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国企工会总结范例6篇

上半年国企工会总结

上半年国企工会总结范文1

虽然是个主流方向,但并不是所有的职业院校都能够悟透“半工半读”的真谛,也不排除个别地方、个别学校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工学结合”。所以,关于“半工半读”在制度和实践层面的探讨和尝试,仍然十分必要。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我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制度研究”在津召开开题研讨会

2007年12月29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我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制度研究”开题研讨会在天津工程师范学院举行。该课题由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周明星教授申报、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规划组评审,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指导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元、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副院长苗德华教授出席了会议并致辞。

山西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等18个省、市45个单位的58名院校管理者与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此次开题会议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开幕式、开题报告与主题发言;第二部分由各学校商讨子课题研究方案及分别介绍各学校半工半读工作情况。

课题申报人周明星教授代表课题组作了开题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了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对我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制度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重新审视和界定,提出该课题研究要总结出“中国特色”的半工半读制度,用以解释我国现存的职业教育“半工半读”现象;对我国半工半读制度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在实证基础上,结合国际经验,提出改进和完善我国转型期半工半读制度的政策建议,构建出半工半读制度框架。

来自全国各地职业院校的代表踊跃发言,针对我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制度进行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探讨,并提供了大量鲜活的案例。

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胡定军校长介绍,该校与各企业在进行订单培养时通常采用2+1、2+0.5和工学交替模式。目前,该校已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体系、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体系和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云南玉溪工业财贸学校李华伦校长介绍了该校在半工半读培养模式中的学生管理主要分为两块:在校内实训基地中,学生管理以学校的常规管理为主;在校外实习中,学生管理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学校专门培养和委派实习专职班主任,二是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管理系统建设。

湖北十堰市东风汽车高级技工学校代表刘大立副校长介绍了多种半工半读并举的做法。订单培养:企业自主招生,同学校一起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选择实习环境;工学交替:学生两个月在学校,两个月在企业,依次交替。刘大立指出该校目前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是培养企业培训师和提高企业对学校管理的认可度。

山西工贸学校的秦京菊表示,半工半读模式的主要做法应该是建立灵活学制,与社会需求对接。其主要学制可以有:2+1、1+0.5(针对高中生)、3-6个月(针对企业招工人员)、短期培训1-3个月;调整专业结构,保证与企业需求对接;深化课程改革,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使课程内容与职业相符;加强实习实训工作,保证与岗位需求衔接;压缩基础课,调整专业课结构。

山东淄博市淄川区第二职业中专学校代表宋玉荣老师提出需要落实“五项链接”:招生与用人要求链接;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链接;课程教材与实习实训链接;技术人员与专业课教师的链接;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链接。该校还实施“东西联合办学”,招收西部贫困生,减免学杂费,采取0.5+2.5 模式等。

河北涿州市职教中心代表于洪水副校长介绍了该校的成功办学经验,是主打“京”牌,根据北京市场需求设置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根据岗位要求安排。采取1+1+1模式,第一年侧重文化课和基础理论课,第二年侧重专业技能课。在第一、二学年间的暑假,开展三个月的社会实践。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业对口实践,老师24小时全程指导。必须做好的事情有:依托市场设置专业;课程与教学应符合企业用工需求;拓广实习就业市场。

湖北荆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代表蒋景耘主任阐述了其学校半工半读的实施情况,其中有三个亮点:一是教学管理为学分制;二是课程设置为套餐制――上午文化课、基础课的学习,下午实训;三是走科研兴校之路。

最后,会议对课题组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进一步细化子课题研究方案和研究队伍;将前期试点工作进行总结,形成材料,报总课题组;开展行动研究;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撰写研究论文;总课题组会适时组织人员赴子课题组进行调研;积极筹备中期研讨会。本次会议明确了课题研究方向,加强了各院校之间的联系,取得了圆满的结果。

半工半读在国外

英国:“三明治”形式

英国采用学习―实践―学习,工学交替的产教结合模式,即全日制课程学习与工商业训练相结合。此模式于1903年出现在英国桑德兰技术学院的工程和船舶建筑系,这一模式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很长一段时间走出校门参加实际工作训练,由于这一模式像一块肉夹杂在两片面包中,类似于三明治,由此而得名。

美国:三元制

美国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对合作教育的基本界定是:合作教育是把课堂学习与通过相关领域中生产性的工作经验结合起来的一种结构性教育策略,学生工作的领域是与其学业或职业目标相关的。合作教育通过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供渐进的经验。合作教育是学生、教育机构和雇主间的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参与的各方有自己特定的责任。

德国:双元制

这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主要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形式。受训者有1/3的时间在学校接受理论教学,2/3的时间在企业内进行培训。该制度有企业和学校两个培训主体,两种教学内容分别是职业技能、专业知识以及普通文化知识。两种教材分别是理论教材和实训教材,受训者同时具备企业学徒和职校学生双重身份。

上半年国企工会总结范文2

陈 晖

勿庸置疑,国资委系列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大格局中,最重要的发动机之一。作为成都市的发动机――市国资委,如何为成都经济腾飞助力?请看“掌门人”周学文如何踩油门

“成都市国资委成立以来,各项工作开局很好,卓有成效,班子精神状态不错,照这样做下去,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实践证明,国有资产的集中监管和分散监管效果大不一样”。2006年8月12日上午,成都市市长葛红林对市国资委前一段,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8月18日上午9点20分,在成都市国资委挂牌成立9个月之际,本刊记者独家采访了成都市市长助理、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周学文。

履新――实现国资监管平稳对接

自2005年11月17日就任市国资委主任以来,周学文就扛上了一副沉甸甸的担子:他成为监管成都市国有资产的当家人。

记者:今年1―6月,成都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0.23亿元,是否完成了预定目标?

周学文:是的,上半年市国资委监管的企业工业增加值比预期要好,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应该说完成了一系列目标。

记者:今天正好是市国资委挂牌成立9个月的日子,回顾这半年多的工作,您觉得作为省会城市的国资委,其工作有哪些特点?

周学文:成都市国资委在全省市一级的范围内,监管的国有资产总量是最大的;监管类型在其他兄弟城市中也更为复杂,因为既有工业企业、还有政府性投资型公司,还有社会事业型单位,比如广播电视、媒体集团;再就是成立时间也相对比较晚。过去我们以行政管理的思路来管理国有资产,国资委成立后,就是要改变这一管理模式,要按照出资人的思路来进行管理。对于成都市国资委来说,其性质就是根据市政府的授权,代表市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负责监督管理企业国有资产的直属特设机构。其实无论是哪一级国资委,他们所肩负的使命都是一致的,就是要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记者:截至6月末,国资委完成资产处置方案12宗共129亿元,您如何评价这一段的工作?

周学文:我们监管工作的实质就是服务,就是把监管予以服务中,通过服务实现监管。为此,我们在内部提出了建立“和谐、学习、服务、廉政”机关,现在看来超过100人的国资委团队氛围很好,是一个和谐的团队。特别是我们在干部使用上讲工作实绩,而不是靠关系,谁工作好,就提拔谁。最近我们提拔了13名同志,都是经过民主推荐,大家都认可的。这样就确保了用人导向正确。我们对机关工作人员的要求比企业老总还要高,不仅要懂经济、企业经营管理,还要懂财务和法律。

虽然企业感觉快,我个人还是觉得慢。因为在成立大会上,我就提出市国资委监管工作要创一流,监管水平要迈入先进行列,因此我还是觉得慢,还有很多事需要做。

运营――力拔四剑推进发展

新成立的市国资委犹如一盘棋局,如何布局、如何博弈、如何推进,考验着国资委这个新型的团队。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资监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实现这一目标,仅靠监督是不够的,必须通过经营管理来推动。市国资委深谙此道,迅疾出手,着力构建四大体系:一是建立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法规体系,二是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体系,三是建立国有资产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四是建立国有产权监督体系。

记者:兵贵神速。我观察到,国资委成立至今,一共制定、了8个规范性文件,包括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介机构聘用、产权转让、投资管理等。

周学文:是的,建章立制,这是我们首要的工作,也是我们有序推进的四项具体工作之一。不仅如此,我们还草拟了企业改制、发展规划、干部选拔、资产损失核销、企业法制建设等8个规范性文件。第二项工作,就是摸清家底。成都市国资总量10年没有清查,所以这次纳入清产核资范围的企业是280余户。我们采取的措施是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部清理。目前,第一阶段工作已顺利完成。

记者:工作量之大、下功夫之深。请问目前清理核实的几百亿资产总量是不是最终数据?

周学文:还不是,现在清产核资工作已进入第二阶段,计划年底基本完成,届时全部的家底就彻底明晰了。其它两项工作就是明晰产权和加强监管。作为国资监管的基础,产权关系不清,对监管企业的业绩考核就无法进行,相应的,薪酬标准也无法制定。为此,我们严格产权转让程序,完成资产处置方案;逐步理顺了监管企业产权关系,完成了对成投集团等一批企业管理体制的调整工作;严格资产评估备案管理,办理资产评估备案24件,涉及资产49亿元;同时还完成了整合成都联合产权交易所的前期调研与论证工作。

记者:在你们开展的一系列工作中,你最满意的工作是什么?

周学文:那就是资产处置工作。今年上级下达的任务是2个亿,我们加大处置力度,上半年我们已经完成了1个多亿。从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制定处置程序很重要。为此我们结合成都实际,专门制定了一个程序,分别规定了500万元以下和500万元以上资产处置的审批程序,比较好的规范了部门与分管部门的关系,并进行集体联审把关。对议定事项,保证每一项程序都走到,每一次资产处置联审会议都有会议纪要存档。这样才能做到刘佩智常务副市长提出的“国资处置要在若干年后经得起司法检验”的要求。

破难――管人、管事、管资产

选好一个企业带头人,就会走活企业一盘棋。因此在国资监管中,选拔企业领导人显得至关重要。

记者:在开局起步工作中,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周学文:就是在监管企业的体制上,建立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经营业绩考核制度。特别是与管人相结合,有潜在的困难,需要研究。当然这是我们必须明确和努力的方向,但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步到位、逐步过度的。因为中国的现状就是“管不住帽子,就管不住资产”。虽然过度的方式,我们的步子可以大一点、也可以小一点,但只能向前,不能倒退,这一点是必须要明确的。例如,解决好企业负责人的来源就是一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人员,你很难在短时间内对他的政治素质做到心里有底。因此从党政机关选拔经过多年考察靠得住的、有本事的人就成为选拔的主要来源。但这部分人去企业以后,又有思想顾虑,他们担心今后回不了机关,虽然现在可以拿年薪,但将来在企业退休有后顾之忧。如果让他们干一段时间又回机关就会对企业不利。

记者:这会对企业造成短期行为。

周学文:是的。我们监管的国有企业的整体运营能力不强,因此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选拔任用可以说是摆在各地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课题。如何规范企业负责人任用管理,建立完善的选拔任用机制,合情合理的执行“阳光操作”?目前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7月19日我们和市委组织部联合发文,规范了市国有(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任用管理_工作程序,对市委组织部、市国资委、行业主管

部门的职责予以分工,明晰了由市委主管和市国资委党委管理的企业负责人的任用程序。最近,我们又在配合市委组织部作调研,争取对相关制度予以细化和完善。

记者:国资委近期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周学文:就是要充分行使出资人的责任,指导企业把资产转变成资本,使其流动起来。当前要抓经营业绩责任,要落实到人,从而努力使国资监管进入比较规范的轨道,使国有企业的活力进一步显现,国有经济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进一步增强。

高起点开局:居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省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通过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优化投资结构等综合措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全面和谐发展,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757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9.8%,增幅较上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收入持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增长特色鲜明

目前我省城镇居民收人之所以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我省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对路,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一方面,我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居民收入提高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随着我省发展非公经济、鼓励创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政策的出台,为居民家庭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上半年户均就业人口增长4.2%,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居民家庭收入的不断增长。

从收入结构看,主要特点是:工薪收入仍是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薪收入345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5%;经营性净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经营性净收入316元;财产性收入呈现较高速度增长态势,今年以来,城市居民入股获利增多,财产性收入出现较高速度增长的趋势,上半年人均财产性收入136元;转移性收入略有下降,但社会救济和失业保险收入增加,上半年四川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人均1190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但各级政府对弱势群体和低收入家庭的扶持力度明显加大,如上半年人均失业保险收入增长幅度高达30.3%,社会救济收入也增长4.4%,其中(占调查总户数10%)低收入户家庭人均得到的各种社会救济收入116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3%。

随着收入的稳步增长,城镇居民消费信心进一步增强,消费支出平稳增长,生活质量继续提高。调查资料显示,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61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5%。从消费结构看,类消费支出呈现全面上升的态势,交通通信、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杂项商品和服务等消费支出增幅较大。

问题值得关注

低收入家庭收入水平仍然较低。虽然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最低收入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仍然较低。上半年,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324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3元,人均得到的各种社会救济收入116元,比去年同期增16.3%,转移性收入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多数家庭仍然处于入不敷出的境地。上半年低收入家庭人均消费1389元,支大于收65元。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还需继续加大城市扶贫力度,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步伐,扩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覆盖面。同时,要广开门路创造就业机会,引导城市贫困者通过劳动脱贫,从而提高低收入居民家庭增收能力。

横向对比,我省居民收入增速仍然缓慢。上半年我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排23位,在西南6省市中排第4位,在西部12个省市中排第6位。

上半年国企工会总结范文3

区委办:

xx年年,我区安全生产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安监局的指导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安全生产“落实年”和“攻坚年”工作任务,在落实责任、严格监管和抓基层、强基础上下功夫,有效杜绝了较大以上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平稳。

一、xx年年我区安全生产主要工作情况

(一)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情况

1.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创建“和谐**”的要求,并把安全生产列入48条惠民措施的重要内容,纳入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区委书记杨建城多次就安全生产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提出明确要求。区长徐汉添多次参加并主持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议等,研究对策,解决问题,并亲自带队深入基层调研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在重大节日、重要时期,区班子领导带队深入到安全生产第一线,认真排查安全隐患,解决了一批重大安全问题,有力地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向纵深开展。据统计,今年区领导主持召开安全工作会议15次(包括每季度召开1次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会议),亲自带队检查18次。

2.强化考核力度,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结合我区实际,进一步做好责任制考核的完善和扩面工作。一是扩大了责任状签订范围。在年初的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区政府与街道及有关部门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增加了教育局等考核单位。各街道、有关部门也及时将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与所辖村、居委会、企业签订责任状,将责任制延伸到基层,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二是对目标管理责任书作了进一步调整,充实和完善了考核的内容,细化、量化了考核标准,使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三是加大了考核力度,出台了《**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暂行办法》,落实奖励机制,表彰考核优秀单位,有力推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4.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今年,我区继续深入推进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工作,组织力量对全区生产性企业进行普查登记,建立了基础数据库。制定下发了《xx年年**区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工作方案》,组织编辑了《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目录指引》等资料,切实加强组织指导。通过抓关键、抓重点、抓难点、抓典型,召开座谈会、现场会等,督促区内477家生产企业从组织领导、工作规划、规范标准、制度建立、应急预案等基础环节入手,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评估工作顺利开展。12月13、14日,我区澳联玻璃有限公司、金发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接受了市评估组的评估,全部达到了a级评估标准。

为了促进企业提高本质安全水平,积极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在机械制造、危险化学品等行业大力开展试点推广,培育和树立安全标准化样板企业。今年,广日电梯厂、广州油制气厂、广州五十铃客车有限公司等单位已顺利通过国家二级验收,广州昊天化工集团、广州市虎头电池集团、广州浪奇有限公司等企业也都提出了验收申请,企业管理逐步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

5.逐步完善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体系。我区从预防和控制的要求出发,研究制定了《预防和处置危险化学品泄漏对周边居民造成危害工作机制》,组织编制了振戎公司彩釉砖厂加气站、联新公司天平架加气站、珠江冠德加油站等3个重大危险源厂外区域应急救援预案,积极督促相关部门、街道、企业建立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进一步完善了我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同时,切实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我区有关部门,各街道,学校,加油站等重大危险源单位,昊天化工公司、澳联玻璃公司等企业积极举办了各类应急救援演练、安全实战演习和技能竞赛。12月18日,我区在广州彩釉砖厂振戎燃气加气站内举行了一次全区性重大危险源场外应急救援演练,公安、安监、环保、卫生等14个部门和单位参加了演练,并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各职能部门的联合作战能力,为能快速应对和处置安全生产突发事故打下良好基础。县农机局综治委创建“安全保卫”工作总结 油田党委三月份工作总结及四月份工作计划 镇前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及后半年工作安排 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意见 区政协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半年总结 供销联社半年工作总结 农村闲散宅基地清理工作总结

查看更多>> 单位工作总结

(二)安全生产综合管理情况

3.实行企业分级分类监管。在去年企业普查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对全区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普查登记工作,掌握企业数量、类别、规模等基本情况,建立基础数据库,对企业按abc三类分级分类监管。据统计,我区共有生产企业903家,从业人员61587人,其中高危行业生产企业10家,非高危行业生产企业893家。根据企业类别和安全生产状况不同,进行分类管理,建立检查制度,对危险程度高的企业或高危行业企业,每月进行巡查,促使企业及时消除隐患,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

4.完善安全隐患举报投诉制度。进一步完善安全隐患举报投诉制度,通过各种媒体公开事务查询及举报投诉电话、信箱、电子邮箱,在网上设立呼叫中心,方便群众举报安全隐患。同时,及时受理、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对有关投诉和举报认真调查、核实处理、及时反馈,并记录存档。如对**东路海富中心旁一工地作业过程中伤及途人的举报,立即派人到现场处理,协调解决了问题,同时责令施工单位完善防护措施,规范了该工地的安全生产行为。全年处理群众投诉29宗,做到了件件有着落,维护了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安全生产现场监察情况

1.大力构建齐抓共管的执法检查联动机制。xx年年,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能。区安委会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和指导督促作用,调动各方力量,先后组织了元旦、春节、五一、国庆、两会、十七大召开期间的安全生产大检查,督促、指导各街道和有关职能部门加强节日应急值守工作,确保节日期间安全稳定。据不完全统计,全年组织开展全区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联合检查11次,及时排查和整改了一批安全隐患,有效防范了较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县农机局综治委创建“安全保卫”工作总结 油田党委三月份工作总结及四月份工作计划 镇前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及后半年工作安排 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意见 区政协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半年总结 供销联社半年工作总结 农村闲散宅基地清理工作总结

查看更多>> 单位工作总结

2.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按照国务院、省、市关于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要求和统一部署,我区从5月份开始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成立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了《**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了责任分工及工作任务、步骤、内容、时间及目标。各单位、各部门按照区的统一部署,加强领导,周密部署,严密组织,大力排查,落实整改,做了大量工作,有效消除了一大批事故隐患,取得了较好的成效。8月、9月,先后接受国家、省专项行动督查组的检查,受到督查组的充分肯定。据统计,专项行动中,全区共出动检查组775个,人员9904人(次),检查企业5765家,发现隐患3456处,整改隐患3397处,整改率达98.3%,发出整改通知书741份,发现重大隐患45处,落实整改43处,整改率达95.6%。

(四)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

2.大力加强安全主任培训工作。年初,市下达我区新增安全主任培训人数1600人、安全主任再培训人数4000人。由于我区大部分企业规模小、人员流动性强,要完成市下达指标,任务非常艰巨。但,区、街领导高度重视,将安全培训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强培训工作。5月份,我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中心成立,明确专人从事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同时建立培训工作联络员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各街道的工作动态。经过各方努力,较好地完成市下达的培训任务。此外,建设、质监、消防等部门共举办安全培训班100多期,考核企业负责人、安全员和各类特种作业人员5000多人。

二、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年来,我区在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主要表现在:

一是部分行业和领域安全事故多发。建筑行业事故多发,建筑施工伤亡事故5起、死亡5人,分别占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的83%;道路交通事故高居不下,发生伤亡事故1589宗,死亡人数57人,分别占全区各类安全事故的98.7%、83.8%。

二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不少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存在重生产、重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生产的思想,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安全投入严重不足,安全技术装备老化、落后,事故防范能力差,事故隐患仍大量存在。

三是广大劳动者安全生产意识有待提高。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没有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教育,无证上岗,缺乏遵章守纪的意识和安全技能,违章作业现象时有发生。

三、2012年安全生产工作主要思路

(一)落实“两个主体”,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进一步完善政府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充分发挥区安委办的综合协调作用,督促各街道和部门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全面落实政府的监管责任;寓监管于服务之中,通过加强监管和行政执法,指导和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车间、班组和岗位,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县农机局综治委创建“安全保卫”工作总结 油田党委三月份工作总结及四月份工作计划 镇前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及后半年工作安排 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意见 区政协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半年总结 供销联社半年工作总结 农村闲散宅基地清理工作总结

查看更多>> 单位工作总结

(二)创新监管模式,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逐步建立起“点、线、面”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全面推进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以事故单位、重大隐患单位以及重点领域为重“点”,通过深化专项整治,强化依法行政等手段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以消防、建筑、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等行业为主“线”,充分发挥行业部门的指导作用,抓好行业监管;强化安委办的综合协调职能,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合力,推动我区安全生产工作整体水平提高,实现安全生产工作“面”上的提升。

(三)加大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切实消除各类重大事故隐患。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普查工作,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和危险源的监控体系,对查处的事故隐患登记造册,能立即整治的立即整治;不能立即整治的,敦促有关单位采取有效监控和防范措施;无法保证安全的,立即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加强重大事故隐患整治的跟踪督查,对整改隐患不主动、不积极、不采取措施的,依法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对隐患整改不落实而导致发生重特大事故的,严肃追究责任。

(四)狠抓隐患整治,深化重点领域专项监管。以道路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建筑工地、“三小”场和人员密集场所等为重点,按照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针对区域实际,依托部门、街道和社区,针对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切实消除各类安全生产隐患,防范各类事故发生。

(五)强化执法检查,增强监管有效性。进一步明确区、街道、社区、企业四个层面的监管要求和任务,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区安全生产实际的执法检查制度,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规模、所属行业不同实行分类分层监管。加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权威性和执行力,继续加强执法检查的针对性,分析各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规律,对重点行业开展预防性执法检查,发现有违法行为的要坚决予以处理和处罚。

(六)抓好宣传培训,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教育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大力宣传和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形成“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社会氛围;继续推进安全主任培训、再培训及全员安全培训工程,创新培训方式,规范培训行为,全面完成市下达的培训任务,使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事故防范能力明显增强。

(七)完善应急管理,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进一步完善区、街道、社区、企业四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抓好各专项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整合现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资源,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优势互补、常备不懈的应急救援保障体系。

(八)加快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电脑化管理,充分利用现有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加快区、街、居(村)委会三级安全生产信息网络建设,指导各街、重点企业运用即将推出的“安全生产检查与处理”信息系统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充实和完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的动态信息化管理。积极规划和落实安监信息系统的二期建设工作,充分依靠信息科技提升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

上半年国企工会总结范文4

2013年上半年,我国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速不断上升,高于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主要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利润总额增速上升,但仍然存在出口形势严峻、产品结构问题进一步凸显、企业经营难度加大以及产品质量存在下降趋势等问题。下半年,我国装备工业仍然保持回暖态势,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智能装备以及节能环保装备行业呈现快速的增长态势。

1.上半年装备工业情况综述

1.1.基本特点

1.1.1.增加值增速超过工业增速

2013年以来,全球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之后的调整期,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复苏路径依旧曲折,但国内经济运行继续企稳回升。

1.1.2.出口增速持续下滑

2013年上半年我国装备工业面临的外贸形势不断恶化,发达的国家债务高企、新兴经济体面临自身结构性矛盾和国际资本异动的困扰,导致世界经济复苏路径曲折,增速难有大幅回升,贸易保护主义持续蔓延。

1.1.3.主要产品产量有增有减

受城镇化建设加快、消费者收入增加、补贴政策以及智能化需求增加等利好因素的影响,汽车、农机、仪器仪表等主要产品产量实现增长。而机床行业、工程机械、船舶行业延续一季度态势,主要产品累计产量仍以下跌为主。

1.1.4.企业利润总额增速上升

上半年“稳增长”政策继续发挥作用,企业由“去库存”基本转入“补库存”,装备工业产销情况的好转带动了企业利润总额的增加。

1.2.主要问题

1.2.1.海外市场开拓形势不容乐观

在世界经济复苏延缓、西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推进、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国装备工业虽存在一定的国际比较优势,但持续多年的出口高速增长已开始引发日益剧烈的贸易摩擦。

1.2.2.产品结构问题进一步凸显

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企业数量众多,产品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通用型的低档产品供给能力明显过剩。然而我国中高档装备产品供给能力严重不足,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

1.2.3.企业经营难度不断加大

2013 年以来,装备工业企业财务费用不断增长,再加上人工费用、采购成本、能源资源及环保成本等均处于高位,导致企业运营成本有增无减。同时由于市场需求不足与同质化竞争并存,盲目抢订单的现象时有发生,产品价格持续走低。

1.2.4.产品质量存在下降趋势

由于需求不足和产能相对过剩,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一些企业过度进行降价竞争,为降低成本,在材料和工艺上以次充好,在质量检测标准上实行“边缘”政策,主动降低产品质量。这些短视行为扰乱了全行业的市场秩序,使业内企业失去应有的合理利润和发展后劲。

2.下半年装备工业走势分析

2013 年下半年宏观经济继续回暖,通胀风险缓解,需求形势将略好于上半年,但程度有限;成本上涨、价格下行和产能过剩的压力仍在增加;产业政策和市场环境有利于装备工业转型升级,预计下半年装备工业运行仍将维持“平稳”态势,强劲复苏几率不大,但形势有望略好于上半年,增加值增速有望实现11%左右的增长。

2.1.机械行业需求逐渐升温,部分行业成为新亮点

2013 年下半年,首先,随着经济环境的好转、《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出台以及“智慧城市”的建设,铁路、地铁、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加快,为装备工业下半年的发展注入动力,机械设备的需求将逐渐升温。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行业如工程机械、电梯、农业机械等行业将会实现较快增长。其次,由于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加快,智能化装备如工业机器人和3D打印行业将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综上所述,下半年机械工业产销有望稳中有升,增速预计达到12%。

2.2.汽车工业产销继续增长,呈现淡季不淡现象

2.3. 船舶工业继续低迷,但需求呈现结构性变化

2.4.在内外部环境作用下,装备工业转型步伐加快

从外部环境作用下,在发达国家提出绿色制造、实施再工业化以及加快高端制造和新型产业创新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装备工业必须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服务水平,以适应发达国家高端化的需求,在贸易保护主义的环境下拓展出口业务。从国内环境来看,虽然内需回暖,但装备工业已进入中速增长阶段,被高速增长掩盖的各种问题、矛盾将会相继暴露出来,需求升级与市场竞争激烈对全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出了更新、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因此,在深入贯彻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背景下,在国内外需求升级的倒逼机制下,下半年装备工业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

2.5.企业经营成本继续上升,但走势趋缓

随着经济回暖,而且伴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用工、原材料购进等成本费用的上升正由企业的短期困难演变为需要长期面对的压力。但由于国家对流通性的控制有所降低,融资环境好于上半年,因此, 2013年下半年行业的经营成本将继续增长,但走势将趋缓。

3.企业应对措施

首先,通过技术进步实现转型升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推动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是研发投入。面对当前企业发展中的困难与挑战,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加快创新和转型已经成为企业经营者的共识。

其次,通过加强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成本压力一直是企业面临的关乎生死存亡的最迫切问题。在成本高企趋势难改的非常形势下,管理就成为企业抵御经营风险的法宝。通过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客观上已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目前,不少企业已经纷纷行动起来,采取各种手段提升管理水平,降低成本。

上半年国企工会总结范文5

我受区政府委托,就*区*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年上半年*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积极落实“中调”战略,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着力改善城市环境,改善民生福利,促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

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38.80亿元,同比增长9.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3.67亿元,同比增长15.46%;商品销售总额完成1,698.25亿元,同比增长40.50%;实现外贸出口总值29.76亿美元,同比增长15.3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99亿元,同比增长25.92%;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为54.9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7‰。

(一)区域经济稳中有升

从*年上半年我区经济运行态势看,整体经济保持稳中有升的增长轨迹。生产总值一季度同比增长9.70%,二季度增长9.96%,呈平稳上升态势。其中,第三产业一季度同比增长10.40%,二季度同比增长10.98%。占生产总值比重达96.77%的第三产业保持稳定增长是整体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的主要动力。

消费需求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季度同比增长10.80%,二季度同比增长15.46%,呈稳步增长的态势,并延续了区划调整以来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势头。消费市场活跃,消费需求增长最终成为推动我区上半年经济稳步增长的重要动力:一是北京路步行街继续保持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成为市民悠闲购物消费的热点地区之一。列入抽样调查的50家企业及个体户“五一”黄金周期间的营业额7502万元,同比增长10.98%。二是消费开始进入转型阶段。广百、新大新等大型商贸中心及连锁店积极引导市民消费,销售收入连年增长。全区商品消费中珠宝类、汽车类、化妆品类产品消费增幅大,同比增长分别为39.10%、22.60%、24.90%,增幅居各项消费品的前三位,消费开始步入转型期。

民营经济稳步发展。占我区企业总量八成以上的民营企业今年上半年各项经济指标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成为我区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半年我区民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32.17亿元,增长10.50%;实现增加值156.25亿元,增长10.00%。民营经济已从过去的餐饮服务、商品零售为主要领域,逐步转型成为商贸业、现代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文化产业、房地产开发业、创意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二)发展质量显著提高

税收收入的增长呈现高于GDP增长的态势。上半年,全区域税收收入190.06亿元,继续居全市各区之首,同比增长35.28%。其中,区域内地税收入实现89.11亿元,增长24.22%;国税方面更是创下区划调整后同期增收之最,实现税收收入100.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收32.19亿元,同比增长46.82%。得益于区域内税收收入的大幅增长,我区财政收入形势继续向好,上半年实现一般预算收入12.99亿元,增长25.92%,增幅创区划调整后的新高。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0.08%,同比增长33.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为0.26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8.75%。从上述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数据看,我区经济运行质量今年上半年实现稳步提高。

外经贸工作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今年上半年新审批外资项目92个,在全市名列第一;合同外资金额13,794万美元,同比增长35.86%,其中500万美元以上项目11个,占全区合同外资总额的79.80%;实际利用外资金额6,894万美元,同比增长2.86%。同时,鼓励企业增资扩股,做优做强。1-6月共有33间企业进行了增资扩股,合同外资达10,589万美元,同比增长97.37%。

(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与现代化都市中心区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产业逐步成为我区经济增长的主体。一是总部经济主体作用强劲。今年上半年,经区认定的总部企业共有310家,其中在区内设立分支机构的世界500强及国内500强企业有112家。上半年,310家总部企业实现营业额占全区营收总额近六成,实现增加值占全区比重超过四成;实现国税收入占全区国税收入的比重超七成,对区财政贡献9500万元;实现地税收入占全区地税收入的比重超四成,对区财政贡献2.23亿元。二是现代服务业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上半年,现代服务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04.75亿元,同比增长11.00%,占全区的37.50%,拉动经济增长近5个百分点。三是创意企业集聚发展。成立了“广州*区创意产业协会”,促成“金龙奖”永久落户我区,我区被授予“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称号。今年上半年,全区3600多家创意企业实现营业额187亿元,同比增长9.60%。四是连锁经营成为商贸发展新亮点。65家连锁总部企业旗下门店达到4628家,实现营业收入236.62亿元,增长8.92%;连锁企业门店数和营收总额占全市相关行业总数的比例分别为50.80%和45.50%。

(四)城区环境逐步改善

城市建设稳步推进。旧城综合改造工作进一步加快,完成1.36万平方米在册零散危破房的维修改造工作;全面推进“青山绿地”工程,增加绿化面积5.8万平方米,完成计划的58.00%。上半年改造车行道长13.55公里、面积12.39万平方米,人行道长15.2公里、面积6.158万平方米,实施了排水管网改造8254米。

城市管理全面加强。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创卫工作顺利进行。截至6月中旬,清拆违法建设208宗共计2.457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了上半年清拆违法建设的工作任务。通过开展各类“六乱”整治行动使城区市容环境得到有效净化。

(五)惠民政策效果明显

根据省、市有关精神,我区提出了10项共48条惠民措施,随着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我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区建设、劳动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一系列工作成效显著,为区内群众带来了真正的实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新成效。上半年,全区共立刑事案件4517宗,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2.00%。其中“两抢”案件624宗,同比下降69.00%;“两盗”案件941宗,同比下降44.00%。今年上半年,整个大流花地区刑事发案比去年同期下降47.00%,流花火车站地区发案同比下降65.00%,实现了134天刑事“零发案”。

社区建设取得新成果。研究制定了《*区推广社区“两委一站”运作模式指导意见》;在光塔、建设、大东等12条街道推行了《社区居委会计算机应用规范》;55个社区顺利通过了市、省检查组的验收,成为广东省第一批“六好”平安和谐社区。

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工作取得新成绩。落实再就业目标责任制和各项优惠政策,重点援助就业困难群体。基本完成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和“农转居”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切实做好困难群众的救助和生活保障工作。今年上半年,为全区低保对象和纯低收入困难家庭支付低保金共981.27万元;基本医疗救助金支出87万元。

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拟定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房改造规划;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深入社区,积极拓展“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项目;上半年全区又有4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建立起帮扶关系。区疾控中心大楼改造工程顺利推进,已完成计划投资总额(2288万元)的83.69%。

(六)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推进

教育资源得到优化提升。今年初,我区被省教育厅定为广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并制定了《*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148名。高、中考成绩再创佳绩,一本线、二本线、专科线总人数以及本科率、专科率继续居全市各区之冠;初中毕业生考生考取A和B等级比率继续在全市各区中独占鳌头。教育综合改造二期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计划总投资额(9932万元)的37.51%。

文化事业成绩斐然。区政府投资2300多万元建设的*区图书馆新馆从开馆至6月30日3个月内,共接待读者40万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区文化艺术中心先后接待参观群众8万多人次;五仙观二期工程已完成投资额292万元,占计划投资总额的53.78%。

低生育水平进一步稳定。上半年,全区户籍人口115.4593万人,户籍人口出生3414人,出生率为2.97‰,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9.97%,出生性别比率为112.18。

二、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半年,我区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城区基础设施老化,承载力不足,增强城区综合竞争力、应对挑战迫在眉睫;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和辐射功能需进一步增强;创卫、社会治安和劳动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尚需加强;安全生产形势虽总体稳定,但仍然不容乐观;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区应科学、客观地判断当前的形势,进一步整合各种有利资源,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

(一)找准切入点,推动“中调”战略转变为现实推动力。

“中调”战略的提出,既是中心城区掀起新一轮发展高潮的难得契机,又给我们带来新的考验和挑战。当前,我区要根据全年的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提高我区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与区内中科院、广东工业大学、广空以及房地产开发商等单位按照“双方共建,资源共享,合作双赢”的模式合作开发建设新的产业基地。积极争取市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解决老城区停车、管网配套、绿化美化等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二是借“中调”之机提升我区的总部经济发展水平。按照我区总部经济的战略发展构想,以加强总部企业平台的规划建设为切入点,以“总部”扎根*为发展思路,通过“中调”调出优质发展空间,如鼓励大型总部企业与烂尾地块、楼盘合作,促成其在区内建设总部大厦,扎“根”我区;重点培育和吸纳具有国际影响力、辐射力的总部企业,让决策管理与控制中心、信息与数据处理中心、销售与结算服务中心“根植”于*,而生产基地、分支机构等放在*之外,不断提高中心城区有限发展空间的利用效率。三是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层次和规模,依靠总部企业和龙头企业的示范和推动作用,大力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会展、创意和文化产业等知识和资本密集型行业。

(二)加强规划导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积极实施区“*”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发挥规划对城区建设的导控作用。抓紧完成《*区战略发展规划》、《*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矿泉地区改造规划》和《登峰街“城中村”改造规划》的编制工作;借助现有的产业集聚优势,做强现有商务商业集聚区。当前,要以增强“两区三带六圈”的产业集聚度和辐射力为着力点,对环市东中央商务区等发展较成熟的片区,结合旧城改造,认真规划好其周边地块功能;对东风路、中山路、流花会展、沿江路、解放路、一德路、海珠广场等一线路面可利用空间不多的区域,按照“成熟一线经济,发展二线经济”的思路,发展新的商业商务集聚区;以地铁5号线、地铁6号线建设为契机,加快发展地铁沿线经济带;实施专业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加强专业市场园区化建设,引导专业市场运用电子商务手段和现代经营管理模式,逐步实现“展示交易在内、仓储物流在外”,为行业总部集聚创造条件。

(三)依托自身资源优势,促进总部经济跃上新台阶。

立足中心城区功能定位,按照发挥优势、错位发展、差异竞争、功能互补的要求,在完善环市东国际中央商务区、东风路商务带、沿江休闲商务带配套功能的同时,发掘和利用我区“千年商都”人文资源,推进人文CBD建设,同时通过借助先进科技推进E-CBD建设,一方面提升CBD运作效率和形象,减低企业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吸纳外地的资源为总部企业提业配套服务,甚至吸纳外地的总部企业在虚拟空间中聚集。根据这一发展思路,在新规划、建设的楼宇中要突出“总部大厦”概念。提升现有写字楼的信息化水平和物业管理水平,推行智能化的写字楼,建设一批高素质的总部大厦;同时,加强调查研究,强化对跨国公司和优质企业总部的引进能力,研究制定将一批跨国企业设在我区的办事处转化为经营性公司的激励政策。结合我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创意产业的战略选择,积极引进新兴产业总部企业,为总部经济注入新活力,不断提升总部经济在全区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发挥总部经济对全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四)整合区内资源优势,促进创意产业突破性发展。

继续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扶优扶强、集群发展”的模式,充分发挥我区文化、商贸、科技、教育、人才优势,通过市场配置和政策支持,推动创意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形成“一个产业布局”,建设“两个平台”、推动“三个重点”,依托“四项独有资源”,完善“五项工作”,使我区发展成为广州创意产业核心区和华南地区创意产业聚集中心。

(五)立足体制创新,加快推进两个服务中心建设。

一是在所有街道均成立街道综合救助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全区各部门的救助项目、救助款物、救助信息通过街道实现“一个口子向上申请、一个口子向下发放、一个口子汇总”。二是力争年内全区各街道均成立一体化、多功能、上下联动的劳动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建立全区集中式资源数据库和覆盖区、街、社区三级的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群众提供信息“一窗式”查询、业务“一站式”办理、网络化审批服务。推行政府再就业培训补贴与再就业效果挂钩的工作模式,年内完成区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的业务用房改造。争取全年培训失业人员1.5万人次以上,培训后成功就业率达60%以上,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72%以上。

(六)构筑“天网”、“地网”,打造全方位的治安防控体系

下半年,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全面完成市下达我区治安视频系统建设任务;推进辖内机团单位、企业、居民住宅小区的监控与区街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有效整合综治、公安、司法、工商、城管、劳动以及群防群治等各方面力量,进一步健全“五联”工作机制,构筑打击和防控犯罪的天罗地网。

(七)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城区居民生活质量。

切实保障群众生活。进一步扩大“农转居”人员养老保险覆盖面,年底全区“农转居”人员参保率达100%。年底前全部解决2005年底统计在册的“双特困户”的住房问题,并为承租直管房的低收入困难家庭减免租金。积极推进“平安钟”建设,全面完成500户孤寡老人、特殊人员平安钟安装调试工作。

打造优质教育品牌。继续推进教育综改二期工程,如期完成今年的改造任务。加快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力争年内80%的公办中小学达到规范化学校建设要求。继续推进示范性高中建设,年内完成3中等5所学校的终期督导验收。深入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加快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完善激励机制。

上半年国企工会总结范文6

 

一、关于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的五大特点

 

一是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势头开始放缓。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1%,增速同比加快3.7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6%,增速同比加快10.6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19.6%,二季度增长15.9%;4、5、6三个月环比分别增长1.03%、1.09%和0.72%。轻、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6%和19.4%。国务院节能减排电视电话会议之后,各地区加大了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速由一季度的19.6%回落到17.2%,其中6月份增长11.8%,比上月减缓4个百分点,回落速度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快1.2个百分点。

 

二是企业经营状况继续好转,中小企业行态势改善。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54万亿元,同比增长81.6%,其中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42.4%,销售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4.62%上升到6.07%;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达到8651万人,同比增加540万人。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7%,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快1.1个百分点。1-5月,规模以上中小型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72.2%;吸纳就业人数达到6673万人,增长7%。

 

三是内需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外贸出口加快恢复。随着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内需市场潜力不断释放。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3%。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内销部分增长34.9%,占全部销售产值的比重达到86.9%,比2009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3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3.1%,其中出口、进口分别增长35.2%和52.7%。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8.4%,比2008年同期增长8.5%。消费品工业、电子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分别增长21.9%、30.2%和29.2%。

 

四是工业投资结构有所改善,中央财政技术改造专项进展顺利。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增幅同比回落6.7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4.9%,同比回落4.4个百分点。“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得到较好控制,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增幅由去年同期的25.6%回落到16.3%。技术改造对优化工业投资结构作用增强,2009年中央财政下达的4441个技术改造专项贴息补贴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6326亿元,截至5月底完成投资3443亿元。2009年技术改造结转项目投资计划全部下达,安排专项资金43.22亿元。

 

五是结构调整取得进展,节能减排扎实推进。上半年,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涉及的9个工业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9%。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0.9个百分点。电子制造业、国防科技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4%、20.6%,分别加快21和10个百分点;电信业和软件业务收入分别增长5.9%和29.1%,分别加快3.6和6.4个百分点。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推进。上半年,东中西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6.7%、20.7%和17.6%。工业节能减排取得进展,部分“两高”行业落后产能加快淘汰。前5个月电厂火电标准煤耗、吨钢和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分别下降1.9%、2.7%和1.1%。二季度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扭转了一季度的上升态势。

 

二、关于下半年工业经济要突出抓好的六项工作

 

当前,工业经济正处在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根据目前情况预测,下半年增速略高于10%,全年增速可达到13%左右,年初提出的11%预期目标可以完成。下半年,全系统要继续落实好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的完成,为“十二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是加强工业节能减排。节能减排重点在工业,难点也在工业。“十一五”前四年,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20%。根据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十一五”前四年单位GDP能耗下降了15.61%,今年单位GDP能耗需下降5%左右,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还须下降7%。今年上半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召开了工业系统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进行了动员部署和任务分解。各省区市及时分解目标任务到地市、县和企业。要充分认识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的紧迫性,下更大力气做好下半年工作。

 

二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是解决工业领域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必须痛下决心,落实措施,坚决完成任务。一要严格工作进度。尽快公告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二要严格落实政策。加快完善淘汰落后产能界定标准,认真执行环保、能耗、安全、质量、土地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对未完成任务地区和企业的行政处罚力度,实行区域限批。三要加强督促检查。四要坚决防止落后产能转移。同时,继续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强行业分类指导。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等行业为重点,分类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三是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今年以来,围绕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力抓好国发36号文件的贯彻落实,会同财政部下达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7.7亿元,有关部门出台了16个配套文件。山东、河北、海南、黑龙江、吉林、上海、广东、江西等出台贯彻落实的实施办法。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中小企业度过了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困难时期。目前还要着力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融资难,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受到不公平待遇,用工紧张、人工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过快上涨,创新能力不强、产能过剩、资源利用率低、生产工艺落后等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协调,帮助小企业克服困难。突出解决融资难问题,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要按照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要求,推动有关部门研究提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垄断性行业和领域的具体措施,尽快将有关政策落到实处,营造有利于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要加强引导中小企业加快结构调整。要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此外,要会同统计等部门抓紧修订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争取年内颁布。

 

四是持之以恒加强工业质量品牌建设。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措施,持之以恒地抓好质量品牌建设。一要加强产品标准和对标达标工作。重点对比分析国内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的差异,推动重点行业、重点产品提高采标率,稳定提升产品质量。二要鼓励企业运用新技术研发推广适应不同需求的新产品,引导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升级。抓住3G发展、三网融合、新能源汽车发展等新机遇,开拓新型消费领域。三要开展创建自主品牌工作。以家纺、服装、家电、汽车等行业为切入点,推进自主品牌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行业和产业聚集区培育区域性、行业性品牌。研究出台指导工业产品品牌建设政策措施。四要开展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部际协调机制。加强对黑龙江乳制品、河南省肉制品加工企业试点的指导,开展示范推广,扩大到其他地区、扩展到其他产品。制定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通用要求和企业诚信评价准则,切实推动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工作。五要推动工业产品质量信誉建设。抓好六部委关于加强工业产品质量信誉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落实,研究规范我国工业产品自我声明的实施意见。督促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通过开展“提高工业产品质量示范项目”和“质量兴业”等活动,促进地方和行业质量进步。

 

五是扎实推进三网融合。去年以来,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广电总局拟订了三网融合总体方案和试点方案并经国务院,第一批12个试点地区(城市)名单也已公布。要落实好三网融合总体方案和试点方案的部署要求。要积极稳妥抓好试点,探索有效的业务运营模式,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要加强规范和引导,推动试点示范。要积极引导三网融合与信息化工程和行业应用相结合,带动相关技术、产品、软件的研发和生产,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发展。同时,继续推进信息网络的发展,加快3G和TD发展,大力推进城乡宽带网络、宽带业务应用,推进物联网发展,推进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等核心产业布局与重点项目建设。

 

六是切实维护网络与信息安全。在加快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展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国家丁业和信息化部是互联网行业管理部门,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做好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三、关于谋划“十二五”要把握的六个重点

 

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各项规划,对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具有重大意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完成了45项重点课题、42项一般课题和11项部省合作课题,为规划编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研究提出了部规划的框架体系,各项规划编制正在按计划开展。各省市也都在研究制定本地区的“十二五”规划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各项规划编制中要重点把握好几个重大问题。一是明确“十二五”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的发展思路和规划框架体系。二是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统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五化”的关系。三是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五是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体系和生态体系,提高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六是着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四、关于做好下半年工业经济工作要注意的五个问题

 

第一,要加强形势跟踪分析研判。第二,要攻坚克难狠抓重点工作落实。第三,要把握工作的渠道、切入点和着力点。第四,要创新和改进工作方式。要坚持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务公开,加强重大问题研究,管好规划、管好政策、管好标准,加强行业指导,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社团的桥梁、纽带和支撑作用。第五,要抓“三定”职责到位,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目前各省机构改革基本完成。要进一步落实“三定”规定,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磨合,促进各项职责到位。要加快转变职能和管理创新,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集中精力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管好,依法履职,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

 

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效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圆满完成全年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