阶段,Eisenberg指出非紧急情境中第二阶段的助人意图的形成主要受个体的认知和人格因素的影响。可见Eisenberg的理论模型在探讨和解释亲社会行为复杂的心理机制的过程中已经蕴含和体现了SIP模型的雏形。

3对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应用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的述评

3.1传统社会认知的局限及SIP范式的进步

传统社会认知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但至今难以形成清晰一致的结论,因为传统社会认知研究的方法和理论很大程度上源自自然认知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的是整体的认知结构,如观点采择、外显动机和道德判断等。利用整体认知结构来研究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往往得到混合不一致的结果[2]。Eisenberg和Fabes在综述近年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时也指出了传统的整体认知结构研究方法的缺陷[9]:(1)观点采择常常指的是静态的社会知识结构,因此难以辨认观点采择任务背后的那些特殊加工过程;(2)虽然儿童的外显动机与其亲社会行为之间有一定的相关,但到底是儿童报告的动机影响其亲社会反应还是儿童根据自己的行为反应在事后才阐明动机,这个问题尚不明确,而且有时候儿童可能并不能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动机;(3)道德判断与亲社会行为二者之间的关系可能以其它变量为中介(尤其对于低水平的道德判断而言),如代价、移情和社会能力等变量。

由于SIP范式着眼于具体、特定、即时的认知加工成分而非传统社会认知所关注的静态和整体的认知结构,所以,SIP模型在理论方法上和实证研究上都对传统社会认知研究范式带来了重大改变。基于Crick和Dodge[2]及Nelson[7]的分析,我们对传统社会认知范式和SIP范式的特点进行总结对比(如表1)。

由表1可见,SIP的根本进步在于克服了传统认知方法在亲社会研究中的局限。Eisenberg和Fabes在其综述中的观点也再次表明了SIP范式取代传统认知范式应用于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必然性和必要性:(1)在传统社会认知结构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中可能存在中介变量。Nelson认为,可能正是SIP变量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缓冲作用[7],例如,社会信息加工过程可以促进也可以抑制观点采择技能的正确应用,习惯性的不良加工偏见会干扰正常的观点采择技能的恰当应用。(2)今后应该着重研究那些中介因素,这就需要研究者使用精确的概念定义,并超越寻求整体性联系的思路,更多地着眼于过程定向的解释。可见Eisenberg和Fabes指出的这一点恰恰是SIP模型所关注和擅长的。(3)在一些自动化的或无意识的亲社会行为中,观点采择、道德判断等似乎并没有发生(即使发生也难以测量),因此传统的社会认知结构似乎并不是所有的亲社会行为产生时所必需的。而SIP模型却可以应用于这些自动化的情境中,因为社会信息加工过程是怎样变得高度自动化或习惯化的,也正是SIP模型所要关注的[7]。

3.2SIP模型与传统社会认知方法的相通之处

虽然SIP模型与传统认知方法存在本质区别,但二者也有某种相通之处。这在前述Perry的理论构想中已经有所体现,Nelson则明确指出了这种相通。

具体来讲,SIP模型的1、2阶段很可能就是联结SIP这一动力系统与观点采择的桥梁,因为SIP的这两个阶段与观点采择背后的许多认知技能十分相似。Nelson提到的这种相似在Flavell等1968年提出的“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模型”中也有明显的体现[10,11]。这一模型认为,观点采择能力是由不同的环节组成的认知加工过程,包括存在阶段、需要阶段、推断阶段和应用阶段四个依次出现的心理操作阶段。Flavell等提出的这个移情发展的模式,既可视为个体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模式,又可视为观点采择过程中信息加工的微观模式。由此可见,Flavell的“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模式”事实上相当于SIP模型某些具体认知阶段(尤其是其中的第1、2阶段)中的认知过程。此外,外显动机与SIP模型第3阶段也具有某种一致性,因为潜在动机的本质就是对特定目标的指向和追求,而SIP模型的第3阶段正是对当前情境中的个人目标进行澄清和选择,以指导接下来的行为反应。Nelson还指出,道德判断与SIP模型的第5阶段――反应决定阶段也具有一致性,在这一加工阶段中,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维度对可能的行为反应做出评价。Dodge也曾指出,第5阶段的反应评价可能是个体基于道德原则或价值观而做出的[2]。

综上所述,SIP模型不但以其本质的进步克服了传统认知方法研究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局限,而且传统社会认知强调的整体认知结构所蕴含的潜在的动态加工过程也都能够整合于SIP模型之中,因此,SIP模型应用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不仅是有益的和可行的,而且具有内在的必然性。

3.3SIP模型应用于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首先,SIP模型的形成和完善是基于对儿童攻击行为的研究,是以攻击行为的认知加工特点为基础和背景的,而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之间存在质的差异,因此,SIP模型的6个阶段及目前所知的各阶段的关键认知成分是否完全适用于亲社会行为、是否能够像解释攻击行为那样成功地解释亲社会行为,目前还不得而知。我们认为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的SIP模型在形式上具有相似性和某些一致性,但在SIP模型具体阶段中的加工倾向和加工内容上可能存在差异。比如在第1阶段,亲社会情境中他人利益与自我利益的冲突可能使主体对内部线索的编码比对外部线索的编码占有更重要的地位;第3阶段的目标定向除了“工具性―关系性”这一维度外,“自我取向―他人取向”也是一个重要的维度,而且这一维度可能更能反映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本质;另外,不同于攻击行为的是,在亲社会行为SIP模型的第4阶段,个体选择的行为反应会更多地受到社会称许性的影响。

其次,理论模型的局限必然导致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的局限。Nelson和Crick完全沿用了攻击行为研究中使用的假设情境问卷,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SIP模型过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者给儿童呈现的一系列假设的情境故事都具有挑衅性,又分为工具性挑衅情境和关系性挑衅情境两类,每个情境后配有几道单选题,以测量儿童在SIP每个阶段存在的一些认知成分,从而根据儿童的选择性反应来确定其亲社会的SIP模式。

Nelson认为,亲社会情境中社会称许性的存在会限制儿童反应的范围,容易使研究结果混淆。比如在亲社会情境中,攻击性儿童虽然不可能报告很高的亲社会行为,但也不太可能报告出自己会采取的伤害行为。而引发攻击的挑衅情境的社会称许性则没有那么高,且挑衅情境对儿童来讲是一种更难以把握的情境,因而可以产生更广泛的反应[7]。

上述挑衅情境用于测量亲社会SIP模式的优势作用的确值得重视,但是,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毕竟是完全不同的社会行为,亲社会情境是他人需要与自我需要相冲突的两难情境,是交往双方试图维持关系而非破坏关系的情境,而引发攻击行为的挑衅性情境并不具备亲社会情境的特点,因此,儿童在挑衅情境中的SIP模式是否完全等同于其在亲社会情境中的SIP模式?挑衅情境是否能够测出亲社会行为独特的SIP特点和其中的认知加工成分?挑衅情境中测出的SIP是否可以很好的预测儿童在亲社会情境中的亲社会行为?用挑衅情境来研究亲社会行为是否具有生态效度?这些问题只能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来做出回答。

虽然SIP模型应用于亲社会行为研究还存在许多局限,但SIP模型及其研究范式给亲社会行为研究领域带来的启发和生机更值得关注。

第一,SIP模型必将有助于研究者更清楚地揭示社会认知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增进对亲社会行为,甚至对社会适应能力的认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经意识到,亲社会行为不仅是一种充满利他性或自我牺牲性的道德行为,而且还是一种交往双方维持相互间的积极关系,保持良好情绪状态,适应社会生活的行为。因此,研究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也应该在更为宽泛地理解亲社会性的框架下进行,也就是说,既要关注亲社会行为的利他性特征,又要关注其社交性特征[12]。根据SIP模型,探讨儿童亲社会行为独特的信息加工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探讨儿童积极社会行为的动力特征,这无疑会给这一领域的研究带来勃勃生机。而且SIP成功应用于儿童攻击行为研究后又与亲社会行为研究相结合,也进一步体现了将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的研究统一于社会能力这一大框架下的整合趋势[6,7],这必将揭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深层机制。

第二,SIP模型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及行为矫正和训练具有积极意义。许多传统的亲社会行为训练程序如角色扮演、移情训练、榜样示范、归因训练、认知冲突[13,14]等在改善儿童的同伴关系、培养亲社会行为方面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有效,如角色扮演法的适用范围就很有限[15],行为训练法的效果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弱[16]。La Greca估计,大约40%儿童的同伴接纳程度并没有因这些干预措施而有所改善[17]。这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也许正反映了目前对儿童亲社会行为深层心理机制认识的不足。

SIP模型揭示了儿童在特定社会情境中具有动力性质的、连续的、潜在认知加工过程,SIP模型中的认知成分具有可操作、易测量、能教授等优点,研究者可以有针对性地干预特定的认知阶段,从而改善儿童社会认知过程中的不良SIP模式,建立具有社会适应性的SIP模式。因此,SIP模型及其研究成果在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减少攻击行为的认知训练和行为矫正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无可替代的作用。正如Nelson和Crick所言,对亲社会行为发展的良好理解将使我们超越以往狭隘的视角,对亲社会行为有独特贡献的那些积极成分会使我们对社会能力的认识取得巨大进步,如果没有对这些积极因素的认识,培养儿童社会能力的干预研究就无法获得所期望的良好效果[6,7]。

4小结

基于对儿童攻击行为研究的SIP模型应用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具有可行性和必然性。已有研究证明,相对于一般儿童而言,亲社会儿童具有其独特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友善的归因倾向,关系性目标定向,对亲社会行为反应做积极评价等。反应决定阶段的某些特定变量能够预测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应用社会信息加工范式对儿童亲社会行为进行研究,实际上是对传统社会认知研究的推进与统合,不仅有助于研究者更清楚的揭示社会认知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理解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机制,而且,还对儿童行为矫正和训练研究具有积极意义。但是,SIP模型应用于亲社会行为研究时在理论模型及方法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 张文新. 儿童社会性发展.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49~350

2 Crick N R & Dodge K A. A Review and Reformulation of Social Information-Processing Mechanisms in Children′s Social Adjustmen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4, 115 (1): 74~101

3 Perry D G & Perry L C. Applications of Dodge′s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of social competence to the study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children.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behavior development. Tokyo, Japan, July, 1987

4 Rest J R. Morality. In: Mussen P H.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4th ed.Vol.3. New York: John Wilev & Sons, Inc., 1983. 556~629

5 Perry D G, Perry L C & Rasmussen P. Cognitive social learning mediators of aggression. Child Development, 1986, 57: 700~711

6 Nelson D A & Crick N R. Rose-colored glasses: Examining the social information-processing of prosocial you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999, 19 (1):17~38

7 Nelson D A. Social information-processing patterns and prosocial behavior: A longitudinal study Ph D. Thesis. US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1999

8 王美芳, 庞维国.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式. 心理学动态, 1997, 5 (4): 36~41

9 Eisenberg N & Fabes R A. Prosocial development Preprint. 1998

10 Shantz C U. Social Cognition. In: Mussen P H.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4th ed.Vol.3. New York: John Wilev & Sons, Inc 1983. 490~555

11 陈英和. 认知发展心理学.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 281~282

12 寇, 王磊. 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研究述评.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4

13 丁芳. 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方法刍议. 山东教育科研, 2000, (12): 33~34

14 李幼穗. 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1999, (2): 28~32

15 魏玉桂, 李幼穗. 不同移情训练法对儿童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心理科学, 2001, 24 (5): 557~562

结对认亲心得体会范文6

母亲节,是来自美国感谢母亲的节日。在刚刚过去的母亲节,中国妇联公布了一项调查:随着离婚率的攀升,单亲母亲这一特殊群体越来越庞大。中国离婚家庭中,大约67%的家庭有孩子。而离婚时, 只有1/6的男人选择要孩子。

与传统的丧偶单亲母亲相比,离异单亲母亲面临着不同的压力。她们带着孩子走出已死亡的婚姻,却难免产生迷茫。孤独、焦虑、子女教育的困惑……是大众对她们的印象。如何消除旧婚姻的阴影开始新生活?单亲母亲需要一束“心灵康乃馨”。

难以消退的“恨”

离婚带来的“恨”,让一些单亲母亲难以控制。

父母离异后跟着母亲生活的晓恒学习成绩中上,母亲却很不满意,总要求他考前三名。母亲的口头禅是“我活着都是为了你,你不好好学习,我还有什么指望。”

同样生活在离异单亲家庭的虹虹也有自己的烦恼。她在小区里有几个玩伴,但小朋友交往总少不了吵吵闹闹。每次母亲总是找到小朋友家理论。久而久之,没什么小孩愿意和虹虹玩了。

这两个例子虽然不同,却都反映出离异单亲母亲的心理症结――“恨”。长期从事婚姻家庭咨询的知名心理咨询师张晓平告诉记者,离异后的单亲母亲如果“恨”消除不下去,会表现在自身、子女和周围人身上。这种恨意,在工作出色、富有、外表阳光的单亲母亲身上也有可能存在。

他表示,这种“恨”不是针对刻意对象的,不能简单归结为恨前夫、恨自己或恨社会。它是由离婚导致的一种大脑状态,是上段婚姻中常年矛盾冲突在大脑中产生的痕迹,由此带来“恨”等不愉快情绪。这样的单亲母亲往往追求完美、苛刻,无论对自身、子女还是周围的人都不宽容、不原谅,就会出现前面例子中的表现。

这种“恨”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会对大脑有影响。张晓平介绍,任何心理问题都是大脑问题的反映,任何好或不好的情绪都是大脑神经活动产生的。长期的“恨意”有可能导致大脑运作异常,出现比苛刻、不宽容更严重的心理问题,比如偏执、强迫症。

离婚后,有的单亲母亲会承认自己在婚姻中的失败,承认自身问题,这样更有可能认清现状,从“恨”中走出来。还有的母亲心理强大,也能较好地克服“恨意”。但是那些游走于“强大”与“弱小”之间的单亲母亲,在“自己没有任何错误”和“自己是个失败者”中纠结,可能产生心理问题。

“一般而言,积极乐观的性格有利于克服离婚的负面影响。而自身占有的社会支持资源越多,社会支持网络越大,比如朋友圈正常、家人理解的单亲母亲更容易走出离婚阴影。”中华女子学院副院长刘梦说。

被加重的心理问题

虽然离异单亲母亲心中有可能存在“恨”,但大多数都能保持健康的心态。“之所以普遍认为单亲母亲有心理问题,与媒体、甚至一些社会工作者的误导有关。他们给单亲母亲贴上标签,以有色眼镜看待她们,没有把这一群体的问题正常化,给大众带来了‘单亲母亲是问题群体’的不公平看法。”刘梦说。

她认为,离婚是生命中的重要事件,对人的心理影响与创业失败、家庭成员去世、退休等相似,不应该认为这些心理问题是单亲母亲特有的。目前,单亲母亲增多,固然与离婚率上升有关,但也反映出更多的女性自主选择生活方式。据调查,现在60%~70%的离婚是由女性提出的,她们的勇气往往不输其他女性。

当然,每个单亲母亲的情况不同,也有些人无法调整心态,产生人际交往困难。但是刘梦表示,并没有统计数据表示单亲母亲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率更高。比如,很多人认为单亲母亲难以沟通,喜欢干涉、控制子女婚姻,会是“坏婆婆”、“坏岳母”。其实这就是把个案无限扩大的结果,把单亲母亲“污名化”了,使她们的心理压力更大。

在社会不能正确看待单亲母亲的情况下,经济压力也加重了她们的心理负担。据统计,离婚后一年中,我国女性的生活水平降低了70%,而男性不降反升。

在欧美国家,离婚后女方可以获得一半家产,美国加州就规定住房归女方所有,这就保障了单亲母亲生活水平不下降,她们不用过多担心子女营养、教育问题,心理负担会轻很多。“在我国,虽然也有相关法律和政策,但多因执行不严导致单亲母亲没有受到很好的保护。”张晓平说。

单亲母亲的“药方”

尽管大多数单亲母亲都在努力调整心态、开始新生活,但她们面对的困难不少。据统计,单亲母亲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让孩子心灵上不受伤,给孩子完整的爱”。

有些单亲母亲在子女面前抱怨前夫,甚至阻断子女与前夫的见面机会。张晓平表示,这样做可能让孩子恐惧婚姻。事实上,很多单亲母亲的父母也存在着矛盾,只是由于时代的原因她们没有离婚,却在冲突中造成了负面影响。单亲母亲应该做的是不让子女重复自己与前夫的错误,让孩子学会原谅父母的错误。这样不仅子女会成长得更健康,单亲母亲本身也能走出“恨”的误区。

此外,有些子女教育的焦虑是单亲母亲在“自己吓自己”。她们认为,缺少父亲的榜样作用,儿子会出现女性化现象,而女儿则不够自信。“其实,当前的社会是开放型社会。离婚后,女儿学习自信、儿子学习成为男人乃至社会人规范的机会不会减少,学校、网络、以及社交都是正常渠道。因此不必杯弓蛇影”,刘梦说。

她认为,单亲母亲在关注子女之外,还应该关注自己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有的女士离婚后不见朋友、不参加同学聚会,殊不知这种自我封闭的行为会使她们更难走出离婚阴影。

离婚后,单亲母亲还会碰到再婚的问题。张晓平认为,单亲母亲应反思前段婚姻失败的原因,避免过往的错误,展示自身优点,寻找新的伴侣。“在新的婚姻中感受到爱,能够让单亲母亲更好地弥合心理伤痕。否则有时女性在理智上已经放下过往、尝试原谅,但心理创伤依旧”。

刘梦也认为,单亲母亲需要从破裂婚姻中学习、对未来生活有所借鉴、找到方向。当然,社会也需要给予单亲母亲宽松的环境,不要将其归为“另类”。比如美国有接近一半的家庭是单亲的,但是社会的理智态度,相对平等的再婚“市场”使得单亲母亲很少有心理问题。

1/6

中国离婚家庭中,

大约67%的家庭有孩子。

而离婚时,

只有1/6的男人选择要孩子。

数据来源:中国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