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地管理论文范例6篇

属地管理论文

属地管理论文范文1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学变的越来越重要。然而,会计学的学科属性却仍旧介于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模糊不清,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本文将针对此问题,首先分别阐述会计学具有管理学及经济学属性的现实证据,然后提出会计学兼具经济学与管理学双重学科属性的论点,并对其进行论证,旨在为会计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学科属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学无疑已经成为了一门对经济社会具有广泛影响的学科。然而,尽管会计学的地位越来越高,会计学依然存在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那就是:作为一门对经济具有深远影响的学科,其学科属性这一关乎会计学研究健康发展的基础理论问题,至今没有明确的界定。在国内,关于会计学学科属性的界定主要有两种比较权威:其中一个是1993年7月1日实施至今的《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3745—92),它将会计学设在一级学科(790)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790.37)。即归属于经济学;另一个是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它们则将会计学归属于设在管理学门类下一级学科“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即将会计学归属于管理学中。面对这种情况,国内外诸多学者各执一词,难以形成一个统一明确的认识。陈德刚先生曾说:“会计学科属性是会计学理论研究的基础问题,决定着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践发展能否健康持续”。倘若学科属性不能得以明确,那么会计理论研究就会方向不定,处于艰难摸索的境地;反之,如果会计学的学科属性能够被早日确定,那么会计学理论的研究定位及系统规划就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可以更好的与其他相关学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会计学自身的理论体系。基此,本文拟对会计学的学科属性进行较深入的探讨。

1会计学的经济学属性:重要观点和支持证据

会计学具有经济学属性的论述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被提出。很多会计学和部分出色的经济学家都认识到了这一点,纷纷为这一观点的形成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如利特尔顿(A•C•Littleton)在其1953年出版的经典名著《会计理论结构》中就曾明确指出,“从本质上看,会计不容置疑地带有经济学属性。”(利特尔顿,1989)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科斯、佩顿、利特尔顿等人,先后借鉴、引入了一些经济学的概念,从而提出较完整的会计理论框架。这种观点虽没有直接揭示会计学的经济学属性,但已经非常充分的认识到了两者的高度关联。这就为经济学属性的提出奠定了基础。从历史上来看,不得不说,这些经济学概念的引入确实指导了会计理论的发展,并且深入持续地改变了会计实务。这其中十分典型的例证就是1968年,鲍尔和布朗首先开始应用计量经济学研究会计学理论。在此之后,利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对会计学进行实证研究逐渐成为西方会计研究的主流;1970年,德姆斯基和费尔特姆应用信息经济学撰写的会计研究论文,“模型在信息评价中的使用”,开创了分析性会计学。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借鉴经济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会计领域又涌现出了很多关于现代企业制度、资本市场、产权理论、管制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由此可见,我国的会计研究的发展也正日益依赖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丰富。从会计理论研究的现状来看,会计学的经济学属性则更为明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芝加哥大学会计系的一大批教师与学生都开始进行会计学的科学化。经过大约三十几年的发展,实证了当代会计研究前沿中的两个主要范畴分别是以推理为中心的分析性会计学及验证为中心的实证会计学。而这两者都非常明确地建立在现代经济学基础之上,这就充分体现出会计学的经济学属性。综上所述,无论是名家断言、会计历史,还是会计理论研究的现状,这些方面的信息都有力地支持了会计学的经济学属性论。

2会计学的管理学属性:重要观点和支持证据

会计学具有管理学属性,其中最明显的有力证据就是高校会计学专业的归属。在西方很多国家,会计学专业普遍被设立在商学院内,这一设定无一等于认同了会计学的管理学属性。我国自1997年至1998年的,“学位、专业目录”颁行之后,所有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拿到的学位都是管理学学位。管理学自从二十世纪初产生之后,它的若干重大突破和重要学派都对会计学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1978年诺贝尔奖得主西蒙创立了决策学派,并提出了“管理就是决策”、不同的决策需要不同的成本数据、企业内部管理对成本核算的需要不同于对外报告等观点,于是变动成本法就应运而生了,并且变成了决策会计中分析、控制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现代管理学中的数量学派主张用数学模型解决企业管理问题,它对会计学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建立存货控制模型、销售预测的线性回归模型等方面。基于以上各点,会计学的管理学属性有较为充分的支持性观点和证据。

3会计学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双重属性

上述两个部分分别阐述了会计学具有经济学和管理学属性的重要观点和证据,两者看起来都非常合理。那么,会计学的学科属性到底是上述两个部分中的哪一个呢?笔者认为,以上两种属性的这些支持性观点和证据绝不是偶巧合。想要求得明确界定,首先就要弄清上述两者的使命和界限,然后再看经济学、管理学的中是否有会计学的位置。首先,关于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界限:一般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的科学,管理学则是对组织的有限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可见,经济学和管理学都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不同的是,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而管理学主要研究的是组织资源的有效配置。其次,我们还需要审视经济学、管理学的体系中果真有会计学的位置。管理的核心是对企业和组织资源的有效配置,而管理会计正是关注组织资源运用的管理过程。而对于经济学来说,如果没有对外会计,资本市场上的交易就不可能正常发生更不可能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了。由此可见,这正是对外会计在经济学体系中的位置。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会计学具有经济学和管理学双重学科属性,其中,对外会计具有经济学性,对内会计具有管理学属性。

4结语

只有认识到会计学的双重学科属性,会计学才可以被准确定位且长远规划。以对外会计为例,我们应该以经济学的眼光来重新看待其使命和目标,以系统的经济学理论来指会计理论的研究,并且在充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构对外会计概念框架。会计学学科属性的明确尽然有其重大的作用,但单单掌握这些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深入、系统地对其进行研究。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系统地把握住会计学在经济学中的节点,达成会计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德刚.会计学的学科属性:管理学还是经济学[J].管理世界,2009(06).

[2]陈德刚.论会计学的双重学科属性[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04).

属地管理论文范文2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体的、辅以文献安全检测系统的现代化管理系统在馆藏文献开架借还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读者服务质量和水平。但我们也应看到,借还工作人员在周而复始地重复着相同的简单操作程序的同时,纸型文献的安全、读者利益的保护、人力物力的成本等一系列问题却难以解决。

1.1 借还过程中对文献识别的方式单一,危及馆藏文献的安全

利用现行的计算机借还管理系统办理借还手续时,为确定借还手续是否有效,工作人员必须完成三道工序:①利用条形码阅读器扫描每册文献上的条形码;②人工核对每册文献是否与数据库记录相符;③人工判断文献是否被损毁。

利用条形码阅读器扫描条形码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由于书目数据库中的大多数数据生成于突击回溯建库阶段,存在着较多误差;另外,读者为了达到个人占有个别文献的目的,常常调换文献上的条形码,致使借还记录不相符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执行第二道工序也很必要。馆藏文献在库房内或被读者借出后,常常被人为损坏,因而,第三道工序也不可少。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借还工作量大、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对文献进行人工识别的第二和第三道工序往往被忽略,而执行的仅仅是第一道工序。这样一来,馆藏文献要么被“偷换”,要么损毁,借还记录也不吻合,工作人员常与读者发生纠纷。

1.2 借出过程中对读者识别的方式单一,损害读者利益

当前,为确保读者持本人的借阅证借阅文献,工作人员在办理借出手续时,必须核对证件上的照片是否与持证人相符;为提高借出手续办理效率,必须利用条形码阅读器扫描证件上的条形码。

证件一般要使用多年,而照片并不经常更换,使工作人员常难以分辨真伪,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办理借出手续时核对照片仅仅是一种形式。因证件被改动、证件未及时挂失而被盗用等原因所引起的文献丢失而拒绝赔偿的矛盾时常困扰着管理人员。当出现矛盾时,工作人员往往把责任推到读者身上,要求读者赔偿。读者利益受损的同时,图书馆的信誉也急剧下降。

1.3 借还服务量的增加与人力物力资源有限的矛盾突出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借还量普遍上升,有限的工作人员应接不暇。由于读者活动规律大致相同,图书馆几乎每天都有高峰时段。在现行的管理系统环境下,只有增加人员和设备,才能缓解这一矛盾。在高峰时段配备人员存在一定的浪费,每天临时抽调人员会影响其他工作的正常开展,增设大量设备又不能充分发挥其效益,但不建立一个读者快进快出的借还通道,服务质量又必然大打折扣。在传统服务不能削弱,数字图书馆建设需要大量投入,服务对象和范围在不断扩大,图书馆现有人财物资源并不充裕的情况下,如何走出困境,已成当务之急。

1.4 文献防盗辅助系统在开架管理过程中的浪费现象

随着馆藏文献的开架,图书馆书库管理引入了采用测重原理和测磁原理研制的文献防盗系统。

值得指出的是,以独立系统存在的测重系统已实现了数字化,通过对每个出入库房的渎者进行检测所获得的重量属性值,对借阅管理的意义已超过了防止读者“窃书”的意义,但未引起人们注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

笔者认为,将对文献和读者证件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所得的结果作为计算机系统建立读者与所借文献一一对应关系的主要依据是以上问题产生的症结。

类似的问题早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银行采用先进的属性检测技术,研制了自助存取款机,对拥挤的用户群体进行分流,提高了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缓解了各营业厅柜台的压力。我们可以借鉴银行的做法,应用基于属性论的检测技术,调整现有工作流程,建立馆藏文献自助借还集成管理系统(以下简称Self-ABRS),解决现实中的诸多问题。

2 Self-ABRS系统简介

2.1 Self-ABRS的功能

Self-ABRS系统是集馆藏文献借还和防止人为侵害为一体的、由读者自主办理馆藏文献开架借还手续的自动化流通管理系统。它是图书馆计算机集成化管理系统中工作任务最繁重、功能最强大的一个子系统。

利用该系统,虽然印本文献的借还依然离不开对读者和文献的个体检测,但读者作为主体参与文献借还全过程,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透明度。由于该系统集成了指纹、重量和条形码识别技术,因此大大提高了对个体对象识别的精度,有效地保护了馆藏文献和读者利益,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2.2 Self-ABRS的基本流程及原理

归纳起来,传统馆藏文献借还管理包含了无作为流程、借书流程、还书流程、有借有还流程4个基本流程。Self-ABRS将全部再现这4个流程。

说明:单箭头表示读者运动方向,双箭头表示数据交换。

2.2.1 无作为流程 所谓“无作为”,是指读者未产生借还行为,其流程包括对合法读者和非法读者两方面管理的内容。

当某读者进入设于书库出入口的安全检测区时,便对其进行综合检测,获取指纹,并输入数据库以识别读者身份。若是合法读者,则允许进入,同时检测该读者体重。Self-ABRS系统此时生成一条临时借还记录BR,并为该读者的指纹及其体重建立属性集。

我们可以看到,在上述4个流程中,对读者和文献的属性检测,全部是由读者与检测设备完成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承担了建立读者和所借文献对应关系的属性整合任务。工作人员始终处于辅助工作岗位,处理诸如读者辅导、读者教育、过程监控、纠错等事务。

要实现上述功能或超越现行的图书馆流通管理系统,Self-ABRS必须解决以下三个问题:①重新建立馆藏文献和读者属性整合模型;②重新选取属性检测系统;③所选属性检测系统向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

3 Self-ABRS的理论基础——属性论

没有事物的特征,人类就没有对事物的思维。人工智能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思维是通过对事物属性的加工,才建构起关于该事物的思维的”[1]。从事物的属性到事物的特征,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过程,属性检测和属性整合是完成这个过程的两个阶段。

3.1 事物属性与特征

属性是指事物本身固有的不可缺少的性质[2]。事物的颜色、形状、运动、重量、结构等信息,都是事物的属性。事物的属性是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体。事物的特殊性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人们将这种特殊性称为特征,即事物“可供识别的特殊的征象或标志”[2]。

“给定一(组)特征可确定其对应(或定义)的事物”,是人类识别事物的基本原则[3]。由于事物范围的广泛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因此其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对的、可变的。换言之,“范围扩大,普遍性转化为特殊性;范围缩小,特殊性则转化为普遍性”[4]。这说明,事物的特征不是轻易就能确定的,只有在事物运动过程中才能把握其特征。从事物的属性到事物的特征,必须经历一个从属性检测到属性整合的复杂过程。

3.2 属性检测是寻求事物特征的前提条件

属性检测是通过人类感知系统或技术设备拾取事物属性值,从而形成语词或非语词属性描述,例如,传统的馆藏文献数据库和读者数据库的建立,就是对文献属性和读者属性所作的能够为计算机接受的语词属性描述[5]。

属性检测技术是人类思维的非生命形态模拟形式,因其相对稳定和人工不可比拟的高效率而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文献借阅管理过程中对读者证件和文献条形码的检测,就是属性检测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Self-ABRS采用的测重技术和指纹识别技术也属于该种技术。

笔者在此讨论属性检测的目的,在于通过技术手段,找出以供识别的事物的特征。当然,从管理层面上看,由于受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影响,属性检测技术必然由模糊走向精确。

3.3 属性整合是获取事物特征的关键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特征。这说明,对任意两个事物,至少存在一个使两者相区别的特征[1]。

属性整合是对属性检测所获得的事物属性值进行比较,以形成事物特征的处理过程。要对一组事物进行识别,它们之间必须要有可比性,即共同拥有的属性。事物的属性是多方面的,其共同拥有的属性值的差异,是不同事物的可比较点。基于此,我们可建立起识别事物的模式,本文称之为属性整合模型。给定一组具有多种属性的检测对象,其每一种属性可称为一个数学模型,每个模型包含一个或多个变量,若将检测到的值对应该模型中的变量,便可形成个体检测对象的一个或多个属性值的集合。通过对同一组每一个对象相对应的属性集合进行计算,可生成个体检测对象的特征集。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定:事物属性值的差异,就是此事物区别于彼事物的特征。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始终受时间和空间范围的限制,人类的认识能力也始终处于发展状态中,因此,属性整合就是一个由多属性到单一属性模型,由多变量属性模型到单变量属性模型的过程。

属性检测的结果不能简单地作为识别事物的唯一依据,属性整合的结果才能形成事物的特征。属性论回答了图书馆当前问题的根本原因,也为推进图书馆的高效管理,构建Self-ABRS系统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4 Self-ABRS贴的关键——读者与文献的属性整合模型及属性检测技术

4.1 读者属性整合模型及其属性检测技术

读者具有社会的和生物的两种主要属性,对读者身份进行识别的方法一般分为“基于特定物品、基于特定知识、基于生物特征”等三种。实践证明,前两种方法由于“存在携带不便、容易遗失、或者由于使用过多或不当而损坏、不可读和密码易被破解等诸多问题”[6],因此仅在馆藏文献非人为侵害状态下具有实用价值。生物学研究表明,人体具有多个区别于其他个体的特征集,例如手型、指纹、人脸温谱图、虹膜、视网膜、声音等。因此,Self-ABRS选取读者单一的生物属性作为建立读者识别的属性整合模型是行之有效的。

“基于指纹的生物识别技术是应用得最早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唯一的、持久不变的指纹”[7]。目前,“作为发展时间最长,应用范围最广也最成熟的生物识别技术,指纹识别以其安全、简便、快捷、准确、可靠的特点已经得到了现代信息社会的认同”[7]。指纹识别技术的引入,不仅有利于对馆藏文献人为侵害行为[8]进行防范和简化借还程序,而且大幅度减轻了证件管理工作的负担。因而,国内各科研机构或技术开发公司所研制的指纹识别系统是Self-ABRS对读者进行认证的理想选择。

相应地,读者数据库的结构也由原来的单一的社会属性集合,转变为社会属性和生物特征互为映射的多属性集,宣告了为每位读者制作证件的历史即将结束。

4.2 文献属性整合模型及其属性检测技术

作为信息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文献,是“人通过一系列认知和创造过程之后以符号形式存储在一定载体(包括人脑)上可供利用的全部信息”,“其最主要的特征是拥有不依附于人的物质载体”[9]。当某种文献制作完成时,它便具有了一系列固有属性:序列化信息符号、记录和描述方式以及物质载体的外观、材质、重量等。当文献载体进入馆藏流通后,文献属性中又增加了馆藏业务注记、书标、条形码等馆藏属性[8]。

借还管理系统要求快捷准确地检测每种文献,这是现代化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的主要目的。对于日常借还管理所面对的普通文献而言,载体的信息符号、记录方式、描述方式、材质等属性,包容于每册文献的成百上千的页面之中,将它们作为检测目标实用价值不大;而业务注记、书标、条形码等集中在每册文献的局部位置,易于快捷检测,具有识别个体文献的作用,因而可作为属性检测目标。此外,馆藏文献的重量也可作为检测目标,但仅以此作为检测目标仍达不到识别全部馆藏文献的目的,因为虽然属性整合模型的建立是以属性检测技术为基础,并依托了现有的技术条件,但必须采集文献的多种属性值,才能尽量保证检测的准确性。换言之,即扩大检测范围,突出事物的特殊性,以反映事物的特征。Self-ABRS采用馆藏条形码、重量、可视外观的“1+1”或“1+2”的组合,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条形码读取技术早已在图书馆使用,以防盗为目的的测重仪所采用的重量传感器已达到区分1/4张16开普通纸张的精度,指纹识别视图识别技术业已成熟,这些技术条件为研制馆藏文献条形码、重量、外观视图综合检测设备提供了支撑。今后,不论是采用“条形码技术+重量检测技术”、“条形码技术+外观视图获取与识别技术”抑或是“条形码技术+重量检测技术+外观视图获取与识别技术”,都是区分个体文献的可靠方式。

4.3 借还过程属性整合模型及处理技术

馆藏文献的借还管理是一个运动过程,它反映出的依然是物质属性。其各个环节属性值的变化情况,即是该过程是否符合既定原则的特征。

相应地,由读者社会属性集、读者生物特征集、文献条形码集、文献重量集、文献视图集等互为映射的属性集合,构成了Self-ABRS借还过程有效完成所依赖的数据库。

读者和文献属性整合模型的确立,有效属性检测技术的应用与集成,并辅以适当的容错技术,构成了本文第二部分所述的以读者和文献数字信息为纽带的、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Self-ABRS系统。

5 结语

基于属性论的属性检测技术在馆藏文献借阅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将引导该领域内继图书馆自动化、e-book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新。Self-ABRS系统超越了当前的人工与计算机辅助借还管理系统,超越了人为侵害管理系统,它将图书馆员从程序化的繁重劳动中解放了出来,降低了管理成本,为将更多资源转向数字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用于读者属性检测的图书馆指纹认证系统,自2004年4月在哈尔滨理工大学图书馆正式投入使用以来,效果十分理想;而另一个能够支撑Self-ABRS的子系统——图书重量真伪鉴别系统,经笔者所在图书馆近期首次试用,也达到了预期目标。可以预言,完整的Self-ABRS系统应用于实际工作将为期不远。

【参考文献】

1 冯嘉礼.一种思维建构与模拟的数学理论与方法——属性论简介.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7(2):1-7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66,266

3 冯嘉礼.思维、智能与属性论方法(续).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5(4):1-6

4 江汀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119

5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人工智能协会.人工智能辞典.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2:143

6 张敏贵,潘 泉等.多生物特征识别.信息与控制,2002,31(6):524-528

7 杨向东.指纹识别技术在银行卡业务中的应用.华南金融电脑,2003,11(4):25-26,18

8 彭林.适度构建馆藏文献保护的技术防线.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5):96-97

属地管理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民族国家,主权权利,知识产权,跨国保护

 

经济全球化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变化,使得原本在民族藩篱隔阂下的主权国家紧密联系,使散居各地的人们建立起彼此互通有无的“地球村”。全球化引起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信息的瞬时传播便利创新思想的相互借鉴,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仿制”、“贴牌”、“冒牌”甚至“抄袭”现象的泛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若要合作保护知识产权必然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

经济全球化给知识产权带来的巨大变化随处可见。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法伴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呈现嬗变之势。国际社会虽然缺乏国内那样有组织的政府,缺乏对所有民族国家行使权威的超国家组织,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国际社会是有法律秩序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国际法律体系是一个松散的、碎片化的规则集合体,不过,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拓展,知识产权国际统一法运动不断升级、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相关立法运动正深入到国内立法活动的传统领域。从知识产权的产生、效力到权利的期限,从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到超地域性、从知识产权的私权性、垄断性到公益性、社会化,从纯粹的私有财产权到与人类生命健康权的关联关系,等等法学论文,凡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都存在知识产权国际统一立法的痕迹。国际知识产权法软性约束的形象正在被改观。

需要指出的是,传统知识产权立法无法化解的三对矛盾:知识产权的地域性与普遍保护的需要、各民族国家知识产权立法的歧异与知识产权的有效性、属地管辖权与属人管辖权形成的主权冲突,均仍困扰着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保护事业,其中以主权为最大桎梏。

一、属地管辖权与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具有严格的地域性。根据一国法律创设的专利权、商标权与著作权并不当然在其他主权者领土上被承认为权利。这是主权在知识产权领域最常见的注解。主权原本是一个国家政治学概念。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对主权的来源――公意――进行解说后,写道:“主权既然不外是公意的运用,所以就永远不能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不过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自己;权力可以转移,但是意志却不可以转移”。由此,我们将主权的特性之一概括为“主权不可转让”。在卢梭的著作里主权是对政府与人民关系的诠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国际法上,主权是一个法律术语,是对并列存在的国家人格的高度抽象小论文。所以,在国际法学者眼里主权对内是最高的、对外则是独立的。在一国之内,主权所及之处,没有较之更高的权威。主权对内、对外的两个方面中,以对内的向度为我们考察的基础。对于他国的知识产权在内国是否应当给予保护,需要求助于属地管辖权。

就此而论,主权不对知识产权的设权行为发生直接的调整与约束作用,是需要借助知识产权保护权为中介手段的,沿着“主权――管理权――知识产权”而起作用。传统国际法对主权进行二分结构的划分,分割为“属地管辖权”和“属人管辖权”。需要申明的是,此处的划分是人为的,是纯粹基于理论探索的方便。因为实质上主权是不可以分割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基于属地管辖权的措施主要表现为知识产权认可制度,比如,对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发明、商标是否予以承认、外国专利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中国人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客体限制及审批,等等。属地管辖权的行使在不违反该管理者所属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知识产权条约与公约义务的时候,其效力是不容置疑的。

二、属人管辖权与知识产权保护

当论及属人管辖权的时候,在知识产权国际保护问题上,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是:主权者对位于主权者领土之内的和旅居非本国领土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依凭何种根据确立其随人所至的管辖权力?卢梭在论述主权权力的界限时写道:“如果国家,或者说城邦,只不外是一个道德人格,其生命全在于它的成员的结合法学论文,并且如果它最主要的关怀就是要保存它自身;那末它就必须有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以便按照最有利于全体的方式来推动并安排各个部分。正如自然赋予了每个人以支配自己各部分肢体的绝对权力一样,社会公约也赋予了政治体以支配它的各个成员的绝对权力。正是这种权力,当其受到公意指导时,就获得了主权这个名称”;“凡是一个公民能为国家所做的任何服务,一经主权者要求,就应该立即去做”。按照卢梭的理解,国家的各个成员有服从主权者管辖的义务,这是主权者对其公民行使属人管辖权的正当理由。在现代国际法的视野里,属人管辖权是国家主权对人管辖权力的自然衍生。也就是说,既然一国公民通过国籍的纽带与其母国发生政治的和法律的联系,那么,当位于本土之时,母国对之行使管辖,顺理成章。即使居于海外,也不得因地理距离的阻隔,而误认为主权权力因空间范围的阻滞而失去效力。对于法人,情形与自然人类似。当一国公司在海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属人管辖权也对之当然发生控制、约束及保护作用。

具体到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而言,当一国自然人到海外发表著作,或一国的公司在境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并使用在母国登记注册的商标或专利,比如,中国温州某打火机公司在欧盟境内设立分厂,其使用在中国注册的商标的行为仍然要受到中国知识产权法律的管辖,也即属人管辖。至少,欧盟在考虑是否赋予其商标权效力时,必然要考虑到根据中国商标法创设的“既得权”问题。这也是为国际知识产权条约法规范与国际惯例所肯认的。其理由就在于此等知识产权主体与母国之间的“人身性质的”法律联系。

三、知识产权保护管辖权的冲突与协调

在分析知识产权保护活动的属地性和属人性的时候,我们是以主权可分为假设前提的。事实上,对主权作属地管辖权与属人管辖权的划分,是基于逻辑的需要,并非现实存在的可量化、可切割的权力的。再者,当我们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管辖权的属性时,我们还隐含了一个推论:一国的属地管辖权与另一国的属人管辖权是平行的、不冲突的。这个推论是一种理想的状态。真实的情况是,当一个国家在其本土主张属地管辖时法学论文,其主权权力所及的对象同时包括了本国的和外国的知识产权持有者。换言之,一国的属地管辖权必然触碰另一国的属人管辖权,甚至有不可调和的危险。比如,对专利权人许可他人使用其专利所得报酬的税收征纳关系的调整,就会发生属地管辖与属人管辖的激烈碰撞。外国知识产权持有者根据税收来源地原则要向东道国承担所得税的缴纳义务,与之同时,它还是其母国的纳税人,要向其母国就同一所得承担纳税义务。在两个主权者没有达成意志的妥协与安排之前,这种管辖权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

如何协调知识产权跨国保护领域的管辖权冲突呢?这是现代国际知识产权法的谜题。就单个国家的主权而言,它是在其领域范围之内的最高意志,是全体人民意志的联合;对外,主权则是主权者身份的表征,是此法律人格者区别于彼法律人格者的符号。由于“平等者之间无管辖”,主权者的意志都具有最高的地位。因此,作为主权者意志的外化形式,属地管辖权与属人管辖权若发生冲突,唯一可行的方案是主权者意志的相互妥协、协调一致。鉴于此,国家之间的知识产权协议成为了最好的工具小论文。双边的、区域性的或者全球性的知识产权条约在特定主权者之间将产生法律的约束力。若缺乏此类条约,在具体事项的管辖下不可避免地发生抵触与冲突。

四、结论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是主权者意志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自然延伸,是主权权力效力运行的自在空间。那么,保护知识产权的管辖权是否可以脱离孕育其效力的主权者而让渡给其他主权者或主权者之集体,统一加以行使呢?我们认为,此类权利是可以让渡的。因为代表公意的主权意志可以转换其表达形式。基于意志表达方式的可转化性,此类权利的可让渡性也就不难证立了。事实上,截至目前国际社会已经有了让渡保护知识产权的若干先例。比如,欧盟成员国通过区域性条约的形式从组织成员手中受让了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制定权。尽管欧盟获得的管辖权并非彻底的、全面的权力,但是它的成功运作至少表明了主权者意志是可以转化表达形式而让渡的。世界贸易组织成功推动并缔结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同样验证了一个命题:保护知识产权的权利完全可以经主权者意志的协调一致而向主权者集体让渡的。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说“保护知识产权之权利可让渡”,并非是指知识产权的保护权一定要经让渡才可产生其实效;再者,此类权利的让渡是有期限的、附条件的让渡,这种让渡是暂时的,并非永久的、不可回复的让渡。因为一个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可以选择退出该组织而收回其管辖权。比如,退出世界贸易组织而中断《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对原成员国的约束力,或者自愿取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会员资格而不再承受其约束法学论文,等等。

要破解主权对国际合作保护知识产权的桎梏,还有一条可行的途径――协调主权者意志。在民族国家林立的国家间社会倡导主权的协调有“弱肉强食”的危险。但是我们主张的不是主权的协调,而是主权运作方式、主权者意志表达方式的转换,也即由单独表达主权意志转化为由主权者集体表达。国际社会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制定、知识产权的行使、滥用权利的监督与惩治等领域,已经树立了协调主权者意志的范例。

我们认为,主权者一秉诚意地协商、谈判,达成合作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协调彼此对知识产权保护活动的管理方式、权限、互通情报,等等,完全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在无损国家主权的条件下完成对知识产权侵权的防范与消除。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不仅使国际合作成为民族国家的基本义务,而且改变了国际合作的含义,突出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中属地因素和属人因素的双重作用。可见,一方面,知识产权的国际合作保护是大势所趋,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另一方面,此类国际合作必然要求主权者意志的协调,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主权者意志的协调是客观可行的。

属地管理论文范文4

关键词:档案学理论;原始记录性;本质属性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244-01

档案的本质属性是档案学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定义档案概念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关于档案本质属性的研讨,档案界一直延续了几十年,成为档案学理论研究经久不衰的热点之一。档案概念是档案学概念体系的“元概念”,其他的概念都由它生成。探讨档案本质属性最为重要的意义就是试图准确地把握档案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档案学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在探讨档案的本质属性的时候,首先应该进一步研究什么是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与事物的本质属性相关的一些问题,这对搭建对话平台和对所探讨的问题达成共识是十分必要的。

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性信息记录,对以往社会活动具有直接的原始记录作用。所以,学界一般认为:“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特性之一,是档案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规定性所在。但这一本质特性在现实中和许多复杂事物的本质特性一样,并不是表现得很固化,而是具有明显的相对性、动态性特点,是在与相关事物及相关因素条件的对照、比较中表现出来的。因为事实上,并不是除了某种具体的信息物,其他都不是档案,而是许多信息物只要对于人们了解、考证以往的历史事实具有程度最高、最可信赖的原始记录作用,人们就会将其视为档案,并将其作为档案来保存、使用。这也是档案的实存形态广泛复杂、多种多样的根本原因。如文章、图书虽不是档案,但其文稿、书稿却是档案;报刊不是档案,但其文稿和发排稿却是档案;电影、电视节目不是档案,但其脚本、场记、拍摄母片、播发稿等记录物却是档案,等等。因为这些东西都具有原始记录作用,可记录及确证图书、报刊、电影、电视产品的内容及其形成过程的历史事实,并可将其流传于后人后世,让历史明确无误地告之现在和未来。

从信息理论和人类之所以保存、使用档案的心理根源及实践需求角度讲,档案实际上是人类追求信息的确定性、可靠性的产物,是社会实践必须有确定、可靠的信息支撑方能有效进行的现实需要的产物。如果世上有比现在的档案功能更好、效果更佳的东西,人类则会将其作为档案来使用。假设人类可以随意地以超光速的速度跨越时空,可以像在空间中行走那样随意地回到过去,去共同确认历史事实那么人类就没有必要保存什么档案了。档案的本质特性--原始记录性,不仅是档案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所在,而且从根本上决定着其管理方法的基本取向。对档案的管理方法无论怎样简便、有效,均不能以伤害档案的本质特性为代价,而只能以充分实现其对以往历史事实的原始记录价值为轴心。这也是所有管理活动的基本定律之一:管理方法必须维护被管理对象的本质特性。当今世界各国之所以均以“来源原则”为核心的历史主义方法作为档案管理(尤其是实体管理)的基本方法,其原因也大都源于此。

档案是一种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且表现形态多种多样的复杂事物。即使从逻辑上认清了档案的本质,弄清了档案的概念(定义),人们也未必能在现实生活中准确无误地认识并确认什么是档案,什么不是档案。因此,对档案这类复杂事物还有必要从实际现象层面进行认识与分析。当然,这种认识与分析不能离开概念(定义),尤其是事物本质特性的理性坐标去漫无边际地泛泛而谈。档案的实存形态档案的实存形态是指档案在现实中的具体存在形式,也就是在各种各样的具体事物中,究竟什么东西具有档案的属性,是档案,什么东西不具备档案的,不是档案。根据档案的定义尤其是其本质特性,档案的实存形态并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凡是对历史事实具有某种清晰、明确的原始记录作用的东西都是档案的实存形态,均可成为档案。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档案的实存形态依然主要是各种各样的文件,尤其是文件的定稿和正本,即可信赖程度最高的稿本。所以,中国档案界才有“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4档案管理概论归宿”、“档案就是过去的文件”等说法。但必须指出的是,档案的实存形态并不仅仅是文件,除文书外,还有大量非文书类的信息记录物,如文稿、书稿、录音、录像制品、照片、影片、观测记录(如气象、水文、温湿度等方面的人工或仪器形成的观测记录)、实验数据,乃至印章、奖杯、锦旗、胸牌、臂章(袖标)等等。因为这些东西均有清晰、明确的原始记录作用所以也都是档案的实存形态,都在“档案”这一概念的外延之内。当然,这些不同形态的档案虽均有原始记录价值,但其原始记录价值却有着程度上的差异。

一般说来,那些历史其形成的社会实践活动距离较近,较直接,确定性、可靠性较好,内容信息的清晰度、且形体具有唯一性的档案形态,其原始记录价值的程度较高,在档案大家族中的地位较明显、突出。如文件的定稿、照片的底片、图纸的底图、影片的母片等一般被认为是程度最高的档案,或曰“纯粹意义、绝对意义上的档案”。再如,以公务文书为代表的文字记录性档案之所以一直在档案大家族中占主导地位,也是因为其信息内容是清晰、明确的,对历史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过程、结果等问题的记录是全面的、具体的。而照片、录音、录像等虽更直观、形象、生动,但这些东西本身往往不能提供其产生的时间、地点,尤其是原因、结果等相关背景信息。所以往往需辅之以相应的文字性说明,才能使其具有原始记录作用。

参考文献

[1] 省社会科学研究所李荫森同志在浙江省档案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J];浙江档案;1981年10期

[2] 严永官,我国档案专业写作的现状成因及对策[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连成叶,当前档案学研究必须注重解决的三个问题[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4] 伍振华;再论档案的本质属性[J];档案学通讯;2000年06期

[5] 郑锦霞;;百年档案定义略论--兼论我国文件与档案关系问题[J];档案管理;2007年01期

[6] 王英玮;关于档案本质属性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2001年02期

属地管理论文范文5

[关键词]房地产档案;管理;现状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08-0135-02

加强房地产档案管理需要在制定和完善房地产权属档案专业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实现房地产权属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针对目前房地产档案管理状况,应采取有效措施,使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1.房地产档案管理的现状

1.1房地产档案管理理论

房地产档案是指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在房地产发证登记、房地产交易买卖、房屋动拆迁、建设用地及批租用地活动中,经过收集、整理、鉴定,按一定的手段形成的反映产权人、房屋自然状况及使用土地状况,应当归档保存的文字材料、计算材料、图纸、图表、照片、录像带、录音带、磁介质软盘等各种载体内容的文件材料。房地产档案形成后,房地产的买卖、交换、继承、赠与、分析等权属变更不断发生,房屋的拆迁、翻改、扩建等现状处于不断的转移和变更之中,必须不断地补充新材料,才能确保房地产档案的真实性和连续性。

1.2房地产档案收集

房地产档案的收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起点和基础,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该环节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收集过程中,要确保每次产权登记、变更和涉及产权活动的产权文件材料完整、准确、详实,力求文件材料的形式、规格、各项技术指标和验收标准达到高度统一。

(2)凡属归档范围内各种形式产权文件材料都要收集齐全,收集范围包括:产权来源、产权登记以及产权变更的证明、证件,房屋及其使用土地权属界定位置图,反映测绘工作的图纸、报告,反映基建拆迁审批工作的文件材料等。

(3)归档时间要根据房地产文件材料形成过程的特点来确定。

1.3房地产档案整理

房地产档案整理就是把收集到的各种材料进行分类、组合、排列和编目,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其内容主要包括档案的分类、立卷、案卷的排列和案卷目录的编制,包括档案的排列上架等;在分类和组卷中必须要做到分类科学、组卷合理、排列有序、划定保管期限准确等。分类以后,还需要对每一类别的档案材料进行立卷,立卷工作的内容包括卷内文件材料的排列与编号,填写卷内文件目录、填制案卷封面和案卷装订等工作。

2.房地产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现行文件过于笼统,缺乏操作性

在实际工作中,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的依据为2001年建设部颁布的《城市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办法》。该办法从房地产权属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利用等几个方面对房地产权属档案的管理工作进行了规定,但只限于宏观层面,缺乏对具体工作的指导。目前的实际工作情况是,服务中心窗口受理业务时收什么材料,档案室就存什么材料,对于档案材料是否齐全、是否规范、是否准确,还缺少统一的标准。

2.2保管期限不明确

《城市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办法》规定:房地产权属档案应以单元建档,以房地产权利人为全宗立卷。但在实际工作中是以房号为单元建档,将权利人的所有权登记档案、所有权转移登记档案、他项权登记档案、他项权注销登记档案都集中在一起,合并组成一卷。由于房地产权属档案保管期限的不明确,无法开展鉴定、销毁工作。因此,房地产权属档案出现了有增无减的现象,必将导致档案库房空间的资源短缺。

2.3档案管理专用软件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在提高房地产权属档案数字化水平的工作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房地产权属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内容要一致。由于房地产权属档案处于不断的转移和变更之中,具有极强的动态性,因此房地产权属档案的最新电子信息始终要与房产现状一致,并不断补充、更新材料,自始至终反映房屋产权的现实情况,这就要求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专用软件能使新、旧数据统一,实现无缝链接。二是档案管理软件要统一,不能因业务不同而使用不同的管理软件。由于历史原因,不同业务往往由不同的部门负责,这就造成在房地产权属档案数字化初期各部门使用了不同的档案管理软件,致使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档案数据存储分散、查询繁琐、数据易丢失等问题。因此,研发适合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的专用软件,提高房地产权属档案数字化管理水平,势在必行。

2.4对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不到位

房地产权属档案的内容和管理方法具有不同于其他档案工作的专业性。这就使得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人员既要具有一定的档案管理知识,又要了解一些测绘、法律等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懂得每一类权属登记流程中要形成的文件材料。因此,针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现实情况却是这方面培训工作不到位。

3.解决档案管理问题的措施

3.1制定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规范

一方面要加强学习和研究,结合实际工作不断创新;另一方面,相关的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实施办法,并出台操作性强的相关标准、规范。规范应包括具体每项业务所需文件的归档范围、文件材料的具体规格、保管期限、鉴定销毁制度等内容,以便于档案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参照执行,在接收档案时有据可查,确保房地产权属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

3.2实现档案数字化

实现档案数字化是现代房地产档案管理的主要趋势。由于这是一项技术活,管理人员需要事先做好材料调查和搜集,对存量房产档案进行清理、检查和鉴定,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再者,其档案内容要精确简洁,减去档案中不必要的内容。最后,必须保证档案资料中内容的清晰,排序也必须符合规定。在实施方案管数字化建设时,还应注重其安全性。在房产档案中,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档案原件与档案数据,其中在电子件中,其安全性又包括数据安全级别与设备运行的可靠。基于此,在安全级别上,应设置相应的权限,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来应用不同的数据,从而确保其数据的安全性;而在设备运行可靠性上,应该采用高性能设备,同时为了以防万一,可构建相应的备份档案,从而确保数据的可恢复性以及其存贮的安全性。

3.3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在房产档案管理过程中,其所涉及到内容有很多,而这也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人员必须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不断扩展其自身知识领域,提高其信息意识,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同时,还应不断提高其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掌握相应的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技能,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下房产档案管理的各种需求。

属地管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

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这三门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之间在内容和方法体系方面存在着交叉和重复,理论界对此一直颇有争议。这不仅导致了研究资源的浪费,而且给会计教学带来了困难。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三门课程的性质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对三门课程进行整合的基本框架。

一、管理会计课程的留舍

目前,高校采用的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这三门课程的教材在内容上的交叉、重复率非常高,毕业论文主要表现为管理会计的很多内容与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的相关内容重复。有学者主张将管理会计课程取消。笔者认为,仍应保留管理会计课程,不能简单地将其取消。理由如下:

2.一个完整的会计学科体系不能没有管理会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及时、正确地做出决策和有效地进行管理控制就需要具有实时性、前瞻性的会计信息,而传统会计已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管理会计是在传统会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是向内部管理当局提供用于企业计划、评价、控制以及确保企业资源的有效使用和经营管理责任履行所需的信息。完整的现代会计体系应包括两个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系统:一个是为外部管理服务的财务会计,另一个则是为内部管理服务的管理会计。

二、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三门课程的层次关系与定位

笔者认为,财务管理与会计学应属于同一学科层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会计学的两大分支,二者关系密切,均属于第二层次。成本会计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硕士论文既为财务会计提供资料,又为管理会计提供资料,属于第三层次。

财务管理与会计相互区别,各成体系。财务管理是指对企业的筹资、投资、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管理,是一种资本运作活动;会计是对以资金运动为主的经济活动进行信息管理,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从资金运动角度来看,财务管理直接对资金运动进行实体管理;会计是对以资金运动为主的经济活动进行信息管理。这应是区分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客观依据。从学科体系角度来看,财务管理研究的是资金直接管理规律,具体研究如何对资金运动进行组织、调节以及监督,以引导和调节资金的流向与流量;会计研究的则是企业资金间接管理规律,即研究如何对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分析和预测,以准确、及时地提供资金运动的历史信息和未来信息。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运动,属于物质流,财务管理进行有关资金的预测、计划、控制、分析、检查等实体活动,属于职能性管理;会计的对象是综合的信息运动,主要包括能以货币计量的信息运动,属于以资金运动信息为主的信息流。会计对经济信息运动进行直接管理,而对资金运动则进行间接管理,它通过对经济信息的采集、交换、输出和反馈等观念总结活动,参与经济决策,进行经济控制,属于基础性管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着明显区别,但二者在内容、标准、功能以及信息流程上都以成本会计为基础,根据各自的标准和要求对成本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和利用。管理会计侧重于为管理的决策功能提供相关信息,着眼于企业利润最大化;成本会计侧重于为管理的控制功能提供相关信息,着眼于成本最小化。

三、对三门课程进行整合的思路

1.整合的基本原则。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并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讨论问题的出发点。但从教育目标角度来看,为体现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可以允许必要的内容重复,医学论文既要解决好课程内容的协调问题,又要注意教学时间的衔接,力求既保持各门学科体系的完整,又尽量避免交叉和重复。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笔者认为,当前对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三门课程进行整合的目的在于理顺各门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从教学角度强调三门课程之间的互补性与整合效应,而不是要创造一个新系统。如何针对三门学科未来发展的特性进行“个性化”改造,特别是针对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与文化特征对三门学科进行全方位的系统重构,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在考虑三者之间的关系时,不能总以静态的眼光看待问题,还应从动态的角度加以考虑。各门学科都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教学内容也应不断更新,将三门课程简单合并无法使学科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财务管理课程应以资金运动为主线,以时间价值、风险价值和资金成本为主要考虑因素,以财务决策为核心,以资金的筹集、投放、运用、回收和分配为主要内容,构建其教材体系。管理会计课程应以生产经营活动的规划和控制为主线,以本量利分析为基本手段,以经营决策为核心,以经营活动的预测、决策和控制为主要内容,构建其教材体系。

2.三门课程内容的设计。财务管理课程应包括财务分析、筹资与资本结构、有价证券投资、营运资金管理、财务预算、收益分配、企业并购等内容;管理会计课程应包括成本习性分析、本量利分析、变动成本法、经营决策、项目投资决策、全面预算、责任会计、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等内容;成本会计课程应包括成本核算、成本报表、成本分析等内容。

上述课程内容整合的基本思想是:①成本会计作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基础课程(也是财务管理的基础课程),职称论文应以成本核算、成本报表、成本分析为主,其中成本核算应重点讲述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并兼顾其他行业企业的成本核算,而有关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考核的内容应纳入管理会计课程。②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课程的一个重复点,这种重复是必要的。财务管理课程应侧重于讲述财务预算的编制与考评,这也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管理会计课程应从全面预算角度出发,围绕全面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调控、考评来展开。③投资管理是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课程的重复点。笔者认为,财务管理课程应以证券投资为主,管理会计课程应以项目投资为主,这能够与全面预算中的资本预算内容实现有效衔接。由于二者的内容均以时间价值为基础,出于对教材体系完整性的考虑,二者都应保留时间价值内容,可通过教学计划,根据授课时间先后调整各自的教学内容。④传统管理会计课程中存货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存货资金的安排与占用,应将其列入财务管理课程,作为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归属于管理会计。⑤责任会计应属于管理会计的特定内容,不必在财务管理课程中进行专门叙述。⑥标准成本制度作为成本控制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预算管理的必要手段,应归属于管理会计课程,不再纳入财务管理课程。⑦资金需要量的预测属于财务管理筹资的范畴,经营杠杆已在资本结构内容中加以讲述,不必再在管理会计中予以阐释。

主要 ①牛彦秀,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内容交叉问题的探讨,会计研究,2002.;6

②向德伟,关于财务管理专业学科体系和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会计研究,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