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专业范例6篇

理工科专业

理工科专业范文1

【关键词】工科院校 理科专业 学风建设 问题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017-02

学风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和建设过程中积累形成的一种氛围和精神,是学校提高社会声誉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以工科专业为主的高校,其理科专业建设资源相对不足,发展优势不明显,学风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研究工科院校中的理科专业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有助于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

一、工科院校理科专业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工科背景下,理科专业受客观条件限制,在学生生源、学生培养、师资力量等方面普遍存在不足,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专业思想不稳定,导致不良学习风气蔓延。工科院校中的理科专业生源调剂率较高,学生往往对录取专业不感兴趣,导致专业思想不稳定,时常处于一种消极、悲观的状态中,甚至部分学生萌生转专业及退学重新参加高考的念头,因此无法静下心来学习和思考专业知识。当看到工科学生下车间、进实验室、搞电路板,就更加剧了“理科专业无前途”的思想,继而产生得过且过的想法,出现逃课、抄作业、课堂玩手机、沉迷网络等现象。

(二)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热情较低,导致缺乏学习兴趣。理科专业各科目的学习理论性强、抽象思维要求高、相对枯燥乏味,容易使大学新生产生畏难心理,进而不想学、不愿学,想办法旷课;部分学生在实现了“考上大学”的梦想后,处于无目标、无压力、无所求的“三无”状态,甚至仍保留着高中时的学习思维,短期内无法适应大学新的学习环境。从对某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基础必修课“数学分析”的调查数据看,87.59%的受访者认为该课程“超难”,68.63%的受访者认为该课程“理论枯燥,应用性不强”,而超六成的人认为应当适当降低其课时和学分。

(三)师资不均衡,实践环节薄弱,影响学习效果。理科院系的师资往往以基础学科的理论教学见长,专业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相对缺乏,这就使得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课程体系不合理、资源配置不足、专业面窄、知识结构单一、不注重工程应用等问题。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实习基地的缺少,导致学生缺乏更新知识、追踪新技术的自主性,最终导致就业口径狭窄。学生容易因为看不到未来而长期处于迷茫状态,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更无法形成以老带新、以就业促招生的良性循环,进而影响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

(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及大学生涯的无规划,催生不良学习风气。在商品经济消极因素的影响下,“90后”大学生呈现出个性多元化特点,加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其过于关注物质利益和实际功利,产生“金钱至上”思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大学生涯规划意识,求学急功近利,热衷于各种短期培训的资格证书、小有获利的课外兼职,而对于大学四年的学业舍本逐末,出现旷课考证、旷课兼职的情况,使专业学习荒废,即便拿到文凭也含金量不足。

(五)教师与学生缺乏沟通和理解,影响良好学习环境的形成。部分教师仍保留精英教育时代的教学模式,没有很好地理解“90后”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加之忙于科研和外出深造,在教学上投入的精力减少,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

在课堂管理环节,学工和教学之间缺乏规范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导致部分高校出现教学与学工间相互埋怨、相互推诿的情况,即使使用强制措施把学生“逼”进课堂,学生也产生抵触情绪,出现课堂上睡觉、玩手机,甚至期末给老师恶意差评的现象。教学与学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畅,既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影响了老师的责任心和情绪,无法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风气。

二、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

学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能力,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形成长效机制。针对工科院校理科专业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以专业思想稳定为基点,夯实学风建设基础。加强新生专业思想稳定工作。通过学科带头人和优秀学长开展主题宣讲,让新生明确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前途,确保新生顺利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抓好第一课堂,特别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三基”教育,利用好第二课堂,通过新老生交流会、就业情况介绍会使学生从思想上认可老师、认可专业,做到“自觉、自主、自信”学习。

(二)加强职业生涯教育,注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从学生的学习观、人生观、价值观入手,通过各种途径和载体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形成专业学习的兴趣和志向,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低年级开始即根据学生的理想、性格、特长并结合专业实际,引导学生设定近期及远期目标,对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进行合理规划,如大一、大二打牢专业基础,大三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大四进行职业素养的提升或考研深造;从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实施“自觉、自信、自主”的“三自”学风工程,通过落实辅导员下课堂、下宿舍及心理访谈制度,夯实学风建设基础。

(三)以制度建设为着力点,规范学风建设管理。制定及完善各项学风建设管理制度,重点抓落实关。多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需求、教与学的矛盾,及时整顿出现的问题;积极宣传和营造优良学习风气,形成人人想学习、个个爱学习的良好环境;落实学风约束机制,整顿考风考纪,做好院系级评优细则制定和落实工作;组织发动学生以宿舍、班级、创新团队为单位开展学风创建活动,发挥学生党员的传帮带作用,激励各学生组织争创“优良学风标兵集体”。

(四)以专业建设为切入点,助推学风建设进展。理科院系应该在明确专业定位的基础上按照“重视理论、着眼应用”的指导思想设置课程,适当削减与市场需求不相符的课程,增加综合性课程设计和应用性较强的骨干课程。如某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就是在信息处理的背景下,根据数学与计算机的紧密联系重点开设计算机和密码安全类课程,培养学生在信息安全、信息管理、软件开发与测试方面的能力,不断拓宽就业领域。

注重实践教学环节。鼓励、支持学生组建各类创新团队参加课外科技创新、参与老师科研,切实提高项目研发能力;采取老师指导和实习顶岗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将课程设计和专业实习提高到突出位置,加强各环节的考核把关。

(五)以创新实训平台为落脚点,筑牢学风建设堡垒。围绕大学生创新实训基地这一圆心,通过创新沙龙、梦想起航、成果展示、校企合作等活动载体,增强创新实践基地对理科学生的辐射作用,达到引领学生科技创新主流思想的目的;做好数学建模、数学竞赛、软件设计大赛等各类理科优势明显的赛事组织工作,以赛促学;对专业教师及其团队进行资源再整合,并组建学生团队与其对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建立网络交流平台,聘请已毕业校友担任校外导师,为学生提供在线技术指导,并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机会;加强与校外权威培训机构合作,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就业核心技能和职业素养。

(六)以优良教风为结合点,营造学风建设环境。教风和学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应从各方面努力形成以学风促教风、以教风带学风的良好环境。如任课教师要主动适应当前理科专业学生的实际,调整精英时代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增强理科教学的趣味性,避免单调乏味的“填鸭式”教学,同时以良好的个人魅力、高尚的道德追求、严谨的治学品格吸引学生。

总之,学风建设是高校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和系统工程,要结合工科院校中理科专业的实际,以学生为主体,紧跟时代潮流,不断研究学风建设中涌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探索新机制和新对策,努力形成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全面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庞明礼.“新读书无用论”与大学生就业压力相关性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3(7)

[2]林钻辉.高校学风建设的顶层设计[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4)

[3]张慧欣,纪凯博.理工科高校学风状况调查及成因分析[J].中国建设教育,2013(5)

[4]浅谈高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3(2)

[5]吴乔.学生党员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6]王东红,吴永祥.发挥专业教师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3(5)

【基金项目】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

理工科专业范文2

关键词: CDIO工程教育模式 工科专业 班主任工作

当前,班主任工作与专业素质培养之间相对独立,缺少协作,对工科专业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没有形成有效合力。工科班主任工作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1)班主任工作不能适应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2)班主任工作与班主任个人的教学科研工作存在冲突。

(3)班主任工作与任课教师教学工作相对独立,没有形成有效合力。

(4)班主任工作中,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脱节。

(5)班主任工作方法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实际。

为了打破人才培养的困局,必须牢固确立大学班主任是培养学生能力与素质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工作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大学班主任起着学生与专业教师、学生与学校、社会和企业间的纽带作用。改进班主任工作方法就是要适应新时期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发挥班主任第一责任人的作用。注重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拓宽学生的系统工程视野、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养成,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班主任工作,营造充满正能量的班风,严谨踏实的学风,建设人文情怀浓厚的班级文化。

CDIO培养大纲将工科专业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个人综合能力、人际交流团队合作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

工科班主任工作过程中,结合CDIO工程教育培养大纲,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工科专业人才。

一、CDIO工程教育模式简介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与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学习方式,获取与工程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只有把知识、能力、社会需求融合起来,以能力为导向,以学科知识和社会需要为依托,整合课程组织结构,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工程技术人才。

实施CDIO工程教育模式,基本原则是落实“做中学”及“基于项目的学习”。CDIO工程教育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按照企业的产品开发流程即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四个环节实施项目教学,要求学生具备这四个环节进行产品系统开发的能力,形成初步的运用学科知识进行设计产品及系统制作的能力。

二、基于CDIO理念的工科班主任工作方法

CDIO工程教育理念体现了现代工程师所应具备的服务于现代工业产品从构思、设计、实现到运行的全过程所必须拥有的基本能力。CDIO工程教育理念要求以此全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不仅包括知识,而且包括学生个人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及产品、系统和过程的构建能力。

工科专业班主任在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全过程中,一直起着组织协调以至直接参与的作用。基于CDIO理念的工科班主任工作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班级成员组合形式灵活多样

当前,班级成员集中于几个寝室,交流范围狭窄。课外活动形式单一,以休闲娱乐项目为主,且相当部分寝室成员全体沉迷于网络游戏。自主修养的目标指向性不强。

CDIO理念落实“基于项目的学习”,这就要求班级成员以项目小组的形式组合在一起,项目小组的目标可以多种多样。例如:

主题班会的组织工作委托给项目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提出活动程序、内容、邀请来宾,协调演讲或表演节目单。整个主题班会的组织过程,就是C(构思)D(设计)I(实现)O(运作)实施过程。

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课程设计项目就是实际工程项目的简化,班级成员按照课程设计项目分成若干小组。小组工作从CDIO模式的C(即构思)部分启动,主要任务是明确客户的需求,考虑技术、企业战略和制度等因素,不断改进概念、技术和商业计划。教师引导学生编写项目计划书,明确该项目的主要模块。模拟实际项目开发,指定各个模块的负责人,进行分工协作。

班主任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个性特点,指导学生分组,协助专业教师督促项目小组工作。

2.CDIO理念与班风建设

CDIO工程教育理念高度关注人际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CDIO大纲规划了培养学生工程领导力的方案,其中重要的能力要求是学会在工程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争端、化解矛盾。班风建设过程类似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班风是学生道德情操、理想信念、团队和谐协作、学习风气、精神面貌等方面的集中反映。班风的形成既有鲜明的社会时代特色,又有班级的独特的专业和人文个性。良好的班风对学生的影响在方向上是积极正面的,方式上是潜移默化的,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学习氛围,健康的生活环境,进取的精神状态,有乐于奉献的牺牲精神。

优良班风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班主任将班风建设项目分解成“班风目标设定,制定班纪班规和班级奖惩条例,班级活动实施方案”等若干个子项目。依据各个项目小组的特长,分配给项目小组。例如:

班风建设目标的设定,需要项目小组同学结合社会大环境,班级专业特点,全体班级成员个性差异,制定出学生普遍接受、乐于为之付出的目标。

制定班纪班规和奖惩条例的项目小组,需要认真学习校纪校规,观察班级已经出现的错误行为,预测可能出现的错误行为,制定的班纪班规能够取到效约束学生错误行为的作用。奖惩条例要宽严适度,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

班级活动实施方案要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围绕学科专业基础能力、人际交流和沟通、团队合作、工程项目开发和组织实施等方面展开。例如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学科专业技能竞赛、文艺演出、知识讲座等。

3.CDIO理念与学风建设

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实现高校教育与工程实践关系的重构,在继续加强基础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向关注生产实践回归。这是工程教育与工程实践关系的第二次转折。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及创新能力。

按照CDIO大纲的要求,实现三大能力结构的有机结合:一是理论层面的知识体系,包括未来工程师个体必须掌握的基础科学、核心工程基础和高级工程基础等知识体系;二是实践层面的能力体系,包括未来工程师个体必须具备的工程推理与问题解决技能、实验与知识发现技能、能够系统思维能力等;三是人际交往技能体系,包括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外语交际能力及在企业与社会环境中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工程产品或者系统的能力。

学风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精神风貌,它是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科学精神、学习方法、意志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反映。学风既是大学精神和文化的集中体现,又是衡量和评价一所大学办学品位、育人环境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标志。“学风就是质量,学风就是水平,学风好坏是一个学校的声誉”,世界一流大学除了拥有世界一流的学术大师、一流的学生及一流的教学科研设施、一流的学术成果等,关键在于它们拥有优良的学风。

班级学风建设不是局限于这个孤立的小集体。与学校和院系管理风格、办学定位、教师教学风气紧密联系。CDIO理念的班级学风建设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引导各个项目小组积极参与到学校(或院系)的学生组织和各项社团活动。开阔知识视野,磨炼意志品质。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

(2)引导项目小组与全体任课教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及时反馈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

(3)引导项目小组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和各类学科竞赛活动。

(4)引导项目小组积极参加实习实训和就业创业训练等实践创新活动。

(5)引导项目小组搜集整理促进学习的好方法。也重视寻找影响学习的不良行为。制定班级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规章制度。

(6)引导项目小组与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联系,由“双导师”进行基础学科知识能力和企业实际工程能力辅导,缩短学生到工程师角色的转换时间。

4.CDIO理念与班级文化建设

按照CDIO大纲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勇于冒险的积极性与意愿;坚持项目的恒心与弹性;对项目方案的批判思维;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与终身学习能力;职业道德、诚信与责任感;创建高效率的团队;工程项目开发和实施的社会规则、历史与文化环境;工程项目时代性问题与价值;学会包容和欣赏不同的企业文化;全球化视野。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涵和文化特征的班级形象和思想行为方式。班级文化包含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班主任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循序渐进地实现CDIO大纲的要求。班级文化建设需要突出的时代主题即“中国梦”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引导项目小组将班级固定教室、活动室、班刊班报、宣传栏等布置得有文化特色,陶冶学生的情操。

(2)引导项目小组建立班级QQ群,交流学习与生活的经验和体会。

(3)引导项目小组作好班级制度建设。这是支撑班集体发展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制度安排和道德规,直接影响到班级成员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塑造。

(4)引导项目小组作好班级活动。包括班会和团组织生活会,同学生日祝福活动,学生科技文化和艺术活动、体育运动会、各种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活动等等。

三、基于CDIO理念班主任工作的要点

第一,明确社会经济发展对工科专业人才的能力与素质要求。主要有如下五个基本层面:

(1)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2)具有适应环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具有团队合作能力,善于沟通协调。

(4)具有较强的全局观和实践创新能力。

(5)具有责任心,有担当,能吃苦耐劳等意志品质。

第二,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培养的高度融合,树立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理念。尤其是要发挥思想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专业教师的引领作用。

第三,CDIO工程教育理念高度重视提升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与人文情怀。工科大学生不仅要成为工程应用型的技术人才,还必须有思想、有情感、有是非判断力。

第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学研究、创业实践活动。班主任要在这些活动中,不仅起到组织协调引导的作用,更要注重培养独立自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和意志品质。

第五,加强与专业教师的沟通与联系,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到本科生“导师”群体。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努力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为学生的学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2012年以来,作者所在湖北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实施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教学、科研、学工配合协调,改进班主任工作方法,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明显成效。2015届毕业生中,总数87%以上的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过各类学科竞赛培训、科学研究项目、创业实践活动。在“挑战杯”、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软件设计、电子设计等高水平学科竞赛中获奖。普通本科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考研上线率达到30%,有的专业甚至超过50%。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和继续深造高校的好评。

参考文献:

[1]张彦春,王孟钧.基于课程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构建与运行[J].中国大学教学,2012,08.

[2]程玉莲.试论工科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责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5.

[3]罗高涌,张瑾.基于CDIO模式的校企合作办学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探索,2011,5.

[4]查建中.工程教育改革战略“CDIO”与产学合作和国际化.中国大学教学,2008,05.

[5]李志敏,黄兰英,熊曾刚.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编译原理课程教学方案[J].计算机教育,2015,4.

[6]林艳芬,江传英.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4.

[7]张素琴,吕映芝.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对大学生学业发展的影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

理工科专业范文3

普通的理工类院校(二本批次)也不甘落后,为了扩大生源和提高自身在同类院校中的知名度,每年增设新专业时,它们也开始“移情别恋”至文科类专业。再结合其他文科类专业的发展情况来看。理工类院校增设文科类专业已是大势所趋。因此,文科生在填报志愿时,目光不用仅停留在文史类院校或财经类院校上,而应把目光“放之四海”,从而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院校。

以下是本人总结的部分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类院校开设的部级特色文科类专业情况,供参考。

1.理工类院校文科专业的学习内容

理工类院校的文科专业。尽管名称与文史类院校相同。但其开设的课程和学习内容还是与文史类院校有所区别的。理工类院校往往依托自己原来的理工优势和师资力量,在文科类专业中加设或加重了理工科课程的内容。例如,同是新闻学专业,理工类院校更强调实际操作能力,在开设一般专业课的同时,有的理工类院校还开设心理学、Photoshop、计算机等课程:同是英语专业,文史类院校注重的是语言文学,而理工类院校则往往朝科技英语方向拓展,学生除了要学习专业英语课程外,还得学习高等数学、物理等课程,而且教材还是全英文的:同是法学专业,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的是医药卫生方向,大连海事大学招的是海商法方向,北京物资学院招的是流通法方向。至于那些文理兼招的专业,如管理学、金融学、会计学、档案学等,欲报考理工类院校的考生更要注意,如果你的数学成绩较差或者对数学不感兴趣,那么最好避而远之。

2.根据个人的特长和兴趣选报院校

选报何类院校要与自己的性格特征、职业倾向相结合。一般来说,理工类院校校风淳厚、学风严谨,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它强调的是专业人才和专业技能。如果你与陌生人一说话就脸红、心跳加速,喜欢独立思考,喜欢刨根问底,那么,理工类院校可能就是你最好的选择。文史类院校则往往是海纳百川、百花争艳,浪漫有余而严肃不足,它更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课堂之外,还有各种社团活动供你选择。因此,你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选择与自己相匹配的大学和专业。

3.文科生可以报考的专业

理工科专业范文4

摘要:理工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要想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翻译人才,理工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要紧跟时展的要求,对自身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角色定位,要坚持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并不断改革和创新。本文分析了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现状,主要研究了其课程定位和课程建设等问题,并针对客观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理工科类院校 英语专业 翻译教学 特点

一、引言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 0 0年)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十几年的实验、实践证明,这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思路是符合国家、社会和市场的需要的。尤其是随着21世纪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对外交流的加强,国家、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他们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是仅仅要求他们掌握基本技能,即听说读写译,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将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其它专业知识相结合,能够灵活运用与变通,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实践,为祖国的建设增砖添瓦。

翻译课,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技能课,涉及到学生的英语词汇、语法、语言知识、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汉语水平等等, 可以说是除了听力和口语表达之外的各种语言能力的一个综合体现。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至少有 185 所理工科大学设有外语专业,毫无疑问,它们也同样是培养外语人才的重要力量,然而,客观地说,到目前为止,翻译课教学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翻译课教学现状分析

1.优势

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优势还是有的,因为学校的跨文理工的多学科知识氛围比较浓厚。

(1)文理工多学科,背景知识丰富

理工科类院校多学科的知识氛围浓厚,这一点从客观上来说,扩展了英语专业学生的视野。一般来讲,理工科类院校以理工科专业为主要特色,同时也设置一些其他的包括文史类在内的专业,这样一种情况无疑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跨文理工的多学科文化背景。通过选修课、课外活动和讲座,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有机会接触和学习一些跨文理工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甚至与本校的特色专业紧密相关的一些翻译材料也会被教师引入到翻译教学中来,这些材料密切联系实际,实用性更强,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翻译课堂只采用单纯的语言文学类翻译材料的不足。

(2)教师与时俱进,学生耳濡目染

理工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历史至今只有较短的 20 几年时间,教师队伍相对比较年轻化,思想开放,与时俱进。一方面,他们熟悉现代教学技术,对提高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录音、录像、电视、网络以及多媒体等课件的使用能够很好地把控。另一方面,年轻教师在年龄、心理、个性上与学生较接近,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有亲和力,学生愿意接近他们、咨询他们,和他们进行交流,进而协助教学活动更好地展开。而年轻教师也相对愿意接受学生的意见,这样,从客观上来说,可以及时得到许多真实的教学反馈。

另外,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以理工科为主导,注重实践的环境中,也会培养起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学习和提高翻译技能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翻译也是一种实践,须多译多练多实践,才有可能培养出良好的翻译直觉与能力。

2.劣势

理工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也有其不足,主要反映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教材特色、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

(1)学科基础薄弱,人文底蕴不足

理工科类院校的外国语学院由于建院时间不长,学科基础相对薄弱,学科建设有待提升,与教学相关的硬件设施还不太完善,相关的英语期刊和图书不太齐全,国内外英语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获取渠道狭窄,学校人文领域的讲座及活动缺乏。由于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和外语类院校与老牌文科院校相比,就显得人文底蕴不足,在这方面处于劣势。

(2)师资力量不足,仍需补充人才

一般来说,翻译课的教师在承担翻译教学任务的同时,多数还承担着其它的教学任务,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创新,会影响翻译课的教学质量。特别是理工科类院校的外国语学院建院时间短,师资力量不足,能专门从事翻译课教学的教师更是有限。同时,缺乏具有扎实的跨学科知识的教师,来讲授翻译课,甚至无法将学校的一些优势学科跟翻译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

(3)教材缺乏新意,特色有待加强

翻译教学应该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然而,目前多数理工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翻译课所使用的教材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一点。它们大多仿效外语类院校,采用传统的翻译教材,以文学翻译为主,教学示例亦比较陈旧。换句话说,这些教材没有考虑到学生毕业后会较多地从事如经济、科技、广告、商务等实用性翻译工作,所以,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同时,理工科类院校在利用本校的优势学科背景,组织教师编写跨学科的特色翻译教程,形成自己的体系,突出特色方面有待提高与加强。

(4)教学模式单一,需要大胆创新

目前我国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归纳总结较少,针对具体语言的就事论事的讲解较多,‘授鱼’多而‘授渔之法’少。”教学理念较多的是简单仿效外语类院校和老牌的文科类院校,缺乏自身特色,无法形成竞争优势。翻译教学模式落后,多数采取纠错法,即教师先讲解一些翻译技巧,然后由学生做一些相关的翻译练习,教师再进行讲评,虽然偶尔穿插一些小组讨论、学生互评等活动,但总体上说,教学模式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发表意见和讨论的机会相对较少。

(5)课程设置欠妥, 无法满足需求

从目前来看,大多数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的课程设置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科发展的需求,“学”与“用”严重脱节。由于对翻译教学存在着“认知上的欠缺”,不少翻译教师并没有认真考虑市场需求,没有更多地、扎扎实实地对学生进行翻译技巧训练,很明显,这种做法与服务作用日趋明显的实用翻译是脱节的。从这里可以看出,课程设置若没有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就会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很好地运用于实践。

三、课程定位

理工科类院校应结合本校跨文理工的学科背景优势及社会发展趋势,准确合理地定位英语专业翻译课程,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目标。

1.以市场为导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一些新兴的语言服务行业,如技术写作、编辑排版、多语翻译等等,已经进入到翻译企业的业务范围之中。翻译企业的员工,尤其是职业译员,要想完全胜任这些工作,适应市场的需求和要求,就必须扎扎实实地掌握一些过硬的翻译技术,如机器翻译、翻译记忆系统、术语管理系统、本地化软件工具等等。据此,理工科类院校在定位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实施具体的教学内容时,不仅要设置传统的口、笔译课程,更要设置翻译技能和翻译管理策略等课程,即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帮助学生适应市场的需求。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帮助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实现从原来的服务于英语教学到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的转变。

2.以优势为特色

目前,本着建设复合型院校的指导思想,一批理工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也在蓬勃发展,逐渐走向完善与成熟。各大理工科类院校应该基于自己独特的理工科专业和行业背景,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注重科技翻译特色教学,设立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翻译课程,从而为培养有特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翻译人才做出贡献。

四、对理工科类院校翻译教学的建议

针对以上所说的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笔者认为,可以从师资培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四个方面加以改进。

1.加强师资建设

师资状况会直接影响翻译教学的质量,所以,加强师资建设是目前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师资建设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加强呢?第一,要在专业知识方面对教师加强培训。学校可以鼓励外语教师多参加国际、国内举行的各种与翻译教学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同时也可以邀请翻译方面的专家来学校定期举行讲座,为教师们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教学经验的环境。第二,要拓展教师的应用型学科知识。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的教师要有更强的“行业意识”,懂得在翻译教学中融入和实践密切相关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跨学科知识,尤其是跟学校的主打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

2.改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一般都是以教材为依托,由于很难找到理想的翻译教材,那么,鼓励教师围绕教学大纲自编适合专业教学的翻译教材就成了势在必行的事情。这样的教材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体现一个学校的特色。举例来说,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一些与本校主打专业相关的翻译训练,如,科技英语文献的阅读和检索、应用文体学、电力、能源等等,所有这些内容都可以使翻译教学更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实用性,也更能突出翻译的特色行业优势。另外,理工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的学生人文知识相对比较缺乏,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现状,在教学内容上多增加一些人文、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以此来扩大学生的视野,这些对学生的成长都是非常有利的。

3.改进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理念越来越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这些越来越成为每个教师的努力方向。

在翻译教学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亟需改进。翻译教学要努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任指导者、组织者。这些教学方法都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在评议中,可以尽量让学生互相评议,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有时,甚至还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他们喜欢的翻译材料,然后,师生一起共同探讨最佳译文。对敢于尝试新方法的教师来说,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

在教学过程中,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问题式学习”来进行翻译教学。“问题式学习”的核心理念是以“翻译任务——问题求解情境”为中心,以问题求解为主线,实现了教师、学生与翻译任务三者之间的平衡。教师通过创建以真实任务为驱动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搭建平台,引导学生通过真实的或仿拟的翻译活动体验真实翻译过程的复杂性。就拿科技翻译来说,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的翻译案例,让学生去实践,去练习,进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发挥指导作用。译者可“根据翻译情境和目的建构翻译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形成专家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获得智力启迪和实践真知。

4.调整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区分两种不同的概念,即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根据教育部2000年版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翻译(笔译)的描述,“笔译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笔头翻译的基本能力。介绍各类文体语言的特点、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分析以及各种不同文体的翻译方法,使学生掌握英汉双语翻译的基本理论,掌握英汉词语、长句及各种文体的翻译技巧和英汉互译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翻译课在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充当着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此乃传统的教学翻译(Teaching Translation);另一方面,应该指出的是,在翻译教学中,也应重视学生翻译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培养,此乃翻译教学(Translation Teaching )。让·德利尔认为,“教学翻译是指为了学习某种语言或在高水平的实践中运用这种语言和深入了解这种语言的文体而采用的一种方法。”而翻译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的为了学习语言而进行的活动,而是要学习在某些特定场合下,如何运用语言传递具体内容。张美芳认为“前者是通过翻译练习来提高学习者的外语水平,这是外语教学的一部分;后者是把翻译作为一门专业来教,其主要任务是系统地介绍翻译的基本知识,训练初步的翻译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

虽然语言能力是翻译的必要条件,但是仅仅具备语言能力又并不代表着可以进行翻译实践。显然,传统的教学翻译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心理期待和未来就业市场的需要。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设置应该是介于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之间的,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也要强调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翻译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理工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翻译人才,理工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对自身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角色定位,要突出本校特色,突出本校优势,紧跟时展的要求,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上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不断改革和创新。果真如此,理工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势必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有新的发展和变化,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5

[2]庄智象.翻译教学研究与改革[A].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3]吴春梅. 论非重点大学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定位问题[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84-85

[4]穆雷,杨冬敏.从翻译企事业员工的现状和市场需求看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3):57-60

[ 5]袁亦宁.翻译技术与我国技术翻译人才的培养[ J ] .中国科技翻译,2005(1):51-54

[6]罗世平.也谈21 世纪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J].外语界,2000(3)

[7]杨晓华.基于问题学习的翻译教学研究——以MTI文化翻译课程为例[J].中国翻译,2012(1):35-39

[8]李瑞林.从翻译能力到译者素养: 翻译教学的目标转向[J].中国翻译,2011(1):46-51

[9]让·德利尔.孔慧双译.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10 ]张美芳.中国英汉教材翻译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50

作者简介

张晓翠,女,河南省长葛市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学。

理工科专业范文5

关键词:工程管理本科 教学效果 培养方向

一、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向定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具备工程咨询、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管理能力,能够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管理、工程施工、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及研究工作的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

二、应健全系主任、二级学院院长任职制度

由于现阶段系部专业发展遵循的是系主任或二级学院院长负责制,因此该岗位聘任应遵照以学科专业建设为主、行政领导为辅的方针。通过我本人对国内几所211院校的调研得知,大部分系部主任或院长为博士、教授,还有个别院校为“长江学者”,当然这是国内高校注重专业建设的具体体现,更充分体现了教授治校的理念。但是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二本院校,不注重这种学科建设的理念,一味的“官本位”思想,该职位往往是处级干部担任甚至兼任。由于对专业方向的把握不到位,失去了办学根本,始终把生源和就业看做第一位,既然办不出特色,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生源和就业当然会成为问题,不可能促进整个专业的良性发展。

三、特色课程设置应适应现阶段生存环境

国内大部分综合性院校几乎都设置工程管理类专业,各大院校为了体现出办学的与众不同往往设置特色专业,但是只注重特色而失去了学生适应现阶段生存环境的根本,为了规避这种现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合并部分专业基础课

在主要课程设置中,专业基础课有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基础、管理运筹学、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课程。就针对前面所列举的课程而言,经济学基础和工程经济学两门课程就可以选择其中之一。

(二)开设公共关系课程

新世纪的高等教育强调的素质教育,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建筑市场,具体来讲主要是在建筑工程公司就职,部分学生可能进入政府或者金融机构就业,因此在复杂以及乱象丛生的建筑领域生存,要注重任何人之间的相处,以及和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公共关系。因此开设公共关系课程有利于指导学生在和各种人群沟通交流中解决问题。

(三)开设谈判课程

由于我国现阶段建筑市场是采用招投标的方式来确定中标人,因此在谈判时如何使自己的利益更大,或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如何使自己的损失变得更小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谈判时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甚至博弈,各方追求的不是损人利己,更不是损人不利己的结果,而是如何通过沟通与交流使双方取得双赢的局面,这样不仅可以保持利润目标,而且还可以交往很多该领域的朋友,对公司和个人以后的发展开创出新的局面。因此谈判时一种艺术,要想培养工程管理专业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过硬的综合性人才,建议应该开设谈判类课程。

四、应健全专任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制度

高等教育中专任教师是整个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教师应该具备“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能力,三尺讲台可以使人“明理、笃行、思远”,因此老师的教学效果应是任何高校生存的根本。

(一)建立多媒体教学效果预评价制度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设备进入了千家万户,同样也进入人类灵魂的殿堂--高等学府,现在的高校老师大多采用电子教案、PPT、Flash等媒体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起到了帮助作用,但无形之中也会带来弊端。

(二)鼓励教师与学生之间加强互动

“教学”是“教”与“学”的配合,作为老师如果只按传统的授课方式来讲授,只是做到了教而忽视了学,学生学习中,知识的来源最多的不是来自老师的讲授,而是学生自学得来的。因此老师在讲授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在课堂上和学生打成一团,像朋友一样相处。

五、让学生加入到教师的科研中来

高校教师都应该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不仅有利于个人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工程管理学科,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学科,更应该加大科研力度,另外科研应该学以致用,因此让学生加入老师的科研团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工程管理研究方向的了解,并且能够深入的应用到具体工作中去。

六、结束语

总之,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面向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多学科相融合的专业,面临的建筑主体的素质参差不齐,要想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当代大学生,就要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建立培养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的学科方向,健全教师授教学生的教学方法,设置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特色课程,使得工程管理本科专业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能够适应时代需要的整体方向。

参考文献:

[1]骆舒洪.有效教学的理念、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2007(5).

[2]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

[3]刘广富.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07(4).

理工科专业范文6

理工科学生的高等数学能力构成

1.学习高等数学的能力。一是数学感觉和判断能力。一个专业问题摆在面前,首先要判断它是不是数学问题?是哪一类数学问题?包括哪些能察觉的数学因素?例如,函数变化、随机观察、几何描述、优化决策和计算算法等,这就要能够对数学本质有所理解,从宏观上能够进行大体的判断;二是数据搜集与分析能力。数字化时代,数据无处不在。能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驾驭数据,用各种数学方法,特别是数理统计方法指导自己的专业学习探究;三是数学抽象与数学表示能力,即会使用高等数学原理、符号、公式抽象地表示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能够将具体的专业问题中数量关系表示为可以运算的数学模型;四是归纳猜想与合情推理能力,即善于运用类比、联想、归纳等一般科学方法,观察专业问题的数量关系,做出猜想;五是数学联结与数学洞察能力,即掌握数学的本质,提炼高等数学思想方法,欣赏高等数学的魅力;六是数学计算与算法设计能力。对数字与符号依一定算法可进行运算,对大量专业问题的数据进行处理,是专业学习的实际需要;七是理性思维与构建体系能力。掌握高等数学的辨证理性思维特征,不走极端,不含糊马虎。在专业学习中能够数学地思考问题,并和别人进行专业数学交流,最终形成比较完整的专业数学的思想体系。

2.创造性应用数学能力。包括提出专业数学问题和质疑的能力,即具有怀疑、善于思考、敢想的品质;建立新的专业问题的数学模型,并解决专业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将一类的专业问题进行数学联结的能力;构建专业学习探究中的新数学对象(概念、理论、关系)能力;善于运用计算机技术展现专业发展中的数学规律的能力;辨明“好的专业数学方法”和“不太好的专业数学方法”的能力。

高等数学能力实质上就是“经典数学知识产生于本专业以及应用经典数学知识、方法解决本专业问题”的能力。两种不同的数学能力是与学习活动和任务性质相关联的。只有明确两种水平能力的内涵和关系才能把握高等数学能力培养的科学方法。

理工科学生的高等数学能力培养

1. 知识学习。一是知识目标。理工科的高等数学知识除了“有效知识,先进知识,在今后学习和工作中探究和开拓创新以及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中长期发挥作用的知识”外,一些基础性、经典性的知识和方法仍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基础。例如,分析与代数、几何的相互结合知识,向量的表达,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等知识的学习,以及数学知识方法与专业知识相互交融的知识和赋予专业背景的数学知识等等,这些应是学生创造性应用数学能力发展的不可逾越的基础。二是 知识呈现。传统的数学教学多以静态形式呈现数学知识。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应用数学的能力,应采取动态形式呈现高等数学知识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到许多重要的数学概念、方法和结论,而且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领会数学的精神实质,使学生感觉到他们所学知识是有其现实的来源和背景,有其物理原型和表现。为此,教学方法应由注入式向启发式讨论和研究式发现转变,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数学学习能力。

2.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数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的数量关系概括,而哲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思想概括。学生要真正从宏观到微观理解把握高等数学思想方法,需要先对高等数学,乃至一般的科学数学方法,直至数学的解题方法有一定的哲学范畴认识。

第一,数学的哲学范畴理解。包括数学形式和内容的理解;数学运动与静止的理解; 数学偶然与必然的理解; 数学观念与本质理解;数学原因与结果的理解。其他如精确与近似(计算数学),整体与部分(函数的整体性质与局部性质,如最值与极值等),同一与差异(模糊数学)等,都是理解重大数学思想方法的视角。这些重大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一个大学生的重要修养。学习高等数学,打好数学基础,就是用数学观点来深刻理解专业知识,教师要有意识地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加以阐述、点拨。

第二,一般的科学数学方法领会。培养学生创造性应用数学能力,学生就得掌握一般科学方法。与一般科学方法相对应的数学方法有:分析与综合,对一个事物进行分析,首先要加以分类,数学分类强调“不重不漏”,这是为了保证数学结论的完备性和独立性,又如,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是指无穷小的,为其他学科所没有。数学的综合,更多体现在数学学科之间的交融;归纳与演绎。数学是一门演绎科学,也使用一般的归纳法,并且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法,这种归纳法是跨越无限的思想实验,在描述具体事物时通常只能进行有限的归纳,这是数学特有的方法;数学实验方法。数学中的实验,多半是思想实验,即假定某条件,那么会有某结果,因而可以达到目的或否定命题。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使用,数学教学中常做一些计算性的检验,通过计算一些特例得到普遍的猜想,甚至用近似的方法逼近最后结果,这种过程类似于专业的研究。

上一篇备用金管理

下一篇公务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