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技术中心汇报范例6篇

省级技术中心汇报

省级技术中心汇报范文1

切实组织好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编写工作

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同志们:

20__年伊始,为搞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编写工作,省污染源普查办公室决定分别在潍坊和滕州召开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编写培训班。这是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的盛会,来自十七个市的普查办技术人员汇聚一堂,研究如何做好普查技术报告编写工作。这次培训会议,既是一次技术性的培训会议,也是一次善始善终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动员会,同时也是各市普查工作经验的相互交流会,与会人员不仅通过培训掌握编写技术报告的方法,又能了解省局对下一步的工作要求,因此这次培训会议非常重要,是我们高水平高质量完成普查任务的加油站。自20__年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克服困难,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直接承担普查任务的各县(市、区)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周密部署,普查工作有序开展;各级普查战线的同志们、特别是奋斗在一线的基层普查人员,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劳动。在此,我代表省环保局党组、省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向为我省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一年多来普查工作简要回顾

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自20__年9月开始,我省污染源普查工作正式展开,20__年是污染源普查的全面普查阶段。一年来,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和国家污染源普查办公室有关文件要求,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全省污染源普查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20__年6月初,全省140个县(市、区)完成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数据的县级直报国家任务;20__年8月底,在反复核查基础上,完成第二次上报的初报工作;9月份后,全省各级认真组织数据汇总、审核与分析,对普查数据库进行进一步核实;20__年12月5日,山东省顺利完成第二次上报工作(终报)。普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回顾一年多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县(市、区)工作扎实认真,普查表填报质量较高。进入全面普查阶段后,各级各部门认真组织,普查工作稳步推进。特别是在基层的普查工作人员,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劳动。从前期省普查办核查情况看,全省大部分地区县(市、区)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得力,工作人员态度端正、认真负责、业务熟练,能够比较深入细致地了解普查对象相关情况,掌握数据准确、客观。在前期工作中,____市领导重视,组织协调力度大,普查办工作人员积极努力,认真负责,表格填报较为规范完整,质量较高。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漏填错填率较低。____等普查表格备案说明整齐规范、翔实条理。*/*县等在前期工作进展相对缓慢的情况下,加大工作力度,工作进度和质量有较大改善,指标漏填率和差错率相对较低。__*等工业污染源总数较多,工作量相对较大,普查办人员加班加点,按时完成直报任务,表格填写质量比较高。__*加强业务指导,市、县两级表格审核工作深入细致。6月9日至17日,国家普查办核查组以____为样本,对我省普查表填报质量进行了现场核查。两市、区普查工作领导重视,组织得力,数据质量较高,得到了国家核查组好评。

二是省、市级汇总分析扎实有效,有力保证了普查数据库质量。20__年8月底第二次上报以来,全省普查工作重心转移到汇总分析上来,为确保数据准确性,各市普查办多次向本级局党组汇报,进行专题研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多次会审。10月7日至15日,按照国家普查办新下发的汇总分析通知和表格要求,省普查办召集全省业务骨干80多人,对全省普查数据库分行业、分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形成数据汇总审核工作报告、数据汇总分析报告,完善各类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数据材料,积极迎接国家的检查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省污染源普查终报数据的质量,达到全面消除疑似数据,11月26日至12月4日,省普查办组织各市负责技术和数据处理的业务骨干对全省污染源普查终报数据进行再次审核,数据质量进一步提高,于12月5日按时完成上报任务。20__年10月18日至22日,以国家普查办陈斌主任带队的国家污染源普查数据录入与汇总核查组在我省进行了现场检查。并以章丘市为样本,对数据录入工作进行了核查。核查组对我省污染源普查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全省普查战线同志们的辛勤工作给予很高的评价。

一年多来,污染源普查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全省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与在坐各位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在此,再次代表省环保局党组、省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级各部门从事普查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组织好技术报告的编写工作

20__年是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的总结验收阶段,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编写工作,是今年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首项重要任务,是整个污染源普查工作的画龙点睛之笔。各级普查机构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组织技术力量,集中时间和精力,认真做好编写工作。

一是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准确认识技术报告编写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和环保

规划服务的,是为国家和全省环境保护方面科学决策服务的。普查数据是这次工作的重大成果,不仅提供了全省企业的污染状况、排放总量等详情,而且是实施“十二五”排污总量控制的基础。技术报告是普查数据的集中体现,通过对数据的综合分析,充分反映这次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全面性、指导性。首先,技术报告是普查成果鉴定的核心报告。技术报告是反映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全过程的技术总结,是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结果的集中表征,是普查数据逻辑性、合理性、完整性、准确性的系统分析。我们搞污染源普查,不能满足于成为数据的管理员,更重要是成为普查数据的分析员,要形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所需要的技术成果。其次,技术报告是总结阶段工作的基础。从污染源普查的整体工作看,技术报告既是对前阶段普查工作集文字、数字、图形的综合说明,又是下一步普查公报的基本素材,是普查数据开发利用的基础。我们以前在1985年搞过工业源普查,在1988年搞乡镇工业源普查,但这次普查范围涵盖工业、农业、生活和集中式,普查范围之广,普查工作量之大,是前几次普查所不能比的,因此,技术报告一定要客观、充分地反映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的工作。可以说,技术报告编写工作,既是对近一年多来污染源普查质量的检验,也是各级普查成果的体现,技术报告完成与否、编写质量高低与否,事关整个普查工作成败,关系着一年多来各级普查机构和参与普查的领导、同志们的政绩与荣誉,各级各部门一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谋划,切实组织好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编写的相关工作。二是明确时间要求,制定编写工作计划。省里已将上半年的工作要点下发各市。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和社会的要求,在技术报告编写过程中,做到“三个结合、三个突出”要把普查资料开发应用与当地环保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与“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要突出重点,突出当地特点,突出普查资料开发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普查资料的作用。省普查办已下发文件明确今年的工作安排,希望各地提前准备,统筹安排、有序推进。春节前后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就是报告编写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抓紧时间,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编制工作计划、数据分析和成果开发计划,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组织实施办法等具体措施,及早着手开展工作。为确保效率和精力,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封闭作业的方式,以排除外界干扰。市级普查机构要于2月底前完成两个报告的编写,并一式三份报省普查办。

三是要配齐配强人员,加强人力保障。在总结表彰阶段,省里将开展三类评选活动,第一类是工作成果的评选,根据技术报告质量和水平、数据开发应用的创新和推广程度,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第二类是科研成果的评选。1985年工业源普查,就获得了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各县(市、区)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列课题,参加省市科技成果的评选。第三类是荣誉成果的评选,就是评选全国和全省普查工作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但更重要的还是通过表彰来调动编写技术报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市、县两级环保、农业部门要组织专门写作班子,专人负责,专职从事技术报告的编写工作,同步完成工作报告的编写,写作班子原则上不少于3-5人。要加强经费保障,确保编写工作顺利进行。期间,省普查办要组织专项督察,对人员配备不齐、工作开展不力的进行通报。

四是相互协作,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开展工作。这次污染源普查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是典型的“多线、多兵种作战”。除环保部门外,还有农业、畜牧、海洋与渔业等部门。前期各部门同力协作顺利完成了数据采集工作,下一步,我们必须要按照国家和省政府对部门职责的分工安排,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并自觉做好相互配合。农业部门除具体做好种植业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的编写外,还要充分发挥在整个农业源普查方面的牵头、综合作用,切实组织好农业源普查技术报告的编写工作。要通过这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极大地密切部门、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并增进同志间的友情和友谊。

三、对这次培训提几点要求

国家污染源普查办北海培训会议后,为结合实际做好我省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的编写工作,省普查办在济南专门召开了技术报告编写研讨会议,组织部分市普查骨干就技术报告编写大纲进行了讨论研究,进一步充实完善了编写纲要,为全省培训作了比较充分准备。这次培训的具体内容,有关同志在随后的培训中会详细讲解,我就不多说了。为办好这次培训,提两点要求:

一是认真听讲,充分研讨。希望大家充分利用两天的培训时间,认真听讲,自觉维护秩序,遵守培训纪律,保证培训效果。同时希望各位多结合工作实际,深入思考本地的报告编写和成果开发工作。如果有好的想法和工作建议,大家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省普查办的同志要加强交流沟通,共同努力,把技术报告编写工作做好。

二是切实搞好会务保障工作。有关部门要组织好此次培训工作,妥善安排食宿,使参会人员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完成此次培训课程。

同志们,虽然全面普查阶段主要工作已经完成,但20__年总结验收阶段工作任务还很繁重,我们要在半年时间里“打好三大战役”,第一大战役是编写好技术报告和工作报告;第二大战役是建立完善普查档案,完善普查数据库,搞好开发应用,做好数据库的动态化管理;第三大战役是开展总结验收,进行表彰奖励,普查公告等。对于新一年的普查工作,总的要求就是:队伍不能散,人心不能乱,工作不能断。希望大家继续发扬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确保质量、连续奋战的普查精神,再接再厉,确保第一次全省污染源普查任务的圆满完成。

省级技术中心汇报范文2

**年全省气象工作会议召开前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对全省气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全省气象工作会议上,茅临生副省长专门发表了书面讲话。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气象工作的成绩,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气象事业的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各单位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扎扎实实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一、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领导重要指示的主要精神

省委、省政府领导重要指示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充分肯定气象工作的成绩,明确了气象工作的作用地位。省委、省政府领导对近年来我省气象工作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气象部门在防灾减灾工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明确提出提高对气候变化规律性认识,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努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是事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并进一步明确了气象是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重要地位。

二是要着力做好防灾减灾气象服务。省委、省政府领导要求各级及早准备、周密部署,充分发挥气象监测预警系统的作用,以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为核心,以防范台风、暴雨、强对流、小流域灾害为重点,切实加强气象应急预警,及时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气象服务。

三是积极拓展气象服务领域。省委、省政府领导要求各级气象部门充分发挥气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以减轻农业气象灾害影响为重点,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服务。充分发挥“农民信箱”、“浙江农网”和《农村信息报》气象专版的作用,加强农村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拓展气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领域。加强防雷安全工作。加强对大雾的监测预报,保障交通安全。要重视防旱、抗高温热浪问题,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使人工增雨工作由应急抗旱向常年开发空中水资源转变,为浙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要按照开发清洁能源的战略要求,加强对风能、太阳能资源的调查和评估工作。

四是积极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提高气象监测预警预报能力。省委、省政府领导明确指出,各级政府和全省气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和《浙江省政府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按照“十一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加快气象灾害应急预警、海洋气象监测预警、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工程建设,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气象监测预报服务能力。

五是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省委、省政府领导要求气象部门切实加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加强与相关部门的相互协作,推进学科之间的创新,以满足不断涌现的新需求。要进一步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软实力,为气象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六是切实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省委、省政府领导特别强调各级政府要确保气象工作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气象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领导,建立促进气象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完善稳定增长的公共气象财政投入机制,切实加大对重点气象工程、气象科学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气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要积极推进《浙江气象条例》立法工作。

二、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重要指示精神的主要措施和要求

全省各级气象部门要按照省局提出的措施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重要指示精神,抓好**年的气象工作,推进气象事业发展,为我省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要及时向全体干部职工传达省委、省政府领导重要指示。传达学习重在领会精神,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明确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和工作重点。要通过传达学习使全体干部职工充分感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气象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起到振奋精神、推动工作的作用。

2、及时汇报、抓好落实。要尽快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的汇报。不仅要汇报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精神,还要汇报全省气象工作会议精神、具体的贯彻落实意见和**年的工作思路。要认真听取当地党、政领导关于气象工作的指示,要按照当地党、政领导指示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提出本地本单位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3、全力以赴做好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及早准备、周密部署,切实加强决策服务和气象应急预警服务工作,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以模拟实战方式开展汛前检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加强灾害监测评估,建立灾害监测评估业务。提高预报的精细化水平。加强公共服务系统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质量和覆盖面。进一步落实气象为民办实事的具体项目。

4、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气象服务工作。完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建立农业气象灾害指标体系。建立多样化的特色服务体系。加强效益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研究和推广。积极参与标准化渔港建设。推动农村防雷技术服务和建筑节能技术服务。积极开展乡镇天气预报。推进乡镇农村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建设,大力推广农村广播系统和短信预警平台对接技术,积极探索乡村气象信息员制度。开展农业气候的精细化、专业化区划。办好《农村信息报》气象专版。

5、积极拓展气象服务领域。积极推进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推出一批多轨道服务产品,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气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贡献率。积极开展海洋气象、水文气象、交通气象服务。深化港口天气要素精细化预报,启动海区天气预报业务试验。积极参与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重点工程建设规划的论证工作。建立人影作业条件潜势分析、预报业务。加强人影机构建设,积极开展人影作业。加强大气成分、生态环境气象监测评估服务。加强并规范防雷技术服务,深入开展雷电灾害调查和雷击风险评估。

6、努力提高气象监测预警服务能力。全面启动省级“十一五”规划“三大工程”的项目立项工作。各地要按照省级规划和当地规划的要求,加快项目立项和资金落实工作,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布局、分步实施的要求,积极推进资源高度共享的综合观测、预报预测、公共服务、信息与技术保障四个体系建设。

省级技术中心汇报范文3

【关键词】烈度速报;技术系统;强震动;自动化;实时传输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Liaoning Intensity Rapid Report Network System

JIANG Jin-zheng JIANG Yue HUI Yang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Liaoning Province,Shenyang Liaoning 110034,China)

【Abstract】The Liaoning intensity rapid report net work system,which can realize real-time transmission through seismological industry dedicated line.Mangy functions may be realized,such as seismic station data collection and storage,seismic station supervision and long-distance control, intensity rapid report,general data procession,data share and data service.With the complementation of the item,the intensity rapid report level is improved and the rescue time of post-earthquake is shortened.Second,the automate management and running level is advanced.Third,the increasingly need of earthquake safety is fitted and strong motion observation is more important i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Key words】Intensity rapid report;Technology system;Strong motion;Automation;Real-time transmission

0 引言

随着各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们对强震动观测的深入认识,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日本、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对强震观测台网的建设投入逐渐增加。随着强震动观测数字化的发展,建设强震观测台网的目的已由原来的为地震工程学与近场地震学研究提供客观数据,逐步发展到直接服务于防震减灾实践。

辽宁省近几十年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如1975年海城7.3级地震、1999年岫岩5.4级地震和2013年灯塔5.1级地震。“十二五”期间,适应国内外强震动观测发展潮流,据我省实际需要,对辽宁沈阳-营口-大连地区强震台站加密,平均台距28公里左右,分布均匀,区域内台站全部实现专线实时传输。

1 台网布局及总体目标

2013年辽宁省建成了由1个台网中心台网部,55个烈度速报强震台站组成的烈度速报台网。烈度速报台网采用辽宁移动公司的2M SDH光纤通过实时网络传输方式将信号传送到台网中心台网部,实现数据接收及存取、数据处理、人机数据分析、地震强度速报等一系列处理工作,达到在辽宁沈阳-营口-大连地区,实现破坏性地震发生后30分钟内地震烈度速报,为抗震救灾提供依据。

2 技术系统设计及功能实现

2.1 技术系统总体架构

地震速报实现必须有强震观测台站、实时传输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结果系统。强震观测台站拾取高精度的连续地震波形数据,通过实时传输系统(地震行业专线,即SDH方式)传输,数据到达台网中心,台网中心通过专用软件对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产出地震烈度速报结果。烈度速报台网建设主要包括强震台站建设,数据传输系统建设和台网中心建设。

2.2 强震台站技术系统

台站技术系统硬件设备包括:力平衡加速度计、数据采集记录器、GPS接收器、数据传输装置、供电避雷设备。实现地震信号拾取、数据格式转换、数据存储和数据上传等功能。

2.3 台网中心技术系统

辽宁省烈度速报台网中心技术系统由硬件和软件技术系统组成。硬件设备包括中心服务器、PC机及工作站、网络设备、打印输出设备等。

台网中心系统软件在功能上由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SeiMIS系统)、烈度速报综合处理系统(Smart)组成。

广东泰德公司SeisMIS地震数据管理及服务系统能够获取最新地震信息;从Internet同步下载最新地震信息;可实现辽宁省测震波形数据与强震台站波形数据同步接收,获取地震信息;汇集强震数据信息,并综合地对其进行分析、存储、查询以及。

Smart烈度速报综合处理系统的数据采集程序,实时采集强震台站的数据和状态监测数据;数据流服务器程序,转发和接收实时数据流,定期存储实时数据到数据库;实时监测程序能够实时数据显示、监测程序,事件触发判断、事件记录等;自动烈度速报程序AutoSmart.exe,自动触发判断并生成加速度分析图与烈度分布图;数据分析处理程序SmaPro.exe,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数据存储等;烈度图绘制程序InterMap.exe可烈度图绘制及相关数据报告产出。

2.4 台网主要功能实现

台网中心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数据汇聚和存取、台站状态监控、地震烈度速报、及数据处理、共享与服务等。

2.4.1 强震动数据汇集与存储

强震台站每间隔10秒自动检测,当检测到事件时立即检索事件的触发时间、峰值加速度等信息,计算地震烈度和自动上传烈度值,并将地震波形记录上传到台网部;数据库服务器软件负责存储通讯服务器汇集到的强震记录数据。

2.4.2 台站监控与远程控制

监控平台通过定时向烈度速报部发送心跳包,当远端强震动仪故障时,Web管理服务器通过web监控主页面报警;管理员还可以通过web管理服务器的控制台管理界面,对台站设备实现远程状态监测与控制、人工智能触发、功能检测和仪器内部参数设置等。

2.4.3 烈度速报

当区域内发生地震时,处理软件将自动绘制烈度等值线图,并确定宏观震中,在10分钟内自动完成烈度图的自动绘制。

2.4.4 强震动数据常规处理

强震数据的常规处理是通过调用数据库内的强震记录,对其进行基线、零点校正、加速度仿真速度记录、波形数据的积分、反应谱等分析等。

2.4.5 强震动数据共享与服务

台网部提供了与国家和区域台网中心之间的数据交流服务,同时可对授权的行业及社会公众用户提供强震动数据。

3 烈度速报系统在灯塔地震中的实践

2013年1月23日12时18分,在辽宁省省辽阳市灯塔市、沈阳市苏家屯区交界(北纬41.5°,东经123.2°)发生M5.1级地震,震源深度7公里。

本次地震共获取19组(57条)三分量加速度记录,震中距范围从16至370km不等,离震中最近的辽阳台,校正后的水平向加速度单峰值最大为21gal,校正加速度时程如图1所示。仪器烈度分布如图2所示。

4 总结

该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我省烈度速报工作建设进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烈度速报的及时性、准确性提供了一定技术保障;辽宁省重点监视区烈度速报台网的建成,为将来进行震动区域规划打下了基础;强震动台站密度有一定提高,但强震动台网规模与我国强震动观测发达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

【参考文献】

[1]李永振,翟文杰,于沈平,等.辽宁省数字强震台网建设与运行[J].东北地震研究,2009,25(3):18-22.

[2]李永振,于沈平,金震,等.辽宁省强震台网的地震应急效果初探[J].东北地震研究,2009,25(1):37-42.

[3]梁永朵,姜金征,李莹,等.辽宁灯塔5.1级地震强震记录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5,36(5):25-29.

[4]卞真付,郭巍,吴强,等.天津数字强震动台网系统设计与实现[J].世界地震工程,2009,25(2):151-155.

省级技术中心汇报范文4

中央电化教育馆王珠珠馆长、中央电化教育馆办公室陈莉主任、省教育厅战高峰副厅长、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钟绍春主任出席会议。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主管电教工作的局长、电教馆(部)馆长(主任)、省电教馆班子及全体职工共70余人参会并就各地区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交流。东北师大理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吉林景瑞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辽宁中科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庆现代技术有限公司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并提供了技术支持服务。

会议全面总结了2012年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交流了各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经验;传达了2013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精神;结合省教育厅2013年有关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要点,安排部署了2013年重点工作。

长春市和延边州作为市(州)级电教馆典型做了工作经验汇报和交流。长春市教育局崔国涛副局长汇报了“长春市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思路与方法”;延边州教育局金英虎副局长就几年来延边州的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和县级电教馆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成果做了汇报。

中央电教馆王珠珠馆长以《我国教育信息化新阶段与新任务》为主题作了专题报告,全面分析了教育信息化的新阶段、新思路、新任务,总结了当前教育信息化工作已取得的成绩,传达了教育部对全国电教系统的总体工作要求和2013年全国电教系统的工作重点:一是完成年度教育资源征集和上线工作;二是完成年度教育资源征集和上线工作;三是抓好重点应用推动;四是开展电教系统能力建设。希望电教系统工作人员转变观念,增强工作紧迫感,全力做好2013年教育信息化工作。

钟绍春主任作了《教育云、数字校园和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思路》专题报告,介绍了东师理想在吉林省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有关支持与服务,从定位、理念、原则、思路四个层面新的角度对教育信息化进行了认识与界定,深入分析了智慧教育的理念。从教育云、数字校园和网络学习空间内涵,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内容与方式,教育云、数字校园和网络学习空间的架构和建设内容三个方面总结了教育云、数字校园和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思路,并表示东师理想将一如既往为全省电教系统提供支持服务。

省教育厅战高峰副厅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感谢中央馆领导对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与支持。分析了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大好机遇,充分肯定了去年全省电教系统取得的可喜成绩,并对全省电教系统未来的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的地位和作用,切实增强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紧迫感;二是要认真总结工作经验,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明确任务目标;三是从教育信息化的规律和要求出发,科学谋划发展,做好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勉励全体电教人员再接再厉、团结一心,找好位置、提高素质,为推进新时期基础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作出新贡献。

中央电教馆王珠珠馆长为第五批县(区)级电教馆标准化建设达标单位颁发了奖牌。

省级技术中心汇报范文5

根据《*省人事厅关于*年度全省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晋升(确定)技术等级和技师职务评聘考试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川人办发[*]135号)精神,现就*年度我市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晋升(确定)技术等级和技师职务评聘考试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考试工作组织

*年度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晋升(确定)技术等级和技师职务评聘考试由省人事厅统一规划、统一部署。除技师职务评聘实际操作技能考评由全省统一组织考核、评价外,其余有关培训、考试工作由市人事局负责。

二、范围对象

参加晋升(确定)技术等级考试的人员,除继续按《*省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考试考核晋升技术等级的暂行规定》第二、八条所界定的范围执行外,凡与用人单位签订了聘用合同,并符合相应工种技术等级报考条件的试用期满人员,可按照本通知规定申报本工种晋升(确定)技术等级的考试。参加工人技师职务评聘考试的人员,必须是在川人办发〔*〕160号文规定的工种范围内,并符合相应申报条件的人员。

三、考试时间、科目及形式

本年度考试时间定为:

11月18日上午9:00-11:00公共服务、经济服务岗位工

《实际操作技能》(笔试)

11月18日下午2:00-4:00《技术业务理论》(笔试)

11月18日下午4:30-6:00《职业道德》(笔试)

本次考试笔试各科均采用机读卡答题的方式(机读卡式样随考前培训文件下发)。汽车驾驶员等16工种(下称16工种)中,除公共服务、经济服务外,其余14工种晋升(确定)技术等级《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和16工种外各工种《技术业务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考试考核,由市人事局委托各培训点组织进行,务于11月10日前将考生成绩登记册报市人事局,由市考试指导指导中心汇总上报。

工人技师各工种《实际操作技能》考核,统一由省人事厅委托相应工种技能水平考评组组织进行。

四、报考条件

(一)技术工人晋升技术等级报考条件

报考各工种相应技术等级的人员,须符合省人事厅川人办发[*]133号文件第四条规定的思想政治表现和生产工作成绩两项经所在单位考核合格,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已取得政府人事部门颁发的中级技术等级岗位证书,*年7月13日前工作年限满20年并执行中级工工资满5年,可申报高级工的考试;已取得政府人事部门颁发的初级技术等级岗位证书,*年7月13日前工作年限满10年并执行初级工工资满5年,可申报中级工的考试。

2.未参加过政府人事部门举行的晋升(确定)技术等级考试的技术工人(不含应参加而未参加者),符合本款第1项规定的工作年限并从事现工种工作满5年,可相应申报高、中级工的考试;试用期、熟练满的其余人员参加初级工的考试。

3.符合川人工[1995]21号文件第四条第(三)款规定条件的,即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按规定程序破格申报高级工的考试:

(1)在省、部级以上技术比赛中获得前三名的技术工人;

(2)在技术革新、技术发明中取得成果并有省部级以上成果证书的技术工人。

(3)获得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称号并保持荣誉的技术工人。

(二)报考工人技师人员的条件

报考工人技师《技术业务理论》的人员,须符合省人事厅川人办发[*]160号第三条规定的评聘条件。即: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

2.具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普通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

3.取得政府人事部门颁发的高级技术岗位等级证书,*年7月13日前,在相应高级工岗位上工作满5年以上且工作年限达到25年及以上,各年度考核均为合格及以上等次;或在相应工种高级工岗位上工作满3年,各年度考核为合格及以上,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省、部级以上工人技术竞赛中取得前三名者;

(2)在市州、厅局级工人技术竞赛中了得第一名者;

(3)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劳动模范称号或累计2次获得市、州劳动模范称号并保持荣誉者;

(4)获得市州、厅局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的主研人员;

(5)按国家有关法规取得下列之一专利权者:①发明专利者;②取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以上者;③取得外观设计专利4项以上者;

4.符合人事部印发的《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岗位等级规范(试行)》规定的相应技术工种技师岗位等级的知识标准和技能标准;

5.身体健康,能坚持相应岗位正常工作。

根据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的实际情况,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评聘技师职务,其文化程度可掌握在初中毕业及以上:

(1)工作年限满30年,取得政府人事部门颁发的高级技术岗位等级证书,并在相应高级工岗位上工作满5年及以上。

(2)工作年限满25年,取得政府人事部门颁发的高级技术岗位等级证书,并在相应高级工岗位上工作满8年及以上。

五、报名时间、地点及程序

(一)报名时间

全市报名时间统一定于*年6月18日至7月13日

(二)报名地点

考试报名仍按照属地原则进行。各区(市、县)人事局负责本辖区的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晋升等级考试的报名工作,汇总后报市考试指导中心,市本级技术工人的报名组织工作由主管部门负责,初审合格汇总后到市考试指导中心报名(联系电话)。凡因组织单位造成报考人员未能报上名的,由各组织单位自行负责。

(三)报名程序

凡自愿报名参加考试的人员,由本人提出申请,填写《*省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考试报名表》(以下简称《考试报名表》,式样见附件1)一份,由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进行资格审查并签署意见,经资格审查合格的人员,持毕业证、本人有效身份证、技术岗位等级证书、本人近期免冠照片两张和《考试报名表》等到当地指定报名点报名,报名点要认真进行《考试报名表》和报考资格复审,重点审查岗位证书原件、学历、参工时间、从事现工种年限、执行本等级工资年限,并准确采集各考生的联系电话,对不符合报考条件的坚决不予报考。否则,考生参加不了考试或考试没有成绩由报名点承担责任。

报名时,各报名点务必告知考生必须携带2B铅笔参加笔试。

六、报名信息处理及准考证号编排

报名工作结束后,各区(市、县)人事局分工种、分等级填写《技术工人晋升技术等级或技师考试报名册》(附件2),并于*年7月13日前上报市人事局考试中心。

考生准考证号由省人事考试中心统一编排,有条件的考生可于考前一周登录*人事考试网()打印本人准考证,并认真核查准考证上各项内容,仔细阅读考场规则,按要求准备考试用品。无条件自行打印准考证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到当地人事考试机构领取准考证。请各区(市、县)人事考试机构务必做好宣传工作,及时通知考生。考试时考生可携带钢笔(签字笔)、圆珠笔、2B铅笔、橡皮、计算器(免套、非立体式、无储存功能)。考生凭身份证(不含旧版临时身份证、过期身份证和身份证复印件)和准考证进入考场,两证不全者不得参加考试。考试时严禁将手机等通讯工具及物品带入考场,违者按违纪处理。

七、教材选定及教材征订

(一)为便于参考人员学习掌握本工种技术业务理论知识,《职业道德》科目与部分工种的复习用书统一使用由全省统编工考教材(详见附件3)和主管部门编写或选购的教材(详见附件4)。

(二)教材征订

有欲购买附件3、4所列书目的考生,报名时在报名点预订(同时缴纳订书款),凡未在规定期限内预订教材或漏报预订数量的,后果自负。

八、考前培训

晋升(确定)技术等级和评聘技师职务考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前培训。全市根据报名情况统筹安排各区(市、县)、市直培训点的培训工作,并由各培训点负责晋升(确定)技术等级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考试(公共服务工和经济服务工除外)。评聘技师职务的《实际操作技能》考试,由省人事厅统一组织实施。

承担相应培训任务的培训点,必须根据相应的工种技术等级标准,按照省统编教材或指定教材制定培训计划,经市人事局审定后实施。参加培训的人员,以人事局提供的报名数据库为准。凡报名数据库中没有的人员,各培训点不得组织培训或考试。考前培训必须坚持自愿原则,任何部门、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行要求报考人员接受培训,也不得以接受培训作为购买教材、资料的前提条件。

九、成绩公布和颁证

各科考试成绩由省人事厅确定合格标准,核准公布。

参加技术工人晋升(确定)技术等级考试,其《技术业务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在当年度考核中两科同时合格,并取得《职业道德》合格证书的人员,颁发由人事部统一印制的《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证书》。颁证工作仍按规定程序进行,于*年底前结束。

参加技师《技术业务理论》考试、技能考评合格的人员,已取得《职业道德》合格证书的,经省人事厅审核批准,颁发省人事厅统一印制的《*省机关事业单位技师职务证书》。未取得《职业道德》合格证书的,须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机关事业单位《职业道德》科目考试并成绩合格后,再按规定颁发《*省机关事业单位技师职务证书》。

十、考试费用

*年度全省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晋升(确定)技术等级和技师职务评聘考试收费标准,按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试收费标准的通知》(川价字费[*]8号)、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工人技术等级考评收费有关事宜的通知》(川价字费[*]282号)和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川价函[*]198号有关规定执行:

(一)笔试考试费每人每科30元,由各报名点代收并全额上缴市人事局。16工种外各工种晋升(确定)技术等级《技术业务理论》考试费用由市人事局委托各培训考试点代收。

(二)现场测试收费标准。按川价字费[*]828号文件有关规定执行,由市人事局委托各培训考试点代收。

(三)工人技师综合评价收费标准。按川价函[*]198号文件规定,每人80元,由各考评组收取。

十一、其它有关问题

(一)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晋升技术等级和评聘技师职务,必须严格按照已列入考试范围的工种,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对岗报考。各地、各部门不得强行合并工种、擅自将在未开考工种或未设置较高岗位等级工种岗位上的人员,纳入考试或评聘范围。

(二)鉴于考工定级工作从考试对象到考试方式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各区(市、县)人事局要建立并严格落实责任制。凡报名数据或其他环节出现差错,影响后续工作和考生考试的,要处理直接责任人,并追究领导责任,并在评选*年度人事考试工作先进单位中,实行一票否决。

省级技术中心汇报范文6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 空域申报 航空管制

人工影响天气对空作业(以下简称人影作业),是一种在自然的天气现象之外,利用现有的气象条件,使用高炮、火箭或飞机等工具,将催化剂发射到云层中,改变局部范围内云层中的水含量,进而干预局部地区天气条件的科学手段。常见的人影作业形式包括人工增雨(雪)、人工防雹等,这些人影作业普遍使用高炮、火箭等对空发射工具实施,在指定空域和指定时间段内完成。因此地方的气象部门进行一次人影作业,需向军方的航空管制部门进行作业空域的申请工作,得到批准后方能实施对空作业。

近年来,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蓬勃发展,各地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点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人影作业日渐频繁。全国共有30 个省( 区、市) 开展高炮、火箭增雨防雹作业,从业人员达到4.6 万人,人工增雨作业区面积达360 万km2,防雹保护面积达45 万km2。传统的电话或电台申请审批方式已不能满足人影业务的需要,在军地双方之间构建人工影响天气对空作业申报系统(以下简称人影作业申报系统),使人工影响天气管理部门和航空管制部门联合进行人影作业的申请、审批及监控,已日益成为必要且重要的沟通交互方式。

1 系统应用现状分析

1.1 应用模式

虽然全国各省市的人影作业大致具有相同的历史沿革和作业任务,但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气象条件复杂且具有地域性特点,各省市开展作业指挥的方法和流程都不尽相同,缺乏统一的操作模式,在对系统的具体需求和实际应用上也存在差别。对各地区现有的人影作业申报系统的形式与特点进行分析,可以将系统的应用模式归纳为以下两种:

1.1.1 点对点申请审批模式

这也是目前最普遍的模式,即在实施人影作业时,各人工影响天气对空作业点通过电话、电台或短信息传输的方式向所在市县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以下简称人影办)申请实施防雹增雨作业,市县级人影办接到申请后,由指挥部门向所在军民航管制中心提出申请,后者核实该对空作业对正在空中飞行的飞机是否有影响后,批准或不批准申请单位实施作业。这种气象部门向航管部门的申请方式也有两种,一种是电话申请,另一种较好的做法是在气象部门和航管部门各放置一台作业空域申报审批终端,通过网络连接,由气象部门录入申请,航管部门批复,但该终端与航管网络物理隔离。

1.1.2 省-市-县三级申报模式

该模式为了解决各市县人影办直接和空管联系,而管理的上级人影部门不知道准确空域信息,监督困难的问题。依托各省内部的气象网络,各省自己建设省-市-县三级人影作业申报系统,完成对省以下作业空域和作业情况的搜集和监管。但其与航管部门之间依然要采用第一种模式的申请批复形式,最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另外,对于部门地区以作业点为单位直接向管制中心提出作业申请的情况,由于许多作业点地处偏远,网络不能完全覆盖,因此较难采取该模式进行空域上报汇总工作。

1.2 功能需求

各地区现有的人影作业申报系统在系统功能上虽然有所区别,但其业务目的较为明确,主要是进行人影作业的申报和审批工作,因此其功能需求可以概括为如下四点:

1.2.1 作业空域使用申请编报与转发

由作业点或市县级业务系统编辑作业空域使用申请,向省级系统申报,由省级业务系统根据作业站点对应的审批单位自动转发到相应的航管部门系统;

1.2.2 作业空域批复信息接收和转发

由省级业务系统接收、处理航管部门系统发送的空域批复指令,自动转发至作业空域使用的申请单位;

1.2.3 作业空域状态实时监视

在作业空域申请、批复与实施过程中,实时监视各作业空域的使用状态及空域信息;

1.2.4 作业站点信息管理

对已有的作业站点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包括对站点位置信息、作业工具信息、对应审批单位信息的修改更新,以及增加新的临时作业站点等。

1.3 制约因素

针对现有的人影作业申报系统进行总结和分析,还存在以下几点制约因素,如何克服这些制约,建立必要的系统体制,提高支撑技术的专业水平,是推动系统向前发展的动力。

1.3.1 系统建设尚未形成体系

各省市人影作业申报系统的建设情况不尽相同,有些人影作业频繁,需求迫切的省份,主动与企业、高校合作,在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上走在了前列;有些经济条件好的省份,通过采购高性能的系统和设备,也在人影作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他一些地区,受限于资源和资金,相对还是采取较为传统的作业空域申报方式。

1.3.2 系统运行缺乏统一规范

即使在已经能够与空管系统对接、系统建设较好的地区,其系统架构和业务指令也不一样,目前也只能造福一方水土。各省份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业务沟通,部级气象部门也无法统一掌握全国范围内的人影作业情况。用以指导系统运行的全国统一的作业实施标准和系统运行规范还没有形成。

1.3.3 系统功能相对单一

人影作业申报系统主要还是面向人影作业空域的申请与审批而设计和运行的,目前尚在探索和初步建设阶段,系统功能较为简单。与人影作业本身的业务数据关联不多,与气象专业信息的结合也不紧密,没有在设计上更多的融入气象部门自身指挥系统的相关功能。

2 系统发展构想

2.1 系统“三化”设计

随着人影业务的不断拓展与应用,传统的申请审批模式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人影作业申报系统向着体系化、网络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基于对系统应用现状的总结和思考,结合气象部门对于人影作业的业务需求,本文提出系统在体系化、网络化和规范化建设方面的设计思路与构想。

2.1.1 体系化设计

对现有的省-市-县三级人影作业申报系统体系架构进行推广应用和分级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国家-省-市-县-作业点五级系统体系,并将航管部门对应的对空射击管理系统也纳入到该体系中,作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人影作业审批的作用。

整个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影中心的业务终端作为人影作业申报系统体系中的业务枢纽,一方面建立直通专线将省级业务终端与区域(分区、机场)管制中心的对空射击管理系统相连接,其中通过增加安防设备对军方信息进行隔离;另一方面,依托于气象部门内部的骨干网,将省级业务终端与中国气象局的部级业务终端,各省所属的市级、县级甚至作业点业务终端相连接,形成气象部门内部关于人影作业上报汇集的系统体系。

在该体系结构中,省级业务终端将扮演重要的角色。由作业点上报的,或者由市县级终端代为申报的人影作业,根据各省略有区别的业务流程,最终都是经由市县级终端上报汇集到省级终端。省级终端收到下级的作业申请后,将该申请转发到与其物理接连的航管部门对空射击系统,再根据申请信息中该作业点所对应的空管审批单位,经由空管网络发送至最终的目的审批单位。空管部门的系统针对该人影作业申请进行批复后,批复指令循原路由返回到省级业务终端,省级终端一方面将该批复指令转发到原来的申请单位,另一方面将批复指令上报到部级业务终端,达到将该人影作业状态进行同步的目的。

2.1.2 网络化设计

系统体系化建设离不开各种信息传输途径的支持和网络化应用。在人影作业报系统体系结构中,为了保证人影作业的申报信息和批复指令准确、及时、高效的在各级气象部门人影终端和航管部门对空系统之间传输,应用了多种信息传输的方式,如图2所示。

在气象部门内部,通过已有的气象骨干网将部级、各省级(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市县级业务终端相连接,保证人影作业状态在气象部门各级系统间的一致性;在航管部门内部,依托已建成的空管基础网实现信息的传输;在省级业务终端和航管中心对空系统之间,建设气象-空管直通专线,在增加安防设备保证军方信息隔离的前提下,实时传输人影作业申请信息和批复指令;另外,由于多数人影作业点地处偏远,存在最后一公里的信息传递限制,因此可采用运行商提供的VPDN服务,或者通过支持3G/4G/GPRS的短信息方式传输,从而与市县级作业点进行互联互通。

在多种网络化的信息传输手段基础之上,构建体系化的人影作业申报系统,其首要目的是实现人影作业空域的直通申报和批复直达,能够通过系统使得作业的申请、批复、协调、使用等管理过程自动化;其次是希望利用这些网络传输平台,使人影作业的申报、批复、使用、管理更加及时、准确、安全、高效。

2.1.3 规范化设计

进行体系化大范围的系统建设,必然要带动业务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设计与制定全国性的关于人工影响天气对空作业申报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用以指导与支持系统建设,是另一项重要任务。其主要内容如下:

(1)人影作业申报业务职责与管理规范。根据人影作业申报系统的建设需要,应对人工影响天气部门的空域管理办法、管理规范进行适当调整,对人工影响天气对空射击作业的实施单位、人工影响天气对空作业的指挥部门、各级气象主管机构的职责进行明确。部级人影中心主要负责对全国人影作业状态进行监控,对全国范围的作业实施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并指导和协调全国性的、跨飞行管制区的人影作业;省级人影中心通过接收和转发全省范围的人影作业申请信息和批复指令,负责组织、实施和监控全省的人影作业情况;市县级人影办负责各地所辖地区的人影作业申请和信息转发,使人影作业的实施状态与省级及作业实施单位保持一致;作业点的职责是向上级进行作业申报,根据接收的作业批复指令,安全有效开展本地的作业活动。

(2)人影作业信息流程规范。目前,由于全国各地区人影作业的申报审批流程有一定的差异,造成在全国范围内建设统一的人影作业申报系统存在一定的体制障碍。这需要对人影作业的业务制度进一步进行明确,对作业空域申报的信息流程进一步进行规范,对各级气象网络主管机构的保障制度进一步进行构建。具体来说,人影作业的申报审批流程主要包括:作业申请、作业批复、作业开始、作业结束等各个环节,对每一个信息流程都应制定统一的规范来保证系统的有效顺利实施。

(3)人影作业申报信息数据格式技术标准。从技术层面上说,统一的信息流程规范落实到系统中,就是在气象部门人影作业申报系统各级业务终端,必须建立全国上下统一、规范的人影作业空域申请信息、空域批复指令以及其他相关作业信息的数据格式,对这些信息中的报文种类、报文内容、字段大小、语法规则、传输格式等进行统一规定,并最终形成一系列技术标准,以满足人影作业申报系统的业务需求。

2.2 系统关键技术

2.1.1 核心技术

人影作业申报系统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人影作业空域的直通申报和批复直达,进而实现对作业空域的全时域全过程监视,因此空域状态的精细化管理是满足这一应用需求的关键。系统通过作业申请、批复、协调等自动化过程,实现作业信息在各级气象部门以及航空管制部门之间的流转;通过作业转发、通报、汇集等功能保持作业空域状态在各级系统之间的一致性;通过对作业信息和作业状态的精准、直观显示,实现各级气象部门对空域使用状态和使用情况的分级监控。多种核心功能和关键技术的应用,最终达到精细化管理作业空域、保障作业活动安全高效运行的目的。

2.1.2 专业技术

人影作业申报系统具有向航空管制部门申报、转发人影作业空域申请的职能,但其未来发挥的作用与实际运行效果应不止于此。本质上,该系统也是各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果能够将充分考虑与其他业务技术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将相关的气象专业技术与产品引入到系统功能中,将会大大提升系统的实用性。

(1)分析天气雷达数据指挥人影作业。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能够获得多普勒天气雷达提供的实时大气监测信息,有些省市也对天气雷达提供的二次产品进行了研究和应用。在人影作业申报系统中,可以更进一步的将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基数据产品和人影作业的申报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可以将雷达的基数据信息叠加显示在系统的地理信息平台上,并对其中关键强度所在的方位、距离与高度进行分析,为确定和调整高炮、火箭人影作业的最佳时机、最佳位置与用弹量提供参考。

(2)汇集作业实施信息指导人影作业。作业实施信息,是人影作业经过航管部门批准后,由气象部门各作业点实际作业的信息,其中主要包含了作业部位、作业时间、作业用量等相关内容。各省市人影中心获取准确的作业实施信息,有利于掌握实际的作业情况,统筹规划与安排本区域内的人影作业;部级气象部门通过收集各省市的作业实施信息,则有利于统计与分析其中的装备弹药型号、用弹量等关键数据,更好的指导地区的人影作业工作。现有的方式是通过专门的作业信息系统进行信息收集,有些省市还停留在传递纸质或电子版文档的阶段。如果能依靠人影作业申报系统,在每次作业结束指令发出后,立即进行作业实施信息的填写和发送操作,则能实时便捷的实现该信息的汇集。上级人影作业申报系统通过专业工具对接收到的作业实施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将进一步提高人影作业的实施效率。

2.1.3 智能技术

智能技术应用也是人影作业申报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可以实现且已经在各地广泛采用的是在各作业站点加装GPS或者北斗定位设备,将在作业点的准确位置信息通过系统上报到上级人影业务终端和航管部门,实现作业位置的自动采集。这种处理方式对于每次作业位置不固定的流动作业点来说尤其重要。除此之外,对于之前提到的作业实施信息,也可以研究其智能化的自动采集方式。例如,可以在高炮或火箭上加装传感设备,对每次发射的用弹量进行监测和数据收集,在每次发射弹药后,自动将用弹量上传到系统中,再通过系统网络向上汇集。总之,尽量利用自动化手段实现作业信息的自动采集,避免人工填写信息的方式,从而达到提升系统智能化程度,提高人影作业效率的最终目的。

2.3 试点系统成效

本文提出的系统架构与设计模式,目前已在陕西、河北、北京等省市试点建设的人影作业申报系统中得到初步应用和体现。在试点系统中,由省级人影作业申报系统通过路由器和信息安全设备与管制中心对空射击管理系统互联,通过路由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等方式与管制中心系统完成对接。这样在省级系统中,可以直接向航管部门进行人影作业空域的申请,并接收相应的审批信息,指导作业的实施。而省级系统与各市、县的通信与连接仍然依托气象部门已建宽带网络运行,各县指挥终端与相应作业点的通信联系保持无线短信息传输的工作模式。

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航管部门、人影业务管理部门、对空作业单位三方通过系统能够进行信息共享,增加了空域申报的精准度,提高了申请审批的效率。在试点系统的体系架构和技术基础之上,将与空管系统互联互通的应用模式不断深化推广,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体系化建设,正是下一步需要研究和坚定推进的重要课题。

3 结语

人工影响天气对空作业,是关系到我国广袤土地上农民的增产增收,关系到老百姓一年收成生计的大事。如何科学、安全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我国防灾减灾事业,是全国气象与航管部门都在探索和思考的问题。人工影响天气对空作业申报系统作为在军地双方之间搭建的有效可靠的信息交流平台,理应在提高空域申报批复时效性与审批效率,优化空域资源,协调管理体制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达成此目标,系统本身也需要朝着信息化、规范化、自动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为保障人影作业高效运行,为确保空域飞行安全顺畅,为趋雹化雨造福一方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国光,郭学良.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工程科学,2012,14(9):20-27.

[2]罗俊颉,贺文彬,田显,马振华,程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对空射击信息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J].气象科技,2013,41(1):165-169.

[3]高海超,于淼.欧洲空域灵活使用对我国空域管理的启示[J].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 2014,5(1):6-10.

[4]刘春雨,徐丽娜,罗俊颉.陕西军地共建并应用人工影响天气对空射击管理信息系统侧记[J].中国空管,2012(3):32-37.

作者简介

王冠(1982-),男,江苏省南京市人。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总体技术与集成。

鲍帆(1982-),女,江苏省南京市人。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应用软件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