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岗位工作总结范例6篇

新岗位工作总结

新岗位工作总结范文1

方案对象:分公司所有参与考核人员

方案目的:通过结构工资制,希望能达到能级对应、人岗匹配、人尽其才、岗得其人、岗薪相应的效果。

方案方式:

月结构工资=基础工资+岗位工资-个人部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公积金

年薪工资=月结构工资×12+分公司年利润比例分成(绩效工资)

月结构工资按月发放,年底分公司年利润比例分成(绩效工资)一次性支付。

方案规则:

一、基本工资采取学历工资+工龄工资方式确定工资等级.

二、岗位工资以岗定薪,薪随岗变,实现薪酬与岗位价值挂钩,体现员工在当前岗位和现有技能水平上通过自身努力为公司实现的价值。 

三、如在日后的工作过程中考取对总公司适用的学历,可在取得证书原件提交到公司的下月起按新学历计算学历工资(取得适用证书的要及时总公司办公室备案)。

四、所有员工按岗位入级后得出的结构工资总额如果高于现有工资总额,则自动调整为按岗位入级后的新结构工资;如果低于现有工资总额,则调整为新的岗位等级工资。

五、如岗位工资已为本类别最高级别且职务无变动,则岗位工资除参与公司物价性整体调资外不再调整。

七、分公司特聘高级或专业人才薪资待遇报总公司批准后另行制定。

八、岗位工资依据分公司经营状况及物价水平1—3年调整一次。

九、新入职员工的薪资在签订劳动合同一年后按该方案实施。

十、取得职业资格的补贴标准按总公司方案执行。

十一、本专业不对口的人员起点从普通员开始。

十二、事业编制人员取消原年效益工资与第13个月工资政策,如果分公司无利润分成则补足档案工资。

十三、分公司年利润的分成拿总利润的约1/3分配:A岗位占1/3的25%、B岗位占1/3的16%、C岗位占1/3的5%、D岗位占1/3的3%、E岗位占1/3的2%、F岗位占1/3的1%,剩余2/3以丰防荒,退休人员不再参与分配。

十四、本方案从2018年元月1日起实施,实施时间暂定为一年。进步较大或表现不佳人员将重新评定岗位等级。

说明:

1、在这一年度中,累计旷工满5天者,本年度取消绩效工资、学历工资、工龄工资、分公司年利润比例分成。

2、在这一年度中,非因公休假累计满1个月者,本年度取岗位工资、分公司年利润比例分成(绩效工资)。

附表一:                岗位分类表

岗位类别

岗位名称

A

分公司经理

B

分公司副经理

C

技术负责人

D

主要技术骨干、主要业务骨干

E

一般技术骨干、一般业务骨干

F

一般职工

附表二:             岗位工资等级表

岗位类别

岗位工资

A

5000元

B

4000元

C

3300元

D

2800元

E

2300元

F

1800元

附表三:                

岗位类别评定表

一般职工(F类):

无任何工作实践的非相关专业毕业生,或通过实践需在经常性指导下才能从事现有工作。

一般技术骨干、一般业务骨干(E类):

通过实践或公司培养,仍未能完全独立胜任现有某项工作,但较之以往有很大的进步,但需督促和时时提点且或接受进一步的学习和锻炼,且能够积极主动地从事其他相关工作。

主要技术骨干、主要业务骨干(D类):

能够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在同类别岗位中起标杆起带头作用。

技术负责人(C类):

能够带领其他员工做好本职及项目技术管理其他相关工作。

新岗位工作总结范文2

科学配置,推进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

强化“三定”管理。一是油田坚持每年编制下达各单位用工总量控制计划,严格用工总量控制。二是实施“三定”分级动态管理。结合油田实际和单位生产经营特点,实行油田和直属单位两级管理模式。三是狠抓“三定”方案落实。加强日常督导;开展专项检查,建立年度考核奖惩制度;加大考核工作力度。

强化岗位管理。制定下发《岗位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编制岗位说明书的意见》,按照业务流程梳理规范岗位配置,并及时编制修订岗位说明书,充实细化业务能力和上岗条件,为开展针对性培训和优化人员配置等提供依据。同时,针对境外公司岗位特点,分专业、分岗位开发了石油钻井、井下作业等国际项目8大主体专业、101个岗位、18万字的岗位能力模型。

盘活用工存量。一是建立油田层面人员调剂机制。二是创新普光气田、内蒙古探区等重点项目用工模式。三是建立完善外部与本部用工管理机制。

动态管理,推进人力资源结构调整优化

强化组织协调。一是编制实施方案。通过前期调研论证,选择钻井队等部分一线专业队伍人员进行工作调整,制定人员调整实施办法,对于调整范围、调整对象、退出条件、人员安置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二是深入宣传发动。通过召开试点工作启动会、动员会、编制宣传材料等形式,层层传达学习油田文件,安排部署一线队伍人员调整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三是加强工作指导。油田和试点单位设立热线电话,及时解答职工疑问。人力资源处重点抓方案制定、人员调整安置等关键环节,派专人全程跟踪指导,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推进员工动态管理。一是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将员工动态管理作为优化队伍结构、激发队伍活力的重要举措,以“三定”为基础,以考核评价为手段,建立职工上岗、待岗、试岗的“三岗制”动态管理机制,通过竞争上岗和岗上竞争,提高职工工作绩效和综合素质。二是强化考核评价。将职工考核评价要素分为德、能、勤、绩四个大项,采取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直接上级考核与职工民主互评相结合、定期考核和不定期考核相结合方式进行,重点考核职工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和工作业绩。三是强化结果应用。考核结果作为员工岗位调整的依据。考核合格的职工,继续在原岗位工作,或者竞聘到更高层次、更重要的岗位;考核不合格的员工,安排待岗,经培训考核合格后,重新竞争上岗;未按规定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没有达到上岗条件的新增和转岗职工,安排试岗,从试岗次月起,按油田有关工资管理规定执行;试岗期满考核合格转为上岗,经考核评价仍不合格的转为待岗,待岗职工停发工资,改发待岗生活费。通过实行“三岗”制,进一步调动了职工岗位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稳妥推进实施。一是开展试点探索。选择基础工作比较扎实的单位进行试点。为保证稳妥实施,试点单位的工作方案报经油田审批后组织实施。边试点、边探索、边完善,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二是实行岗位竞聘。建立一线人员岗位竞聘机制,实行班组长竞聘和员工竞争上岗,使富余人员显性化,生产一线符合条件的岗位全部实行竞争上岗,形成了“岗位选人”的长效机制。三是稳妥操作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工作程序,注重政策宣传,耐心做好一人一事思想工作,充分将政策的原则性与员工承受能力相结合,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地照顾调整人员的利益,保证工作平稳推进,无一人上访,空缺岗位通过单位内部调剂解决。

及时总结,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常态化

优化了队伍结构。通过加强用工总量控制,严格“三定”管理,立足内部挖潜,盘活用工存量,五年内油田直接用工不断减少,培养补充了一大批主体专业(工种)一线人员,在实现总量净减员的情况下,生产一线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加强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公平竞争、择优上岗的用人机制,涉外人员总量五年内增加2000余人,为部级重点项目普光气田开发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满足了发展需要。

新岗位工作总结范文3

实施背景

企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原有的薪酬分配体系暴露出与企业持续、稳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诸如对技术骨干人才和优秀职工的激励力度不大、工资标准随企业效益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动态调整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等等,同时对核心人才、关键岗位倾斜力度仍不够,核心人才、关键岗位人员薪酬的市场竞争力水平普遍偏低等。

职工晋升渠道偏窄

在“职务升则薪酬升”的薪酬管理体系中,职工往往因晋升渠道较窄导致收入与贡献不匹配,致使部分人才流失的现象呈上升趋势,企业人才危机日益显现。

薪酬与绩效关联度偏低

各二级部门职工工资的增长虽然与北京院整体效益提升挂钩浮动,但没能有效实现薪酬与绩效密切相联,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平均主义,收入差距不明显,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业务骨干满意度低。

建立薪酬动态调整机制的需要

原有薪酬管理体系相对僵化,缺乏动态改进机制,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发展以及市场变化对企业提出的要求。改进原有薪酬管理体系,制定新的、能更好满足企业持续稳定发展要求、更能体现“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薪酬管理体系,已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薪酬管理体系简介

薪酬管理体系构建原则

现行改进后的薪酬管理体系是一套“以市场为导向、以考核为基础、以绩效为重点”,能较好体现技术、人才对企业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分配体系。现行薪酬管理体系构建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及绩效考核、动态管理的原则,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二是体现北京院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有利于吸引、激励和留住人才,有利于企业持续、更好、更快的发展。三是将职工薪酬总体水平,按照与企业经济效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进行动态调整。

薪酬管理体系核心

现行薪酬管理体系是以宽带薪酬理论为基本依据,并将个性化绩效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发放相对接,薪酬管理体系中设置四个岗位晋升通道,分别是行政管理通道、专业技术通道、项目管理通道和技术专家通道。职工薪酬由按月发放的固定工资与按年发放的绩效工资两大部分组成。其中:

(1)固定工资。职工的固定工资主要由基础工资、年功工资和岗位工资组成,其中:基础工资按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执行;年功工资由工龄工资和院龄工资组成;岗位工资主要依托宽带薪酬理论,通过“以岗定薪,以绩取酬,动态调整”的方式确定发放标准,即:设定九个薪酬等级条带(岗级),每一个薪酬等级条带设有多个薪级(可无限增加),使每一个岗级条带具有较宽的薪酬变动范围,打通“调薪级、调岗级”通道,实现收入与岗位、能力、绩效挂钩,充分发挥薪酬管理的杠杆作用,激发职工积极性,畅通人才发展通道。

(2)绩效工资。北京院结合企业实际,通过修订已有的绩效考核办法,大力推进个性化绩效考核管理与创新,使职工绩效工资与绩效考核紧密结合、有效对接,达到了通过发放绩效工资有效激励与约束职工的目的,并在整个薪酬管理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立薪酬管理委员会和岗位技能评审委员会

薪酬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研究拟定薪酬分配方案,对薪酬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监督、提出修改、完善意见,确保薪酬管理体系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北京院的发展要求。岗位技能评审委员会主要负责专业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才的评审、技能评定晋升岗级等。

薪酬管理体系的改进与创新

固定工资

(1)确定固定工资带宽与薪级。为解决原薪酬体系中固定工资等级制度存在的问题,北京院紧密结合本企业实际,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确保工资分配在有利于吸引、激励和留住优秀职工以及重要岗位和关键岗位职工的前提下,确定北京院宽带薪酬划分为9岗12级,即9个工资带宽,每一个工资带宽包含12个薪级(薪级按所在岗级的薪级差可顺延)。

(2)确定岗位工资岗级、薪级标准。岗位工资的岗级、薪级标准确定是薪酬体系创新的基础工作,是整个创新工作的关键。北京院在参照国内同行业市场工资水平和工资变动区间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最高工资和最低工资,并参照宽带薪酬理论中有关计算方法,完成为北京院宽带薪酬带宽的定价。

(3)确定职工岗位工资岗级与薪级。首先,确定各岗位对应的岗级、具体任职要求和资格,例如“一级设计师”为5岗技术类,要求达到具备本专业的项目设计策划能力、主要产品的审查把关能力或部门各专业的组织、协调能力;“业务承办”为2岗管理类,就要求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承担一般事务性工作以及服务岗位的工作人员等等。其次,综合考虑以下元素:职工业务水平的高低和工作能力的大小;岗位责任大小和岗位的重要程度;工作业绩和对企业的贡献;工作强度大小和工作条件的艰苦程度;资历和在本企业服务的时间;同类人员劳动力市场的工资价位等,最终确定每一名职工的岗位工资岗级与薪级。对院急需的特殊人才,其岗位工资及薪级可由院与职工本人双方协商确定。

(4)建立岗位工资动态调整机制。随着市场、行业以及企业内部的变化,及时“调薪级、调岗级”逐渐成为整个薪酬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岗位工资除随职务升降、职称晋升、特殊贡献进行调整以外,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动态调整:

①定期调整岗位工资薪级。职工岗位工资薪级调整每两年(奇数年)调整一次。院给予二级部门调整权限,按一定比例调整职工岗位工资薪级。

②岗位技能评定晋升岗级。岗位技能评定晋升岗级每两年(偶数年)进行一次。实施岗位技能评定晋升岗级,在不增加职位的前提下,为达到同等任职能力的职工提供相同岗位工资待遇,起到了有效激励员工,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稳定人才队伍的作用。截至目前,岗位技能评定晋升岗级已在2010年和2012年实施,获得岗级晋升的职工人数分别占当年职工总数的5.03%和8.93%。

③实施奖励积分晋级制度。制定实施了《职工奖励晋级实施办法》,对年度考核优秀、取得一定的技术或管理创新成果、荣获院或集团公司以及有重要影响的社会性相关荣誉等给予奖励积分。当职工奖励积分累计分值满6分,岗位工资可晋升一个薪级;如年度累计分值不足6分,或累计分值超过6分的其余分值,可连续累加计算。奖励积分晋级每年进行一次。

(5)实施执业资格补贴奖励制度。制定实施了《执业资格管理办法》及奖励规定,对职工取得企业资质所需的各类国家注册执业资格,并与院签订服务协议后,给予一次性奖励和按月专项补贴。

(6)拓宽岗位晋升通道。通过制定岗位晋升通道背景及实施专业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制度为岗位晋升拓宽了通道。

①制定岗位晋升通道背景。北京院属于技术咨询类知识密集型企业,受自身特点、经营发展需要等因素限制,整体结构扁平化,技术、行政管理岗位相对较少。而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同一个专业需聘用多位优秀技术人才,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只有少数人有晋升的机会,并享受更高工资待遇。为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使具有较高技术能力和水平的人员享受到相应的薪酬待遇,对此加宽、开辟了技术人才的晋升通道,建立了专业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制度,同时对项目管理晋升通道按工程类别大小确定岗位工资等级。

②实施了专业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制度。针对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紧缺、易流失的现象,出于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的目的,制定实施了《专业技术带头人培养实施办法》。该管理办法虽主要从人才培养出发,但同时起到提升“专家型”技术人才薪酬市场竞争力的作用。专业技术带头人享受7岗工资待遇、专业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享受6岗工资待遇,且每两到三年选拔一次,实行动态管理。本管理办法施行后,拓宽了专业技术人员晋升渠道,对具有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潜心钻研技术,走技术晋升通道起到了有效的引导作用,同时提高了其薪酬待遇水平,保持了“专家型”技术人员队伍的稳定。

绩效工资

为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与约束作用,使绩效工资与绩效考核相挂钩,有效调动二级部门和职工的积极性,改进规范了职工绩效工资发放的原则、标准、流程等。

(1)绩效工资发放原则。绩效工资的发放原则:坚持绩效工资与年度考核相关;绩效工资与工作量及工作难易程度相关;绩效工资与兼职、部门人数及管理难度相关;个人绩效工资与团队绩效相关;二级部门对绩效工资有充分的分配权。

(2)年度绩效工资总量的确定。分为北京院年度绩效工资总量和二级部门年度绩效工资总量。

①北京院年度绩效工资总量。依据当年上级主管单位核定的北京院年度工资总额确定,年度工资总额减去全年已发固定工资总量即为当年全院可发放绩效工资总量。

②二级部门年度绩效工资总量。依据部门完成的年度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目标和考核结果确定,具体按以下方式计算:部门年度绩效工资总量=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部门考核系数。其中,生产部门绩效工资总量的核定:根据当年生产经营状况和可分配绩效工资总量确定设计部当年可分配绩效工资总量,各设计部的绩效工资总量根据当年实际完成产值在设计部当年完成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确定;各分公司的绩效工资总量根据各分公司的经营到位目标和上交利润指标两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确定;职能部门绩效工资总量的核定:根据各部门职责、人员构成、工作量大小、院职工平均绩效工资增长率等情况核定;部门考核系数:部门考核系数是根据部门年度目标考核结果,经绩效考核管理部门确定。

(3)绩效工资的核定与发放。绩效工资由按月预发和年终结算发放两部分。

①按月预发:各部门月绩效工资总量由工资管理部门确定,在总量范围内由各二级部门综合考虑职工的岗位、能力、贡献等因素,确定职工月绩效工资标准,可根据职工完成的工作量和考核情况等进行调整。

②年终结算发放:各二级部门成立绩效工资分配小组根据职工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等情况,结合考核结果确定职工年度绩效工资。

(4)中层管理人员绩效工资的发放。中层管理人员是北京院核心骨干人才,有效激励北京院中层管理人员,贯彻落实“绩效升、薪酬升”的方针理念成为绩效工资管理创新的重点。为此北京院充分考虑各部门、分公司实际生产情况与自身特点,经大量测算与研讨后确定院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工资按以下方式计算:个人年度绩效工资总数=绩效工资基数×岗位系数×工作饱满系数×绩效考核系数。其中,绩效工资基数:按当年职工平均绩效工资的倍数取值。生产部门中层管理人员按本部门职工的平均绩效工资计算;其他中层管理人员按全院职工平均绩效工资计算;各类人员的倍数取值由院薪酬管理委员会确定。岗位系数:根据岗位职责、兼职情况,同时考虑所在部门人员多少等综合因素确定。工作饱满系数:工作饱满系数(取值范围0.7-1.1),依据被考核者完成的工作量、工作的难易程度确定。绩效考核系数:依据职工所在部门和个人年度绩效考核结果确定,其中部门和个人考核结果各占一定权重。

实施效果

直接效果

(1)形成了“以岗定薪,以绩取酬,动态调整”的薪酬文化。确定了以职工岗位等级高低不同付酬,以职工能力高低不同付酬,以职工业绩大小不同付酬的基本原则,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了以岗位为核心,以贡献、业绩和能力为基础,进一步促进各层级、各类职工的薪酬水平“该高的高上去,该低的低下来”的合理薪酬支付理念。

(2)打破了传统工资结构所维护和强化的严格等级限制,改变了原有的薪酬管理体系中与企业持续、稳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加大了对技术骨干人才和优秀职工的激励力度、进一步完善了工资标准随企业效益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调整机制等等。同时,形成了对内稳定人才队伍,对外吸引人才的有效机制,确保了北京院人才强企战略的实施。

间接效果

新岗位工作总结范文4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二次党代会和县八届三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搭建城乡对接帮扶的平台,构筑城乡妇女互动统筹发展的格局,根据市妇联统一部署,经研究决定,在全县开展“岗村结对促和谐,巾帼共建新农村”活动。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思路,通过“岗村联创”活动,促进和引导广大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新的成绩,为实现“全面达到小康,构建和谐松阳”的宏伟目标建功立业,不断开创我县城乡共繁荣、和谐共发展的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

全县各级“巾帼文明岗”结合自身的岗情优势和工作实际,在全县范围内选择1个村结对,结对村一般为女性担任村主要干部。“巾帼文明岗”要结合本岗位的业务专长和岗位职责,充分利用文明岗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结对帮扶活动,积极为农村妇女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帮助农村妇女树立生活新观念,启发致富新思路,掌握创业新技能。

三、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7月下旬)。各级妇女组织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岗村结对促和谐,巾帼共建新农村”活动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努力营造良好氛围;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动员“巾帼文明岗”积极参加到结对帮扶活动中来,并主动为岗村结对牵线搭桥,使这一活动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2、制定规划阶段(8月上旬)。由县妇联组织牵头落实,组织市级以上“巾帼文明岗”有针对性地选择与1个村结对,明确1名同志为联系人。县级巾帼文明岗根据自己的行业特色和联系乡镇自主选择结对村。结对后,各巾帼文明岗赴结对村走访调研,制定工作方案(《松阳县“岗村结对促和谐·巾帼共建新农村”情况登记表》于8月8日前报送县妇联)。

3、全面推进阶段(8月中旬—12月)。各结对“巾帼文明岗”要发挥人才、技术、信息等优势,整合资源,全力推进实施。县妇联根据“巾帼文明岗”在参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工作实绩,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成效显著将优先推荐评选上一级“巾帼文明岗”。

4、总结表彰阶段(2008年一季度)。进行总结表彰,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进一步推动岗村结对活动深入开展。

四、相关要求: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岗村结对促和谐·巾帼共建新农村”活动是妇联组织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抓手。各级妇女组织要从关注民生、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农村的高度,把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摆上重要议程,纳入总体部署,整体协调推进。

新岗位工作总结范文5

岗位设置管理创新是事业单位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化管理制度改革所面临的共同性课题,也是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企求更大发展面临的新任务。本论文以常州市铁路建设处的实践为例,着重研究岗位设置管理创新的重要地位、岗位设置管理创新的前提条件和岗位设置管理创新的思路。

关键词: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创新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创新,是我国事业单位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新常态。用五大发展理念来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我国事业单位稳步发展的主动选择,也是必然要求。作为全民事业单位的常州市铁路建设处,隶属常州市城乡建设局,跨入2016年,迎来了“十三五”开局之年,该处为了抢占发展先机,率先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创新进行实践和研究(为论述简练,下文“事业单位”前冠词一概省略,论文标题中也略)。

一、岗位设置管理创新的重要地位

岗位设置管理创新是指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管理中,建立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特征的经营理念,以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新型的管理制度的活动。岗位设置管理创新的重要地位是由该单位事业性质决定的,即是国有产权性质决定的。所有事业单位经费统一实行财政拨款。政府有关部门明确规定“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作为聘用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的依据”。如果“不按规定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政府人事部门及有关部门不予确定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可见,岗位设置管理创新成功与否是事业单位兴衰存亡的决定因素,地位十分重要。

二、岗位设置管理创新的前提条件

首先,必须进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创新。常州市铁路建设处以高昂的创新姿态进入“十三五”,大胆地进行包括人事制度在内的一切管理制度的稳健改革,既为该处创新发力开道,也为该处岗位设置管理创新奠定基石、创造前提条件。岗位设置管理创新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实现事业单位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导向,把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在岗位设置中,单位所有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对每类岗位确定了通用的岗位等级、规定了基本的管理办法、构建了岗位设置管理创新的机制。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创新管理制度。其次,必须同步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原来的身份管理实行的是职务等级工资制度,工资与人结合,待遇随人走。岗位设置管理机制创新后,执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主导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它的特点是:突出了工作岗位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与岗位结合在一起,待遇随岗定。不同类别、不同等级的岗位与岗位工资一一对应。岗位设置、岗位聘用与工资待遇紧紧结合在一起。因此,岗位设置管理创新必须推进岗位绩效工资的实施。再次,必须同现行政策规定相匹配衔接。由于岗位设置管理创新是一项全新的机制,必须既坚持改革的方向,又要稳妥处置好与现行的制度和政策的有机衔接。管理岗位分1~10级,依次分别对应现行的部级正职到办事员的10个级别;专业技术岗位分13个等级,是在现行专业技术职务框架内划定的,它为解决专业技术岗位人员职业发展台阶过少、平台过大的问题创造了条件;工勤技能岗位中技术工的5个等级与现行的工人技术等级相一致。这种制度安排,有利于减少与现行制度的矛盾和冲突,确保岗位设置管理创新制度在事业单位的平稳过渡、顺利实施。第四,必须稳健推进岗位设置管理创新。由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创新,关系到单位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涉及全体职工,政策性强、情况复杂,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艰难任务。因此,在推进岗位设置管理创新的进程中,既要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作总纲、作引导,又要贯彻“五个更加注重”实现分配制度由职务等级工资制度向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转变,职工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一句话,即必须适应计划经济、不完全市场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

三、岗位设置管理创新的思路

常州市铁路建设处实践与研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创新的思路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

(一)重视岗位设置管理理念创新

1.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和“五个更加注重”引领。

常州市铁路建设处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中,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和“五个更加注重”作为指导思想,通过岗位设置的建立与结合收入分配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创新与改革。在单位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常态、新目标、新任务的人事制度”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铁建处在常州市城乡建设局领导下,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在发展中更加注重单位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更加注重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驱动;更加注重分配的公平、公正和效率;更加注重单位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观念的更新和开放。

2.坚持从单位实际出发,依法依规优化岗位设置。

常州市铁路建设处在“十三五”期间的岗位设置管理创新中,坚持结合本单位主要承担的与铁路相关的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和实施的社会服务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单位发展等实际情况,制订《常州市铁路建设处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在岗位设置中坚持做到六点:即(1)按需设岗;(2)控制职数;(3)结构合理;(4)精简高效;(5)规范管理;(6)严控常州市人社局核准的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

(二)坚持岗位聘用的原则与条件

1.岗位聘用原则做到六坚持。

(1)坚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三公”,即公开、公正、公平;(2)坚持标准,严格程序;(3)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以人为本,平稳过渡,渐进深化改革;(4)坚持首次岗位设置聘用时,优先聘用在职在岗人员;(5)坚持岗位续聘要按公开竞聘的方式择优聘用,操作中必须掌握三点,即在核准的岗位总量内、在结构比例限额内、岗位出现空缺;(6)坚持一人一岗的聘用原则。如遇特殊情况要兼任,须经上级人事部门审批后执行。

2.岗位聘用条件做到五掌握。

(1)掌握各类岗位通用的基本条件。包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操守品行;专业技术水平、能力和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任职以来年度考核达到合格以上(含合格),完成继续教育课程;具备相适宜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等内容。(2)掌握管理岗位聘用条件。包括学历要求、阅历要求、任职年限要求、连续工龄要求等要求。(3)掌握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条件。常州市铁路建设处制订了《专业技术各等级岗位聘用条件》,做了详细的明文规定,限于篇幅省略。(4)掌握工勤技能岗位聘用条件。(5)掌握聘用岗位与岗位工资不一致的处理原则。一是遵循五大发展理念;二是被聘用人员的岗位工资身份不变;三是晋升的职员职级岗位工资(专业技术岗位工资)高于专技岗位工资(职员职级工资)时,执行相应的职员职级岗位工资(专业技术岗位工资)。此类人员不得跨类晋升职员职级或跨界晋升专业技术岗位分等级。

(三)强化岗位培训措施

常州市铁路建设处在“十三五”规划中,实施人才强处战略,在岗位设置管理创新中,推进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突出“优、轻、高、综”导向,实施本处重大人才工程,通过强化岗位培训措施,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优秀工程管理人才、优秀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1.拜师学技

在“十三五”期间,坚持每年开展青年职工“拜师学技”活动,处领导以身作则亲自抓师徒结对工作。对成绩突出、业绩优秀的师徒双方,分别给予表扬或奖励,起到示范作用。切实加强技术传承、人才续接工作,拓宽年轻技术人才培养途径。为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和人才保障。

2.重点培养

对政治坚定、廉洁勤业、事业心强、作风优良、业绩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进行重点培养。对德才考核中成绩突出的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领域的领军人才,在评优奖励、提拔任用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在重点培养中做到三点:首先,加强管理。认真抓好“三考一评”工作。即季度考核、年度考核、综合考核和干部民主评议。其次,思想工作。单位党支部书记、政工干部、工会主席和各级行政负责人分工包干做好重点培养对象和专业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谈心活动,多做沟通工作,解决成长中的各类问题。再次,压担培养。给优秀创业创新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既压重担,大胆使用,又宽容失败,承担领导责任。总之,常州市铁路建设处为实施“十三五”规划,千方百计地调动年轻才俊的积极性、创造性,让他们充分地发挥聪明才智和想象力、创造力,在行业中塑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效率的年轻的专家队伍。

3.注重贴近

常州市铁路建设处在强化岗位培训措施中,十分注重贴近职工需求、贴近岗位职责、贴近行业发展的特点。一是贴近职工需求。该处是知识和专业技术双密集型单位,大专以上学历的职工占96%,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92%。职工总体需求是:施展才华谋发展、创造业绩盼奖励、突出贡献想晋升。二是贴近岗位职责。该处的岗位分五大类三大档。即工程类、经济类、财会类、政工类、档案类;每类又分高级、中级、初级三档。其中管理岗跨七、八、九3个等级,专业技术岗跨五级———十二级计8个等级。三是贴近行业发展。该处的行业重点是与铁路相关的交通配套设施建设和管理,其次是涉及建筑工程、市政工程(道路、桥梁、各类管线)监理、咨询服务,邮电管线工程和工程项目管理。三个贴近中,贴近行业发展是岗位培训的纲,其他两个贴近是岗位培训的目。抓纲举目是岗位培训的策略。常州市铁路建设处在“十三五”人才培训规划中,对接国内外行业发展总趋势,瞄准行业发展最先进、最领先的科技成果和管理理念,立足于创建国内外行业一流单位,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人才竞争的制高点。为此,该处将职工培训愿景、单位培训目标、行业发展培训战略统筹运作。处心积虑为职工搭建各人所喜欢的培训方式,广采各种培训模式,充分发挥社会培训、院校培训的作用,鼓励职工采取自学、进修、考研、晋升职称等举措,提高个人的专业水平、业务能力。总之,培训因人而异、因岗而别、因级而设。既有针对性,又有目标性;既有集中培训,又有分散培训;既灵活多样,又独出心裁。三贴近培训。把职工的个人梦、单位梦、中国梦紧紧地联系起来,从而促使该处的专业水平、管理层次将在全国行业中挤入第一方阵,从而保证单位在“十三五”中有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4.轮岗锻炼

新岗位工作总结范文6

一、指导思想

通过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凝聚优秀人才,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依法办事的原则。

三、实施范围

局系统事业单位共5家。区公路运输管理所、区公路管理段、区交通建设事务中心、区交通局金塘分局、市宏道公路养护工程公司。

局系统事业单位所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全部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四、岗位类别、等级及结构比例

1、局系统事业单位岗位分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根据各单位的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确定三类岗位总量及结构比例:设置岗位总量166个(编办核定编制总数为177个)。其中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主要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2、局系统事业单位规格设置最高是副科级单位,管理岗位设置分为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职员岗位(军队转业干部按相关规定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分为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共设置9个等级,高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为员级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中技术工岗位分4个等级,即二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3、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原则为0.7:4:5.3,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技术工二级、三级岗位不超过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20%,其中二级岗位不超过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4%。

五、岗位的具体任职条件

1、管理岗位的基本条件:

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除个别年龄较大外),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六级职员岗位须在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九级职员岗位,一般应在十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2、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

专业技术岗位的任职条件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有关规定执行。五级、六级、七级岗位必须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八级、九级、十级岗位必须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十一级、十二级、十三级岗位必须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3、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

二级技术工岗位,须通过技师技术等级考评,并具有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三级工勤技能岗位,应在本工种四级工勤岗位工作满5年,并通过高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四级工勤技能岗位,应在本工种五级工勤岗位工作满5年,并通过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五级工勤技术岗位,应是学徒期满已转正定级或者是具有职高、技校、中专及以上学历,且在工勤技能岗位工作并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六、岗位聘用办法

按照《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试行细则》等有关文件规定的程序、形式予以聘用。

岗位聘用基本程序:

1、公布岗位

公布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岗位及其岗位职责,聘用条件;

2、申请应聘

应聘人员向所在单位提出书面应聘申请,并按要求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3、资格审核

单位岗位设置工作领导小组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初审;

4、考察评议

单位岗位设置工作领导小组对通过初审的应聘人员进行竞聘上岗或考核,从应聘人员的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评分,确定可直接聘用的岗位人选,报单位领导班子研究决定;

5、研究决定

单位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聘用名单;

6、结果公示

聘用结果确定后要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在公示期内有异议者,按程序进行复议,确属不当者,将予以重新审核。

7、签约上岗

单位法定代表人与受聘人员签订岗位聘用合同。

七、实施步骤及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这次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经局领导研究决定,成立区交通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戎仁文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人事教育监察科。

(二)各单位组织召开事业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动员大会,学习宣传本次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文件精神,让大家充分了解事业单位实施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的重要意义。

(三)具体实施方法、步骤及时间安排

1、制定岗位设置方案,根据现有人员的基本情况拟设置三类岗位,填写《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等有关表格。

2、召开职工大会公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确保公正、公开、透明。

3、《岗位设置实施方案》须经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单位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通过后实施。

4、编写岗位说明书,经局里审查后,同实施方案一并报区劳动人事部门审核、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