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项目总结范例6篇

新技术新项目总结

新技术新项目总结范文1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公司科技创新市场管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转化,根据河南能源和义煤公司有关文件的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巩铁公司科技创新市场是内部模拟市场化运作的一种科技创新管理机制,是科技成果交换和推广转化的平台。通过内部市场化运作,把科技成果作为科技商品进行收购、交易,形成内部市场买卖关系,给予成果主要完成人一定物质激励作为智力付出的补偿。

第三条  公司内部开展的一切科技活动全部纳入科技创新市场管理。科技活动主要包括科技项目招议标、科技项目研发、科技攻关、新产品开发、产学研合作、职务专利申请、标准制定、科技、科技成果评价、科技成果收购、科技成果转化、新技术推广、技术承包、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

第二章  科技创新市场运作

第四条 公司科技创新技术委员会是公司科技市场运作的领导组织,负责公司科技市场运作的领导、指导工作。委员会下设科技创新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创新办,设在生产科)具体负责组织科技市场运作并实施考核验收工作。

第五条 科技创新市场遵循公平、公正、科学规范、管理有序的原则,实行统一管理。

公司科技创新市场运作内容包括:本公司年度科技攻关项目和群众性创新活动的开展,科技项目的实施、成果验收、成果收购、成果交易、成果奖励、成果推广应用等工作。并建立科技统计台帐

第六条  科技创新市场交易商品的范围:

(一)取得专利权的技术进行专利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等;

(二)通过鉴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研究开发成果和应用软科学成果;

(三)经过论证或行业评议认可的专有技术、工艺、配方和其他可以转化为科技成果的知识及技能(包括技巧、诀窍)等;

(四)运用科学技术知识改进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或有特殊科技要求的设计、安装等技术服务。

第三章  科技创新市场项目管理

第七条  按照义煤公司科技创新市场分级原则,本公司应建立完善的科技项目管理体系,根据科研项目的管理权限实行管理。

第八条  项目申报:公司创新办在每年11月底前组织申报下一年度科技创新项目,按要求填写《企业研究开发项目立项书》和《新技术推广项目立项书》,报送到义煤公司科技中心。

第九条 评审立项:创新办根据义煤公司批复的年度科技项目计划,进行项目立项。不经义煤公司研究决定所有单位不允许对外签订科技合同,否则一经发现将对相关责任人按照河南能源员工奖惩办法处理。

第十条  项目实施:所有项目必须成立项目管理小组,设立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实施,并编制科技项目季度实施计划,计划内容完善,明确主要控制节点及任务。每月上报项目阶段性进展情况。创新办每季度召开一次科技项目推进会,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第十一条  项目验收和鉴定:项目完成后,项目组应及时编制研究报告,提交验收申请,进行结题验收。创新办负责对项目组提交的验收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报义煤公司创新办批准验收,同时根据验收结果对科技创新项目进行评价后,对具有推广借鉴意义的项目列入推广计划,明确推广责任和范围,发挥项目带动效应。凡是要申请上级科技管理部门验收鉴定的必须经义煤公司创新办备案。

第十二条  通过验收的科技成果方可进入收购程序,并由义煤公司创新办颁发验收证书。科技成果项目负责人应根据专家评价意见将研究报告进行完善,将成果验收技术资料整理齐全,填写《义煤公司技术创新成果验收登记表》,到义煤公司创新办进行登记和备案归档管理。

第十三条  实行重大科技成果制度。公司创新办应及时向义煤公司上报重大成果验收和鉴定情况。创新办负责重大科技成果及管理,及时通过OA办公网的管理系统平台进行,以便相互学习,扩大推广。

第四章  科技成果收购

第十四条  根据义煤公司规定,按照我公司科技成果管理权限实行收购。收购费用从技创新奖励资金中支出,科技创新奖励资金数额按照公司月工资总额的5%控制使用。

第十五条  公司每季度(月)对科技成果进行一次收购,坚持效果优先原则,凡具有实用推广价值且创造明显经济效益并通过验收的科技成果方可予以收购。科技成果收购范围:

(一)对公司各单位由项目组或个人自主完成的科技研发成果(包含应用研究成果、技术开发成果、技术攻关成果、引进再创新成果四类)、新技术推广成果、软科学及管理创新成果、技术革新成果、QC成果、五小成果,由公司进行收购奖励。

(二)对列入集团公司级、义煤公司级科技计划、旨在推动产业科技进步的项目、完成并经验收鉴定的成果和横向产学研合作成果,由集团公司或义煤公司进行收购奖励。

(三)对于由个人在工作之余完成的非职务成果在收购时应签订科技转让或使用协议,在协议中应明确指出所有权归属。成果被收购后其所有权和使用权由收购方优先享有,可在所属单位进行全面应用。

第十六条  科技成果收购奖励申报条件:凡经公司及以上单位组织验收或鉴定,已应用于生产实践,且在本公司安全生产经营中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科技成果,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进行申报。

(一) 研发应用于安全生产经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其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实施后产生显著效益的应用研究成果;

(二)为进入企业经营新领域进行的新技术、新工艺研究成果,对企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达到公司领先水平的技术开发成果;

(三)结合高、难、新的重大科技项目,开展技术攻关,解决技术难题,取得较好成效的技术攻关成果;

(四)在引进机械、装备中,积极消化吸收并有所创新发展的引进再创新成果;

(五)首次在公司内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对解决技术难点、技术关键有较大创新的推广成果;

(六)改进完善现有各种操作方法、软件、工艺、标准、规程、检验方法经采纳对公司高效生产、经营管理、安全环保等方面有较大影响的软科学及管理创新成果;

(七)对公司某领域(环节)中的生产工艺或操作方法有重大改进,局部改进设备和工艺装备,达到提高工效和节能降耗目的的技术革新成果;

(八)职工群众性创新活动中对生产经营现场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完善而形成的“五小”成果;

(九)职工群众性创新过程中围绕生产经营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和管理局限,为了提高工作和产品应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开展活动而形成的QC成果。

(十)对给公司带来效益和荣誉的已颁发技术标准、获得国家授权的并对公司安全生产、提高效益具有作用的职务专利等知识产权成果可进行知识产权收购奖励。

第十七条  科技成果收购流程:

(一)提交义煤公司技术创新成果收购奖励申请表(见附件2)。

(二)提交科技成果验收鉴定证书、应用证明、效益证明、评价结果。以上材料均为原件,其他证明材料如专利证书、查新报告、检测报告、出版论文等可为复印件,所有申报材料装成一册(研究报告也可单独成册)。

(三)科技项目材料审查

创新办负责对提交的评价材料进行初审,将符合评价条件的科技成果上报领导小组审查,并报义煤公司创新办。

(四)成立科技成果收购评审专家组

由义煤公司创新办组织评审专家组进行评审。

(五)科技成果收购、评审及结论

由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研究过程进行汇报,详尽阐述成果的创新性,并对成果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进行描述。项目评审专家组根据成果评审材料、答疑情况以及科技鉴定部门的鉴定意见,按照《义煤公司创新成果评价收购标准》(见附件3)进行评估,并提出收购评估意见,然后报请领导小组批准,由人力资源和财务部门按季度兑现。收购资金纳入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管理。

第五章  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第十八条  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是指具有应用前景的技术成果被推广转化到生产经营实际中进行应用、推广和再创新的活动。科技成果包括义煤公司职务科技成果和外来引进科技成果。

第十九条  公司应建立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大力实施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效益激励机制,使科技成果完成者从推广转化中受益。

第二十条  公司总经理是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自主创新成果的推广,着力把有价值的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到生产经营中,使科技成果落地生根。

第二十一条 加强科技成果信息管理,健全和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平台,同时加强宣传,扩大科技成果的影响力,促进其推广应用。

第二十二条  公司应积极组织进行年度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的编制与实施工作。

第二十三条  推广计划下达后,应成立项目推广小组,由成果完成单位配合,进行必要的理论培训、实操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在适宜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重大科技成果的研发项目组根据需要也可直接转变为推广项目组,形成成果转化一条龙服务体系,参与成果推广转化的各个阶段。

第二十四条  列入推广计划的项目要填写成果推广计划任务书,并按照成果推广计划任务书规定的各项内容进行推广,定期填报推广应用进度报表。计划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总结,提交推广应用总结报告及经济和社会效益证明等有关材料,上报创新办。

推广项目组在推广过程中应进行再创新,若通过进一步开发,在原有成果技术基础上,又有重大创新或超过了原有技术水平,取得了新的成果,可按照有关程序继续申请科技成果验收、鉴定,进一步推广。

第六章  科技成果验收结算

第二十五条  公司应建立科技成果验收结算体系,负责对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效益进行评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衡量科技成果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二十六条  科技成果验收结算应提交成果推广验收结算申请、推广应用总结报告以及经济和社会效益证明等有关材料。由创新办上报义煤公司审查结算。

第七章  科技创新市场考核

第二十七条  科技创新市场运作考核验收每季度进行一次,年终总评,采取现场检查考核的方式。考核标准按照《义煤公司科技创新市场考核评分标准》(见附件5)执行。

第二十八条  义煤公司考核前我公司要先自行按照考核标准对本单位科技创新市场化运作情况进行自评和整体总结,并于每季度第三个月20日前上报义煤公司创新办。

第二十九条  考核内容分科技创新市场运作及科技创新绩效两部分,其中科技创新市场考核得分占总成绩的90%;科技创新绩效得分占总成绩的10%,科技市场考核结果按百分制进行。考核结果按百分制分为A、B、C、D四个等级,并与各单位创新绩效工资及各单位领导绩效挂钩。95分(含95分)以上为A级,90-95分(含90分)为B级,85-90分为C级(含85分),85分(不含85分)以下为D级。

新技术新项目总结范文2

一、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科技工作围绕省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通过实施科技攻关、星火、火炬、自然科学基金等一系列科技计划,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础性研究三个层次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科技管理工作不断加强。但从全面和发展的观点看,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科技与经济社会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够;科技规划、计划与资源配置之间衔接不够;计划内部各项目之间总体协调不够;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这些都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认真加以研究解决。科技工作必须努力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

总书记在参加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指出,广东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包括利用新技术来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综合水平"。并特别强调"在这方面广东也是有条件走在全国前列的,也应多创造一些新鲜经验"。李长春书记也指示我们,要"为全国作出我们的新贡献"。我省科技工作必须按照*年省委工作会议的战略部署,认真组织实施,坚决贯彻落实。

实施"科技创新百项工程"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围绕"两个根本性转变"的中心任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省经济第一增长点,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不断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研究开发和科技创新能力。突出重点,加强集成,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资金使用效率。面向全社会,促进科技工作从科技系统小循环进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循环。

实施"科技创新百项工程"的总体思路是,改革科技计划、科技资源管理体制,针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提出的重大问题,优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科技工程,精心组织实施,以市场机制为主合理配置、并适当集中各类科技资源,重点支持。"科技创新百项工程"实行动态管理模式,*年开始启动,选择100项左右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科技工程项目(包括部分正在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项目),进行组织实施,以后每年根据经济社会科技发展需要逐年进行补充和调整,一般项目的实施周期为3年左右,完成一批,增补一批,每年保持100项左右重大项目滚动实施。

通过"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引导、工程示范,切实解决一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提出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攻克一批对于我省经济社会科技中长期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战略性、前瞻性、关键性课题,增加科技储备;加强一批科技创新基础建设,为持续创新提供动力源泉和必要保障,为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同时,不断探索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模式,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形成我省充满生机活力的科技创新整体形象。

二、主要目标

实施"科技创新百项工程"的主要目标是要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同时不断提高我省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具体可概括为带动和示范、成果及水平、优化与集成三方面。

1.带动和示范目标:

*保持100项左右对产业和领域影响大、带动显著的重大科技项目滚动实施,带动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提高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通过国民收入二次分配带动国民收入一次分配科技投入的增加。每实施周期,通过10亿元左右经费引导(各级政府拨款、投资),带动全社会100亿元以上资金投入(企业、金融),形成1000亿元左右的经济社会效益回报。

*通过抓一批科技创新示范试点,强化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意识,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逐步实现经济社会科技的协调发展。

2.成果及水平目标:

*择优支持一批代表广东水平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项目,每实施周期完成一批在产业关键技术方面重要突破的研究开发工作,形成一批有较高创新水平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推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好市场前景、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动一批重大项目的国际科技合作,引进、消化、吸收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

*通过项目引导,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科技队伍。重点支持1000名左右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科技骨干,形成100名左右具有较强科技创新意识的科技管理、企业经营、研究开发等方面的拔尖人才。

*建设100个左右具有较好科研条件和较高研究开发能力的研究开发基地。

*培育和扶持壮大一批具有技术竞争实力和产业规模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

*在若干行业和领域中形成广东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

3.优化与集成目标:

*加强各项科技工作、各类科技计划的内在衔接,做好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加强全省科技工作的集成,树立充满生机活力的科技工作新形象,从整体上体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实现科技计划体系、科技资源配置、科技管理机制的优化,推进我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三、主要任务

1.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今后广东发展的第一经济增长点。围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集中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方面的力量,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高、经济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项目和产品。培育和壮大若干高新技术产业群,形成新的增长点。重点支持一批产业集成度高、能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以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为主,孵化和培育一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

2.支持和推动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高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三大传统产业,加快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扩散和渗透,进一步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拓展市场和空间。组织一批与传统产业改造关联度大、带动性强、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项目和成果,用以改造生产工艺设备,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着重抓好区域和行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试点示范,带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3.重点组织、支持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研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围绕工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海洋开发等领域及中长期发展的难点、热点、重点问题,以及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产品和产业结构优化、搞活企业、扩大就业等,研究开发有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和产品。

4.推进科技创新区域示范试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科技协调发展。选择一个区域或一个局部,一个行业(领域)或一个重点企业,一个时期的阶段性任务或一次提纲挈领的综合性工作作为示范试点,通过重大科技项目的带动和试点示范,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科技协调发展。

5.带动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和能力提高。以科技项目、基地建设等科技任务带动促进企业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机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配合科研机构改革,引导现有科技力量合理布局和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注重发挥科研机构的科技力量优势,开展创新活动,加强科技成果储备和转化。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断增强广东的科技综合实力。

6.支持科技体制改革深化,建立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机制。通过试点,探索新形势下科技工作新思路,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优化科技计划体系和资源配置。建立新型的分配和激励机制、公平竞争机制、评价监督机制、投资融资机制和政策保障机制,促进科技创新机制的优化。培养和造就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四、组织实施

组织实施主要包括项目组织、立项程序、资源配置、管理措施等方面。

(一)项目组织

1.项目来源:

(1)省委、省政府决定和布置的重大科技工作和任务,如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设等;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部门、各领域提出的重大科技问题,一般每个部门优选1?D2项;

(3)各地区提出的对区域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重大科技工作和重大科技项目,一般每个市优选1?D2项;

(4)科技事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提出的重大问题,如科技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对经济社会科技中长期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技术研究等;

(5)国际合作中提出的重大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

(6)国家下达到我省的重大科技项目;

(7)其他来源。

2.项目类型:

按照项目的性质,"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主要分三类:

(1)特别重大的单项课题:即围绕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所开展的影响面较大、对相关产业或领域发展带动性强的课题。

(2)分类系统集成的项目:即根据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对某个技术领域或产业群的研究开发或产业化的一些课题进行综合集成,促进技术领域或产业群保持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3)重大科技创新基础建设项目:即围绕科技创新示范试点、增强我省科技综合实力和发展能力、促进科技体制改革所进行的科技基础建设项目和基础工作。

3.选项原则:

在"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选择时要贯彻以下原则:

(1)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在做好各项科技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适当集中各类科技资源,抓好省委、省政府对科技提出的重大任务,解决各地区、各部门发展中提出的重大问题。

(2)市场导向与政府扶持相结合:要坚持以市场机制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的原则,主要由市场和企业提出课题,政府适当支持。同时做好技术预测,根据经济社会科技中长期发展的需要,开展前瞻性研究开发。

(3)宏观部署与微观操作相结合:一方面根据总体部署选择项目,体现对全局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有一定的覆盖面和显示度;同时为保证项目能够顺利实施,项目总目标和阶段任务要尽可能具体和明确。便于操作和考核。"大而空"的项目不得列入。

(4)继续与创新相结合:认真总结和评估以往科技工作,对符合"科技创新百项工程"要求的好项目要继续重点支持;同时结合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求,提出新的重大科技项目。

4.立项条件:

根据以上原则,"科技创新百项工程"立项条件是:

(1)是各部门、各地区提出的重大科技问题;

(2)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列入有关计划;

(3)任务目标明确,并有明确的知识产权目标和有效的实施和保护措施;

(4)人员、经费、组织基本落实,有较好的工作基础和组织协调能力。

5.选项办法:

"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采取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的办法。主要有两种操作方式:

(1)评估评审方式:各部门、各地方、各单位等根据"增创广东发展新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出的重大问题,以及必须开展的重要工作,按原来申请省科委各类科技计划的方式和途径,填写项目申请书报省科委。省科委按立项程序组织专家评估评审,研究确定。

(2)招标投标方式:省科委根据省委省政府决定和布置的重大科技工作和任务,结合各部门、各地方、各单位等提出的重大问题和科技事业发展中提出的重大问题,按立项程序组织招标。招标指南,接受投标,并组织评标,研究确定。

(二)立项程序

按照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思路和科技计划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要求,认真、严格的组织、筛选项目,包括:总体策划与宣传发动、项目申报、项目初审、协调评议、计划审定、计划编制等阶段。

1.总体策划与宣传发动:就"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组织、资源配置、科学管理等方面做好总体策划。通过各种形式向社会各方面做好宣传发动,使这项工作成为我省推动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的全省。

2.项目申报:省科委根据项目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按科技计划类别接受项目申报。对于围绕政府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科技项目,可采取招投标的办法。

3.项目初审:围绕工作重点,对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提出的项目,及可行性论证报告或标书进行初步审查,筛选重点项目。

4.协调评议:组织专家系统分析各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并进行必要的集成,在此基础上做好各项目之间的协调和衔接。

5.计划审定:省科委综合各方面的意见,研究审定"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决定对项目的支持方式和支持强度。

6.计划编制:省科委对"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及经费安排,按项目类别纳入各项科技计划,会省财政厅联合下达。同时将"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综合,向全社会通报。

(三)资源配置

按照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原则,企业投入为主,政府适当引导,支持、带动全社会对"科技创新百项工程"投入。

1.争取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对"科技创新百项工程"的支持。省级财政科技投入,根据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在保证各项科技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上,适当集中经费,加大对"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的支持力度。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和各类科技专项资金要优化集成,统筹安排。对于省直科研机构承担的"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科学事业费予以重点支持。

2.积极引导全社会特别是企业对"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的资金投入。总体上,政府投入与企业等社会投入的比例要求达到1:10。

3.努力争取科技风险投资资金、各类产业发展资金对"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的支持,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并通过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等,争取获得国际贷款的支持。

4.根据项目性质,财政科技经费、各类资金采取不同的支持方式和支持强度。有明确的应用目标、有企业参与的基础性研究项目,政府投入一般在50~100万元;研究开发项目,省级财政投入一般在100~300万元;经评估和评审确定的产业化项目,企业投入为主,政府适当给予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的投入。

5.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类型项目,属地方和行业主管部门主办的,经费以地方和行业主管部门自筹为主,确有必要从经费上给予支持的,省科技经费可予以适当资助。

(四)管理措施

实行科学管理,对围绕政府目标的项目,逐步推行科技计划项目的投标、招标制度,竞争择优,使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有合理投向。对主要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以技术开发为主的项目,要实行科技评估评审制,客观、科学、独立地对科技计划、项目以及机构等进行评估和评审。

1.开放式管理:提高管理程序、立项决策的透明度,主动接受公众检查监督。定期通报项目执行情况,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2.动态管理:对"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要根据项目类别和实施阶段,分类指导。一般项目的实施时间为3年左右。每年组织对"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评估,对完成任务的项目要按时验收,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并根据需要及时增补新的项目。

3?跟踪管理:跟踪管理要强调目标管理。建立"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计划项目进展情况统计,对获得知识产权情况及时汇总、分析,加强项目经费监督使用。

重点项目的跟踪,实行半年通报制。不但要任务落实、经费落实,而且要管理到位、服务到位,特别是要抓好经常性的信息跟踪,及时解决问题。从*年下半年起,省科委定期召开通报会,通报重点项目进展情况。跟踪管理情况是科技计划评估、资金配置以及计划项目滚动安排的重要依据,各项目承担单位应积极、主动配合。

4.信息管理:实行信息开放,实事求是地宣传"科技创新百项工程"工作,使全社会通过此项工作对科技有更深入和形象的了解。每年要及时向省委、省政府、省人大及全社会通报"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的执行情况。省科委与有关宣传媒介合作,开设"科技创新百项工程"专题栏目。

5.知识产权管理。强化"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实施中各环节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在立项时,必须有明确的知识产权产出指标的要求及其权益归属方面的规定,要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为研究开发的一个重要目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及时将研究开发成果以专利或技术秘密的形式保护起来;完善项目验收鉴定中的知识产权制度,逐步使科技成果鉴定制度与国际惯例相衔接;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阶段,要充分体现知识产权的价值,保证知识产权能按合理的比例参与分配等。加强对项目组科技人员流动中的知识产权管理,正确处理科技人员流动中所涉及的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避免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防止国有知识产权的流失。

(五)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科技创新百项工程"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大工程,是重点科技工作、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的集成和系统化,但不是科技工作的全部。在实施"科技创新百项工程"的同时,应当做好与一般科技工作和项目的衔接和协调。要从实际出发,对一些未能列入"科技创新百项工程"而又必须开展的工作,如科技扶贫、社会发展、软科学等社会公益性研究开发工作要认真作出安排,继续抓紧抓好,保证各项科技任务的完成。

五、时间进度

1."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组织实施的时间进度是:

(1)在上年度10月开始项目申报和推荐工作。

(2)当年1月提出初步项目建议和年度实现目标的预测。

(3)当年*月组织项目的评审和招标投标。

(4)当年*月报请省科委主任办公会议审议。

(5)当年*下达项目,实施跟踪管理。

新技术新项目总结范文3

浙江省大学科技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二、项目背景

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形式,聚集着丰富的创新资源,它不仅是新的知识、技术和制度的载体,也是一种新的文化的载体。创新是大学科技园的灵魂,大学科技园的一切活动要围绕创新来进行。可以说,创新是大学科技园根本属性,离开了创新活动,大学科技园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20xx年,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人员36.50万人,R&D人员25.11万人;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739.15亿元,同比增长24.65%;R&D经费内部支出478.61亿元,同比增长13.03%。

浙江省除了1所国家重点高校浙江大学以外,还有23所省属本科院校,其中56.5%集中在杭州。身处浙江这块市场经济发育比较成熟的土地,这支庞大的科技力量已经以各种方式融入到浙江经济的发展大潮之中,与浙江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浙江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征程中,这支力量必然会在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等各个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为打造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这一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浙江省出台的《浙江省科学技术“xx”规划》中提出,至20xx年,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员总量、发明专利授权量、新产品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主要指标比20xx年实现翻番。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2.5%,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力争达到1.3%;研发人员40万人年,其中企业研发人员32万人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2万亿元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万亿元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以上,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力争达到30%。

近年来高校扩招导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愈来愈严重,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有力途径。高校把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强化国家大学科技园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职能,在政策、资源、人力配置等方面予以支持,积极创造条件,高校也相继利用园区浓厚的创新文化、丰富的创新资源和良好的创新环境等优势,建设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引导和鼓励高校学生到园区进行创业和创新实践活动,为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优势。

三、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

第1章:大学科技园项目总论

1.2.1 前瞻可行性研究步骤

1.2.2 大学科技园项目可行性研究基本内容

(1)项目名称

(2)项目建设背景

(3)项目承办单位

(4)项目建设用地

(5)项目建设期限

(6)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7)项目开发建设模式

(8)大学科技园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3 前瞻对大学科技园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1)前瞻项目政策可行性研究结论

(2)前瞻产品方案可行性研究结论

(3)前瞻建设场址可行性研究结论

(4)前瞻工艺技术可行性研究结论

(5)前瞻设备方案可行性研究结论

(6)前瞻工程方案可行性研究结论

(7)前瞻经济效益可行性研究结论

(8)前瞻社会效益可行性研究结论

(9)前瞻环境影响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2章:大学科技园行业市场分析与前瞻预测

2.1 大学科技园项目涉及产品或服务范围

2.2 大学科技园行业前瞻市场分析

2.2.1 政策、经济、技术和社会环境分析

2.2.2 大学科技园市场规模分析

2.2.3 大学科技园盈利情况分析

2.2.4 大学科技园市场竞争分析

2.2.5 大学科技园进入壁垒分析

2.3 大学科技园行业市场前瞻预测

第3章:大学科技园项目建设场址分析

3.1 大学科技园项目建设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3.1.1 项目建设地地理位置

3.1.2 项目建设地土地权类别

3.1.3 项目建设地土地利用现状

3.2 大学科技园项目场址建设条件

3.2.1 项目建设场址地形、地貌、地震情况

3.2.2 项目建设场址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3.2.3 项目建设场址经济条件

3.2.4 项目建设场址交通条件

3.2.5 项目建设场址公用设施条件

3.2.6 项目建设场址防洪、防潮、排涝设施条件

3.2.7 项目建设场址法律支持条件

3.2.8 项目建设场址气候条件

3.2.9 项目建设场址自然资源条件

3.2.10 项目建设场址人口条件

3.3 大学科技园项目建设地条件对比

3.3.1 项目建设条件对比

3.3.2 项目建设投资对比

3.3.3 项目运营费用对比

3.3.4 项目推荐场址方案

3.3.5 项目场址位置图

第4章:大学科技园项目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4.1 大学科技园项目技术方案

4.1.4 推荐方案工艺流程图

4.2 大学科技园项目设备方案

4.3 大学科技园项目工程方案

第5章:大学科技园项目节能方案分析

5.1 节能政策与规范分析

5.2 大学科技园项目能耗状况分析

5.3 大学科技园项目节能目标和措施分析

5.4 大学科技园项目节能效果分析

第6章:大学科技园项目环境保护分析

6.1 大学科技园项目建设场址环境条件

6.2 大学科技园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6.3 大学科技园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6.4 环境保护投资预算

6.5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6.6 地质灾害及特殊环境影响

第7章:大学科技园项目劳动安全与消防

7.1 编制依据和执行标准

7.2 危险因素和危害程度

7.3 前瞻安全措施方案

7.4 前瞻消防措施方案

第8章:大学科技园项目组织架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8.1 大学科技园项目组织架构

8.2 大学科技园项目人力资源配置

第9章:大学科技园项目实施进度分析

9.1 大学科技园项目实施进度规划

9.2 大学科技园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10章:大学科技园项目投资预算与融资方案

10.1 大学科技园项目投资预算

10.2 大学科技园项目融资方案

第11章:大学科技园项目财务评价分析

11.1 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

11.2 前瞻对大学科技园项目销售收入估算

11.3 前瞻对大学科技园项目经营成本和总成本费用估算

11.3.1 费用估算基础数据

11.3.2 年总成本费用估算

11.3.3 年经营成本估算

11.4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11.4.1 利润总额及分配

11.4.2 现金流量分析

11.4.3 投资效益分析

11.5 财务清偿能力分析

11.6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11.7 不确定性分析

11.7.1 盈亏平衡分析

新技术新项目总结范文4

2、从产值累计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看,4个县区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占比最高的为成武县,达到了44.95%。从产值占比提高幅度看,东明县最高,比年初增加了5.38个百分点。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在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二是县区间发展不平衡。高新技术产业总值最高的县是最低县的3.85倍,累计占规模工业比重最高的是44.95%,最低的是19.41%;

三是科技投入总量不足。我市科技投入尽管近几年都实现了较快增长,但与东部发达城市比,研究与试验发展费用总量和增幅差距较大。目前全省除和外均设有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专门用于支持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在科技基础设施投资方面,我市还没有稳定的投入渠道,致使我市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入机制没有形成,导致许多高新技术项目完成中试后,由于缺乏可靠的资金投入渠道,难于快速实现产业化,甚至失去发展机遇。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规模以上工业投资的比重较低。

四是新项目中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较少。招商引资中重规模轻质量的观念和现象依然存在。还有不少项目属于资源消耗型或中低端加工制造项目,关键核心部件及装备制造项目、“躯干型”龙头大项目和“头脑型”研发项目等资源消耗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还不够多。

三、年主要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省政府重新调整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统计考核办法,新口径下的高新技术产业包括以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海洋开发“四新一海”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省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确定的十大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这是今年科技工作的一大转变和创新,希望各县区认真研究统计指标体系,确定正确的投资方向,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积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落实目标任务。各县区要按照确定的目标要求,检查各自目标任务落实情况,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科技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各地各部门任务完成情况的跟踪督查,以确保全市总体目标的如期完成。

二是建立统计监测制度。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及新兴产业统计监测制度。严格落实“月调度、季分析、半年总结、年终考核”的总体要求,科技系统要积极协调统计、发改、经信等部门通力合作,并按照各自分工要求做好工作,科技部门要主动协调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做好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和目录的分析研究工作,加强前瞻性研究,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对空白行业尤其是具备发展条件而仍然空白的县区,要围绕行业产业链,上项目引资金,争取尽快实现大的突破。

新技术新项目总结范文5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风险预警预控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7-0012-03

一、引言

技术创新促使着人类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同时带来各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发展提供了一种重要途径。正是如此,“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我国一直以来所强调的重要工作,把其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部位,积极鼓励建筑施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项目。近年来,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中,建筑施工企业所生产的经济价值比例越来越大,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所以,建筑施工企业有必要进行技术创新项目。但是,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其进行技术创新项目具有高风险性,面对着施工现场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及其复杂的自然环境,同时还有地上地下施工作业,因此,其进行技术创新项目活动具有高风险性。由于建筑行业技术创新项目活动跟一般制造业技术创新项目活动在风险因素上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对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最终确保技术创新项目顺利完成。

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可得出目前尚未有学者对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进行过相关研究,但是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开展技术创新项目,且已迫在眉睫,更加需要对该技术创新项目风险进行把控。由此,本文针对特定的企业――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其技术创新风险的预警预控研究。

二、技术创新风险预警预控

技术创新风险管理有风险的识别、估计、预测、预警预控等过程[1]。在对技术创新风险的识别、估计、预测基础上,借助预警预控方法能够有效地保障技术创新项目的顺利开展,获得经济利益。预警预控手段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处理方法。处理技术创新风险的根据是综合风险的大小,因为技术创新风险对该项目的影响,是所有风险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及企业对此综合风险结果的承受和应对情况。总之,企业预警预控方式处理风险是根据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情况,向企业相关部门发出该风险情况信息,相关风险处理者根据此信息,分析该风险对项目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而研究相关的风险处理方法,具体人员据此方法具体执行,控制风险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整体影响,确保技术创新活动按照计划顺利进行。本文将从事前、事中、事后的三个角度来分析企业技术创新风险预警预控方法。

(一)事前预警预控

该工作是在技术创新项目活动开展之前。风险处理者结合技术创新风险状况,有以下工作:第一,技术创新项目的选择;第二,在第一步工作基础上,对该项目活动进行事前的风险预警预控。首先,建筑施工企业根据技术创新风险的评价结果,在多个技术创新方案中做出企业能控制、能承受的方案。选择何种技术创新项目,企业要根据控制该技术创新项目风险所需要的成本和该技术创新项目带来的经济利益综合考虑。选择最优的技术创新方案,作为企业下一个阶段要开展的技术创新活动。若是本施工企业的经济实力及综合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承担该技术创新活动,但是该工程又必须借助于新技术,现有技术已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则可通过分包方式来解决,将该项目分包给有相应技术能力的企业来施工,实现技术创新风险的转移。另外,对已决定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则要对该技术创新风险进行事前的预警预控。需要建立相应的技术创新风险预警预控计划工作机制,建立相应的人员组织系统来应对风险工作,为了更好地了解工地的实际情况,该人员组织系统宜设立在施工现场上,进而能够了解技术创新活动的具体执行情况,进行相对应的风险管理。预警预控计划工作机制首先要借助于风险警报系统,该警报系统不仅要在公司上设立,施工现场上更需要设立,如此才能更加直接地指导技术创新活动的具体执行人。在该警报系统中,企业预警信息的输出方式,可通过“亮灯”的形式来表示。如:亮“绿灯”表明技术创新风险等级为低;亮“蓝灯”表明技术创新风险等级为较低;亮“黄灯”表明技术创新风险等级为一般;亮“红灯”表明技术创新风险等级为较高;亮“紫灯”表明技术创新风险等级为高[2]。需要跟踪技术创新活动运行过程中风险可能的走向,分析导致风险发生变化的具体原因,而后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的应对措施;同时需要研究一旦应对措施失效,如何进行风险应对,最大程度地保障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事中预警预控

该阶段是在技术创新项目开始到技术创新价值实现的过程――商业化建筑产品到业主手上或公共建筑产品投入到供公众使用之前。此过程最重要的工作是跟踪和监控技术创新项目,实时关注技术创新项目中出现的新情况,及分析技术创新活动中各风险情况,进一步分析技术创新活动综合风险的变化,及向相关部门发出风险警报,即利用事前准备的风险警报系统开展工作,以便风险管理者做出风险决策,确保技术创新活动顺利开展。这个过程是一个不间断、连续的监控过程,是一个类似“PDCA戴明环”的过程,需要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的循环过程。这个处理阶段就是不断地解决存在的风险问题,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阶段。同时在监控过程中,企业能够找出各风险因素发生作用,产生影响的规律,利用这些规律,企业可以调整在事前做的相关风险防范工作。同时,这些规律有助于企业进行下个阶段工作,做出恰当的分析,进而做出恰当的风险预警及防范控制措施。

具体风险预警预控工作的流程(见下图)[3]。该工作流程借助于事前准备的预警预控管理系统,首先在企业相关部门下达开始技术创新项目的运行指令后,该系统就需要开始运行。相关的监控部门进入连续不间断的监控,直到技术创新项目的结束,通过监控,监控部门需要定期地向相关预警部门报告及提交技术创新活动的具体运行情况。接着预警部门根据之前设立好的运作模式:把技术创新风险预测结果的五个等级,结合企业对技术创新风险的接受与控制程度,把该五个等级风险划分为企业运行的危机状态、警戒状态及正常状态。通过监控部门的相关报告信息,预警部门分析此时技术创新项目所处的运行状态,根据不同的运行状态结果,采取不同的应对手段。当技术创新项目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时,则预警部门不发出警报,监控部门继续实时地进行监控工作;当技术创新项目处于警戒的运行状态时,则预警部门需要根据监控报告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这些技术创新项目风险指标的变化原因、影响技术创新活动新情况的来源、分析如何应对这些风险因子、下一阶段如何防范这些风险情况的出现等等。预警部门把这些分析及应对措施方案及时地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管理部门需要进行分析及决策,各相关预警预控部门执行该决策方案,保障技术创新活动的运行处在正常状态;当技术创新项目处于危机的运行状态时,这时的技术创新风险工作处于非常状态,整个风险预警预控部门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需要为此专门成立技术创新项目危机处理小组,展开更专业化、更系统化的危机处理工作。危机处理小组由项目管理部、研发部、市场部、财务部等部门中抽取相应的专家组成。危机处理小组的工作过程是:由危机小组结合自身企业的内部情况、外部市场情况、政策情况等,重新对技术创新风险进行分析,分析风险因素的来源、风险因素运行的规律、产生的影响结果、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工作等。然后危机处理小组做出危机处理决策,委派危机处理小组人员专门到各执行部门中去,负责各部门危机处理情况,并对危机处理行动进行监督和指导。直到技术创新项目的危机状态解除。若是危机处理小组的工作并未能改变技术创新的危机运行状态,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发包给有一定施工能力的施工企业;或者不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直接采取常规施工方法;或者中止该技术创新项目活动,等到风险因素情况适合技目活动开展,再继续开展该技术创新项目;或者直接放弃该项工程,进行违约赔偿。

(三)事后警示

此阶段是在实现技术创新价值之后,该过程主要工作有:分析总结此次技术创新项目风险发生的原因、各风险因素对该项目的综合影响、风险防范及控制处理的经验总结、本次技术创新活动取得的经济效益情况、技术创新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等等,为下一次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防范及控制提供很好的经验,避免了由于工程项目的特殊性而导致的高风险,确保技术创新项目的顺利展开,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

三、小结

本文对技术创新风险预警预控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可以较好地指导施工企业管理者对技术创新风险的控制。为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风险管理提供了一种思路,确保企业实现投资、工期、质量三大管理目标,获得技术创新利润。

参考文献:

[1] 陈起俊.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7.

[2] 李晓峰,等.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88-95.

新技术新项目总结范文6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新技术;开发和应用

科技创新在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2004年中国建筑业的从业人员约3 600万人,是美国建筑从业人员的4.5倍,而中国建筑业总产值却只相当于美国正常年份建筑业总产值的20%,中国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相当于日本建筑业的1.25%。中国2004年劳动生产率约28200元/人。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建筑业虽已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但与国外一流建筑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尚不具备与之抗衡的能力。因此,中国建筑企业为了适应国际工程项目功能新、体量大、施工难度大的新趋势,需要大力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及建设部推广10项新技术的应用;需要加强企业科技管理工作,提高企业技术开发能力;需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发和应用,以及知识产权的管理。作者将从以上几方面,阐述建筑企业如何进行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管理,从而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职

1组织实施新技术推广示范工程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并迅速进入建筑领域,技术含量高的现代建筑产品日趋增长,建筑施工企业粗放的管理手段和落后的技术生产难以适应社会发展,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为提高质量和效益,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通过树立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组织观摩交流,培训学习,促进企业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广,促进企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1.1实施新技术示范工程的工作重点

(1)强调领导重视和支持,发挥广大专业技术队伍在推广应用新技术中的作用。企业在推广应用新技术的工作中,必须有一个健全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各级领导和负责人及职责,强化实施过程中领导协调作用,做到领导把握,预控在先,建立领导工作目标责任制。同时充分调动项目所涉及设计、监理、建设等单位的技术力量,依靠工程师、技师、项目管理人员、技术骨干这样一支推广应用新技术的队伍。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2)做到生产组织科学合理、技术措施先进得力、资源保证及时充分。首先,保证技能工人、资金及时到位;其次,做到合理组织施工,注重各工序间搭接,各专业间穿插施工的合理衔接;另外,质量问题的预控措施及纠正措施的落实也要同步跟上。在组织生产中把安全、质量放在第一位,工期、效益、技术难度则从属第二位。

(3)强调质量高标准要求,做到方案精细、施工认真、把关严格、检查科学。抓好样板。作好2次施工设计,重视QC小组的开展,在施工方法上要敢于创新。

(4)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当地质量监督部门通力合作、大力支持,共同出谋划策、协同监管,是保证新技术示范工程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

1.2实施新技术示范工程主要措施

1.2.1组织措施

新技术示范工程实施采取4级管理体系,公司、分公司、项目部、作业班组。公司、分公司、项目部3级成立新技术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公司技术负责人任组长负责申报、验收及总体筹划。分公司技术负责人指导、监督实施效果,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负责各项目标计划的实施过程及质量监控。施工队伍由专业施工班组组成。如基坑支护专业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专业组、粗钢筋连接专业组、整体脚手架、大模板专业组、陶粒砌块墙砌筑专业组、结构安装专业组。专业工长负责分项新技术实施,项目部技术质量管理人员核验实施效果。

1.2.2管理措施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项目技术负责人直接管理的现场新技术推广应用领导小组,编制科技示范工作总体策划,各分部、分项新技术应用示范分目标,分别落实到具体工种负责人、班组长、技术工人,建立了“目标责任制”和“质量责任制”,实行有组织、有领导的管理责任体系。制定“图纸会审制”、“专项方案审批制”、“分级交底制”、“三令制”“三检制”、“隐预检制”、“挂牌制”、“样板引路制”、“主材双控制”、“分部分项联合验收制”、“科技示范工程资料管理规定”等制度,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到位、控制有力、验收严格,确保新技术推广应用按计划得以圆满完成。

1.2.3技术措施

对新技术推广应用分部分项进行严格监督和控制。建立质量控制点,对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加强预控,编制专项方案和作业指导书。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操作班组及工人是陌生的,为使技术、工艺不走样。必须抓好技术交底尤其现场示范交底,让工长、班组长、操作人员掌握原理,正确操作是成功的关键。

2加强企业科技管理工作,提高企业技术开发能力

(1)强化科技管理,建立和健全必要的技术管理制度。要认真贯彻国家和建设部新近颁发的有关推进科技进步的政策和文件,并提出实施意见,定期检查落实。

(2)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企业技术进步领导体系,强化企业实行以经理及其领导下的总工程师为首和企业内部各层次分级管理的技术进步责任制。

(3)加强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企业要逐步建立健全科技开发机构,充实实验、检测手段,增强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条件成熟时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或者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联合组建企业技术中心,增强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建立科技开发专项基金,每年从营业收入中提取一定的资金,用于支持重大科技项目开发、技术推广和成果奖励。

(4)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加强新技术的开发,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和技术改造工作,逐步形成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逐步成为技术开发、技术创新的主体。

3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以及知识产权管理

(1)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构建企业的建筑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机制。建立健全建筑科技成果奖励制度,深入开展建筑新技术示范工程和推广试点。

(2)贯彻《建筑施工企业工法管理办法》,重视总结工程实践经验,编制工法和工艺标准,并在实践中加以贯彻,逐步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工艺技术标准,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公司发展的动力。

(3)健全科技成果、专利等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