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风俗习惯的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写风俗习惯的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写风俗习惯的作文

写风俗习惯的作文范文1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作文范文一在我们的中国有着许许多多古老的传统节日,现在我为大家说说端午节吧!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是我们中国十分隆重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前的旧习俗,直到现在人们还在过端午节,它是纪念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还有有趣的划龙舟比赛呢!奶奶在家已经煮好了香喷喷的粽子,打开锅盖满屋都飘着粽子的清香,让我闻得口水直流个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子叶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真是回味无穷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带我去看划龙舟比赛,这里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的可热闹了!比赛开始了,各个队伍都蓄势待发,随着一阵枪声一条条龙舟飞快地划过水面,犹如一支支箭向前飞去。在场的观众们兴奋喊道着加油加油,在为参赛者加油鼓励,参赛者们听了心里充满了信心使劲地划桨,水花到处飞溅。各条龙舟你追我赶的,最后,落后的一号终于追上了遥遥领先的二号第一个冲过了终点,观众们不禁欢呼起来,到处都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啊!这真是我最难忘的一天了。

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等着你去找呢!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作文范文二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作文范文三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写风俗习惯的作文范文2

关键词:民俗;创作主体;作品内容;读者;《结婚十年》

一个作家生活在特定的地域,会把对该地域文化的体验、感受和领悟潜存于心中,在进行创作时,就把特定地域的文化结构、民俗人情等灌注到作品中并恰切地展示出来。苏青的小说《结婚十年》就是借助民俗的魅力,使作品散发出了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可以说贯穿于其的整体风俗描写,成了作品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灌注创作主体的个性和风格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地风土一地文”。作家在进行创作时,经常会以他熟悉的生活为依据。这种熟悉的生活灌注了以民俗为核心的人类文化的印记,它影响着创作者的主观世界、情绪情感、思维方式等。不同地域的民俗对于作家特有的个性和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如沈从文钟情于湘西世界,风格明丽,路遥对黄土高原民俗风情的展示,朴实,厚重,可见,由于以所表现的地域文化特色不同,作家的创作个性及风格也各不相同。

苏青的作品《结婚十年》可以说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家真切地描写了自己十年平凡而实在的婚姻生活,写得非常生活化,里面没有对政治的热衷,只是把平凡人的日常生活呈现出来,平平实实。胡兰成曾说:“苏青的文章正如她之为人,是世俗的,没有禁忌的。”“宁波人是热辣的,……但宁波人是更现实的……她的文章和周作人的有共同之点,就是平实,……她的生活就是平实的,做过媳妇,养过孩子,如今是在干着事业。”确实,宁波的民俗对苏青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苏青的家乡宁波具有浓厚的商业之风,所以在苏青身上渗透着浓厚的“务实”传统农商习俗,她真实地描摹着家庭、社会、人生的状况,“她的作品中,看不到张爱玲所特有的沉郁、贵族气,她的作品是明朗的,她对生活有一种自我满足感,她的愿望不大,追求也不高,只是渴望一种世俗的平凡生活,实在的生活。这种世俗的追求,给了读者一种亲切感。”[1]

从《结婚十年》中对民俗事象的大量运用,我们可总结出:由于苏青对民俗生活的体会及吸收,从而形成了她平实、凡俗的创作个性和风格。

二. 渗入和补充作品的内容描写

民俗内容进入文艺作品,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民俗作为一个内容因子被植入作品的某个局部,成为作品全盘上的一个灵动的棋子。”[2]

1.推动情节发展

民俗作为一种普遍而特殊的社会存在。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它常常成为情节发展的契机,结构安排的中心纽结,《结婚十年》故事情节的发展在民俗事象中层层向前推进,可以说,民俗为矛盾冲突的展开、情节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作品从主人公怀青上轿前夕写起。N城有着许多旧的婚俗习惯,在男宅雇定的花轿没有进女宅之前,新娘不得下床,坐上花轿后,又需坐定不能动,根据习俗的说法便是:动一动便须改嫁一次。怀青不敢动,直到后来小腿被滚烫的铜炉烧得受不了了,才禁不住左挪右挪。不难看出,一个受了高等教育的青年,在旧的习俗的制约下,有着无奈,在无奈中,又透露着对旧习俗的违逆,这为她的婚姻的不幸埋下了伏笔。按照当时的婚俗习惯,在礼堂上,新郎应躲起来,后新娘而入,表示不愿拜堂,同样,尽管新郎崇贤也受过新式教育,但他却不按新式规矩先怀青而入,却是遵循着从前旧式结婚的习俗,这些让怀青感到不快,这又暗示后来夫妻二人感情的不和。在接下来的一系列的婚礼仪式中,怀青的精神备受折磨,可见,有关对婚俗的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展开,正如张爱玲所赞赏的“技巧正在那不知不觉中”。到上海组建家庭后,“男人大丈夫,女人小妻子”等古老的民俗风情则又一次引发并逐渐加强了两人的矛盾。丈夫希望怀青做一个彻底的家庭主妇,而怀青则不愿受制于日常家庭生活的羁绊,希通过自己的写作来体现自己的价值,随着符合丈夫心目中理想妻子胡丽英的出现,两人的婚姻彻底结束。

可以说,那些贯穿全文的民俗事象和人物与现实的纠葛,贴近生活,驱使人们向生活的更深处挖掘,引发了读者对男权文化统治下的女性命运的审视和深思。

2.揭示人物性格

人物的性格会随着情节的展开一一呈现出来。在《结婚十年》中,作者写到,按照宁波的地方习俗,女儿出嫁的前一晚上,娘该陪着女儿睡,好在夜里细细地教她做媳妇的道理,可怀青却不理会,在母亲上床时,早已睡熟,可以看出,出嫁时的怀青,单纯、率性、真实。在接下来的一系列繁琐的婚俗仪式中,怀青都大胆的违逆着旧俗,尿急了,她竟用枕头当做尿具,自己走进花轿,结婚后的第三天,她在众目睽睽中入“厨房”,面对丈夫情人的讥笑,她恼怒了,把锅铲丢进锅中央,这些细节描写与民众仪式相结合,把主人公的个性生动地体现出来。

结婚后的女人,不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丈夫,家庭。怀青在怀孕期间,受到了特殊待遇,可生下女儿后,遭受冷落,产房被视为禁忌的“红房”,婆婆不再跨进一步,因为女儿生的不是男孩,所以,娘家人感觉到没有面子,甚至遭到冷落,在一系列的风俗人情压抑的的氛围中,怀青对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极度愤怒,她开始自立,认为女性也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可以说民俗的描写,为丰富人物的个性特征,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具有可读性

民俗是民众现实生活的组成部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民俗,各种民俗事象构成了他们的生活内容。

民俗作为人类社会群体的传承性文化生活和生活文化现象,其中的一个表现是,民俗描写能体现生活的真实性,“因为民俗是一种最具原生态的文化意识团。它是现实的民众生活的模式化写照。”苏青花了大量的笔墨将宁波一带日常的原生形态的民俗呈现出来,例《结婚十年》,在写该地的结婚生子、外婆的催生礼和满月礼时,详细介绍了礼节习俗,作者有意让读者通过她这些仪式在作品中找到“自我”,在读到这些民俗时,读者仿佛也置身于当地的氛围中,与作品的距离更加接近。民俗也是一种通过实际行动传承与传播的文化事象,《结婚十年》中的苏怀青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在谋生求职的过程中,她碰到了种种遭遇和白眼。小说通过她的遭遇把江南社会的人生刻画得生动仔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思维习惯、民间信仰等社会文化方面的民俗资料。通过这些民俗资料,我们可以熟悉不同地域的文化习俗,“因为人生活在特定的民俗中,长期受到民俗的熏陶,不断得益于民俗的培育,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民俗便汇聚成一种文化情结,这种文化情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习惯被表达,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3]还有,民俗的描写,能够加强小说的可读性,这是因为民俗具有趣味性和知识性。《结婚十年》中,怀青记述了宋康王泥马渡江获救与花轿的来历等故事,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也扩展了读者的知识面。

苏青在创作过程中,能够重视并恰当而巧妙地运用民俗描写,这些民俗描写,使她的创作呈现出了特有的艺术风格和魅力,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喜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民俗成就了苏青。(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邱佩莹.区域文化风俗对小说文本风格的影响——论苏青的《结婚十年》[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写风俗习惯的作文范文3

摘 要:鲁迅毕生致力于国民的思想启蒙。认为让农民接受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素质,逐渐消除封建的风俗与习惯是进行文化改革,建设现代新文化的最重要的基点。小说正是通过渐东偏远农村发生的一场辫子风波,在真实的生活场景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描写中,形象而深刻地阐明了这一思想。

关于中国文化的改良和建设问题,自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经过甲午战争的惨痛失败,逐渐成为人们思考的焦点。许多志士仁人主张从文化改革入手来探索中国社会的根本出路。梁启超提倡“兴民权”,严复介绍“群学”,以“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作为思想启蒙的核心内容。鲁迅继承了这一思想传统,把思想和创作的重点放在对国民的思想启蒙上。强调“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1},即社会的解放应以个人的解放为前提条件,认为人的觉醒只能随着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不断消除传统文化的禁锢,才能逐步完成现代新文化的建设,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换,货色照旧”{2}。小说《风波》以其生动的形象和画面揭示了这一点。

《风波》以1917年张勋复辟为背景,描写这一事件在浙东一个偏僻小镇里所掀起的细微波澜。过去人们一直把它作为反映张勋复辟这一政治事件的小说。事实上,小说里没有一个人属于复辟集团的成员,甚至赵七爷也始终未曾从维护张勋复辟政权的角度出发去推行辫子政策,他的直接目的就是公报私仇。因此,张勋的“种辫子”更多的是在当时愚昧落后的乡村文化基础上得到的“响应”的,而数千年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愚民政策,正是这种落后社会文化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小说真实地展示了无知无识的农民被野蛮欺骗、肆意蹂躏的生活图景。

这是一群饱受封建专制奴役,挣扎在生活底层的贫民们。他们没有知识,不懂科学,连见过世面的七斤也只会愚昧地传播一些纯属无稽之谈的街谈巷语。甚至名字也是承袭几代相传的习惯,以出生时的斤两充当自己的小名。对此鲁迅指出:“我们的劳苦大众历来只被最剧烈的压迫和榨取,连识字教育的布施也得不到,惟有默默地身受宰割和灭亡”{3}。正是在这片文化的沙漠上,赵七爷粉墨登场了。赵七爷究竟是什么人?历来有着不同的分析。许多人认为赵七爷代表了革命后封建势力在辫子问题上向农民进行反攻倒算的反动政治势力。其实赵七爷不过是一个普通乡村酒店老板而已。但他何以成为“三十里方圆以内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呢?关键在于他有“文化”,能“一个字一个字地读”金圣叹批评的《三国志》,能说出五虎将姓名。这是多么可笑又可怜的文化啊,然而小说的悲剧意蕴正是由此生发开来。就是这样一个所谓学问家,却赢得了鲁镇人们的无上尊敬和信任。借着张勋复辟,赵七爷演出了一幕借索要辫子,公报私仇的活报剧。

两年前,生性胆小的七斤借酒大骂赵七爷是“贱胎”,他容忍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宽恕了这一切,只是一方面出于政治经济上无权无势,不敢贸然行事;另一方面出于封建礼仪的约束,不可公然报复,便一直耐心等待时机。张勋复辟消息传来,犹如天赐良机,赵七爷立即闻风而动,穿起那件轻易不穿的宝蓝色竹布长衫,借辫子名正言顺地向七斤“雪耻”了。在此作者生动地刻画出一个虚伪,具有强烈报复心的乡村富户形象。他恫吓七斤:“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他明知七斤们没有文化,却故意欺诈说:“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几句话便使七斤一家和在场的农民怵怵危惧。实际上关于辫子问题,清朝政府早在宣统年间便有明确规定,康有为在稍后为朝廷起草的一份诏书中又声明:“凡我臣民,无论已否剪发,应遵照宣统三年九月谕旨,悉听其便。”可见这时皇帝并非定要辫子不可,但七斤们认为赵七爷识文断字,有见识,说的都是千真万确。赵七爷正是利用了农民的这个弱点,故弄玄虚,连骗带吓,达到其卑鄙的个人目的。透过这一闹剧,鲁迅明确揭示出必须使文化的主要载体,即广大劳苦大众真正获得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认为这是他们最终走向觉醒的第一步。

不仅如此,作者基于对农民生活的深切体察和了解,较常人更敏锐地认识到,由于没有文化知识,使广大农民在长期传统文化禁锢中形成了封建保守落后的风俗与习惯,它们仿佛是一张无形的大网,任何生活于其中的人都难以逃避。长期以来,中国“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因此“每个时代统治阶级的思想,就是每个时代的统治思想。”{4}。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专制主人的主导精神线索,像道德伦理与政治观念通过多种途径的折射与渗透,逐渐成为体现出正统儒家思想的风俗和习惯,广大下层人民就深受风俗与习惯的深刻影响,“体质和精神被太多的古习惯教养得硬化了”{5}。因此鲁迅提出要最大幅度地改革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新文化,必须首先改变和消除使广大民众趋于“硬化”的风俗习惯,认为“倘不深入民众的大层中,于他们的风俗习惯加以研究……则无论怎样的改革,都将为习惯的岩石所压碎,或者只在表面上浮游一些时”{6}。于是鲁迅将他的如椽巨笔直指生活在旧农村的中国老儿女们,通过对农村风俗习惯的细微描写,揭示封建传统文化统治的牢固性和腐蚀性。在《风波》中,鲁迅是从多样复杂、蕴含着浓重时代氛围的人际关系来表现的。

在家庭关系的描写中,作者以直面生活的勇气,掀开遮盖于家庭的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还其赤裸裸的生活原色。先看婆媳关系,这是最充分地体现封建礼教中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一种关系,婆婆对于媳妇具有绝对的不可辩驳的权威。随着“五四”时代的思想解放浪潮给封建礼教以强大的冲击,作为家里的最长者九斤老太,已全然没有贾母那样至高至尊的威严,但传统的习俗又使她对孙媳极尽挑剔。她一时骂六斤是“败家相”,吃穷了一家子;一时又抱怨“一代不如一代”。句句话饱含机锋,逼得七斤嫂将满腔的怨气发泄在丈夫身上,骂他“死尸”,明咒丈夫,暗骂婆婆,且一番伶牙俐齿把九斤老太的抱怨扯得七零八落,毫无回辩之力。在她们婆媳之间,无敬无爱,只有积久的怨恨和不满。

再看夫妻关系。恩格斯指出:“只有建立在互相热爱基础上的婚姻才是道德的。”但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妇女只是男子的占有物,而男子也只是女子衣食住行的保障。对此鲁迅悲哀地感叹说:“爱情是什么东西?我也不知道,中国的男女大抵一对或一群——一男一女——地住着”{7}。所以作为劳动妇女的七斤嫂,她根本无法想象要将爱情作为婚姻的首要前提,在她与七斤之间仅仅是经济上的依附关系。因此,对于外界任何威胁到家庭经济实利的蛛丝马迹,她都分外敏感。一看到赵七爷的光滑头皮,乌黑发辫,以及他那件竹布长衫,便立即感到家庭的危险,吓得“心坎里突突地发起跳来”。而当听到赵七爷的恫吓时,她不是安慰七斤,却马上想到他带累了一家子,埋怨他,咒骂他,亲情、乃至爱情在可能的灾难面前全部脆弱得不堪一击。可见男女经济上的不平等,多么严重地扼杀了人们的自主意识,给精神带来多么深重的创伤。

不仅如此,《风波》还通过社会关系的形象描写,给我们展现出浸透着封建传统文化精神影响的古老风习。

小说中,当赵七爷一跨进临河土场这个特定的舞台,人们便纷纷起身,盛情邀请:“七爷,请在我们这里用饭”,七斤们也不敢怠慢,连忙招呼,表现出一般农人对乡村富户恭顺和驯服。鲁迅以他高超的艺术才能,寥寥几笔,便渲染出一股浓郁的气氛,活画出封建主义精神压力下积淀而成的浓厚奴性。更可悲的是,由于封建主义的愚民政策,人们缺乏分辨和独立认识的能力,因此封建文化最终表现为超经济剥削的专制地位。勇敢地维护自己权利的爱姑就因为把希望寄托在七大人那样“知书达理”“专替人家讲公道话”的人身上,结果一败涂地。受尽磨难的祥林嫂认为“我”是个“识字的,见识多的出门人”,信赖地询问人死后有无灵魂的问题,都表现出浓厚的奴性意识。七斤们也不例外,尤其是七斤嫂,她是一个泼辣厉害,自私巧滑的农村妇女。她对婆婆公开顶撞,对丈夫咒骂不休,对八一嫂“恨棒打人”,算得上是那个社会里的一个不谐和音,但她也无法冲破奴性思想的罗网。当她听到赵七爷的威吓时,这个平日精明厉害的女人竟然没有一点思想的能力,只觉得“有学问的赵七爷这么说,事情自然非常重大”,吓得说不出一句话,最后听说书上写着没有辫子要杀头时,她更是“完全绝望了”,只好拼命咒骂丈夫。封建的奴性思想和习俗在这里好似一个无形的指挥棒,引导着臣服于它的善男信女们上演着一幕又一幕的人间悲喜剧。

传统文化秩序的强大还表现在一般群众间的关系上。在《坟·灯下漫笔》中鲁迅尖锐批评:“有贵贱,有大小,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小说中主要表现为对弱者的欺凌和摧残。八一嫂是唯一的“好心肠”的人,也是唯一还保持着较清醒头脑的人。她同情七斤的遭遇,极力为他辩解,并提醒人们“衙门里的大老爷也没有告示”。这句话恰恰击中赵七爷的要害。惟其如此,赵七爷才异常恼怒,这时若有人听从八一嫂的意见,那么赵七爷的报复便不可能得逞。但八一嫂是个寡妇,在人们眼里没有说话的权利。因此众人只怪八一嫂多事,不守妇道,对她的意见置若罔闻。而七斤嫂被八一嫂当众揭了老底,也一扫在赵七爷面前的谦卑驯服,对她一阵唇枪舌剑,指桑骂槐,甚至把自己的女儿——小说中的最弱者也作为泄愤对象。在这些人中,人的价值和尊严被践踏,剩下的只是恃强凌弱。不仅如此,封建专制文化还使农民间的关系完全建立在势利的基础上,没有对人的同情和理解,一切都随着经济地位的变化而变化。七斤倒了霉,村人不但没有同情,反而幸灾乐祸,并像躲瘟神一样回避七斤,就连七斤嫂也没有什么好脸色,整日咒骂不休。然而,风波过去,七斤嫂和村人们便又恢复了对七斤的尊敬,重新恭敬地回到他身旁,令人不禁想起果戈理笔下那善变的“变色龙”。

可见,也许鲁迅有些偏激,一些认识过于灰暗,但他以自己对农村生活的熟稔,对农民的描写竟达到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的真实程度。他总是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构筑自己的小说创作,从不把自己的目光停留在政治解放的层面上,而更重视人的自由意识和独立精神。《风波》是在辛亥革命胜利之后发生的,但由于人民群众尚未真正摆脱封建专制文化的束缚和影响,封建的遗风陋俗犹如鬼魂一样还游荡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窒息着人们的生机。因此,鲁迅提出“必须先知道习惯和风俗,而且有正视这些黑暗面的勇猛和毅力……仅大叫未来的光明,其实是欺骗怠慢的自己和怠慢的听众的”{8},强调必须将改革与广大民众关系最为密切的风俗与习惯作为建设新文化的重要基点,否则,即使革命成功,仍将贻害无穷。这就是小说给予人们的深刻启示。

① 鲁迅. 坟·鲁迅全集[M]. 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②⑥ 鲁迅. 两地书·鲁迅全集[M]. 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③⑧ 鲁迅. 二心集·鲁迅全集[M].第4卷,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④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M]. 第1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1.

⑤ 鲁迅. 华盖集·鲁迅全集[M]. 第1卷,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写风俗习惯的作文范文4

一、风俗描写寄托怀念之情。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全国各地都会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而作者却由端午想到鸭蛋,因为这的确是作者的故乡――江苏高邮最具特色的事物了。但是作者并没有开篇就写鸭蛋,而是先介绍家乡过端午节的种种风俗习惯,诸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等等,既有和其他地方相同的风俗。也有自己家乡所独有的做法。描写这些内容无疑是为了引出“端午的鸭蛋”,但是这些描写又不仅仅具备这个引领作用,因为写到“端午”,作者的情绪便被调动起来,于是自然会想到儿时故乡的种种做法。这就说明:这些影象,已经深深的留在作者的头脑深处,所以,作者所进行的这些节日风俗描写,实际上就是对儿时家乡怀念的一种体现。

二、端午鸭蛋凝聚留恋之意。

作者叙述了端午节的种种情形之后,很自然的引出自己家乡的另一个特色,也是全文的正题――端午的鸭蛋,给读者营造出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觉。接着,作者便一一道来:先是介绍高邮的双黄鸭蛋,让人惊奇不已。接下来又介绍天下腌蛋以高邮为最,这里不仅引用清代诗人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中对高邮鸭蛋的描述,而且还拿高邮咸蛋的口感和颜色同别处的成蛋做对比,目的都是为了突出高邮的“咸蛋”质细而油多的特点。紧接着作者的思路又回到了儿时的记忆之中,选取了一件颇具当地特色的风俗――挂鸭蛋络子,进行叙写,如果说刚才介绍高邮的咸蛋洋溢的是一种自豪感的话,那这段描述透露出的则全是儿时的快乐。因此,我们在阅读时所了解到的就不仅仅是作者对家乡习俗的简单介绍,还能够感觉到凝聚在端午鸭蛋中作者对昔日岁月的那种无尽的留恋。

写风俗习惯的作文范文5

[关键词] 民族类图书 编校 民族图书出版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2012) 04-0028-03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国家加大了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和整理力度,挖掘整理了大量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出版了一大批编校质量高、印刷精美、深受少数民族群众喜爱的图书。近年来,随着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蓬勃兴起,一大批有关少数民族宗教学、语言学、历史学、边疆学及方志类、风俗类的图书先后出版,为丰富和繁荣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民族类图书不可避免地涉及民族问题。民族问题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等多个领域、包含多方面内容的非常复杂的问题,因此,民族类图书出版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专业性,对民族类图书的编辑校对较其他书稿的编辑校对需更加慎重,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民族团结,造成社会不稳定。在编校民族类稿件时,要有“民族宗教无小事”的意识,认真细致地进行编辑加工和校对,保证民族类书稿的编校质量。

1 准确表述民族区域名称和民族称谓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国土面积的64%是少数民族聚居地,陆地疆界总长两万多千米,其中一万多千米是民族边界。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呈现出地域分布上的小聚居大杂居、经济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性、少数民族居住地不平衡性、民族文化的丰富性、的多元性等特点。

笔者所在的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山区省,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在全国仅次于广西,居全国第二。云南世居少数民族种类全国最多,55个少数民族都有,5000人以上世居民族有26个,其中15个民族为云南特有,特有民族全国最多。云南省的民族自治地方全国最多,有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还有197个民族乡。在云南省4061千米边境上有25个边境县,其中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跨境民族全国最多。10万人以下称作人口较少民族,全国共有22个少数民族人口在10万以下,总人口63万,其中7个在云南,共22万人,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因此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在全国也是最多。云南省是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的一个缩影,云南的民族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云南省超过10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有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10万人以下的有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人口最少的民族是独龙族,约5800人。人口要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情况适时调整。编校中常见的错误是把全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同云南省的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混在一起,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包含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

在自治地方,涉及人口多少排序时,首先是自治民族,再按人口排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在表述上,自治区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自治区,如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是××民族自治区,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自治州以下名称要含有民族,如大理白族自治州。自治州下辖县的名称中不加民族,如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自治乡的名称中则要含有民族,如××县彝族自治乡。

一个民族有80%人口居住在省级区域内,这个民族就是特有或独有民族。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是10万以下人口的正确称谓,“少小民族”、“小小民族”和“小少民族”等称谓都是错误的。民族平等,不论人口多少都平等。此外,对于不同民族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同一民族不同支系之间发展不平衡、所处地理环境不同导致同一支系发展不平衡等现象,在描述的时候不能表述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落后’”,而要表述为“比较滞后”。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民族称谓方面存在一些复杂情况,编校时一定要选择正确的名称。比如,摩梭人划为纳西族,以摩梭人自称,不能写作摩梭族。还有彝族的阿细人、撒尼人,不能写作阿细族和撒尼族。莽人和克木人是中国两个特殊的少数民族群体,20世纪50年代民族识别时没有归族,2009年2月国家民委确认莽人和克木人归属为布朗族,因此表述时也不能写作莽族和克木族。

2 正确处理涉及少数民族的内容

少数民族具有多元性的特征,五教俱全。中国是一个有着多种宗教的国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基督教又分为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佛教有汉传、南传、藏传之分。中国少数民族群众大多有。有的民族群众性地信仰某种宗教,如藏族群众信仰藏传佛教;有的不同民族信仰同一种宗教,如我国有10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有的一个民族信仰多种宗教,如藏族既有信仰藏传佛教的,又有信仰伊斯兰教或其他宗教的;有的少数民族还信仰原始宗教,如白族的本主,纳西族的东巴,北方一些民族的萨满教等。

每种宗教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信仰内容、仪轨、禁忌等。一些宗教在皈依、持戒、居住、饮食、婚姻、丧葬、节庆、礼仪、服饰、称谓、偶像崇拜、社会交往等方面,都与世俗百姓有着显著的区别,这些独特的风俗习惯构成了宗教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宗教文化的重要特征。在编辑校对民族类书稿时,要特别注意涉及宗教禁忌方面的问题。对曲解、讥讽、嘲笑、指责某种宗教禁忌的内容要坚决杜绝。否则,不仅伤害少数民族群众的感情,还可能引发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比如“性风俗事件”、“脑筋急转弯事件”和“猪年话猪事件”。

此外,还要注意对的称呼。比如,“回教”是新中国成立前对伊斯兰教的一种不准确的称呼,现在不能将伊斯兰教称为“回教”。遇到类似内容,必须加以改正。

写风俗习惯的作文范文6

一、留心观察,动手记录

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乡土文化、乡土生活,有着不可限量的生活视野和写作资源,教师引导学生把它们自觉地记录到“乡土写作”采风本中,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懂得观察不仅是眼看,还要调动鼻、耳、嘴、手、腿、脑等多种器官,对身边的事物仔细地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问一问,尝一尝,听一听,想一想,访一访,试一试……

这些观察方法的培养和观察习惯的养成,还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在参观工厂(农牧场)、走访大街小巷来感受家乡变化,通过游览自然景观、欣赏美丽风光,调查名胜古迹、了解家乡的古老,采访老人、知晓家乡历史变迁等活动来培养。

观察成了习惯,便是自觉的行动。看到家乡的碑文,就会自觉地去调查;看到飞过的蝴蝶,就会情不自禁地去观察它那双美丽的大翅膀,它那翩翩起舞的姿态,让自己的心情与蝴蝶一起飞……这时,动手记录,就不再是问题,因为生活中,谁会观察,谁就有发现,就不愁没事记录。

二、分类构建,自由记录

有观察就有发现,有发现就有写不完的“事”。此时,建立“乡土写作”采风本已经水到渠成,我们一般可分两大类构建:

第一类是以积累为主的素材采风本。它一般是直接记录看到的、听到的乡土文化、乡土生活,积极积累写作素材。

1.搜集记录家乡方言、谚语、童谣等。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家乡人的语言中常常会出现方言与普通话交融、口语与书面语并存、俗语与俚语结合的现象,这使得家乡人的言语变成独特、生动、优美、丰富的乡村土话。如:方言“一句闲话”(意为“爽快地答应”)“拆烂污”(意为“捣蛋、把事弄糟”)“绣花枕头稻草芯”(意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在家乡就比普通话更为形象、生动、明了。这些扎根于乡土的言语,把它与普通话中相同意义的词汇一同摘抄到采风本上,再旁注一些体会到的言语背后所包含的乡土文化,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乡村的日常言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最鲜活最生动的作文言语,学生边搜集边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不仅能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还能激发写作文的兴趣。

2.搜集记录民间故事、传

说等。

民间故事作为乡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记录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它又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不同时代乡民的思想和情感,表达了他们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同时这些民间故事还能激励人们热爱生活、颂扬真善美、鞭策假恶丑。搜集民间故事、传说,能感受到传统的乡土文化,学习仿写、改写故事;搜集民间故事,可以让民间故事古为今用、传承创新、绽放异彩。

记录民间故事、传说,一般可以分如下板块:故事题目、故事内容、故事演变、内容人物的真实性、有关历史遗迹、传承的价值和搜集过程中的感悟等。这些板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搜集的情况和爱好来增减,并确定某个板块作为重点记录。如:

【故事题目】

聪明的徐文长

【故事内容】

徐文长从小就很聪明,善于动脑筋思考。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出些问题考他。

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奖你一件礼物。”

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系住水桶,然后再把装满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竹桥。

伯父又出了一个更难的问题。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当然要给你,但你必须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在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对徐文长说:“你既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也不能把竹竿横下来。”伯父想,这下总可以把徐文长难住了。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竿往井里放,当竹竿顶放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人物写真】

徐渭(1521~1593年) 明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又号青藤道人、田水月等。浙江山阴(今绍兴)人。自幼聪慧,文思敏捷,且胸有大志。参加过嘉靖年间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和反对权奸严嵩的活动,一生遭遇十分坎坷,可谓“落魄人间”。在入狱多年获释后,徐文长贫病交加,以卖诗、文、画糊口。73岁时,徐文长在贫病交加中以稻草盖身死去。徐文长蔑视权贵,亲民,多才多艺,同时也足智多谋,幽默乐观。他喜欢抱不平,扶弱济贫,惩罚凶暴。

【人物作品】

平湖秋月

平湖一色万顷秋,

湖光渺渺水长流。

秋月圆圆世间少,

月好四时最宜秋。

【记录感悟】

徐文长“提水过桥”和“轻取礼物”这两件事,充分表现了他的思维与众不同。可见,遇事要多动脑筋,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分析,解决的办法总是有的。

3.搜集记录民俗、民风。

民俗、民风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在民间世代沿袭、传承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民俗、民风存在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渗透着民族的传统。一些古老的民俗、民风,经过岁月的淘洗,之所以能一代一代传承延续下来,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它适应各个时代人们思想和生活的要求,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

民俗、民风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所以民俗、民风是写作的好材料。许多作家都曾用他们生动的笔墨,勾勒过他们眼中的民俗、民风。《社戏》就是鲁迅取材于绍兴地方戏的作品。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把家乡的节日习俗、风味小吃、居住习惯、服饰打扮、风土人情等,及时地记录到“乡土写作”采风本中。下面是记录春节习俗的两种形式:

【表格式】

【文字式】

腊月廿五,我市当地家家户户都要炒“变宝豆”。“炒豆”其实是泛指,其他还有炒瓜子、炒花生等,总之要炒的东西都是这天炒好,以备在正月来客时享用。“豆”一般指蚕豆,它有几种,考究点的是沙炒豆、芽蚕豆,普通的便是硬爆豆。炒豆时不时发出噼啪噼啪的声响,加上锅铲声、吃豆声,很是热闹。民间传说在这炒豆、吃豆的过程中,人们要将炒好的豆撒在每个房间内,边撒边唱“变宝金,变宝银,变宝缸缸满,变宝坛坛满。变宝老鼠眼睛瞎,变宝猫儿眼睛亮”的民谣。这充分表达了人们期盼来年能发财、保平安的美好愿望。

同时,在廿五夜晚上,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要洗“老虎脚”。洗老虎脚祈求来年能使身体健健康康、远离病痛,像老虎一样强壮有活力。夜里,百姓在晚饭后睡觉前,拿出木制脚桶,用炒“变宝豆”的余火烧的热水,慢慢洗双脚。一家老小洗脚按照“先小孩,后老人,最后中年人”的顺序。小孩子先洗,年幼的由父母帮助搓洗;其次是家中的老者,年纪大不能自理的由子女帮助洗;最后才是家中的中青年洗。洗脚先后顺序按古制“男左女右”的习惯,男子洗脚先洗左脚,女子则先洗右脚。洗脚的热水,水没至脚掌以上为标准,用手搓洗至少半个时辰。洗完后,用毛巾擦干,不再穿袜子,且不能再出门,直接上床睡觉。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蚕豆这一食品已成为百姓平常食物,廿五夜要炒“变宝豆”的习俗也渐渐淡去,但洗“老虎脚”的习俗一直沿传至今。

其实,记录的形式可由学生根据材料需要自由确定且可以不断创新,只要便于积累、便于查阅就好。搜集记录的内容也可以不断扩展,如记录名胜古迹的名人题字、亭台楼阁的楹联、庙宇寺院的碑文,等等。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材料的编辑整理,分门别类,做专题积累,还可在整理过程中做些旁注或写一些心得。这样,既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类是以表达为主的写作采风本。有良好观察习惯的学生,在积累素材时,都进行着思索、判断、评价,萌发着“感想”。这时,有感而发,写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虚构,不抄袭,自由活泼,形式多样,长短不拘,“我手写我心”,是采风本最好的记录。

乡土生活、乡土文化丰富多彩。有绚丽多姿的田园景色:柳枝青青,鸟鸣声声;山道弯弯,羊儿咩咩;河水清澈,鱼儿畅游……有充满欢笑的乡间劳动:草儿青青放牧忙,稻穗黄黄收割忙,柿子红红采摘忙……有惬意的乡村习俗:舂年糕,杀年猪,写春联,赶大集,看社戏,逛庙会……有聪明勤劳的乡土人物:巧手编制篮筐的姑娘,科学种田养殖的小伙,会传统绝活的大娘大爷,会下水摸鱼虾的娃子……有传统的乡土文化:有汤圆、粽子、黄酒、绿茶等饮食文化;有长衫、棉袍、毡帽等服饰文化;有陶艺、泥塑、剪纸、木雕等民间工艺文化;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文化;有绍剧、越剧、莲花落等戏曲文化;有斗蛐蛐、猜灯谜、踢毽子、赛龙舟等游戏文化……引领学生走进乡土,就会有新的感悟,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以下几篇就是学生描写故乡方方面面的作文。

1.描述故乡的田园风光。

秋天的田野

沈佳成

秋天的田野是美丽的,秋天的田野是迷人的。

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我兴致勃勃地回老家去欣赏秋天的田野。远远望去,黄澄澄的稻田,翻腾着滚滚金浪,好像灿烂的彩霞飘落在田野。近了,我看清稻谷快成熟了,沉甸甸的,压得稻子直不起腰来。可是,它们还是使劲地随风摇摆,好像在为金色的秋天舞蹈。我踏着田间小路一边前行,一边闻着稻谷的清香,仿佛看到了人们挥镰收割的情景。

忽然,我的眼前呈现出一望无际的白色,像是白云飘落田野。我立即跑过去,原来是淘气的棉花桃焦急地咧开了大嘴,争先恐后地吐出自己雪白的棉花,迎接人们的采摘。你看,棉田里,年老的、年轻的,个个腰系竹篓摘得多欢哪!姑娘和小伙嘴上哼着丰收小调,两手穿梭似的摘个不停,一朵朵棉花纷纷落入竹篓。几个和我差不多大小的顽童,一会儿摘棉花,一会儿在棉花丛中捉迷藏,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

“沙沙,沙沙……”多么富有节奏的音乐啊!原来,我到了玉米地,是秋风在指挥玉米叶演奏《丰收之歌》。吐着红缨的玉米棒子,在绿绸带似的玉米叶间时隐时现,多么诱人……

“颖颖,来看奶奶?”奶奶家的邻居王大妈一边在玉米林里喊我,一边掰下几个玉米棒子,扔了过来,“带回家去烧着吃吧!”眼前的大玉米棒子,早就馋得我直流口水,我不客气地捧起玉米棒子,说了声“谢谢!”就向奶奶家走去……

小作者按移步换景的顺序进行观察,精心选取了秋天田野最有典型性的稻谷、棉花、玉米,具体地描绘了秋天田野景色的特点,深情地抒发了爱乡之情。描写时,小作者展开了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并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从而加深了感染力。其间,还有人物活动的描写,真是绘声绘色,富有情趣。文章的结尾以小作者带着秋天的收获――玉米棒子去奶奶家作结尾,引人回味,其趣无穷。

2.记录故乡的传统文化。

大眼找“龙”年

黄奕心

一大早,我就听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妈妈说:“今天是大年三十,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大家都在迎接龙年呢!”“龙年在哪里呀?”我疑惑不解地问妈妈。

妈妈指着窗外说:“你睁大眼睛仔细找找,龙年已悄悄来到我们身边。”我往窗外望去,突然发现人民大桥换上了龙年“新装”,一根根高大的灯柱上挂着一个个火红火红的灯笼,好像一条跳跃的长龙。江滨路两旁的大树上也挂上了大红灯笼。给曹娥江增添了新年的气氛。我开心地说:“我找到龙年了,它就是一个个挂着的大红灯笼。”妈妈笑眯眯地说:“大街上的龙年味更浓呢!”“那您快带我去找龙年吧!”

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妈妈来到步行街。步行街口耸立着一座漂亮的新年门楼,上面有两条腾飞的龙,旁边是两朵祥云。巨龙腾云驾雾,样子真威武。“哈哈!龙年在这里!”我乐得手舞足蹈。“是呀,新年是龙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和妈妈读起了门柱上的春联:“春日春风春浩荡,龙年龙岁龙

腾飞。”

妈妈刚带我走进上百万和城,我就被大厅顶楼挂着的一条巨大的条幅吸引了。条幅上面写着“龙年大吉”,还画着两个吉祥娃娃喜迎新年。“娃娃旁边为什么还画着金元宝呢?”妈妈告诉我:“那是人们希望龙年里财运滚滚。”商场里,老爷爷老奶奶争着购买过年的礼物;妈妈们正在衣柜旁试着一件又一件新衣,好像在比美。我也加入了新年购物的队伍,买了自己最喜欢的火龙玩具:“我把龙年抱回家喽!”

新年到,新年好!红红火火过龙年!

小作者结合家乡过年的习俗,以上街找龙年为线索,具体介绍了高挂大红灯笼,制作生肖“龙”图案,挂贴春联、年画和购年货等过年的传统文化特色。文章虽短,但始终凸显龙年的“龙”字,从灯笼排成“龙”,到两条飞“龙”,到“龙”条幅,到“龙”玩具,无不渗透着龙年的快乐和小作者对龙年的喜爱之情。

3.谈谈故乡的生活感受。

这就是乡村

邵钰烨

什么是乡村?

一说到乡村就想到那淳朴的红砖黑瓦建成的幢幢小屋,一排排,一列列,中间是一条青灰的小巷。小道凹凹凸凸,全部用小石子铺成。也不知是什么时候铺的,已滋生出了一丝丝墨绿色的青苔,是岁月走过的足印,更增添了质朴的韵味。每当雨季来临,滴答滴答,雨打瓦片,这是乡村特有的乐曲,清脆中沉淀着历史的声音。静静走,静静看,忽然会跳出一个小女孩,梳着羊角辫,还插着几朵山花,一阵风似的从身边飘过,只觉得鼻尖有淡淡的花香。

最熟悉的,应该是那一大片一大片的田野吧。六月的夏风吹散了田间的鹅黄嫩绿,庄稼们换上了无比精神的碧绿军装。蔓延的绿色却也不觉得乏味――一道道庄稼纵横交错,嫩绿,浅绿,墨绿,怎么也看不厌。但相比之下,我更爱秋天的金灿灿――有着成熟韵味的美――映衬着农家人的笑脸。

而最令人倍感亲切的,还是一个个朴实的乡亲。碰见了,总是微笑示意,但更多的是亲热的招呼,一块儿坐下拉几句家常,这时才发觉岁月如梭。

在自家的石板上洗衣,洗菜,淘米,难免缺个啥,吆喝一声,便是满满塞了一怀。左邻右舍和气得像一家人似的,矮矮的围墙阻隔不了幸福的欢乐。每户人家里都飘荡着暖暖的爱,若是在城市中,也许早被高楼大厦拦断了。

小巷古老,田园迷人,乡亲朴实,心灵美丽,这就是我心中的乡村。

读到题目,心头不免自问:“这”究竟是什么样的乡村?开篇的提问,强化了自问,吸引了读者。作者接着抓住小巷颜色青灰、路面凹凸、青苔墨绿和对雨声的联想,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小巷古老。然后以田野的色彩突显它的迷人,以乡亲的朴实突显心灵的美丽。这样的感受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和仔细的观察。结尾照应开头,行文紧凑,点明了乡村的特点。

4.讲述故乡的习俗故事。

一篮馒头

钟黎英

“噼噼噼,啪啪啪!”一阵清脆的鞭炮声吵醒了我的美梦,我恼怒地用被子蒙住了头。

突然,我觉得有人在轻轻地推我:“小英,快起来。”我

掀开被子一看,原来是妈妈在

叫我。

我懒洋洋地问:“什么

事呀?”

妈妈笑盈盈地说:“今儿个你杨二叔家新房上梁,放完鞭炮就要丢馒头了,再不起来,就捡不到馒头了。”

我一听,“噌”的一下从床上蹦了下来,三下五除二穿好衣服,直奔杨二叔家。

“嘭――啪”,几个“天地响”,杨二叔家可热闹开了,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到新楼房前,向杨二叔道喜:“恭喜,恭喜,恭喜发财!”“他大叔,大富大贵,年年有余(鱼)……”把杨二叔乐得合不拢嘴。

不知谁喊了一声:“丢馒头喽――”于是那些早已等得不耐烦的孩子们“哗”的一下跑去捡馒头,我也挤在里面。杨二叔乐呵呵地说:“别急,别急,大家都有份。”

丢馒头的是杨二叔的大儿子大春哥,只见他满面春风,站在屋顶上,逗趣地说:“喂,小鬼们,馒头下来了。快接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娃娃”从天而降,小伙伴们争着去抢。大春哥笑着说:“你们别抢呀!等会儿要你们个个吃不了兜着走。”说着一个个馒头像下雨般地落了下来,弄得大家手忙

脚乱。

一会儿,我的口袋都装满了,连手里也拿了五个,实在没法捡了。看看旁边的伙伴们,他们的情景也和我差不多,最有趣的是“贪吃大王”小胖,他居然脱下了外衣,用衣服把馒头兜了起来,大家见他那股馋劲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正愁没地方装,正巧看见二姨拎着篮子去买菜。我灵机一动,跑过去,对她说:“二姨,借用一下你的篮子。”二姨一下子被我弄得丈二和尚摸

不着头脑:“你,你要篮子干

什么?”

“待会儿你就知道了!”我故作神秘地说,抢过篮子就跑。

上面还在丢馒头,可是大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谁也没法再捡了。于是,我把一个个馒头放进篮里。哇!一会儿工夫居然捡了满满一篮。

二姨见我拎着满满的一篮馒头,笑着问我:“咦?捡

了那么多馒头,你一个人吃得

了吗?”

我做了个鬼脸,说:“怎么,你愁太多了?来,你先吃一个。”

杨二叔在一旁插话道:“吃吧,捡吧,如今咱家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馒头丢完再去买,大家高兴高兴。”

听了杨二叔的话,我们小孩儿个个拍手叫好……今天呀,真是高兴。

平凡的生活习俗,有丰富多彩的一面,只要留心观察,开动脑筋,就能从中撷取写作材料。小作者眼光敏锐,选取了“丢馒头”这一乡村风俗――盖好新房,选个好日子来丢馒头,据说可以大吉大利,来反映农村的变化。习作写得很有生活情趣。当懒洋洋的“我”一听说杨二叔盖新房丢馒头了,就“噌”地下床,穿了衣服,直奔杨二叔家。接着是丢馒头和捡馒头的场面:丢馒头的不断丢下“白白胖胖的‘娃娃’”,捡馒头的“居然脱下外衣”兜馒头,而“我”则“借用”二姨的篮子“捡了满满一篮”馒头。真是丢的开心,捡的高兴。

三、鼓励诱导,经常记录

“乡土写作”采风本建立初期,学生热情较高,但时间一长,可能也会逐渐失去积极性,收不到应有的效果。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鼓励诱导,使学生经常记录。

1.采风交流评比。

每位学生从自己的采风本中选一两篇参赛,先小组海选,再班集体竞赛,评出一、二、三等奖,并在班内表彰。评比内容自由选择,或规定专题;交流形式可以是讲述、朗诵、演讲;评比规则、标准集体制定,人人参当评委;评奖分组、班两级,扩大奖励面,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2.采风展览评比。

一是将自己的采风本附上自我评述(以介绍优点,提出困惑为主),让全班同学观看品评;二是从自己的采风本上选取文稿编制成小报,让全班同学观看品评。两种形式,以获得赞同、受到点评数量多者为优胜,同时评出最佳品评奖。这样展评,人人参与,不仅能激发兴趣,还能及时指出优缺点,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3.采风展示园地。

要育苗就得有苗圃。创办班级《采风报》,利用班级黑板报,以自荐或同学、教师推荐的形式,不断地将学生的采风佳作展示出来,从中挑选出更优的直接向校刊甚至是全国各地的少儿报刊推荐发表,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主动、积极地记好采风本。

4.采风域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