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实训总结范例6篇

脚手架实训总结

脚手架实训总结范文1

图2为福泉市发生一起脚手架倒塌事故

图3为安徽芜湖市消防官兵清理现场,抢救一线建筑农民工的情景

[摘要]通过分析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特点和事故类型,对脚手架引起的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从搭设前准备阶段、搭设过程管理、使用过程管理、拆除过程管理等几个方面,提出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事故原因、预防措施

前言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和模板支撑得到了广泛运用。但由于各种原因,时有倒塌事故的发生,有的甚至是重大事故。2010年1月12日11点左右,由芜湖恒达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芜湖富贵建筑安装架业有限公司承建的芜湖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配送中心建设工地,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坍塌事故,造成6名工人被埋并死亡,3名工人受伤。同日的18时左右,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利森水泥厂一处工地脚手架突然倒塌,造成8人死亡,2人受伤。2011年5月1日11时52分左右,由湖南星沙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施工的、内蒙古合众工程监理公司监理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第二实验小学报告厅工程项目,在该公司现场工人进行报告厅屋盖浇筑混凝土时因为模板支撑系统固定不牢固而导致了坍塌事故,造成了6人当场死亡。2011年5月25日,湖南省长沙市湘江大桥工程在进行桥墩模板拆除时,吊车钢丝绳断裂,模板坠落砸中脚手架,致使在脚手架上作业的四川路桥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工人从高处坠落,造成3人当场死亡。

纵观这些大大小小的脚手架、模板倒塌事故夺去了许多鲜活的建筑农民工的生命悲剧,不难看出其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颇值得我们同行业的人们深思不已,如果我们有针对性地对这些事故工程进行分析和总结,那么我们不难发现导致这些事故的原因无外乎是由两个方面的造成:即脚手架原材料的选择及施工方案的确定。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极易引发安全事故的重大危险源之一,而在施工行业使用较多、常用的则是由钢管、扣件组成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由于扣件式脚手架承载力大、装拆方便、搭设灵活、使用经济,目前已广泛使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事故原因,提出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安全控制措施,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特点

1、承载力大。当脚手架的几何尺寸及构造符合规范要求时,落地式脚手架立杆承载力在15~20KN(设计值)之间,满堂架立杆承载力可达30KN(设计值)。

2、装拆方便,搭设灵活。由于钢管长度易于调整,扣件连接简便,因而可适应各种平面、立面的建筑物、构筑物施工需要。

3、比较经济。加工简单,一次投资费用较低。

4、缺点是脚手架中的扣件用量较大,容易损坏、丢失;扣件节点的连接质量受扣件本身质量和工人操作的影响显著;扣件节点处的杆件为偏心连接,靠抗滑力传递荷载和内力,因而降低了其承载力。

二、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事故类型

从脚手架搭设、使用、拆除过程来看,与脚手架有关的安全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脚手架整体失稳,造成整个脚手架垂直坍塌。

2、不按规定标准搭设,造成脚手架局部失稳坍塌。

3、由于防护设施不全,工人违章操作,在脚手架上作业不系安全带等原因,造成人员从架子上坠落。

4、施工组织不当,工地管理混乱,现场应急预案形同虚设。一些施工场地临边、洞口的防护不到位。施工外脚手架的基础、连墙件等普遍不符合规范要求。造成高空坠物伤人。

5、安全专用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一些安全防护、临建设施不规范、不科学。轻投资、重收益、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现象已经演变到某些施工领导人的治企之道。一些施工单位对安全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建筑工人的安全劳动条件和生产环境恶劣,一不小心就陷入危险,甚至送命。

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事故原因

1、从事脚手架施工的一线工人的安全教育缺乏系统性、长期性。当前建筑施工现场,有90%以上的工地是企业所雇佣的农民工,由于这些人文化水平不高,大多是放下“锄刀,拿瓦刀”的农民,其自身技术素质状况可想而知,但是大多施工企业与民工不签订用工合同关系,总认为,别说不出事故,即使出了事故也与施工企业无关。因此多数用工单位不愿意在民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上投入,或者根本没有进行安全教育。对一些初到工地的民工,没有进行任何安全知识教育即安排上岗作业。由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防护常识,冒险违章作业,导致施工作业人员中民工往往常常成为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角。而对于那些架子工而言同样存在着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冒险违章作业多等弱点,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架子工从事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时,未按规定正确佩带安全帽和安全带,无证上岗。许多作业人员自恃“艺高人胆大”,嫌麻烦,认为不戴安全帽或不系安全带,只要小心一些就不会出事,由此导致的高处坠落事故时有发生。二是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差,对可能遇到或发生的危险估计不足,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防护不到位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

2、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不全面,没有针对性。当前项目部重视施工现场、忽视安全管理资料的现象比较普遍,不编制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或者不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照抄标准、规范,干脆照搬别的工程,应付检查,整个施工方案没有针对性,导致脚手架构造不合理,承载力下降。

3、脚手架搭设不符合规范要求。不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搭设。在检查中常发现立杆间距过大,拉结点、小横杆数量不足,脚手架距墙间距过大无防护,操作层防护不规范,密目网、水平兜网系结不牢固,未按规定设置随层平网和层间网,脚手板设置不规范等等,而这些正是高处坠落、脚手架倒塌等事故发生的诱因。

4、脚手架材质不符合要求。

钢管、扣件进场时不进行检测、检查。最常用的钢管是普通碳素结构钢,在经过多次周转使用后,容易出现锈蚀、弯曲、管壁压扁、管端端面严重不平整等现象,导致其抗弯、抗压能力下降,尤其是用作立杆时严重影响立杆的承载力,易失稳。扣件的螺丝锈蚀、滑丝仍然使用,致使拧紧力矩达不到规定要求。

5、安全检查不到位,验收不及时,未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

在脚手架搭设、使用、拆除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大都存在违反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等问题,但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工长等在平时检查中,均未能及时发现问题,或是发现后存在侥幸心理未及时整改和纠正,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事故预防措施

1、加大对临建设施安全专项监管力度,杜绝违章作业现象。作为地方各级建设主管部门,一方面,要通过媒体、网络或者利用其它渠道及时、经常性地向社会公布本辖区内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整改措施及治理情况,使建筑施工企业能够得到及时的提醒。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增强监督检查次数,以确保安全设施达标,安全制度要跟上。

2、加强培训教育,提高架子工专业技能,杜绝和减少违章作业现象的发生。 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首先应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架子工必须必须持证上岗,定期培训,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正确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企业要完善教育培训制度,通过对职工进行三级教育、定期培训,开展班组班前活动,利用黑板报、宣传栏、事故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增加自我保护能力。

3、做好脚手架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制定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方案。在脚手架工程施工前,应先编制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并严格按照次方案执行。方案要有搭设设计,包括纵向、横向水平杆和连墙件的强度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案应由施工单位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编制,并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单位项目总监审批。工程技术负责人应同安全员一起,按照方案,向搭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2)加强搭设材料的管理。钢管宜采用Ф48×3.5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的规定,在螺栓拧紧力矩达65KN时,不得发生破坏。钢管、扣件在使用前均应先进行检查,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压痕和深的划道,过度变形和严重磨损的不得使用,钢管外表面锈蚀深度超过0.5mm的不得使用。扣件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4、加强脚手架搭设过程的管理。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 N•m。立杆,纵、横向水平杆,连墙件等的搭设必须符合构造要求。每搭设完10~13m高度后及达到设计高度后,要及时进行检查验收。每搭设完一步脚手架后,应及时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垂直度。遇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作业。

5、加强脚手架使用过程中的管理。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连墙件及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脚手架使用中,应分阶段定期检查杆件的设置和连接,特别注意连墙件是否漏设或被拆除而未补设,脚手架是否超载,立杆是否悬空,基础沉降情况,是否积水,扣件螺栓是否松动,作业层脚手板及立网、平网等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尤其是大风天气过后,要立即检查脚手架有无变形。

6、加强脚手架拆除过程的管理。脚手架的拆除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除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两步,如高差大于两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拆除前应由工程技术负责人同安全员一起对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严禁工人酒后作业,拆除时严禁将各构配件抛掷至地面。

7、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经营理念。建筑企业要把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严格按照国家颁发的有关施工标准科学施工,正确处理好本单位的在建工程进度与安全生产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要为了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计划而抢工期,忽视安全生产。同时更要做好施工安全预案工作,进一步完善企业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尤其要善于总结和研究工程施工当中所遇到的新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初步摸清和掌握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和分布状况,对存在缺陷和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要责成企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定时定点负责,实施重点监控并跟踪整改,以提高建筑企业自身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能力。

五、结语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用广泛,预防、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从方案编制、搭设、使用、拆除等全过程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完善管理制度,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专职安全员制度、方案审批与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加强政府部门的安全监督管理,加大曝光力度,多管齐下才能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落到实处,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王志刚 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及脚手架垮塌原因,建设科技,2010年第3期;

2. 刘飞 郑翔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结构的可靠度分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0年第5 期;

3. 田高超,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稳定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建筑安全,2010年第8期;

脚手架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 建筑施工;安全;脚手架;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施工工具,比如说墙面抹灰、墙面装饰与粉刷、结构构件的安装等都需要脚手架来完成施工。在建筑施工中,高空作业属于危险的施工项目之一,而脚手架的应用就是在高空作业中常用之物,是危险作业之一。据统计,十年间单使用脚手架这一施工工具造成安全事故就占总事故的 20%,因此,对施工中安全脚手架的使用进行分析和安全使用是十分重要的。脚手架的使用要结合施工工程的特点和形式来选择使用的具体形式,比如说落地式全高全封闭扣件式双排钢管脚手架,此脚手架能一架三用,不仅可用于结构的施工、装修施工作业,还可以进行安全防护工作,多用于在建筑物周围搭建。

1、建筑施工中脚手架存在问题的分析

脚手架在施工中出现事故如此之多,主要是由于脚手架在架体的升降过程中出现问题,其同不差过大的原因造成的多发事故。主要原因包括:架体刚度不足、使用及运输过程中出现导轨变形、预留孔的设置偏差大、承力挑梁臂太长、支撑点移位等。一个问题就足以造成事故,脚手架往往出现问题不只一处,多个问题同时出现,就会造成竖向主框架上的安全设置移位以至架体倾斜。另外架体在升降过程中出现同步装置失效,对电动葫芦的保养与维护不足出现铰链、翻链等问题的出现,导致各承力点受力不平衡,加上超载现象,架体就极易出现倾斜变形,出现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次,施工人员的素质高低也决定着脚手架的使用安全。许多施工人员文化水平低,缺乏必须的专业知识,对脚手架的使用也不够了解,对施工图就看不懂,不理解现场施工的安全作业规定。另外存在着指挥人员的违规指挥和操作人员的违规操作等导致脚手架的搭建不规范;脚手架的搭建工人缺乏搭建经验,队伍不统一且不注重专业的学习,致使脚手架的使用发生事故。

再次,脚手架的技术出现断层,施工长对基层工作人员技术交底不足。脚手架的搭建使用拆卸一系列工作是“技术人员——脚手架架长——脚手架班组——施工工人”一个完整的过程,一步一步传递下来的,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脚手架就不能安全的使用,导致事故的发生,再好的脚手架也不能搭建出安全的。

最后,脚手架施工过程中的管理问题。脚手架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脚手架现场人员又多,不可避免的交叉作业情况,不合理的管理就会出现安全事故。另外,对于危险警示设施的缺少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

2、建筑施工中脚手架的搭建与拆除工作

2.1 搭建工作

脚手架的搭建必须用尺子具体量出距离,量的数字要精确。搭建工作中注意事项如下:一是定距定位,结合建筑的四角和脚手架构造要求用尺子量出内外立杆距离墙体的长度同时做出标记;二是确定好立杆的位置,并用小竹签标出立杆标记;三是垫板和底座的准确定位,底座必须平稳,垫板需铺平放稳,双管柱必须用双管底座,底座下是枕木,底座需与墙面垂直;四是每一个框架四周设斜支撑、拐角处双向支撑,当能可靠拉结后才能拆除。

2.2 卸料平台

吊装前必须先对卸料平台验收;吊装时四条引绳等长、平台平稳;卸料平台明显位置挂有限重标牌,且每提升一次必须要经验收过在使用。

2.3 拆除工作

拆除时必须等到连墙件的搭设完成后在进行拆除工作。立里排杆、立处封险杆,连墙杆需同脚手架拆除同步下降;脚手架拆到最后一根长钢管的高度时,加固后拆连墙件。

3、建筑施工中脚手架的安全使用

根据上文对脚手架的基本介绍和问题状况分析,在使用脚手架过程中应提高安全意识,防范于未然,重点加强脚手架使用安全和进行安全管理工作。

3.1 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脚手架的使用过程中必须有专业人员在旁指导和提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施工人员在使用脚手架时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3.2 完善的安全施工方案

方案的制定必须完全依照脚手架的要求和使用规范来编制,经专业监管单位和专业人员进行审核才能使用。方案的内容要具有全面性,有对事故的应对措施和紧急处理方案及预防措施,方案里要包含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活动,方案在制定好之后要有专人执行和监管,把负责脚手架施工的工作环节落实到具体负责人上,建立安全管理职责的完善制度。

3.3 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外,还要制定合理有效的考核机制,对脚手架的搭建和拆除工作由专业人员执行,执行者还需具有国家的安全技术证书。建筑施工的安全主管部门和脚手架主管部门要对工人进行多样化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开阔他们对建筑施工的视野,获得安全施工的知识和技术经验。

3.4 关注脚手架的使用材料

脚手架是高空作业的工具,必须就有过硬的材料,钢架和扣件必须全部合格,脚手架的每一种材料要经过严格的检查审批后才可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还需关注材料的老化程度和损坏程度,发现破损要及时更换。

3.5 规范施工程序

脚手架的搭建和拆除必须经过专业人员来承担,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杜绝他人的随意改动,如需改动要经专业人员准许并知道改动;脚手架施工场地要整洁有序;恶劣的天气下不使用脚手架,在使用前要做好检查和防护;不得其他人进入施工地;防护措施;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拆除。

4、结语

脚手架的施工项目和内容繁多复杂,搭建工作必须要经过精确的计算进行搭建,拆除工作必须依照从上至下的顺序进行拆卸,依据先搭后拆的原则进行施工。

参考文献

[1]贾俊峰,梁青槐.WBS—RBS与AHP方法在土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7):101—103.

脚手架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脚手架;搭设;安全隐患;技术措施

Abstract: the scaffolding as construction important operating tools and protective facilities,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security risks caused by accident ratio increased year by year in the erection and use of the process, seriously endangering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summed up the scaffolding works take the hidden security problems and the use process, th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nd the main technolog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guiding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Keywords: scaffolding; erection;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日益增多,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以其装拆方便、承载性能好、安全可靠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管理不到位,脚手架在搭设与使用时出现大量隐患,给施工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导致脚手架上事故频发,严重危害到施工人身的安全。

1.施工脚手架常见安全隐患的表现形式

1.1脚手架材质方面

脚手架搭设的主要材料有钢管、扣件,以及安全网、竹笆板或跳板等附属材料。由于建筑租赁市场的不规范,加上施工单位对进场材料检验把关不严,大量不合格的材料流入工地。按规范要求,脚手架钢管应采用壁厚3.5 mm、管径为ф48~51的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但现场实际使用的钢管壁厚仅有3.0-3.2 mm。扣件质量控制规定:连接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 N•m时不得发生破坏,但很多时候,操作工人会发现,在紧固扣件螺栓时扣件很容易脆裂,显然这是使用了劣质材料制造的。这些存在着初始缺陷隐患的钢管、扣件,一旦被用于关键部位,在受力作用下极易发生破坏,造成架体失稳倒塌。特别是再经过多次周转重复使用后的钢管、扣件质量缺陷更为严重,锈蚀会加剧钢管惯性矩的损失,降低钢管支撑体系的承载能力,给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1.2搭设工艺及质量控制方面

脚手架的科学、规范搭设是保证脚手架安全使用的必要前提,但一些施工单位对新的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掌握的深度不足,思想认识不到位,在脚手架搭设时只重视架体外观质量,不重视内在质量,架体搭设出现很多缺陷,造成使用时出现安全隐患。一是构架缺陷:架体立杆垂直度偏差大、立杆间距不均匀或尺寸过大设置超标现象严重,承载能力不足;脚手架里立杆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隙大;架体立面的变化处杆件没有进行加固处理;随意设置剪刀撑、连墙件的位置和距离等。二是地基出现过大的不均匀沉降,存在积水现象。三是在使用过程中任意拆除必不可少的杆件和安全防护设施;架体上乱堆乱放,严重超载等。

1.3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方面

脚手架的设计与搭设,有明确国家标准和规范。但是,施工单位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照本宣科、闭门造车,忽视分析计算与现场实际情况的结合,在重要的参数取值上偏差较大,文字表述也比较简单笼统、不全面,缺乏指导价值,施工时只能凭经验操作。同时,方案编制失误产生的隐患有很强的隐蔽性。在这种状况下,架体受到环境影响的不良后果就会放大。如:架体荷载不明确,在极端情况下应考虑的因素不全面,安全稳定性验算不到位,脚手架基础没有经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计算,也不进行预压试验,造成施工与使用过程中出现架体变形、倒塌和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事故等。

1.4施工组织管理方面

一是操作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和交底。操作人员大多数来自农村,自身技术素质较低,且大部分没有参加过岗前培训或岗前培训的质量不能保证,具备的基础技术知识相对较少,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在实际作业中不听指挥、违章作业、冒险蛮干。二是项目部的安全管控不严格,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施工环境恶劣。这种施工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隐患往往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2.事故隐患控制技术措施

2.1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严格控制钢管、扣件等脚手架搭设材料质量是保证施工安全的首要措施,现场应建立材料进厂检验制度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明确专人对产品质量进行管控。钢管、扣件等材料进场时应进行验收,验收时除检查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是否符合要求外,还应按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产品形状、尺寸规格和表面质量检查,必要时抽取一定数量的材料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确定合格后方可进场。进场后注意产品保护,避免出现锈蚀、变形现象。未经检验或试验不合格时,在施工中不得投入使用。通过严格控制,确保关键材料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2.2加强施工过程的管控

(1)施工现场要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对危险性较大脚手架工程要认真组织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实施专家论证制度。脚手架的搭设、拆除方案必须经过上级技术部门的审批,在实施前向操作工人进行细致的安全技术交底。

(2)操作人员应严格按脚手架的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更改设计的要求,并经验收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对违反操作规程,造成重大安全隐患的事件要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同时脚手架的搭设、拆除过程施工现场要设置专人指挥,加大危险源的监控力度。

(3)为保证脚手架的搭设、拆除的质量与安全,对这种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现场应优先选择有专业施工资质、技术素质较高、经验丰富、信誉良好的分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对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单位的管理,消除以包代管和包而不管现象。进场参与作业的所有操作人员,都要进行资格审查,持证上岗,并按制度进行岗前安全专项技能培训与考核,切实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实践证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最大的隐患,只有落实监管责任,加大安全教育质量,提高人的素质与意识才是有效遏制施工安全事故发生根本保障。

2.3科学编制施工方案

为了保证脚手架工程质量,工程施工前,应认真调查研究,科学编制施工技术方案,依据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并结合现场实际进行设计计算。设计内容应包括:确定并绘制脚手架搭设计算简图,选材,荷载计算,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及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立杆稳定性及立杆段轴向力计算,墙件的稳定性和强度计算;拟定脚手架安装与拆除方案等。要保证脚手架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安全地支撑预期荷载,并控制支撑的变形量。脚手架设计不仅要有详细的计算书,而且要对细部构造绘制大样图,对材料选用、规格尺寸、接头方法、杆件布置等均应在脚手架设计中详细说明,并标出连墙件和剪刀撑构造等要求。

另外,目前在脚手架支撑系统或脚手架设计计算时,其计算简图采用钢结构的铰接节点,各杆件交于一点,而钢管搭设是用扣件连接,钢管受力是偏心荷载,现场实际情况与设计计算有相当大的差距。还有的钢管、扣件材料锈蚀或磨损严重,有的局部弯曲或开焊等,使钢管实际受载能力减少很多,如果架体受力不均匀极易发生支撑失稳现象。因此,在依据规范和专业理论进行设计计算时,必须要充分考虑上述不利因素。

2.4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保证架体构造质量

(1)必须确保脚手架的构架和防护设施达到承载可靠和使用安全的要求。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措施和施工应用中,必须对以下方面作出明确的安排和规定:脚手架杆配件的质量和允许缺陷的规定;脚手架的构架方案、尺寸以及对控制误差的要求;连墙点的设置方式、布点间距,对支承物的加固要求(需要时)以及某些部位不能设置时的弥补措施;在工程体形和施工要求变化部位的构架措施;对脚手架中荷载大、跨度大、高空间部位的加固措施;对实际使用荷载(包括架上人员、材料机具以及多层同时作业)的限制;对施工过程中需要临时拆除杆部件和拉结件的限制以及在恢复前的安全弥补措施;脚手架地基或其他支承物的技术要求和处理措施。

(2)借助计算机应用软件,对拟搭设脚手架进行CAD预排设计,施工中由测量人员在实施地点定位放线,控制脚手架结构尺寸和杆件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3)剪刀撑、连墙件的位置和距离应依据规范要求由计算确定,绘制布置详图。作业前,对实施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提高操作人员对剪刀撑、连墙件重要性的认识,并在实施过程中跟踪检查监督。连墙件结构预埋工作应按设计图专人负责,保证位置、间距正确。

(4)架体使用一段时间后,受荷载作用,杆件、螺栓等会引起松动或局部变形情况,因此,应做好架体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检查紧固,分析受力情况对架体的影响,确保受力杆件和关键节点不会出现异常。对随意拆卸杆件和安全防护设施的现象要严加控制,特别是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连墙件严禁拆除。增加日常检查频次,发现后及时恢复,并制定措施约束施工人员行为。

(5)落地式脚手架基础的施工,必须根据脚手架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土质情况与现行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当土质状况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固处理。搭设脚手架的场地要平整坚实,回填土地面必须分层回填逐层夯实。为防止积水浸泡地基,脚手架底座面标高应高于自然地坪50mm,并应设置可靠的排水措施。脚手架搭设在结构楼面、挑台上时,立杆底座下应铺设垫板或垫块,并对楼面或挑台等结构进行强度验算,如不满足,需采用回顶等措施进行加固处理。对底部采用型钢承载的悬挑脚手架,应对悬挑受力型钢进行验算,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脚手架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脚手架、支架;风险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31.2文献标识码:A

一、脚手架、支架风险因素分析

1、施工方案制定、审查存在问题

1.1施工方案针对性不强

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对脚手架、支架搭设方案的编制不重视,甚至不懂,利用网上或以前项目的施工方案换皮后直接上报,这样的施工方案对现场的实际施工究竟有多大的指导作用只能说是看天意了。

1.2施工方案中关键工序、关键技术要求描述模糊,导致施工方案与现场施工脱节对施工指导不大。如对跨度大,空间高,的模板支架体系的搭设重视程度低,不少工程具体编制的施工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比较简单,施工时仅凭经验不知支撑体系,非常容易发生模板支撑失稳事故。例如:2011年10月8日13时50分左右,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蓝湾三期工程工地在进行地下车库顶板混凝土浇注作业时发生一起模板脚手架支撑体系整体坍塌事故,造成13人死亡、4人受伤。

1.3方案审查存在过场的问题

每一个工程建设者都清楚方案审查是对方案的最后把关,方案审查责任重大。方案审查需要做详细的现场调查,需要认真的研读方案,需要仔细的审查方案细节,但是由于时间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际工作中很少有人在方案审查时能够达到上述要求,方案审查时提出的问题泛泛空洞放之四海而皆准,实际对方案无任何实际指导作用,失去了方案审查的意义

2、施工队伍素质低,对方案的执行存在不力

2.1现场施工的工人大部分来自农村文化程度不高,对施工技术、安全交底理解能力差,甚至根本不理解,导致施工方案不能落实。如脚手架搭设不按要求设置扫地杆、不按技术要求设置剪刀撑等

2.2由于文化水平的差异,部分施工人员不遵守施工方案及技术要求,以自己的施工经验为主,擅自改变方案,简化施工工艺改变技术要求。

2.3模板与脚手架的操作人员缺乏安全技术,据有关调查架子工主要来自农民工,农民工文化程度低,具备的基础技术知识很少,缺乏相应的安全技能。

3、施工组织管理存在问题

3.1技术、安全交底与施工方案不符

方案与实际脱节,现场施工人员对方案不掌握,甚至对施工方案不屑一顾我行我素,导致技术、安全交底随意性较大,与方案存在较大差距,失去了施工方案的严肃性。

3.2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施工环境恶劣。

现场施工安全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致使施工现场险象环生,存在极大不安全因素。如行人步梯不设挡脚板、两边不设防护栏杆,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等。

4、材料问题

4.1施工中模板与脚手架工程主要材料有竹子板、木头板、胶合板、扣件和钢管,且绝大部分材料为现场租赁,一些地方租货市场混乱,不合格的钢管、扣件极易混入工地,存在严重的安全事故隐患。

4.2建筑工地中使用劣质钢管,扣件存在初始缺陷,经过多次重复使用的钢管,扣件质量缺陷非常严重。如:钢管弯曲、锈蚀、界面缺损、断面不平,扣件的裂缝。破碎等。钢管支撑体系承载力大大降低,近年来因安全防护用具及构配件不合格而造成的伤亡事故占有很大比例。

5、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5.1在脚手架、支架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疏于对设备的交叉,存在地基积水,底座松动,立杆悬空;扣件螺栓松动;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不符合规范规定等问题。

5.2脚手架、支架在使用过程中不按规定荷载,违章作业严重超出支架、脚手架荷载要求。

二、风险因素的控制措施

1、注重施工方案编制

1.1为保证模板与脚手架工程质量,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碗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进行方案编制和支撑架设计计算,设计内容应包括:确定并绘制脚手架搭设计算简图,选材、荷载计算、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及立杆稳定性及立杆段轴向力计算要保证模板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安全地支撑预期荷载,并控制支撑的变形量,标出水平步距和剪刀撑设置等要求。

1.2重点对危险性较大工程,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进行审查论证,方案中模板支撑荷载的计算要严格按照最不利原则进行考虑,应包括泵送混凝土引起的动力荷载。施工现场应严格按照方案规定搭设模板支撑体系,按要求设置剪刀撑和扫地杆,确定上、下施工作业面通道及位置。

2、做好施工技术安全交底

脚手架搭设前,施工负责人应按照施工方案要求,结合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和队伍情况,做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并有专人指挥搭设,交底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①搭设场地的平整,基础的处理;

②脚手架的用途、形式和所用的材料;

③杆件间距和剪刀撑及拉结的设置方法;

④脚手架搭设的顺序及搭设的质量标准和分段方法;

⑤材料的选择及检验;

⑥搭设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及劳动保护;

⑦特别应强调的有关事宜;

⑧其它应该交待的事项等等。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3.1提高企业全员现场管理意识,抓好施工现场管理

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管理原则,在施工现场强化以项目经理为总负责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下达安全管理人员和班组成员的安全管理职责,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身上有责任,工作有指标,把安全管理与生产过程,在组织领导及具体落实的各个环节都能做到有机的统一,形成严密而又清晰的管理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强化安全管理,严格目标考核。把落实安全管理工作措施,治理安全隐患,预防和控制各类事故发生作为各部门、各岗位目标考核的重点内容,奖优罚劣,严格惩罚兑现。要及时纠正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严惩因责任心不强,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员。这样安全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才会得到提高,从而严格遵守安全管理法则,抓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3.2 施工单位应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认真落实三级教育培训规定,采取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强化对农民工、临时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素质和安全作业技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

3.3施工单位应强化对职工的职业资格管理,认真落实企业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确保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取得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后任职,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3.4工程项目部应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明确各个部门、各工种班组的安全生产职责,做到责任到人。

3、建立高素质,高水平的施工管理队伍

安全管理首先是人的管理,要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安全业务素质,增强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人的行为,实行规范化作业,杜绝工作凭感觉、靠经验,使施工人员形成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习惯。

4、加强使用中的管理,防范风险因素

4.1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揽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4.2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作业(包括:搭设和拆除作业以及使用等)。雨、雪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应扫除积雪。

4.3应设专人负责对脚手架进行经常检查和保养。

有下列情况时必须对脚手架进行检查:

①大风、大雨后;

②冬季施工结束开冻后;

③停用超过一个月,复工前;

检查维护下列项目:

①各主节点处的杆件安装,连墙件、支撑、门洞等构造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②地基基础是否有积水,底座是否有松动,立杆是否有悬空;

③扣件螺栓是否有松动;

④基础是否有沉降,架体是否有变形,垂直度是否超过允许偏差;

⑤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4.4在脚手架、支架使用期间,严禁任意拆除下列杆件:

① 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

② 连墙件;

③ 支撑(剪刀撑、斜撑);

④ 栏杆、挡脚板。

要拆除或移动上述杆件均必须采取安全措施,经项目负责人同意,并指令专人监督下实施。

4.5不得任意在脚手架基础及临近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4.6横越公路(高速公路)、铁路搭设脚手架时,应有防止坠物伤人的防护措施。

4.7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4.8高大脚手架或较空旷环境搭设的脚手架,应采取避雷措施,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5 做好脚手架检查验收

①杆件、扣件的材质、锈蚀情况及刷防锈漆情况。

②脚手板材质及几何尺寸。

③地基与基础及基础排水情况,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有无悬空。

④杆件的间距、连接、拉结点、支撑、门洞桁架等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⑤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

⑥立杆的垂直度、横杆的平直度。

⑦安全防护措施及使用情况。

脚手架实训总结范文5

依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等法规规定,督促企业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落实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主体责任。

(一)建设单位要依法履行工程项目安全责任,及时办理相关报建手续,不得压缩合理工期、降低合理造价,保证安全投入,及时足额支付安全防护、文明施工费用。

(二)监理单位要严格履行安全生产监理职责,保证主要监理人员到岗到位,严把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论证审查关,确保专家论证审查率100%;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及时下达监理通知单,认真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情况严重的,一律下达暂停施工令,督促施工单位全面整改,并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三)施工单位及项目部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充实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责任分解到班组,分解到个人,实现企业对施工项目的全过程动态监管,确保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措施落实到位;要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领导带班制度,在节庆假日等重要时段或暴风、雨雪冰冻等极端气候条件下,企业主要负责人须到施工现场带班值守;督促企业加大安全教育力度,除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外,还应组织开展职工夜校,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教育。

(四)加强对外地进乳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外地施工企业施工现场的日常抽查频度,强化年度考核力度,规范市场行为。

二、开展建筑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活动,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基础

一是结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修订实施,开展脚手架工程专项整治活动,尤其是强化对超高架、悬挑架的方案编审、专家论证以及安拆作业等环节的监管,强化对脚手架支设过程中存在的架体拉结不足、剪刀撑布设不规范等通病的治理,全面提升我市脚手架工程施工水平,进一步防范脚手架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的发生。

二是开展施工现场起重机械设备专项整治。全面落实建设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使用管理的若干规定》(乳建字[2012]4号)文件要求,强化对起重机械设备产权备案、使用登记、安拆告知、作业人员执业资格的监管,鼓励总承包单位增项安拆资质,严肃查处使用未经备案机械设备或未经检测验收擅自使用的行为。

三是开展针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检查,强化对深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大型构件吊装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方案编审、论证及作业环节的监控,规范作业过程中的验收,严肃查处方案未经审批、论证擅自施工的行为。

四是结合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组织开展四次集中整治活动,并根据季节特点组织开展雨季、冬季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全面排查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三、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全面提升建筑工地文明创建水平

根据省厅、市建委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方案的要求,全面推行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及文明施工“工具化、定型化、标准化”管理,严格执行《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按既定方案落实施工现场达标优良率:二级以上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施工现场优良率达到85%以上,三级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及其它各类专业承包企业施工现场优良率达到75%以上,结果将作为企业资质升级、评先选优以及安全生产条件动态考核的重要依据。

脚手架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行动导向;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因此,在下一步的教学改革工作中,我们要以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为探索,以点带面,在全系较大面积地铺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最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1 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的基本思路

“行动导向” 是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体现,其教学旨在实现由知识重心向能力重心的迁移,教学内容旨在追求工作过程的完整性而不是学科结构的完整性。其方案中的每一学习领域一般都是以该教育职业相对应的职业行动领域为依据,即以职业行动体系为其主要参照系,按照学习者的认知心理,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做”合一,实现实践技能知识与理论知识的融合和课堂与实践场所的一体化教学。

所谓学习领域课程指的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工作过程导向是“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基础。其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是由与该教育职业相关的职业行动体系中的全部职业“行动领域”导出相关的“学习领域”,再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景”使之具体化。这一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可以简述为“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景”。行动领域是指工作任务的职业情景,是与本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生计和社会行动情景中构成职业能力的工作任务的总和。学习领域是行动领域的教学归纳,是按照教学论要求对职业行动领域进行归纳后用于职业学校的教学行动领域,学习领域是以职业能力开发为目标的。学习情景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与本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生计和社会行动情景中职业工作任务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反映。

2 行动导向方案设计

2.1 教学内容的设计

开展深入的市场调研,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不仅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且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以施工员、质检员岗位工作为导向,紧扣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围绕施工方案编制能力,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能力,施工技术指导与管理能力,施工质量的检验与评定能力来设计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将施工员、质检员等职业素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相互贯通,融为一体,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

2.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教学内容整合、序化,以典型图纸如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单层排架预应力屋架厂房结构等项目施工为线索组织授课,使学生将支离的施工技术课程每节内容完整地建构在真实的施工项目上,在学习本课程的同时也能亲历一次典型工程从图纸建造成实物的模拟操作。以行动导向引导课程实训教学,以学生“做”到选择“学”,再到教师指导“教”,基本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2.3 教学情景的设计

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把课程学习内容联系生活和社会,综合其它学科的知识,提出各种问题并形成主题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将学生置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通过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环节,构筑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实际工程案例,由教师、企业人员、学生三方共同确定实训项目,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深入工程一线,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制定施工方案,企业指导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对判决方案进行评价;通过工作项目确定课程单元,通过工作要求确定学习要求,通过工作产出确定学习评估。以砌筑脚手架的教学情境为例:

步骤1:引入课程(15分钟)

引导:教师先通过正在施工的建筑以及已搭接设的脚手架(或以实际拍的现场照片),引入脚手架概念、作用,讲述脚手架的分类、组成。布置实训将学生分组,各组自行分配组员任务。

步骤2:动手操练。(45分钟)

根据《脚手架工程施工实训任务书》,指导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4学时的脚手架工程施工实训;学生动手、教师全过程指导,指出学生的错误做法,进行正确操作演示(专职实践指导教师亲自演示)。

步骤3:质量检查。(10分钟)

结合《脚手架施工规范》讲解构造及要求;讲解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要求、步骤,以及安全措施设计的步骤(教师讲解,学生思考)。

各组自己评价一下脚手架的质量。

教师:讲述质量检查训练任务和方法。

训练:学生交换评价和检查对方小组的作品。

步骤5:学生讨论。(5分钟)

教师提问:脚手架搭设、拆除有哪些要求应注意哪些方面?常出现的问题?

步骤6:教师归纳总结。(5分钟)

教师归纳讲解:脚手架的类型与构造做法;脚手架的搭设要求、拆除要求以及安全要求。

步骤7:展示成果,打分,布置作业(10分钟)

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实践成果进行成绩评定。

至此,教师讲解完毕。同学们也检测完了,同学们陆续把对自己和对方小组的作品评价打分情况给老师,老师把最终分数打好。

3 行动导向的方案评价

3.1 教学理念得以提升

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使教师进一步提高了对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的认识,在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生涯为背景,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以工作情境为支撑,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教学理念,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自觉地贯彻这一理念。

3.2 课程改革得以突破

行动导向教学法较好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的整合、项目课程的组织实施等难题,找到了一条连接岗位职业能力和高职课程之间的纽带,符合高职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初步实现了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培养过程与培养目标、培养结果与培养目标的统一。

3.3 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学生的专业能力明显提高。行动导向教学法,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提高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动手能力增强,学习成绩提高。

学生的学习方法能力得到提高。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初步培养起了学习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分析能力、认识能力、综合和系统思维、系统工作方法,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表1 教学效果调查表

4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