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质量分析报告范例6篇

成绩质量分析报告

成绩质量分析报告范文1

[关键词]环境信息;环境报告;环境报告审计

[摘要]环境对经济的影响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环境信息逐渐成为人们决策必不可少的信息,而企业的环境报告是人们获得这一信息的主要来源。本文从环境信息类型和披露形式的分析出发,探讨了环境报告审计的有关问题。

随着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普遍提高以及政府环境法规的日趋完善,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和环境业绩、环境形象的关系日益紧密。对企业的广大关联方来说,环境信息已日益成为他们进行决策所需的信息。为了满足关联方的信息需求,为了更真实、完整地对外披露企业实际财务状况,也为了塑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形象,企业有必要对外披露环境信息。为规范地对外报告环境信息,环境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新兴分支正逐渐兴起。

而审计界,特别是对民间审计来说,在理论和实践上对环境报告审计加以研究和探索也很有必要,这是社会发展对审计提出的新的要求。本文试从环境信息类型和披露形式的角度,探讨环境报告审计的有关问题,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环境信息类型和披露形式

根据环境会计的实践和有关理论论述,环境信息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环境财务信息和环境绩效信息。

(一)环境财务信息

环境财务信息反映的是环境事项给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带来的影响。所谓环境事项,根据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公布的《受环境问题影响的财务报表的审计》指南和国际审计实务公告第1010号《会计报表审计中对环保事项的考虑》,主要由这样四方面组成:一是积极从事预防、降低和修复环境污染或者是致力于保护资源的活动(包括自愿的、合同规定的以及法律法规要求的);二是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后果;三是对其它单位或自然资源造成环境损害的后果;四是由法律法规要求而导致的负债。这些环境事项的存在可能给企业带来明显的财务影响:如可能损害资产,从而需要减低它们的账面价值;由于违反法规而需要预提用于赔偿、诉讼、清理的准备金;由于给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形成真实的确定性负债及或有负债;在经营成果方面,主要的影响是各种各样的环境支出,包括环境管理费用、排污收费、罚款、污染清理支出、恢复支出、停工损失等。这些财务影响即构成了环境财务信息的主要内容。

根据环境财务信息的性质,对其确认和计量完全可以在现有的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基本原则下进行,也可以通过现有的财务报告进行披露。当然,为使信息使用者获得更明确的信息,仍需要改进财务会计的处理和报告方式。而对环境财务信息进行专门的和详细的披露,具体可通过在现有的财务报表内增加项目,或增加附表、补充报表来揭示。不管其具体披露方式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些信息也需要独立的民间审计师的审计鉴证。包含环境财务信息的财务报告,已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财务报告了,从环境会计角度看,它也是环境报告的一种方式,只不过是一种非独立的方式。我们可称之为“非独立的环境报告”,把它作为我们环境报告审计的对象之一。

(二)环境绩效信息

环境绩效信息主要反映关于企业环境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应环境责任的要求,企业需加强对其所使用的资源的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外报告环境绩效信息。

对于环境绩效信息的披露,在理论和实务上还处于研究和尝试阶段。从各国学者对环境绩效报告的论述看,虽然看法不尽一致,但还是能归纳出一些共同点来:(1)和环境财务信息的披露不同,环境绩效信息宜编制独立的环境报告来披露,可称之为独立的环境绩效报告。因环境绩效信息若在现有的信息披露工具中加以揭示,必然造成信息分散,从而不利于对环境绩效直接得出结论。而编制独立的环境报告将使环境绩效的披露更加集中、全面和系统,有利于对环境绩效进行恰当的评价。(2)与财务报表不同,环境报告的编制可能更多地使用非货币指标。由于环境问题的特点,相当一些环境问题不能以货币衡量,而只能采用某种技术或实物指标。当然,随着环境会计研究的不断深入,将来有可能实现货币量化,用经济和财务指标来衡量环境绩效,但可以想见,那样的经济和财务指标与传统会计中所理解的也将大不相同。(3))环境信息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质量情况,如污染物排放情况、主要质量指标的达标率等;环境绩效指标和计量结果,如环境效益和环境成本费用的计算分析。(4)编制环境报告可同时采取文字叙述、表格、图形等多种方法。(5)编制的环境报告应和财务报表一样是通用报表,要同时适用多方面的信息需要。(6)环境报告也需要由独立的第三者进行审查验证。

二、环境报告审计问题探讨

(一)非独立环境报告-环境财务信息的审计

如前所述,非独立环境报告审计主要指对财务报告中的环境财务信息的审计。执行该项审计的审计人员仍应是注册会计师,从审计类型上看,仍属于财务审计范畴,可继续采用财务审计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审计验证;审计过程中仍应遵循现有审计准则。

对这样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和传统的财务报告审计有什么不同呢?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审计目标略有不同

一般而言,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就是对财务报表是否在诸如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变动等所有重要方面根据公认会计原则或其它要求公允地予以披露而表达意见。那么考虑到环境问题,审计人员的目标还包括要取得足够的证据,以此来证实企业的财务报表(或报告)中对受到环境问题的影响的项目已经公允地揭示。

2.审计依据有所变化

毫无疑问,环境审计中有关环境法规将成为新的审计依据。另外,由于环境事项的特殊性,从长远看,务必制定权威的会计准则来明确地规范环境事项给财务报表带来的影响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到那时,这些会计准则将成为审计人员判断环境财务信息披露公允性的依据。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制定了这类准则,在这样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只能根据已有的会计准则来作判断,这客观上给审计人员的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

3.对审计人员的要求较高

一方面,由于环境成本、环境负债等项目的确认和计量与环境知识、环境法规有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环境及法规知识,来对这些项目的合理性、可靠性作出判断。因为环境法规往往很复杂、具体,环境知识有较强的专业性,通常已超出了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为此,需要利用工程师、律师等环境专家的工作。但不管如何,审计人员还是会被要求有足够的环境法律法规知识,以发现因违反法规行为而导致财务报表重要错报的情况。

另一方面,因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特别是对未来的影响)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在确认和计量时需要更多的判断、估计,这显然对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和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在还未制定相应的环境会计准则的情况下。

4.审计风险相对较大

一方面,环境财务信息的不确定性、专业性的特点,难免给审计人员带来一定的风险。另一方面,从环境问题可能导致的严重财务后果看,也孕育着较大的审计风险。

随着社会对环境越来越重视,企业为破坏环境而承担的成本和负债数额可能非常大,并且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如二十世纪北美最严重的灾难性事件——Hooker化学公司案例中,Hooker公司为其几十年前的废料掩埋行为被判承担了约2.6亿美元的清除费。这种巨额的支出会给企业财务状况带来严重影响,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可以设想,一旦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中后来被证实没有正确完整反映出环境支出、或有负债这些信息,虽然并非审计人员的过失,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注册会计师的声誉。

因此,对这种非独立环境报告进行审计时,注册会计师应加强风险意识,在审计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防范和降低审计风险。包括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行业性质,以及该行业所可能面临的环境风险;了解可能涉及报表中环境信息认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涉及或有负债的认定或会计估计的政策与程序;充分了解企业与受环境问题影响的账户和业务有关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时充分考虑环境固有风险;必要时寻求环境专家的帮助等。

(二)独立的环境报告——环境绩效报告的审计问题

非独立的环境报告审计还是注册会计师比较熟悉的业务,而环境绩效报告审计是注册会计师的一项新业务。下面着重从审计人员的资格要求,审计技术和方法及审计依据这几方面来分析这两类报告审计的异同。

1.审计人员的资格要求

(1)从职业道德水准上说,不管是非独立环境报告还是独立环境报告的审计,都要求审计人员必须独立、客观、公正。所谓独立,是要求审计人员与委托单位之间必须毫无利害关系,既具备形式上的独立,又具备实质上的独立;所谓客观是指审计人员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使主观与客观一致,做到审计结论有理有据;所谓公正是要求审计人员应当具备正直、诚实的品质,公平正直、不偏不倚地对待有关利益各方,不以牺牲一方利益为条件,而使另一方受益。

(2)从审计人员的个人素质上来说,两类报告的审计有较大的差异

①独立环境报告的审计人员必须拥有更多的环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环境绩效报告中技术、实物等非货币指标占很大的比例,即使是货币指标也可能和传统财务会计中所理解的大不相同。对这样的报告进行审查验证,对环境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远比会计、财务、审计知识更为重要。所以,和非独立环境报告审计相比,环境绩效报告审计对环境专业知识的要求要高得多。业务本身要求从业人员除懂得财务、审计知识外,还要涉猎社会学、统计学、经济学、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够从技术上认清考察对象可能受到影响的媒体——空气、水、废水、危险废弃物、固体废弃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否则,就无法衡量被审事项的环境成本和效益,审计报告也就没有充分的说明力。

②对审计人员的个人能力和技能也有更多的要求。环境审计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与其他环境审计人员共同合作,进行沟通。审计人员要有根据证据进行合理判断的能力,要有对于审计项目所在地区的文化和作出积极反映的能力。

③从培训以及认证上说,独立环境报告的审计人员必须经过必要的培训及通过一定的资格认证后才能进行环境审计,这种认证不同于注册会计师的资格认证。如在我国,只有通过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下设的“中国认证人员国家注册委员会环境管理专业委员会”的前期培训,并获得结业证书,并在之后接受在职培训,通过一定标准的审计人员才可能开展环境审计业务。

2.审计技术和方法方面

很明显,环境绩效报告的审计不同于常规的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也有别于常规的绩效审计,因此审计技术和方法也必然有所不同。通常认为,常规的审计方法,如观察、函证、检查、计算等也适用于环境审计,但是这些方法要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治理紧密联系起来才能用于环境审计,其对审计取证的重要性也有所降低。除运用一般常规审计方法外,也必然要求运用一些不同于常规审计的技术和方法,这些方法往往是“非审计技术”,而是相关学科的方法。如为验证诸如污染物排放量、污染物浓度等指标的真实性,需要环境测量的技术和方法;对披露的环境效益和费用信息,需要运用环境经济学的费用效益分析法、经济评价法验证其合理性。

费用效益分析方法,是从整个社会角度出发,分析某一项目对整个国民经济净贡献的大小。它不同于纯财务上的分析。企业财务上的分析主要是指企业内部费用和效益问题的评价,而费用效益分析是指从全社会角度考虑费用效益问题。20世纪70年代后,环境公害事件屡屡发生,经济学家开始将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应用于环境污染控制的决策分析,对环境质量的变化进行评价。近十年来,我国在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作了不少工作,除了宏观区域的费用效益分析之外,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费用效益分析也作了尝试。环境效益和环境成本费用将是企业环境绩效报告的重要内容,对此内容进行审计,自然要用到费用效益分析方法。

环境经济评价方法是指审计人员对环境的状况、质量和为环境提供的服务的经济价值直接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主要使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市场法、调查评价法等方法来对环境质量效益和环境质量费用进行评价。

3.审计依据方面

成绩质量分析报告范文2

财务报告,也称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状况说明书,其中,会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体和核心,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相关附表。公司财务报告的功能在于以货币形式提供关于企业经济资源、义务以及影响它们经济活动的连续记录。这些项目及其任何变化按照编制报表日公认的财务会计准则加以确认和计量。财务报告的目的是提供关于企业及时、相关、可靠的量化的财务信息。

财务报告关系到高级管理者所关注的许多问题,如公司战略、与股东的关系、公司股价、股利政策及资本结构。由于信息不对称,财务报告使用者很难获得公司全面、准确的内部信息,获得信息的手段和渠道比较缺乏,分析公司财务报告就成为较佳的信息获取手段。

一、注意阅读审计报告

公布公司的财务报告通常会附有一份由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专业的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完成预定的审计程序以后出具的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表示意见的书面文件。它是对整个财务报告质量高低的总体评价,一般有四种类型: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拒绝发表审计意见。这四种意见中,后三种属于不利意见,注册会计师将对其提出不利意见的决定作出必要的说明。与财务报表一起的审计报告必须与报表一起阅读。分析财务报告时,应当特别注意这些不利意见,尽量剔除引发这些不利意见的错误根源所造成的影响,以期获得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政策选择分析

财务会计和披露决策反映了许多基本惯例或概念,它们或多或少地被接受并用于指导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在实务中,会计惯例多是功利主义的,它们之所以被接受源于它们有助于涉及会计数据的决策。会计政策的选择形式上表现为企业会计过程的一种技术规范,但其本质却是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和制度的安排。公司经理人员被允许作出许多与会计有关的职业判断,因为他们最了解公司的经营和财务情况。公司管理层的财务决策对财务报告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包括影响财务报表数据、分析人员对数据的理解、会计规则的选择、科目调整、格式选择和计量判断等。

财务报告分析的目的就是对交易和事项加以确认、评价公司会计数据反映经济现实的程度以及执行会计政策的正确性。分析公司运用会计政策灵活性的性质和程度,确定是否调整财务报告的会计数据,以消除由于采用了不恰当的会计方法而造成的扭曲。

一般来说,分析一个单位选择会计政策、估计的程序是:1.辨明关键的会计政策;2.评价会计灵活性;3.评价会计战略;4.评价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5.辨明潜在亏损;6.消除会计扭曲。

三、全面分析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的主体和核心是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及其相关附表。表与表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单独分析某个报表是不可能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发展趋势了解全面的。因此,将报表与报表分裂开来分析是得不到全面、可靠的信息的,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正确地分析应是全面和系统的,如在分析销售收入时,单看利润表上的销售收入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因为有些收入可能是通过赊销方式取得的,并不是所有在利润表中的收入都已变成“真金白银”,这时分析销售收入就要结合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项目、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栏目中的数字进行分析,如果结合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有关情况说明则更佳。在分析财务报告时寻找报告中的关键数字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分析报告时的重要技巧,不可轻视和忽略。一拿到报告就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阅读和分析是不明智的,这样做没有方向,没有重点,前看后忘,得到的信息只能是片面和零乱的。一般来说,拿到报告后,先审阅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现金流量等几个反映总体方面的关键性的数字,对企业的经营规模、经济效益、财务状况有一个大体的印象。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一步分析,如债权人更关心收益质量和资产的安全性,而投资人则更关心成长性方面的数据。将上述数字与本企业上年指标相比,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等,寻找其中正常的或可能异常的迹象,便于在具体分析时能够把握大局,抓住重点,使具体分析更具针对性,提高分析效率,增强分析的准确性。在作财务报告分析时,一定要重视对报表附注的分析,因为许多在报表中未能反映的信息往往通过附注予以披露,如公司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账户余额详细说明、表外负债及风险、或有负债等信息。在分析会计数字之前必须先阅读附注。

四、合理运用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比率是解释财务报表的一种基本分析工具,它通过一些数学方法把财务报表中的某些项目联系起来。财务比率是对财务报告信息进行重新组织的结果。比率分析旨在评价公司当前和过去的业绩,并判断其业绩是否能够保持。财务比率分析应根据公司和公司所属行业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从中找到一些对分析公司及其所属行业有用的线索。包括:将公司与同一行业内的比率对比;将公司在各个年度或各个会计期间的比率对比。财务比率分为四类:一是流动性比率;二是偿债能力比率;三是资金管理能力比率;四是盈利能力比率。就具体目的而言,不同财务比率的作用大小是不一样的。在开始分析时,应就自己分析的目的来选择相应的比率类型,然后计算那些最能达到目的的比率。在分析时,要将一定时段内的某一比率与标准进行对比,深入分析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异和原因,最好从多角度来对多种比率进行比较,加深对财务报表的理解。

但要注意,财务比率分析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是因为:一是财务数据可能会受到管理层的重大影响。二是比率分析只反映数量性的信息,对诸如管理层道德观、能力等质量性因素未考虑。三是因为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不同,公司间比率的比较可能有误导性。四是孤立的一项比率没有太大意义。五是根据财务报表计算出来的比率反映的是公司过去的情况。所以,运用财务比率分析时,不要被其误导,只有灵活使用,才能使之成为一种有用的分析工具。

五、重视收益质量与成长率分析

在为一个公司的股票进行定价时,投资者一般会通过研究公司财务报表所反映的收益水平和收益变动情况,结合公司目前和未来经济价值创造能力来作出评价,这项研究和评价称之为收益质量分析。收益质量分析着重进行两项评价:一是公司收益质量的绝对水平;二是公司收益质量的相对变化。绝对收益质量评价影响到公司的价格收益倍数;收益质量变化体现了公司经济价值的正面或负面的变动,这个变动是由营业环境或财务环境的变化或者前景变化引起的。

通常收益质量评价可以做如下解释:高质量收益指标较好地反映了公司目前的状况和未来前景,同时表明管理层对公司经济现状的评价较为客观;反之,低质量收益指标表明管理层可能夸大了公司真实的经济价值,对公司状况进行了粉饰,或者表明管理层没有客观地反映公司目前的状况和未来前景。收益质量上升表明管理层的决策越来越客观地反映了公司环境,同时也表明了公司增加经济价值不是依赖于降低收益的质量,而是提高了创造能力;反之,收益质量下降表明相对于过去,公司目前状况和前景正在恶化,管理层通过降低收益质量来增加收益,企图向外界传达比公司实际状态要好的经济状态信息。可见,收益质量分析突出了公司目前和未来的替换价值创造,因而可称之为实质性分析。

要分析收益质量应特别注意识别“会计红旗”。会计红旗表示公司收益下降或对收益不利的影响因素,如审计报告有异常的言词;公布日期比正常的日期晚;应收账款的增长与过去的经验不一致等等。“会计红旗”可能暗示,公司特征正在发生变化,公司的会计数据具有潜在误导性,或者在分析报表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

成长率分析对公司的定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公司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销售收入、收益及股利的预期成长率。一般来说,成长特点和成长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步骤:1.对成长率的各个变量进行数量计量;2.说明各种成长来源,包括成长来源的数量性分析,也包括质量性分析,重点是各种来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公司经营特点和财务特点、研究会计期间的外部环境及其变化趋势;3.预测未来的成长水平和预测分析可能的财务效率和经营成果。

无论是收益质量分析或成长率分析,都要着重对现金流量表进行仔细地分析。分析现金流量表,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很有价值的信息,可以看出资产和负债之间关系的变化,特别是收益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是收益质量分析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如虽然收益增加了,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减少了,这表明收益增长可能是通过非经营活动取得的;股利低于收益但高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这意味着目前的股利水平可能是不可持续的。

六、参考其他重要的信息

成绩质量分析报告范文3

关键词:信息质量 股东权益 市场价值

自《证券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证券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一直在不断完善,并逐步形成了以《公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试行) 》为具体准则的信息披露法律体系。然而,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不及时、不准确,重大事件不按规定及时公布,或者保密性不强等问题还是时有发生,如何从上市公司信息质量内涵特征出发,建立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数,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提供一个客观评价标准,进而研究信息质量与股东权益和市场价值的关系,对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要借鉴意义。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信息披露是投资者判断公司内在价值,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信息披露质量高低与证券市场有效性密切相关。国外学者在信息披露质量方面的研究比较广泛, Madhavan(1995)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公司股价与信息透明度具有正相关关系。Razaur(2002)以不完全契约为理论基础,讨论了信息披露对公司治理以及公司价值的影响, La Porta、Lopez-de-silanes、Shleifer和Vishny从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和投资者权益保护关系的角度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不同产权制度和市场制度对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影响(黄娟娟,2006)。Shaw (2003)分析了信息披露质量和盈余管理之间关系,揭示了上市公司可通过非预期盈余(DA)管理影响投资者决策。Dulacha G_Barako(2006)认为企业的战略意图是与投资者建立并维持长期价值关系,信息披露是企业与投资者建立这种关系的重要方式,并强调非财务信息披露对这种关系建立起到重要影响。

(二)国内文献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2006)提出的中国公司治理指数(CCGINK,简称南开治理指数)中,信息披露评价系统是一个子系统,该系统从完整性、真实性、及时性三个方面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进行评价。唐跃军、程新生、吕斐适(2005)以信息透明度为核心选择完整性、真实性、及时性为评价信息质量的三项评价指标,构建了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数。谢志华、崔学刚(2005)设计了由强制性信息披露和自愿性信息披露项目所构成的信息披露指数,以此定义信息披露水平,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市场推动和政府监管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学者针对信息披露质量问题也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张宗新、朱伟骅(2007)利用时差(Time gap)指标、非预期盈余和单位时间内披露公告数量对信息披露时间选择,信息可靠性以及披露频率对信息质量影响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公司在披露时间、披露频率和披露精度方面的权衡选择行为,以及重大事件公告前后公司股价的市场反应,考察了重大信息在内部股东和外部投资者之间分布状况,以此揭示了信息含量、信息质量以及信息披露行为策略。吴文锋等(2005)以我国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及其补充更正公告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定期报告补充更正的普遍化和持续化趋势,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不高,投资者没有正常判断和接受信息,信息披露的市场效率较低。黄娟娟、肖珉(2006)以收益激进度和收益平滑度构造了总收益不透明度指标,并以此度量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分析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再融资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认为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情况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黄志良、刘志娟(2007)以深交所2005 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为研究内容,选取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及财务经营状况等方面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及财务经营状况等方面的因素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显著相关。王勇(2009)以深交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考评结果衡量信息披露质量,以净资产收益率衡量公司绩效,并建立了联立方程进行分析,认为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样本选取的范围是2009年发生重大资产重组的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其中,剔除了信息披露出现重大差错的上市公司,最终选取样本公司为49家。样本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网。

(二)研究方法 首先,构建以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保密性为评价指标的四维度信息质量评价体系,对四指标赋值,采用主成份分析法构建上市公司信息质量评价指数(IDQI)。然后,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信息披露质量指数与股东权益和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以信息披露质量指数作为解释变量,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市盈率、市净率为被解释变量,建立线性模型,利用Eviews统计软件对模型回归及显著性检验。

(三)信息质量评价指数(IDQI)的构建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对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及影响强度的分析,选择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和保密性四个一级指标构建信息披露质量指数,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抽取影响信息披露质量的主成份,以主成分加权均值作为上市公司信息质量指数。信息准确性是指上市公司的信息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有些公司不重视投资者的权益,对其所的信息不经过仔细的校对,而有些公司则有意不准确信息,操控股票市场价格,误导投资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这些都将对投资者权益产生影响。信息完整性是衡量上市公司信息是否全面无保留。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公司控股人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投资人权益,故意隐瞒有效信息,使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形成信息不对称,投资者不能充分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不能准确衡量公司业绩,造成投资决策的失误。信息及时性是衡量企业能否迅速有效信息。信息延误会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及时性,进而影响投资人权益。信息越远离发生期,说明该公司越有可能存在暗箱操作的问题。信息保密性是衡量企业发生重大事件在法定公布日前,信息有没有外漏。如果在正式披露前发生信息泄漏,会导致内幕交易,股票价格提前出现异常波动。当该项信息正式披露时,股价市场反应与信息实际含量应该导致的反应不一致。为了对上述四个一级指标进行测评,本文构建了下表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具体如(表1)。

本文采取主观赋值方法测评一级指标,赋值方法如下:(1)准确性:年报业绩预告与公告结果的一致性是反应信息准确性直接有效的方法,该项指标的测度赋值如下:公司有业绩预告且年报公布的业绩信息与业绩预告预测一致的赋值5分;与业绩预告不一致按照与业绩预告误差百分比划分为0-20%、20%-40%、40%-60%、60%-80%、80%以上五个档次,分别赋值5、4、3、2、1分。业绩预告中信息含糊不清的,如:用大约,左右的,赋值3分;业绩预告、年报有更正的在上面赋值基础上扣1分。(2)完整性:完整性主要通过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公告情况、年报审计结论、媒体对公司信息披露的质疑、公司澄清公告及公告补充信息等方面进行判定。具体测度赋值方法如下:完全公布重组流程且实施与公告信息一致、年报审计为无保留意见、无媒体质疑的赋值最高分5分。其中,如有重组信息修改、补充完善、变动公告、业绩预告修正、年报补充、年报审计有意见保留、媒体质疑、公司澄清公告等,每发生一项扣一分。(3)及时性:采用年报时滞日进行衡量,衡量方法如下:以年报时间与上一年12月31日相比较,法定年报时间在4月30日前,共计120天,按日期在120天中的比重赋值,越接近12月31日的为越及时,赋值区间为[5-1]分。(4)保密性:重大事件将影响公司股价变动,如果信息在正式披露前泄露,股价在信息正式披露日前将发生异常波动,至信息正式披露日股价反映减弱。因此,本文选取信息披露前后股价变动的幅度衡量信息保密性,方法如下:如果重大事件信息正式披露日,公司股票价格有相应的变动幅度,说明公司信息保密性好,如果股价变动幅度与重大事件内容不一致,说明信息已提前泄漏,市场对此信息反应失灵,保密性较差,此指标采用百分比赋值。

(四)变量选取和模型建立 选取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作为衡量公司经营绩效指标,市盈率,市净率作为衡量公司市场价值指标。指标符号及含义如(表2)。以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市盈率、市净率为被解释变量,公司信息质量指数为解释变量,构建回归分析模型,模型如下:

EPS=α+βIDQI+μ1;BVPS=α+βIDQI+μ2;PB=α+βIDQI+μ3;PE=α+βIDQI+μ4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主成分分析本文中信息质量指数是利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如(表3)和(表4)。可以看出,前两个主成份特征值分别为1.405、1.095,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为62.590%,前两个主成份可以完全包含原始的四个指标,其中,主成份1主要涵盖了及时性和保密性指标,主成分2主要涵盖准确性和完整性指标。根据主成分系数矩阵可以得到因子得分函数:

F1=0.284X1-0.650X2+0.804X3+0.506X4;F2=0.851X1+0.576X2+0.046X3+0.191X4

接下来对主成分分析得到的结果进行综合判定,以每一主成份对应的贡献率为权重,对前两个主成份进行加权平均,构建上市公司信息质量评价综合判定函数:F=0.35127F1+0.27382F2

本文应用主成份分析计算得出的综合评价函数,能合理地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作综合评价,算法简单直观。

(二)回归分析以公司绩效指标为被解释变量,以信息质量评价指数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从回归结果看:当被解释变量分别为每股收益和市盈率时,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R2分别为0.001384和0.003209,模型拟合度差,没有通过检验,也就是说回归方程内的解释变量基本不能解释被解释变量,结论为每股收益和市盈率与IDQI无相关关系。当被解释变量为每股净资产,市净率时,拟合优度R分别为0.036616和0.017283,也没有通过检验。一般认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质量较好的公司有较高标准的公司治理信息,而管理层更愿意向投资者和市场及时传递公司信息以获得良好声誉和投资者信任。同时,公司若拥有良好的财务和经营绩效信息,管理层有向市场及时完整这一信息的意愿,延迟披露或不完全披露等消极信息披露意愿较低。从实证结果看,2009年沪深上市公司信息质量与公司绩效相关性不显著,这与king(1990)等人研究结论一致,本文认为以下原因导致实证结果与理论逻辑相悖:一是不完善经理人市场致使公司经理层缺少外部竞争压力。激励作用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是给有能力,有努力工作意愿的经理人以适当刺激,唤起经理人努力工作动机,强化行为,产出更多与投资人利益一致的工作成果。当公司经理人缺少外部竞争压力时,有能力提高公司经营绩效的经理人不一定能被配置到能够发挥作用的合适岗位,在此情况下给在位的经理人再多激励也不一定能提高公司经营绩效,公司治理水平难以提高到对公司经营绩效产生强促进作用的水平。二是非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披露信息行为多为按照相关监管部门要求的强制性信息披露行为,是人法定的和契约性义务,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好坏没有直接关系。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提高公司内在价值指的是自愿性信息披露,理论认为,当公司经营绩效较好时,经理人为了保持他们职位和报酬的持续性,有动机自愿披露较多内部信息,反之,自愿性信息披露动机下降。三是从公司经营绩效内外部影响因素看,对公司经营绩效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外部宏观经济环境、产业环境以及产业政策。健全市场环境中的公司治理水平上升能产生对股东权益能起到保护作用,但作用的强度远不及上述三因素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查阅文献发现多数以国内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支持公司治理水平与公司经营业绩不相关的结论。为了保证信息质量测量维度全面,研究中选取的样本为2009年发生重大资产重组的沪深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重大事件信息披露具有较大信息含量,但从实证结果看信息质量与公司市场价值不相关,说明重大事件信息已提前泄露。不同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分布严重破环了证券市场公平秩序,对外部投资者权益造成严重损害 (张字新等,2007)。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破坏了信息质量与公司内在价值、市场价值间的逻辑关系,选择性信息披露强化了信息内容及传递的无序,破坏了由信息质量到公司治理水平再到公司市场价值间的链条逻辑,致使信息质量与公司市场价值不存在规律性关系。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2009年发生重大资产重组的49家上市公司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会计绩效、市场价值不相关,这说明我国证券资本市场在制度设计与市场运行方面还存在与市场建立初衷不一致的地方,为完善我国证券资本市场制度,提高市场效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经理是职业化的经营管理专家,其经营才能具有高度资产专用性,是社会稀缺资源。经理人市场是把有能力经理人配置到能够发挥作用岗位的媒介,健全经理人市场保证经理人流动的交易成本低,这样才能对在位经理人构成压力。构建有效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核心是通过职业经理人市场机制的合理设计,使市场参与主体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行事,实现职业经理资源的自然流动和合理配置。二是强化对义务性信息披露监管。既然强制性信息披露是人应尽义务,政府监管部门就应当在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及监管,如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保密性等方面,以及对蓄意违反信息披露法规的调查和处罚等问题上加强监管。三是细化自愿性信息披露相关法规。自愿性信息披露虽然给决策相关者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然而,并不是信息披露越多越好。企业的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与企业的商业秘密息息相关,任何上市公司都不可能将公司所有的信息暴露于公众,特别是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关的信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过量的自愿性信息将加大监督成本,信息使用者很难辩析信息的可靠性。如果对自愿性信息披露失去监管,有可能被公司管理层或利益相关者利用自愿性信息披露操纵股票市场价格,损害中小投资人权益。

参考文献:

[1]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6年第3期。

[2]张宗新、朱伟骅:《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实证研究》,《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3]吴文锋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制度建设与市场效率》,《第二届中国金融学年会论文》2005年。

[4]黄娟娟、肖珉:《信息披露、收益不透明度与权益资本成本》,《中国会计评论》2006年第1期。

[5]黄志良、刘志娟:《股权结构、公司治理、财务状况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财会通讯》2007年第6期。

[6]王勇:《基于公司治理的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财会通讯》2009年第11期。

[7]Madhavan A.Security Prices and Market Tran sparency.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1995.

成绩质量分析报告范文4

一、精心组织,扎实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

一是强化会前准备。做到了广征求、明议题、多沟通。在前一阶段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活动,针对审计工作转型,广泛听取多方意见,鼓励党员干部献计献策。紧扣“创新审计理念,服务县域经济”这一主题,明确了会议议题,深入查找支部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同时,做好前期的思想沟通工作,党组成员交心谈心,坦诚交流思想,撰写较为深刻的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使每位支部成员对开好民主会做到了心中有数,提前作好了准备。

二是认真开好会议。民主生活会上,各成员总结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来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并结合民主生活会前征求的各方面意见,提出了整改的初步设想。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找准了三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够,把握机遇能力不强;二是年度审计项目任务太重,业务学习时间太少,与外部交流学习的机会不多;三是深入基层调研工作不够,审计工作质量水平不高。这次民主生活会,达到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目的,实现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三是切实进行整改。针对民主生活会上查找出的不足,支部制定整改方案,从两个方面进行全面整改: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制度建设和强化党的建设,引导广大审计干部深入思考审计工作的本质,树立科学审计理念、民本审计理念、绩效审计理念、免疫系统审计理念,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进一步提升审计质量。从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和规范审计程序入手,加强培训工作,实施全程管理,改进审计工作方式方法,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不断提升审计质量和水平。

二、严格把关,认真撰写领导班子检查分析报告

一是早准备。在撰写分析检查报告前,严格按照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要求,组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及调查问卷,多渠道、多方面听取退休老干部、审计一线干部职工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初步梳理、归纳,认真有序地完成了调查研究、征求意见、意见汇总与反馈等前期工作,为撰写分析检查报告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是严要求。局长充分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主持分析检查报告的谋划撰写工作,明确提出起草要求,对提纲的具体内容逐条进行分析指导。党组成员对分析检查报告提纲进行研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分析检查报告问题找得准,原因分析得透,思路措施实。

三是求实效。经认真分析、反复讨论,多方征求意见,深刻查找原因,形成了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充分反映了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识及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局取得的成绩,全面系统梳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审计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审计管理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审计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三个影响和制约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并明确了下步发展的措施,为下一步整改落实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汇集民意,积极组织群众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

成绩质量分析报告范文5

关键词:食品饮料业 社会责任报告 信息披露

一、引言

食品是人们生存生活的基本前提,是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食品安全关系重大,而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却层出不穷。特别是接连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如三鹿、双汇等曾在行业中享有良好声誉的领导者都涉足其中,更对行业形象造成极大打击。如何使行业走出失信困境,并使民众真正享有安全、健康的食品,除了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更需要食品企业自身的努力和提升。从信息披露的角度来看,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社会责任报告对食品安全等相关信息进行详细的披露,有利于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改善社会责任管理,更是重拾公众信心的有效手段。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有责任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披露环境信息,承担社会责任。根据证监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上市公司共有13个行业大类,其中食品饮料业包括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的概念是1924年美国学者奥立佛・谢尔顿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企业经营战略对社区提供的服务有利于增进社区利益,社区利益作为一项衡量尺度,远远高于企业的盈利。随后,受托人观念、利益平衡观念和服务观念扩大了传统的社会责任理念的范畴。人们认为作为个体的企业及管理者不仅要满足股东的权益,而且要满足顾客、雇员和社会的需要,有义务承担社会责任去造福公众。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绿色生产、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广泛传播及各国政府和组织制定的法律法规、相关标准的颁布,企业普遍被认为负有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慈善责任在内的多项责任。随着企业活动对社会的影响日益深入,以及不断高涨的社会责任运动,人们要求企业扩大其披露范围特别是披露其政策和经营活动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20世纪早期就有企业开始在年度财务报告中以简单描述的形式披露一些社会责任信息。例如美国钢铁公司从1905年起,开始在年报中披露雇员住所、建设社区等相关信息。20世纪80年代起,为了应对激进环保组织的责难,西方企业不再满足于只在财务领域或媒体中提及其在环境领域的表现,开始独立于年度报告专门披露有关环境内容的环境报告。1989年,挪威的Norsk Hydro公司公布了全世界第一份独立的企业环境报告。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利益相关者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推行,逐渐演变出“健康、安全和环境报告”、“企业责任报告”、“三重底线(Tripe Bottom Line)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等诸多不同名称命名的非财务报告。目前,全球优秀公司通常都会将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战略、方式方法,以及其经营活动对经济、环境、社会等领域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取得的成绩及不足等信息,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通过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向利益相关方进行披露。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中,学术界一直努力在寻找能够客观衡量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计量方法。Waddock和Graves(1997)将企业社会责任的计量方法归纳为调查工具选择法、声誉指数法、内容分析法、行为感知计量法、案例研究法等。Maignan和Ferrell(2000)则将计量方法分为三大类:专家评估法、单项和多重指标评价法和管理者分析法。Turker(2009)综合他们的观点,归纳出声誉指数法、单项和多重指标评价法、内容分析法、个体层次上的CSR计量法和组织层次上的CSR计量法。我国学者李皎予、宋献中(1989)和孟凡利(1994)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计量的基本方法,包括成本效益法、成本支出法和文字表述法等。李正、向锐(2007)归纳出社会责任会计方法、声誉评分法、内容分析法和指数法,并认为指数法是较为公正客观的企业社会责任衡量方法。由上可知,在企业社会责任的计量方法上,界限比较模糊。综合以上观点,本文采用了国内外学者运用比较普遍,能够较好体现出利益相关者理论思想,被认为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设计较好、也较容易理解的指数法来进行研究。本文选取了沪深两市食品饮料业上市公司2006年至2010年间公开的53份社会责任报告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了报告的披露概况并对报告中各小类信息分定性和定量描述两种情况进行分析,以试图为进一步规范食品饮料业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提供经验。

二、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现状分析

(一)数量分布 截至2011年7月1日,沪深两市的食品饮料业上市公司共有90家。本文通过上交所网站、深交所网站、企业官方网站、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资源中心等途径收集了2006年至2010年总计21家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累计的53份社会责任报告。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所示,可发现以下特点:第一,从2008年开始,报告的披露数量有所增加,但报告的企业数量仅占该行业上市公司总数的30%左右,数量仍然较低。第二,报告还未形成固定制度,虽然大多采用年度报告的形式,但缺乏连续性。如在2006年报告的5家上市公司均未在2007年继续报告;还有的上市公司在某一年报告后就再没有过,如南宁糖业和通威啤酒都仅在2008年过一次。

(二)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依据 目前,社会责任报告仍处于自愿披露的阶段,还没有被统一认可的编制指南,形式和结构比较散乱。现有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依据如表(2)所示。从表(2)可见,在2006年至2010年间我国社会责任报告的21家食品饮料上市公司中,大多数企业没有明确的编制依据,只有7家企业在报告中直接指明了其编制依据,且编制依据呈多元趋势,即没有任何一种指引被该行业上市公司普遍使用。其中较具影响力的是表(2)中编号为①、②、③的规范。而上述三者中前两者只是方向性的指导,只有社科院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有较详细的操作规范。因此,可以说我国食品饮料业上市公司编制的社会责任报告尚缺乏统一规范,编制的随意性比较大,可比性较差。

三、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内容解读及可信度测试

(一)社会责任报告的定性披露信息分析 李正和向锐将社会责任信息的范畴界定为环境问题类、员工问题类、社区问题类、一般社会问题类、消费者类、其他类共六大类十七小类的活动,以此来研究报告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本文参考这一观点来对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进行定性披露信息分析。在食品饮料行业,最为重要的社会责任就是确保其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不对其安全和健康造成损害。考虑到在食品生产中,原辅料的卫生安全对于产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健康安全的原辅料,绝对生产不出安全的食品。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有效运行是确保产品质量达到顾客放心、满意的关键。因此,本文将消费者类信息扩充,细分为质量标准认证信息、供应链管理信息、关注产品安全的其他举措等具体小类,以反映企业在产品安全上的政策和管理措施。最后为了解企业对社会关注度的重视程度,增加了对意见反馈表的统计。按照这一思路,整理出六大类二十一小类信息如表(3)所示。表(3)结果显示:(1)对于环境类信息,报告披露程度参差不齐。披露最为详尽的是污染控制及节约资源与能源方面的信息,分别有46份和42份报告进行了披露,占到报告总数的86.79%和79.25,披露较少的是环境污染恢复和支持有利于环保的产品,均不足25%。这说明该行业上市公司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还停留在比较被动的层面,普遍认为有责任去控制污染、节约能源,但对已造成的环境污染努力恢复和努力研发以主动提供支持环保的产品的意识尚未形成。(2)员工类信息披露的比较全面,主要注重员工健康与安全和员工培训以及其他(主要是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文化活动以增强员工精神凝聚力),但对员工失业安置信息披露的很少。(3)社会类信息披露的比较全面,披露最多的是公益捐赠、考虑社区利益和关注医疗、公共安全或教育,其他项目披露的比例也都超过了35%。(4)消费者类信息作为食品饮料业的关键信息,各具体信息的披露比例都不足65%,披露的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公众需要。特别是供应链管理和质量标准认证信息这两个关键指标,披露比例仅有60.38%和54.72%。从内容上看,对披露的信息描述的也较粗略,较多是概括式的叙述或表决心,流于形式。如有报告称“打造了一条完整的、有足够控制力的从农田到餐桌的新型食品安全供应链”,但没有供应链如何完整及关键控制点的描述,缺乏更为详细的在政策和标准管理上的信息;或只是提及本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有哪些,没有对其如何有效运行的描述,更缺乏具体数据或实例的统计说明。另外,许多公司担心在报告中公开违规事件会带来不良影响而选择不披露此类事件及其后续处理情况的说明。如双汇发展在2011年3月15日被曝光出 “瘦肉精”事件,但在随后公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对此重大违规事件只字不提。如果公司能够采取正面态度披露此事造成的影响以及为防控此类事件而采取的整改措施,确保消费者和公众的知情权,完全可以借此来传递公司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以及积极补救的态度和行动。(5)其他类信息中,主要披露考虑了供应商的利益,对债权人的利益关注披露的较少。(6)只有4份报告设置了反馈意见表,不便于读者和公司沟通,可见公司不太注意社会责任信息的社会关注度。(7)大部分企业第一次编制的报告比较详细,其后几年的报告内容重复,缺乏新意,看不出针对性的持续改进计划。有个别企业甚至了第一份报告后就偃旗息鼓,终止报告工作。

(二)社会责任报告的定量信息分析 根据《可持续报告发展指南》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的相关规定,报告的绩效指标主要分为经济业绩指标、社会业绩指标、环境业绩指标。本文参考了规定中的具体指标并借鉴了许家林和刘海英在研究央企社会责任报告中对关键绩效指标的选择,共选取了二十三个具体指标进行报告定量信息分析。需要说明的是,按上述指南的要求,某些关键绩效指标如经济业绩指标中的客户投诉率和责任采购比率等本应进行选取,但53份报告无一对这些指标进行披露。对此类披露比例为0的指标,就未纳入分析。据此得出的各年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从表(4)结果可以看出,2006年至2010年间,食品饮料业上市公司的报告的关键绩效指标披露整体披露比例较低,表明报告的定量披露水平远不如定性披露。除主营业务收入、公益捐赠数和环保总投资三项指标外,其他关键绩效指标的披露比例都不到50%。就三大类关键绩效指标披露来看:(1)在经济业绩指标方面,多披露了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净)额,而对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的披露比例都在10%以下。(2)在社会业绩指标方面,披露最多的是公益捐赠数量,有44份报告进行了披露;其次是纳税额和员工培训投入,分别为43.4%和32.08%;披露仅为10%左右或以下的是职业病发生次数、工伤事故、女性职工比例、残疾人雇佣率、志愿者人数以及员工流失率。反映出企业在自己应负担的对顾客和员工方面的责任不重视,多愿披露正面信息,对负面信息缺少披露。(3)在环境业绩指标方面,披露最高的是环保总投资、节约能源量以及废气废水排放量,而对单位产值能耗、单位水值能耗和废渣排放量披露较少,这可能和企业不太重视节能降耗的统计有关。

(三)社会责任报告的可信度测试 由独立的第三方出具审验报告,验证和评价报告的真实公允性,可以提高社会责任报告的可信,增加决策的有用性。53份报告第三方审验情况如表(5)所示。从表(5)可以看出,现有报告均没有独立的第三方审验意见。只有个别报告采用引述第三方点评的形式来证明其可信性。其他绝大多数报告未经过任何审验,缺乏可信度和公众认可度。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我国食品饮料业2006年至2010年间公开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报告的上市公司总体数量很低。如2010年90家上市公司仅有17家上市公司报告,且大多数是酒类公司,食品类公司只有6家。报告大多采用年度报告形式,但时间未形成固定制度,缺乏连续性。(2)各企业在编制报告时缺乏统一的具体编制指南,形式和结构比较散乱。(3)已的报告整体水平不高,内容空洞,与食品安全相关实质性信息缺失。许多报告用大篇幅描述企业所获荣誉,而对负面事件及其处理情况避而不谈。(4)报告的信息披露以定性描述为主,缺乏量化指标,对关键绩效指标的披露普遍不足,缺乏可读性和可比性。(5)的报告普遍未设置反馈意见表,不重视社会关注度。(6)由于缺乏强制性的第三方审计制度,的食品饮料业社会责任报告普遍缺乏可信度和公信力。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引导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并有规律地社会责任报告,并针对各行业制定可操作的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指南。(2)引入第三方审计制度,以增加社会责任报告的可信度。(3)企业在编制报告时应突出重要性,客观报告消费者等关注的食品安全相关问题。应主动披露负面信息及采取的预防、治理和善后措施。建议在报告后附反馈意见表发送给各利益相关方,以提高公众的关注度。(4)鼓励企业成立专门的社会责任职能部门规划、发展社会责任工作,以促进企业不断改进社会责任管理,提升社会责任报告质量,使报告真正成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管理工具。

参考文献:

[1]李正、向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会计研究》2007年第7期。

成绩质量分析报告范文6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著名的会计学教授StuartTurley指出,审计方法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风险导向审计这一重大变革。一方面,风险管理涉及的审计程序再分析的基础对控制审计成本有重要作用(Knechel,2002);另一方面,风险导向审计能更有效发挥其“免疫”效应,如发现会计误报或者财务舞弊(Knechel,2001)。因此,为了有效发挥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免疫”效应,引入风险导向模式的绩效审计,一方面有利于审计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审计成本并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近年来,很多西方国家对风险导向审计理念越来越重视,通过一系列举措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开展全面的风险评估,结合评估的风险确定绩效审计的范围及重点,进而实施绩效审计程序,其绩效审计风险理论体系逐步完善起来。国外先进的审计理念及审计实践中的问题促使我国开始重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高校专项资金也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但其绩效审计尚处于起步阶段,风险导向模式基本上没有应用到绩效审计中,其审计程序中也没有涉及风险理念。这可能不利于发挥绩效审计的“免疫”效应,也不利于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和进一步推广。随着政治与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各类风险必然会不断覆盖到政府及公共部门的业务。为此,如何充分发挥审计机关的“免疫”效应,加强风险管理,降低审计风险成为审计机关的重要任务。首先,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专业人员的匮乏增加了绩效审计风险。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具有专业性与复杂性的特点,审计机关和人员的首要任务是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不仅涉及财务会计及审计、信息网络等多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也涉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如国家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规定和管理办法以及新的政策动向,同时与统计、计量、计算机技术相关。目前审计机关或审计机构普遍缺乏全面融合审计、会计、法律、计算机网络的专业型人才,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缺失,不仅增加了审计工作压力,也影响“免疫”效应的发挥,更提高了绩效审计风险。同时,高校专项资金的长期性也导致审计判断的难度进一步增加。此外,大部分高校内部绩效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不高,自主性较差,给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增加了难度和风险。其次,传统的绩效审计理念增加了绩效审计风险。目前高校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工作处于探索阶段,绩效审计思想还受到财务审计理念的影响。高校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过程基本是参照财务审计工作流程,绩效审计的重点基本是围绕专项资金项目的特点及使用规定来确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选择是根据专项资金使用的成果、专项资金管理情况来确定,绩效审计的方法没有特定的技术,绩效审计的过程也缺乏完整的操作规范。这样的绩效审计工作不仅影响“免疫”效应的发挥,也增加了审计风险,进而影响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质量。最后,繁重的审计任务增加了绩效审计风险。近年来,随着高校专项资金投入比例的增加,国家对专项资金越来越重视,针对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过程出台了一系列绩效审计举措及要求,同时对专项资金绩效的审计质量和效率也作出了明确的指示。这种情况下,各级审计机关的审计任务无形中加重了,审计机构“免疫”效应的发挥变得迫切了。在审计的人力与物力不变的情形下,繁重的审计任务使审计机关及人员面临的绩效审计风险增加了。因此,为了进一步发挥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免疫”效应,提高审计质量,在绩效审计中引入以降低审计风险为目标的风险导向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免疫”效应中的风险导向模型

常规的财务审计一般是事后审计,其典型特点是根据事后的审计资料,结合审计标准,在核实审计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靠性的过程中,侧重于审计证据的错报和漏报。而绩效审计的过程不仅是事后审计,也涉及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其特点是不仅关注被审计单位事后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合规性,也侧重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对象的效果性、效率性、经济性。财务审计的审计风险模型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绩效审计风险作为审计风险的一个分支,看似可以运用上述审计风险模型,但是,该模型的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具有普遍性,没有针对性。很显然,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并没有考虑专项资金的特殊性,如专款专用、周期性长等。因此,在构建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风险模型时需充分考虑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特点,不能盲目套用传统的财务审计风险模型。鉴于绩效审计的特点,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绩效审计风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高校专项资金实际情况,本文定义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风险是由专项资金重大错报风险与专项资金绩效检查风险共同构成的,风险模型如下: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风险=专项资金重大错报风险×专项资金绩效检查风险=(专项资金固有风险×专项资金控制风险)×(专项资金绩效识别风险×专项资金绩效评估风险×专项资金绩效反馈风险)该模型中,专项资金重大错报风险,主要指高校提供专项资金绩效活动的审计证据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专项资金绩效活动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但因专项资金的特殊性,其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密不可分,在审计前阶段无法单独进行识别,故将两者统称专项资金重大错报风险。根据专项资金重大错报风险的特点可知,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审计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外部人员无法控制。因此,要发挥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免疫”效应,降低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只能在审计过程中控制并降低绩效检查风险水平。此外,财务审计的重大错报风险有很大的普遍性,其原理对于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也适用,且研究成果已经相当丰富,在此不作详细阐述。高校专项资金的绩效检查风险,尽管学术界对绩效检查风险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专门针对某个项目的绩效检查风险研究尚不多且不够深入,关于高校专项资金的绩效检查风险的探讨更是屈指可数。因此,专项资金绩效检查风险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专项资金绩效检查风险,主要是指审计人员通过预定的审计实施程序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证据上存在的某项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由此可知,绩效检查风险的大小受到审计人员主观臆断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可控风险。因此,要降低审计风险并提高审计质量与效率,需要审计人员充分了解、掌握绩效检查风险的特点及类型,运用、掌握正确的方法与技术评估并规避审计风险。下面从审计人员实施审计程序的角度将高校专项资金绩效检查风险进一步细分为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识别风险、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估风险、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反馈风险。

(一)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识别风险

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识别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就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时,由于对高校财务环境的不熟悉及检查工作不全面等造成的判断失当的风险。在审计过程中,因审计人员掌握的相关资料不齐全,运用的方法不当,数据的分析不深入,很有可能对潜在的风险识别不到,产生绩效识别风险。

(二)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估风险

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估除了涉及经济效益评价外,也离不开社会效益评价,是一个周期性、持续性且复杂性的过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时需要大量的资料来证明,如高校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申报资料、审核及审批管理制度、专项资金具体使用管理办法、监督检查制度、项目反馈、考评和公开制度等。繁锁的评价内容及依据导致审计工作内容复杂多样。同时,我国还没有建立完整、科学、合理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及绩效评价标准,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基本是由审计人员根据自身经验及主观判断进行审查、分析与评价,其绩效审计质量和审计结论很可能引起人们的质疑,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产生绩效评估风险。

(三)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反馈风险

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最终目的是根据审计过程提出审计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提出改进意见,促进被审计单位专项资金的规范、合理、有效运用。这不仅需要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有深入的了解,同时也需要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然而,目前我国专项资金方面的审计人员知识不够渊博,实战经验不足,综合素质不高,审计人员尽管非常熟悉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也可能会因为专业不强、经验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引发绩效反馈风险。因此,坚持风险导向进行绩效审计,不仅是充分发挥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免疫”效应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质量和效率的基本条件。随着国家对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日益重视,其绩效审计的问题备受瞩目,专项资金审计风险压力日益增加。传统的账簿基础审计模式及制度导向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良好审计质量的要求,无法有效发挥绩效审计的“免疫”效应,也无法有效降低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风险。因此,风险导向模式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一方面能及时反馈绩效审计过程的信息,对专项资金管理活动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可以发挥绩效审计的“免疫”效应,实现专项资金的最佳效用,进而提高审计质量。

三、风险导向模式在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免疫”效应中的嵌入

坚持风险导向模式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就是在力求充分发挥绩效审计“免疫”效应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专项资金的效果性、效率性和经济性的审计中,从高校专项资金立项、实施到完工全部过程都贯穿主动控制风险的理念。风险导向审计的关键问题是在既定的绩效总体审计风险基础上,如何控制重大错报风险与绩效检查风险的大小。由于专项资金重大错报风险与绩效检查风险呈反比例关系,因此,在既定的可接受水平的总体审计风险下,重大错报风险较高,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将绩效检查风险降低到相应水平;相反,如果绩效检查风险较高,则需要适当降低重大错报风险水平。由于重大错报风险是在审计前阶段就发生,审计人员无法控制,属于不可控风险,因此,如何控制审计各阶段的绩效检查风险就是审计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控制绩效识别风险,发挥审计计划阶段“免疫”效应

审计计划阶段是绩效审计工作中的第一阶段,也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对后续工作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审计人员可以根据获取的大量专项资金信息资料,运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及审计职业判断寻找专项资金可能存在不经济和不效率的领域,并充分了解这些领域可能存在的风险,深入分析其成因及后果,为识别风险的性质及类型奠定基础。为了控制审计计划阶段的绩效识别风险,发挥该阶段的“免疫”效应,为后续审计工作做好准备,审计人员一方面要了解专项资金风险成因的主要类型,具体包括:(1)专项资金的构成不合理;(2)专项资金使用不符合预算和业绩的要求;(3)专项资金重复使用并造成损失与浪费;(4)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离预期甚远;(5)挤占并挪用专项资金。另一方面,要熟悉该阶段绩效审计的目标、范围、内容、组织方式等。首先,审计人员在熟悉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找出影响专项资金项目的相关因素。其次,综合运用阅读、访谈、抽样调查、比较分析法和定量定性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存在的风险,并将其进行分类。最后,从相关性、可靠性、充分性方面进行分析和筛选出关键影响风险的因素,归纳整理成该阶段的报告,为下阶段的审计提供意见,也为最后的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提供依据。

(二)降低绩效评估风险,发挥审计实施阶段“免疫”效应

审计实施阶段是对专项资金效果性、效率性、经济性作出客观科学评价的关键环节,也是执行绩效审计方案、整理绩效审计数据、编制工作底稿、形成初步审计意见的过程。由于高校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广泛、投入量大、专项性强、占用时间长,因此,专项资金绩效评估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为了降低绩效评估风险,发挥审计实施阶段“免疫”效应,审计人员可以从评估指标、审计方法与审计程序三方面着手。首先,构建全面科学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估指标,对专项资金效果性、效率性、经济性进行评估,目的是反映专项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及效益。由于高校专项资金来源、性质、范围不同,体现的效益也不同,衡量效果性、效率性、经济性的标准也会截然不同,如高校修购专项资金体现的是硬件设施教学质量,科研专项资金体现的是科研成果及水平。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之前需要慎重考虑绩效评估的标准问题,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兼顾不同性质的资金,使不同性质的资金具有全面性和可比性。此外,高校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估,有些绩效无法用货币化计量,如社会效益,这必然会影响绩效评估结果,存在评估风险。因此,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定量化指标,当然定性指标也必不可少。总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在兼顾全面性与可比性的基础上,考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做到科学合理,制度、标准统一,这样才能客观公允地进行专项资金绩效评估工作。其次,选择正确的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方法。审计方法贯穿于整个审计工作过程,在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估结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审计实施阶段从执行审计方案、整理审计数据、编制工作底稿直至出具审计意见书,都有审计方法的运用。因此,在审计方法的选择上,审计人员需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选择科学、正确的审计方法。为了降低绩效评估风险,发挥审计实施阶段“免疫”效应,审计实施过程中不仅要运用传统的审计方法如抽样调查、观察分析等,也应该结合比较分析法、投入产出法等定量评价方法,这样才能为绩效评价结果的准确度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确定合理的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实施程序。在确定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审计方法后,审计人员要做的下一步工作就是设计和实施合理的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程序,即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审计人员根据前期掌握的情况,考虑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后,结合被审计单位的系统运行方式、资源和制约因素设计科学合理的方案,以便专项资金绩效的评估。为了确保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的顺利进行,审计人员需要熟悉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内容,包括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制度、高校部分机构设置、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管理与实施情况等。结合绩效审计的内容及自身专业素质,借鉴绩效审计先进经验及管理技术,对获得的信息质量和可信度作出合理判断,确定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重点领域,完成对被审计单位的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最后经过科学的验证,得出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结论。

(三)减少绩效反馈风险,发挥审计报告及反馈阶段“免疫”效应

审计报告阶段,最典型的特点是出具绩效审计报告,反馈信息。绩效审计报告的格式不局限于财务审计中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四种类型,形式更多样化,内容更广泛,视野更开阔。它不仅能确保审计报告的权威性与财务状况的真实性,也能反映绩效的好坏。被审计单位专项资金的来源、使用、管理、制度设计、内部控制、绩效结果等详细情况及相应的审计建议和改进措施将会成为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其审计报告的最终目的是发挥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免疫”效应,对高校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同时促进被审计单位未来能够有效合理使用专项资金。因此,审计报告的内容对被审计单位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虽然审计人员只是充分描述实地调查与分析状况并根据审计标准提出相关的建议,不用强迫被审计单位接受,也不需要对绩效审计处理作出决定,但是审计报告的准确性需要审计人员的保证,因此,审计人员编制审计报告时,同样需要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由于审计报告使用者的经验、知识水平等差异,对审计报告的审视与理解不同,这使得审计报告的反馈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了减少专项资金绩效反馈风险,发挥审计报告及反馈阶段“免疫”效应,一方面,在审计报告中,应该针对专项资金来源情况、管理情况及使用带来的绩效现状进行描述,对被审计事项的风险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同时对专项资金绩效现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确保绩效评价的合理性及审计报告的真实与准确性;另一方面,审计人员要及时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解释专项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以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并进一步了解审计建议被采纳执行的情况。因为发挥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免疫效应”就是揭露问题、纠正问题、抵御风险,达到绩效增值的目的。审计工作质量的检验效果则是了解审计建议被采纳的情况,如果问题没有纠正,建议未被采纳,审计人员则应从被审计单位及审计报告两方面找原因,从审计反馈中不断完善后续的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

四、有效发挥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免疫”效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