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知识点范例6篇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范文1

关键词 荆轲刺秦王 历史文献资料 民间传说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1 刺秦的目的不同

《燕丹子》创作上喜欢猎奇,其情节富有传奇性,更多地采用了小说笔法,而司马迁在构思荆轲传时更多的注意到史传文学的性质,叙述就显得严谨平实。如《燕丹子》开头写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秦王对太子丹缺乏应有的礼节,太子丹请求秦王放其回国, 秦王却故意刁难他:“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结果太子丹仰天一叹,“乌即白头,马生角”。于是,“秦王不得已而遣之,为机发之桥,欲陷丹”。而“丹过之,桥为不发”,并且“夜到关,关门未开,丹为鸡鸣,众鸡皆鸣,遂得逃归”。这些描述都充满了传奇色彩。《荆轲传》也提到了太子丹质秦逃归之事,但只用很简洁的一句话概括:“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 故丹怨而亡归。”另外,司马迁在篇末的“太史公曰” 还特别提到:“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 太过。” 可见,并不是司马迁没听说过《燕丹子》 里所写的那些事情, 只是司马迁认为这些事情不真实,所以不用。

《燕丹子》上讲,太子丹的诚意换得荆轲悲壮入秦,为刺秦而壮烈牺牲。“刺秦”最终以失败告终,全书至此戛然而止,可以看出《燕丹子》是一个典型的复仇故事。实际上,《燕丹子》 的作者也没有客观地看待天下的形势和历史发展的进程,而是极度渲染太子丹所受的侮辱和处心积虑地想报仇,很明显将所有的同情赋予了太子丹,这也多少增加了些传奇的色彩。《荆轲传》则把“刺秦”一事放在秦国日益强大、兼并其它诸侯国的历史背景中来写,在太子丹看来,单凭燕国无法与秦国抗衡,其它诸侯国因畏惧秦国,也无法形成合纵之势。可见,“刺秦”不再仅仅是因为太子丹和秦王之间的个人恩怨,更主要的是太子丹对付秦国侵略、解除自己国家危难的手段。而且太子丹对荆轲提出“刺秦” 的打算后, 也并没有马上变为一种行动,而是到了燕国形势更为严峻的时候才开始实施。另外,《荆轲传》写“刺秦”失败后, 还写了秦王大怒,调派名将王翦和李信率领大军攻打燕国,尽管燕王被迫杀了太子丹,但秦王还是不依不饶地灭了燕国。至此,文章也还没有打住,还继续写道:“其明年, 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 还写到高渐离以筑击秦王不成被杀,秦王终身不再接近六国之人。可见,司马迁是以一种非常客观的态度来描述当时矛盾斗争双方的情形。而“刺秦”之事,是影响历史进程的一件大事,司马迁通过这一历史事件展示了秦统一天下之不可阻挡的趋势,从中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史家意识”。

2 刺客形象

《荆轲传》和《燕丹子》都把荆轲这一刺客的形象写得很感人,但具体分析又有不同。《燕丹子》中的荆轲,乃是一个“士为知己者死”的刺客形象,荆轲去行刺秦王,就是为了回报太子丹的恩遇。《燕丹子》写太子丹和荆轲的故事,就是围绕荆轲对太子丹知恩图报来展开的。太子丹拿黄金供荆轲投掷青蛙,脍千里马肝给荆轲,截美人手以玉盘盛送给荆轲。这些描写,作者本意是突显太子丹对荆轲的厚遇,但它显现出太子丹和荆轲之间的交易行为, 同时也显出荆轲身上的贪欲和残忍,而对太子丹的这种厚遇,荆轲自然是感激涕零。作为回报,荆轲主动请缨,可见《燕丹子》中的荆轲,纯粹就是“士为知己者死”的刺客形象。《荆轲传》里的荆轲则不是,作者交代了荆轲的籍贯和身份,点明其父母之邦乃是卫国,介绍荆轲好读书击剑,表明荆轲文武双修,与那种专以武力行事缺乏大脑的刺客不同。“以术说卫元君”,说明荆轲对如何安邦定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有一套自己的见解主张,这些均可见出荆轲是个有远大政治追求的人。在“刺秦”一事上,作者更是写出了荆轲的大志向大气魄,《燕丹子》中“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多数人认为这是有去无回的事,如能侥幸杀得秦王, 已是大功告成,所以事前不会考虑要全身而退。而《荆轲传》则不同:“往而不返者, 竖子也!”他是既要把事情办成, 又要使自己活着回来。最后荆轲行刺失败后还说:“事所以不成者, 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的远大志向至死不变。司马迁以卓绝的史家意识, 给我们塑造了一个真实而具有远大理想的荆轲形象。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荆轲传》显得较严谨平实,却真实可信。《燕丹子》中所描绘的荆轲就较神话,因为小说创作更追求艺术的感染性,而不必拘泥事件的真实性。而历史著作则不同,它一方面要“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对各种材料进行搜集,另一方面,还要对搜集来的各种材料进行考辨,去伪存真,对材料的使用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正如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说的:“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

3 结语

《史记刺客列传》有关荆柯的部分与以《战国策》为蓝本的小说《燕丹子 》皆以“刺秦”为叙事焦点,叙述着一个大致相同的事件,大致相同的过程,但是二者的叙事体现出比较明显的文体特征,前者追求严谨平实的史传风格,后者则向小说笔法靠拢。细加辨析两种文本大致在叙事结构模式、塑造形象的着眼点、作者价值观念的显与隐等存在着较大差异,显示出小说文学与史传文学的区别。

参考文献

[1] 李泽需.《史记・荆轲传》与《燕丹子》之比较[J].语文学刊,2008(14).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范文2

《荆轲剌秦王》选自西汉刘向编撰的《战国策・燕策》,是历代传颂的佳作,表现了刺客慷慨鲜活的形象,令人震撼。其无论是从文章语言的生动性,历史背景的复杂性,人物塑造的形象性,情节叙述的起伏性,结构安排的合理性,还是作品主题的深刻性都值得深入探讨。学生也许对这个故事有所了解,但却对作品的历史背景以及事件原委存在模糊的印象。教学时,教师要有清楚的认识,重点把握好整个历史背景的完整性。

一、六国混战。探讨荆轲刺秦的历史背景

战国末期,六国混战。秦始战连横,先后吞灭韩、赵、魏、楚、燕、齐,其中燕排在倒数第二位,正是唇亡齿寒之时。当时,秦国的将军已经攻破赵国,俘虏了赵国的君王,占领了战国的大片国土,进军至北部边境,侵入燕国南界。在这样一种紧急情况下,燕太子丹请求荆轲,出谋划策,保燕国江山。荆轲提出,用秦国追查的樊将军的头颅与燕国地图作为信物,向秦王敬献时,图穷匕见,抓住时机,刺杀秦王。但由于燕太子丹不忍牺牲樊将军,事情至此暂告一段落。

学生在此,容易出现曲解历史背景的情况,认为荆轲剌秦王的举动是源于爱国,或是感激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教师在此处需明确两个观点。首先,荆轲并非燕国人,而是卫国人。因此,把荆轲刺秦王这一举简单归为爱国是不妥的。其次,在六国时期,士作为地位低下的阶层,游历各国。若君主赏识,则留下来供驱使;若不赏识,则另寻他国。尽管燕太子丹对荆轲有知遇之恩,但太子三催荆轲动身迟,与樊将军自刎后伏尸大哭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燕太子丹对荆轲持有怀疑态度,并非完全信任。在第三次催促荆轲时,荆轲只说了一句“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此处对太子的态度十分坚决,也反映出了太子与荆轲之间复杂的关系。因此,为报知遇之恩一说并非全部原因。

二、易水诀别,感受悲情壮士慷慨义气

易水河畔,荆轲前往秦国,于燕而言,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大事。本应为壮士壮行,预祝行剌成功,给壮士助威鼓劲。但是当日送别的气氛却是: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气氛低沉、悲痛,丝毫没有胜利归来的念想与把握,似乎是为悲剧埋下伏笔,营造氛围。学生读到此处,应该也能体会到这一行的危险性与毫无胜算,更是为荆轲悲壮的英雄形象做铺垫。

除此之外,荆轲在燕国的好友高渐离为其击筑,却变为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在这样的氛围中,面临易水,唱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豪情悲歌,更是抒发内心的沉闷与诀别。此时的士却表现为嗔目,头发向上,直冲帽子。击筑和歌,壮士已去,这样的情况下,士大夫何以表现出如此的神态,大概心中早巳预知结果罢。

通读《荆轲剌秦王》,易水诀别这一段,是描写人物神态、语言、动作,营造悲凉气氛最有表现力的一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点把握@一段的教学。首先,从结构上看,易水诀别是荆轲剌秦王整个事件的过渡之之处。承接前文商讨刺秦方案、寻找剌秦助手与利器、三催荆轲择日出发,开启后文荆轲殿前行剌,未遂,身受八创,被斩,承接着整个事件的发展。其次,从内容上看,太子与士的表现,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的凄凉悲壮,最后头也不回,义无反顾的走向秦国赴生死。通过环境描写与正面刻画,突出了荆轲的悲情亦悲壮的色彩。

三、壮士未返,挖掘刺秦事件背后深意

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且燕赵处与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战败而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燕太子丹的计策,利用信物进入秦国,刺杀秦王,本来就欠缺考虑,急于求成。三次催促荆轲,言语激烈,利用秦武阳刺激荆轲,待他一表心意。经过种种的不欢而散与决裂,荆轲带着秦武阳,拿着信物诀别燕国,前往秦国,用钱财买通侍卫,进入秦王殿前。

由于前文的大量伏笔,后文结果也是在意料之中。秦武阳年仅十二,秦王殿前,色变振恐,难当大任。荆轲献物,图穷匕见,剑鞘突紧,刺杀未遂,身受八创,一击不中,斩首示众。在生命的最后尽头,荆轲坐在地上,笑着说出行剌不成功的原因:想要生擒秦王,得到契约来回复太子。整个行刺过程失败的原因很多,助手不利,时机不适,想法不成熟,欠缺深谋远虑等等,但却流传开一段悲情亦悲壮的历史回顾。学生在理解这一段时,可以直接从荆轲行剌的行为动作、语言神态等出发,也可以从秦王后来目眩良久等一系列反应中体会。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范文3

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话剧《我们的荆轲》上演,引起广泛关注。莫言在《我们的荆轲》中凝聚了自己在现代社会中所感受到的人生价值失落的困惑,又寄托了他对于突破人生困境的渴望,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一、传统框架里的现代内涵

荆轲刺秦的故事,最早可见于《战国策》。自此以后,荆轲意象在两千多年间被反复书写,在历史著作、小说、诗歌、戏曲、影视等多种体裁中频繁出现,“构成中国文艺史中最突出的形象谱系之一”。其中,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记载,自觉删除了“天雨粟、马生角”等虚妄不实的传言,使得荆轲刺秦的历史记录显得切实可信。

莫言沿用了《史记・刺客列传》的故事框架,没有过多地虚构情节,仅仅虚构出燕姬这一角色。这似乎不太符合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但是,在固有的框架下,《我们的荆轲》却不断探讨荆轲刺秦的动机和荆轲的内心感受,情节不变,内涵迥异。莫言有意识地反叛历史,颠覆传统,体现出他“探索热情和挑战传统的勇气”。莫言认为,“历史剧,其实都是现代人借古代的事来说现在的事”。莫言借古说今,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重新建构了荆轲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显示出人在现代社会中的真实处境;二是剖析荆轲的内心,关注他的痛苦、矛盾而非功业,使之接近现代人的内心感受。

(一)阴险的燕丹

荆轲是刺客,受雇于太子丹。太子丹决定了荆轲的身份和命运。莫言以浓重的笔墨描绘太子丹,通过太子丹和荆轲之间的交锋,显示出荆轲艰难的社会处境。

太子丹这一文学形象,从古至今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贤达刚毅,这是对统治者的美化讴歌,如小说《燕丹子》。虽然这篇小说突出荆轲的魅力,但不乏对太子丹的褒扬,甚至以之为题。《燕丹子》分三节,第一节称燕丹之运,第二节书田光之节,第三节才写荆轲之勇。小说描写太子丹逃归,“乌即白首,马生角”“桥为不发”“众鸡皆鸣”,异象频生,上感于天,有圣贤之相。太子丹虽然不纳鞠武的兴国良策,不知合纵以抗秦,执意求勇士刺秦以雪耻,显得急躁冒失,但仍属性情刚毅。太子丹礼贤下士,更是得到大书特书。他接见田光时,“侧阶而迎,迎而再拜”“膝行而前,涕泪横流”。对待荆轲,极尽讨好之能事,“黄金投蛙,千里马肝,姬人好手,盛以玉盘”。这样的上位者,能够满足下层士人、武夫的美好幻想。因此,尽管节侠田光因太子丹有所疑而自尽,但死前仍嘱托荆轲:“夫燕太子,真天下之士也,倾心于足下,愿足下勿疑焉。”

第二种是怯懦无能,这是就事件对人物性格作出的客观评价。司马迁认为:“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太子丹的优秀品质开始退化。鞠武斥其“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形势危急时,太子丹总是慌乱失措,优柔寡断。他与荆轲的关系并不融洽。荆轲待客未发,他就心生怀疑,出言试探,导致荆轲呵斥太子。司马迁对太子丹,是一种藐视的姿态。太子丹在司马迁笔下,懦弱、寡谋、多疑,衬托出秦国的强盛暴虐,更衬托出荆轲的神勇无畏。

《我们的荆轲》塑造了太子丹的第三种形象:阴险冷酷,虚伪狡诈。莫言对他既不青睐歌咏,也不藐视鄙夷,而是保持了怀疑和警惕。《我们的荆轲》在原有情节的基础上,推测太子丹的心理动机。他掌控众人的生死,冷酷无情,又惺惺作态以笼络人心,虚伪狡诈。田光就是第一个牺牲品。《战国策》《史记》认为田光自尽是为了刺激荆轲为太子丹卖命,《燕丹子》认为是田光个性刚烈。莫言却对事件背后的原因有新的推测。太子丹嘱咐田光不要泄密,田光认为:“太子所言,另有深意也。”即太子丹不是在说废话,而是在对其进行暗示和胁迫。第二个牺牲品是燕姬。太子丹曾非常宠爱燕姬,但为了讨好荆轲,把她“当做物品一样”送了出去。接着登场的秦将樊於期,不是主动自尽,而是太子丹命他送空匣给荆轲,暗示其当死。樊於期迫不得已,悲凉自尽。

太子丹的形象,对荆轲而言具有某种社会性:他掌控着荆轲的命运。莫言通过描绘太子丹的阴险,展示出荆轲被人掌控、利用的处境。被人利用,谈不上受恩;助无道刺秦王,也谈不上正义。荆轲仗义轻生的行为失去合理性。于是,荆轲不再一往无前、西行不顾,而是犹豫彷徨、中心摇摇,反复追问刺秦的动机。

(二)庸俗的荆轲

荆轲这一形象,自然是莫言改造的重点。“为了信仰舍生忘死的人……往往显得假,因为他们离我们自己的生活太远。”《我们的荆轲》的焦点,不是荆轲刺秦的结果,也不是刺秦的过程,而是荆轲刺秦的动机,从而进入他的内心世界。

荆轲为什么刺秦?在剧中,荆轲和燕姬进行了大段的辩论,一一批驳了历史的旧论。传统观念中荆轲刺秦是为了报答太子丹。太子丹给了荆轲名利富贵,又对他十分恭谨,对他有知遇之恩,因此,荆轲应该殁死以报。燕姬却说:“不是什么知遇之恩,只能算作豢养之情;就像主人豢养着一条狼狗,随时都可以放出来咬人。”关于为樊於期等受害者报仇雪恨的理由,莫言认为权力的斗争本来就充满血腥,没有公道和正义,每一个统治者都带着罪恶,不该专刺秦王。至于为了天下和平、百姓安居等大义凛然的理由更是遭到燕姬有力的反驳:秦王横征暴敛,太子丹甚至荆轲同样在鱼肉百姓;秦国穷兵黩武,但“春秋无义战,列国皆争雄”,其他诸侯国一旦强盛,也必然攻伐弱国。最后,荆轲“总算是说到了事情的根本”,“为了侠士的荣誉”而战。荆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出名。

明确刺秦的目的后,荆轲与燕姬谋划,如何用“这点唯一的本钱,赚取更大的利益。”燕姬认为,刺秦失败,能够给秦王这支潜力股一统天下的机会。刺杀威震天下的皇帝,口碑远胜刺杀偏居一隅的诸侯。荆轲的名气和秦王的成就捆绑在一起:秦王帝业有成,荆轲就会声名鹊起。另外,功败垂成能够塑造悲剧式的英雄,更有噱头,更引人关注。荆轲采纳了燕姬的建议,决定戴上铜指甲撕裂秦王衣袖,故意功败垂成,谋取名声最大化。

荆轲刺秦是“仗匹夫之勇沽名钓誉”,具有一定合理性,而故意刺秦失败的一番盘算则令人感到匪夷所思。这样的分析,绝非严谨的逻辑推理,而是更多地在表达作者的主观认知和感受,并且带有夸张的成分和象征的色彩。这个为了名利而绞尽脑汁的荆轲,与那个仗义轻生的荆轲相比,显得多么渺小和庸俗!荆轲既受外部条件胁迫,又被内心贪欲驱使,带有现代人的特征。古老的英雄从崇高的神坛跌下,落入嚣嚣尘世,成为“我们”中的一个。荆轲刺秦的故事,脱离了原有的轨迹,引发出我们对“当下社会乃至自身命运的联想与思考”。

二、迷茫荆轲的逐步觉醒

《我们的荆轲》通过追问荆轲刺秦的动机,层层深入现代人的内心,引发观众对于社会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在剧中,荆轲这个角色并不能涵盖现代人生存的全部层面。燕姬和高人这两个角色,推进剧情的发展,促进了荆轲的逐步觉醒。同时,燕姬和高人还象征着生命的其他层面,与荆轲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一)入世的荆轲

荆轲在剧中的所作所为带有强烈的功利性,“每到一地,就提着小磨香油和绿豆粉丝去拜访名人。哪里有名人,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为了出名奔波劳神,患上了失眠症。荆轲看中秦舞阳的听话和无能,选他做副使,方便实施计划,更能反衬出自己的风采。他为了出更大的名,故意刺秦失败。

功利的荆轲不能认清自己,处于盲目昏聩的状态。他不明确刺秦目的,在燕姬的引导下,才认清自己的真实意图。为了出名,荆轲展开了表演式的刺秦活动,消耗了自己的生命。同类的侠士狗屠和高渐离紧随其后,开始刺杀表演,形似闹剧。人生追求的盲目,显示出生命价值的失落。

不论是剧中的荆轲想出名,还是侠文艺中的荆轲“敢于‘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流血五步,天下缟素,才高贵地表现出一个民族延续千百载所需要的血性”,他们的人生信仰和价值,都遭到了莫言的否定。“这样的人,有时候能够推动历史进步,有时候会成为反人类的人。我们不应该盲目地歌颂所谓的‘侠义’,这种东西,有很大的负面性。”莫言通过燕姬之口,试图在剧中解构侠义:“你们这些所谓的侠士,其实是一些没有是非、没有灵魂、仗匹夫之勇沽名钓誉的可怜虫。但这毕竟也算是一种追求,做到极致,也值得世人尊重。”

荆轲在剧中处处显示出他的困惑和痛苦。在拜访名人以求名利时,在受命于太子丹获得机遇时,在获赠燕姬、一起谋划时,在即将出发而踟蹰不行时,甚至在刺杀秦王结束时,他总是感到矛盾和痛苦,犹疑不决。荆轲不能够独自推进故事的发展,这时燕姬参与到他对自身命运的选择中来,与荆轲组成了奇妙的组合。

(二)出世的荆轲

燕姬是剧中唯一不存在原型的虚构人物。历史故事中,太子丹送美女笼络荆轲。这里的美女,没有详实记载,不曾发挥重要作用。而燕姬则谋划了刺秦失败的重大事件,引导了困惑的荆轲走向初步的觉醒。甚至有学者认为:“就《我们的荆轲》这出戏而言,燕姬的重要性已经超出了包括荆轲在内的所有角色……在先前的历史叙述中,荆轲是主角,他人都是配角;而在莫言笔下,他人还是配角,燕姬成为主角。”

燕姬与荆轲形成了互补,展示出另一种人生:荆轲迷惑,燕姬清醒;荆轲痛苦,燕姬淡然;荆轲追名逐利,燕姬向往真情;荆轲积极入世,燕姬消极避世。莫言明确提出了“镜子”的比喻,两个人都从对方身上看到自己,“互相照一照”“合起来就是我”。

燕姬之所以能够保持清醒,与她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燕姬本是秦王侍女,备受恩宠,但几年过去就被秦王转赠给了太子丹。“太子丹穷困之时,与我相劬以湿、相濡以沫”,但为了利益,太子丹又把她送给了荆轲。燕姬长期处于权力和阴谋的漩涡之中,见多识广,自然能够指导荆轲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然而,她也看清了上位者的虚伪冷酷和社会的阴暗面貌,体会到名利的虚幻、无意义,毫不掩饰地表现出对名利的厌恶和对真情的向往。她不忘让她动过真情的故乡羊倌,出谋划策后,她透露出自己的真实意图,欲做副使,中途逃离,去追寻“范蠡和西施的故事”。

燕姬冷眼旁观太子丹的虚伪表演,冷淡回应荆轲的痛苦迷惑,拥有一份难得的清醒。她通过一系列的发问,引导荆轲弄清了刺秦的动机,反思了自身的价值,实现了初步的觉醒。她也给荆轲指出了避世的人生道路,却没有得到荆轲的认可。燕姬的最终命运,是被荆轲所杀。这是因为荆轲认为燕姬过于神秘,立场难明:她可能是秦王的奸细,来刺探燕丹的动向;也可能是太子的卧底,来监视荆轲的言行。因此,荆轲杀了燕姬以排除后顾之忧。但若从燕姬的象征意义来看,则是入世的荆轲消灭了出世的荆轲,在矛盾中斩断了出尘之念,决然地走向了追逐名利的道路。荆轲在出行时说道:“看起来杀的是她,其实杀的是我自己。”荆轲杀死燕姬,象征着普通人无法保留头脑中的一份冷静和淡然,依旧被名利裹挟的无奈。

(三)理想化的高人

燕姬比荆轲更加地清醒,想要摆脱争名夺利、明争暗斗的世界,然而她的抗争太过被动无力,身不由己,她的信仰也过于虚无缥缈,她对真情的渴求寄托于范蠡和西施的传说。燕姬并不能够摆脱人生的困境,并不是人生的至境,只是荆轲的反面。

《战国策》和《史记》都记载了一段奇特的情节。万事俱备,荆轲却不出发,在等人。“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太子丹怀疑荆轲反悔,出言催促。荆轲怒斥太子:“往而不返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言下之意,这个人是荆轲的有力助手,与之同行,劫持秦王的成功率更高,甚至还能功成身退。这个神秘来客显示出了荆轲的周密部署,加深了人们对荆轲功败垂成的惋惜。莫言充分利用了这个角色的神秘特点,用这个“高人”代表人生真正的至境。

即将出行,高人未至,荆轲不走,展开了全剧最长的一段独白。荆轲倾诉了自己对高人的仰慕,诗意地描述高人是“我心中的神,理智的象征,智慧的化身”。荆轲也倾诉了自己失去人生意义的痛苦:“在这场戏尚未开演之前,我已经厌恶了我所扮演的角色,可怕的是我半生为之奋斗的东西,突然间变得比鸿毛还轻。”在呼唤高人的那刻,荆轲终于从梦中醒来。燕姬引导荆轲看到了世界的残酷和阴暗,但荆轲仍然无法解脱,高人则让荆轲彻底看清了自我的渺小与卑微,使荆轲实现了彻底的觉醒。

高人不是营利谋名、昏茫困惑的荆轲,也不是清醒冷静却又逃避闪躲的燕姬。高人既不积极入世,也不消极避世。高人不为尘世所羁绊,超然物外,飘逸神圣。高人,是觉醒者荆轲对于逃脱现实人生困境的美好想象,是理想人生和理想人格的实体化身。然而,高人始终不曾出场,难易描绘。荆轲似乎触及了一缕禅机,感受到了这种具有超越性的人生境界,但终究看不真切,无法企及。高人“飘然而去,仿佛化为一缕清风。”荆轲则陷入了绝望、无奈,只好“登上了西行的破船,去完成他的使命”。荆轲的悲剧不再是功业不成的遗憾,而是觉醒后无可解脱的悲哀。

三、人生困境中的精神救赎

逐步觉醒的荆轲,依旧身不由己,只能完成既定的表演,充满无奈和悲哀,犹如铁屋中清醒过来的人,“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到底怎样才能打破命运的铁屋,实现自我救赎,寻找到人生的意义?莫言揭示了觉醒者的人生困境,是否也给出了走出困境的途径呢?莫言“经历了这种过程,之后发现,名利皆虚,‘神马都是浮云’。但是总要有一种东西支撑我们活下去,人都是有缺陷的,你不可能达到完美,但你至少可以追求纯粹。”莫言所说的这种“支撑我们活下去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生命的纯粹又如何追求呢?

通过将《我们的荆轲》与莫言的其他作品相比较,我们会发现,莫言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发生了变化。莫言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没有伟大功业,甚至常常违背伦理道德,但他们敢爱敢恨、有血有肉,蕴含着蓬勃的生命力,这可以看作是一种生命的纯粹。如《檀香刑》中的放浪的孙眉娘,与知县钱丁有私情,却突出了她的敢爱敢恨的真性情。《生死疲劳》中作恶多端的西门金龙,善钻营、好投机,但又彰显出某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红高粱家族》中的土匪于占鳌为了占有戴凤莲,杀死她的公公和丈夫。这种血腥的行为,却又表现出他的抗争精神,散发出独特的光辉。与这些角色相似,重义轻生、蹈死不顾的荆轲,追求生命的烈度,展现出中华民族刚毅勇敢的一面,这正是荆轲意象流传千古的魅力之所在。然而,莫言对待荆轲的态度却与对待以上人物的态度有着明显的不同。莫言否定了荆轲的人生价值,着力表现他的困境和无奈。这种转变反映出步入晚年的莫言,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对早年的信念和追求产生了怀疑,对人生的价值有了不同的理解。奔腾的热血已经随着时光渐渐流逝,冷静的沉思犹如迟暮的岁月积累沉淀。荆轲的成长与觉醒,是《我们的荆轲》所要表现的核心问题。他并没有突围的行为,只是通过逐步的觉醒获得了清醒的意识,了悟名利的虚幻,也看清了自己的渺小。这就是《我们的荆轲》所要表现的纯粹,意识的觉醒决定人生的价值。“当荆轲持图携剑走上刺秦之路时,他依然是个小人;但当他在易水河边呼唤‘高人’,看到了蝼蚁样的自己时,他已经成了英雄。他没有等到来自于他力的拯救,但是他已经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这种觉醒,是值得我们钦佩和歌颂的。”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范文4

荆轲这一人物形象历来众说纷纭,而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一语文的《教师教学用书》对荆轲的解读,则都侧重于正面形象的分析。所以,作为新教师,我在备课、上课,都是按照它的要求来设计,失去了自我的解读,更不用说深入地去感受、理解文本中所隐含的内容。所以,对荆轲形象的理解就只能停留在教参上所提到的几点。以下就是我上《荆轲刺秦王》的第三课时,分析荆轲人物形象的教学安排。

在分析荆轲这一人物形象时,我基本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第一,荆轲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提出刺秦王的计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超人的胆识和气魄,并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其城府之深。)第二,在“取头为信”这一情节中,体现了荆轲怎样的精神风貌?(荆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知以谋打动了樊於期,体现他的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第三,荆轲待客同行,而“太子迟之”,荆轲竟“怒斥太子”,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耿直刚烈,不畏权势的性格。)第四,在“易水诀别”这一场面中体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心理,踏上了去秦的道路。到了秦营,从“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这四个场面可见荆轲怎样的英雄形象?(行事周密,机智,镇定自若,具有超人的胆识和非凡的气质,英雄虎胆,视死如归的性格。)

从表面来看,这几个问题的设计环环相扣,步步引导,学生在每个问题的思考中都很积极,回答也很踊跃,所以在我总结荆轲人物形象之后,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认为荆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根据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大部分的学生按照我上课讲解的内容,谈了自己对荆轲的一些认识,如:从荆轲“怒斥太子”这一节,可见荆轲的耿直刚烈,不畏权势等等,他们依据文本了,但是他们的内容是我的翻版。可有一个学生的回答却令我震惊。他说:“荆轲是一个不守信用,考虑不周,过于天真的一个人。”这样的回答与我的设计不相符合,也与我们教参上说的不一样。我顺势问其原因,他说:“是荆轲自己跟朋友约好了的,而他却因为‘太子迟之’而‘请辞决矣’,所以他失信于朋友,这是其一。荆轲虽然很英明,很勇敢,很机智,可是他却对秦武阳这样一个助手考虑不周,他应该知道古来智勇双全者甚少,更何况文中只提到了武阳是一位勇士,而并未提及他是一个智勇双全者,所以,荆轲应该在去面见秦王之前,就应该告诉武阳,在秦王殿上千万不可慌张,要镇定等细节,这是其二。荆轲最终失败了,可是他说不杀秦王的原因是想活捉他,以签订盟约来报答太子,这真是太天真了,他未免把秦王想得太好了,殊不知能成大事者,必是心狠手辣的,再讲,就算秦王同意签订盟约,按当时诸侯的势力,秦国势力最强,燕国势力弱小,秦王毁约的可能性是大大存在的。”

这个学生的这一番分析,不得不令我折服,他能立足文本,深入挖掘文本中我们所未发现的信息,所以在上完本节课的时候,我感触颇多。

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应在继续要求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是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刚刚走上讲台的我,犯了年轻老师的通病,怕自己犯错,对文本的解读只停留在教参中规定的内容和标准,这样就约束了自己的思维,也约束了课堂内容的生成。本节课中,这位同学能够立足文本,通过自己的阅读,再加上他的阅读体验,让原本已经讲完的文章,又再一次的具备了生命力,拥有了可读的空间。所以在这个同学的脑海中荆轲不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英雄,不再是一个神话般的人物,荆轲有其自身的弊端,在他的自我解读中,荆轲的英雄形象更加的饱满,更加的真实了。

学生这种质疑、批判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我想我们的教学不应照本宣科,尤其是语文的课内阅读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学习的主体,成樗嘉活动的主角,教师做好活动的调控者、优秀的“主持人”,为学生和课文建立对话关系做好媒介。而且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因而教师“要树立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观念,注重对教材的补充、延伸、拓广、重组”。

有效而合理地拓深、拓广课堂教学,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使之不断投入、深入解读,是实现语文新课标教育目标的必由之路。我想有价值的课堂教学拓展应是:纵向拓深――深刻解读文本,力求随文讲解;横向拓广――因文而延展,因问题而探究。纵向拓深与横向拓广二者应有机结合。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范文5

修改后的《荆轲刺秦王》故事说得比日本版清楚些。最后的荆轲刺秦也突出多了,从易水送别到图穷匕见都更有起伏,也更符合观众的期待。但是就我看有许多地方电影语言倒不如原来那一版舒服。由荆轲被雇佣转换到荆轲杀人一场,用了两个较大的景别接在一起,加上人物的头发、服饰都差不多,让人一下分不清。原来的杀造剑人一场是用一个锤打烧红的剑的特写开场,交代清楚,镜头语言上也比较匹配。现在把杀人的场面放了许多到荆轲的闪回中去,以表明荆轲不肯再杀人的心理依据,但这种很经典的电影语言倒跟这部影片不是很贴。比较随意的闪回也出现在荆轲脑中,后面荆轲决定刺秦一场出现了赵国被秦王踏灭时的惨烈景象,是黑白镜头。但这是赵姬所见,那时荆轲并没有去赵国。

我听到部分的观众反映和媒体评价还是看不懂,不好看。就我自己来说,跟上影片的思路也是很困难的,一遍一遍地看,试图去理解导演的意思。以至于我说新版本故事清楚多了的时候朋友不信,说我看了三、四遍碟,加上看胶片,脑子早就被洗好了,什么话听这么多遍也成为真理了。

我说清楚多了,是指陈凯歌要说的事清楚多了,并不是我喜欢或认同这个故事和其中的那点意思。但是朋友跟我具体讨论为什么不喜欢,我往往一下说不出来。面对《荆轲刺秦王》,我觉得无处下口。

为什么呢,因为陈凯歌的这部影片使用的是一种非常暴力的美学,它用了暴力的美学来进行形象护秦。他的人物设计、动机编排、历史解释、叙事方法全是他自己的。这种不按理出牌、全面自说自话的方法击碎了我的正常话语系统和对自己的常识的自信,让我在这种“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自信和霸气面前总想双膝一软拜倒在地。当他一处两处这样写的时候我还可以说这里我不理解,那里故事说不通。可是当它通篇都自说自话,硬做反面文章,我就很容易怀疑自己愚笨。荆轲行刺时头发上系满了小铜铃,我就觉得似乎违反常识。古代人都是短兵器、冷兵器交手,要进行近距离肉搏,要是敌众我寡就更应该出其不意才能活命。荆轲这样做是不是指望人家听到声音就知道是大师到了,就闻风丧胆?我看到影片这样写就先怀疑自己。心想编剧一定是有出处的。

人物也是这样写的,完全是导演意念的传声筒。秦始皇说的话和行为都是我不好理解的,动机和感情随时在两极跳跃就是性格多面了?秦始皇有这么伟大、仁爱吗?我觉得影片应该叫荆轲护秦王才对。为了突出秦始皇,安排了一个赵姬来爱他,辅佐他。这个赵姬不是人,

她是九天神女下凡尘。在当时那种交通十分不便的情况下,她可以要出现在那里就出现在那里。她在秦国和燕国都没有正式的身份,可她在这两个国家都被称为夫人,而且在这两个国家都可以差遣国家监狱的官吏。在大陆版的《荆轲刺秦王》里,所有的计谋和主意都出自赵姬:给秦王出主意假意让燕丹逃跑的是她,给燕丹出主意派刺客是她,后来她憎恨秦王了,唆使荆轲去刺秦也是她,告诉荆轲秦王早有准备的也是她,甚至想出图穷匕现这一绝招的也是她。这种人物的三级跳跨度太大,我感觉是作者想让人物干什么人物就得干什么,想让人物怎样想人物就得怎样想。类似的处理还有。秦王杀了荆轲,可非要抱着他叫“你不能死,我不准你死,你还没告诉我你笑什么呢,你知道我要干什么?”缪毒谋反,这在中国历史上很多事例的,就这种面首人物内心的自卑、压抑和所处的地位来说是有一定必然性的,是有心理依据的。可作者非要让缪毒表白“不过是你想做我的女人,我想做你的男人,夫妻一样过日子。偏你是太后,就难了。”原来他们谋反是为了爱情?我不明白。

这就是我说的美学的暴力,它用违反常识、违反历史记录、违反基本人性的方法来建立自己的价值系统和美学语境。它使用的是爱森斯坦的杂耍蒙太奇方法:用夸张、变形和强化的电影语言和叙事方法来突出表现作者的主题观念。比如用跳起的三个石狮子来表示人民觉醒了。我总觉得这是把作者的主题观念象敲钉子一样楔进我的脑子里。这种作者有一种玩弄观众于股掌之上的得意和自信,有一种创造独特理解和崇高价值的自豪。这常常是那种才华横溢的作者刻意保持的自我感觉,一种居高临下的精英之气和肆无忌惮、酣畅淋漓的话语感觉。其中充满了“天下者我们的天下”的豪情和王者之气。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一个电影作者可以创造人物关系,可以提出自己的历史解释,但是应该让很多观众能看懂,他不能完全超越有限的历史记录,不能完全相背于我们意识中的历史认识和历史定位。最重要的,他对基本人性是不能随意解释的,随意解释人性是最大的暴力。例如,赵国被攻破时,那些5、6岁的孩子怎么就肯自己跳下城墙去成就大义?这是本片最可怕的一笔。这种爱森斯坦式的美学暴力比吴宇森、昆廷*塔伦梯诺的暴力美学可怕得多。暴力美学其实是让动作化为唯美,是挖掘欣赏枪击、打斗、爆炸等暴力动作中的电影形式感,比如我们看成龙、林岭东的许多影片就是在欣赏一种暴力美学。至于对暴力的道德评价,这种影片是要让我们观众自己去想的。而美学的暴力是要把我的价值粉碎,把我的语言系统彻底摧毁,要对我进行灌输和导向,使我接受作者的全部观念和道德。这种美学的暴力是一种假戏真做,它的形式看上去是现实的,它具有对历史和人性提供权威解释的信念;但它底层的观念却是虚假的,是陈旧的或者反人道的。我看这种“前现代”电影就生气。而《还珠格格》、《鹿鼎记》这类“戏说”是真戏假做。它的故事、语言、人物设计和表演都告诉我这是假的,它绝不提供历史和道德的导向,它的结构给我自由。但它的底层观念是符合现代观众的伦理的,是符合人性的,所以大家看着就笑,这是轻松欢乐的笑。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范文6

我听到部分的观众反映和媒体评价还是看不懂,不好看。就我自己来说,跟上影片的思路也是很困难的,一遍一遍地看,试图去理解导演的意思。以至于我说新版本故事清楚多了的时候朋友不信,说我看了三、四遍碟,加上看胶片,脑子早就被洗好了,什么话听这么多遍也成为真理了。

我说清楚多了,是指陈凯歌要说的事清楚多了,并不是我喜欢或认同这个故事和其中的那点意思。但是朋友跟我具体讨论为什么不喜欢,我往往一下说不出来。面对《荆轲刺秦王》,我觉得无处下口。

为什么呢,因为陈凯歌的这部影片使用的是一种非常暴力的美学,它用了暴力的美学来进行形象护秦。他的人物设计、动机编排、历史解释、叙事方法全是他自己的。这种不按理出牌、全面自说自话的方法击碎了我的正常话语系统和对自己的常识的自信,让我在这种“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自信和霸气面前总想双膝一软拜倒在地。当他一处两处这样写的时候我还可以说这里我不理解,那里故事说不通。可是当它通篇都自说自话,硬做反面文章,我就很容易怀疑自己愚笨。荆轲行刺时头发上系满了小铜铃,我就觉得似乎违反常识。古代人都是短兵器、冷兵器交手,要进行近距离肉搏,要是敌众我寡就更应该出其不意才能活命。荆轲这样做是不是指望人家听到声音就知道是大师到了,就闻风丧胆?我看到影片这样写就先怀疑自己。心想编剧一定是有出处的。

人物也是这样写的,完全是导演意念的传声筒。秦始皇说的话和行为都是我不好理解的,动机和感情随时在两极跳跃就是性格多面了?秦始皇有这么伟大、仁爱吗?我觉得影片应该叫荆轲护秦王才对。为了突出秦始皇,安排了一个赵姬来爱他,辅佐他。这个赵姬不是人,

她是九天神女下凡尘。在当时那种交通十分不便的情况下,她可以要出现在那里就出现在那里。她在秦国和燕国都没有正式的身份,可她在这两个国家都被称为夫人,而且在这两个国家都可以差遣国家监狱的官吏。在大陆版的《荆轲刺秦王》里,所有的计谋和主意都出自赵姬:给秦王出主意假意让燕丹逃跑的是她,给燕丹出主意派刺客是她,后来她憎恨秦王了,唆使荆轲去刺秦也是她,告诉荆轲秦王早有准备的也是她,甚至想出图穷匕现这一绝招的也是她。这种人物的三级跳跨度太大,我感觉是作者想让人物干什么人物就得干什么,想让人物怎样想人物就得怎样想。类似的处理还有。秦王杀了荆轲,可非要抱着他叫“你不能死,我不准你死,你还没告诉我你笑什么呢,你知道我要干什么?”缪毒谋反,这在中国历史上很多事例的,就这种面首人物内心的自卑、压抑和所处的地位来说是有一定必然性的,是有心理依据的。可作者非要让缪毒表白“不过是你想做我的女人,我想做你的男人,夫妻一样过日子。偏你是太后,就难了。”原来他们谋反是为了爱情?我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