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社会作文范例6篇

感恩社会作文

感恩社会作文范文1

感恩社会,是激烈的社会竞争,让我发奋拼搏、顽强进取,让我从青涩的毛毛虫变成耀眼的蝴蝶,有人抱怨工作不好找,有人抱怨城市房价高,有人抱怨社会压力大,殊不知正是社会给我们的这些挑战,才使得人生充满百味,否则生活岂不像一瓶白开水,索然无味;生命岂不是像一口枯井,没有活力。怨天尤人不过是懒惰者的遁辞,发牢骚无非是摆脱责任的一种借口。

正如萧伯纳所言“人们通常将自己的一切归咎于环境,而我却不迷信环境的作用。在这个世界上,有所作为的人总是奋力寻求他们所需要的环境;如果他们未能找到这种环境,他们也会自己创造环境,”感恩社会所给予的一切,努力改变社会中不好的音符,创造出生命中最美的篇章。

“曾经多少次跌倒在路上,曾经多少次折断过翅膀,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我要让我的生命怒放。有社会在我身边,让生活更新鲜,每一刻都精彩万分。

从汶川到玉树到舟曲,每一次灾难都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但这些都没有使我们坚强的中国人打倒,从天崩地裂的“5.12”到天翻地覆的“5.12”,汶川脱胎换骨了,玉树焕然一新了,舟曲傲然挺立起来了,灾区人民让我真正体会了什么是“坚强”,真正的强者能够直面惨淡的人生,能够正视淋漓的鲜血,感谢你们,让我学会了坚强。

感恩社会作文范文2

1.感恩教育的定义。“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①需要提出的是,这里所说“教育”的定义,并不是狭义的学校教育,而是将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层面都作为感恩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念是从社会生活的情感性和实践性出发,全面把握感恩教育的丰富内涵及其多种形态,它不仅仅是教授感恩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受教育者体验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施恩、感恩、报恩息息相关的循环统一状态。

2.感恩教育的内容。第一,生命观的教育。感恩教育用生命赋予的责任感召受教育者内心的感恩意识,引导受教育者珍惜生命、感谢生命,正视他人的付出与自己的所得,尊重自己、他人和自然的一切生命,学会以感恩的心态看待成功与挫折、朋友与敌人、人类与自然,求同存异,相互包容,追求生命的意义。第二,和谐观的教育。感恩教育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追求和谐的处世方式。在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往往存在着矛盾和冲突,感恩教育就是要引导受教育者正确认识付出与获得的关系,学会珍惜、宽容和反思,感恩自己的获得,理解他人的付出,使人与人之间和谐互信、人对社会充满责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有利于社会的安定有序发展。第三,爱与责任的教育。感恩教育从知性情感出发,激发受教育者的感恩情感,使家庭、社会形成懂得爱、珍惜爱的温情氛围,使人类重新树立对自然生命的敬畏和爱护。感恩教育从情感出发,倡导感恩、回馈、奉献的实践行动,倡导敢于担当、回馈社会的公民责任意识。第四,互惠互利的教育。感恩教育以识恩为始,以报恩为终,形成感恩和回馈的循环链条。无论是个体还是企业、社会机构,其存在和发展是以他者的付出为基础的,作为链条的成员,它们又必须回馈其获得的利益给他者,才能得到他者的更大付出而得以继续发展,它们之间是互相尊重、彼此珍惜、共同获得发展的关系。感恩教育通过树立受教育者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方式,使感恩回馈的社会链条得以良性循环。

二、感恩教育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

(一)感恩教育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性理论和权利义务观提供了感恩教育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作为社会中的人,既享受自由权利,又必须履行责任和义务。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②恩格斯指出:“一个人活着不只是为自己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着。”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与他人、团体、社会、自然随时都发生着关系,个人的发展需要他人和社会的支持。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人,人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的付出和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依赖于自身与社会中的人发生联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③。权利与义务是道德内涵中一对重要的范畴,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权利实现以义务的履行为基础,义务的履行又促进了权利能更好的实现。享有权利,履行义务,才能保证自身得到更好的帮助和发展。懂得感恩才懂得付出与回报的辩证关系,才会勇于担当责任,形成社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2.东、西方宗教理论背景下的感恩教育理论。东、西方宗教理论虽各有迥异,但在感恩教育方面却有一致之处。西方的宗教感恩观是基督教重要的组成部分,基督教的教育精髓就是要人们以感恩上帝为基础,进而在人际关系中相互感恩。《圣经》中指出:“在一切人生遭遇中欢欣喜乐,以感恩的人领受一切,道德的力量和勇气便随之而来。”④以上帝为中心的感恩教育对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感恩已形成一种稳定的宗教文化心理,自己得到恩惠的同时也要帮助同类。东方佛教思想中也蕴涵着丰富的感恩思想,《佛说孝子经》中对感恩父母、持孝道作了详细的解释,中国佛家感恩教育观更把感恩父母之情扩大到“普度众生”“爱惜一切生物”的对社会感恩和对自然感恩的程度。《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中提到佛教有“四重恩”之说,从感恩到报恩、博爱众生,“最彻底、无条件、无休止地奉献出自己,才能成就大慈大悲无我的佛果”⑤。在世界各地的其他宗教理论,例如犹太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教义中,感恩教育也一直是传教的重要部分。

3.西方思想发展史中的感恩教育理论。在西方思想发展史上,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都对感恩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作出了积极贡献。公元5世纪,罗马斯多葛学派哲学家塞尼卡(Seneca)在《论利益》一文中首先提出了感恩理论,指出施恩者与受恩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二者的意图性应是出自内心自愿。中世纪神学年代,意大利神学家阿奎那指出施恩者与受恩者之间地位不应平等,要把感恩作为一种义务的连续体。1759年,英国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感论》中对感恩的理解被后人广泛运用,着重论述了感恩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最立即和最直接是使我们去赞赏别人的感情是感恩。”⑥英国著名哲学家洛克认为“感恩教育的目的便是培养绅士必须具备的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等四种品质,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回馈和责任的心”⑦。培根在《论友谊》中写道“:人从幼年开始就应该通过教育的方式让孩子养成感恩的习惯。”⑧20世纪,更多的学者从心理学角度对感恩心理进行研究,基本认同感恩对个人的积极作用,认为感恩是对收到恩惠的积极认知的结果。

4.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教育理论。感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儒家文化提倡的伦理道德的基础就是感恩。儒家文化重视人的品德的养成,认为个体要通过忠、孝、节、义等德行来反映自身的道德修养,构建和谐的道德秩序。儒家的感恩观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孝为报亲恩,强调恩孝合一,子女对父母和祖先的敬爱和孝行是感恩的根本。二是忠为报君恩,从感恩父母推及感恩君王、家国同构,将感恩报恩思想从家庭生活中延伸到社会组织中,忠诚于君主,感戴上天注定的王道之恩而为君主效力报恩。三是节为报夫恩,提倡妇女要为丈夫坚守贞节,妇人要感恩丈夫对自己迎娶之恩、教导之恩、接纳之恩,强调了男子对女子的恩情和统领。四是义为报友恩,对待朋友要讲恩义,要善于舍利重义,不能因为自己的私利损害别人和社会的利益。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感恩教育理论。“所谓社会和谐,是指社会的各个层面经常处于协调有序的状态,一旦秩序被扰乱,它能通过自我调节,使之重新恢复到基本和谐的状态。‘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也是和谐社会重要的文化内涵。”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感恩教育理论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背景下得到继承和发展。从建设和谐社会中人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上看,感恩教育理论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种追求和谐的处世方式,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关系密切。当代中国学者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感恩教育理论的研究日益增多,大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感恩教育以人为本,指向和谐社会要求的培育人的健全人格,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整个社会良性和谐发展;二是感恩教育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文化认同和社会基础;三是感恩教育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和谐互信,人对社会充满责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有利于社会的安定有序发展。

(二)世界各国感恩教育的实践经验

1.西方国家的感恩教育实践。感恩文化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的感恩教育以宗教教义为基础,推及社会上人与人的相处。西方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谚语,说明了施恩与自我幸福之间的统一关系。基督教徒餐饮习惯中有餐前祈祷的宗教仪式,意在教导感恩上帝赐予的饮食。基督教感恩文化还表现对挫折患难时心怀感恩、乐观向上心态的崇尚,教导信徒在生活负面状态时仍应抱持感恩心态,以使心理平衡、心境乐观。感恩教育在西方各国都得到了充分发展,例如,美国有法定的节日感恩节,在感恩节期间,父母会和孩子一起制作感恩树,在树上挂满写有感恩谢语的物品;各类学校也会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鼓励学生要将感恩之情表达出来。在其他西方国家的教育实践中,感恩已经成为社会道德的一部分。在公民教育体系中,都为学生制定了一定的课程,规定青少年志愿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社会实践的量化指标,从而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在西方现代化个人主义倾向中植入具有深厚宗教基础和文化认同感的感恩教育,对于社会道德起到了导向作用。

2.亚洲发达国家的感恩教育实践。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都受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影响,在感恩教育实践上又有所发展。韩国非常重视孝道和礼仪,从小就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孝道、尊敬是一种神圣的义务,为他人着想成为感恩教育的重点。韩国人将中秋节叫做“感恩节”,在家庭教育中,通过生活习惯的养成,让孩子体会感恩的行动。日本重视道德教育,讲忠义、重恩信成为普遍的教育,感恩教育中的孝敬、关爱、责任意识等内容延续了整个中小学教学阶段;同时,日本神学赋予自然界物体以神格,感恩自然的思想深深扎根于日本的感恩文化当中,感恩教育具有相对良好的社会接受基础。新加坡具有道德伦理教育的深厚土壤,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很大,主要集中在有关社会生活准则、道德责任、爱国、尊老爱幼等道德教育中;同时,注重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社团引导、严惩腐败等措施,树立公正的社会道德氛围。

三、中国当代感恩教育的发展和实践

(一)中国当代的感恩教育发展历程中国当代学生的感恩现状和教育对策研究经历了长时间的缺失困境,在21世纪初期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孝敬父母、尊重他人”列入中学德育的课程标准;2005年秋季,上海市教委制定的第3版《中学生守则》第一次将“学会感恩”收入其中;2007年“两会”期间,多名政协委员大力呼吁将“孝道”纳入公民道德教育范畴,倡导“感动、感激、感恩”的“三感”教育,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在幼儿、小学、中学和大学阶段,感恩教育实践呈现不同特点:在学前幼儿教育阶段,大多采用移情法,让幼儿通过体验,学会识别并感受他们的感恩情感。在小学教育阶段,感恩教育重点在于把感恩教育具体化、行动化、生活化,榜样示范和模仿是道德培养的主要途径,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言行来表达感激之情。在中学教育阶段,感恩教育更加强调实践性,通过感恩教育树立长远的感恩观,从感恩身边的熟人到感恩社会关系中非熟人。感恩教育是一项系列工程,中小学的感恩教育近几年来才得到较大发展。对于现在就读的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在中小学阶段所受的感恩教育效果不甚明显,感恩教育仍处于中小学缺失、大学补课的尴尬境地。近年来,各高校都比较重视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感恩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感恩教育在学生中有了一定的良好反映,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多数高校开展了感恩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课堂渗透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感恩社会作文范文3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感恩现状;感恩教育

一、关于农村初中生感恩现状的调查

(一)感恩的定义及其意义

国内不同学者对感恩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感恩是一种情感,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有的学者认为,感恩是对自己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产生过积极作用的人和事物的一种感激与回报等。我们认为,感恩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感恩。社会是由恩情联结起来的,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心存感恩。懂得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人人都去感恩,社会才能存在,才能健康发展。

(二)农村初中生感恩现状及特点分析

笔者从实际工作出发,于2009年11月对海门市货隆初中学生的感恩现状进行了调查。由此,获得了对农村初中生感恩现状的初步了解,其结果不容乐观。本次调查分为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首先在海门市货隆初中进行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表500份,收回调查表500份,总回收率100%,整套问卷共设计选择题31道,分别涉及学生的感恩认知、情感和行为。

1、感恩意识欠缺。调查中发现,有33.75%的学生认为感恩就是“实现自己的价值”、“找一份好工作”;45.88%的学生认为感恩就是“今后考上好大学”、“参加工作挣大钱”;59.85%的学生认为感恩就是“参加工作后往家里寄钱”;33.37%的学生认为感恩就是“在心里记着某人对自己的好”;16.69%的学生认为“感恩过时了”;有78.48%的学生认为“感恩是未来的事情”;21.06%的学生对感恩“不太理解”。可见,学生的感恩意识是欠缺的。

2、感恩行为欠缺。根据感恩的对象将学生的感恩行为分为感恩父母的行为、感恩师长与他人的行为、感恩社会的行为及感恩自然的行为。调查结果如下:30%的学生自己的袜子从来不洗,37.2%的学生偶尔洗一下,还有16.1%的学生洗不洗袜子视情况而定;在父母身心疲惫的时候,只有15%的学生主动承担家务;42.2%的学生不会对父母由衷的说声“谢谢”。这说明农村初中生感恩父母的意识并没有化为行动。教师节时,只有17.8%的学生经常以适当的方式给老师送去问候和祝福;当被一向关心爱护自己的老师偶尔伤害自尊时,只有20.5%的学生经常是原谅老师的。这说明农村初中生感恩师长的行为不是很积极。“主动帮助过他人”的学生只占21.36%;“学校每次组织的捐款活动,属于主动捐的”学生只48.75%;学生自我评价“还没有过较明显感恩言行”的占52.36%。大部分学生谈到感恩,涉及的对象多是父母、老师。这种状况反映出他们的感恩行为是欠缺的,感恩对象没有扩展延伸到团体、社会以及自然层面。

二、农村初中生感恩欠缺的主要原因

(一)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环境对一个人有终身的影响。“年初外出年尾归”是农村大部分在外务工者的生活写照。据不完全统计,农村中学的学生中,沦为“留守”孩子的多达60%,在某些偏远地区更多,超出70%。初中阶段的孩子都进入了青春发育期,在这个重要的阶段,孩子是十分需要父母的关爱与监督的。而“留守”的命运将他们推向孤立的境地。青春期孩子的问题在爷爷奶奶的面前得不到解决。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场所,学校对青少年起决定性的作用。但目前农村学校教育存在不利于初中生感恩品质培养的问题。农村中学的学生在拥有大课间与兴趣小组的同时,依然可以感受到头顶飞舞的试卷。考试仍旧是他们最大的恐惧来源。学生的内心深处,都背负着“分数”的包袱。农村中学的校园生活无疑是有待改善的,条件的局限性,使校园生活无法满足活泼、好奇的他们。

(三)社会方面的原因

社会是感恩教育的育人阵地,但目前社会中存在着许多不适宜实施感恩教育的因素。社会上各种不良现象增加,社会风气败坏给涉世之初的学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丰富多彩却没有“安全栅栏”的社会活动进入了他们的生活。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在某个同学的生日会上点燃了第一根烟;或者在好友的拉扯下第一次进入了网吧……

(四)初中生自身的原因

初中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具有自身独特的身心方面的特点。这个时期的学生,对其他人隐含的动机、欲望、恐惧等等有了更大的感受性,这时的个体已经具备一种按照自我愿望和要求从事角色活动的看法,也获得了按其群体的整体需要以及群体对他本人的期望而合理行事的观念。所以,感恩品质的欠缺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初中生正处于身心不成熟、自律意识薄弱,认知与行为之间产生偏差的特殊阶段。

三、学校实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一)感恩教育的理论基础:感恩教育的定义及实质

所谓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运用一定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的实质是培养人的感恩意识。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内在心理要求和心理趋向。感恩是“感”和“恩”的两个过程,“感”是感知、感受,也就是知恩的阶段,是报恩和施恩的前提和基础。

(二)感恩教育的实践意义

1、感恩教育对学生自身及家庭教育的意义。在成长的过程中,初中生常常被错综复杂的心理矛盾缠绕着,心理学家史坦勒豪尔称这段时期为“狂风暴雨”的时期。感恩可以帮助人们消解内心的积怨,重新认识这个急剧转变的社会,找准自己的位置,学会做人的支点。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会感恩的家庭是会感恩的社会的基础。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学会对父母感恩,对身边的人感恩,对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2、感恩教育对学校管理及道德教育的意义。学校开展感恩教育以生活为导向,从生活方面的问题入手,顺应道德形成的知、情、意、行发展的客观规律。学生从心里接受感恩教育,从内心深处去感悟人为什么要懂得感恩,以达到学校管理的“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身上的美好“善根”。感恩教育就在于能启发人性的自觉,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所以,感恩教育作为教学德育的一个载体,能避免学校德育内容的“大”、“虚”,而追求“小”、“实”,从而能提高德育的针对性。

3、感恩教育对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意义。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孜孜不倦地追求社会和谐,努力建设美好社会。古人讲究忠、孝、节、义,“孝为报亲恩”,“忠为报君恩”,“义为报友恩”,祭祀也为报恩,透过其表面的差异,我们可以发现其内在核心都是感恩,都是以双方之间的恩情为基础的。可见,感恩既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调节人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剂良药。

四、学校实行感恩教育的基本策略

(一)宏观教育策略

1、校外联动策略。感恩是一种和谐,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的整体和谐。感恩教育要想取得实效,只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还难以成功,还需要发挥家庭、社会的联动教育作用。学生所接触的环境包括学校、家庭及社会公共场所等方方面面,因此,德育包括感恩教育的引导主体不应该是单一的,不能仅局限于学校一方责任,还必须依靠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主体的共同配合,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2、校内互动策略。(1)建设校园感恩文化,为感恩教育提供良好的氛围。所谓感恩校园文化是指一种将感恩教育渗透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文化活动中,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感恩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在“环境”优化中构建感恩文化,包括校舍、教育教学物质设备、校风、学风、学校人际关系。良好的“环境”能够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无论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都能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得到熏陶,从而为校园感恩文化的形成奠定基础。(2)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开展感恩教育。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感恩资源,需要人们进行开发。开发的感恩课程又能促进感恩校园文化的形成。利用教材中的古文进行优良传统道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在感恩思想这方面留下了极其丰富的遗产,中华文化赞赏“知恩报恩”的美德,它在今天仍然有着极强的教育价值。孔子说:“仁者,爱人也”,主张首先从爱自己的父母做起,然后才能推及别人,逐步做到爱天下的父母,爱天下的人。仁即是一种热爱生命之心,表现了对自身、他人他事、他物关心和帮助的精神。在我们的课本中可以看到很多这方面的文章。(3)理论联系实践,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能够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活跃思想,陶冶情操,加深并拓宽课堂知识,开发潜能,能够促进校园文化整体水准的提升。例如,结合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父母,懂得回报;结合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结合教师节,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结合国庆节,感激祖国之恩;结合学雷锋活动,感恩社会,服务他人等。还可以在主题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例如通过征文、演讲、歌咏比赛、讲故事比赛、书画大赛、文艺汇演等帮助学生分享活动的体验和收获;懂得感恩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

(二)微观教育策略

1、加强教师感恩意识,发挥教师的人格感染作用。感恩教育的成功首先在于教师有一颗感恩的心,教师带着感恩的情怀教育学生,才能教育出有感恩心的学生。美国心理学家鲍德温研究了73位教师与1000名学生的相互关系后得出结论:一个情绪不稳定教师容易扰动其学生的情绪,而一个情绪稳定的教师也会使其学生的情绪趋于稳定。贝克斯特的研究发现,在一个能体谅别人的教师的影响下,学生也会表现出体谅的态度。他们的研究结论都指出了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感恩教育中,教师要重视加强自身的感恩意识,用自身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

2、用师爱进行爱的教育。正如前苏联伟大的文学家、教育家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好孩子。”爱是开启心灵之门,明智的爱是适当地给予加适当地要求。我们关爱学生的成长,要严厉要求他们的学习,适当监管他们的社会交往。教师唯有多爱他们一点,多和他们谈心,多关心他们的心理变化,多理解并鼓励他们。总之,多填补爱的空白,就多成就一颗感恩的心。

3、善于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在感恩教育中我们要善于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树立人人是德育教师的观念。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利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寓感恩的美德教育于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上课不迟到,不误一节课,言行统一,说话算数,尊老爱幼,团结同q志,乐观向上,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爱岗敬业,尊重学生,乐于助人。这样,学生就愿意和老师交朋友,说知心话。老师的美德将会传授给学生,老师的感恩情怀也同样会影响着学生的情感。

参考文献:

1、黄俊.让孩子带着感恩之心成长――谈感恩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06(4).

2、鲍承模.美国的品质教育与中国的素质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1999(9).

感恩社会作文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教育;感恩文化;高校辅导员

感恩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是一个人对自然、社会以及他人所给予的帮助作出由衷的认可并真诚回报对方的一种认识、情感以及行为。通过近两年的高校辅导员工作经验的点滴感悟,我认为,在高校尤其是在高等独立院校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并取得成效,应积极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其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学生亲密接触,用社会大众的主流价值观影响学生,赢得学生的普遍认可,若能如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将结出硕果。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感恩文化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并发挥潜移默化作用呢?

一、理清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症结

笔者通过大学就读期间、以及担任辅导员近五年的工作经历观察、了解,包括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建筑管理学院在内的当前部分大学生感恩意识欠缺的主要根源除了受多种文化思潮冲击,传统道德文明遭遇严峻挑战的因素外,还与家庭教育观念错位,缺乏感恩意识培养的因素密不可分。

对于大学生来说,一方面,传统文化讲求知恩图报,追求内敛的个人修养;另一方面,商业文明则讲究追求价值、利益最大化,追求人性的特立独行。这种现象,严重冲击并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评价体系和取向,导致他们忽视甚至遮蔽传统文化中浓厚的感恩教育色彩。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侵入高校校园,人与人的关系呈现出功利化和陌生化的倾向,这给部分大学生尤其是贫困生带来了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各方面的冲击,部分学生表现出虚荣攀比、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心无感恩之念等让人心寒的一面。当然,家庭教育观念错位,忽视感恩意识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在校大学生基本上都“90”后,这些学生独生子女居多,相当一部分平时在家中受到父母的过分溺爱,使得他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意识差,唯我独尊,妄自尊大。加之由于来自高考的压力,很多家长过分注重子女的升学而往往忽视子女的“德育”教育,导致其在进入高校学习前就存在思想道德方面“隐患”。

二、润物无声,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

要想使感恩理念植根于大学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就必须找准问题根源,对症下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用不知不觉的手段在大学生中开展感恩意识的教育,让大学生充分体会到感恩文化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努力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简单地讲,感恩就是知恩图报,感谢对自然、社会和他人所给予恩惠和帮助,并懂得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教育就是用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唤起人性中最朴实、最简单的人性教育,是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人们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实施的感恩教育,使感恩成为不自觉的思维意识、行为习惯,并成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感恩教育作为高校践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是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要职责的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各种活动,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参加活动中,接受感恩教育,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和价值观。

三、对症下药,用灵活多样、潜移默化的方式推进感恩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恩义、亲情,强调知恩图报。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感恩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起码的修养。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诚然,很多家长和老师对子女和学生的付出并不希望得到回报与感恩,但作为学生来讲必须学会并知道感恩,否则,可能将会对学生产生误导,影响其健康成长与发展,造成道德教育的缺失。因为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胸怀宽阔,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开展提供深厚的土壤。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的以知恩识恩为基础,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俗己透卸饕馐兜慕逃引导。

一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加大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力度,必要时应开设中华传统文化必修课程或讲座,比如:通过组建茶艺表演队来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培养对茶文化的尊重和感恩,并由此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推广,使大学生对感恩更会有良好的感悟。

二是开展感恩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自己在道德教育过程的亲身体验避免空洞说教,实现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极、主动培养健康向上的良好品德。比如:在外期间遇逢中国传统节日,鼓励引导学生必须给家人、给父母打电话;在家期间,要尽力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主动的和父母聊天和汇报学习生活情况等。通过加强传统美德教育,使大学生自觉知恩报恩,唾弃“知恩不报”或“恩将仇报”的行为,这无形中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三是教育大学生对父母的养育应怀有感恩之心,对师长的教诲应有感恩之意,对社会的救助应存有感恩之情。呼唤感恩的回归,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在现实社会中,凡是具有爱心的人都是施恩不图报、懂得感恩的人,他们处处为别人着想、以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为重,他们才是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感恩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

四是以多重引导为手段,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感恩教育架构。学校教育位于感恩教育的主导地位,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体现。在这方面,高校辅导员可以借助于学生广泛接触的机会,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开展各种体谅父母的艰辛、感谢老师的教诲以及回报社会等活动,同时,建议学院在制定评选优先的措施时,应注重德、智、体平衡发展,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感恩道德氛围。家庭作为学生道德的重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是孩子学会感恩的第一责任人。孩子们不知感恩,责任首先在家长身上。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影响极大。从感恩教育入手,家长必须要让孩子学会感恩、主动感恩,让他们树立起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

总之,感恩教育是一个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复杂工程,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架构,积聚各方能量,发挥综合作用,互相渗透,互相促进,让大学生自觉树立感恩意识,学会感恩他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真正领悟到只有心怀感恩,才能滋润生命的人生真谛,才能充分感受到爱的博大精髓并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感恩社会作文范文5

【关键词】教育 感恩 人生 和谐

我国自古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处世信条,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其实也包含着感恩的情结,我国也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这些良好的道德文化,传承了几千年,也熏陶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感恩图报”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在当今这个科技、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时代,“感恩”却被一些人淡忘了,甚至是抛弃了。如何唤起已经缺失的感恩意识,是当今面临的重大社会课题。

1 感恩、感恩意识及其缺失

牛津字典给感恩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所谓感恩,就是指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所施的恩惠及方便由衷认可,并设法报答的心理感激和情感行为,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和基本道德。由此可见,感恩的关键在于由衷认可基础上的回报,就是对哺育、培养、教导、指引、帮助、支持乃至救护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并通过自己十倍百倍的努力和付出,用实际行动去报答。感恩是在心灵的感悟和沟通基础上,用一定的形式予以表达,首先体现为对人的内在尊重。感恩是一种回报,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感恩是一种认同和钦佩,是发自心灵深处、溶在血液里的认同和钦佩;感恩是一个人的良知,在“金钱拜物教”面前仍不泯灭的良知;感恩是一种品德,是对待人生的态度;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至高智慧;“感恩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1]感恩是一种方式,感恩更是一种境界。“懂得感恩既意味着领悟人的存在价值,也意味着人性的自觉。”[2]

感恩意识是指因受人之恩而在大脑中产生的报恩反映,是综合感觉所形成的对报恩的知觉、思维等。感恩意识指导人的感恩行动。“是否具有感恩意识,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对他人的付出能否做出形式上的合适反应,而且更在于是否懂得尊重人,是否真正理解人性的崇高”。[3]具有正确的感恩意识,才能正确地理解感恩,才会形成发自内心的、合情合理的感恩行动。

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是依次递进、一脉相承,又融为一体的。感恩是一种美好的高尚的情感。充满感恩情怀,人们就学会了宽容,学会了付出,懂得了回报,心胸就会更加宽阔宏远,就能保持积极、健康、阳光的良好心态,就会将感恩化作充满爱意的行动,就会化干戈为玉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其乐融融,恩爱友好。身心和谐、人际关系和谐,这是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感恩又是事业上的原动力和内驱力。充满感恩情怀,内心充满激情,对生活、对一切美好的事物就会充满信心,就会在关心他人的同时关心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就会以更加旺盛的精力、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饱满的热情、更高的效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所以,感恩对和谐社会建设,对民族的强盛、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具有极其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

虽然我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如今,感恩却被一些人遗忘了,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2 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鸟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人更应有感恩之情。古人尚能“知恩图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而现代社会应有的感恩之心,为什么如此麻木,如此冷漠,如此让人心寒?是什么原因造成当今社会感恩意识的严重缺失?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

家庭感恩教育缺失是青年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主要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刚刚开始懂事的孩子首先接受的是父母的教育、家庭的影响。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在孩子纯洁无暇的心灵上,由父母、家庭首先打上的烙印将对孩子的人生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而很多为人父母者却忽视了这一点。第一,为了挣钱,为了工作,为了事业,他们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权,交由爷爷奶奶代劳,甚至完全托付给一个文化水平、素质能力不高的保姆。第二,对孩子宠爱过度,溺爱无度。“6+1”家庭模式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导,一些家长“再穷不能穷孩子”的错误观念和“父母包办、无需回报”的糊涂观念,对孩子百依百顺,造成了孩子一切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自我意识,稍有不满立即翻脸,只知报怨,根本谈不上感恩。第三,家长自身缺乏感恩意识。有些家长本身就是只知索取,只知要求他人、要求组织、要求社会的人,他们不愿奉献、不愿回馈他人、不愿回馈组织和社会。第四,对孩子要求过于严厉和刻薄。有的家长因对孩子要求过高从而要求过于刻薄严厉;有的家长因生活困难视孩子为负担,稍不遂愿,非打即骂。这些都不会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家庭的温馨、生活的快乐,无也法让孩子对父母报以感恩的心。一个没有感恩意识、对父母都不知感恩的人,当然是不会去感恩老师、感恩他人、感恩社会的。

2.2 学校感恩教育的缺失

孩子从进入小学开始就套上了沉重的枷锁。为了上初中进个好的班级,沉重的书包压弯了嫩稚孩子的腰;为了能考上并考个好的普通高中,学习成绩的排名、家长的期望、学校的压力,把学生压得喘不过气来;为了能考上大学,考个好的大学,“活着就不错了”的高中生流行语,对高中生的生活状况可窥一斑而知全豹。学习的压力使学校德育工作大打折扣,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中小学素质教育举步维艰,学习成绩成了评判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这就使得本来苍白无力的德育形同虚设,德育内容的“高大全”和盲目美化、神化英雄人物,由于离孩子的生活太远,让学生望尘莫及,使德育几乎成了口号。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没有机会去学会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也没有机会去学会感恩。本该在中小学阶段基本完成的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感恩教育,无奈地交给高等学校来补课,而这又因为错失了感恩教育的最佳年龄段、且不是高等教育的内容而被忽视和淡化,最终导致了青年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

2.3 社会客观环境的影响

当今社会正处于急剧的转型期,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结构的转变,改革开放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观、道德观、生活方式等发生扭曲,感恩意识弱化。

2.4 学生自身缺乏修养

学生只重分数与技能,不重自身德行修养,自我中心意识膨胀,也是造成感恩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他们往往为一点小事不合己意即大动干戈、甚至酿成大祸。

2.5 反右斗争扩大化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深远

2.6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中国是一个讲求以儒家思想作为做人、做事准则的国家。在这个思想体系里,感恩,是一个基本的内容。”[4]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亮点和重要的价值观,主导着大多数中国人的行为。这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绵延不绝、传承发展的重要原因。多年以来,我们对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不够,感恩意识与思想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大不如前。

2.7 社会对不感恩的过度容忍

上述原因形成的社会较为普遍的感恩意识的缺乏,也造就了当今社会对不感恩的人、对不感恩的事件的容忍度较大。感恩行为仅限于道德层面,没有法律的约束和相应的奖惩机制,导致那些不知感恩者也只能受到所谓“良心”的谴责,社会对不感恩的人、对不感恩事件的谴责和惩处力度不够,相应地也让感恩教育效果“打折”。

3 感恩意识的唤起

“人之初,性本善”。感恩意识的缺失,归根到底还是缺乏感恩意识的教育培养造成的。通过教育培养,可唤起青年学生的感恩情怀,让他们学会感恩。这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而又紧迫的必然要求。培养青年学生的感恩意识,要首先加强亲情教育,教育孩子从感念父母之情出发,不断树立浓厚的师生情、同窗情、母校情,通过亲情产生感恩,通过师情形成敬重,通过友情增强乐群,通过校情促进沟通,进而通过博爱感恩社会。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家庭、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影响。

3.1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这一人生第一课堂的作用

感恩意识的培养着先要从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开始,这是感恩教育的基础。要打好这个基础,发挥好家庭教育这个人生第一课堂的作用至关重要。首先,父母及家庭成员要加强自我修养,培养自己的感恩意识。其次,家庭成员之间也要做到互相感恩,形成感恩教育良好的家庭氛围。第三,要引导孩子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能以“养子不图回报”为由忽视了孩子对父母的感恩教育。施恩不图报是高尚的,受恩必报是必须提倡的,要教会孩子对父母及他人的关心帮助说声“谢谢”。孩子做了对父母及他人有益的事情,哪怕是吃饭时给你拿了一双筷子,你也要及时向孩子说声“谢谢”,让孩子在这种相互尊重、相互感激的家庭氛围中,耳濡目染地培养感恩意识。

3.2 强化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学校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地方。1994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高校德育的重要性。道德教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培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教育也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各级学校要把感恩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系统地、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首先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感恩意识。很难设想不懂感恩、没有感恩心的老师会教育出懂感恩、会感恩的学生。其次,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层面的感恩教育,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报恩、施恩教育。通过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师情、感恩同学情,让学生认识到感恩能够促进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能够增进友谊和感情,既善待了他人,也快乐了自己,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第三,要注重教育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感恩。让学生在感恩实践中接受感恩教育,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感恩中体验感恩的真谛。第四,教育学生感恩生命。让学生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报答父母最好的方法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懂得感恩生命,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而不至于破罐子破摔甚至草率轻生。第五,感恩教育要贴近生活。“感激不需要惊天动地,或许只需要你的一句问候、一声呼唤、一丝感慨”。[5]感恩教育也不需要惊天动地,不需要“高大全”,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学习生活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切莫让学生感到感恩是英雄和伟人的事情,自己望尘莫及。

3.3 全方位营造社会感恩教育的浓厚氛围

社会就象一个大染缸,社会环境、社会风气就是染料,处在身心发育阶段的孩童学子就象一匹匹洁白无暇的布。染料是什么颜色,布就会被染成什么颜色。因此,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优化社会环境,净化社会空气,形成昂扬向上、团结友爱的社会风气,对青年学生感恩意识的教育培养、对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首先,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的舆论阵地作用,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宣传科学理论,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大力开展感恩教育,“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营造人人“饮水思源”的感恩氛围。既要广泛宣传任长霞、牛玉儒、徐本禹、洪战辉等人的感人事迹,让更多的人“感动中国”,也要大力谴责那些感情冷淡、不知感恩图报的人和事,在全社会形成感恩光荣、不感恩可耻的舆论氛围和人际环境,让不感恩报恩的人无地自容。其次,要净化网络和影视作品。一些网站卑劣粗俗的宣传内容,少数影视作品粗制滥造的不文明、不健康情节,已成为影响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垃圾”,必须加强网络和影视作品管理,多建“红网”,多编名剧,多出精品,免使学生遭受腐朽思想的侵蚀。第三,利用“红色”资源,加强“红色”教育。充分利用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等“红色”教育资源和革命圣地等“红色”旅游资源,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激励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爱人民,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中国人历来讲究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领导的知遇之恩、提携之恩,同事的协助之恩,他人的救命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军队的保卫之恩,祖国的呵护之恩,等等。唤起人们的感恩意识,却不仅仅是以德报德、感谢对你有恩的人。真正懂得感恩的人,更应学会感激伤害过你的人,因为他会磨炼你的意志、增进你的智慧、觉醒你的自尊、甚至教会你的独立,他是使你在磨难中成长的人。这是感恩的崇高境界。“引导人们懂得感恩,并不断从中学会尊重人,在感恩中达到人性的自觉,这对于进一步净化、丰富人的情感,提升人的精神,激发人们超越凡俗,走向崇高,并进一步达到完美的精神境界,无疑具有重要意义。”[6]这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当属异曲同工。

参考文献

[1] zhidao.baidu.com/question/39712645.html

[2][3][6] 杨国荣,感恩:走向人性的深处,文汇报,2007-8-28。

感恩社会作文范文6

Abstract:Gratitude is the moral character that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have,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diversity, graceful education has become a soft spot of the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of clearing the connotation of graceful education, reviewing the policies of graceful educa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qualities and the perfection of their personalities.

关键词: 感恩教育;大学生;德育

Key words: thanksgiving education;college student;mor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208-01

1感恩教育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确切的说,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教育”。感恩教育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产生认可;二是情感层次,在认知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并形成习惯,即回报恩情、乐善好施、甘于奉献等。这两个层次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同一体。感恩教育既是一种道德教育,同时也是一种情感和人性教育。 它对于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不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唤起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消除自私自利的心态,增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开展感恩教育是其进行道德教育工作的最佳切入点。

首先,感恩教育抓住了大学生道德最薄弱的环节,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克服依赖思想、自我中心意识,学会换位思考,并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做贡献。这也是高校德育工作孜孜以求的。其次,感恩教育有助于学校教育中人本生态的建立。从终极目的来说,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最高利益和最高任务。人在走向理想境界的过程中,都有一个寻求全面发展的问题。单向度的人掌握不了人类文化的整体价值,偏执一端常常导致不完整的人生体验,使得只有一次的生命得不到充分的展开,给寻求尽可能完善的人生留下无尽的遗憾。因此,学校的教育理念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通才,学校不仅应当传授科技知识,还应当注重人文修养。而感恩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矫正传统高等教育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轻情感的培育的单向教育的弊端,契合了新时代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对教育的要求,即教育必须建立一个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高度协调、和谐的生态系统,以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2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2.1 智育与德育失衡,感恩教育被忽视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的高校教育更多地是在关注考研率和就业率,大学教育沦为找工作的工具,忽视了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忽视了教育的育人功能。许多大学生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修养,情感冷漠等,这都与高校德育工作落实不够,特别是忽视感恩就与有关。感恩教育史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一些高校对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感恩教育的实施力度较小,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未形成“学会感恩”的良好氛围。

2.2 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感恩教育的内容应当是系统化、序列化的,形式应当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教育者常常会把感恩教育片面地等同于搞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教育者在没有讲清感恩活动的精神内涵的情况下盲目让学生“活动”,活动收不到应有的成效,许多学生和家长甚至感到莫名奇妙,认为是在应付差事,是活动的真正意义消解。而在总结、评价学校的德育工作时,往往倾向于罗列学校举办的与感恩教育相关的活动,这无疑成为感恩教育的短期行为。

2.3 感恩体制及评价体系不明确、不完备我国学生守则在制定时都是在宏观上的要求,缺乏具体实现目标的步骤,很难落实,起不到约束学生的作用。事情的好与坏要有相应的评价标准,而大学生感恩教育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评价体系,致使感恩教育难以落到实处。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将使学生的道德水平处于失衡状态,使感恩教育很难再大学生的心灵中引起振撼。

3重构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

3.1 进行系统的感恩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高校感恩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识恩、知恩,肃清对感恩意识的误区,为大学生的感恩行为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教育者要悉心引导学生去捕捉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恩惠,帮助学生挖掘出这些大大小小恩惠的价值。感恩的前提是识恩知恩,知恩图报,所以,感恩教育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理所当然的。

3.2 在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中进行感恩教育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感恩教育应结合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和服务等工作来进行,使感恩教育“生活化”。辅导员是基层一线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与学生接触密切,易于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其观点也易于为学生接受,其言行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因而要充分发挥其表率示范作用,身怀感恩心、仁爱心、自身充满人文情怀。要从大学生的生活出发,从细节入手,用一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唤起学生的感恩情结,要有侧重、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强化教育效果。

3.3 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共同开展感恩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是学生感恩教育最重要的四个环节。只有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教育四者有机结合,做到“四位一体”,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才能形成合力,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因此,要进行大学生感恩教育,四个环节的力量不容忽视。以学校感恩教育为主,家庭、社区和社会配合学校组织共同开展感恩教育。学校感恩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思想,其教育内容是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样既解决了部分家庭、社区进行感恩教育的盲目性,又促进了家庭、学校、社会和社区能够按照一致的德育目标,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感恩教育。只有通过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