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乡村工作思路范例6篇

宜居乡村工作思路

宜居乡村工作思路范文1

根据安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顺市创建宜居乡村县(区)交叉检查方案》的通知,关岭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岭自治县创建宜居乡村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及**乌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创建宜居乡村推进乡村振兴行动交叉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村认真组织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创建工作,严格按照“四清两改四严禁”要求,以垃圾、污水、厕所为主攻方向,扎实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助推“美丽宜居乡村”创建,现就我村创建宜居乡村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二、工作措施

(一)严格落实四清两改四严禁要求。根据镇工作部署和相关文件精神,村支两委召开会议,对创建宜居乡村工作作安排部署,实行包保网格责任制,将工作落实到人,确保每项工作落实到位,按时完成。

(二)开展创建宜居乡村工作。根据村民代表大会成立村民理事会和制定村规民约,并且开展乡村振兴文明示范户评选。各网格员入户走访加大宣传四清相关政策要求,发动广大村民群众自觉、主动实施,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沟塘、清理畜禽养殖粪便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室内屋外环境卫生。引导村民改变农村房屋装饰外貌,改变村民不良习惯。开展群众会议宣传严禁秸秆乱烧乱焚和严禁垃圾乱烧。排查私搭乱建和乱战耕地,建立台账,动态监测。

三、主要成效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村在乡村振兴、宜居乡村建设方面取了阶段性的成效,但是距市、县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环境卫生标准还不够高。根据当地民族习惯,环境卫生整治效果不明显。二是群众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通过加强宣传,大部分群众参与清洁乡村积极性有所提高,但是有部分群众卫生意识还不够强。三是乡村建设规划水平有待提高。我村规划建设相对滞后,民族文化特色不够突出。四是长效机制有待建立健全。由于我村的项目资金很少,土地资源少,产业发展规模不大,建设资金不足。宜居乡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由于村基础设施落后,村集体经济落后,现有资金较难满足宜居乡村建设需求。目前建设成效不明显,距离美丽宜居乡村的目标仍需进一步加强。

五、下步工作

(一)是全力推进宜居乡村建设。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当做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根据政策文件,细化工作方案,压实每一项工作。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让村民关注宜居乡村建设,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引导村民群众主动投入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来,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主人翁”的作用。同时,认真总结好做法、好经验,形成长效管护机制,让更多村民从中受益。

(三)是加大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宜居乡村建设离不开产业发展。根据我村的实际情况,目前申报150亩生姜种植,150亩辣椒种植,300-500亩蜂糖李种植。

(四)创新乡村振兴工作思路,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一是继续完善领导干部包组包户,制订服务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健全驻村工作队激励办法和管理机制。三是加强和创新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继续完善保洁、监管等长效机制。四是继续深入群众开展宣传动员,充分释放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和创造力。五是大力组织资金保障,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等资金筹备,有效发挥对口单位帮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积极投身乡村建设活动中。

汇报完毕!

宜居乡村工作思路范文2

 

 

建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建湖县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建湖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九龙口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县各委办局,县各直属单位:

现将《建湖县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建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月8日

 

 

建湖县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关于建设“美丽江苏”的重要部署,扎实推进我县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突出提升城市品质,全力打造宜居环境,展现美丽建湖形象。现制定建湖县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市县决策部署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积蓄动能、对标找差、展现作为, 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大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切实增强城乡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重点实施全域环境提优、乡村振兴提质、民生改善提速、社会治理提效“四大战略”,以美丽宜居城市建设为重点,打造县域美、镇村美、田园美、生活美的美丽宜居城市,努力在美丽江苏建设中走在前列、成为典范。

(二)主要目标

通过5年时间,计划改善农民住房条件30000户,累计改造自然村庄1000个,新建新型农村社区30个,新建住房7500户;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20个以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6%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100%;改造棚户区面积120万平方米、11000户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5%,较十三五末提高0.6个百分点;实现建筑业年总产值达1000亿元,入库税收超8亿元;县城区道路清扫保洁达标率100%,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92%以上;城区每平方公里公厕不少于3座;建成25个垃圾分类省级达标小区,建制镇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全覆盖;建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92%以上;新改建城市道路装灯率达到100%,LED路灯应用率达95%以上。建成彰显城市特色、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美丽宜居城市。重点实施3个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省级、市级试点项目,探索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的路径、方法、标准、经验。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美丽宜居城市建设。

二、推进措施

1、科学定位城市功能。按照“一体两翼”空间布局,围绕打造休闲旅游度假城市目标,完善城市功能,做优做美城市。加快打造高品质和标志性新商圈,广益来财富广场和天铂综合体投入运行,打造网红特色街区1个,不断繁荣夜间经济,打造更多新的消费热点。创塑城市经营理念,积极开展土地和服务业招商,建立健全地价、房价激励和管理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适配度,力争2021年全年销售商品房65万平方米左右,商品住房去化周期降至12个月以内,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向好。加快棚户区改造,合理确定棚改区域,认真做好调查评估、资金测算、方案制定等工作,优先改造房屋建设年代久远、生活环境条件差以及重点工程建设和土地上市需要区域,2021年改造棚户区居民4000户,面积50万平方米,着力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2、不断深化城市管理。巩固“双城同创”成果,持续开展占道经营、流动摊点、农贸市场周边秩序、小区物业管理等集中整治行动,实现常态化管理。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技术,完善提升智慧城管平台功能,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创新道路保洁作业模式,2021年机械化清扫率92%以上。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2021年新增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10个,先行试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5个镇实现全域覆盖,启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完成填埋场改造工程,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89%。持续推进“厕所革命”, 新改建城市公厕12座;行政村垃圾整治达标实现“全覆盖”;实施路灯节能改造及智慧路灯建设,重点实施32条后街背巷路灯改造,确保路灯亮灯率达100%、设施完好率达98%。

3、持续改善农村面貌。抢抓农房改善机遇期和窗口期,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以高铁高速、国省干道、县属主要道路、旅游廊道等重点区域沿线村庄和改善意愿强烈的村庄为重点,扎实做好农房改善工作,2021年改善农户住房8000户。引导搬迁后无建设用地的村到集镇周边新建新型农村社区,做大集镇,调动群众搬迁积极性,2021年计划新建、扩建18个新型农村社区,新建住房2500套。因地制宜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21年完成20个以上的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力争覆盖率达80%,推进规划保留村庄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创成以新型农村社区为主要载体的省级特色田园乡村5个以上。切实巩固“四好农村路”创建成果,加大公路常态化督查,按照轻重缓急,对破损县道、乡村道进行维修改造、安保设施进行提升完善,2021年全面建成旅游公路2号线收成支线,提升改造5号线、8号线,实施7号线沿线环境整治,完成高作镇建县路8.5公里道路和桥涵建设任务。

4、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围绕城市总体规划,深入排查问题短板,完善主干支管网规划,科学建立污水管网收集体系,2021年新建污水主管网10公里、支管网50公里,对已整治的河道进行全面梳理,查找缺陷不足,树立“厂网河”一体化观念,分层分类系统化制定整治方案,推进河道流域污染源的治理, 2021年完成盂兰河、新河、胜利河、永泰河等7条主城区河道流域周边合流制片区改造提升,完成28个小区、9个“城中村”雨污分流及排水大户的接入工作。进一步健全城市路网,2021年拓宽改造朝阳路,建设人民路与朝阳路连接道路;实施太平路人车分流改造。“十四五”期间建设杂技传承基地东侧道路、长兴路北延、城南高中南侧路东延等工程。加快绿化工程建设,实施盂兰河风光带建设工程、北长沟河背景林建设工程;完善城东成片林工程;配套建宝路道路绿化;提升秀夫公园、西塘河风光带、四宜园等公园绿地绿化,2021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95%以上。加快推进天然气管网专项规划编制,建设中俄天然气门站二座,接通6个老旧小区、12个新建新型社区管道天然气,新增天然气用户8500户,“十四五”新发展用户40000户以上,实现用气与大市区同价。同时,充分彰显淮剧、杂技等特色文化优势,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创作一批精品力作;着力培育“文化+”业态,充分利用建湖人文历史、古建古迹等资源禀赋,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大融媒体中心建设力度,传递建湖发展“好声音”。

三、试点创建

结合我县实际,同步开展省级试点和市级试点创建工作。

(一)省级试点创建

建湖县上冈镇美丽宜居小城镇建设。积极探索新时代美丽宜居小城镇发展模式,传承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增强小城镇功能,提升小镇形象,将上冈镇打造成宜居宜业宜养的特色小城镇。重点实施人民路南延、冈中路水绿公园等公共设施建设,对后街背巷道路、消防、绿化等实施整治,打造串场河“铁丝湾”河畔两岸生态旅游项目,配套建设好七号旅游干线,促进特色旅游业发展;建设好两万平方大型农产品商超,增强三产服务功能;强化污水处理,提升绿化、亮化、美化水平,优化镇区综合环境;以电子、汽车等重点项目为载体,加快产业园建设,促进城镇宜居宜业。

(二)市级试点创建

1、建湖县城市绿地系统完善工程。编制建湖县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并通过评审,对县城主城区范围内的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化进行提升改造,零星闲置地块建设公园绿地,提升改造西塘河风光带南段,新建北延段,城北片区新建1个公园或风光带。

2、建湖县公厕改造提升。改造提升老旧公厕69座,新建2座,达二类以上标准。其中县城改造公厕11座;开发区改造公厕11座,购置吸粪车1台;高新区改造公厕20座;上冈镇新建2座,改造27座,购置吸粪车2台。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美丽宜居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住建局,由住建、城管、自然资源和规划、水利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县住建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深入践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在实践和试点建设中探索成功路径,确保试点创建工作取得实效,要结合实际,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和工作机制,指导完善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细化试点工作的具体目标、重点内容、进度安排,明确部门职责,强化激励措施。

(二)强化要素保障。要坚持规划先行,进一步完善各类规划。加强用地保障,做好规划建设区域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大力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加强资金保障,对县财政各类专项资金进行整合,向省市试点项目倾斜;各镇(街道、区)要对本镇自主实施的美丽宜居相关项目提供资金保障。同时,要积极探索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拓宽投资建设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对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试点的金融支持力度。

(三)形成工作合力。县住建、交通、城管、自然资源和规划、水利、城投等部门以及各镇(街道、区)要充分发挥建设主力军作用,科学制订方案,合理安排工期,精心组织实施,严把质量关口,确保工程高标准、快节奏地建设到位。县直有关部门、项目实施涉及镇(街道、区)及各管线单位要围绕城乡建设大局,密切配合;县广电、文化等部门和建湖日报社要加大宣传力度,凝聚思想共识,加强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宣传推介,畅通信息公开渠道,形成上下互动、左右联动的良好推进氛围。

(四)落实推进责任。县将把美丽宜居相关工程实施情况、服务帮办情况作为考核有关职能部门和镇(街道、区)的重要内容,年终依据考核结果严格奖惩有关部门和责任人。要加大督查力度,县委办、政府办定期对重点工程进展情况进行督查,盯紧进度、盯出成效,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要严格责任追究,对工作不力、推诿扯皮、影响大局的,将启动问责程序,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努力营造干事创业、服务大局的浓厚氛围。

 

 

 

 

 

 

 

 

 

 

抄  送:县委办公室,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

宜居乡村工作思路范文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区城管局深刻领会、吃透把准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动乡村绿色发展,繁荣兴盛农村文化,夯实农村基层基础,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浉河区落地生根。结合我单位工作职责,紧密结合实际,特定如下工作计划。

 

20XX年的工作目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力争乡风文明更加浓厚,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健全,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群众生活更加幸福,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一、打造经济发展新亮点

 

发展第三产业,打造特色小镇建设。加强绿化和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通过招商引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开发,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模式,在乡镇建设集观光、休闲、采摘于一体的农业生态旅游园,餐饮、娱乐,住宿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着力打造山水相映,绿色相间、古色古香的旅游景区 重振“农家乐"这一特色,成立专业协会,改造提升“农家乐”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实行提质降价、提档升级、重塑形象,吸引消费者。

 

二、打造乡村环境新面貌

 

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按照中央《改善农村人居环三年计划》及《浉河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要求,扎实开展建设美丽乡村及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重点是环湖路廊道建设。严格按照环湖路综合整治的要求,对环湖路沿线进行集中整治,重点对环湖路两侧、通往乡镇政府、集镇、旅游景点、信阳毛尖核心产区道路两侧进行集中整治,达到“三无四规范一眼净”,茶节期间茶乡茶叶营销行为规范,秩序井然。“三无”即无垃圾乱丢、无杂物乱放、无污水乱流。“四规范”即规范垃圾收集处理、规范污水处理、规范卫生改厕、规范庭院环境、以及规范茶叶交易秩序。

 

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积极开展城市内河入河排污口调查摸底、规范整合、城镇生活污水整治、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对禁养区关闭搬迁养殖场户关闭搬迁情况进行巡查,对不关闭搬迁的养殖场进行依法拆除,对限养区养殖场户污染治理情况进行指导;对全区的河道进行实地调研,编制河道绿化方案。

 

三、提振帮扶乡村建设

宜居乡村工作思路范文4

该局根据“四级城镇体系建设”规划思路,以“县城建设、重点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为三大目标,开创了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在城乡规划方面,修编完善了黄龙县总体规划,完成《避灾移民搬迁规划》《城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项目审批制度,严格落实公共空间管理制度,严把城镇“五线”关。加强部门协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并通过开展入户调查、公民代表进机关等活动,提高公众参与度。

在住房保障方面,该局按照市级下达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共实施保障房及配套工程6个。截至目前,除2015年瑞士风保障房工程完成基础施工外,其余5个工程已全部完工,完成投资3.79亿元;在城市建设方面,2015年共累计投资1.04亿元,完成了市政建设项目10个。按照县城“一中心三片区”规划布局和“一桥一景”思路,打造“500米公共服务圈”,实施景观桥梁新建与改造工程,先后建成城东龙文化景观区,城北汉文化等五处城市景观,逐步实施旧城改造和居民下山工程。

在重点镇建设方面,以“强基础、兴产业、聚人口、惠民生”为目标,积极指导和督促市县两级重点镇建设步伐(市级重点镇石堡镇、县级重点镇白马滩镇分别完成投资1.94亿元和3300万元)。同时发展特色产业,整合景区资源,完善旅游一条龙服务,带动农家乐,农副产品销售;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制定了具体建设规划,启动各条干线公路沿线19个村的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实施“一村一品”。结合农村危房危窑改造项目,以美丽乡村示范点危房户改造建设为重点,按照“先入库、再建设,经验收、后兑现”的原则,共通过验收1016户。

宜居乡村工作思路范文5

[关键词]城乡统筹 美丽乡村规划 光辉村

[Abstract]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are an important strategy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to achieve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city. How to carry out the beautiful villag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work in the new situation? The beautiful village planning in Conghua suburban street light village as an opportunity, trying to make a reflection on the current village construction from the planning point of view.

[keyword] urban and rural; the beautiful village; planning; bright village;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笔者前不久负责编制完成了从化城郊街光辉村美丽乡村规划。广东全省各地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试点已经起步,开局良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沉淀,其示范性效应开始逐步显现,也形成了一些基于实践的初步经验。作为一名规划设计者,村庄规划建设的可实施性是衡量一个规划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因为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不在于我们是否提供了一张完美的规划设计图纸,更多的是在于是否提供了一份可供实施的规划方案。笔者试图结合本项目,以及自身的工作实践经验,从规划设计环节对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村庄规划进行思考,也希望借此对当前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做出些许参考。

1 城乡统筹背景

1.1城乡统筹发展内涵

所谓“城乡统筹发展”,笔者认为主要是通过对城乡空间资源的整合,对城乡社会发展、城乡空间发展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进行统筹,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和空间的资源配置,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格局。

就现阶段的中国国情而言,城乡社会发展的统筹,核心是要将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扩展至农村地区,使农村的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全面覆盖,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城乡空间发展的统筹是对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一个挑战。如何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实施“农用地整理”,提高农村的土地利用效率是关键;城乡产业发展的统筹,其核心是根据现状产业的分布特征,在城乡空间构建特色产业集群,并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提高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进而提高农村的综合生产力。

1.2城乡统筹发展理念对美丽乡村规划的建设影响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重点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通过高速发展的城市带动周边乡村的共同发展,以构筑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对于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而言,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统筹现有的城乡空间资源,构筑适合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在农业现代化、产业综合化、服务均等化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基础上,营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创建均质共享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将城市的前沿文化与技术优势与农村的生态资源共享,是当今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发展方向。

2 从化城郊街光辉村美丽乡村规划概况

2.1光辉村概况

光辉村位于从化市北郊城郊街镇北部,距从化市区20公里,距广州市区60公里。村域总面积为4.49平方公里,含广州市国营横江公司的高田分场0.63平方公里。村域范围内辖12个经济合作社,其中10个属于光辉村,2个属于横江公司。全村总人口2190人,其中光辉村1770人,横江公司420人。光辉村地势平坦、水网纵横,村内龙潭河、西灌渠等河渠交织,水塘遍布。降水丰富,适宜农业种植,全村共有农林种植地300多公顷,主要种植荔枝、稻谷等农作物。林木资源丰富,以竹林、荔枝林等为主。

美中不足的是,光辉村村落建设缺乏规划与管制,村民对建筑风格、风貌、层高、局部装饰没有形成统一共识,致使部分村居略显突兀,破坏了村落的整体性;另外,村居空置现象普遍存在,一方面使得村庄缺乏活力,另外一方面也使得建筑年久失修,破败不堪。

2.2项目背景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在此基础上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并在中国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提出 “美丽乡村”这一建设理念。在中共广州市委、市政府就如何“规划建设有序、村容村貌整洁、配套设施齐全、生态环境优良、乡风文明和睦、突出岭南特色、管理机制完善、经济持续发展的标准将我市创建点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引下,结合当前从化美丽乡村规划的全面推进,我们从“美丽乡村群规划”着手,通过与上层次的其他规划相协调统筹,在用地空间布局、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进行整体引导的前提下,通过多层面的外部区域分析,对光辉村进行了合理的定位——岭南“果园式”美丽乡村。使其在今后的城乡统筹过程中以更灵活的姿态进行区域层面的对接与自身层面的发展协调。

2.3规划构思

(1)“美丽乡村群”的规划构思

美丽乡村群作为一个整体,其内涵并不仅仅是各美丽乡村的拼合,而是在区域层面上所形成的一个特色的功能区。因此,美丽乡村群的协调规划也不仅仅是各美丽乡村规划的简单拼合,而是侧重于村庄空间的衔接,产业、功能、设施的统筹,品牌、形象的提升。基于现实调研的基础上,我们从构建“示范村——一般聚落村——零散村落居民点”这一三级体系出发,将乡村聚落的体系营建与乡野环境相结合,塑造一个与周围环境有机互通的乡村群特色空间体系。

(2)光辉村美丽乡村规划构思

光辉村村落景观格局富有特色,主要道路形似一片“绿叶”的叶脉纹路,而山林、田园、河塘、村落风光则沿叶脉徐徐展开、相互交融,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形成一幅宁静安详的岭南水墨画。村落内部组织井然有序,建筑肌理围绕中心“祠堂”和风水塘布局,体现了对客家文化的良好传承。有鉴于此,规划从村庄景观的“叶”型着手,结合本村的“Y”型水系,因地制宜利用零散或闲置的旧村建设用地营造宜人的公共活动空间。并且从乡土文化的弘扬、旧村改造工程、村容村貌整治等宜居方面结合特色资源发掘、品牌花卉产品塑造等宜游、宜业方面对光辉村的总体发展策略进行把控。

3 当前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的工作思考

3.1转变规划理念,注重公众参与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的美丽乡村规划编制工作,应积极引导多方主体的参与,突出规划编制的地方特色。基层政府在乡村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宏观调控、领导协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丽乡村的规划编制,主体是当地村民,其目的就是为了改善村庄面貌、提高农村生活水平、为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因此,美丽乡村规划应该在当地政府组织的前提下,引导公众积极参与,从立项、现场调研到方案的编制、实施监督都应确保做到“尊民意、顺民心”,以确保规划实施切实利于农村的发展。在光辉村的规划编制过程中,当地政府的主动配合与渠道疏通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大力支持;而在反复倾听民意、召开座谈会的过程中,规划人员与村民的互动也为编制及实施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3.2因地制宜、凸显特色

当前,组织编制美丽乡村规划的村庄都是村镇布局总体规划中确定保留的村庄,并且其自身也算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这些村庄的空间和人口虽然远小于城市,但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或环境资源的特点。这就在客观上要求美丽乡村的规划编制应该充分结合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寻求可以体现地方特色、当地文化特征的规划设计,从而有效引导村庄的建设与发展。

光辉村村域涉及部分万亩鲜切花的生产基地,同时也有部分用地靠近从化明珠工业园区。在广州新型城镇化及“双转移”战略带动下,村庄经济会随着“北优”战略的转变而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对村内农业进行规模化、产业化及现代化的运营转变,并结合万花园的建设,以“农游合一”为导向发展具有水乡风情的乡村旅游业,充分发挥从化市政府重点项目万亩鲜切花生产示范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3.3统筹规划内容,引导空间的综合利用

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是大部分村庄规划都需要面临的问题。本项目由对大的村域空间和村庄内部空间分两个层面进行整合,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规划将沿街的一些职能衰退、质量低下的公建予以拆除,并统一建新村,配以适宜的环境整治,引导附近尤其是闲置用地内乱建房屋的村民向规划的新村集中居住。在村庄内部空间利用方面,通过环境整治和空间梳理等手段,构建“街巷——院落——宅院”三级布局,形成层次丰富的多级空间,在完整了村庄空间系统的同时也丰富的居住空间的层次。

[参考文献]

[1]林文棋.试论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创新[J].规划师,2007,(2):5-7.

宜居乡村工作思路范文6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

(一)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一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破解农村生活垃圾难题,我乡积极推广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模式,全乡16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乡村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二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以“五路三桥”为契机,建成磊口乡农村道路体系,全乡道路养护里程64.5公里,完成省级“四好公路”创建;硬化村内道路8万余平方米,各村硬化基本达到全覆盖;高标准建成30个文化广场,并安装14个大型液晶显示屏,设置200余件体育健身器材;空心村整治82余亩;实施村村有游园工程,高标准建设乡级游园两个,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同时全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上半年对8个村水网进行改造,大力发展集中供水,稳步提升全乡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集中供水覆盖率。三是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全面开展“三清一改”专项行动,全力抓好生活垃圾、塘沟清理以及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清理行动。

(二)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

一是用群众的力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形成了“美丽乡村是我家,建设需要靠大家”的良好氛围。通过散发传单标语、进村入户等形式在16个村开展舆论宣传活动,宣传报道人居环境工作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从而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到全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中来,达到专业保洁与全民保洁的有机结合。二是对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全乡群众为改善人居环境出力,从而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美篇等平台对涌现出的创新做法、典型事迹进行了广泛宣传。积极引导,激发大家参与人居环境建设的积极性,为全乡争创市级改善人居环境先进乡镇计划的落实,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以治理有效为基础,推动乡村和谐发展。

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改善人居环境工作长效机制,各村通过公开招标、村民个人承包等方式分别建立了符合各自村情的长效机制。保洁范围囊括全乡主次干道、大街小巷、沟渠岸边等,对乡域内需要保洁的地块、路段进行分工合作,责任到人,严格按照“三无一规范一眼净”标准执行。二是按照磊口乡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建立严格的督导检查体系,每月逢“三”进行大检查,排出名次并进行通报,每次检查结果留存档案;每月暗访至少一次,对成堆垃圾、杂物乱堆等现象,拍照曝光并督导定期整改。对连续排名靠前以及靠后的村实施奖惩。三是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依托“四议两公开”制度,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加强对保洁员、清运员的监督管理,确保各村建立的长效机制能够持续有效,对少出工、出工不出力、出工没效果、不尽心履职的,从承包费中扣除一定资金,必要时可终止合同,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乡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一是资金短缺问题突出。二是基础设施尤其是排污设施严重滞后,严重影响村容村貌。三是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部分村民的自治意识、自我管理的能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意识。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围绕“生态宜居”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力度,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一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乡村建设项目、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加快农村供水、供气、游园建设、污水管网、空心村整治等基础工程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二是打造生态优美的乡村环境。在全乡范围内推动垃圾不落地机制,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着力解决乡村垃圾处理难题,使乡村环境更美、生活质量更高。三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探索文化+农业+旅游等发展模式,依托唐塔、塔山风景区、香草湾田园综合体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乡村旅游资源,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发展农家乐、观光旅游、农业采摘、休闲垂钓等旅游项目,因地制宜发展一批特色农家乐、特色农庄,让旅游产业成为我乡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