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与临床范例6篇

检验医学与临床

检验医学与临床范文1

在实际工作中,因为检验科的人员一般从事技术工作,没有完善的临床知识,因此阻碍了和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临床医生缺乏对检验知识的深入理解,很容易出现混淆检测项目的现象[1-2]。尤其是一些刚刚毕业的学生,对检验项目的意义缺乏深入的认识,只有对书本上知识的认识,无法了解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尤其是对检验的特异性、敏感性、精敏度、准确度缺乏足够的认识。

2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临床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对质量进行检验,因此,检验科应该不断加强和临床科室之间的协作、对话、沟通和交流,加强对医学实验室整体质量的管理,尤其要强调对医学检验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在分析事后质量监控的过程中,检验人应该对测试结果进行解释,同时收集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对合理的意见及时接受,提高检验科的工作水平,不断开展能够服务患者的新业务,同时满足临床的需求[3-4]。在检验科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将质量放在核心,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质量意识,减少因为标本因素对检验结果产生的消极影响。检验医学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应该和临床医学相结合,除了应该加强自身建设之外,还应该增加临床医师,同时为临床科室提供相关的资料。

3检验科需要与临床医学结合

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临床医学的核心是检验质量,因此,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应该增加与临床科室之间的协作、对话、沟通和交流。医院检验科人员应该参与到病例讨论和临床会诊之中,提高双方的沟通水平,检验科的医生应该及时查看临床病人的病情,一旦在检验的过程中出现可疑的结果,应该立刻进行调查。检验科医生应该积极的参与到协作之中,充分发挥检验医学的作用和地位,转变以往检验医学仅仅是提供结果或提供数据的思想。同时,检验科应该加强对临床知识的学习,在工作中强化临床意识。但是在实际工作之中,因为检验科的人员一般从事技术工作,没有完善的临床知识,阻碍了和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因此,检验科应该转变人才结构和知识结构,聘请具有临床经验的医生从事检验工作,或设置专门的检验医生岗位,使临床医师不断加强,提高临床治疗工作和实验室工作的结合程度,最终提升整体检验医学的素质。

4临床医生对检验项目深层次的理解不足

临床医生虽然对专业知识十分精通,但是缺乏对检验知识的深入理解,很容易出现混淆检测项目的现象。因此,临床医生应该加强对检验医学的认识和学习,加强二者的沟通,使它们能够共同促进、共同提高。应该加强对检验医学的学习,在工作过程中,直接向检验科的人员进行请教。同时,可以邀请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定期开展相关课题的讲座,着重于检测项目的参考区间、药物影响、生物学变异、影响因素、临床意义、方法原理和临床应用等,不断提高临床医生的检验学水平。

5沟通方式的改善

检验医学与临床范文2

[关键词]检验医学,转换角色;;伍床医学

检验医学是指对临床标本进行正确地收集和测定,提供准确和及时的报告,并能为l临床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临床将这些数

据正确地应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中去的一门学科。它的基

本任务是通过生物、微生物、血清、抗原抗体、细胞或其它体液的检验,与其它检查技术相配合以确定患者的临床诊断。

1检验医学的涵盖内容和扩展更加广泛

现在,医院检验早已经告别了手工操作时代,目前各种类型的自动化化学分析仪已经取代了以前的手工操作,而医院实验室从原来手工作坊式的工作模式,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良好组织和工作条件的现代化实验室。其技术含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例如:在临床生物化学的检测技术方面,原先所用的化学检测方法逐步为灵敏度更高的酶偶联比色法所替代,同时引人酶

偶联连续监测的免疫学方法。在试剂的应用上,也由原来的冻干试剂发展到液体双试剂,从而使临床标本的检测结果更具精确

性和准确性。在临床免疫学方面,随着单克隆抗体的间世,标记免疫学的发展以及各种光化学免疫分析方法的应用,也使得抗

原抗体检测的灵敏度大大地提高。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方面,各

种试剂的标准化、商品化,使得各种培养基的质量得到保证。尤其在应用了核素14C标记技术和特殊的C02感受器以及利用荧光洋灭的原理来判断血培养的结果,并采用微生物数字分类鉴定和计算机专家分析系统进行结果分析,不仅使整修检测时间大大缩短,结果更加详细准确,而且整修流程更显得标准化。在血液和体液的检测方面,由于全自动多分类血球计数仪和凝血仪进入实验室,淘汰了凝血时间的手工测试,同时扩展了白细胞表面分子标记物的检测,从而使得DIC诊断及临床抗凝疗法的监测更为可靠。白血病的分类从原来单纯性的形态学分类发展到目前及将来的染色体、遗传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综合分类,大大提高了白血病诊疗的准确性。

在这种情势之下,传统医学检验本身巳经不能完全涵盖因

82I大众健康2012第5期

此而给检验带来的巨大变化。而这正是检验医学产生并得以迅速发展的缘由。

2检验医学己发展成一门学科

随着医学检验的不断发展,其不仅与传统医学检验的差别越来越巨大,它区别于其他医学专业的特点也开始表露出来:

2.1它比其他医学专业更加强调整体协作。现在的检验医学,早

已突破了过去以血、尿、便三大常规为主的检验。面对琳琅满目的诸多检验项目和越来越准确的检验要求,非常需要整体协同运作。仅就检测结果准确性要求而言,不仅涉及到标本采集时间、部位、方法的确定,还包括对检验方法的选择,以尽量减少不

同方法检测同一目标时的干扰、尽量减少不同试剂检测同一目

标时的差异、尽量减少不同仪器检测同一目标时的差异、尽量减少个体操作间的差异、尽量减少不同实验室间的差异,如果这其中有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就会导致最终检测结果的不客观。

2.2检验医学对新技术的应用比其他专业更为敏锐,其学科的发

展与新技术的关系也更为密切。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例,对于检验医学来讲,分子生物学使检验医学的工作起围得到了极大的

拓展,不仅使检验可以从事后性判断向前瞻性转变,而且其应用范围也可以扩展到诊断、治疗效果的评价、预后的评估、预测个体发生疾病的趋向、流行病学、健康状态的评价、药敏靶点的选择。

2.3自动化的融入使检验更迅速。这一点对于治疗至关重要。在

不久的将来,临床医学实验室将面临着一个质的变化:首先是临床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和血液学之间将不再存在一个明显的学科分界线,检测手段将更加自动化、一体化和智能化。大

量的生物技术如:基因克隆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核酸杂交技术和生物传感技术以及各种PCR等技术的应用和引进,将使得|临

床实验室的科技水平更高、学术氛围更浓、人员素质更好。

3较色转换检验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愈发的明显,它不仅与病人、

医生息息相关,还跟整个医院的医疗水平密切相关。准确的检验指标不仅可以评价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指导医生临床用药,这就为提高医药的整体医疗水平提供了相当的可能。例如:当败血症血培养阳性时,既可明确疾病的病原诊断,进一步的药敏试验又为患者的治疗提出明确的办法。这就避免了医生根据自己的用药习惯,对患同一种疾病的不同患者,使用同样的医疗方法和药品问题。

另外,它在疾病的预防中的作用也非常显著,这是因为疾病早期往往缺乏明显症状和体征,患者一般不加以注意,往往是通过实验室检查得到确诊,并接受及时的治疗。今天检验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角色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已经从医疗辅助角色转变为现代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密不可分,临床实验室工作的

核心是检验质量问题,为此检验科负责人应主动与临床科室交

流、沟通、对话、协作。

4.11S015189文件的核心是医学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强调医学检验的分析前、中、后全过程的管理。在分析后质控中,要求检验人员对所?结果进行合理解释,并收集临床科室(或病人)的反馈意见、接受合理建议、要求、改进检验科工作,或开展新业务,满足临床需求。在交流、对话中,检验科人员还可以宣传、讲解、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意义,合理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它帮助临

床医生对疾病进行诊断。如厌氧菌培养,虽然不是新项目,但很多医院,甚至较大医院临床科对其使用并不够多,其中有对该项

养,回报结果未生长细菌时,医生则认为检验科技术欠住。实际上很可能是厌氧菌感染而医生未申请做厌氧培养所致。

4.2在医院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案中检验科负责人参加临床会诊,

病例讨论等,有利于双方沟通和提高。而检验医师更应主动走出去,到临床科查看病人或病例,对检验过程中的可疑结果,进行

调查核实。

4.3检验科主动参与协作:由检验医学的地位与作用,说明检验医学的任务绝不仅是被动地提供数据或结果。过去很长时期,检验科被定位于"辅助科室"。即检验科只能向临床医生提供所需求的检验结果,一旦检验科提供了未受指定的检验结果,就被认为"越位",这种片面、消极的,落后于时代的偏见应予纠正。

检验医学是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在高层次上的结合,是门多学科交叉,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目前正朝着高理论、高科技、高水平方向发展。由于检验科开展项目的增多,新技术的应用及方法学上的革命性变革,使检验质量和水平显著提

高,使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依靠检验信息综合分析,进行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故实验室的工作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总之,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必须紧密结合,互相渗透、沟通,

相互学习,才能使以病人为中心的共同目标真正落实,才能更完美的实现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检验医学与临床范文3

关键词:医学检验; 临床协作; 标本采集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174-01

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与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是通过实验室各种检验技术、医疗仪器设备,正确分析各种标本,提供实验数据,为临床服务。医学检验学在二十世纪中叶就发展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检验科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全自动的检测仪,显著提高了检验质量与水平。愈来愈多的临床医生采用检验结果进行疾病的诊断,因此,在临床诊疗中,检验科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历史和传统观念的原因,长期以来,检验科不被重视,处于比较被动、辅助的地位。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医学检验工作与临床两者之间如何协作发展理应引起检验人员足够的重视。

1 医学检验与临床工作现状

1.1 没有对检验项目正确的认识:随着科技的发展,检验项目也在不断进行推陈出新,更新换代,但是大多数的临床医生对于新的检验技术与项目缺乏足够的认识,对这些新的检测技术和项目的原理、临床意义缺乏了解。甚至是,有些医生对新的项目会保持反感、怀疑的态度,一度认为这些新的项目是多余的,完全仅仅相信旧的项目,在进行临床治疗的时候,不开具这些新项目的检验申请单。然而,因为不熟悉这些新的检验项目,有的临床医生开具过多的检查申请单,没有针对性的让患者做各种检查,这样,检验的结果也缺乏针对性,不仅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产生干扰现象,并且浪费国家的医疗资源,加重了医患的经济负担,常常造成医疗纠纷。

1.2 检验结果的不正确对待:在临床上,尽管有的检验项目一样,但是所采用的检验方法是不同的,因此,检查的结果、临界值范围、意义会有所不同,大多数的临床医生由于缺乏对此的了解,进而对检验结果的信任度大大下降;另一方面,一旦发现检验的结果与临床不符时,临床医生会首先对检验结果产生怀疑,而不考虑其他的因素,比如溶血会对检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抗凝剂会导致血小板的检测结果发生变化等等。

1.3 检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一直以来,检验人员都以为,只要做好自己本职的检验工作,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就万事大吉了,而没有学习有关临床的相应基础知识,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检验结果的解析时,无法讲解清楚,使患者明白;对于病患的咨询也无法给予科学、满意的答复,尤其是对一些异常的结果,更是缺乏相应的分析与建议,无法及时地消除临床医生和患者的疑虑与误解。

1.4 正确采集临床标本有待完善:临床护理人员没有充分意识到对检验标本进行规范采集的重要性,不了解其注意事项,大部分的护理人员并没有接受过相应的专业技能培训。在标本采集前,由于没有充分的准备,或者没有向患者表明是否需要空腹等注意事项,往往所采集到的标本都是不合格的标本。在标本采集的过程中,也经常会发生标本量不够、标本溶血、标本采集后送检不及时等多种情况,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很大的影响。并且,检验人员由于不了解临床采集标本的过程,无法鉴定标本是否合格,无法拒绝接收那些不合格的标本,但是这些不合格的标本必然无法检测出比较准确的结果。

2 针对当前存在问题的建议

2.1 加强规范采集临床标本的培训: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是指对检验分析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这包括检查分析的前、中、后过程。据调查,导致检测结果不满意的情况中,80%是由于分析前过程导致的,即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合格的标本是检测结果是否准确、可靠的前提与基础,这也是分析前质量控制想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如若,临床护理人员未充分了解标本采集的要求,就无法保证分析前质量。是因如此,对临床护理人员要进行专业的规范采集标本知识的全面培训,加深其对正确采集标本重要性的认识,使其恰当的执行标本收集和运送工作,以确保送检标本的质量合格性。

2.2 提高检验人员的临床医学知识水平:要想真正做到医学检验与临床人员的共同协作,那么,检验人员就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临床医学知识水平。检验人员不仅需要将各种检验项目的检验方法、检验原理以及临床意义清楚明白的向医护人员讲解,使临床医生能够合理地选择检验项目以外,还要能够依据发病的规律和病情的变化,探寻疾病和实验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导检查项目的选择,有针对性的进行疾病的确诊、疗效观察等。对于那些异常或者与临床的表现不符的检验结果,检验人员要与临床医生协调合作,共同探究,对检测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便于临床医生及时地进行诊断治疗,提高诊治的水平。

2.3 重视与临床医生的沟通:检验科医生与临床医生需要进行频繁的沟通交流,以提高医疗的水平。首先,针对新引进的检验技术、检验设备和检验项目,检验科医生应该向临床科室进行这方面知识的介绍。 在投入使用新设备、新方法之前,应该向临床科室发放相关资料,使得临床医生能够对于新开展的这些检验项目、该项目的检验目的以及临床意义有所了解,这样,检验科开展的这些新项目才能被临床医生所认可,从而能够对医患进行合理、有针对性的检查。其次,对于那些与临床不符的检验结果,检查人员要和临床医生进行及时的沟通,共同探讨,分析并查找原因,给予合理的解释和建议。对于有关检验项目中存在的检验质量问题,应该及时向临床医生反馈,并提出相应的恰当的处理意见。最后,检验科还需要对临床需求进行了解,根据临床需要不断地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和新项目,这样不仅拓展了检验科的工作,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治的水平。

3 结语

总之,现代检验医学的发展与临床的共同协作是息息相关的,只有检验人员积极地与临床人员时常进行学术交流、信息沟通,获得临床的理解和支持,清楚临床的需要,不断努力提高其检验质量,不断引进高素质人才和先进的检验技术,才能保证检验工作不断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红娟,刘文辉.临床与检验协作探讨[J].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0,(03) .

检验医学与临床范文4

检验师作为医学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承担着临床诊断、科学研宄、实验室管理等重要职责,国家为了提高检验师的整体水平,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其中就包括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制度。而作为未来检验师的输送者的学校,更要明确办学思想,加强学生能力本位的教学效果,与时倶进,努力去适应这一系列制度的变革。因此,为了提高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应试能力本校对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进行了改革。

1.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作为检验专业课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密切注意医学新发展。本校特别强调,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师应具备教师资格证和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证,并定期到附属医院检验科(中心)岗位兼职锻炼,并将锻炼中的新知识融于教学之中。

2.临床检验实践技能考核的改革

2.1严格把关专业课教师检验专业课教师必须具有熟练过硬的操作技能,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开设实验课,实验中增加学生的操作机会,让学生亲手做,会操作,经常、反复练习,逐步达到熟练。

2.2严格选择实习医院临床检验实习是提高医学检验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所以应对临床实习医院进行适度筛选,选择管理严格,具备教学、实习条件的医院安排实习。生毕业后能够顺利通过国家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本校的培养目标必须与国家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相接轨。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毕业前模拟国家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形式进行考核。通过考核,使学生了解了自己的不足,找到薄弱环节,从而在教与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强化训练。有利于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进一步充实和提高,起到了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作用。

3.医学检验课程建设的改革

3.1针对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科目修订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对于寄生虫学及检验、微生物学及检验、免疫学及检验、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及临床检验基础等课程,本校按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要求及《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检验考试大纲--技师》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3.2组织专门班子加强对各教学、实习医院的督查与指导工作组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教学管理经验的指导组,对各教学、实习医院的检验科(中心)进行定期、定点、定内容的教学指导与督查。

3.3建设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模拟题库成立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课题组,并派出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课题组,建设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课程考试题库,并每年修改、更新题库。

3.4按临床医学检验技师标准改革考试对医学检验课程考试和毕业考试,按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标准进行改革,参照每年的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大纲、方法、内容、深度进行考试改革,并密切关注国家医考改革的动态与发展方向。

4.毕业后再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毕业后分配在不同条件的医院检验部门工作,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广大基层医院,临床检验能力锻炼机会很不相同,加上对自己缺乏严格要求,差距就更大。特别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毕业后几年内的培养尤为重要,在这一阶段,青年检验师的可塑性很大,是运用知识奠定基础的阶段,仅靠他们在学校学习的那些基本知识和技能是不能很好完成临床工作的.所以必须要有计划'有系统地对他们进行正规的临床检验知识培训。

检验医学与临床范文5

医学检验在现代医学诊断中起着十分http://重要的作用,为临床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提供了客观的诊断依据,在一些疾病的诊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它是保证医疗质量,减少临床误诊的有效途径,是临床医生诊治疾病的有效手段。如何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在此谈谈作者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

1 提高医学检验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医学检验虽然为医院临床辅助科室,但可以说它是医院进行医疗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科室。它为临床的诊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离开了临床检验, 医生不可能对患者进行正常的诊治活动。因此作为医学检验的工作人员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职业的重要性,要认识到检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临床医疗质量。为此作为从业人员要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同时关心爱护患者,要与患者友善的交流,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中了解病情,为诊断疾病提供有用的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同时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及时学习和熟练掌握先进的实验室设备,严格操作,提高检验水平,减少或避免在操作中不当引起误差。同时科室为了提高大家的业务水平定期组织大家学习,交流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对于开展的项目,尤其是新项目实验室负责人应及时向临床医师介绍、推荐,以便在临床应用并发挥重要作用。如术前为何用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小板计数作为有无出血倾向的指标, 来取代传统的出凝血时间检查。同时临床医师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诊断以及治疗需要,正确选择检验项目。另外对于用于特殊项目的检查,如男性肿瘤标记物,女性肿瘤标记物等肿瘤标记物以及支持临床诊断、疗效观查的新项目,作为有条件的县级医院也应该创造条件大力开展,同时及时向临床医生介绍并应用。

医学检验人员要加强临床意识[1]。现代医学对医学实验室的要求,不仅仅是采集标本、化验,为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状况提供信息,还要求实验室提供结果解释,以及提出在实验室所涵盖的范围内进一步正确研究的咨询性服务。同时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了解临床病情,来验证或推翻临床诊断。同时结合临床进行实验室诊断。

2 正确采集临床检验标本

正确采集临床检验标本是临床检验中坚持全面质量控制的关键,全面的质量监控包括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3个阶段,而在实验误差中,实验前误差占总误差的70%左右,这样实验前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显得尤为重要。

采集标本首先要根据不同的项目,选择最佳的采样时间。如采集静脉血标本时,一般要求患者采血前一天晚上8点钟后,禁食水;注意采血患者的体位,同时,注意止血带应用的时间以及输血、输液等各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如尿液标本要求留晨尿的中段尿,因晨尿的各种成份含量高而且比较稳定,检验结果较为准确。另外,根据不同的项目选择相应的抗凝血管,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和采集量采集标本,如一般生化项目检查取静脉血标本3~5 ml,标本采集后应立即加贴标签,及时送检。在验收标本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按照实验室检验标本的要求,对检验的申请单,标本的惟一性标志,以及标本的外观,标本量等内容进行检查验收,对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按实验室标本拒收制度退回并说明原因,并做相应记录。对于送检的标本及时进行检验,对于不能马上进行检验的标本,应按要求按规定的温度和环境中保存。

3 实验中严格操作规程,在产品质量检测过程中, 由于受检验方法、仪器设备、人员素质及环境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即使技术很熟练的人, 用同一方法对同一试样认真地进行多次检测, 也得不到完全一致的检测结果, 这说明检测过程中的误差是客观存在的。这样要求从业人员在实验中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尽量减少实验操作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好的为临床医生诊断服务,为他们提供更有价值的实验数据。对有争议或标本结果前后不一致者可采取同一标本由两人同时或先后进行检验, 然后将两人的结果进行对比。如果一

转贴于 http://

致, 则说明结果相对可靠, 可取两个结果的平均值做出最终报告; 如果相差很大, 则说明至少有一方的结论是错误的, 应找出原因。这样做既能进一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又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 有利于检验者业务能力的改善和提高。特别适合在一些检验成本不高的手工检测中开展, 如粪常规、胸腹水常规的检查。

检验医学与临床范文6

在临床医疗活动中,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的依据来自于医学检验活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疾病诊断工作也需要更加准确的检验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医疗机构配备高精度的实验检验设备,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但是,受到样品质量、检验试剂、人员操作等因素的影响,检验误差仍然会出现,影响到医疗诊断结果的准确性[1]。以下根据实践经验提出实验误差的控制措施,对临床检验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误差种类与特征

1.1 系统误差

1.1.1 来源 其一,在操作检测仪器之前,没有对仪器进行重新校核。其二,患者自身的感官障碍所引起的偏差也会影响到检测结果,从而产生实验误差。想要消除系统误差,就必须在技术方面采取措施,或者对检验制度进一步完善。

1.1.2 特征 系统误差是由固定的因素引起的,指的是检验中具有相同倾向的数据偏差。只要影响因素不消除,系统误差就会一直存在,不具有随机性的特点,并且找不到明确的分布规律[2]。误差大小可以通过测量进行估算,消除影响因素是根治的方法。

1.2 随机误差

1.2.1 来源 随机误差指的是在检验过程中由于仪器、设备、药剂引发的误差,除此之外,也包括检验人员的不当操作,以及不良的环境影响。该误差具有随机性的特点,因此加强仪器、设备、药剂的管理工作,提高检验人员的操作水平,能够有效降低误差发生的概率。

1.2.2 特征 随机误差在变化上并没有明显的倾向性,因此在控制上的难度更大。不过,增加检验次数、提高检验进度,就能够减小这种误差。而且,随机误差的数据具有对称性,呈现出正态分布的特点[3]。

1.3 抽样误差

1.3.1 来源 所谓抽样误差,指的是在总体中抽取的样本,会因为存在变异情况而与总体不符所产生的误差。避免抽样误差的方式是增加样本数量,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1.3.2 特征 抽样误差与样本数量有密切的关系:样本数量越多,抽样误差越小;样本数量越少,抽样误差越大。

2 误差的排除与控制

2.1 样本因素造成的实验误差对策 样本在采集中如果操作不当,或者不符合要求,就会导致误差产生。比如对患者采血时,如果手臂刚好事前有过输液,就会使血样标本被稀释,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面对此类情况,检验科室应该从样本的检验需求出发,对操作过程进行规范和完善。同时,操作人员要明确注意事项,保持严谨的态度。

2.2 设备和试剂造成的实验误差对策 对于检验设备而言,提高了检验效率,为医师降低了工作量。但是,在外界环境、使用频率的影响下,必须经常对设备进行校验工作。对于此,应该制定设备的操作管理规定,让检验人员掌握注意事项,从而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按照标准规程进行。还要对仪器进行及时的保养和检修,制定设备保养的周计划、月计划。对于检验试剂而言,应该确保检验试剂是相同的批号和规格,并且委派专人负责试剂的保管,加强试剂的管理工作。

2.3 人为操作造成的实验误差对策 在检验过程中,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误差是避免不了的,尽管可以通过复核的方式来降低误差发生率,但工作人员处于繁忙时段,就会顾及不到复核工作。在开展检验工作时,要培养检验人员的职业修养和工作态度。检验人员要对实验误差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会议的方式来增强检验人员的责任心,确保检验人员能够了解并掌握操作规程以及注意事项,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

2.4 加强检验科室管理是控制误差的关键 通过对以上误差进行分析和排除,要求检验科室必须加强管理工作。第一,分析检验内容的需求,完善现有规程,制定固定的误差控制方案。第二,由于检验工作具有特殊性,要求加强执行过程的监督,在完善岗位职责的基础上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第三,将检验工作的内容和职责落实到每一个检验人员身上,并且要对工作质量负责,科室主管对检验工作进行监督、复核[4]。第四,医院的人力管理部门制定岗位职责评测制度,对检验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定期评价,以工作质量作为绩效评价的标准,采取奖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