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自然的作文范例6篇

走进大自然的作文

走进大自然的作文范文1

【关键词】朗读率先垂范情景创设张扬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低年级学生应该培养他们的写话能力,要让他们学会“写自己想说的话。”作文就是写话,把要说的写下来就是文章。然而,事实上,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已成为一种普遍性。低年级没有专门的作文课,但是,只要抓住契机,提前起步,说不定就在您引领着孩子“走走”、“玩玩”之间,已帮助孩子轻松地步入了作文的快乐殿堂。

一、走进大自然,给孩子一泓文思的清泉。

有人说写作,需要有一双智慧的眼睛,一对灵性的耳朵和一颗善感的心灵,然而,现在大部分孩子单调的生活怎能诱发孩子表达的冲动与灵性呢?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要经常带着孩子亲近大自然,在那里,他们或许会有,春天里,发现“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惊喜;会有,夏天里,大树下“听取蝉声一片”的情趣;会有,秋天里,领略“满城尽是黄金甲”的壮观;会有,冬日里,发出“一片银装素裹”的赞叹。尽管,他们的赞叹是那么与众不同:

今天,老师带着我们到校园里找春天,远处的小草嫩绿嫩绿的,真美呀!我赶紧走过去,想仔细得瞧瞧它们?咦?小草怎么不见了,是不是它们也会害羞,偷偷地把小脑袋钻到泥土底下去了。

今天,我们拉着老师来到树荫下跳皮筋,瞧,她不停地跳动着,那白色的高跟鞋不时发出“咚咚咚”的响声。惹得树上的蝉也使劲地唱着,好像要比一比到底谁的嗓门大。

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有一个眩妙的世界,他们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只要你弯下腰认真地倾听,你就会感受他们的鲜活可爱,领略他们那份独特的率真,独特的美丽。

二、走进生活,帮孩子定格生活的精彩。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丰富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想讲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诉自己想诉的情。

首先,利用群体活动开拓学生空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教师要善于捕捉活动过程重的兴趣点、动情点,兴奋点,上学期,我们学校大课间活动搞得红红火火,丰富多彩,我就利用这一活动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大课间上的“袋鼠跳”,让他们说自己是怎么玩的,当时的心情怎样?观看的同学有什么反应?因为是自己的亲身体验,又感受,有体会,自然能写得生动有趣:

随着悦耳动听的音乐声,我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一样来到操场上。今天,我们要玩得游戏名字叫——袋鼠跳。第一个上场的是明明,只见他把自己的双脚伸进一个红色的口袋里,用力地提起袋口,轻松地向前蹦着,真的像一只快乐可爱的小袋鼠……大家见了,都跃跃欲试。轮到我跳了,我连忙提起袋子用力向前一跃,哈,用力过猛,让我摔了个四脚朝天,嘿,一点也不疼,我赶紧爬起来,在小朋友的加油声中,我终于跳到了终点。

读着读着,我们分明看到了一只憨厚可爱的“小袋鼠”,正满头大汗地向我们蹦来。

可见,如果教师很好地帮助学生摄取了生活中的素材,那么生活的“源泉”已经把他们的小脑袋塞得满满的,他们就不愁无话可说了。

其次,开展各种活动,捕捉生活中的点滴。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这学期,我组织学生进行了“爱的体验”系列活动:三八妇女节的时候,为妈妈献上一束鲜花,亲自对妈妈说声:谢谢您,妈妈。利用“五一劳动节”学做一样家务劳动。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许下自己节日的愿望,为家人表演一个节目……这样的活动,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既体验了过程,又在自己的舞台上释放了激情。他们总是会在活动的第二天,绘声绘色地讲述各自的亲身体验,然后选取最美好的语言动笔书写,从而生成了各自的精彩。

英国教育家洛克也说说“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因此,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决不会提高的。我们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

三、走进文本,让孩子张开生命的翅膀。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课堂是孩子学习的主阵地,因此,我们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在文本中掘取写作素材。

1、仿写

模仿是孩子写作的基础,苏教版的教材都是经过许多专家精心挑选的,都是孩子仿写的经典范例。如学习《问银河》时,我就让学生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也来学一学作者,也来问一问银河,于是,新版的《问银河》就诞生了:

银河呀,在你清澈的河水里,有举着双钳的螃蟹吗?有会喷墨汁的乌贼吗?

银河呀,在你宽广的河面上,有在你宽广的河面上有雄伟的苏通大桥吗?桥上能通磁悬浮列车吗?

银河呀,……

2、续写

低年级语文教材,童话故事较多,这类文章往往情感意蕴丰富,留白的空间较大,结尾都给读者留下了思考余地,值得咀嚼品味,在教学这类文章的时候,我总是在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在角色体验中批文入情,在故事的留白处进行续写训练。

走进大自然的作文范文2

一、走进生活

走进,不是只身处于某个环境中。走进,是心灵的呼应;走进,是思维的融入。要让孩子走进生活,需要什么?需要激情。不仅仅以写作文为目的,不仅仅以完成任务为目的,真诚地邀请孩子来参与生活。参与家庭生活:讨论家庭大大小小的决定,出谋划策;承担家庭琐琐碎碎的劳动,力所能及;参与家庭时时处处的交流,各抒己见。参与社会生活:看新闻,读报纸,听广播,多多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认识更多的人,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丰富感知。参与学校生活:雏鹰假日小队活动、班级管理小干部、兴趣小组生活等等。教会孩子玩,带着孩子玩,到野地,到田间,到闹市,到新城区,到动物园……编彩蛋网,跳牛皮筋,包水饺,吹泡泡……心活了,脑活了,嘴就活了,手也就活了。

二、游走生活

游走,表现的是一种不急功近利的心态,一种欣赏的心态。让孩子充满情趣地在生活中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身体触碰,用心灵感受生活,他们就能发现别的任何人都发现不了的、属于自己的东西。游走,表现的是一种随时随地、不拘泥于形式的体验生活的方式。游游走走,看看想想,说说玩玩,出出进进,孩子就会养成体验生活的习惯。

(一)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

作为南京人,夫子庙灯会很多小朋友都去过。没有看过夫子庙灯会的孩子会用“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小吃摊前热火朝天”、会用“有的……有的……”这样的词语和句式来形容灯会的人多。真正去过灯会,或者看过新闻的孩子们才真正知道,那不是“三个”“五个”能够形容的,而是“无头无尾,人的山、人的海”,更不是“有的人拿着兔子灯,有的人拿着荷花灯……”这样的句式结构能够表现出来的律动,而是“比肩接踵,根本没有一点空隙可以透出一点点的亮光,更不要提拿着花灯优哉游哉了……”

观察是多么重要,不轻易相信别人的文字,看得越仔细,世界就越能被你认清。当然,观察,不仅仅是看,还有很多种不同的触摸世界的方式。不同的水果,学生们常常用“又香又甜”来形容,但仔细辨别,却发现各是各的滋味。真正深入观察与凭空想象,差距何等之大!不看,不摸,不亲身经历,很难写出真正感动人的作文。

(二)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生活

有很多事情,每个人都曾经历过,但是我们不曾用心感悟过它。作文写得好的孩子,是在生活中善于感悟的人。什么是“悟”?就是从事情中去体会,用心灵去呼应,去联系自己的生活,越过事情的表面,往深层次再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就是要逐步培养起自己对生活的悟性。

比如,每个同学都看过母亲的眼神,但是,大多数孩子没有用心感受过。我让孩子看看妈妈的眼睛,充满情感地看,充满感恩地看,联系妈妈平时做过的事情看,一定能想到很多,感受到很多。在经过用心感悟后,有个学生这样描述:“每个星期天,我去上学,妈妈都要帮我背上书包,撩起我滑落的头发,为我拢到耳后夹好,然后温柔地看着我,为我开门。我下了楼,抬头总能看到小房间的窗户口,有妈妈那深情的眼神,一直等待着我的出现。当我出现的刹那间,那眼中,应该是笑着的吧。等我从单元门绕到通往车站的马路上,我分明又看到母亲已从小房间跑到了阳台的窗口,依然长久地等着我,等着我在另一个她能看到的地方出现。那眼神,是那么长久,那么平和,那么震撼我的心,让我明明知道母亲在看,却不敢回头……”

将看到的,经历到的,传递到内心去,用自己的内心感受,联系最近思考的问题,发生的事情,联系自己的心情,用心地体会一番,这就是感悟了。这样,生活中的种种事情,就内化成自己,进而成为写作的素材了。

(三)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生活

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我们要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思考。说到黄叶飘落,你会觉得它像什么?不站在树下看黄叶飘飞,就永远只会觉得黄叶像蝴蝶飞舞。殊不知真正的黄叶飘零,极少像蝴蝶,看过的孩子们说像飘飘悠悠的小船,像被抛弃的孩子,像喝醉了酒的翻着筋斗的孙悟空,像闹腾了一晚的戏剧院忽然散场……

冬日的校园,屋后有一棵老松树,露出树顶,耷拉着一角,也许太老了。看一看,它就是一棵普通的老松树。有的孩子看着看着,说它是一只苍鹰,落在屋顶,凝视校园,我再看,哦,那居然的的确确就是一只鹰。以后每人校园,看到那只鹰,有时竞发现它正欲振翅高飞,孩子说,那是因为春天来了。这就是孩子的眼睛,就像两岁的孩子会把猕猴桃说成是土豆一样。就是要让孩子感受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趣。

我曾经带孩子感受过各种自然现象。风,看不见,摸不着,是最难体会的一种自然现象了。我把孩子带到操场上,让他们闭上眼睛,用心体会,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还记得德芙巧克力的广告吗?有的孩子说,如牛奶般丝滑的感受;有的孩子说像一层很薄很薄的纱,先把“我”从前往后包裹起来,然后,又轻轻地放开;有的孩子说,像调皮的精灵,在跟“我”捉迷藏……同样的风,每个人却有着不同的感受,这才是真正的作文,有个性的作文。

三、走出生活

走出生活,借助最合理的方式将生活最恰当地表达出来,才算完成写作。那么走出生活,我们该教会孩子什么呢?

我们常常听到“孩子的作文可以不必拘泥于任何形式”这样的讨论。孩子的作文或活泼,或优雅,或俊秀,或朴实。有一句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但是,无论是浓妆,还是淡抹,都是有方法的。而这些方法,靠阅读,读作文选,或者读散文小说,长时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系统的学习,边学边练是很有效的途径。

作文教学中,在学生有话可写。在有话想说的基础上,我们不但需要教会学生用词、造句、构段、谋篇、命名等有一系列技能技法;同时也要注意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如有的孩子善于引用,在作文中常常引用一些成语、俗语、格言、警句、名人名言等,值得肯定;有些孩子善于描写,能够采用各种修辞手法,值得肯定;有的孩子语言平实,善于描写内心,对事物有自己的感受,也很有潜力。所以,让孩子常常徜徉于语言文字当中,孩子自然会汲取一种或者多种他们自己欣赏和易于学习的语言表达习惯。

走进大自然的作文范文3

关键词: 小学作文生活化观察体验再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情感。”实践证明,要改变学生作文无兴趣、无内容、无自我的现状,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观,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感知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

1.接触自然,观察生活

1.1留心周围世界

在教学中,我们要教育学生留心周围世界,只要多一个心眼,校园内外总有许多可写的东西。如,红花绿叶中的教学楼、蓝天下飘扬的国旗、草坪球场上活蹦乱跳的同学、盘旋鸣叫于花树间的小鸟,以及修理工顺着脸颊下淌的汗珠、售货员甜甜的笑容、工地上繁忙的场景等。

1.2走进自然生活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学生心情愉悦,爱美之心油然而生,那初升的太阳、辽阔的田野、清澈的小河、无名的小花,都是大自然精心为学生准备好的丰富的题材。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机会,带领学生走进自然生活。对于农村学生,教师可指导他们自觉地观察农村的田园景色,桃李杏梨的生长变化,鸡猫狗兔的生活习性等;对于身在城市的学生,可利用丰厚的物质条件,与家长配合,带领他们游山玩水,参观名胜古迹、博物馆、科技馆等。教师引领学生走进自然生活,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知识天地,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从而让学生在深入阅读,感受自然、社会这部“大书”的同时,真正让作文课走向生活。且看同学们在观察“金银花”后的作文片断:“金银花挨挨挤挤、亭亭玉立于枝头,显得十分精神。有的还是花骨朵,绿中透白,像一根根小豆芽,两两对生,像一对可爱的双胞胎;有的含苞欲放,银光闪闪,像一群紧抿着嘴的小姑娘;有的完全绽放,像一只只小喇叭挂在枝头。纯白的金银花不夹一丝杂色,如白雪,似纯银,花朵欣长而高贵,如玉琢冰雕般玲珑剔透。然而,白花丛中还有几朵金黄色的小花,灿烂、夺目,给人以富贵、祥和的感觉。多么奇特的花呀!一株金银花上,有‘金’有‘银’,这大概就是它名字的由来吧!”

2.走进社会,体验生活

2.1加强群体交往

学生在生活中除了学习还有与同伴、与老师、与成人等交往的活动体验,而与他人交往活动的过程,不仅是其良好个性品质形成的过程,更为其写作储备了丰富的心理描述和人际交往活动的素材。如,让学生写信邀请外地的亲戚到家里作客,而这个亲戚又从来没有到过他家,就此指导学生在信中尽可能地写明白自己的家庭地址,以及如何乘公交车、下了车向朝哪个方向走、他家门前有什么标志等。通过如此实在的言语交际活动,学生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和与别人交往的能力,充分实现了让学生走向社会,利用语文为社会服务的教学目的。

2.2开展社会实践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优化学习环境,可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产生深刻的体验,引入作文的源头活水。例:学习完课文《特殊的葬礼》后,教师可及时组织学生调查家乡的环保现状,观察、分析家乡的水资源污染情况,查找污染源等调研活动,以真实的事例、具体的数据让学生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必须保护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否则,人类将走向毁灭的事理,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此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开展以下活动:慰问孤寡老人、给幼儿园的小朋友讲自编的故事、访问名人、当语言文字小医生、设计广告词、写环境绿化问题的作文、写贴春联等。同学们有的帮叔叔阿姨站柜台,有的去幼儿园做小老师,有的去车站卖报……学生置身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因好奇而跃跃欲试,因亲身体验而了解社会,真正品尝到酸甜苦辣。

3.立足课堂,再现生活

作文的本真就是“本色、真实”,是生活原生态的“诚信”展现。然而,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不少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甚至厌烦,究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一定的写作素材。但教师如能立足课堂,巧抓契机,通过创设学生亲身实践的活动情境,真实再现生活中的喜、乐、惊、惧、狂等独特情感体验,让学生先活动后作文,教学效果就会大不相同。如在教学《意外的结局》一文时,教师出示一只装饰精美的纸盒,然后提问:“在这只盒子中装着老师最喜欢的神奇宝贝,请同学们猜猜是什么呢?”此刻同学们心情很急切,但教师并未及时揭示真相,而是连续请多位学生上台察看,并要求他们守口如瓶。一个又一个的悬念使得学生心里的疑惑加剧,迫切的心情更加强烈。接着,教师让学生把自己心中的强烈感觉向同伴倾诉,在群情激奋中,大家一起揭开这个谜底:一面镜子,里面映着学生自己的笑脸。此时,教师及时抓住时机,布置作文小练笔:要求学生以同样的题目,写出事情的经过,着重写出自己那种独特的心情。如此教学设计,既能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又能贴合课文的实际,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总之,生活是作文不竭的源泉,文章是生活的反映,是个人积累的再现。语文教师只有树立“先生活后作文”“作文即是生活实践”“生活引发创造”的教学思想,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让生活之泉源源不断地流进学生的心田,在学生的这片沃土中才能结出丰硕的写作果实。

参考文献:

[1]杨秀槐.让孩子的作文充满童真童趣――谈小学作文的成人化偏差及对策[J].广西教育,2001,(10).

[2]周泓.小学生写作能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

[3]李雅琴.把握课程标准,探索作文教学新途径[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

走进大自然的作文范文4

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提升自办节目质量的助推器

基层广电媒体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宣传报道实践者,都想使自己所办的节目好听、好看,有理想的受众,有不错的收听、收视率和市场占有份额,进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但是因为多种原因,基层广电媒体走基层“灯下黑”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一座座地标式的大楼竖起来了,可从业人员却离真正的基层越来越远;一台台现代科技设备装备起来了,可自办节目却越来越缺乏生气。原因到底在哪里呢?业内人士有一些基本共识就是:深入基层不够,离“三贴近”要求还有差距;作风浮躁,职业精神倦怠;文风呆板,缺少群众喜欢的语言。现在,中央五部门联合部署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是一场“及时雨”,完全契合基层实际。按照中央五部门部署要求,认真搞好“走转改”活动,对解决上述问题、促进广电自办节目好听、好看,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推力。

(一)走基层:做到“一身汗水两腿泥”,方能“脚板底下出精品”

源头有“活鱼”,基层天地阔。老百姓听广播四五十年、看电视二三十年,对广电媒体倾注了关爱和信赖,他们希望从广电媒体中听到看到政府各种利民、惠民、富民的利好消息;期望从广电媒体中获得有用的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和各种政策法规解读;盼望从广电媒体中得到各种愉悦和欢乐;也企望学习、参考各种他们认为对自己有启迪作用的典型。而这一切,都不是温室里培育的玫瑰,花盆里栽种的翠松。浮在上面泡“文山会海”,呆在台里靠从网上报上抄摘,是不可能采撷到“带露水的鲜花”的。基层和群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节目创优之根。不到基层去,总隔着玻璃窗,总是靠电话咨询采访,眼睛就看不清,耳朵就听不明,甚至会偏听偏信乃至出现虚假新闻;不到基层去,闻不到泥土的香味,从材料到材料,从网上到网上,思考就不可能深入,观点就难以出新;不到基层去,语言就会干巴、老套,表达就不可能到位,更不可能贴切、生动;不到基层去,群众冷暖不相知,爱怨不同情,感情就不可能投入。其结果就必然会使群众觉得广播节目不好听、电视节目不好看,最终也就必然会断开关键、摁遥控器离你而去。理智的广告客户也不会向收听、收视率低迷的媒体节目投放广告。没有市场的自办节目即使勉强维持,也坚持不了多久。因此,地方广电媒体的编辑记者,只有坚持走进基层,走进县乡镇村,走进厂矿企业、社区、学校、卫生院所和文化馆站,不怕“一身汗水两腿泥,不畏脚板底下磨起泡”,才能把握时代脉搏、拓宽视野胸襟;才能真正了解下情、了解民意,了解群众的喜怒哀乐;也才能写出、拍摄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广电节目来。

(二)转作风:接“地气”才能有“灵气”,“俯下身弯下腰”方可心贴心

基层广电媒体的从业人员按理说对基层情况不算很生疏,对基层群众也应该有一定的感情。但是,由于不少年轻从业人员从家门到校门再到工作单位大门,很少参加社会实践,养成一种心态浮躁、作风懒散、精神倦怠的不良习惯,有些人甚至怕吃苦、怕费神、怕恼人,从网上摘稿得心应手,自己写稿却东扯西拉,抓不住要领。常言道:“接地气才能有灵气,俯下身才能心贴心。”不到基层去与老百姓沟通,就不可能听到百姓的心里话,感受不到群众盼富情。即使下去了,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也了解不到基层的真谛。以这样的作风所采制的广播电视节目,当然不可能达到好听、好看的要求。因此,我们只有“俯下身弯下腰”,贴着基层的“地皮”,接着本土的“地气”,才能从车间中、田野里感受百姓情,在同吃同住同劳动中与人民群众心贴心。贴得越紧,交情越浓,所采制的节目才能因深入而生动,因真切而感人,因朴实而传神,因独特而被上级台采用或在节目创优中获奖。

(三)改文风:注重“短、新、实”才能远离“假、大、空”,说真话才能为报道添魅力

长期以来,基层广电媒体的新闻节目因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份量太多,成就报道因概念和数字太多,民生报道因事故和灾难太多,法制报道因图解政策法规太多等原因,养成了新闻从业人员写稿动辄摘领导讲话、抄会议材料、查网上资料等思维定势习惯,写出的稿子、生产出来的节目语言干巴巴,刻板生硬,标题口号化,写作公文化,有时前后导语还充满官话、套话、大话,群众听多了、看多了产生“审美疲劳”,不能入脑入心。其实,各级新闻主管部门一直强调要“三贴近”,再三告诫新闻工作者写稿要“短、新、实”,可因缺乏制度约束、缺乏经常的持续不断的业务培训,导致“假、大、空”现象屡禁不止,“短、新、实”凤毛麟角。尤其是一些长消息和专题片,套话连篇,冗长空洞,干瘪枯燥,索然无味;一些文艺节目追求另类、离奇怪诞,打情骂俏,语言粗俗;一些典型报道随意拔高,虚假不实,胡乱定性,夸大其词。这样的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受众当然认为不好听、不好看。广播电视新闻是最讲究短小精悍的,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半个小时信息量达30条左右,其中还有几条较长的重要会议和中央领导活动报道及重大主题报道、典型报道,一般的信息报道却只有几秒、几十秒钟,而且语言都很精准通俗。我们基层广电媒体应该向央视学习,努力倡导清新的文风,多到群众中去学习群众语言、熟悉群众语言、善用群众语言,规范广播电视报道的使用语言,用清新朴实、明白易懂、生动鲜活的语言风格来增强广播电视报道的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作风决定文风,文风反映作风。唯有深入才生动,唯有朴实最能扣动受众心弦。用群众语言来改进文风,人民群众就自然会爱听爱读爱看。

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优良传统亟带重新挖掘

新闻报道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新闻工作者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这个道理基层广电媒体的从业人员绝大部分人都早已知晓,也知道“走、转、改”是新闻战线的优良传统。可是在社会浮躁、不少人急功近利的背景下,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被一些人淡忘。

(一)重“效”轻“绩”,为了拿积分,不愿走基层

现在事业单位都实行“绩效挂钩”改革,以往那种按行政级别按职称拿工资报酬的情况逐渐被“绩效挂钩”所取代。在基层广电媒体,薪随岗变,生产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都按件积分付酬、优稿优酬。下基层、跑农村,耗时费力,采制一档节目要花很长时间很多精力。虽然好稿有优酬,但因改革未到位,差别不大。于是,有些人为了多拿积分多得报酬,就呆在台里靠摘网闻,抄报纸、录领导讲话、剪会议材料、打电话采访录音做广播新闻;靠跑会议、跟领导录活动、泡开工、开业、竣工、剪彩现场、用资料图像做电视新闻。这些人认为这样“一天能生产几条新闻,而下基层几天只能生产一条新闻”,出于多得报酬多获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忽视稿件质量,重“效”轻“绩”,不愿下基层吃辛受苦“抓活鱼”、做好稿。

(二)重“上”轻“下”,为了让领导满意,不肯走基层

广播电视节目容量有限,就是一档20分钟的新闻节目,除去片头片花和垫乐、同期声,容量也就4000字,而现在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的会议和领导活动仍然很多,大小会议活动都直接通知媒体派记者参加,甚至是有些领导不见扛摄像机的记者不宣布开会。媒体不派记者要挨批评,派了记者就要报会议和领导活动,这样就占了很多容量。于是,有些记者为了让领导和领导机关满意而忽视了让基层群众满意。重“上”不重“下”,平时不肯走基层、下农村。不“走”下去也就谈不上“转作风、改文风”了。

(三)重“数”轻“质”,为了降低成本,不能走基层

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成本要远远大于纸质媒体,尤其是电视节目,摄录剪编设备及播音室、演播厅、各种灯光、音响等,都是高科技高投入高消耗的“三高”行业消费。如果再加上走基层的车油费、过卡费、住宿费、餐补费等等,生产一档电视节目比采编一版报纸所花成本要多若干倍。于是,有些基层广电媒体只注重稿件数量,填满空档,而忽视稿件质量和传播效果。为了节约成本,控制了采访车辆,削减了差旅补贴。再加上走基层采编的好稿报酬高不了多少,使得新闻从业人员不能走基层,“走”了个人也不划算。这便从运行机制上制约了新闻从业人员走基层。下不去、浮在上面,也就自然会出现作风、文风上的种种问题。

(四)重“企”轻“农”,为了图方便,不想走基层

“基层”这个概念比较宽泛,进社区、下企业叫“走基层”,下农村、下湖下海也叫“走基层”。

相比之下,下企业是“点对面”的采访,企业大多在开发区和园区,离城不远,相对方便,可以叫被采访对象派车接送,也能在企业接受招待。而下农村、下湖、下海是“点对点”的采访,路途远,艰难多,身上要出汗沾泥巴,采访突发事件和下湖、下海弄不好还会有些危险。于是,有些媒体从业人员就重视企业而轻视农村,为了图方便、快捷而不想去农村。不接触最基层的农民朋友,也就不可能与农民心心相印,不可能采访到鲜活典型和学到生动的语言。

(五)重“利”轻“责”,为了创优获奖,不常走基层

广电从业人员都十分重视节目创优评奖,能被评定上政府奖项,不仅在本单位有奖励,而且还能申报更高一级的专业职称。而要想在节目创优中获奖,呆在上头采制会议和领导活动是不可能的。只有走进基层,广泛调查,选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题材,精采细做,反复打磨,才有可能获奖。但有些人重利益轻责任,创优时能下基层,而平时大多时间却不下基层,仍热衷于跑机关、泡会议、编材料,作风漂浮、文风呆板,使得节目质量长期没有提高。因此,我们基层广电媒体的从业人员,平时务必要常走基层,使“三贴近”变为“常贴近”。

三、“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重在深入实践

“走转改”活动的滚滚热潮,已漫卷全国,这项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生命力也在实践。我们基层广电媒体如何将此项活动制度化和常态化,如何确立长效机制,将要我“走转改”变成我要“走转改”,将“走基层”转化为扎根基层、设点联系长驻基层、更好地为基层服务。真正通过“走”的途径,实现“转”和“改”的目的。

(一)扎扎实实自上而下深化学习讨论,从思想深处切实解决好“依靠谁、我是谁、为了谁”的问题

中央五部门提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意见,是以往“三项学习教育”的继续,它的目的是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牢记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三贴近”的工作原则,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中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坚持正确导向,更好地反映人民心声、通达社情民意,不断提高新闻传播质量水平,树立新闻单位良好形象,更好地为“十二五”大局服务。我们基层各级各类新闻单位务必要认清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媒体融合时代的特殊性,学习教育不能“以文件传达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更不能“文件发了、会议开过了,此后就不了了之了”。“转作风”首先要从媒体领导转起,要在媒体内部转变学风。学风不转,上级文件精神吃不透,“依靠谁、我是谁、为了谁”的问题解决不好,内部从业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内在的迫切要求,那永远走不出“轰轰烈烈走过场、认认真真骗上级、安安稳稳走老路、平平静静陷困境”的怪圈。因此,现阶段要按照中央五部门的部署,联系本地本媒体实际,认真制定好活动计划,细化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整改。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走、转、改”活动抓好,抓出成效。

(二)建立完善的有利于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制度与机制,使“走转改”成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追求

制度、机制对推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至关重要,制度除了约束、规范功能外,还能产生动力、活力。比如说,怎样才能把体现党和政府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与民生、法制报道各占多大比例,记者走基层该有哪些激励措施,各类稿件考核如何定分计酬,对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假、大、空”稿件该有什么问责措施,对故意疏远群众、淡漠群众、游离于群众之外、凌驾于群众之上的新闻从业人员怎么处罚,在职称评定、提拔使用、优秀先进评选和名编辑、名记者评选等方面如何体现向“走转改”业绩突出的人员倾斜等等,都应该建立健全明确的制度和量化考核机制,真正建立奖优罚劣的工作环境,有好制度好机制,记者就会踊跃走基层、尽心尽力转作风、改文风。

(三)经常开展一些有利于“走转改”的业务培训、新闻行动和主题活动,尽可能地多采用直播和连线报道,促进“走转改”落到实处

现在,基层广电媒体的从业人员“80后”、“90后”的人数较多,媒体要选择资深记者、百佳记者和阅评专家有计划地对年轻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以老带新,以师带徒。还可以组织一些“走基层头条新闻竞赛”、“走基层谈感知专题演讲比赛”、“走基层沿海行、国道行、乡村行等大型新闻行动”、“走基层语言集粹展览”等活动,还可以请市民代表来电台电视台为编辑记者上课,请农民代表评节目等方式,帮助编辑记者把基层当课堂,把群众当老师,多写百姓故事,多为人民放歌。尤其是帮助年轻编辑记者学会仰视大众,增进群众感情,深入群众一线,学习群众语言,提高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本领。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走转改”的好传统就一定会得以传承。另外,直播和连线报道是广电媒体的强项,到基层去直播,与台里连线,从形式上就能保证沉下去,与群众面对面报道新闻。

(四)建立基层联系点,广泛开展蹲点调研活动

基层广电媒体要在本地区选择一些好、中、差的联系点,组织编辑记者结合栏目定位和特点,认真调查研究群众生产生活的新情况、新变化,通过与当地群众结对子、定点帮扶、双向互动、建立健全和培育通讯员队伍、实施报料有奖等方法,促使从业人员多走基层、常住基层,转变作风、改进文风。

(五)加强城际间的合作交流,扩展走基层的范围

走进大自然的作文范文5

梅州台是一个地级市台,践行“走转改”自然和“你幸福吗”、“你文明吗”之类的主题有所不同。市级台践行“走转改”就必须结合实际,立足本土,以共通的精神激发个性的创作。梅州是客家文化之故乡,梅州台决定从这个角度入手,联合各客属地区电视台,共同打造了一档大客家文化类专栏节目――《这里是客家》。

节目形式大胆创新

“走转改”活动的核心是“变”。变作风,变观念,反映到节目上,就是要有创新。《这里是客家》在节目形式上与以前的同类节目有了较大的改变,节目题材的选取不再局限于梅州地区,而是除梅州各县(市)外,还涵盖了闽、粤、赣及广西等客属地区,尤其是梅州周边的客属地区,如惠州、龙岩、赣州等市。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去做节目,才能真正走到基层,转变一个电视台为某级政府服务的僵化思维。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体现节目的大客家精神,栏目设置了各地区的多名主持人,他(她)们分别使用其当地的客家话口音主持节目,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电视荧屏,使节目更具有当地的韵味,让电视观众更深切感受到具有当地特色的风情民俗,同时,还强化了客属地区同行之间的交流,增强了市县之间的紧密合作,将“走转改”的成果和气氛借助节目合作扩散开去,形成强大的整体气场。客家语拉近客家人

关于方言节目的争论,笔者不作太深入的讨论。但人所皆知的事实是,一个电视栏目的语态关系到它对于观众的亲和力,是其能否走人百姓心中、是否具有观众缘的重要因素,这也是“改文风”的体现。梅州台作为一个地方电视台,天然地具备重乡情、接地气的特性,无论选题上还是内容上,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透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包括节目语言的选用。《这里是客家》以客家话播出就充分践行了“走转改”精神,让客属地区的人看到节目后倍感亲切,一下就拉近了观众与栏目的距离。

节目题材取宝民间

截至2012年10月底,《这里是客家》栏目已播出380多期节目,内容包含了客家古建筑、客家美食、客家历史文化名人、客家传统手艺、客家民俗节日活动等。这些节目全是从闽、粤、赣及广西等客属地区挖掘而来,在展示客家文化的丰富多彩的同时,观众们还能感受到客家文化扎根底层、代代相传的顽强生命力。

栏目收获好口碑

《这里是客家》因其贴近百姓、作风平实、内容亲切,很快成为梅州台的另一个收视热点,形成了梅州一套有“820”(即《民生820》,是梅州地区收视率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大的民生节目),梅州二套则有“920”(晚上9:20分播出的《这里是客家》),得到观众的高度评价。在通过广东台、中央电视台、中央电台等平台对海外播出后,成功辐射到全球范围内的客家人;还有国外电视台主动要求播出该节目。梅州台地处客家核心地区,制作的客家题材节目不在少数,但多数流于平庸,泯于众人,少有被观众记住的作品。《这里是客家》能收获这么大的反响,跟“走转改”带来的理念转变有莫大的关系。

团队与合作的培养

笔者认为,“走转改”活动必然要落实到一大批贯彻此精神的节目上,但是忠实于“走转改”而制作节目,并不是“走转改”的全部,也不是最终目的。就《这里是客家》而言,除了节目本身,制作的过程还有另外两个更加重要的收获。

第一是队伍得到了锻炼和培养。首先培养了梅州台团队懂客家、爱客家的情感。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与意义正在于发现并串起生活中种种有价值的事物,使之彼此聚合成一串串闪光的珍珠,呈献给社会。通过《这里是客家》这个栏目使得做栏目的记者、编辑、摄像、主持人更加了解客家文化,他们有的出生在客家,有的是后来到客家,虽然他们都生活在客家这片土地,但真要让他们回答客家文化、传统、精神等却一知半解。这个栏目的开办,使他们能够长期深入到每个山村的角落,去了解、感受客家先辈是如何来到这片土地,并在这里繁衍生息的。从当时房屋的不同结构,了解客家人生存理念,从客家古道的探索了解客家人创业的艰辛,从手工艺术的挖掘感受出客家人的智慧,从客家的山歌、汉剧展示出客家人丰富的内涵,从客家古镇、码头让人又联想到当年的一派繁荣景象,从客家人的祠堂、眉干中体现出客家人对文化的重视。通过记者的脚、手、眼,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触摸着客家这厚重的文化,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挖掘地方独具魅力的文化和内在的美,在感受中拍摄,在灵感中动笔,制作出群众喜闻乐见又有地方特色的节目。其次是培养队伍对“走转改”的领会。在制作《这里是客家》之前,参与制作的人员已经多次阅读相关文件、论文、报道,学习“走转改”活动的精髓,以期做到真正领会“走转改”的含义和要求。特别是一些优秀的“走转改”节目和做法,是我们节目创作人员做好节目的学习资料;另外,“走转改”和梅州台实际情况的结合,也是制作人员一定要准确把握的,否则只会成为四不像;在节目播出过程中,还定期组织节目编导与主持人进行业务交流与学习,通过观摩制作的节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渐提高他们采、拍、制作或主持的水平。因此,“走转改”实际上是一个契机,梅州台可以借这个机会认清自己的位置,认清与其他电视台的差距,以及梅州拥有的优势又是什么,给梅州台这个团队一次精神洗礼的机会。

第二是台与台之间合作氛围的培养。“转作风”就包含了改变闭门造车、不相往来的传统作风。梅州台决定在制作上真正“走基层”,把制作节目源的方法教给各县台,让各县台所辖区域每月定期完成2期lO分钟的节目,梅州台只在节目的质量上提出具体要求,其它方面由各县市台自由展现。梅州台这个播出平台极大地调动了各县市台的积极性,一是给各台的主持人、编辑、记者一个展示自己能力和水平的舞台;二是使各县市能自由地进行自我宣传。在梅州台的具体指导下,各台形成了“赶帮超”的劲头,使得节目的内容、形式不断创新,节目质量不断提高。

走进大自然的作文范文6

一、走进时代,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意图

阅读文学作品这项活动是由作者、文本和读者三方面因素组成的,缺一不可。在作品中,作者把自己观念、意识、情感和意图注入作品。因此,任何作品,都会烙上作者所处时代的印记。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走进作者所处的时代,了解作者的经历,体验作者的情感和意图。如在教《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课时,如果教师不作引导和提示,就让学生直接进入文本的话,由于学生个体特征、生活经历、家庭环境、阅读经验等的差异,不同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就会不同。因此,我先是向学生介绍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使学生认识到不同时代的爱,其方式、途径、内涵是不同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教学问题:大家小时候有没有因为起床晚而迟到?你们的父亲通常是怎样对待这种事的?作者在文中描述的父亲又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会这样做?我引导学生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对课文进行自读、自悟,并帮助学生粗略了解文本内容,初步领会作者的真实意图。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有深入而全面的了解和体验,那么学生就会更好地进入文本,更容易地理解文中使用的字、词、句,更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被文中情节所吸引,使语文课堂更具魅力。

二、走进文本,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

学习既是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又是一个体验和理解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和自身感受,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走进文本,品读各种角色,理解作品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如在教《羚羊木雕》一文时,我在学生了解文章反映的时代背景后,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分角色去朗读文章,扮演其中的角色,让其他同学进行评议:朗读得好,他好在什么地方?朗读得不好,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让学生懂得,要想在朗读中读得有声有色,有感情、有韵味,就必须走进文本,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课后,我在班里组织辩论会,指定正方、反方,分别代表家长方与“我”方,围绕“到底应不应该跟万芳要回羚羊”展开辩论,让学生进入角色,从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辩出智慧,辩强思维,辩明道理。又如在教《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时,我引导学生研读文本,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并向学生提出,爸爸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究竟起了怎样的作用呢?让学生懂得,爱是每一个人成长的动力。只有真正进入文本,理解文本,才能体会文中人物角色的思想感情,才能体会作者的真实表达,才能理解作者在文中用词的准确、用意的深刻,语言的生动,描述的精彩,才能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三、走进生活,体会语文知识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