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的作用与功效范例6篇

白芷的作用与功效

白芷的作用与功效范文1

[关键词] 白芷;祛风行气;药效学;综述

[中图分类号] R28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8(b)-088-02

白芷(Aangelicae dahuricae)在《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中已经收载,列为中品药。书中记载该药的性味、功效和应用。现多用于风寒感冒、鼻渊、头痛、风湿,痹痛、带下及疮痈等症。通过查阅1994~2006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白芷功效与药理相关文献,本文就白芷药理作用的中医研究综述如下:

1 祛风作用

从《本经》有关白芷主“寒热头风侵目泪出”和《名医别录》“疗风邪”治“风痛头眩目痒”[1]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白芷祛风实指风邪侵袭头目出现的外感表证。明代以前本草著作均认为白芷可治风寒风热证。与白芷“祛风”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有解热、抑菌、抗炎等,其活性成分主要是东莨菪素,香豆素及脂溶性、水溶性成分。

1.1 解热

白芷用于治风寒为现代临床常用,如九味羌活汤、柴葛解肌汤均含白芷。白芷治疗风热内郁的头目眉棱齿骨诸痛,鼻渊鼻衄,明代以前本草均有记载,以白芷大辛,散风祛郁,所谓“风热者,辛以敞之”,“火郁发之”。对于白芷的这种以辛散热的应用,医书多有记载。如《神农本草经集注》:白芷“叶可作浴汤,道家以此香浴去尸虫”。如清代叶天士治风郁头痛,将白芷用在黄芩、栀子、连翘等清凉药中[2];清代吴谦治阳明内热头痛、鼻干、目痛,齿颊疼,也以白芷同石膏、黄芩、薄荷等合用[3]。《大明本草》明确提出,白芷治“肠风痔瘘,疮痍疥癣”。现代研究证明,白芷水煎剂对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霍乱弧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水浸剂对奥杜盎小芽孢癣菌等致病真菌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4]。

1.2 抑菌

《本经》载:白芷“主女人漏下赤白”。李时珍进一步论述“漏带痈疽诸病,三经之湿热也”,以白芷“温以除之”[5]。如《医学集成》中以一味白芷治“女人白带”。后世对白芷的除湿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①用于治疗湿温病;②用于治疗妇女带下;③用于避秽化浊,预防山岚瘴气、温疫病。曾有学者发现,用白芷的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镁盐、异噻唑啉酮制成的防霉剂,能破坏菌体的细胞结构,对多种真菌有高效杀抑作用。

1.3 抗炎

白芷辛香行窜,善走头面,具有良好的芳香开窍作用。根据历代本草,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方面:①通鼻窍,伍辛荑、细辛治鼻痛,与芥穗伍治风寒流涕,与苍耳子、栀子、桔梗、伍,治鼻渊浊涕。②醒神开窍,如《和剂局方》檀香汤。以白芷、川芎、桔梗、檀香组成,具有调中顺气、安神定志、清爽头目的作用。③通下窍,如以白芷治肠风便秘、小便气淋结涩不通。现代研究表明,东莨菪素为白芷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以50 g/kg的标准治疗因二甲苯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可起到抑制作用,说明其能对抗炎症第Ⅰ期血管通透性亢进;11.25 mg/kg的剂量对棉球肉芽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其具有甾体样抗炎药作用。东莨菪素还能降低患者的痰黏度和痰中的嗜中性白细胞数[4]。

2 行气作用

白芷行脾胃气滞,辛香行窜,善走头面,具有良好的芳香开窍作用,如李东垣所言:白芷能通九窍。《本经》记有白芷主“血闭阴肿”以来,历代医家多有论述。《日华子本草》中讲到白芷破宿血。与白芷“行气”功效相关的药效主要有活血、止血、生肌止痛等,其活性组分主要是白芷总挥发油,香豆素及水溶性、醚溶性成分。

2.1 活血作用

《和剂局方》用大沉香丸(白芷、乌药、姜黄、沉香、香附等)治一切冷气攻心腹刺痛、胸膈噎、呕吐痰水证。行气兼以调畅血脉。又如《和剂局方》的红花当归散治妇人血脏虚竭或积瘀血证,即在活血药中伍用了白芷。可以看出白芷有行气活血的作用,并为后世所应用。清代宫廷医案记有活血止痛方就以白芷与羌活、乳香、没药、三七、红花、牛膝、当归等合用[6]。现代药理学证明,白芷中所含的比克白芷素对冠状血管有扩张作用,白芷的醚溶性成分对离体免耳血营有显著扩张作用[7]。

2.2 止血作用

《本经》记载白芷主“女人漏下赤白”。《药性论》则明确指出“主女人血崩”。《本草纲目》中甄权注曰:白芷“主女人沥血腰痛血崩”。可见,白芷的这种止血作用主要针对妇科而言。傅氏治疗血崩,在服用生血止崩汤(川芎、当归、炮姜、桃仁、炙甘草、乌梅、蒲黄)时,如鲜血大来,则以芥穗(炒黑)、白芷各五钱,加入方中,以“加强止血”[8],可见白芷在此主要用于止血。现代药理研究已经证明,白芷的水溶性成分有收缩血管作用,毛细管法试验表明,白芷的水溶性成分有明显止血作用,白芷无抗凝作用。异欧前胡白芷具有收缩外周血管、促凝血等作用[9]。多年以前,就有人将白芷提取物(香豆素类)做成口服胶囊,用以治疗安放节育器后的子宫出血,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0]。

2.3 生肌止痛

白芷的以上功效自《本经》以后,一直为历代本草所沿袭,并为后世临床医家所常用。白芷的止痛作用,除用于清疮止痛、眉棱骨齿痛外,尚可用于风邪郁阻的偏头痛和心腹刺痛。

通过小鼠实验表明,白芷总挥发油(EOAD)对物理、化学性刺激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无身体依赖性,对其自主活动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因此,白芷的镇痛效果确切,显著的镇静效应可能是其发挥镇痛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进一步研究发现,EOAD调整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是其镇痛的机制之一。EOAD能显著降低外周DA、NE和5-HT的含量,从而可减少其对局部的疼痛刺激。在中枢,EOAD通过影响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而使其最终发挥镇痛作用。最新的研究表明,EOAD对疼痛模型大鼠的β-内啡肽及其前体物质前阿黑皮素有明显的升高作用,其镇痛机制是通过促进具有镇痛作用的β-内啡肽前体物质前阿黑皮素信使核糖核酸(POMC、mRNA)的表达而发挥的[11-12]。

3讨论

白芷为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材,具有广泛而重要的药理活性。本文针对白芷“祛风行气”功效,对相关的现代药理研究进行综述,为传统的中医药性理论与现代药理学试验相结合提供依据。

通过文献总结分析发现:①虽历代本草记载的白芷的功能主治很多,但不少作用现已不再使用,目前从白芷中开发的产品更是廖廖无几且缺乏深度,因此,有必要对其加以研究,对白芷的功能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开发利用。②白芷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其药理机制研究多是在单味药中进行,而临床应用中,白芷多与其他中药配伍应用。复方制剂中具体药理机制的相应有效成分却不是很清楚,还有待于研究者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更深人的研究,以便使其多方面的药用价值得以开发。③药效研究对临床应用的指导意义不强,希望加强研究。

[参考文献]

[1]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206.

[2]叶天士(清).临证指南医案[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482,581-584.

[3]吴谦(清).医宗金鉴(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33.

[4]季宇彬.中药有效成分药理与应用[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69,416.

[5]李时珍(明).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845-849.

[6]徐术,胡晋红,全山丛,等.白芷的活性成分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药房,2005,16(6):467.

[7]欧兴长,张建兴.126种中药抗凝血醇作用的实验观察[J].中草药,1987,18(4):21.

[8]赵兴增,贾晓东,陈军,等.白芷化学成分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8):2000-2001.

[9]风良元,鄢顺琴.五种不同产地白芷药理作用的比较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0,9(2):56.

[10]聂红,沈映君,吴俊梅,等.白芷挥发油镇痛、镇静作用和身体依赖性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2,13(4):221.

[11]聂红,沈映君,曾南,等.白芷总挥发油对疼痛模型大鼠的神经递质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2,18(3):11.

白芷的作用与功效范文2

【关键词】 色谱

摘要:中药白芷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其主要有效成分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和结构鉴定已有了长足发展。现代色谱技术在中药白芷研究中的广泛运用,使白芷的定量分析方法体系、质量指标体系和提取工艺优化等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文章对近5年的有关文献作了综述。

关键词:色谱法;白芷;化学成分;质量;鉴定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Angelica dahurica by Chromatography

Abstract:The Angelica dahurica has been claimed to be effective on many diseases,and also there are great development for the isolation and instrumental analyses of its main effective components. The application of chromatography technology greatly advanced and accelerated the research of Angelica dahurica.

Key words:Chromatography;Angelica dahurica;Development research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 ex Hoffm.)Benth. et Hook. f. 或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 ex Hoffm.) Benth. et Hook. f. var. formosana (Boiss.) Shan et Yuan 的干燥根。性温,味辛。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烧伤等症。色谱法(chromatography)或称层析法,其原理是利用不同组分在两相中的吸附能力、分配系数、离子交换能力或分子大小等性质的微小差别,经过连续多次在两相间的质量交换,使不同的组分得到分离,是分离分析多组混合物的分析方法,在各个学科领域中的应用日益普遍[1]。从经典的平板色谱到柱色谱,气相色谱技术(G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C)到毛细管电泳法(CE)、色谱-光谱连用等现代色谱技术已广泛运用于中药白芷的研究。

1 白芷中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

1.1 化学成分的分离结合现代光谱技术,近年陆续从白芷中发现了新结构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如从日本白芷中分离得到七种新的bifuranocoumarins[2],从韩国白芷的茎部首次发现6[(1S),2(R)2,3二羟基1甲氧基3甲基丁酸]7甲氧基香豆素[3],从根部得到两种新的呋喃香豆素化合物[4]。国内游小琳等[5]首次发现白芷水溶性成分中丁二酸,葡萄糖,蔗糖等6个化学成分。聂红等[6]运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发现白芷的水蒸气蒸馏所得的油状物的主要成分为甲基环癸烷(22.4%)、1十二烷醇(8.6%)等。

1.2有效成分的提取刘文等[7]认为采用超临界流体CO2萃取白芷中欧前胡素速度快,HPLC法测定精度高。刘红梅等运用GCMS技术对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的最佳超临界流体CO2萃取工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21 MPa、萃取时间3.0 h,分离压力6.5 MPa,粉碎度20目)的超临界样品进行了分析鉴定,主要成分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的相对含量分别达到42.40%,22.14%和12.12%[ 8,9]。

高速逆流色谱法[10](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是一种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分离和分析的方法,具有无固体载体,可以避免分离样品与固体载体表面产生化学反应而变性和不可逆吸附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天然药物研究。Liu等[11]用该法成功分离测定了白芷中的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和氧化前胡内酯,其上相固定相为正己烷甲醇水(5∶5∶5,V/V),下相流动相前150 min正己烷甲醇水(5∶5∶5,V/V),后150 min正己烷甲醇水(5∶7∶3,V/V)体积以线性递增,鉴定各峰分离物,纯度达到了98%以上。运用该技术还分离了丹参中的丹酚酸B[12]、川芎中的川芎嗪[13],天麻中的天麻素[14]等多种化学成分。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种分离分析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和样品用量少等特点。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Micellar Electrokinetic Capillary Chromatography)为它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分离效果好,速度快,操作简单,费用低等优点,已迅速进入药物分析领域。其原理是向载体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活性剂浓度大于临界值时,则在毛细管内形成胶束,被分析物受到电渗流和胶束相与水相之间分配的双重影响而实现分离。Wang[15]等成功的采用该法简单快速的从白芷中分离得到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和东莨菪苷元(7羟6甲氧香豆素)。该技术还应用于测定西洋参中人参皂苷Rb1,Re的含量[16],分离鉴定槐属植物苦豆子、苦参、山豆根中喹嗪烷类生物碱[17],最近联用电化学检测器首次分离测定木犀科植物女贞叶和果实中的D甘露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18]。

2 白芷的质量控制及鉴定

HPLC被广泛应用于白芷的质量控制和鉴定:人工四倍体白芷主要有效成分欧前胡素的含量较原二倍体白芷成倍提高[19];不同产地白芷中2种香豆素总量存在较大差异[20];提取挥发油后欧前胡素损失较大[21];建立了白芷药材质量的控制方法,其色谱条件:流动相甲醇水(70∶30),检测波长254 nm,欧前胡素在0.974~3.896 μg,异欧前胡素在0.360~2.64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22]。或同时检定出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比克白芷素及水化氧化前胡素,且其中的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含量分别不得低于0.1%和0.04%[23]。王梦月等[24]证实白芷果实中总香豆素含量最高,茎中最低;以晒干法的含量最高。抽苔白芷中香豆素的含量不及白芷含量的50%,不能作白芷药用。

3 体内白芷有效成分的测定

白芷的活性成分白当归素,是一种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Kwon等[25]研究分析它的肾代谢产物。尿样经液液提取,GCMS、HPLCDAD以及H1核磁共振波谱等分析,发现两种主要代谢物分别是白当归素侧链经C脱甲基或O脱烷而产生,另一代谢物认为可能是由白当归素被羟基化而产生。

Kazuhisa等[26]利用柱切换HPLC法快速检测大鼠血浆中的白当归素和水化氧化前胡素。血浆样品用过氯酸脱蛋白,离心后上清液制备成供试品。流动相为乙睛水(20∶80),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60 nm,柱温40℃。龚志南等[27,28]用HPLC测大鼠胃液、肠液、血液和脑组织中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含量,以考查其药动学参数,评价提取工艺指标和最佳剂型。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色谱技术应用于白芷的研究,可以快速、高效地分离纯化有效成分[11,15],优化提取工艺[7~9],建立准确、重复性好的质量标准[19~24]等,但在指纹图谱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可见色谱技术以其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定量结果准、易于自动化等优点,成为中药与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确定、鉴定等定性与定量工作以及分离纯化过程中最有效的方法。可以预见色谱技术必然会更广泛地应用于中药的制备和质量控制过程中,加速中药生产工艺的现代化进程。

目前色谱技术应用于白芷等中药研究存在的问题有:一方面中药成分复杂、质量影响因素多,单用一种色谱技术研究中药捉襟见肘,如GC不适用于分析热不稳定性和不能气化的成分;HPLC则对强极性组分分离效果不好,色谱柱容易受污染,仪器运转费用高;新兴的高速逆流色谱法和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可以很好的为中药药效学评价及定性定量分析等提供技术支持,但在国内尚未普及和系统化。因此要求色谱技术在自身不断完善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学科的高新技术,推陈出新,以便更好地为我国中药现代化服务。另一方面该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与作用机理研究方面期待突破性的进展。生物色谱法是生命科学和色谱分离技术结合形成的高新技术[29,30],这种模型既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关性又克服了成分分离与效应脱节的弊端,已成功应用于药物活性成分的筛选和作用机理的研究[31~32],如果联用二极管列阵和高分辨率质谱等技术,将实现中药中微量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及活性测定的高度一体化。

参考文献:

[1]黄志兵,李来生.色谱技术进展及应用[J].江西化工,2002,(3):14.

[2]NianHe WANG,Koichiro YOSHIZAKI, Kimiye BABA. Seven New Bifuranocoumarins, Dahuribirin AG, from Japanese Bai Zhi[J]. Chem. Pharm. Bull,2001,49(9):1085.

[3]Kwon YS,Shin SJ,Kim MJ,etc. A new coumarin from the stem of Angelica dahurica[J].Archives of Pharmacal research,2002,25(1):53.

[4]SeungHo Lee,Gao Li,HyoJin Kim,et al Two New Furanocoumarins from the Roots of Angelica dahurica, Bull. Korean Chem. Soc,2003,24(11):1699.

[5]游小琳,李丽,肖永庆. 白芷水溶性部分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 2002,27(4):279.

[6]聂红,沈映君. 白芷挥发油的GCMS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2,24(2):58.

[7]刘文,韩笑,王学勇. 超临界CO2萃取白芷中欧前胡素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3,38(2):99.

[8]刘红梅,张明贤,刘杨平,等.超临界CO2萃取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的工艺优化研究[J].中成药,2004,26(2):90.

[9]刘红梅,张明贤.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的超临界流体萃取和GCMS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3):241.

[10]姜宁,陈执中.高速逆流色谱法及其在天然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4,12(4):188.

[11]Renmin Liu,Aifeng Li,Ailing Sun.Preparative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coumarins from 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 Benth,et Hook. 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al herb) by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1052 (2004):223.

[12]Li,HuaBin,Lai, JiaPing;Jiang, Yue. Preparative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salvianolic acid B from the Chinese medicinal plant Salvia miltiorrhiza by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02,943(2):235.

[13]Li,HuaBin,Chen,Feng. Preparative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chuanxiongzine from the medicinal plant Ligusticum chuanxiong by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04,1047(2):249.

[14]Li, HuaBin, Chen, Feng. Preparative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gastrodin from the Chinese medicinal plant Gastrodia elata by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04,1052(12):229.

[15]Wang Ketai,Liu Huitao,Chen Xingguo,et al.Identific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active components In Angelica dahurica Benth and its medicinal preparation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J].Talanta,54 (2001):753.

[16]杨伟峰,赵维良.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西洋参中人参皂苷Rb1,Re的含量[J]. 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2): 1135.

[17]Yu Yunqiu,Ding Peilan,Chen Daofeng. Determination of quinolizidine alkaloids in Sophora medicinal plants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J]. Analytica Chimica Acta,2004, 523(1):15.

[18]Chen Gang,Zhang Luyan,Wu Xingliang. Determination of mannitol and three sugars in Ligustrum lucidum Ait.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with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J]. Analytica Chimica Acta,2005,530(1): 15.

[19]彭菲,张胜,刘塔斯,等. 四倍体白芷药材中欧前胡素的含量测定[J]. 中国中药杂志,2002,27(6):426.

[20]邓捷圆,高广慧,赵春杰,等. 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白芷中2种香豆素的含量[J].沈阳药科大学报,2004,21(5):354.

[21]刘萍. HPLC法测定白芷提取挥发油前后欧前胡素含量[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4, 20(8):470.

[22]贾敏如,王梦月,金曲嫫. HPLC测定13种白芷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J].华西药学杂志,2003,18(5):361.

[23]肖永庆,李丽,游小琳,等. 白芷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7):654.

[24]王梦月,贾敏如,马逾英. 不同入药部分及不同加工方法对白芷香豆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J].中药材,2004,27(11):826.

[25]Kwon OS, Song YS, Shin KH, et cI .dentification of new urinary metabolites of Byakangelicin, a component of Angelicae dahuricae Radix, in rats[J]. Archives of pharmacal research,2003,26 (8):606.

[26]Kazuhisa Ishihara,Shigeru Ohmori, Miwako Fukutake,et cl.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byakangelicin and oxypeucedaninhydrate in rat plasma by columnswitch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ultraviolet detection[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753(2001):309.

[27]龚志南,徐莲英,宋经中.中药白芷乳剂大鼠鼻腔给药的体内研究[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1,10(6):370.

[28]魏玉平,刘俊,颜小林,等. 白芷治疗头痛的提取工艺评判指标的研究[J]. 中草药,2001,32 (4):318.

[29]丁岗, 董自波,李智立,等. 生物色谱法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2, 33(4):354.

[30]邹汉法,汪海林.生物色谱技术分离、鉴定和筛选中药活性成分[J].世界科学技术,2000,2(2):9.

白芷的作用与功效范文3

【关键词】川芎;头痛;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5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125-01

1川芎使用频率最高,应用范围最广

川芎在所收集的502首方剂中,使用频率高达48.8%,为诸药之冠。川芎经过适当的配伍,可以应用于外感、内伤,寒、热、虚、实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头痛。由于中医对头痛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因此按治疗头痛方剂的主治特点,进行归纳。按六经划分,以川芎为主,组成的方剂,包括:一字散(《医方类聚》):天南星、全蝎、川芎、白芷、荆芥穗,治疗太阳头痛;石膏散(《卫生宝鉴》):川芎、石膏、白芷,治疗阳明风热头痛;千秋散(《普济方》):川芎、天南星、草乌头,治疗少阴病,头痛不可忍。川芎用于厥头痛的组方,轻金散(《鸡峰普济方》):甘、川芎、白芷、旋覆花、川乌、藿香、天南星,治疗太阳厥逆,加味二陈汤(《罗氏会约医镜》):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川芎、蔓荆子、北细辛,治疗痰厥头痛。芎附饮(《丹溪心法》):川芎、香附,治疗气厥头痛。偏正头痛。芎辛汤(《张氏医通》):川芎、细辛、甘草、生姜,治疗热厥头痛。

由于妇人有其自身的生理特点,妇人头痛亦可以作为一类,川芎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川芎散(《鸡峰普济方》):川芎、羌活、防风、细辛、旋覆花、藁本、蔓荆子、石膏、甘草,治疗妇人头眩痛,久不愈;彻清膏(《徐氏胎产方》):川芎、蔓荆子、细辛、生甘草、炙甘草、薄荷、藁本、当归,治疗妇人头痛;秦艽丸(《明医指掌》):川芎、当归、秦艽、荆芥,治疗产后气血大虚,风邪入于头脑作痛者。

按疼痛部位,川芎用于偏正头痛的治疗,川附散(《普济方》):川芎、白附子、牛蒡子、荆芥,治疗偏正头痛。川芎神功散(《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亦治疗偏正头痛。

六淫导致头痛,以川芎为主组成的方剂,皆可治疗。奇效芎术汤(《医钞类编》):川芎、附子、白术、桂心、甘草,治疗寒湿头痛。石膏散(《症因脉治》):石膏、川芎、白芷、葛根,治疗外感头痛。羌活汤(《内经拾遗》):羌活、苍术、川芎、白茯苓、防风、枳壳、桔梗、甘草,治疗遇风头痛。芎术散(《圣济总录》):川芎、白术、天麻、防风、荆芥穗、细辛、甘草,治疗头面多汗,恶风头痛。在火热导致的头痛,配伍寒凉之品后,川芎也可应用。风热散(《仙拈集》):川芎、白芷、石膏、荆芥穗,治疗因风热而头痛者。龙脑芎辛丸(《圣济总录》):川芎、细辛、甘草、龙脑、天南星、秦艽、丹砂,治疗风热头痛。茶调散(《医学集成》):川芎、白芷、荆芥、黄芩、石膏、薄荷、茶叶、生姜,治疗内热头痛。石膏散(《证治汇补》):川芎、石膏、黄芩、白芷,治疗痰火头痛。泻青丸(《症因脉治》):当归、龙胆草、川芎、山栀子、羌活、防风、黄芩,治疗肝火头痛。

川芎用于虚性头痛的组方。白归汤(《冯氏锦囊》):川芎、当归、白芍,治疗血虚头痛。生熟地黄汤(《证治汇补》):生地黄、熟地黄、天麻、川芎、茯苓、当归、黑豆、石斛、玄参、地骨皮,治疗肝虚头痛。顺气和中汤(《卫生宝鉴》):黄芪、人参、白术、甘草、陈皮、当归、白芍、升麻、柴胡、细辛、蔓荆子、川芎,治疗气虚头痛。加味左归饮(《医学从众录》):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枸杞子、肉苁蓉、细辛、炙甘草、川芎,治疗肾虚头痛。川芎在头痛的治疗中,之所以应用如此广泛,是由其功效特点决定的。川芎辛温,归肝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作用。就其自身功效而言,可以应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内伤气血失调的头痛,若经过与寒凉之药配伍,可用于风热头痛。由于川芎善于上行头目,应用于虚性头痛,取其引药上行之功。最后需要强调,川芎善于上行头目而止痛的作用是其广泛应用于头痛的主要原因。

2治疗头痛常用药对或药队

药对,又称对药,是指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物的配伍组合;药队则指三味以上的固定组合。药对或药队是历代医家临床实践的结晶,是中药配伍研究的中药内容。为此,本文将历代头痛方剂中,由川芎组成的药对或药队进行归纳。

2.1川芎-天麻此药对就是一方剂,如治疗偏正头痛、头风眩晕的大芎丸(《圣济总录》)。包含此药对的方剂较多,举例如下。温脑散(《传信适用方》):川芎、天麻、川乌,治疗头风。定风饼子(《袖珍》):草乌头、白芷、川芎、天麻、防风、细辛、甘草,治疗头风头痛。羌活丸(《博济》):羌活、川芎、天麻、旋覆花、青皮、天南星、藁本、牵牛子,治疗久患偏邪头痛。天麻丸(《杨氏家藏方》):天麻、川芎、防风、甘草,治疗风气壅盛,头痛目涩。香芎丸(《杨氏家藏方》):川芎、天麻、细辛、荜茇、甘草,治疗风气上攻,头目昏痛。藿香散(《脉因证治》):藿香、川芎、天麻、蔓荆子、槐花、白芷,治疗脑风头痛。八生散(《证治要诀类方》):天雄、大川乌、白附子、南星、天麻、川芎、半夏、木香、全蝎,治疗偏正头风作痛。

2.2川芎-二者配伍,即是散(《太平圣惠方》),治疗风头痛。由此药对组成的方剂还有香甲散(《圣济总录》):甘菊、川芎、甘草、青皮、檀香,治疗风热头目疼痛;芎菊汤(《圣济总录》):川芎、防风、麻黄、前胡、独活、、枳壳、甘草、细辛、石膏,治疗首风、目运头痛。

2.3川芎-白芷二者配伍,即是芷芎散(《普济方》)。含此药对的方剂还有金花一圣散(《魏氏家藏方》):川乌头、川芎、白芷,治疗头风;如圣饼子(《内经拾遗》):苍术、川芎、白芷、草乌,治疗头痛、头风因寒者;芷桂川芎汤(《辨证录》):川芎、白芷、桂枝,治疗头痛如破,无一定处。

2.4川芎-石膏石膏散(《圣济总录》):石膏、川芎、旋覆花、白附子、细辛、甘草,治疗风壅头痛;石膏散(《魏氏家藏方》):石膏、赤芍药、川芎,治疗偏正头风;太白散(《普济方》):川芎、石膏、甘草,治疗头痛。

2.5川芎-白芷-石膏此三者组成治疗头痛的药队,名石膏散(《卫生宝鉴》),用于治疗阳明风热头痛。川芎、石膏、白芷、葛根,组成的方剂,亦名石膏散(《症因脉治》),治疗外感头痛。茶调散(《医学集成》):川芎、白芷、荆芥、黄芩、石膏、薄荷、茶叶、生姜,治疗内热头痛;风热散(《仙拈集》):川芎、白芷、石膏、荆芥穗,治疗因风热而头痛者。

2.6川芎-细辛清气香芎汤(《圣济总录》):川芎、细辛、人参、半夏曲、甘草,治疗头痛。芎辛丸(《普济方》):大川芎、细辛、甘草,治疗伤寒非时头痛;芎辛散(《证治汇补》):川芎、细辛、苍术、甘草、干姜,治疗寒湿头痛。

2.7川芎-细辛-白芷三味共用,组成救破汤(《辨证录》)。清香散(《普济方》):川芎、藁本、防风、羌活、细辛、白芷、甘草,治疗偏正头风并牙痛;清上至圣丸(《石室秘录》):川芎、细辛、白芷、柴胡、芍药、夏枯草、甘草,治疗风入太阳经头痛;清上蠲痛汤(《寿世保元》):当归、川芎、白芷、细辛、羌活、独活、防风、、蔓荆子、苍术、麦冬、黄芩、甘草,治疗一切头痛;开关散(《外科百效》):川芎、白芷、北细辛、薄荷叶,治疗一边头痛如破。

2.8川芎-香附二者共用,名芎附散(《丹溪心法》)。点头散(《是斋百一选方》):川芎、香附子、茶,治疗偏正头痛;香芎散(《中藏经》):香附子、川芎、甘草、石膏,治疗一切头风。

2.9川芎-附子二者共用,名附芎散(《普济本事方》),治疗气虚头痛、头风。奇效芎术汤(《医钞类编》):川芎、附子、白术、桂心、甘草,治疗寒湿头痛;细辛散(《普济方》):细辛、川芎、附子、麻黄。

白芷的作用与功效范文4

川芎在所收集的502首方剂中,使用频率高达48.8%,为诸药之冠。川芎经过适当的配伍,可以应用于外感、内伤,寒、热、虚、实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头痛。由于中医对头痛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因此按治疗头痛方剂的主治特点,进行归纳。按六经划分,以川芎为主,组成的方剂,包括:一字散(《医方类聚》):天南星、全蝎、川芎、白芷、荆芥穗,治疗太阳头痛;石膏散(《卫生宝鉴》):川芎、石膏、白芷,治疗阳明风热头痛;千秋散(《普济方》):川芎、天南星、草乌头,治疗少阴病,头痛不可忍。川芎用于厥头痛的组方,轻金散(《鸡峰普济方》):甘、川芎、白芷、旋覆花、川乌、藿香、天南星,治疗太阳厥逆,加味二陈汤(《罗氏会约医镜》):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川芎、蔓荆子、北细辛,治疗痰厥头痛。芎附饮(《丹溪心法》):川芎、香附,治疗气厥头痛。偏正头痛。芎辛汤(《张氏医通》):川芎、细辛、甘草、生姜,治疗热厥头痛。

由于妇人有其自身的生理特点,妇人头痛亦可以作为一类,川芎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川芎散(《鸡峰普济方》):川芎、羌活、防风、细辛、旋覆花、藁本、蔓荆子、石膏、甘草,治疗妇人头眩痛,久不愈;彻清膏(《徐氏胎产方》):川芎、蔓荆子、细辛、生甘草、炙甘草、薄荷、藁本、当归,治疗妇人头痛;秦艽丸(《明医指掌》):川芎、当归、秦艽、荆芥,治疗产后气血大虚,风邪入于头脑作痛者。

按疼痛部位,川芎用于偏正头痛的治疗,川附散(《普济方》):川芎、白附子、牛蒡子、荆芥,治疗偏正头痛。川芎神功散(《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亦治疗偏正头痛。

六淫导致头痛,以川芎为主组成的方剂,皆可治疗。奇效芎术汤(《医钞类编》):川芎、附子、白术、桂心、甘草,治疗寒湿头痛。石膏散(《症因脉治》):石膏、川芎、白芷、葛根,治疗外感头痛。羌活汤(《内经拾遗》):羌活、苍术、川芎、白茯苓、防风、枳壳、桔梗、甘草,治疗遇风头痛。芎术散(《圣济总录》):川芎、白术、天麻、防风、荆芥穗、细辛、甘草,治疗头面多汗,恶风头痛。在火热导致的头痛,配伍寒凉之品后,川芎也可应用。风热散(《仙拈集》):川芎、白芷、石膏、荆芥穗,治疗因风热而头痛者。龙脑芎辛丸(《圣济总录》):川芎、细辛、甘草、龙脑、天南星、秦艽、丹砂,治疗风热头痛。茶调散(《医学集成》):川芎、白芷、荆芥、黄芩、石膏、薄荷、茶叶、生姜,治疗内热头痛。石膏散(《证治汇补》):川芎、石膏、黄芩、白芷,治疗痰火头痛。泻青丸(《症因脉治》):当归、龙胆草、川芎、山栀子、羌活、防风、黄芩,治疗肝火头痛。

川芎用于虚性头痛的组方。白归汤(《冯氏锦囊》):川芎、当归、白芍,治疗血虚头痛。生熟地黄汤(《证治汇补》):生地黄、熟地黄、天麻、川芎、茯苓、当归、黑豆、石斛、玄参、地骨皮,治疗肝虚头痛。顺气和中汤(《卫生宝鉴》):黄芪、人参、白术、甘草、陈皮、当归、白芍、升麻、柴胡、细辛、蔓荆子、川芎,治疗气虚头痛。加味左归饮(《医学从众录》):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枸杞子、肉苁蓉、细辛、炙甘草、川芎,治疗肾虚头痛。川芎在头痛的治疗中,之所以应用如此广泛,是由其功效特点决定的。川芎辛温,归肝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作用。就其自身功效而言,可以应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内伤气血失调的头痛,若经过与寒凉之药配伍,可用于风热头痛。由于川芎善于上行头目,应用于虚性头痛,取其引药上行之功。最后需要强调,川芎善于上行头目而止痛的作用是其广泛应用于头痛的主要原因。

2治疗头痛常用药对或药队

药对,又称对药,是指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物的配伍组合;药队则指三味以上的固定组合。药对或药队是历代医家临床实践的结晶,是中药配伍研究的中药内容。为此,本文将历代头痛方剂中,由川芎组成的药对或药队进行归纳。

2.1川芎-天麻此药对就是一方剂,如治疗偏正头痛、头风眩晕的大芎丸(《圣济总录》)。包含此药对的方剂较多,举例如下。温脑散(《传信适用方》):川芎、天麻、川乌,治疗头风。定风饼子(《袖珍》):草乌头、白芷、川芎、天麻、防风、细辛、甘草,治疗头风头痛。羌活丸(《博济》):羌活、川芎、天麻、旋覆花、青皮、天南星、藁本、牵牛子,治疗久患偏邪头痛。天麻丸(《杨氏家藏方》):天麻、川芎、防风、甘草,治疗风气壅盛,头痛目涩。香芎丸(《杨氏家藏方》):川芎、天麻、细辛、荜茇、甘草,治疗风气上攻,头目昏痛。藿香散(《脉因证治》):藿香、川芎、天麻、蔓荆子、槐花、白芷,治疗脑风头痛。八生散(《证治要诀类方》):天雄、大川乌、白附子、南星、天麻、川芎、半夏、木香、全蝎,治疗偏正头风作痛。

2.2川芎-二者配伍,即是散(《太平圣惠方》),治疗风头痛。由此药对组成的方剂还有香甲散(《圣济总录》):甘菊、川芎、甘草、青皮、檀香,治疗风热头目疼痛;芎菊汤(《圣济总录》):川芎、防风、麻黄、前胡、独活、、枳壳、甘草、细辛、石膏,治疗首风、目运头痛。

2.3川芎-白芷二者配伍,即是芷芎散(《普济方》)。含此药对的方剂还有金花一圣散(《魏氏家藏方》):川乌头、川芎、白芷,治疗头风;如圣饼子(《内经拾遗》):苍术、川芎、白芷、草乌,治疗头痛、头风因寒者;芷桂川芎汤(《辨证录》):川芎、白芷、桂枝,治疗头痛如破,无一定处。

2.4川芎-石膏石膏散(《圣济总录》):石膏、川芎、旋覆花、白附子、细辛、甘草,治疗风壅头痛;石膏散(《魏氏家藏方》):石膏、赤芍药、川芎,治疗偏正头风;太白散(《普济方》):川芎、石膏、甘草,治疗头痛。

2.5川芎-白芷-石膏此三者组成治疗头痛的药队,名石膏散(《卫生宝鉴》),用于治疗阳明风热头痛。川芎、石膏、白芷、葛根,组成的方剂,亦名石膏散(《症因脉治》),治疗外感头痛。茶调散(《医学集成》):川芎、白芷、荆芥、黄芩、石膏、薄荷、茶叶、生姜,治疗内热头痛;风热散(《仙拈集》):川芎、白芷、石膏、荆芥穗,治疗因风热而头痛者。

2.6川芎-细辛清气香芎汤(《圣济总录》):川芎、细辛、人参、半夏曲、甘草,治疗头痛。芎辛丸(《普济方》):大川芎、细辛、甘草,治疗伤寒非时头痛;芎辛散(《证治汇补》):川芎、细辛、苍术、甘草、干姜,治疗寒湿头痛。

2.7川芎-细辛-白芷三味共用,组成救破汤(《辨证录》)。清香散(《普济方》):川芎、藁本、防风、羌活、细辛、白芷、甘草,治疗偏正头风并牙痛;清上至圣丸(《石室秘录》):川芎、细辛、白芷、柴胡、芍药、夏枯草、甘草,治疗风入太阳经头痛;清上蠲痛汤(《寿世保元》):当归、川芎、白芷、细辛、羌活、独活、防风、、蔓荆子、苍术、麦冬、黄芩、甘草,治疗一切头痛;开关散(《外科百效》):川芎、白芷、北细辛、薄荷叶,治疗一边头痛如破。

2.8川芎-香附二者共用,名芎附散(《丹溪心法》)。点头散(《是斋百一选方》):川芎、香附子、茶,治疗偏正头痛;香芎散(《中藏经》):香附子、川芎、甘草、石膏,治疗一切头风。

白芷的作用与功效范文5

摘要:目的建立骨炎托毒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该药中的黄芪、金银花、蒲公英、白芷进行定性鉴别。结果鉴别项下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结论可作为骨炎托毒丸的质量控制标准。

关键词:骨炎托毒丸; 黄芪; 金银花; 蒲公英; 白芷; 薄层色谱法

骨炎托毒丸为我院经验方,由黄芪、金银花、蒲公英、白芷、土茯苓、皂角刺等12味中药组成,具有补益气血、清热利湿、托毒消肿的功能,适用于各种慢性骨髓炎中后期,症见肿胀、疼痛、排脓不畅、伤口窦道分泌物多、淋漓不尽、久不愈合等症。临床应用多年,疗效确切。为有效控制产品质量,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中的黄芪、金银花、蒲公英、白芷进行了定性鉴别。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

1.1 药物骨炎托毒丸(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制剂科提供,批号为20040225,20040321,20040415)。

1.2 对照品黄芪甲苷对照品及金银花、蒲公英、白芷对照药材(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3 试剂硅胶G、硅胶H(烟台市化学工业研究所);所用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及结果

2.1 黄芪的薄层色谱鉴别取本品20 g,研细,加甲醇50 ml,超声处理1 h,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 ml溶解,用乙醚洗涤2次,20 ml/次。取水层,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2次,20 ml/次。合并正丁醇液,用1%氢氧化钠溶液洗涤2次,20 ml/次。再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至中性,取正丁醇层,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不含黄芪的本方制剂,同法制得缺黄芪的阴性样品溶液。再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毫升含1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1]实验,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4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3∶7∶2)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乙醇溶液,于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见图1。

2.2 金银花的薄层色谱鉴别取本品5 g,研细,加甲醇30 ml,超声处理3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5%碳酸氢钠溶液20 ml温热溶解,用醋酸乙酯洗涤2次,15 ml/次,取碱水液,用盐酸调pH值至2~3,用醋酸乙酯提取2次,15 ml/次。合并醋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不含金银花的本方制剂,同法制得缺金银花的阴性样品溶液。再取金银花对照药材0.5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1]实验,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2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 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视品色谱中,在与金银花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见图2。

2.3 蒲公英的薄层色谱鉴别取鉴别2.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不含蒲公英的本方制剂,同法制得缺蒲公英的阴性样品溶液。再取蒲公英对照药材0.5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蒲层色谱法[1]实验,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2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水(8∶2∶2)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视品色谱中,在与蒲公英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见图3。

2.4 白芷的薄层色谱鉴别取本品10 g,研细,加乙醚30 ml,冷浸2 h,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不含白芷的本方制剂,同法制得缺白芷的阴性样品溶液。再取白芷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1]实验,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2~4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乙醚(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见图4。

1、2、3.样品 4.黄芪甲苷 5.黄芪阴性

图1 黄芪的薄层色谱图(略)

1、2、3.样品 4.金银花5.金银花阴性

图2 金银花的薄层色谱图(略)

1、2、3.样品 4.蒲公英 5.蒲公英阴性

图3 蒲公英的薄层色谱图(略)

1,2,3.样品 4.白芷5.白芷阴性

图4 白芷的薄层色谱图 (略)

3 讨论

黄芪的薄层鉴别中,样品经正丁醇萃取后用碱水洗涤,可有效降低背景,消除干扰。金银花的薄层鉴别中,经比较,用硅胶H板优于硅胶G板。蒲公英与金银花功能相近,均含有机酸,性质相近,因此可用一个供试品溶液。借助有机酸溶于碳酸氢钠溶液而在酸性条件下又析出的性质,用酸碱法处理样品,能有效减轻干扰,消除背景。实验发现,用本文展开剂优于2000年版《中国药典》蒲公英项下的展开剂。

白芷的作用与功效范文6

今后,我们将分门别类逐渐向大家介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碰得到的这些既是食品,又有一定医疗作用的食物。例如调味品类、蔬菜类、藻菌类、果品类、粮食类、家禽和水产等。每一类食物主要介绍它们的功效与主治,其目的在于帮助大家在生活中注意自我保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1.丁香 丁香来源于桃金娘科植物丁香树的干燥花蕾。丁香主要产于坦桑尼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我国广东亦有栽培。丁香也称“公丁香”,因此,既然有“公丁香”,自然也有“母丁香”了。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公丁香是在花蕾由绿刚刚转红时就采收,而母丁香是丁香的成熟的果实,公丁香小(1~2厘米),母丁香大(2~2.5厘米)。二者除了大小不同,香气也有差别,公丁香的香气浓郁,而母丁香的香气较淡。丁香性辛温,具有“温中、暖肾、降逆”的功效,中医临床用来治疗呃逆、呕吐、反胃泻痢、心腹冷痛、疝气等。丁香含有较多的挥发油(丁香油)。现代药理实验表明,丁香的挥发油有抗溃疡和抑制胃肠的推动作用,有抗氧化和抗菌作用等。丁香的药用一般为2~5克,但是,对于阴虚内热、热病的患者则不适宜。

丁香在超市和一般市场都可以买到。作为调味品,我们大家可能都使用过丁香。如闻名遐迩的“十三香”,其中就有丁香。西式泡菜的制作中除了使用其他香料外,也要使用丁香。

母丁香又叫“鸡舌香”,其功效与丁香相似,但药效较丁香弱,也有温中散寒的功效,但是中医临床一般多以丁香入药。

2.八角茴香(大茴香)八角茴香来源于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的干燥果实。八角茴香主要产于亚热带地区,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均有出产。八角茴香也称“大茴香”、“大料”。八角茴香每年可以采收两次,8~9月间为主要采收期,第二年的2~3月采第二次。八角茴香通常由八个瓣组成(少数有6~13个瓣),味微甜,有特殊香气。以个大、色红、油多、香气浓者为好。八角茴香性辛温,味甘,具有“温阳、散寒、理气”的功效,中医临床用来治疗胃寒呕吐、疝气腹痛、肾虚腰痛、除干湿脚气等。八角茴香含有较多的挥发油、脂肪油以及蛋白质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八角茴香的挥发油有促进肠蠕动的作用,可以缓解腹部疼痛,有祛痰作用;另外,其乙醇提取物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八角茴香的药用一般为3~6克。阴虚火旺者要慎用,多服有可能加重病情。

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八角茴香,特别是有烹饪经验的人,他们可以用八角茴香调制出各种美味佳肴。

在使用八角茴香时,要注意一种同属植物莽草的果实,莽草的形状与八角茴香非常相似,极易混淆。莽草的果实有毒,不可误用。其主要区别是:莽草的果实比较小,每瓣的尖端向上弯曲呈鸟喙状,味苦,带有树胶样气味。

3.小茴香小茴香来源于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小茴香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采收一般为秋季果实成熟时,将全株割下来,晒干后,打下果实。小茴香黄绿色或淡黄色,光滑无毛,果实极易分离成两个小分果,分果呈长椭圆形,背面有五条隆起的纵向棱线。气味具有特异的芳香和甜香气,味微甜。小茴香性辛温,味甘,具有“温肾散寒、理气和胃”的功效,中医临床用来治疗寒疝疼痛、偏坠、胃寒呕吐、食少、脘腹胀痛等证。小茴香主要含有挥发油,现代药理实验表明其挥发油有增进肠蠕动、排除肠道气体、减轻疼痛的作用。小茴香的用量为3~8克。阴虚火旺者慎用。

小茴香作为调料这里不用多说,但是,在明代嘉靖年间刊印的《救荒本草》中记述了茴香的一种食用方法:取茴香嫩苗摘洗干净,水焯,用油、盐调味,“食味美香”。如大家有兴趣不妨试一试。

4.白芷白芷来源于伞形科植物白芷、杭白芷和川白芷的干燥根。白芷产于东北地区及山东、河北等省,现各地有栽培。杭白芷产于浙江、福建、河北等省,均为栽培。川白芷产于东北地区及山东、江苏、四川、河南、安徽等省。在夏秋间叶黄时挖出根,并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晒干或炕干;浙江地区习惯加石灰拌,放置一周后晒干或炕干。白芷和川白芷的根一般似胡罗卜状,长2~24厘米。杭白芷与上两种白芷的区别是根具四棱。白芷的香气浓烈,味辛苦。

白芷性温,味辛。具有“解表、祛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的功效。中医临床用来治疗外感风寒、头痛、鼻塞、眉棱骨痛、齿痛、寒湿带下以及疮疡肿痛等证。白芷主要含有挥发油和香豆素。现代药理实验表明白芷具有镇痛作用、解热作用、抗炎作用、对动物子宫的收缩有抑制作用。白芷的药用量为3~10克。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民族节日,以纪念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这一天家家要吃粽子、熏艾、划龙船、喝雄黄酒,并用雄黄酒点在小孩子的额头上点上雄黄,可以避免“五毒”的侵害。还有的地方大人、小孩在端午节要戴上用五颜六色的线做成的不同形状的“香包”,这种“香包”由多种植物香料配成,里面就含有白芷。民间认为挂这种“香包”可以“避邪气”,这个“邪气”从今天的观点来看就是一些季节性的传染病。而中医历来认为这些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大多都具有这种作用。现代药理实验也证明了一些含有挥发油的药物的确有杀菌或抑菌作用。

5.砂仁砂仁来源于姜科植物阳春砂及缩砂的干燥成熟果实。阳春砂主产于我国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地区亦产,多为栽培。缩砂产于越南、缅甸、泰国及印度尼西亚等国。阳春砂在8~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带壳低温焙干。缩砂在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称为壳砂;剥去果皮,将种子团晒干,即为砂仁。广东阳春地区产的砂仁个大饱满,品质最佳,奉为地道药材。砂仁气味芳香浓烈,味辛、微苦。进口者质效皆次于阳春砂。

砂仁性温,味辛,具有“行气化湿、健胃止呕、安胎”的功效。中医临床用来治疗因脾胃湿阻及气滞引起的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泄泻、胎动不安等证。砂仁主要含有挥发油。现代药理实验表明砂仁有促进消化液分泌的作用,有增强胃肠蠕动的作用,另外还有一定的抑菌作用。砂仁的药用量为3~6克。入汤药一般要后下。

砂仁在药店、食品店和菜市场的干货调味品摊位都可以买得到。

6.草豆蔻草豆蔻来源于姜科植物草豆寇的干燥成熟种子团。草豆蔻主要产于广东、广西等地。草豆寇一般在秋季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收,晒至九成干,剥去果皮,再继续将种子团晒干,或先将果实用沸水稍稍烫一下,晒至半干,剥去果皮,将种子团晒干即可。种子团近球形,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气香,味辛辣。草豆寇以种子饱满、气味浓者为佳。

草豆寇性温,味辛,具有“燥湿、温中、行气”的功效。中医临床用来治疗寒湿阻滞脾胃、脘腹胀满疼痛、呕吐、泄泻等证。草豆寇主要含有挥发油。现代药理实验表明草豆寇有杀菌、止痛、助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草豆寇的药用量为3~6克。入汤药一般要后下。

草豆寇具有去除膻味、怪味,增加菜肴特殊香味的作用,在制作卤水时也经常使用草豆寇。

7.草果草果来源于姜科植物草果的干燥成熟果实。草果主要产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区,一般为栽培。草果在10~11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即可。草果呈椭圆形,具三钝棱,顶端有一宿萼残基,基部留有果柄,表面灰棕色或红棕色,并有明显的纵沟。草果的种子破碎后有特殊的气味,味辛、辣。

草果性温,味辛,具有“燥湿、温中、截疟”的功效。中医临床用来治疗因寒湿阻滞脾胃引起的脘腹胀满、疼痛、吐泄以及疟疾等证。由于草果的辛香浓烈,因此,其燥湿散寒的作用较强。草果种子主要含有挥发油。草果的药用量为3~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