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士长个人总结范例6篇

icu护士长个人总结

icu护士长个人总结范文1

[关键词]ICU;新护士;规范化培训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8(b)-159-02

综合ICU收治的患者来自于医院的各个科室,患者均存在2个以上脏器功能不全,患者的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并且ICU病房集中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存在仪器操作复杂、工作量大、突发事件多等特点。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如何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使没有接触过ICU工作和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及正规指导的护士尽快地掌握危重症的监护技能。实现从无经验的护士成为合格ICU护士的角色转变。关系到ICU护理队伍的建设和护理质量的高低。如何找到一个合理实用的规范化培训方法是临床护理管理者面临的课题。现将我院ICU 2010年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ICU原有护士20名,ICu工作8-10年2名,4-7年5名,1-3年13名。由于我院ICU床位扩展,新招聘护士15名,均为女性,其中4名已有工作经历,其余11名均为应届毕业生,年龄19-27岁,平均(22.09~1.04)岁,均为大专学历。

1.2方法

1.2.1制订培训计划

根据我院ICU收治患者的特点以及ICU专科护士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要求,详细了解新入科护士的基本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实施分阶段、规范化、标准化培训。

1.2.2编写培训教程

以《危重症护理学规范化培训教程》以及《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教程》为理论基础,组织带教组长共同编写适用于我院ICU工作模式的《ICU护士培训教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ICU相关的理论体系;②ICU护士工作制度与各班工作职责;③ICU基本监护技术以及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④常用护理操作流程;⑤各系统常见危重症的护理;⑥各类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⑦监护室突发事件的应对。

1.2.3成立培训小组

由护士长负责,成立理论授课小组和护理技术操作指导小组。

1.2.4实施培训计划

培训时间共5个月。

1.2.4.1岗前培训(3 d)新护士人科后,首先由护士长进行环境介绍,详细讲解ICU病房的各项管理规定,ICU护士的职责,以及人科后的培训计划、内容、目标等。并对新护士提出培训要求。

1.2.4.2理论授课培训每周进行2次集中理论授课,由护士长、理论培训小组成员实施,结合临床实例,利用多媒体手段,针对需求,强化重症监护基础理论,并突出专科特点,使新护士在理论方面加深认识,以便于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顺利进行。

1.2.4.3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与跟班实践指导培养科内1~2名示教护士,新护士人科后统一操作示教,主要培训ICU护理工作中常用护理技术操作以及常用仪器设备的临床应用。包括心肺复苏术、无菌吸痰技术、气道管理、呼吸机、监护仪等的使用,并集中进行统一模拟练习,提高其技能水平。

1.2.4.4建立仪器操作流程将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出现报警的原因及故障的排除方法,制作成卡片挂在仪器上,组织学习,方便护士使用。并将在使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实例进行学习和总结,提高其掌握和使用各种仪器设备的能力。

1.2.4.5临床“一对一”跟班培训学习常用仪器设备操作及基本理论培训阶段结束后,由有经验的护士进行“一对一”跟班带教,完成新护士进入临床工作前的培训工作,使其能够顺利承担起ICU常规护理任务,最终实现从护生到ICU护士的转变。要求带教老师在培训中做到放手不放眼,避免差错的发生。

1.2.5考核内容及方法

理论考核:从各位老师授课内容中以及我科培训题库中选择相应的题目进行理论测试。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包括各类仪器设备的使用,专科护理操作规范的掌握程度,以及突发事件的应对等。综合素质考评主要包括:带教期间的表现,主动认真学习的能力,医护患沟通能力等几方面。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x(sup)2(/sup)检验,以P

2结果

经过5个月的理论与实践操作的培训,有1名护士不能胜任ICU的工作而被淘汰,有3名护士因个人原因辞职,未完成培训计划,其余11名均顺利通过培训。

新护士在经过系统培训后,理论知识较培训前提高了(22.545±1.404)分,操作水平较培训前提高了(16.182±1.077)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对比国内外的ICU专科护士培训现状,国外的临床护士2011年8月第8卷第23期需要经过半年以上的专业培训方可进人ICU工作。而国内,有调查显示,87%的ICU护士没有接受过任何专科培训。我院ICU 2010年床位扩展,为了满足临床危重症患者的收治工作。笔者增加了护士配置,新人科护士中有11例无任何护理临床工作经验。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新护士的ICU上岗培训。笔者选择适宜的培训教程与培训方式以保证培训质量。

新护士入科培训前问卷调查显示,15例中有12例有畏惧心理,3例不愿意到ICU工作。10例对ICU专科知识完全不知道。这可能和ICU患者病情危重,护士工作强度高,新入科护士没有临床工作经验有关。但是新护士学习热情非常高。学习态度积极,这是科内工作3年以上护士所欠缺的。经过规范化培训后,新护士的理论、操作技能都有了很大提高。再进入临床工作,缩短了新护士的适应时间,增加了她们到ICU工作的信心。

新护士中4名有工作经验的护士在培训过程中并未表现出绝对优势,培训后考核并未名列前茅。这说明没有工作经验的新护士在经过规范化培训后一样可以胜任ICIJ繁杂的临床工作。

icu护士长个人总结范文2

一:完善病房设施,加强病房管理:

icu是危重病人进行抢救和严密监测的场所,要求病房环境合理、简洁、方便,利于观察和抢救,病房的抢救设施齐全,在原有icu病房的简陋条件和设施下,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完善了各项设施和仪器,一年当中,增设了3台呼吸机,6台注射泵,2台输液泵,以及各种医疗用品.并安装了热水器,室内开水供应设施,以及各种生活设施,以优质的病房条件服务于患者,方便的工作条件利于医护人员,使得icu的病房条件在本市以及周边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完善的设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这一年中制定了:icu贵重仪器管理制度,贵重药品管理制度,病房消毒措施.做到物品定点定位放置,固定了仪器管理人员,药品管理人员和物资管理人员.一年来,有效的病房管理保证了icu的日常工作.

二:建立、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icu在本院属新兴的一门学科,收集全院各科室以及外院的危重病人,机构庞杂,医疗护理任务繁重,而我科的护理人员均年龄较轻,资历浅,工作责任心不够强,且icu护士人员流动较大,因此制订一套严格周密,切实可行的制度常规,以保证icu的护理工作正常运转,本年度在原有xx年icu护理工作试行草案中,不断完善和修改草案,增加了各项护理操作常规,急救药品毒麻药品每日每班清点制,无菌物品管理制度,护士培训计划,消毒隔离制度等,制定的同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各项制度常规保证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使icu秩序井然,忙而不乱,其工作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加强自身建设:

由于icu的工作性质及严格要求,护士始终处于病人治疗及观察的第一线.因此,护理人员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icu的工作效率.这一年来,icu护士的培训工作是我工作之重点,在icu护士的后续教育中,我采取了在职培训,外出进修,自学与考核相结合等办法,并结合医疗定期举办科内业务讲座及参加护理查房,严格按照进行培训并考核,xx年度先后输送两名护理人员到上海北京进修,全科护理人员均参加了护理专科或本科的在职教育,一年的培训使得icu护士能胜任日常工作,大多数护士成为icu熟练人才.

要做好icu护士姐妹的领头雁,不加强自身学习是不行的,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并在媒体和网络上查阅icu相关资料,学习和探索,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之外,本年度还参加了护理本科的在职教育,并取得良好成绩.与此同时,协助院长顺利完成了<<体外循环在心脏外科手术的应用>>这一课题,并通过了市科委鉴定,除此之外,还参与了我科<<乌司他汀对危重症患者脏器保护作用>>课题的研究.

icu护士长个人总结范文3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现代急诊急救医学及危重病医学发展的产物,它的最大特点是危重病人、现代化检测与治疗仪器、有救护经验的医护人员的“三个集中”。目前,icu的规模、精密的监护治疗仪器的配置质量、医护人员的专业救护水平及临床实践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一所医院急救医疗水平的主要标准 [1] ,同时也是等级医院评选的重要指标。

进修学习是提高中高级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的方法之一 [2] 。它的带教管理显然不同于一般护生的带教管理,更注意对进修护士分析研判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慎独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更注重发挥进修护士的主观能动性。icu进修与大、中专护士带教有异同,现从进修生的角度探讨一下icu的带教管理工作。

1 做好环境介绍,减少进修护士的陌生与不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有爱与归属的需要”。进修护士来到icu,作为一外来人员,除了自己应积极主动作自我介绍外,icu的带教管理者也应热情地向进修人员作科室的环境、物品的管理摆放、科室成员等介绍,让进修人员有一种被接纳的归属感。同时进修人员也要认识到环境的熟悉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在实践中不断熟悉,不断适应新环境的需要,不要为自己设置太大的心理压力。

2 确立进修目的,制定进修学习计划

因派送进修人员医院的规模大小、icu类别、进修时间的长短、进修人员能力的强弱等差异,进修目的也会存在差异。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带教管理者应充分与进修人员沟通交流,根据进修人员的气质类型制定确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以指导一一合作型模式拟订进修学习时间、学习内容、考核标准,充分发挥进修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保证进修的有的放矢。当然学习计划不是一成不变,而应随时按照pdca循环及时调整-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处理;也要结合病房的情况合理安排。但最终一定要完成进修护士的a级目标。

3 带教管理进行计划性的组织实施

3.1 设定目标的优先次序?abc管理法 a级为最优先(必须完成的)的目标,b级为较重要(很想完成的)目标,c级为较不重要(当前工作使用较少)的目标。在带教工作中首先完成a级目标,然后转入b级目标,若时间允许可开展c级目标。icu的特点决定了它的a级目标:掌握各种监护与治疗仪的使用、管理。监护参数与图象的各临床意义分析,心肺脑复苏技术和复苏药物的使用。b级目标:icu病区特殊的危重病人监护记录方法,多专科疾病的医疗护理知识,对病人病情的总体分析与认识。c级目标:依据具体情况自行拟定,如:了解医院先进的管理体制……

3.2 对进修护士能力的培养

3.2.1 分析研判思维的培养和锻炼 进修护士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对临床有一定的认识,带教比护生易,一触即通。 因此对带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掌握a级和b级目标的内容,还应有一定的带教方法,要充分发挥进修护士的思维判断力,要求进修护士应随时作到“三w”即三个why?“为什么要这样做?”“病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临床表现”“病情是好转还是恶化,为什么?”。通过“三个w”的训练,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提高进修护士对病人病情总体分析和认识的能力,也适合当今循证护理发展的需要。带教者可运用思维训练法中的反思学习法与病例讨论法带教进修护士。

3.2.2 提高进修护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急救护理学的实践性很强,护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很大程度上需通过技术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体现 [3] 。icu是急救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提高进修护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icu带教的重要内容。p-i-g教学法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 。p(probˉlem)问题,d(discuss)在查阅资料和自学的基础上讨论,gguidance)老师给予总结和指导。这种方法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把机械记忆转化为形象记忆,达到最佳的效果。这种方法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学到老师长时间累积的临床经验的精髓。随着理论和临床经验的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愈来愈强,可使前瞻性护理逐渐变成可能。

3.2.3 责任意识、慎独精神的培养 icu与普通病房不同,首先是病人病情重,病情变化快;其次是没有陪伴,病人的一切事务均由护士与护理员协助完成。这就要求进修护士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慎独精神。带教老师应要求进修护士统筹安排时间,严格三查七对,随时检查自己行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当然,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也是一个标准的示范。

3.2.4 创新意识的培养 随着循证护理的不断发展,仅凭经验和直觉进行护理将成为历史,现代护理实践需要可靠的科学依据 [5] 。遵循的证据是科研结果,临床经验以及病人的需求三者的有机结合体 [6] 。对于在icu进修护士的带教也应按照循证护理的要求进行带教,这是由icu在医院急救医疗体系的重要地位决定的。首先要转变进修护士的意识:按常规工作固然不错,但要接触并学会利用新科研成果,始终把病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其次,安排查阅专业资料时间,使其有接触新科研成果的机会。第三,按时完成《进修护士工作计划完成记录》,培养归纳、总结、推陈出新的能力。这是对进修护士应有的带教内容,是由进修这种继续教育方式所决定。

3.3 定期检查评价目标的完成情况 带教老师可以通过督促进修护士自我检查、相互检查,护理技术操作考核,随机抽查等措施检查目标的达到情况,及时反馈进展和问题,以便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以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实行《进修护士工作计划完成记录》以保证各项工作评价的及时性、连续性和整体性。

3.4 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进修管理中,进修护士作为“社会人”,应教会其积极应对各种压力的方法。乐观应对方式被认为是最佳方式,其次是支持应对方式 [7] 。带教者为进修护士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将有利于目标的早日完成。

当然短时间的进修学习掌握的新仪器、新设备、新的急救技术的程度有限,带教者所能教给进修护士的只是一种学习新业务新技术的方法。需靠进修护士掌握方法后自己在实践中慢慢摸索。护理人才的成长具有实践性、晚熟性、群体性的特点。因此进修护士与带教者都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同时能适合所有进修护士的教学方法也是不存在的,只有在一般教学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进修护士与带教者之间的沟通交流至关重要。本文就进修遇到的问题结合教学经验进行探讨达到教学相长。随着icu的不断发展,医院对icu建设的重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护士进修icu。随着icu对进修护士的带 教管理方法的不断完善,进修护士的教学方法将是完成进修计划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彭刚艺.急重症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4.

2 杨英华.护理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5.

3 庹焱,周秀华,陶红.护理专科.急救护理学教学研究.护理杂志,2001,18(3):29.

4 郭永松,胡斯隆.问题-讨论-指导教学法在护理社会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292-294.

icu护士长个人总结范文4

本次在icu培训的急诊专科学员共两轮,学员11个,每批学员学习一个月。学员都来自各家医院的急诊科或icu,他们有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护理部的领导和严格要求下,在护士长的大力支持以及icu每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现总结

一、操作内容齐全

根据实习手册的要求,本着培养专科人才的宗旨,我科安排了专科操作技能2项(简易呼吸器的使用以及呼吸机的使用及维护)作为操作示范内容,并对学员进行了严格的考试,一次通过率100%.对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的使用、输液泵微量泵的使用及维护、意识状态的评估、股动静脉及桡动脉的穿刺等操作也进行了正规的示范,每位学员都在工作中进行了实际的操作,大部分学员都能很好的掌握。

二、理论知识丰富

由于本科涉及的病种多,病情复杂,针对学员的实际情况,我们安排了血气分析报告的阅读、有创压监测的护理、人工气道的护理等理论教学内容,通过小讲座或床旁查房的形式教授给学员。通过这些形式的教学,使学员们对icu的专科护理以及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有了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并引导她们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

icu护士长个人总结范文5

【关键词】量化绩效考核;ICU;护理;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9-53-02

绩效考核是通过收集、分析、评价和传递有关个人在其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方面的信息情况的过程,按照事先规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检查、对照和评定职工对职责履行程度,以及确定工作成绩的有效管理方法。护理人员的绩效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所作出的成绩与贡献[1]。为了有效利用护理人力资源,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按照护理部要求,制定了ICU量化绩效考核方案,经过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室属于综合ICU病房,开设床位12张,设有护士32人,护士长1人,年龄20~37岁,其中主管护师5人,护师12人,护士15人,本科学历 13人,大专学历 14人,中专学历5 人,在ICU工作5年以下19人,5~10年8人,10年以上5人。收治的病人以各类大手术后的病人为主,护理风险高、护理技术要求高以及岗位责任重,但科室绩效收益不高,造成护士积极性受挫,不安心本职工作,导致护理队伍的不稳定,制约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基于以上因素,我科实行了量化绩效考核。

1.2 方法

1.2.1 确定绩效考核方案:由护士长、科室质控小组根据医院护理部制定的护士绩效考核指导方案为前提,结合科室实际护理工作情况,质量控制要求及综合护士意见制定了ICU量化绩效考核方案,并设计了工作量统计表,考核对象为ICU所有护士。护理绩效侧重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基于护理工作数量、质量、技术难度、患者满意度、质量考核结果而出台考核办法,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考核内容包括出勤天数、护理工作量、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考核奖惩标准。每月护士个人绩效 = 夜班津贴+(各项补贴+出勤津贴+工作量化津贴+患者满意度津贴)-质量管理考核处罚。①各种补贴:根据职称的级别及是否参与科室质控给予补贴。②出勤天数:白班2分,夜班3分,向夜班护士倾斜。③护理工作量:包括护理病人数,每班护理1名病人得1分、新收病人数,每收治1名病人得4分(参与者平均分配)、高难度护理操作,每完成一次得2分如:动脉穿刺置管的配合及护理、床旁CRRT治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配合及消毒等。④患者满意度,每月取总绩效的500元进行激励。⑤护理质量考核奖惩标准,包括科室质量控制小组考评、医生对责任护士的考评、护士与护士间的考评。

1.2.2绩效的计算方法:(科室绩效的总金额-各项补贴-满意度补贴)÷所有护士当月量化绩效总分值=每分所对应的绩效金额×个人量化绩效分值+各项补贴+满意度补贴-质量管理考核处罚=个人当月实际绩效金额。

1.2.3效果评价的方法:将绩效考核实施前(2011年)和实施后(2012年)护理质量合格率及满意率进行对比。护理质量考核内容为十知道、护理文件书写、基础护理、护理技能操作等;满意率考核的内容为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考评、医生对护士的考评、护士间的考评。

1.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3 讨论

3.1 量化绩效考核的实施增强了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传统绩效分配以职称确定分配系数,较少考虑岗位风险特点,导致护士工作积极性不高,竞争意识不强。量化绩效考核运用护理工作数量、质量等效率指标,较好体现了不同病情、治疗手段和护理方法所蕴藏的专业技术含量、风险、效率与责任的差别[2]。打破了传统的“平均分配原则”和“不平等分配原则”,解决了绩效分配的敏感问题,护士劳动价值的合理评估与补偿得到了充分体现,激励了护士工作热情,使护士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明显增强,自上而下逐步形成了“定责、守责、尽责”的良好风气,不再简单满足于工作任务完成,形成了人与事、护士与科室密切关联、融为一体的良性循环新格局,营造人人按制度执行、按规范操作的氛围,护士队伍得到稳定自实施绩效考评以来科室护士零辞职。

3.2 量化绩效考核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进入ICU的病人,由于病情紧急危重,大多需要接受长时间、不同方式的生命体征监测及相关生化参数监测,同时接受强化治疗和特殊护理,因此对患者或家属来说是一个精神压力很大的地方。然而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加强有效沟通,是促进救治成功的关键因素。及时了解患者心理活动,察觉患者因不能说话表现出的挫折感,为患者所表达的内容进行多种形式的沟通如看、听、触、应答、理解、使用图片画册、肢体语言、让清醒、配合的患者书写等,及时解决需求,让患者感受到温暖。每日在探视时间详细的告知家属患者在ICU内的情况、病情进展等,使患者得到家庭的支持及治疗疾病的信心。ICU护士的工作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率。

3.3 量化绩效考核有助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部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每月对ICU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考核评定,计算出ICU月绩效分配额度。量化绩效考核的实施,使护士充分认识到质量考评的重要性,积极查找原因,及时改进,按要求认真落实床旁责任制护理,掌握所管病人“十知道”,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完成基础护理,确保病人“三短六洁”预防感染发生,护理操作规范。充分体现了PDCA循环管理法。PDCA循环管理法促进了管理效能,使存在的质量问题得到持续改进[3]。

3.4 量化绩效考核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水平:护士长是护理工作最基层和最直接的领导者,是护理质量管理的参与者、决策者、实施者,同时也是实施绩效考评的主体[4]。通过运用管理手段制定量化绩效考核,是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的有效手段,惟有建立和实施好绩效考核,方能全面推进护理的各项工作。

4小结

护理人员量化绩效考核是对护理工作的质量、结果和过程进行考核,科学运用绩效考评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基本和客观依据[5]。量化绩效考核的落实,体现了对人才价值的尊重,使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起到了积极的调动作用,提升了护理服务内涵、管理水平,树立了优质的护理品牌。

参考文献

[1] 张蓉,高莉.护理岗位实施绩效考核的效果讨论[J].护理研究,2007,21(2A):309-310.

[2] 张秀华,杜萍,丁牧原.公立医院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与分配体系的实施与体 会[J].护理杂志,2010,27(11B):1741-1742,1744.

[3] 何永梅,付祥兰,黄芳.基于关键绩效指标的护理绩效管理[J].护理研究,2010,24(9C):2513-2514.

icu护士长个人总结范文6

关键词:层级护理;管理模式;ICU护理;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注意到护理的重要性,本次研究就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ICU科室开展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本次研究抽取ICU科室护理人员共16名护士,其中男护士1名,女护士15名,年龄均在20~35岁,平均年龄26岁左右,工龄1~10年,其中本科学历2名,大专学历11名,中专学历3名。其工作职称有护士11名,护师4名,主管护师1名。将所入选16名护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名,经统计学软件对以上临床护理人员的基本资料进行处理,得出其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较性。

1.2方法 本次研究对照组采取常规ICU科室临床护理办法进行护理,实验组采取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其实施方法大体上可概括为护士能力分级、层级设置、制定并要求护士熟记规范工作手册、分级培训以及制定晋升制度等。具体实施步骤如下,对本次参与开展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8名护士根据《ICU护理质控检查评分结果汇总表》[1]及《ICU护理床边交接班质量考核表》[2]等考核标准及资历、学历等多方面进行责任分级,本次研究设置五个层级[3],由责任从低到高分为助理护士、初级责任护士、中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及护理责任组长。共设置5个层及护理管理小组,由1名护理责任组长带领1名高级责任护士、1名中级责任护士、2名初级责任护士及3名助理护士组成,实施8h连续倒班工作制度,由护理责任组长进行排班,保证分配责任到人头上。参与本次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护士进行统一的规范工作培训及分级培训[4],使护士清晰的了解到每日工作流程、抢救流程,熟悉所指定的应急预案,仪器的规范使用及护理技术的规范操作,使每名护士做到将工作质量标准即规范工作手册熟记并不时翻看复习。按照此次责任分级对不同责任级别护士进行不同培训,基层助理护士主要培训常规环境护理、饮食护理、消毒隔离技术、各种紧急情况处理、观察并记录各项数据及维护患者安全等;初级责任护士主要培训不同疾病类型的不同护理项目、常见药品、常规护理技术、涉及医患沟通心理辅导、相关法律法规、查阅文件及文献、护理质量的基本内容、系统化记录或统计数据方法等;中级责任护士主要培训重症患者、疑难杂症患者的不同护理,对患者的临床宣教及讲解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等内容,医疗纠纷处理规程及护理标准的制定等。高级责任护士主要培训监护、急救技术,重症病患护理的基本内容,基本护理知识及基本技能,学习关于ICU护理的相关专业知识等。护理责任组长主要培训以上所有相关内容并进行考核,考核通过方可任职。以上层级可由上级推荐并经考核选拔晋升[5]。其培训均由上级责任护士一对一、一对多进行,高级责任护士则只能由护理责任组长进行一对一培训。对两组护士的工作质量、患者满意程度、护士工作满意程度按照问卷形式进行综合评判[6]。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以上护士基本临床数据及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P

2 结果

两组护士的患者满意程度、护士工作满意程度如下表1所示,两组护士的工作质量如下表2所示。

根据上表中数据所示,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高达98%,护士工作满意程度高达90%,工作质量评价达到优秀有5例;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高达73%,护士工作满意程度高达80%,工作质量评价达到优秀有2例。根据统计学软件对以上数据处理分析,得到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实验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效果。

3 讨论

根据以上研究数据表明,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常规ICU护理方法,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威,彭粤铭,曹静.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4):56-58.

[2]李云.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的应用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1):13-15.

[3]周玉华,靖素华,王丽娟.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13,8(10):116-117.

[4]杭寒皎,叶芷彤.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783-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