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理论论文范例6篇

triz理论论文

triz理论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TRIZ理论,机械制图,教学创新

 

机械制图作为工科学生的基础课,是今后学习机械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未来就业的基本要求之一,对工科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注重演绎和传授,教学的结果过于注重作业和考试成绩,使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面对着这一现实,制图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把单纯的“讲、写、画”的传统教育模式,转变为对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现代教育模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尝试性的把TRIZ理论中的方法创新引入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从而提升实际教学效果,力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教学模式及操作要点

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创设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发展智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种模式。在反复研究与实践中,我们认为新教育目标与教学目标,要通过知识教学过程实现。当然这里的知识教学与传统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智轻德,重分数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重学科体系轻实践能力,重传承轻创新等是完全不同的。其一教育论文,欲求知识,要求课堂教学不能开始就讲,直接传授,倾囊而出,而必须先激发动机,产生兴趣,产生求知欲。其二,感知发现知识,要求基本知识点要由学生通过感知,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总结概括出来。其三,加工论证知识,要求学生总结发现知识重点后,进一步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碰撞进行加工、论证。其四,转化重构知识,要求课堂练习有层

次、可选择,鼓励一题多解式的求新求异,课后应用创新,并且重新改组充实知识结构。TRIZ理论创新的教学观相应的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是:激发动机―诱导发现―加工论证―应用创新。

创新教学模式的基本点是探究式获取知识,创新性应用知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促进下,学生主动感知、发现、获取知识,加工转化建构知识,而非被动听讲、消极接受、机械训练的僵化灌入。

(一)激发动机,包括预习展示、确认目标、形成探究动机。教学实践已证明,学生没有预习就进入学习,往往一开始就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即便是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引用了许多导入的材料、背景知识或进行联系密切的复习,多数学生也很难积极主动学习。为此在机械制图的课堂教学中要改变教师一味传授讲解知识的传统教学方法,而要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启发学生与老师一起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机械制图“组合体”这一章的教学中,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是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对组合体的形体表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一些多种形式的,约束条件少,富有趣味性的题目来启发学生主动创造怎么写论文。

(二)诱导发现,包括感知分析、抽象概括和合作交流。传统的讲授,往往忽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这对于简单的事实、符号教学可以有效。但对于有来龙去脉、有丰富内涵与外延的概念和原理等规律性的知识教学,恐怕不行了。以《平面物体的截交线》一课为例,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教师讲解理论依据―――“截交线”的两个基本特征。通过给出“截交线”的定义,配合模型教具进行直观讲解,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2.实施

“开放式”教学。发给学生模型,学生自行观察拿到的模型的平面,自行测量模型的尺寸,自行确定比例,自定尺寸和模型摆放方式,选择视图,开始作图,学生自行求作截交线。学生自行确定截面位置,结合实际模型,在自己的三视图上求截交线;学生自行验证理论教育论文,以自己所作的截交线,验证截交线的两个特征,或以截交线的两个特征来检验自身视图是否正确。教师作巡回指导和随时答疑。3.总结、巩固。选择视图具有代表性的作者上台将其所做的三视图、截平面和截交线展示并当众讲解。最后,教师本人或学生对照黑板上的视图,再次验证截交线的特征,巩固复习新课。这种教学方法,使用直观的研究对象(模型),学生易于接受,课堂学习气氛活跃,便于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自定视图尺寸,自定截面,“开放式”的自主学习,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动手和创新能力。

(三)加工论证,包括归纳表达、讨论碰撞和印证加工。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基本上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已获得的认知和概念的含义,事物的特点等。这还不够,应该进一步表达,进行全班交流,引发重点讨论碰撞。在此基础上教师抓住重点问题、核心问题、疑难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即重点讲解。此时的讲解是学生急需的、高度期待的,他们急于听老师的讲解、意见以及看问题的方法、角度、技巧。此时,教师的讲解、观点最容易引起高度的注意和认同,对他们的认识起到印证作用,有助于他们的理解和加工,促进其思维的深度,提升其价值观,是一种师生有效的适当的深层的情感、认知互动互促。可见,TRIZ理论创新教学主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式获取知识,决不意味着排斥教师的讲解,相反非常重视教师的讲解,重点讲、精讲。然而这里的讲与传统的授受是根本不同的:一是在学生已有主动认知基础上的;二是非全面的全程的;三是必要的急需的;四是能引起学生积极主动地讲。可见,这样的讲能真正起到教师引导促进的作用,其结果是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构建,而非被动摄入。从情感上说,这种讲会与学生真切情感相呼应,使他们感到豁然开朗,似曾相识,不谋而合,原来我也能经历、发现,也会探究,从而使他们受到成功的激励,受到鼓舞,产生极大的自信心,获得一种难以言表的精神享受与愉悦。

(四)应用创新,包括选择练习,总结质疑和重构延伸。在师生加工论证知识点的基础上的课堂练习应该是有层次的、可选择的,能有助于思维发散和能力转化。必须承认,共识度再大,学生之间的理解和内化水平也是有差异的。因此,练习题应是丰富多层次,由低到高,由单一到综合的教育论文,这样才能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练习巩固,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用课件承载多样多层的习题,供学生按需选择。选择练习题目由基本练习、复式练习、综合练习、延伸练习组成,对基本练习和变式练习要限定时间,综合练习和延伸练习要鼓励学生独创,求异求新,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多变、多思,多题归一。这是发散―聚合―发散的创新思维的练习,是独创的个体学习和合作的集体学习。这时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启发思路,肯定推进,释疑、导疑,对其中具有共性,很有价值的问题,在短时间内不能讨论清楚讲解明白的,要引向课后,变成探究性作业,继续学习探究。在学生回顾、总结评价主要收获后,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新学的知识,重组建构到旧的认知体系框架中去,同化和顺应,形成新的知识网络。

二、TRIZ理论对于创新教学的实践指导

创新教学中,既要重视理论教学,让学生掌握该课的基本原理、作图和读图方法以及有关机械零件的基本结构及装配的基本知识等,形成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同时还必须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许多已经毕业的学生说“:工作后才知道制图中所学的零件是什么。”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这说明我们过去的教学只注重了课本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与生产实际之间的联系。因此,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既要让学生看模型,又要让他们看一些实物,二者紧密结合。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学生到工厂或实训车间参观认识零件,了解生产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工厂中用的实际图纸,明确“学了制图是用来干什么的”,使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怎么写论文。学以致用,是教育者的责任,也是创新教学的目的。

TRIZ理论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意识方法创新,以及双方共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个方面都涉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TRIZ理论能在教学创新研究进行的过程中为学生和教师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TRIZ理论在创设情境中的作用。教学模式创新的首要任务是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思考的引子;创设的问题具有引导性,才能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研究的问题看作一个个待解决的问题,采用TRIZ理论进行求解,获得需要设置的问题。具体到一门专业课程,创设问题情境就归结为各子课题的引导问题情境的设计,究竟采用什么样的启发方式才能引起学生思考和帮助学生提出合适的问题,提出这个题目后,根据TRIZ理论教育论文,进行程式化描述,解决冲突,获得合适的情境设计。问题创设过程是教师为主、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在创设问题情境阶段所面临的课程的子课题划分、待求的题目获得等问题,都需要采用TRIZ理论进行解决,进而对师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开发。

(二)TRIZ理论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性教学过程重点是帮助学生对自己先前提出的问题进行求解,安排好学生的讨论、成果交流和总结,使研究性教学有序地进行,达到传授专业知识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例如 TRIZ理论与创新技术中的40个创新原理中,其中很多都可以解释上述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或实验环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把这些原理穿插到课堂教学中,并进行相关案例拓展,同时让学生参与互动,让学生们相互启发,激发它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而且这样也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研讨探究和验证假设,即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求解,并给出结果。TRIZ理论给出问题的解的多种方案,解决问题求解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给出较佳的方案。这个问题探究的过程,TRIZ理论发挥的作用最大。针对一个个实际问题,TRIZ理论指导学生进行创新解决,首先通过问题分析和定义把这些实际问题转换为TRIZ问题模型,然后利用 TRIZ的分析工具得到问题通解,最后得到特定解。

(三)TRIZ理论在教学创新研究理论归纳中的作用。课题是研究重视过程,TRIZ理论侧重于提供方法上的指导。由于TRIZ理论系统本身就具有综合性,所以从TRIZ理论演化出来的分立小课题,最后还可以运用系统化的方式整合起来,提供一个成型的规律或者方法,能指导更大范围的创新实践应用。

通过上述分析,TRIZ理论在教学创新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教学创新研究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具,二者的结合,将构建比较完善的教学模式创新,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更好的途径,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必将探索出一条广阔的教学新路。

参考文献:

[1]杨廷双.TRIZ理论入门导读[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18,48 ~49, .

[2]顾林.TRIZ理论在技术预测中的应用[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06, 19 (3) : 18 .

[3]龚益明,丁明芳.TRIZ -解决创造性问题的理论[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4, 16 (1) : 42 .

[4]徐起贺,吴昌林.基于TRIZ理论的机械产品创新设计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4.7:32~33

[5]刘伟忠.高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扬州大学学报,2006,10(2):91~93

[6]荆静,高艳.制图教学改革与创新素质培养实践探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3(5).

[7]李树合.提高机械制图课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2).

[8]胡宜鸣.机械制图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工程图学学报,2003(1).

triz理论论文范文2

TRIZ理论概况

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G・S・Altshuller(根里奇・阿奇舒勒)于1946年创立的。该理论研究人们在发明创造、生产生活中所遵循的科学规律和方法,最后达到彻底解决矛盾的目的,从而引导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自主地进行创新,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TRIZ的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任何产品或者技术的发展都是遵循客观规律的,每种产品或技术都有其客观的进化模式和规律;其次,矛盾的解决是推动发展和进化的根本动力;第三,系统发展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是以最小的资源实现最大的效益。

TRIZ在国内外的推广应用

(1)TRIZ理论在国内推广应用

2001年亿维讯公司将TRIZ理论培训引入中国,开启TRIZ理论在中国的推广。2002年,亿维讯建立中国公司和研发基地;2003年,亿维讯在国内推出了TRIZ理论培训软件CBT/NOVA和成套的培训体系,同时推出了基于TRIZ理论、辅助企业技术创新的Pro/Innovator软件,开始在近百所高校开展TRIZ讲座;2004年,亿维讯与国际TRIZ协会合作,将TRIZ国际认证引入中国,并资助西南交通大学出版了TRIZ科普书籍《发明家诞生了》;2005年,亿维讯引进并组织翻译了最新版的TRIZ教材《怎样成为发明家―50小时学创造》;2006年,亿维讯建立了专业的培训中心和与符合国际标准的培训体系;2007年,亿维讯推出适合中国大陆国情的TRIZ培训教材和培训软件。另外,GET集团利用TRIZ理论做了大量的实际题目。

黑龙江省在TRIZ理论方法的普及、研究和应用上走在国内各省的前列,2007年黑龙江省和俄罗斯TRIZ研究机构合作,开始了对省内企业的TRIZ普及和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2007年7月,黑龙江省开始了技术创新方法(TRIZ理论)的试点工作;2007年8月,黑龙江省和四川省被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为国家首批技术创新方法试点省;2008年4月,国家科技部等四部委向全国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有力地推动了TRIZ理论在我国自主创新中的普及和应用。

(2)TRIZ理论在国外的发展

TRIZ理论诞生于前苏联,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为TRIZ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孕育了肥沃的土壤。前苏联在上个世纪就大力号召培养国民创新能力和素质,并将其列入宪法中,在上世纪60年代,各种形式的发明创造学校和组织蓬勃兴起,据不完全统计,有100多所院校开设有TRIZ理论的课程。随着苏联的解体,人才向西方国家流动,世界各国才得以慢慢解开TRIZ理论的面纱,并将其应用到本国的发展中。

美国的一些世界级公司,如波音公司,利用TRIZ理论,解决了波音飞机空中加油的关键技术问题,从而战胜了法国空中客车公司,为波音赢得了几亿美元的订单。德国几乎所有名列世界500强的大企业都采用了该理论,如西门子、奔驰、宝马等著名公司都有专门的机构及人员负责该理论的培训和应用。日本的索尼公司每年都要推出数种新产品,其动力来源于创新战略和创新理论方法的研究应用。韩国的三星电子公司也专门成立了协会,在产品技术研发部门实施技术创新理论培训,目前三星公司已成为在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国外企业。

TRIZ理论推广存在的问题分析

TRIZ的推广涉及理论界、企业、政府等多个主体,这就决定了不仅TRIZ推广者的理论水平直接影响其推广的成效,而且企业接受该理论的程度成为决定TRIZ推广成败的关键因素。目前,TRIZ理论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首先是TRIZ理论研究的一些问题;其次是来自于企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理论研究的欠缺。由于TRIZ理论起源于国外,且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为世人所熟知,在中国传播的时间尚短。目前,该理论在我国主要以介绍引入和应用推广为主,缺乏对该理论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更谈不上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TRIZ理论的“本土化”研究和集成再创新,无法满足国内TRIZ理论推广和普及的需求。此外,TRIZ理论工具较多,且大都处于平行状态,容易导致混淆。在解决问题流程中,无论由具体问题转化为标准问题,还是标准问题寻求通用解的过程中,使用的工具非常多,而这些工具在TRIZ解题过程中都是平行的,没有具体的指向性和适用性。这就导致在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出现大量繁复的计算和重复计算,使得目的不明确,效率低下。

(2)师资队伍的匮乏。没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TRIZ推广和应用将成为空谈。目前,TRIZ推广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TRIZ培训教师严重匮乏。2007年之前,我国很少有学者了解TRIZ理论。随着TRIZ理论的推广,大部分省份开展了师资培养工作,并取得了不同级别的TRIZ师资认证,但相对于我国的TRIZ推广而言,师资力量明显不足,而且专业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以河南为例,河南省具有TRIZ师资资格的有50余人,其中高校教师占26人,与此同时,2010年底河南高校教师数量却为7.75万人。由此可见,创新方法师资何等匮乏。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方面,TRIZ理论在我国推广时间较短,尚未培养出足够的师资;另一方面,目前的考核机制不利于TRIZ师资的培养,削弱了相关人员从事TRIZ理论推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甚至不愿意从事相关工作。

(3)企业创新意识淡薄。技术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中国很多行业现在仍然处于“拿来主义”的阶段,很多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精神,只注重眼前利益,过于依赖技术模式复制,很多时候只是简单的改变外观或者稍微调整功能就可以做到“为我所用”,技术创新和专利发明非常有限,部分品牌把注意力放在了模仿、借鉴和价格战上面,在自主创新上有突出表现的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对自主创新重要性认识不足是这些企业没有开展自主创新活动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尤其是相当多的企业领导人创新意识淡薄。这可能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把“蛋糕”做大。对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和环境来说,这种发展战略和目标无可厚非,但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我们必须要调整发展思路,并落实到行动上来;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经济体制造成的。国有企业处于垄断地位,往往将更多资源应用到寻求垄断租金和垄断红利上,而不是创新上,导致企业对创新方法的推广热情不高。

(4)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两难抉择。尽管部分企业鼓励创新,并通过一定的创新方法实现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或技术升级,但这些创新方法大都属于传统创新方法,由于其局限性,创新效率较低。从理论上说,这些企业同样渴望提高创新效率,以提高其自身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优势。然而,面对高效的TRIZ理论,企业却犹豫不决。实际上,这并不难解释:一方面,部门企业对TRIZ理论不尽了解,致使其抱有怀疑态度。尽管原有的创新体系或创新方法比较低效,但并非不能产生创新成果。从理论的角度,TRIZ创新的效率比较高,但是否适合企业的特点,能否提高创新效率,企业仍顾虑重重。另一方面,一些示范企业运用创新方法的确创造了较高的创新效率。然而,采用新的创新方法,即使可以提高创新效率,那么技术人员需要多长时间来学习培训,企业又该如何调整创新体系。一旦转换周期过长,成本过高,就可能会影响企业产品创新的计划甚至企业战略,目前效益较好的企业决策者就会犹豫不决。这都阻碍了TRIZ理论的推广和普及。

在我国推进TRIZ理论应用的一些建议

进入21世纪以来,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科技竞争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特别是对于发展中中国而言,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实力倍增的“加速器”,因此,在中国大力推广应用TRIZ理论解决问题,应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科技工作的重点。

(1)强化理论研究。理论界应该加强对TRIZ理论的研究与改造。在各类科研招标项目中,适当向以TRIZ为代表的创新方法理论研究倾斜,或者设置专项资助计划,加强对TRIZ的研究、推广与应用。鼓励企业设立TRIZ研究与推广中心,以研究中心为主体,政府资助为辅助,吸引各种力量投入到TRIZ理论研究、推广和应用中。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齐备的基础研究条件,建立TRIZ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学科体系与推广平台,结合院校实际,将TRIZ理论贯彻到各学科的学术研究之中,促使创新理论的再创新。通过对TRIZ的研究,将其应用范围向管理学科、社会学科等其他领域扩展。

(2)建立吸引和培养TRIZ师资的机制。在部分高校试点,从国际上引入TRIZ理论研究专家,弥补我国缺乏TRIZ理论高端人才的短板,借助国际级的TRIZ理论专家,带动和培养一批TRIZ理论专业人才。各级政府和高校加大对TRIZ理论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为师资培养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并根据需要派出相应教师参加TRIZ理论的学习和培训,获取相应资格证书。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实施多元化的职称评定标准,对于专职研究和推广TRIZ理论的相关教师在职称评定上给予适当倾斜,为高校教师参与TRIZ理论的培训和推广提供足够的动力和条件。

triz理论论文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TRIZ理论;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培养模式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在我国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跨越过程中,离不开技术创新人才的支持,教育部提出: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硭担创新教育应是主要任务之一,也是近年来被关注的研究课题,将创新理论TRIZ融入到现有的课程体系中,构建了一个基于TRIZ理论,依托研究性学习,多层次递进的创新教育模式,是工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积极的尝试。

1 创新教育与研究性学习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l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的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成果”。世界各国的教育都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作为创新型国家代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认为要把教育的关注点放在批判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同时也要关注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大学相继开设了一系列专门训练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这些课程大多是在一种开放式的工作室进行,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互动式教学,进行采取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形式,也有很多工具供学生使用,学生可以动手,实验、探究、设计制作。几乎所有大学都设立了创新中心,以指导学生的创造发明活动,这些都是一种研究性学习过程。

我国在创新教育方面相对比较薄弱,从认知习惯上看,我国的教育比较重视知识在量上的积累,注意对知识本身的拥有,对创新能力关注不足。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创新教育,早在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就提出加强研究性学习,重视综合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探究性与创造性是有因果关系的,没有探究性就没有创造性。研究性学习是国际教育比较推崇的一种教育策略,从广义的理解是探究问题的学习,从狭义的理解是以问题或专题为知识载体,设计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 TRIZ理论概述

TRIZ理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于1946开始创立,是在分析了250多万份高水平发明专利的基础上,揭示出各种技术发展进化所遵循的规律,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是一个由解决技术难题,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20世纪90年代,TRIZ流传到西方,受到极大重视和迅速发展。如今TRIZ已经发展成为一套成熟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体系,它以其独特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工具及高效的创新成果享誉全世界。

TRIZ理论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它使创新过程变得有律可循、有术可依,大大提高创新效率。TRIZ作为高效的创新方法,在学校的推广,无疑对培养大批创新性人才有着积极的影响。

3 基于TRIZ理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它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TRIZ理论能帮助实践者准确定义问题,并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两者的融合会产生良好的创新教育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依托研究性学习,构建一个基于TRIZ理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1 依托必修课程,自下而上培养创新性人格

TRIZ是技术创新理论,完全可以融入到工科专业的必修课程中,以课程为载体,让创新教育贯穿于整个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可根据课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切入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的同时,学到创新方法,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2 依托拓展课程,培训创新思维创新方法

在必修课程中融入TRIZ理论,是以该课程为主,在相关的内容上适当地介绍创新原理,这种融入是零星和分立的,给学生一些感性认识,让他们知道创新是有方法的,并了解到一些具体的创新原理,而要系统地学习TRIZ理论,需要通过专门的课程,如开设TRIZ理论的选修课。将TRIZ理论课程化,确定课程的目标、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TRIZ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选修课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得到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可作为课程的考核依据。

3.3 依托研究室,自上而下提高创新能力

依托研究室,以项目课题的研究性学习为抓手,让学生接受TRIZ的实践训练。由老师给出课题(将老师进行的研究工作中的部分“问题”)让学生以项目式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参与,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研究,应用TRIZ理论促使问题得到解决。项目式研究性学习课题也可来自学生所学的各类课程,还可结合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进行,并延伸到毕业设计中。这种开放式的研究性学习实践丰富了学生的多方面的体验,给学生提供发挥他们创新潜力的空间,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

综上,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可从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创新实践等多方面切入。在现有的必修课程中渗透TRIZ,并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营造创新校园文化氛围,这是对全体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以拓展(选修)课的形式介绍创新理论,这使有兴趣学生可系统地学习创新方法,再以项目式研究性学习加强实践,提高创新能力,这样构建了一个基于TRIZ的全方位覆盖,多层次递进,研究性学习贯穿于始终的创新教育模式。

4 结语

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把TRIZ理论渗透到必修课中,从基础课程到专业课程,让学生不断地接受TRIZ创新方法训练,依托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进行多种形式的TRIZ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螺旋式TRIZ创新教育。这样以课程作为一个载体,研究室作为一个平台,研究性学习为一条主线,形成基于TRIZ理论的一个动态、开放式的创新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Z].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殷华方.试论高校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1).

[3]王发棠,韩小惠,卢琦.国外创新教育的开展及对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启示[J].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4(4).

[4]江帆,王春,王一军等.基于TRIZ理论和研究性学习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科技信息,2009(16).

triz理论论文范文4

[关键词] 创新 triz 生产管理系统

对于企业来说,创新涉及到工程领域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triz理论作为工程领域解决创新问题的最有力的方法,目前已扩展非工程领域创新研究中,本文主要针对生产经营管理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triz理论方法

在triz之父altshuller的领导下, triz研究团体分析了近250万件高水平的发明专利,并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后,建立起由解决技术问题和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triz理论体系。

1.triz 体系结构

triz提供了发现、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设计人员避免解决问题过程中繁琐的试凑工作。triz方法论包含分析工具和基于知识的工具。

(1)triz分析工具。分析工具包含物质-场分析、ariz算法、需求功能分析等,这些工具用于问题模型的建立、分析和转换。①物质-场分析:triz将所有的功能都分解为两种物质及一种场,产品是功能的一种实现,可用物质-场分析产品的功能。物质s1可以是被控粒子、材料、物体或过程,物质s2是控制s1的工具或物体,场f是用于s1与s2之间相互作用的能量,如机械能、液压能、电磁能等。② ariz算法:ariz称为发明问题解决算法,是发明问题解决的完整算法,该算法采用一套逻辑过程逐步将初始问题程式化。③功能分析:从完成功能的角度分析系统、子系统、部件,设计中的重要突破、成本或复杂程度的降低往往是功能分析的结果。

(2)基于知识的工具。基于知识的工具包含40条发明原理、76个标准解和效应数据库。①40条发明原理:用于找出创新的解决方案。每一种解决方案都是一个建议,应用该建议可以使系统产生特定的变化以消除技术冲突。②76个标准解:用于解决基于技术系统进化模式的标准问题。按照目标这些标准解被分为五类,分类中解的顺序反映出技术系统的进化方向。③效应知识库:库是triz中最容易使用的一种工具。运用库中的各种物理、化学和几何效应可以使解决方案更理想和简单地实现。

2.triz解决问题流程

应用triz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对给定的问题进行分析;如果发现存在冲突则应用原理去解决;如果问题明确但不知道如何解决,则应用效应去解决;第三种选择是对待创新的技术系统进行进化过程的预测;最后是评价,确定是否满足求。如果满足要求,则进行后序的设计工作;反之,要对问题进行重新分析。

二、triz的应用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基于triz理论的应用非常广泛,从工程领域到政治、生产管理、组织结构、教育等非工程领域,无不显示出它的生命力 。

1.triz在企业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的应用

在参考工程领域的创新问题求解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的方法提出的在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应用triz是完全可行的。近几年来,有些学者通过对triz 方法及工具的局部修改后,应用在管理领域上。mann & domb把40个创新原理引入到商业活动中,就每个创新原理提出相应的商业原则,建议当企业面临类似的问题时可以利用此40 个创新原理作为解决的对策。ruchti& livotov利用triz 系统化的思考模式和解决问题过程,提出12 条双向原则作为解决商业与组织管理问题的参考。

2.triz应用于企业生产管理创新中的不足

应用triz理论解决企业生产管理创新问题时,完全挪用工程领域的理论框架并不可取,解题工具仅仅利用40个创新原理和冲突矩阵使用面太窄。triz 直接用于生产管理领域创新失败的主要原因包括:结构失效、问题分析方法单一、解题工具不足、算法不能适应生产管理领域创新问题、操作性差等。 

3.triz在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的应用改进建议

(1)根据triz的思想和基本哲理,结合生产管理领域创新的特点,构建面向生产管理领域创新的triz理论体系;(2)针对生产经营管理的特点,在39个通用工程参数的基础上进行增减,确定生产经营管理参数,进而构建一个新的生产经营管理冲突矩阵,并且修改40个创新原理,作为改善的策略。充分运用物质─场模型功能描述的特点和76个标准解,拓宽解题工具。(3)把质量功能布置(qfd)、六西格玛设计(dfss)、约束理论(toc)、田口方法等方法与triz进行结合,以改进triz分析生产管理领域创新问题方法单一的缺陷。(4)进一步细化生产管理领域的问题描述,逐步做到以定量分析为主,提高可操作性。

三、结论

本文介绍了triz 基本理论和主要工具,探讨了在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的应用。针对其在解决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了应用改进建议。我们相信随着triz 理论的发展,其在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的应用操作性会愈来愈强,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成为解决生产管理领域创新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triz理论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TRIZ理论;电力企业;科技创新

一、电力企业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2012年7月,胡锦涛主席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要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温家宝总理继而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科技创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电力企业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骨干企业,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能源供应的基本使命,电力企业理应走在企业科技创新的前列。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是创建世界一流电网的必然要求。电网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技术密集、技术创新需求旺盛的基础产业,以电力企业为主体,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既可以解决电网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又可以提升电工装备制造业和相关产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还可以促进基础理论研究、前沿技术研究以及社会公益研究。目前,我国的电力发展和能源利用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在显著差距,单位产值能耗是美国的4倍多,是日本的6倍。科技创新可以推进电网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电网。

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各电压等级电网中短路电流的不断增大,使得电网的安全运行受到严峻考验,电力企业只有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才有可能确保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有效降低台风、雷电、冰冻等自然灾害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电网建设早期投入运行的输变电设备即将进入老化阶段,也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手段,对老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才有可能及时、有效地掌握设备健康状况,提高电力设备的利用率。由此可见,电力企业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电网科技水平,是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实现电网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是打造国际一流企业的必由之路。目前正是国家电网构建“三集五大”体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攻坚期,也是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深化“两个转变”的关键期,公司发展进入体制变革和管理创新加速推进的新阶段。只有加快科技创新的推进步伐,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优化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落实公司宏伟发展战略,更快地实现公司“一强三优”建设目标,充分适应公司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的“两个转变”,科学完成公司体制变革与管理创新,从而成功建设创新型企业和国际一流集团。

二、TRIZ理论对推进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

推进科技创新必须基于有效的方法,正确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创新效率,从而使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增强。TRIZ理论是基于众多技术发展演化规律总结出来的创新理论体系,TRIZ理论揭示了创新的内在规律,贯穿于创新的整个过程中,有助于科研人员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势,以新的视角进行问题分析,明确创新的探索方向,加快找到问题解决方案的速度,从而大大提高科技创新的实现效率。

TRIZ理论起源于1946年,当时以海军专利审查员阿奇舒勒为首的一群来自不同研究机构、高校和企业的前苏联学者,经过50多年的时间,对250多万份专利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分析和研究,并对其中的四万份有的放矢的进行了重点归纳、提炼、总结和重组,在结合多门学科理论原理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基于技术系统进化原理的解决发明创造问题的实用性方法体系。TRIZ理论是一种方法,它基于知识、面向用户,提供了解决发明创造问题的途径;TRIZ理论也是一种工具,它包含了阿奇舒勒矛盾矩阵、物-场模型分析、物理矛盾分离原理、最终理性解(IFR)、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40个发明原理、76个标准解法和101个效应知识库等实用性理论工具;TRIZ理论更是一种哲学思想,其对理想化、功能性、矛盾、资源、空间、时间等问题开拓了创造性思维。

转贴于   TRIZ理论不仅具有高度的实用价值,还可以加快发明创造的进程,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已经为众多企业获取了显著的创新效益。美国已有数以百计的公司开始研究和应用TRIZ理论,其中福特公司利用TRIZ理论创新的产品可以为其带来每年10亿多美元的销售利润。韩国三星公司也借助TRIZ理论取得了诸多技术专利,2007年已排名世界第二,使企业从1997年金融危机濒临倒闭的企业成为如今市值1500多亿美元的韩国第一大企业。其他国家如德国、日本等也相继出现了以TRIZ为基础的研究和咨询机构,并在众多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中广泛采用了TRIZ的理论方法,为企业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我国引进TRIZ理论的学习与应用相对较晚,目前已经有中国船舶、中国兵器、中国航天以及中兴、UT斯达康等许多企业开始采用TRIZ理论方法。据不完全统计,企业在应用TRIZ理论与方法后,申请的专利数量可以增加80%以上,新产品开发效率可以提高60%以上,产品上市时间可以缩短50%以上。

除了在技术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TRIZ理论现在已逐步向其他诸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和生物科学等领域扩展。摩尔多瓦曾有总统借助TRIZ理论参加竞选并取得了成功;2003年“非典”期间,新加坡曾利用TRIZ理论的40个发明原理,提出了防治“非典”的一系列方法,其中许多被政府采纳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完善,TRIZ理论已经充分吸收了其他先进创新理论方法的优点,创造出了诸多重大发明,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TRIZ理论具有非常好的操作性、实用性以及系统性,在全球推进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当今创新设计和创造研究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方法之一,被欧美专家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   三、基于TRIZ理论的科技创新平台研究

TRIZ理论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用价值,是一种特别适合科技创新的工具和方法,对于推进科技创新有其鲜明的特点和优势。创建电力企业TRIZ科技创新平台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创新效率,减少电力企业创新成本,加速电网建设进程,降低电网创新风险,推进电力企业科技创新的步伐,帮助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优势。

电力企业TRIZ科技创新平台,以推广应用TRIZ理论为基础,以服务电力企业实践为目标,通过在企业科技人员中开展TRIZ理论培训,使TRIZ理论能够在电力企业得到推广和应用;通过对电力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进行创新资源的充分交换,从而推进电力企业科技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从功能上可以将电力企业TRIZ科技创新平台分为推广应用平台和技术创新平台两个部分。

电力企业TRIZ理论推广应用平台的主要作用是:宣传普及和推广应用TRIZ理论,利用TRIZ理论培训师的力量,引导更多的科技骨干投身于企业创新实践活动。该平台以TRIZ理论培训基地和TRIZ理论培训师为依托,开展多种层次、多种途径的TRIZ理论培训,普及TRIZ理论前沿、特点及应用优势,为电力企业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其职能主要包括:TRIZ理论培训及推广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开展TRIZ理论普及与系统培训,提供创新咨询服务,统计分析TRIZ理论培训效果。同时,该平台还应加强网站建设,在电力企业局域网内建立TRIZ理论知识学习模块,把TRIZ理论的主要内容共享到系统局域网内,利用局域网开展TRIZ理论基本内容的学习和TRIZ理论应用于电力企业科技创新实践的探讨,使TRIZ理论为推进电力企业的科技创新奠定基础。

电力企业TRIZ理论技术创新平台的主要作用是:在TRIZ理论推广应用平台的基础上,组织经过TRIZ理论培训的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针对电力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实际,应用TRIZ理论的诸多方法与工具,对电力企业实际问题和电网发展实际困难进行分析,为科技创新中的矛盾、冲突提出解决措施,进而指导开展具体的科技创新工作,从而提升电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最后,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组织具有专利申请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专利的创造、申请、应用和保护等工作。

  电力企业TRIZ科技创新平台旨在在TRIZ理论推广应用的基础上,为电力企业提供未来科技发展趋势预测和创新矛盾分析;围绕电力企业的发展需求,确定适应企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运行机制,发挥TRIZ理论对电网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TRIZ理论培训,培育电网创新力量,培养企业创新人才,调动人员创新精神,加强创新资源共享,创建技术创新团队,实现创新技术互补,从而提升电力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与能力,最终实现电网发展战略目标。

四、结论

triz理论论文范文6

[关键词]创新;TRIZ;规律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8-0023-03

[作者简介]李伊力,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贸易经济理论与实务;何 筠,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开发、配置与社会保险。(江西 南昌330031)

科技创新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付出大量创造性的劳动。在TRIZ理论产生以前,许多科技创新由于缺乏正确的创新理念以及科学的理论方法指导,致使创新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与随机性。人们解决创新问题,往往是依靠自己有限的知识,用惯有的思维模式进行不断的试错,以求得一条通往问题答案的路径。毫无疑问,这样的创新过程效率是极其低下的,创新能力也很难得以提高。1946年由前苏联专家阿奇舒勒(Altshuller)创立的创新问题解决理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TRIZ),是一种全新的创新性问题解决方法指导性理论。TRIZ解决了人们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中存在的思维障碍,同时,使实现创新有客观规律可循,能像解决一般技术问题一样有方法、有步骤地进行。

一、TRIZ理论与方法

1.TRIZ的核心理念。TRIZ认为,创新并不是灵感的闪现和随机的探索,它存在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和原则可以告诉人们按照什么样的方法和过程去进行创新并对结果具有预测性和可控制性。这就是TRIZ理论最核心的理念。

2.TRIZ的理论基础。矛盾、演化、资源和理想度是TRIZ理论的基础。TRIZ理论认为,解决创新问题的关键是要解决矛盾。在TRIZ中,将矛盾分为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技术矛盾是指一个系统中两个子系统之间的矛盾,一般涉及到两个工程参数A和B,当A得到改善时,B则变得恶化。物理矛盾是指一个子系统中有益功能的加强同时导致该子系统有害功能的加强。

阿奇舒勒在专利研究中发现了对产品开发创新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技术系统的8条演化模式:

(1)技术系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一般经历4个阶段:婴儿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2)技术系统是沿着提高其理想度向最理想系统的方向进化;

(3)技术系统中子系统之间的进化不均衡,导致子系统间矛盾出现的原因;

(4)技术系统演化过程中动态性和可控性逐渐增加;

(5)技术系统趋向于首先向集成度增加的方向,紧接着再进行简化;

(6)在技术系统的进化中,子系统的匹配和不匹配交替出现;

(7)技术系统由宏观向微观转化,使用不同的能量场来获得更多的性能或控制性;

(8)技术系统向减少人工介入方向演变。

在这8个模式中,技术系统向提高理想度方向进化是最重要的一条进化模式,它为创造性问题解决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理想度是指技术系统所有有用效果(包括系统发挥作用的所有有价值的效果)和有害效果(成本、能量消耗、风险等)的比值,技术系统的任何改进必须致力于提高理想度。TRIZ提供了两种方法来提高理想度:

(1)充分利用系统内的可用资源,包括未占用空间、空闲时间、能量、信息甚至废料等。

(2)应用物理、化学、地理等现象节省资源或简化资源。

3.TRIZ的主要方法和工具。当我们遇到一个创新问题时,应该先对此问题进行分析,把它转换为一个标准TRIZ问题,然后利用TRIZ提供的解决问题方法和工具得出该TRIZ问题的解,再与具体问题相对照,考虑实际条件的限制,转化为具体创新问题的解,并在实际设计中加以实现。这就是运用TRIZ解决创新问题的方法。见图1。

从图1中看到,从转化成TRIZ问题到得出问题通解需要用到TRIZ方法和工具来进行解决。TRIZ理论提供的主要方法和工具有:

(1)矛盾矩阵和创新原理。为了消除技术矛盾,必须找到形成技术矛盾的工程参数。阿奇舒勒总结出39个通用工程参数来描述技术矛盾和40条创新原理来消除技术矛盾,从而创建了矛盾矩阵。矛盾矩阵为40*40矩阵,第一行代表39个需要改进的技术参数,第一列代表39个引起恶化的技术参数,行与列的交叉处构成技术矛盾,并列有解决技术矛盾所推荐的创新原理序列号。表示这对技术矛盾能由这些创新原理来消除。如表所示矛盾矩阵一部分。参数29为恶化参数“制造精度”。参数25为优化参数“时间损失”,二者产生矛盾,推荐解决原理为24,26,28和18号创新原理。对于物理矛盾,TRIZ采用分离原理来解决,主要有从时间、空间上分离,部分与整体分离,按条件分离等4类解决方法。

(2)物质场分析模型和76个标准解。技术系统中最小的单元由两个元素以及两个元素间传递的能量组成,执行一个功能。分别为两种物质S1、S2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场F。因此,功能可以这样描述:物质S1通过场F作用于物质S2。见图2。

物质S1,S2可以是任何对象,场F是能量的总称,如机械能、电磁能等。为了快速构造物质场模式并解决基于技术系统演化模式的标准问题,TRIZ提供了76个标准解。共分为5类:①构建和破坏物质场;②开发物质场;③从基础系统向高级系统或微观等级转变;④度量或检测技术系统内的一切事物;⑤描述如何引入物质或场。

(3)创新问题解决算法ARIZ。对于某些复杂问题,由于无法分析出明显的矛盾,不能直接依靠矛盾矩阵和物质场分析解决,必须对其分步进行分析,不断对问题进行细化,直到找出问题解决方案。ARIZ提供了特定的算法步骤,能够帮助我们实现由复杂模糊的问题情境向明确的发明问题的转变。

(4)科学和技术知识效应库。效应,就是不同科学领域里的一些自然定律,包括物理、化学、地理和几何学等。通过对专利的研究发现,很多创新方案就是在特定工程领域应用没有使用过的自然效应得到的。自然界的效应数量远远地要多于一个工程人员所能掌握的数量。因此,为了帮助工程人员克服知识的局限性问题,更好地应用效应解决创新问题,TRIZ创建了知识效应库。

二、TRIZ与传统创新方法的比较

传统的创新方法,如试错法、头脑风暴法、综摄法等,在TRIZ理论没有创立之前,是人们进行发明创造采用的主要方法。不可否认,这些创新方法在促进科技进步过程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是,这些方法的缺憾也是非常明显。

试错法是纯粹经验的创新方法,依赖于个人的经验和知识领域,而且创新过程没有方向性,因此效率十分低下;头脑风暴法是对试错法进行改进之后产生的,虽然相对于试错法

有了一定的改进,帮助克服思维惯性,但头脑风暴不控制思维过程的缺陷常常使得问题进入漩涡,长时间无法得到解决,效率仍然不高;综摄法是改进了的头脑风暴法,将类比的方式引入其中,试图系统地从一个全新角度看待问题,借此消除心里惯性。可惜的是,综摄法没有研究技术系统进化的规律。

与传统的创新方法相比,T1UZ有以下优势:

1.TRIZ总结出创新的规律性,使得创新过程效率提高。创新并不是灵感的闪现和随机的探索,它存在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TRIZ理论包括的具有普遍性的创新方法和规律,是经过对大量发明的分析和研究、提升和总结的来的。运用TRIZ,使得解决创新问题过程变得不再盲目,有效避免了反复探索工作,研究者能够根据这些规律,从各领域创新实践中产生问题解决方案,使创新过程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2.TRIZ帮助打破思维定势和知识领域界限。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中,人们的思维惯性和有限的知识领域,严重地阻碍了创新的过程。TRIZ理论中提供了诸如九屏幕法、尺寸一时间一成本(STC)算法、小矮人法等一系列科学方法,帮助人们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灵感,从更广的视角看待问题。并且,TRIZ是基于知识的方法,提供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启发性知识,这些知识是从全世界范围内大量高水平专利中抽象出来的,它完全打破了知识领域界限。

3.TRIZ能帮助预测产品的技术发展趋势。如何预测下一代产品的技术发展趋势的问题,是一个具有战略决策意义的问题,这用传统创新方法根本无法解决。而TRIZ理论总结出了技术系统的8大进化规律,这些规律对于产品的开发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让决策者清晰地了解到在什么阶段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来发展自己的产品,有效地取得产品的竞争优势。

4.TRIZ具有良好的可推广性和普适性。与通常的创新方法比较,TRIZ是可传授的,可以用语言以及文字的方式来表达它的作用,是可以作为一门学科向众人推广的,与其不同的如试错法、头脑风暴法、综摄法法等等都有局限性,只适用于局部的有专长或是一定经验的人群,因此,TRIZ具有良好的可推广性。同时,TRIZ具有良好的普适性。不同领域问题的解决往往遵循共同的规律,同一创新规律往往在不同科学和工程领域反复应用。TRIZ理论包括的具有普遍性的创新方法和规律,是经过对大量发明的分析、研究、提升和总结来的,TRIZ能够被广泛应用到不同领域。

三、TRIZ理论的应用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1.TRIZ理论的应用。TRIZ理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工具,并且已经在许多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许多企业在应用TRIZ的过程中,不仅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如在航空行业,2001年,美国波音公司邀请原苏联的TRIZ专家,对其450名工程师进行了为期2周的培训,取得了767空中加油机研发的关键技术突破,从而战胜了空中客车公司,赢得了15亿美元空中加油机订单。在通讯行业,2004年,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利用以TRIZ理论为核心的计算机辅助创新平台Pro/Innovator解决了机顶盒天线连接问题和电磁兼容问题,缩短了新产品研发周期,节省了大量的研发经费。

除此之外,TRIZ理论还能应用到企业管理领域,例如矛盾矩阵可以用于解决管理和组织矛盾;物质场模型可使高度复杂问题变得可视化;系统演化规律可以预测未来的商业模式;预期失效判定工具可以预测和评估决策风险等。

2.TRIZ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TRIZ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科技创新方法论,其研究与应用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普及和发展,大大提高了创新的效率。但仍然有它的一些缺陷,因此,我们在应用TRIZ理论进行创新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TRIZ理论一定要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创新过程的实现。TRIZ的理论体系十分庞大,所提供的一些创新工具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步骤很多,人脑是有局限的,一些简单的创新问题可以依靠人的思维直接分析解决。然而面对复杂、庞大、高难度的创新问题,单靠人脑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而借助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CIA,运用软件平台Pro/Innovator在引导设计者系统分析问题、分解矛盾方面都非常的快捷,如问题的分解、矛盾矩阵的建立等等。

(2)TRIZ理论一般用于产品设计的概念设计阶段,针对产品研发过程,尤其是概念或方案设计阶段以及现有产品持续改进过程中提供先进的创新理论、方法及多学科知识的支持。但是当确定选择或者借鉴某种思路的话,要应用到实际中去,如何与实际情况相结合,TRIZ理论并没有提供指导思路,因此,当我们要将解决思路应用到实际中时还有大量的后续工作需要完成。

(3)在应用TRIZ理论结合CIA技术解决创新问题的过程中,从问题提出、系统分析、问题分解、创新原理的选用到最后生成问题解决方案,均依靠用户自身的主观分析和判断,因此,应用CAI技术生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会受到用户自身的知识背景、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影响。要充分发挥TRIZ理论在创新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作用,需要应用单位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团队。

(4)解决创新问题的关键是解决矛盾,TRIZ理论提供的解决矛盾的方法一般针对的是相对独立的矛盾,比如能分析出问题涉及的两个工程参数A和B,当A得到改善时,B则变得恶化。但如果面对的不是独立的矛盾,而是一个矛盾集合体,比如参数A的变化还受参数c的变化影响,参数B的变化还受参数D的变化影响,而参数C和D之间也有牵连……对于这样复杂的矛盾体,TRIZ理论并没有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要解决这样的创新问题,也许还要涉及到与其他创新设计方法的结合。

参考文献:

[1] 郑称德.TRIZ的产生及其理论体系――TRIZ:创造性问题解决理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

[2] 丁俊武,韩玉启,郑称德.创新问题解决理论――TRIZ研究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1).

[3]杨清亮.发明是这样诞生的:TPJZ理论全接触(第一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4] 根里奇・阿奇舒勒.创新算法――TRIZ、系统创新和技术创造力(第一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