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范例6篇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范文1

在托尔斯泰身处的时代,他常被画家画成一个巨人的形象。晚年,许多崇拜者抱着朝圣的心情去拜见他时,以为会见到一名身材高大的男子,当发现偶像其实个头并不高时都不禁略有点发窘。托尔斯泰之于俄罗斯,确是一个巨人般的存在。除了文学上有目共睹的杰出成就,他在许多方面都深刻影响了俄国人的生活。作家茨威格写道:“托尔斯泰代表的不是他自己,他代表的是所有俄国人民,因为他与整个俄国同呼吸,共命运。”

展览分成5个单元:家庭、文学、探寻、中国、回响,全面展现托尔斯泰的生活、思想与艺术成就。从托尔斯泰与家庭这个窗口,可一窥这位伟人求索之旅的复杂。“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托尔斯泰创作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时,几易其稿,开头就换了七八次,直到写出了这个隽语般的经典开篇,如同定下调门,他才彻底理清了思路,素材、故事、人物开始纷纷各得其所。

托翁正是想借这部小说探讨“家庭”这一主题。而回望其漫长的一生,却很难笃定地一言蔽之:作家本人的家庭,幸福,还是不幸?他完成鸿篇巨制《战争与和平》,得益于新婚后一生最畅快的时光;而其晚年与妻子的矛盾也众所周知,82岁离家出走,死在了一间小车站里。有传记作者写道,托尔斯泰一生不懈探索,难以跟上他的步伐,是许多与他同时代的人的共同感受。身为一个伟人的家人也许概莫能外。

糜烂的伯爵

这次展览中的“家庭”单元,展出了几幅托尔斯泰祖父与外祖父的画像。托尔斯泰出身贵族,祖父曾出任喀山省省长,他继承了其伯爵爵位,外祖父尼古拉・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军衔是上将。他们后来作为人物原型,都被写进了《战争与和平》。

“善良而愚蠢”的祖父格外好赌,曾经殷实的家产,被他临终前的豪赌几乎败光。托尔斯泰的父亲继承了祖父留下的烂摊子,一度潦倒至极,但他后来幸运地娶到了一位富裕的新娘。雅斯纳雅・波良纳,这座后来因托尔斯泰而世界知名的庄园(现成为博物馆),就是母亲的陪嫁。

托尔斯泰出生于1828年8月28日,母亲在他2岁时就过早病逝,父亲对他影响比较大。父亲曾在前线与拿破仑的军队作战,以勇猛而闻名,他喜欢打猎,托尔斯泰和他的哥哥们很小就开始接受狩猎训练。他也酷爱读书,家里藏书宏富,日后最小的儿子托尔斯泰继承了这些书籍。父亲宽厚仁慈,很少对下人体罚,而当时许多俄国贵族对农奴动辄鞭刑。

托尔斯泰认为自己的童年“纯真美好,富有诗意”,其处女作就是半自传体的小说《童年》。他天性敏感多情,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他有一个绰号“爱哭的里奥娃”。托尔斯泰一生中常为悲怆的音乐与凄惨的故事所感动,有人写道,“流下的眼泪之多,足能汇成一片”。

好景不长,1837年父亲猝死,接下来的几年中,祖母、监护人艾琳姑妈相继离世。5个孩子被托给了喀山一位不太亲密的波琳娜姑妈,全家迁往喀山,托尔斯泰当时13岁。他后来形容自己14岁之后的二十年,“粗鄙放纵,生活中时时受到野心、虚荣,尤其是贪欲的驱使”。年满14岁后,两位哥哥带他第一次去了妓院。

1844年,他考上喀山大学东方语言系,大一结束时因成绩太差必须复读,于是转到了法律系,两年后还是辍学了。当时他最喜欢的课是哲学课,对卢梭的书爱不释手,这也是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尝试过简化生活,比如天天穿着自己发明的一种长袍,白天当衣服穿,夜里当毛毯盖;他一度是亲人眼中“不可理喻的家伙”,“只有在看到有谁乐于听他怀着激情畅谈自己的理想时,才会感到快乐。”

翻阅托尔斯泰年轻时的日记,他的分裂随处可见,一面不停给自己制定各种道德上严苛却不切实际的目标,一面在社交生活中过度放纵沉溺享乐,一次次忏悔,又一次次屈从人性的弱点。他曾在大学医务室治疗过淋病,年轻时“通常喜欢玩弄女性”,与佣人或是农妇,还曾有过私生子;叮嘱自己看书、练习钢琴,又忍不住频频出入上流社会交际圈,舞会欢宴笙歌不断;他从1848年开始热衷玩牌,一赌就是十多年,第一次偿还赌债就卖掉了分得遗产中雅斯纳雅・波良纳的一片桦树林,价值1200卢布,当时雇佣一个马车夫每月大约10卢布。

1851年,托尔斯泰跟随长兄尼古拉前往高加索,加入了其服役的炮兵团。在他看来,这是个开始全新生活的好机会。在军队里,他因膂力过人而知名,可用双手托起一个百六十多磅重的男人。托尔斯泰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因作战英勇而被授以奖章,提升为陆军中尉。但他的赌瘾再次发作,一点一点卖掉家产,甚至将雅斯纳雅・波良纳气派堂皇的祖宅换了5000卢布。此后他和家人一直住在两侧厢房。托尔斯泰伯爵的生活直到结婚后,才发生了真正的改变。

琴瑟和鸣,史诗诞生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描写列文向凯蒂求婚时,用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他曾以单词的首字母拼成一长列,“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年轻的索菲娅竟然猜出了完整的这句话。种种惊人的默契,让他感到“我们将永远在一起”。

托尔斯泰结婚时34岁,索菲娅18岁,她是一位宫廷御医的女儿,从小在靠近克里姆林宫的公寓里长大。托尔斯泰意识到自己的新娘还只是个刚成年的孩子。儿子谢尔盖后来说,父亲娶母亲时虽爱她至深,但也希望能够引领她改造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索菲娅一开始也乐于服从他的安排,在信中,她甚至自称是他的“大女儿”,说自己从没忘记他“父亲般的教诲”。

托尔斯泰夫妇终身交换日记阅读,以示彼此毫无隐瞒。涉世未深的索菲娅最初读到丈夫曾经“放荡地私通”的段落时,备感震惊苦恼。她在1862年12月16日的日记中写道,“凡是描写爱情、描写女人的地方,都使我感到厌恶和痛苦,我真想把它们全部烧毁,但愿从此再也不要使我想起他的过去。”而她也只有在写给妹妹塔妮娅的信中,才会无保留地直抒胸臆,抱怨倾诉。

总的说来,婚后的头6年,是托尔斯泰夫妇琴瑟和鸣的大好时光。托尔斯泰激动地写信给亲友,诉说自己的幸运:“和索菲娅在一起感受到的那种幸福,一万对夫妻中只有―对才能享有。”他拾起从军时期开始的创作,爆发出惊人的创作能量,全情沉浸在《战争与和平》的写作中。“我以前从未觉得自己的心智,甚至所有的道德力量,会像现在这般完全胜任工作。我现在是一个充满灵魂力量的作家,写作和思考时所处的状态完全不同于以往。我是一个快乐而安宁的丈夫和父亲,无需对任何人隐瞒什么,心里别无他念,惟愿一切将永远这样持续下去……”

索菲娅很快成为一名能干的主妇,照料人口越来越多的大家庭,打点庄园事无巨细,许多人回忆中的她,永远忙碌得停不下来。索菲娅精力充沛,还经常长时间地熬夜,誊写丈夫的手稿,潦草的字迹往往只有她才能辨认清楚。《战争与和平》庞大的手稿她前后誊写了6遍,但乐此不疲,觉得自己因此融入了丈夫伟大的创作之中。“渐渐地,只要原作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我自己就能感觉到;比如,某个词出现频率太高,故事周期太长,标点符号错误,语言晦涩难懂等等。我常常向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指出所有这些问题。有时他欣然接受我的意见;有时他会向我解释为什么应该保持原样;他会说细节无所谓,只有整体结构才重要。”《战争与和平》中托尔斯泰最心爱的一个角色娜塔莎,很多特征细节都来自索菲娅。

索菲娅也颇有艺术天赋。这次展览中有一幅托尔斯泰45岁时的画像,就是索菲娅临摹自画家克拉姆斯柯的名作,这也是作家人生中第一幅肖像画。她热爱音乐尤其是歌剧,和托尔斯泰一样都很爱弹钢琴,雅斯纳雅・波良纳总是乐音缭绕。他们的子女中,两个儿子谢尔盖和米沙后来都成了音乐家。家里还设有一只专门的邮箱,家里的每个人都可以写故事、新闻、诗歌或是逸事,不署名字投进去,星期天晚上全家围坐在茶炊边取出阅读,其乐融融。

世界观激变

托尔斯泰的一生中,文学创作其实只占据了生命的一部分,他更多的兴趣都投入到自我精神、社会改良的探索上。婚前他有感于农民子弟教育极度缺乏,水平低下,曾自己贴钱开办过学校,一生仅有两次出国,都是为了赴欧洲考察教育学习取经。因聘用了一些无政府主义的激进学生来当老师,警察局还建立了一份他的秘密档案。写完《战争与和平》后,托尔斯泰经历了一场著名的精神危机――“阿尔扎马斯的恐怖”:梦见自己给农民绞死了。他在自省中写了《疯人日记》重新审视俄罗斯大地上遍布的苦难。他首先是着手恢复中断的教育事业。

出于对自己孩子教育的思考,他投入大量精力编写了俄语的《初级课本》,甚至亲自动手写故事。他写给友人的信中说倘若整整两代俄罗斯儿童,从皇子皇孙到农家子弟,全都通过他编写的这套教材识字读书,进而受到艺术的熏陶,他此生死而无憾。因为售价偏高,他又将其删改为《新初级课本》,仅售14戈比,大受欢迎,在托尔斯泰生前就出版了28次。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没有哪本教材能够像《新初级课本》这样普及。

索菲娅不懂丈夫为什么要置成功小说家的事业于不顾,虽然她曾担任过他开办学校的老师,但她特别讨厌他跟农民打交道,这个本质上的城市姑娘,无法理解从小生活在农庄的托尔斯泰对农民的感情,这一点令托尔斯泰深感失望。而对妇女在婚姻中的作用,两人也开始各持己见。

索菲娅一生16次怀孕,生下13个儿女,其中5个都早夭了。托尔斯泰秉持他的平民主义思想,断然拒绝妻子雇佣奶妈的请求,尽管她第一次生产后得了乳腺炎,根本无法给婴儿哺乳。1871年,生下第五个孩子玛丽亚时,索菲娅经历了特别严重的产褥热,差点因此丧命,她为此有些恐惧,想方设法采用避孕措施,唯恐怀孕。但托尔斯泰认为妇女的天职就是生育孩子,将他们抚养成人,他对妻子的想法惊骇不已,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借陶丽之口说出:避孕是不道德的行为。

夫妻俩就“妇女问题”的争辩,让他费了不少脑筋,成为搁笔3年后重新创作《安娜・卡列尼娜》的主要动因。托尔斯泰借小说探讨婚姻与家庭,却不止于此,而是全面反映出了废除农奴制后,俄国历史上动荡不安的社会全貌。列宁正是读了这本书,才有了那句著名的评语:托尔斯泰的作品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安娜・卡列尼娜》最后几章列文对生命意义的苦苦追问,正是作者本人的困惑心声。托尔斯泰在19世纪70年代末世界观发生了激变,他先是在宗教中寻找答案,继而从极度的虔诚走向极端的虚无,遍览东正教的神学理论,并对它们发起批判,最后在51岁时宣布放弃东正教的信仰。此后十几年中,从《忏悔录》开始,他大量写作福音书籍,用自己的话阐释他所理解的基督教教义。

他也批判君主制,反对一切形式的政府与专制组织,主张非暴力形式的不服从、不合作,比如拒绝服兵役和纳税。对于个人,主张道德的自我完善,“爱一切人”,废除私产,自食其力。他公开批判政府、教会的书屡屡被禁,往往是先在国外出版,后以地下形式流回俄国,畅销一时。在1891年梁赞省爆发的中,托尔斯泰首当其冲,带领全家参与组织赈灾,呼吁全国民众及时相助,种种措施让不作为的政府颜面尽失。

因直面俄罗斯严重的贫富差距,农民的困苦,他自感罪恶羞耻,在《我信仰什么》中写道:“过去对我来说美好而高贵的每一件事――抱负、名望、教育、财富、复杂而考究的生活方式、食物、衣服和礼仪举止――都已成为不好而肮脏的。”托尔斯泰开始尽可能简化个人生活:吃素,戒烟,放弃了最爱的打猎,穿着那身人们最熟悉的农民粗布罩衫,农活样样精通。画家列宾画过一幅《托尔斯泰在耕地》的油画,他亲睹托尔斯泰在农田里,“整整六小时,不停地用犁翻耕黑土”。他自己试了下扶犁耕地,“连十步都走不了,真是寸步难行!”唯一的例外是还骑马,托尔斯泰本来打算放弃这项“自我放纵”的爱好,后来觉得自己的马儿已经老了,才照骑不误。

索菲娅抱怨托尔斯泰一生中都以工作为重,投身运动,疏于对子女的照顾。尤其几个年幼的孩子,见到家庭教师的时间远远多过见到父亲。托尔斯泰的几个儿子也不赞同他们的父亲,时时与他唱反调,倒是几个女儿对他很忠诚。托尔斯泰也有过私心,大女儿玛莎一直深得宠爱,是他的得力助手,他曾不止一次阻挠过玛莎按照自己的心愿嫁作人妇。

家庭战争

到19世纪90年代,托尔斯泰已成为俄国最知名的精神领袖式的人物,有人甚至说,如今存在着“两个沙皇”。1901年,他被教会公开革除了教籍。这是相当严重的处罚,有专家说,东正教历史上被扫地出门的不过三四人。还有好几次,官员主张将他流放,或者抓进监狱,都因忌惮他的国际性声誉而不了了之。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说过一句名言:“托尔斯泰想让我将他流放到索洛维茨基,可是我却不愿他引起公众的注意。”

有同行为他惋惜,几分几合的老朋友屠格涅夫,临终前给托尔斯泰写了一封恳切的信:“我想向你提出最后的、真诚的请求。我的朋友,回到文学活动上来吧!这种天赋和其他万物一样,乃上天所赐。哦,如果我的请求对你能有效果,我会多么快乐啊!”

和他一样失望的,还有索菲娅。1885年,她接管了丈夫早期小说的出版事宜,曾专门请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遗孀,如何经营出版业。后来的事实证明她是个相当出色的商人。为8个孩子的将来打算,以及大家庭的流水般的开支,索菲娅时常感到赚钱的紧迫性。1890年,她还曾面见亚历山大三世,成功说服他取消了对托尔斯泰的小说《克莱采奏鸣曲》的禁令。当然,事后夫妻俩闹得很僵,托尔斯泰对此表示不齿,他不愿靠写作牟利。

他晚年创作的重要长篇小说《复活》,也是一个关于心灵忏悔与救赎的故事,所得的高昂版税全部捐给了杜霍博尔派教徒,他们因不同于东正教的宗教主张而被当做异教徒。这笔钱加上其他托尔斯泰主义信徒的募捐,最后资助了7500余名杜霍博尔派教徒集体乘船迁居加拿大,逃离了教会的迫害。

托尔斯泰晚年家里常聚集着一堆各地来的追随者,拿着小本子记录他所说的每一句话。索菲娅认为其中一些人是“嘤嘤叫的马屁之徒”,其中她最痛恨的人便是切尔特科夫。他比托尔斯泰小26岁,来自极为显赫的贵族家庭,年轻时放弃大好前程,投身为农民谋福利的慈善事业。1883年他和托尔斯泰第一次会面,两人志趣相投,一见如故,从这时起直到托尔斯泰去世,切尔特科夫都是他最亲密的朋友和伙伴,他的照片独自一大张,按照原有陈设,迄今仍悬挂在托尔斯泰书桌的正前方。

切尔特科夫也是托尔斯泰信仰运动最有力的幕后推手,一生心血倾注其中。他后来支持托尔斯泰在遗嘱中把自己的所有版权“捐给人民”,这样可以让其思想传播得更远。他由此被索菲娅视为头号敌人。2010年托尔斯泰逝世一百周年之际,德俄合拍了一部讲述托尔斯泰生命最后时光的电影《最后一站》,再现了索菲娅与切尔特科夫间的拉锯争夺战,以及托尔斯泰夫妇无休止的争吵。夹在两难中的托尔斯泰矛盾而痛苦,修改遗嘱捐出版权后不久,他离家出走。第二天,索菲娅跳进池塘企图自杀,后被人救起。而托尔斯泰走前留下的信中,开头便是:“不要以为我出走是不爱你,我爱你……”

1910年11月20日,出走二十多天后,托尔斯泰因肺炎死在了阿斯塔波沃火车站。切尔特科夫立刻写了一本小册子《托尔斯泰的出走》,索菲娅被斥为凶手,一时遭千夫所指。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父亲曾是托尔斯泰的好友,为他的多部作品画过插图,这次展览中就有他为《复活》创作的作品。索菲娅给他发电报求助,当时还是孩子的帕斯捷尔纳克后来回忆,车站的小房间里,“她像一座黑山一样,朝我们扑过来:‘你要给我作证啊!不是我害死了他!’”最后高尔基站出来为她辩护:“那个女人跟一个富于独创性而又烦躁不安到极点的大艺术家在一块生活了五十年的漫长岁月……而眼下,人们只有在诽谤她的时候才记起她来。”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范文2

安娜的形象跨越百年,魅力长存。“幸福的家庭往往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套用托翁小说开篇这个著名的句子,大概可以学舌一句:原著的故事是命定的,不同时代光影下的安娜各有各的风姿。

你看你看那些安娜的脸

导演乔·怀特要推陈出新,有所超越,大约也是下了工夫的。从新版《安娜》引入舞台剧的“剧中剧”形式,到背景、服饰的华美精致,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安娜》并不叫座,票房遇冷。有影评人毫不客气地借此抨击翻拍名著热:“除了将演员推上奥斯卡提名这样的荣誉舞台,没人能从中获益。”

道理虽刻薄,但也道破了一个真相:试问又有哪个女演员愿意拒绝出演安娜·卡列尼娜的机会呢?著名女星伊丽莎白·泰勒没演过,但她就宣称:“我有一个朝思暮想的愿望——扮演安娜·卡列尼娜,把一位心灵高尚的聪慧女人的悲剧表现出来。”

细数起来,2012年新版之前,约有四部《安娜》最为人所知,分别是1997年的苏菲·玛索版、1967年的塔季亚娜·萨莫伊洛娃版、1948年的费雯·丽版、1935年的葛丽泰·嘉宝版。这些重量级的名字注定给后来人陡增压力。

新版《安娜》由85后的“英伦玫瑰”凯拉·奈特莉主挑大梁,二十多岁的她既要演出一个八岁男孩母亲的深情慈爱,又要演绎一个为爱痴狂走上绝路的情人,未免还是有些火候不够。奈特莉坦言,接拍前诚惶诚恐:如何将“角色的迷人、高傲、敏感以及根深蒂固的情绪化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此她将托尔斯泰的原著啃读了十遍,还做了大量调研、写角色笔记。

对比五部《安娜》,无论从氛围还是结构上,最忠于原著的当属1967年的俄国版。主演过名片《雁南飞》的俄罗斯女演员萨莫伊洛娃演安娜,除了美貌稍逊,气质最为正宗。俄国人一共改编过7次,次数也是最多的,他们对《安娜》的感情大概跟我们对《红楼梦》差不多。其实中国人也没错过安娜。1955年中国香港就拍过一部粤语版,名字改成中国风味的《春残梦断》,导演李晨风,主演白燕。

奈特莉版被网友调侃为最干瘪的安娜。嘉宝的冷艳孤傲,费雯·丽的仪态万方,苏菲·玛索的热烈澎湃……谁又是最符合想象的安娜呢?就像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这注定是个无解的答案。戏梦人生的交织,每一位安娜身上也都投射着演员自己的人生。苏菲·玛索在影片首映式上说:“男人可以爱卡列尼娜,或者恨她,但他永远也不能理解她。”似乎讲的更像是那个一贯独立不羁的自己。

嘉宝对安娜的这个角色并不陌生,其实早在1927年,她便在默片《爱》中提前演绎过一个无声版本的安娜。八年后重拍,无疑游刃有余。搞笑的是,因为演沃伦斯基的男演员弗雷德里克·马奇(曾两次获得奥斯卡影帝)风流名声在外,据说嘉宝在片场把大蒜别在衣服下面,用气味来抵挡马奇的攻势。演安娜儿子的小演员巴塞洛缪,因此片与嘉宝结下情谊。但当他长到11岁,一次为自家叔叔向嘉宝索要一个签名,后者从此对他极为冷淡。嘉宝终身未婚,一贯清绝孤傲、难以捉摸,由此也可见一斑。

1947年,费雯·丽的丈夫劳伦斯·奥利弗,接受了制片人将《哈姆雷特》搬上银幕的建议。费雯·丽很想演奥菲莉亚,与丈夫对手戏,但奥利弗拒绝了她,理由是她的参演“会破坏小组的平衡”。失望的费雯·丽于是在第二年接演了安娜。此前几年中,费雯·丽诊断出肺结核,并多次爆发神经崩溃,两人关系已出现裂痕。《安娜》是她康复后出演的第二部电影,但影响并不大,当时的评论家批评她“没能充分表现出安娜炽人的”。而次年奥利弗则因《哈姆雷特》荣登奥斯卡影帝。这似乎也预示了,两人婚姻中,费雯·丽总是让人唏嘘的一方。到了1960年,奥利弗提出离婚,两人劳燕分飞。

列宁在《安娜》中看到了俄国革命

百年里,安娜的故事如此被电影所钟情,究其根本,与小说文本的深厚动人当然密不可分。《安娜·卡列尼娜》完稿于1877年,但早在1875年1月就开始在《俄罗斯公报》上连载。“每个篇章都轰动了整个社会,引起了没完没了的争论,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似乎议论的是他们的切身问题一样。”莫斯科的夫人们竟派出仆从赶赴印刷厂,向排字工人打听书中人物未来的命运;还有贵妇人按照小说中描写的安娜穿戴,定制一模一样的服饰……

这样的成功,托尔斯泰在给朋友的信里承认,“我无论如何也没有料到”。写完表现1812年卫国战争的《战争与和平》后,他将目光由对历史的回顾,重新聚焦当代生活。托尔斯泰夫人1870 年2月24日的生活札记,标注了安娜最初闪现的时刻:“昨晚他(指托尔斯泰)对我说,他脑子里出现了一个上流社会失足的妇女形象。这个形象一出现在他眼前,以前出现的所有人物和男人典型统统各得其所,集结在这个女人周围。”

托尔斯泰原本打算写一个堕落女人的故事,但随着写作的推进,故事自身的弹性、人物个性的发展,都让初衷难以为继。小说的初步创作仅用了50天时间,而后托尔斯泰花费了数十倍的时间来不断修正,前后经过12次大的改动,迟至4年后才正式出版,小说废弃的手稿高达1米多!从他留存于世的手稿上来看,最初的安娜显得轻浮,但后来形象变得越来越美丽光彩,轻浮也早已隐匿不见了。

《安娜》引发重大争议,就在于对她如何评判的问题。读者壁垒分明,一派同情,一派批判。著名作家屠格涅夫便认为这部小说写得不好,理由是写一个已婚女子又和别人恋爱,这样会导致伤风败俗的社会效应。那作者本人对安娜如何评判呢?小说扉页引了《圣经·新约》的一句话:“申冤在我,我必报应。”上帝为谁申冤,又要报应谁?这句模棱两可的话,恰好也代表了托尔斯泰本人的矛盾心理。托尔斯泰肯定安娜追求爱情解放个性,同时也对她不无谴责。他从宗教道德观念来看,安娜对爱的追求又包含了放纵的成分。97版电影的导演伯纳德·罗斯就认为,安娜与列文,正是托尔斯泰的一体两面。托尔斯泰出身贵族,青少年时曾度过一段狂赌的糜烂时光。“安娜这部分展现出托尔斯泰和恐惧的一面,他不但有十三个婚生子还有很多私生子,他一直在欲望与理想之间苦苦挣扎。”

小说的第一主人公是列文——这个在电影中往往被一笔勾销或省略带过的人物。安娜直到快一百页才登场,而在这部长达65万字的长篇小说,她的爱情线索其实只占到一小部分。托尔斯泰创造列文的形象,动用了自己大部分的经验积累。他成年后曾经历过一次深刻的“阿尔扎马斯的恐怖”:梦见自己给农民绞死了。这种恐怖,成为托尔斯泰思考俄罗斯大地上苦难的重要驱动力。小说中列文在乡村的各种改革、探索、对人生意义的苦苦追问,无不是托尔斯泰本人亲历过的。托尔斯泰晚年耻于财富和享受,追求道德的极致,离家出走死在一个小火车站里,在此早已埋下了伏笔。

他创作《安娜》的19世纪70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动荡不安的年代。臭名昭著的农奴制于1861年被废除,随后地方自治会建立、司法改革、图书审查制度改革、教育革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贵族统治面临挑战,无论在家庭观念还是社会习俗、制度上,古老的俄罗斯处处遭受新观念的刷新。俄国上流社会的贵族男女崇尚说外国话,看外国戏,吃外国菜,许多家庭教师甚至佣人都来自西欧各国。《安娜》就是一部展现转型时期俄罗斯社会的百科全书,借家庭内部的冲突实质反映了时代与社会的矛盾。托尔斯泰虽不知这些日趋明朗的矛盾,将把俄国引向何方,但他以一个天才艺术家的敏感,感受并描绘出了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

“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列宁对托尔斯泰作品的这句著名判语,实际上来自于他读完《安娜·卡列尼娜》的观后感。其实托尔斯泰本人对革命并无倾向性。而列宁正是从这种波澜壮阔而又细致入微的社会全景展现中,看到了革命的必要与必然。

安娜的百年之魅

安娜的故事,拿到如今电视的八点档中来解读,就是个小三入侵家庭破裂的典型。不少人看完新版电影后感到困惑:那个可怜的丈夫卡列宁不是一个大好人吗?是安娜自己不懂得珍惜幸福吧,最后跟沃伦斯基都过不下去,这不是矫情又是什么?

卡列宁身居高位,能力过人,从不在外拈花惹草。小说中他尽管公务繁忙,每周仍要抽出一天时间陪妻子。这样一位堪称模范的丈夫,安娜为什么不满足呢?要读懂安娜,就不得不将这个绳扣解开。

安娜出身贵族,受过良好教育,她所代表的正是当时深受西方启蒙文化影响的一批新人。而卡列宁是个官迷,这让安娜不齿:“至于高尚的理想,对文化、宗教的爱好,这些都不过是为了升官的敲门砖罢了。”而让她更加无法忍受的是,卡列宁深入骨髓的虚伪。

一个典型的事例:一次晚会上,沃伦斯基与安娜格外亲密,人们纷纷侧目而视。卡列宁感觉受到了侮辱,但他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在嫉妒:“我这样一个高尚的基督徒,不可能有嫉妒的感情”。最后他为自己找到了理由:一个高尚的基督徒看到另一个基督徒在堕落,所以倍感痛苦。想通后,卡列宁便草拟了一个类似“工作报告”的提纲,打算和妻子谈谈。“第一,说明舆论和礼仪的重要;第二,说明结婚的宗教意义;第三,如果必要,暗示我们的儿子可能遭受的灾难;第四,暗示她自己可能遭受的不幸。”这四条条理清晰,无可指摘,但惟独缺席了他自己的感受。“他不是人,而是一架机器,当他生气的时候简直是一架凶狠的机器。”从这晚后,安娜就彻底对丈夫感到了失望,不久后便和沃伦斯基发生了关系。众多版本都选取了这一段,作为安娜情感的转折点。

此后,无论是拒绝和安娜离婚,还是儿子的抚养问题,卡列宁都以相同的方式说服自己。他表面上一切都合乎标准规范,但整个人却从未面对真实的自我,“像一架机器”精密地驾驭和表露感情,这未尝不是更深一层的疯狂。安娜内心最后发出这样的呼告:“我不是努力爱他,而当我实在不能爱我的丈夫的时候就努力去爱我的儿子吗?但是时候到来了,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这也是一个属于新时代的呐喊。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范文3

作为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以崇高的精神追求反抗“庸俗”现实的批判态度是托尔斯泰在作品中始终坚持的创作立场。如他自己所言:“我要想写好,就必须非常清楚在眼前看见我为他们而写的事,看见我所写的人,对我所写的东西要保持批判的态度。”正是基于这种创作理想,对没落的、极端腐败的贵族地主阶级的无情揭露贯穿于他的全部创作过程。列宁说,托尔斯泰的批判“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撕下了一切假面具”。②他以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对当时的全套国家机制进行了激烈的抨击,在《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作品中,从贵族地主阶级的道德面貌到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宗教,没有一处逃得过作家的审判。托尔斯泰以其敏感的心灵向生活现实宣战,以讽刺的笔调进行了无情的嘲弄。

就其深刻的批判暴露力量而言,在世界文学中很少有作品能跟《复活》相媲美。作品根据一个真实的案例改编而成,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法庭上是一群道貌岸然的执法者。庭长坐在法庭上,一心想的是同情妇约会,只希望赶快审完案子。 一个法官愁眉苦脸,因为他早晨同老婆大吵一架,生怕回家老婆不给他饭吃。 另一个法官生了胃病,他又非常迷信,心里想着如果走到椅子那儿的步子数目可以用“3”除尽,胃病就会治好。至于副检察官,头天晚上还在妓院里胡闹了一夜,这时连案卷也没有看。这个官吏又非常自负,认为凡是自己提出公诉的案子就一定要判罪。正是这些草菅人命的“正义使者们”合力使玛丝洛娃被冤枉地判了四年苦役,从某种程度上看,她就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牺牲品。托尔斯泰通过玛丝洛娃的悲惨遭遇,对残酷的私有制社会进行了有力控诉,无情地揭露了贵族阶级的腐化堕落和凶狠残暴及其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的空前灾难,从根本上否定了贵族阶级及其赖以存在的一切制度。

王安忆的创作也承续了这样的责任感和理想情怀,反抗“庸俗”的现实是其小说创作的思想基调,它决定了作家叙述故事、刻画人物所持的眼光和审美趣味。作为写实主义作家,她非常推崇托尔斯泰的创作,正如其所说的:“托尔斯泰的批判给我带来的是心灵的震撼,让我深感人与社会关系的难以调和。”她的一系列作品,包括《冷土》《大学生》《墙基》《妙妙》《米尼》《歌星日本来》《文工团》《悲恸之地》等,都揭示出人与社会现实的紧张对峙关系。作家在小说创作中继承了批判现实主义“社会批判”的传统,把小说创作与广阔的社会现实相联系,并深刻探讨了人在时代现实中的困境,但她又不再像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那样对社会现实进行激烈的抨击和猛烈的批判,而是站在一个直观表现的层面,以日常生活中的平民精神解答对生存意义的不懈追问。《冷土》就是个体主体与社会结构冲突与碰撞的典型文本。农村姑娘刘以萍向往城市生活,她希望通过上大学,在城里工作,模仿城里人的穿衣打扮以及嫁一个城里人而改变自己农村人的身份,为了这些,她不惜放弃了她的真爱――农村人小拽子,而选择了城市人小谷。然而表面上的模仿根本无法改变刘以萍的身份和命运,在对城市生活亦步亦趋的追逐中,刘以萍不仅未能真正领会城市文化的根本,而且也失掉了真实的自我,无法得到农村文化的认同。个体主体与社会整体的矛盾以及时代现实对个体主体的挤压与淹没成为了作家笔下民众们的普遍生存境遇。

面对现实的生活情境,王安忆虽有对它的关注和审视,有对人类困境的洞察和揭示,有对当代生活的质疑和批判,但与托尔斯泰无情的揭露与批判相比却显得更温和。她对生活采取了认可的态度,并且总是对人生和社会心怀善意。正如王晓明先生所言:“她一直都是一个对人生怀着善意的作家,我从未见过她在文学作品中出言激烈、咬牙切齿,她好像连紧缩眉头的表情都少有。”在她看来,重要的不是纠缠于命运,而是现实观念的调适。

于作家而言,对现实生活的批判是与自身的精神成长相关的生存感受与精神体验,在一个理想永远在未来的世界里,理想穿越现实的最终结果往往化为对生命的叹息。王安忆与托尔斯泰在精神的探索上体现了这样的共性。

托尔斯泰的批判力量是巨大的。他一方面无情地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另一方面又鼓吹“不”用暴力“抵抗邪恶”,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作为基督教徒,其创作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正如他在《艺术论》中所说的:“基督教艺术既能连合人类全体,而所能连合之者只有两种情感,一种情感出乎顺从上帝的意识,一种是普通人生的情惑,而为人类全体所能达到的,如愉快、沮和、勇敢、安宁等的情感。有这两种情感,才能算作内容里极好的现代艺术品。”

作为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之一,原罪观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得到反复体现。从早期的自传体三部曲直至《复活》,作家为我们展示出一个个贵族地主阶级的原罪系列。《幼年》中的彼得・华西里是一个退伍的禁卫军中尉,外表有教养,但实际上是个灵魂空虚的寄生虫,享乐为人生最高目标,玩牌和女人是其两大嗜好。《战争与和平》中的库拉金公爵贪婪、狡猾,脱西公爵夫人更是 “换情夫比换衬衣还勤”。《安娜・卡列尼娜》中的渥伦斯基是一个徒有外貌、虚伪自私的花花公子,在骗取了安娜的感情而当安娜面临巨大的精神压力,最需要体贴安慰的时候却被他抛弃,从而导致安娜在痛苦与绝望中卧轨自杀。作家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的具象化表现,为我们昭示的正是人与生俱来的罪感。

观照王安忆的小说,我们也能发现其作品中所注入的基督教负罪感文化。她在《心灵世界》中剖析《复活》时就这样说过:“《复活》是怎样一个心灵世界:它的世界是一个赎罪的世界,罪人的世界。关于原罪的概念,我想是基督教的概念,人生到这世上就是带着罪恶的。”可见其对《复活》原罪情节模式是深有认识的。她把这种感受灌注到自己的创作思想中,重要动因就是托尔斯泰的触媒。在其表现伦理道德主题的一系列小说中,明显地显露出基督教文化所包含的原罪教义。《岗上的世纪》中的女知青李小琴,为了回城,不惜牺牲一个女人最宝贵的,主动去勾引生产队长杨绪国,以期来实现她梦寐以求的理想。《上种红菱下种藕》中的打工者黄久香禁不住城市物质生活的诱惑,沦为了暗娼。《长恨歌》中的穷人长脚花钱供朋友和女友吃喝玩耍,入不敷出,为了获取金钱最终走上了犯罪之路。《我爱比尔》中的阿三和《米尼》中的米尼更是为了物质生活的享乐,不惜牺牲、出卖色相。这些人都抗拒不了物欲、、权欲的诱惑,他们的身上有着人类原罪的影子,王安忆毫不留情地揭露其道德的迷茫和人性的沦丧。

始祖赋予的原罪和各人后天犯下的本罪使世间充满各种罪恶,人类生活在无边的痛苦之中,于是不懈地寻求救赎。而救赎的主要途径之一便是忏悔。作为一个具有强烈使命感、责任感的作家,托尔斯泰怀着对人类前途、命运的焦虑,紧张地探索人类的出路问题,举起了忏悔意识的旗帜。《哥萨克》中的贵族青年奥列宁厌倦了上流社会的生活和城市文明,来到高加索寻找理想中的自由和幸福,对贵族阶级的罪行进行忏悔。《战争与和平》中安德烈公爵入伍参加军事远征,当他受伤躺在奥斯特里茨战场上仰望星空的时候,他的思想发生了激烈的变化,忏悔了自己对娜塔莎的严厉和谴责。其中,作家忏悔意识表现最强烈的应属《复活》,聂赫留朵夫是托尔斯泰塑造的一系列进行精神探索的忏悔贵族形象的最终总结。他在青年时期是一个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贵族知识分子,在上流社会腐败、风气的影响下,变成一个利己主义者,致使他在处理与卡秋莎的关系问题上采取了“始乱终弃”的做法。然而,他又不是平庸的,他为玛丝洛娃奔走上诉,真诚的选择了悔过来洗涤自己的灵魂,从而达到精神上的“复活”。

王安忆是一位具有现代意识的作家,她很欣赏托尔斯泰的忏悔意识,经常提及《复活》,对其中主人公内心的觉醒和悔过感受颇深。正如她自己所说的:“我看托尔斯泰的东西,特别感到激动,我觉得他站得那么高,可却像你人生的伙伴,在你最困难时他可以帮助你,在这茫茫的天地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罪人,不知道哪是开始,哪是结束。”③在茫然与痛苦之中,托尔斯泰最终选择忏悔来达到救赎自我的目的。王安忆也承接了这种创作理念,将人放在精神的炼狱里,通过人物心灵的忏悔与自责, 以剖析人类的灵魂。《荒山之恋》里的男主人公虽对婚外恋情不自禁,但内心深处却感到愧疚与不安,深深的负罪感使得他“如同赎罪似地向她献殷勤”。④《好婆和李同志》中的李同志夫妻,在经历了物质享受过后,被政治运动的漩涡席卷,开始了宗教式的深刻忏悔,最终彻底醒悟,超脱了物质的羁绊。“从伦理学的角度看,反省与忏悔,反映了行为主体的一种道德上的自觉,是主体道德自律,追求道德上自我完善的表现。”⑤作家在揭示人物“原罪”之后,以忏悔的方式让人物坦露心迹,以期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使其作品焕发出巨大的道德价值。

在对西方艺术大师的研读中,王安忆找到了托尔斯泰,从他的作品中发现了宗教的神力,并力图接近这种高度。托尔斯泰笔下的自我审判和忏悔是十分严厉的,它来源于宗教、社会、人自身的合力,主人公们往往通过罪感的滋生与罪恶的补救来实现自我的救赎;而王安忆笔下的审判和忏悔则轻巧得多,多来自于世俗社会的拷问,主人公们的救赎往往处于无地,只能在俗世中起伏飘零。然而,在对人负罪意识的重视、忏悔精神的推崇上,他们却表现出穿越时空的“道同”。

托尔斯泰以天才艺术家所特有的力量,为我们展示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图画。在其创作历程中,有一个决定性的动因就是“如何真实地表现情感”。它决定了一个作家决不可能以一块心灵的白板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的他心中早己存在的情感会不自觉地同化着他的表现对象,所以,情感常常成为作家组织材料的依据。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文艺理论家就在《乐记》中系统地阐明了艺术的本源是“情动于中”,刘勰在《文心雕龙》也曾指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俄国的别林斯基说过“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的话,而对这个问题剖析得更透彻的应属托尔斯泰,他认为:艺术就应该是情感的表达,好的艺术就是要表达富有朴素情感的能被全世界人类所接受的文艺作品。

对于情感艺术的诗意表现始终贯穿于托尔斯泰的创作之中。在长期的生活实践、艺术实践和对艺术中情感问题的反复思考中,他将作品中的情感分为两种:一种是日常生活中的感情, 包括喜怒哀乐,它是大家(没有一个人例外)都能体会得到的最质朴的感情;还有一种则是最高尚、最理想、最富有诗意的,是从对人与上帝之间的父子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兄弟关系的认识中产生的感情,是全世界都能接纳和共享的情感。在他看来,“只有传达出人们没有体验过的新的艺术感情的艺术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作品。……艺术作品只有当它把新的感情 (无论多么细微)带到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时,才算是真正的艺术作品。”⑥以此来反观其小说文本,我们看到了安娜的悲愤、绝望,卡列宁的冷漠、虚荣以及渥伦斯基的自私、虚伪。

文学作品不仅要表现情感,而且还必须具备感染力。是否具有情感的感染力成为托尔斯泰判断作品艺术价值高低的试金石。据此,他对情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所传达的情感有多大的独特性;这种情感的传达有多么清晰;艺术家的真挚程度。”⑦在他看来,只有独特、清晰、真挚的情感,才能实现文本的感染力,才能到达情感的共鸣,而这实际上就是关于情感的质量问题,这一点恰恰被王安忆清楚地认识到了。文学发展到今天,由于外部文学语境的影响以及作家个人的原因,作品中感情的背景变得越来越狭小。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王安忆开始重视创作者在创作时对情感的处理。她在《小说家的十三堂课》中曾经系统的分析过小说的情感问题,并将其划出等级,其一般状态是伤感,比如看到月圆月缺产生的情感;其高级阶段是“忘我”,就是会把自己毁灭掉,而不是展览自己的那种情感。正如她自己所说的:“感情对小说是一个隐身人,你看不见它,你找不到它,你只能感觉它,这种感觉是贯穿在整个阅读过程中的,它是一个从感觉到感觉的东西。”由此可见,她对于作品中情感表达重要性的认同。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情感都可以在作品中随意表现,和托尔斯泰不同,王安忆将理性作为检验情感质量的重要标准。且理性是有条件的,它需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它是一个压抑的过程,当你心里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情感产生的时候,你需要压抑它,不能急于把它宣泄出来,你必须把它压抑下去,也就是我们需要时间冷静一下。”⑧情感积淀的程度实际上将决定着作品的理性认识深度,以此来观察、体验、分析人物行为更能显示出其内在张力。王安忆凭着理性的提升一路出色地走了过来,她以理性叙述的方式来观望世界,始终将其作为情感表达的准则。无论是《流逝》中欧阳端丽的隐忍、平和,还是《富萍》中富萍的坚韧、朴实,都为我们铺上了一层理性的情感底色。“我既要将心的底层中黑暗的东西挖掘出来,又要艰苦地与它保持批评的审美的距离,激情与理性总是在作战,写完之后我感到心力交瘁。”这正是她创作过程中情感体验的真实写照。

无疑,在“作品必须表达作家情感”这一点上,王安忆与托尔斯泰是相通的,但在情感质量的检测标准以及实现方式上却略有不同。托尔斯泰强调作品要向人们讲述生活中思考的最重要的东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告诫艺术家“千万不要过一种自私自利的生活,而应深入到一般人的生活中去”。他考虑更多的是作家和读者两者之间感情的共鸣,通过外在化的形象,以寄托自己的真实情感来感染大众。而王安忆作品中的情感虽然是自然流露,但却混杂了理性思考的因素。她强调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要把自己的情感推到极致,而且还应该用理性去把握。情感作为一种强烈的冲动感,创作者要将其化为小说,就必须通过情感压抑、冷静处理、理性帮助才能实现。

总体来说,托尔斯泰对王安忆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以客观冷静的态度批判庸俗的世界,以宗教的神力反观人类精神世界,以心灵的情感表达和艰苦的创作追求理想、探索艺术,是他们所共有的。在多年的创作实践中,王安忆并没有对托尔斯泰进行简单的记录与复制,而是在对大师接近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否定与提升,以对艺术的孜孜探求和投入的“生命写作”建构了自己丰富的文学世界。

注释:

①王安忆、张新颖:《谈话录――我的文学人生》,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3页。

②列宁:《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81页。

③王安忆:《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5页。

④王安忆:《荒山之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第59页。

⑤何西来:《新时期文学与道德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

⑥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433页。

⑦列夫・托尔斯泰著,张听畅等译:《艺术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页。

⑧王安忆:《小说家的十三堂课》,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86页。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范文4

【论文摘要】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折射着一种精神的洗礼,闪耀着一个伟大作家的人格魅力。本文通过分析托尔斯泰的三篇作品——《哥萨克》、《琉森》和《复活》中的人性表现,来透视作者坚持人性本善的精神探索。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LeoTolstoy,1828-1910)是19世纪后半期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创作非常勤奋刻苦,最主要的作品有《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哥萨克》(1863)、《战争与和平》(1869年)、《安娜·卡列尼娜》(1877年)、《复活》(1899年)等。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劳动,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峰。在这里,笔者仅以《哥萨克》、《琉森》和《复活》为例,来看看这位伟大的作家的魅力。《哥萨克》写的是贵族青年奥列宁厌倦了大城市里的生活,来到高加索美丽的大自然中寻求新的生活,作品深深地蕴涵着作家鲜明的人文生态思想。主人公奥列宁是一个进步的贵族知识分子,为了摆脱他所在的贵族地主阶级的扭曲人性、摧残人的生命意气的生存枷锁,对人的生存价值进行了执著的追求,在高加索美丽自然的怀抱中逐步尝试建构他的诗意人生。奥列宁来到高加索,大自然的气息就浓浓地扑面而来。远离了“文明”的毒雾熏染,哥萨克俨然像一块未经雕凿的璞玉,一切显得那么的和谐自然。活在其中的人,没有一种活得虚伪的做作感,不必为了迎合他人他物而戴上“文明社会”惯有的面具,十分的惬意自我,人性自由欢快很少受到约束。文中,奥列宁有关于幸福的思索,使他对从前的生活产生厌恶感,只有看到被阳光穿透的绿荫,看到落日和明朗的天空,才又觉得幸福起来。他体悟到“幸福乃在于为他人而活”,而那些自私自利的不合乎情理的欲望根本不是幸福的所在,那只是人性污垢的浮尘。他渴望融入哥萨克人民,“象大自然一样地生活着”,“入哥萨克籍,买一所小茅屋和牲口,娶一个哥萨克姑娘”。但是一个哥萨克的外来人,真的那么容易进入这种生命程式吗?答案被奥列宁自己和他的所属阶级给否定了。家人和亲戚朋友因为他如此习惯哥萨克的生活而把他当作一个近乎毁灭的人为他悲伤。一直过惯了奢侈生活的奥列宁对纸醉金迷、醉生梦死还有留恋,内心的欲望还在不时地冒泡。满足自己的欲望是人的本能,自私自利是人的天性,即使是道德净化后的奥列宁也难以免俗。当他在哥萨克住久了,新鲜感慢慢消失,一切归于平静后,人性的恶疾慢慢地浮出水面了。尤其表现在他对待玛丽亚娜的爱情上。他一开始告诉自己,“娶一个哥萨克姑娘,就是不娶玛丽亚娜,他把她让给卢卡什卡了”,可是当他发现自己没有玛丽亚娜几乎就活不下去时,便不顾一切地追求玛丽亚娜。虽然奥列宁认识到不应当把玛丽亚娜变成一个庸俗的贵妇人,而应当把自己降到玛丽亚娜的水平,使自己成为一个单纯的哥萨克。但是他的爱情观在本质上

已经前后对立起来——前时期牺牲自己成全他人,后时期认为在爱情中,利己的才是幸福的,充分暴露出奥列宁一直以来压抑着的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人生观。不出意外的,这种举动遭到了美与自然的化身的玛丽亚娜的唾弃。爱情是检验一个人灵魂高下的试金石,虽然奥列宁一方面努力去追求新的生活,但另一方面又始终无法摆脱原先都市贵族生活方式根深蒂固的影响,注定了他的平民化理想的失败。于是,他的内心更为彷徨,虽然知道“他所生活过的和他现在要回去的那个社会中的一切都是假的”,但也无处可去,只能重新成为一流污水潜进那肮脏的异化文明的圣地。这时候的托尔斯泰已经充分认识到社会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何其之大。作者怀着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注,苦苦探索俄国的社会问题和贵族的出路问题。《琉森》这部短篇名作是托氏在游历瑞士卢塞恩时的见闻,描写了一场“文明人”欺辱“下等人”的场景,篇幅虽短却蕴藏了无穷的精神力量。托尔斯泰的一生都在同情不幸人们的苦难,不断思索怎样使人间充满温情与真爱,不断地宣扬他的人道主义。他寄希望于人的道德上的自我修养,不提倡以暴力抗恶,宣扬基督教的宽恕和博爱,他幻想通过这些人性的升华来消灭社会的罪恶。虽然在黑暗的现实面前这似乎显得有些天方夜谭,但这种艰苦的思想探索令一颗伟大的心灵一直活到现世,感动了并正在感动着全世界一切正直人们的心。黑塞曾经说过,真正的文学是一定永远有读者的,因为它们包容了人间的基本真理和真相。阅读此文,可以看见作者灵魂深处迸射出来的震怒,可以感到他内心深处的苦苦挣扎,可以听见他无可奈何的深深叹息。瑞士旅馆门前,一个矮小的流浪歌手演奏悦耳甜蜜的音乐很久,三次求听众赏他一点东西,可是一百来位“幸福”的阔人却白白享受了这美妙的艺术,谁都不愿意给他任何东西,甚至带着冷漠的微笑嘲讽他。看见这一幕,“我”觉得十分的痛心与可耻,想补偿歌手点什么,就邀歌手去喝酒,却又在喝酒时受到了各种歧视待遇,令“我”十分震怒又苦惑。

文章对人的生存环境进行了细腻的描写,令人感觉大自然也有了生命似的。如瑞士旅馆门前的晚景,作者描写的是那样的美轮美奂:湖水的颜色是“燃烧着的硫磺”,湖岸又“芳草芬披”,大气是“柔和的、晶莹的、蔚蓝色的”,“到处都在动,都是不均衡,是变幻离奇,是光怪陆离的阴影和线条的无穷的混合和错综,而万物之中却蕴藏着宁静、柔和、统一和美的必然性”。在充溢着和谐与美的大自然面前,人的心里一切不善良不谐和的东西,应该荡然无存才对。可是后文中就餐时绅士淑女们的故作高雅与骨子里的冷漠让“我”难以忍受,破坏了好心情。就像文中那座人工的堤岸一样庸俗不堪,粗暴地破坏了无拘无束的那种大自然的美。迷人的大自然和“文明”的教化就这样突兀的对立起来,刺痛读者的双眼,让人看到了异化文明的丑陋可笑与装腔作势。

当“我”为此而抑郁失落时,流浪乞食歌手的歌唱像“一道明亮快乐的光辉射进了“我”的心里,让我感觉生活也重新有了意义和魅力。美妙的音乐是一种美的享受,是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可是瑞士旅馆里的人们却这样傲慢无礼的对待这神圣的美,还去嘲笑践踏歌手的劳动,无视“下等人”的尊严,不肯把他们口袋里千千万万个钱币扔给歌手一个半个。他们个个自命不凡,认为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就是钱,平庸的生活已经把他们弄得头昏脑胀腐化堕落。“我”为他们感到羞愧不已,不顾他人把“我”当作疯子,接近歌手,力图让这矮小的人能够跟这群人平等。可是,不但是那些上等人如此桀傲,连旅馆的侍者也盲目的自大起来,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要比歌手高得多,就可以抛开侍者应有的礼节,慢待起客人来。整个社会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谁的社会地位高,就可任意欺辱“下等人”。人生来已是不平等的,文明社会用“阶级”来把同一质的人硬生生的划成三六九等。事实上,不但是欺辱者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连被欺辱者也认为命该如此。歌手三次恳求人们赏赐时,都因为自惭形秽而胆怯踌躇,面对嘲讽,更是以笑来掩饰自己的失落,不敢表现出一点点地不满。

在重重的社会矛盾面前,哪条才是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长长的思索也不能理出一个答案,只能寻找超乎人类力量的存在。此时的托尔斯泰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只能对自己说,“你没有权利可怜他,也没有权利为那勋爵的富裕生气。”仁慈的上帝既然容许矛盾的存在,就是宽广的怜悯,人就该从自身反省,找回自己身上的原始的人性美,皈依上帝,接受上帝的净化与救赎。这就是典型的托尔斯泰主义前期的要义。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主要情节围绕主人公马斯洛娃和聂赫柳多夫展开:马丝洛瓦在16岁时被聂赫柳多夫,怀上了小孩被东家赶出家门,最终走投无路,跌入了妓院的火坑。十年后,马被诬告为杀犯,受审时聂恰巧是陪审员,他明白马的堕落是他一手造成的,决心以行动赎罪,为她的案子到处奔波。最后,两人都懂得了生活的真正意义,精神走向复活。

男女主人公的堕落是不良社会环境腐蚀的结果。聂赫柳多夫受了当时俄国贵族地主阶级普遍的浮夸糜烂的风气的影响,若不想成为局外人,就不得不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在这种扭曲的价值评估下,浑浑噩噩的一次次否定“自我的灵魂扫除”,从一个诚实、高尚、把自己的土地无偿分给农民的青年学生,变成一个心安理得的享受荒淫无度的生活的利己主义者。用一百卢布买断对马斯洛娃的愧疚,私通有夫之妇的同时准备向公爵小姐求婚,为拥有大宗家业而感到“愉快”……社会阶级的特权怂恿促使他去这样做,似乎有人在耳边不断告诉他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的。于是在与马斯洛娃相逢前,他的断断续续的“灵魂扫除”就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每一回,人世的诱惑总是降服了他,不知不觉地他又堕落了,往往比以前堕落得更深”。女主人公就更是她的屈辱的社会地位的悲剧演绎了。当怀孕的马斯洛娃淋着雨追赶在火车上舒适地靠着丝绒椅饮酒取乐的聂赫柳多夫无果后,在受尽雇主的欺辱后,在店员的负情后,她不再相信善的存在,一步步沦落为麻木不仁的。此外,作者还通过对法庭、宗教、特权阶级的诠释全面暴露了沙皇专制制度的黑暗。执法机关从上到下都是昏天黑地毫无公理,庭长、法官、检察官都拿犯人的生命当儿戏,枢密院又不问案情的是非曲直,冤狱遍布全国,监狱人满为患。官僚机构腐朽不堪,官吏草菅人命,在这种情境下,马斯洛娃成了荒谬的法律和昏庸法官的牺牲品。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范文5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呕心沥血十余载的长篇巨著,也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的结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高中生复活暑假读后感800字作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中生复活读后感800字1《复活》是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最晚的一部,被认为是其创作的“的一峰”。它没有《战争与和平》史诗般的恢宏气魄和明亮的诗意,没有《安娜卡列尼娜》的波澜与不安的骚动。它,完全是体现了一位伟人的暮年心灵的稳健和悲天悯人的大气!

小说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本是一个贵族地主家的养女,她被主人的侄子、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公爵_后遭到遗弃。由此她陷入了苦难的生活,她怀着身孕被主人赶走,四处漂泊,沦为妓长达八年之久。之后她被人诬陷谋财害命而被捕入狱。此时,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审理玛丝洛娃的案件。他认出了被告就是十年前被他遗弃的玛丝洛娃,他受到了良心的谴责。为了给自我的灵魂赎罪,他四处奔走为她减刑。+当所有的努力都无效时,玛丝洛娃被押送去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与她同行……

的确,书中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在大学时期是一个善良,充满活力,有着崇高志愿的青年。但当他担任上官职后却完全改变了,整日沉寂在享乐之中,早已忘记自我的狂热梦想,变得腐朽,落魄,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花花公子。直到在法庭上见到玛丝洛娃,他回想起许多往事,从而使他觉得自我是那么的可恶,便对于自我以前过的生活产生怨恨。为了赎罪,他给一些无辜的犯人起诉伸冤,将自我名下的一部分土地分给了农民,他彻底的改变了自我的生活,将自我从以前的腐朽中拯救了出来。这本书名叫《复活》,我想“复活”的首先是聂赫留朵夫,是他自我精神的复活。而我从他的身上学到的最珍贵的一点就是他的自我改变,虽然他以往也堕落过,但当他良心发现后,做了许多好事来弥补过错,这是任何人都值得拥有的。犯错误不要紧,不论这个错误是大是小,的办法就是深刻的检讨自我,承担自我所犯的过错。其次我想玛丝洛娃又重新转变成以前善良朴实的姑娘也是一种复活吧。

当我打开这本书,我不禁感受到有一种心灵的复活,人类最完美的感情的复活!即使是当代,许多人也许正在悄然地埋葬自我的这些完美的感情却毫无所知。在这种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正是《复活》这样的作品来唤醒我们沉睡的心灵吗?

高中生复活读后感800字2这是一个苦命的女子和一个赎罪男生的故事。“复活”即是指男女主人公精神上的解脱与释放。

马斯洛娃是备受凌辱与损害的俄国下层妇女的典型。从年轻时的天真浪漫到如何一步步地被社会逼上绝路,但她同时又在男主人公涅赫柳多夫的唤醒下,得到了精神上的复活,从而成为了新女性的代表,这也证明了俄国民众的觉醒。

涅赫柳多夫是一个走在时代前缘的人物。虽然年轻时对马斯洛娃犯下了不可磨灭的错误,但在法庭上再次见到马斯洛娃时,他的心没有片刻安宁,他开始走上了为自我赎罪的道路。他的许多举措,在旁人看来都是那么地疯狂,他要同马斯洛娃结婚,他要把她从牢房中救出来。他到底是为了弥补过错,还是内心真实的情感?我想两者都有,因此他才如此矛盾。他认为马斯洛娃此刻所遭受的痛苦都就应由他来承担,是的,那是一个改变马斯洛娃生命的夜晚。但每每回忆起青年时他们,涅赫柳多夫又会激起异样的情感。

这一杯具的造成,不仅仅是涅赫柳多夫一个人的过错,也是这个动荡社会的产物,而马斯洛娃正是这动荡社会下的牺牲者。

马斯洛娃入狱后,涅赫柳多夫经常去看她,并同她讲:我要娶你,不管结果如何,哪怕你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我也会跟随着你。马斯洛娃对此态度很冷淡,她不太坚信涅赫柳多夫会一向遵守他的诺言,正因涅赫柳多夫是伯爵,而她只是一个入狱的苦命女子,但她又不拒绝他对她的好,也许是在她生活的那个圈子呆久了。

涅赫柳多夫不仅仅为马斯洛娃的案子奔走,依马斯洛娃的要求,也帮忙了许多狱中其他的犯人。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长时刻,马斯洛娃对涅赫柳多夫的态度也逐渐有了好转,但马斯洛娃的案子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最终被发配到西伯利亚。涅赫柳多夫把自我的土地交给了农民,这在当时是一个先进的思想,他认为土地不该由个人所有,之后他就准备前往西伯利亚。

马斯洛娃在去往西伯利亚的火车上认识了一个男子西蒙松,他也是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囚犯,西蒙松爱上了马斯洛娃,虽然他知道她与涅赫柳多夫的关联,但他还是提出了要与马斯洛娃结婚,涅赫柳多夫知道后也很震惊,但他还是想要征求马斯洛娃的意见。与此同时,由于之前涅赫柳多夫的发奋,马斯洛娃最终被释放了,但她还是同意和西蒙松结婚,虽然她真正爱的并不是他,但是她不能跟涅赫柳多夫结婚,正因她不想让他永远活在赎罪的阴影里,只有这样做才能让他们两个得到解脱。

马斯洛娃结束了原来的妓女生涯和牢狱生活,在新的环境里重新唤起了她对生活的期望。

马斯洛娃的“复活”就是对涅赫柳多夫的宽恕,也是他的“复活”。迎接他们的都将是新的生活。

高中生复活读后感800字3我当初选择读《复活》,仅仅是因为它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著作,并不理解其中的含义,直到读完后才知道这是一种灵魂的升华。

我开始是十分讨厌涅赫柳多夫的,即使他是贵族公子,让人仰慕,但他那不正当的行为,伤害了玛斯洛娃,他抛弃了她去做军官,即使他爱玛斯洛娃,但玛斯洛娃憎恨他,厌恶他。涅赫柳多夫让善良美丽的玛斯洛娃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从此变得堕落,去做了妓女,过着耻辱的生活,后来,涅赫柳多夫在一次开庭中认出了卡秋莎(玛斯洛娃),看到堕落的她,涅赫柳多夫受到了良心的谴责,开始反省懊悔,他得知卡秋莎被冤枉之后,决定帮助她并娶她,但多次上诉都失败了,他决定跟随卡秋莎到西伯利亚。他放弃了贵族生活,把土地分给了农民,他的一切行为只为得到卡秋莎的宽恕和上帝的宽恕。后来,卡秋莎被他的行为所打动,原谅了他,但害怕成为涅赫柳多夫的累赘,她决定嫁给革命者西蒙,就在那天晚上涅赫柳多夫的灵魂复活了,他终于明白了自己要怎么做。

是的,我很讨厌这种生活,这就是当年沙皇时期俄国人的生活,在他们眼里,金钱就是一切,可以买到任何东西,拥有金钱的贵族人可以享有美酒、美女和一些上等的东西,过着天堂般的生活,穷民们可以被奴役,被侮辱,被冤枉,这是多么不公平的现象。而矛盾往往隐藏在这不公平的现象之中,使得社会变得越来越黑暗。

在那样一个黑暗的社会里,大多数人的虚伪让我觉得恶心,他们总装出一副品德高尚的样子,其实他们才是真正的邪恶。在他们眼里品德只不过是一个虚名,他们自以为高高在上、得意洋洋,他们从不过问过自己的良心,或者说他们没有良心,不会感到一丁点的怜悯和同情,他们信奉基督和上帝,那只不过是给自己的一丝安慰罢了,他们承受自己带来的恶果,却说成是上帝的惩罚,真是愚蠢至极,他们骂一些思想先进的人们愚蠢,却不知道他们才是真正的愚蠢和荒唐。要是只为了享乐而活着,那么在他们的生命里也就没有意义了,只有超越了自己的思想才能感悟到灵魂的深奥。

那些虚伪的人、假装的人是因为自己太脆弱了,脆弱得只能掩饰自己才能够活下去,或许他们不懂生活的真谛,还是自己本身的兽性促使自己这样做。社会之所以黑暗、腐败,是因为人类贪婪的欲望心,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最后我想用涅赫柳多夫的话来结尾:“雨再下大点,洗洗这个肮脏的世界吧!”

高中生复活读后感800字4对于列夫托尔斯泰,我们是再熟悉不过。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让我们了解了这位俄国大文豪的朴素精神,从他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作品中,感受到作者的爱国之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贵族地主阶级的立场转向宗法制的农民一边。这一转变集中地体现在这部长篇小说复活的创作中。

复活是托尔斯泰思想和艺术探索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代表托尔斯泰创作的最高成就。小说通过地主养女卡秋莎玛丝洛娃的受辱、堕落以及下狱、流放的悲剧,表现了对被侮辱、被伤害者的深切同情,“十九世纪末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监狱遍地,关满了成千上万的革命者和无辜的百姓。”对沙皇的统治作了无情揭露、批判,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撕毁一切假面具”的“最清醒的现实主义”。“不行!那个怒容满面的法官斩钉截铁地回答。……庭长掏出手表一看,与情妇约会的时间快到了,他再也无心为这案情争辩,便急忙让法官起草判决书。”这就是那个没有人道,充斥着金钱与美色的俄国社会,使人性堕落的起点。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聂赫鲁多夫和玛丝洛娃的形象。聂赫鲁多夫是一个忏悔的贵族。小说通过他诱骗玛丝洛娃,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忏悔以至追随到流放地为玛丝洛娃冤案奔走的过程,表现了这一形象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也许这也暗示着作者的矛盾心理。托尔斯泰在这个人物身上既概括了十九世纪末俄国进步贵族的某些思想特征,也体现出他在道德上的自我完善以及向宗教寻求出路的说教。

玛丝洛娃是一个不幸的妇女,她虽为养女,但自幼处于半奴婢的地位,被聂赫鲁多夫奸后沦落到社会的底层,倍尝艰辛。更为不幸的是被诬陷判刑,押赴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作者通过玛丝洛娃的遭遇概括了俄国千千万万受压迫妇女的悲惨命运。玛丝洛娃的觉醒,是其精神的“复活”。从中认识了作家现实主义创作的深度与高度。

复活是这一时期托尔斯泰思想观念变化的代表作。人物精神的复活是对封建制度的一次挑战,他唤醒的不仅仅是小说的主人公,更唤醒了当时成千上万的阅读者的观念。作者也对未来寄予着美好的愿望“从这一天起,她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不仅因为进入了新的生活环境,还因为从此他所遇到的一切事情将具有和以前不一样的意义。”

高中生复活读后感800字5对于托尔斯泰的《复活》,我只能表示无尽的尊敬,却谈不上真心实意的钟爱,正如孔子所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尊敬作者能够拥有较为高远的历史眼光,尊敬作者对客观事实的极度忠诚,尊敬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无情揭露,以及由此而承受巨大折磨的忍耐力。

小说如果被简单的划分,可以分为客观再现型和主观表现型。《复活》属于前者,而我却更钟情于后者。因为如果我想了解一个国家某段历史时期的现实图景,我会去寻找相关的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的资料,而这些资料会比文学作品更详细,更客观,更理性,绝无文学的想象与虚构。而以客观描写为主的作品,往往会因为后人所处的历史时间及环境的改变而失去阅读的兴趣,产生不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而以表现人性人情为主的表现型作品,不论时间如何流逝,依然会感染后人,因为人的情感是共通的,人性也是永恒的,而对于人类自身的探索也将是永无止境的。

正如在《复活》中,作者固然揭露了当时俄国政府,监狱,法院等机构的黑暗与恐怖,反映了农民的赤贫,地主的贪婪,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但就我个人而言,最打动我的,还是聂赫留朵夫为了赎罪,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我救赎,而为玛丝洛娃,为监狱里的无辜的犯人们的积极奔走,以及聂赫留朵夫内心深处精神的自我与野兽的自我之间艰苦卓绝的斗争,还有玛丝洛娃为了不拖累聂赫留朵夫而在爱他的情况下毅然拒绝他的求婚跟随了西蒙松。

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当初那单纯而质朴的爱情让我钦羡,至于聂赫留朵夫奸玛丝洛娃后为其奔走打点,这一切能否使他达到精神上的复活,我个人还是表示怀疑。也许因为我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所以,我无法理解《马太福音》中所说的,“要永远宽恕一切人”,“应当宽恕别人对你的欺侮,温顺地忍受欺侮”,“不管什么人对你提出什么样的要求,一概不应当拒绝”,“人非但不应当恨仇敌,打仇敌,而且应当爱他们,帮助他们,为他们服务。”我想或许作者也无法肯定这一点,所以最后写到聂赫留朵夫获得新生步入新阶段时也只能说,“至于他一生当中的这个阶段会怎样结束,那却是未来的事了。”

宗教信仰或许真的会让人获得精神上的自我安慰与自我满足,但在客观现实面前依然只能是无能为力,所以托尔斯泰的“勿以暴力以抗恶”的思想才会一直受到世人的诟病。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范文6

我一口气读完了托尔斯泰晚年的一本着作《复活》。似乎很深奥,却又像读懂了什么,精神上的复活,比现有拥有优越的物质生活显得更加珍贵,更有意义。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复活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复活读书心得1《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晚年花费大量心血写成的一部长篇著作,《复活》讲述的内容是托尔斯泰听到的一个故事:一次,法院审理一个妓女被控偷窃嫖客一百卢布并将嫖客杀死的案子,在陪审团中有一位男士,发现这个案子的被告竟是他多年以前在一个亲戚家做客时诱奸的养女。于是他良心发现,设法去营救,并表示愿意和她结婚。最后,这个女犯在牢狱中病死。而那个男士也不知去向。

读完这本书后,我有了许多的感触。书中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在大学时期是一个善良,充满活力,有着崇高志愿的青年。但当他担任上官职后却完全改变了,整日沉寂在享乐之中,早已忘记自己的狂热理想,变得腐朽,落魄,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花花公子。直到在法庭上见到玛丝洛娃,他回想起许多往事,从而使他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可恶,便对于自己以前过的生活产生怨恨。为了赎罪,他给一些无辜的犯人起诉伸冤,将自己名下的一部分土地分给了农民,他彻底的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将自己从以前的腐朽中拯救了出来。

这本书名叫《复活》,我想"复活"的就是聂赫留朵夫,是他自我精神的复活,而我从他的身上学到的最珍贵的一点就是他的自我改变,虽然他曾经也堕落过,但当他良心发现后,做了许多好事来弥补过错,这是任何人都值得拥有的。我想当一个人犯下错误时,不论这个错误是大是小,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刻的检讨自己,承担自己所犯的过错。在书中有一对梅尼绍夫母子,因被人冤枉纵火而被关押。最后在聂赫留朵夫的帮助得到清白释放,虽然最后被释放,但是既然无罪为什么当初要受到关押?只因真正纵火的人有财,便可以将祸栽赃到他人身上。

《复活》这本书还从方方面面体现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的道德丧失。聂赫留朵夫本身对于这种生活十分厌恶,但是人因环境而变,所以当他身处在黑暗的环境中时,变得堕落这是自己无法掌控的。这让我懂得善与恶都是一念之差,只要受到影响便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仔细的把握好生命的小船,才不会迷失方向,永远保持真正的自我。

复活读书心得2托尔斯泰是俄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家最杰出的代表,《复活》于他71岁所作,是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他长期思想的结晶,是他文学艺术探索之路上一部不朽的杰作。

我有幸读了这部小说,深为其细腻的手法,锋利的笔触所震撼。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是上流社会的公爵,在充当法庭陪审员时认出一个被控犯盗窃罪的妓女(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正是曾经被他诱奸的一个姑娘,并造成她怀孕,收养她的女主人知道后将她扫地出门。玛丝洛娃生下的孩子被送往育婴院的途中死掉,从此她逐步坠入堕落的深渊,落入妓院过起了淫荡荒糜的生活。良心未泯的聂赫留朵夫逐渐发现自己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于是走向了拯救玛丝洛娃同时也是为自己减轻罪行的艰辛之路,就在这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中,他们的灵魂都得以复活。

然而出自文学巨匠托尔斯泰之手的作品绝不可能只是一段凄惨曲折的爱情故事。《复活》花费了他从1889-1899年10年的心血。当时他已进入老年,世界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内心已经彻底否定了沙皇制度,而俄国当时社会正处于大革命的前夜。所以,《复活》一书是借托两位主人公的遭遇,深刻揭示黑暗的沙皇帝国,真正反映被欺压的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揭露了腐朽混乱的上层社会和官场。

托尔斯泰笔下的女主人公玛丝洛娃是一个平民女子,是俄国社会中最为普通的一员。一开始她是一个天真纯洁活泼开朗的少女,结果遇上上层社会的聂赫留朵夫,被他玷污然后抛弃,被赶出家门接着沦落为妓女,最后又受人诬陷被告上法庭,由于陪审员的误判、法官的不负责任使她被放逐西伯利亚服苦役。这一系列的打击,经历的种种使她褪去天真,取而代之的是对社会的失望和对上层社会的憎恨。她的一部血泪史是对统治阶级和官僚主义最有力的控诉和最无情的鞭笞。但是整个过程中玛丝洛娃并没有完全失去人性中最可贵的善良,她关心监狱中受尽折磨的无辜的人们,并要求聂赫留朵夫去帮助他们早日离开监狱。并且在发现聂赫留朵夫的真诚之后也从心底里原谅了他。最后从政治犯身上看到了值得敬佩的斗志,慢慢的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复活。这些也代表了最底层劳动人民的朴实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复活读书心得3我认为读托尔斯泰的书,千万不能忘了他的细腻,其中有很多细节都是不可以一掠而过的,不然你会损失很多。其中,当玛丝洛娃作为女犯被士兵押往法庭时,她对路人的轻蔑目光毫不在乎,可是当一个买煤的乡下人走到她身旁,画了个十字送给她一戈比时,她却脸红的低下头去。这个羞涩的表情像一束光芒,虽然微弱却照亮了她的灵魂,露出她纯洁的天性。这处伏笔预示她的灵魂必将复活。我认为托尔斯泰塑造玛丝洛娃这一艺术形象,深刻反映出他对下层人民的关怀之情。

再说说聂赫留朵夫这一人物形象,他在小说中的经历比玛丝洛娃更为复杂。他所接触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物真正的反映出主题深刻形象。在拯救玛丝洛娃的艰难途中,他游荡在各种官员之间,从内心深处意识到官僚以权压人的荒诞行为和有钱人的腐朽思想。此外,他还走访玛丝洛娃的家乡,看到他从未看见过的触目惊心的景象,瘦弱的孩子、乞讨的妇女……此时,他又唤起了少年时代的灵魂,坚定地站在了农民的立场上,决心将农民的土地还给农民,这件事在上流社会中引起了如同暴风雨般的强烈争议。

聂赫留朵夫的精神复活,不再追求无欲享受,从豪华的庄园搬出、将随身带的钱财分给穷人、将土地分出。在上流社会过惯了那种奢侈挥霍的生活,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找到自己灵魂的归宿,这不只感动了玛丝洛娃也是感动了读者,作者也正是借此表达对社会觉醒的呼吁。

经历了千万曲折,不论是玛丝洛娃最终的复活,还是聂赫留朵夫的努力执着,在我们看来他们最终都应该幸福地在一起,然而结局是有情人没能终成眷属。或许是玛丝洛娃不想阻碍聂赫留朵夫的前途,或许是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成全,但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我们都不能忘了托尔斯泰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家。

复活读书心得4《复活》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最晚的一部,被认为是其创作的“最高的一峰”.它没有《战争与和平》史诗般的恢宏气魄和明亮的诗意,没有《安娜卡列尼娜》的波澜与不安的强劲--它,完全地体现了一位伟人的暮年心灵的稳健和悲天悯人的大气。

一个纯真美好的,曾经对生活和生命充满了美好期盼的青年人,在混混沌沌的上流社会中流连花天酒地。一个美丽纯洁的姑娘,在长达八年的妓女生活中堕落。他们是似乎可以这样生活下去的,他们也许可以满足生活中自己那种简单的快乐。但当来两人在马斯洛娃的审判案中相遇时。他再也不能心安理得地面对曾经的卡秋莎(马斯洛娃)的眼神。聂赫留朵夫深感自己才是马斯洛娃堕落的原因所在,他此时感受到了他曾经给予她多大的伤害,他的灵魂背负了沉重的罪恶感。他决定帮马斯洛娃重获自由。在一次次的探监过程中,它见证了太多的不公。当他决定把自己的土地廉价分给农民的时候,他得到的是农民怀疑的眼神,众族人疑惑的言语。当他想要以马斯洛娃结婚来赎罪时,他收获的是亲友鄙夷的眼神,众人以为不可理喻的回应。

他面对一切的困惑,所有他认为对的事无一例外的遭到了鄙夷。然而所有贵族社会所推崇的却只是花天酒地和吃喝嫖赌。一百多个年轻才壮的青年人只因为把身份证弄错了就被关押在臭虫满天、疾病四溢的病房中。但聂赫留朵夫也看到了希望,马斯洛娃的改变,让他足以抛弃官场的地位与金钱的诱惑,他的精神复活了。马斯洛娃也改变了,她为了不连累聂赫留朵夫,接受了政治犯西蒙林的求爱。

爱过,懊悔过,反思过,最终他决定,他复活,他重生,他在纷杂的社会中找到了他道德的衡量准则。也许聂赫留朵夫追求的不仅仅是马斯洛娃,在这条寻求重生,精神复活的道路上,他见到了,他做了,他去积极的改变了。那夜,聂赫留朵夫花了一整夜读福音书,那曾经是他看不懂的教训,经历了这一切,他这次突然看懂了圣经的教训,并且发现其中有他必须的、重要的、且是喜悦的东西。

我想“复活”的就是聂赫留朵夫,是他自我精神的复活。而我从他身上学到的最珍贵的一点就是他的自我改变,虽然他曾经堕落过,但当他良心发现后,做了许多好事来弥补过错,这是任何人都值得拥有的,我想当一个人犯下错误时,不论这个错误是大是小,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刻地检讨自己,承担自己。

在这里,作家目光的犀利、描绘的精确、笔力的雄厚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这对事物的严格性是相符合的。着这里,面对人类的苦难,作家保持了高超的镇静,然而读者却不得不为见到的景象而深受震动。托尔斯泰在这里的挖掘比以往要深。可以说整个俄国都被他翻了出来。他再现的艺术世界已经达到了可作为一面镜子的程度。伟大的真实!正因为作品除去了浪漫主义的萎靡因素,像是一整个民族的雕塑,国家的纪念碑。

复活读书心得5《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晚年花费大量心血写成的一部长篇著作,《复活》讲述的内容是托尔斯泰听到的一个故事:一次,法院审理一个妓女被控偷窃嫖客一百卢布并将嫖客杀死的案子,在陪审团中有一位男士,发现这个案子的被告竟是他多年以前在一个亲戚家做客时诱奸的养女。于是他良心发现,设法去营救,并表示愿意和她结婚。最后,这个女犯在牢狱中病死。而那个男士也不知去向。

读完这本书后,我有了许多的感触。书中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在大学时期是一个善良,充满活力,有着崇高志愿的青年。但当他担任上官职后却完全改变了,整日沉寂在享乐之中,早已忘记自己的狂热理想,变得腐朽,落魄,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花花公子。直到在法庭上见到玛丝洛娃,他回想起许多往事,从而使他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可恶,便对于自己以前过的生活产生怨恨。为了赎罪,他给一些无辜的犯人起诉伸冤,将自己名下的一部分土地分给了农民,他彻底的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将自己从以前的腐朽中拯救了出来。

这本书名叫《复活》,我想"复活"的就是聂赫留朵夫,是他自我精神的复活,而我从他的身上学到的最珍贵的一点就是他的自我改变,虽然他曾经也堕落过,但当他良心发现后,做了许多好事来弥补过错,这是任何人都值得拥有的。我想当一个人犯下错误时,不论这个错误是大是小,的办法就是深刻的检讨自己,承担自己所犯的过错。在书中有一对梅尼绍夫母子,因被人冤枉纵火而被关押。最后在聂赫留朵夫的帮助得到清白释放,虽然最后被释放,但是既然无罪为什么当初要受到关押?只因真正纵火的人有财,便可以将祸栽赃到他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