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实训总结范例6篇

阳台实训总结

阳台实训总结范文1

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正式启动以来,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各市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阳光工程的实施,取得了明显进展:一是制定了实施方案。各市在认真贯彻执行省六部门下发的《关于组织实施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通知》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成立了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确定了任务目标,制定了保障措施和实施工作方案,为阳光工程的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召开了启动仪式。省阳光工程启动仪式召开以后,秦皇岛、唐山、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十个市已召开了市级启动仪式,邢台所有的县也全部启动,有力地扩大了阳光工程的社会影响。三是确定了试点单位。各市按照省阳光工程办公室的要求,认定了一批符合条件的创业培训试点县、扶贫技能培训试点县。各市阳光工程办公室坚持认定原则、严守认定条件、严格认定程序,确定了创业培训试点县35个、扶贫技能培训试点县10个,为搞好阳光工程试点工作创造了条件。四是筹措了资金。各市阳光工程办公室为了确保阳光工程的顺利开展,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主动与财政部门协调,取得了较好成效。邯郸、唐山、衡水、邢台、廊坊、张家口等市已确定了用于培训补助的资金已落实,确保了阳光工程的组织实施。另外各市阳光工程办公室根据省阳光工程办公室制定的专项培训补助资金补助标准,明确了引导性培训补助的标准。五是摸清了底数,建立了台帐。省阳光工程办公室按照《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意见》的要求,分别规范了引导性培训台账、技能性培训台账、创业培训台帐以及就业台帐,从而保障了各级阳光工程办公室在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有章可循,使全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廊坊、邢台还对本市的劳动力资源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查,摸清了底数。我省阳光工程的启动和实施,受到了国家劳动保障部的肯定,部工作信息专题刊发了我省阳光工程的做法。在2008年中国职协年会上,林永三副部长对我省阳光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与会各省代表一致认为我省阳光工程目标明确,措施有力,资金到位,值得借鉴和推广。该项工作也得到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省阳光工程办公室务必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全省各市“阳光工程”进展不平衡,个别市虽转发了35号文件但没有制定实施细则。二是个别市存在等靠思想,工作主动性不高。三是部分市县缺乏工作经费,影响了工作进度。四是宣传工作不到位。

为使阳光工程更加扎实、有效、规范地运行,全面推动我省阳光工程的深入发展,我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注重落实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省阳光工程办公室成员单位及各市务必提高认识,保证政策、资金、组织、措施“四落实”。一要保证政策落实。要将国家和省确定的一系列惠泽农民的培训政策落实到位。二要保证资金落实。目前,国家和省级资金已到位,省资金分配方案经省政府同意后很快下达各市。各市要积极主动地向当地政府争取工作经费尽快到位。三要保证组织落实。各市、县要配备专门工作人员抓好阳光工程工作,力争在2008-2010年阳光工程实施期间将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四要保证措施落实。要使季报、督导、检查等措施扎扎实实落到实处,避免走过场。今年底,省阳光工程办公室将把各市目标完成情况通报各市政府。

二、抓好基地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各市要按照35号文件要求,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基础性工作。各市、县阳光工程办公室要与承担阳光工程培训任务的基地签订任务责任书,并要求各基地设有专职工作人员和专项台账资料;要把基地的培训收费标准和国家补贴标准张贴上墙,确保国家财政补贴资金足额用到农民身上;及后培训要统一使用省阳光工程办公室确定或开发的教材,尤其是引导性教材,全省务必统一,要将各市使用引导性教材的数量作为对各市开展引导性培训的统计考核依据。要将国家印制的阳光工程宣传品在培训基地统一张贴,以扩大阳光工程的影响;各市要按照要求按季上报阳光工程进展情况。

三、公开公正,选好基地

筛选和认定培训基地,是关系到阳光工程能否完成、培训质量能否保证的关键环节。要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公开、公正、公平地认定基地,要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现有劳动保障、农业、教育、科技、建设等部门的教育培训机构的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开展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目前还没有完成基地认定工作的市请务于8月10日前完成该项工作。已经完成认定工作的市尽快开展培训工作。

四、抓好典型,全面推进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一项新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因而,抓好典型,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工作方法尤为显得重要。经各市阳光工程办公室上报、省阳光工作办公室确认的培训示范县、创业培训试点县及扶贫技能培训试点县要严格按照阳光工程办公室的要求,建立规范的培训台账和就业台账。确保各级财政的培训补助落实到每个受训农民的身上,让广大农民切身体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和温暖。各市阳光工程办公室要及时总结各试点县的经验,充分发挥示范性作用,从而全面推动我省阳光工程的全面、扎实、有效地开展。

五、加强督导,确保进度

各级阳光工程办公室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督导检查工作,确保该项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省阳光工程办公室要经常对各市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对好的做法经验进行表扬推广。目前还没有开展启动仪式的市务必于近期开启动仪式。省阳光工程办公室拟在10月份组织对各市阳光工程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年底国家阳光工程办公室将对我省的阳光工程工作进行抽查,希望各市要做好准备迎接检查。

六、搞好宣传,扩大影响

阳台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全民技能 振兴工程 濮阳市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229-02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是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依托。为进一步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打造人力资源新优势,近年来,河南省濮阳市积极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政府主导、政策引导、重点突破、综合推进的工作机制,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开设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持续扩大职业技能鉴定规模,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市拥有高技能人才5.28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28%,其中技师、高级技师0.33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4.9%。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新技师培养和高级工鉴定的人才逐年增长,有力稳定和扩大了我市就业规模,为推进濮阳新一轮赶超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濮阳市的主要做法

(一)政府搭建平台,打造强力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的良好环境

1.政府领导带头示范,强化技能振兴的上位意识。濮阳市主要领导多次到市高级技工技校、职业中专、专业技校等技能培训基地实地调研;市领导在每年召开的全市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大会上亲自做工作报告,市长办公会多次研究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工作。

2.制定政策文件,强化政府职能。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陆续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全市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实施方案》、《2014―2017全民技能振兴工程行动计划》等文件,把技能振兴工程工作纳入全市“人才强市”、“工业强市”战略。

3.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合作意识。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领导小组。建立工作协调沟通机制,制定联席会议制度,全面负责推动全民技能振兴工作新格局。

(二)实施政策引导,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培训

1.综合施策,大力推进技能振兴工程。由市县(区)人社部门牵头,教育、农业、扶贫、残联、妇联、团委等职能部门分工合作,集聚培训资源,充实培训力量,发挥多部门培训鉴定优势,集中用好补贴政策,共同发力,整体推进。

一是人社部门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就业培训工作。实行“培训、鉴定、就业”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全程提供免费服务,指导全市65所各类职业培训学校开展送技能下基层、进企业、入乡村活动,确保国家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充分调动大学生、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各类群体的培训热情,将创业培训和小额担保贷款有机结合,对培训合格者优先提供贷款资金支持,提高培训后的创业成功率。

二是教育部门结合学历教育做好培训工作。全市职业中专等职业教育机构目前在校学生1万多人,开设旅游、数控车床、电工电子、焊接技术、汽修、计算机、幼教等专业。

三是农业部门主要针对种植、养殖、农业技术、农业开发方面的培训,大力开展“阳光工程”技能培训,大力扶持花卉、养殖和无公害蔬菜基地,加速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四是扶贫办利用部级、省级贫困县的优惠政策,针对濮阳县、范县、台前县等黄河滩区大力开展“雨露计划”培训。

五是残联创新开设适合残疾人自身状况的保健按摩、服装缝纫等专业的培训工作,帮助改善提高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归属感,实现自身价值。

六是财政局配备专职人员,全程跟踪协助培训班的开班、培训、鉴定工作,及时拨付资金、落实优惠政策。

2.注重培训品牌的塑造,鼓励培训学校开设特色专业作为学校主打专业,集中优势资源,优化师资配置,提升硬件水平。在全市定期开展品牌专业评比展示活动,已经形成特色鲜明、专业突出、质优效优的培训局面。在校学员培训结业后由学校开办的家政公司统一安置或者学员结业后合伙开店等等举措,均达到了学员高薪就业的目的。

3.突出实践,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职业院校大力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学生毕业前统一进行考核鉴定,获取职业资格,奠定职技人生的良好开端。根据企业生产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开展技能鉴定,准确体现职工的实际技能水平。

(三)重点抓推进,促使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持续深入发展

1.以项目促带动,强力推进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近五年来积极争取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项目建设资金,完成城乡技能人才培训鉴定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建设项目15个,提高全市职业培训效能。截至2015年6月,全市各累计培训13万余人,年鉴定高级工、技师3500余人,向省厅推荐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级)92人,带动了职业技能人才的有序梯次增长,技能人才资源的储备更为充实。

2.以竞赛促带动,提高培训质量。为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经常组织全市职工技术比武、技能表演赛等活动,涉及电工电子、数控车床、计算机、焊工、钳工、机械、建设、烹饪、交通、商业服务等10多个行业(工种)。目前,职业技能竞赛已经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促进了优秀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3.突出校企合作,发挥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示范作用。采取引校入企模式,促进工学结合。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针对性。采取引企入校模式,共建技能实训基地。例如近年来我市引进北大青鸟、汽修等企业直接在职业学校投资建立实习基地和车间,结合企业需求开设“油田班”“化工班”等,受到了广泛好评。

4.突出人才评价制度带动,为真才实学者拓宽技能晋升之路。在考评范围上,尝试扩大到国家职业标准设定等级的所有工种,为各专业人才提供技能鉴定平台;在考评方式上,坚持以考为主,以评为辅,考评结合,多维度评价;在考评内容上,突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注重考验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2013年被推荐为“全国技能人才培养先进单位”的中原大化代表全国企业届在人社部全国高技能人才培养表彰大会上发言,中原大化年均培养量(含为其他化工企业代培)达300人以上,从2010年至今培养技师410多人,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比例占技术工种从业人员总数的67%,技师、高级技师占技术工种从业人员总数的23%。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当前,虽然濮阳市已初步改善了技能人才队伍结构,扩大了技能人才队伍总量,激活了技能人才的创造活力。但是,依然存在着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基础设施薄弱、培训手段单一效果不佳、用人单位高技能人才培养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培养机制不够完善;培训与实践联系不紧,存在脱节现象;校企合作整体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无法满足当前全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濮阳市各级技工学校基础差、条件薄弱。相比其他市,该市人社部门下属的县区技工学校普遍建校较晚、专业教师少、规模小,生源质量差,教学实习实验设备不能适应培训工作需要,无叫得响的拳头专业。有些县尚无技工学校。

2.急需濮阳市地方财政加大投入。我们积极争取到的河南省全民技能振兴项目按省里要求,需市财政按1∶1比例配套,但自2010年该项目实施以来,濮阳市一直未拨配套资金,省里历次检查都作为一个问题要求整改,并历年缩减濮阳市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建设项目。

3.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目前,濮阳市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的比例偏低,高级技师紧缺现象十分突出。随着产业升级步伐加速,工业强市战略有力推进,项目建设高潮迭起,高技能人才短缺形势将更为严峻。

4.“职业教育攻坚计划”项目及教育费附加中不低于30%用于职业教育部分尚未惠及人社部门的技工学校及民办职业培训学校。人社部门的技工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及民办职业培训学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职业技能培训的主力军作用,濮阳市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已经实施数年,但技工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及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很少得到此项目及教育费附加的资金支持。

5.技能培训生源组织难。就目前濮阳市农村劳动力分布情况来看,有70%~80%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已在二、三产业中就业,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精力参加培训。由于目前人工成本大幅度提升,很多农村劳动力看中的是眼前干一天一般100元多元薪酬的现实利益,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特别是对一个月以上周期长的培训项目更是没有耐心和信心,不愿参加培训,生源组织较难。

三、建议

1.积极争取省市优惠政策向“中原经济区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倾斜。目前濮阳市沿黄贫困县濮范台三县均无技工学校,无办校资金,无办校场所,加之当前的民工荒导致的招生难,技校生存难,积极协助这些县创办县属技工学校,想方设法积极争取省市资金支持,扩大黄河滩区贫困人口转移培训基地。

2.持续扶持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发展。引导民校大力开展“短平快”项目培训,“一校一品”,逐步形成品牌特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外出务工增加收入。

3.实施高端引领,创新激励机制,尽快出台我市龙都技能大奖、市技术能手评选表彰办法。按照国家和省及其它市做法,建立健全完善我市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等政策措施,尽快出台“濮阳市龙都技能大奖评选表彰办法”和“濮阳市技术能手评选表彰办法”,积极营造崇尚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4.创新建立大工匠制度。弘扬工匠精神,培养行业工匠,由人社部门牵头、联合总工会创新出台《在全市推行建立“大工匠”评选制度的意见》,企业每月给予一定的技术津贴,鼓舞和激励广大劳动者钻业务学技术的积极性。

5.建议市教育费附加“职业教育攻坚计划”项目适当考虑技工学校及民办职业培训学校。我市教育费附加中不低于30%用于职业教育部分能够考虑技校、民校,增强他们的办校实力,努力吸引农村劳动力参训,不断增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促进我市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6.夯实技能人才培养的后备基础。实施全员上阵,多措并举,把技工院校等职业学校招生列入政府工作目标,把招生任务明确下达到县区、乡镇,实施台账管理,按照时间节点推进。

7.加大工作力度,发挥市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领导小组作用。紧紧围绕濮阳化工基地、黄河滩区扶贫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坚持六路并进,各职能部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选准市场急需专业,扎实开展技能培训,打造濮阳培训精品专业,形成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

[1] 崔卫新.政府主导、创新机制、重点突破――新乡市全力打造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示范市的路径选择.人才资源开发,2013(4)

[2] 孙梦华,张慧杰.滑县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推进情况调研.人才资源开发,2014(7)

[3] 钟利平.民政科学技术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全国民政科学技术和技能人才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民政,2009(8)

阳台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水利普查;清查登记;阳谷县

为了全面真实掌握阳谷县水利现状,为今后水利工作发展提供准确数据,进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水信息支撑和保障。阳谷县水务局科学、认真做好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这次水利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灌区专项普查和地下水取水水井专项普查七项内容。

阳谷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水利普查工作,在机构、经费、人员、培训、宣传等方面做好部署,确保水利普查工作及时有效开展。

1.做好普查准备工作

1.1建立普查机构

成立阳谷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的组织和实施工作。将可能涉及到的单位负责人列为“领导小组成员”,相关单位列为成员单位,并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细化工作到个人,从而强化了政府推进和协助。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水务局,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具体负责普查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领导小组分为综合协调组、技术与调查组、数据处理组、培训宣传组、专项普查工作组、专家咨询组等。强有力的组织建设为水利普查的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1.2组建普查队伍

组建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普查工作队伍,是水利普查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阳谷县根据每个分区普查对象数量和工作难度,制定了详细的县、乡、村三级普查员、指导员选聘标准,严格程序,层层把关。

1.3落实普查经费

按照国务院通知精神,编制了经费预算,及时与财政部门沟通,确保水利普查经费足额落实到位。目前普查设备已购置、安装、调试完毕并已经投入使用。充足的资金和完善的设备保证了本次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1.4强化普查宣传

为顺利开展水利普查工作,普查办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宣传活动方案,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宣传水利普查,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水利普查的良好氛围。

2.实施水利普查

2.1制定实施方案

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水利普查实施方案,确定了普查目的、范围、技术路线和步骤、质量控制原则,明确了水利普查工作任务的总体进度安排,为水利普查工作提供了及时保障。

2.2强化培训措施

按照国普办对水利普查培训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我县在2010年12月13日至2011年1月11日间先后选送20名业务骨干到济南参加省级普查培训,作为县级培训的师资力量。1月21日,在县水务局进行阳谷县第一次全国普查培训,培训的内容涉及水利工程、河湖调查、社会经济用水、灌区调查、台帐建设、数据质量等方面,共有清查表32张,台账表3张,并在培训中将枯燥文字定义转化为实际操作性强的统计方法、填表方法。进一步做好准备工作,确保全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2.3规范普查程序

按照“全面系统、规范统一、真实可靠、内外结合”的原则,全面展开了清查登记工作。在查清底册编制工作中,按照清查分区编制各类清查对象的基础名录,作为清查工作的基础。采取资料查阅、实地量测、实物对比等方式全面开展普查对象静态数据收集与获取工作。按“在地原则”以乡镇为基本工作单元,采取全面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形成。建立用水台账,每月对其台账记录、填写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核实确认,以保证整个台账建设资料的准确、完整性。

2.4严格质量控制

坚持普查数据完整性、逻辑性、合理性统一,把数据审核贯穿普查工作始终。普查表由填表人填写后,经复核人、审查人分级审核、签字认可,填报单位对其普查数据负责并加盖印章。加强督促检查,普查指导员定期实地督查检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对有疑问或把握不准的项目或指标,通过请示、讨论等方式协调解决,不擅自做主、随意修改,确保普查数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阳台实训总结范文4

一、调研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实施方案

为了充分保证此次调研活动的实际效果,特制定调研方案如下:

1、调研的主要内容

第一,了解农民农民的教育培训需求和农民教育培训资源配备情况;第二,了解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情况;第三,深入了解当前支农扶农政策和支农扶农政策需求情况。

2、调查的主要目的

通过调研,深入了解山东省农民教育培训的现况,发现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问题,总结提炼经验做法,研究提出政策建议,指导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有序推进。

(二)工作组织、内容、进度、要求

此次调研活动主要是针对当地的职业农民开展。为了更好的完成这次调研活动,成立了专门的调研活动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将对海阳市的农民发放农民调查问卷和农民教育培训调查统计表,与此同时,与当地的农民进行交流与座谈,在结合相关部门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完成数据的处理工作,为下一步全面展开职业农民教育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完成了以下工作:于6月20日完成了调研实施方案,并上报至上级部门;7月22日完成了调查统计工作;8月底前完成调研报告的撰写工作,并及时上报省校。

为了有效保证此次调研活动的质量,现要求如下:

第一,相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切实做到人员、时间、措施“三落实”,掌握真实、全面、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确保调研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调研3个乡镇,每个乡镇至少取两个村,每个村至少50户村民。布点要科学、选点要广泛,尽量考虑不同产业、不同人群和不同经济收入等因素。第三,按时完成各项工作,尤其是要认真完成调研报告的撰写工作。

(三)关于调查问卷与数据分析

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366份,调查区域主要是徐家店的韩家窑村和台上村;辛安镇的草坡村和张家庄以及盘石店镇的龙头村和大庄村。此次调研活动在选取调查对象时,主要是根据产业、人群以及经济收入等因素的差异来进行选取的,以保证调查数据的可参考性和科学性、广泛性(表1)。

1、调查对象年龄情况

2、调查对象文化程度情况

3、教育培训需求

近3年接受各种技术培训的为87.7%,参加技术培训的目的是增加收入的占60%,为了提高生产技能的占40%。参加实用技术培训的占66.6%,参加技能培训的占22.2%,参加学历教育的占11%。希望一事一培训的占66.6%,希望参加短期培训的占66.6%,希望学习种粮技术的占11%,希望学习果树栽植技术的占0.33%,想学习蔬菜种植技术的占11.1%,想学习花卉栽植技术的0.44%,学习棚室生产技术的占0.55%,希望学习养殖技术的占22.2%,学习养牛技术的占0.33%,养羊技术的占0.55%,学习养鸡技术的占22.2%,养鸭技术的占0.55%,希望培训方式面对面的占22.2%,希望现场培训的占66.6%,从广播电视上培训的占11.1%,希望培训时间在一天的占27.7%,2~3天的占38.8%,4~7天的占33.3%,希望技术培训在本村的占77.7%,在乡镇培训的占22.296,对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观念的占33.3%,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的占44.4%,要依靠现代技术的占22.2%。

此外,在调研活动中,还定期召开座谈会,期间共召开座谈会5次,多次进村入户。

二、当前“三农”情况统计与分析

自2007年开始,海阳市农广校一直承担山东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经过近几年的摸索,也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可以说基本能够满足农民对于教育培训的基本需求。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起步较晚,在培训的具体形式上较为单一,主要是以集中的学习班培训为主,具体来说,就是以乡镇为单位对有教育需求的有带动能力的农民进行集中培训,通常为每月培训1~2次,并由其将其推广到每一位农民。这种培训方式形式化较为严重,很难真正为农民解决其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与困惑。

目前,海阳市在农民培训与教育方面的管理基本上参与的部门有劳动人事、教育、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办学机构更是多种多样。每个部门或机构都有自己的任务、要求及标准,也都相应地掌握着一批资金(源),但因为分散致使规模偏小,许多培训的人均经费仅有三五百元,且多是利用原有的房屋、场地、教师和设备等,因而这些部门和机构根本无法独立而稳定地承担培训任务,经常是勉强应付或转包给其他单位承担。由此目前农民培训中普遍出现缺实验设备、缺双师型老师、缺实习场地的三缺现象。这样一种职教与培训方式是很难培养出合格和优秀的劳动者。

再如,多部门直接参与教育与培训模式又容易产生漏洞,面对众多分散的职教培训机构且由各部门管理,出资部门也实在难以管理到位,只能采取一些不适当手法,如不切实际地以电话询问手段随时抽查,是目前一种普遍做法,而受训者在外地不接电话即视之为假,这就常与事实不符。管理的不科学又使得那些真正从事办学培训者也会蒙受不白之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不协调不信任,甚至导致出台先培训后发款的政策,使得资金紧缺的情况更加严重。这对管理部门来说是迫不得已的办法,但从实际效果看,并不是一项好的措施。因为用于农民工培训的钱本来就少,要农民先交款或要培训机构先垫支,都是一件十分难做的工作。其结果无疑是不利于农民培训的。总之,这种情况虽然大家的出发点不错,其结果却并不是最佳的。

海阳因地处黄海之北而得名。2013年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4.2亿元,增长5.7%。农业增加值18.4亿元,增长4.6%。粮食总产29.43万吨,比上年增长-1.4%;油料总产6.47万吨,增长5.0%;水果总产14.4万吨,增长84.0%;蔬菜总产66.6万吨,增长20.2%。肉类总产2.2万吨,禽蛋总产3.2万吨,奶类总产1.2万吨。水产品总产30.2万吨,增长3.7%。全年造林7819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24.9%。全市农机总动力41.87万千瓦,增长1%。

在走访调查中发现,海阳市的农民主要有专职农民、兼业农民和全年外出务工农民。近些年来,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大发展,外出务工的农民在数量上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但是由于文化程度、年龄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还是有很多农民留在当地,也就成为了我们所谓的专职农民,这部分农民的比例约为24.3%。可以说,这部分农民的全部经济来源就是当年的农业产出,由此可见,对于这部分农民的培训与教育工作应该是重中之重。

近年来,海阳市农广校围绕本市主导产业,通过实施国家阳光工程农民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初始创业者培训等项目,广泛开展职业农民教育,为海阳市培育和储备了一大批优秀的农村实用人才,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全市农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促进了海阳现代农业的快速持续发展。

一是阳光工程农民培训项目深入到村,培训到户,累计培训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农民,真正让每户农民都享受到国家阳光工程的培训教育优惠政策,直至达到学一门专业技术,科学种田,增收增效的目的。

二是开办农民田间学校,把学校办到田间地头。采取教授理论、师生互动、现场操作、田间指导的方式,使学员在家门口接受教育,深受农民欢迎。

三是结合重大农事环节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根据农事要求,采取送教下乡、科技赶集、放映科教电影等形式,经常组织科技人员开展对农民的适时技术培训,使农民教育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效果更加明显。

三、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制度研究

(_一)教育培训体系平台建设研究

平台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包括政府有关政策和资金资源,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力、物力和科技成果资源,相关行业、企业的资金运作资源和媒体的舆论、网络资源等。在这些资源整合到位、搭建领导中心的前提下建设平台人才队伍、网站和信息系统以及维持平台运转的基金,逐步建成适应需求、服务农民、手段先进、灵活高效的职业化农民教育培训服务实体:逐步形成政府统筹、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职业化农民教育培训服务运营机制。平台可合理利用资金、师资、信息等资源,对农民教育培训进行统筹安排,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提升国家服务职能。

(二)教育培训工作研究

1、丰富和完善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大力开展集中培训,不断增强科学发展意识。按照培训覆盖面的要求,对农民进行不少于10个学时的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以党新农村建设的相关规定为主,了解和把握农村改革发展的思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现代农业、卫生常识、法律法规、文明礼仪以及农村各项惠农政策等基本内容,充分调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推进改革发展的信心和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加强专题专项培训,不断提高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本领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农民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原则,按分级分类的要求,突出抓好专题专项培训。

(1)开展科技专题培训

通过开展科普培训活动,通过科普宣传画、读本、举办科普展览等方式,学习现代农业、种植业、养殖业、渔业、林业等高产高效的适用技术知识。受训面达100%。

(2)开展劳动力就业创业专项培训

着眼于提高农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能力,结合当前农村流动返乡逐步增多的新特点,以职业技能、实用技术、市场知识等为重点,进行劳动力转移、创业培训,同时带动整个返乡农民工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就业和创业的能力。

(3)开展种养大户专项培训

着眼于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以农业新知识、新技术和标准化生产为重点,联合畜牧部门对各类种养大户进行专项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技术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

(4)开展农村卫生常识、文明礼仪专项培训

组织垃圾处理、科学用水、保护土壤等环境卫生知识培训。引导村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组织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培训。通过知识竞赛、礼仪讲座、现场演示等方式,普及文明礼仪常识,倡导文明礼仪行为,树立文明礼貌形象。

(5)开展农业机械手专项培训

着眼于提高农村农业机械化水平,以现代农业机械知识和经营管理等为重点,由农机部门对农业机械手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操作技术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开展法律知识培训。组织法律工作者进村入户,围绕涉农法律法规等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知识培训,特别要加强村“两委”干部的法制培训,积极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

3、抓好其他各类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其主要目的在于以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劳动技能为目标,使他们普遍受到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科学文化、业务知识和劳动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高素质和能力。

4、丰富和完善培训模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1)巩固和提升培训模式,不断完善培训体系

认真总结集中培训、涉农部门专题培训模式,不断完善提高,进一步发挥培训模式的功能和作用,更好地为培训服务;

(2)采取灵活方式,不断增强培训的成效

结合不同人群、不同的特点,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课堂理论教学与现场实践指导相结合等办法,开展直观、形象、易学的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让农村群众学得懂、学得快、用得上。

阳台实训总结范文5

加强领导,纳入日程 绿色食品办公室成立了以绿办主任为组长的阳光工程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绿办副主任担任,负责抓培训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布置阳光工程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扎实有序地推进工作。

搞好调研,摸清底数 为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把党的阳光普照在农民身上,工作人员先后深入到企业、乡村和农民专业协会,了解他们的用工需求和运营情况。对全县11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了调查摸底。目前,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民有6000余人。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 在县阳光办的领导下,绿色食品办公室通过广播、电视、辉南农网等媒体大力宣传国家实施阳光工程的重大意义和目的,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宣传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让企业和农户充分认识到只有真正掌握“三品”生产知识,严格执行标准化的操作规程,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分健康和生活质量,才能创造出更大地社会效益和经济益。

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 一是贯彻公示制度。将培训专业、培训教师、收费标准、补助标准等通过广播、电视、辉南农网、传单、示板等媒体向社会公示、公开举报监督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二是落实信息报送制度。指定专人管理和使用农业部调整升级后的项目监管系统,及时录入、审核和上报培训信息。三是执行台账制度。四是严格检查验收制度。检查验收主要通过检查培训档案、核实培训台账、走访或电话访问培训学员等方式进行。五是坚持自查制度。按照省里检查验收标准进行对照检查,结合上级部门督查指导发现的问题,找不足查差距,及时改正,总结提高。

认真组织,扎实培训 针对全县特色产业发展,开展了蔬菜园艺工、果桑茶园艺工等方面的培训,以推动全县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宗旨,扎实开展培训。

阳台实训总结范文6

为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步伐,增加农民收入,xx市委、市政府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全市上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阳光工程的政策机遇,齐心协力,狠抓培训,寻找市场,进行有秩序转移输出,使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截止12月23日,全市已完成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17000人,转移就业16905人,转移就业率达98%,开展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10万人,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

一、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1、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制定培训规划

①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任组长,农业、财政、科技、教育、劳动、建设等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xx局、局长xxx任办公室主任。

②x个县(市)区相应成立了阳光工程领导组,办公室都设在xx局。

2、为了保证转移工作的顺利开展,出台了

①《商丘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

②各县(市)区政府相应的出台了自己的工作意见

③制定了《2004—2010年xx市农民工培训规划》

④下发了下达2004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央、省、市补助费的通知

⑤与x个县(市)区阳光工程办公室签定了项目责任书。

(二)整合培训资源,认定培训机构

为了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多渠道开展培训工作,市阳光工程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做好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对全市137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进行逐一摸底调查。通过筛选,对其中的120所认定为xx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竞标,对x个县(市)区的36所培训学校进行统一编号、授牌,承担了阳光工程培训任务。

(三)规范管理,保证培训质量

一是市阳光工程办公室在任务下达后,每月召开一次县(市)区阳光工程办公室负责人工作会议汇报总结上段工作,安排布置下段工作进度。并组织观摩培训管理好的单位。

二是坚持月报制度,要求各县(市)区每月25日前上报本月培训转移进度。

三是市阳光工程办公室定期不定期的到各县(市)区督查培训机构的授课实践及培训转移台帐建立情况。

(四)严格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确保受训人员权益

①为了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市阳光工程办公室及时将中央、省183.6万元、市150万元投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资金拨付到各县(市)区。

②为了确保扶助资金用于受训人员,市阳光工程办公室下发了《xx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x农财〔2004〕73号文件,对各县(市)区阳光工程办公室扶助资金的配套拨付使用上做出了明确的要求。

③为了保证县(市)区配套资金的落实,市阳光工程办公室多次到县(市)区协调,促使各县(市)区在县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按比例要求进行了配套,保证了扶助资金的足额兑现。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培训转移阳光工程氛围

1、召开各县(市)区分管农业的书记、县长及农业、财政、科技、建委、劳动、教育负责人工作会议,把中央、省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文件精神,及时传达下去,安排布置工作。

2、举办主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负责人培训班。

3、召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场工作会。

4、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意义,资金补助,转移输出,对我市阳光工程培训起到很好的宣传普及作用。从5月份以来,全市共出动宣传车辆30多辆,张贴宣传画500余张,广播、电视、电台宣传50余期,简报宣传36期。

(六)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1、从5月份以来,通过整合教育培训机构,调动社会办学力量,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今年,我们共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2.5万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2.5万人,引导性培训10万人,经过培训的农民90%实现了转移就业。完成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1.7万人,转移就业16905万人。

2、市阳光工程办公室9月—12月份期间,到各县(市)区进行督查,重点检查了项目管理资金落实,培训合同,培训台帐,转移台帐。要求各县(市)区要进行规范化培训管理,即:统一管理制度,统一培训规划,统一培训岗位规范,统一技能考核和发证要求。

二、下步工作打算

xx市实施阳光工程以来,总体进展顺利。因这项工作是第一年做,距工作要求存在一些差距,特别是管理经验不足,各县(市)区转移培训不够平衡,我们为了明年把工作做好,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资金使用管理,确保阳光工程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2、进一步做好对各县(市)区阳光工程培训管理工作。

3、在抓好培训管理的同时,做好培训后的转移就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