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论文范例6篇

顶层设计论文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1

1.我院的职业有益做法。一是强化思想引领,以主流价值观树立学生高远价值追求。面临校园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和各种非主流文化的冲击,我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成长成才。通过开展“我的中国梦”“、与信仰对话”、“三观三热爱”、“忠孝雅诚”等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激励广大青年励志修身,成长成才。二是注重素质培养,以品牌文化活动推动学生综合发展。我院注重将文化活动和专业特色相结合,积极探索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将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月、资助文化月、公寓文化节等文化科技活动打造成颇具影响力的校园活动品牌。三是重视能力培养,以社会实践活动促推学生成长成才。我院以大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志愿者活动为实践平台,引导团员青年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将个人成长与社会担当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素质。

2.我院的突出问题。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推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但也存在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对校园文化活动“润物无声”的功能重视不足。在院系二级管理模式下,我院团委结合省市和学院党委的指示精神制定了校园文化活动方案。但各系部在落实过程中只是单纯地为了活动而活动,未将开展活动所需的工作理念、指导思想乃至学科优势、媒体支持等元素进行有机融合,忽略了文化活动“润物无声”的涵养功能。二是对文化活动整体系统性培育不够。我院校园文化活动的功能单位设在院团委,从活动的规划、选拔、培育和实践等方面均由团委包办,校园文化活动过多地被视为学生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而要完成第一、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则需要整合教育渠道,将其放置在整体办学方向、办学特色和培养人才目标的大背景下来实施操作,将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设、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等校内资源有机整合,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立意的高度,扩大学生的受益面。三是活动项目培育的质量不高。目前,我院对活动项目的培育手段和方法较为单一,缺乏战略规划和精心培育,代表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活动较少,品牌活动和精品活动缺乏。四是活动中产生资源浪费、疲于应付现象。由于缺乏合理科学的规划、管理,存在多个部门重复组织一项活动的现象,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也会导致一段时间内活动过于密集,而各系部执行起来疲于应付,影响活动质量。

二、我院校园文化活动顶层设计路径

1.高度重视,全员参与,明晰校园文化活动定位。校园文化活动的准确定位,是校园文化活动制定者结合学校的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经过科学调研而形成清晰的校园文化目标性要求,进而构建校园文化核心竞争力。校园文化活动定位需要学院各部门全员参与,加强优势项目挖掘,发挥地域、学科专业、传统积淀等比较优势,统筹考虑,科学规划。尤其是高职院校,要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更应紧扣职业素养教育这一目标,争取学院党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在经费支持、物质保障上提供有力支撑;争取专业教师的参与、配合与指导,引导更多师生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为扩大校园文化活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创造良好条件。

2.顶层设计、分类指导,凸显校园文化活动特色性。谈到“珞珈文化”大家就会想到武汉大学,提及“未名湖畔宜聆教”大家就会想到北京大学,说起“清华园”就会想到清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特色,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活动也要具有自己的特色。学校应在分层、分类指导的原则下精心设计校园文化活动,坚持多元化与全方位建设相结合,探索符合我院校园文化特点和学生文化活动规律的文化活动。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建筑行业“祖师”鲁班的历史渊源为依托,打造以求实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具有行业特色的“鲁班文化”。通过研究和挖掘鲁班传统文化,以建筑技能节、“鲁班传人”、“鲁班之星”等系列主题活动教育青年形成“不畏艰辛、刻苦学艺、勇于实践、敬业创新”的时代精神。学院在设计学生活动的内容、形式上也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年龄、思想、心理、学习任务、认识水平等方面的明显差异,不仅根据校级、院级、年级、班级分出层次,还根据不同层次的组织团体整合学生活动,体现出各具特色的阶段性,最大程度地锻炼不同年级、层次的学生参与学生活动的能力,发挥校园文化活动覆盖、影响全体青年的作用。

3.打造精品、树立品牌,扩大校园文化活动影响力。校园文化活动充分体现着文化育人的功能,而文化育人是品牌校园文化活动的核心价值,学生在组织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感染。因此,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和层次就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突出特点,彰显特色,对优势文化活动项目进行品牌建设和维护。山东建筑大学的黄河源协会成立于2005年。协会的志愿者们连续9年赴黄河源头,资助沿黄九省的贫困孩子1000多人,并建起全国第一所大学生希望小学———“长燕大学生希望小学”。他们的事迹曾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山东电视台、齐鲁晚报等媒体报道上万次,黄河源协会曾获得全国优秀大学生社团、山东省十大新闻人物、全国十大社会责任博客等荣誉,协会发起人王聿珩被评为感动山东优秀人物、山东省道德模范、济南市杰出志愿者、全国大学生优秀人物等。近期,学校又在协会的基础上创新志愿服务模式,成立全国首个大学生励志公益社团,建立企业家、大学生、受助对象三位一体的公益平台,实现大学生助人自助。山东建筑大学的成功经验在于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的不同类型,统筹学年学期不同的阶段特点及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设计实践活动项目。要形成完善的社会实践育人体系致力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态化和品牌化。好的项目坚持做、持续做,在做的过程中总结特点,提炼特色,形成了长效机制,品牌自然就形成了。由此,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要求我们在整体规划、梳理整合、宣传推广上下功夫,使活动品牌在全院师生中产生较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共同建设和维护品牌的活动中。

4.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推进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运作。项目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组织管理方法,在众多领域内已经有了成功的应用。校园文化活动的项目化运作,其实质就是有限资源约束下的竞争机制。通过招投标形式对项目的申报、审批、运作、检查和验收等程序进行有效管理,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成本、保证工作质量。较优秀的项目在认真审核后脱颖而出,项目执行者在明确的项目目标驱动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各种资源,策划和组织出新颖而有意义的活动,把活动办成精品;在充分尊重各基层团组织创造性的同时,也能较好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育人过程的实践者和实施者。

三、结语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2

[关键词]民办高校顶层设计解析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2-0001-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据此,我们可以断定,未来十年将是民办高校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然而,民办高校未来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又该如何发展,发展的目标定位和实现路径又当如何,在走向未来发展的弯道,在发展路径的折返点上,破解和调整的焦点无疑将置于顶层设计这一高点之上。

一、顶层设计意蕴解析

“顶层设计”(TOP-DOWN)源于自然科学或大型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设计理念。它是针对某一具体的对象,运用系统论的方式,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和战略设计,注重规划设计与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强调设计对象定位上的准确,结构上的优化,功能上的协调,资源上的整合,是一种将复杂对象简单化、具体化、程式化的设计方法。

顶层设计的理论要点或理论特性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决定性,即“顶层设计”的核心在顶层,高端决定低端,顶层决定底层;二是关联性,即“顶层设计”在设计阶段必须关注系统中各组成子系统以及子系统与系统之间围绕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所形成的关联、匹配与有机衔接;三是简明性,即在用文字表述顶层核心理念和目标时,要求语言简洁明了,切忌含混晦涩;四是一体性,即核心理念与实现路径、方法相一致,子系统与系统功能相一致,设计愿望与实际可操作性相一致。

顶层设计是高校发展总的指导思想,包括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发展战略、管理体制改革、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等事关发展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高校顶层设计的根本指向和核心是人才培养,完善顶层设计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是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是办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需要;是高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二、民办高校顶层设计困境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三十多年来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进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与此同时,我国民办高校在发展中的问题也日渐显现。尤其在顶层设计方面,我国民办高校存在诸多困惑。

(一)顶层设计观念薄弱

民办高校普遍存在顶层设计观念淡薄、意识不强、缺乏持续的动力支持的情况。主要表现为:

1.无顶层无设计。一部分民办高校建校之初一哄而起,没有进行科学的调研和缜密的设计,对诸如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思路等顶层元素缺乏完整和科学的提炼,当学校发展面临转轨之时,就会迷失方向,甚至破产消失。

2.有顶层无设计。综观民办高校的顶层设计现实,可以发现,大多数不乏顶层概念的表述,然而进一步地,却缺乏设计的整体性、系统性和执行力。有的虽然确立了顶层目标,却缺乏实现目标环节支撑;有的虽然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或专项规划,但往往不够具体或缺乏可操作性;有的专项规划与战略规划的设计缺乏有机归一,致使发展规划流于形式或表面,成为“有顶层无设计”的空洞口号。

3.有设计非顶层。近几年来,虽然不少民办高校十分注重抓制度建设和教学改革,但由于顶层设计的模糊和紊乱,导致规章制度朝令夕改,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心血来潮,学校工作无重点,教学改革无指向。事实上,没有科学准确的顶层架构,任何设计都将是劳民伤财的,无功而为的。

(二)顶层设计元素缺失

顶层设计元素依据不同视角包含着不同内容、环节和主体。依据全域设计的视角,顶层设计内容一般包含:架构主体设计、制度设计、文化设计和实作设计;依据全程设计的视角,顶层设计环节一般包含战略设计和系统设计;依据全员设计的视角,顶层设计主体不仅泛指起决策作用的上层,也包括民办高校的各种利益主体。

按照“顶层设计”理论,顶层设计关键在于领导层,在于决策者。然而,民办高校顶层设计的主体往往只局限于董事会、院务会这样的决策层,少有各教学单位和各职能部门的中层,更谈不上广大师生员工的基层。正因为学校发展设计缺乏各类主体的广泛认同,学校发展理念、思路、计划和措施不是在征得广大师生员工认同的基础上产生,因此其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无法付诸实施,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甚至会遭到巨大阻力和抗拒而夭折。

当前,在民办高校顶层设计现实中,既有设计内容的零散,也有设计环节的脱离,更有设计主体的缺失。贯彻顶层设计思想,落实顶层设计方案,必须强化顶层设计内容的完整、程序的科学和主体的协同。

(三)顶层设计方法不当

民办高校在进行战略发展的顶层设计时,方法的正确运用成为目标实现的关键。具体地说,就是用系统的方法,以全局视角,对学校战略发展中的各要素进行有效配置和组合,并制定实施的路径和策略。

我国民办高校的建校历史都比较短,与公办高校相比较,在办学的人、财、物以及信息等资源方面,在办学政策、生源质量以及办学经验等内外环境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办学理念和学校管理上办学尤为突出。虽然大多民办高校都制定了发展战略和规划,但大多定位不准、缺乏特色。

科学的顶层设计程序和方法应该是:从“准确定位,锁定目标”出发,经由“科学设计”和“战略控制”路径,通过系列制度实施,确保目标“执行到位”,使蓝图变为现实。这种自上而下、步步推进、环环相扣的设计步骤,充分地体现了顶层设计理念的内在逻辑,这是顶层设计中必须遵循的,否则,将会陷入“无顶层的设计”或“有顶层无设计”的发展误区。

三、民办高校顶层设计建构

(一)核心理念的提炼与表述

“顶层设计”的关键在于核心理念的提炼。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中的一系列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及其教育价值追求的集合体(包含办学目标、校风校训、办学特色等),是学校自主建构起来的学校教育哲学,是基于“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办学追求的高度概括。办学理念反映时代办学要求,引领学校发展方向,指导学校办学行为,体现学校办学追求,型塑学校办学形象。

建构办学理念应考虑历史继承性:学校历史是学校文化的根基,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校本独特性:要立足学校自身实际,要有别于其它学校,做到人无我有,独一无二;相对稳定性:好的办学理念应该跨越时代,不因时间、校长、办学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更,它应该能经受住时间的检验,经受住办学实践的检验;包容性和延展性:内容要宽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育形势的变化能作新的诠释,可以不断充实、丰富和拓展,从而注入时代内涵;与办学特色的一致性:要兼顾怎样有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很多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是“两张皮”,互不关联;理念的统摄性:办学理念虽然简短,但要能统摄其它内容;此外,还要兼顾其科学性、导向性、可行性、前瞻性。

学校办学理念的概括和表述要抓住要旨,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内蕴深厚;要语言简洁,便于记忆,便于宣传,便于呈现。

(二)主体架构的设计与搭建

顶层设计的重点在于主体架构的设计与搭建。设计的基点是学校核心理念,设计的路径是自上而下,由远及近,从高到低地逐一显现。

1.科学分析、理性定位,明晰学校发展及人才培养目标。目前我国大多民办高校师资力量薄弱、科研水平和科研条件低下,承担科学研究任务力量明显不足。因此,当下民办高校的主要社会职责,就是要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应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的规格、类型、层次和数量方面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2.分层设计,构建体用一致的双系统构架。在确立了学校顶层核心理念和培养目标后,学校内部的各院系、职能部门等次级机构,都需要围绕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结合自身实际,对人才培养的各要素进行系统梳理,进行递归式逐层细分设计。这种递归式逐层细分设计必须同时包含学校制度和文化建设设计,使学校的管理、教学和服务与顶层核心理念和培养目标有机衔接起来,形成一个相互支撑、相互关联的整体和战略协同,充分发挥学校内部各二级乃至三级机构以及校园制度和文化建设在人才培养上的合力。

3.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提高执行力。在确立了学校的办学核心理念和培养目标,设计完成了人才培养的系统构架后,接下来的重点就应该转移到三级施工系统设计,即据二级系统的部门理念和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即对学校现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各项管理制度进行调适甚至重构,并付诸实践。

4.扩大基层自,充分发挥基层积极性和主动性。打破高度集中的集权制,行政权力中心下移;破除“官本位”思想,践行“管理即服务”思想。通过实施适度分权管理,增强基层自主适应和调节能力,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办学积极性,形成民主决策新机制。

5.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制定权责清晰和自我控制的目标管理制度,科学运行目标考核,注重业绩,强化责权利的匹配统一;全面深入地推进全员聘任制为重点的人事制度改革,做到人尽其责,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用激励与约束的双重机制来支撑和巩固顶层设计的实施。

(三)系统目标的控制与实施

系统目标不仅具有引导作用,而且具有约束作用。为保证系统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排除和清理与核心目标不相符的因素,通过事先制定的制度进行有效地屏蔽和否决。

具体地讲,要实现系统目标的战略控制需要着重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制度的固化。系统目标的确立首先需要进行自上而下的动员和宣讲,然后还要进行自下而上的广泛论证和完善,使之真正成为全校上下的价值共识,并通过诸如大学章程、学校发展规划等形式,将这些顶层目标制度性地固化下来,不因组织机构和领导人的更迭而改变。二是分层的设计。即学校内部的各二级、三级部门在学校顶层设计目标的规制下,围绕核心目标,进行递进式的子系统、孙系统的设计,使全校上下的发展目标形成一个相互支撑、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真正形成战略协同效应与发展合力机制。三是实施保障。这是设计目标控制最困难、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实践证明,通过采取以强调权责清晰和自我控制的目标管理方式,同时,全面深入地推进与执行力高度相关的配套改革,以及以全员聘任制为重点的人事制度改革,来支撑和强化目标控制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徐敦楷.顶层设计理念与高校的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9,(22).

[2]王荣.顶层设计视域下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0,(3).

[3]纪大海,杜萍.顶层设计:高校人才培养新视角[J].中国高等教育,2010,(7).

[4]孙金锋.完善学校顶层设计,明确学校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J].河南教育,2010,(5).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3

关键词:顶板分类,控顶原则

中图分类号:TD8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概述

按顶板条件及所需采用的控顶原则,可以把缓斜、倾斜煤层的顶板分成六类。

第一类:直接顶厚度等于或大于2-3倍采高。

第二类:直接顶厚度大于1倍采高但小于2-3倍采高,直接顶上面是裂隙带的老顶。

第三类:直接顶厚度大于1倍采高但小于2-3倍采高,直接顶上面是垮落带的老顶。

第四类:直接顶厚度小于1倍采高,直接顶上面是裂隙带的老顶。

第五类:直接顶厚度小于1倍采高,直接顶上面是垮落带的老顶。

第六类:直接顶厚度小于2-3倍采高,直接顶上面是厚层难冒顶板。

二、各类顶板相应的控顶原则

1、第一类顶板及其控顶原则

第一类顶板冒落带中没有老顶,控顶原则用“支”与“切”。

所谓“支”,是指用采场基本支护的初撑力平衡工作空间上方冒落带岩重。依此,或先定支柱的初撑力,计算出支护密度,再转化成排柱距;或先定排柱距,转化成支护密度后,再求所需的支柱初撑力。

所谓“切”,是指用切顶排另增切顶支柱的初撑力平衡采空区上方冒落带直接顶岩层的重量。考虑到直接顶具有分层冒落的特点,以及岩层有一定的自承能力,多数情况下,切顶排另增切顶支柱的初撑力能平衡采空区上方最大冒落分层的岩重即可。最大冒落分层厚度可按直接顶岩层的分层厚度及岩石强度由下而上逐层估计,这里要注意软弱岩层作为较强岩层之附加载荷的可能性。如果缺乏直接顶岩层分层情况及极限悬顶距的资料,页岩的分层厚度以不超过1m考虑,其极限悬顶距以1m考虑;砂页岩的分层厚度以不超过1.5m考虑,其极限悬顶距以2m考虑。根据上述,可以计算出切顶排每米所需增加的初撑力,进而可定出切顶排所应增加切顶支柱的线密度。

以上所述,是按控顶原则把工作空间基本支护与切顶排所增加的切顶支柱分别设计的情况。当冒落带中无老顶时,可以考虑无密集放顶方式;也就是让工作空间基本支护的初撑力既平衡工作空间上方冒落带直接顶岩重,又平衡采空区上方直接顶最大冒落分层岩重。这时,要把采空区上方最大冒落分层的岩重平均分摊到最小控顶距时工作空间上方冒落带直接顶岩重中去,然后用综合的冒落带直接顶岩重计算工作空间基本支护的初撑力、支护密度及排柱距。采用无密集放顶方式时要注意两点:第一、基本支护沿切顶排每米的工作阻力(可按初撑力考虑)不得小于为切断采空区上方直接顶所需的初撑力;第二、基本支护的柱距不得小于0.5m;否则就不能采用这种放顶方式。

2、第二类顶板及其控顶原则

第二类顶板直接顶上面是裂隙带老顶。据生产实践及理论分析,在这种条件下,老顶已进入裂隙带,即冒落带中没有老顶,控顶原则用“支”、“切”、“让”。

所谓“支”,是指用采场基本支护的初撑力平衡工作空间上方直接顶岩层的重量。依此可确定基本支护的初撑力,支护密度及排柱距。

所谓“切”,是指用切顶排另增切顶支柱的初撑力平衡采空区上方直接顶最大冒落分层的岩重,从而确定沿切顶排每米所应增加切顶支柱的初撑力及线密度。

和第一类顶板一样,第二类顶板也可以采用无密集放顶方式。但是,当直接顶相对较薄,需要控制裂隙带老顶下沉量时,由于需加强切顶排支柱的初撑力以限定老顶下沉,因而还是采用有密集放顶方式为妥。

所谓“让”,是指支柱的可缩量要适应裂隙带老顶的下沉。

3、第三类顶板及其控顶原则

第三类顶板直接顶上面是垮落带老顶。这类是冒落带中有老顶的顶板,控顶原则用“支”、“切”、“支”、“让”。

第一个“支”有两重含义:一是用采场基本支护的初撑力平衡工作空间上方直接顶岩层的重量,从而确定出支柱初撑力,支护密度及排柱距;另一个是用采场基本支护的工作阻力平衡工作空间上方冒落带岩重,从而确定出支护密度及排柱距。设计时,采场基本支护其支柱的平均工作阻力可按额定工作阻力的60%考虑。当排距一定时,若这两者确定出的柱距有所不同,设计中应取其小值。

第二个“支”,是指用切顶排另增切顶支柱的工作阻力平衡冒落带中老顶岩梁及其附加软岩层重量的一半。设计时,切顶支柱的平均工作阻力可按额定工作阻力的80%考虑,依此可计算出沿切顶排支撑老顶所需另增的切顶支柱的线密度。实践与理论计算表明:厚1.5m的老顶,岩梁长约6m;厚2.0m的老顶,岩梁长约10m;厚2.5m的老顶,岩梁长约14m。设计时如果缺乏老顶岩梁长度的资料,可参考上述数据。

4、第四、五类顶板及其控顶原则

第四类顶板,直接顶厚度小于1倍采高,上面是裂隙带老顶。

第五类顶板,直接顶厚度小于1倍采高,上面是垮落带老顶。

当老顶厚度小于2.5m时,用加强切顶支柱初撑强度的办法切断之,把条件转化为第一、二或三类再处理。为切断老顶,切顶排另增切顶支柱的初撑力应能平衡极限跨距时老顶岩梁及其附加软岩层的重量。实践与理论计算表明:厚1.5m的老顶,极限跨距约3m;厚2.0m的老顶,极限跨距约5m;厚2.5m的老顶,极限跨距约7m。设计时,如果缺乏老顶极限跨距的资料,可参考上述数据。

5、第六类顶板及其控顶原则

第六类顶板,直接顶厚度小于2-3倍采高,上面是厚层难冒顶板。

对付厚层难冒顶板,如果仍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则必须用钻眼爆破或高压注水等方法松动碎裂2-3倍采高顶板(包括直接顶在内)。

三、控顶设计中的两点注意事项

1、控顶设计中有关复合顶板防推问题

不论上述那一类顶板,如果是复合顶板,煤层又有明显的倾角,则控顶设计时还需要用公式进行验算。

2、控顶设计中有关防漏问题

不论上述那一类顶板,控顶设计时还需要考虑防漏问题。原则上讲,当直接位于煤层之上的顶板属完整顶板时,支护用带帽点柱即可;对中等稳定顶板,支护必须有顶梁;对软弱破碎顶板,支护的顶梁上必须加背板,甚至要背严。另外,为控制端面碎顶,需要在基本顶梁上加短顶梁,或用长钢梁对棚迈步支架等。

四、三个注意问题

为了搞好初采阶段的顶板控制,还需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当老顶跨距达到预期的初次垮落步距或初次来压步距时,直接顶未垮落或老顶未来压,这时可采取增加切顶支柱的初撑力或切顶支柱工作阻力的办法,保证工作面继续推进。第二、沿切顶排切断直接顶与支撑老顶所需切顶支柱的线密度不必叠加,取两者中的大值即可。第三、为支撑冒落带老顶,切顶支柱的工作阻力可按其额定工作阻力的90%考虑。

参考文献:

刘宏学;息金波;;综放工作面周期来压期间液压支架压死现象分析[J];山西煤炭;2010年04期.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4

1电子政务顶层设计阐释

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1]。顶层设计,顾名思义就是从顶层、全局的角度进行设计。在我国,顶层设计现已成为一个被各行各业广泛使用的名词。顶层设计代表的是一种系统论思想和全局观念,通常是指从全局视角出发,围绕某个对象的核心目标,统筹考虑和协调对象的各方面和各要素,对对象的基本架构及要素间运作机制进行总体的、全面的规划和设计。顶层设计的基本特征有三个:一是顶层决定性,顶层设计是自高端向低端展开的设计方法,核心理念与目标都源自顶层,因此顶层决定底层,高端决定低端;二是整体关联性,顶层设计强调设计,对象内部要素之间围绕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所形成的关联、匹配与有机衔接;三是实际可操作性,设计的基本要求是表述简洁明确,设计成果具备切实可行性,因此顶层设计成果应是可实施、可操作的。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政务和技术方面的众多要素,因而更加需要开展顶层设计,对这些要素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以保证电子政务系统健康有序运作。我国对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研究刚刚起步,对什么是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在认识上还不统一、不到位。结合我国国情及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所谓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就是关于国家、某个地区、行业或者部门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或总体框架的详细设计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有效组合运行的动力机制和发展机制的模型化设定,以保证电子政务系统功能相互协调,结构基本一致,资源互相共享,标准基本统一[2]。

这一定义的具体含义包括:

•设计对象的多样化。顶层指的是概念层级上的顶层,是自高端开始对全局进行总体设计,而非在设计对象上是顶层,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设计对象就不限于国家层面,还包括对省、市、区县甚至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进行顶层设计。

•从顶层、整体的高度去看待和分析电子政务发展的问题,这就需要跳出局部环境、局部利益的约束和限制。

•所包含的要素内容非常全面。顶层设计不仅要考虑政务层面的内容,如行政管理体制、政府职能及其具体业务类型之间的关系,还应考虑网络建设、安全管理、信息资源建设等诸多技术层面的内容;不仅要考虑设计对象自身的构成要素和体系结构,还应考虑设计对象的外部环境影响。例如一个部门的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不仅要考虑部门内各种要素之间的运作关系,还应考虑该部门在政府纵向层面和横向层面上的相互协调。

•顶层设计的重点在于建立各要素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对于我国的电子政务来说,需要探讨如何推动各部门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如何确保工作流程、信息系统、数据以及相应技术之间的深度融合。目前,我国还缺乏指导电子政务从政务使命、绩效目标、业务规划到技术实现的规范的顶层设计体系,加快顶层设计的研究和探索工作十分迫切。

2EA的基本认识

EA被普遍译为“企业架构”、“实体总体架构”、“总体结构”,是近年来国际上普遍采用的IT规划、管理和复杂系统设计与实施方面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在欧美发达国家,EA已经广泛应用于大中型企业、政府、军事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中。

2.1EA的概念及定义

EA的历史源于1987年,当时任职于IBM的约翰•扎克曼(JohnZachman)在IBM的内部期刊上发表了题为《信息系统架构框架》的文章,提出了“信息系统架构框架”(即Zachman框架),被认为是EA领域的开创性工作,Zachman本人也被公认为EA理论的开拓者。1997年,经过10年的完善和改进,Zachman又在原有基础上提出了更完整的框架,并最终确定为“企业架构框架”(frameworkforenterprisearchitecture,又称为Zachman框架)。最初Zachman提出的EA概念主要是针对企业的信息化规划和设计。随后,在其基础上,各类EA框架理论和方法不断涌现,EA的应用范围也迅速从企业扩大到政府机构、军事部门和其他组织。此时的“enterprise”一词就不仅仅指企业,而是引申为一个有着共同目标的组织的集合,可以是政府或政府的一个部门、一个完整的公司或企业、一个公司或企业的子公司、一个单一的大型业务或技术部门,甚至可以是一个由具有共同性质但地域上分散的实体连接起来的组织。因此,笔者认为在不同应用领域中对EA的翻译应是不同的。在企业领域,EA可以直译为“企业架构”,但在政府信息化建设中,EA被称为“政府总体架构”更为合适。政府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而EA体现了整体和全局的规划和设计思想,因此采用“总体架构”更能体现EA之于政府的价值。目前,对EA概念还未形成一致公认的定义,较为典型的定义有:①Zachman的定义:“EA是构成组织的所有关键元素和关系的综合描述。企业架构框架(EAF)是一个描述EA方法的蓝图”[3]。②美国管理和预算办公室(OMB)颁布的A-130公告中的定义:EA是业务和管理流程与信息技术之间当前和将来关系的清晰描述和记录[4]。③开放群组(OpenGroup)的定义:EA是关于理解所有构成企业的不同企业元素,以及这些元素怎样相互关联[5]的方法和工具。④美塔集团(MetaGroup)的定义:EA是一个系统过程,它表达了企业的关键业务、信息、应用和技术战略以及它们对业务功能和流程的影响。关于信息技术怎样以及应该如何在企业内实施,EA提供了一个一致、整体的视角,以使它与业务和市场战略一致[6]。笔者认为EA是指从组织全局的角度将组织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信息资源、信息系统、信息化技术创造性地融合起来,系统考虑与信息化相关的业务、信息、应用和技术及其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与组织的使命和战略目标相结合,从而指导信息化工作。

2.2EA的定位及核心特征

传统的信息化建设通常是根据组织的使命和战略目标来制定IT规划,但由于使命和战略目标非常宏观,很难具体指导IT规划,因而往往造成分散建设、重复投资甚至是无效项目的产生。EA强调在对业务战略和流程理解的基础上,描绘出一个未来组织信息化中业务、信息、应用和技术互动的蓝图,它是组织的战略与IT规划之间的桥梁(见图1)。“蓝图”的设计是EA的核心,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对多个方面的综合考虑。为此,人们开发出各种EA框架理论用于系统地指导蓝图设计和实施过程。目前影响较大且使用较广泛的EA框架和方法主要有Zachman框架、TOGAF框架、FEAF框架、DoDAF框架等。详细介绍EA框架和方法的文章很多,本文不再赘述。但值得强调的是,以上框架之所以被称为EA框架,主要是因为他们具有三个共同特性:一是强调架构的设计是基于组织的目标和战略;二是总体架构的组成均包含业务和技术两个层面,即均包含对业务流程、信息、应用系统、技术的描述和综合考虑,要素全面且构成有机的整体;三是架构设计的原理是从现状向目标的转换过程,在这个转换过程中设计、规划出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路径和解决方案,可实施性很强。

3EA在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中的成功应用———美国FEA

谈及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就不得不提到美国的FEA。FEA即联邦政府总体架构(FederalEnterpriseArchitecture),被广泛认为是美国联邦政府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亦被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参考和借鉴。FEA是在EA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成功案例。

3.1FEA的源起与发展

美国在实施电子政务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如重复投资、重复建设、信息孤岛、效益低下等问题。美国国会决策者们一直都在关心联邦政府运作可能产生的低效率和无效能,特别是当其涉及到每年700亿的电子政务投资决策时[7]。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克林格-科恩(Clinger-Cohen)法案(又称信息技术管理改革法案)。法案要求各个机构开发和维护信息技术架构从而使得政府内部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够带来更多收益。为此,在早期EA理论的基础上,1999年9月美国联邦首席信息官委员会了《联邦政府总体架构框架》(FederalEnterpriseArchitectureFramework,FEAF),旨在为联邦机构提供一个架构的基础性结构,促进联邦政府各部门和其他政府实体之间的信息共享、互操作以及通用业务过程的共享开发。FEAF是一个概念化的框架(见图2),说明了架构组件的整体结构和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开发和维护FEA,但却没有包含具体的架构内容。为使FEAF能够更具体地指导联邦政府的电子政务投资和互操作,2002年OMB启动了“联邦政府总体架构”(FEA)项目,并为此成立了项目管理办公室(FEAPMO)。自2002年项目启动开始,FEAPMO相继开发出五大参考模型、一系列实施指南和管理工具。经过10多年的发展,FEA已经成为联邦政府在各机构中间发现差距、共享、合作和复用机会的重要工具,成为顶层统筹规划电子政务建设的有效方法,在美国电子政务集中统一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2FEA的顶层管理思路

FEA的顶层管理思路概括为自顶向下的设计和自下而上的匹配。自顶向下的设计,就是OMB站在联邦政府战略全局的角度,运用EA的设计思路提出FEA参考模型,作为通用的业务、绩效、技术的定义和结构,并通过一系列指南指导各机构的架构开发和IT规划工作。自下而上的匹配,就是各联邦机构在开展自身的EA工作时,需要确保机构架构与FEA参考模型之间的匹配,并且提出的每一项IT投资规划均需要实现与FEA参考模型的映射,从而确保顶层的设计能够转化为各机构的具体目标和项目建设。

3.2.1FEA的顶层架构

参考模型是FEA的核心,分别从绩效、业务、服务、数据、技术5个角度勾画出5个详细的模型,作为联邦政府的顶层架构。这个顶层架构是以绩效为导向、以业务为驱动而设计的,各模型之间的关系见图3。简单说来,5个参考模型中,绩效参考模型是政府业务目标的导向,位于最顶层,提供了一套绩效评估的标准框架。业务参考模型是电子政务“电子化”过程的驱动,从政府职能视角(而非机构视角)提出一种旨在促进联邦政府业务线的框架,避免机构业务之间相互孤立,便于机构发现相互协作的机会。FEA业务参考模型共包含4个业务域、39条业务线和153个子功能,是对联邦政府所有业务的系统梳理和分析。服务构件参考模型用于建立业务参考模型和技术参考模型之间的映射关系,提供了电子政务服务域横向业务线共有或常用的功能模块,便于实现部分业务的重用,共包含用户服务、业务流程自动化服务、业务管理服务、数字资产管理、业务分析服务、内勤服务和支撑七大领域的通用构件。数据是由业务过程产生的,因此数据参考模型与业务参考模型紧密结合,提供一系列标准规范,旨在实现数据的跨机构识别和共享。FEA参考模型自2002年以来,不断调整更新,并年年用于联邦政府电子政务项目的预算管理过程。

3.2.2FEA的实施管理

FEA的精髓并非体现在其参考模型中,而是其动态地实施管理。为发挥参考模型在统筹指导各联邦机构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作用,2007年11月,FEAPMO《联邦政府总体架构实践指南》,指南中为各机构开展自身的EA工作以及与参考模型的匹配提供了标准的流程。同时,为确保FEA方法的有效执行,达到顶层管理的目的,OMB不断强化和完善以下工作:•开展定期汇报和评估工作。为了解各联邦机构的EA开发和利用情况,促使各机构利用EA驱动绩效改进,OMB要求各机构每季度都要向其提交分块报告和机构EA自评估报告。这些报告既作为评估机构EA工作成熟度的依据,又是OMB后期审查IT投资项目的基础。在定期汇报的基础上,OMB每年都会组织开展EA评估工作,并为此颁布当年的评估框架———总体架构评估框架(EAAF),确定当年的评估内容、指标和评分标准。

•提出跨机构协作项目。为进一步促进跨机构协作,OMB于2006年6月开发了《联邦转换框架》。联邦转换框架是一个跨机构电子政务行动的目录,所列行动既包含了由OMB早先发起的电子政务行动和业务线行动,又包含了其他一些政府范围内的跨机构协作项目。该目录每年更新并与总体架构评估框架一起,用以确保各机构的EA与跨机构行动保持一致,并更好地指导电子政务投资的决策。跨机构协作项目的定期有力地促进了联邦政府内部的业务协同和互操作,避免了重复建设和分散化建设。

•统筹管理各机构的投资项目。近些年随着美国联邦政府对IT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OMB对这些投资的监督工作也在不断改进。2006年6月,OMB对其通告A-11《预算的准备、提交与执行》进行了修订,要求联邦各部门和机构都应向OMB证明其电子政务投资符合FEA标准和指南,以便于他们获得投资审批。这表明,美国联邦政府已经将FEA与电子政务投资控制紧密结合,借助FEA的整体性规划来统筹管理各机构的电子政务投资项目。FEA从顶层和全局的高度将所有联邦机构纳入一个单一、通用的架构之下,促使政府从机构分割走向跨机构的协同工作,从而避免重复性投资并改进政府在信息化条件下运作的绩效。FEA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EA在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

4应用EA开展我国电子政务顶层设计

EA作为将组织战略目标映射到IT总体目标的蓝图设计,现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广泛使用的IT规划和电子政务总体架构设计方法。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是一个中国化的概念,目前还较多停留在理念层面,缺乏方法支撑。

4.1EA之于我国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价值

4.1.1EA能够确保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顶层”性

“顶层”是强调全局和整体,强调设计过程和设计成果要有战略高度。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框架主要是根据目标和任务而设计制订的,在规划与工程项目之间缺少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层次———顶层设计工作,从而造成电子政务项目与政府使命及目标之间缺乏清晰连接,跨机构的合作项目也缺乏发现和发起的机制。因此,开展顶层设计的直接目的就是要从顶层和全局的角度对电子政务工程项目进行有效整合和跨部门协调。EA是一个自顶向下、业务战略驱动的过程,它从组织的使命和战略高度系统地考虑业务、信息、应用系统和技术,构建业务、信息、系统和技术相互融合、彼此互动的总体架构。顶层设计中采用EA可以确保设计的“顶层”特性,同时确保将与电子政务紧密相关的业务、信息、技术等要素全面、有机地予以考虑。

4.1.2EA能够为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提供一种通用框架和共同语言

在我国,电子政务是一个包含了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六大系统在内的大系统,不管是国家电子政务顶层设计,还是省、市、县的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抑或是某个纵向行业的电子政务顶层设计,都将面对极其复杂的条块关系,涉及众多部门和机构。EA是设计和开发大型复杂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它自顶向下将系统内的各个对象和要素纳入统一的框架之内,便于达成共识,也便于建立跨机构合作项目的发现和发起机制。我国电子政务是个条块交错复杂的大系统,各个条和块的顶层设计既要确保其内部对象和要素的统筹协调,又要确保条与条的顶层设计之间、块与块的顶层设计之间、条与块的顶层设计之间的协调和相通性,因此我国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更加需要EA提供通用的框架和用于描述业务、信息、技术的共同语言。

4.1.3EA能够确保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成果的落地实施

顶层设计不仅仅强调“顶层”的战略高度,也强调“设计”的清晰和可实施性。既有高度又要能落地实施,这是顶层设计的精髓。EA不仅仅有目标架构的设计方法,更强调从现状到目标架构的实施路径安排或IT路线图设定。在国外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中,EA往往将电子政务的发展战略转化为具体的工程项目规划。因此,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成果的有效应用亦需要EA实施方法的指导。

4.2基于EA开展我国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初步思考

借鉴EA的基本理论和设计理念,同时结合我国国情,笔者提出当前我国开展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基本路径以及需要后续深入研究的一些重要问题。

4.2.1开展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基本路径

首先,国家尽快提出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基本框架结构。这个框架包含了顶层设计应该考虑的几大要素,作为国家自顶向下的参考模型统一指导和约束各地方和行业的顶层设计。基于EA的四大核心架构(业务架构、信息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笔者认为这个基本框架结构应包含管理体制架构、绩效架构、业务架构、信息架构和技术架构。其中,管理体制架构是整个电子政务有效运行的保障,绩效架构是电子政务的发展导向,业务架构是电子政务内部协同与整合的驱动,信息架构是电子政务内部资源共享和对外服务的基础,技术架构是电子政务目标实现的技术支撑,各个架构相互配合构成统一整体。由于各地、各行业电子政务建设存在各自的特殊性,因此这个基本框架重在提供一种设计思路。内容较为宏观才具有全国指导性。其次,依据基本框架分层开展顶层架构设计,即将顶层设计工作分成中央和省、地市和区县两个大的层次来开展。中央统筹中央本级各部门和省级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工作,各省统筹本省各政务部门和下辖各地市、区县的顶层设计工作。这样,既能够确保顶层设计工作的上下一致,又有效缓解了“条强块弱”的矛盾。再次,顶层架构成果动态应用与实施。采用EA从现状向目标的转换方法,各地方基于自己的顶层架构,首先选择几个重点领域和社会问题进行顶层设计成果的应用探索,例如通过业务架构中业务条线的组合,发现并规划需跨机构的拟建项目和需整合的已建、在建项目,通过信息架构规范信息的开发、利用、共享要求,通过绩效架构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价值导向。随后,基于个别领域的应用经验逐步推及至全面应用。顶层架构成果的应用重在探索一种动态的运行机制,能够针对不同时期的政务目标和社会问题动态地组合电子政务系统内的各类要素,特别是通过业务条线的组合来规划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项目。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5

关键词:框架结构;地坪拉梁;抗倒塌能力;承载力调整

Abstract: In the design of frame structure, floor beam should be built into the model of integral calculation in great disput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eismic damage investigation showed that the frame structure of bottom columns on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collapse has played a key role, frame structure of bottom column bearing capacity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current version of PKPM does not support frame structure modification of block fixed end where the layer number, model built into the floor after the formation of a layer of the pull beam calculation, by default as the fixed end where the layer on the column moment value is adjusted, the often destroyed parts of the column bearing capacity without adjustment; in the current stage, floor beam should not be built into the whole model calculation.

Key words: frame structure; floor beam; collapse resistant capacity; capacity adjustment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前言

框架结构设计中,通常在建筑地坪处设置纵横向拉梁(以下简称地坪拉梁)。设置地坪拉梁,即起到了调节基础不均匀沉降的作用,同时也承担建筑一层墙体的竖向荷载,防止出现因施工时基坑回填土质量难以控制,压实系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引起的一层墙体沉降裂缝的问题。

采用PKPM设计软件计算框架结构时,地坪拉梁是否应该建入模型整体计算在结构设计人员中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为此,本文基于现行版本的PKPM计算软件(10版2011年3月28日),以整体模型中将地坪拉梁建入与不建入所带来不同的计算结果为线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框架结构计算时是否应将地坪拉梁带入整体模型。

2 地坪拉梁的作用

尽管框架结构设计图纸中对基坑回填土及房心土有压实系数不小于0.94的要求,但在实际工程中,业主、监理及施工单位往往对主体结构的质量都很重视,却常常忽视回填土的压实质量,建筑一层的隔墙砌筑后不久便会出现明显的沉降裂缝,个别工程中出现的裂缝还很严重,常因此造成返工,即耽搁了工期又浪费了材料。

因此,设计中在建筑地坪处(通常梁顶标高-0.100)设置地坪拉梁以承托建筑一层的墙体荷载,有效的防止了墙体的沉降裂缝。

框架结构的一层柱底从基础顶面算起,计算高度比上一层要高很多,往往造成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建筑一层形成薄弱层。设置地坪拉梁后,将原计算一层(基础顶面~一层顶)分隔成两个计算层,即计算一层(基础顶面~地坪拉梁顶)和计算二层(地坪拉梁顶~一层顶),可以消除因计算一层高度太大而引起的侧向刚度不规则的问题。

3 模型中建入地坪拉梁的影响分析

由于框架柱中存在轴压力,即使在采取必要的抗震构造措施后,其延性能力通常仍比框架梁偏小;加之框架柱是结构中的重要竖向承重构件,对防止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整体或局部倒塌起关键作用,故在抗震设计中通常均需采取“强柱弱梁,底层柱更强”的措施,即人为增大柱截面的抗弯能力,以减少柱端形成塑性铰的可能性【3】。比较合理的结构体系应为下部结构刚度大,上部结构刚度逐渐减小。因此,框架结构的底层柱对于整个结构的抗倒塌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震害调查表明,框架结构的底层柱出现了严重破坏,而上部结构却破坏很小甚至完好,本该是强柱弱梁却呈现了强梁弱柱的破坏,造成了相当的人员伤亡。图1【1】为映秀镇某三层框架,地震中该建筑一层完全坍塌,

图1映秀镇某三层框架

图2某框架结构底层柱发生破坏

仅存上部两层。图2【2】为某框架结构底层柱发生严重破坏倾斜。这些调查表明框架结构的底层柱在地震时更容易发生破坏,更应该加强其承载力,计算嵌固端所在层即底层的柱下端过早出现塑性屈服,将影响整个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

为此,《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6.2.3条规定:一、二、三、四级框架结构的底层,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7、1.5、1.3、1.2,底层柱纵向钢筋应按上下端的不利情况配置【3】。

如图3所示,框架结构计算时建入地坪拉梁,基础顶面~地坪拉梁顶形成计算一层,建筑一层变为计算二层,即地坪拉梁顶~建筑一层顶。而现行版本PKPM程序在计算时会自动对底层柱即嵌固端所在层按《抗规》6.2.3条对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分别乘以相应增大系数,程序默认计算一层为嵌固端所在层,尚不支持框架结构修改嵌固端所在层号。根据上述震害调查,框架结构的底层柱破坏发生在嵌固端至建筑一层顶之间,发生在基础顶面~地拉梁顶之间的破坏鲜有报道。因此,建入地坪拉梁后,程序的计算结果与规范规定的调整目的不一致。

图3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基于以上论述,本文认为现阶段框架结构设计时地坪拉梁不应带入整体模型计算。

4 地坪拉梁的的计算方法

地坪拉梁不建入整体模型中,其配筋计算可取拉梁所拉结的柱子中轴力较大者的1/10,作为拉梁轴心受拉的拉力,进行承载力的计算;以拉梁平衡柱底弯矩,柱基础按中心受压考虑。当相邻两跨跨度相等时,拉梁弯矩在中支座可取柱底弯矩的一半,在边支座侧取柱底弯矩。拉梁正弯矩钢筋全部拉通,负弯矩钢筋1/2拉通。并且拉梁的构造应满足抗震要求。如拉梁承托隔墙、楼梯或其他竖向荷载,则应将竖向荷载所产生的拉梁内力与上述计算所得内力组合计算。拉梁截面宽度可取L/35~L/20,高度可取L/20~L/12。如不考虑拉梁平衡柱底弯矩,配筋应上下相同,总量不少于414,箍筋不少于6@200,拉梁截面取下限。【4】

如果因建筑一层计算高度太大出现侧向刚度薄弱层,可采用基础短柱调整嵌固端标高来减小一层计算高度。基础短柱的构造做法参见《11G101-3》67、68页。

5 结论

本文简要介绍了地坪拉梁的作用,通过理论分析及震害调查表明框架结构的底层柱对整体结构的抗倒塌起到关键作用,框架结构底层柱(嵌固端~建筑一层顶)的承载能力应适当加强。

模型中建入地坪拉梁后形成计算一层(嵌固端~地坪拉梁顶),被程序默认为嵌固端所在层对柱弯矩值进行调整,而对常发生破坏部位的柱承载力却未调整,现行版本PKPM程序不支持框架结构修改嵌固端所在层号。因此,本文认为现阶段地坪拉梁不应建入整体模型计算。

6 展望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3.6.6条规定,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抗震分析,计算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简化计算与处理,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框架结构如需要设置地坪拉梁,计算时本应将地坪拉梁建入模型。现阶段不建议建入模型计算的原因在于程序不完善,希望程序升级后能解决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叶列平,陆新征,赵世春,李易.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研究——汶川地震极震区几个框架结构震害案例分析.建筑结构学报.2009,30(6)

李宏男,肖诗云,霍林生.汶川地震震害调查与启示。建筑结构学报.2008,29(4)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6

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在浪尖上,他们的声音都是在浪尖上时发出的。他们都曾阐述过自己对产业、对企业的预测、远见、理念以及管理方法,而这些言论在今天看来就成为了构建企业的 “顶层设计”。

但是历史反复证明,很少有人可以预先对企业进行成功的“顶层设计”。即使是那些所谓成功的“顶层设计”,在后来也没有成为大众推崇的典范或者榜样,因为那些都是在过去传统的管理和思考方式基础上设计出来的,没有迎合当今市场变化的需要。那为什么人们仍一直在讨论“顶层设计”呢?尽管我们无法设计一套永远正确的顶层设计,但正是因为“顶层设计”在不断自我完善和变化,促进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在企业筑造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价值。 企业顶层设计的可能

我曾经和许多成功企业家一起奋斗,从在北海道创业到在东京上市,直至上市后的拼搏,以及退休后的十年各种各样的经历,我历经了日本企业从泡沫经济到老龄化的过程,也经历了中国从一贫如洗的上个时代到世界经济规模第二的今天。

在这样翻天覆地的环境变化里,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能够生存下去的企业确实不多,而能够不断发展和持续繁荣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观察那些盛极一时却轰然倒下的企业和不断发展壮大的企业之间的不同,我发现前者往往是些过于强调理念和设计的企业,而后者往往只是一些善于适应社会变化,善于“见风使舵”的企业。

但是,无论一个企业如何善于变化,引导变化的永远是企业家。而当一个企业家离开那个企业时,那个企业实际上就变成了另一个企业,所以一个永远成功地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企业在理论上是不存在的。

在我看来,企业的“顶层设计”只有两件事情,一是“做什么”,二是“谁来做”。做什么就是企业如何转移主营业务,它包括转移业务内容,也包括转移市场范围。佳能从影像设备转到复印机和打印机也同样成功,但如何再成功转移却是未知数。索尼一直扔不下电视机和电脑业务,硬着头皮和韩国以及中国企业竞争,这就注定它早晚要被“电死”。

而富士胶卷早就徒有其名。它的主业务早就转移到医疗和健康产业,其获利能力也早就超过以胶卷为主业的时代,而美国的柯达却破产了。软银的英文名是SOFTBANK,孙正义创业时的主业是软件商,他设计的“软件的百货店”,要什么有什么,所以叫“软件银行”。

但是,孙正义不久就把主业改到网络投资上,对美国雅虎和中国阿里巴巴的投资,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尽管网络投资有几笔神话般的成功,但是,无数的失败投资拖累了软银财务。孙正义迅速发现经营里的风险,又迅速将主业转移到通讯领域。这就是巨人“软银”的形成过程。

尽管有很多人为孙正义著书立传,但他本人却很少在媒体谈论其经营理念和企业设计。和其他日本著名企业家相比,孙正义很少在媒体发表这样那样的理念和设计。人们知道比尔・盖茨很少谈论企业设计。但是,后来连盖茨本人也承认自己对网络的认识不足,导致了微软的败落。其实这应该归于盖茨对企业“顶层的设计”的失败,也就是决定“做什么”的失败。

因此在谈论企业顶层设计时,我们必须坦率地承认,顶层设计不是企业成功发展的充分条件,也没有哪一个企业能够永远成功地设计顶层。但是,任何一个企业都离不开顶层设计,这是必要条件。不过顶层设计并非万能药,它只能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我们要认识到顶层设计的局限,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才有谈论“企业顶层设计”的可能。 最好的设计是变化

“做什么”和“谁来做”构成了企业顶层设计的主体,推动了企业的发展、转型。但对一个企业来说“做什么”是可控的,而谁来做几乎不是企业可以控制的因素。上面提到,比尔・盖茨成为微软的创始人是不可控的,因为当时的微软就是盖茨,没有别人可以代替。

我们都知道一个非常著名的企业,它几乎不存在企业设计。因为“做什么”从来不变,而由“谁来做”也从来不变,这个公司就是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这个公司的领军人就是沃伦・巴菲特。

另外还有一家非常优秀的企业,它几十年一直只生产一件东西,领导人也一直是创业家族,它就是丰田汽车公司,它今天的CEO就叫丰田。

巴菲特和丰田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不出书,也不宣扬自己的顶层设计,我甚至怀疑他们是否有所谓的顶层设计。

我曾问过前任丰田汽车CEO“什么是丰田汽车最重要的诀窍”,他回答不知道,并且希望局外人帮他们整理一下,以供他们参考。我想他绝对不是在推托,而是确实不存在所谓的丰田之路和丰田设计。正是因为他们没有所谓的丰田之路和丰田设计,他们的领导人才敢于打破前任CEO的决策,做出适应于当时情况的自己的决定。

在丰田汽车的发展史上,有两件事起决定因素。一是20世纪50年代的破产危机,它促成了后来人们谈论的丰田生产方式。实际上那不是丰田人想出来的办法,而是来监管财务和库存的银行提出来的。

另一个事件是国际化,那是著名的美日“广场协议”的结果,在美国的压迫下,日本不得不允许日元大幅升值,逼得日本汽车厂家不得不到美国进行就地生产。这个被逼出来的“走出去”,使丰田汽车成为今天的样子。

这个结果不是丰田顶层设计的结果,因为这个过程不可能存在于丰田设计的环境中。尽管有很多企业面临和丰田汽车同样的困境和机遇,但它们却没有成为丰田汽车。其命运区别绝对不在于“顶层设计”的好坏,而在于企业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在反复修正甚至否认自己的“顶层设计”过程中不断进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