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史教案范例6篇

政史教案

政史教案范文1

教学建议

秦汉的统治思想问题

任何统治阶级为维持统治,都会根据政治、经济的形势和政治需要,确立自己的统治思想。作为封建大一统开始形成时的秦汉统治者,在确立统治思想方面进行了种种探索。战国时期的泰国,有实行法治的传统,商鞅就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秦国的丞相李斯与韩非是同学。战国时的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更是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嬴政在看到韩非的书后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后韩非在秦国因被李斯嫉妒而侵害,但他的思想被嬴政采纳,法家思想成为秦的统治思想。秦始皇以吏为师、崇尚法治,实行严刑峻法,将法家思想定为一尊地位。法家思想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建立的需要。

西汉王朝是在农民大起义摧毁了暴秦统治基础上建立的,汉高祖及臣下,多数是秦末大起义中出现的下层人物,他们能比较认翰的思考秦亡的教训。汉初统治者面临经济凋敝的局势,为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统治秩序,确立了以道家“无为”思想为特征的黄老政治为统治思想。刘邦实行的恢复经济、轻徭薄赋、约法省禁就是黄老政治的具体体现。在刘邦、孝惠、高后、文、景统治的五六十年间,一直实行黄老政治。黄老政治的实行,恢复了经济、稳定了统治。

到汉武帝时这种情况有了变化。黄老政治的实行,诸子百家学说的流行,不适应思想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进而在太学和地方学校中,讲授儒家经典,通过考试合格者可入仕。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历代的统治思想。但是,董仲舒兼采百家之长,融儒法为一家。汉武帝虽尊崇儒术,但实际上是“霸王道来之”,儒法并用,是经过改造的儒家思想。

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l)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封建皇帝个人专断独裁,控制一切军国大事,地方一切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一切权力集中于皇帝。

(2)战国时的韩非提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践了韩非的理论,通过创行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郡县制,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和文化措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汉承案制,刘邦承袭了秦始皇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历经惠、文、景帝,到汉武帝时,通过解决王国问题,进一步控制了地方政权;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确立了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两汉时采取中外朝制度和设立尚书台,实行刺史制度和上计制,从而完善了这一制度。到东汉初,这一制度进一步加强并定型。

(4)这一制度是建立在封建生产方式基础之上的,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政治、经济的需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抵御外族入侵和大规模水利工程的修建。但也有明显的弊端:加强了人民的控制和统治,皇帝个人作用对政局影响大,容易产生腐败和专权,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腐败长期延续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其积极意义日益减少,弊端日益加重。

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

1.武帝的这一政策与秦代有很大不同,儒学独尊后,其他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而且所提倡的儒学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统一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综合倾向,因而获得了成功。

2.尊儒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是武帝的创造,在客观上促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同时,改变了汉初“非功侯不得封相”的惯例,使大批读书人通过读书而进入仕途。

3.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

4.但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违悖了思想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明显的消极作用。

关于王莽改制的评价问题

在20世纪20年代前,对王莽改制是一致否定的。此后,有了三种观点。第一,基本肯定说。认为王莽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和理想主义者,他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第二,基本否定说。郭沫若认为:王莽实行的一系列倒行逆施的政策和措施,不但未使动荡不定的封建统治秩序稳定下来,相反给人民增添了更多新的灾难,阶级矛盾更加尖锐了。第三,主观与客观说。作为改革家的王莽,清醒地看到了西汉后前危机的深刻根源,首先是土地兼并和奴婢数量的膨胀,其次是豪民富商的高利贷掠夺和财货垄断。他的改革是针对大地主阶层的,本意是想干一番事业的,但结果竟变成了一场对人民的浩劫,这是他根本没有料到的,他成了西汉腐朽统治的替罪羊。

西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化

(1)刘邦对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既有继承,又有改造,除继续采用郡县制外,也实行分封诸侯王制度,即郡国并行制。

(2)由于诸侯王势力的膨胀威胁了皇权,景帝采取削藩政策,还用武力平定了七国之乱。汉武帝进一步削在王侯权势,通过实行“推恩令”等措施,基本上解决了王国问题。汉武帝以后直到东汉,虽一直保留封国,但国象对王国权势限制很严,王国封地也越来越小,势力越来越小,诸侯王实际成了只有爵位而无实权的封建贵族。

(3)汉武帝时为监察地方,全国分13州,设置刺史。后来,刺史权渐重,积久成制,成为行政长官。西汉末到东汉,刺史改称州牧,级别提高,成为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州也成了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了。

高考例题警示

例司马光说:“(汉武帝)异于秦始皇无几矣,”又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类似之处。比较秦皇、汉武帝这些类似之处。说明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14分)(1995年)

警示:此题为比较题。答题关键在于找准对比项。在比较过程中,比相同点宜大处着眼,比不同点须从小处着眼。据此,本题在比较三方面共同点时,舍弃背景、具体内容和结果,而在比较不同点时,应具体从背景、内容、后果去分析,从而得出秦亡汉兴的内在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典型例题

例1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A.社会十分贫困B.秦朝灭亡的教训

C.大臣陆贾的建议D.刘邦的远见卓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客观原因的理解能力CD两项明显体现了人的主观意识的特征,B项间接体现了刘邦的主观意识因此这三项均与客观原因不符,而A是完全独立于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事实。答案:A。

例2我国古代宦官专权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封建专制主义制度B.皇帝幼小和昏庸无能

C.宦官是最腐朽势力的代表D.宦官亲近皇帝便于掌权

根据以上所述,宦官是皇帝的家奴,有皇权才有宦官权,用宦官是皇权专制的需要,因此A项是产生宦官专权现象的根本原因,B、C、D三项都由A项中产生。

例3东汉与西汉的相同之处是:

①定都洛阳②割据混战③反击匈奴④都因权臣篡权而亡

政史教案范文2

(一)教学目的:

一、基础知识目标:

二战的美军事、经济实力的加强和霸主地位的确立、“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及其影响、北约的成立、美国侵略朝鲜的战争及其失败、美侵略越南战争及其失败、美苏争霸、古巴导弹危机、苏占领阿富汗、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对外政策的调整。

二、思想认识目标

1、“二战”后,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为了遏制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美在欧洲实行“冷战”政策,在亚洲则公然对朝、越进行侵略战争。

2、侵越战争的失败,美霸权地位削弱。

3、美苏几十年的争霸,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三、能力培养目标:

1、列举美“冷战”政策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表现,培养学生全面考察历史事物的能力。

2、认识侵朝和侵越战争对美国造成的后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用变化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

重点: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难点:美“冷战”政策的性质

教具:《世界地图》和《北约和华约对峙图》、《亚洲政区图》(自制)

(二)教学过程

1、导入:出示世界地图,学生结合当今时事热点问题,如伊拉克战事、朝核问题、西班牙爆炸案等,与美霸权政策密切相关。

2、讲授新课:

出示思考题:美为什么能霸权?表现在哪里?

指导学生看《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较图示表》,学生得出结论:①美经济实力的强大,军事实力增强,霸权地位确立,这是它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基础。

②主要表现在“冷战”和“热战”两个方面。

提问:“冷战”的定义和“冷战”的表现是什么?

冷战

一、美国的霸权政策(板书)

热战

在学生大致了解之后,我与学生逐条分析杜鲁门主义和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的实质(结合欧洲地图),点出冷战的定义:二战后,美国针对苏联“采取了除直接武装侵略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

1、杜鲁门主义(1947年)——冷战开始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49)——完成对抗布署(让学生指《北约和化约对峙图》,了解双方界限)

讨论:“冷战”的性质?

指导学生分析得出:既有美苏两种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因素,也有国家利益矛盾的因素,战后初期占突出地位的是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随苏联经济、军事力量的增强,美苏争霸的斗争占突出地位。

提问:美在欧洲以“冷战”体现,在欧洲以“热战”体现,“热战”表现在哪里?

侵朝战争(1950—1953年)——第一次失败

(板书)

侵越战争(1961—1973年)——霸权地位的衰弱

侵朝战争学生了解很多,由学生介绍,侵越战争主要从战争的时间长度及它的参考文来看。

除了美国之外,称霸的国家还有吗?——苏联

二、美苏争霸(20世纪50年代——80年代)(板书)

威胁

世界和平

(板书)

由学生阅读课文后得出结论

(1)美苏争霸开始(发展核武器)(50年代中期)

(2)古巴导弹危机(60年代)

(3)苏出兵阿富汗(70年代)

(4)美“星球大战计划”(80年代初)

(5)苏改变争霸计划(80年代中期以后)

拓展思维:美俄关系的现状,由学生结合时事介绍

3、小结:美霸权的基础是经济军事实力的强大,表现在欧洲的“冷战”和亚洲的“热战”,目的是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随着苏联的强大,两国争霸,危及世界和平,80年代中期以后关系缓和。

4、布置作业:课后习题,练习册

板书设计:

第14课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

杜鲁门主义(1947年)——“冷战”开始

“冷战”政策

北约成立(1949年)——完成对抗布署

一、美国的霸权政策

侵朝战争(1950—1953)——第一次失败

“热战”

侵越战争(1961—1973)——霸权地位的衰弱

二、美苏争霸(20世纪50年代——80年代)

1、争霸开始(50年代中期)

2、古巴导弹危机(60年代)

3、苏出兵阿富汗(70年代)

4、美“星球大战计划”(80年代

政史教案范文3

一、要把握的基础知识有:西汉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都城;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文景之治;七国之乱。

二、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汉初年,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措施的实施与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比较秦朝征收泰半之税,即农民要将收获物的2/3以上交给国家,而汉文帝薄赋劝农,田租仅为三十税一,评价文景之治,使学生理解“治世”的概念。

三、通过对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熟悉到西汉社会经济之所以得到恢复发展,是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推动下,由于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要从思想上明确一个道理:经济上的发展是大一统的物质基础,国家的统一是国家强大的先决条件。。

教学建议

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这是我们理解为什么“秦亡汉兴”的重要内容。汉初之所以形成文景之治的大好局面,为后世所称道,就在于汉初的统治者直接来自于秦末农民起义,能够认真吸取秦朝暴政速亡的历史教训。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内容比较多,和随后出现的“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紧密相连,成为本课的重点。

汉初封国与西周封国的比较

通过比较汉初封国和西周封国的异同,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作为巩固中心政权的手段,西周和汉初的封国有很多共同点,比如封国大多是由统治者的亲属把握,享有很大的自治权,甚至成为国中之国,最后都酿成了叛乱;不同点也比较明显,由于周王室统治末期处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国力衰落,无力控制封国,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与战乱的局面,而汉初经过休养生息,国力强大,采取有力措施,对王国的叛乱进行了果断的镇压,解决了王国问题。比较两者的异同,既要看到历史的表象,又要根据当时历史发展的总的趋势去分析问题,难度较大,可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适当把握。

地位分析:

本课讲述的是西汉从建立到逐渐兴盛的历史,汉高祖刘邦吸取秦朝速灭的教训,实行了“休养生息”政策,汉文帝、汉景帝进一步推行了这一政策,景帝时平定了“七国之乱”,形成了“文景之治”的治世局面。为后来的汉武帝达到“大一统”的局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后世王朝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教法建议:

1.关于“西汉的建立和休养生息”一目。

首先,教师应让学生明确这一子目讲的是建立政权与巩固政权的内容。其次,教师应让学生理解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必然性与目的性。可以在赋税、徭役、刑罚等方面与秦朝进行对比分析。

2.关于“文景之治”一目。

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本上引用的史料和“缇萦上书救父”的故事进行讲述,让学生理解“文景之治”的成因:一是重视农业,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二是赋税、徭役轻,农民有相对宽松和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三是吸取秦亡教训,听取意见,减轻刑罚,减少冤狱,吏治清明。

3.关于“七国之乱”一目。

教师可与“西周分封制”对比分析,如可从分封目的、分封对象、受封者的权利与义务分封结果等方面比较分析。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

难点:汉初封国与西周封国的比较。

教学思想:

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与对比分析,从而初步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历史现象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它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什么战争?结果如何?公元前202年,在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的废墟上,建立了西汉王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

请学生看课前提示,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

一、西汉的建立和休养生息

1.西汉的建立(前202年)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2.休养生息的原因和措施

1)原因

教师先解释何为"休养生息",即在社会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之后统治者实行的宽刑薄赋政策,以保养民力,增殖人口,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51页第三段大字和小字。

学生结合第10课内容讨论回答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教师总结:一是吸取秦亡教训,二是汉初经济萧条,国家极度贫困。

2)措施

学生看书回答。

教师总结: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使西汉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稳定和巩固了汉朝的封建统治秩序。这种统治措施,使统治者、劳动人们皆大欢喜,到惠帝、吕后两朝,经济逐步恢复,到文景年间,社会经济全面回升,出现了治世局面--文景之治。

二、文景之治

教师出示相关的减轻租税的竹简图片和资料(见媒体资料)。学生看书,分类归纳文帝、景帝的措施。讲述"缇萦救父"的故事。

汉文帝与景帝共在位39年,实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措施,使得社会安定,人民负担进一步减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后世对之评价较高,把这样的治世称为"文景之治"。然而,就在这样的治世时期,也有叛乱发生。这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景帝时为什么会发?quot;七国之乱"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三、七国之乱

方法一:

学生集体阅读思考:七国之乱与前面所学的哪个知识点的类似?然后教师安排一组简单介绍"西周的分封制";一组介绍"七?quot;;其余同学从中找出异同点。教师最后点评并补充,介绍对比分析问题的方法。

方法二: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七国是什么国?七国为什么乱?七国之乱的条件?七国之乱的经过、结果?七国之乱与历史上哪个时期有相似之处?)

七国:是诸侯国。刘邦建立汉朝后,为了巩固刘氏天下,大封刘氏子弟为王。诸侯王封地广大,他们在封地上享有任免官吏--独立的行政权,铸造钱币、收取租税--把握财政权,拥有重兵--把握军权,实际上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国中之国。

七国之乱的原因:为了争夺更多的权益。

七国之乱的条件:诸侯国数量多,势力大,占地面积大--相当于西汉全国面积的一半。其中以吴国、楚国实力最强。

七国之乱的经过:由于诸侯国的势力越来越大,汉景帝时大臣晁错建议削弱王国势力,即"削藩"。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影响,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络其他六个王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号召,发动了叛乱。使晁错在叛乱中被听信谗言的景帝所杀。

七国之乱的结果:随着叛乱的进行,景帝认清了诸侯王反叛的真实面目,果断的派太尉周亚夫率兵平叛,三个月后叛乱被平定。从此,王国势力被大大削弱,再次叛乱的可能性大大减小,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教师提示学生回忆西周的封国情况,提出讨论:西汉封国与西周封国的异同。

相同点:

(1)分封目的:均为巩固中心政权。

(2)分封对象:均为亲属或功臣。

(3)封国的权利和义务:在封地上享有很大的权利,实际上形成独立的王国。都要服从天子或皇帝的命令。

(4)封国行为:最后均有叛乱。

不同点:封国的结果:

(1)西周:由于周王室衰落,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与战乱的局面。

(2)西汉:对于王国叛乱进行了果断的镇压,解决了王国问题。

结论:不管是西周还是西汉,分封的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当中心政权强大时,能够控制封国,稳定统治,但当中心政权衰落时,将无力控制封国,其统治也将难以维持。

小结:

政史教案范文4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教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高校全日制本科生四门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自开设之日起,如何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学界和广大一线教师面临着的共同课题。我认为,在高校教学改革的环境下,把案例教学法引入纲要课堂教学中,将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

一、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是指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已经掌握的概念和理论,在教师设置的某一情境中讨论观点、体验情感的教学过程。在纲要课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意义重大。一方面,纲要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包括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即“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包括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纯粹的理论讲授和照本宣科的历史讲述,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昏昏欲睡,若教师能列举高质量的案例,并让学生主动分析,进入到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会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为了争得民族独立、自身解放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进行的长期而英勇顽强的奋斗。

另一方面,把案例教学法引入纲要课程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的地位和身份较之已往发生了变化,教师由知识的给予者变成教学过程的倡导者、组织协调者、引导者;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变成知识的主动寻找者。学生在教师悉心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翻阅补充资料,主动获取知识,不断扩宽知识面。与传统教学法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迥然不同,它通过课前准备、小组讨论、教师点评、撰写报告等教学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案例教学法不仅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和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训练学生彼此之间互相配合、团队协作精神,还能培养学生在思想争辩中大胆质疑、坚持真理的精神。

二、案例教学法在纲要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纲要课程全书共29万字,分上、中、下三篇,时间跨度较长,包括内容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至今,内容庞杂,从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再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这期间的经济状况、政治力量对比、阶级关系变化等都是纲要课程的教学范畴;理论课时量较少,周课时两节。又鉴于高校学生在进入大学校门之前,就已在初、高中阶段系统学习过中国历史。他们对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规律有初步了解,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表现出一定的兴趣,但是缺乏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整体把握和深入理解,因此,无论从教材体系还是施教对象来看,对每一历史事件浓墨重彩、详细讲述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不仅受到授课时间的限制,而且违背了纲要课是思想政治课而非历史专业课的课程定位。不少高校采用综述与专题相结合的讲述方法,以达到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了解国史、国情的教学目的。把案例教学法引入纲要课程教学,也要遵循纲要课程的讲述特点,即明确综述从宏观角度把握史实、专题讲解是对重大历史事件做详细分析的特点,精心挑选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案例教学法过程的实施,不仅包括教学前精心的准备,而且包括课堂组织讨论、课后总结、撰写报告等环节。

(一)准备阶段

教师要根据每一章、每一节不同的教学目标来选择案例,然后熟悉并研究案情,向学生发放相关资料。案例的取舍是对教师综合素养的考量,不仅考察教师对教学大纲的把握是否准确,而且体现了教师的政治修养和学识修养的高低,以及对时事政治的敏感度。恰当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法得以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一般来说,纲要课程案例的选取语言要精炼,形象生动,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详略得当,同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针对性原则:选择的案例需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有现实针对性。如这些年国内的思想和“告别革命”等言论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学生。教师在讲解中国近代以来面临着的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时,可选用“我国近代修建铁路始末”的案例,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通过幻灯片和投影仪在课堂上演示,引发学生对中国近代修筑铁路缘何困难重重的思考,得出腐朽僵化的封建体制和天朝上国的意识形态是阻碍修路的根本原因的结论,也使学生懂得必须首先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认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

开放性原则: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某一事物、现象客观冷静的表述,向学生提出疑问。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在课堂上各种观点争锋相对,互相激荡,形成各派观点。不设置非此即彼的标准答案,这是案例选择的开放性原则,这一原则为学生的思辨留下足够的空间。

典型性原则:所选择的案例要具有典型意义,有示范价值。在讲授中国人民和爱国官兵为维护祖国统一,抵御外辱不畏牺牲的英勇事例时,通过描述几个最具代表性的生动鲜活的事例,使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佩和景仰之情油然而生,无形中也增添拥护祖国统一和坚决反对民族分裂的决心。

教师遵循以上原则,在正式上课前两周将案例分发给每位同学,要求课外查阅大量补充资料,并拟写发言提纲。

(二)课堂操作阶段

在一个程序完备的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课堂操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专业或者班级划分小组,对案件内容及设置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辩论。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体现现代教育观念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关系:案例教学法摈弃了以往以教师教为主的传统方法,是一种强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崭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意味着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毫不干涉。教师在课堂讨论中,担任引路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当遇到学生偏离案例主题,信口开河时,教师要作适当提醒。当讨论气氛不热烈,甚至冷场时,教师要及时穿插发言,保证讨论得以顺利进行。“案例教学的课堂辩论氛围往往十分热烈,在辩论中经常可能出现学生认识模糊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抓住时机,恰到好处地控制辩论的主题和情绪,启发和引导学生围绕案例积极思考,澄清认识,形成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完整的认识或正确倾向,帮助学生走向真理”。[1]

处理好课堂讲授和课外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善于处理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之间的关系,而且要学会处理课堂讲授和课外自主学习的关系,从而科学合理分配时间。学生从资料搜集,到拟写提纲、前期讨论,再到案例报告的撰写,教师从案例取舍,到批阅学生案例报告,都需课外花费大量时间完成。教师要注意案例教学过程的前后衔接,不可任意中断,避免出现课堂上临时列举案例,学生准备知识不足,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

处理好学术探讨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纲要课程虽是以中国近现代史为教学内容,但“两个了解,三个选择”的教学目的决定了本课程不是历史通识课或者历史专业课,而是一门面向全日制本科生的思想政治课。思想性、政治性、意识形态性,是纲要课程的根本属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学术探索精神,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追寻真相,鼓励每一个学生踊跃发言,开展百家争鸣,更要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只有通过对重大历史现象以及历史事件的深入分析和阐述,才能使大学生真正明确历史和人民为什么要进行‘三个选择’”。教师也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对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行正面引导,关注学生偏激或不成熟的历史观,及时给予评判和纠正。教师在处理学术探讨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时,“对重大历史问题的阐述必须严格遵循党的历史问题决议,遵循党代会和中央全会的精神;对历史资料的选择和历史观点的评述方面要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有利于学生对重大理论问题的理解和掌握”。[2]

(三)评估总结阶段

教师在讨论结束后,做总结性发言。发言不宜过长,要照顾到能力较强、发言踊跃的学生,也要鼓励因腼腆没有发言的学生。对学生各派观点给予辩证的全面的评价,并布置学生完成案例报告,报告可选择调查报告、论文、表格、散文等形式完成,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

三、结语

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尤其是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现正处于尝试阶段。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唯有谨慎认真地运用案例教学法,才能使得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通过教学方法的变革增强思想政治课程实效性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刘嵘.案例教学法与启发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 ,3.

政史教案范文5

山东省档案馆(局)筹建于1958年3月,1963年1月正式开馆,是正厅级省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行局、馆合一的体制。山东省档案馆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机构,是集中统一保管山东省省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资料的国家综合性档案馆,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山东省委、省政府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已公开现行文件和政务信息集中查阅利用的场所和服务中心。1996年晋升为国家一级档案馆。2007年11月顺利通过国家档案局的评估。

山东省档案馆总建筑面积10380平方米,库房面积4890平方米。现有馆藏档案资料78 5万卷(件、册),其中馆藏档案306个全宗,70.2万卷(件),排架长度8000余米,资料8.3万册。馆藏档案资料的历史跨度近200年。

在山东这块土地上,曾经有不少王朝统治者在杀伐征战,也有众多的劳动人民在这里发展生产。记忆这些生产斗争的珍贵档案大多都没能保存下来,在山东省档案馆保存的明清档案仅仅是沧海一粟。

在馆藏档案中,最早的就是明清档案。明清档案共两个全宗333卷。明代档案主要是明嘉靖年问(1522年一1566年)山东总督备倭署、山东都指挥使司关于戍边、操练、军纪、粮饷、官员任免等方面的文件资料。清代档案,主要是清道光、光绪、宣统年间(1821年-1908年),山东督粮道、山东河防总局、山东布政使司、山东善后厘税总局、山东运河兵备道等官署形成的文件材料,内有山东部分州、县的户数、银两清册,驻守海防各州、县的营官、哨官、兵丁处所的清册及口粮、银两清册,黄河中下游防汛收支银两清册,运河沿微山湖、鱼台、汶上、寿张、阳谷、聊城等地段治理的银两清册等。明清档案数量不多,且比较零散,但对研究清代山东的军事、财政、河流治理及农民的劳役、赋税负担等问题,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从明清档案中,可以查找到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海源阁书目,调阅到《八省运河泉源水利情形总图》以及《历代黄河变迁图考》等珍贵的档案资料。

山东历史,特别是山东近代史,和中国的其他地方一样,也遭受了外国列强的入侵。他们在这里设立领事馆,搜集山东的政治、经济、文化情报信息,勾结官府,镇压人民的反抗斗争。馆藏外文外事档案就集中具体地反映了这方面的情况。

馆藏外文外事档案十分珍贵,计6个全宗1000余卷,主要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方面。具体内容涉及贸易、金融、宗教、法院、警察、司法、邮政、航运、鸦片、护照、房地产、镇压义和团、赔款、移民、中国工会法、劳动法、土地法、医院、妇女儿童、外交来往信函、地契、印花税、领事馆人员登记表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辛亥革命在各省的活动情况、烟台港图、英国船只运送物资交付中国将领、的规则、中国军队编制备忘录、基督教运动、关于内战华北华南和长江流域的战争情况、苏联在中国活动情况、庚子赔款报告愿将中国赔给英国之赔款用在中国发展中英公益事业、传教士在中国内地购买土地、限制印度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联系、在中国的英籍天主教人员名单、英国领事馆询问“蓝衣社”的情况和关于收集各地共产党情况给各地领事的通知等。在这部分档案中可以看到《中英威海卫租借条约》、外国侵略者撰写的《山东新开商埠――济南、潍坊、周村情况介绍》、英国威海卫办事大臣庄士敦在交收威海卫时发表的告别演说词等记录。

20世纪上半叶,山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击日寇入侵,与反动派进行斗争,发展生产,开展土地革命,保卫革命政权,建立新中国。地雷战、南征北战、孟良崮战役等都是在这块土地上发生的。馆藏革命历史档案真实地记录了这一幕幕悲壮宏伟的历史场景。

馆藏档案中,保存比较系统而完整的是革命历史档案,共52个全宗,142202卷(件)。主要是中共山东各级组织及其领导的军事组织、政权机关、群众团体于1922至1949年9月期间形成的文件材料,内容涉及党务、民主政权建设、民政工作、民族侨务宗教、社会公安司法、军事武装、城市工作、群众工作、文教卫生、财政经济等方面,真实地反映了山东党组织和山东人民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革命史实,是研究山东现代革命史、中共地方党史的宝贵史料。从下面的档案中可以看到山东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敌人斗争的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如山东省战工会关于实行“精兵简政”的决定、济南战役总结、妇救会员为部队缝制军鞋照片、李聿民烈士的拉丁文日记、北海银行活期存折和北海币壹宗、山东解放区印花税证式样。

从1911―1949年,国民政府,包括日伪政权在山东统治近四十年。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反动政权,搜刮人民钱财,镇压人民的反抗斗争。在这一阶段,山东人民过着民不聊生的生活。特别是在日伪政权统治阶段,是山东历史上最黑暗时期。

馆藏民国时期档案,46个全宗,31万多卷(件),主要是1922-1948年间,山东省各级党部、山东省政府,以及部分工厂、学校、银行等企事业单位形成的文件材料,内容涉及组织沿革、人事任免、人员登记、“戡乱”、民政司法、财政经济、教育卫生等方面。民国档案还包括部分日伪档案,主要是1938―1945年间,日伪山东省公署(后改为山东省政府)、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盐务局、山东省警察厅、山东省教育厅,以及莱潍道等各道公署形成的文件材料。民国档案保存比较系统完整,对民国时期,包括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历史的研究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以下这些档案能比较直接具体地反映当时的真实情况。如军队济南市区防守配备计划要图、关于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的训令、沈从文任职山东大学的聘书、何思源致王耀武的信、1949年青岛啤酒调查材料等。

新中国成立后,山东人民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建立人民政权,发展经济、文化,特别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山东省委、省政府带领山东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山东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民过着幸福安康的生活。

建国后档案是山东省档案馆馆藏主体,计200个全宗24万余卷档案。这部分档案包括1949年10月至2000年期间,中共山东省委(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

省人民政府(山东省人民委员会),以及省委、省政府各部门,省级各派、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形成的文件材料。这部分档案,数量大,保存完整,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山东人民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从建国后档案中,可以看到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诚信山东”建设的意见(鲁发[2003]8号)、山东省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引黄济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山东省政府关于济青高速公路设计的批复等珍贵档案。

山东省档案馆还保存了大量的录音、录像和照片、光盘档案约5万盘(张)。这部分档案绝大部分是建国后形成的,少部分是建国前的历史照片。这些档案又随文书档案从省直各单位接收而来,也有部分从社会上征集到的。其中,有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山东视察工作时的照片和讲话录音;有省委、省政府领导人出席重要会议上的照片和讲话录音;有“”期间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的照片及录音录像;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山东党政军民参军参战,杀敌支前,开展减租减息、反奸诉苦、的照片;有日寇和反动派屠杀山东革命军民、制造各种惨案的照片等;也有近些年接收的电子档案光盘等等。这部分档案,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历史,对于向人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馆藏资料8.3万余册,按照《中国图书分类法》进行分类编排。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历史资料,主要是各种志书、刊物和报纸,如《山东通志》、《山东实业志》、《民国日报》、《大公报》等。二是革命历史资料,主要是中共山东各级党组织、各级民主政权和革命群众团体创办的各种报刊,编印的各种会刊和文件汇编等,如《红旗》、《斗争》、《大众日报》、《民主导报》、《渤海日报》、《山东联合大会汇编》、《山东抗日根据地法规汇编》等。三是建国后资料,主要为中共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创办的报刊和编印的各种汇编、统计资料和史志资料等。

为丰富馆藏、改善馆藏结构,山东省档案馆自2004年开始连续三年开展了“档案资源建设年”活动。先后从社会上征集档案资料、实物、声像、字画、票证等近10万件。在档案征集过程中,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如爱国华侨赵守垠向档案馆捐赠济南“五三惨案”照片25张,与馆藏档案互为印证;世纪老人孙积诚撰写的日记,描述南京大屠杀惨象,堪比《拉贝日记》;书法家庞德法手书《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十七大”报告》等1221幅大型书法作品捐赠档案馆。山东省档案馆还设立了齐鲁名人、像章、票证、公务外事礼品、名人字画展室等多个特色档案陈列室。

山东省档案馆配备电视监控、消防报警、防盗报警及档案库房温湿度综合智能管理等现代化设备,对档案进行科学管理,对重点档案加强保护和抢救。馆藏档案检索体系较为完善,目前已建立馆藏全宗级目录数据库,完成了革命历史档案、建国后档案的文件级和民国档案案卷级目录数据采集工作。对馆藏部分档案进行缩微复制和数字化,目前已缩微复制馆藏档案5万卷680万幅,数字化档案240万幅,声像档案已全部数字化。山东省档案信息门户网站已经建立,网上档案利用规模逐步扩大。

政史教案范文6

本文根据相关资料,着重介绍国内(不包括台湾地区)各主要档案馆收藏的蒙古近代历史档案资料情况及整理出版的蒙古近代历史档案资料汇编。至于在国外收藏及出版的蒙古近代历史档案情况将另文介绍。

一、蒙古近代历史档案资料的馆藏情况

在国内,收藏蒙古近代历史档案资料最多的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内蒙古档案馆和辽宁省档案馆。中央档案馆、中央军委档案馆和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档案馆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旗县档案馆均藏有与蒙古近代史有关的档案。此外,国内个别图书馆也收藏一定数量的蒙古近代历史档案。这里,主要介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内蒙古档案馆和内蒙古自治区各主要盟市旗县档案馆馆藏的有关蒙古近代史档案资料情况。

(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蒙古近代历史档案资料[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在北京)收藏明清两朝中央机构和少数地方机构的档案。据1985年的统计,该馆共有74个全宗,1000多万件档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中清代档案占绝大多数。从时间上看,包括1607年到1911年,以及溥仪退位后于1912-1940年间形成的档案。从所属全宗看,有中央国家机构、管理皇族和宫廷事务机关、军事机构和地方机构的档案,也有个人全宗档案。从文字上看,绝大部分是汉文档案,一小部分是满文或满汉合璧档案,还有一小部分蒙文等少数民族文字和外文档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根据馆藏档案,先后编辑出版了《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第二次鸦片战争》(六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1981年)、《清代档案史料丛编》(1—12辑,中华书局,1978—1987年)、《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1—5编,中华书局,1980—1981年)等几十种档案史料汇编。这些已经整理出版的档案中,有相当一部分与蒙古近代史有关的资料。该馆从1981年起创办《历史档案》杂志,定期公布一些重要的专题档案资料。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中,与蒙古近代史有关的档案分别收藏在各个全宗中,主要有内阁档案、军机处档案、宫中各处档案、八旗都统衙门档案、管理前锋护军等营事务大臣档案、京城巡防处档案、民政部档案、国史馆档案、理藩院(部)档案以及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等全宗。其中理藩院(部)档案是与蒙古近代史直接有关而且最集中的部分。

理藩院是清朝政府专门掌管蒙古、西藏等边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为理藩部。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理藩院档案被毁。现收藏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理藩院(部)档案,绝大部分是从南京史料整理处(即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前身)接收的,另一部分属于该馆收藏的理藩院(部)的零散档案。这些档案形成于1873—1912年。

现收藏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理藩院(部)档案696卷(即从南京史料整理处接受的部分),内容分为总类、典礼、蒙旗、回部、土司、喇嘛管理、寺庙管理、西藏等八类。其中与蒙古直接有关的是总类、典礼、蒙旗、喇嘛管理、寺庙管理等五类。

理藩院(部)档案总类内分政治、军事、外务、刑律、邮政、铁路商埠、本部组织、员司调补奖叙、管理蒙古三学、文书事务、廉俸、经费等;典礼类分体制、庆贺、丧祭、年班、洞礼经班、内廷唪经、宴赏等;蒙旗类分政务、筹备立宪、疆域户口、会盟祭海、比丁、台站卡伦、军务边卫、库伦独立、外事、教案、学堂、垦牧、公路铁路、邮电、实业商务、承袭爵衔、拣补官缺、奖惩、致祭、请封、婚姻子嗣、调查谱系表传、朝贡、刑律、刑罪案件等;喇嘛管理类分接署印信、度牒札付、告假、朝贡、奖赏、案件审讯、圆寂病故、掣定呼毕勒罕等;寺庙管理类分雍和宫事务学务、雍和宫班第学艺、雍和宫年例唪经、京城寺庙事务、各地寺庙事务等。

理藩院(部)档案内容涉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蒙古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宗教以及对外关系等各个方面,是研究蒙古近代历史的最基本史料。

(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蒙古近代历史档案资料[2]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在南京)收藏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年)历届中央政府及其所属机构的档案。据1985年统计,该馆有756个全宗,140多万卷档案,排架长度达34000公尺。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根据其馆藏档案,先后编辑出版了《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共244册,2190万字,内部油印)、《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预计3000万字,1979年起由江苏人民出版社统一格式出版,后改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和《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丛刊》以及《中华民国史史料长编》(共70卷,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等。这些整理出版的档案史料中,有相当一部分与蒙古近代史有关。该馆从1985年起创办《民国档案》杂志,定期公布一些重要的历史档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中与蒙古近代史有关的档案分别收藏在民国政府国务院、内务部、外交部、蒙藏院、督办边防事务处、热察绥巡阅使署和国民政府行政院、总统府、军事委员会、军委会调查统计局、蒙藏委员会以及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部、宣传部、中央调查统计局等部门的全宗内。其中蒙藏院档案和蒙藏委员会档案是与蒙古近代史直接有关而且最集中的部分。

1.蒙藏院档案

蒙藏院是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掌管蒙古、西藏等边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北洋政府于1912年5月在内务部设立蒙藏事务处,9月改为蒙藏事务局,隶国务总理;1914年5月升格为蒙藏院,直到1928年6月为止。

蒙藏院档案共有941卷,时限为1912年5月—1928年6月为止,内容共分十大类。

法规类分本院规则、蒙藏规则、优待条例等;职员类;会计类;文书资料类;民治类分政策建议、治边大吏建制、蒙古地方制度、选举、疆理、比丁、词讼、教育等;边卫类分蒙古问题(库伦独立、外蒙古自治时期、外蒙古取消自治时期、中俄蒙会议时期、外蒙古人民革命时期)、西藏问题、新蒙边务问题、游历、治安兵备、台站驿递等;劝业类;封叙类分蒙回袭封、哲里木盟、卓索图盟、昭乌达盟、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外蒙古与科属、青海霍硕特、新疆各属、西北蒙回哈土司、铸发印信、王公俸银、奖惩等;宗教类分喇嘛管理、驻京呼图克图、各地喇嘛、西藏驻京堪布、第九世班禅来京、寺庙管理、宗教活动等;典礼类分仪制规则、宴赉、恤祭、年班、经班、觐见等。

2.蒙藏委员会档案

蒙藏委员会是中华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掌管蒙古、西藏等边疆少数民族事务的专门机构,成立于1929年2月,隶属于行政院。

蒙藏委员会档案共有4142卷,时限为1929年1月至1949年11月,另有绥境蒙政会驻京办事处、西藏驻京办事处、西藏驻平办事处、西藏驻康办事处、班禅驻京办事处等机构档案共123卷。蒙藏委员会档案内容分为总务、人事、会计、调查、蒙事、藏事等六大类。

总务类分法规、组织、会议、报告、建议、考察、教育、外交、文书、事务、逃亡等;人事类分为法规、会议、考绩、考试、奖励、训练、交接、任免、铨叙、动态等;会计类分法规、人事、经常费、旅费、招待费、文教费、宗教费、补助费、一般经费等;调查类分统计、调查、(蒙事、藏事)、资料(蒙事、藏事)、情报(反共、日寇在内蒙古活动、内蒙古自治、内蒙古人民自治、蒙古人民共和国、驻旗协赞专员联络情报)等;蒙事类分为法规、组织、会议、建议、社会、内政(土地、户口、经界、展觐)、保安、教育、司法、财经、交通、农矿水利、垦牧、宗教(寺庙管理、雍和宫、热河外八庙、五台山寺庙、喇嘛动态、章嘉、甘珠瓦尔、回教、祭事)、盟旗行政(额济纳旗、阿拉善旗、土默特旗、依克明安旗、哲里木盟、卓索图盟、昭乌达盟、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青海左右翼盟、新疆蒙古、甘肃散居蒙民)、各盟旗联合驻京办事处、绥境蒙政会地方自治指导长官公署、绥境蒙政会、察哈尔蒙旗特派员公署、蒙旗宣慰使署、张家口与杀虎口牧场等。

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的有关蒙古近代史的档案内容来看,涉及到20世纪上半叶蒙古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宗教等各个方面,不仅数量多,而且在空间范围上包括了内蒙古、外蒙古、青海、甘肃、新疆等蒙古族聚居地区。所以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是蒙古近代史档案资料最重要的宝库之一。

(三)内蒙古档案馆馆藏蒙古近代历史档案资料[3]

内蒙古档案馆是收藏蒙古近代史档案资料最多的档案馆。该馆共有283个全宗,317750卷,其中清代档案20个全宗,63258卷(册),而且大部分为近代的档案;民国时期档案(包括日伪政权档案)71个全宗,45968卷;革命历史档案6个全宗,1513卷,其余为建国后的档案。

内蒙古档案馆馆藏档案中清代后期、民国时期(包括日伪政权)及革命历史档案与蒙古近代史有关。这部分档案不仅数量可观,而且涉及的文种很多,有蒙文、汉文、满文、藏文,还有日文、俄文、英文档案,涉及到蒙古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蒙古近代史的史料宝库。

内蒙古档案馆从80年代初开始根据馆藏档案,整理出版或内部编印了部分专题档案资料汇编,主要有《内蒙古民族团结革命史料选编》(1983年)、《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资料选编》(上、中册,1986、1987年)、《绥远“九一九”和平起义档案史料选编》(1986年)、《内蒙古统战史档案资料选编》(1987年)、《内蒙古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88年)、《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档案资料选编》(1989年)、《中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诞生档案史料选编》(1997年)、《清末内蒙古垦务档案汇编》(1999年)、《中国档案精粹·内蒙古卷》(1999年)、《东蒙自治政府蒙文档案史料汇编》(1985年)、《内蒙古人民革命青年团蒙文档案史料汇编》(1985年)、《成吉思汗八白室》(1998年)等蒙、汉文档案汇编。此外,内蒙古档案馆从1992年至1993年创办过《内蒙古档案史料》(季刊),共出六期,另有一期特刊,公布了与内蒙古近代史有关的几百件档案史料。该馆还与内蒙古档案局合办《内蒙古档案工作》(蒙、汉)、《内蒙古档案》等刊物,其中有时也公布一些档案史料。

内蒙古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中,蒙文档案数量在国内是最多的,而且也最有价值;绥远地区垦务档案和1937-1949年的绥远省政府档案等内容比较齐全;日伪政权档案、革命历史档案虽然内容不全,但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1.内蒙古档案馆蒙文历史档案

内蒙古档案馆馆藏蒙文历史档案共有17个全宗、69254卷、239885件,内有部分满文、汉文及少数藏文档案。主要有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科右后旗、喀喇沁左旗、喀喇沁右旗、喀喇沁中旗、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茂明安旗、四子王旗、喀尔喀右翼旗、准格尔旗、杭锦旗、郡王旗、鄂托克旗、阿拉善旗、察哈尔都统衙门的档案。

内蒙古档案馆馆藏蒙文历史档案分两种类型,一类是档册档案,另一类是折件档案。前者是将文件装订成册,后者是折叠而成的单件档案。这些档案内容分为盟旗政务、财政经济、民政、军事、司法、宗教、民族事务与民族关系、文化教育、国家政务、外事等十大类,时间跨度为305年(1644—1949),其中大部分档案形成于近代(即清末及民国时期)。这些档案是研究蒙古近代历史的重要史料来源,有着其他史料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内蒙古档案馆已经将这些蒙文档案全部编制了目录,并对其中一部分编制了文件级目录,共99254条;还汉译了部分档案目录,编制了蒙汉文对照目录3737条,可供查阅。

2.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档案

内蒙古档案馆馆藏的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档案共3161卷(排架长度13.69米),其中清代档案719卷,民国时期档案2442卷,档案所属年代为1644—1938年,95%为满文档案,涉及到近代呼伦贝尔地区的旗佐设置、官员任免、设立道府厅县、兵丁调遣、人口、民刑案件、建立学校、选送学生、市场贸易、盐务、寺庙、敖包祭祀、水陆交通以及布里亚特、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人迁居、调查材料等。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档案还有6271卷(排架长度12.35米)收藏在呼伦贝尔盟档案馆。这部分档案所属年代是1913—1932年,以蒙文档案为主,内容涉及人事任免调动、行政区划、边防驻军、民刑案件、户口及出入境管理、对外关系、农牧及税收、交通运输、文教、卫生防疫以及喇嘛寺庙等方面。

3.内蒙古地区垦务档案

有关内蒙古各旗垦务档案在内蒙古档案馆收藏较多,有清末督办蒙旗垦务大臣行辕档案及民国时期绥远垦务总局、督办蒙旗垦务公所、内蒙古东部区垦务档案汇集、察哈尔垦务总局、赤峰经界局、热河垦务总局、巴林爱新荒务局等十个全宗。

(1)钦命督办蒙旗垦务大臣行辕档案

该全宗共有536卷、24853件档案,汉文档案占95%以上,还有部分满文、蒙文档案,形成时间是1901—1911年,主要有垦务大臣与理藩院、绥远城将军、归化城副都统、察哈尔都统、乌伊两盟和土默特旗的往来文书及该行辕在放垦活动中形成的文书和奏稿抄件。其内容涉及官员任免奖惩、机构设置、放垦、赔教地案、押荒银征收、地商活动、河套水利、开设学堂、添设厅治、军备军务、垦务弹劾案等。

(2)督办蒙旗垦务公所档案

垦务公所档案共有256卷,其中清代档案只有2卷,有1813年至1915年间的各种地契和垦务公所办事细则、机构设置等;民国时期的档案有254卷,形成时间为1910至1916年,内容包括机构设置、人事任免、田赋条例、民欠岁租、经费开支、督办垦务情形、垦务调查、后山牧厂放垦、土地纠纷、垦地社情民情等。

(3)绥远垦务总局档案

绥远垦务总局档案共有4154卷,形成时间为1915—1940年,内容包括该局规章制度、人事管理、放垦征款、河套水利、县局设置和人事任免以及各旗县灾情等。

(4)察哈尔垦务总局档案

察哈尔垦务总局档案共有84卷,形成时间为1915年至1917年,内容涉及机构设置、人事任免、清查丈放蒙旗土地条例办法及计划、蒙旗教堂土地争讼等。

(5)内蒙古东部区垦务档案汇集

该全宗是内蒙古档案馆为编撰《内蒙古垦务志》征集的档案,反映了呼伦贝尔、哲里木、卓索图、昭乌达等盟各旗从清末到民国年间的垦务情况,共有177卷。内容包括北洋政府时期对蒙政策、办理新政、蒙情调查、王公封叙赏罚、王公会议记录及统计;开垦哲里木盟各旗和伊克明安旗、索伦八旗、布特哈以及昭乌达盟敖汉旗、阿鲁科尔沁旗土地档案;热河垦务总局档案、兴安屯垦档案;蒙地开垦办法、设立县局、蒙地升科、征收钱粮租税章程等;陶克陶胡、嘎达梅林及赤峰人民抗垦斗争档案等。

4.喀喇沁三旗札萨克衙门档案内蒙古档案馆馆藏内蒙古14个旗札萨克衙门档案,其中原卓索图盟喀喇沁左旗、喀喇沁中旗、喀喇沁右旗札萨克衙门档案数量多,且保存较为完整。

(1)喀喇沁左旗札萨克衙门档案

喀喇沁左旗札萨克衙门档案共有12621卷,其中清代档案10810卷(90%为蒙文,其余为汉文),民国时期档案1811卷(蒙汉文档案各占50%)。档案形成时间为1721年至1932年。内容包括官员任免、王公贵族世袭册封、兵丁防务、户籍清查、民刑案件、寺庙及喇嘛事务、旗仓收支、土地登记、牲畜统计、地契、家谱以及禁烟禁垦、建立学校、教育经费、驿站等方面。

(2)喀喇沁中旗札萨克衙门档案

喀喇沁中旗札萨克衙门档案全宗中清代档案38429卷(蒙文档案占97%,其余为汉文),民国时期档案3530卷(99%为蒙文档案,其余为汉文)。这些档案形成时间为1710—1934年。该全宗内容主要有官员任免、王公贵族袭爵晋升、兵丁兵器统计、户籍人口统计、灾情调查、民刑案件、寺庙及喇嘛事务、旗仓租税收入登记、土地开垦、地契、抗垦、商业、牲畜统计、保护山林、兴办学校以及拥护民国、宣慰蒙旗事宜等。

(3)喀喇沁右旗札萨克衙门档案

喀喇沁右旗札萨克衙门档案全宗全部为蒙文档案,其中清代档案574卷,民国时期档案2卷。该档案全宗形成时间为1737年至1931年,内容包括官员任免、调遣、年班、册封、兵丁马匹统计、木兰狩猎、灾情调查、民刑案件、旗仓田租收入有及赈灾、保护山林等。

(四)内蒙古主要盟旗档案馆馆藏蒙古近代历史档案[4]

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档案馆、包头市档案馆、赤峰市档案馆、呼伦贝尔盟档案馆、兴安盟档案馆、哲里木盟(今通辽市)档案馆、锡林郭勒盟档案馆、乌兰察布盟档案馆、伊克昭盟档案馆、巴彦淖尔盟档案馆以及土默特左旗、阿拉善左旗等55个旗县市区档案馆均收藏着数量不等的与蒙古近代历史有关的档案,其数量也相当可观。其中伊克昭盟档案馆、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和阿拉善左旗档案馆所藏的历史档案较多。

1.伊克昭盟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

伊克昭盟档案馆收藏伊克昭盟政府(67卷,1940—1949年)、杭锦旗(2798卷,1846—1949年)、鄂托克旗(130卷,1787—1944年)、乌审旗(16卷,1864—1951年)、达拉特旗(8卷,1852—1910年)、准格尔旗(81卷,1920—1949年)、郡王旗(15卷,1938—1948年)、札萨克旗(164卷,1914—1950年)等盟旗档案全宗,共3279卷。这些档案大都为蒙文档案,绝大部分形成于清末及民国年间,内容涉及伊盟各旗政治、军事、垦牧、民政、教育、宗教、成陵祭典以及人民革命斗争等方面。该馆还有绥远盐务分局、达拉特旗组训处、东胜县政府、桃力民办事处、国立伊盟中学等全宗,共计3460卷,形成于1894—1950年。内容涉及盐池征税产销、盐务工作以及民政、军事、财政税收、贸易、农牧水利、文教、卫生、禁烟禁赌等。

需要说明的是,伊盟准格尔、郡王、鄂托克、杭锦等四旗札萨克衙门的相当一部分档案收藏在内蒙古档案馆。其中准格尔旗档案130卷(1739—1947年,清代100卷,民国时期30卷)、郡王旗档案1952卷(1828—1949年,清代1020卷,民国时期932卷)、鄂托克旗档案313卷(1743—1949年,清代102卷,民国时期211卷)、杭锦旗档案10卷(1745—1947年,清代7卷,民国时期3卷),共计2693卷。

2.土默特左旗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

土默特左旗档案馆有归化城土默特副都统衙门、土默特特别旗政府、归绥县政府、萨拉齐县政府等历史档案全宗,共21731卷,其中副都统衙门及土默特旗政府档案保存完整,可以反映出土默特地区二百多年的历史面貌。副都统衙门档案共16198卷,形成于1728—1911年,65%以上为满文档案。该全宗中涉及到近代的内容有回民起义、反洋教、人事任免、土地整理、放垦抗垦、勘界、保护森林、开发煤矿、开办学堂、地丁钱粮、民刑案件、外人游历、教案以及有关喇嘛寺庙等。土默特特别旗公署档案共有3522卷,形成于1912—1949年,内容包括旗政府法规条例、人事任免、禁烟禁毒、经费收支、民刑案件、喇嘛、矿产户口调查、警察、军队及教育等方面。

3.阿拉善左旗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

阿拉善左旗档案馆馆藏清代阿拉善和硕特旗札萨克衙门全宗(2458卷,1685—1911年)、民国时期阿拉善旗札萨克衙门档案全宗(4226卷,1912—1949年),共计6774卷。这些档案绝大部分为蒙文,而且大部分形成于清末及民国时期,涉及阿拉善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外事及宗教方面的内容,是研究阿拉善旗近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此外,阿拉善和硕特旗札萨克衙门档案在内蒙古档案馆有28卷(1719—1931年),大部分为蒙文档案,内容涉及该旗官员承袭、征调兵丁军马、民刑案件、畜牧业调查、人丁户口统计、寺庙喇嘛、盐业税收及禁止开垦开矿等方面。 二、正式出版的部分蒙古近代历史档案资料汇编

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收藏着如此众多的有关蒙古近代史档案资料,是我们研究蒙古近代史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历史档案的逐步开放和各种编史修志的需要,档案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相继收集、整理出版了一部分历史档案资料汇编。有关蒙古近代史的档案资料,除一些专题档案资料汇编相继整理出版之外,在全国性的和地区性的专题档案资料汇编中也有与蒙古近代史相关的内容。下面介绍几部已经出版的几部有关蒙古近代史档案资料汇编。

(一)《呼和浩特史蒙古文献资料汇编》

金峰主编的《呼和浩特史蒙古文献资料汇编》(蒙文)共六辑,1989年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这部汇编收录的史料绝大多数是蒙文历史档案,有个别满文档案(均译成蒙文),有呼和浩特地区寺庙及个人所收藏的历史档案和活佛传记,日本学者江实编的《巴彦塔拉盟史料集成》(蒙文照抄,满文译成蒙文),土右旗地方志办收藏的有关土地,交通方面的蒙文文献以及蒙文碑铭等,共计120万字。所收资料为16世纪80年代到民国末年的各种历史文献,其中大部分是清末及民国时期的历史档案资料。

第一辑为“行政建置”,包括归化城土默特都统衙门、呼和浩特喇嘛印务处、绥远城将军所辖盟旗、绥远城将军衙门、归绥道衙门以及有关衙门会审事项等内容;第二辑为“土地问题”,包括土地所有制、草场所有权的变化、蒙古人民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斗争、人民革命运动等内容;第三辑为“阶级关系”,包括封建等级、阶级关系的变迁、蒙古人民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斗争以及伊克昭盟“独贵龙”运动、内蒙古人民革命党领导的革命运动等内容;第四辑为“社会经济”,包括生产建设、商业贸易、交通运输、财政收支、寺庙经济、自然灾害等内容;第五辑为“诉讼案件”,包括盗窃案件、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和有关召庙所属权的控告等内容;第六辑为“宗教与文化”,包括教育与文物、召庙、活佛传、活佛们的一生、喇嘛禁令及戒律等内容。

这套文献汇编虽然名为《呼和浩特史蒙古文献资料汇编》,但所收文献不只限于呼和浩特及土默特地区,还包括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各旗,即清代绥远城将军所辖的各盟旗范围,内容相当广泛,是研究清代及民国时期内蒙古西部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第一手史料。

(二)《鄂尔多斯人民独贵龙运动资料汇编》

《鄂尔多斯人民独贵龙运动资料汇编》(上)由义都合西格、宝音、道荣嘎编,1981年由《鄂尔多斯史稿》编审委员会编印出版,约25万字。

这是一部蒙文历史档案资料汇编,共收录107件档案,内容分为反洋教侵略、反对出卖牧场、反对察克都尔色楞(乌审旗札萨克)的运动、人民革命运动等,还收录了有关独贵龙的诗歌和齐木道尔吉写的乌审旗独贵龙运动的调查报告。所收历史档案的形成时间均为清末及民国时期,而且以乌审旗的历史档案为主。这部资料汇编是研究伊盟地区近代社会、政治、经济、宗教以及司法制度方面的重要资料。

(三)《成吉思汗八白室》

《成吉思汗八白室》一书由内蒙古档案馆、内蒙古古籍办、伊盟档案馆、伊盟古籍办组成的编辑整理小组主持,由内蒙古档案馆宝音、旺其格二人整理,内蒙古文化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共112万字。

该书是一部有关成吉思汗八白室的蒙文历史档案汇编,其档案主要来自内蒙古档案馆、伊克昭盟档案馆,个别是从阿拉善左旗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收集的。此处,还有从二十多种蒙文文献中抄录的有关内容。

共收录了一千多件蒙文历史档案,涉及到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到1950年有关成吉思汗八白室的祭典、达尔扈特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绝大部分档案形成于近代(1840—1949年)。这些档案不仅是研究成吉思汗八白室沿革、礼俗和达尔扈特人生产生活历史的珍贵第一手资料,而且也是研究近代伊盟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有价值的史料。所收档案均按形成年代排列,有详细目录,并附有不同年代的八白室和“苏力德”以及档案原件等共15幅照片。

(四)《清末内蒙古垦务档案汇编》

内蒙古档案馆编的《清末内蒙古垦务档案汇编》(绥远、察哈尔部分)一书,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共计120万字。

该汇编收录了从内蒙古档案馆馆藏垦务档案中选编的1779件汉文档案,全部采用影印的方式予以公布。这些档案形成于1902年至1911年,按地区分为绥远、察哈尔两部分。绥远地区的档案内容分为垦务大臣综合类,垦务大臣行辕机构,综合开垦类,西盟垦务总局机构、人事、综合开垦类,乌兰察布盟开垦,清理土默特地亩,绥远城八旗牧场开垦,杀虎口驿站地开垦,赔教款及赔教地,经费开支,西路垦务公司,抗垦,垦务弹劾案,河套水利,添厅设治,开设学堂及拨留学田,军事,其它事项等共18类;察哈尔部分档案内容为综合类,察哈尔左翼四旗及张家口、独石口、多伦三厅的开垦,东路垦务公司,抗垦等8类。各类档案中垦务大臣奏折及朱批在前,其它类的在后,均以文件形成时间顺序排列,并加了编者的注释。

这部档案汇编较全面反映了清末内蒙古西部(绥远、察哈尔)蒙旗土地放垦、添厅设治过程以及该地区社会变化的情况,是研究近代内蒙古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制度变迁,特别是土地制度、土地放垦、蒙汉民族关系方面的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汇编对档案原件采取全部影印方式,更增加了它的文献使用价值。

(五)《蒙荒案卷》

《蒙荒案卷》一书由张文喜等整理,1990年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是李澍田主编的大型东北地方史料丛书《长白丛书》之第四集之一种。全书共计38万多字。

该书收录了清末放垦蒙地时期哲里木盟科尔沁右翼三旗(即札萨克图旗、图什亚图旗、镇国公旗)的垦务档案共计592件。书中还附录了《督办赴氵兆南新城齐齐哈尔沿途日记》。

该书第一部分为《办理札萨克图蒙荒案卷》,所收档案以奏办札萨克图蒙荒行局与盛京将军增祺之间的呈报、札饬文以及札萨克图郡王乌泰、札萨克图旗(即科尔沁右翼前旗)间的公文为主,共计421件,形成时间为1902年二月至1904年四月。这部分档案主要收藏在氵兆南市档案馆和东北师大图书馆。

该书第二部分为《办理札萨克镇国公蒙荒案卷》,所收档案为办理札萨克镇国公蒙荒行局与盛京将军、增祺、赵尔巽之间的呈报、札饬、批示、密函以及该行局与奉天省财政局、驻省总局、洮南府、镇国公旗(即科尔沁右翼后旗)、郭尔罗斯前旗、铁岭县之间往来公文等,共计136件,形成时间为1904年至1905年。这些档案收藏在大安县档案馆、氵兆南市档案馆和大连图书馆以及东北师大图书馆。

该书第三部分为《办理图什业图蒙荒案卷》,所收档案为1906年奏办图什业图蒙荒行局与盛京将军赵尔巽间的呈报、札饬、批文以及与洮南府、镇国公旗之间的公文等,共计35件。这部分档案收藏在洮南市档案馆和大连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东北师大图书馆。

该书所收这三部分档案资料的内容涉及到清末哲里木盟科尔沁右翼三旗(包括今辽宁省西北部、吉林省西部及黑龙江省两南部)的政治、经济、历史沿革、建制、放垦、设治和人物、交通、山川、地貌、民俗、文化以及中俄关系、旗县关系、民族关系的各个方面,是研究该地区历史的重要第一手资料。

该书还附录了吴笈孙等人于1908年四月十三日至五月二十七日奉命查办札萨克图郡王乌泰借俄债案时顺道调查蒙旗情形的《督办赴洮南新城齐齐哈尔沿途日记》(原件手稿藏上海市图书馆)。这一史料对了解当时当地蒙旗社会状况也很有价值。

(六)《民族问题文献汇编》

《民族问题文献汇编》(1921.7—1949.9)一书由中共中央统战部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共126万字。

该汇编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华苏维埃政府以及各抗日根据地、解放区有关我国民族问题的文献资料集,其档案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央档案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其他方面收集的,共有一千多件。参加编辑的有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中央档案馆、中央民族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央党校出版社等六个单位。

该汇编把所收录文献资料分为中国共产党创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第四个时期,每一时期的正文为中共中央及各级党组织有关民族问题的决议、指示和来往文件以及一些领导人的指示、讲话等;每一时期正文后又以“参阅资料”为题,收录了一些报刊、书籍上发表的有关民族问题的文章和个别文件。正文和参阅资料均以时间先后排列。

该书是收录中国共产党有关民族问题资料最多的一部档案文献汇编,其中多一半的文献涉及到蒙古民族和内蒙古地区。所以说,该书不仅是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主要资料依据,而且也是研究蒙古近代史的重要史料。

(七)《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档案史料选编》

《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档案史料选编》一书由内蒙古档案馆编,档案出版社于1988年出版,全书共23万字。

该选编由内蒙古档案馆馆藏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1945.10—1947.5)成立前后的相关档案及报刊资料汇编而成,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一、有关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的档案;二、《晋察冀日报》、《内蒙自治报》等报刊的相关资料;三、编者撰写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概述》、《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大事记》。全书共收历史档案106件、档案附件9份,并以文件形成时间顺序编排,并加了编者的部分注释。这部档案史料选编是研究战后内蒙古自治运动的产生、发展过程的重要史料。

有关蒙古近代史的历史档案资料,除了以上介绍的几部档案汇编之外,还出版了《清末蒙古史地资料荟萃》(其中《三多库伦奏稿》为档案资料)、《清代青海蒙古族档案史料辑编》、《额济纳旧土扈特旗札萨克塔旺嘉布郡王文电集》(蒙文)、《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1—14)、《黑龙江少数民族档案选编》等数种。另外中国近现代史、民国史、沙俄侵华史、日本侵华史以及一些地区史、专门史的资料汇编中,程度不同地收录、公布了相当多的有关蒙古近代史的档案,如《筹办夷务始末》、《清季外交史料》和《近代史资料》(总第88号)等等。

历史档案是历史的重要记录,记载着纷纭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记载着各种典章制度和各种重要人物、各种社会团体的活动,以及各种政制兴革、内政外交、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物质建设和文化建设。档案史料在历史研究中具有无可争辩的权威性和可靠性。所以古今中外的历史学家都十分重视利用档案史料。但就目前状况而言,与蒙古近代史有关的档案资料在各个档案馆中收藏的数量很多,然而在蒙古近代史研究中这些档案的利用率却很低。这里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整理出版可供人们方便利用的档案史料较少,另外也有档案管理部门的各种限制以及科研人员缺乏相应的经费等原因。这就使得史料价值极高的大量历史档案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综观蒙古近代历史档案,具有数量多、收藏地多、文种多、整理出版少的特点。蒙古近代史档案资料这种“三多一少”的现状,严重影响着该学科整体研究水平的提高。所以说,为了使蒙古近代史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和深入,档案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应通力合作,下大力量,采取不同形式,系统地收集、整理、出版历史档案资料是当务之急。 注释:

--------------------------------------------------------------------------------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蒙古近代史档案资料情况,主要参考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概述》(档案出版社,1985年)和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南京史料整理处编《清朝理藩院、北洋蒙藏院案卷目录》(油印)。

[2] 关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蒙古近代史档案资料情况,主要参考了施宣岑、赵铭忠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简明指南》(档案出版社,1987年)和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南京史料整理处编《清朝理藩院、北洋蒙藏院案卷目录》(油印)、《国民党政府蒙藏委员会案卷目录》(油印)。

上一篇供销合同

下一篇物化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