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案范例6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

陶罐和铁罐教案范文1

一、 课堂提问有效性缺失的现状

目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不太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和策略,无效和低效的问题设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误区还大有存在,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现状1:课堂提问设计目的不明确,随心所欲,频繁问答。

在我们的教学中,诸如目的不明确,零碎不系统,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承受能力,不给学生思考余地,或自问自答,随口而发问之类的问题比比皆是,有些类似于是教师的口头禅,比如“是不是”“对不对”“在哪里呢”诸如此类。因为这些口头禅提问的存在,使得问题数量很多,但线索不清,课堂重点不能突显。有时候,教师提了一个问题,学生会一下子没了声音,即使是指定回答,也常常会答非所问。这是因为教师的提问意图不明导致的。常常是学生完全不需要思考,直接看文本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这就是无效的提问。

现状2: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提问偏题遥远,脱离学生的“思维发展区”,启而不发。

设计的问题过难,过偏或过于笼统,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启而不发。或茫然或沉默以对。而教师只好自问自答,唱独角戏,造成了教学低效,甚至无效。

现状3:提问表达不明,零碎不系统,缺乏层次。

提问时叙述过或者使用冗长而凌乱的措词,使学生不明其意,这样的提问措词不清,学生不易理解和思考,也不好表达。

除此之外,课堂教学中还存在提问后没有停顿或先点名再提问,使学生没有时间思考;提问只面向少数尖子生,多数学生作陪衬等等问题。

二、 课堂提问有效性缺失的不良影响

过去的语文课堂满堂灌受到批判,现在的语文课堂满堂问也应该批判。问不一定就是启发式教学。在课改实验中,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现象已不复存在,遗憾的是,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种典型的“满堂问”式的教学。在这种“满堂问”的支配下,教师在课堂上连续提问,或是非问,或选择问,学生则习惯性地举手,仓促地回答问题,或置之不理,保持沉默。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也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不置可否,然后自己补充讲解,再提出问题……

案例:在学习《二泉映月》时,教师一上来就问:“同学们,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于是学生很乖巧的回答:“为什么叫二泉映月?二泉映月写的是什么内容……”其实这些问题学生通过预习早已解决,他们只是配合老师演戏。试问这样的提问到底有何意义!

不可否认,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没有问题的存在,教学就无法进行。什么样的问题就决定什么样的思考,思考决定行为。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这就说明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考察教师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御程度。因此,注重和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便成为教师一项不可拖延的任务。

三、 应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策略1:问什么?

课堂教学中应该问什么?我认为应该问重点、问难点、问关键点。重点是指与课堂教学目标直接相联系的内容;难点是指学生理解或解决有困难的地方;关键点是指可以打通学生思路的关节处。课堂提问的杂乱看上去是提问设计的不合理,但很多时候实际上是对课文教学目标和任务的不明确。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先要在充分领会课堂的教学目标,并根据目标设计一个“主问题”,这个“主问题”,是指对教学过程能起主导、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和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然后将这个主问题进行分解,分解成几个子问题,子问题的设计一定要注意启发性、层进性。几个子问题应该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并最终指向课堂教学难点的解决。这样一堂课的线索就会很清晰,课堂重点也会很明确。

经典案例: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陶罐和铁罐》课堂精彩提问

师:先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查字典解决,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下来。(学生练习读课文,一会儿读书,一会儿查字典,一会儿交头接耳议论,一会儿发出笑声。)

师:可以了吗?请交流一下,你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

生:我喜欢陶罐,因为它谦虚;不喜欢铁罐,因为它骄傲。我的根据是课文写“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还常常奚落它。陶罐则不是这样,它不但说话很谦虚,而且不和铁罐一般见识,避免矛盾激化,不和它争吵。(理解“奚落”)

生:陶罐不但谦虚,也很善良、真诚。你看,当人们刚把陶罐从土里掘出来,它立刻就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陶罐不计前嫌,豁达大度,我喜欢它。(师肯定,赞扬生。)

生:陶罐敢说真话,我喜欢它这一点。它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从这可以看出陶罐并不是“懦弱”的东西。(师指导学生掌握“懦弱”音、形、义,纠正学生把“懦”读为“儒”的错误,请他带领全班读句子,严格要求,一丝不苟。)

生:我不喜欢铁罐,它不仅骄傲,还很武断。它对陶罐说:“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事实上,后来粉身碎骨的不是陶罐,而是铁罐被完全氧化了。看问题不能绝对。

师:你的发言说明你领悟了语言的内涵。

生:老师,我想通过朗读表达我的感悟,可以吗?

师:太好了,请问你想读哪部分。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断)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生互动,共读对话,时而生读,时而师读,时而分角色读,时而议读,把这一段读得声情并茂,兴趣盎然,听课老师掌声不断,笑声频频。)

跟老师给学生灌输知识相比,自己探究更为重要。靳家彦老师就是让同学自己精读课文来理解课文,感悟人生哲理的。

策略2:怎么问?

怎么提问历来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可以斟酌的方面也很多,但有几点必须注意:

1. 课堂提问应有合理的思维跨度,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

合理的跨度是指提问不能空泛,使学生无从思考;也不能太肤浅,学生不思考就能回答。主问题和子问题之间的跨度,子问题和子问题之间的跨度,都必须有值得思考的空间。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问题,学生一下子是难以回答完整的,子问题的设计就是为了帮助让学生通过思考可以“摘下果实”,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堂提问的呈现方式要新颖。

提问呈现方式不同,效果是很不相同的。好的提问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新颖的呈现方式要求提问有趣味性、挑战性、启发性、延展性。教师可以从三个角度下手:一是发问视角新;二是发问语言妙;三是发问方式独特。

3. 激发学生自己提问。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的成败,应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问了多少为什么;不在于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质疑,评判了多少。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提出更多更好的有价值的问题,才是实现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教师提问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激发学生自主地发问。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新课程课堂教学提倡在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研究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确立明确的提问目的,正确地把握提问艺术,恰当而巧妙地提出各种问题诱导学生作答,引燃其思维火花。所谓“恰当”是指精心地把问题指向教学地关键处、思维的转折点、理解的难点和探究知识的规律上。所谓“巧妙”一方面要问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的热点上;另一方面是以灵活自如的提问方法创设“愤”、“悱”情境,以高效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潜能。

经典案例:著名特级教师盛新凤在执教《我的战友》一课中

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究竟什么像刀一样‘绞’我的心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稍加思索便可以想到是一种痛苦,是战友被烈火焚烧的痛苦像刀一样‘绞’我的心,再思考后又觉得像刀一样‘绞’我的心的还有担忧、无奈和绝望,在教师稍加引导下,学生明白是多种复杂情感纠缠、撞击,使我的心像刀一样‘绞’一般。

陶罐和铁罐教案范文2

农村的教育设备落后、资源贫乏,老师上课还是一如既往的一支粉笔和一本教科书而已。农村的孩子很多受到方言和视野不开阔、知识面窄、个性孤僻等情况影响。要想在一堂堂平平淡淡的课堂中焕发异彩,这可是充满着挑战性的考验。 由于我校实行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为快慢两种班级,我所任教的是二年级(三)班并兼班主任,这是个快班,班级基本情况:全班共有三十三位学生,优生占的比重很少,大部份成绩很一般,很多的学生不爱提问题。经过一番苦苦探索,我是这样尝试的。

一、尊重个性,诱导求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例如:我在《陶罐和铁罐》一课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学生表演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傲慢的铁罐怎样对谦虚的陶罐,我布置了讲台为国王的御厨,两位学生神采飞扬地来到了御厨,大声地说:“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带着傲慢的语气。还无视我们大家的存在。另一个说:“不敢,铁罐兄弟。”镇定的回答。……课堂里的学生欢声笑语。接着又有两个学生不请自要求表演。在阵阵的掌声中还在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傲慢陶罐和谦虚的铁罐。表演后学生都谈了自己的感受。“老师,那铁罐最后的结局我不同情他,他太傲慢了,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老师,铁罐为什么要这样对陶罐呢?老师,铁罐为什么不见了呢?是不是有人挖走了呢?”看到学生一个个发自内心的感悟,我和他们一起融入了仿佛是几千年前的古国去了。课堂呈现一片我意想不到的景象。

二、多维互动的对话交流

在探究过程中,我激发学生全神贯注地去体验文本。通过对话理解文本,发展文本师生、生生对话时,各种相关的知识和生活体验都会被激活,各种不同视界的碰撞,可以给学生以新的启迪。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说:“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独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对话的语文,就是基于民主和平等的语文。

在我的语文课堂上,少的是明显表态,多的是真诚倾听;少的是激昂陈词,多的是热情鼓励。我希望在这样一种课堂氛围中,还学生以“真本性”、“原我性”和“个性”。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我早已将自己的感受、感悟、感情、感动融于其中。布卢姆说的好:“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虽然通过对话也可能得不出什么结论,但却换来了学生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释放,何乐而不为呢?在每一节课前的三分中就自己当天事说说,七嘴巴舌地说,自由无拒无束地说,可以高兴地说,可以伤心地说,可以悄悄地说,可以坐着说,可以站着说。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得到思想的交流,知识的碰撞,激起一轮又一轮的浪花,在其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沮丧。

三、创造自主学习情境

俄国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认为:“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并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因此,在教学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以疑引思,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例如:在课前巧运用课题提问题,在开学的第一课《卢沟桥的狮子》我是这样设疑问的:同学们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你猜猜课文可能会说些什么呢?我让他们自由地无拘束地上黑板上写出来,我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了学生们开始很多都不好意思,或者害怕、恐惧的表情。我鼓励大胆的学生并给他们准备了小礼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每一次课前的黑板上总是满满的一黑板问题。在往后的语文课中我大胆地运用这样的方法,学生的设疑能力越来越强。 例如在《科利亚的木匣》这一课就提了二十个问题:1.为什么妈妈能找到木匣子而科利亚就找不到呢?2.为什么科利亚的木匣埋在地里不会被虫子咬坏?3.为什么妈妈过了四年她的脚步不变大呢?而我过了四年我的脚步就大了呢?4.为什么德国法西斯打进他们村子他们家的东西还在呢?5.为什么妈妈、奶奶要带科利亚去喀山呢?……我真的不感相信这就是我这些孩子提出来的问题?他们就这样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去找答案。在这样交流、合作、自主中去学会自己学习。现在只要看着一个课题,他们就能够提出自己心中所想的,问自己所想问的。让我深深地觉得,课改中我们农村虽然没有多没媒体设备教学,可只要我们的教师从实际出发,从一点一滴融入学生中给学生多一些自由的空间,这群雏鹰需要我们老师的爱心呵护,不久的将来他们定会展翅飞翔的。

四、激活教学评价

陶罐和铁罐教案范文3

一、把准教材的“脉搏”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新课程倡导开放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并且明确提出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因此,教师应把准教材“脉搏”。

1.点亮教材细节。小学语文图文并茂,文质兼美,充满童真童趣……许多课文巧妙独特的结构、别具一格的写法……无不闪烁着作者创造思维的火花。认真挖掘,对上好一堂课是大有好处的。许多教材细节还需要教师认真推敲、用心琢磨、把教材细节做“亮”。备课时要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对待教材的每一个细节,赋予教材细节更深的知识内涵和更广的思维空间,让教材细节丰盈课堂,使之能够起到锦上添花、以小见大的效力。在领会教材内涵的基础上,课堂还是要求实、求新、求活!

2.填补教材空白。许多课文往往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或言外存意,或言此意彼,或委婉曲笔,都让学生揣摩玩味。这些“留白”,虽然行尽而意远,却是内容最丰富、情感最集中的精妙的地方。巧妙利用课文空白引导学生感悟,实则是对文本的拓展、超越和二度开发。我在教学《白杨》一课时,介绍完白杨外形特点之后,意在引导学生感悟白杨品质,借物比喻具有“白杨精神”的人。我借助了媒体渲染,抓住课文中的“三个只知道”(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次带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引导学生思考:孩子们“只知道”这些,那么他们“不知道”什么?这时,班级像一滴水滴入油锅炸开似的,学生议论纷纷……这些“不知道”的,正是爸爸想要借助白杨告诉孩子们的。课堂上围绕三个“只知道”的内容进行朗读、思考,引导学生探究“不知道”的内容,再品读描写白杨外形特点的那段话,从而悟出爸爸的心愿,升华对白杨品质的认识。

二、找准学习的“起点”

1.找准“精读”点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阅读课一般鼓励学生课前收集整理资料,课中插入相关文字,声像材料,课后拓展延伸,向学生推荐读物或引导探究、观察和调查等,但是在一些所谓的创新的课堂上,由于盲目迁移拓展穿插文字和声像资料,结果导致学生对文本的学习走马观花、浮于表面。

如教师在教学《倔强的小红军》时,若只考虑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说讲故事学生难以想象、难以激起学生共鸣。课上对文章的背景过度介绍,或运用多媒体演示红军长征影像资料等。则整节课学生对教材的阅读量就少了,这等于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过多的是被动接受。这样,教师对文本的重视程度不够,降低了文本的主体作用,没有把它作为学生学习语言的人文读本加以充分利用,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让学生真正进入文本情境、进入角色,从而深刻体验到文本中蕴含的感人至深的高尚精神,使情感产生共鸣,受到熏陶感染。文本是课程教学资源的主体,也是作者思想和感情的载体,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要警惕出现忽略教材内容,要求,忽视对课文的研读,过早过多的补充其他内容。”(崔峦)为此此文我认为:教师应把对文章的背景了解放到课前,如组织讲“我知道的一个长征故事”的活动。课中,让学生充分读课文后就课文内容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随后再引导小组合作解决较为简单的问题,并归纳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如:小红军为什么骗陈赓?陈赓明白什么?最后教师根据这样的问题点引导学生去品读、探究,学生就能豁然开朗,产生共鸣。

如果教师将文本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闲置,以便不加以充分利用,相反却花大力气开发课外资源,引入过多图文、声像资料,这岂不是本末倒置?合理开发和迁移拓展教学资源是必要的,也是新课程提倡的,但是课外资料的学习毕竟是对课内文本学习的补充,切不可喧宾夺主、折本逐末。

2.立足发“情”点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教师的教学应注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才能实现人人有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理念。”这就告诉我们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学情,备好课。以往的备课,教师完全背着学生写教案、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准备教具学具,忽略了学生的知识、能力。有的教师虽也设身处地想学生之所想,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思索学生的心理,但大多还是不尽人意,或达不到理想境地。有的教师也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搜集资料以及其他有关的准备活动,可与教师的“备课”是完全分离的,是被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样备课是教师没有认清学生的“认知点”,若教师能让学生也参与备课,则不但能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还能知晓学生的智能发展水平,为课堂的有效学习埋下伏笔。

陶罐和铁罐教案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 审美 生活气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182

教师应该充分地发掘出这些课文中的艺术细胞,这是每个教师都必需要做的,同时这也是提升语文课堂艺术性的重要途径之一。现代的教学方式有很多,比如,多媒体的应用,教师完全可以将这些工具充分地利用起来,帮助学生从各方面来充分感受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学生的鉴赏力和自身的素质水平需要我们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培养和熏陶。

有一些心理学家对于学习的研究发现,和生活联系紧密的事情往往是人们比较感兴趣的事情,因此学习需要和生活进行联系,这样才能够让小学生产生兴趣,才能够继续的深入学习。那么如何的将生活和教学进行联系呢?其实,小学教材中有部分内容表面和生活联系性不大,可是实际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建立联系,例如小学课文中有陶罐与铁罐这节课,铁罐认为自己坚硬因此看不起陶罐,但是当二者被埋入泥土多年以后,铁罐化作了泥土,而陶罐却毫发无损并成了文物。这节课的本意是告诉小学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但是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该道理的认识并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原因就在于现在的小学生的生活中根本没有铁罐与陶罐这两种事物。与此同时教材的内容与中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如果不一致的话,很容易造成中小学生认知上的分裂,进而对其人格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要想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做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做到理论教学与小学生的生活互为印证。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寻找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生活的契合点,来使教学内容与生活进行有效融合,这样可以大幅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小学语文课有这样一个课文小马过河,讲述的是一匹小马要渡过一条小河,但是却不知道河水的深浅,于是就问松鼠和老牛河水有多深,结果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使得小马陷入了两难的选择之中,没办法就去问自己的母亲,母亲告诉它要想知道河水的深浅,必须自己去尝试。语文教师在讲授这一节课的时候,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生活化的任务,来学生去自己去探索,亲身体会小马所悟出的道理,从而使得语文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小学语文中的审美教育就给长期的审美教育奠定了基础,这个时期的学生普遍都处于空白期,也就是说老师教给他们什么,他们就接收什么。这一方面方便了教师灌输良好的审美信息,另一方面让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很大,这个时候如果传授了错误的信息,将来就很难纠正过来了。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将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对于那些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制造相应的情境,让学生置于这个情境之中,再来理解,就容易很多了。“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许多作品传诵不衰,常读常新,也是这个道理。“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读者的学习是“在他所创设的世界中直观自己”,多媒体就是将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和学生学习时的情感联系起来,从而引导学生感悟“美”的深蕴。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林黛玉“时时在意,处处小心,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的微妙心理,学生就很难理解,毕竟生活经历相距太远。那么就可以在课件中载入一段越剧《红楼梦》的录像,以戏剧中富有表现力的唱词,诱导学生进入角色,理解人物的处境和人物的心境。小学是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时段,小学生比幼儿园时期成熟,但是“三观”又还没完全形成,这个时候对其进行审美教育无外乎是最好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育已经走入了各大院校,若能将多媒体的优势合理发挥,将会对教学质量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根据不同课型、题材的文章去搜集合适的文字、图片、音乐、动画等材料,然后根据课堂内容的安排设计教学过程,将多媒体技术融合到其中,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陶罐和铁罐教案范文5

一、语文教学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语文教学和艺术教育表面看来好像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在语文教学的主要载体――语文课本中,却包罗了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电影、电视等方面的艺术知识。文学的媒介是语言,不具有直观性,而融入其它艺术形式就能更好地弥补和丰富语言的表现力。艺术教育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性。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打破因循守旧的教学形式,把艺术教育引进课堂,通过艺术教育,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相长,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艺术教育内容的同时,自己也可以增长许多艺术知识,拓宽知识面,与学生一起成长。

二、语文教学渗透艺术教育的几种方式

1、音乐激趣,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在语文教材中,大多是文质兼美的选文,在教学中,适当运用音乐,能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比如教学《说说我自己》,这是一堂口语交际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音乐课上所学的儿歌《你的名字叫什么》来介绍自己,并进一步让学生用此歌对唱,相互介绍自己,引入活动,为教学营造一种活跃、融洽的气氛。

2、运用舞蹈,构建具有生机、活力的语文课堂。传统的语文教学怕“乱”、怕“错”,往往单调、枯燥、沉闷。让课堂教学“活化”,舞蹈是一个良好载体。如我校一女教师教学《荷花》这课,就充分利用自己善跳舞的特长,在指导学生学到课文第四段时,一边用CAI课件展示荷花的千姿百态,一边动情的描述:“美丽的荷花陶醉了作者,也陶醉了我,同学们想不想看看老师也像作者一样舞蹈呢?”然后这位女教师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和美丽的荷花录像翩翩起舞,从而表现出荷塘景色、荷花的美丽和作者的陶醉。在老师的影响下,同学们受到感染,在音乐中开始自由舞蹈,整个教室就像一个美丽的荷花池,每个同学都仿佛是一朵可爱的荷花,一张碧绿的荷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3、运用绘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具体的描画中,学生不仅有着强烈的兴趣,而且能显示出他们的审美感悟和再创能力。如教学《王冕学画》,结合课后练习第四题,让学生“给下面的画涂上颜色”,完成涂色要求,也就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你还能画上点什么吗?”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又如教学唐朝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让学生通过读,感受这首词的意境之美时,可以先让学生找一找这首词为我们描绘了哪些景物?如果把这些景物画出来,会用上那些色彩?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幅画画下来。通过画让学生感受到这首词是一幅有声有色的画,感受到词中描绘的是一个清香袅袅,像仙境一样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自然是“不须归”,不想回家。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了这首词的主旨。这些尝试告诉我们,通过诗歌的学习与鉴赏,学生能体味到诗歌的优美意境和诗人独特的感情,而画画能将诗歌中的想象进行具体的阐释。可以这样说,鉴赏诗歌给学生画画提供了素材和灵感,画画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提高了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

4、引入摄影艺术,注重学生个人体验。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工具性,又要注重人文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适时引入摄影艺术,将学生的生活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比如口语交际课《走,我们去春游》,什么时候去春游,到哪儿春游,开展哪些活动,做哪些准备?这些要在出发之前计划好,并做好春游方案。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做方案,然后在班上交流讨论,选两三个方案作为同学们的春游方案,在春游时,用摄像机将当时的情况真实的记录下来。回来之后,播放这些录像,让学生再作交流讨论,然后评一评哪个方案想得细致、周到,哪个方案使此次春游显得更有意义。这样就将学生的生活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使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再空洞。

陶罐和铁罐教案范文6

【关键词】泰国 班清文化 青铜文化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005-02

泰国班清文化最先发现于泰国东北部的乌隆府班清(即班清遗址)。最早在1957年,当地居民就发现了彩陶。1966年,美国人史蒂夫・杨将无意中拾到的几块赭红色纹饰的碎陶片送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大学进行了科学测定,1967年泰国艺术厅组织了首次发掘。泰国艺术厅和以戈尔曼为首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分别在1972年、1974年和1975年进行了三次联合发掘,发掘面积180平方米,其中1974年的发掘将范围扩大到了班清以外的三个村子。班清遗址于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班清考古地点”之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对班清文化的研究,主要以美国学者为主,因该文化的大部分发掘都是由美国夏威夷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完成的,其中戈尔曼、索尔海姆和怀特师徒一共三代人都投入到了对班清文化的研究中。重要论著有索尔海姆的《东南亚考古》、格罗弗的《东南亚考古》《泰国与东南亚的古代冶金,贸易,都市中心》、海厄姆的《东南亚的青铜时代》《史前的泰国:从早期定居到素可泰》《东南亚大陆的早期文化》以及贝尔伍德的《人类征服太平洋:东南亚与大洋洲史前史》等。中国国内对班清文化进行研究的学者不多,以王大道、梁志明、吴春明、李昆声等为主,论文多为对比研究,其中王大道的《云南青铜文化及其与越南东山文化、泰国班清文化的关系》《云南青铜文化陶器及其与越南东山文化、泰国班清文化陶器的关系》对比了云南青铜文化与越南东山文化和泰国班清文化的关系,吴春明的《红河下游史前史与骆越文化的发展》《红河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与华南的关系》是以红河下游为主,兼论了班清文化,梁志明的《东南亚的青铜时代文化与古代铜鼓综述》和李昆声的《中南半岛三国考察随笔》对班清文化进行了简述。

班清是一处包括了墓葬的综合遗址。墓葬文化层厚4.5米,分为7层。出土物达18吨,按质地可分为陶器、青铜器、铁器及玉石牙器。除人体遗骸外(包括126具完整的人体骨架),还有狗、猪、牛、鹿等动物遗骸及骨器。

其中,陶器出土有数千件。陶色有黑色陶器、灰色陶器、米色陶器和粉红色陶器。班清彩陶闻名于世,其中以红纹陶最为有名。而最常见的是白底绘红纹的白陶,其制作工艺是用水混合泥浆在陶胎上涂一道,然后再描红纹。器表装饰有绳纹、锯齿纹、螺旋纹等纹饰并磨光,纹系手绘,没有使用模具。花纹的线条不重叠,纹与纹之间的空隙宽窄不定。陶器的器形有缸、匙、纺轮。陶缸高颈、深腹、圜底、圈足,器形独特。最小的陶器高15厘米,大的高35~62厘米。最常见的用途是装殓尸骨,也有造型不同的各种生活用具。而不同时期的各种陶器大部分用于盛尸骨,相当一部分陶器保存完好,即使是破损的碎片,也可根据纹饰及外形复原。班清文化遗址的陶片中含有稻草和已驯化的猪、狗、鸡和牛等动物的遗骨。可能是稻作和驯养家畜的迹象,说明当时处于向农业转换的时期,其居民可能已在季节雨水冲积的下游土地上种植稻谷。

该遗址发现的青铜器,器形包括钺、镯、俑、矛、鱼钩以及1件小型铜鼓等。其中年代最早的是1件铜矛,为有折尖,其尖部是铁、尾部是铜,说明那时铁是奇缺的,经过一段时间才逐渐普及,并广泛用于制作生产工具和兵器,如钺、矛、刀、箭镞等。该矛出土于1座25~30岁之间的男性屈肢葬墓,据推断大约有4000年的历史。除铜矛外,班清还出土了钺、矛等兵器和臂钏、手镯等装饰品。比较重要的是还发现了冶铸使用的坩埚和浇铸用的石范,说明这些青铜器是在当地生产的。但班清附近并没有铜、锡原料,应是来自外地。

此外,出土遗物还有玻璃珠饰、玉璧环和象牙手镯装饰品以及狗、猪、牛、鹿等动物遗骸,其中有用动物骨骼制成的男性生殖器。

关于班清遗址的分期与年代,由于地层扰乱、墓葬打破及取样污染等问题都可能存在,因此争议颇多。有人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并提出了人类最早的冶金业起源于东南亚的假设。戈尔曼和皮赛特将班清文化分为七期,长达5400年。第Ⅰ、Ⅱ期墓葬为“黑灰色磨光刻纹陶器”“绳纹器皿”“素面饮器”,出土了1件青铜矛与1件杯形器,年代为公元前3600年至公元前2900年。而彩陶出现在第Ⅳ期,年代为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200年,此期出现了众多青铜器、铜铁合制器,包铁的铜手镯和铁丝编织的手镯。因此,班清文化并非新石器时代文化,彩陶不是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器物,而是铁器时代的器物。而最早的那件青铜矛,若以此年代推算,便是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器。而参与了1974年至1975年发掘的怀特则将班清文化的陶器分为三期:早期为公元前3600年至公元前1000年,有器表饰绳纹、肩部有刻纹的盛儿童尸骨的瓮,颈上饰刻纹或绳纹、外观呈筒状的长颈陶器,肩部饰刻纹或彩绘的外形近于圆球形的陶器;中期为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300年,有白陶绘红纹、红陶绘红纹和红色的釉陶;晚期为公元前300年至公元200年。她认为,班清遗址出现的青铜器出现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1974年至1975年的发掘有9个AMS测年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怀特将这些已发掘的早期遗存分为五期:第一期的墓葬为“先青铜时代”;第二期的墓葬虽然没有发现青铜器,但居住区堆积中出现少量青铜碎片和坩埚,进入青铜时代;第三期墓葬也未发现青铜器,但1座墓坑底部发现了一青铜碎片;而第四期三段的M34晚于出土青铜矛的墓葬。综上所述,尽管存在样品污染等争议,但根据文化特征及其与周围遗址的对比研究,应该可以认为,班清遗址的晚期为青铜时代,年代约为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500年。

与班清遗址可能有紧密关系的有泰国南部的班纳底、班清亨、孔敬府农诺他、班普拉撒、侬娜、谷帕农迪等遗址。这些遗址均有排列成行的墓葬葬俗。应该说,上述遗址可能属于一个以班清为中心的青铜文化,或者说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班清文化的影响。当时的居民普遍为仰身葬,并通常成组成行排列。墓葬的叠压并不普遍。男性、女性、婴儿和儿童相互毗邻。随葬品大多包括陶罐。这些遗址几乎都发现黏土砧,大多数墓葬中的罐可能是当地制造的,也有些是交换来的。而班清遗址的葬俗也有重大变化,晚期墓葬有一种新的陶器风格,许多陶罐在一个浅黄色底色上绘有红色图案。

湄公河中游呵叻高原的青铜文化与下游洞萨里湖的青铜文化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如该地区目前已经发掘过的三隆森遗址中,部分陶器与班清遗址早期的陶器有相似之处,装饰品有玉石璧环、镯、珠饰和陶质的耳环、手镯、串珠饰等,亦与班清遗址相似。

关于班清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关系,除了班清遗址外,泰国佛统府的甘烹碧县、素攀府乌通县和孔敬府农诺他遗址出土的陶器中都发现大量的拍印纹,班清和南部的班纳底出现的彩陶,北碧府除罐、钵等,还有三足器和高足器。此外,马来西亚柔佛州出土的大量陶片中也有数量较多的印纹陶。东南亚的印纹陶,据大多数中国学者研究,与有段石锛一样,亦是来自于中国南方。当然,东南亚地区的几何印纹陶是具有本地风格特色的,其中以米字纹、锯齿纹、连环纹、花瓣纹、叶状纹、树形纹为代表。班清的彩陶不见于云贵高原,但圜底罐、尖底罐等形制有的接近云贵高原,而平底罐、圜底罐和圈足壶等是云南滇池、滇南、滇东南,广西桂西和红河流域陶器的主要特点。有学者认为班清文化中发现的三足器、圈足器、盘、釜、豆等器物深受中国广东石峡文化的影响,如云南滇东的曲靖八塔台古墓群发现类似的釜形陶鼎亦是如此,都是百越文化器物。此外,班清文化中的铜鼓形杖头饰、铜臂钏在滇文化中发现较多,应是来自于滇文化,而人像、牛俑、象俑、骑象的俑等做法也见于云贵高原的滇池区和滇西区。而带领手镯则类似越南南部沙萤文化的凸节玉。

总的来说,泰国班清文化是东南亚地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至铁器时代早期最重要的早期文化之一。青铜文化是在其新石器时代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青铜文化代表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对湄公河流域的其他青铜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与周边地区的青铜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参考文献

[1]〔英〕D・G・E・霍尔.东南亚史(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王大道.云南青铜文化及其与越南东山文化、泰国班清文化的关系[J].考古,1990(6)

[3]王民同主编.东南亚史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

[4]贺圣达.东南亚文化发展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

[5]童恩正.南方文明[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6]〔新西兰〕尼古拉斯・塔林主编.剑桥东南亚史(贺圣达等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