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长个人研修总结范例6篇

园长个人研修总结

园长个人研修总结范文1

在重庆市沙坪坝区申报的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2 年度继续教育研究专项重点课题《城乡幼儿教师研修共同体构建的实践研究》总方案的指导下,我园提出了“乡镇中心园幼儿教师研修共同体构建的实践研究”。

在课题进行中,幼儿教师研修共同体依托网络式研修、分享式研修、主题式研修和自主式研修等形式开展活动,幼儿教师研修共同体的构建初有成效。但是由于幼儿教师研修共同体的教师来自不同的幼儿园,发现活动的效果不理想,教师参与度低,存在着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有参与,但互动少,教师积极性不高。

二是有研究,但不深入,教师专业提升难。

三是重研究,但少实践,研修活动效果差。

针对上述问题出现之后,教师们求思求变,认为现有的研修形式不适合幼儿教师研修共同体,需要进行改变和尝试,因此,提出了“五点串珠跟进式研修”模式。

二、“五点串珠跟进式研修”的理念

五点串珠跟进式研修是以提出问题、前期准备、共同探讨、收集收获与困惑、实践总结为线索的循环跟进研修。本研修模式遵循园本教研的实践导向,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寻找经验、探索突破口,最后达到改变实践的目的,每个幼儿园和教师都需要在自己的实践中进行尝试,解决了教研和日常教学分离的问题。同时,本研修模式强调研修共同体文化特征,即拥有共同远景、对话平等开放、资源共建共享、成员稳定认同,在跟进式的持续研究中,每个幼儿园都需要在共同目标下实践探索、贡献经验,实现共同体的整体发展和幼儿园的个性实施,这也解决了传统教研中承担现场少数人行动,多数看热闹的情况。

通过一年多的反复实践,我们在共同体研修活动中找到了一些经验。下面结合户外活动研修具体谈一谈五点串珠跟进式研修的内涵。

1.以问题为中心,注重教师需要

因参与研修的幼儿教师能力、兴趣和专长各异,因此,选择的“问题”必须是来源于幼儿教师共同体成员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亟待解决的“真”问题;也是教师们感兴趣的又有利于幼儿发展的问题。

因此,“五点”串珠跟进式研修活动的第一步:共同商讨、提出问题。为了兼顾教师需要,更好地践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幼儿教师研修共同体的6所幼儿园、53位教师成员积极参与、共同讨论研究的内容,发现户外活动的有效开展是教师们组织活动的薄弱环节,因此,确定了以户外活动为主题的跟进式研修活动。

2.以准备为保障,加强理论提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重视研修活动的前期准备,参研教师必须了解下次研修活动的内容,提前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在实践中进行反思。研修活动主持者首先要熟悉研修活动的内容,了解研修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其次,要提供适宜的、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话题。最后,在活动过程中把握方向,在总结时梳理经验。在准备过程中,教师们既提高了理论水平,又在活动中联系实际,以准备促成效。

因此,“五点”串珠跟进式研修活动的第二步:小组分工、前期准备。比如,在幼儿教师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我们根据成员的爱好和特长分为五个小组,每次活动之前将内容进行分工到各小组。如在本次“户外活动”的研修中:让五组分别从户外活动的意义、内容、组织、指导与开展的途径这五个方面进行话题准备。主持人和小组提前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与探讨,积极开展网络研修,上传图片资料41张,网络发言79条,切实为后续共同体研修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保障。

3.以活动为载体,避免纸上谈兵

脱离活动,空谈做法是以往研修活动中实效性较差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五点串珠跟进式研修时要注重以活动为载体,教师们针对实践活动进行观摩和多种交流,发挥共同体教师的智慧探索策略。

因此,“五点”串珠跟进式研修活动的第三步:开展活动、共同研修。在一次研修活动中,教师们首先分小组对前期的学习和反思进行展示,梳理经验及困惑。然后观摩大班体育游戏《喜羊羊》,结合研讨内容分组进行研讨,尝试把前期的学习和具体的活动结合起来,提出实施的策略。最后,各小组展示讨论的结果,主持人进行总结梳理。

在经验交流、现场观摩、实践研讨等多元互动下,跟进式研修中教师们在一个轻松民主的环境中敢说、想说、乐说,形成了“你发言,我建议,大家齐进步”的良好的共同体研修氛围。

4、以教师为主体,关注专业引领

一线教师是研究的主力,他们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反馈实践信息。在共同体研修过程中注重以教师为主体,幼儿教师共同体的引领者要了解教师们的收获与困惑,充分调动教师间的积极性,鼓励教师自主进行网络研修,引导教师深入地分析问题,共同探寻解决办法。当教师专业成长遇到瓶颈时,要及时给予专业引领,避免教师走弯路。因此,研修活动要引入相关教研员、专业的指导和引领,为教师提供专业上的支持。

因此,“五点”串珠跟进式研修活动的第四步:分享收获、收集困惑。在户外研修活动之后向教师们发放了 “教师收获困惑表”,让他们如实进行填写,并及时收回进行整理汇总。

从上述的收获与困惑中发现,教师们了解了户外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的一般要点,便于在网络研修时可以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同时,也收集好教师们对于户外活动组织与指导的困惑,如对幼儿的具体组织上、利用自制玩教具开展活动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些问题成为共同体教师们共同探索的下一个起点,也为下次活动开展提供了信息。

5.以实践为检验,提炼有效经验

在幼儿园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大家往往更注重研究的实施阶段,在跟进式研修过程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在研究总结提炼阶段则草草了事。其实,跟进式研修的实施过程更是充满碰撞和挑战的,要及时梳理、推广经验,反复实践,避免有问题不提出,有经验不推广等问题。在提炼经验时要做到:有效、简单、易操作,这样将研究所得加以提炼、推广则更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

因此,“五点”串珠跟进式研修活动的第五步:因地制宜、实践反思。在研修活动后,各园开始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实践,可有些乡镇中心幼儿园困扰着“场地较小、玩教具较少,不便于开展活动”,有些乡镇中心幼儿园困扰着“教师自制户外玩教具的能力较差”的问题,因此,如何利用自制玩教具开展户外活动成了新的难题。这是跟进式研修非常重要的一步,我们所有的研修活动是为了“以研促教”“以研促成长”,只有结合各园的自身情况、结合教师的自身情况,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反思,真正的得到发展。

共同体各园进行实践,在“五点”串珠跟进式研修形式下,逐渐从问题――实践―问题的循环。在第一次活动之后发现了新问题:户外活动的场地有限、户外玩教具种类少、购买的户外器械多功能性不强。因此,生成了以“如何利用自制玩教具开展户外活动”为主题的第二次研修活动;又生成了以“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户外玩教具的一物多玩”为主题的第三次研修活动;以“师幼如何挖掘户外自制玩教具活动的多功能性”的第四次研修活动;以“户外活动中如何利用挖掘多功能性的四步法开展活动”为主题的第五次研讨活动。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一)问题具有共性,但不具有个性

“问题”一般来源于教师们活动后的“困惑”,而“五点”串珠跟进式研修的问题会根据多数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下一次活动的研修主题,而个别教师的小问题,以往多是忽略的。但我们在后续的践行中发现,在如何兼顾多数与少数教师的问题上,可让共性问题重点研讨,而个性的小问题网络研讨。

(二)研究周期长,成效显现慢

“五点”串珠跟进式研修要经历提出问题、前期准备、共同研修、收获困惑、实践总结的五个阶段。教师们从意识到行为的转变,幼儿活动质量的提高,比一般的研修形式需要更长的时间,而成效需要在实践、推进或者后续活动中显现,需要进行持续的跟进。

(三)实践经验需提炼,经验交流与展示形式单一

在共同研修时,教师多是经验分享、借鉴他人做法、尝试新的方法等,多是泛泛而谈,如何结合自身情况实践后总结的经验需理论结合实际进行提炼,多样化的交流与展示经验,以便推广。

(四)对引领人员的水平要求高,避免引领不当

园长个人研修总结范文2

【关键词】结对帮扶 公办园 普惠幼儿园 教师成长 开放 共享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17-03

当前,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很多地方公办幼儿园太少,幼儿“入园难”问题一直由各种民办幼儿园分担解决,一些地方民办园数量已占幼儿园总数的90%以上。但由于民办幼儿园教育基础差、起步迟,且大部分民办园的资金不足、收费偏低,导致教师流动性大,师资水平、保教质量落后,已严重阻碍其健康发展。2014年,自治区办公厅《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若干意见》提出“多元普惠幼儿园”这一新名词,指出多元普惠幼儿园是我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多元普惠幼儿园是缓解“入园难”的重要途径。要建立多元普惠幼儿园师资扶持机制,建立公办、民办幼儿园结对帮扶制度,实行辖区内公办幼儿园派驻师资对多元普惠幼儿园进行帮扶,帮助普惠幼儿园规范管理,改善办园条件,提高幼儿园的整体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近年来,桂林市秀峰区教育局开始探索在区域内建立并完善学前教育“TA 3+1精准帮扶”机制,并于2016年10月获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TA”即“two aspect”(两个层面),第一层“3+1”即大专院校专家、县区教育局、优质幼儿园3级机构,根据每所受援幼儿园的实际需求和问题诊断,给予精准的培训和结对帮扶;第二层“3+1”即优质园和受援园签订“手拉手”帮扶协议,确保帮扶到园、帮扶到师、帮扶到生。通过这两个层面全方位的帮扶,逐步建立和完善学前教育“TA 3+1精准帮扶”机制,提升民办多元普惠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和办园品质,促进城区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如何建立师资扶持机制?怎样才能做到有效扶持,真正促进多元普惠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城区教育局的幼教教研员,笔者于2015年正式申请立项了课题“示范园帮扶多元普惠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引导城区公办园通过结对帮扶的形式,对民办普惠幼儿园进行师资扶持,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幼儿园结对帮扶的内涵解读

要开展结对帮扶,首先必须对幼儿园结对帮扶的内涵进行解读,才能做好顶层设计,确定研究的方向和目标。从字面来看,结对帮扶可以分解为“结对”和“帮扶”两个词。“结对”指将两个或更多的单位或个体联系起来。结对时要考虑如下问题:谁与谁结对?结对的动机是什么?怎样结对更适当?谁来确定结对的对象?“帮扶”就是“帮”与“扶”。“帮”在字典中的含义是辅助、支援,“帮”首先建立在有问题或需要的基础上,“帮”的前提是对帮的对象的现状进行调研,了解其存在的问题,然后实施相对应的辅助和支援。“扶”在字典中指搀或支撑着,使人或物不倒,或指援助,“扶”应给予需要扶的对象以支撑、支持,帮助对方站起来,推动他们更好地前行。幼儿园结对帮扶就是让优质园(帮扶园)与薄弱园(受援园)结对,帮扶园根据受援园的实际需要,给予辅助、支援、支持和推动,最终促进双方的整体提升。

通过对结对帮扶内涵的解读以及对政策的研读和对区域现状的分析,我们确立了研究方向:由城区教研室作为依托和桥梁,让辖区内的示范园与民办普惠幼儿园进行结对,在以自愿为主的前提下,每所示范园与1―3所多元普惠幼儿园结对,最大限度发挥示范园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结对双方的共同提升。具体包括“传”“帮”“带”“做”等方面。“传”是指帮扶园向受援园充分展示和传播自身在园本课程、园所文化、管理理念、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优秀经验;“帮”是指通过“园与园”“园长与园长”“中层与中层”“师与师”之间最直接的接触、交流,“手把手”地帮助受援园全体人员得到最快、最好的提升;“带”指采用跟岗、置换或各种集中、分组的学习交流、园际研讨等形式,使受援园逐渐融入其中,带着他们一起做的同时加以启发、引导;“做”指受援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本园的改革和发展进行规划,将所学内容在本园进行改革实践,最终实现全面改善结对双方的办园条件和管理机制、提高双方师资水平和保教质量、提升办园内涵和品质的目的。

二、幼儿园结对帮扶的三大特点

(一)差异性

1.结对园双方的差异。首先,从认识上,虽然结对双方在办园水平、保教质量、师资条件等各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但这是由很多客观因素造成的,结对的目的就是通过优质资源共享拉近差距,达到共同提高。因此,帮扶园不能存在“你很差”“我是在施舍你、帮助你”的思想,受援园也不能有“我很差”“抬不起头”“你们是来看我们的笑话的”“我们只需要努力追赶你们的脚步就好”的想法,双方只是起点不一样,在前进的道路上,更需要互相启发、互相激励、互相扶持,才能走得更快更好。其次,从行动上,虽然结对双方存在诸多差异,但并不意味着受援园要全盘模仿、复制帮扶园来拉近差距,应尊重受援园的自身特点,让受援园找到自己的优势、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办园理念,在帮扶园的帮助下走出自己的发展路子。

2.不同结对组之间的差异。在课题研究之初,本城区内有3所示范园、4所广西多元普惠幼儿园,我们按照每个示范园结对帮扶1―3所普惠园的原则,组成了3个结对组:解放西路幼儿园与东方日出智力幼儿园、贝贝佳幼儿园结对,机关第二幼儿园与芦笛幼儿园结对,76140部队幼儿园与西岭3Q贝贝幼儿园结对。结对双方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不同,采用的帮扶形式也有所不同。例如:解放西路幼儿园结对组注重以园际教研、分岗位结对、跟岗跟班、专题研讨等形式帮扶;机关第二幼儿园结对组注重以问题诊断、区域活动专题指导、讲座交流、“请进来,走出去”联合教研等形式帮扶;76140部队幼儿园结对组注重从规范幼儿园管理、卫生保健指导、带课到园、分岗位个别指导等方式帮扶,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我们鼓励并认可各结对组之间的差异,使其根各自的实际水平、真实需求而确定自己独特的研修主题和研修方式,以便最大限度地获得发展和提升。在这过程中,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作为结对帮扶的管理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充分了解不同结对组特点的同时,对各组结对帮扶的目标、形式和内容进行及时的检查、指导,并定期组织3个小组开展结对帮扶经验交流、主题研讨活动,使各小组在独立研讨、开展特色教研的同时,能经常进行沟通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二)开放性

1.资源的开放性。过去一些幼儿园之间存在竞争关系,都害怕别的幼儿园办好了便抢了自己的生源,因此常常把自己园内的优势和资源保密隐藏起来,仅在接受上级检查时才展现出来。而结对帮扶需秉持开放、分享、共同提高的心态,把眼光放长远,以推动区域甚至全国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把自己的成果和经验进行展示和推广,在大家的学习和建议中进一步完善,才能真正在帮扶别人的同时,让自己有更大的提升。

2.开放性地容纳不同意见。结对帮扶不是一言堂,不是听从和模仿,而应营造开放、平等、合作的氛围,鼓励每一个参与者保有自己的看法,并能坦诚、畅所欲言地表达。“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小小的意见,都有可能成为宝贵的资源。

(三)互动性

结对帮扶强调结对双方的互动。可以由受援园邀请帮扶园来现场诊断、解答疑问、指导工作,也可以由帮扶园邀请受援园参与教研活动、观摩环境、学习教学管理和档案整理;可以由受援园提出跟班、师徒结对、主题研讨的需求,帮扶园根据自己园内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应答和处理;可以围绕某个主题进行跟进式的指导,也可以聚焦突发的主题。在互动的过程中,受援园要做的不仅是接受,还要及时向帮扶园进行反馈,以便更好地调整下一步的帮扶工作。

三、幼儿园结对帮扶的“四结合”模式

(一)开放性与责任制相结合

结对帮扶的小组均为开放性的研训组织,以教研室、帮扶园的引领和指导为支撑,以帮扶园和受援园的互动为途径,以帮扶双方的参与式研训、互助为活动方式,引领受援园根据自身特点、优势和需求,遵循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办园理念,自主开放地开展学习研究和实践活动。同时,结对帮扶还实行责任制。帮扶园对受援园有指导、帮扶的责任,帮扶园与受援园的园长、中层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分别结对,进行有针对性的结对学习、指导。同时,受援园有主动提出需求、虚心接受帮扶园指导和向帮扶园及时进行反馈的责任,园内人员也有明确分工。所有人按照分工负责不同的任务,根据年度、季度工作计划及每次的具体研修活动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合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带徒研修与带题研究相结合

结对帮扶首先是建立“带徒研修”机制。即帮扶园与受援园的园长、中层、教师之间均可以开展“师徒结对”,“师父”根据“徒弟”的优势、不足,采取相对应的指导策略(如有的教研室已牵头建立了“结对帮扶QQ群”,“师徒”之间也互相加了QQ和微信好友,平时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等各种方式沟通、互动,也可以互相邀请到园进行现场学习),引领“徒弟”开展管理、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实现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共同发展。其次是形成“带题研究”模式。结对帮扶的每一次园际研修、短期跟教、到园指导等活动,都要结合受援园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围绕某个研究主题而开展,确保研究的有效性、系统性。

(三)自主研修与定期交流相结合

结对帮扶中帮扶园主要进行引领和示范,受援园更多要靠自主研修为主。因此,在帮扶园的引领下,受援园平时应该根据年度、季度计划,按照研修主题积极开展自主研修,努力提升本园管理者和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每学期每人至少撰写帮扶心得、论文(案例)或教学随笔、读书心得两篇。与此同时,帮扶双方要协商好定期集中交流的时间,可采取专家讲座、读书交流、观摩研讨、专题学习、专题论坛、案例分析、成果展演、网上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集体教学、游戏指导(环境创设)展示交流与研讨活动,并提交教学案例与反思,观摩者需提交观摩体会等。帮扶园还可定期开展“送教到园”活动,发挥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四)实体研修和网络研修相结合

因幼儿园工作繁杂,无法经常开展各种“实体”学习、研修,因此,网络研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由教研员牵头成立“区域结对帮扶QQ群”、结对双方也可以成立研修QQ群,每一次研修活动信息、团队成员的研修体会、研修经验、研究成果、优质课程资源等可以及时到QQ群和网站上,与同行们共同分享。同时,还可以通过工作坊网站、QQ群、微信群等网上平台,广泛推介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和优质的教学资源,形成资源共享。

四、成效凸显

经过两年多的结对帮扶实践,我们的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打造了一批研究型、专家型的园长和教师

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名师效应”,以区域内的教研员、优秀的园长、中层、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成立了“区域学前教育培训中心讲师团”,讲师团会根据近期区域学前教育改革的最新理念、焦点问题、薄弱之处制定讲座主题,平均1―2个月开展1次“教研智慧论坛”及专题讲座。除了专题讲座外,幼儿园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邀请讲师对本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讲师团工作的开展,无形中培养了一批具有带头作用的专家型园长和教师,其中1名园长获评为“广西名园长”,3名教师成为桂林市千名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其次,搭建了研究型教师成长平台。两年多来,在我们组织的送教和园际教研活动中,各幼儿园均轮流现场执教、即兴反思,观摩人员分组研讨,帮扶者及时点评,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了教师设计与组织教学的能力,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并逐步引导教师形成各自的教育教学风格,学会在实践中寻找问题、开展课题研究,逐步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二)建立了一种新的研修机制

从2014年起,我区教研员牵头成立了“秀峰区学前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组”,并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五大领域成立了健康、社会、语言、科学、美术、音乐6个研究小组。中心组的职责有:每月管理、监督和指导6个小组的日常研究工作,每学期制定总的研究计划和选定A段研究主题,每学期组织1次以上的中心组展示、研讨、交流活动,每年根据各小组的需要对人员进行统筹调整。6个研究小组分别研究本领域的内容,组内设组长、副组长、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管理人员,每学期由管理人员制定组内研修计划,每月组织1次以上全体组员参与的组内研讨、交流活动,每次某一组员的公开课均按照所有组员共同备课、执教、评课、研讨的程序进行,达到人人参与、共同提高。

例如,在社会领域研究小组中,组员们在这一学期主要探讨角色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首先由组长牵头带领组员来到解放西路幼儿园进行角色区域跨班游戏观摩、倾听园长介绍角色游戏开展思路和经验,组员们对观摩情况和自己开展角色区域游戏时的困惑做了现场互动交流和研讨,然后回到自己的幼儿园进行实践,并及时把自己实践中的长处、不足和困惑在小组QQ群中进行讨论,随后由组长带头到个别幼儿园对教师进行角色区域设置和组织的指导。通过这样扎实有效的园际研修,组长和组员们对这一研究主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成效显著,组长周吉莉申报立项的桂林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幼儿园跨班角色游戏的实践研究”于2016年11月顺利结题并获评优秀等级。

“秀峰区学前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组”实行三级教研管理网络:城区课程研究中心组、各领域课程研究小组、园内课程研究小组。课程研究组作为一种新的研修机制,旨在打造学习共同体,把《指南》作为学习的工具书、培训的宝典,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幼儿园一日活动课程的质量,良好的区域研修机制初步建立起来。

(三)推动了一批教师的专业成长

两年多的结对帮扶实践,使每个参与者在思想、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从教师们的《个人专业成长册》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的进步和成长。从2014年开始,笔者首先组织了“秀峰区‘学指南、用指南’教师教学竞赛”,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每个小组均由公办园带着民办园共同参赛,受援园的教师从零参赛、零获奖,到本次比赛荣获一等奖3人、二等奖6人,从不会组织教学、教学水平低、不敢上公开课,转变为教学水平迅速提升、愿意主动上公开课,自信心大大提升;在“带徒弟”和结对帮扶的过程中,帮扶园的教师自身综合素养、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在本次比赛中荣获14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受援园教师在2013年及以前,对所有教学、论文比赛都是零参与,有了教学竞赛这个好的开端,他们逐步开始参加各种教学、论文比赛,三年来受援园和帮扶园教师在教学水平和论文撰写方面均有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对结对双方教师的自信心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四)推动了结对园双方办园品质和保教质量的全面提升

从结对幼儿园的角度来看,三年来,结对帮扶对双方幼儿园的提升卓有成效。3所帮扶园在2016年同时顺利通过了自治区示范性幼儿园的复评验收,并获得教育厅领导、专家的高度认可。3所帮扶园连续3年荣获“桂林市学前教育教科研先进单位”“桂林市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获2014―2015年度“桂林市幼儿园结对帮扶工作先进单位”,荣获2013―2016年度“桂林市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先进集体”;其中,5人荣获2014―2015年度“桂林市学前教育工作先进个人”,6人荣获2015―2016年度“桂林市学前教育工作先进个人”,19人荣获2013―2016年度“桂林市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先进个人”。4所受援幼儿园荣获“平安校园”称号,西岭3Q贝贝幼儿园成为秀峰区首家荣获3A等级的民办幼儿园,受援园中2人荣获2013―2016年度“桂林市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先进个人”,1人荣获2015―2016年度“桂林市学前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园长个人研修总结范文3

关键词:带题研修 骨干教师 教师成长 分级管理制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8.155

坚持教育科研是幼儿园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需要。我们认为,高水平的幼儿教师应该是研究型的教师,这样的教师主体性强、教改的积极性高,他们能不断地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开展研究,从而不断深化幼教改革,提高教育的质量。同时,坚持教育科研也是幼儿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纵观成都市幼教界的各级教育教学专家、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无一例外都是教育科研的骨干,其中许多人正是通过完成一项项的教育科研任务实现了自身的发展,成为了幼儿教育界的知名教师。

我园“带题研修”活动参与的对象主要是具有5年以上教龄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带题研修”的活动内容主要围绕幼儿园重大的教育科研课题展开。

1 中青年骨干教师“带题研修”的目的

第一,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教育教学理论进修,提高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第二,帮助中青年骨干教师提高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

第三,组织中青年骨干教师开展专题教学研究,提高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2 中青年骨干教师“带题研修”的要点

第一,帮助中青年骨干教师落实本人所承担的科研课题,引导中青年骨干教师围绕幼儿园所承担的市级和区级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确立子课题,开展专题研究。

第二,请幼教专家介绍当前幼教改革的现状。

第三,请省市和区上的专家作关于教育科研方法的专题培训。

第四,组织中青年骨干教师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学习研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第五,建立园本学习共同体,组织中青年骨干教师科研沙龙,请教学研究卓有成就的老师交流他们的课题研究成果和开展教育科研的体会。

3 中青年骨干教师“带题研修”的要求

第一,幼儿园档案室为每一位中青年骨干教师建立个人科研成长记录袋,要求每一位中青年骨干教师按计划完成自己研究的子课题的课题进展报告或结题报告,并归入本人的科研成长记录袋归档。

第二,中青年骨干教师“带题研修”的课题成果及学习情况报幼儿园档案室备案。

4 中青年骨干教师“带题研修”的组织和管理

为了有效地推进中青年骨干教师“带题研修”活动,我园进一步完善了“带题研修”的课题的立项审批、过程管理和评审奖励制度。形成并实施了《四川大学第一幼儿园骨干教师“带题研修”课题分级管理制和课题组长负责制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包括了如下内容:

4.1 “带题研修”课题分级管理制和课题组长负责制实施的目的

我们把“带题研修”课题分级管理制和课题组长负责制实施的目的概括为以下几点:推进和深化教育科研,保持教育科研优势;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师出经验、出成果、出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园水平。

4.2 “带题研修”课题分级管理制

4.2.1 “带题研修”课题选题要求

“带题研修”课题选题应有利于实现幼儿园的办学目的,突出我园幼儿健康教育的办园特色;有利于教师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特别是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和质量。

4.2.2 “带题研修”课题分级

“带题研修”课题分级的目的在于有效地对我园所承担的部级、省级、区级和园级立项课题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资助课题经费,分级认定课题研究成果。

4.2.3 “带题研修”课题分级管理办法

“带题研修”课题分级管理的具体办法如下:

①研究目标明确,过程清晰,措施和方法具体。②材料齐备:研究方案、中期进展报告、结题工作报告、检测报告、研究报告及相关附件。③专题研讨落实,课题组集体研究每月至少二次。④课题组成员每年读一本教育或教学书籍,每个课题发表或交流两篇以上论文。

4.3 “带题研修”课题组长负责制

4.3.1 “带题研修”课题组长条件

具有5年以上的教龄,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组织能力。

4.3.2 “带题研修”课题组长职责

①组建课题组(3人以上); ②课题申报立项;③制定课题研究方案;④组织研究实施;⑤牵头准备课题结题鉴定材料;⑥组织实施成果的推广应用;⑥成果评奖申报;⑦支配课题资助经费。

4.4 “带题研修”课题管理措施

第一,一级、二级和三级课题由同级分管部门认定立项,四级课题由幼儿园教科室认定立项。

第二,一级、二级和三级课题鉴定由同级分管部门组织专家组进行结题鉴定,四级课题结题鉴定由教科室组织专家组鉴定。

在“带题研修”活动过程中,幼儿园教科室负责对所有课题的管理(督促、指导等),教研组、年级组协助指导。

总之,我园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正是通过教科研能力的提高而脱颖出来,并在培养幼儿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身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虞永平.《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专业化理论基础[J].学前教育研究,2012,(7).

[2]刘占兰.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J].教育研究,2009,(5).

[3]耿淑芳.浅谈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J].时代教育,2008,(6).

[4]茅茵.转变研训方式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J].辽宁教育研究,2007,(5).

[5]于冬青.遵循童性的幼儿园课程设计[J].中国教育学刊,2010,(1).

园长个人研修总结范文4

也正是在不断探究园本研修方式的过程中,我园深刻的感受到,要想真正的让园本研修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就应该将研修与教师的工作实践进行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我园展开了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聚焦实践的新型园本研修工作的尝试,也在此研修的过程中,我们的幼儿园教科研管理有了新的发展,教师们也在其专业成长中获得了很多的收获。

【关键词】课例研究;教育实践;园本研修

自1960年代开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欧洲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欧洲议会的数次重要会议及报告书提出以后,终身教育逐渐形成新的典范,被广泛推广至世界各国,成为若干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指标原理。我国也早在1980年社会教育法中即明订“以实施全民教育及终身教育为宗旨”;政府并于1998年为中国终身学习年,教育部发表“迈向学习社会”白皮书。

伴随终身教育理念的推动,在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中占重要地位的,校本、园本培训也日益的发展起来。这类培训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的帮助教师及时获得新的教育信息和技能,不断提高和改善自己的教育实践能力。正是在园本研修不断推广和发展的过程中,我园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了以课例实践为载体的园本研修模式,在聚焦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解决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也推动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发展。

一、课例实践园本研修,改善和提高了幼儿园教科研管理的效能

教研管理能力是组织和利用各种资源提升教育教学效能和教学质量,创设适合儿童发展的有效的教育环境、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教育信息管理、聚焦并解决教育问题等能量的一种总和。

我园领导者和管理者通过课例实践,对教师的课堂实录进行细致观察,深入了解教师的教育特点、教育水平,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水平、发展的延伸性,了解教师们课堂教学和教研活动的实情,了解目前教育研究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及教研前沿的信息,从而改善和提升自己的教研管理能力,形成了以下的一些课例研修的教研工工作管理运用策略,增强幼儿园的管理效能。

积极有效开展课例研究的组织策略 基于幼儿园的工作特点我园一直是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园本研究培训活动。在组织园本研修过程中,我们发现有效的组织和实施课例研究活动,有利于增强教师们参与园本研修的积极性,也增强了教研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我园将园本研修的重点放在如何激发参与教师的研修欲望,与幼儿园的教研工作相结合,运用团队力量,集体智慧有效的实施课例研究,从而也促进了教科研工作的管理。

提升教师专业理论的学习策略 无论是园本培训活动还是教研活动,教师都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这样才能够帮助教师准确的运用专业的理论术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研究结论。为了确保教师的理论积淀,我园通过课例研究,聚焦实践中的问题,让教师围绕课例研究的主题,通过集体学习、教师个人学习、小组互动学习等多种方式,引导教师在一段时间内开展专业理论的学习,这样的学习策略,能够很好的聚焦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更利于教师通过尝试、修正,力图使专业理论“自我化”,为教师们的自身专业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行性,也推动了教研工作中对教师个人专业理论学习的管理。

提升教师教育行为的行为跟进策略 课例研究的基本模式分为“三个阶段、两次反思、行为跟进”。要想每一次的课例研究能够促进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在分享成果的基础上,获得自我教育行为上的发展,就要做好行为跟进的策略,它是完成理念向行为的一个转移,也是教师们将成果进行内化、再创造,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点。这也是教师继续教育的最终宗旨。因此,在每一次的课例研究过程中,管理者不仅仅只停留在活动的本身,而是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引发教师不断的去实践和运用,并通过课例研究的制度,将课例研究持之以恒,将我园本研修的有效性不断的延长。

二、课例实践的园本研修,促进幼儿园教师教研主体性的发展

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促进教师个人和集体的教育技能和教研水平的提高,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园在尝试以课例研究为内容的新型实践型园本研修的过程中,充分的感受到,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修模式让教师们将理论学习通过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在自己做和集体观课、相互评论、共同反思、探讨中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一种个人主动参与,运用集体智慧,在有经验的教师引领下的个人和集体共同提高的过程。这种园本研修的模式有效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例实践园本研修,我们聚焦教师个体成长。

课例实践研修的过程,让我们关注到的是教师的亲身教学体验,使教师真正的成为了教学活动的研究者、构建者、创造者。

如: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幼儿主体性发展的教师适宜性言语的园本研修”活动中,大家就幼儿的主体性、教师的教育语言等内容,进行了充分的理论学习,然后,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就本次健康教学活动课例《眼睛保健操》的指导性语言,全方位的进行了预设,目的是希望通过教师适宜性指导言语的运用,激发幼儿在教学活动中,主动的、积极的获得发展。这样的参与式研究过程,让教师们从教学活动设计,到指导言语策略的运用,有了一次清晰的梳理过程,帮助教师在自身的教育活动中,开阔了教师教育指导言语运用的思路。

这样的理论与实践相互依托的研修过程,使教师的主体意识得以唤醒,教师在参与课例实践研修的整个活动过程中,一直都处于学习主体的状态,有效的激发出了教师研究的原动力。

课例实践园本研修,让我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课例实践园本研修,以解决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为重点,因此,我园在进行园本研修的过程中,都是在收集教师们都的教学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确立主题来展开的。然后通过课例实践活动解决教师们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这样的实践研修过程中教师们增长了学科专业知识,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眼睛保健操》的健康教育园本研修中,我们发现作为教学活动的观察者,大家都是从头至尾的对执教教师及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的,这种观察的方式看似每个人都在全面的观察整个课例实施的过程,实际上教师们是很难做到真正的全面的,一方面是幼儿,一方面是教师,还有记录预设的效果及教师随机生成的策略运用等等。

问题提出后,大家以此为主题内容,展开了有效观察方法的园本研修活动,通过学习和讨论,大家达成一致,将观察的教师分为了三组,一组观察教师对预设策略的运用适宜性情况进行记录;一组观察教师对教师在与幼儿互动应对的过程中,随机生成出来的策略进行观察,一组观察幼儿,看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是否被激发出来了。另外,我们将教师的言语范围又进行了一次缩小将问题进一步的聚焦。

在接下来的研修过程中,教师们在课例实践活动中观察的目的性增强了,学习热情增高了,活动后的集体研讨反思的过程中,教师们记录的观察表格化整为零的将课例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清晰的反应出教师策略运用是否适宜的问题。在思维的碰撞过程中,教师们就教学过程中适宜性言语的运用问题获得了更加深切的体会,也对自我的教育发展形成了自我超越,让教师们在整个研修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获得了职业的幸福感。

课例实践园本研修,让我们关注教师的实践智慧。

课例实践园本研修模式中,我们还设置了“行为跟进”。就是促使教师学会将课例实践研修过程中,集体智慧的结晶运用到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向反思型、研究型、专业型教师的转型,促使教师行为的转变。这也是园本研修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

三、课例实践园本研修,推动教师群体研究文化的积极改善

开展课例实践园本研修以来,教师与教师之间构建起了沟通、主动、民主、共识、合作的教研人际关系,这样研修过程,使幼儿园的园本研修工作迎来了新的学习局面,也带动了幼儿园教研组研究文化的改善,使教师在教育研究活动中,形成了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群策群力,通过分工观察、集体分享与反馈,个人教研活动反思,促使教师们形成了研究与学习的共同合作体,构建出一个和谐的教研组,促成学习型教研组的建立,为教师的个体专业发展,搭建出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四、课例实践园本研修对我们今后教科研工作的⑹

通过课例实践园本研修,我们深刻的意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一定要立足于教学实践,因此,无论是怎样的园本研修或培训学习,我们都应着眼于教师的专业成长,着眼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着眼于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规律的探索,着眼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让教师有机会积极参与,做到按需培训,跟踪调研,认真落实,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高,这样才能用更高的教育技能和教育水平,做好我们的教育,指导好我们的幼儿。

参考文献:

[1]《校本课例研究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作者:黄幸福《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1年21期.

[2]《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作者:杨玉乐《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08期.

园长个人研修总结范文5

上半年,xx森林公园管理处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按照“生态强县、旅游新县”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总体思路,夯基础,活财源,抓规划,争项目,把公园建设与国家武陵山扶贫攻坚计划紧密融合,又好又快促进公园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不断发展,努力打造洞口罗溪国家森林公园品牌,不断提高公园知名度。为更好的建设罗溪国家森林公园,现将20xx年上半年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国家森林公园是经《国家林业局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林场许准字[2012]9号文件批准建立的,经营面积27718.7公顷,辖xx、xx、xx、长塘、xx5乡(镇)和xx、xx、xx三个国有林场部分面积,设有xx、xx、xxx、x四大片区,108个景点。

二、20xx年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机构升格取得圆满成功

为尽快搞好公园的保护、建设和发展,xx编办[20xx]46号文件正式批准xx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为副处级机构。公园处会同县委组织部、县编办到xx自然保护区、xx部级森林公园、xx等风景名胜区考察调研。县编办根据调研情况形成了《xx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三定方案》并向市编委进行了请示。公园处多次到市编办汇报协调。市编办于2016年3月下发了《xx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xx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机构编制有关事项的批复》(市编发【20xx】15号)文件。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根据(市编发【20x】15号)文件下发了《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x政办发【2016】57号),该文件规定xx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升格为公益一类副处级事业机构,隶属县人民政府管理,共设4个内设机构:综合科、旅游开发科、规划建设科、法规科(加挂综合执法大队牌子),纪检(监察)机构按有关规定设置,全额拨款事业编制20名(其中:主任1名(副处级)、副主任3名(正科级)、纪检组长1名(正科级)、副科级领导职数5名(含监察室)。

(二)编制完成“一总四规”

根据《xx国家森林公园2015—2017年建设方案》要求,我处邀请xx林业科技大学专家教授来公园进行了专门调研,完成xx山彩石大峡谷、游客中心1:500地形测绘,并就高登山景点、xx古道景点进行了前期规划工作。投资130多万元完成《xx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唱歌x彩石大峡谷景区修建性详规》、《游客中心修建性详规》、《高登山景区修建性详规》、《xx古道修建性详规》招投标手续。其中《xx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游客中心修建性详规》和《xx山彩石大峡谷修建性详规》已编制完成,其他两个规划也即将完成。另外《xx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于20xx年3月被国家林业局通过并备案。

(三)启动游客中心选址征地和xx山彩石大峡谷景点修建工作

游客中心和xx山大峡谷景点是省旅游重点项目,xx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于2015年12月进行了申报,2016年元月正式被省立项。公园处根据《游客中心修建性详细规划》,会同县国土局、xx瑶族乡人民政府等单位于5月20日完成了游客中心选址、测绘工作。聘请专家进行了具体规划,游客中心规划面积共200余亩,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占地73.8亩,按国家4a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总投资3400万元(其中土地报批征地约880万元,工程建设约2520万元),公园处就游客中心相关工作向县委、县政府作了专门汇报,县政府召开了财政、国土、环保、发改、规划等部门会议,并安排专门班子负责征地报批工作,目前游客中心土地调规、预审工作已完成。公园处正在向老百姓进行征地工作。同时公园处通过招投标投资62万余元完成xx山彩石大峡谷栈道地质勘察、施工图设计和预算工作,并用40万元作了立项可研、环境可研、规划可研、调规可研、地质灾害可研、压矿评估报告、土地征地协议7个可研资料,该项目已进入招投标程序。

(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

2014年引进的xx国家森林公园芭尤江漂流公司在公园处的督促和协调下,2016年上半年共投资500多万元,疏通清理河道6.3公里,清理拦河坝基200米。2016年,经公园处大力争取,xx国家森林公园众艳生态农业旅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正式落户xx瑶族乡龙头村。该公司共投资500万元,租赁龙头村百姓土地30亩,按500元每亩每年付给百姓租金,租赁期为20年进行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现在该项目已破土动工。

(五)宣传推介常态化,旅游经济得到发展

xx交通基础条件差,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老百姓还停留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思想观念上,公园成立时间短,知名度不高。为提高公园影响力,扩大知名度,转变百姓落后守旧观念,树立“xx国家森林公园品牌”形象,公园处始终保持宣传推介x国家森林公园常态化。一是投资2万多元设立了xx国家森林公园网页,并在网页上定期更新公园建设、发展及旅游信息;二是投资4万多元买断xx地区所有电话、手机彩铃业务,在手机彩铃上介绍公园景区景点;三是邀请省内外作家、画家、摄影家和新闻媒体记者来xx采风,宣传介绍公园;四是成立xx瑶族歌舞表演队,不定时在公园演出表演,为公园旅游发展再增一道亮丽风景线;五是投资10万元成功举办了罗溪“四.八”乌饭节系列活动,邵阳日报、邵阳电视台、湖南卫视等媒体对该活动进行了全方位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六是派人参加了2016年度全国森林公园建设管理研讨班,介绍了xx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管理情况并学习了其他公园的建设管理经验,扩大了公园影响力。七是公园处资助30多万元在公园拍摄的《儿大女大》电影现已在国家进行了首映,深受人民群众好评。公园处已对摄制场地进行了重点保护,今后将作为人文景观予以开发。

由于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推介,xx国家森林公园在建设过程中矛盾日益减少,来园游客逐年增多,老百姓从事旅业收入不断增加,旅游业已成为罗溪地区的支柱产业。

(六)资源保护和安全防患措施到位,无任何安全事故

为加大公园旅游资源保护,公园处成立了领导小组,会同县林业局、县公安局、xx国有林场、xx瑶族乡人民政府与周边村、乡、县签订《联防联护》、《禁伐、禁猎、禁挖公约》,加大了对乱砍滥伐、乱捕滥猎、乱建滥挖等破坏公园建设和发展行为的打击力度,安排专人对重要景区进行常态化守护,节假日,全局所有工作人员及联防队员,乡村干部、公安交警都挂牌巡查,疏通车辆,维持秩序,保护游客安全,防止旅游资源遭到破坏。上半年,来源游客总数已突破10万人次,车辆在五.一劳动节达到5000多台,没有出现任何安全事故,确保公园旅游资源得到持续发展,扩大了公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1、争取年底完成73.8亩游客中心土地征地工作,搞好工程招投标手续;

2、争取在8月底前完成xx山彩石大峡谷景区规划设计、勘探、图纸、评审、预算工作,尽快启动招投标程序,2016年年底前完成xx山彩石大峡谷景区步道、栈道建设;

3、启动高登山石板路修复及普照寺修复工作;

4、完成龙头村停车场建设;

5、搞好艺术乡村建设;

园长个人研修总结范文6

关键词 自主研修;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6017(2012)11-0029-05

学前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是教师。没有配套的教师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幼教改革便无法深入进行,也不能取得持久的成效。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幼儿主体性的认识和尊重,许多研究者也开始关注幼儿教师的主体参与和自主反思。在具体的教师培训中,开始逐渐由传统的专家、园长讲座、听课、观摩等“外控式”的培训模式向参与式培训、体验式培训、嵌入式培训、案例式培训、协作式培训、合作共同体式培训等突出教师主体性、反思性、参与性、操作性和体验性的“内塑式”的培训模式发展。基于幼儿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需求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发展的趋势,寻求一种新的教学与研究相融合,提升幼儿教师主体性和反思性的专业发展模式已经迫在眉睫。“自主研修式”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便是这种顺应时展趋势的产物。

一、两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分析

(一)行政主导式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行政主导式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也称指令性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其实施主体是以政府为代表的行政机关。由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政策、提供资源、实施督导、评估和激励等,协调各级行政部门及各培训单位的力量,依据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总目标,采取各种教育方式对全体幼儿教师或有关幼儿教师实施的继续教育。行政主导模式作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基本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具有权威性、全局性、指令性和规范性。一方面,行政主导模式天然的行政性使其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着强烈的导向作用,从政策制定、制度保障、资源供给等角度规范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有利于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另一方面,行政主导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陷,用之不当,就会依赖自上而下的指令性管理,机械、呆板、刚性太强而灵活性不足,存在“一刀切”的弊端,不利于调动幼儿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园本主导式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所谓“园本主导模式”,是指这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实施主体是幼儿园。即在上级培训机构的指导下,以幼儿教师任职的单位为基本培训主体,以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为主要目标,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教育科研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全体幼儿教师实行全员性的继续教育模式。一方面,园本主导模式立足于本职、本岗,能够紧密结合幼儿园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幼儿教师主体性地位,促进幼儿教师个性的发展。另一方面,园本主导模式受师资、教材、设施、经费等相关因素和条件的制约,无法满足幼儿教师更高的培训需求,也不能给教师提供更多修正、反思、总结以及提高的机会。

综上所述,一方面,以上两种模式所衍生出的各种具体的培训方式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存在以下两种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缺乏自我教育。幼儿教师专业地位的获得与提升必须依靠幼儿教师的主动学习和自我教育,自主发展意识的丧失和自主发展能力的缺乏是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二是缺乏相关的支撑性研究。所谓“支撑性研究”是指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支撑系统研究。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单打独斗、孤军奋战,需要一个优秀的学习和研究共同体作为后盾和支撑,学习和研究共同体的构建不仅有利于幼儿教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能帮助教师在实质性地互动和同构经验中,实现其行为的改善和能力的提高。

二、“自主研修式”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提出

所谓“自主研修式”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通过研修目标的引导和研修条件的创设,使幼儿教师在活动、研讨、体验和反思中自主建构自己的经验与观念,在交流和互助中汲取他人的长处,产生新的思想,达到新的认识,从而实现幼儿教师自我发展,并能采取行动改善现状的一种新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自主研修的“研”是指幼儿教师为了自己专业水平的提高与进步而开展的各种“研究”活动,包括园本研究、课题研究、以及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各种有效的研究活动。自主研修的“修”是指幼儿教师为了提升自己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而开展的各种“进修”活动,是幼儿教师在自我发展的征途上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前进过程。不仅包括在任务驱动情况下的自主学习,还包括在唤醒自我不满足意识情况下的反思性学习,同时也包括立足于幼儿园工作实践的实践性学习。在“自主研修式”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中,“研究”和“进修”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两种活动。幼儿教师在研究活动中获得的新理念、新方法需要在进修过程中得到印证和实施;教师在进修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需要在研究活动中得到解决和引领。“自主修进式”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拥有自己独特的理念、要素和特征(其结构如图1),不仅把幼儿教师的研究与进修交融在一起,还着眼于真实的教育工作实践,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幼儿教师不断向专家型方向成长与发展。

(一)一个理念

“自主研修式”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以“主体教育、终身学习”为核心理念,通过不断的回顾、诊断、监控和调适自身的教学行为,使得研修活动成为一种挖掘人、发现人、发展人、提升人、完善人的过程,进而不断优化和改善自身不良的教育行为、方法和策略,加深对教育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适应发展变化着的幼儿教育的要求。

1 主体发展。“自主研修式”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强调幼儿教师的主体发展,即在高度的“职业自律性”和强烈的“内部动机”驱使下,鼓励幼儿教师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原则的指导下,开展以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为基础的主体性教育,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2 终身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适应了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职业要求。“自主研修式”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强调每一位教师都应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自身的学习、研究与实践,不断地审视自我、改造自我、超越自我。

(二)三个要素

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自主研修式”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1 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自主研修式”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这里的“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自我反思具有研究性质,是幼儿教师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也是其专业发展的基本力量。

2 同伴互助。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与合作是“自主研修式”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标志与灵魂。自主研修可以是幼儿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但“合作性研究”是更为理想的方式。也就是说,自主研修不是传统意义上幼儿教师的各自为政和孤军奋战,而是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专业研究人员之间的群体合作研究。理想高效的幼儿教师自主研修,必须以幼儿园为基本单位,以教师、园长、教育专家、行政人员等多方面的集合为主体,以幼儿教师为核心,建立研究与学习的共同体。共同体各成员和层面之间,能实质性地互动与同构经验,从而有效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

3 专业引领。专业引领就其实质而言,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专业引领是幼儿教师自主研修具有深刻性和持续性的关键。专业研究人员主要包括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和大学教师等具有专业研究能力的人。

(三)五个特征

1 调动内在动机。对于幼儿教师而言,任何一个教育理念的内化、教育策略的获得以及教育行为的改善,都必须以调动内部动机,获得真实体验为前提条件。“自主研修式”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特别重视参与研修教师的内在动机的调动。为了调动研修教师的内在动机,“自主研修式”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在选择和确定所要讨论的问题时主要考虑到两个维度:一是幼儿教师自身作为学习者感到有兴趣且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二是幼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并且希望解决的困惑和问题。只有选取这样的问题,才能调动教师内在动机,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增强教师的自我意识,引起和激发幼儿教师更深层次的批判性反思,加速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

2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幼儿教师个人的“实践性知识”是其专业成长的动因。而极具个性品质的“实践性知识”并不像“理论性知识”那样具有发现未知事物和做出原理性阐述的功能,而是教师在主动解释、矫正和深化现有知识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知识。因此,“自主研修式”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强调所有的研修活动都要基于幼儿教师的实践经历。这些实践经历包括:幼儿教师在研修活动中的亲身体验、对教育教学真实情境的观察、自己的教学案例、观察日记等。总之,教师在研修活动中获得的新认识应拥有实践的基础或原型,即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3 以问题为中介。从某种意义上讲,解决问题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出发点,也是终结点。布鲁纳曾强调指出:“人惟有凭借解决问题或发现问题的努力才能学到真正的发现的方法。这种实践愈积累,就愈能将自己学到的东西概括为解决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方式,掌握这种概括的方式,对他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是有效的。”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情景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障碍,问题也由此而产生。幼儿教师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自主研修式”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以“问题”为中介,强调参训教师思想和行动的全面参与。这既是对他们的要求,也是对他们的挑战。“问题”可以来自一日常规管理之中,也可以来自班级环境的布置与创设、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以及家长工作的协调与沟通之中。以“问题”为中介,不仅能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考,而且能够保证教师的学习活动朝着一定的方向前进,从而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积极性。

4 合作学习与共同建构。合作学习是“自主研修式”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式。这种合作学习既包括教师与专家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也包括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同行之间、同伴之间在思想和观点不断交锋的过程中共同研讨,澄清观点,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达成初步的共识,形成新的认识。

5 总结与升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固然能加速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但没有专家及时对其经验、体验、观点等的总结和升华,只能导致幼儿教师在原有水平上的徘徊和搁置。因此,“总结与升华”是保证“自主研修式”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成功的关键。总结与升华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将幼儿教师自身经历和获得的体验与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也可以与某些观念或理念联系起来,实现实践向理论的提升与跨越。

三、“自主研修式”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运行

“自主研修式”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引入行动学习法的理念,是一种促进个人和组织变化,建立在小组成员多样性与自主性基础之上,以学习者的需求为中心,通过小组中成员的“对话”与合作,基于问题和反思实践,通过质疑、思考行动、再质疑等活动的不断推进,使教师解决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促进组织文化的转变。“自主研修式”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运行强调五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环节即实践一反思一学习一研讨一实践(其结构如图2),鼓励幼儿教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力图使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有效结合,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以及改善幼儿园的研究文化。“自主研修式”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以问题、案例、专题、课题等为载体,并没有一劳永逸的途径和模版,需要根据幼儿教师个人的素质、需求以及幼儿园当时、当地的客观条件灵活组织。下面以问题为载体,对“自主研修式”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运行进行举例说明。

(一)收集问题,组建问题包

这里的“问题”是指幼儿教师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难点等。问题包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在研修前,由幼儿园骨干小组在已有经验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研修对象的特点和教育教学实际,列出的部分问题。骨干小组主要由幼儿教育专家、各年级组组长和部分一线特级教师组成。二是在每次研修工作开始前,要求每个学员通过反思,提供至少两个问题或困惑。这样指导教师和研修教师的问题汇总后就组成了问题包。

(二)分类整理,收集资料

首先,指导教师与研修教师根据问题包中的问题,寻找相关资料,并与相关人员进行讨论,从中筛选出有价值并能反映当前幼儿教育之中的热点、难点以及大部分教师都比较关注的问题,并且对问题要进行正确合理地表征,以求对问题本质的确实了解,确定合作反思的问题焦点,并研究讨论问题的主要目标。其次,根据问题内容进行分类,哪些是教育理论方面的,哪些是教学方法方面的,哪些是评价方面的等等,从而形成学科子问题包。第三,指导教师与参训学员围绕问题包中的问题,广泛收集资料,寻求问题解决策略。第四,分组。考虑到参训学员的年龄、性别、教龄、职称等因素,按照随机的方式,将研修教师每4人~5人分成一组。然后是角色分配,选出组长一名,整体负责本组的问题讨论;选出记录员一名,负责记录本组发言要点;选出计时员一名,负责调控学员的发言时间,以保证每个学员都有发言机会;每组分别有一名指导教师作为主持人,负责全过程的组织讨论和交流。

(三)合作反思、概括提升

主持人介绍合作反思的流程和规则,明确各角色的任务。在互动讨论的过程中,指导教师作为对问题的外部研究者,其核心任务是要在“民主”的氛围中,鼓励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及时有效地在教师遇到瓶颈时进行专业引领,并在研修后对本次讨论的问题进行提升和概括。参训教师在研修的过程中要充分讨论,设计相应解决问题的实施方案用于实践当中,以达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目的。

四、模式实施的几点建议

(一)构建共同目标

幼儿园在构建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鼓励主体发展、自我实现;加强幼儿教师间的交流合作,发挥合作共同的作用;创建良好自主修进、自我提高的氛围。幼儿教师只有在这种开放、支持的文化环境中,才能彻底抛弃顾虑、解放自我,努力实现个人目标,从而朝着幼儿园的共同目标发展。

(二)有效专业引领

有效的专业引领是使幼儿教师自主研修具有深刻性和持续性的关键。对于适宜、有效的专业引领,我们需要重视以下问题:1.充分的实践研究、思考和研讨。专业引领要在幼儿教师就某一主题的教育活动进行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研究之后,经过亲身的实践和观察别人的实践,获得共同经验背景的基础上进行,才能更富成效。2.抓住专业引领的最佳时机。专业引领不同于一般的看课或点评,当幼儿教师在倾尽自己全部智慧,达到一个不可逾越的瓶颈时,进行专业引领最为有效。3.保持幼儿教师的积极性。在专业引领时,一定要注意指出的问题少于闪光点,指出思考的方向多于直接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保证专业引领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