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英语重点范例6篇

六年级英语重点

六年级英语重点范文1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考试政策 内容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我国最大的英语语言测试活动,同时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在它走过的二十多年的历程中,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该项考试及改革的重要政策。作为该项考试政策的最主要依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共有三个,分别是《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85),《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99),《大学英语课程标准》(2004)。它们分别决定了不同时期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政策的基本走向,因此笔者将该项考试政策的过程归为三个主要阶段。

一、大学英语考试开启阶段的政策主要内容(1985―1999)

大学英语四、六级标准化考试自1986年末开始筹备,正式在全国各高校试行是在1987年9月,而关于此项考试的文件最早在1985年,1985年2月9日教育部发出(85)教高一字004号文件《关于印发〈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用)的通知》,文件中提到,《大纲》确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反映了当前国家对高等专业人才外语方面的要求,是我部今后检查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依据。鉴于各校在新生入学水平、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别,《大纲》规定重点院校一般应达到基础阶段四级的教学要求,非重点院校应达到的级别由各校自定。教育部将从1987年秋开始,对结束四、六级学习的学生进行统一的标准测试。以后毕业生记分册上应同时注明学生在英语基础阶段所达到的级别,以及专业阅读阶段的成绩,供用人单位参考。这是四、六级考试第一次出现文件中,它并不是单独出现,而是在教学大纲中,作为大纲的测试部分出现的。它是大纲的一部分,大纲的性质和目的决定了它的性质和目的。

大纲及文件下发后,大学开始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受到高度重视,地位得到了高度提升。1993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正式成立,考试委员会由全国重点大学的有关教授和专家组成,设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若干人,1993年前名为“大学英语四、六级标准化考试设计组”。考试委员会设办公室为常设机构,为了适应我国幅员广大的情况,在考试委员会下成立了三个考试中心,分别设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这期间发表的有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论文主要是对教学和考试的技术性分析,怎样配合大纲进行教学,怎样提高考试成绩等。如怎样进行四、六级考试的写作训练,怎样提高学生的四六级词汇学习,等等。

1994年后,一些学者认识到四、六级考试的对教学的影响,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探讨了四、六级考试的一些负面效应,1996年5月2日,原国家教委发了《关于印发大学英语专业阅读阶段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高教司1996第56号14文件),该文件强调,为了全面贯彻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必须加强专业阅读阶段教学,使学生在修完基础阶段后,英语学习不断线。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文件的背后的问题之一是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占据了较大的空间。

二、大学英语考试发展阶段的政策主要内容(1999―2004)

随着国际交流与日俱增,无论是社会还是学生本人对听说等产出技能的需要都越来越大。因此,必须根据社会发展调整教育教学目标以培养国家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1999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综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听、说、写、译的比重。针对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变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了相应调整:采用新题型、采用平均级点分报告成绩、设作文最低分。

1999年5月,教育部高教司1999第53号文件,在部分院校开展了大学英语口语考试的试点工作,同年11月扩大到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四城市所有的高校,并于2000年扩大到全国19个省会城市及周边地区的高校,2001年扩大到全国直辖市和所有省会城市及周边地区的高校。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这一次改革在测试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探索,以体现加大对英语应用能力的考核,翻译、复合式听写和简答题、设作文最低分、对测试内容的各部分进行答题时间限制等措施应该说更能有效测量应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实施口语考试是新进步,它必将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朝着正确的轨道上前进。

教育部高教司于2001年4月6日《关于印发〈第八届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总主考会议纪要〉的通知的文件》,附了《第八届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总主考会议纪要》。《纪要》指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取得的成绩,是“功不可没,有目共睹”,指出四、六级考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在境外的影响也日益扩大;香港中文大学、英国霍尔大学、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等都已正式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作为录取中国大陆学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英语水平成绩证明;并指出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与国际接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1]。

2001年9月4日教高司函[2001]148号文件《关于印发〈2001―200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中提到配合考委会进一步改革、完善四、六级考试,使之更有利于学生的外语实用能力的提高。

2003年12月29日,教育部了教高厅[2003]10号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3年9月20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试题失密事件的通报》,文件将2003年9月20日四级考试试题失密事件的经过和处理情况进行通报,并提出要加强考务工作,充分认识考试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2003年12月30日,教育部发了部委号教电[2003]507号电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购买试题答案事件进行调查的通知》,电文中提到2003年浙江工业大学发现有考生购买试题答案进行作弊。考前试题可能失密,并要求各地区和考试进行逐级排查,并提出各地区、各考点必须进一步加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管理,对再次出现类似事件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领导责任。

2004年,湖北省教育厅发了鄂教办[2004]4号文件《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3年9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试题失密事件的通报〉的通知》,《通知》提出一系列要求,要各校结合各自实际,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

2004年初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最大的特点是突出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教学。

可以说,2003年和2004年的工作重点在处理和防止试题泄密上。

三、大学英语考试开启阶段的政策主要内容(2005以后)

2005年3月18日,教育部了教高厅[2005]1号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的通知》,在其发出前,教育部专门召开了新闻会。因为一个教学考试而召开新闻会,这在以前是很少有的。文件指出:近期内四、六级考试将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改革计分体制和成绩报导方式。自2005年6月考试(试点)起,四、六级考试成绩将采用满分为710分的计分体制,不设及格线;成绩报导方式由考试合格证书改为成绩报告单,即考后向每位考生发放成绩报告单,报导内容包括总分、单项分等。为使学校理解考试分数的含义并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考试测量的结果,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将向学校提供四、六级考试分数的解释。这是四、六级考试改革中第一次开始对成绩报导方式进行改革,明显淡化了考试合格证书的作用。文件的附件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以下简称为《改革方案》)。《改革方案》的目标总的来看有两个,一是要通过改革,引导师生正确处理教学与考试的关系,更合理地使用四、六级考试,使考试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二是要准确地测量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体现改革开放对我国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需求。

根据《改革方案》的安排,2007年1月全面开始实施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2007年6月开始实施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另外,为了加强管理,教育部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从2005年4月份开始,考试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教育部的考试中心共同来管理。具体的分工是这样的,高等教育司负责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发展的方向,聘请大学四、六级的委员会的委员,指导他们做好四、六级的业务工作。教育部的考试中心是具体负责包括考试的组织与实施,考风、考纪建设,以及负责安全保密的考务工作。

综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政策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看见一条清晰的线索:开始―发展―反泄密―改革。

参考文献:

六年级英语重点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趋势;改革建议

1研究背景及意义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就目前来说,对大学英语测试效度和有效性要求的提高,试题将更全面地测试学生的能力并引导教学,因此,也会更加重视语言的输出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核,将会偏向于增加主观题的比重和考验口语表达能力等语言的实际掌握情况的考察形式。那么,随着社会不断地提高对人才的要求,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形式也必然会随之改革。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不仅仅影响了教师英语的教学、学生英语的学习,更是影响了学生的整体学习。它的某种“优先性”甚至对学校的整体工作都产生了影响。它对学校的评估工作、对学生获得学位的一票否决力、对社会人才评价标准,都是不容小觑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不仅在学校受重视,更是引发社会上的重视,社会考生也逐年增多。社会上的重视,导致学校和学生更加重视,这种互相加强的作用导致四、六级考试的地位空前提高。

事实上,在已有的相关资料中,对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趋势的相关研究是非常少的,所以,我们的项目《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趋势》进行研究也是迫切需要的。

2相关文献分析

2.1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

教育部拟自2006年1月份开始,从参加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学生中试行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自2006年6月份开始以同等方式试行新的六级考试。初步定于2007年1月全面实施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2007年6月全面实施改革后的六级考试。

2.2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改革的相关政策文件

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ollege English Test Band 4;简称CET4)始于1987年,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ollegeEnglish Test Band 6;简称CET6)始于1989年。20余年来,在全国四、六级考试委员会的指导下,大学英语考试共经历五次较大的改革。上世纪80年代该考试首次实施,考试的重点在于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基础词汇的认知水平;到了1997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才具备了时下考察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技能的形式,同时也成为当前四、六级考试改革的起点。在1997年的考试中,“简略回答问题、翻译、复合式听写”新题型开始使用;1998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设作文最低分;1999年,面试型四、六级口语考试问世;2005年6月,实行满分为710分的改革,听力有了较大程度的调整;2007年1月推行的新的四、六级考试,更加侧重于听力、完型填空、翻译等综合能力的考察;2012年四、六级考试开始执行“多题多卷”的考试方式,彻底开始从“读写”向“听说”的转变;2013年12月以来的考试更是取消了完形填空,增加了段落翻译考察学生的英语实际操作能力。

3数据分析及结果讨论

这部分的分析基于第14题和第15题两个问题展开探讨。第14题是多选题,15题是主观的问答题。

从14题的选项中,可以清楚的看出,考试形式是大部分大学生不太满意的,高达55.76%的大学生希望可以改变考试形式,也有不少大学生(44.81%)希望考试的内容也要有所改革。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是大学生学习英语的风向标,影响着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所以当今的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内容和形式上还是值得去挖掘和改进的。

从第15题的相关答案也反映了很多在校大学生的一些心声,总的来说也是希望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上的进行改革。

同时,从性别、学科性质以及生活环境三个角度来分析,研究得到的结论也是相类似的,即大学生对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内容和形式都不是非常满意,希望该考试能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呈现出来。

22.6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受未来工作压力的影响较大,而更多的学生(54.05%)认为英语水平受日常生活中对英语的应用情况的影响较大。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如果能加强对大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考察,那么必定会大大提升大学生的英语水平。

4研究阶段

4.1研究得到的结论以及发现的问题

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分析法,我们得到了一些研究结论,同时也发现了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有三大点:一、虽然大学英语四、六级在不断的改革变化,如对听力方面的加强,对阅读写作能力要求的提高,但是大学生还是期待对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形式和内容有进一步的改革;二、社会各方面对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日益重视促使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意义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功能异化使得大学生对大学英语四、六级感到无可奈何。

4.2问题原因以及解决方式

虽然,大学英语四、六级在不断进行改革,但是社会的变化总是要比政策制定的快且复杂。同时,大学英语四、六级作为一项英语水平考试,在实施过程中,大众对其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考试成绩被误用甚至滥用,导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功能被无限夸大,产生某些严重的负面效应。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对习惯了母语中文的大学生的吸引力并不是很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本上来说应该提高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客观上要避免社会上对大学英语四、六级错误的衡量方式,避免功能异化的现象。虽然大学生对CET改革是认同的,但对其改革措施的认同度并不高,这就需要CET改革是一种根本性的改革,使得英语学习能够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大学生也需要根据社会的变化和四、六级的改革趋势,调整自己学习英语的办法,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5研究成果

5.1内容、形式、教育评价系统缺一不可

事实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不仅要改变考试内容和题型,更主要是对教学评价系统进行改革。相关部门应加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正面宣传,使教师和学生真正了解改革的目的和举措,使考试改革思想融入教学实践之中。大学英语教学和测试正在进行深化改革,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从题型到内容均应做相应的调整,引导师生切实搞好课堂教学,重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遏制应试教育的蔓延。

5.2 英语四、六级改革趋势需要适应大学生的发展

大学生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对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是为大学生学习英语而服务的。那么,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改革就应该关注大学生对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一些看法和意见。而对于那些完全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和能力的学生,不应强求必须参加CET,而应允许他们在大学四年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以真正实现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百度词条

[2]师嘉林.大学英语学术版.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年3月第12卷第1期

六年级英语重点范文3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存在的问题

1.考试目的的错位,冲击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对学生而言,四、六级英语考试过关是为了获得文凭和学位。就算自身专业学的再好,英语没过级毕业都成问题。甚至有的高校学生和教师都要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来应付英语四、六级的考试,严重干扰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整个学校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在这个层面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制度背离了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

2.考试形式单一,缺乏科学性,严重违背语言规律

目前四、六级英语考试形式存在着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采取笔试形式多,口试、答辩方式少的弊端。大家众所周知,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教育是一种对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类课程并不适合标准化考试。而英语四、六级考试实行的是答案标准化、限定化,它不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而在于测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识别能力。我们身边也不乏看到一些会做题、会抠语法的中国学生,学了十多年英语之后,依然无法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考试内容片面,重知识轻能力,不能真正提高英语水平

现行的四、六级考试的内容偏向于固定的词汇、大纲划定的范围和指定的重点。考试的题型不合理,选择、判断等客观性试题比重大,而综合思考题、创新拔高题和分析论述题等主观性试题比重太少。这样的考试使得大部分学生不注重平时的学习和积累,就靠考前背单词、做模拟题。通过题海把握考试技巧,考试一完就忘记,学生的英语水平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4.试后分析反馈不够,承办校方与主办考试院脱节

每次英语四、六级考试结束以后很长一点时间以后,学生才得到成绩。加上归教育部高教司主管的全国大学四、六级英语考试委员会所属的各省考试院,并没有统一的公布各高校的四、六级考试通过率,也没有对此次考试的内容、命题、规模各方面做全面而细致的分析。这样难免疏忽了考后的试卷分析、试卷评价等工作,一来并不能及时反馈给学生,再者不能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和差距,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调整学习方法。总之,举办考试的所有学校和主管考试机构缺乏及时、准确的沟通。转贴于

二、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发展的几点思考

1.端正考试目的,树立全面的考试评价观

首先,明确考试的目的在于宏观驾驭高校的教学情况,改进教学和督促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部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从未硬性要求将这项考试成绩与学位授予挂钩。

21世纪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随着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质量标准的多元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评价也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建议各高校建立英语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对学生是否达到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做出全面、科学的评价,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个性发展多样选择的需求。

2.调整考试形式内容,理顺考试与教学的关系

这些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经过不断改革,从最初单纯的笔试发展为笔试加听力测试。从2005年开始这项考试改革表现在题型上设计为听力、阅读理解、写作能力以及710分制等方面。笔者认为在书面表达测试部分,应增加主观试题的比例,使听读写译等题型更加切合语言交际能力的检验。

对大学英语课程来说,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我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获得一定的交流能力,为以后工作需要奠定良好基础。在英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主学习和课堂互动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教学过程,发展和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为英语教学服务的一种必要手段。通过这项考试,诊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相关信息,引导教学改革,从而促进英语教学发展和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使得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六年级英语重点范文4

大学公共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一种全国性的权威检测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测试,各个高校都将四六级成绩作为衡量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一把标尺,各用人单位也将四六级证书视为应聘必备证书之一。在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两者的关系中,语言教学应该是第一位的,测试是服务于教学的,教学是目的,考试是手段,但不可否认,测试对教学有着很强的反拨作用,是教学和学习的指挥棒。这个指挥棒给教学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

四六级考试在之前大学生英语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确实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推动了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普遍提高。但是随着现在中小学阶段英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与投入的不断加大,四六级考试严重地阻碍了大学英语向学生提出的更高的英语能力要求,阻碍了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EAP)或专门用途英语(ESP)转移的进程。虽然其推动了大学基础英语教学的发展,并使之长盛不衰,但同时阻碍了大学朝专业英语教学转移和发展的进程。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顺应潮流,修订目标定位,其意义是极其深远的。这一举措表明,一个硬性的、统一的教学要求时代的结束,以及一个强调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后大学英语教学时代的到来(蔡基刚,2007)。

2.大学英语四、六级及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个如此大规模的考试,在长达26年的时间内稳定发展,这一基本事实证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在当今大学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和学科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必须对其重新定位。根据200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其中规定了今后高中毕业生必须达到的七级标准和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八级与九级标准,“八级”词汇量要求在3300字左右,优秀高中毕业生要达到九级水平,词汇量为4500;2004年教育部高教司制定了大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核心就是突出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推动基于多媒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大学四级考试是检测学生达到大学英语课程“一般要求”的考试,词汇量要求在4500字左右,六级考试是大学英语“较高要求”的测试。高中课程和大学英语课程重复率高,很多词汇、语法都是高中学过的东西,大学英语受到中学英语和英语专业的双面夹击,必须寻求新的出路。因此,服务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四六级考试也应随之改革。

2.1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新方向

英语水平是构成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之一。大学英语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基础教学课程体系中重要的核心课程。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学生的总体培养质量,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英语指的就是基础英语教学。

目前许多名校,如清华北大已经取消了大学英语课程的开设。学生认为英语基础已经在中学阶段打好,开设基础英语课程等于重学高中阶段学习过的知识。因此,把目标转为注重学生学术英语能力培养,为专业化国际交流提供支撑。这一改革适应了专业院系和学生的需求,得到了学校的支持。香港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非常明确,他们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学术英语能力,以适应专业学习和未来工作的需要。由于目前香港高校新生的英语水平离这样的课程目标还有较大距离,他们就需要学习在中学里没有学过的EAP课程。内地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含糊,学生和学校只能把四六级考试作为学习的终极目标。由于这个目标在新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可以在越来越短的时间甚至零时间里实现,这样学分的压缩和课程的萎缩自然不可避免。因此,大学英语应该借鉴香港及国外的先进经验,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各大学的教师整体水平和生源状况存在差别,国家和地方对不同类型高校的投入不一样,学生的学习条件也不尽相同。对于一些入学英语基础比较差、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不具备的学生,大学英语教学还是十分必要的。这就需要各个高校在学生大一期间就要确定学生的水平,判断学生是否需要修完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必修课程。对于那些基础已经达到一般要求的学生,即通过四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水平,给学生开设相关的专业英语或实用英语课程。

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应该是了解专业前沿的国际发展,增强在科学技术上的学术竞争力。真正符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了解国际前沿的前提应该是先打好基础,这就要靠大学英语即通用英语打基础。

2.2四、六级考试面临的问题

鉴于四、六级考试在社会上的认可度,英语成绩较差的大学生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英语的学习上,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必须奋斗整个四年;成绩好的学生为准备其他各类英语考试,也奋斗了整个四年。这种学习热情的错位,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专业学习,违背了大学教学的真正目的。

此外,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评估手段,其对教学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已为大家所公认。很多同学通过四、六级考试后就沾沾自喜,从此放弃了英语学习。根据对武汉当地大学一些学生的调查,学生反映:“通过了四级、六级考试,自己觉得是英语高手。但碰到英文文章,心中顿时务实起来,通篇都是生词,一小时只能看几行。写的英语论文,外国人看不懂。学了一些日常口语,但跟老外交流胆怯。学校中实际生活如上机房、做实验、选课、搞课题研究都不会说。”笔者亲历的湖北省众多高校的一线老师们的意见也不比学生少:学生四、六级考试过关之后,英文文献读不了,英文论文写得一塌糊涂,未能实现与国际社会接轨的大学人才培养目标。

四、六级考试的重要性,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大学英语教学成为应试教育,社会上的不法分子为了获利,制造作弊器,销售四、六级答案,很多高校把四、六级通过率当做衡量教学的唯一标准。四、六级在不断改革,2005年从以前的100分满分值改为710分满分,大大增加了听力的分值比例,把听说交际能力放在了重要位置。2012年12月新推出的多题多卷,有效防止了作弊现象,其还有待进一步改革,服务于大学英语教学,保障其效度跟信度。

四、六级考试应该反自身的优缺点,不断进行改革,适应时代的需求,为更好地服务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支持。讨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用英语定位还是学术英语定位,不论是对于挽救考试本身,还是对于促进我国大学英语健康发展,都有很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3.改革措施与建议

3.1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应当与国际先进做法接轨,不断改进技术手段,引入计算机网络化的考试技术,使考试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网考有很多优点:(1)可以借助多媒体模拟更真实的交际场景,使测试由静态变为动态,使英语的使用更加接近生活。(2)可以节省资源,降低印卷、运输、分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强度。(3)网考具有测验周期短的特点,能够增加每年考试的次数,同时实现一人一卷模式,有效防止考前泄题或考试过程中的作弊行为,提高考试的安全性。

美国教育服务中心(ETS)推行的托福考试是针对留学生的学术英语水平考试,是一场职场英语的水平考试。雅思考试由英国文化协会、剑桥大学考试局及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发展署共同主办。雅思分学术类和普通类两种题型,学术类主要适合留学,普通类主要适合移民。鉴于此,国内的CET要想长远地立足于国际社会,也要开发自己的独特测试种类。比如当下流行的检测学生基础英语水平的大学公共英语考试,也要服务于专门英语(EPS)教学,为EPS开辟新的测试。

3.2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所有本科生都进行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必修课的局面,压缩大学英语的学分,将其用来开设专门用途英语和学术英语,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专业需求选择,取消综合英语(或叫大学英语)这个由精读演变而来的传统课程,代之以1~2个学分的、比较专项的阅读、听力、口语、写作、语法等小课程。

3.3教师层面

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接受培训,为开设各个专业的学科英语做准备。同时控制从英语专业的硕士生或博士生中招聘单纯为上大学基础英语课的教师。教学管理者和课程规划者只有充分了解本校学习者的外语学习需求,才能对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制订出适合本校学生的英语教学改革方案和教学模式,因需施教,收效才更直接可观,才更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将英语教学的重心逐渐从大学下移至中小学,为大学生学英语减负,使之有更多时间学好专业,努力创新。分管大学和中小学外语教学的教育部门有必要相互协调配合,制订规划,加速这一进程。中小学是学好英语最重要的阶段,是英语教学杠杆的支点,最需要优秀的英语教师,最需要教育部门的重视,最需要国家投入,投入的效益也最高。

3.4政府层面

加大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国家增加投入,派遣英语教师出国学习,或聘请外语教学专家培训英语教师,提高外语教学理论水平和英语运用能力,让教师明白外语是怎样学会的,知道怎样教,自觉抵制应试教育。多邀请英语国家的大中小学生来华与我国学生交流互动,创造英语学习环境,让我国学生体验英语的真实使用。

4.结语

六年级英语重点范文5

关键词 CET测试 IBT化 问题与弊端 信度与效度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识码:A

1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历史沿革

从1987年至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已经走过了二十六个年头,报考人数在顶峰时期曾一度高达上千万。作为教育部高教司主持的标准化的、权威的英语测试考试,这种尺度相关常模参照的考试最根本目的是对高校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进行测定评价同时把相关信息快速反映到教学第一线。这样大规模的考试在长达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持续稳步地发展壮大、成熟,证明了大学四、六级考试是符合社会需要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可的。它已经成为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人事部门录用大学毕业生的标准之一,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保证这项大型考试的权威性以及更好地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为社会输送更多实用型人才,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也不断采取各种改革措施不断完善考试体系。1999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开始实施“口语考试(CET-SET)”,标志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进入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新阶段。至此,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可以对在校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2005 年6 月起,总分变为710 分,290分以上发放成绩报告单,取消合格证书。2007 年1 月起,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只接受在校生报考,不再接受社会考生。2007 年6 月起,全部实行网上评卷。2008 年12 月,全国50 所高校近5000 名学生首次尝试四、六级机考。

2现行CET测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对于学生负反拨作用

首先,校内小环境依然唯四、六级通过率为马首是瞻。虽然从2005年开始国内不少高等院校都不再将四级证书与本科毕业证书挂钩,但由于新大学英语六级的报考要求是四级通过分数需要达到425分一些高校将学位要求改为四级成绩达425分。还有高校将四、六级通过与否与学生在校期间的经济或荣誉挂钩如作为奖学金的评定标准之一。根据某网站的在线调查显示接近四成的大学生受访者表示大学期间平均每天会花3小时以上的时间来学习英语,但对学习效果满意的却寥寥无几。许多已经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读起英文资料仍感到力不从心,无法利用英语这项工具来了解外面的世界。还有的两年大学英语学下来口语还停留在入学时的水平,更有毕业生指出:“大学四年之后,社会大环境下四、六级通过率表现出社会权重畸高。2005年6月改革后不少用人单位也纷纷与时俱进在招聘条件上明确表示应聘者的英语水平至少需到达425分。甚至当在校大学生想找家教兼职时,也需要出示四、六级成绩单。不难看出四、六级考试的合格证虽然已被取消但找工作时却把“看证”变成了“看分”,压力并未减少。

学生在这样的内外环境影响下现在许多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以服从大学英语教学来安排,学生成为大学英语应试教育这条“流水线”上的被加工对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力被消磨殆尽。对于大学英语的学习目的,根据对笔者学校非英语专业近2000名学生的调查,有超过六成的被调查者是为“拿到学位证和毕业证”,三成左右的被调查者表示是为了“好找工作”,约一成左右的学生是为了“考研”,只有五十余学生表示是为了“提高英语水平”,比例不足1%。

这样的学习目的折射在学生的学习中就导致了畸形的“输入―输出”,“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现象依旧泛滥。二语得中的“输入―输出”理论将听和读作为输入,说和写作为输出。许多大学生将“词汇量+语法知识”作为衡量英语水平的标尺,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背单词、语法规则和做练习上,而对听、说、写方面的训练并不重视,只寄希望于考试之前突击背诵所谓的“万能作文模版”或是按某些所谓应考指导专家建议的重复听几套真题录音就能过关。以这种投机的心态去学习考试后果可想而知,更有个别心态不正的考生试图用舞弊来蒙混过关。

2.2 对大学英语教师自身和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像许多其它标准化考试一样,四、六级的通过率容易在高校间产生直观的横向比较。慢慢地,它也成为许多高校衡量英语教学水平的唯一、重要标准。在四、六级通过率这个“指挥棒”下,为了短时间内出所谓的“好”教学成果许多教师也和学生一样热衷于探索研究各种题型应试“技巧”、“诀窍”,急功近利地大搞应试教学、题海战术。一些学校甚至以学生通过率的高低作为教师职称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使本已超负荷工作的大学英语教师心理压力更大。许多这类高校的英语教师坦言:课堂上没时间用在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正常教学受到了冲击;同时,为了提高通过率,已经无暇顾及创新性的教学研究。

由于CET测试的指导作用,大学英语课堂上仍然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词汇讲解― 语言点 ― 语法点― 篇章讲解。许多高校为大学英语课堂配备了现代化的网络多媒体设备,学生享有更好的鲜活的语言学习环境,但学习依然枯燥且被动。教学实践中,学生被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机灌”,大量的输入与少量的输出问题丝毫没得到改善。

2.3 对CET测试自身发展的影响

虽然从社会权重行、认可度,参与人数、规模等各个方面CET测试都远胜于雅思、托福考试,但CET测试却依然不能算作一项国际性的英语语言能力测试。探究原因,不难发现其自身设计上存在着一些“硬伤”。

2.3.1测试的信度与效度的失衡

测试的信度,是指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即测试结果是否能真实地反映被测试者实际掌握知识的水平。测试的效度,是指测试的准确程度,即测试试卷是否测量了它所要测量的东西,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测试目的。信度与效度两者对立统一的存在于测试中,这就决定了任何语言测试都必须在这两者间平衡、折中。但现行的CET测试则重视了效度忽视了信度。具体表现在:测试更注重对英语词汇、语法知识以及领会技能的考查忽视了对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以及复合式技能的考查。

2.3.2题型设计上的不合理

选择性作答题型,如multiple choice, 是现行CET测试的主要题型。能够直接测试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构成性作答题型很少。选择性作答题型虽然信度高但它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①测试的直观性不强,比如多项选择题的测试方式与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运用方式相差甚远。②对测试的效度有限制,局限了被测试的内容。③会导致测试结果受到概率效应的影响,即使学生看不懂或听不懂试题仍有1/4的命中率。

3 现行CET测试改革方向及建议

3.1 IBT化测试是改革的必然趋势

IBT是英语internet-based language testing的缩写,即计算机化语言测试。这一类型的测试方式要求在语言测试中“……使用计算机出题、考试、评分,进行试卷分析及成绩反馈”。最为人们熟悉的IBT型考试就是现行的新托福考试。从政策层面上教育部早已出台《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指出“大学本科教育将进行重要调整,包括英语四、六级考试等将在网上进行……将逐步实现大学英语和网络教育全国统考课程的网上考试,创造安全、便捷、高效的考试平台”。

IBT化的大学英语四、六级测试也被简称为“机考”。从08年试点的CET“机考”的试题构成来看,考委会正在有目的、有步骤地打破现行CET测试的僵局,并将教学重心从读写转变为听说。与现行的CET题型相比“机考”的听力比重增大到约70%其重要性得以凸显。题型也由多项选择题与听写填空变为填空、听写、句子跟读以及写作。听力材料加入了新闻题材。写作部分融入听力要求是“机考”的亮点之一。将考生已看过的视频截取一段再次播放,考生需描述所看到的情节并阐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听+写的综合语言能力测试对现行CET测试是一个有益的补充。此外“机考”的另一大亮点就是设计了跟读环节,要求考生听完一段语音材料后对着麦克风在限定时间内重复之前所听到的内容。“机考”的全面展开无疑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与革新、对学生真正摆脱“聋哑英语”都是一个全新的机遇与契机。

3.2 对CET测试进行重新分级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要求,现行CET测试可以引入更为细致的分级:除现有的大学英语三级、四级、六级外还可以加入入学水平考试(CET-Placement Test)与高端考试(CET-Advanced Leve1)。这样既可以避免“一刀切”的情况,又有利于改善“只求通过,不求提高”的现象。

3.3切实转变教育理念,着眼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不同社会不同历史阶段对于人才的要求与定义。在新世纪里我们所需要的是“……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类智能有8种,言语智能仅是其中之一。过度追捧CET测试的通过率无疑是将“人才学历论” 延伸到“人才四、六级证书论”上来。对于不同学生的英语要求应该也是必须要有明显的层次阶梯的。应该着眼于培养有特长的创造性人才培养。

4结束语

改革、创新与发展是CET测试不断完善、成熟的源动力。改革过程中问题的出现与解决都能更好地完善这项考试制度,使它能与时俱进。语言测试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学的改进和人才的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并能作答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才是改革前行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部提出的“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思想。

参考文献

[1] 杨惠中,Weir,C.J.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效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 张艳.四、六级机考形式下的语言“输入-输出”理论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六年级英语重点范文6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反拨效应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158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在1987年实行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贯彻执行,测量学生的英语水平,反馈其学习状况,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其初衷是好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大学英语课程的地位,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英语的重视。然而随着社会效应的不断扩大,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

1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反拨作用”即考试对教学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自大规模的统考实行起,人们就开始关注其反拨作用,并希望考试能给教学带来积极的反拨作用。不少研究者,如叶仙菊(1998)、牛强(2001)、辜向东(2007)等,对四、六级考试产生的教学反拨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并论证了四、六级考试对教学产生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1.1 正面反拨作用

首先,四、六级考试与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质量的绑定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的迅速发展。四、六级考试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为依据来检查教学大纲的贯彻执行情况,并对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进行评估。因此,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很自然地就成为了衡量一个学校本科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这也将大学英语推向了重要的地位,并引起了各级教学部门的重视,从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叶仙菊,1998;辜向东,2007)。

其次,四、六级考试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普遍提高。尽管有着明显的应试目的,但不可厚非的是学生在这种外因的刺激下用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比以前大大增加了,而且在阅读,听力,词汇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对于这一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深有体会。80年代初的大学毕业生仅有三分之一的人能达到17词/每分钟的阅读速度(杨慧中,2003a),而目前的大学生很多都可以达到70词/每分钟的阅读速度,可见进步之显著。

1.2 负面反拨作用

最突出的负面反拨作用之一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虽然四、六级考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更多的是应试目的。在四、六级考试压力下,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由外部因素诱使的,而非出自内在的学习兴趣;学生由主动学习变成了被动学习,而这种学习模式很显然是无法长久维持并真正从中受益的(牛强,2001)。

另外,过分强调考试通过率导致应试教学。为了体现办学政绩,不少学校领导明里暗里地相互攀比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并采取措施加大考前培训力度。这样做无疑在迫使教师们采取应试教学,使教学内容不得不围绕着考试转,冲击了正常的教学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四、六级考试充当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指挥棒,使得原本学、教、考的关系颠倒过来,本末倒置,从而阻碍了外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大规模统考的题型单一以及无差别化使得考试与实际教学逐渐脱离。由于区域差异,师资力量的不同,学生的起点水平有高低,统统用一份试卷来进行考核,这本身就有失科学(别敦荣,2002)。而且试卷中的考题大多为选择题,侧重于考查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点的掌握而非运用,因此也考出了一批高分低能的大学生。

2 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趋势

在宏观环境的变化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大纲经历了几次改革。如:1985/1986年颁布的理工科和文理科两个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和译(理工科大纲)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在1999年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进一步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能力”,其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004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则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在2007年的修订版中更是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他们能够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

然而,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最新的教学目标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社会的用人要求。蔡基刚等(2009a)在2008年秋季对全国五个省市的六所大学进行了一项满意度调查,对象是在大学期间已经至少学习了两个学期的学生。统计结果发现26.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入学后没有提高,有37.7%的学生甚至觉得英语水平有所下降;表示对大学英语教学勉强满意或不满意的学生中有高达51.0%的学生认为需要学的东西没学到。为了了解大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状况,蒋巍巍等(2010)就“对大学英语现状满意度”在全国10多所高校大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大学生普遍对大学英语教学表示不满意。可见,制定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已经是刻不容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