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面设计论文范例6篇

报纸版面设计论文

报纸版面设计论文范文1

报纸版面的编排设计要遵循整体性的理念

无论是几开几版的报纸,就整个报纸而言,它是一个整体。具体到一个版面而言,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按照结构主义的观点,一张报纸是一个系统或者结构,报纸的一个版面也是一个系统或者结构。

作为一个系统或者结构,构成它的要素必须具备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也只有这样,各个要素才能构成一个整体,或者说构成一个聚合体。无论是这张报纸,还是它的一个版面,它们各自的“实体的排列组合本身是完整的,并不只是某种由别的独立因素构成的混合物”。①这就是说,构成报纸的各个版,还有构成一个版面的组成部分,它们在各自的系统或结构中要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而这个内在的一致性恰恰是该结构或系统区别于其他结构或系统的体现。一张报纸或报纸的一个版面的组成部分,并不是随意地瞎拼乱凑在一起的,没有内在连贯性的各个组成部分,不能构成一个系统或结构,也不可能构成一张具有独立意义的、内部具有相似性的报纸或报纸的版面。这是因为“结构的组成部分受一套内在规律的支配,这套规律决定着结构的性质和结构的各个部分的性质。这些规律在结构之内赋予各组成部分的属性要比这些组成部分在结构之外单独获得的属性大得多”。②

一张报纸由不同的版面组成,这些版面实际上就是这张报纸的组成要素。不同版面由于有着与其他版面的差异而获得了独立存在的价值。而它们之间的区别则更多地体现为题材的不同或者新闻文体的不同。从题材上看,有的版面侧重政治的题材,有的版面侧重经济的题材,有的版面侧重文化体育的题材,还有的版面侧重影视娱乐的题材。从新闻文体上看,有的版面侧重讲求时效性的硬新闻,有的版面侧重时效性相对要求不是特别高的软性新闻,有的版面侧重深度性的报道,还有的版面侧重对具有评论价值的事件、现象的评论等。总之,这些版面或是因为报道题材对象的不同获得独立存在的价值,或是因为新闻报道文体的不同而存在。但这些不同不能成为报纸编排不讲求整体性的借口,它们要在风格上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或者严肃,或者庄重,或者活泼。这时,我们完全可以把构成整张报纸的各个版面分别看成一个符号,在把它们当作不同的符号时,不考虑文本内容,只是考虑这个版面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排列组合顺序,从直观上感受各个版面在风格上的一致性。也只有各个版面在风格上取得了一致性,它们才有可能组成更高一级的系统或结构――整张报纸。这就要求编排人员在选择字体字号、搭配颜色、分栏破栏时具有整体观,特别是那些不同版面由不同的编排人员进行排版的报社更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否则一张报纸的组成部分之间就会产生内在连贯性的割裂。在这个问题上,《北京晚报》做得就比较好。以2006年9月15日的报纸为例,该天报纸的前32个版中,除了第5、第19和第24版全版为广告版外,其他29个版在版面设计上总体上体现出了一致性。从内容的安排上看,版面下面安排广告,上面为新闻报道的有24个版,在29个版中约占82.8%;最右边一栏与它左边一栏之间有栏间线的有25个版,约占29个版的86.2%。通过这些数字,可以证明《北京晚报》在排版设计上非常注重版面版式的整体风格。

如果说不同版面之间在风格上要求一致是从整体的角度考虑一张报纸要具有内在连贯性的话,那对于组成报纸的一个版面来说,它的一致性则体现为每个版面的组成要素在某种程度上要具有相似性。这些相似性或体现为题材上的,或体现为文体分类上的,或体现为地域上的。

报纸版面的编排设计要遵循稳定性的理念

如果说报纸版面编排设计的整体性理念是就整张报纸版与版之间和版内新闻文体的内容之间的关系而言的,那报纸版面的编排设计就要遵循稳定的理念,则更多地侧重于报纸版面的编排设计风格以及特定内容版面相对固定而言的。

笔者之所以提出报纸版面编排设计要遵循稳定性的理念,实际上是出于便于受众认知的考虑。我们都知道世界知名品牌可口可乐的商标,它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与它的稳定性不无关系。在媒体间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媒介的品牌意识逐渐增强,其竞争除了包括内容本身的竞争外,同样还包括要尽快在受众中树立起一定形象的竞争。对于报纸而言,保持风格的稳定在这种竞争的背景下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以《南方都市报》的版面编排设计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通过对《南方都市报》版面编排的一段时间的统计分析,《南方都市报》第一版一般不安排什么实际的内容,第一版更多的是承担为读者提供导读的作用。而它的第二版总是评论版。在这里我们姑且不从评论对于一张报纸具有何种重要意义的角度来谈它为什么要把第二版设计为评论版,单就它把第一版的作用和第二版的文体相对固定,它就彰显出了版面安排相对稳定对于便于受众认知的重要意义。这样的编排设计理念同样也在《新京报》的版面编排设计上体现了出来。《新京报》的第一版同《南方都市报》一样,多为提供导读的帮助。它的第二版固定为评论版。有些时候,第三版为整版的广告,第四版又是评论版。同样的例证还可以从《北京青年报》的版面编排设计上得到证明。关于稳定性编排设计理念的例子不胜枚举。所有这些例证都证明了稳定性的重要性,起码是对于受众便于认知的重要性。

报纸的生命在于受众的阅读。也只有受众去阅读,报纸上的内容才能实现它自身的价值。然而受众的构成具有复杂的特性。不同的受众,其兴趣和爱好也不相同。从文体上看,有的喜欢新闻报道,有的则喜欢新闻评论。例如对喜欢《南方都市报》新闻评论的受众而言,评论固定在第二版则非常便于受众的翻阅。从内容上着眼,有的喜欢国内的新闻报道,有的关注国际的新闻报道,那《人民日报》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版将会成为他们各自的最爱。因为《人民日报》的第一、第二版为国内的内容,第三版为国际的内容。如果从题材上看,有些人喜欢体育报道,有些人则偏爱对影视的报道。这样相对固定的题材版面使受众查阅起来比较方便。新闻报道的内容要贴近受众,这样才能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报纸版面编排设计要遵循稳定性的理念实际上是贴近受众的另一种表现,只不过它的表现不是内容而是版面、文体和题材等方面的稳定性而已。

提出报纸版面编排设计要遵循稳定性的理念还有方便记者和编辑工作的思考。对于报纸版面的编排设计来说,记者编辑如果总是处在不断熟悉适应新的版面要求中,那无疑会降低报纸生产的效率,从而不利于竞争。例如,报纸的某一版一会儿以短小的消息为特征,一会儿又以长篇报道为追求,这种版面编排设计理念的变化不但会使记者在写稿件时无所适从,而且还会给排版编辑人员带来排版上的烦恼,不利于效率的提高。再如,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在排标题时,稳定的字体便于编辑做成相应的模版,在进行以后的排版时就会显得异常方便,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报纸版面编排设计上的稳定性除了上面提到的项目以外,在色彩基调的选用上、分栏破栏上、不同文体字体的使用上等方面都应该保持相对的稳定和一致。

报纸版面的编排设计要遵循独特性的理念

如今,媒体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各个媒体可以说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报纸在与广播电视和网络竞争的同时,它们之间的竞争程度也是非常激烈的。在竞争中,有的靠内容的深度取胜,有的靠评论取胜,有的靠信息量大取胜,有的靠价格低廉取胜,还有的甚至免费赠送报纸。总之,竞争的手段各种各样,其目的无非是想在竞争中为自己赢得有利的地位。

竞争固然是好事,因为这样有助于促进不同的报纸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从而使受众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可是在竞争过程中却出现了一种不好的倾向,报纸间除了在报道的内容上出现趋同化外,在报纸编排设计的理念上也出现了趋同的倾向。这种现象在晚报、都市报类的报纸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这当中,同城报纸之间的趋同表现得最甚。它们之间的趋同尤其体现在作为报纸脸面的第一版上。现在的晚报、都市报类的报纸,第一版一改传统的主要把最重要的新闻安排在第一版的做法,第一版的新闻报道量较以前相差了许多,也就是“The News Ho1e”③较以前相对较小。头版把更多的版面空间留给了大的彩色的图片、各个版面精彩内容的提示和广告。就连以庄重严肃大气为主要编排风格的《人民日报》在第一版的底部也给广告留下了一定的空间。如果说《北京晚报》与《新京报》相比,前者在第一版还为新闻报道留有一定空间的话,那后者的第一版基本上都是提示导读的文字和图片。尽管它们之间在编排设计理念上存在这些差异,但其他方面基本上是大同小异。我们把2006年9月16日的两家报纸的第一版做个比较后就能发现这个特点。在第一版,两家报纸无一例外地都采用了较大篇幅的彩色图片,在头版的底部相当于1/5的版面留给了广告,在报纸的第五栏,基本上都是对后面版面内容的版面号和有关新闻报道标题的提示。二者所不同的是,《新京报》的第五栏的上部被该报的头条占据了一部分。但从整体上看,两家报纸的排版理念和布局基本上相同。

如果说《北京晚报》和《新京报》从发行时间上看不属于一个系列的报纸,那《北京青年报》和《新京报》无论在发行时间上还是报纸的性质上,都有着相同性。我们对这两家报纸头版的编排设计进行比较就更能够证明上述所提出的观点。2006年9月16日《北京青年报》头版的编排设计形式与当天的《新京报》基本上如出一辙(笔者声明一下,行文丝毫没有暗示谁抄谁的意思,只是为了行文的方便),头版的底部同样是将近占1/5版面的广告。头版同样有占一定版面的彩色照片,与照片相配合有一些文字报道,但并不详尽。在最后提示读者相关报道见A13版。而《新京报》关于“加拿大发生校园枪击”的报道也是配有彩色图片,在比较简短的介绍后,文字提示指向了A18版。《北京青年报》头版的其他文字与《新京报》一样都为提示导读的文字,而且大部分的提示导读文字都被安排在了报纸的最右边一栏。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当今的报纸在编排设计理念上,尤其是头版的编排设计理念存在着雷同化的倾向。各家报纸之间头版的编排设计同的多,异的少,这样的做法实际上不利于读者的认知识别。在报纸日益追求品牌化的背景下,这样只能使自己淹没在大同之中,不利于报纸的品牌建设,不利于报纸经济目的的获得。

为此,各家报纸在竞争中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在内容上、价格上、服务上追求个性化、独特性以外,他们在编排设计理念上也应坚持独特性的理念,使读者一看报纸版面就能够从众多的报纸中一眼认出它是哪张报纸。这样再加上自身要么内容、要么价格、要么服务上的独特优势,报社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提高受众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最终实现自己的目的。

当然,报纸版面编排设计的独特性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版式如何布局、颜色如何使用、选择什么样的字体等,所有这些都要结合报纸定位等众多的语境因素来确定。由于本文只是对报纸版面编排设计的理念进行探究,所以针对具体的版面编排设计问题就不再涉及。

上面谈到的编排设计理念只是报纸版面编排设计时应该考虑的众多理念中的三个。其实在报纸版面编排设计时的规范化理念、变化理念、美观化理念也是在具体操作时应该考虑的问题。鉴于篇幅原因,这里就不再一一论述。

注 释:

①②特伦斯・霍克斯[英]著:《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第7页。

③布鲁斯・D・伊图尔、道格拉斯・A・安德森[美]著:《当代媒体新闻写作与报道》(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第19页。

参考文献:

1.2006年1月16日《人民日报》。

2.2006年9月15日《北京晚报》。

3.2006年9月15日《新京报》。

4.2006年9月15日《北京青年报》。

报纸版面设计论文范文2

改革开放30年来,作为社会变革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报纸在忠实报道社会变迁的同时,版式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播理念的变革和社会的进步。

报纸版式的演变

以《洛阳日报》为例,《洛阳日报》1980年复刊,四开四版,当时的版式是一种传统的版式,文章短小精练,标题字号小巧、字体多样,版面以文字稿件为主,图片只起到点缀作用,版式总体风格清秀、素雅。由于受当时的技术条件(铅印)的限制,标题从不使用底纹等装饰手段。而是在版面空隙和文章后配以装饰用的栏花和插图。版面以发满为时尚,稿件紧密,行文紧凑,反对留白和留空。

印刷技术的飞速进步为报纸版式的革新提供了技术支持。1990年,《洛阳日报》的印刷技术实现了飞跃和突破,告别铅与火,胶印取代了铅印,电子排版开始取代人工排版。《洛阳日报》也在当年元旦由四开八版小报改为对开四版大报。技术的革新带来了版式创新的飞跃,版式革新进入了一个新的空间。字体、花边、底纹丰富多样,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标题的装饰、美化,图片的加工、处理,新技术、新的编排手段带来了报纸版面风格的面目一新,出现了色调加重、标题突出、照片醒目、花边线条等美化元素点缀修饰等风格。但是在编排理念上,仍然奉行横竖标题交错,文章穿插套拼,串文,讲求“横不断、竖不通、题不碰”的理论,标题错落。文章咬合,版面紧密,不留空白。

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信息产业的细分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作为平面媒体的报纸,在定位、版式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报纸版面提倡工业化大生产,统一风格,消灭个性,报纸版面的流行趋势及设计风格追求统一规整中又有变化,强调版面视觉中心。当时,北京青年报就提出“三步五秒”的理论,即在头版以大图片、粗线框营造视觉中心,让读者在距报摊三步之远,五秒之内,就能辨认出《北京青年报》及其刊登的重大新闻,从而产生购买欲望。越来越多的报纸媒体认识到版式设计的重要性,导入视觉设计概念于报纸。而电子排版技术的进步、印刷技术的革新包括彩色印刷的普及,以及数码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报纸版面设计和制作提供了更大自由发挥的空间。《洛阳日报》也提出了模块化、时尚化,浓墨重彩,厚题薄文,消灭竖标题,横题横文,大标题、大照片的编辑风格。

传播理念的更新

形式服从于内容,形式服务于内容。报纸版式不断推陈出新的背后是新闻传播理念的更新。

上世纪80年代,我们的报纸担负的更多的是宣传任务,责任是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做好桥梁、纽带和传声筒。为服务好报道内容,报纸在版面形式上就只好选择填满、塞实,不留空白,而受当时的报道理念和审美观念的限制,不讲求视觉冲击,不注重版式突破,以局部美化和插图、报花为点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报业市场竞争的加剧,报纸版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更加凸显了传播理念的变化。

工业设计概念融入版面设计。传统的版面设计实际上只停留在划版阶段,编辑组织版面时主要对稿件的位置、题区大小和规定稿件能否全部安排上版面负责,对版面的外在风格只是简单地要求美观、和谐、平衡,划版者大多为文字编辑。随着工业设汁概念的引入,越来越多的报纸设立了版式总监的职位,并聘请美术学院的专家对报纸版式进行整体设计,划版编辑也引人美院毕业生等专业设计人员。这实际上意味着国内报纸已经开始尝试将报纸当作工业产品来设计和包装。

包装概念融入版面设计。从仅仅是把稿件在版面上予以排列和展示到有目的、有意图地运用加工、整合、拆分、突出等手段进行精细化处理,报纸版面设计开始走入包装的时代。其标志是导读功能的普遍运用、版面稿件的整合处理、模块化的分类加工等。

对视觉冲击力的追求。报纸在版面处理时开始突出卖点和视觉中心,吸引读者眼球成为不懈追逐的焦点。其手段包括:新闻的排列方式越来越追求简单实用,方便读者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其感兴趣的信息;对版面主打稿件的处理无所不用其极,配发评论、背景资料、相关报道、延伸阅读等手法纷纷亮相:图片处理被提到了极其重要的核心位置,很多报纸甚至要求以图片为前提选择版面稿件的刊发与否,报纸开始进人读图时代。

对报纸定位的更加细分。报纸版面设计以便于阅读为最高原则。追求简单明快、一目了然。因此,越来越多的报纸在不断地明确自己的定位和目标读者群的细分,以确定自己的风格。机关报就要庄重大方,生活类报纸就要平易近人,市场类报纸就要贴近消费者。周刊类报纸就要走向杂志化等。

报纸版式的走向

随着报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新媒体的冲击、纸质传媒成本的增加,这些因素都决定了报纸要想进一步做大做强、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进一步变革和创新,而这些变革和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报纸版面设计的创新。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报纸版式的创新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报纸的易读化。在传统的报纸竞争中,可读性是被提及较多的概念,随后又有人提出必读性的概念。随着传播“业态”发生变化。易读性概念的提出,使得探讨可读性和必读性的差异在新闻学中有了更实际的意义。在报纸进入“厚报”时代,读者进入“速读”时代后,可读性强的稿件(信息)由于淹没在报纸版面中,因此有可能被读者所忽视,可读的东西恰恰没有被读到。对于这部分读者而言,可读性没有被体现出来,可读性强的东西在极端的情况下变成了“不读”。在稿件(信息)增强可读性的基础上,导人易读性的概念,即稿件(信息)在报纸版面上增强吸引读者的方式方法,可读性才能在传播中实现阅读的现实性。

细而言之,传统新闻学理论中的可读性,是指单篇稿件(信息)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单篇稿件(信息)的表现形式与报纸整个版面,甚至整张报纸的信息处理形式组成了易读性的概念,它是可读性的延伸和分化。新闻信息的可读性的内容,加上信息处理方式上的易读性,最终形成新闻信息阅读上的现实性(必读性)。

报纸的个性化。报纸的版式风格是读者区别其他报纸的相对固定的特色,个性一旦形成,就不宜轻易改变、做颠覆性的变革,只可以做一些细节上的微调。风格不仅是读者从报纸堆里一眼就能认出自己的特色依据。同时又是让读者“一见钟情”的感情纽带。在报纸种类日益细分的现实环境中,报纸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类报纸的竞争。这些报纸在有限的新闻资源、相近的读者定位以及相似的办报理念下,如何才能展示自己的特色,版式风格就成为首要因素。各路报界精英都力争在版式上与众不同,而在树立自己风格的同时也应符合视觉审美的规律,以自家报纸的性质及读者定位为准则。

报纸的人性化。读者阅读报纸除了要获得各种信息外,更是为了休息,他们会 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并不是报纸的标题有多么粗大、色彩有多么繁多、版式有多么花哨就可以吸引住众多读者的,要想满足读者的感官享受,应以舒适、悦目为准则。所以,版面设计者要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使读者在轻松的环境下完成获取信息的目的。

报纸的时尚化。版式设计是信息传达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报纸的版式设计者不能就版式论版式,应开阔眼界,触类旁通,关注流行和时尚的相关艺术,增强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对时尚的敏感度,令报纸的版式紧跟时代的步伐。美的事物总能吸引住人们的目光,达到信息传达的预期效果,版式设计要讲究美感,要充分借助线条、色彩、插图等无声的语言去艺术地表现内容,达到新颖美观、雅俗共赏的效果。所以,往往更具美感、时代感、个性化的版式设计才会先声夺人,抓住读者的视线。

在具体的版面设计上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凸显版面视觉中心。每一个版面都应有一个视觉中心。都应有一个吸引读者眼球的焦点。所以,版面设计者要通过合理搭配运用图片,精心制作设计标题,对比编排板块栏框等方式来凸显报纸版面的视觉中心。

报纸版面设计论文范文3

【关键词】 版面设计 编辑原则 版面误区

美国密苏里大学报纸编辑学教授达里尔?莫恩在其著作《美国报纸组版和设计》中认为:“报纸版面设计的目的是帮助读者理解信息。版面设计是报纸传递讯息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外加的东西。好的设计必须符合两个公理:1.越简单越好;2.形式服从功能。”归结起来,就是要求版面设计使信息“清晰易读”。近年来,我国报业面临突如其来的商业化浪潮,在尚未有足够的版面设计理论基础和清晰认识的条件下,商业化竞争带来的是版面设计理念的扭曲以及报纸版面的畸变,虽然之后经过漫长的修复矫正过程,但时至今日,各种设计思路的交错横生,再加上不断丰富提高的技术条件的鼎力支持,使报纸版面设计仍旧带有并不断滋生一些畸变基因,暴露出不少误区,无法还报纸版面以“清晰易读”的本质。

1.滥用视觉强势

报纸版面的视觉中心与视觉强势的重要作用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为我国报界所知晓并开始进行尝试和应用,在经历了五六年对“大黑粗奇”的“强势”版面尝试后,对强势概念的使用渐归理性。但是,依靠视觉强势夺人眼球仍旧是我国报纸版面设计者拿手的法宝之一。特别是在头版封面化、海报化的趋势下,视觉强势的应用更加自由大胆,往往超过了报纸版面的风格承受限度和信息的涵盖范围,一味求冲击力,成为当年“大黑粗奇”现象的变种版本。(见图1、图2)

报纸版面的价值在于传递信息,而头版的价值在于引导受众接受信息,适当的视觉冲击力有利于吸引读者阅读新闻,但过度夸张的形式却往往会使读者不知所云,或者产生图大于文、被欺骗的负面感觉,从而对此报的公信力水平产生怀疑。冲击力在于意义的创新而非形式的夸大,这是报纸版面设计中应该有所警戒的。

2.头条新闻低俗

“吸引眼球”在很长时期内被我国报界认为是报纸头版的唯一功能,在这种认知和设计水平有限的情况下,版面设计往往会寻找当天新闻中最能“吸引眼球”的信息做文章,将其图片化、标题化置于头版以吸引目光,这种做法往往导致了低俗新闻成为当日报纸的头条。头条选择一向以来被认为是能够体现报纸立场、价值观和水准的重点所在,为追求眼球效应而使报纸整体沦落为低俗小报,实在不是明智之举。(见图3)

3.广告湮没新闻

在我国,虽然广告侵占报纸版面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现象,但是却在近年报业经济整体下滑的不景气时刻变得尤为突出。不少国内报纸除了整版整版的广告外,头版也会刊登大幅的广告或者整个让位给广告。广告设计与版面设计不相符的现象也经常出现。(见图4)

对于进入激烈的商业化竞争的报社而言,广告往往是养活报社的最主要经济来源。然而对于报纸版面而言,广告确有其不可逆转的损伤性。报纸的最首要任务是传递信息,充斥了整版广告或是广告比信息更醒目的版面无疑违逆了报纸的根本原则,而没有新闻信息含量的报纸(特别是头版)则丧失了其存在的意义。怎样在广告与信息之间权衡,这是每一个生存在压力中的报纸应该考虑的问题。

4.版式妨碍阅读

版式的随意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很多报纸特别是地市级报纸对自身版式设计没有统一的规格和风格定位,报纸的版面风格往往是根据新闻内容而定,需要严肃的长篇社论便在头版密密麻麻排满,没有什么特别需要则稀稀拉拉做“目录式导读”,如果新闻不多便将版面让给广告。(见图5、6)

其二表现在信息的无规划性,有学者将这种状况称为信息的“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小题大做”:就是很小的一点事,或读者关注度较低的“冷门题材”,或很稀薄的一点信息资源,一做就是一个版、几个版,极其铺张。? (见图7、8)这些版面往往为了凑数而诞生,没有系统延续性也不具备规律性,只是在某一期报纸中突兀地出现,扰乱了受众的阅读思维。

5.广告新闻错生歧义

广告的版面设计一向不为我国新闻界注意,但作为版面元素之一,广告对版面的影响通常能够体现在:争夺版面视觉中心、风格与版面整体不符、破坏版面平衡、与版面信息相配产生歧义。(见图9、10、11)

无论是哪种影响,均违背了新闻为主广告为辅的版面设计原则,使编辑精心选择的头条信息,无法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甚至会使受众在“第一眼效应”中认为:今日无事。更为严重的,则使受众将广告与新闻信息混淆,产生误读,带来错误的信息认知或情感意识。报纸广告的版面设计必须以版面整体效果为中心,注意到广告设计与版面的融合融洽,与信息的明确界限区分及表意独立。早在上个世纪末,我国就有学者提醒:广告设计应该“正视广告、保持平衡、疆域分明、因“形”制宜、善用色彩”。?然而遗憾的是,直至今天,广告仍然常常是报纸版面肌肤上一个个突兀的疤痕。

6.标题夸张费解

标题是版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头版促使读者判断一份报纸可读性和价值的最重要的文字信息。然而恰是因为如此,玩文字游戏以吸引眼球的“标题党”成为很多报纸吸引受众的手段。此外,一些未经仔细考量的标题也会造成文题不符的后果。(见图12、13、14)

作为新闻的一部分,标题与新闻内容的不符是信息不实的一种表现,同样也是对受众的欺骗。报纸固然需要好标题来吸引受众阅读,但这是基于真正为受众提供所需、及时、真实的信息之上,标题文章两层皮、“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从根本上来说是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亦是对报纸的一种损害。

标题是受众阅读一个版面的入手点,标题的表意清晰是对信息顺利传递的最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标题制作使用大众化的、易理解的语言,清晰、简明、生动地概括出最重要的信息。然而当前,随着网络的普及化,网络语言的发展日益壮大,对一部分经常接触网络的人群的日常生活语言造成了一定侵蚀。在这种潮流的推动下,我国很多报纸的文章标题也开始大张旗鼓地使用网络用语,“给力”、“神马”、“浮云”等等词汇屡见于报纸新闻标题之中,不利于语言文字的健康、纯净。

7.过度留白阉割信息

我国报纸版面设计对留白手法的广泛应用仅从本世纪初开始,虽然时间并不长,报纸上的留白面积却增长颇为迅速。留白从一种使版面清晰易读、疏密平衡的设计手法变成报纸弥补信息不足、甚至利用反传统方式制造视觉强势的手段。大片的留白吞没了报纸传递信息的价值,看似有物实则无物的同时,也形成了报纸对受众的信息欺骗。

图15、16分别是《东莞日报》玉树地震哀悼日和《羊城地铁报》舟曲泥石流哀悼日特刊头版,尽管报纸性质不同,但都选择了白纸一样空洞的版面。

针对这种现状,除了应该改变版面设计的思路外,还需要编辑在编辑过程中注重版面的整体策划和信息整合,放弃可有可无、价值不高的信息,留出版面给有价值的、受众最需要的信息。设置固定的栏目进行信息的组合与部署,对重要的独立的信息进行更多方面、更深层次的解读,利用信息图表等辅助手段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并美化版面。留白不是填凑版面的方法,过度留白只能让版面空洞松散,溃不成“报”。

8.版面盲目效仿

版面是报纸的视觉识别系统载体,是报纸树立品牌的门户。我国报纸版面设计一直以来是大模仿小创新,在一个新流行趋势的鼓动下往往会一拥而上出现许多同类型的设计。除了少数大报和老牌报纸能够在版面设计中坚持自己的风格特色外,大多数地市级报纸如果遮住报头便无从区分。版面性格盲目效仿的一个集中体现便是特刊,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来,几次灾难特刊的设计都盲从于黑白色调搭配、内容大致相仿的大字号标题和或具有震撼力的灾难照片、蜡烛与菊花的意象表现,仿佛在那几天,所有的报纸都是一副面孔。

图17、18、19分别是2008年汶川地震哀悼日时《新快报》、2009年玉树地震哀悼日当天《天府早报》、2010年舟曲泥石流哀悼日时《城市晚报》的版面,时间跨越三年,版面的表达形式如出一辙。

报纸版面的模仿应是有自己创意的模仿,然而设计雷同的效果却使报纸失去了个性。从这点不难看出我国报纸版面设计者在艺术思维和版面思维相结合的道路上差距仍旧很大,但归根结底仍在于大多数报纸未能对自身特色和办报方向进行科学的考量和分析,没有设定明确的个性定位和设计系统。

9.标题冗长累赘

模块式编排的最大束缚就是标题字号与字数的不断权衡,固定的宽度限制了标题字数,这同时体现了模块式编排清晰易读的风格:用最少的字数体现文章的最重要信息,方便读者阅读。但是,很多报纸都不吝于起一个冗长的标题,受到模块限制便增加字体的长宽比例、缩小字间距,使标题密密麻麻成为一片。(见图20、21)

版面标题的作用在于醒目、清晰、提示、吸引四点,长标题往往让浏览的目光望而生畏,头脑也无法在一瞬间解读复杂的信息,标题的作用就有所丧失。而如果是头版标题,则会成为整份报纸失去被阅读机会的根源。

10.标题低俗庸俗

报纸标题的制作是一种文字的艺术,形象、蓄意、强调等修辞手法在标题拟制中应用的目的在于清晰、生动、凝练地传达新闻内容,同时吸引读者阅读。近年来我国报纸新闻标题在追求醒目、独特的道路中特别注重对标题文字音、形、意的琢磨和利用,其中不乏借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内涵与多音、多义的特征应运而生的好标题,但也逐步泛滥出一些借此表露粗俗之意、与“性”联想擦边形成噱头的低俗标题。(见图22、23)

报纸版面设计论文范文4

近年来,我国报业面临突如其来的商业化浪潮,在尚未有足够的版面设计理论基础和清晰认识的条件下,商业化竞争带来的是版面设计理念的扭曲以及报纸版面的畸变,虽然之后经过漫长的修复矫正过程,但时至今日,各种设计思路的交错横生,再加上不断丰富提高的技术条件的鼎力支持,使报纸版面设计仍旧带有并不断滋生一些畸变基因,暴露出不少误区,无法还报纸版面以“清晰易读”的本质。

1.滥用视觉强势

报纸版面的视觉中心与视觉强势的重要作用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为我国报界所知晓并开始进行尝试和应用,在经历了五六年对“大黑粗奇”的“强势”版面尝试后,对强势概念的使用渐归理性。但是,依靠视觉强势夺人眼球仍旧是我国报纸版面设计者拿手的法宝之一。特别是在头版封面化、海报化的趋势下,视觉强势的应用更加自由大胆,往往超过了报纸版面的风格承受限度和信息的涵盖范围,一味求冲击力,成为当年“大黑粗奇”现象的变种版本。

报纸版面的价值在于传递信息,而头版的价值在于引导受众接受信息,适当的视觉冲击力有利于吸引读者阅读新闻,但过度夸张的形式却往往会使读者不知所云,或者产生图大于文、被欺骗的负面感觉,从而对此报的公信力水平产生怀疑。冲击力在于意义的创新而非形式的夸大,这是报纸版面设计中应该有所警戒的。

2.头条新闻低俗

“吸引眼球”在很长时期内被我国报界认为是报纸头版的唯一功能,在这种认知和设计水平有限的情况下,版面设计往往会寻找当天新闻中最能“吸引眼球”的信息做文章,将其图片化、标题化置于头版以吸引目光,这种做法往往导致了低俗新闻成为当日报纸的头条。头条选择一向以来被认为是能够体现报纸立场、价值观和水准的重点所在,为追求眼球效应而使报纸整体沦落为低俗小报,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3.广告湮没新闻

在我国,虽然广告侵占报纸版面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现象,但是却在近年报业经济整体下滑的不景气时刻变得尤为突出。不少国内报纸除了整版整版的广告外,头版也会刊登大幅的广告或者整个让位给广告。广告设计与版面设计不相符的现象也经常出现。

对于进入激烈的商业化竞争的报社而言,广告往往是养活报社的最主要经济来源。然而对于报纸版面而言,广告确有其不可逆转的损伤性。报纸的最首要任务是传递信息,充斥了整版广告或是广告比信息更醒目的版面无疑违逆了报纸的根本原则,而没有新闻信息含量的报纸(特别是头版)则丧失了其存在的意义。怎样在广告与信息之间权衡,这是每一个生存在压力中的报纸应该考虑的问题。

4.版式妨碍阅读

版式的随意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很多报纸特别是地市级报纸对自身版式设计没有统一的规格和风格定位,报纸的版面风格往往是根据新闻内容而定,需要严肃的长篇社论便在头版密密麻麻排满,没有什么特别需要则稀稀拉拉做“目录式导读”,如果新闻不多便将版面让给广告。

其二表现在信息的无规划性,有学者将这种状况称为信息的“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小题大做”:就是很小的一点事,或读者关注度较低的“冷门题材”,或很稀薄的一点信息资源,一做就是一个版、几个版,极其铺张。这些版面往往为了凑数而诞生,没有系统延续性也不具备规律性,只是在某一期报纸中突兀地出现,扰乱了受众的阅读思维。

5.标题夸张费解

标题是版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头版促使读者判断一份报纸可读性和价值的最重要的文字信息。然而恰是因为如此,玩文字游戏以吸引眼球的“标题党”成为很多报纸吸引受众的手段。此外,一些未经仔细考量的标题也会造成文题不符的后果。

标题是受众阅读一个版面的入手点,标题的表意清晰是对信息顺利传递的最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标题制作使用大众化的、易理解的语言,清晰、简明、生动地概括出最重要的信息。然而当前,随着网络的普及化,网络语言的发展日益壮大,对一部分经常接触网络的人群的日常生活语言造成了一定侵蚀。在这种潮流的推动下,我国很多报纸的文章标题也开始大张旗鼓地使用网络用语,“给力”、“神马”、“浮云”等等词汇屡见于报纸新闻标题之中,不利于语言文字的健康、纯净。

6.过度留白信息

我国报纸版面设计对留白手法的广泛应用仅从本世纪初开始,虽然时间并不长,报纸上的留白面积却增长颇为迅速。留白从一种使版面清晰易读、疏密平衡的设计手法变成报纸弥补信息不足、甚至利用反传统方式制造视觉强势的手段。大片的留白吞没了报纸传递信息的价值,看似有物实则无物的同时,也形成了报纸对受众的信息欺骗。

针对这种现状,除了应该改变版面设计的思路外,还需要编辑在编辑过程中注重版面的整体策划和信息整合,放弃可有可无、价值不高的信息,留出版面给有价值的、受众最需要的信息。设置固定的栏目进行信息的组合与部署,对重要的独立的信息进行更多方面、更深层次的解读,利用信息图表等辅助手段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并美化版面。留白不是填凑版面的方法,过度留白只能让版面空洞松散,溃不成“报”。

7.标题冗长累赘

模块式编排的最大束缚就是标题字号与字数的不断权衡,固定的宽度限制了标题字数,这同时体现了模块式编排清晰易读的风格:用最少的字数体现文章的最重要信息,方便读者阅读。但是,很多报纸都不吝于起一个冗长的标题,受到模块限制便增加字体的长宽比例、缩小字间距,使标题密密麻麻成为一片。

版面标题的作用在于醒目、清晰、提示、吸引四点,长标题往往让浏览的目光望而生畏,头脑也无法在一瞬间解读复杂的信息,标题的作用就有所丧失。而如果是头版标题,则会成为整份报纸失去被阅读机会的根源。

报纸版面设计论文范文5

关键词:都市报 版面设计 科学化 美化

随着传媒时代的来临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媒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光存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竞争,传统媒体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报纸中的都市类报纸,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成为传递都市信息的重要媒介,如何创造都市类报纸版面创新的最大价值,发挥报纸的“印象效应”,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当前报纸版面设计的原则与实际应用效果

报纸的版面设计是一门科学,它是在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视觉规律共同支配下的艺术活动,同时,也是对新闻事件进行立场、观点、态度和评价的外在表现。版面设计的最高目标是使静态的版面语言实现动态的效果。

为此,版面设计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一是导向明确,设计版面时,通过设计的技巧和手段,如加大字号、强调色彩、头题设置等,实现引导、突出主要信息的目的;二是人性化服务,根据读者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满足读者的求简心理,减轻视觉压力,力图使设计简洁、明快,易于阅读;三是艺术化、个性化编排,报纸版面的编排是平面的艺术,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审美的功能,让每个版面成为一件艺术品。与此同时,还要突出个性,差异化是报纸版面设计取胜的重要因素。版面的个性就是报纸的个性,只有个性鲜明突出,才能以独特的品位和风格吸引读者。

随着报纸进入厚报时代,越来越多的都市类报纸开始进入创新时期。报纸版面的设计被空前重视,各大都市类报纸不断改版。目前,都市类报纸已经形成如下一些特色:一是版面设计越来越趋向简洁明快。比如2009年改版的《半岛晨报》,大量留白,缩小字号,线条简洁,文块清晰,很好地满足了读者的阅读视觉要求。二是头版设计为导读页。为顺应潮流需要,越来越多的都市类报纸将自己的头版设定为导读页,以标题、重要图片、新闻的提示类信息和广告等形式,让读者对一期报纸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增加了阅读的期待。三是突出标题,许多都市类报纸顺应快餐时代的特征,将标题放大,提要突出,使读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信息的选择。比如《北京青年报》,其版面设计创造的“三步五秒”理论就是一个成功的探索。四是模块编排,进入厚报时代后,版面空间压力减小,很多都市类报纸开始用一个版或者多个版策划选题,同类选题文章采取模块式编排文稿,使版面的整体感更加突出,增强了易读性和读者的阅读兴趣。

都市类报纸版面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都市类报纸版面设计的基本规则应遵循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报纸管理暂行规定》。但实际上其在实施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违规,包括报纸的整体版式和报头设计违规等。国家规定报纸是散页连续出版物,有固定的刊期和开版,这个是不能随意变更的,有的都市类报纸,为了突出杂志的效果,将报纸装订成册,设计了封面,做了“封面故事”专版,都市类报纸应尽量避免对版面设计基本规则的违反。还有的设计人员为了突出专刊、专版或者特刊的主题,有意将报头淡化,甚至取代报头。我国法规对报头的位置、字号有严格的规定,不得随意变更。二是新闻性不足。虽然我们进入了“读图时代”,但报纸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内容,报纸版面的设计不能单纯为了美观、艺术,而忽视了内容。当前,一些都市类报纸的版面设计过度突出新闻照片和各类合成图片,存在滥用、泛用的倾向。过度使用图片,追求图片效益,将导致信息量大幅减少,新闻报道不足,从而导致新闻性不足。三是艺术性缺失。一些都市类报纸盲目追求感官刺激,标新立异,大量使用色彩、线条,乱造视觉中心,导致报纸视觉效果混乱,使读者产生审美疲劳。还有的报纸过于单一化,版面设计过于呆板,字体单一,没有任何美感,缺乏艺术气息。这些都是我们应该着力避免的。在追求艺术性的同时,不能冲击导向性,要注意把读者的关注点集中到热点新闻上。报纸版面设计应追求导向性前提下的艺术性。四是风格与个性不足。都市类报纸处在改革创新的最前沿。只有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个性,才能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发展壮大。比如《华西都市报》,其版面编排不拘一格,用独家新闻制造“版面强势”,深受读者喜爱。而一些都市类报纸没有自己的版面设计定位,盲目模仿,一味跟风,结果迷失了方向。报纸的风格应该稳定而统一,不轻易变化。但某些报纸变化周期过快,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结果导致整体风格不统一,甚至失去了自己的整体风格。

都市类报纸版面设计创新的思考

都市类报纸的版面设计是编辑理念与设计表现的完美结合,报纸的视觉优势是报纸的强项。版面的整体感与风格是报纸与其他媒体竞争的法宝之一。要充分发挥报纸的这一优势,就要做好都市类报纸版面设计创新。

首先,要实现观念的转变与创新。当前,虽然很多都市类报纸都在试图进行版面的创新,引进了国外和同行的一些先进理念,打破了传统的版面设计,但依然不够。都市类报纸应加强编辑的版面设计能力,用艺术的精神去培训编辑,从而让版面设计体现出创造性、系统性、艺术性、功能性和经济性。

其次,要采用模块式版面编排。这是当前比较流行的版面设计方式。这种编排方式的优势在于独立成块,不与其他稿件交叉,版面清晰、整齐,易读性强,而且设计方便,抽调稿样便捷,便于快速拼版。从视觉艺术的角度看,这种编排方式能够产生单纯而规整的美感,减轻视觉疲劳,达到开阔通透、主次分明的效果,满足现代读者追求简约、清新的审美情趣。

再次,要充分调动视觉语言。优秀的版面设计其实是一件艺术品。要注意充分运用视觉语言丰富版面,点、线、面,黑、白、灰如何最佳运用,色彩如何协调,都是设计应该追求的。总的原则是追求简洁,强调整体,要注意充分运用视觉空间,在有限的版面里,通过合理的编排处理,拉长视觉空间,合理设计出版面视觉中心,突出重点,有效设置中心话题或者中心图片,使报纸活跃起来,富于情趣。

最后,要努力追求稳定性,形成自己的风格和个性。都市类报纸的版面设计虽然力求创新,但也要追求一定时间段内的稳定性。特定的版面风格,体现了一家报纸的个性化与成熟度,一家成熟的报纸一定要有自己的版面风格。风格和个性的形成有赖于长期的积累。因此,报纸在寻找创新进行改版时一定要经过充分的论证,要基于对自己的传统充分尊重,不能随意变换风格和定位。

结语

报纸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版面优势的竞争。随着报纸版面的形式语言与视觉形象日益受到重视,未来报纸版面的竞争,已经不再仅仅是一次重大新闻报道、一个版面编排和创新的局部竞争,而将是设计规范、设计系统、设计定位与设计管理的整体竞争。这需要我们都市类报纸的编辑能够准确地把握艺术设计的时代潮流,结合报纸的特性,努力提高版面设计的质量,设计出一流的优秀版面。

参考文献:

1.张志锋、王明浩:《报纸的“封面识别系统”》,《当代传播》,2003(2)。

2.李海阳:《当前报纸版面设计有哪些误区》,《城市党报研究》,2006(1)。

3.孙书杰:《现代报纸版面设计功能的演变》,《新闻三昧》,2008(6)。

4.何兴健:《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版面的编排技巧》,《新闻窗》, 2009(5)。

5.汪菲:《浅析读图时代的报纸版面语言》,《中国编辑》,2009(4)。

6.盛芳:《消费文化视阈下报纸版面中的视觉暴力》,《传媒观察》, 2009(8)。

报纸版面设计论文范文6

创新不仅是少儿报纸自身突破的需要,也是少儿报纸不断发展,提高自身社会价值的需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教材出版的不断繁荣,少儿报纸如果还依照老办法办下去,很容易陷入被动的状态。报纸版式的主要功能是为了消除阅读的不便性,提升报纸的易读性,是为报纸内容服务的。因此必须创新少儿报纸版式设计理念,不断改变创新方式,与时展相适应,走多元化与新颖化的路线。创新可以说是少儿报纸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少儿报纸要想在创新的道路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就必须在版式设计方面做出与众不同的效果。不仅要在内容上迎合读者的需求,还要在形式上满足读者的审美需要,尽量使颜色、图片、标题等形式符合相关设计原则的同时,能够不断满足少年儿童的阅读需要。

2、改革少儿报的编排方式

少儿报纸的对象通常都是学龄期的少年儿童,他们对于事物的追求,往往与成年人不同。成年人会对自己所熟悉的事物产生亲切感,而少年儿童往往会去寻求一些新鲜的事物或事件。对少儿报纸版面设计来说,一成不变的编排方式往往会让少儿产生厌烦的心理,所以要想做好少儿报纸的版式设计,就必须先改革原有的编排方式,在经过长期不断的探索后,使编排风格能够吸引更多少年儿童的注意,然后逐步形式一个稳定的风格。少儿报纸设计者应该结合报导的内容,结合字符、图片、线条、色彩等各项编排手法,同时充分考虑可视的方位、面积、形状、色调等因素,编排出能够彰显个性,又不失水准的版面作品来。

3、强化图片视觉效果

报纸的图文搭配是整个报纸风格与阅读感觉的重要标志,对报纸的版式好坏和受欢迎程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图片视觉效果的好坏对是整个报纸图文搭配的重点。从图片的运用方式来看,有图压文、文压图及图文环绕几种方式,图片作为基本的构成要素,既要将文字的内涵表达出来,又要具备自身的生命力,保持自身的活跃性。另外图片的颜色、形象与寓意也非常重要,只有图片的各种元素与版式设计整体效果搭配得当了,报纸的风格才能得以体现,才能深入少年儿童的心理。

4、合理的颜色搭配

颜色是少儿报纸排版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它与图形文字一样都可以说是版式设计的主要考虑对象。颜色搭配如果合理、恰当,便能够充分调动起小读者们的积极性和认同感。而颜色也是人情绪的调控剂,通过颜色的合理分配,能够使小读者更加愉悦、舒畅的阅读心情。图片和文字是构成少儿报纸版式的主要内容,颜色对它们的装饰能够起到性格调节的作用,也是带给读者第一印象的主要元素。对颜色进行搭配时,应该根据内容,将与之符合的颜色选择好,然后运用到其中。能够更好的起到丰富版面的作用。少年儿童对颜色的感知主要在颜色本身的活跃性上。符合少年儿童需要特征的颜色通常比较鲜明、明亮,色调饱满,比如明黄色、红色、蓝色等。通过颜色的互补和运用,能够使报纸的观赏性更加强,更能提升报纸的趣味性。但是颜色在运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基本的规律,并将颜色融入到图像与文字的中心思想当中,同时还应该有创造性的变换,以避免版面过于呆板。

5、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