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数学总结范例6篇

三年级下数学总结

三年级下数学总结范文1

 一、主要成绩和经验

1、我首先用德律己。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及时总结得失,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一视同仁。本学期全勤,没因个人私事耽误学生一节课,能主动认真的服从和配合学校各级领导安排的工作,并与本年级组同事们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了《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一课题的结题工作。

2、用心教学。真对本班学生的差异和年龄特点,因材施教。教学中重点做到精讲多练,重视运用直观演示、运用学具动手操作,精心设计练习课,讲究练习形式的多样化,提高了练习效率。整体上使不同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

3、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了“教”与“学”,“学”与“导”的关系,把教与学的重点放在“学”上,在教法上着眼于“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参与认知结构的过程,促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

4、完成了如下知识教学目标: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初步认识了简单的小数,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理解了面积的含义,体会并认识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并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比较大小等。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备课中,我认真钻研教材、教学用书、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难点,上课时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

二、存在的问题

1、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认真,家庭作业经常不完成。

2、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不能积极与老师配合,造成了学习差。

3、还有一部分同学做作业只讲数量、不讲质量,书写较差,正确率较低。

三、今后努力方向和设想

1、自己还要不断充电,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充分利用直观、电化教学,把难点分到各个层次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争取教出更好的成绩。

2、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抓住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

3、对学生注重加强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认真审题、自我检查的能力。

>>更多同主题文章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

三年级下数学总结范文2

关键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统计与分析方法;准确;高效

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实施工作的质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按要求建立了严格的检查督导制度,每年一次的检查验收便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在实施《标准》中,本市、县(区)教育局都是严格要求各学校在《标准》测试工作结束后,及时、准确地上报测试结果,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认真地统计、分析、评价和总结,并建立畅通的反馈渠道,让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都知道测试的结果,使测试工作发挥其应有的激励作用。为强化督导作用,在一级自检中要求各学校百分之百地完成测试、上报工作;在二级抽检中各县(区)每年完成一、二次抽检工作;在三级抽检中,每年12月进行一次全市范围的抽检工作。

笔者近年来全程参与了本市的抽检工作,并负责对每年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工作。经过几年的摸索,总结了一套了测试、统计和分析方法,现呈现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准备工作

通过教师信息工作平台或“体育教师QQ群”了“被抽检学校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抽检记录表

2011年本市抽检的三个项目是耐力类项目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柔韧、力量类项目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速度、灵巧类项目篮球运球。

各学校在抽检老师确定了抽检班级后,及时将这张表的“学校、班级、日期、姓名、原检”几项内容填写完整,交给来抽检的老师。三项 “抽检” 数据为空白,留作现场抽检时填。抽检结束后,将填完的“抽检记录表”复印一份,留作填写“抽检导入模板”。

2.学籍卡

学校教务处准备好被测班级的学籍卡,抽检时核对学生;体育组做好场地、器材准备工作。

3.电子稿材料

(1)原测导出成绩表(Excel表)

形成方法:将被抽测班级的本校体育老师测的六项成绩(原测成绩)填入“原测导入模板”中打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点“数据导入”,将被抽测班级的原测成绩导入点“自动评分”,形成分数、等级数据点工具栏中的“数据”,在下拉菜单点“数据导出”在对话窗中填文件名,文件名为“学校+班级+原测导出成绩”,如“XX中学204班原测导出成绩”,形成“原测成绩导出表”。

(2)抽检导出成绩表(Excel表)

形成方法:在“原测导入模板”中将抽检的三个项目中的成绩全部删除,重新填上现场抽检的三项成绩,形成“抽检导入模板”,下一步再按形成“原测成绩导出表”的程序,形成“抽检成绩导出表”, 文件名为“学校+班级+抽检导出成绩”,如“XX中学204班抽检导出成绩”。

注意:如实填写抽检成绩,一定不要有虚报,请仔细校对。将这两份电子稿材料及时发往指定邮箱。

二、数据的整理与统计

Excel是运用比较广泛,教师比较熟悉的软件,“抽检成绩导出表”也是Excel表,所以用它统计数据比较合适。通常按以下步骤进行。

1.整理数据

将“抽检导出成绩表(Excel表)”中的姓名(F列)、性别(G列)、耐力类项目分数(U列)、耐力类项目等级(V列)、柔韧、力量类项目分数(Y列)、柔韧、力量类项目等级(Z列)、速度、灵巧类项目分数(AC列)、速度、灵巧类项目等级(AD列)等8组数据复制、粘贴到Excel表的空白处(如:第F60—M112单元格,如表2)。

在所有抽检的学校中,选其中一所抽检班级学生人数最多的学校最先做统计工作(如:八中204班人数最多,52人),并以此班作为模板设定统计函数,其他学校的统计只需按同样方法将设定的统计函数复制、粘贴到Excel表的相同单元格内,就可以直接统计出结果,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八中的统计数据设在E114—S125的单元格内,则统计另一所学校(如:九中)数据时也必须将统计数据复制、粘贴至E114—S125的单元格内,这样,所有九中的统计结果便直接出来了。所有数据设置单元格格式时,选“数值”,取2位小数(表3)。

2.统计数据

以八中204班52人的数据为例,每位学生测试了3个项目,总测试52×3=156人次。

(1)单项平均分:先算耐力项目分数(H列),鼠标单击H116单元格,在函数工具栏点fx插入参数 ,在“选择函数”中,点“AVERAGE”,再点“确定”,在“Number1”选择“H61:H112”,再点“确定”,得耐力项目平均分92.06,再单击H116单元格,可以看到右下角的小正方形,鼠标指向它时,会变成小十字,然后向右拖动,便会在J116单元格出现柔韧、力量类项目平均分(66.50),在L11出现速度、灵巧类项目平均分(84.25),I116和K116的数据不需要,直接删除(表4)。

(2)总平均分:鼠标单击G117单元格,在函数工具栏输入“=(H116+J116+L116)/3”,按回车键,得80.94(表5)。

(3)优秀人数:鼠标单击I118单元格,在函数工具栏点fx插入参数,在“选择类别”中点“统计”,在“选择函数”中,点“COUNTIF”,再点 “确定”,在“Rang”中选定范围“I61:I112”,在“Criteria”中输入定义条件“优秀”,再点“确定”,即在I118单元格中出现“37”(表6)。

同样方法,在I120单元格统计出“良好人数”,在I122单元格统计出“及格人数”,在I124单元格统计出“不及格人数。”

(4)优秀人数比例:鼠标单击

I119单元格,在函数工具栏输入“=I118/52*100”,按回车键,得71.15(表7)。同样方法,在I121单元格统计出“良好人数比例”,在I123单元格统计出“及格人数比例”,在I125单元格统计出“不及格人数比例”。

(5)总优秀人数比例:鼠标单击O118单元格,在函数工具栏输入“=(I118+K118+M118)/156*100”,按回车键,得44.23,即三个单项的优秀人数总和除以总测试人次数(表8)。

同样方法,在P118单元格统计出“总良好人数比例”,在Q118单元格统计出“总及格人数比例”,在R118单元格统计出“总不及格人数比例”,总合格率(总达标率)=100-总不及格人数比例。

(6)三个测试项目总体等级分布、平均分、合格率、排名对照表(表9)。

根据前面统计结果,将各校的数据填入对照表中,并统计出总体情况,依据平均分和合格率分别给予排名。

三、撰写分析报告

1.抽检情况概述

主要包括抽检的目的、项目、时间及人员安排、总体抽检人数等。

2.抽检结果分析

主要进行分数分析(平均分)和等级分析(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达标率),以及各抽检学校的比较分析。

3.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对抽检时成绩比较好或比较差的学校,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结合深入访谈与实地考察等方法,寻找其中成功的经验或问题,比如,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程度,结合体育课、阳光体育活动、学校运动会等提高学生测试成绩的措施等,学校测试成绩的形式与方法等。

参考文献:

三年级下数学总结范文3

二、申报理由:本人从1991年7月参加工作至今近12年,一直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并任班主任5年,级组长7年。其中1991-1994年在广西平南大安高中任教,1994年起至今于南海区第一中学任教。1997年获得中学数学一级教师资格,同时被聘为中学一级数学教师。

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极强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在政治思想方面,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文选》,深入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精神,坚决拥护改革开放的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精神。在学习过程中,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于1996年光荣加入中国*。我十分注意加强师德的修养,注意在遵纪守法、做人、治学、劳动等方面为学生起表率作用,用自己的言行来感化、教育学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其为日后成为四化建设的主力军、合格的社会公民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在教学工作方面,我注意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入钻研教材,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经常总结和积累经验,吸取教训,改正缺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力求把每个知识要点以最佳方法正确传授给学生,教学效果良好。

现把任职中学一级教师以来的情况具体汇报如下:

1997-1998学年度任教高三级303班、304班,担任高三级级组长。

1998-199年度任教高一(6)班、高一(7)班,担任高一级级组长。

1999-2000学年度任教高二(3)班、高二(4)班,担任高二级级组长和高二(4)班班主任。

2000-2001学年度任教高二(6)班、高二(7)班,担任高二级级组长。

2001-2002学年度任教高三(7)班、高三(8)班,担任高三级级组长。

2002-2003学年度任教高一(15)班、高一(16)班,担任高一级级组长。

1997年主持南海市第一中学数学提高小组课外辅导工作,成绩明显,论文《数学竞赛辅导初探》获南海市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由于表现突出,被评为"佛山市优秀教师"。

1997-1998学年度,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积极开展素质教育的探讨,刻苦钻研教学大纲,结合高三复习课的特点,狠抓学生的双基训练,启发思维,培养能力,效果显著,所带的慢班会考合格率达98.5%,高于年级平均水平96%的2个多百分点。每次考试均有学生进入理科数学单科成绩的前10名。由于成绩突出,年度考核评为"优秀"。

1998-199年度,我在所任教的高一(6)班和高一(7)班进行素质教育教学改革试验。

目标是:

(1)、减轻学生课业负担。(2)、提高教学质量。

方法是:

(1)、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

做法:A、上课前请学生谈前一天作业或学习数学的心得。B、提问后暂缓给出结论,而是由学生谈自己的看法。C、课堂练习有时个别提问,有时一题多解,之后请学生判断优劣,最后老师评点。D、上讨论型、自学型的新授课。

(2)减轻学生负担,大量减少课外练习、作业,只留一些易混淆的题,对比认识。

由于在教学中我注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重视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能力,因此我上的课课堂气氛活跃,很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很好。高一(6)班入学成绩数学平均分排在全级九个班中的第八位,上学期中段考升至第六位,下学期中段考升至第四位。高一(7)班上学期末平均分排在全级第九,下学期中段考升到第四。"希望杯"数学竞赛第一试,36名获奖者中,高一(6)班、高一(7)班共11人,约占总人数的1/3,大大超过平均比例,其中汤锦威同学更以102分的绝对优势获第一名。

1999-2000学年度,我担任高二(3)班和高二(4)班的数学科教学任务。在1998-199年度的试验基础上我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这是两个政治班,基础较差,自学的能力不强,缺乏讨论交流和互相学习的良好习惯,因此实验一度受阻。但我不气馁,继续坚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少讲精练,通过"交流--互动"来实现教学目的,再辅以"一练一评一测"和"课堂限时速度训练"做法,收到了较好效果。三次大考中,高二(3)班和高二(4)班平均分居同类型班两第一,一次第二,高分层(90分以上)人数最多。

2000-2001学年度,我担任高二(6)班和高二(7)班的数学科教学任务,这是两个理科平行班,基础较好,适逢学校开展了"主体式教学"和"分层教学"试验,我积极支持并亲自参与了"主体式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带领学生进行了《自学--总结学习》模式的探索。总结出了《自学--总结学习》的一般模式、层次和方法。同时,由于网络的介入,信息技术又对我的教学产生了新的冲击,我开始对在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进行思考,产生了新的教学理念。

我立足教材,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求者,学问的研究者,方法灵活,贴近学生,我的课受到了学生充分的肯定,在学生评教中我名列第一。同时我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讲座"寻找数学美"受到学校和数学科组的高度评价。这一年年度考核评为"优秀"。

2001-2002学年度是我教师生涯中第四次带高三。我任高三(7)班和高三(8)班的数学科任。

高三实施分层教学,物理班按数学、物理、英语成绩分班,面对B班,我犹豫过。但我还是选择了迎难而上,我通过找学生谈话,测试摸底等方法调查,对教学定位,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努力在B班挑出几个基础和能力都略好的学生进行培优,通过定期检查练习,面批面改,加开小灶,谈话鼓励等办法,使一批学生数学成绩稳步提高,在上学期连续三次向A班输送优生之后,下学期还有学生能在模拟考中考出数学单科年级前十名的成绩。培优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数学优生的进步带动了整个班级学习数学的良好风气,因此班级的数学成绩提高也很快!在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我对高考的认识,我举行了"高考大题考什么?"、"立几对策"、"规范作答在解答题中多拿几分"等专题复习,很受学生欢迎。高考成绩在同班五科中排第一。由于成绩突出,年度考核评为"优秀一档"。

2002-2003学年度我担任高一(15)班和高一(16)班的数学科教学任务,在前几年教学试验比较成功的激励下,我在高一(15)班和高一(16)班开展"自学--总结学习"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我在"题组练习"、"变式研究"教学中向学生展示"构题过程",并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也选题、编题、命题、讲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连作业都是学生自己出,自己讲解的,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极大的尊重,我也深得学生的喜爱,在两个班的学生评教中,我分别获得第一名和第二名。

教研是教学进步的动力,更是教学特色形成的根本途径;因材施教,与时俱进,改革教学手段、方式、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多年来我坚持在教研中教学、在教学中探索,在探索中教书、在思想的升华过程中育人。我根据教学的需要,开展了"主体式教学"、"分层教学"、"尝试法教学"、"自学--总结学习"的尝试和"多媒体环境下多师教学法"、"网络环境下教师角色淡化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教学模式的探索,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努力使自己成为有教学个性的教师。论文《走出"练"的误区》在《广西教育》2003年第6期第36页发表,论文《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探》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社会科学版·教育研究(增刊))第87页发表。本学年年度考核为"优秀"。

21世纪的教育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继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我积极参加省、市及学校的继续教育培训,不断追踪教育科研信息,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动态,利用工作之余自学教学法、现代教育理论。先后完成了《数学思维教育学》、《教育评价》、《计算机应用》、《数学素质教育学》、《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概论》、《生活中的数学》、《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数学建模与中学数学教学》、《管理教育专题》等科目的学习,成绩良好。

使用多媒体手段和借助数字化信息辅助教学是现代高水平教师的重要标志。有了这个认识,我于1998年开始学习电脑操作,当年就能熟练使用word编印试题,到1999年已经掌握了Excel和Powerpoint的使用,200*年学习使用Authorware制作简单课件,同年通过了"计算机初级考核",200*年学习Flash软件,200*年学习Photoshop和网页制作,现在已拥有个人主页--华韵数苑,200*年通过了计算机中级考核。

做为一级教师,我负起培养青年教师的责任,先后与多个青年教师结成对子,一方面认真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为他们提供一些宝贵的教学素材;另一方面我也虚心向他们学习。这几个青年教师进步非常快,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并且能胜任高一至高三的数学教学工作,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

德育工作能面向全体学生,我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德育大纲精神,充分利用班会课进行学生品德情操教育。善于在与学生的广泛接触或个别谈心中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解决他们的思想症结、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多年的班主任、级组长工作使我积累了较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带领班主任探索班级管理新模式,在"量化管理"、"民主治班"、"创建先进班集体"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总结出了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的深层次活动系列。论文《笔谈--余味无穷》在中华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学年度我担任高二(4)班班主任,走过了由"跟班管理"到"量化管理"到"民主管理"的路子,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班级的班风正、学风浓,学生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进取心,每次大考进步人数之多居全级之最,每月都被评为"文明标兵班",高二(4)班团支部还被评为"佛山市红旗团支部",成绩显著。

由于教育教学成绩突出,我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评价,获得很多荣誉:1997年被评为"佛山市优秀教师",200**年被评为,"优秀党员"受到南海市教育局党委的表彰。200*年被评为南海市优秀教师。200*年当选为南海区中共党代表。

三、晋升后的工作设想:

1、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研究教与学规律,注意总结教学经验,大力进行教学改革,争取成为一名学者型教师。

2、参加继续教育,力争在教科研究方面有突破性的成绩。

3、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年级下数学总结范文4

关键词:人才流失;统计分析;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065-02

一、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自2000—2010年某三级甲等医院文件档案。档案记录了11年间医院人员的辞职情况。本文对流失人才的数量、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岗位类型、用工方式等反映医院人才流失整体状况的主要指标进行了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人才流失的数量

2000—2010年某三级甲等医院共流失137人,流失人才的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见表1)。人才流失数量在2005年达到了一个谷底,仅为3人。以此为界,2000—2004年人才流失数量36人,基本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占总数的26.28%。2006—2010年人才流失数量高达98人,占总数的71.54%,逐年上升,甚至2010年人才流失数量高于2008年与2009年之和。

表1表明该医院整体人力资源状况处于活跃不稳定期,人才流失数量总体呈阶段性地上升趋势,有待于医院进一步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稳定人力资源队伍。

(二)人才流失的学历结构

表2列出了2000—2010年某省级三级甲等医院共流失137人,其士4人,占2.92%,硕士20人,占14.6%,本科41人,占29.93%,大专及以下74人,占54.02%。本科和大专及以下学历的人员流失比较严重,累计百分比为83.95%,而硕士和博士的人员流失较少。

可见,学历高的人员稳定性更好,而学历低的人流动性相对更大一些。2006年7月该医院调整了新员工的奖金分配方案,核算科室的本科及以下学历者,工作两年后纳入科室核算;非核算科室的本科及以下学历者,工作五年后可获得全奖。2006—2010年本科及以下人才流失数量上升幅度较大,共计86人,是2000—2005年该学历人才流失数量的2.96倍。

(三)人才流失的职称结构

表3列出了2000—2010年某省级三级甲等医院共流失副高及以上职称11人,占8.03%;中级职称21人,占15.33%。人才流失中、高级职称人数占人才流失总数的23.36%,这足以引起医院领导层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视,一个应届本科毕业生,至少要工作培养六年才能升为中级职称,至少要工作培养11年才能升为副高级职称。中、高级职称人员流失,对医院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如何凝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人才流失的岗位结构

表1列出了2000—2010年某省级三级甲等医院共流失临床医生33人,医技人员12人,护理人员81人,行政和科研人员流失11人。护理岗位人员流失严重,占总数的59.13%。这也是目前大部分医疗机构面临的现状,护理人员由于学历普遍比医生低,自我培养成本低,调换工作的总成本低,工作环境中的压力和劳动强度相对较大,流动性比较强。

(五)人才流失的用工方式

从用工方式分析,某省级三级甲等医院自2006年采用了非在编和在编两种用工方式之后,流失人员主要以非在编为主,2006—2010年在编人员流失42人,非在编人员流失58人,各占流失人员总数的30.66%和42.34%。从表1可见,某省级三级甲等医院正式在编人员流失有上升的趋势,医院应加强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进一步健全培养机制。

(六)人才流失年龄结构

从年龄结构(以辞职时的年龄计算)分析,某省级三级甲等医院2000-2010年,流失25岁以下人员43人,流失25岁-30岁人员51人,30岁-35岁24人,35岁-40岁11人,40岁-45岁六人,45岁以上两人。

三、讨论

有以上分析可见,该医院人才流失主要以本科及以下学历和35岁以下的初中级职称医护人员为主。根据2000—2010年某三级甲等医院档案文件及流失人员辞职信,原因有读书、家庭原因(夫妻两地分居)、改行(脱离医护队伍)、经济压力大等。其中因读书而辞职11人,该医院为大学附属医院,凡是攻读非本校博士学位的人,必须辞职。23人在辞职信中明确提出改行。23人明确提出因为家庭原因辞职,家庭原因主要为夫妻两地分居、异地生活压力大等。

(一)人才流失原因分析之社会背景

1.经济社会日益发展,人才流动日益活跃。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体现了人才交流的活力与人力资源配置的灵活度,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人才本身都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与此同时,由于行业或者机构本身缺乏吸引人才的热点,而出现因人才流动致流失人才的负面效果。从医疗系统现行运行体制上分析,公立医院在人才资源的竞争中受到用人制度的限制,政策不够灵活,对医学人才的流动制约和束缚比较大。

2.医护人员的社会地位相对不高,工作压力和强度日益增大。2003年的非典型性肺炎,将医护工作者的光辉形象推向顶峰。自此之后,不断有天价药费、医生收受回扣、茶水发炎等事件爆出,在某些不负责任媒体的炒作下,社会对医疗行业的信任危机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曾经的白衣天使变成了“白眼狼”,这也成为部分人考虑或者实施转行的原因。

(二)人才流失原因分析之医院管理体制

1.管理观念和管理意识相对滞后。医院决策层未能充分重视培养人才后备队伍的长远发展战略,“十年树人,百年树木”,依靠自身更新血液,壮大人才力量是最基本可靠的发展路子。根据医院相关规定,本科生工作满三年、硕士生工作满两年方能提出继续学历、学位教育申请,申请非本校博士继续教育必须辞职,致使部分人才因为读书学习机会不够而提出辞职。

2.医院对医护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不够。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人才自我实现的需求非常明确,通过明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事业发展目标,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专业特长,执著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但医院论资排辈的现象让他们看不到自己的专业发展前景和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职务晋升空间,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离开医院,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3.医院薪酬待遇体系不平衡。薪酬体系制定的标准是对内体现公平性,对外体现竞争性。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公平理论:一方面员工的绝对报酬(实际收入)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员工的相对报酬(与他人相比的实际收入)也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2006年7月该医院出台的奖金分配方案(上文提到),使年轻职工的薪酬水平低于外部环境,也低于前期的内部环境,导致了2006—2010年本科及以下学历人才流失数量上升幅度较大。

4.医院文化的凝聚力相对较弱。医院文化建设一方面倡导“以人为本”对待患者,另一方面更应强调“以人为本”关怀员工。因此,形成医院特有的组织文化,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团结合作,协调发展,医院管理者像爱自己的家人一样爱自己的员工,员工就会把医院当成自己的家,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形成医院独特的核心价值观,引导员工去追求和向往,产生信任感、信赖感和归属感,从而愿意与医院共同成长。

三年级下数学总结范文5

[关键词]科技创新;优化升级;珠三角地区;区域外贸;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085-02

1.引言

科技创新驱动和区域对外贸易升级是当今国内外经济学领域的热点,引发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关于科技创新驱动和区域对外贸易升级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不仅仅是创新经济学所关注的一个领域,同时也是国际贸易学和区域经济研究的交叉课题。科技创新驱动和区域对外贸易升级之间有着十分明显的互动关系而且非常紧密。区域对外贸易现状的变化决定着该地区外贸的转型与升级,而地区外贸的转型与升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驱动。科技创新驱动和区域对外贸易升级的协调发展对一个区域贸易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具有深远重大的实际意义。在后危机时代,我国许多沿海地区外贸面临“衰退式”增长,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外贸要塞地区,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因此,本研究以珠三角地区外贸为例,结合当前的“供给侧改革”大背景,研究科技创新驱动与区域对外贸易升级的作用机理和实证分析,探索珠三角地区外贸“供给侧改革”中如何凸显科技创新驱动这一要素的作用,对于促进珠三角地区对外贸易升级与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也为珠三角地区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提供建议与对策。

2.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学者主要是从Value chain整合和升级视角出发对区域外贸升级进行研究。Grossman(2012)通过建立相似区域间的模型证明区域外贸转型升级与Value chain攀升相关。Mayer(2014)进一步指出,Value chain攀升的潜力将影响区域外贸转型与结构优化的速度。Koopman(2014)通过研究全球Value chain分工对贸易成本的放大效应,指出Value chain整合是区域外贸转型的有效途径,能够有效加快区域技术创新。另外也有学者如Ranjan(2014);Costinot(2014);Berkowitz (2015);Levchenko(2016)等从动力、创新和支撑等角度研究构建区域外贸转型升级的机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概念可以追溯到19 世纪初供给学派的“鼻祖”萨伊提出“供给创造需求”的著名论断。之后学界与政府展开大量研究与实践。Rosmailis(2014)进一步将供给因素归纳为两类:第一,质量好的产品往往运输的距离更长;第二,需求增加也可能会使新产品种类进入出口市场,从而导致出口增加。近几年也有学者基于异质性理论研究,如Mayer (2014); Melitz(2014); Ottaviano(2015)等指出,贸易顺差不仅仅反映产品质量,所以应该剔除广度边际的影响。

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区域外贸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对策做了大量研究。薛荣久(2012)认为全球新贸易保护主义造成了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巨大冲击,提出外贸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孙亚平(2015)研究区域外贸转型升级的措施,提出外贸在加大技术投入实现转型和优化外商投资结构等政策建议。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国外的供给学派的供给理论存在明显差别。因此国内学者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了大量结合我国实际的研究。贾康(2013);滕泰(2015)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有学者从宏观政策角度进行研究,厉以宁(2016)指出供给调控是产业技术政策调整,供给侧发力是增加供而不是抑制供给。也有学者从外贸供给侧改革角度进行研究。张二震(2016))指出区域外贸亟待转型发展,加快推进外贸供给侧改革,是促进转型的有效途径。薛荣久(2015)指出服务外包产业是外贸供给侧改革的有力支撑。尤聪(2016)指出区域外贸必须持续强化政策供给,推进外贸供给侧改革,增强中间端政策扶持,推动外贸增长。

2.3 评述

区域外贸转型是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外贸转型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内容做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但从供给侧改革这一角度研究区域外贸转型目前还比较少学者研究。本项目尝试运用定性、定量分析的实证研究来探寻对科技创新驱动和区域对外贸易升级优化发展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以珠三角地区2011-2016年的数据为基础,对珠三角地区出口量,珠三角地区外贸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珠三角地区外贸企业专利申请数进行了细致和深入的客观实证分析,通过采用VAR模型构建和JOHANSEN-GRANGER检验等研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希望可以弥补相关研究在这方面的缺失,提供可行性的参考。

3.实证研究

3.1 变量

本研究构建3个变量:珠三角地区外贸出口总值,珠三角地区外贸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珠三角地区外贸企业专利申请数。基于此3个变量构成回归模型。数据主要来自来源于《珠三角地区统计年鉴》2011-2016年间,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和外贸企业专利申请数分别设为X1、X2,出口总值设为Y。这与前面对外贸易状况及三次产业Y构变迁的阶段划分一致,数据主要。为了消除原始数据中价格因素的影响,本研究设定2010年为基年,对数据进行“滤化” 和“Log-Transfer”从而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问题。

3.2 ADF检验

本研究采用ADF方法对序列的平稳性进行相应的检验。研究发现,这3个变量的 ADF 值分别为:lnX1=-1.529822, lnX2=-1.55963,lnY=2.692123分别小于各自的临界值-2.98565,-1.786632,-2.523102。这证明该 3 个变量的一阶差分具有显著的平稳性。

3.3 模型构建和JOHANSEN-格兰杰检验

本研究构建1个 VAR 模型由 ln X1、ln X2 、ln Y 组成。为了进一步确定这3个变量之间的均衡关系是否稳定,我们接着进行了JOHANSEN协整性检验 ,把JOHANSEN作为研究检验这3个变量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协整关系的主要判断依据,结果如表1所示。

如表1结果所示,最大特征根统计量和迹特征根统计量检验都在0.05 的水平上具有显著的协整关系。这证明了这3个变量ln X1、ln X2 、ln Y之间呈现出线性协整性关系,同时表明了珠三角地区出口量(区域贸易升级)与珠三角地区外贸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珠三角地区外贸企业专利申请数(科技创新驱动)之间不仅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并且存在长期稳健的高度相关性。基于以上发现,我们对HORIZONTAL下的 VAR 模型进行3个变量ln X1、ln X2 、ln Y之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可以得知,在ln Y、ln X1、ln X2的关系中,滞后1到3期5%的显著性水平上,珠三角地区外贸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珠三角地区外贸企业专利申请数(科技创新驱动)均是珠三角地区出口量(区域贸易升级)的格兰杰-CAUSE。这表明在一定时期内,珠三角地区出口量(区域贸易升级)与珠三角地区外贸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珠三角地区外贸企业专利申请数(科技创新驱动)存在线性的单方向格兰杰-CAUSE关系,也就是说,珠三角地区外贸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珠三角地区外贸企业专利申请数(科技创新驱动)的增加能对出口量(区域贸易升级)发展起到正驱动力作用。

4.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基于新经济学、供给理论、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等理论,采用计量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对科技创新驱动和区域对外贸易升级优化发展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探索,以我国外贸要塞地区和开发前沿的珠三角地区2011-2016年的数据为基础和数据来源,对珠三角地区出口量和珠三角地区外贸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珠三角地区外贸企业专利申请数进行了细致和深入的客观实证分析,具体通过采用VAR模型构建和JOHANSEN-格兰杰检验等Qualitative & Quantitative研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JOHANSEN结果显示,短时期内珠三角地区外贸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对珠三角地区出口量(区域贸易升级)具有十分显著的驱动和促进作用。立足长远来看,珠三角地区政府应分步骤扩大和深化其对广东外贸实体企业特别是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力度与支持力度,在实行珠三角地区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凸显科技创新驱动的作用,促进珠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在外贸升级优化的带动下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提高整个外贸结构的升级优化乃至整个华南区域经济升级优化、引领全国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有着重大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性意义。格兰杰-Cause检验结果显示,目前广东乃至华南区域,特别是珠三角一带的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变化是促进科技创新驱动进而促进珠三角地区出口量(区域贸易升级)的 格兰杰-Cause,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迅速推动加速了科技创新驱动的加速度,从而激励了大批外贸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蓬勃兴起和大量珠三角地区外贸企业专利申请数,且专利制度对外贸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发展有着稳健持续的推动作用。总而言之,在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改革政策推动下,科技创新驱动通过外贸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外贸企业专利这两者形成一个“合力”作用于区域对外贸易升级优化,最终形成一个科技创新驱动与区域对外贸易升级的互相作用的机理。

主要参考文献

[1] [美]迈克尔q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 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 洪银兴.关于创新驱动和创新型经济的几个重要概念[J].群众,2011-8;

[3] 魏江等.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格局、现实困境与政策走向[J].中国软科学,2015-11;

[4] 张银银,邓玲.创新驱动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机理与路径[J].经济体制改革,2013-5;

[5] 易露霞,尤聪.广东外贸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研究 [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5;

[6] 尤聪.比较优势、交易成本与广东外贸制度创新驱动路径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2016-12;

[7] 张来武.论创新驱动发展[J].中国软科学,2013-1;

[8] 尤聪.价值链视角下广东外贸技术创新驱动出口结构优化实证研究[J] .经济管理2016-11;

[9] Johnson, Robert, Trade and Prices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16-11;

[10] You Yu-cong. An Innovation Research on Education Statistical Work Mode in Big Data Era[C] .2016ICEMS( ISTP Compendex);

基金项目:

本研究受到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学科共建项目(广东外贸“供给侧改革”驱动发展路径分析,项目编号GD16XYJ30)、广州工商学院2016年课题(广东对外贸易创新驱动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KA201602)、广州工商学院2016年本科“质量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在线MOOC示范课程,项目编号ZL20161226)、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共建课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阈下的广州外贸企业资源配置和创新驱动路径研究, 项目编号007762)的资助。

作者简介:

三年级下数学总结范文6

全面了解劳务输出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不同地区、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及留守与非留守中学生是否存在差异,找出劳务输出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采取了在国内信任度较高、使用较广的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主编《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

三、调查时间、对象

2011年3月,笔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盐城市作为样本,在该市分层随机取样,选取了八所中学,其中市直两所,县直三所,乡镇三所。各校初一、初二、初三自然班各一个,共1274人为被试,其中男生725人,女生549人。问卷调查获有效问卷1250份,有效应答率为98.1%。本次测试以自然班级为单位,采取团体测验方式,先由主试说明注意事项和指导语,然后学生笔答,每班耗时约45分钟。

四、盐城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征

1.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

从数据可以看出,目前盐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是好的,正常者居大多数。但有问题和问题较严重者之和占了总体的42.9%,也是比较可观的,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2.留守中学生与非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比较

所谓留守中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其中一人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原户籍地的中学生。从本次调查可以看出,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远远高于非留守中学生。父亲留守,母亲外出的情形比较特殊,可能是采集样本数量太少,偶然性的影响偏大。总体来看,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不容乐观。一般情况下,心理健康人数只能达到留守总人数的50%左右。

3.不同年级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不同年级间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调查中发现,初一年级总人数为397人,其中心理健康人数为256人,占总体的64.5%初二年级总人数为439人,其中心理健康人数为231人,占总体的52.6%初三年级总人数为414人,其中心理健康人数为227人,占总体的54.8%。纵观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初二年级学生总体健康水平最低,其次是初三,较好的是初一。这一点跟有关学者的相关研究较为一致。也比较契合众多教学一线人员的实际感受。

4.不同类型学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不同类型的学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有较大差异。总体来讲,市直属学校好于县级学校,县级学校好于乡镇学校。这可能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市直学校师资配备、教学硬件等各方面条件好于县级学校,县级学校又好于乡镇学校;另一方面,市区学校学生父母外出务工较少,能够较多陪伴孩子成长,及时帮孩子解决部分心理问题。

5.不同性别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不同性别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异。受调查学生中,心理达到健康状况的男、女生分别占其总体的56.5%、57.9%但男女生在各项分测验上有一定差异。男生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强迫症状61.6%>学习压力感60.2%>情绪不稳定57.9%>焦虑47.7%>人际关系敏感紧张46.4%>适应不良45.4%>偏执42.8%>心理不平衡40.8%>敌对38.0%>抑郁36.0%女生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强迫症状58.7%>学习压力感56.6%>情绪不稳定55.5%>焦虑49.3%>人际关系敏感紧张45.1%>适应不良43.8%>偏执、抑郁40.8%>敌对35.2%>心理不平衡34.3%。其中,前三项都较为突出,出现问题者都超过了受访总数的一半。

五、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通过以上数据的细致分析,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基本良好。正常者占大多数,但心理健康有问题和问题较严重者也占一定比例。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2.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表现在强迫症状上,其次是偏执、学习压力感和情绪不稳定问题,这四个方面有问题人数均已超过受访总人数的50%。

3.各年级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存在差异。初二和初三是中学阶段心理健康问题的多发期。不同类型学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较大差异。

4.留守中学生与非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巨大。由于父母等监护人远离身边,留守中学生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得到的及时照顾比较少,因而容易诱发各种心理问题,并且一旦产生,又难以消除,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各级学校、组织及家长等,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以便给予留守中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25.

[2]李百珍.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6.

[3]吕俊甫.发展心理与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