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例6篇

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1

第1课鸦片战争1、林则徐虎门销烟(1)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白银,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2)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3)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2、鸦片战争(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贸易。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3、中英《南京条约》(1)时间: 1842年6月(2)内容: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②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③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3)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英国不满足已经攫取的权利,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2)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2、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的一次浩劫。3、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机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是《瑷珲条约》。4、太平军痛打洋枪队(1)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2)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清朝统治,太平天国派军队北伐和西征。(3)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4)1860年,李秀成在青浦痛击了“洋枪队”,是为“青浦大捷”。(5)1862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慈溪的战斗中,击毙洋枪队的头目华尔,严惩了“洋枪队”。第3课收复新疆1、 阿古柏侵占新疆(1)19世纪60至70年代,英国和俄国都虎视眈眈地想争夺新疆,新疆面临危机。(2)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占领喀什噶尔。2、左宗棠收复新疆(1)“海防”(直隶总督李鸿章)与“塞防”(陕甘总督左宗棠)之争。(2)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讨伐阿古柏。(3)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4)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俄国割占了中国西部的一块领土,并索取大量赔款。(5)1884年,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6)意义:新疆的收复,不仅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而且维护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同时对新疆的开发和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1、黄海大战(1)原因:日本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战争。(2)时间:1894年7月-----1895年4月(3)经过:1894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4)主要战役: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5)在黄海海战中,爱国将领: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牺牲。(6)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7)结果:清朝战败, 签订《马关条约》2、《马关条约》(1)时间:1895年4月(2)双方:中国(李鸿章)和日本(伊藤博文)。(3)内容: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八国联军攻占北京(1)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2)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2000多人队伍,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7月中旬,攻陷天津,8月中旬,攻陷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2、《辛丑条约》(1)时间:1901年9月(2)李鸿章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签订。(3)内容:①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④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知识联想: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答:开始沦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清朝政府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第6课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2)代表人:统治集团中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他们被称为“洋务派”。中央以奕忻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3)时间:他们从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2、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如:1861年, 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的近代军事工业 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福州船政局,开办船政学堂。(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官局和汉阳铁厂。(3)为实现“自强”的目的,积极筹建海军,如: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4)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3、评价洋务运动(1)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3)作用:①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②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③客观地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第7课 戊戌变法1、公车上书(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2)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3)时间:1895年春(4)意义: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了序幕。(5)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继续宣传维新变法。不久,他们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讲演。随后,他们又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2、百日维新(1)时间:1898年6月至9月,前后103天,“百日维新”。(2)内容:①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②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③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④思想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3)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不可能实现救亡图存的愿望,不可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4)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5)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维新人士,杀了谭嗣同等人,戊戌变法失败。第8课辛亥革命1、孙中山创建革命党(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2)成立中国同盟会。①时间:1905年8月。②地点:日本东京。③领导人:孙中山为总理。④性质: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⑤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⑥目标:*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⑦革命旗帜(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机关刊物:《民报》⑧影响: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2、武昌起义(1)时间:1911年10月10日晚(2)过程: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湖北独立。3、中华民国成立:(1)时间:1912年1月1日(2)地点:南京。(3)人物: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辛亥革命的意义:①*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中华民国;②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没有改变。第9课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1)前期背景: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欢迎,而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倒行逆施,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冲突。后期背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2)兴起的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3)宣传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4)两面大旗:民主和科学(5)代表人物: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胡适,鲁迅,李大钊:1918年在《新青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宣扬马克思主义,这年年底,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6)主要内容: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7)意义:①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②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④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五四爱国运动(1)背景(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2)时间:1919年5月4日(3)性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4)两个中心:北京(前期5月4日)、上海(后期6月5日)(5)口号: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②取消“二十一条”③反对在对德“和约”签字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6)经过:前期:北京学生举行**(口号)大罢课;后期:上海工人大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7)领导人:陈独秀 李大钊(8)结果: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学生,②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9)五四精神: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10)意义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中共的诞生(1)标志:1921年7月21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的召开(2)人物: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代表全国五十多个党员,共产国际的代表也出席了大会。(3)一大的内容: ①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②党的奋斗目标:*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③党的当前任务:组织工人运动;④党的机构: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4)一大的意义: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5)共产党性质: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第11课北伐战争1、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创建时间:1924年;(2)地点:广州黄埔(3)领导机构: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4)性质: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5)目的: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6)贡献: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2、北伐战争(1)时间:1926年7月(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3)目的:*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4)主战场:湖南、湖北(5)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6)北伐战争先锋:第四军叶挺独立团。(7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8)性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3、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1)事件:1927年4月。(2)后果: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4、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时间:1927年4月;(2)成立地点:南京;(3)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八一南昌起义(1)时间:1927年8月1日(八一建军节)(2)领导: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3)地点:江西南昌(4)意义: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②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秋收起义(1)时间:1927年9月(2)领导人:毛泽东(3)地点:湘赣边界(4)结果:从攻打城市到进攻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井冈山会师:(1)时间:1928年4月(2)会师双方:朱德、陈毅和毛泽东率领的军队改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3)领导人:军长:朱德 党代表:毛泽东(4)意义: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壮大。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2

一、教师主导学生积极参加的历史课堂小结

1.从课题入手,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从宏观角度掌握教材内容。

如在学完九年级下册第2课《苏联的崛起》后,教师设置了以下问题,引导学生通读和思考教材,从宏观角度认识教材内容,将所学的内容系统化:①苏联在谁的领导下实现崛起?②苏联在什么时候实现崛起?当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如何?③苏联崛起体现在哪些方面?④苏联以什么方式实现崛起?苏联的崛起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发?⑤苏联这段时间的崛起,为以后的发展留下了什么后患?如何全面评价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

2.引导学生通读教材,然后完成教师编写的内容提纲,以明确所学的主要内容。掌握历史线索和重大历史事件,掌握相关历史学习方法。

如在学完九年级上册第4课《为民族独立而战》后,教师以“美国独立战争”为线索,编写了一个提纲,内容包括背景、开端、文件及主要内容、领导人和功绩、胜利和历史意义等,让学生在提纲指引下阅读完教材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和思考,最终基本掌握本课的主要内容,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要求是有理有据(有观点、有历史事迹)、有分有合(在行文布局或语言组织上有分析、有总结)、有褒有贬(要全面。既包括成绩叉包括不足之处)。

二、师生互动的课堂小结

1,学生熟读顺口溜,回顾教材内容,巩固新知识。

如在学完九年级上册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后。学生读记老师编写的顺口溜:15世纪记清楚,欧人开辟新航路;哥伦布始起步,发现美洲新大陆;达・伽马迈大步,绕过非洲到印度;麦哲伦英名出,环球航行作用著;新航路开辟不用数,打破孤立世界殊。学生通过阅读顺口溜。很快掌握和巩固了新特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及历史影响等内容。

2.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提高所学内容。

如在学完八年级下册第7课《“”十年内乱》后,学生通读教材,思考并回答课后自我测评“为什么必须否定‘”’,学生通读教材。并从“”发动的背景、“”造成的全面内乱、“”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造成的重大损失等方面全面认识和理解“”,从而明白必须全面否定“”的道理。

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指导的课堂小结

1.学生通过教材,自觉总结教材纲,实现课堂知识的系统化。

如在学习完八年级下册第21课《古老帝国的悲剧》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教材提纲,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将所学知识编写成了包括古老帝国的立、兴、衰、亡、鉴(借鉴、启发)等内容的提纲,实现所学知识从点到面的提升和发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2.学生辩论或讨论,达到明辨是非、科学判断的目的。

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3

一、提纲法

提纲能够体现知识结构,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记忆历史事件时,编写提纲,可以使材料条理清晰,内容深入浅出,便于快速记忆。

如美国独立战争:

(一)原因

1.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美利坚民族形成。

2.英国压制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二)经过

1.爆发:1775年4月,来克星顿的枪声

2.建军: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

3.建国: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

4.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5.胜利:约克镇战役

6.结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三)1787年宪法

(四)意义

1. 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2. 使美国赢得了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 对欧洲和拉丁美洲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二、归纳要点法

对纷繁复杂的知识内容进行科学归纳,能使知识条理化、简单化,便于记忆。

如记忆太平天国洪秀全永安封王可简记成:“东南西北翼,杨冯萧韦石。”一一对应,不易混淆。

记忆1895年《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可简记:“辽台澎湖两亿两,沙重苏杭开工厂。”割地、赔款“开口”等内容则一目了然。

再如把中国近代史内容可概括成“五四三二一”:

五大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四次革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反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三大屈辱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二大阶级产业: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产业

一次不成功的变法:

三、联系比较法

历史知识往往有许多联系,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掌握历史知识时,要抓住联系,进行比较,才能达到更好的记忆效果。

如学习日本的明治维新时,与中国的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为何一成一败?通过比较,可对中日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情况,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等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

再如记忆我国古代天文学方面的重大成就,可加强前后联系:

①夏――“夏历”

②商――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

③春秋――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

④战国――《甘石星经》

⑤东汉――张衡发明“浑天仪”

⑥唐――僧一行测子午线长度

⑦元――郭守敬编《授时历》

四、编写歌诀

把历史知识编成歌诀记忆,也是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如记中国历代朝代可编歌诀:

黄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长江流。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如记忆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可编成下面歌诀:

(一)

一百七十万年前, 云南“元谋人”出现,

会造工具能用火, 因此称为类人猿。

(二)

北京人在周口店, 手脚分工已明显,

群体劳动和生活, 打制石器已出现,

保存火种用途广, 原始社会已显见。

(三)

山顶洞人一发现, 距今一万八千年,

磨光钻孔新技术, 人工取火史无前,

血缘关系成氏族, 没有贫富和贵贱。

五、绘制图表法

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4

教材分析

1. 教 材特点

教材选用最新版的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主要复习以下内容:

《中国历史》分了四册,其中七年级上册和下册为中国古代史,主要让学生知道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秦汉、隋唐以及元明清时期的历史演变及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关系及与世界的交往等情况。

八年级上册的内容是我国的近代时期的历史,讲述了中国近代时期外国的侵略及民族抗争、革命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分析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中国近代反抗外国侵略的主要经过,中国格局的变化。

八年级下册主要是中国现代史,介绍了中国是如何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的地方,又有哪些挫折和失误,最后又是如何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介绍了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等等。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国家的重新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侵略与反抗、近代化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经济、文化与社会牛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等基础知识。

2、让学生在掌握以上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综合、归纳、分析、比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历史课的复习,让学生明白历史的发展大趋势,知道科技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树立科学发展观。

四、主要措施:

1、对优生要求除了掌握教学大纲上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在思想认识、能力培养上达到自我运用的水平,学会运用辨证唯物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上课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后多交流,通过培尖的形式加以沟通;作业布置加大难度,多布置分析性的作业;以面批为主。

2、对差生要求完成基础知识,培养正确的爱国主义情操,上课认真督促、作业以面批为主;课后多补差;经常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了解思想动态,鼓励学生上进。

3、备课:深入钻研现行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与要求,作好学期教学总体安排,根据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明确本章、本课的教学目的与任务。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知识体系,明确每个单元与每节课的任务,找出重、难点,注意掌握各课的内在联系,准确掌握历史课本中史实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结合教材,注意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教案要能体现出教学的主要手段,全面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教学过程中。每节课要有简明、系统、突出重点、层次分明的板书设计。

3、结合教材,结合实际使用得体的教学方法。做到讲练结合,点面结合,图文结合,重点突出,师生互动。语言力争准确、简单、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4、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及回答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收集、整理、阅读历史资料,注意引导学生阅读课后“自由阅读卡”,上好活动课,组织兴趣小组开展课外活动。

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5

一、学生在历史中考中存在的问题

在近几年的历史中考中,我们发现学生存在一些问题:

(一)知识不牢固,答题能力欠缺

学生对教材中的人物像、插图、地图不熟悉、地理方位感差,史实不清。

(二)审题不清

部分学生审题马虎,或不注重审题,细心不够,甚至混淆概念,尽管答得很有条理,但不能得分,实在可惜。

(三)材料解析的能力特别不好,往往答非所问

答题技巧性差,十分依赖课本。具体表现为:要求根据材料归纳来回答问题,学生没有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提炼出答案,而是在书本上东抄一句、西抄一句,结果答案不完整、不全面、不准确。

二、开卷形势下的中考历史复习策略

(一)研读课标大纲,真正领会课标精神

在复习前,教师要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1.正确把握命题方向

《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内容、范围、题型、形式及其要求等情况;《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应达到的具体目标。这二者既是中考历史命题的依据,也是中考总复习的指南。

2.把握其精神实质

开卷考试的实质是要求教师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按照考试大纲上规定的范围和要求,弄清楚有关考点知识。把握基础知识复习的重点内容,不越位、不超纲;每个知识点复习的深度和广度,不扩大、不降低、不拔高。在复习时注意社会热点和重要知识点相结合,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实事、大事的态度和精神,以史为鉴,学以致用。

(二)夯实基础,学会应用

1.注意课本的目录做好单元复习

教师在复习中目录经常被忽略。目录的研究更有利于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把握历史,探求课与课之间、历史事件与历史事件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融合构建、融会贯通、梳理线索,学会阐释历史。如:在复习八年级第一单元时,就可以利用目录。学生很容易就知道本单元主要讲“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两个方面的内容,更可以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注意进行必要的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要求把具有同类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重新梳理线索和结构。不是再复习,而是要串连复习的知识点,将它形成一个整体。这有助于打破原有的教材体系限制,给学生一个更加清晰明了的脉络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重组。如:在复习“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这个问题时,学生比较难以掌握,应该按照、农业合作化、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线索进行专题复习,既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

3.重视热点,深化复习

近年来,较多中考试卷中出现以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来命题。这就要求大家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在复习中,我们要培养学生收集历史信息、分析历史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要注意联系社会热点、焦点知识,要史论结合,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教育功能。例如:能源问题、战争与和平、三农问题、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等等,这都是备受关注的话题。深化复习的关键是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只有将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起到教书育人,实现“课内所学,课外升华”,较好地提高复习效率。

(三)能力提升,归纳解题技巧

在进行练习讲评时,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还要训练学生的分析和解答问题能力。我市中考题型有选择题、材料解析题、改错题、问答题。下面就这四种题型的解方法做一总结:

1.选择题

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做题时,学生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和选项,可采用排除法或肯定法。

2.材料解析题

主要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阅读能力。首先,学生要认真、快速阅读材料,懂得材料主要意思,认真审题,抓住关键内容。然后,根据问题来作答。

3.改错题

主要考查学生辨析错误的能力,要求学生指出错误并改正。

4.问答题

主要考查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主要特点是试题的开放性,所包含内容和答案都是开放的。试题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学生只要理由充分、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即可。

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6

【1】对照党性原则看理想信念牢不牢发言稿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中国共产党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追求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规定,从宗旨上保证了党的先进性。对每个党员来说,要保持先进性,首先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不必讳言的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在一些党员乃至党的领导干部身上,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薄的现象已有一定的普遍性。腐败者往往会在最后时刻承认自己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放弃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一般党员中,对共产主义失去感觉,活着只为身和口的人也并非少见。无疑,这种状态与党员的先进性格格不入。

这种情况与我们面临的新历史条件当然有关。改革开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生产力得到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但是,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有的负面作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同样可能发生。当金钱万能的观念和风气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时,崇高的理想就容易被金钱拜物教所取代。

此外,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难群体。当人们面临看病难、住房难、孩子上学难这些问题时,如果得不到党、政府及社会的及时关心和解决,就可能出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失望情绪。

尽管事出有因,但我们党的宗旨没变、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不变,我们就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让广大党员对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进行反思,并在反思中清除形形色色的错误观念,在新的基础上坚定理想信念。这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怎样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呢?具体来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如何看待社会生活中一些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相悖的现象呢?比如说,市场经济机制对利润的追求、目前收入差距的拉大等等。

的确,从共产主义的目标和性质来说,我们不能将这些现象视之为理所当然,我们要追求的是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人的全面发展能够充分实现和保证的社会。但是,我们永远也不可能逾越历史和现实,马克思也承认,共产主义是一个极其艰困而漫长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不可能是空洞的、无历史内容的。我们认为,这个内容就是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逐渐转变。而按对事物的辩证理解,转变过程中的事物必然包含着事物本身的原有因素,问题只在于要不断地缩小旧因素,扩大新的因素。何况,这种缩小和扩大也无公式可循,一切取决于具体的历史条件。

中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与发达资本主义相比差距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关起门来搞建设,并且超越生产力水平搞一大二公的生产关系革命,结果只能使生产力长期徘徊不前,这已被历史所证实。因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在承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的基础上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早已指出,共产主义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由此可见,我们今天所走的路是一条老祖宗已经正确指认的历史的必然之路。如果我们能从这样的角度坚定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我们就不会迷失于人纯粹是经济动物之类谬论中,就不会认为无限追求个人利益、甚至不惜为此而损害国家与人民的利益是天经地义的,也不会在剥削阶级的腐朽没落文化面前迷失方向,随波逐流。相反地,我们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热情,因为这是在为共产主义运动、人类解放事业作贡献;我们会热心于树立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尽自己的力量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尊严、体面、全面发展而奋斗,从而体现出当代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2】对照党性原则看理想信念牢不牢发言稿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对于新形势下做一名合格党员有着明确的要求,其中特别强调了合格共产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要求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以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党员自觉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言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那么,作为合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应当重点学些什么,又做些什么呢?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指出:党的基层组织应当把吸收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觉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分子入党,作为一项经常性重要工作。因此,笔者以为,合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关键在于如何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觉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三个环节上抓好学和做的功夫。

信仰确立了个体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标准,也成为个体毅然前行的巨大动力。反之,信仰的缺失将使人生变得迷惘彷徨,了无生趣。马克思主义信仰强调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相信和尊敬,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价值性认同,对马克思主义理想的追求,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指南。更要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方面是一个基本的前提。无法想像一个党员,根本不相信马克思主义不尊敬马克思主义却成为合格党员。

觉悟一是指由迷惑而明白,由模糊而认清,也指对道理的认识;二是指进入到一种清醒的或有知觉的新的状态。共产主义觉悟强调的是第一种涵义,强调党员对共产主义的深刻理解和认识,以及为之奋斗的自觉性。主要表现在:认识到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共产主义学说,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也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和最完整的理论形态;认识到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认识到共产主义是一种实际运动,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只能通过共产主义运动逐步实现,从而决心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积极投入共产主义运动,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努力奋斗。共产主义觉悟是合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环节。《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合格党员不仅要相信马克思主义,还应当对于我们党的最高理想有深刻的认识和认同。这是我们党区别和先进于其它政党的标志之一,这也是我们党员优秀于其它政党成员的标志之一。

信念是情感、认知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强调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绝对忠诚和自觉践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坚持,是强大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同样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环节。这要求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除了远大的理想,更要有现实的抱负。

信仰、觉悟、信念的内化在于学。学要求党员多学、勤学、善学。一定要持之以恒,制定学习计划,既要系统学,又要重点学。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要求党员应当多看一些马克思主义方面的理论文章,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和最新的解读文章。坚定共产主义觉悟,要求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内容有更深入的学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则要求党员除了经典马克思主义著作外,还要学一些最新路线方针政策、最新的重要会议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员通过适当的学习,去了解进而认同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学上升到信,由信上升到做。做的核心在于严格按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想问题、找办法,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成为坚信并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榜样,要带领群众、团结群众为了中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这是一名合格党员的要求,更是责任。

【3】对照党性原则看理想信念牢不牢发言稿

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既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目前,应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下。认真学习和细细领会关于理想信念的精辟论述,可以看出,他不只是笼统地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还针对性地将理想信念分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现实目标三个层次。这就启示我们,理想信念宣传教育要取得成效,实践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正确区分和理解党的理想信念的层次性。

我们党从成立的那一天开始,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1922年召开的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认为党的最高纲领就是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党的最低纲领就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主要纲领,即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党的二大第一次把党的理想信念分为两个层次: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完成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建立新民主主义新中国的最低纲领。这里的最高纲领就是最高理想,即远大理想;最低纲领就是近期理想,即共同理想,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1945年召开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在他所作的政治报告中,一方面强调了共产主义理想,指出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①另一方面总结了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并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分为一般纲领和具体纲领。一般纲领就是在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前提下,包括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具体纲领就是在坚持一般纲领不变前提下,针对当时具体情形,提出的具体任务,包括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实现人民自由,实行土地制度改革等具体目标。可见,党的七大第一次明确地把我们党的纲领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层次仍然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第二层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般纲领,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共同理想,第三层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具体纲领,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具体任务,也就是现实目标。

1956年召开的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全面回顾总结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明确宣布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在中国确立,中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这个目标就是当时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围绕这个理想,八大还提出了分三个五年目标,逐步实现这个理想,并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准备,提出了书面意见,这些计划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具体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在八大开幕词中提出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密切地联系起来,这是我们党的一贯的思想原则②的论断,蕴含着我们党的社会主义建设共同理想和具体目标是带有中国特色的真谛。

1982年召开的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还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即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使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在战略步骤上,分两步走,前十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十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这样,党的十二大不仅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还确立了分两步走在二十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具体目标,不仅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更加明确,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实现目标和途径更加具体和清晰。同时,十二大还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向着未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目标不断前进的,在现阶段,我们当然不能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成为共产主义者,但必须用共产主义思想要求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一切先进分子,并且通过他们去教育和影响广大群众。③可见,党的十二大在提出和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现实目标的同时,同样强调共产主义最高理想。

1987年召开的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为确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出了四大贡献。一是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提供了总依据。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④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特征、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都作出了明确的阐述,强调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也不完全相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也不行,必须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⑤这就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论,为确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出了更有力的论据。二是第一次完整地阐述了党的基本路线,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基本内涵的基础。十三大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⑥至此,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正式形成。此后,党的历届党代会对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阐述,都是以党的十三大的这个提法为基础的。三是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轮廓,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基本内容。四是完整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指二十世纪,作者注)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指二十一世纪,作者注)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⑦十三大这种对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划分,实际上就是对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的阶段性目标的确立,一直沿用到现在。只是在党的十五大之后,鉴于前两步战略目标已实现,我们党进一步将第三步战略目标细化为三步,即宽裕的小康、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可见,十三大在党的理想信念的层次性这个问题上的贡献,在于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依据和基本内涵,明确了实现共同理想的三个具体阶段性目标,丰富了现实目标的内涵。

1997年召开的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要求共产党员不要忘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要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时要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纲领努力奋斗,带头落实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这里明确把共产主义理想称为远大理想,所讲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纲领,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纲领或理想,实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就是当前的具体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共产党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⑧把理想信念分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现阶段基本纲领三个层次。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⑨这里不仅重申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还明确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称作共同理想,同时提出了当前的现实目标是忠实执行科学发展观、自觉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促进社会和谐。

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对党的理想信念的层次性论述上,一是强调共产党人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并认为这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再次肯定和高扬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二是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进行了一系列新的阐述和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部分组成,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是重申了两个一百年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党的十八大还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突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五方面要求,在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样,十八大不仅强调了党的远大理想,还丰富了党的共同理想和现实目标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