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结构论文范例6篇

民用建筑结构论文

民用建筑结构论文范文1

关键词: 民用建筑;抗震设计;理论分析;问题;方法

引言:由于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分布广、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几年来,各国历次地震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灾害,通过总结大量的经验教训,促使结构抗震设计不断发展。这就要求结构工程师不仅要运用好抗震计算分析,而且要重视结构概念设计,使建筑设计与建筑抗震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筑抗震设计水平才能达到一个比较完善的高度。

1、民用建筑抗震的理论分析

1.1.建筑结构抗震规范

建筑结构抗震规范实际上是各国建筑抗震经验带有权威性的总结,是指导建筑抗震设计(包括结构动力计算,结构抗震措施以及地基抗震分析等主要内容)的法定性文件它既反映了各个国家经济与建设的时代水平,又反映了各个国家的具体抗震实践经验。它虽然受抗震有关科学理论的引导,向技术经济合理性的方向发展,但它更要有坚定的工程实践基础,把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放在首位,容不得半点冒险和不实。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现代规范中的条文有的被列为强制性条文,有的条文中用了“严禁,不得,不许,不宜”等体现不同程度限制性和“必须,应该,宜于,可以”等体现不同程度灵活性的用词。

1.2.抗震设计的理论

1.2.1、拟静力理论

拟静力理论是20世纪10~40年展起来的一种理论,它在估计地震对结构的作用时,仅假定结构为刚性,地震力水平作用在结构或构件的质量中心上。地震力的大小当于结构的重量乘以一个比例常数(地震系数)。

1.2.2、反应谱理论

反应谱理论是在加世纪40~60年展起来的,它以强地震动加速度观测记录的增多和对地震地面运动特性的进一步了解,以及结构动力反应特性的研究为基础,是加理工学院的一些研究学者对地震动加速度记录的特性进行分析后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

1.2.3、动力理论

动力理论是20世纪70-80年广为应用的地震动力理论。它的发展除了基于6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试验技术的发展外,人们对各类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线性与非线性反应过程有了较多的了解,同时随着强震观测台站的不断增多,各种受损结构的地震反应记录也不断增多。进一步动力理论也称地震时程分析理论,它把地震作为一个时间过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作为地震动输入,建筑物简化为多自由度体系,计算得到每一时刻建筑物的地震反应,从而完成抗震设计工作。

2、民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需注意的问题

2.1.考虑质量偶然偏心的依据和方法

国外多数抗震设计规范认为,需要考虑由于施工、使用等因素所引起的质量偶然偏心或地震地面运动的扭转分量的不利影响。现行国家标准《抗震规范》中,对平面规则的结构,采用增大边榀结构地震作用效应的简化方法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对于高层建筑而言,规定直接取垂直于地震作用方向的建筑物每层投影长度的5%作为该层质量偶然偏心来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是和国外有关标准的规定一致的。实际计算时,可将每层质心沿参考坐标系的同一方向(正向或负向)偏移,分别计算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也可近似按照原始质量分别情况计算地震作用,再按规定的质量偶然偏心位置分别施加计算的地震作用,分别计算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对于连体结构、多塔楼结构,相对分离的塔块可按自身的边长确定相应楼层的质量偶然偏心值。

2.2.楼层扭转位移控制条件

正常情况下,楼层位移比的上限条件是不应超过的,根据文献,"规则性要求的严格程度,可依设防烈度不同有所区别。当计算的最大水平位移、层间位移值很小时,扭转位移比的控制可略有放宽。"因此,特殊条件下,个别楼层扭转位移比值超过规定的上限要求也是允许的,可由有关超限审查机构审查确定。

所谓"最大水平位移、层间位移值很小",一般要求层间位移角不大于位移角限制的1/3。

2.3.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首先,连梁刚度折减是针对抗震设计而言的,对非抗震设计的结构,通常不宜对连梁刚度进行折减。其次,抗震设计时,连梁刚度折减系数的取值,应满足连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一般与设防烈度有关,设防烈度高时可多折减一些,设防烈度低时可少折减一些,但一般不小于0.5。当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取值小于0.5时,与之相连的剪力墙肢设计应加强,连梁本身必须满足非抗震设计的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要求。

3、完善民用建筑的抗震设计方法

完善民用建筑的抗震结构设计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其中包括建筑结构的整体性、结构之间的连接性、结构材料的刚度设计等。

3.1.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性

具备一定特殊性的民用建筑结构在设计环节方面容易出现考虑不周全的情况。忽略了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就会影响到结构的抗震性能。因此,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当中,我们应当遵循结构整体性的原则,让建筑物在地震的环境中仍然能保证整体的稳定性,以此增强自身的抗震性能。另外,由于民用建筑在设计过程中会呈现出不同的结构风格,这些结构风格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因此,在提高建筑结构整体性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增强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力,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3.2加强建筑结构之间的连接性

建筑结构之间存在着连续性,这种连续性将极大影响到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性。民用建筑只有基于良好的结构连接,才能够承载地震的外来力量并实现良好的结构预应力。具体来说就是建筑结构之间的连接性能够满足民用建筑物在地震环境中承受得住外界增强的力,确保自身的安全性。

3.3. 加强民用结构的刚度设计

在民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上,设计人员和建筑人员通常都对刚度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刚度设计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其中包括横向岩性、竖向刚度等内容。由于民用建筑有着较为复杂的受力特性,这就要求在抗震性能的设计中,更加注重他们在结构竖向和横向方面的计算,以此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减小在地震环境中的破坏。

3.4.注重民用建筑结构类型的选择

民用建筑结构类型的选择成为了抗震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它实际上是影响建筑结构抗震性的关键因素。

在抗震结构类型的选择上,我们应当将施工进度、施工计划纳入选择条件之中来,这不仅仅会影响到施工的进度而且会影响到建筑的造价,因此,我们需要科学的选择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的抗震结构类型的选择。当今,我们的建筑物一般的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因此设计人员和建筑人员在抗震结构类型的选择方面应当选择以钢筋为主的方法,减少建筑物的自重,有效提高结构的整体刚性,满足抗震设计的需要。

4、结束语:现代建筑结构的设计,尤其是针对民用建筑来说,设计人员和建筑人员应当更加注重抗震性能和稳定性能的突出,明确安全性的设计原则,采用先进的抗震方式,以此来保障民用建筑良好的抗震性,实现现代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参考文献:

民用建筑结构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民用建筑结构论文范文3

关键词:传统建筑建筑自主性

1925年,从康奈尔大学毕业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吕彦直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完成了南京国民政府委托的中山陵设计,这一项目被誉为“中国固有式”建筑的开山之作。建国后,梁思成在《祖国的建筑》中发表的两张“想象中的建筑图”,力图说明中国建筑的“民族样式”及传统形式在新中国的表现。及至20世纪80年代,北京、天津、承德等地大规模兴建仿古街,1996年北京西客站投入使用。从1910年代到21世纪初,在近一个世纪的历程中,各代建筑师始终以将传统建筑为我用为己任,力求在传统文化、传统样式中寻找出新中国可以继承并具有文化自豪感的建筑设计方法。直到今天,虽然在表达手法上已经从简单的大屋顶,隐藏到建筑背后的建构逻辑,但不可否认的是,此类尝试依然不断,建筑师从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化责任感,不断对所谓“传统”及“建筑的传统”进行解读与应用,寻找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及建筑文化的传统与现代国际建筑文明的契合。

一、 何为传统

传统是一种社会积累的经验,还是一种民族共同的生活方式,或者是某种文化的积淀?传统既有让人骄傲的一面,也有令人不堪的无奈,传统也许是家族赖以传承的道德枢纽,或者比习惯势力更加持久而顽强的旧意识。很难给传统下一个定义,就如同很难给文化下定义一样,但传统本身无处不在。

传统具有一种强大的懒惰力量,这种惰性,并不能完全看做负面力量。传统本身是个过程,是在一种变化中维持和延续着的,束缚了社会发展的传统,就是负面的力量,在历史进程中会被剔除;而在人民无所适从时,利用传统的惰性,能够维护文明与文化的根源, 这就是一种正面力量,在特定时间内会被发扬和尊崇,直至经过仪式化,成为一种形式,最终从新被社会所检视。

传统的范围也很难确定,我国的传统,多指特定区域和民族的特性,多强调政治权利与道德关系,而忽视多民族特性与民间现象。

在目前的建筑学中,我们总是提及的发扬传统建筑特色,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象征性的意识形态,所谓的传统建筑,也多指明清官式建筑或个别地域特色非常明显的建筑风格。我们所定义的传统,具有强烈的局限性和风格特点。这很容易在设计时,陷入对形式的模仿,而脱离建筑学本身的意义,寻找美学、哲学或经济等其他学科的依靠。

二、 传统的建筑

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来说明传统建筑的范围到底应如何确定。普遍意义上,我们认为能够代表我国传统的建筑特色的多为清代及以前的古代官式、民间建筑。包括古代殿堂、住宅、祠庙、塔、桥、陵墓等多种建筑形式。经过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的努力,经由梁思成、刘敦桢主持,我国传统建筑的研究,在对古建筑保护与测绘方面取得了相当详实的成果。这些成经过不断研究与发展,形成了我国传统建筑历史与理论的根基。目前教科书中所讲述的古建筑传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原因并不是技术、取材等方面,实际上自秦汉起,我国砖石建筑就已经颇有成就,唐宋已经有很辉煌的建筑,与西方宗教性建筑非常强调纪念性相比,我国古建筑用材的最主要原因应从美学、信仰等方面解释。首先道家强调阴阳八卦,而木主生,石主阴,故而常人用的房子多用木材,而陵墓多用石材;其次,对时间的理解,不追求物的永恒,而追求在生命在时间中的轮回,有来有去,生生不息,即为永恒,所以建筑不求永立于世,而是希望能以新代旧,与我国文化有较大相似性的日本,其伊势神宫每隔二十年重建一次,轮流使用,更是将这种态度表达的淋漓尽致。

2、木结构为主要结构形式。具体有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三种。抬梁式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在宫殿、寺庙等高等级建筑上使用斗栱。建筑的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外墙遮光挡雨,内墙分隔空间,完全不承担受力。梁柱为结构受力体系,不参与空间划分。

3、大屋顶形式。我国古代建筑的大屋顶,是建筑形式中最具符号意义的元素。也成为现代建筑师设计时不可回避的问题。多数设计普遍采取直接从建筑的外观形式上模仿大屋的形式,利用符号的所指,既关于大屋顶的形成原因有多种解释方法,目前没有定论,随着各种研究方法的介入,相关研究结果也很丰富,但普遍较为接受的原因是为了保护柱网外的地基受雨水侵蚀,同时为尽量保证室内采光,出现屋面反曲的形式,根据木材材料的特点,利用榫卯结构搭接而产生举折。

4、组群的布局模式。传统建筑的组成都以“间”为单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再以庭院为基础,形成更大规模、形式各异的组群。建筑组群大多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横轴、纵轴进行布置,礼制明确。

三、 建筑的传统

建筑作为一种人类文明的成果,谈及建筑本身的传统,就不应只局限于我国的建筑文化,而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在这里,建筑的传统,指的是建筑活动本身对其中持续积累的经验、文化的积淀的一种统称。而这种经验和积淀,支撑着建筑具有某种自足自制特质,这种特质,使得建筑在历史的转变中,始终拥有其形式上的合法性和内在的意义,得以抛开风格、形式、审美、政治等其他学科的影响,成为具有明显自主性的学科。

这种学科的自主性,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类:

1、几何的形式

欧几里得几何学和笛卡尔坐标系一直是近现代建筑师在设计时所遵守的基本几何体系。虽然经过20世纪,哲学与科学界的广泛讨论,几何形式并不能成为建筑形式脱离意识形态的客观评判标准,不同的几何学观念会导致人们对形式的不同理解,如同现在所流行参数化设计,实际本质上是新的几何学与科学在特定哲学观点下所得出的某种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创新看起来似乎完全属于一种新的建筑观念,但其本质,仍然是一种建筑风格。而传统意义上,从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各种新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的纯粹主义、立体主义,普遍为广大建筑师所接受,并为大众所理解的仍然是在科学界已经被视为落后代表的欧几里得几何学。这是一种久已定型,代代相传的文化习性与审美传统。无论几何学如何变,它在建筑界的统治地位依旧牢固,只是会随着科学的发展,偶尔会出现一些新的面貌,在本质上,依然遵循传统。

2、双重意义的空间

“空间”概念的出现是在现代建筑开始形成的时候。空间更是哲学讨论的话题,具有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借助与其他学科的发展,来阐释和分析空间的概念;另一方面,在建筑学中,空间具有明确的实体性和物质性,建筑活动的本身就是为了营造可供使用的空间,这种营造受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尤其是前面哲学对空间概念的解释的影响,而不断发生变化。

由此,空间的双重意义自出现以来,一直伴随着建筑的发展,而建筑学也一直在努力将其双重属性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空间概念体现为建筑实物;或者从具体建筑物的建造和使用方面发展出抽象的空间形式。

3、符合逻辑的建构

建构的概念可以简单理解为“对建筑结构的忠实体现和对建造逻辑的清晰表达”。建构理论的基础在于对形式原则的划分。“建筑的每一部分都可以通过核心形式与艺术形式这两种因素得以实现。建筑构件的核心形式是“结构机制与受力关系”的必然结果,而艺术形式则是呈现结构机制和受力关系的性格塑造”。可以说,建构确立结构为本体内核,巧妙化解了建筑学坚固形式、艺术与结构的关系。建构形态不仅要求本体建构作用逻辑清晰,而且还要能够在形式上充分体现建构。当前我们的建构研究还远没有达到一种还原建筑营造本质的状态,建筑师应更加立足建构的起点,并从现代主义的价值体系中转移到当代文化语境中。

四、 现代建筑设计对传统的扬弃

在当代,建筑设计活动因为技术与社会文化的进步,可操作性变的更加广泛,建筑学本身也越来越依靠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建筑理论,并指导设计。除了将建筑学的外延尽量扩展之外,还应注意保持建筑学科本身自主性的研究深度,将建筑的传统延续下去。结合我国目前建筑设计业的情况,如何在保持建筑传统的同时,发扬传统建筑的特色,本文提出以下几点:

1、注重建构的传统。前面提到我国传统木建筑的核心是建造体系,是以工匠为主体的“营造”体系,第一代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等希望将中国古建筑提到与西方古典建筑相同的高度,提出中国古典主义的说法,实际上是一种风格化的趋向。从营造法式到工程做法则例,突出强调的,除了工程管理,便是具体大木作小木作的详细做法。实际的建成建筑在规则的指导下突出建筑整体与局部的结构合理与逻辑清晰,除此之外的装饰等几乎都可以归为风格。在建国初期,风格的探索,大大遮盖了民间、工厂、公共住宅等建筑对于建构体系的实践,导致我们目前对建构话语的解释都直接来至西方,而完全忽略了建国初期这段实践,在建构路上所做的各种努力和尝试。因此在国内的实践应充分发挥中国营造文化的发达和历史积淀的深厚,培养和利用高素质的工匠,对古建筑的建构关系进行细致的分析,由此实现建构意义的发展,并体现中国建筑文化的传统精神。

2、注重空间的营造。日本学者伊东忠太认为中国传统的以相似单元组成院落的建筑形态,不能按照功能进行划分,并确定其唯一性;而后李允禾又提出“通用空间”的概念来形容所谓“通用式”空间。这种通用空间的提法,是为了区别西方建筑体系中“功能/空间”相对应的形态分类,而中国并为强调此两者的相互对应。实际上,传统建筑文化中所强调的是“形制/礼制”。形制是决定从民居到官衙、到寺庙和帝王宫殿蛋蛋形态差异所在,而差异的形成,则是礼制所决定。空间完全服务于这两者,而对功能的需求相比起来弱得多。

3、对风格的扬弃。风格本身并没有错,是在特定阶段形式所表达的特定形态,但风格明显受意识形态、社会审美等非建筑学自主性的影响。在当代进行建筑设计时,不应一味的集中在建筑风格的处理,利用建筑手法寻找所谓现代中式,而更应从传统建筑中,具有建筑传统特点的方面入手。

综上所述,我国的传统建筑在当代并不仅成为文化回归的一种代表,从建筑形式的模仿、手法的简化去寻找现代中式,而应从建筑学科本身出发,基于建筑自主性的传统,结合时代与历史的发展,寻找两者结合的契机,为当代建筑设计实践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朱剑飞主编. 中国建筑60年(1949-2009)历史理论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民用建筑结构论文范文4

【关键词】建筑结构; 安全水平;合理设置

1前言

建筑结构的安全水平是衡量一个结构的重要质量指标,是国际结构可靠性讨论的热门话题,更是一个至今没有取得一致见解的问题。实际上,一个国家的建筑结构安全水平的设置于本国的工程实践和现有的规范水平息息相关。众所周知,由于一些历史性的原因,我国的建筑结构安全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新中国建立以来功能是出现了下滑的趋势,与我国飞速上升的国民经济水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面对建筑结构安全水平上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时,我国往往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正常使用阶段,而忽略了出现较高风险率的老化阶段和建造阶段。如果想要降低建造的成本,就需要降低用钢量,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会给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还会使结构的耐久性变差,无形之中增加了维修加固的费用。

2建筑结构的风险决策理论及准则

目前,建筑工程结构的风险决策原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建筑的经济消耗降到最低;第二,建筑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为了使建筑工程的经济消耗情况降到最低,应该做到从正常使用、平均风险率建造、老化这三个阶段来减少结构消耗。近年来,大多把消耗最低的经济成本作为确定建筑结构安全水平的原则。最高级的建筑结构安全水平的决策模型是按照建设时间轴的设定来展开的,必须要考虑到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建筑结构的性能会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得在建筑维修方面带来不可避免的问题。在此阶段如果不进行维修或者维修工作没有做到全面,很有可能是建筑结构在有效使用年限内因维修不当而造成巨大损失,进而增大建筑设计的总费用;此外,如果进行过度维修就有可能造成建筑结构维修费用过大,也会增加建筑结构的总费用,从而导致建筑维修过程中出现不科学、不经济的情况。所以,建筑结构安全水平的风险决策理论必须要合理,以最优的维修策略作为基础,确定建筑结构最合理的安全水平。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我国建筑安全水平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与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归根结底在于,我国建筑结构安全水平的设置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以往那种只考虑建筑结构正常使用时的安全水平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的需要,更不能对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水平作出全面的评估。

3建议的目标可靠度

3.1目标可靠度的确定原则

近年来,我国建筑结构安全水平要不要提高已经不再是争论的焦点,而建筑结构安全设置提高的幅度已经变成了现在所争论的焦点。几乎是所有的国家在保证其正常发展的基础上,在建筑结构安全水平设置上都是根据本国的建筑工程实施情况来进行逐渐提高的。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有了半个多世纪的建筑工程实践经验,虽然整体安全水平还是让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是从整体看来,建筑结构安全水平的发展情况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由于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结构在最佳状态下的安全水平没有经济总消耗反应敏感,因此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如何合理提高安全水平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

从风险这一角度看来,相对经济消耗来讲结构的安全水应不敏感,并且不同的安全设置水平对应的风险大小也不是一样的。如果出现同样的经济损失的情况下,结构失效的概率越大,所带来风险的概率就越高。同理,如果建筑结构失效的概率保持不变,那么经济损失的概率增加,相应额风险的概率也会增加。随着人民的需要和国家的发展,必须降低人民所要承受的风险,至少要保证现在国家和人民所承受的风险一定不要比建国初期人们所承担的风险要高。这是最低的底线,也是确定目标可靠度的最低取值和最低原则。

3.2目标可靠度的经济原理

如果要使不一样的技术方案在相同的基础之上进行评价和比较,就需要存在相同的可比原理。在评价某一具体方案时,可按照相同的可比原理对各种技术方案进行调整,使各方案之间出现可比性,然后再进行技术方案的选择和评价。本文为了使不同时期的建筑结构风险水平可以进行相互比较,因此考虑使用可比原理,建筑结构损失取为其保护的财产价值和建筑结构本身的价值,即对不同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分别进行宏观分析,从而反映出服务生产和货物生产的规模和变化。

3.3目标的可靠度

现在,国家规定相关人员的思路应该是将安全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做了进一步提高,这样做不仅可行度较高,还是一个尊重工程实践、符合国际惯例的合理思路。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要想大幅度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水平就应该在现有基础之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虽然现在我国建筑结构的安全水平已经有所提高,但是提高的幅度还是不够,也就是说,按照现有的建筑结构安全水平设置的标准,钢筋混凝土的抗弯结构比建国初期抗弯破坏所存在的风险还要高,因此需要把建筑结构抗弯失效的概率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再降低一个层次。对于现有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来说,套用校准方法得来的指标数据还没有能很好的适应现行的规范,仍然处于取值偏低的状态,还有待于提高。二级决策模型、风险决策准则、目标可靠度的最低准则以及计算原则,可以进行扩大,比如:扩大到钢筋混凝土构件以外的其他构件,按照这种办法对现有的建筑结构安全水平的合理设置提出成套的完整的修改意见。

4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提高,人类对建筑结构安全水平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众所周知,建筑结构的安全水平应该尽快追上经济的发展水平,任何一个国家的建筑结构安全水平设置都要充分考虑到工程实践的影响,不断的根据现实生活中建筑结构的实践经验进行改善和提高。虽然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我国的建筑结构安全水平在合理设置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与国外那些发达的国家相比较,我国建筑结构安全水平设置在质量、技术、监管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足之处。因此,我国仍需要加大对建筑结构安全水平合理设置的力度,提高建筑结构和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不仅是城市化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还是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周朝.建筑结构安全水平的合理设置.《中华民居》.2012年7期

民用建筑结构论文范文5

巢居干阑建筑的栋、梁、桁、枋、檩、椽等梁枋与立柱相交旋绕的逻辑思维范式,构成了中国传统独特的语言文本表达式,它主要包含了巢居干阑建筑内部空间结构体系,则巢居干阑建筑外部形态结构是通过建筑核心部分的动感线条来连接的。那么,在建筑核心部分的,主要包括了巢居干阑建筑内部空间的大小、建筑基础设施、建筑材料、建筑外部空间结构所表述的情境、与建筑周围自然生态环境,按照这种建筑结构设计表现出一种以立柱中轴与横梁旋绕的纵向表意书写的立体思维范式和语言文本表达式。中国干阑建筑思维立体化,主要是表现在建筑空间结构上的安排、建筑外部形态结构上与其整体结构体系的立体构思上。正如中国建筑学家汉宝德所说的那样:“想到一个角,同时要想其他两个角,在思考内圈的三要素时,处于的其他因素会随时必要的介入。外圈因素如果重要到形成限制,会影响到内圈的构思,因而会有不同的设计样式”。[6]从汉先生对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来看,是最能说明中国传统干阑建筑立柱中轴与横梁相交,并构成纵向旋绕的逻辑思维方式和纵向表意书写文本表达式。建筑师首先要考虑的是建筑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因为自然生态环境是作为建筑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建筑使用材料,对于建筑设计的决策过程来说没有多大的影响。如果没有特殊的要求,选择一般适合的材料就可以了。这种纵向旋绕的立体思维方式,是通过多重立柱与横梁相交旋绕的立体思维方式,并构成一种立体逻辑思维模式即指汉语纵向表意书写文本表达式,这研究中国传统干阑建筑语言逻辑思维的起点,也是非常重要的语言符号特点。实际上,也是整个中国汉民族逻辑思维方式和汉语言文本表达式的特点。在汉宝德先生看来,虽然对于干阑建筑结构,并没有绝对价值的创造性活动,但是与横梁相交构成纵向旋绕式思维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正是中国传统干阑建筑这种立柱纵轴坐标系,横梁与立柱相交纵向旋绕的立体语言逻辑思维模式,决定了中国人的纵向旋绕逻辑思维方式,它是一种独特的以横梁与立柱纵向相交旋绕的语言文本表达式。中国传统干阑建筑空间结构模式与汉字造型和纵向表意书写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中国传统干阑建筑主体空间结构和建筑内部空间结构的构件与汉字构件有许多相似之处,只不过汉字的笔画更加抽象化、符号化和艺术化而已。正如赵鑫珊研究员所说:“中国人爱好象征思维。汉字便是最大的方块象征,中国传统巢居干阑建筑同汉字是同一个视觉符号系统”。[5]122赵鑫珊老师在这里暗示了中国传统干阑建筑的象征主义,既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称谓和逻辑思维方式、其纵向表意书写和语言文本表达式,又是符号人类学研究的一种新方法即象征人类学的描述方法和语言哲学解释体系。罗兰巴尔特(RolandBarthes)在《物体语义学》中说:“意义从来都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的产物;然而,在我们的社会里,这一文化现象不断的被自然化。言语令我们相信物体处在一个纯粹及物的境况中,并将意义现象再次转换为自然。实际上,通过物体,我们也处身于一个由意义、理由、托辞所构成的世界中:功能衍生出符号,而这一符号又被重新转化为功能的展示。我相信正是这种文化转换为自然的过程,才确立了我们的社会意识形态。”[7]从四川出土的青铜器“X”符号来看,有一个显示悬空窝棚的象形字“X”符号。徐中舒说“象依树构屋以巢居形”,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也是原始的建筑形态,从文字中,可以略知巢居建筑起源。因为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或者说是有意味的表象形式。中国汉字造型源于中国先民对中国古代建筑深层语法结构的理解。因此,中国汉字造型是通过对中国传统巢居干阑建筑构件象形转换成一种抽象化的、符号化的和艺术化的表意象特征,并且极类似于榫卯间架结构的纵向表意书写汉字。中国汉字始终没有完成西方表音文字符号系统的结构式,这与中国传统巢居木质建筑榫卯间架结构式即中国传统干阑建筑模式有关。与其说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有关,还不如说与中国传统巢居干阑建筑模式与纵向表意书写文本表达式和汉语纵向旋绕思维表达式有关。因此,是它决定了中国人的语言逻辑思维范式与汉字纵向表意书写的结构范式。

二、横向栋梁与干阑立柱纵向旋绕演绎出汉语表意书写文本表达式

从中国传统巢居干阑建筑的主体构件符号与汉字书写笔画的主体构件符号几乎是完全相同的,如:点、横、竖、撇、捺、折、挑、钩等笔画构件。这些笔画构件就是人们所说的“永”字八法,也就是汉字书写的构件符号。这样人们能从中国传统干阑建筑结构符号中,能找到极为类似的建筑原型构件符号,并将巢居干阑建筑横梁与立柱纵轴旋绕相交,转换成为极类似于干阑建筑空间结构的文字符号系统,或者说是从干阑建筑立柱纵轴坐标系,将视觉空间符号的立体艺术转换成为一种平面抽象的视觉艺术符号系统。现在有必要将巢居干阑建筑柱梁构件符号与相似的汉字构件符号体例解析如下:1.点:“点”是汉字的主要构件符号单位,也是汉字纵向表意书写符号结构中最常见的笔画之一。在中国传统巢居干阑建筑空间结构中,并不难找到与汉字“点”画符号相似的结构和建筑构件符号。在这里,指的是“瓜子点”即侧点,“瓜子点”在汉字表意书写符号中,显得更加抽象化、符号化和艺术化。实际上,在古汉字中的点,是以“方点”作为汉字构件符号的。“方点”在传统巢居干阑建筑构件中是一种短方木块构件符号,如在侗族巢居干阑民居建筑中,“瓜枋”如同“方点”符号一样,圆方木块即代表“圆点”构件符号。在巢居干阑建筑构件中的短枋和短圆枋块,就是汉字中的“方点”和“圆点”构件符号,而并非是现代汉字中的“瓜子点”即侧点。即便是古汉字中的瓜子点,人们也能从巢居干阑建筑构件符号中,找到瓜子点的原型构件,如在榫卯间架结构中的垫枋方尖,横枋或桁体上,或者是在柱梁上的“垫枋”小构件,都有可能演化成为后来的汉字纵向表意书写的主体结构中的“瓜子点”形式。2.竖:竖是汉字中的主要构件符号单位之一。人们把“竖”视为巢居干阑建筑主体构件符号中的“柱梁”结构符号系统,如“中”字当中的“竖”画,就如同柱梁一样支撑着一个斗箱。根据古文字学家考证认为,“中”字的竖画是神杆柱斗,这是关于“中”字最早的解释。从“中”字构型本身来看,好像是一个人在胸前挂着一个大鼓。据说是远古巫师举行祭祀仪式使用的巫鼓。“中”是指旃旗曲柄即举行原始宗教祭祀仪式中的“神杆”。有的学者说,中国神话和原哲学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据说“中”字起源于口笛,也是起源于巫鼓。“中”字也是测日的华表,“中”字表现出最原始的巢居干阑建筑结构模式,如同巢居干阑吊脚楼结构模式一样,也如同悬挂在立柱上的太空舱。故孔子的“中庸”思想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中即性;庸即道,存于诸心,为中。发诸事为庸,其为一。中即中和之意,如笛如鼓。中庸者,中和之用。中和为华夏美学之极致;中国之名与中庸之道相契合。因此,“中”字是中国传统最典型的是横梁与立柱纵向旋绕逻辑思维结构范式与汉语言文字纵向表意书写的文本表达式。3.横:横是汉字主要构件符号单位。在汉字符号系统主体结构中,横画极类似于巢居干阑建筑主体构件符号中的“梁”、“栋”、“桁”、“枋”、“檩”等。在所有汉字表意书写中的横画,都能从建筑内部结构的原始构件中,找到极为类似的原型构件符号。如干阑建筑中的“+”字架、“上”字型挑梁、“下”和相似的“T”字型抬梁,都能证明建筑立柱纵轴坐标系统与横梁相交纵向旋绕的表意书写文本表达式形成,并将巢居干阑建筑柱梁立体空间结构转换成为平面抽象的视觉艺术符号系统。4.撇和捺:撇和捺是汉字主要构件符号单位。在汉字纵向表意书写的主体结构中,“撇”和“捺”是汉字纵向表意书写群体中最为常用的主要构件符号之一。在巢居干阑建筑主体构件中,如干阑建筑间架结构中的“人字型”梁架结构符号系统,如“人”、“命”、“令”、“今”、“禽”等字,都与建筑“人字”型梁架结构符号有关。由此可见,汉字的撇、捺结构表明了建筑外形是由向心转向离心。干阑建筑结构上的向心与离心正表明了干阑建筑立柱纵轴与横梁相交构成的几何坐标形旋绕,即展现了纵向与横向相交的纵向表意书写文本表达式的重要特点。5.折:“折”是汉字主要构件符号单位之一。在汉字符号结构中,“折”也是一种主要构件符号。同时也是巢居干阑建筑结构的构型范式。“折”画极类似于建筑主体构件中的举折结构如方形梁架结构,如“门”、“窗”的原型结构,是极类似于“門”或“门”的折叠结构,与“門”和“门”有关的字多达167个。当然,它也与侗族巢居干阑民居建筑的立柱纵向结构极为相似。在这里要特别强调汉族巢居干阑民居建筑中的“斗栱举折式”立体和平面设计构造,巢居干阑建筑柱梁式立体设计图和平面结构设计图都极类似于古体“華”字即“中华”或华夏,“華”字栱,所表现的是一种“华栱结构式”。这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巢居干阑民居建筑多以古“華”字立柱式为主体结构,人们称之为“華”字式主体结构即按照汉族巢居干阑建筑文化逻辑表述为“华栱式”梁架语言符号系统。实际上,汉族巢居干阑建筑主体内部构件重叠的“斗栱式”梁架,极类似于古汉字“華”栱结构式梁架。“華”栱结构式同样会表现在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巢居干阑建筑结构中,特别是公共建筑如鼓楼塔式建筑的栱体结构上。只不过汉字笔画是通过建筑空间结构形式表现出来的,并且形成了汉字纵向表意书写的构件符号和汉字表意书写结体如同巢居干阑建筑主体构件符号极为相似的建筑结构形态,并且将建筑的不同构件符号,使之更加抽象化、符号化和艺术化。前面提到“中”字是最典型的巢居象形表意文字、也可以说是古代巫师胸前挂着的巫鼓或者是挂在立柱上的“太空舱”,而古“華”字则是巢居干阑建筑上面的斗栱举折结构,同样是一个最典型的象形表意文字。通过古“中”字和古“華”字的历史起源的考察,似乎更靠近了对“中華”一词的命名与理解,也似乎知道“中華”一词命名来源,也知道了中国古代巢居干阑建筑的结构范式。实际上,人们从中国古代巢居干阑建筑起源或巢居建筑起源,能深刻地理解到“中華”民族的起源。当然,人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古代“中華”文化的历史起源。杨鸿勋先生认为“巢居”建筑部首本身就是一个象形表意文字,这是人类最早的原始建筑形态。据统计,在古汉文字历史文献记载中,所涉及到古代建筑的象形表意文字大约有50个左右,其中表示房屋实体有三个重要的名词:1.“宀”(音绵),其相关的汉字有宫、宗、室、宅、家、穴、宇、寓等,这些文字本身是建筑或与建筑结构符号有关;2.“广”(音俨),其相关的汉字有席、店、库、庙、庑、庐、庭等,这些文字本身同样是建筑或与建筑结构符号有关;3.“厂”(音罕),其相关的汉字有厅、厢、厨、厦、厩等,这些文字本身也是建筑或与建筑结构符号有关;“宀”字形态结构是对古代双面坡屋顶形状的直观描述,“广”和“厂”后两个则是古代崖居类居室的直观象形的表意文字,或者是那些单面坡屋顶的敞屋。杨鸿勋教授同样发现了中国传统巢居干阑建筑榫卯间架结构与中国汉字表意结构符号极为相似的规律。为什么中国称之为华夏民族,原以为“龙”是华夏民族共同的图腾崇拜,而称之为“华夏”。实际上,“华夏”一词来自人们对巢居干阑建筑结构研究的揭秘。通过对巢居干阑建筑结构的研究,证明了古“華”字源于中国传统巢居干阑建筑的“華”栱结构式,并且是通过“華”栱结构来支撑起建筑的主体结构,也就是说“華”与“夏”、“夏”与“厦”都与原始巢居干阑建筑结构形态有关。不论是侗族巢居干阑民居建筑、苗族巢居干阑民居建筑和土家族巢居干阑民居建筑,还是汉族巢居干阑建筑的重叠“華栱”式联结,都是呈“華”字结构式,并且后来在建筑屋脊上或屋梁上面都绘有“龙”图腾吉祥物,也就是通过华夏建筑构成华夏民族大同统一的标志,这也就意味着华夏民族有共同的血统,都是一家人,更通俗地说华夏民族是一个屋里面居住的人,有着同宗、同族的血缘关系,巢居干阑建筑文化逻辑表明了汉族语言文化逻辑的内在联系。华夏巢居干阑建筑通过对“龙图腾”崇拜,表现了华夏民族对龙具有共同崇拜和共同的信仰。龙图腾也是通过巢居干阑建筑形式表现出来的。龙图腾说明了华夏民族的种族延续。华夏则体现了整个华夏民族这个大“家族”,从巢居干阑建筑文化逻辑到语言逻辑思维方式,再到汉字纵向表意书写的文本构造,杨鸿勋先生认为“巢居”是一个象形表意文字,通过古汉语表意文字书写,记载了这种最原始的建筑形态。中国最古老的表意文字符号系统,保留了中国原生态文化景观,其中就有最原始的巢居干阑建筑语言文字符号系统。

三、干阑建筑符号是凝固的活态民族音乐

中国传统木质建筑榫卯间架结构,是一种框架式空间结构。通过这种间架结构模式模塑出中国方块型汉字符号系统,这种纵向表意书写文本如同建筑间架结构,也如同巢居干阑建筑榫卯间架连结体,构成了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方块型汉字符号系统,它既体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风格,又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纵向表意书写文本表达式和建筑文化逻辑思维范式,它完全符合于汉语思维逻辑表达式。汉语和汉字结体如同中国传统巢居干阑建筑榫卯间架结构一样,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较大的弹性和可塑性,它的弹性和可塑性来自于汉字的线性化、时间化、符号化、抽象化和艺术化。汉字的同一笔画放在不同的位置,构成了汉字符号的不同形态,而且这些最基本的构件符号要素在重复构建出不同的汉字符号。汉字如同巢居干阑建筑空间结构式,巢居干阑建筑空间结构式如同汉字空间结构式。因此,汉字成为一种独特的书法艺术,线条运动感极强,具有明显的音乐旋律和视觉节奏。黑格尔和谢林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歌德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是西方学者对建筑与音乐深刻而独特理解。那么相对巢居干阑民居建筑而言,这是对巢居干阑建筑审美艺术最准确而又最精深博大的表述。这不仅仅只是对建筑形象的表述,更是对汉字表意符号的一种最形象的表述。它如同英语二十六个字母重复构建出不同表音文字一样,前者一直未脱离表意文字符号系统,而后者构成了表音语言文字系统,其实无论是表意文字系统,还是表音文字系统,并没有什么优劣之分,文字符号系统最终只是一种视觉艺术符号系统或者说是一种纯粹的语言符号信息系统。虽然说人类所有的建筑不一定都是“家”,但是与家有关的建筑都能从汉字中找到,如“宀”的汉字有穴、家、宫、宗、室、宅、宇、宙和寓等等。人们从这些表意文字结构构件中,不仅能找到它们与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甚至还能找到与中国传统干阑建筑相似的或相同的原型空间结构,特别是对巢居干阑建筑的历史演变,比如说从穴居到巢居,表明了人类居住方式的改变,同时也表明了人类对宇宙自然的认识。从家到宫与室,再从宫室到宗族社会制度的形成,一方面人们通过对传统建筑结构构件符号系统与汉字纵向表意书写符号系统的联结关系,可以考察建筑结构演变与汉字符号结体的演变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建筑结构与汉字符号结构来探讨自然宇宙结构的关系,从建筑符号到语言符号、再到人类对“天人合一”自然生态宇宙观的深度描述。这不仅仅只是建筑符号系统向语言符号系统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人类从语言符号系统发展为中国符号哲学的宇宙观认知系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建筑材料决定了建筑外观形式,而且还是通过建筑外观形式决定室内环境和周围自然生态环境,建筑结构体系又与建筑设施有关。了解西方建筑线性逻辑思维模式的第一步,首先要搞清楚主人对建筑空间的需求。建筑师常常称之为“Program”。即建筑师设计建筑的各项内容,大多数是指经过整理各项空间需求。日本最重要的一门建筑课就是建筑计划,也就是Programming,建筑设计就是建筑计划。而美国人的建筑观同中国人一样比较重视立体与整体逻辑思维表达式,也比较近似于艺术逻辑思维的表达式。建筑艺术逻辑思维表达式就是将建筑整体空间结构抽象化、符号化、艺术化和观念化。抽象化、符号化和艺术化主要是把建筑空间结构语言逻辑化、符号化,或者说是建筑语言逻辑符号系统空间化,一方面语言空间结构化即观念逻辑化。所谓观念逻辑化是指建筑理论系统化和思辨逻辑哲学化即指建筑符号系统哲学化;另一方面是空间结构语言符号系统化,即所谓符号系统化是指对巢居干阑建筑空间结构抽象化、平面设计化和汉语言文字纵向表意书写文本化。因此,西方建筑空间结构同样与他们的横向表音文字造型书写文本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此,人们完全有必要对中国传统巢居干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进行比较。西方建筑模式是一种横向直线表音书写的三段论式文本,实际上它完全符合西方建筑语言逻辑表达式。那么,正是这种建筑逻辑思维表达式,表明了这个民族的语言逻辑的思维方式。因此,西方建筑文化是一种线性思维逻辑表达式,其性状是一种直线三段论推理思维方式。那么,建筑空间结构主体同样是一种直线三段论表达式。

四、结语

民用建筑结构论文范文6

 

关键词:贵州少数民族建筑 人文艺术 现代设计元素

 

贵州少数民族的建筑无论是民居建筑还是公共建筑都具有十分鲜明的传统特点。贵州省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建筑分别是侗族、苗族、布依族、水族和瑶族建筑等。以下是贵州少数民族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类: 

(一)风雨桥,侗族地区富有民族特色的长廊式桥梁。是处于村头寨尾、连接溪河两岸的交通设施,可避风雨,故名风雨桥。因建造地名不同而各有专名。桥梁结构精密,坚固耐久。过去,在风雨桥上的亭阁里还设有神台祭坛,阁中有文臣武将的彩色塑像,四壁挂有彩绘帷帐。桥上备有长凳、泉水等物,供来往行人取用。风雨桥既是贵州侗族文化在建筑艺术上的结晶,也是侗族热心公益事业和互助精神的象征。著名的黎平南江河上的地坪风雨桥,包括上寨、下寨、甘龙3个自然寨。南江河从寨子之间蜿蜒流过,河上花桥将三个寨子连成一体,桥上建有长廊和三座鼓楼,均用小青瓦覆盖,可挡风蔽雨,故又称风雨桥。 

桥上有一大两小的3座楼,俗称桥上鼓楼。高大的中楼建在河心石墩上,五重檐四角攒尖顶,上有葫芦宝顶,宝顶下有如意装饰,与鼓楼建筑形式相同,桥廊顶脊上彩塑双龙抢宝,鸾凤展翅,鸳鸯比翼等图形,楼檐翼角彩塑各种珍奇异兽,楼顶天花板彩绘龙凤鹤牛等纹样,廊宇内侧檐板,彩绘历史人物故事、侗族人民生活情景、山水、花草等;中楼四柱浮雕金龙绕柱,桥头门柱镌刻对联,其余柱子髹涂朱漆,各处雕塑、绘画、无不形象生动,色彩鲜明。 

(二)鼓楼,侗族的一种融合宝塔与亭阁风格于一体的特有建筑物。可分为干栏式、楼阁式、密檐钟铃式、门阙式等构造。楼身全用杉木凿榫衔接,结构严谨。上部似塔,重檐斗拱,有四角、六角、八角等形,少的5层,多可达11层;下部似亭,为一正方形厅堂,宽约二三丈见方,中砌大火塘,四周设座,可容二三百人集会。鼓楼全身均描龙雕凤、玲珑秀雅。在侗族人民擅长建筑,而且其建筑独具特色,侗族村村寨寨都有鼓楼耸立、花桥横跨,干栏式吊脚楼鳞次节比,构成侗寨特有风光,特别是鼓楼花桥建筑,无论多浩大的工程,整个建筑都不用一钉一铆,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中国侗族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不仅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而且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侗族工匠不愧为“神奇的建筑师”。榕江县晚寨的鼓楼、从江县增冲寨的鼓楼都是贵州侗区著名的鼓楼。其中增冲鼓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吊脚楼,苗族民居的典型建筑。是一种纯木结构建筑,采用穿斗式结构,不用一钉一铆,无论梁、柱、枋、板、椽、檩、榫,都是木材加工。屋面则盖小青瓦或杉皮。吊脚楼的造型为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可分内外两部分,内部柱、枋、梁、檩互为垂直相交,构成一个在三维空间上的相互垂直网络体系,奠定长方形结构的基础。由于这种型制的房屋在结构、通风、采光、日照、占地诸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因而在广大苗族地区得以长期沿袭下来。

(四)石板房,以安顺一带为中心的布依族民居建筑。与特定的喀斯特地区有直接的关系。人们就地取材、用石料为主构筑房屋,以石为基,以石砌墙,以石板盖顶。石板房的堂屋及两侧间均有楼板,门有朝门、大门、小门、后门和耳门之分,除大小门为木枋、木框、木心外,其余常为石枋或木框、木心。窗多以石条为棱、石枋为框。石板房的正面讲究装饰,以线条和图案为主,每一图案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一.贵州少数民族建筑中的人文艺术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