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一个童话故事范例6篇

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编写一个童话故事范文1

本次习作着重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新的理念:“鼓励学生写想象中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教学时,尽可能地减少束缚,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互相激励,激发学生乐于写作的激情,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去写作。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了解这个童话故事是如何编出来的。

2.指导学生围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来开拓思路,自己确定题目,仿照例文,依据本次作文要求来编一个童话故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几幅图,大胆想象。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喜欢)你们都喜欢哪些童话故事呢?(启发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2.刚才大家交流了这么多的童话故事,你们知道童话故事都有哪些特点呢?结合课文里学过的、结合自己听过的、看过的童话故事,自己想一想,同座位互相说说。

3.指名说说“童话故事”的特点。(师归纳板书:①把动物、植物、物品当作人;②要大胆想象,编有趣的故事。)

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习作8》,也来编写童话故事。

二、学习例文,了解写法

1.有一位叫耿新华的同学,为了帮助小朋友养成讲卫生的习惯,他动脑筋编了一个童话故事。师范读。

2.学生轻声读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边读边思考:①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说了谁?②说了一件什么事?③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读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以上三个问题。(略)

4.学生再读例文,想想:不讲卫生的小朋友听了这个童话故事后会改正吗?

5.师: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就能帮助小朋友改正不讲卫生的坏习惯,看来,童话故事的作用的确很大!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编一个童话故事来帮助某些同学改掉某些不良习惯呢?

三、根据要求选好内容

1.引导学生明确本次作文要求:通过编童话故事来帮助同学们认识了解编童话故事的好处多。

2.(出示书上四幅图)仔细观察,这四幅图上分别写了哪几种动物?它们都有哪些不好的习惯?

(小猴子——写字姿势不正确;小猪——吃多了糖果牙齿不好;小白兔——不想吃萝卜,太挑食;小狗——吃饭要妈妈跟着喂,不利于身体健康。)

3.师:这几幅图只是提供给同学们选用的。同学们还可以结合你平时观察到的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不良习惯呢?

(引导学生四人小组内讨论、交流。)

4.引导学生自己选择一个“不良的习惯”,想想这会有哪些影响?选择好描写的对象(动物、物品……),自己拟定童话故事的题目。(让学生自由拟题,指名交流。《小猴子写字》、《小猪的牙不疼了》、《吃蔬菜好处多》、《小马不乱扔果皮了》……)

四、大胆想象,编写童话

1.以例文启发想象。例文中这位同学讲了小花猫不讲卫生的哪些事?这个故事开头、经过、结果怎样?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2.谈话拓展。同学们在选定了童话故事的内容和童话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后,就可以想象一下,在这个“人物”身上原来有什么不良的习惯?(如爱吃零食、不吃蔬菜、坐姿不正确、不爱剪指甲、随地吐痰、随地乱扔果皮……)围绕这个不良习惯,会发生什么事呢?带来哪些危害和不良后果?事情的经过如何?事情的结果怎样?

3.大胆描述和构想。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定好内容,根据内容拟好题目,思考可能会发生些什么事?并认真构思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在构思故事时可以大胆、自由地想象,要尽可能地使故事过程具体些。(在自己独立思考后,说给同座位听)

五、交流评议,动笔写作

1.四人小组交流:把自己编好的故事在小组里说一说,组内同学帮助补充修改。(师下小组巡视和参与)

2.各小组推荐同学在全班交流所编的童话故事。(对于优秀的要肯定优点,给同学作示范;对于中等及较差的要多鼓励,少挑毛病,充分尊重他们的劳动,保护他们编写童话故事的积极性,并组织同学们讨论,帮助完善故事。)

编写一个童话故事范文2

【关键词】趣味情境;趣味图片;趣味例文;趣味表演

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由于童话故事的特点使得童话故事深得孩子们的喜爱,但孩子们一到自己编童话故事虽有话可说,却往往平淡无奇,如何指导孩子们写好童话故事呢?本人认为应从“趣”字上下功夫。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创造欲望

作文是生活和思想,环境和情感相溶合的产物,创作思路离不开情境诱发,编写童话更是如此。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老师应千方百计把学生带入情境,强化感受,发展创造性思维。如一位老师在创编故事时这样创设情境:孩子们,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到一个神秘的地方去,想去吗?闭上你们的眼睛吧!(此时老师展示童话王国的图片)同学们,神秘的地方已经到了,睁开眼睛,看看我们到哪儿了?是呀!我们到了童话王国。有了“趣”这一入门的先导,学生在接下来的童话创作中便会乐此不疲。

二、欣赏趣味图片,让想象变得丰富

古代诗歌中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虽然是平面、静态、无声的,但这恰恰给欣赏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可以借助想象,大胆演绎图画情节,变平面为立体,静态为动态,无声为有声,展现出现实生活的丰富性和生命活力。此时教师展示一张小蜈蚣的图片顺势引导:童话王国的使者正在迎接我们呢!看看它是谁?(课件:出示小蜈蚣的图片)小蜈蚣有什么特点?咦!它在说什么呢?(课件出示:我终于有鞋了)大家一起读一读?读了小蜈蚣的这句话你有什么想问的?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提出有趣的问题,如:鞋从哪儿来的?是一些什么样的鞋?引导学生从形状、颜色、大小、功能上去进行有趣想象。

在儿童的世界里,一幅画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在欣赏图画的同时,儿童的思维得到了发散,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开发,学生的想象也变得丰富、有趣起来。

三、出示趣味例文,将情节写得有趣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具体的童话故事来分析感悟童话创作的一般规律,了解其写作手法,才能更好地去创编童话。此时,如果出示一段例文,让学生从例文中习得如何把童话故事写得有趣的方法,便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创编故事时出示这样一段例文:小蜈蚣那一百双丁丁鞋穿在脚上立刻便响起了美妙的音乐,乐得它一会儿伸伸这条腿,“丁丁丁──”一会儿跺跺那只脚,“当当当──”它兴奋地说:“我的鞋子会唱歌!我的鞋子会唱歌!”一群小鸭子正好走过,也跟着音乐的节奏,左摆一下,右摇一下,还哼起歌来:“嘎──嘎嘎!嘎──嘎嘎!”隔壁的狗熊大婶听见了,也一边扭着她那肥肥的腰,一边挥着她那厚厚的掌。大象可羡慕了,对小蜈蚣说:“你那么多双鞋,给我两双行吗?”不等小蜈蚣回答,狗熊大婶接过去说:“能把你的一个脚趾头塞进去就谢天谢地喽!”。让学生读文,说说:“你觉得这段故事有趣吗?”“你从哪儿感受到了有趣?”在例文中感知中让学生认识到,要把童话故事写得有趣必须让故事中的角色说起来,动起来,且要做到说得有趣,动得有趣。

四、内化趣味表演,再进趣味情境

儿童是天生的表演家,在前面的读中,孩子们只是作为故事的旁观者。只有演,才能够使故事情节、故事语言得以内化。所以在孩子们把握住了童话故事如何才能写出有趣这一特点后,让孩子们演一演。把故事中的小蜈蚣、小鸭子、狗熊大婶、大象的语言、动作分角色表演出来,这样一来,孩子们真正进入到了童话王国,变成那一个个形象丰满的角色,在这样轻松、和谐、有趣的情境中,孩子们无拘无束地放飞创造和想象。

编写一个童话故事范文3

〔关键词〕童话 语文 学习兴趣 提高能力

童话是一种美妙、神奇、幻想的虚构故事,它借助奇特的想像摆脱时空的束缚,将平凡的真实世界幻化为美丽的、超现实的境界,为儿童带来无限的惊喜和愉悦,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自从开始实施《启迪心智的经典童话对学生成长的启示》实验课题后,我们班的孩子们阅读的童话越来越多,渐渐地,我发现阅读童话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很大的作用。于是,我便将童话阅读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了。

一、讲述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阅读,听说能力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完成教与学的过程,是走向成功的有利条件。

一年级新生,虽然还未接受小学阶段系统性教育,但他们已有了五六年的人生旅程,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他们已接受了来自父母、幼儿园教师及周围其他人,电视乃至电脑等多媒体的语言,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对很多事物已有了基本的感性认识。他们爱听故事,尤其好听童话故事。我抓住他们这一特点,从讲童话故事给学生听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教师引路讲。怎样讲故事,教师要作引导。首先讲简明易懂,趣味性强的童话,激发学生听的兴趣,培养听记能力。教师讲述前,自己先记住故事,再熟练地讲给学生听。讲述时,声情并茂,引学生身临其境,动情明意。学生听故事,要有的放矢。因此,教师讲述前,还要精心设问,让学生有目的地听,有重点地记,听完故事,解决问题,明白事理。

2、录音辅助讲。放童话录音带,适当配进音乐,辅之以教师的带动,把学生引入美的、和谐的境界,达到理解故事内容,领会故事情感的目的。

3、学生学着讲。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仅靠教师讲或放录音,已满足不了他们求知的欲望。孩子们听多了,觉得童话故事有趣味,因而想方设法自己找童话、读童话,自然形成了爱童话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油然而生。

学生一旦有了兴趣,便迫不及待地主动阅读童话。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成立搜集童话小组,在教室里开设童话园地。同学们将找来的童话书,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童话大王》……抄来的童话故事,放入园地内,课余挤时间阅读。这样,找童话,读童话的空气越来越浓。有了阅读阵地,教师抓住时机,提出要求,使学生明确阅读目的,边读边想故事的主要内容,以及故事所蕴含的道理,逐步培养学生的理解与概括能力,有意识地消化已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记下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内容,讲给同学、家长听,训练学生口语能力。学生要讲清一个故事,必须多读、多想、多记。为了调动学生广泛阅读的积极性,并养成大胆发言的好习惯,我利用班队活动及语文课外活动时间举行讲童话故事比赛,学生兴趣盎然,个个争先恐后地上台表演。讲述时,模仿故事里的角色,绘声绘色,栩栩如生。教室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就是乐园的主人,就在这乐园中,既培养了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思维也得到了训练,还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学生也轻松活泼、主动地得到了发展。

二、编写童话故事,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积累,丰富了语言内容,将语言内容用语言形式表达出来,便是写作。这实际上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从文章中,可以反映写作者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也是一个综合能力的体现。

写童话,我尝试了看图写、根据提纲写、看实物写、结合课文仿照写、续写等多种途径。

1、看图写,分看单幅图和看多幅图写。看单幅图,要看懂图的主要意思,然后发挥想象,构造一个完整的故事。看多幅图,先把图意看懂,弄清每幅图之间的联系,想象这几幅图连起来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然后写出一个完整、连贯的故事。阅读面广的学生,思维活跃,写出来的故事生动具体。

2、看实物写童话,明确中心,抓住中心,发挥想象。如《拖把与扫帚》(中心:从各自逞能到密切合作)。学生写了在教室里或家里,开始拖把与扫帚各自夸自己本领大,并用事实来证明,可是扫帚扫走了粗渣子,灰尘却无法弄干净,而拖把能除掉灰尘,粗渣子却要捣乱,他们明白了,只有密切合作才能做好事情。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加深对“密切合作”这一道理的理解。

写童话,培养学生的表达与想象能力,活跃思维。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以后,写起童话来,犹如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能凌空翱翔了。

三、导演童话小品,增强童话教育效果,培养学生表演才能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又指导实践。一部好的作品来源于生活实践,经过提炼升华的理论又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导演童话小品或童话剧,实际上也是一个由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

表演童话,学生的兴趣更高,个个跃跃欲试,都希望自己戴上头饰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圆一个演员梦。他们便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导演童话小品乃至童话短剧。通过导与演,认真领会角色的语言、举动,从而生动形象地展现故事情节,观众兴趣十足地欣赏,为表演者喝彩,在生动形象的兴味中明白道理,受教育于表演活动中。这种表演形式,既培养了学生的表演才能,加深对故事内涵的理解,又增强了童话教育效果。

四、编辑童话小报,提高鉴赏水平,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编写一个童话故事范文4

作文教学应从学生生活出发,选取他们熟悉的题材,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本次习作就是通过创设情境、点拨引路、自选材料等一系列充满童心童趣的教学环节,积极创设生趣盎然的童话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完成“思维——文字”的转化,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教学目标】

1.明白想象是童话故事最基本的特点。

2.能大胆想象,自己编简单有趣的童话故事。

【习作要求】

从下面的几组事物中选择一组,以它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编一个故事,先说说,再写下来。故事要有意义,叙述要清楚,语句要通顺。如果不想写提供的事物,另选其他的也可以。

1. 夏天、种子、暖气

2. 大雨、蚂蚁、枫叶

…………

【教学流程节选】

一、回忆童话故事,领悟特点

(屏幕展示:童话主要描绘虚拟的事物和境界,出现于其中的“人物”,是并非真有的假想形象,所讲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植根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光。童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法,并遵循一定的事理逻辑去展开离奇的情节,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以及超越时空制约亦虚亦实、似幻犹真的境界。《儿童文学辞典》)

师: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

生:喜欢!

师:你们都听过哪些童话故事呢?

生1:妈妈给我讲过很多安徒生爷爷写的童话故事。

生2:我们的课本中就有《狼和小羊》《骄傲的孔雀》等等。

师:结合我们知道的童话故事想一想,童话故事都有些什么特点?

生1:故事中的动物都和人一样会说话。

生2:故事都很新奇,很多内容我们都想不到。

生3:我们从故事中可以学到一些道理。

(教师板书:1.拟人化;2.想象丰富;3.讲述道理。)

师:其实,童话故事关键就是要大胆想象,想象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有了想象,动物也会说话,小草也会跳迪斯科,你也可以到火星上去。

二、下水童话故事,指导写法

(屏幕展示:在童话故事里,你有千里眼、顺风耳,有显微镜、翻译器,通晓各类物种的语言,时空任你穿越,只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集合个性、快乐、勇敢的队伍,向着梦境般的地方出发,场地也许很小很小,但里面的世界却很大很大。)

师:今天老师根据习作要求在课前先写了一小段,请大家看看,提提意见。

(屏幕展示(夏天、种子、暖气):夏天的时候,我发现好多叔叔阿姨喜欢在大树底下乘凉,可是娱乐项目太单调。我想发明这样一颗种子,长成大树后,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去做。比如说,当你想下棋了,大树就会自动摆好棋盘,等着你们去下;当你想看电视了,它的胸膛就会变成电视,播放你喜欢的内容……另外它还有别的功能,比如冬天很冷,它会释放暖和,让你的周围很暖活;夏天很热,它又会释放冷气,让你觉得凉快。)

生1:想的挺好的,挺大胆的,万能的大树。

生2:我觉得只有想象,没有故事,不是童话故事。

师:你们说得很对。童话故事既要有大胆的想象,也要有故事情节。那你们可不可以自己编个童话故事呢?选择习作要求中的一组事物,或者其他事物也可以。

三、试编童话故事,交流心得

(屏幕展示:丰富的想象是童话故事的必备,再加上生动的语言、新颖的创意,让人一见倾心。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请你用手中的笔写下属于自己的心灵童话吧。)

生1:我选了第2组事物。我觉得想象得前后连贯,这样子故事才会完整。

小蚂蚁豆豆的家被一场大雨冲垮了。他和家人看着面前的大水,想着怎样才能找到一片干燥的地方。这时一阵风吹过,河边枫树上的几片枫叶飘了下来,落进了小溪,枫叶在小溪里漂呀漂呀,漂到了对岸。豆豆看着看着,突然灵机一动,说:“你们看!那几片掉进水中的枫叶漂到了对岸!咱们为何不试试,用它做小船,去对岸找个好地方呢!”大家齐声赞同说:“是呀!是呀!真是一个好办法。”它们找来一片大大的红枫叶做船身,又找来几根小木棍做船桨,齐心协力地划呀、划呀,终于来到了对岸。

生2:讲故事要生动形象,这样才会吸引读者。

在一望无际的水稻田里,有一个青蛙王国。一天,哨兵向国王报告:二化螟虫将要侵犯青蛙王国的领土。国王马上下令蛙将军前去抵抗。蛙将军由于兵力不足,贴出了征兵启事。

启事一贴出,马上有许多青蛙来报名。新兵一到齐,蛙将军马上开始训练。蛙兵训练舌头伸长、翻卷、收缩,还练习跳跃。经过一个月的训练,蛙兵不但勇猛,而且军纪严明,很受蛙民们的爱戴。

二化螟虫来到了蛙国的领土,蛙将军率领大军迎战。在水稻田里,两军摆开了阵势。青蛙们一个个如下山虎似的冲入敌军,二化螟虫也疯狂反扑,青蛙们一边机智地左躲右闪,一边用长舌头卷食虫子。

青蛙军团大战告捷,全歼敌军,凯旋而归。

编写一个童话故事范文5

一、突出“幻想和想象”的特点

童话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幻想,童话故事就是作者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用夸张的手法创造出来的。如在《蒲公英》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在思维和情感上走进童话的幻想意境,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丰富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理解其中一颗蒲公英种子飞向金光闪闪的沙漠的过程中产生的幻想。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把学生的思维带进童话的幻想世界里去,启发学生想象。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这个主阵地,在教学中努力挖掘各种有利的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童话教学正是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有效突破口,也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我们在实践教学中采用的一般形式是:兴趣引导,导入故事——学生初读,感知故事——熟悉情节,讲述故事——想象推理,充实故事——换个结尾,创新故事。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童话的兴趣,引导学生反复看读、反复体会、反复揣摩,将学生思维引入幻想和想象的境界,进而理解童话的内容,可以更好地体会出作者的深刻思想、情感和生活真谛。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1)表演。实践证明,将童话改编成课本剧表演,只要我们恰当使用,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符合小学生好动、好奇的特点,可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童话中的形象。一位教师教学《蒲公英》时是这样设计的:教师先准备好泥土、沙漠、湖泊等模型教具和蒲公英种子、太阳公公、蒲公英种子的头饰,然后找学生戴上头饰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在哄堂大笑的表演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2)改写。无论情节多么完美的童话都不可避免地要在读者的心中留有遗憾,虽然有些遗憾是作者的匠心安排,是表达主旨的需要。如《猴子种果树》中,猴子虽然勤劳,可最终仍然什么果树都没种成。孩子们对这样的结局肯定不够满意,都想给猴子一个满意的结果。在教学的末尾,我们可以安排这样的环节,教师以问题启发学生:①作者为什么安排这样的结局?你对这样的结局满意吗?②如果让你改写结尾,你将怎样写?通过改写童话,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发展,想象力也得到了锻炼。

(3)续编。好的文章读过之后会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好的童话之于儿童也不例外。当儿童沉浸在童话所表现的意境中时,一旦童话故事结束,儿童就会产生淡淡的失落感,进而不自觉地联想童话的后续情景。既然如此,在教学结尾我们可以紧紧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再阅读的兴趣,强化延伸教学给孩子们发挥其创作才华的机会,为作品做个“续编”,已发展他们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等。“续编”可以是口头表达,例如在设计《三袋麦子》的教学时就可以安排这样的环节:“课前老师说这节课谁表现好,土地爷爷就送他礼物。现在土地爷爷真的从小猴那里拿回了些麦子,送给我们班的同学。学了这个故事后,你一定更聪明了,你会怎么处理你那口袋麦子呢?”也可以是书面创作,比如:在教学《蜗牛的奖杯》时老师可以启发同学:“蜗牛现在可后悔了,它还想重新参加飞行比赛,此时它又会怎么做呢?”学生在自由的想象和创作过程中,想象力与创造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4)配画。童话作为一种受儿童喜爱的文学样式,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画面感,许多童话故事都被拍成了动画片,所以为童话配上画面是可行的。学生在画的过程中,势必要仔细研读文字,思考童话要表达的意思,融入理解,发挥想象进行图画创作。这样教学可以帮助小学生发展形象思维,增强图画艺术表象能力。

三、抓住故事结构的完整性特点

编写一个童话故事范文6

一、因“材”定编――让数学成为童话的“蓝本”

这里的“材”指教材、学生、老师、教学配套设施等。在编写数学童话时应该兼顾到各种“材质”,如,教材的适合度、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和课堂的掌控能力、学生的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教学设施的支撑度等,只有糅合好这些材料,编出的童话才会活色生香。

1.“蓝本”元素之教材:现有教材虽注重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但教材本身缺少一个完整的情境,学生需要在各种情境中“转场”而形成情境中断。用童话剧将教材连成一个整体,让学生成为童话中的一员,亲历探究过程,效果就不一样了。教材是学习之“本”,数学童话的编写也应以本为本。

低年级教材中经常出现购物场景图。将教材设计为“宝宝小市场”,学生看到了形形的商品,听到了绘声绘色的叫卖声,还可以参与到斗智斗勇的讨价还价中......在真实而灵活的场景中,不仅还原了生活、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更便于教材的变式呈现,增大课堂容量。

2.“蓝本”元素之学生:学生永远都是童话数学的主角,童话情节的预设要依据学生的“口味”,否则就无法唤起学生的共鸣。

低年级孩子对游乐场、玩具、卡通人物等比^感兴趣,童话的设计就应该以它们为主体;高年级学生对英雄人物、智力游戏、知识的探究过程感兴趣,童话的设计就应该给他们合作探究、成为英雄人物的机会。

3.“蓝本”元素之教学设施:童话剧离不开各种道具的呈现、影音的烘托,只有将学生带入童话的情境,学生的情感才能与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对童话中设置的任务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综合练习课非常适合编写成英雄题材的童话剧。把练习内容编进童话,成为“小王子”解救“小公主”过程中的道道关卡。利用教室的窗帘、风扇、灯光、营造恐怖的气氛;利用音响播放小公主被羁押时急切的呼救声......这些感官的刺激能最大限度地成为“小王子”们解救“小公主”的动力。

4.“蓝本”元素之教师:应该说,当数学遇到了童话,对于教师的挑战更大了。在童话数学课堂中,数学课堂由传统的“单线游”变成了“双线游”,童话情节线和数学活动线互相纠缠、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教者必须充分做好预设,使两条线自然和谐统一,一旦一条线索制约了另一条线索的发展,教者应该随机应变地做出调控,否则“双线游”就会变成“单线游”,失去了童话数学的魅力。

我听过一节借班的公开课,由于老师和学生缺乏默契,学生对教师的预设童话情节不知情,结果童话线发展得很艰涩,既浪费了时间,又挫伤了学生探究兴趣。遇到这种情况,教者应事先与学生沟通自己的设计意图,或者在课堂上适当帮助童话线的发展。

二、趣味先导――在真、善、美中立德树人

华罗庚说过:就数学本身而言,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认为数学枯燥无味的,只是看到数学的严谨性而没有体会到数学的内在美。小学阶段的儿童,形象思维强于理性思维,还无法深入地感知数学的内在美。用童话“包装”教材,生动的童话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的积极性。立德树人始终是教育的宗旨,在低年级,童话故事的编写要力求真、善、美,通过真、善、美的形象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也可以借助真、善、美的情节和形象感受数学的内在美;高年级,则要引导学生借助数学知识发展童话故事的真、善、美。

在教学《观察物体》时,一位老师创设了童话故事《小红帽送棉衣》,这个童话故事分为:1.明确任务“送棉衣”;2.观察物体认房子;3.精心设计造楼房三个步骤。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红帽的形象,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了孝敬长辈的教育。童话故事的第三环节“为外婆造楼房”就是借助数学知识升华了童话情节。

三、情理合一――让童话之“情”揭示数学之“理”

“情理合一”,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情感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传统情感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情理合一”也是编写数学童话的重要原则。

在教学例题“100-78”时,学生对连续借位获得的100如何分配比较茫然。一位老师巧妙地借助童话,突破了这个难点。在童话中,个位为“孙子”,十位为“爸爸”,百位为“爷爷”,祖孙三人一起逛超市,孙子想买8元一支的钢笔,爸爸想买70元一副的羽毛球拍,可是付钱时,孙子发现口袋没有钱,向爸爸要,爸爸一摸口袋,发现也没带钱,爷爷说:我有100元借给你们。老师问:孙子该如何分配这100元钱?学生:孙子只需10元钱就够了,余下的90元借给爸爸。利用童话情境,让学生很轻松地理解了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