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教案范例6篇

荆轲刺秦王教案

荆轲刺秦王教案范文1

《荆轲剌秦王》选自西汉刘向编撰的《战国策・燕策》,是历代传颂的佳作,表现了刺客慷慨鲜活的形象,令人震撼。其无论是从文章语言的生动性,历史背景的复杂性,人物塑造的形象性,情节叙述的起伏性,结构安排的合理性,还是作品主题的深刻性都值得深入探讨。学生也许对这个故事有所了解,但却对作品的历史背景以及事件原委存在模糊的印象。教学时,教师要有清楚的认识,重点把握好整个历史背景的完整性。

一、六国混战。探讨荆轲刺秦的历史背景

战国末期,六国混战。秦始战连横,先后吞灭韩、赵、魏、楚、燕、齐,其中燕排在倒数第二位,正是唇亡齿寒之时。当时,秦国的将军已经攻破赵国,俘虏了赵国的君王,占领了战国的大片国土,进军至北部边境,侵入燕国南界。在这样一种紧急情况下,燕太子丹请求荆轲,出谋划策,保燕国江山。荆轲提出,用秦国追查的樊将军的头颅与燕国地图作为信物,向秦王敬献时,图穷匕见,抓住时机,刺杀秦王。但由于燕太子丹不忍牺牲樊将军,事情至此暂告一段落。

学生在此,容易出现曲解历史背景的情况,认为荆轲剌秦王的举动是源于爱国,或是感激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教师在此处需明确两个观点。首先,荆轲并非燕国人,而是卫国人。因此,把荆轲刺秦王这一举简单归为爱国是不妥的。其次,在六国时期,士作为地位低下的阶层,游历各国。若君主赏识,则留下来供驱使;若不赏识,则另寻他国。尽管燕太子丹对荆轲有知遇之恩,但太子三催荆轲动身迟,与樊将军自刎后伏尸大哭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燕太子丹对荆轲持有怀疑态度,并非完全信任。在第三次催促荆轲时,荆轲只说了一句“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此处对太子的态度十分坚决,也反映出了太子与荆轲之间复杂的关系。因此,为报知遇之恩一说并非全部原因。

二、易水诀别,感受悲情壮士慷慨义气

易水河畔,荆轲前往秦国,于燕而言,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大事。本应为壮士壮行,预祝行剌成功,给壮士助威鼓劲。但是当日送别的气氛却是: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气氛低沉、悲痛,丝毫没有胜利归来的念想与把握,似乎是为悲剧埋下伏笔,营造氛围。学生读到此处,应该也能体会到这一行的危险性与毫无胜算,更是为荆轲悲壮的英雄形象做铺垫。

除此之外,荆轲在燕国的好友高渐离为其击筑,却变为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在这样的氛围中,面临易水,唱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豪情悲歌,更是抒发内心的沉闷与诀别。此时的士却表现为嗔目,头发向上,直冲帽子。击筑和歌,壮士已去,这样的情况下,士大夫何以表现出如此的神态,大概心中早巳预知结果罢。

通读《荆轲剌秦王》,易水诀别这一段,是描写人物神态、语言、动作,营造悲凉气氛最有表现力的一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点把握@一段的教学。首先,从结构上看,易水诀别是荆轲剌秦王整个事件的过渡之之处。承接前文商讨刺秦方案、寻找剌秦助手与利器、三催荆轲择日出发,开启后文荆轲殿前行剌,未遂,身受八创,被斩,承接着整个事件的发展。其次,从内容上看,太子与士的表现,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的凄凉悲壮,最后头也不回,义无反顾的走向秦国赴生死。通过环境描写与正面刻画,突出了荆轲的悲情亦悲壮的色彩。

三、壮士未返,挖掘刺秦事件背后深意

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且燕赵处与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战败而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燕太子丹的计策,利用信物进入秦国,刺杀秦王,本来就欠缺考虑,急于求成。三次催促荆轲,言语激烈,利用秦武阳刺激荆轲,待他一表心意。经过种种的不欢而散与决裂,荆轲带着秦武阳,拿着信物诀别燕国,前往秦国,用钱财买通侍卫,进入秦王殿前。

由于前文的大量伏笔,后文结果也是在意料之中。秦武阳年仅十二,秦王殿前,色变振恐,难当大任。荆轲献物,图穷匕见,剑鞘突紧,刺杀未遂,身受八创,一击不中,斩首示众。在生命的最后尽头,荆轲坐在地上,笑着说出行剌不成功的原因:想要生擒秦王,得到契约来回复太子。整个行刺过程失败的原因很多,助手不利,时机不适,想法不成熟,欠缺深谋远虑等等,但却流传开一段悲情亦悲壮的历史回顾。学生在理解这一段时,可以直接从荆轲行剌的行为动作、语言神态等出发,也可以从秦王后来目眩良久等一系列反应中体会。

荆轲刺秦王教案范文2

【关键词】《战国策・燕太子丹质于秦》;《燕丹子》;文体特征;人物塑造

《战国策・燕太子丹质于秦》(以下简称《燕太子丹质于秦》)《燕丹子》都记载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虽然两者叙述了一个大致相同的事件,但二者在情节安排、叙事艺术、人物塑造上都有较大差异。其中,《战国策》作为一部国别体史书,它主要记载了战国策士的游说之辞,纵横家的言辞虽多有夸张,但作者在记述人物的客观活动时却很少有虚诞之笔,体现了史书的严谨与科学。《燕丹子》一书的性质却充满争议,程毅中认为“《燕丹子》是一部古小说....它的确是根据秦汉民间的传说记录的古小说,比之名东方朔、班固等文人的汉人小说总是更可信一些,也许可以说是现存的一部比较完整的汉人小说”,胡应麟说它是“古小说杂传之祖”,孙星衍也说:“其书长于叙事,娴于辞令,审是先秦古书,亦略与《左氏》、《国策》相似,学在纵横、小说家之间。”本文试图首先简要分析不同的文体特征对两部书人物塑造的影响,继而具体阐述这两部书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差异。

一、文体特征对人物塑造的影响

《燕太子丹质于秦》作为史书,本着“实录”的精神,记人写事多采取客观的态度,极少有虚诞之笔。而《燕丹子》作为一部先秦古书,根据现存的争议,我们目前还不能将这部书的文体定性,但它具有明显的小说性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小说性突出表现在其全书整体追求传奇、怪异,《文献通考・经籍考》引《周氏涉笔》说:“燕丹、荆轲,事既卓,传记所载亦甚崛奇。今观《燕丹子》三篇,与《史记》所载皆相合,然乌白头、马生角、机桥不发,《史记》则以怪诞削之。”可见,古人早就注意到《燕丹子》不同于正史的地方正在于它在叙事上的艺术虚构。这种艺术虚构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明显的渲染作用。

《燕太子丹质于秦》全书一开始,用简略而平实的语言交代了事情的开端,对于太子丹在秦国为人质的处境以及逃归的经历均一字不提,在这种以把握关键历史事实、笔法严谨客观为主要特征的史书写法的呈现下,太子丹这个重点人物一出场就略显单薄,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下文,作者始终以一种客观的笔调来陈述历史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进程。而在《燕丹子》中,作者显然不满足于平实地回顾那段历史,在写太子四处寻找刺客之前,作者以虚幻的情节详细交代了太子在秦国为人质的遭遇及逃归经历。作者明确交代了太子丹在秦国的不得意而想伺机潜逃的事实,并插入运用了“乌白头、马生角”这样的民间传说来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性。“丹为鸡鸣,众鸡皆鸣”则借用了孟尝君夜过函谷关,使门客学鸡叫骗开城门的典故。彼情彼景只有太子丹自己知道,旁人并没有亲历过,这个情节能流传下来并被记录在史书中的可能性是不大的。乌鸦白头、马生犄角等这些事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不可能发生的,孟尝君这一历史典故本身就存在很大的虚幻性,在记载历史事件的开端部分,作者对燕丹子回国一事大做文章,不仅写太子在秦国遭受的不如意,更用大量笔墨叙述太子丹回国历经的千辛万苦,作者在讲述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不为人知的具体细节进行艺术虚构,这种虚构对于刻画人物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旨在渲染太子丹在秦国受的侮辱,同时也暗示了太子千方百计寻找刺客刺杀秦王的合理性,也就为下文塑造太子丹冲动行事的复仇者形象提供了因果依据。

二、塑造人物的不同

《燕太子丹质于秦》与《燕丹子》塑造人物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二者在主角定位上的差异;二是同一人物在两部书中的形象差异。

首先,《燕太子丹质于秦》是在记述燕国历史的同时,以塑造荆轲为中心,表现出荆轲作为壮士的神勇和作为战国策士的善于游说。全书一开始简要介绍历史背景,“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先后与鞫武、田光商量抵御秦国的对策,最后由田光把荆轲推荐给太子,以鞫武、田光等人做铺垫,实际上都是为了衬托荆轲这个人才之难得。易水送别一段,士兵们穿上丧服为他送行,慷慨悲歌之后,“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深知前路凶险,但为了不负太子,维护自己作为士最基本的道义理想,他还是毅然前去。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使荆轲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策士,而升华成一个为道义牺牲一切的悲剧英雄。行刺失败,“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面对失败和死亡,荆轲毫不畏惧,思想里还承载着太子对他的期望,一个大义凛然、傲骨铮铮的英雄人物形象由此展现。《燕丹子》则不同,单从书名就可知它的重点在于记载太子丹的复仇经历,全书就是以燕丹子准备复仇、寻找勇士、怎样复仇为线索步步推进,对太子丹在每个环节中的语言行为都有很细致的描写,如写太子迎接田光时,《燕太子丹质于秦》用简洁的语言这样交代:“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两不立,愿先生留意也!’”而《燕丹子》中却采用了更丰富的细节:“田光见太子,太子侧阶而迎,迎而再拜。坐定,太子丹曰:‘傅不以蛮域而丹不肖,乃使先生来降弊邑。今燕国僻在北陲,比於蛮域,而先生不羞之。丹得侍左右,睹见玉颜,斯乃上世神灵保燕国,令先生设降辱焉。’田光曰:‘结发立身,以至於今,徒慕太子之高行,美太子之令名耳。太子将何以教之’太子膝行而前,涕泪横流曰:‘丹尝质於秦,秦遇丹无礼,日夜焦心,思欲复之。”这些描写使得太子不再是一个流于平面化的人物,而变得血肉丰满,他的复仇欲望源于他内心对自己遭受侮辱的的愤怒,并不是纯粹为了自己的国家。全书这样的细节描写还有很多,限于篇幅结构,兹不赘述。正如袁行霈所言:“《燕丹子》写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与《战国策》和《史记》相比,不仅增加了细节描写而且突出了燕丹这个复仇者的形象。”相较于《燕太子丹质于秦》,在《燕丹子》太子丹才是作者竭力塑造的主要人物。

此外,两书在塑造太子丹、荆轲的形象时也有不同。在《燕太子丹质于秦》中,作者竭力表现的太子丹是一个为国事殚精竭虑的明主形象。故事开端,太子向太傅鞫请教如何抵御秦国,态度谦卑,当田光把荆轲引荐给太子后,他这样对荆轲说:“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孤也。今秦有贪饕之心.....入臣,则祸至燕。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忧国之心由此可见,虽然士的地位在战国时期是比较高的,但太子自降身份、虚心待人的态度本身还是能够说明他作为一个明君应有的气度和胸怀。而《燕丹子》所塑造的太子则是一个冲动的、意气用事的复仇者。故事一开始就写了太子在秦国为人质的处境以及回国途中遭遇秦王的刁难,丹因此“深怨於秦,求欲复之。”在《燕太子丹质于秦》中只是对太傅鞫武说:“燕、秦不两立,愿以傅幸而图之!”同样的语境,在《燕丹子》中却变成了:“丹不肖,生於僻陋之国,长於不毛之地,未尝得睹君子雅训、达人之道也。然鄙意欲有所陈,幸傅垂览之。丹闻丈夫所耻,耻受辱以生於世也;贞女所羞,羞见劫以亏其节也....今秦王反戾天常,虎狼其行,遇丹无礼,为诸侯最。丹每念之,痛入骨髓。”由此可见,燕丹在秦国受到的侮辱使他时刻怀恨在心,“遇丹无礼”,才是他急于要报仇的原因。鞫武认为太子过于冲动,进言阻止,“太子得书,不悦”,等鞫武提出他的建议后,太子认为“此引日缦缦,心不能须也,”“睡卧不听”,太子丹报仇的迫切和不理性通过他的行为言语表现了出来。虽然秦灭六国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但燕太子鲁莽的行为无疑加快了自身灭亡的步伐。

荆轲的形象在两部书中也有不同,在《燕太子丹质于秦》中,荆轲是一个大义凛然的英雄人物。只有他游说樊於期一事使读者情感上有些难以接受,但联系当时的实际情境,不如此就难以让秦王相信燕国,这恰恰说明了荆轲能在关键时刻以国家利益为重,果敢作出决策以成大事。但在《燕丹子》中,对同一件事的描述却有不同,恰恰是这些关键处的差异能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倾向。太子得到荆轲后:

“后日与轲之东宫,临池而观。轲拾瓦投龟,太子令人奉金。轲用抵,抵尽复进。轲曰:‘非为太子爱金也,但臂痛耳。’後复共乘千里马。轲曰:‘闻千里马肝美。’太子即杀马进肝。暨樊将军得罪於秦,秦求之急,乃来归太子。太子为置酒华阳之台。酒中,太子出美人能琴者。轲曰:‘好手琴者!’太子即进之。轲曰:‘但爱其手耳。’太子即断其手,盛以玉奉之。太子常与轲同案而食,同床而寝。”

这一段描写在《燕太子质于秦》中是没有的,取而代之的是简洁的一句:“于是尊荆轲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日造问,供太牢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对这个过程中的很多细节避而不谈,这处不同对于了解作者的情感和人物刻画有着不容小觑的意义,荆轲的种种要求一方面也许是主观上对太子是否信任自己的一种试探,但从读者理解的角度,却不免对荆轲的“掷金投龟、食马肝”、“喜美人手”感到略微嫌恶,尤其是“断美人手”一事,更有损于荆轲作为壮士的完美形象。在《燕太子丹质于秦》中,作者把荆轲塑造成一个令后人佩服、感动的悲剧英雄人物,而在《燕丹子》中,我们既读到了荆轲作为英雄的一面,也读出了他的贪欲和残暴。

综上所述,《燕太子丹质于秦》在记录燕国历史、尊重客观史实的前提下,以真实的笔触传神地塑造了荆轲这样一个既能言善辩又大义凛然的光彩照人的历史英雄形象。《燕丹子》一书具有明显的小说性,它以燕太子为主要人物,运用了艺术虚构,大胆发挥了民间传说,给这段历史添加许多传神的情节,丰富了故事的意蕴,使人物的性格更加立体化、多元化,在《燕丹子》的呈现下,我们看到了不同于史书中的燕丹和荆轲,燕丹作为一个重社稷的明主也有着冲动、不理性、意气用事的一面,荆轲作为一个千古英雄,我们也看到了他人性中的贪欲和残暴。只有综合两个文本进行比较阅读,我们才能对这段历史有更深入的理解,进而看到更真实的历史人物。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刘向.战国策笺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无名氏,葛洪著,程毅中校点.燕丹子・西京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荆轲刺秦王教案范文3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常常想利用45分钟时间,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收获。但是在教学中,如果完全按照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进行教学时,经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秦王扫六合”时,讲到荆轲刺秦王,学生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秦王手拿宝剑为什么不反击?

众所周知,历史知识是丰富多彩的,历史又是与现实紧密联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注重联系现实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让学生认识到学好历史知识用处很大,就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在讲“秦王扫六合”这一节课时,学生对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熟记于心,但是有一位学生却提出:“为什么刺客荆轲手拿匕首,绕柱奔逃的秦始皇企图拔剑还击,三次拔剑而剑竟然不出?”这个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众说纷纭,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说秦始皇太害怕了,有的学生说秦始皇的剑经常不用,生锈了。各种说法都不能说服对方。其实对这个问题我心里也没数,在备课时,没有想到学生会提到这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把这个问题作为课后探究题布置下去,准备在下一节课把这个问题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但是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尤其是对刚刚开始学历史的学生来说,我认为不能打击他们的学习热情,所以我在课后,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史记》中记载,秦始皇的佩剑太长了,所以不能及时。1974年,考古人员在兵马俑坑中发现了一把长度达91厘米的青铜剑,可以推测秦始皇当时佩戴的很可能就是这种加长的青铜剑。在刺客紧逼奔跑中,要拔出将近一米的长剑,确实不容易。这同时又反映了当时秦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因为在青铜时代,铸剑的关键是在冶炼时向铜里加入多少锡。锡少了,剑太软;锡太多,剑又硬,但容易折断。对秦剑的化学定量分析显示:它的铜锡配比让青铜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通过这些内容的讲授,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他们明白了,只要自己多动手,就能解决更多的问题。我把上课提出的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有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努力营造开放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为探究式学习创造条件。

通过这节课我得到启示,在教学中不能轻视学生的任何问题,要认真解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总之,创设愉悦的课堂气氛,乐教乐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作者单位 青海省西宁二十八中学)

荆轲刺秦王教案范文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书山东河工事

[清]张惠言

嘉庆二年,河决曹州,山东巡抚伊江阿临塞之。伊江阿好佛,其客王先生者,故僧也,曰明心,聚徒 京师之广慧寺,诖误士大夫,有司杖而逐之,蓄发养妻子。伊江阿师事之谨。王先生入则以佛家言耸惑巡抚,出则招纳权贿,倾动州县,官吏之奔走巡抚者,争事王先生;河工调发薪刍夫役之官,非王先生言不 用也。不称意,张目曰:“奴敢尔,吾撤汝矣!”其横如此。

内阁侍读学士蒋予蒲,王先生广慧寺之徒也,以母忧去官,游于山东,伊江阿延之幕中,相得甚,奏请留视河工,有旨许之。巡抚择良日筑坛于公馆之左,僧道士绕坛诵经者数十人,巡抚日再至,蒋学士、 王先生从。及坛,蒋学士北面拜,巡抚亦北面拜。王先生冠毗卢冠,加沙①偏袒,升坛坐。学士、巡抚立坛下,诵经毕,乃去。如是者数月。河屡塞。辄复决。其明年正月,王先生曰:“堤所以不固,是其下有孽龙,吾以法镇之,某日,当合龙,速具扫②。”巡抚曰:“诺。”先期一日,扫具,役夫数百人,维扫以须。巡抚至,王先生佛衣冠,手铁长数寸,临决处,呗音诵经咒。良久,投铁于河,又诵又投。三投,举手贺曰:“龙镇矣!”巡抚合掌曰:“如先生言。”明日,水大甚。巡抚命下扫,众皆谏,不许,扫下,数百人皆死。居数日,王先生又至,投铁者又三,扫又下,死者又数百人,堤卒不合。

张惠言曰:余居江南,辄闻山东河工事,未审。及来京师,杂询之,多目击者。呜呼!佛氏之中人,至此极哉!书其事,使来者有所儆焉。

王先生既蓄发,名树勋,以资入待选通判。本扬州人,或曰常州之宜兴人。当其为僧时,故有妻子也。 僧号嘿然。嘿然者,亦其未为僧时号。伊江阿谪戍伊犁,王先生送之戍所。闻其将归谒选③云。

(选自《敬柯文集》三编)

[注] ①加沙:“袈裟”,佛教徒的法衣。②扫:通“埽”,治河工程中用以护堤和堵口的器材,预先以柳、草等捆扎而成,大者杂以土石。③谒选:去吏部等候选派。

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巡抚伊江阿昏聩无能的一项是( )

①伊江阿好佛 ②王先生入则以佛家言耸惑巡抚 ③官吏之奔走巡抚者,争事王先生 ④巡抚择良日筑 坛于公馆之左 ⑤巡抚合掌曰:“如先生言。” ⑥巡抚命下扫,众皆谏,不许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⑤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先生过去当过和尚,曾经因为贻误了一些士大夫而被驱逐,但巡抚伊江阿却十分相信他,对他 像对待老师一样恭谨。

B.蒋学士本是王先生的徒弟,后来被伊江阿请来治理黄河,师徒二人互相勾结,不但没治好黄河, 反而使好几百河工枉送了性命。

C.伊江阿由于昏聩无能,听信王先生和蒋学士的耸惑,多次治理黄河无功,因而被贬谪戍伊犁,但当王先生送他去时又听说他将要回来等候吏部选派。

D.本文叙事简洁,选材精当,略写王先生的出身及其专横表现,详写其故弄玄虚用所谓佛法治黄河 的丑态,使文章的讽刺意味大大增强。

解析:《书山东河工事》写的是清代时治理山东黄河决堤的事,揭露了清代统治者凶残任性而又昏聩无能的丑态。文章叙事简洁,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昏聩而又专横的山东巡抚伊江阿和他的帮凶王树勋的丑恶形象。文章先介绍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主要人物山东巡抚伊江阿,接着马上揭示出伊江阿好佛的特点,以引出另一主要人物王树勋。在重点介绍王树勋的耸惑巡抚和专横之后,又带出第三人蒋学士。主要人物全部登场后详写他们治河的事,把王先生和蒋学士、伊江阿的丑态尽显出来。最后作者又直接站出来写几个人的结局,不仅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还使读者对清朝政治的腐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答案:1.①的“好佛”和②的“筑坛”都不是“昏聩无能”的表现,⑥表现的是专横,所以选D。2.文中是写王先生将要回去等待吏部选派,而不是伊江阿回去等待吏部选派,所以选C。

【技法指津】

叙事类古代散文与记人类古代散文不同,它主要通过叙事,或体现人物品格,或表达作者情感,或反映某种哲理。因此同学们在阅读时,除了要注意事件中人物的言行心理之外,更要注意事件的发生、经过和结局,看事件是在什么背景、什么环境中发生的,在事件的过程中有些什么人加入进来、有些什么事发生,事件的结局又是怎样,努力从中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悟出事件所蕴涵的哲理。而所有这些,都需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得出,不认真仔细地阅读是难以理解到位的。

具体阅读方法如下:

1.认真阅读,梳理好层次。

古代记叙散文的叙事是非常讲究层次的,所以在阅读时要注意它的层次性。

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军,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的说辞,有条有理,分析利害关系透彻精辟,历代评论家十分赞赏。《荆轲刺秦王》,结构层次清晰:第一部分――开端(从“秦将王翦破赵”到“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的缘起。第二部分――发展(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终已不顾”):行刺的准备。第三部分――高潮(从“既至秦”到“必得契约以报太子”):廷刺秦王。第四部分――结局(最后一段):荆轲被斩。本文写得沉雄悲壮,叙事中有着很强烈的抒情笔触。这样梳理文章层次,有助于我们从中提炼如“剪裁恰当,详略有序;铺陈夸张,讲究修辞;善用神话和寓意说理”等这些叙事特点。

2.概括要点。

一句话概括内容,把握文章脉络,分析人物形象。

《烛之武退秦师》重点写烛之武的言辞,表现他的机智,其中也有对秦穆公的老谋深算以及晋文公的冷静沉着的表现。《荆轲刺秦王》记叙了荆轲刺杀秦王的全过程,再现了当时血染秦庭的壮烈场面,塑造了荆轲视死如归的侠士形象。《鸿门宴》展现了项羽与刘邦的激烈斗争,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如项羽、刘邦、樊哙、张良、范增……

3.鉴赏语言艺术。

《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的叙事传统和语言艺术对史传文学、散文和小说创作的滋养,尤为明显。

叙事是要说话的,因此要特别注意说话人说话的态度、切入点、内容以及结果。说话人的态度主要因听话的对象不同而变化,同时说话人的性格也决定了说话人的态度,能说出“杀去东京,夺了鸟位”的只有李逵,林冲、吴用等情形再急也不会有这语言。谈话的切入点也非常重要,如果触龙也和其他大臣一样去劝说赵太后,结果肯定是遭“唾面”,而触龙从不爱吃饭、宠爱幼子入手,最后才说到正题;烛之武选择“夜缒而出”的方式,打消秦伯的戒备之心,使说辞得以完成。古代先秦散文中记叙的人大多长于辞令,或机智幽默,或生动有趣,或言辞犀利等,从这些方面分析人物,更能把握人物特点。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初见秦

臣敢言之:往者齐南破荆,东破宋,西服秦,中使韩、魏,地广而兵强,战克攻取,诏令天下。齐之清济、浊河,足以为限;长城、巨防,足以为塞。齐,五战之国也,一战不克而无齐。由此观之,夫战者,万乘之存亡也。且臣闻之曰:“削迹无遗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湖、江南,荆王君臣亡走,东服于陈。当此时也,随荆以兵,则荆可举;荆举,则民足贪也,地足利也,东以弱齐、燕,中以凌三晋。然则是一举而霸王之名可成也,四邻诸侯可朝也。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复与荆人为和。令荆人得收亡国,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庙,令率天下西面以与秦为难。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一矣。

……

且臣闻之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苟慎其道,天下可有。”何以知其然也?昔者纣为天子,将率天下甲兵百万,左饮于淇溪,右饮于洹溪,淇水竭而洹水不流,以与周武王为难。武王将素甲三千,战一日,而破纣之国,禽其身,据其地而有其民,天下莫伤。知伯率三国之众以攻赵襄主于晋阳,决水而灌之三月,城且拔矣。襄主钻龟筮占兆,以视利害,何国可降。乃使其臣张孟谈。于是乃潜行而出,反知伯之约,得两国之众,以攻知伯,禽其身,以复襄主之初。今秦地折长补短,方数千里,名师数十百万。秦国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以此与天下,可兼而有也。

臣昧死愿望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之从,举赵,亡韩,臣荆、魏,亲齐、燕,以成霸王之名,朝四邻诸侯之道。大王诚听其说,一举而天下之从不破,赵不举,韩不亡,荆、魏不臣,齐、燕不亲,霸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徇国,以为王谋不忠者。

(选自《韩非子・初见秦第一》,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战克攻取,诏令天下(克服)

B.荆王亡走,东服于陈(归附)

C.武王将素甲三千(带领)

D.大王诚听其说(如果)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随荆以兵,则荆可举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以视利害,何国可降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右饮于洹溪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淇水竭而洹水不流 蟹六跪而二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国向南攻破了宋国,向东打败了楚国,向西征服了秦国,在中部使韩、魏两国臣服,但最后却因一次战斗失败而亡国。

B.秦国与楚国发生战争,大破楚国,可是秦国的谋臣们却没有将战争进行到底,而是引军后退,重新与楚国讲和。

C.商纣王拥兵百万,周武王只有士兵三千,但只战斗一天,周武王就攻破了商纣王的国都,占据了他的土地并统治了他的人民。

D.赵襄主在城池即将被攻克的时候通过占卜预测吉凶,并派张孟谈打破了韩、魏与智伯的约定,最后与韩、魏联手打败了智伯,恢复了自己原来的地位。

荆轲刺秦王教案范文5

英国作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正如一面镜子,它反射过去,照进未来。

在书中你可以徜徉历史的海洋。他带你溯三皇五帝,禅让美德;他带你寻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他带你看秦灭六国,一统山河;他带你温楚汉之争,鸿门盛宴…… 以史为鉴,共赏中华文化,传承华夏之魂。

其实历史并非只有文言文表面上的晦涩难懂,它其实更是一本故事书,一幅画卷,它多姿多彩,美妙绝伦。正如《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所言,历史其实很精彩!

仔细品读《史记》,你会发现,你曾经人为的那些帝王、将军、文人,他们并非是冷冰冰的历史塑像,反而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例如《史记·项羽本纪》中描写的鸿门宴,刘邦不再是我们印象中庄严不可冒犯的九五之尊。他会一遍又一遍的请教张良。“为之奈何?”,他可以在项羽面前把自己的身份放的无限低下,以待来日图谋。“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你可以感受到每个人都是鲜活的。有能屈能伸,知人善用,善于应变,圆滑奸诈,巧舌如簧的刘邦,有自矜功伐,有勇无谋,优柔寡断,刚愎自用,高傲自大,易冲动,光明磊落,坦率粗豪,重情重义,骄傲自满的项羽……

除此之外,《史记》也可以一本经验之谈,处世之鉴。有些错误前人犯过了,今人可吸取教训,不在犯错。否则岂不成了“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史记·周本纪》中写道:“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由烽火戏诸侯,观为君之道。由成也萧何败萧何,观为臣之道。或忠或奸,或文或武,或智或愚,在《史记》中总能找答案。

《史记》并非只记载了王侯将相,还有许许多多的小人物。例如《刺客列传》、《游侠列传》、《儒林列传》等等。其中家喻户晓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收录《刺客列传》中,荆轲临过江之前,以必死之心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激昂慷慨,图穷而匕首现与秦王的殊死搏杀。

荆轲刺秦王教案范文6

一、巧导入,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学”

文言文的字词句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语言习惯距离也较大,学生较难读懂,认为“文言文深不可测,枯燥无味,难以学好”。这是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欲望。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导入新课的艺术是非常关键的。导入的新颖活泼,悬念的重重设置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荆轲刺秦王》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公元前228年,秦王政派其大将王翦攻打赵国,杀掉赵葱,最后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王翦随机奉命率兵驻扎中山,准备向燕国进攻。燕国这时处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难境地。燕太子丹这时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派人采取行刺这种恐怖政策。于是历史上有名的刺客荆轲出现了,那么他是怎样取得秦王的信任进而接近秦王行刺的呢?最后行刺是否成功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荆轲刺秦王》,共同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这样的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求知心里,让学生想学这篇文言文。

二、是文言文教学要让学生学“文”,也要学“言”

“言”是文章的语言材料,“文”是文章的思想内容。要想深入了解文章的“文”,必得从文章的物质外壳“言”入手。在教学中应注重文言词句语法的梳理,以求得字字落实、句句落实,最后译成白话。这样做显得落后了一些,但是文言文不外是由字词、语法组建起来的,只有扎实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搞清楚一词多义、多音多义、词类活用现象、古文句式语法规律,才能理清文句结构,详加辨析,加深了解。字词意义理解上采用了“见字拆字”的办法,弄清本义然后生发引申弄清一个词的意义群体。例如“兵”,它的甲骨文是两手持兵器,故本义是“兵器”,由兵器引出拿兵器的人——士兵;再由士兵引申出“多个士兵”——“军队”义,再由士兵、军队打仗引申出打仗时的谋略战术——“兵法”义,以此则环环相扣,深切理解意义群。语法上,学生积累了文言句式的基本类型:疑问句、陈述句、省略句、倒装句等的常识后,就可以根据句法结构理解文句内容。否则学生根据现代句法就会感觉古文是句法不通、难以理解。

三、人人参与,增强趣味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无非就是教师一边讲让学生一边记重点的文言知识,因为学生有畏难情绪,教师一般也是为了节省时间,就直接灌输给学生古文的基础知识,至于那些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文言句式等,不讲为什么,只让学生死记硬背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这样更加让学生觉得古文枯燥乏味,兴趣全无,纵然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听的是昏昏欲睡。只有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竞争阅读文言,而且各学习小组比赛阅读,最终评出最佳阅读小组,这样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整体感知文本中来,然后再让各小组展示他们质疑的知识点,并悬“赏”征集答案,这样以来学生兴趣大大增强,他们不再等老师来讲知识点而是自己讨论并探究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民主而热烈,所以高效的文言文教学课堂首先应该是人人参与,人人快乐学习。

比如学生对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不理解时,我举到一个“肉夹馍”的例子,“肉夹馍”实际上就是文言句式状语后置和宾语前置句,应该是“肉夹于馍中”翻译出来就是“于馍中夹肉”这是一个典型的状语后置句,再者应该是“馍中夹肉”不是“肉中夹馍”,这样看来,我们生活中简单的“肉夹馍”实际上就是文言倒装句中的状语后置句和宾语前置句而已。学生听了我讲的这个例子后,立即对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很感兴趣,畏难情绪也缓解了许多,所以“高效课堂”下的教师需要调动生活经验,才能更好的增强文言文的趣味性。

四、合作探究,当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