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运算教学反思范例6篇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数学;四则运算;引导教学法;应用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确,数学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是最广泛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学阶段的四则混合运算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应该针对学生感到学习困难这一问题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多对学生加以引导,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引导教学法中得以提升。因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小学数学四则运算中应用引导教学法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引导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多种解题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四则运算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同一道题其实可以有多种解题方法,经常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解题,有助于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看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数学解题思维多元化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对于分数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常规的解题方法是先让学生将分数化成小数,如果其中的分数不能化为有限小数,则要将题目中的小数化成分数,再进行下面的运算。像[12]+2.5=0.5+2.5=3;[13]+0.5=[13]+[12]=[56];这类的题目都是采用的这类解法。不过有些四则运算的题目除了上述解法外,还可以有其他多种解法,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自己的思维空间,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用多种方法把题目解决。诸如:计算[34]+1.25,可以让学生先思考这道题目有几种解法,然后让学生到黑板前把该题解答出来,把学生的解法综合起来讲一下,然后告诉学生其实这道题可以用两种解法解答,一种解法是[34]+1.25=[34]+[54]=2,另一种解法是[34]+1.25=0.75+1.25=2.

又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四则混合运算习题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使解题变得简便,例如:计算23×37+27×37,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出简便的解题方法,然后告诉学生其实在解答某些四则混合运算的习题时运用上四则混合运算相关定律会使解题变得简便。这道题就可以采用乘法结合律来计算23×37+27×37=(23+27)×37=50 ×37=1850这样计算会比按照题目原来的顺序计算简便的多。

可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多种解题方法,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数学解题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四则运算顺序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学生学习该部分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师不但应该要求学生能够流利的背出,还要在解题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合理正确的运算顺序。当学生在解题时,先要让学生看看算式中是否有括号,如果有括号就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计算(23+12)×2这道题,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在做这一类型的题目时,就不能按照常规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法则计算,而应该先算括号里的。(23+12)×2=35 ×2=70;还要给学生讲明白四则混合运算的含义,我们通常所说的先乘除后加减,不是先算乘后算除、先算加后算减,而是应该按照算式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并且要引导学生将计算的递等式按照正确的格式工工整整的写出来,这样有助于学生清晰的看到自己的四则运算顺序,进而熟练掌握。教师可以把学生经常出现的四则运算的顺序错误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在做题的时候有意识的避免。比如计算150-22+32会错误的算成150-22+32=150-54,这是因为学生没有正确的掌握运算优先级,视觉的直观反应把22和32联系在了一起。又比如200÷25×4=200÷100=2,这道题目算错的原因在于人们从直观上感觉25×4比较容易计算,不自觉的把这个算式先进行运算,导致计算错误。教师把诸如此类容易出现的计算错误都给学生具体的拿出来讲解,分别告诉他们容易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及正确的解题方法,学生在以后遇到同类型的题目时,就会有意识的加以避免错误的发生。

因此,教师适时合理的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对于学生正确的解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引导学生运用四则运算简便算法并认真复查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做四则运算的题目时尽量选用简便算法,因为这样不但可以节省时间还能提高计算结果的正确率,还要经常和学生们一起探讨四则运算的简便算法,把一些典型题目的简便算法总结出来,让学生再遇到类似的题型直接采用简便算法。还要经常给学生出一些能够运用简便算法的四则运算题目,充分拓展学生用简便算法的思维能力。比如一道小数和分数的混合运算题,可以让学生分别用分数化小数、小数化分数、小数和分数的分母直接进行化简等方法计算,然后让学生讨论哪种方法最简便,以后再计算类似的题目时就按照最简便的方法来计算。

教师还要多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计算结果进行复查以提高做题的正确率。比如检查运算顺序是否正确、脱式过程中运算符号以及数字是否正确、每一步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学生只有按照上面的几点都一一检查了,才能确保计算的正确性,把错误率降到最低。不过需要对学生提出一点要求,那就是在首次做题时,一定要认真,争取一次性做对,千万不要抱着“反正做完了还要检查”的错误心理,否则就会大大降低做题效率,应该从一开始就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知识的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课堂中,不是老师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学,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学生学习。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可以多从本文所讲的掌握四则运算的多种解题方法、顺序以及简便算法和认真复查等几个方面对学生加以合理正确的引导,将引导教学方法贯穿于小学数学四则运算的整个教学当中,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以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 姚学东.“四则运算”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J].新课程.2008年04期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范文2

一、取得成绩及存在问题

成绩源于圩塘小学数学组对计算的长程规划设计教学和六数备课组对分数计算的教学研究、计算的常规积累,和从育人的角度在课堂中对学生计算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本次测验是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简算能力的准确性、合理性和灵活性的检测。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是六数的主要内容。从检测结果看,学生计算基础扎实,过程规范,但对部分变式简算和计算灵活性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二、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一)长程规划建构计算教学

学校在计算专题教学的研讨活动中,对四则混合运算从三至六年级进行整体设计,除了使学生在不同年级能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形成相关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外,更主要的是从育人角度对计算进行结构化的教学。

1.把握计算教学的内在联系,关注知识结构

如在四数运算律的教学中,我们从同种运算(+、+)、(-、-)、(×、×)、(÷、÷),不同种但同级运算(+、-)、(×、÷),不同级运算(×、+)、(×、-)、(÷、+)、(÷、-)的学习过程展开教学,学生形成了较好的知识结构。

2.注重知识形成过程,关注方法结构

如对运算律的教学中我们从同级运算、不同级运算的过程展开教学,并在六数的总复习中对四则混合运算的来龙去脉、运算律的横向和纵向相互关系进行沟通和比较。故学生在本次测验中对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律的使用比较清晰,计算过程规范,体现了较好的计算能力。

(二)常规积累提高计算能力

1.常规积累中把握知识的生长点

尊重学生知识结构过渡,学生每次迁移都是对此前结构的完善,在不断的完善中衍生方法结构、过程结构的迁移。故在每次新授课前我校都对学生从知识结构、方法结构的掌握上进行分析,把学生知识的生长点作为常规的积累,因知识嵌入的得当,使促进学生思维的真正投入,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与能力。

2.常规积累中关注计算能力的提高

在计算教学的专题研讨中,我校把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当作重要内容,故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我校都把计算能力的积累安排在每天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每天3分钟的计算练习,学生在日积月累中学生形成了正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每学期,我校都安排不同年级的计算过关练习和计算比赛、口算比赛等进行检测。

(三)育人视角提升学习能力

1.相信学生是有潜力可开发的

为了在数运算教学中实现特有的育人价值,我们确定了数运算教学的总目标:学生能知道各种运算的意义、基本法则、各种数运算之间的关系、灵活合理的计算等。并在每节课前对学生的前在状态和潜在状态进行分析,重复信任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课堂教学。并通过对资源的灵活处理和并联呈现,结合我区的课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我校课题“小学数学课堂交往的有效性研究”,使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提高。

2.相信“错误”可以让人成长

错误的资源不仅仅存在于课堂的练习中,也存在于平时的作业、试卷中,有些错误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有些错误可以成为互动生成的资源。每个错误的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华应龙老师的“融错”教育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让学生在自己的错误中反思,在曾经的错误中成长,故我校的学生人均有一本“错题集”,其中对“计算错误”也有相应的归类,让学生反思计算错误的原因并对错误进行归类。在六数的总复习中,我们通过学生对以往数运算中错误资源整理和反思,在课堂中进行了交流和归类分析。主要有:(1)计算结果的错误(不化简)(2)简便运算的正确判断(3)乘法分配律的应用(4)解决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计算方法等。通过对自己错误的分析,学生找到了“为什么错?”,再通过组间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学生掌握了“怎样能不错?”展开教学。

(四)推进多样,互补整合

《标准》对计算有这样的要求: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也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各种想法,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自己合适的方法。所以互补整合这一思维特征在计算课中尤为重要,给学生二次反思、内化。有利于学生对算理的掌握和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例如在本次测试中,第四题学生对为什么÷2/3等于乘倒数,学生的错误率很高,这跟教师在课堂中是否以大问题的方式呈现、学生资源的搜集、结构化思维、序列化的交流有关。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提供给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思想、方法。

(五)习惯培养,提升能力

计算良好的习惯对计算的正确性和灵活性尤为重要,既是计算能力的基本保证,也是数学独特的育人价值。

1.重视审题习惯

学生往往在混合运算过程中暴露出没能充分审题,导致有些能简算的题没能简算,不能简算的错误运用运算律,以及计算结果不是最简能问题。故我们在日常的计算教学中更应关注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先观察再计算”的解题习惯。

2.重视表达习惯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范文3

关键词: 小学计算教学 新老教材 融合 有效性

一、源起

“等于几,也要用计算器来计算,真是让人揪心啊!在高考那短短的时间里,像这样简单的计算应该能马上心算出来,才能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来解答其他题目。”一位高三年级的化学老师埋怨道。

二、思考

诚然,简单数的心算要比笔算、计算器计算快捷,特别是考试时更能显出它优越性。只有把基本的运算和基础的思考化为“直觉”,能够经条件反射不假思索地算出来,才能赢得时间去做更高级的思维活动。

我县实施课改六年多了,已经完成了完整的一轮实验。反思跟班的这五年多的计算教学,我发现使用实验教材的学生与使用老教材的学生相比,运用计算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但计算能力却下降了。随着年级的升高,下降的程度也越来越明显,且学生的计算水平两极分化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我觉得这跟教材的内容编排不太合理有直接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一是新教材中内容跨度大,跳跃性强。例题过于单一,而练习的类型却超出例题所覆盖的范围,导致学与练脱节。二是练习的量不足,不管是例题是还是习题,练习的量都减少了很多,且过多地注重变式题,忽视基本题的练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

三、探索

基于上述原因,在课改过程中,面对小学计算教学,我们该如何在实践新理念的前提下,融合新老教材,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呢?我现结合五年多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1.补充例题,加强理解算理。

新教材的计算内容编排跨度大,为了给学生留下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避免简单的模仿,例题的设置相对于老教材减少了很多,而且比较简单,但习题的内容却灵活多样。编写教材的意图是要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对于优等生来说是可行的,但对于中等以下大部分的学生来说,需要的是“细嚼慢咽”,而不是“囫囵吞枣”。而老教材的计算内容属于小步子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教学时,可以参考老教材的例题编排,缩小教学的步伐,弄清算理正确计算。下面请看“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人教版老教材与新教材的例题安排: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如果以计算的准确性和熟练度为目的,老教材的例题安排更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接受水平。

因此,在使用实验教材进行计算教学时,我们可以参照老教材的编排,对实验教材进行适当、合理的整合,放慢教学的步伐,提高教学的效率。在教学时,可作如下安排:①补充商一位数用“四舍法”试商的例题230÷33;②灵活试商的例题70÷14;③被除数是四位数而商是两位数的例题1260÷28;④被除数是四位数而商中间有0的例题:2835÷27(因为在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数除法”中出现了除数变为整数后,被除数是四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为了以后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补充此2例)。

2.补充习题,形成计算技能。

教育心理学认为:任何一项基本技能的形成,都要经过反复操练才能正确掌握。计算就是一种技能,它需要一定时间和数量的训练才能形成。在新教材中,由于新课程倡导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结合,解决问题的练习量增多了,但纯粹的式题的量减少了,这使得教师注重了解决问题思路的分析,而忽视了计算技能的基本训练。如: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这一单元,老教材在例题教学后安排了两个练习,共编排了44道计算练习(只是纯粹的习题计算,不包括口算和其他形式的计算),平均一个例题配有将近15道习题,而实验教材只安排一个练习,共编排了12道的习题,平均一个例题只配3道。有了这样的反差,可想而知学生的计算能力会不会下降。学生尽管理解算理,但“理解”不等于“掌握”,一定要加上一定量的练习才行。因此,可从老教材整合对应的习题到新教材中来,每个例题可配10道左右的习题,这些习题可安排在例题后的“做一做”,也可安排在课后进行练习。同时,还要以学生的生理特点为依据,以及从学生的计算依据出发,从这些练习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编排,提高练习的效率。当然,我们不能搞“题海战术”,要对“老教材”进行整合优选,合理利用。

3.加强口算与简算,提高计算的敏捷性。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组织口算训练,有助于提高笔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在老教材,计算部分的练习中,几乎每个练习都编排口算的内容,这刚好可以弥补新教材的不足。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把这些口算练习整合使用,但单单这些练习还是不够的,教师要根据内容进行设计补充。如:①低年级2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法及相应的除法;中年级简单的分数的加减法,小数加减法;高年级小数乘除法、分数乘除法。②乘法中的特殊积:25×4、125×8等。③简单的分数与小数、百分数的互化值:=0.5=50%,=0.25=25%。④六年级中π~10π的积。这些都要经常练,最好坚持天天练,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学生不但要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而且要能合理、灵活地进行巧算,这样才能省时省力,提高计算的质量。老教材的计算内容较为重视简便计算的教学。如老教材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中就设计了运用整数除法中学过的简单算法来计算小数除法,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运用定律进行简算。这两部分的内容都是新教材所欠缺的,而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又是经常用的。因而,在实际教学时,可以把这两部分整合起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加强计算法则的教学。

计算法则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它是使计算方法达到程序化、规范化的一般规律。法则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笔算方法。但新教材在计算课的内容中,并没有出现计算法则,这使得很多老师都不教计算法测。当然,我们不要求学生像以前那样去背计算法则,但要让学生理解计算法则,在理解中掌握计算方法。这些法则从哪儿来呢?新教材没有,只能从“老”家来。当然,对于老教师来说,法则就在他心中,就没有必要了。教学时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计算方法,进而逐步向法则推进,这时教师才适时引出法则,引导学生运用法则来进行计算。这样可培养优等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帮助后进生总结学习方法,扫清学习路上的障碍。

四、结语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 小学生 计算错误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0012-03

学生的计算能力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计算法则的掌握;二是计算能力的形成。计算法则是计算方法的高度概括,是计算方法规律性的反映。学生掌握计算法则不仅要懂得按照法则如何计算,而且要懂得为什么要这样算,所以理解是掌握计算法则的关键。而计算能力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准确和迅速。优秀的计算能力是在掌握计算法则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练习方法而形成的,不是学生先天就有的,学生的计算能力主要依赖于教师的培养,才能得以提高。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发现学生在计算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实际上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重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相互合作,关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以及实际计算能力的提高,或者说在计算教学这一块花的力气小了,导致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一、影响学生计算正确率的因素

(一)从学生的认知规律角度看

我们常说学生计算“粗心”,其实所谓的“粗心”大多是由学生感知、注意、思维、记忆、情感等因素造成的。主要在于:

1.感知不准确。 由于计算本身没有情节并且外显形式简单,这样更容易造成小学生感知粗略、笼统、不够具体,再加上学生看题、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又急于求成,因而所感知的表象是模糊的,致使把计算式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如把“+”误作“-”,把“5”看成“8”,把“75” 写成“57”,把23603抄成2633,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

2.注意不集中。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儿童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尚未发展成熟,不善于分配注意是小学生注意的特征之一,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丢三落四,造成计算错误。如计算四则混合运算不是抄错数据,就是忘记将暂时不参加运算的部分抄下来,漏一部分导致错误。

3.短暂记忆出错。记忆是学习的基础,知识的储存、积累和更新都要依赖于记忆,无论是口算还是笔算或估算都需要良好的短时记忆力做保证。一些学生由于短时记忆力发展较差,直接造成计算错误。如退位减法,前一位退1,可忘了减1。同样,做进位加法时,忘了进位,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加法,连续退位的减法,忘加或漏减的错误较多。

4.强信息干扰。强信息在大脑中留下的深刻印象,在遇到与强信息类似的新信息时原有的强信息痕迹便被激活,干扰正常思维活动,造成计算错误。如,125是一个强信息,当学生计算12525式题,部分学生会不假思索地算成12525=10000=1,“凑整”因素对学生产生了强烈刺激,使他们在计算时忽略了运算顺序、计算法则,导致计算出错。

5.思维定势影响。思维定势是思维的一种“惯性”,指由于先前的活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使人以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进行认知和作出行为反应。思维定势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积极作用促进知识的迁移,消极作用则干扰新知识的学习。不良的思维定势表现在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6.情感不稳定。小学生在计算时,总希望能很快得到结果。因此当遇到计算题里的数据较大或算式显得繁琐时会产生排斥心理,表现为缺乏耐心和信心,不能认真地审题,没有耐心去选择合理算法,从而导致错误出现。

(二)从教材编排角度看

现行的人教版教材存在重知识包容,轻难度递进,计算技能不实的客观问题,我们以原浙教版教材为例。从下表可以看出,原浙教版和人教版老教材在计算单元的教学中很注意编排内容的层次性,为突出教学难点,往往安排有多个例题,逐一落实难点,学生掌握情况不错。而人教版实验教材采取“大步子”教学,上表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类似的内容还有小数除法、分数小数混合运算等,从这些内容的编排来看新旧教材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不同的编法他们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和目标。但实践表明,使用实验教材的学生计算正确率比老教材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随着年级的上升下降趋势更加突出,学生之间的计算能力两极分化也非常严重,新教材的编排不得不令人担忧。

(三)从教师教学把握角度看

计算错误是小学生常犯的错误,教师往往一味地责怪学生,甚至采取“错一罚十”的方法,结果却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诚然,计算错误的主要原因在学生,诸如注意力不集中、有骄傲情绪、轻视作业、应付差事等都是造成计算错误的因素,教师应该对症下药,及时纠正或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学生计算错误诸多因素中教师的因素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重情境创设,轻基本训练,训练时间不足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改革确实提出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也确实对过去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改革。如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教师也将计算教学置身于某个情境之中,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充满了生趣。但是,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把握不当,在情境中把数学课上成了学生的口语训练课,上成了看图说话课。本末倒置,忽视了核心的教学目标。

2.重方法多样,轻优化指导,学生思维混乱

新的教学理念倡导算法多样化,改变了过去计算教学只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但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对算法多样化的理解存在偏差,片面地理解为形式越多越好,故而在课堂上总是重复着“还有其他的解法吗?一节课下来,片面地追求算法多样化,而忽略了算法的优化,没有教给学生最佳的计算方法,造成学生思维混乱,不利于全面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尤其是那些后进生, 一头雾水,什么也没有明白,一种算法也没有掌握。

3.重表面热闹,轻算理指导,计算算理不明

学生掌握并理解算理,是计算教学的灵魂。小学数学是确定学生从小对数学的观察、探索和创造的启发阶段,在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和公式的过程中,尽量引导他们动手、动脑,通过自己实践、观察,主动去探索,这样获得的知识才能更深刻,学生才能自觉地把新知纳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不仅记得牢,而且能运用自如。随着课改的深入,这一点已经越来越被广大教师运用到教学中。但是不少青年教师忽略了研究算理本真内涵,追求片面热闹,使得许多浮于浅表的所谓合作、交流占用了许多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相反对于计算算理的理解与分析却明显用功不够,缺少算理阐释,缺乏练习达成,影响了计算的正确率。

综上所述,在学生的计算错误中,教师有着很大的责任。解决的根本方法一是要掌握好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二是加强概念教学,只有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清晰的、完整的概念,才能使其掌握好基础知识,提高运算技能技巧,减少计算错误的发生。

二、减少小学生计算错误,提高小学生计算正确率和计算能力的对策

不管何种原因造成的计算错误,都要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注意找出错误的根本和关键,分析错误的原因,为什么错,有多少学生错,然后再针对错误性质、原因和范围,作具体分析,对症下药。

(一)强化口算基本训练

我们常感叹学生口算不熟,笔算不准。20以内数的加减口算、100以内数的乘除口算是进行多位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也是分数四则运算与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因为任何一道整数、分数或小数四则运算都可以分解成一些基本口算题,如果口算不熟,计算时必然会出现错误。只要计算中有一步口算出错,就会导致整道题的计算结果错误。科学地组织口算训练也是提升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练习要做到天天练,逐步达到正确、迅速、灵活的口算目的。

(二)弄清算理,以理驭法

任何数的计算总是与其相应的知识密切联系的。如果概念不清、算理不明、口算不熟、笔算不准,计算时必定会错误百出。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正确处理算理和算法关系,使学生不仅知道计算方法,而且知道驾驭方法的算理,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三)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1.审题习惯。审题要细心,计算时先观察题目的特征,认真审题,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看清每个数和每个运算符号,分析数据特点与运算之间关系。

2.简算意识。学生不但能正确计算,而且要能合理、灵活地进行巧算才能省时、省力,提高计算的速度、计算的质量。如计算0.389=,有些学生往往直接进行计算而产生进位错误,但是如果把99看作(100-1),原式变为0.3800-1),这样既容易算对又省时,因此平时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简算意识,要求学生在面对具体计算任务时观察数的特征,算式特点,合理运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自觉地进行简便计算,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3.验算习惯。养成自觉验算习惯,不仅可以看出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还能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使学生养成仔细、严格、认真的良好习惯。检验时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如果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检验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估算法等。

4.培养错题积累整理和反思矫正的习惯。反思是一种主动的再认识,是对过去发生的认知的再次判断和深化,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每次做题后,让学生进行反思:这道题是怎样做出来的?对自己的算法满意吗?有无更好、更简便的方法?特别是对自己的每一道错题,更要及时订正,认真分析,反思自己计算错误的原因。这样,学生就不仅仅是做对了一道题,重要的是尝到了一种反思的“发现的体验”“成功的体验”。在这种发现中,感受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本质,感悟到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力量。

教师应在平时批改作业中,将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分类记载下来,从中发现共性错误并找出典型错例,便于教学中“对症下药”,特别是找出算理不清、法则模糊、方法不对的典型错例,组织学生剖析根源,找出“病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学生也可准备一本“进步集”,要求学生进行“错误整理”,把自己作业本、练习册、试卷里的错误及时记录在“进步集”里,用简单的话写出错误的原因,并及进订正、归类整理。

(四)精心设计计算练习

1.针对性练习。针对本单元或是本课时所要掌握的计算进行练习,并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计算错误的根源,必要时,就学生的错误进行针对性练习。

2.对比性练习。当学生已经较好掌握了本阶段计算学习后,要把与本阶段相关的特别容易混淆的计算进行融合,让学生在混合计算中提高能力。

3.应用性练习。小学数学学习的核心是解决问题,计算最终是解决问题的手段。自动化是技能的特征之一。 通过熟练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水平。

(五) 提倡算法多样化,并对算法进行优化

“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是计算教学的一个亮点。它要求学生在研究数的基本运算方法的同时,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从而达到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的目的。提倡算法多样化,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使学生思路开阔,能全面地、多角度地考虑问题。让学生经历从“多样化”到“优化”的过程,是对思维能力的一种提升,更是落实好“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在学生展示个性化思维的基础上,教师应帮助学生发现和运用相对简单的优化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体验,学习别人的思维活动成果,吸取或改变自己原有的算法,掌握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几种方法。

根深方能枝叶茂,这是一条自然规律。莲和萍就是一个很好的对比,为什么莲能开出艳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这是因为莲能纹丝不动地扎根大地,而萍却居无定所,随波逐流。良好的计算技能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传统优秀成果,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非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认真钻研教材,重新认识计算教学的功能,不断总结经验,改革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 丁志锋. 提高计算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J].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0.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范文5

教学事例:到一年级数学组走走,听老师们说前一天有老师已经教学了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上完课的老师反映学生对两类加法容易混淆,学生掌握得不好。于是我便和老师们一起分析:学生头脑中还没有“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即“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的知识,教师在教学时也不能空洞、抽象地告诉学生“几个十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要和几个一相加”。那怎样变教师的告诉为学生的体悟呢?对策:在主题图教学之后分四步走,帮助学生辨别两类题,休会“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第一步: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用计数器帮助对比、区分,如25+20,25+2,44+50,44+5,等等。第二步:只拨第一个加数,想加第二个加数的拨珠动作,再说出得数。第三步:计数器拿走,想象两数相加的拨珠动作,再说出得数。第四步:看算式直接说出得数。其他教师在教学中均采用了这样的四步,先教的那位老师也用这四步进行了补救,效果明显提高,学生基本上没有错误。

在小学阶段有大量的计算教学,如何由算理的直观上升到算法的抽象应该是计算教学中永远要研究的主题。从认识过程来看,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通常分为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阶段。感性认识,即形成感觉、感知和表象的阶段,是对事物的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阶段,即对表象进行概括和抽象而形成概念的阶段。表象是感知的保存和再现,表象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中介和桥梁。在案例一和教学事例中我们都用到了表象思维,它促进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跨越与提升。

数学的抽象决定了数学可以培养学习者的抽象能力,也决定了学习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抽象能力。从一道道具体的应用题到常见的数量关系,从一道道具体的计算题到计算法则,从具体的数到一个个字母等无一不是抽象的过程。教材的编排出体现了这样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由此可见数学给予人的抽象概括能力,可以使人有条理地在简约状态下进行思考。所以在教学中:

(1)要重视形象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运用形象。形象思维能促进学生的心理活动更加丰富,有助于他们更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研究表明,富有创造性的学生形象思维一般能达到较高水平。“火车过桥”问题是学生很难理解的一类行程问题,记得在教学时我信手拈来,很自然恰当地运用了教室里现在的物品进行操作演示:把讲台当做桥,一把米尺当成火车,来演示火车过桥,我先让学生理解“过桥”并进行演示,通过演示明确“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才叫“火车过桥”,接着再弄清火车过桥所行的路程,通过演示学生很容易明白火车过桥所行的路程就是桥长加车身的长度。直观可以让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看得见的形象,可以降低学生思维的难度,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知识、建构知识。

(2)要引导学生学会逐步的抽象。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抽象只有摆脱具体形象,才能使思维用算法化的方式得出新的结果。如一年级学习“9加几”的加法,当学生有一圈十、凑十的实物操作基础后,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回到算式,抽象出算法,要算9加几的加法,先要想9加几等于10,再把第二个加数进行分解,最后再进行9+1+()的计算。

其次抽象除了可以使思维概括、简约、深刻以外,还有发现真理的功能。所以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用抽象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学习中可以表现为由原型匹型到抽象提升,如六年级有这样一类题:“一批布,做上衣可做20件,做裤子可做30条,这批布可做多少套衣服?(一套衣服是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体育委员为班组购买文体用品。他带的钱正好可以买15副羽毛球拍或24副乒乓球拍。如果他已经买了10副羽毛球拍,那么剩下的钱还可买多少副乒乓球拍?”这些题都可以抽象成工程问题,通过抽象的方式解决问题。

(3)要重视表象的作用。表象是人脑对当前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以前感知的事物形象的反映。它不仅具有具体形象性,还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它不但反映个别事物的主要特点和轮廓,而且还反映一类事物的共同的表面特征。表象的基础是感知,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丰富学生的感知,要运用观察、操作、实验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感知。在上述教学事例中,借助表象思维进行10以内的加法计算和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它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有丰富的感知,头脑中有相关的图形表象,否则就很难进行。表象思维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桥梁,教师要重视表象思维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上升过程中的作用。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范文6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法则;法则教学;数学阅读能力

法则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贯穿整个数学课堂教学的始终。法则是对数学知识和规律的科学总结和概括,它揭示了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是进行运算、推断和判断的依据与基础。法则教学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点,更是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关键。数学阅读理解,是近几年新提出的数学概念,是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来理解和领悟数学文化、掌握数学方法的过程。在初中数学法则教学中,渗透对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分析、归纳总结等综合能力。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深化法则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思考:

一、深入理解法则,夯实阅读基础

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各个法则,都是经过科学论证和反复实验探究得来的结论,其语言叙述十分严谨。在法则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正确阅读和理解法则中的每一个字词,能够清晰区分字词句间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符号、数学图表、数学图形来理解法则中的深层含义。同时,也要学会运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验证法则,用实践检验真理,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法则的内涵、外延、适用条件与范围等。

例如,教学初中数学第七册中的“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当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数之和为0。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短短四句话,囊括了有理数加法运算的所有规则和规律。要深入理解这一法则的含义,学生们必须学会阅读,通过阅读了解和理解每句话代表的运算意义和方法,然后,将文字语言转化成数学符号。转化过程中,会对法则中所涉及的数学符号、概念和数值等有了充分透彻的认知和了解,在脑海中形成了对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的图式模型。可见,法则教学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阅读促进对法则的深度理解,而理解法则又反过来促进阅读能力,夯实数学阅读理解的基础。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初中数学中的每一条法则都是对一类数学现象的总结,法则学习的过程给人感觉严谨而枯燥。不过,若能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及认知结构特点,创设一些有关法则的问题情境,使学习过程变得趣味横生,学习就不再乏味。与此同时,学生从情境中体验到数学法则的乐趣,对数学阅读也会产生兴趣,有利于促进其对数学知识的学习。

讲到“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时,单看文字表述是比较枯燥的,学生也习惯于死记硬背,这样的学习效果并不好。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些富有诱导性、启发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阅读法则、理解法则,并学会运用。可以在复习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已经如学过哪几种有理数运算?分为几个运算级别?回忆小学数学时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其中的运算顺序有何规律?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们的兴趣和好奇心被激发出来,在一边回忆、一边总结的过程中,为本课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基础。然后,通过实际题目进行具体推导和分析,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使枯燥的计算法则多了一点生趣,学生们的逻辑思维、阅读理解能力都得到了训练。

三、优化法则思维,升华阅读感悟

法则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记忆法则、掌握规律、学会运算,而是要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数学法则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训练阅读理解能力、多向思维能力的过程。有效的阅读可以促进学生对法则的深入理解,而有效的法则教学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升华学生对数学科学的阅读感悟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法则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多方面训练和发展,增加其对数学材料的阅读感知与理解领悟能力。

其一,引导学生在学习运用法则中学会反问和质疑。反问为学生的思考开辟了新的渠道,让学生通过正向思考、逆向思考及多向思考,来总结、反思、验证数学课本中的各项法则,探究其中的奥妙。反问使得学生在阅读题目或数学材料时,会更加仔细慎微,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及阅读能力都会得到同步提升。

其二,引导学生在学习运用法则中学会比较分析。比较可以让学生发现同类问题的相似之处,发现近似问题的异同点,发现不同问题的差别之处;比较分析也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则的内容及含义。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深化法则教学,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水平及生活经验,采取富有启发性的方法将法则教学与数学阅读理解有机融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当然,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也应有意识地拓宽知识面,发展数学阅读的意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