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范例6篇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范文1

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电,在人民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在过去一年中,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向南发展的道路。上月,白崇禧使用黄雏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始终未能达到目的。最近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两星期前已放弃开封,现又放弃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阌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去年七月,南线人民开始向敌后实行英勇的进军以来,一年多时间内,除歼灭了大量的正规部队以外,最大的成绩,就是在大别山区(鄂豫区)、皖西区、豫西区、陕南区、桐柏区、江汉区、江淮区(即皖东一带)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并极大地扩大了豫皖苏军区老根据地。除江淮军区属于苏北军区管辖外,其余各军区,统属于中原军区管辖。豫皖苏区、豫西区、陕南区、桐柏区现已联成一片,没有敌人的阻隔。这四个军区并已和华北联成一片。我武装力量,除补上野战军和地方军一年多激烈战争的消耗以外,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左右,今后当有更大的发展。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他是怕对了。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在去年下半年的一个极短时间内,我们在这一区域曾经过早地执行分配土地的政策,犯了一些策略上的“左”的错误。但是随即纠正了,普遍地利用了抗日时期的经验,执行了减租减息的社会政策和各阶层合理负担的财政政策。这样,就将一切可能联合或中立的社会阶层,均联合或中立起来,集中力量反对反动统治势力及乡村中为最广大群众所痛恨的少数恶霸分子。这一策略,是明显地成功了,敌人已经完全孤立起来。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各个孤立据点内的敌人,如像开封、南阳等处,不得不被迫弃城逃窜。南阳守敌王凌云统率的军队是第二军、第六十四军以及一些民团,现向襄阳逃窜。襄阳也是的一个所谓“绥靖区”,第一任司令官康泽被俘后,接手的是从新疆调来的宋希濂。最近宋希濂升任了徐州的副总司令兼前线指挥所主任,去代替原任的杜聿明。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王凌云到襄阳,大概是接替宋希濂当司令官。但是从南阳到襄阳,并没有走得多远,襄阳还是一个孤立据点,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范文2

潘朔端海城起义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共产党和把焦点都集中到东北这块富饶辽阔的土地上。1945年10月至11月,以美械装备的军队两个军7万余人由美国军舰运送到达秦皇岛,在攻占山海关以后进入辽西,此后,在美国的帮助下,又先后向东北增兵五个军20余万人,迅速占领城市及铁路沿线。我党则派出2万干部和11万人的部队挺进东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双方形成了对峙局面。

为打击发动内战的嚣张气焰,打乱敌人的战略部署,我党领导东北民主联军先后实施了山海关保卫战、秀水河子战斗和本溪保卫战,并在苏军撤出后从伪军手中解放了四平。在正面战场打击敌人的同时,我党也积极争取爱国人士起义投诚。全面内战爆发前,我党策动最有影响的起义就是海城一八四师起义。

一八四师属六十军,原是滇军中一支赫赫有名的部队,抗日战争期间曾参加台儿庄、鄂北、湘北等战役,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抗战胜利后,一八四师被派往东北,布防在鞍山、海城、大石桥、营口一带的铁路沿线上,师部设在海城。对这支非嫡系部队并不“待见”,东北“剿总”派来一批谍报特务进入一八四师各团部,两名少将参军驻在师部,都带有电台,监视、控制一八四师,一八四师师长潘朔端对此极为不满。

1946年5月,东北局势日趋紧张。于5月23日飞抵沈阳,亲自督战,向辽南解放区大举进攻。我民主联军先发制人,于5月25日收复鞍山,27日南下海城,28日向海城发起攻势。一八四师师长潘朔端深感内忧外患,他具有爱国情怀、对“中国人打中国人”深恶痛绝。正在这时,参谋长马逸飞送来两封电报:一封是杜聿明电令一八四师“死守待援”,另一封说“明日将从辽阳派出援军四个团”。他计算了一下:援军至少也要三天才能到达海城,死守待援已不可能,突围又违背“死守”的命令。怎么办?在我地下党的策动下,潘朔端提出起义投诚。他对副师长郑祖志说:“这个仗我们不打了。是时候了,起义,找共产党干革命去。”郑出于对老领导曾泽生的感情,提出:“这样怕对不起老长官曾军长吧!”潘说:“我想只要稍有爱国良心的人,都会扪心自问,内战再扩大下去,国家会成什么样子,曾军长对老蒋也是很不满的。过了此山无鸟叫,绝不能坐失良机,我们先干,慢慢也可争取他走这条路。”接着两人又争取了一些副手和部下的支持。大家认真研究制定了起义的行动步骤和措施。由他们联名写信向民主联军表达起义的决心。直属机关连长高如松、运输连长陈正富二人,携信前往民主联军四纵队前沿指挥部联系。黄昏时联系成功。潘朔端当即把“剿总”派来的两名少将参军扣了起来。之后又以城防司令部名义,召集驻海城校以上军官、谍报组特务和交警总队骨干分子共50余人到指挥所开会,也都扣起来,缴了械,没收了电台,切断对外一切联系。

29日深夜11时,高、陈二人陪同民主联军四纵队特派代表邓东参谋和一位通讯员回来了,邓东代表纵队首长向一八四师毅然起义表示热烈欢迎和慰问,并带来民主联军提出的三个条件:一、驻海城的一八四师部队,一律放下武器,撤出城外,到指定地点集中;二、下令驻大石桥、营口的五五O团前来海城会合,驻地由民主联军接防;三、安插在一八四师的特务一律逮捕。潘朔端代表一八四师官兵完全接受上述条件,当即派马逸飞随邓参谋见纵队司令员韩先楚,接受指示,进一步商定了起义的具体部署:第一,起义部队径自集合,开赴东距海城20公里的解放区析木城,民主联军派人负责接应;第二,民主联军负责起义部队安全,沿途监视、阻击军的拦截、追击,武装保护起义部队安全撤离敌占区;第三,行动时间相机而定,并交代了联络信号等有关事宜。

5月30日凌晨,马逸飞、邓参谋回到一八四师驻地。拂晓,各部按照师部命令,准时在海城南门外集合后,井然有序地离开了海城,向析木城进发……

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对一八四师海城起义非常重视和关怀。起义当天即令辽东军区负责人肖华,派军区政治部主任莫文骅和秘书长李毅为代表到析木城欢迎、慰问起义部队官兵。总司令也从延安发来贺电,并亲自写信给潘朔端。各野战军、邓小平等十余位首长相继发来贺电表示祝贺。

海城起义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战场上军首次较大规模的起义,这次起义对军影响很大,对整个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也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

韩梅村凌源起义

1946年6月,不顾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3月,东北保安第三支队少将司令韩梅村奉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之命,从阜新移师到凌源驻防。韩梅村是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在军队中先后担任过连、营、团长、少将旅长、师参谋长等职,为人正义。在抗日战争中,韩梅村曾和中共地下党员有过接触,他十分欣赏共产党八路军的治军之道。所以,党先后派邓洪钧、周太暄到韩梅村的部队,动员韩梅村率部起义。韩梅村在阜新时就下决心弃暗投明,率部起义参加到革命队伍中来。

这一次,韩梅村率部移师凌源,同其一起来的中共地下党员邓洪钧、周太暄秘密到冀察热辽军区热中解放区联系,找到当时在热中驻扎的冀察热辽军区第十六旅旅长张德发、政委黄志勇。张德发和黄志勇闻讯后,一方面就此事请示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程子华,一方面派通信科长戴平随周太暄到凌源,面见韩梅村。4月中旬,戴平回到热中解放区向中共冀察热辽分局和冀察热辽军区汇报情况后,重返凌源与韩梅村将军详细商议起义的具体时间与方案。27日,戴平从热中地区再回凌源,向韩梅村传达了程子华的指示。

5月1日,在冀察热辽军区十六旅的接应下,韩梅村将军在凌源正式率部起义。随后,韩梅村率起义部队同十六旅旅长张德发、副政委曹德连所率部队一起离开凌源城向赤峰八里罕解放区转移。几天后,冀察热辽军区首长在八里罕召开大会,欢迎韩梅村所部起义官兵,并宣布把这支起义部队改编为热河民主救国军独立第一旅,由韩梅村任旅长。7月15日,经中共冀察热辽中央分局批准,吸收韩梅村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韩梅村后任东北人民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六师师长,率部参加了解放隆化的战斗,为创建新中国建立功勋。

王家善营口起义

1947年,在东北人民发起强大的冬季攻势下,北宁线以北的军大部被歼,沈阳以南的辽阳、鞍山、海城、大石桥相继解放。守在营口的军如海上孤岛,只能坐以待毙。

此时,驻守营口的军主要是五十二军暂编五十八师和交通警察第三总队。这两支部队前者属地方武装改编的杂牌军,后者是戴笠所属特务改编而成,号称军嫡系中的嫡系。交警总队队长与东北行辕任命的营口市长沆瀣一气,五十八师师长王家善不愿与之同流合污,交警队长和营口市长就对五十八师排挤、打压,想借共产党之手铲除异己。

面对这种形势,东北局社会情报部认为,争取王家善起义极有可能,遂由此展开一系列工作。一方面加紧对营口的军事包围,以战逼降;一方面从内部加紧工作,对王家善及其所属部队施加政治影响,促使其尽快下决心起义。

1948年2月25日拂晓,辽南独立师对营口防区发起佯攻,枪炮声很激烈。王家善借机向52军副军长郑明新建议,召开紧急城防会议,请各机关首脑共同研究守城方案。郑明新同意王家善意见,并商定会址在58师司令部,时间下午2时。11时,王家善召集营以上军官开会,经过讨论国共两党政治、军事形势和营口的处境,90%以上的军官同意起义。于是,王家善正式宣布起义命令,全体官兵表示坚决执行命令。下午2时,营口市军政首脑准时到58师司令部出席城防会议。王家善主持会议,52军副军长郑明新、营口市市长袁鸿逵先后发言。下午3时,全城。3时30分,一声号响,机枪、冲锋枪一起对准会议室窗口。营口市党部书记王惠久、营口市市长袁鸿逵、营口市三青团主任陈修实、52军副军长郑明新、营口市交警总队队长李安、营口市警察局长曹起林等军政首脑及随行人员38人(其中司机和卫兵21人)全部束手就擒。

晚7时整,三颗照明弹从58师司令部大楼腾空而起,王家善部正式宣布起义。辽南独立师一部在58师3团配合下,从老爷阁向西发起攻击;另一部从扬武门至德胜门一线向西包抄,战斗异常激烈。交警总队困兽犹斗,垂死挣扎,凭借着“瑞昌城”、“兴亚银行”(郑明新公馆)等几幢坚固建筑负隅顽抗。辽南独立师和58师突击队步步紧逼,将敌人分割包围,经9小时激战,至次日凌晨,歼灭城防司令部及交警总队2000余人。

1948年5月16日,起义部队被命名为东北人民独立第5师(后改编为中国人民第167师),王家善任师长。在解放战争中,王家善率部参加了平津战役、鄂西战役、成都战役和解放大西北等战役,战功卓著,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曾泽生长春起义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在北宁路打响。10月15日,攻克锦州。深感东北形势危急,亲自飞抵沈阳督战,部署沈阳和长春的作战方案。令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飞抵沈阳的第三天,长春的守军第六十军军长曾泽生率部起义,长春和平解放。

曾泽生,早年入滇军,是前文提到的海城起义的领导者潘朔端的老首长。1945年8月,曾泽生率部赴越南接受日军投降,1946年4月,从越南的海防港直接开拔来到东北,任东北第四“绥靖”区副司令、吉林守备军司令兼第60军军长,驻守长春。

辽沈战役之前,长春已被我军包围。辽沈战役开始后,东北野战军采取先攻锦州,再图长春、沈阳的策略,并决定对长春采取“长围久困,展开政治攻势、经济斗争,使其粮弹俱困,人心动摇时再攻”的方针。由于人民对守军实施严密封锁、长围久困,孤城长春给养奇缺,造成了守军内部嫡系与杂牌之间的严重矛盾,军心涣散,产生反蒋厌战情绪与逃亡投诚想法的人与日俱增。当人民集中兵力攻取锦州城垣时,长春守敌认为有机可乘,在的命令下,曾妄图突围南逃。不料却遭到人民围城部队的迎头痛击,只好仓皇退入城垣。至此,长春守军突围之谋彻底没戏。

10月15日,人民一举攻克锦州,并全歼其守军。这一消息进一步震动了已被长困久围、陷入绝望状态的长春守军。此时,飞抵沈阳督战,并派飞机向长春空投其“手令”,命令郑洞国和曾泽生率部立即突围南逃,否则即以违抗命令论罪。此时的长春已处于人民的重重包围之下,插翅难逃。在我党地下工作人员的多方努力下,第60军军长曾泽生终于下定了起义的决心。

1948年10月16日晚十点,在部队起义的各项事宜部署就绪以后,曾泽生分别给同在长春驻守的郑洞国和李鸿写信,通知他们六十军已决定反蒋起义,奉劝他们认清形势,与六十军一致行动,警告他们如果制造事端,阻挠起义,后果自负,然后把军指挥所从火车站附近的中长理事会大楼转移到由我地下党组织控制的一八二师五四五团团部。第二天晚上八点,部队从东门进入长春,接管六十军阵地,六十军则开出长春到九台休整。

受到六十军战地起义的影响,郑洞国兵团部和新七军最后也决定放下武器投诚,长春和平解放。

1949年1月2日,中央军委正式命令,将六十军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陆军第五十军,任命曾泽生为军长。在解放战争后期,五十军入关南下,参加鄂西战役,进军大西南,随后回师湖北参加生产。1950年10月,五十军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威震敌胆,为抗美援朝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

许庚扬沈阳起义

北平的和平解放,对历史文化古都得以完好保存具有重要意义。其实在此之前,历史名城和东北最大的工业城市——沈阳就是和平解放的,提及沈阳的和平解放,新一军暂编五十三师师长许庚扬功不可没。

许庚扬的暂编五十三师是一支历史较短的部队。1946年9月,东北行辕主任熊式辉为了扩充力量,在东北成立了9个“保安区”,其中第五保安区司令为少将许庚扬,辖4个保安团。1947年8月,陈诚接替熊式辉后,将保安区改为暂编师,第五保安区改编为“暂编第五十三师”,将原有4个团编为3个步兵团和师直属分队,许庚扬任师长。这支具有先进的美式武器的部队拥有7000多人的兵力,负责驻守沈阳东部。

随着东北解放战争的不断深入,敌我双方力量发生了极大转变,双方的焦点集中到了沈阳这座历史名城和军事重镇上来。早在1948年4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就派人与许庚扬取得联系,向其宣传党的政策,劝其率部起义。

10月30日,许庚扬指派的特务连连长张建业找到了辽北军区管松涛师长和政治部主任王振乾,表明了率五十三师起义的意愿,并与建立了联系。辽北军区司令员聂鹤亭、政委陶铸、副司令员赵杰以及政治部主任王振乾等人开会研究,决定接受五十三师的起义要求。31日,张建业再次到辽北军区机关驻地,会见军区首长,带回军区提出为进入市中心让开通路的要求。下午,许庚扬派五十三师作战科长张社民为正式代表来到辽北军区,与负责人赵杰、管松涛正式谈判。辽北军区提出承认五十三师起义,占领机场,控制战车团,逮捕军政要员及特务头子,维护市内秩序等六项条件和确定起义时间及人员标记两项规定。张社民表示接受,并交出了《沈阳城防详图》,还提出保证全师官兵生命财产安全和保留原建制的要求。然后,张社民返回五十三师向许庚扬汇报,许表示满意。晚8时,即召开军官紧急会议宣布暂编五十三师起义。

许庚扬作好了防范,排除了干扰, 命令下属为让开进入市中心的通道,派参谋人员控制了战车团。入城生擒了第八兵团司令官周福成。在许庚扬起义的影响下,在沈阳驻守的军其他部队和沈阳市第二守备总队先后放下武器投诚。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范文3

1.把握新闻的结构、特点。

2.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3.运用迁移、对比阅读的方法,加深对课文教学重点的理解。

4.感受人民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流程】

一、突出重点

(一)导入课文

(播放《七律・人民占领南京》歌曲)同学们,你喜欢读报吗?喜欢读报纸上的新闻吗?新闻是我们了解时代生活的一个窗口,是社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则新闻,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它出自一代伟人之手。(点击课题: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二)整体把握

1.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全文,思考:如果要用一句话高度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你认为哪句最合适?从中发现新闻中的标题与其他文体的标题有何区别?

(明确:标题“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中的标题是以凝炼的语言,概述全篇的要旨,醒目有力,通常揭示新闻中最重要、最吸引受众的信息。其他文体的标题没有这种功能。)

2.如果要用文中两句话来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你认为哪两句最合适?从中你又发现新闻中的导语有什么特点?

(明确:新闻正文中第一二句“人民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的渡江区域”。导语是以简炼而生动的文字介绍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揭示消息的主题,统领全文,一般不长,往往是一两句话,有时也用一段话。)

3.剩下的内容我们通常称之为新闻的主体部分。请概括主体部分的内容,并结合全文,说说主体部分与导语有何关系?

(明确:叙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指出我军胜利渡江的重大意义。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紧接导语之后,是消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部分是对导语进行解释、深化和具体化。)

小结: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如有条件,教师可适当增加些知识给学生,如副标题、结语等)。一则新闻,往往由这三部分构成。

(三)重点学习

1.标题中的“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它有何表达效果?

(明确:是实数。中路军30万人;西路军35万人;东路军35万人。体现了人民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

2.这则新闻起始部分括号里的内容表明了这则新闻报道的单位、时间,它属于新闻的“电头”。这些内容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结合课文“预习提示”介绍:“22日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可知这些内容表明所报道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从这里我们能看出“新闻”具有的一个特点: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3.主体部分中,有两处写到“至发电时止”,这样写说明了什么?再找一处来说说新闻报道的准确性。

(明确:表明新闻报道准确、及时。“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的渡江区域。”其中“不含”,准确地反映了人民渡江区域的情况,因为当时九江尚未解放。)

4.真实、及时、准确是新闻的三个特点。此外,简明也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特点。请结合内容谈谈。

(明确:当时渡江战役头绪多,战线广,但这则新闻却用五百左右的文字,简明扼要地叙述清楚了,使广大人民群众尽快了解到整个战役的进展。)

5.主体部分分几个层次?它是怎样相衔接的?次序可调换吗?为什么?

(明确: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二十日夜起…正向南扩展中”,写中路军渡江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第二层“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第三层“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写东路军渡江情况。它们用时间来衔接,衔接点为“二十日夜”―“二十一日下午五时”―“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按这样的次序排列是考虑到事件发生的先后以及各路进展情况,所以不可以调换。)

6.本文是新闻,它客观、及时、准确地报道渡江战役的经过,但是,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作者的感情。请你找出一二处带有较强感彩的词句,读一读,议一议。

(明确:文中的“冲破”“横渡”“均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词,体现了胜利的喜悦。“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中的“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具有奚落、嘲讽的意味。)

(四)小结授课

《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内容上,让我们了解了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况、军队士气低落的根本原因和我军战士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写法上,让我们能对新闻的结构和特点有清晰的认识。

二、迁移比较

(一)整体把握

通读课文,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新闻有关知识,说说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标题、导语、主体部分。

(明确标题、导语与主体部分。)

(二)重点学习

请从具体写法、构思特点和语言风格三方面,比较两篇新闻的不同之处。

(明确:1.具体写法:《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使中国人民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名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的黯淡前途。2.构思特点:《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度。3.语言风格:《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

(三)总结授课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范文4

早在1964年,46岁的卫国民被调到扎兰屯丝绸厂,到1980年离休,原来只有150人的小厂已经发展成为呼伦贝尔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大工厂。那时,一大批天津知识青年支援边疆,来到扎兰屯,投身到丝绸厂的建设。作为厂长,卫国民对这些远道而来的年轻人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给予了帮助。2016年11月,30多位天津知青再返扎兰屯,和当年的老同事们一起,为老厂长卫国民庆贺百岁寿辰。

寿宴上,卫国民高兴地唱起了“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近40年过去了,这些当年聆听卫国民革命故事的年轻人都已经是儿孙绕膝的退休老人,再一次听到那熟悉的旋律,仿佛回到当年,劳动之余听卫厂长讲述那枪林弹雨的战争故事。

我是铁了心,要跟八路军

我是1918年十月初十生于山西阳城县町店村一个农民家庭里,幼年给村里有钱人家放牛,就是一个放牛娃,没进过学堂,不识字,没念书也没文化,当时连自己名字都不知道怎么写。

1936年12月爆发的西安事变震惊中外,被迫停止内战,开始了全国抗日。阳城县政府随之改名为阳城县抗日救国民主政府,下辖的村都成立了抗日自卫队。这样的抗日民众组织里都是年轻人,我当时19岁,也不懂什么大道理,就随大伙一起宣传抗日打鬼子,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支援八路军救护伤员、运送物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一边干活,一边生产,没事的时候便集中起来训练,晚上还要到部队参加活动。阎锡山部队里有一个军官会武术,他经常教我们练武,我那时小名叫仔闹,这位军官给我起了大名,叫卫成秀。

我年少时身体不好,1937年3月村政府为了照顾我,让我当了村里的交通员,这个村叫边村,相当于咱们现在的镇,管各个村。我负责往各地送信、送文件,工资是一个月40斤小米(按旧制,16两为一斤)。

卢沟桥事变之后,有一个叫王四狗的人介绍我去参加学习班,这个学习班是阳城县党委办的,班上共产党员很多,还有一些山西同盟会的人,主要学习一些抗日政策。学习班毕业后,我们很多人都参加了八路军。战事越来越吃紧,八路军和小鬼子在村子附近打过好几场仗,死了不少人。村里的乡亲都知道打仗的事,一些人还专门来跟我们要参加八路军的人说,八路军穷,吃不饱,中央军一个月还发8块大洋,吃得也好。但是我知道中央军打人骂人,八路军不打人不骂人,我是铁了心,要跟八路军。

抗战学习两不误

抗战的烽火迅速蔓延,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人出人,把小日本赶出中国去。我参加的县大队后来变成了新兵连,大概五六个月后,、邓小平领导的129师派来了一个营长和一个主任,还有一个连长,一个连指导员,把我们新兵连编入了386旅772团,我被分配到772团卫生队。到卫生队大概是1938年,我就是在这一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新兵连时我们吃的是炒面,身上都带着够吃三天的干粮。772团新兵连在山西晋城时,二排排长开小差,他叫什么名字我记不起来了,他上大路上劫道,连长发现后就地处决枪毙。这样,连里让我当二排副排长,1939年我被提拔为排长。

11月,领导把我送到随营学校学习。随营学校集中了20多位来自各个营连的战友。1940年1月,我们部队开到了河南识县驻军,129师师部和随营学校相隔20里。我在随营学校学了8个月,先学文化识字,我学了2000多个字,中午别人休息,我就在地上拿树枝写字练字,然后是军事课,学射击,练习瞄准和打枪,后来学习班级、排级进攻。我在随营学校收获很大,学到了很多文化知识、政治知识、军事知识,也懂得了很多革命道理。

1941年,我参加了129师386旅组建的武工队,这个武工队不是战斗队,而是宣传队,队长是连长级的。我们在山西高平县、庆水县一带做抗日宣传,争取根据地人民对八路军的理解和支持,组织老百姓交送军粮、做军鞋。我们离鬼子的驻地只有20多里,侦察敌情、站岗放哨也是武工队的任务之一。

1944年10月,我随部队进入延安,并被编入延安抗大七分校,学习炮兵知识。七分校设在南泥湾,学习军事知识之外,我们还要开荒种地、打窑洞。我学了8个月炮兵知识就毕业了。1945年8月日本投降了,按照上级要求,我们学炮兵的学员离开了延安。

解放战场炮兵展雄风

1945年10月,上级让我们到东北接管苏联留下的一些军火。原来,苏联在撤出中国东北时把好的武器都Щ爻嗨州,留在东北的都是差点的武器,我们主要负责接管苏军的大炮。我随部队先到辽中县,暂时被安排在四野的炮兵学校。辽南军区向炮兵学校要人,学校派我过去,到了牡丹江又去了辽阳,后来又到了辽南军区侦察部门,想要先听他们介绍了这里的情况。到了那里一看,有几个是我原来的炮兵战友,有的当了副师长,有的当了团长。

1946年10月,上级把我编到辽南军分区独立师三团九连当连长。三团长是河北人,叫苏升智,整个三团一多半是河北人。记得有一次训练炮兵,营长指着前面一棵小树,说谁要是打中就奖励谁一包香烟。有两个炮手各打一发都未中,我去了,一炮就把前面的小树打中了,得到了一包香烟。团里有门大炮,连里有两门小炮,我们九连在山上修了碉堡,炮团团长和政委在山下领着我们训练打炮靶。当时我打出的炮精准到位,是出了名的。1947年,炮团长被提拔到师部当副师长,我就被团里提拔为炮营副营长。

1948年,解放东北的战役打响,中央军委命令领导的四野先打锦州,对东北全境形成“关门打狗”之势。那时的四野叫东北民主联军,我们第五纵队炮团参加了大会战,我军正规部队40万人,东北民工支援部队的人数有100多万。我记得在塔山阻击战中,四野的一个侦察连摸到了剿总指挥部,一阵乱射把敌人的部署全部打乱了。

东北全境解放后,我所在的部队从西风口进到三河县(北京北面)后,部队休整待命。不久,命令传过来了,我们从石景山进入北京。

我们三个军达到丰台时,傅作义派三个师要夺回丰台,我所在的42军副军长吴儒林就把炮兵调了过来。当时部队有12门炮,有山地炮,还有92式山野炮,都直接归我们这个营指挥,炮位布置完毕,却发现没有炮弹。也不知从哪里得到的情报,得知丰台有一个军火库,我们赶忙过去用汽车把炮弹拉了回来。这样,进攻丰台的三个师被我们炮兵歼灭一个师,投诚了一个师,另一个师跑回北京城里了。这次战斗我们炮兵立了大功,我又被提拔为42军124师炮营营长。后来,天津解放,经过和傅作义多次谈判,北京这座古城和平解放。

解放平津后,党中央根据全国形势,向我中国人民命令: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随后南京解放,42军南下,在湖南易昌堵截从重庆逃跑的兵。1950年重庆解放后,42军又回东北,驻齐齐哈尔市。炮兵营在东北种地、休整、训练,大家终于盼来了太平的日子。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太平的日子没过几天,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了。我所在炮营没能第一批过鸭绿江。当时听说,部队一天一宿在鸭绿江上架起了4座浮桥,一个晚上过去两个军的人。1950年末,苏联给我军一批高射炮、山野炮等,这些炮分配到四个军,各个军都成立了炮兵营。其中,苏联的多管高射炮需要试射矫正。当时,我带了炮营一半的人去铁岭一个叫养马铺的地方试炮,沈阳的一些老百姓,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讲,中国军队和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打仗,那就是拿鸡蛋碰石头。

一时间,人心惶惶,市场物价不断上涨。我们在铁岭训练时正是春节刚过,领导们制定了一个布阵,把东北的所有炮兵部队集中起来,在一天内一起过兵沈阳城。我是炮兵16营的,一个营12门炮,什么形状的都有。还有13辆汽车拉着13门多联高射机枪。沈阳市民一看这样的阵势,志愿军还有这么多炮,打美国鬼子不成问题了。老百姓的情绪稳定了,人们心里有底,物价也就稳定了。

我随部队进入朝鲜,在山羊里布防,我赶上了几次美国飞机轰炸炮兵,六连的炮位没有隐蔽好,连里的两门炮被飞机炸坏一门。在第二次战役后,我所在炮营正式被调到三野27军。

从第一战役到第二战役,我们的志愿军战士除了战斗中牺牲以外,冻死的、饿死的、受伤治疗不及时而牺牲的也很多,也有被美国兵俘虏的。我不怕美国飞机,他一来轰炸,别人进防空洞,我不进,就在外面观察炮阵地布设是否合适。入朝40多天,我基本没怎么睡觉,犯了严重的胃病和肺病。那时志愿军规定重病号回国治病,我只好回到了通化,住了一段时间病没怎么好,又回到辽阳军医院。

当时我的老部队42军驻扎在海城留守处,我爱人也在留守处,看到爱人后,病情也有好转。我到了柳河,人家说你们27军在通化呢!我又返回通化,我的炮团和卫生队都在通化。

我在通化时,听上级说,苏联老大哥又给了我们一批炮,需要我们提前回朝鲜,我便准备再次入朝。当时丹东设有一个入朝检查的兵站,我一检查病情,说我病没好。就这样,组织安排我先治病,并把我又转到了一个城市,当时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后来才知道那是大连。在医院住了一年多,病好多了。1952年,根据上级领导安排,我回到沈阳。沈阳成立了4个武装部,让我去其中一个武装部当部长,主要是训练民兵,后来沈阳成立防空高炮团即505高炮团,我被任命为高炮营营长,由于工作干得很上劲,我被提拔为505高炮团副团长。1955年授衔时我被授予大尉军衔,工资每月160元。

转业地方出成绩

1956年,领导找我谈话说,地方需要干部,你转业吧。就这样,我被分配到内蒙古海拉尔运输公司,任支部副书记,1957年任支部书记。1960年2月,组织把我调到海拉尔乳品厂,任第一副厂长、支部副书记。

1964年8月,组织让我到扎兰屯丝绸厂任厂长。当时的z绸厂归呼伦贝尔盟工业局管,属于准团级单位。我刚进厂的时候,从人员技术到原料管理,很多方面都需要调整和改进,我把部队的工作作风带到了这里,大伙儿都支持我。我1980年离休,在丝绸厂工作16年,那时候丝绸厂发展得很好。后来还有职工编了四句顺口溜,说丝绸厂“建厂三十年,方圆九万米,生产四条线,职工两千三。”

我在海拉尔运输公司、乳品厂和扎兰屯丝绸厂这三个地方多次受过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和呼伦贝尔盟的表扬(呼伦贝尔盟当时归属黑龙江省)。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范文5

 

谷俊山案初发于今年春节前后。当时海外有消息称:总后勤部副部长、中将谷俊山因违纪被免职,正在接受组织的调查。总后勤部属解放军海陆空三军后方勤务和保障的最高机关,消息很快传回国内的网路。

 

在谷俊山涉贪被查的消息已流传多时后,国防部官网上“副部长,谷俊山少将”的公示才悄然被撤下。媒体始以总后副部长谷俊山“去职”的口吻,正式报道此消息。多位北京军方消息人士当时向本刊证实,副部长谷俊山正在接受军队纪检部门的审查,但并非如一般干部所理解的那种“双规”待遇。谷出事后,总后在高级军官中作了通报。

 

解放军总后勤部现有军交运输部、财务部、军需部、卫生部、物资油料部、基建营房部等9个二级部,其中物资油料和营房基建向来被视为军队肥缺岗位。谷俊山分管的恰为军产土地、营房基建等敏感热门领域。

 

谷俊山前任、原海军副司令王守业,在其担伍总后副部长兼基建营房部部长期间,滥权贪污、挪用公款1.6亿元,一审判处死缓。王守业是目前军方公布涉及赃款数额最大、职务最高的将军(军衔中将),获称“军中第一贪”。而北京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谷俊山涉案数额有望刷新其河南老乡王守业记录,载入军史。

 

谷俊山案发重庆薄谷开来、王立军事件之前,传闻不绝于薄谷案之后,因姓氏相同,有大陆网民一时附会谷俊山与薄谷开来素有姻亲,但事实上谷俊山为河南濮阳人士,与谷开来一家并无血缘亲隋关联。谷俊山违纪被查后,经过中央军委纪检委的审查,已认定其违法违纪事实,并于近日移交军方司法机关处理。

 

总后军事检察院有人士告诉本刊记者,谷俊山案尚未到侦查起诉阶段,具体违纪案情届时是否公诸于众,亦不清楚。该人士透露,谷案在十八大前,料无了结的可能。

 

落马换届年门槛

 

熟悉军方的观察者称,谷俊山的贪污早有痕迹和反映。谷被指在北京商业中心区拥有非常豪华的宅邸,一张据称是谷俊山在京奢华将军府的四合院照片也广泛流传于网络。

 

总后此番反腐决心似早有预兆。澳洲《悉尼先驱晨报》于1月19日刊登题为《中国将军反腐》的报道称,军中的腐败现象已经根深柢固,广为蔓延,已威胁党和军队的生死。报道援引总后政委刘源的话称,“我宁可丢乌纱帽,也要与腐败作你死我活的斗争”,“无论职位有多高,后台有多硬,我都要一查到底。”

 

据本刊记者证实,这确系刘源对总后将领们的一次内部讲话内容,时间是2011年12月28日,“只是不知道谁把它传到海外去了。”刘在讲话中,对手下将军们慷慨陈词:在他主管的部门中,腐败“非常严重”、“随处可见”、“触手可及”。“这已经涉及到共产党和解放军的生死存亡,我宁死也不会放手。”据国防大学一位不具名的专家称,“刘源已将这次反腐上升到和平时期军队你死我活的敌我战斗状态,且志在必得。”

 

刘源这番讲话后的2012年1月9日,谷俊山仍偕原武警部队司令员吴双战等人参加河南濮阳市举行的濮阳籍在京领导干部茶话会,谷俊山作为军界代表,畅叙乡情友情。1月18日,谷俊山参加总后系统的老干部春节团拜会,这是谷俊山作为总后领导参与的最后一次官方活动。

 

随后,中央军委纪检委介入,授命中将不过1年的谷俊山被迫接受组织的调查。今年7月,农行副行长杨琨落马被查,大陆财经媒体援引北京知情人士透露,杨琨与谷俊山私交密切。银行业有关人士称,总后资金充裕,一直是银行争抢的客户。不过,农行方面目前尚未提供资料证实是否与总后存在大量业务往来。

 

十余年快速升迁官运亨通

 

主导总后这波反腐工作的.总后领导人之一的刘源政委,正是中共前国家主席刘少奇之子。刘源上任总后政委方一年,不过他对此处人事并不陌生,早在2003年刘就从武警总部平调总后任副政委。出任总后副政委期间,适逢中国军队第十次裁军,刘源参与了总后系统4所院校的成建制移交和裁撤工作,啃下了一个硬骨头。

 

而对照谷俊山,有红色血脉的刘源,其仕途升迁都显得十分逊色。谷俊山原在济南军区任职,从1990年代后半期始一路快速晋升,直至2002年前后进京伍总后营房基建部办公室主任、营房土地管理局局长,为正师级军官此后谷俊山便一路擢升,由正师到副军再到正军,进而谋得总后副部长的大区副职高位,用时不过8年。

 

“这样的升迁速度,在解放军高级军官中,也不多见。”军内人士告诉记者。纵观谷俊山的军队履历,谷俊山从河南濮阳军分区一路跋涉而来,进而辗转调入大军区、总部机关,殊为不易,而后仕途渐入佳境,—发而不可收拾。特别是最近几年更是谷官运亨通的黄金期。

 

2007年6月,谷任总后勤部基建营房部部长,为正军职。两年后的2009年12月,谷接替65岁的副部长、空军中将李买富,升任总后勤部副部长。从正军少将到大区副职中将,谷俊山只用了两年多时间,而刘源用了7年。

 

“谷俊山肯定有他独特的升迁本领,不然不可能上得这么快。”熟知军方调职规律的大陆退役军官告诉本刊记者一般来说,从作战部队调职到省军区系统的军分区或武装部的普通军官都是养老或等待服役期满转业,没什么奔头和指望。从军分区或武装部很难调入作战部队任职,除非上面领导特别指定任用的军事、政工干部。

 

谷俊山能反其道而行之,说明他有“不一般‘才能’”。

 

谷俊山去职消息公布,网上有据称“熟悉谷俊山情况的老干部”称:“1995年前,谷俊山只是一个在自己家门口濮阳军分区服役的上尉军官眼见没有大的升迁机会,谷曾几次找地方想转业。后来由于让其负责军分区‘三产’,谷打着军分区的旗号,以支援当地军队建设的名义,倒卖油气物资,捞了不少钱,从而打通了往上升迁的路子。”

 

而另一熟知谷情况的军官称,谷在提拔到济南军区后勤部生产部时,就以敢拿、敢要出名。令一般基层官兵奇怪的是,这样的人却两年一个台阶,一路顺风提拔。

 

中将的“烈士”父亲?

 

谷俊山负责濮阳军分区“三产”时间在上世纪1980年代末,其时正逢中共提出军队要忍耐、支援地方建设的指令,总部及各军区以下发动各部队“立足实业”搞生产经营,弥补军费紧缺,鼓励各单位积极开源创收。

 

总后系统首当其冲。1988年全军后勤部长座谈会通过对军队生产经营的理论探讨,统一确定了军队要走兴办实业创造财富的道路。总后立足房地产经营开发,率先成立了中国新兴工程建筑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掌管全军工程建筑和房地产开发。

 

谷俊山老家、河南濮阳军分区,地处中原油田腹地。靠山吃山,军分区跟中原油田方合作,从事相关的油品销售贸易。谷俊山时任濮阳军分区后勤部物资供应部副主任,为正营级助理员,直接分管该工作。军队系统搞“三产”,按规定须“实行军企分开,集中归口管理”,以维护军产产权和军队对外形象,但实际上很难步调统一。

 

现为河北国税系统某主要领导当年在河南濮阳税务局任职,一次他去向谷俊山负责的“三产”项目联系收税,谷冷冷地对他说,“要钱没有,要血有一盆”,他吃了,个闭门羹,只得悻悻而归。

 

中国军队开放搞活、大干“三产”的政策,让长于经营之道的谷俊山找到了用武之地,谷因其“业绩”,喜获上级青睐,由军分区、军区调至总部,渐入高速上升管道。

 

谷俊山涉案被查后,有关其籍贯身世成为各方猜疑的内容。谷俊山老家在河南濮阳市华龙区东白仓村,现在这里已经成为濮阳市的城中村。东白仓村主任申志书称,谷俊山家是东白仓的老户,谷俊山老母已80多岁,谷家几代农民出身。申志书记得,谷俊山初中毕业后就去部队,当的是空军地勤兵。

 

北京学者张木生听说,谷俊山发达后斥巨资给其已去世的父亲在濮阳建造了一座烈士陵园,墓碑上书“雨花台烈士”,“谷俊山的父亲是投诚解放军的国军,不是什么烈士,更与雨花台不沾边。”张说。

 

谷家有三子,谷俊山之后有二弟谷正超(音)、三弟谷献军。二弟也曾当过兵,退役后在濮阳市工作。而三弟谷献军,为濮阳市知名的房地产商,当地人称“谷三”,他注册了濮阳市容金建设等几个公司,在濮阳市重要地段开发有容金国际、御龙豪庭房产项目。

 

据申志书说,“谷三”原先—直在村里当支书,后来嫌村支书工资低,辞职不干去搞房地产。在濮阳市,但凡知道“谷三”背景的人都了解他有个厉害的哥哥,“是总后的大官。”

 

谷迅速致富后,在东白仓村建了一幢豪宅,“谷三”曾与当地已被打掉的管永伟黑社会性质团伙有染。在濮阳法院2009年的一份判决书中,作为证人的谷献军承认,曾允许管永伟等手下在其办公室开设,从中抽利。

 

军队整风促稳定

 

已是总后副部长的谷俊山中将,即使在前几年只任基建营房部“一把手”时,其实权已非比寻常。解放军基建营房部主管军队各级军官、士兵的营房建设和维修,谷每年手头掌管数十亿元以上的营房建设维修基金。而该部门更掌握全军军用土地管理出让大权,背后的巨大利益为外界难以想象。

 

解放军部队经历数次精减整编以后,空闲出相当数量的营房和场地。这是一笔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财富。仅在海南一省,经详查与地方无争议的军队土地有24万亩,空闲营房约45万平方米,还不包括部队自管房地产。

 

而军方统计数据表明,自1980年代以来,全军迄今累计完成了近千万平方米住房新建改造任务,军方在全军范围内稳步实施营房升级改造的“四年规划”,规划今后9年集中数十亿元财力,分批次、成建制开展营区综合配套整治,解决保障养兵中的住房等急难问题。

 

加之近些年来,中国军费开支持续以二位数递增,军委用于全军官兵的经济适用房、营房维修建设等资金更趋增多。巨额军费投下后,基建营房部更加成为总后炙手可热的部门之一,总后基建部早年投身市场经济,卓有经验,原隶属总后的中国新兴总公司房地产公司当年业务归口部门就是基建营房部。

 

但浩大的军队营房基建、土地转让、招投标中资金使用管理,缺少系统有力的制度监督。解放军虽在总后设有审计署,并建立了各类反腐制度。但军产转让、营房基建工作,因军事涉密这个理由,常得不到充分竞争,很多时候说是党委会集体决定,其结果往往是一把手拍脑门说了算。”这自然容易造成权力监督的“黑洞”。

 

2005年,海军原副司令王守业被军纪委“双规”,涉案1.6个亿,据其交代,王贪腐正是在他担任总后基建营房部部长时期。

 

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上将当年在谈到王守业案件时指出,后勤管理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特别是高中级领导干部的经济权力越来越大,“如何加强监督制约、促使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依法、合理、有效地分配和管理使用军事资源,从机制和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已成为我党我军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廖锡龙的话言犹在耳,王守业的继任者、谷俊山已步后尘。据知情人士透露,谷俊山涉案的铁证正是在查处某大军区级的营房局长案件过程中被发现的。

 

解放军内部严整军纪之风骤起。军委主席胡锦涛亲自作出在全军团以上党委机关开展“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学习教育活动的决策。总后旋即计划用20天、分4阶段展开该项教育活动,“确保从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总后机关和直属队政令军令畅通。”

 

谷俊山涉案被调查后的今年6月,中央军委下令要求军中领导干部报告其个人财产。总政治部、军委纪委印发重订的《关于军队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要求中高级军官需登记的内容,包括收入,物业等不动产和投资情况。

 

有军事分析家指,谷俊山案有可能成为整肃军队内部腐败行为的突破性一步,但也有可能只是“孤立的个案”而已。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范文6

浆溪店成为新四军挺进鄂中的立足之地

1939年1月17日,李先念受中共中央中原局的委派,率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对外称新四军独立游击支队)从河南确山竹沟出发,南下四望山。1月19日进驻浆溪店,串联各地抗日武装,开创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

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是由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竹沟留守处的两个中队和从延安来的60多名红军干部组成,共有160余人,武器只有1挺轻机枪、90多条步枪、几十颗手榴弹及1部电台。李先念任支队司令员,周志坚任参谋长。

李先念到达浆溪店后,第二天就去四望山北麓的信阳黄龙寺,向中共豫南特委、信阳挺进队传达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中原局关于大力发展抗日武装,积极发动中原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根据地的决定。同时,将信阳挺进队的一个中队计100来人、70余支枪编入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李先念率领这支队伍返回浆溪店,随行的还有豫南特委负责人刘子厚、娄光琦、王盛荣等。

1月下旬,李先念派参谋长周志坚、大队长谭子正带领游击大队去平汉铁路以东的信(阳)罗(山)边活动,联络当地的党组织和抗日武装。

与此同时,李先念在刘子厚、娄光琦的陪同下,离开浆溪店,前往随县大洪山长岗店。31日,鄂中区党委召开区党委第二次扩大会议,由李先念传达刘少奇关于“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统一战线,大量发展党的组织,尽快发展敌后抗日武装,准备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指示;研究和确定了与第五战区代表谈判的方针、策略及具体事宜。

2月15日,李先念在陶铸的陪同下,到随县均川店杨氏祠同湖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豫鄂边区抗敌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石毓灵会晤,商讨新四军进入鄂豫边区有关事宜。虽未达成文字协议,但取得了新四军进入鄂中活动的合法地位。

2月18日,正是农历年三十,李先念带领随行人员和“随北工作队”在返回浆溪店途中遇上鹅毛大雪,傍晚路过随县尚市净明铺,李先念要求不打扰老百姓过年,在一庙中度过了除夕夜。第二天在经过随县天河口时,拜会了川军一二七师师长陈离,商讨了团结合作、协同作战问题。正月初一晚回到浆溪店。

2月27日,参谋长周志坚率领游击大队到余家店联系应山县委书记时,遇上100多名日伪军扫荡余家店地区,周志坚指挥部队向日军发起猛攻,日军在遭到突然打击下,被迫退出余家店。这场战斗毙敌20余人,游击大队伤亡十余人。余家店战斗是新四军挺进鄂中在鄂豫边第一次与日军正面作战,并首战告捷,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打出了新四军的军威,振奋了民心。

余家店战斗没过两天,李先念便率领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离开浆溪店,越过平汉铁路来到鄂东,又转向鄂中。5月,在孝感青山口与许金彪的“湖北省抗日游击支队”会合后,进驻安陆县赵家棚。6月,陈少敏率部队到达赵家棚,几支部队组建成立新四军挺进团。

1945年3月,日军发动豫西鄂北战役,新四军五师为牵制敌人西进,即挺进豫西南,着手恢复四望山根据地。

4月29日,李先念率五师主力由大悟山向北挺进,与任质斌率五师一部在应北会合后再次进驻浆溪店,将顽军全部驱逐出四望山地区。

四望山根据地的恢复和巩固,不仅为五师创造了新的指挥中心,也标志着鄂豫边区由长期反侵略战争,进入反对发动内战的重要转折时期。

反内战准备工作在浆溪店顺利完成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新四军五师的后勤机关、领导机关及边区机关全部由大悟迁至浆溪店和吴家店一带。当时除张体学的鄂东独立旅外,五师部队都到浆溪店、吴家店集结。

从1942年6月开始,新四军五师就直属中央直接领导。1945年8月15日,电示五师:“时间虽危急,但大局于我有利,你们必须应付新环境,只要手里能集中一至二万精兵,便什么也不怕。”

8月29日,豫南挺进军第十三纵队司令程道荣率部5000余人起义,投入反内战的行列。边区党委和师部在浆溪店尹家湾召开欢迎大会。收编程道荣部后,五师所辖的十三旅、十四旅、十五旅均到达浆溪店、吴家店地区集结,着手整编部队,决定成立野战军。

9月15日,在浆溪店街南头空旷场上,召开野战纵队成立大会,李先念宣布了野战纵队和两个区党委及军区的组成人员名单:野战纵队司令员文建武,政治委员任质斌(兼),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周志坚,第二副司令员程道荣,政治部主任张树才;下辖十三、十四、十五三个旅。同时成立鄂东、江汉两个区党委和两个军区,每个军区下辖一个独立旅。十三旅、十五旅驻扎在浆溪店周围地区,十四旅驻扎在吴家店一带。

部队整编后,随即进行整训。在军事方面,着重三大技术和连以下的战术训练;在政治方面,着重阶级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进一步揭露反动派发动内战的阴谋,提高部队的阶级觉悟和胜利信心,克服和平麻痹思想,动员全体指战员为反对内战、保卫边区而斗争。

9月16日,鄂豫皖中央局和鄂豫皖军区在浆溪店北尹家湾成立。10月17日,野战纵队分别在浆溪店和吴家店举行了“反对内战,争取和平”的誓师大会,并宣布成立中原局和中原军区。中原局书记未到职,郑位三书记,李先念为副书记,郑位三、李先念、王首道、陈少敏、王震任常委,任质斌、戴季英、刘子久、王树声任委员;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政治委员郑位三,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王首道,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震,副司令员王树声。中原局还在浆溪店韦陀庙召开了军队团以上和地方县以上干部会议。

10月20日,中原军区部队第二纵队分别从浆溪店、吴家店出发,发起桐柏战役。在战役第一阶段,先后解放了桐柏、枣阳、新野、唐河四座县城和固县、平氏、新城、双沟、湖阳等集镇,控制了以桐柏山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11月9日,中原军区在浆溪店整编命令,将河南嵩岳军区部队和冀鲁豫军区第八团正式整编为第一纵队,将五师野战纵队和三五九旅正式整编为第二纵队,继续进行桐柏战役第二阶段作战。

为调动敌人,中原军区部队于12月25日向平汉铁路以东转移,1946年1月8日到达宣化店一带。1月10日,国共双方公布停战令,遂以宣化店为中心集结待令。

1946年6月26日,悍然撕毁停战协定,以宣化店为目标,发动了对中原解放区的大举围攻,从此挑起了全面内战。

中原军区根据党中央预先批准的计划,举行中原突围,从而揭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7月1日,中原局、中原军区和二纵机关到达应山以北的泉口店、浆溪店、吴家店一线,就地休整。浆溪店再次成为新四军重整部队的重地。

刘邓大军在浆溪店运筹帷幄

全国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人民军队即将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重要时刻。1947年5月15日,中共中央晋冀鲁豫中央局开会研究战略进攻的准备工作,、邓小平等向中央建议成立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16日,党中央复电同意,邓小平任中原局书记,郑位三任第一副书记,李先念任第二副书记,李雪峰任第三副书记。

1947年6月30日夜,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挥师南下,于8月7日分三路挺进大别山,先后创建了鄂豫、皖西、桐柏、江汉四个解放区。

12月9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纵队22000人西越平汉铁路,到达浆溪店。13日,、邓小平在浆溪店召开十纵团以上干部会议,下达进军桐柏地区的命令,宣布成立中共桐柏区委员会、桐柏区行政公署和桐柏军区;桐柏区党委第一书记徐子荣,第二书记刘志坚,副书记;桐柏军区司令员王宏坤,副司令员孔庆德,第一政委徐子荣,第二政委刘志坚,副政委;桐柏区行署主任许子威,副主任李实。下设的三个地委、专署和军分区同时宣布成立。

桐柏军区当日在浆溪店召开团以上干部紧急会议。刘志坚在会上说:“同志们,我纵千里跃进,杀过平汉路,已经创造了两个奇迹,从现在起,我们还要创造第三、第四、第五个奇迹,那就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神速分兵,神速展开,神速消灭敌人,神速建立各级政权,火烧白崇禧的‘后院’,减轻围攻大别山之敌对刘邓首长的压力。”他详细阐明了开辟桐柏根据地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突出强调了一个“快”字。

同日,桐柏一地委在浆溪店杨家湾召开地委第一次会议,设立了党政军机构,划定各县管辖范围。应山北部划入信应县,马任平任县委书记兼县指挥部政委,孙敬之任县长兼指挥长,下辖八个区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