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陈设计论文范例6篇

展陈设计论文

展陈设计论文范文1

自1868年中国第一家博物馆――震旦博物馆建成至今,中国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已经走完了149年的历程。随着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日益增多,人们对当下博物馆展陈设计的评价标准,表现形式,以及技术手段等诸多方面的认识也开始进入了一个转型期。在博物馆研究中,展示研究对也从曾经对物与形式的研究,转向了对展示思维、空间、物、人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融合为一个整体的研究。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叙事性艺术思潮在设计领域,尤其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叙事性?O计的理论自此在设计领域全面开花。近年来,这一理念的提出及其在展陈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开始从设计实践中被突显出来。尤其在以纪念类为主题的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已逐渐成为一种专门用于向参观者讲述故事的设计语言形式,为设计者在当代博物馆展陈设计上开阔了新的视野和思路。

1叙事性设计的创新性

展陈艺术设计是博物馆历史进程中科技进步、文明发展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展陈艺术设计逐渐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具有非常复杂的交叉学科特点,它与产品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舞台美术设计、电影美术设计等设计领域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文化目前,我国博物馆展陈设计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梳理知识脉络和教学教材的实践应用上,对于叙事性空间设计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对于其他各国设计史浩繁的文献资料、学术成果和完整的研究体系,国内博物馆陈列设计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在叙事性设计领域的研究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针对于目前国内博物馆展陈设计的研究现状,叙事性设计的研究主要具有以下三点创新之处:

(1)展陈设计手段创新,变“静态”为“动态”,开展叙事性研究为历史类博物馆陈列设计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和思路。通过叙事性研究,从文本叙事与设计叙事的交叉性切入,将文学中的叙事性理论方法运用到博物馆展陈陈列的空间设计理念中去,通过文学手法诠释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的整体理念和叙事空间。从而实现主席“……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伟大构想。

(2)展陈设计理念创新,变“要我看”为“我要看”,开展叙事性研究可以提高参观者的主观能动性和设计者的展陈艺术目的。不仅可以满足参观者与展品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其自主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追问,进而建立有效对话机制的参观目的,而且,可以提高博物馆展陈设计的思维模式和行业水平。叙事性设计理念的提出,既符合当下国内博物馆展陈设计的需求,也是探索中国博物馆设计学未来走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展陈设计多学科交叉创新,变“一枝独秀”为“百花齐放”,开展叙事性研究可以开阔博物馆展陈艺术设计的多学科多领域多视角范畴。博物馆陈列中的叙事性设计是一个以多学科领域的理论、实践成果为支撑的综合性研究项目。其涉及的范畴包括:历史学、考古学、美学、设计学、心理学、传播学、符号学、建筑学等。利用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对博物馆展开叙事性设计研究,可以更好地达到承载传递历史文明的职责。

由此可见,研究叙事性设计不仅为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设计模式和展陈理念,而且让设计者摆脱了以往割裂地将展品配合图文展板进行展示的尴尬模式,巧妙地将“文化”穿插其间,让参观者始终处于设计者引导的参观状态之下,并最终以愉快的观展情绪参观完成全部展览。这种设计形式的出现既符合当今博物馆展陈设计的需求理念,也为国内博物馆展陈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可行性参考依据。

2叙事性设计与文学叙事

《现代汉语词典》里的“叙事”概念是指:“叙述事情(指书面的)。” “叙事学概念(Narratology)”于 20 世纪期初诞生于法国,起源于弗拉基米尔?普罗普《民间故事形态学》中对俄国民间故事形态的研究。其在20世纪60 年代结构主义的大背景下确立叙事学理论体系,提出叙事学是研究叙事作品的一门科学。法国文学家罗兰?巴特(RolandBarthes)也认为除文学作品外,很多材料都可以作为叙事对象,例如绘画、电影、社会杂闻、连环画等。

叙事性设计就是设计者(叙事者)对空间对象或者设计对象以叙事的形式进行展现、描述、设计的方式或过程。随着叙事学概念外延的无限扩大以及对其定义的不断深化,艺术设计类也逐渐涵盖其中。它所涵盖的内容涉及到建筑、景观、规划、平面、室内灯领域等多个方面,被视为艺术设计领域内的“大设计”。而博物馆陈列中的叙事性设计则是在宏观大设计的基础上开展的“小设计”。

博物馆陈列中的叙事性设计是建立在文学叙事理论基础之上展开的一种设计理论。这两种概念之间既有很深的渊源和交集也有其差异性。研究两者之间的异同之处,探讨文学性叙事是如何在陈列设计中进行应用转换的,是博物馆空间展示设计领域相关专家学者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

从文学叙事的人称来讲,博物馆的叙事性设计同样可以分别采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方式进行阐释。这样的阐述方式不仅便于向参观者交代展示内容,拉近设计者、展项与参观者的距离,而且能够快速的使参观者透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信息融入到展览的语境中来,并且按照设计者预留的心理预期参观完成展览的全部内容,达到最佳的观展效果;从文学叙述的方式来看,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叙述形式也同样可以采取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方式来表现,这四种方式既符合参观者的心理活动又便于设计者对于观展路线的布置设计,可以说是艺术与文化的巧妙融合。而且,设计者还可以运用叙事的文学方法描述设计概念所涉及到的叙事本体、参观者及其周围的环境氛围,让参观者按照设计者预设的心理期望参观完成展览,以期达到最终的观展目的。换言之,就是设计者运用文学的叙述表达方式,结合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文学叙事方法中常用的表达手法,对展品及周围环境进行展示设计,以娓娓道来的形式为参观者巧妙的呈现出一个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内容,让参观者在设计者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历史,解读文化,探索未来。由此可见,文学中的叙述特点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同样具备,并且可以转化应用。

虽然两者之间叙述的对象、?角、方式完全相同,但是由于本体不同,进而造成它们的应用方法和受众者的感受也不尽相同。也就是说,叙事性设计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它可以应用的技术手段(数字、信息、生物技术等)、借助的媒介(平面、三维、互动展示等),以及设计的方式(平面、多媒体、绘画、雕塑等)多种多样,与传统的文学叙事相比,叙事性设计可以呈现出更多层、多元化的表达方式。这一点对于传统的单纯依靠平面媒体进行交流的文学叙事来说是望尘莫及的。另外,叙事性设计的目的在于借助叙事的手段或者方式凝练展品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全方位向参观者展示展品的文化内涵,弥补部分展品因为信息缺失带来的观展缺憾,帮助参观者更加快速、深入、全面的了解展品及其背后所蕴含的丰富价值,引发其进行自主的思考与追问,从而达到与参观者进行心灵互动的目的。而文学叙事虽然也是与读者进行互动交流为目的,但是在感观感受和身心体验上,显然略逊一筹。

3叙事性设计的意义

很多展品由于受历史原因影响,遭到了自然、人为等不同因素的侵蚀或破坏,造成文化信息缺失的现象,如何将其进行合理化展示,让参观者在观展过程中既能了解其文化内涵,又不会丧失观展兴趣,如何解决不同类型博物馆中展品展项、展示单元在陈列设计中出现单一性、孤立性、割裂性的问题是目前空间展示设计者最为关心的一个话题。叙事性设计,即将文学叙事概念转换应用到博物馆展示设计理念中来,通过设计者的叙事设计,运用讲故事的形式巧妙避免了展品展项孤立、割裂的问题,弥补了部分展品文化信息缺失的遗憾。以“展品展项”为主线,“文学故事”为辅线,既增强了各展品展项之间、单元之间的互动联系,也有效保证了展馆整体的完整统一性和连贯性。

叙事性设计的提出及其在博物馆展陈艺术中的广泛应用,不仅有助于重新梳理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发展脉络,而且有助于思考、审视当今国内博物馆展陈设计的现状、创新性和价值内涵,为探讨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多样性,以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方向。

展陈设计论文范文2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设计;文化

一、博物馆室内陈列设计概述及其作用

1.博物馆陈列设计概述。陈列是博物馆中的最原始的职能之一,当博物馆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各种收藏品都是采取不同的展示方式在博物馆中陈列。在中世纪的中国或欧洲,虽然对外都是奉行“秘不示人”,但在一定的范围内依然是一定的陈列方式展示出来,进行观摩研究活动。随着近代博物馆的产生,很多收藏品走向了社会,陈列方式也进行了重大变革。这时的陈列往往都是收藏品的罗列,库房和展室是同一个概念,各种收藏品,不分种类,只是从大到小简单的排列,这时候的博物馆陈列还只是处于初始阶段。

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机构,在西方有其发展的历史背景和过程逻辑,逐渐从最初的朦胧状态走进现代社会中,而后以博物馆为中心的民族学探险、考古学、环境科学考察等,不断推动着科研与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的日趋进步,现代的博物馆陈列不仅内容丰富,且形式多种多样,但无论从博物馆的藏品还是从现代的科学研究来看,陈列设计在博物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很多人将博物馆的陈列称为是“形象化的教科书”,这也说明陈列式的实物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是不能被现在的电视、网络等多种传媒教育所代替的。

2.陈列设计在博物馆中的作用。传统博物馆主要承担着藏品展示、教育推广、典藏维护、学术研究等职能,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随着人们审美眼光的不断提高,对博物馆的社会性要求越来越高。陈列设计在现代博物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博物馆作为承载人文精神的机构,其室内陈列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方面,博物馆室内陈列内容可以营造博物馆的整体环境和气氛,运用多元化的表现手法,在博物馆展厅中实现历史文化与现在人们的交流,让参观者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另一方面陈列设计可以保护历史展品和文物,引导观众有秩序的参观。

二、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

1.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基本特征

①博物馆陈列设计具有多维性特征。现代博物管的陈列和以前的有着截然的不同,现代的博物馆陈列内内容比较多且非常复杂,涉及的学科知识比较多。在进行博物馆的陈列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陈列设计的多维性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博物馆的陈列设计效果,进行多方面的考虑,抓住设计的主要任务和基本矛盾。② 博物馆陈列设计具有综合艺术特征。时间是博物馆陈列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重要元素之一,博物馆陈列设计具有时间艺术的特征。其次博物馆展品的外在形状是博物馆陈列设计也要考虑的内容,博物馆的陈列设计想要以何种视觉展示出来都要结合博物馆展品的形状特征设计。第三博物馆的陈列设计还要具有影像的艺术特征,博物馆的一些展品是在灯光之中展现出来的,其造型艺术必然要考虑影像艺术特征。这三个艺术特征是紧密结合在一起,不是独立分离的。

2.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基本要求

① 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总体要求。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总体要求以建筑场地为出发点,以陈列内容和展品为对象,是对陈列内容和形式的总体构思和全面规划,以保证陈列艺术形式的完整统一。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形式应根据陈列内容进行构思,内容决定着表现形式,应该最大限度的体现出展览品的艺术特色和形态,使内容与形式达到最完美的融合,这样才能吸引广大的观众。一个成功的陈列设计,必须具有明显的个体,突出的主题,要突破传统陈列的思维的模式,具有独创性,能够创造出合理的空间环境和高雅的艺术品位。

②从内容和理念上看博物馆的陈列设计要求。陈列设计大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陈列艺术品的设计,二是陈列大纲的编写。陈列大纲是陈列主题的具体表现,是主题条目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时间顺寻、地域方位具体排列穿插使其形成一个形象的剧本过程。陈列内容设计主要考虑陈列主题的提炼、陈列信息的传播、陈列目标的设定,还有和观众的互动交流。陈列艺术设计应充分考虑到陈列主题和陈列目标的价值判断,力求在空间、色彩以及形象上表达展览作品的文化背景、历史和社会境况,用传播视觉的手段表陈列中更深层次的态度和情感。

三、结语

陈列是博物馆的三大职能之一,是高质量博物馆的重要标志,是向世界人民展示历史文物和研究成果的窗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思想的不断提升,现代博物馆的理念也正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方向转变,原来的博物馆只是收藏文物的一个地方,更加注重收藏品,以对收藏品的研究为重点,而现代博物馆的中心是观众,将博物馆中的收藏品以陈列的方式展示给广大观众才是博物馆的重心。

参考文献:

[1]李华.浅谈博物馆的陈列设计艺术[J].科技信息 2008(3):529—530.

展陈设计论文范文3

艺术之于人,总显得有些高不可攀。然而,当陈设与艺术相遇,艺术便滑落人间、融入生活,不再高高在上、曲高和寡。陈设艺术作为一个艺术门类,近几年才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在大多数人眼中,谈起装修,津津乐道;说到陈设艺术,不知所属。说到陈设艺术,其实大到城市规划、建筑和道路的布局,中到楼盘的景观设计、标识设计、导示系统设计,小到室内空间设计,包括某些配饰、灯光、家私、摆件、窗帘的布局等等,都可以用“陈设”概括。因此,127陈设艺术产业园创建者高应伟希望,通过127产业园的运作,大力推广陈设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陈设艺术,享受陈设艺术给生活带来的美好,体验陈设艺术的魅力所在。

127陈设艺术产业园,是集创意设计园、饰博中心、孵化平台、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创意设计文化产业园区,它拥有庞大的设计师队伍,并形成了巨大的产业集聚效应。产业园整合了产业链条上各项资源、弥补了产业链上公共服务平台的空缺,是中国创意文化产业的创意代表和开拓先锋。

创意是陈设艺术的灵魂

2009年,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将文化创意产业置于优化文化产业结构、需加快发展的重点文化产业门类之首。2011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及配套政策出台,引起业界普遍关注。与之前“文化产业”的表述不同,《规划》首次对“文化创意产业”做出了“深圳表达”,提出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位为重点和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自2003年深圳在全国率先确立“文化立市”战略以来,文化创意产业以年均接近25%的速度快速发展,深圳的文化创意产业愈发生机盎然,活力四射。

据产业园CEO高应伟介绍,127陈设艺术产业园年产值近10亿元,年增长率在20%。相比于深圳的年均速度,“127”或许不是最快的,但对于一个仅仅成立两年多的产业园来说,它仍然创造了一个奇迹。以目前127陈设艺术产业园的整体发展形势而言,后来居上,犹未可知。

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深圳,从来不乏创新精神。自2008年,深圳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以来,创意设计已然成为这座年轻城市最具活力与魅力的产业和领域。正如高应伟所说:“在陈设的各个环节和链条中,我们只做创意设计”。127陈设艺术产业园,以其“用设计赢得商机,用创意赢得尊严”的经营理念,坚守着对创意设计的执着追求。

“内容为王”,是检验创意产业发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也是深圳文博会所倡导的原则。127陈设艺术产业园,以其陈设艺术的独特性和唯一性,从诞生那天起就备受政府和各界的青睐。不仅如此,“127”确有它实实在在的内容。由于其出色的创意策划,127陈设艺术产业园连续成为深圳文博会第七届、第八届以及今年第九届文博会分会场,举办第六届、七届、八届深圳“创意十二月”系列活动,并获得“深圳市文化产业基地”、“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荣誉称号,赢得了业内的良好口碑。

完整产业链是设计人才集聚的核心

据介绍,目前,127陈设艺术产业园已入驻的设计机构达70余家,设计师1000多人。这是一个庞大的创意设计团队,拥有的创意设计能量不可想象,他们是深圳创意产业当之无愧的中坚力量。

然而,要凝聚这么多的设计师、设计机构,这无疑考验着园区领导的智慧和能力。21世纪,是人才的竞争,127陈设艺术产业园的领导者深知这一点。因而,在设计人才的引进和留住人才方面,可谓用心良苦。首先,“127”为设计师们建造了设计公寓,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让他们更安心于设计。其次,利用产业园的平台和资源为园区企业和设计师提供设计案子,尤其是大型设计案,融合了道路、景观、室内装饰设计等多个领域,对于不同的领域设计将交由专业的设计师完成,分工合作,最终形成最专业、最佳的设计方案,从而真正实现产业集群效应最大化。再次,对于某些资金缺乏的设计师及其好的作品,“127”免费为他们包装,找厂家打板,为原创作品召开新闻会,再到最后批量生产,流向市场。这样,“127”为很多创意设计师圆了他们的设计梦,也为市场带来了更多匠心独具、创意新颖、引领潮流的陈设艺术新作品。

与此同时,“127”也尤为注重园区设计平台和孵化器的作用,着重培养和扶持设计大师。据高应伟介绍说,为了培养有潜力的设计师,127陈设艺术产业园为他们提供各种参展、参赛机会,将其好作品推荐到国内、乃至世界著名的设计大赛,开阔了设计师的视野,同时也为设计师实现他们的“设计梦”提供扶持和帮助。

一件创意设计作品,最重要的就是设计者的思想。由于创意设计行业整体的规范问题,设计作品的产权保护显得更加重要。对此,坚持做原创的“127”为园区的企业和设计师提供了一些服务。高应伟说,127陈设艺术产业园与一些知识产权保护机构签约合作,为设计师的作品提供一些产权保护咨询以及申请专利服务,如灯设计、酒包装等等企业都已参与专利申请与知识产权保护。由园区设计师自行设计的一款以“”为主题的茶台目前在市场上走俏,供不应求。而另一件园区的原创作品《女娲补天》(正设计中),也正在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因此,“127”能聚集这么多的设计人才,原创设计能源源不断,理由不言而喻。

打造陈设艺术连锁品牌

在中国,“首个”既是创举,同时也意味着“模仿”与“复制”会接踵而来。对此,高应伟笑称:“这是好事,我们希望有模仿者,有模仿也意味着传播,有传播就能更好的促进陈设艺术的发展,更能加快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

同时,高应伟坦言,创意设计,最重要的就是人才。而“127”在留住设计人才上的举措和用心,使得设计师们打从心里愿意留在这里,继续他们的设计梦。“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和最大优势”高应伟再次强调。

对未来,高应伟有更高的期待:“127”以深圳为发展基地,将逐渐向全国各大城市覆盖,我们的目标是做一个连锁品牌,让陈设艺术遍地开花,带给人们高品质的文化享受和生活理念。

“127”陈设艺术产业园以这样务实的精神和用心的态度,必将引领中国陈设艺术发展新潮流!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127”将在中国的创意文化产业撑起一片蓝天。

链接

第九届深圳文博会

据介绍,本届深圳文博会“127”陈设艺术产业园分会场活动,将于2013年5月14日盛大开幕,整体活动时间为5月14日-5月31日。本次活动以“古典主义与现代艺术的碰撞”为主题,展品引入中西古典艺术为亮点,既有中西古典文化的碰撞,亦有现代艺术的交融,真正体现中西文化的艺术特色,达致古典主义与现代艺术的巅峰碰撞。产业园精心策划了近10项重点展览展示及高峰论坛活动,与此次活动主题交相辉映,相映成彰。

1 “冶堂——诗意生活原创艺品展”是127产业园山河水艺术设计公司精心策划的原创生活艺品精展。本次展出作品内容涉及香具、茶具、酒具、家具,展品款式多样,设计独特。同时,在产业园一楼展厅设有办公室商务咖啡——立派咖啡,立派咖啡将完美呈现定制办公室商务咖啡茶水间模板。

2 “《红楼梦十二金钗》陈少梅大师手稿作品展”。本组画在统一的风格中有着不同的意境,在相同的笔墨基调中有着不同的情趣。十二幅画,每幅画上的一树一石都不重复又恰到好处地与绘画人物性格和谐地统一,让人久久自醉,难以往返。

3 “红色文化收藏展”。红色文化收藏展中的老画内容丰富,大师作品汇聚,在风格、样式、题材、技艺、精神取向等方面,极具时代印迹,这些作品将体现的高昂、催人向上的激情。

4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将展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民间剪纸艺术家袁秀莹的作品。

5 “欧洲古钢琴艺术收藏展”。本次活动产业园精心展出了历史久远的古钢琴,带出人们记忆中的音符,追忆别样流年。

6 “第二届中国古瓷艺术收藏展”。将展出百余件精品陶瓷,彰显我国古瓷文化的灿烂历史,感悟华夏文明的艺术精髓。

展陈设计论文范文4

关键词:“三对接”;实践教学;博物馆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0-0040-03

“实践教学是围绕教育教学活动目的而开展的,是有学生亲身体验的一项实践活动。它既包括认识、探索自然规律,掌握技术知识而开展的科学实验、生产实习等验证性实验,也包括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能力而开展的研究性、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的实践,还包括以了解社会和国情、提高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社会实践。”[1]

博物馆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博物馆工作,博物馆工作需要具备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所以博物馆学专业培养的不是匠人,而是能够进行理论和研究方法创新、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人才。高校博物馆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不是单纯的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实践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深度消化,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建立与课程知识学习、科学研究、生产劳动和岗位技能训练相结合,学习、研究、生产劳动能力共同培养的“三对接”实践教学模式,是进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深化开展实践教学的新方向,有益于实现以实践教学为平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目标。

一、与课程知识学习相对接的“课程实践”

“博物馆学专业课程教学兼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方面特性,尤其是关于藏品管理、展览设计、观众调查、展览讲解、博物馆参观服务、文物保护等方面,在这些环节上必须开展课程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接触博物馆实体的机会,以及对相关博物馆工作的体验机会,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对该学科的感性认识,才能增强对理论的理解,并在比较中产生新的认识和思考。”[2]利用校外博物馆与文物考古实践教学基地的资源,结合学生的课程学习内容组织课程实践教学和实验性教学,将有助于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

课程实践的开展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实践活动,“通过教学的总体设计,明确每一个实践环节的目的、内容和要求,注重课堂实践、课外实践和校外基地实践的独立性、系统性、完整性,使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有机整体。”[3]课程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进度开展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学项目。教师作为学生完成教学项目的指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角。教师负责进行教学的课堂进度设计和教学环境的设计,以及策划组织教学项目和所要完成的任务。学生负责参与具体实践活动,完成教师拟定的项目任务,从而达到对课程学习内容感性和理性的双重思考。

博物馆陈列设计是博物馆学专业的主干课,也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涉及陈列理论和方法,其中关于陈列主题的提炼和阐释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使学生掌握撰写陈列大纲的理论和方法,并能够自己独立撰写一份陈列大纲,实现对主题的提炼和阐释,是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这项教学目标的实现,可发挥校外博物馆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结合博物馆举办的具体展览,将其作为考察和研究对象,在观摩和分析博物馆陈列的基础上,向学生传授陈列大纲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课程实践围绕如何撰写陈列大纲进行,以“项目教学”为手段具体实施。“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4]

项目教学的实施由四个部分构成,即确定项目任务、项目计划的制订、项目实施、项目完成结果的评估。确定项目任务要遵循三个原则:实效性,即项目任务必须能够被学生感知,并与实际相结合,可通过操作来完成。多面性,即项目任务的完成需要学生运用多元的理论知识来完成,由项目带动学生多元思维。延展性,即项目任务的设定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扩展,激发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创造性的思考。项目计划由教师指导学生制订,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组建项目小组,项目的实施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作为指导者,从旁给予必要的技术支持,结合项目计划实现的效果组织项目评估,由教师制定评估标准,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评价。

以“撰写博物馆陈列大纲”的项目教学为例进行具体分析。第一步,向学生明确项目教学的任务,即以具体博物馆的藏品为资源,策划并撰写一份文字表达的主题陈列大纲。第二步,布置项目计划。这个步骤包括将参加项目学习的学生以4人为单位组建项目小组,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陈列大纲的撰写;组织观摩考察博物馆陈列,教师结合具体的陈列,讲解陈列大纲的撰写方法;考察和研究博物馆中的某类收藏,作为提炼主题、策划陈列的资源;指导学生项目小组完成一份主题陈列大纲。第三步,项目实施。首先,确定小组成员分工,包括对藏品历史、艺术、科学信息的搜集、整理;提炼陈列主题和策划陈列内容框架;策划设定用以说明藏品价值和陈列主题的辅助展品(包括陈列标题、部分、单元、展品的说明文字,以及图表、沙盘、绘画等科学或艺术类的辅助展品)。其次,观摩学习,带领学生考察作为实践教学基地的博物馆,分析一个具体陈列的特点,并结合该陈列讲解陈列大纲的撰写方法。再次,分析和研究藏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由博物馆为学生提供一份某类藏品的登记卡,学生根据登记卡上的藏品信息、藏品图片,并到博物馆展厅中具体观察展出的此类藏品,运用文物学、历史学、博物馆学知识,撰写藏品说明,并提炼一个陈列主题,设计陈列内容框架。最后,基于藏品研究撰写陈列大纲,包括标题―部分―单元―藏品组合―藏品和辅助展品的说明文字。第四步,学生展示项目完成情况,由小组成员制作课件在课堂上演示陈列主题和陈列大纲的构思特点,以及撰写陈列大纲的程序。第五步,教师组织项目评估,评估以百分制的方式进行,制定各项评估标准及得分标准。(1)陈列主题突出且新颖,并能够高度概括藏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30分);(2)陈列大纲内容框架充分体现主题,各类文字表达精练、有感染力,达到雅俗共赏(30分);(3)展品组合关系紧扣主题(20分);(4)辅助展品的选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20分)。以上各项评估包括小组自评、小组间互评、教师讲评三个方面。

师资历来是教学组成的一个至关重要部分,建设与培养一支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是开展课程实践教学建设的保证。博物馆学陈列设计的课程实践教学,除本校主讲教师外,还可以邀请博物馆资深的陈列设计人员,以其设计的陈列内容为案例,进行技术操作方面的具体讲授。高校博物馆学教师和博物馆陈列工作者的教学队伍组合,可以达到教学相长,丰富教学队伍成员的知识水平并提高教学水平,有利于授课。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建立对专业知识的理性和感性的双重认识,进一步扩充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

二、与科学研究相对接的“申请与实施‘大创计划’”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简称“大创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目的是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学思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创造力、创新力,在此基础上建立创业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人才储备。目前国内各高校除了组织学生申报省、教育部的训练计划,学校本身也提供这方面的训练项目,供教师指导学生申请。探索研究实际问题,并开展创新研究是“大创计划”的宗旨。“大创计划”是通过资助学生开展创新研究,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在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高等院校应将该计划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大创计划”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训练,鼓励与现实紧密集合的项目选题。博物馆学专业学生未来要进入博物馆,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工作,“大创计划”项目的选题和实施都必须以文化遗产保护、遗产价值传播的博物馆发展现实为考察对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一项实际问题的研究,需要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进行分析解决,是一项高层次思维活动。“高层次思维不是简单的感知、记忆、复述或应用,而是有意识的,围绕特定目标的,付出持续心理努力的,需要发散、研究判断和反思等认知活动的复杂思维,它包括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判断性思维,以及自我反思等思维活动。”[5]

教师在指导“大创计划”这项高层次思维活动的完成过程中,可采用“基于问题式教学”理论。“基于问题式教学”主要包括设置问题情境、组建问题研究小组、启动问题、进行问题解决、研究成果展示和评估等环节,是一个由问题的提出、分析思考、解决、评估解决效果构成的高层次思维训练过程。由于“大创计划”需要项目团队通过答辩才能够结项,“基于问题式教学”的实施可以保证学生项目完成的质量,并顺利通过答辩。

博物馆学的理论完全来自于对博物馆具体实践的研究,通过对现实博物馆活动的考察,提炼问题进行申请,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研究,并通过成果评估的反思活动,最终形成有价值的成果,是“大创计划”的指导实施流程。例如围绕博物馆教育功能开展“大创计划”研究,教育是博物馆的首要功能,也是博物馆机构服务社会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这项功能的实现决定了作为非营利组织的博物馆能否履行好“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机构使命,提出“博物馆科普教育策划与开展”的“大创计划”选题,指导学生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基于对该博物馆科普教育工作情况的调查研究,为博物馆设计科普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并将方案应用到博物馆教育工作中进行效果检验,最终完善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

现以本人曾指导过的部级“大创计划”“博物馆科普教育策划与开展”为例,具体阐释问题研究的过程。第一步,设置问题情境,带领学生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博物馆考察教育功能的实现情况。考察内容包括:观众对展览吸引力的评价、观众对展览内容的理解程度、博物馆教育学习活动内容、观众参与活动后的评价、观众在博物馆中的学习需求。在考察的基础上提出思考问题:博物馆如何开展科普教育。第二步,形成研究小组,对问题研究感兴趣的学生,自发地组建“大创计划”的研究团队。第三步,启动复杂的问题,设定项目研究课题:博物馆的科普教育策划与展开――以某个博物馆为例。第四步,解决问题。(1)访谈:组织学生与实践教学基地博物馆的教育部门工作者访谈交流,包括对从事这份工作的体会,博物馆开展教育活动的情况,教育工作者与参观学习者的关系;开展与观众的访谈,面对面地了解观众在博物馆中的学习体验和需求。

(2)调查:组织学生运用博物馆教育学理论和学习心理学理论设计一份“观众参观学习需求与体验”调查问卷,并在博物馆中发放给观众,进行回收分析;跟踪参观学习行为,组织学生在博物馆中对参观者的参观行为进行跟踪了解,并倾听参观者的交流。第四步,完成研究。包括:课题研究组利用研究所积累的图文资料、影像和语音资料制作课件,汇报研究过程;为所考察的博物馆编制“博物馆科普教育活动”开展指南;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第五步,研究成果评价及完善。包括观众评价,组织学生将设计策划的教育项目,在博物馆的支持下开展学习活动,观察观众参与过程的行为、情感变化,并在观众参与后通过访谈、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习者的体验和意见、建议;指导教师点评;小组自评;在观众评价和教师点评基础上,进行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的修改和完善。

三、与生产劳动相对接的“专业实习”

所谓专业实习是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从事社会实践工作的初步尝试,其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应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对四年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综合化运用、总结和深化的过程。通过实习,检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综合能力。它是学校和社会为即将毕业的本科生提供的就业实习机会,是从理论学习到实际应用的一条纽带,为学生未来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履行岗位职责打下良好的基础。

树立岗位意识,了解岗位价值,掌握岗位操作技能是专业实习的主要内容,能否获得和提升岗位操作技能的水平,是由工作者的岗位意识强弱,对岗位价值是否具有科学认识所决定的。博物馆学专业实习,学生将被安排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博物馆,从事某个岗位的具体工作。为了使学生通过专业实习获得良好的技能训练,树立岗位意识,培养对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的热爱,专业实习过程中需要组织岗位技能培训和操作技能考核。通过在博物馆中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可以使实习学生很快熟悉工作岗位的特点、工作职责、工作要求(见表1)。通过岗位操作技能考核,可以刺激学生主动、积极地掌握操作要领,强化岗位意识和建立科学的岗位价值观(见表2)。

表1 博物馆藏品库房管理岗位技能培训流程

表2 博物馆藏品库房管理操作考核

参考文献:

[1]翟慧卿.对完善大学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

[J].经济师,2010,(1).

[2]刘俊勇.博物馆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辽

宁师范大学学报,2011,(9).

[3]张秀鸯.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5,(2).

[4]刘俊勇.博物馆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辽

宁师范大学学报,2011,(9).

展陈设计论文范文5

2.理想桃花源现实山西村——陆游《游山西村》的内容主题探视刘广生

3.另一种风景——论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小说的产生背景赵一

4.论当代侦探小说的类型化发展趋向严增玲

5.几米绘本中的迹象论研究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周怡

6.装饰画表现形式与创意研究张超

7.大足石刻《父母恩重经变》析论张云,李杰

8.浅谈人文思潮对艺术设计的影响张禄

9.浅谈民族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刘晓靓,王志远

10.论平面广告设计的艺术创意王隽,龚田华

11.传统中国画的装饰性在装潢设计专业教学的应用研究徐敏,冯立

12.探析形态错觉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房鹏

13.论艺术语言之"活法"与科学语言之定法刘赛枚

14.浅析设计艺术中的技术之美童宜洁

15.公共景观设计细节研究易红杏

16.退席的叙述者——试论《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的叙事特征吴蔚

17.谈马尔罗小说中的艺术观陈文

18.马克思和尼采对基督教批判比较甘茂坤

19.麦琪——悲剧生活中爱的探索者于红娜,宫健

20.雍正粉彩艺术赏析赵芳,肖群

21.浅析新文化运动留下来的思想遗产曾珍,王振

22.山西榆次老城游记陈路桃

23.也谈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刘双喜

24.近代汉语词汇研究与《辞源》修订——从《唐五代语言词典》的收词看《辞源》的收词立义范华琴

25.试论"N1的N2"的构式特点蔡雅思

26.语言标记性的扩展研究陈瑜

27.浅谈《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的演唱情感处理张力文

28.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浅析舒曼的音乐创作、评论及艺术风格孙丽

29.浅谈歌唱者应具备的五种艺术素养田文冰

30.谈声乐教学理论的实践与高校课堂教学的创新文朝晖,黄晶

31.关于声乐教学的三点建议王菲

32.关于莆田黄石惠洋十音的考察朱珊玉

33.由《为了谁》、《天路》、《生命》引发的思考——社会需要具有鲜明时代意义的优秀音乐创作张迢甫

34.浅谈设计中的虚空间周蓬

35.提高艺术风格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的分析与探讨王亦梁,陈雨

36.无障碍设计的情感化研究罗丹

37.关于艺术设计中的创新思考文淑丽,卢海永

38.ThePhenomenonofSynesthesiainthePosterDesign王晶

39.设计:抛不开的传统烙印陈姣

40.探析现代艺术设计的价值取向罗密,文淑丽

41.ModernUrbanLandscapeDesignStudyofHumanNature卢蓉

42.地方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谌芳芳

43.AnalyzingtheArchitecturalFeaturesofArtNouveauPeriodfromGaudi'sArchitecture徐继彩

44.浅谈艺术设计中的设计文化卢海永,罗密

45.植入广告运动剖析——以《丑女无敌》为例易筱凡

46.浅谈主旋律电影的市场化运作安得力

47.论新时期军事题材影视剧中女军人形象的嬗变王艳艳

48.美国电影对中国性解放运动的影响——从美国电影看中国的"第二、三次性革命"李淑姮

49.试论现场短新闻的界定和审美崔宏凯

50.试论我国双语播音的现状及其意义陈东吉

51.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分析孙媞

52."替代与异化效应"——在网络游戏中的表现及其特征王志强,涂丹丹,万拥军,吴郁民

53.媒体融合环境下以年轻人为受众的电视发展研究张建琴

54.培养法语听说能力的方法初探张巧荣

55.咬定课文不放松,作文素材在其中祝艳霞

56.论教师智慧的内在生成特性张洪良,刘兆永

57.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CAI应用浅谈姚文培

58.AStudyonTranslationCriteriaafterCultureTurn王曼

59.谈主位推进模式在TEM-4写作语篇构建中的应用黄小蕊

60.探析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现状和对策胡述慧

61.浅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陈世帅,陈小霞

62.试论师范美术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熊轼,刘苏琼

63.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龚田华,王隽

64.浅析宪法解释方法杨春磊

65.对健美操的美感和运动价值的研究吴美美

66.文化冲突中的理性反思宫健,董艳玲

67.浅谈计算机犯罪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黎水龙

68.浅谈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与沉默权王振,曾珍

69.国家法与民族习惯法的关系研究薛冰

70.浅谈网瘾危害李喜锋

71.论国际刑法正当性及主体确定周科

72.浅谈WinXP加速计划攻略心得殷浩

73.浅谈基层党建工作曹云龙,淦小华

74.当今男秘的就业未来探究陈建宇

75.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浅析李东霞

76.谈电子政务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李静

77.浅谈发展高校医院的意义刘城

78.浅析人力资源管理田丽芳

79.试论城市快速发展所带来挑战邬健财

80.谈中国石油的昨天今天明天赵思一

81.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的影响研究钟雨初

82.浅议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熊蒙蒙

83.电子政务操作人员培训对策研究周娴

1.更替与反复——小议几次复古文风流变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胡拥军

2.周作人小品散文中的饮食题材张华

3.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刘慧hHTTp://

4.成熟的艺术鉴赏与批评支持美学经济的发展王晓婕

5.试论潘天寿先生的指墨潘勤

6.论中国山水画中传统文化审美意识的表现马力

7.山水画的形式美浅谈郭秀文

8.中国画的创新应立足传统——从张大干艺术谈创新与传统康峰

9.浅析塔吉克族服饰刺绣艺术王萍

10.梵高与黄宾虹的艺术比较王凯

11.重获记忆以及治疗创伤——浅析《宠儿》一书中重复手法的功能黄小婉

12.新石器时代中西陶器美学形态对比与研究杨琼

13.英美法上旅馆对客人的责任承担问题浅析——以保障安全的注意义务为视角杨小敏

14.菲利普人物形象与存在主义某些内涵的暗合解析谢娟

15.遗落的历史——海上画派女代表潘玉良王轶

16.西汉时期隶书发展的不平横性胡昊

17.文质彬彬——浅谈儒家思想对现代设计的指导意义张亮

18.《天工开物》中的和谐设计理念王彦

19.宗教艺术的流变——从历史的辉煌到了艺术的终点石秀丽

20.杂言古风孙萌

21.阮元诗歌中"三不朽"盛业之显现周丽丹

22.浅析翁方纲诗学思想的"雅俗观"张伟

23.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悲蕴美李培培

24.浅谈音乐作品的第三度创造——音乐欣赏张婷

25.设计中互补效应的运用贺鹰

26.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与Ⅵ设计田华强

27.艺术家创作中社会责任与个人表现欲望和谐统一的实现崔晓彦

28.论瑞贝卡集团导入CIS的战略性胡国锋

29.艺术美成因的一点探讨程稚敏

30.Modernceramicartanddecoration江文怡

31.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设计的影响邓蕾

32.设计、苹果、思绪——再议传统平面设计与电脑平面设计的关系陈文福

33.中国"合"的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殷进坤

34.试论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负迁移张慧惠

35.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论动画片中的反规律单莉莉

36.文艺美学:当代状态之我见——《色,戒》,释放被压抑的人性秦璋颖

37.反叛·认同·皈依——浅析张杨电影中的父子关系田忠菊

38.浅谈在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孙安刚

39.电子商务中J2EE的应用研究陈懿

40.基于消费者行为心理的服装营销模式分析王敏芳

展陈设计论文范文6

Abstract: China has 5,000 years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and profound culture, in the long history of human development process,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interior displaying shows a rich content and high grade, forms the certain artistic features, and creates the unique indoor displaying art in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

关键词:室内陈设;装饰;意境

Key words: indoor displaying;decorate;artistic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1-0126-01

0引言

室内陈设设计是室内设计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室内设计的总体思路和框架之下,对室内不动体陈设和可动体陈设,如建筑构件、家具、灯具、织物、绿化、装饰品等做进一步深入细致地探索和思考,赋予室内空间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创造出既和谐又生动的最佳室内陈设环境,满足主人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中国建筑自先秦至19世纪中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体系。5000年的文明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和人类生活环境中独特的室内陈设艺术。

1中国传统建筑室内陈设的发展

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最初的室内陈设主要是满足功能的需要。根据生产和生活的不同需要制作各种陶器。这些陶器造型多样,制作手法朴拙,有汲水器、储藏器、炊煮器等等,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同时,器物的外表也会加以简单的装饰,云纹、鱼纹、植物纹样、几何纹样的绘制,使陶器具有了观赏性和原始的审美特征。奴隶社会时期,青铜器成为主要的室内陈设物品,纹饰精美丰富,表面装饰性增强,烘托了室内的气氛。早期的席、屏风、几案在不同场合的使用,确立了家具在室内空间中的位置,这一时期的陈设还有斧依、盒、箱等。秦汉时期,家具样式推陈出新,在选材和加工工艺上极为考究,随之时代的发展,瓷器、高坐型家具、衣架、镜架、凳架等均成为室内陈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明清时期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物质条件更加优越,室内陈设艺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己逐步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境界,对后世的室内陈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使得明清风格成为中国传统风格的代名词。明代的室内陈设风格典雅、精巧、庄重、简练,明式家具造型简练、以线条表现为主,注重选材,大多用红木、紫檀、花梨、鸡翅木、铁梨等硬木,因其本身色泽纹理清晰美观,显示出独特的质感和自然美,极大地丰富了室内陈设的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瓷器、家具的普及使各式装饰性陈设品(盆景、古玩)有了立身之地,迅速成为室内陈设的有机组成部分。钟鼎古石、文玩字画、琴棋文具、名瓷古玉成为文人士大夫陈列左右,把赏玩味之物,促使室内陈设更加精致。明清时期,墙上的字画和挂屏结合多种落地罩、飞罩、博古架的装饰,形成了浑厚富丽的风格。

2中国传统建筑室内陈设的艺术特征

2.1 以“中为尊”的严谨布局孔子认为“礼”是人们一切行为的准则,人们要遵从礼的约束,当然建筑与室内陈设也不例外。传统建筑形成以南北中轴线为基准的东西对称的布局形式,而室内布局也采用轴线对称的形式,厅堂正中墙壁是重点陈设的部位,家具等以成组或成套的对称布局摆放,以求严谨划一。尺度、装饰、色彩都体现出秩序和主次关系,达到稳健庄重的效果。常通过如古玩、字画、牌匾、题识等的布置创造含蓄、清新、雅致的境界,体现出中国传统礼教的影响。古代中国上自皇室内庭,下至庶民百姓的房屋内部,暨正统居处厅堂内部的格局和陈设布置样式,具有显明的均质性和高度的程式化。[1]

2.2 审美的造型结构和装饰陈设是建筑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建筑本身的构建等也属于陈设的范畴。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构材,形成了传统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和梁柱式结构特征的室内空间。建筑物上部的一切荷载均由梁柱负担,立柱和梁承担着房屋的重量,墙体只是起围合空间作用,是“隔断墙”而非“承重墙”,这就为创造灵活的室内空间创造了条件,间的灵活搭配和翘角飞檐将中国传统建筑的造型美完美的表现出来。中国传统建筑非常注重结构造型和装饰的和谐统一。以木构架为结构体系的传统建筑,柱、梁、枋、檩、椽等主要构件在原木制造过程中大都进行了艺术加工。在《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中,对柱、梁、斗拱等构件,除规定它们在结构上所需要的大小和构造方法外,也制定了艺术加工的方法,以求通过艺术加工,充分发挥其装饰效果。梁思成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对建筑构件的装饰处理进行了归纳:“梁头做成‘挑尖梁头’或‘蚂蚱头’;额枋出头做成分头’或‘头’;将几层昂的上段固定在一起的横木做成‘王福云’等等;或如整组斗拱和门窗上的刻花图案、门环、角叶,乃到如屋脊、脊吻、瓦当等都属于这一类,它们都是结构部分,经过这样的加工而取得了高度装饰的效果”。[2]

2.3 虚实相生、自由灵动的空间组合建筑物要展现不同的个性,就要呈现出灵活多变的室内空间。可以以四柱二梁二枋构成一个称为间的基本框架。间可以左右、前后、上下相结合,同时也可以变换成六角、八角等不同的形状。中国传统建筑注重空间虚与实的结合,将内部的空间与室内陈设加以综合考虑。以帐幔、花罩、飞罩、博古架等分隔出大小不一的具有不同使用功能的空间,与家具的布置相结合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深度,使室内空间能分能合,富于变化。

2.4 崇尚自然、“宜”人“宜”设的意境创造老子的哲学认为大自然是按照其固有的规律运行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计成在《园冶》中所提出的“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论述,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论述有关建筑、造物、陈设时亦以“宜”为准则,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室内陈设中崇尚自然的理论写照。《一家言居室器玩部》中描述到“此窗若另纱窗一扇,绘以灯色花鸟,至夜篝灯于内,自外视之,又是一盏扇面等。”以人的审美追求和文化品格素养为出发点,“是惟主人胸有丘壑,则工丽可,简率亦可”。[3]从设计的发展史来看,人类的设计是经由点到面,由单件、个体、局部的设计而趋于作全面的整体的设计。[4]

3结语

现代室内陈设设计大力倡导人文关怀并向更深的文化层面发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和精髓。现代室内陈设设计中的“中式风格”就是汲取古典建筑文化中的典型特征和元素,用现代的表现手法加以诠释,这样既可以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又能够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参考文献:

[1]刘森林.中华陈设・传统民居室内设计[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