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技巧范例6篇

记叙文技巧

记叙文技巧范文1

【关键词】记叙文 阅读技巧

一、帮助学生整理阅读题型

常见题型如:1.概括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或一段话)。2.本段写了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文中找出能反映他个性的语言。3.文章的某个段落可否省去?为什么?4.个别词语褒义贬用有何效果? 5.用《花儿这样红的原因》代替《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题合适吗?原因是什么?6.赏析某个句子。7.次要人物有何作用?8.开头和结尾分别有何作用?9.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10.文章围绕中心写了几件事情?11.对文章主题的理解。12.从哪些角度描写景物?13.以某某的口吻说说他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14.“我”的心情不断发生变化,请在下面括号内填入恰当词语,使之准确反映这个变化的过程。

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1.读懂主旨。(1)快速把握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考生要明白,作者着力刻画主要人物的目的,往往是在这个人物身上体现出自己的思想倾向,而这思想倾向往往就是作品的中心思想。(2)快速把握情节。所谓情节,“就是表现人物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抓住了主要情节,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3)快速概括文章内容。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考生在浏览阅读材料后,要学会以最简洁的语句反映出这个材料主要叙述的内容,这样就会对选文有一个正确的总体印象,以利于对主题的把握。

2.读懂题意。读懂了阅读材料后,考生还须读懂题目的意思。它问的是什么?是从什么角度提问的?题目里蕴藏着哪些考点?读懂了题意,才能正确答题。(1)审读题干的语言。中考试卷命题者设计题目可谓呕心沥血,所以题干语是明确的、科学的,考生做题首先要读懂题干语。(2)关注题目的考点。中考记叙文阅读考题仅5―6题,涵盖面却很大,考查知识和能力,既有一定的广度,又讲究梯度。如《孩子和书》第17题,“……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说说理由”,这道题目,既考了比较,又考了省略号的作用,还考了人物的思想品质。考生如不熟悉中考语文考点,怎能全面回答?(3)留心分值的设置。中考语文总分值为150分,在题量不变的要求下,命题者势必会提高各题分值,所以注意分值也不失为一个答题的方法,同时考生要学会识破试题中的干扰因素。

三、教给学生答题技巧

1.分析记叙文的人物形象。(1)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2)从侧面描写入手。(3)从细节描写入手。(4)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

2.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环境描写一般起到这么几个作用:(1)表现时代风貌、展现风土人情。(2)衬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3)深化主题。(4)交代背景、渲染气氛。(5)感染读者。(6)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7)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3.修辞手法。根据《考纲》的规定,中考语文涉及8种修辞方法。我们知道,每一种修辞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如排比,排比的作用是增强语势,起强调作用,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回答问题时不仅要记住这些条件,更要根据语言环境来回答。增强(什么)语势,强调(什么)内容,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各种修辞手法作用不同,考生首先要识记其作用,然后再根据文本来回答。

4.赏析语段。表现手法(写作方法;修辞手法)+表现内容(写什么)+表达作用(文章的情感作用)。

5.理解句子的含义。(1) 文章开头段(句)的作用可能有:设置悬念、总领全文、引出下文(话题)、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 (2) 文章结尾段(句)的作用可能有: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结构完整等; (3)文章中间段(句)的作用可能有:过渡(承上、启下、承上启下)作用。

(以上三种题型回答的格式为:在内容上,起到――的作用;在结构上,起到――的作用)

6.概括记叙文的各段段意。(1)摘句法:摘出文段的

中心句;(2)概括法:概括文段的主要意思; (3)联合法:有些文段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要意思,就要把这些意思连接起来,概括出联合段意。

概括一件事的框架(方法)是:谁(一般是文章的主人公)干了什么。

7.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8.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点。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点,除了注意体裁的特点之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从文章的取材方面看;从文章的结构布局方面看;从文章的表达方式看;从文章的语言运用方面看。

中考语文记叙文知识点众多,不过这些考点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平时注重观察总结,相信学生一定会成为阅读高手。

记叙文技巧范文2

一、读的时候关注这几个点:

1、标题(或中心,或内容,或线索)

2、开头段(或点题,或总起)

3、结尾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4、各段的首句(主题句)

特别注意: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

二、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写人记事文章概括方法:弄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串起来,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格式:四要素:谁﹢在什么情况下(背景) ﹢干什么﹢结果怎样

三、修辞手法的作用

答题格式: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点。

2、对比:用A和B对比,突出了……强调了……的特点。

《白鹅》中用鸭子的步态和鹅的步态进行对比,突出了鹅的步态的傲慢。

3、排比:强调了+对象+特点。

如,文中第④自然段主要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赞美了竹子默默无言、心甘情愿奉献的品质。

4、反问:加强语气,突出了……

5、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思考。

四、结合实际谈感受

1、常见题型:

问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

2、答题要点: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一定要用典型事例证明。即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3、按总分总的顺序答题,思路如下:

A、指出本文蕴含着的思想意义以及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

B、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阐明理由

记叙文技巧范文3

1、叙述的人称

英语的记叙文一般是以第一或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叙述的。用第一称表示的是由叙述者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经历。它的优点在于能把故事的情节通过“我”来传达给读者,使人读后感到真实可信,如身临其境。如:

The other day, I was driving along the street.Suddenly,a car lost its control and ran directly towards me fast.I was so frightened that I quickly turned to the left side.But it was too late.The car hit my bike and I fell off it.

用第三人称叙述,优点在于叙述者不受“我”活动范围以内的人和事物的限制,而是通过作者与读者之外的第三者,直接把故事中的情节展现在读者面前,文章的客观性很强。如:

Little Tom was going to school with an umbrella,for it was raining hard. On the way,he saw an old woman walking in the rain with nothing to cover.Tom went up to the old woman and wanted to share the umbrella with her,but he was too short.What could he do?Then he had a good idea.

2、动词的时态

在记叙文中,记和叙都离不开动词。所以,动词出现率最高且富于变化。记叙文中用得最多的是动词的过去式,这是英语记叙文区别于汉语记叙文的关键之处。英语写作的优美之处就在于这些动词时态的变化,正是这一点才使得所记、所叙有鲜活的动态感、鲜明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3、叙述的顺序

记叙一件事要有一定的顺序。无论是顺叙、倒叙、插叙还是补叙,都要让读者能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顺叙最容易操作,较容易给读者提供有关事情的空间和时间线索。但这种方法也容易使文章显得平铺直叙,读起来平淡乏味。倒叙、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文章的结构效果,让所叙之事跌宕起伏,使读者在阅读时思维产生较大的跳跃,从而为文章所吸引,深入其中。但这些方法如果使用不当,则容易弄巧成拙,使文章结构散乱、头绪不清,让读者不知所云。

4、叙述的过渡

过渡在上下文中起着承上启下、融会贯通的作用。过渡往往用在地点转移或时间、事件转换以及由概括说明到具体叙述时。如:

In my summer holidays,I did a lot of things. Apart form doing my homework,reading an English novel, watching TV and doing some housework,I went on a trip to Qingdao.It is really a beautiful city.There are many places of interest to see.But what impressed me most was the sunrise.

The next morning I got up early.I was very happy because it was a fine day.By the time I got to the beach,the clouds on the horizon were turning red.In a little while,a small part of the sun was gradually appearing.The sun was very red, not shining.It rose slowly.At last it broke through the red clouds and jumped above the sea,just like a deep-red ball.At the same time the clouds and the sea water became red and bright.

What a moving and unforgettable scene!

5、叙述与对话

引用故事情节中主要人物的对话是记叙文提高表现力的一种好方法。适当地用直接引语代替间接的主观叙述,可以客观生动地反映人物的性格、品质和心理状态,使记叙生动、有趣,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具体。试比较下面两段的叙述效果:

I was in the kitchen,and I was cooking something.Suddenly,I heard a loud noise from the front. I thought maybe someone was knocking the door.I asked who it was but I heard no reply.After a while I saw my cat running across the parlor.I realized it was the cat.I felt released.

记叙文技巧范文4

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来源:文章屋网 )

记叙文技巧范文5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3—0087—01

因式分解是在学习有理数和整式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为以后学习分式运算、解方程和方程组以及代数式和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所以因式分解是中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内容. 由于进行因式分解时要灵活运用学过的有关数学基础知识,并且因式分解的途径多,技巧性强,所以因式分解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下面,笔者就谈一谈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一、 提公因式法

提公因式法是因式分解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它的理论依据就是乘法的分配律.要想提公因式,首先要对欲分解的多项式进行考察,提出字母系数的公因数以及公有字母或公共因式中的最高公因式.运用公式法的关键是熟悉各公式的形式和特点.对于初学者来说,如何根据要分解的多项式的形式和特点,来选择应该运用什么公式,往往很不容易.这也是提公因式法的难点.因此,教学时,教师注意分析实例,指明思路,交代方法,以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例1 x2-4y2=(x-2y)(x+2y)

例2 2a(b+c)+c(b+c)2=(b+c)(2a+c2+bc)

注:确定公因式时,要先看系数,再看字母,最后看指数.提公因式要提尽,小心漏掉,多项式的首项取正号.

二、 分组分解法

一类是分组后能直接提公因式的,一类是分组后能运用公式的.由于多项式的形式各异,分组的方法也有所不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且要预见到分组后分解整个多项式的可能性.因此,相对来说,分组分解法较提公因式法要难一些.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层次,先易后难,最后再讲略带综合性的因式分解的题目.

例 3 2ax-10ay+5by-bx

=(2ax-10ay)+(5by-bx)

=2a(x-5y)+b(5y-x)

=2a(x-5y)-b(x-5y)

=(x-5y)(2a-b)

例4 a2-2ab+b2-c2

=(a2-2ab+b2)-c2

=(a-b)2-c2

=(a-b+c)(a-b-c)

注:很显然,例3分组后马上就能提公因式,例4分组后还需要运用公式.

三、 十字相乘法

十字相乘法简单来讲就是:十字左边相乘等于二次项系数,右边相乘等于常数项,交叉相乘再相加等于一次项系数,其实就是运用乘法公式(x+a)(x+b)=x2+(a+b)x+ab的逆运算来进行因式分解.对于形如ax2+bx+c=(a1x+c1)(a2x+c2)的整式来说,关键是把二次项系数a分解成两个因数a1,a2的积a1·a2,把常数项c分解成两个因数c1,c2的积c1·c2,并使a1c2+a2c1正好是一次项的系数b,那么可以直接写成结果:ax2+bx+c=(a1x+c1)(a2x+c2).在运用这种方法分解因式时,要注意观察、尝试,并体会它实质是二项式乘法的逆过程.当首项系数不是1时,往往需要多次试验,务必要注意各项系数的符号.

例5 2x2-7x+3=(x-3)(2x-1)

注:一般地,对于二次三项式ax2+bx+c(a≠0),如果二次项系数a可以分解成两个因数之积,即a=a1a2,常数项c可以分解成两个因数之积,即c=c1c2,把a1, a2,c1,c,排列如下:

a1 c1

a2 c2

记叙文技巧范文6

一、阅读有助于积累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在写作文时最缺的就是写作素材,只能拼接生活片段,简单地概述事件,所写的作文看上去就像流水账。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写作素材的确很“穷”,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学生的作文缺少经历叙述和阅读体验。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和行路就是说人要有经历和阅历,有了经历和阅历的人才能有好的写作素材,只有心中有好的写作素材,下笔为文时才能轻松自如。目前,在应试教育形式下,学生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行路”也就很难做到了,只有靠阅读来弥补自己的阅历不足,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改变学生写作素材“穷”的现象。

在阅读中摘抄妙语、美段,并且做到边读书边思考,写出感受与心得,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实读书重在积累,重在沉淀,这积累和沉淀就形成了写作的素材。写作素材是写好记叙文的基础。学生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获得写作素材的积累。只有真正做到厚积,然后才能薄发。学生在写记叙文时才能有事可写,有话可说。

二、阅读有助于模仿写作技法

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然而学生记叙文写作中最大的毛病就是“平”,叙述没有波澜像本流水账。优秀的记叙文应做到“尺水兴波”,然而这就需要一些写作方面的技巧。这些技巧从何而来,那就是阅读。学生应该通过阅读经典的短篇小说学习文章结构的构建和写作技法的灵活运用。

例如在记叙文的叙事上,尝试地运用倒叙、插叙、补叙等手法;在材料组合上,适当地运用虚实、抑扬、张弛等手法;在情节构建上,有意地运用伏笔、铺垫、烘托等手法;使文章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阅读积累的素材又可以和身边典型事例巧妙地结合并加以简单改造,做到把材料生活化,真实化,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记叙文。

三、阅读有助于注入写作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记叙文写作中没有灌注真情实感,那么这篇记叙文也就是去了灵魂。然而,我们的学生所写的记叙文就是缺少真情实感,缺少了作文的“魂”。要想让我们学生的记叙文找回灵魂,我们必须从阅读中学习情感的注入。

比如说写亲情类的,学生的叙述简单直白,表达情感简直可以用“裸”来形容。口号式的表达让读者感觉到情感的干瘪与牵强,不能使读者感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亲情类的文章,让学生从中学会情感的注入。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散文描绘了父子车站送别的场景。全文用平实的文字描写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动作,在笨拙甚至有点滑稽的动作中,传达出父子之间的真情。全文并没有说父子之间的感情有多深厚,而那种真挚而灼热的感情通过一些细节描写不言而出,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四、阅读有助于锤炼写作语言

文情并茂一贯是记叙文写作的要求。文章不仅要有真情实感,还要有一定的文采。优美鲜活的语言可以增加文章的亮点,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优美鲜活的语言在学生的记叙文中并不常见,多数学生叙述直白,语言枯燥乏味,不能给读者美的享受。针对这种情况,学生应该阅读,阅读有助于锤炼写作语言,让自己的写作语言变得优美鲜活。阅读优美的散文和诗歌是锤炼语言的有效途径,学生从阅读中学会妙使修饰添色彩,巧用修辞出鲜活,镶嵌名句显积淀,交错句式现灵活。

例如巧用修辞出鲜活:

(1)夕阳逐渐收起它如火似血般的余晖,晚风裹挟着桂花浓郁的香气,不停的塞进我的鼻孔,在这花香中,我醉了。(学生作文)

上一篇茶文化知识

下一篇联谊会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