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承教育论文范例6篇

师承教育论文

师承教育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师承教育是中医传统培养人才的重要形式,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进一步了解师承教育现状,我们对部级名老中医及其学术继承人和相关医疗工作者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研究,希望通过研究分析为《中医药临床人才师承制培养立法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和建议。

师承教育是中医传统培养人才的重要形式,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师承名师,学习老一辈中医学家独特的经验和诊疗技巧,通过朝夕临诊,耳濡目染,口授心传,个别指导,逐步缩短成才周期。古往今来,师承教育培养出一批批中医大师。随着学院教育的蓬勃发展和中医大师的相继去世,中医人才出现了危机。为了提高培养中医人才质量和水平,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相关措施,如启动对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抢救、《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核考试办法》等。1990年经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决定为全国500名著名专家配备学术继承人。为了进一步了解师承教育现状,我们对部级名老中医及其学术主要继承人和相关医疗工作者等进行了跟踪调查。

1调查情况

1. 1调查对象及内容

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四批部级名老中医为对象,调查名老中医本人及所带学术团队的基本情况。第二,以部级名老中医所带高徒为对象,调查其师承基本情况(包括经过高徒培养,成为部级名老中医)。第三,以当地评选的省级名中医为调查对象,调查其接受教育的基本情况。第四,以有师承学员(或名老中医所带高徒)工作的医院管理者为对象,调查管理者对其岗位的评价以及对师承工作的建议。第五,以毕业于医类院校并工作五年以上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从业人员为对象,调查其从业的一些基本情况及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98份,收回498份,有效率100%。其中国家名老中医20人;名老中医高徒78人,省级名医48人,中医医疗机构管理人员30人,中医医疗机构医疗工作人员322人。

1. 2调查方式

本调查采用了资料查询与整理、问卷调查、座谈会、访谈等形式。

2结果与分析

2. 1国家名老中医对师承教育的认识与建议

调查发现,院校教育是现在新成长起来的名中医的主要受教育方式,但师承教育对他们成长影响较大。在对20名部级名老中医的调查中发现,选择影响较大的受教育方式中,院校教育占80%,师承教育占85%。结合他们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他们的初学中医的形式95%是院校教育,但是,他们中85%都有过跟师经历。可见,在院校教育的冲击下,师承教育依然是名医成才的重要途径。此外名老中医认为培养真正的中医人才需要采用的主要的教育方式是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二者的结合是最适合中医药发展需要的教育方式。

在座谈会和个别访谈中,名医都一致认可师承教育,认为师承教育对继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有重要的意义。刘柏龄教授通过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带徒的事例说明师承教育在中医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杨宗孟教授认为这种培养方式应该继续下去,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师承教育可以早临床、早实践,避免了重理论轻实践院校教育弊端。中医药临床人才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习。中医院校毕业的学生,往往出现有较高的医学理论,但临床机会少,缺乏实践经验。师承教育通过跟师临诊,提前接触临床,把理论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领会和掌握。

2. 2名老中医高徒时师承教育的认识与建议

在对78名部级名老中医高徒的调查中发现,他们认为师承教育最好模式是“一带一”。最佳时间是从院校毕业后从事段时间临床再进行师承教育。师承教育是‘对一的传承,这样有利于完整地收集名师临床经验。在问及“您认为师承教育最好的模式”时,66.67%受试者选择“一带一”,可见高徒都希望能完整地继承老师的学术思想。但这种“师徒授受,独立传承”的模式将导致新的情况,即可对继承名老中医经验和学术思想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存在局限,不利于学术交流和融合。在座谈时也有人提出类似的问题,所以与院校教育的结合和跟师时机也是师承制有效开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在问及“您认为师承教育入师学习的最佳时间”时,有53. 85%受试者选择了“院校毕业从事一段时间临床”。

在对民间师承的认可方面,有53. 85%的高徒对师承范围的理解是“不仅局限在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应该普遍实行师承教育,包括民间中医师承”。民间存在一大批优秀中医人才,而民间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是师承。如果没有很好地继承,对中医的发展是很大的损失。据邓铁涛在2003年香山科学会议上保守估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全国有5万个民间的真正中医师虽然行医已经十多年二十年,但也不能再开业坐诊看病。几千年中,中医的传承教育模式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中医人才,如20世纪初我国就有中医80万人,远远超过现在以院校教育为主培养的27万中医师人数”。

2. 3省级名老中医对师承教育的认识与建议

省级名中医共调查了48人,他们都是在工作岗位上,年龄集中在50岁到70岁之间,是在文革前后经历院校教育,有较高的学历,也是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下的成功典范。中医师承教育,应该遵守立足临床、精熟经典、名师指点、教研相长等中医成才特有规律的原则,在学习名师具体诊疗经验的同时,还要继承名师运用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学术思想与学术作风。这些观点得了省名医的认同,在问及“您认为师承教育的最好方式”时,57. 14%的省名中医选择随师临床,21. 43%的选择“研习经典”。可见临床磨练与经典研修的配套与互动是师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同样体现着中医的继承。 完善的实施规范是师承教育的重要保障。在调查“您认为目前师承教育需要完善的是什么”时,有78. 57%的省名医选择“实施规范”。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个好的机制和制度保障,师承教育容易走向形式化。在座谈中一些人提出新型的中医师承应该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中医辨证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为宗旨,坚持理论和实践能力双重考核标准,增强他们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促使他们有能力从个别病案的诊疗思维和效果中总结经验和方法。

2. 4中医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对师承教育的评价

我们对中医医疗机构中有经过高徒培养的中医师的10家医院进行了调查,共调查了30个管理者,包括院长、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和医务科长。此调查主要围绕对比的方式展开。调查显示,经过师承教育的人员,其科研能力、门诊量都与没有相关经历的人有提高,与其中本人未经过师承教育之前有提高,知识结构也更为合理。同时,师承教育提高的不仅是医疗技能,还有师承者的整体文化水平。如人文底蕴和医德医风,人文底蕴是指具有深厚的中国古代哲学、文学、易学、天文历法、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促进了他们的“悟性”,跟师的耳濡目染,也不断提高了他们的人文底蕴,并且逐步形成了医家德高的风范。人文底蕴和医德医风在调查数据中都显示有明显提高。

2. 5中医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对中医师承教育的认识

此次调查选取66家二甲级以上中医院,共发放调查问卷322份,内容分成对中医学的认识、中医临床状态和师承教育三个部分。在“什么是中医特色”的三个问题中,对特色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少部分认同”或“不认同”的占14. 29 %,对特色是辨证论治“少部分认同”或“不认同”的占8.28%,说明在中医从业人员中,还有一部分人是在不信任中医的前提下从事中医的。邓铁涛说,要继承和发展中医,就一定要培养“铁杆中医”,即立足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基础上,既善于继承又勇于创新的人才。

在有关中医临床状态的调查中显示,西医的诊断方法、临床用药在中医从业人员的临床中占有着一定的比例。对在临床诊治疾病时,是否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治疗,是否按中医辨证思维处方用药,是否用实验室检测结果代替中医四诊,是否先西药后中药治疗,是否只用西药方法治疗或只用中医方法治疗,还是用中医和西医两种方法治疗等问题的调查中,结果显示,对问题的回答比较分散。对西医诊疗的部分依赖,反应出部分中医从业人员对中医学临床技能上的不足。

在有关教育方式的调查中,对“您认为按目前的中医教育体系培养的中医师合格吗”的回答,认为“完全合格”的占14. 29%。绝大部分合格占14. 29%,基本合格的占28. 57 %,少部分合格的占28. 57 %,根本不合格的占14. 29 %。说明作为已有5年医疗工作经历的中医临床人员,已从自身临床上的不足意识到与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方式有关系,并表现出对师承教育的期盼。在对“您认为哪种教育方式更适应当今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的回答中,有64. 29%选答了和师承教育有关的选项。

3基本结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1)师承教育是是培养高级中医临床型人才的重要形式,需完善师承机制与健全法制并重。

(2)师承教育是院校教育的重要补充,需师承教育与学院教育并举。

(3)师承教育是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到选择适当的从师时机和充足的跟师时间的有机结合。

师承教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民族音乐 文化 教育 相关性

在现阶段,我们可以看到流行音乐的盛行,青少年对流行音乐极其喜爱。相比之下,民族音乐的喜爱群体就有所局限。民族音乐是国家的文化财富,是文化遗产,必须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力度,使民族音乐发扬光大。笔者将对民族音乐教育以及文化和教育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

一、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有56个民族,纵观我国音乐的发展史,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语言环境、生态环境、生活习俗等因素的不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从而使我国的音乐资源变得绚丽多彩。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它是国家的文化遗产,在国家的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民族音乐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群众的日常生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例如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鲜明生动的反映了沂蒙山的风光特色和当地人们的生活,流传范围较广。

对民族音乐的教育就是对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继承,原始的民族音乐体现着人们的生活智慧,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些音乐为学校的音乐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加工整理,让民族音乐走进高校教育的课堂,使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通过高校的音乐教育不断地传承。

二、文化与教育的相关性

1、文化对教育所起的作用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智慧和精神财富的积淀,它体现着人们的生存智慧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把文化传承下去的最好手段就是教育。文化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教育中,因为有文化的存在,教育内容才显得丰富,教育的过程才显得充实。文化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文化背景不同,所借助的教育形式也不同。一定阶段的文化反映着特定阶段民族的语言、思维和观念形式,教育会在这种形势下表现出来。

2、教育对文化所起的作用

一定的文化需要借助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否则文化就没有传承的途径。对文化而言,教育是一种最好的传承形式,换句话说,教育是以文化传承的载体形式存在的。

教育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教育传承的范围广、人数多。在相同的时间内,如果选择几种载体对文化进行传承,无疑教育传承文化的效果是最好的。教育对文化传承的深度和广度是其他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因为有教育的存在,人类的文化才得以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3、文化与教育的相关性

就文化与教育的相关性来讲,文化为教育提供很好的素材,使得教育的内容和过程丰富多彩,教育的意义变得广泛而深远;教育成为传承文化的最好形式,能够使文化传承的更长远、更持久。

三、利用教育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

1、利用学校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学校是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接受正规教育效果最好的地方。学校的教育体系比较系统,课程设计相对完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效果较好。现阶段,我国学校的音乐教育所包含的民族音乐内容相对薄弱,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长期以来,学校的音乐教育一直忽视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缺乏了解。因此,学校必须采取措施,在音乐教育中加大民族音乐的内容,丰富民族音乐教学的手段,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例如一些比较欢快的民歌,教师可以把它编排成相对简单的舞蹈,教给学生练习,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很好的掌握住民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学习特点,选用适当的方式,让学生很好的掌握民族音乐文化。

2、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在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传承时,要注意选用适当的方法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借鉴其他地区比较成功的教学案例,从他们的教学中吸取经验,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取长补短,使学生的音乐素质有很大的提升。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师生关系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关键因素。师生关系平等、稳定,学生在课堂上愿意听老师讲课,会集中注意力,听课效果就会很明显。尤其是在民族音乐教育中,教师需要事先了解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所在,结合实际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这样就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此外,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课堂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学习民歌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唱歌,一起表演,一起做游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就会把老师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教师和学生从师生关系变成朋友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平等了,学生更乐意接受课堂的学习。

3、高等师范学校担当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任

高等师范学校能够为学校教育提供大量的师资,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应当承担重要责任。由于我们缺乏民族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结合起来的体系,也就缺乏熟悉、了解并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队伍。然而,现实情况是这样的,队伍并没有出现。针对民族音乐文化人才队伍培养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在高等师范院校对人才的培养上加大力度,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提高专业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相关教育部门也应该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力度,齐心协力,使高等师范学校能够担负起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任,把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结语:

在新世纪的教育改革潮流中,民族文化越来越引起各国教育领域的重视,寻求本土的文化资源成为各个国家的基本国策。为了更好的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要不断创新教育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校音乐教育的质量。传承中国民族的音乐文化,主要靠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因此,要加大改革的力度,深化改革的深度,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良性传承。

参考文献:

[1]于耀春. 浅析民族音乐文化对音乐教育的影响[J]. 音乐时空(理论版),2013(01)

师承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师承教育 中医药院校 院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077-02

一 师承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师承教育的概念范围,在中医教育领域有比较一致的看法。中医师承教育是以师承家传为主要形式,以跟师临证、口传心授、理论与实际密切配合、注重临床实践为主要特点的传统中医教育。师承教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中医思维方式、注重基本功的培养、长期临床跟师、强调医德培养等鲜明特点,有利于培养中医人才。在传统文化大一统的古代,中医师承教育是中国国学教育的主要形式。

在中医药文化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医师承教育有着门户观念重、教育规模小等缺点。随着院校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人们开始反思不应当全盘否定中医师承教育,应当避开缺点,发展师承教育的优点,将其引入院校教育工作中,配合院校教育模式,共同担负起培养中医药人才的责任。

二 中医药院校教育改善的主要方面

1.中医药院校学生中医素养有待提高

一方面,中医教育面临着被西医化的命运,中医课程所占比重偏低,不少学生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很高,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呈现不足。另一方面,缺乏临床实践经验。中医药院校学生由于长期接受以西方现代知识体系为基础的院校教育,因而缺乏学习中医知识应有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结构,同时也缺乏中医传统素养。这种现象的形成是由于学生学艺不精,对中医经典了解太少并且临床经验严重缺乏。面对严谨的医学,中医院校学生在就业时常感到力不从心。

2.中医专才的培养需进一步发展

发展中医药,人才是根本。从1956年第一所中医药院校建立至今,50多年来高等中医药教育培养了40余万名中医药专门人才。但是近年来著名中医的成长之路并不顺利。2010年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章琦表示现在全国著名中医不足500人。可见,中医专才的培养工作需要加强开展,中医药文化需要专业的人才进行传承和发展,老一代优秀中医的品格和经验也需要得到更好的传承。

3.中医药院校医德教育亟待加强

当前中医药院校医德教育环境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院校担负着培养合格中医药人才的重任。近年来,医德教育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而面对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的大学生和从业者,首先要加强医学生道德教育工作,转变中医药院校医学生的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对于加强医学院校的建设和医院道德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三 中医院校引入师承教育的建议

1.培养中医思维方式,建立中医信仰

中医的思维方式与现代人的差异较大,人们接受现代科学的教育形成了以严密逻辑步骤推导,即以形式逻辑为主的思维方式,而中医强调以辩证逻辑为主的思维方式。

在古代师承授受的方式有两种,即“亲炙”和“私淑”,“亲炙”是指耳提面授,得到老师的当面指教,“私淑”则是因为仰慕某人的医术,以其著作为师,在学术上继承该人的衣钵。这种师承教育方式有利于感召弟子迅速融入老师的学术思想里,形成学术信仰。因此,中医药院校适当运用师承教育方式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起对学术的兴趣,并从中获取中医信仰。

2.培养系统的中医药知识,基本功扎实

传统师承教育重视学习者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师承教育因此有“以文为先、医文兼通”的特点。传统师承教育注重中医典籍研读与背诵,认为只有背诵与研读一定量的基础知识才能达到活学活用。这种学习形式虽然枯燥,但对于医学人才的成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院校教育中应当借助师承教育对于中医典籍的重视,强化学生的中医药传统文化修养,锻炼好基本功。

3.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鼓励医学流派的发展

中医学的学科性质和认知方式有重体悟、重推理、重经验、重实践的特点。传统师承教育弟子跟随老师随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与所学典籍反复印证,丰富经验,提高技能。这种形式老师能清楚掌握学生的特长、兴趣和基本素质,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也易形成特点鲜明的医学流派,这对于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因此,中医类院校加强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并推动医学流派的长远发展对于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强调德艺双馨,注重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

古人认为,医乃小技,但技术性强,唯有被老师认定的具备“大慈恻隐之心”的人才有资格继承师业。唐代孙思邈指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并且有着立誓“普救含灵之苦”的高尚情操。明代医学家王绍隆在《医灯续焰》中提到:“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古代师承教育中,名师遴选弟子首要注重其品格,再观其悟性,注重培养德艺双馨的人才。挖掘师承教育中德育教育的优秀理论和实践经验将会为中医药院校德育教育工作提供养料。

5.精品小班式的教育模式培养中医专业人才

师承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师承教育 院校教育 融合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

在中医教育中,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已经形成了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具有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能够完成中医人才的规模化培养,但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却难以实现。师承教育强化学习中医经典,注重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但因学生师从个人,其知识结构会有所局限,且难以规模化地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中医人才。因此,如何遵循中医学科特点和发展规律,将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已成为各高等中医药院校探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师承教育的特点及局限性

(一)特点

在中医发展历程中,师承教育薪火相传,长盛不衰。带教老师在学生跟师过程中,通过口传心授将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经验等手把手传授给学生,学生则通过诵读经典及临证方式跟师学习。因此,其特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中医经典,秉承传统文化。中医经典反映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及学术思想的精髓,是奠定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经典著作,无论在传统或现代中医教育中都占有着重要地位。为夯实学生的中医理论基础知识,带教老师一般都会要求学生诵读《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中医经典著作。同时,“凡为医者,需略通古今”,师承教育要求学生对古今传统文化有充分的理解。

第二,注重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辩证思维。师承教育中,学生始终跟随带教老师,师徒互动,双方的主观能动性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学生有非常多的时间能够直接接触病患,在临床实践中培养辩证思维。

第三,良师因材施教,立足言传身教。“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师承教育中,带教老师会根据学生的特点与特长因材施教。

(二)局限性

尽管师承教育在中医人才培养中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第一,难以博采众长,全面发展。师承教育中,由于是跟师学习,存在学术保护的思想,一师之技、一家之言易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中医思维等有所局限。

第二,师承教育没有规范化的标准和统一的制度,所授内容及教学方式都以带教老师的个人喜好为主。

第三, 师承教育由于是跟师学习,难以规模化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中医人才,并且师承教育往往力量薄弱,教育发展资金较少,无法在教育规模及学术创新上有所扩大和突破。

二、院校教育的特点及局限性

(一)特点

随着北京中医药大学等一批高等中医院校的建立,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医人才培养逐渐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院校教育模式,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理念先进,形成了多层次的中医教育体系,采用统一的教材、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能够完成中医人才的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培养。

第二,课程设置规范,对接临床需求,具有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第三,博采众长,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师承教育不同,院校教育能够大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所学不局限于一师之技、一家之言,能发挥主观能动性,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学术方向进行深入学习。

(二)局限性

尽管院校教育在中医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第一,重理论、轻实践,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目标难以很好实现。

第二,由于采用统一的教材、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难以实现中医人才培养的个性化。

第三,院校教育的教学方式易使学生学习的目的从面向临床变成应付考试,学生机械化记忆医学知识,中医临床思维欠缺,忽视了中医原创思维的传承与发展,偏离了中医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三、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的几点实践

基于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各自的特点及存在的局限性,如何扬长避短,取其精华,相互融合,中医人已开始探究并付诸实践。在努力提高中医学专业院校教育质量的基础上,为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中医人才,我校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重经典、跟名师、早临床、多实践”的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着“教无类、学为先、重激励、育特长、促实践”的教育理念,学校成立了双惟实践班。为了探索高等中医学校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2008年起,学校每年从双惟实践班中选拔优秀的中医学专业学生进入中医摇篮班,以“读经典、跟名师、多临床”的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增加学生实践经验,提高学生临床水平。2012年,学校积极转变中医人才培养的观念,不断地创新中医人才培养的模式,在附属九江中医院的基础上成立了九江临床医学院,并在九江临床医学院设立了中医早临床班。早临床班的学生与其他普通的中医学生相比要早一年接触临床,并且早临床班实行“导师制”,为每一名学生配备一名临床导师指导临床学习。2014年启动了师承实习,以直接临床情境为平台,以临床案例为引导,以导师的口传心授和学生的体会感悟为主要学习方法,实现毕业实习与师承实习有机结合,强化学生中医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为了把师承教育更好地融入院校教育,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传承中医知识,学校组织举办了“中医大讲堂”活动,自2013年起聘请国医大师、部级名中医、省级名中医等知名专家学者做客“中医大讲堂”。如邀请部级名中医熊继柏主讲《中医经典学习与应用》、余天泰主讲《扶阳学派理论在杂病中的应用》、郑洪主讲《危机、生机与转机:百年中医之变》、何晓晖主讲《学内经、悟内经、用内经》、张小萍主讲《传承经验 发扬光大――我的中医成长之路》、熊周勇主讲《我的中医心路历程》、唐祖宣主讲《我的岐黄之路》等,巩固了学生的中医思想,在学生中营造了“信中医、学中医、懂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

遵循中医学科特点和发展规律,从基础教育中的“中医摇篮班”,到专业教育中的“九江早临床班”,再到实习教育中的“医学生师承实习”,近8年来,我校对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融合进行了分层探索,在院校教育中适度融合师承教育,积极探索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想融合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虽然仅仅只是尝试性开始,但我们相信在中医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下,这种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若应用推广开来,会获得教育模式的双向共赢。

四、结语

21世纪,中医面临严峻的挑战,但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的需求,目前,中医教育已从传统的以师承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向以院校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也正积极地探索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新格局。这种新格局在充分发挥院校教育标准化、规模化的人才培养优势的同时,又融入师承教育的重传统、重临床以及因材施教等特点,使二者扬长避短,相互融合。笔者认为,将师承教育融入院校教育之中,是培养高质量中医人才的有效途径;构建一套科学的、合理的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提高中医学教育水平,提高中医人才质量的有力方式。随着当代社会对中医的深入认识,中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传播。建立健全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现代视野,能够运用中医理论及技能解决临床问题的卓越中医人才。

【参考文献】

[1]马骥.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医教育,2009,28(04):1-3,9.

[2]周登峰,关玲.中医教育的思考――中医学的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的优势互补[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0):93-94.

[3]温茂兴.中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之比较[J].江苏中医药,2005,26(10):60-62.

师承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 教育传统 教育创新 批判 继承

现在,党中央提出了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未来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基础在教育创新。因此,教育创新不仅是当前的一个时髦话题,而且必将成为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然而,教育创新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其与教育传统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教育创新必须以教育传统为基础。我国教育传统有哪些今天仍然值得借鉴弘扬的优秀的东西?如何实现我国优秀教育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列宁当年曾说过:“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只有用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但我们不仅“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而且“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这些思想可以成为我们继承教育优秀传统,全面推进我国教育创新的方法论依据。

一、教育传统与教育创新的内涵

“传”和“统”最初并不是复合词,而是作为两个单词分开使用的。“传”的本义为“驿站”,意为“传递”、“承继”,也可理解为“传承下来的事物”;刘熙《释名》说:“传,传也,以传示后人也。”“统”,本义为“丝的头绪”,引申为“纲纪”、“准则”,亦即“世代相继的事物”,颜师古注《汉书》说:“统,继也。”“传统”作为合成词使用,大体最早见于《后汉书・东夷传》:“自汉武帝灭朝鲜,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南朝梁沈约在《立太子赦诏》中说:“王公卿士,咸以为树元立嫡,有邦所先,守器传统,于斯为重。”这里,“传统”的意思是指世代传承发展着的名物制度以及精神系统。在西方语义中,“tradition”(传统)一词源于拉丁文的“traditum”,意为从过去延续到现在的事物。综合东西方的理解,“传统”即那些历代因循沿袭下来的具有根本性的模型、模式、准则、精神的总和。

我国现代文化学者张立文认为,传统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传着、流变着的诸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另一文化学者朱维铮也说:“所谓传统”,就是“历代相传、至今不绝的某种根本性的东西”。美国学者希尔斯也在《论传统》中指出,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性想象的沉淀。综述之,传统包含五方面的涵义:一,指人类创造物;二,指贯通古今以至未来的某种流变着的根本性的东西;三,指经由历史沿袭传承下来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心理态势、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名物制度等“遗传因子”,以及由这些因素所构成的相对稳定、有机复合的整体结构;四,具有强大生命力,它有一个生长、发展、变化的过程;五,既体现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中,又体现在精神文化中,但更多的指精神文化方面的特质。这是因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从其本质上说,都是人类精神意识的物质化、制度化和行为化,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及外在表现形式[注:关于文化结构的划分,有物质和精神两分法和物质、制度、精神三分法之说。本人首次提出将其划分为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四层次的观点。

这即是说,传统是流动的、变化的、发展的、相对的,是肇始于过去、融透于现在、指向和影响未来的一种意识存在,是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并经历代沿传下来的根本性的模型、模式、准则、精神的总和。它既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更是未来的。因此,“传统”和“现代”的界限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跨越时空的。传统是由一个个现代所构成的,包含着现代并存在于现代之中;现代既是传统的延续,又构造着传统。传统与现代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每个时代、每个人都既在传统之中又在传统之外,既继承着传统又构建着传统。

根据对“传统”含义的理解,“教育传统”就是指人类教育在其长期的教育实践发展过程中形成、发展、积淀起来,经由历代因循沿传下来的那些对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产生强大而深远影响的根本性的教育的模型、模式、准则、精神的总体系统[注:必须指出,“教育传统”与“传统教育”是两个相互联系但有内涵不同的概念。传统教育属于过去,有着比较具体的客观指向,特指人类长期形成的已经定型的凝固的教育历史文化遗产;教育传统不仅属于过去,还属于现在,更属于未来,虽然具有一定确定性,但却存在无限发展的空间和丰富充实的内容,特指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至今仍然流动变化着的那些精神特质。 “中国教育传统”就是指中国教育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经由历代因循沿传下来的那些至今仍影响着教育的现在和未来发展的,根本性的模型、模式、准则、精神的总体系统。由于传统更多地是指精神文化方面的特质,“中国教育传统”特指在中国教育发生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至今仍在发展流变着的影响着中国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那些优秀的“中国教育精神特质”。所谓优秀教育传统,一般指那些反映教育规律,经过历史和实践双重检验的优秀的,至今仍具有指导和借鉴价值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文化、教育精神和教育品质。它们是传统教育的精华,必将对教育的未来发展产生强大而深远的影响。

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革故鼎新的变化发展过程。具体说,它是人们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发明出从未有过的新事物(或物质或精神或制度)的过程。教育创新[注: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实有别。我在《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1))、《知识经济与教育改革》(河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3))、《教育创新论》(邢台职技学院学报,2000,(3))、《教育创新三问》(现代大学教育,2004,(4))等文章中曾有过论述,此不赘述。]指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的根本的整体变革过程。教育创新必须以优秀教育传统为基础。现代教育是传统教育合乎逻辑的继承、扬弃和发展。传统教育思想中反映教育规律、至今仍有生命力的部分可以作为因子纳入到现代教育思想体系中而成为现代教育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创造性地转化成现代教育思想,并对当前乃至今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着巨大的启示、借鉴和指导作用。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要对教育传统的概念范畴进行一番加工、改造、创生的功夫,赋予其时代内涵,才能适应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我国优秀教育传统的主要内容

中国教育在悠悠五千年发展历程中,形成并遗存下来许多至今仍有价值的优秀的教育传统。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重教尊师。中华民族向来重视教育,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神道设教”、“敬德保民”思想。“士农工商”,“士”为四民之首,而“士”恰恰是经过教育培养出来的文化人。因此上至皇帝下及普通百姓都持有根深蒂固的“耕读持家”观念,教育读书于国可以培育人材、施行教化,于家能够光宗耀祖、出人头地;劝农种地能够殷实富足、济养民生,家国兴盛。诚如明初太祖朱元璋所说:“尽天下初定,所急者衣食,所重者教化。衣食给而民生遂,教化行而习俗美。足衣食者在于劝农桑,明教化者在于兴学校。”[注:《明太祖实录》卷二十六。而比于农桑经济,教育学校更加重要。因为人才乃“国宝”[注:《明史》卷七十一《选举志三》:“贤才者,国之宝也。”人才须赖教化,“教化之道,学校为本”[注:《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四。因此,历代统治者都重视教育,确立起“教者政之本”、“尊师贵学王教之本”[注:《三国志・明帝纪》。]的治国指导思想,都把教育放在国家政治生活的根本和基础的地位加以优先发展。《学记》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明初统治者朱元璋虽文墨不多,也深知其理,确立了“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注:《明史・选举志一》。]的治国方略。清朝统治者也强调:“帝王敷教,文教为先,经术为本。”[注:《清朝文献通考・学校考七》。]“教者,政之本也;道者,教之本也。有道然后教也;有教然后政治也。政治然后民劝之;民劝之然后国丰富也。”]“王者之治天下,不外政教两端。语其本末,则教本也,政末也;语其先后,则政立而教可施也。”这种思想成为当今教育是基础、教育优先发展思想的深厚渊源和历史基础。

重视教育必然重视教师。所以荀子就把教师提升到了与天地君亲并列的无以复加的高度,“君师者,治之本也”。“国将兴,必尊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注:重教的目的是育才重道,重教必须尊重教师;尊师才能引导人们向学,所以《学记》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但“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因此,“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意思是说,按照大学的礼节,教师虽被君王接见都不要求施行君臣之礼,其实质在于尊重教师。尊师重道在中国传统社会蔚然成风。古代教师不仅在政治上享有崇高地位而且在经济上也享有相当高的待遇。

培养“成人”。所谓“成人”,即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孔子、荀子都主张培养德艺双修、仁智勇艺礼乐(德智体能美)全面和谐发展的全粹之“成人”的教育目的。孔子回答学生关于什么人才算“成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问题时说,只有具备睿智、宽仁、果敢、多艺、知礼、风雅等素养的人,才能算是“成人”[注:《论语・宪问》:“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纹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荀子也认为,只有全面纯粹发展的人才能称得上“成人”[注:荀子《劝学》:"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以持养之。……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培养“仁”(德)、“智”(智)、“勇”(体)、“艺”(技能)、“礼”(礼仪、文雅)、“乐”(审美)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家。

“成人”教育,特别重视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和个性人格陶炼。《大学》提出教育目的在于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孟子主张:“学则三代以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注:《孟子・滕王公上》。]他特别强调意志磨练、人格陶冶,重视人文品质的养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注:《孟子・告子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注:《孟子・公孙丑上》。]他认为,“气”“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独立不羁,无坚不摧,受理想信念所支配的情感和意志相混合的一种心理状态或精神境界。有志气,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一种何等崇高的精神境界、一种何等伟大的独立人格!

当今时代,迫切呼唤人文精神的复归。但当代人文精神并非传统人文精神的复现,而是吸收了传统人文精神的合理内核,反映当代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充分适应科学时代需要的新人文主义。传统人文精神注重群体和社会,现代人文精神则在注重人的社会化的同时突出人的个性化;传统人文精神过分强调伦理性而片面排斥科技性,当代科学精神也并非传统科技精神的翻版,而是在合理吸收传统科学精神的功利性的同时,注重人文伦理的价值导向功能。在价值目标的导向上,在重视“成材”教育的同时,应当加强“成人”教育。

重视“德教”。中国教育传统特别重视德育的育人(即成“人”)价值,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德育思想。传统德育内容包括理想教育(“志”)、道德教育(“仁”)、礼法教育(“礼”)、人格教育(“义气”)等几方面。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志为统帅、仁为根本、礼为规范、义气为灵魂,分别反映了个体与自我、个体与家庭、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本质。“志”表示个体内在精神道德,协调处理个体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仁”表示家庭血缘伦理道德,协调处理个体与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礼”表示社会外在行为道德,协调处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义气”表示个体内在个性道德,协调处理个体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利害关系。

德育与智育之间存在三种关系,一是道重于文,做人教育重于文化教育;二是道寓于文,道德教育在文化教育中进行;三是道基于文,道德教育以文化教育为基础。关于德育的过程途径,传统德育强调建立学校德育、社会德育、家庭德育的全方位立体网络模式,主张理论德育(知识德育)、实践德育(行为德育)结合,“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注:《论语・宪问》。以下凡引自《论语》,皆不注明。](知识德育),“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也”(实践德育),“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社会德育),“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家庭德育)。

在德育原则以及方法上,提出了立志为先、躬行为本、反省为要、向善为宗以及“六学”[注:《论语・阳货》:”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九思”[注:《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得思义。’”。]、“三省”[注:《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有信乎?传不习乎?”]、“力行"等方法,形成了以教人做人(而非做事)为根本宗旨、以崇善(而非求真)为最高境界、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行为训练与习惯养成以及内在觉悟与外在灌输相结合的道德教育特色。

“以学论教"。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教育历史和优良的教育传统。古人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学”为中心,重学生,重学习,重体验,强调主动学习、德艺双修等传统教学理念。但历代教育家们不是从理念出发,而是从实践出发来认识、思考和论述教学问题的。他们关注的重点不是在如何“教”,而是在如何“学”,教师的职责重在如何指导学生“学”。因此,形成了丰富的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思想。在教学原则要求方面,归结起来,有尚志激趣、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知行结合、温故知新、德智统一、教学相长、藏息相辅、长善救失等;在教学模式方面,有自学指引法、置疑商讨法、会讲论辩法、实践探究法;在教学策略方法方面,主要是圣化教法、指导学法。

关于“教学法",朱熹有过系统论述。他认为,首先,“教学法"就是“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的方法,表明他已认识到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有机统一过程。其次,教学是有规则可循的,即“教有成法”,“教人者,皆有不可易之法。”第三,教师教学的目的不是叫学生学会,而是教学生会学,既让学生掌握学习和求职的方法,“君子教人,但授以学之之法,而不告以得之之妙”。于是就有了许多论述学生如何学习的论著,譬如荀子有《劝学》、韩愈有《进学解》、朱熹有《朱子读书法》等等,都是谈论如何读书或指导学生读书的著作。这些思想极为宝贵。

教师模范。中国古代有丰富的教师思想。譬如:《礼记・文王世子》、《韩诗外传》、《法言・学行》、《师说》都系统论述过教师。有的着重从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角度去谈,所谓“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注:《礼记・文王世子》。],“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注:《韩诗外传・卷五》。]。有的侧重从对学生身心发展影响的角度去谈,“师者,人之模范也”。有的更多从职责任务角度去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对教师职业及其教师风范有着与别人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理想的教师应当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养。(1)要有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志存高远,孜孜以求。并且要有为理想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著奋斗精神。(2)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忠于职守,诲人不倦,无私奉献。“忠焉,能毋诲乎?爱之,能勿劳乎?”“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而已矣。”(3)要有优良的教师风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良好的身教能够起到春雨润物、潜移默化的作用。(4)要有宽厚的知识结构,必须做到“好学敏求”、“学而不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5)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孔子持有教无类、后生可畏的平等的、发展的学生观,对待学生一视同仁,鼓励学生超越自己。(6)要有正确科学的教学观,他坚持课堂民主、教学相长,要求学生畅抒己见,”各言其志,“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成长,持教学相长的教学观。其后,许多教育大师们或提出“英才之师”(孟子)[注:《孟子・尽心上》:“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或提出“圣化之师”(董仲舒)[注:《春秋繁露・玉杯》。],或提出“指引之师”(朱熹)[注:《朱子语类辑略》。],或提出“专攻之师”(韩愈)[注: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教师专业化思想的萌芽。],或提出“恒教之师”(王夫之)王夫之《斋文集》卷一:“讲习君子,必恒其教事。”,或提出“创造之师”(陶行知)[注:陶行提出教师应当成为“创造”和“开辟”精神的“一流教育家”。都树立起了一代教师的典范,师风犹存,光照后人!

三、弘扬优秀教育传统,推进教育创新的策略

优秀教育传统是在教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发展、积淀起来的,经过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规律,是传统教育的精华,必将对教育的未来发展产生强大而深远的影响。教育创新必须以优秀教育传统为基础。现代教育是传统教育合乎逻辑的继承、扬弃和发展。传统教育思想中反映教育规律、至今仍有生命力的部分可以作为因子纳入到现代教育思想体系中而成为现代教育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创造性地转化成现代教育思想,并对当前乃至今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着深远而巨大的启示、借鉴和指导作用。

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教育优先发展”的教育地位与作用思想;从传统“尊师重教”思想到“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关键是教师”(邓小平语)的教师地位与作用思想;从培养“成人”、“立志本仁约礼”思想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教育目标思想,都可看到现代教育理论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精华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和继承发展关系,都可以看到优秀教育传统的创新和发展。

师承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师承制;中药炮制;优势

师承,又称师徒相授,是一名或几名学有专长的老中医,以带学生或徒弟的方式,通过面对面地讲授和手把手地传授来培养中医人才。在过去的两千多年历史中,师承制是中医培养的主要方式,它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医人才,为中医学的延续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中药炮制是制备中药饮片的一门传统制药技术,它是根据中医药观念,依照辨证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在炮制过程中,师承制对中药炮制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师承教育作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特有方式,在中医药界已形成共识。回顾和总结我国现行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制度,师承教育并没有相应的地位,其理论上的价值并没有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近代和当代的众多名老中医中,大多数是经过师承教育成长起来的,或是经过院校教育再经过师承教育。

一、师承制在中药炮制教学中的优势:

师承制是古代延续下来的一种学习形式,它的出现,为中华文化的延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各行各业都依靠着师承制走到了今天,师承制有着自己独特的优点和特色。

1、注重实践、实战性强。

中药炮制是中国医药遗产的组成部分,数千年来,对中国人民防病治病中起了重要作用,保证了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中药炮制教学是中药炮制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麻黄生用辛散解表作用较强,蜜炙后辛散解表作用缓和,而止咳平喘作用增强;蒲黄生用活血破瘀,炒炭用对实验动物能缩短其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炒炭达到增强止血,稳中有降的临床目的;地黄生用性寒凉血,制后则温而补血。当然,这些都是理论知识,不同的人可能会炮制出药效差别很大的药材,而中药炮制能力的继承与提升,跟师学习将是一条很好的捷径。这也体现出了师承制最大的优点,通过跟师学习,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得到很大提高。

2、师承制基本属于个体化教育,可以实现因人施教。

师承制个体化教学的特点决定师傅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辅导徒弟,因此相对容易出成果,特别是能培养出一些尖子。事实上,以前的博士和硕士的学习在某种意义上也类似于师承制。属精英教育,特别适合培养高级人才。师徒相授的教育内容也大部分是前人呕心沥血所积累起来的直接经验或心得,故具有与一般教育方式明显不同的特点,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会尽快地入门。当然,师承制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师承制的传授对象仅为少数人,不利于科学文化的广泛传播和交流。跟随的师傅很有限,一般就是几个,因此相对于多元化的现代教育而言,比较难于做到博采众家之长。所以,我们应当立足于中医药学科特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医学模式转变及国家卫生政策变化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将现代式的学院教育配合师承制,将二者的优缺点得以相互弥补。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中医药师承教育已经有了二千多年的历史记载,中药材的炮制加工是保证临床医疗根本,只有炮制到位才能使中药的“四气”“、五味”等得以在临床上很好的发挥。在古代师承制是中医中药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要模式。自1949年以来,我国开创了以现代院校教育为主的培养中医药人才新格局,使中医药人才培养制度以及教育管理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中医院校教育真正成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但是它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上还存在不足,因此应加强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药传统经验的传承和中医药人才的高素质发展。在师承制中也要明确相应的责任。

首先,要传授技能,从基本知识、技能抓起;(理论学习)

中药炮制学科起源发展的历史悠久,它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用药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例如:有毒之药须经一定炮制后,才能确保用药安全,在药方的配伍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又如:有些药材炮制时还需要加适宜的辅料,同时还应注意实际操作技术,掌握火候,《本草蒙筌》谓之“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可见炮制是否得当,保证药材在临床运用得当,具有重要的意义。清代《修事指南》又载:“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不验也。”说明若违背了炮制原则及方法,会影响整个治疗过程和治疗效果。作为新一代的炮制人才,首先要有足够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掌握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

其次,还要帮思想、带作风,注重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的传授;

师傅要注重抓好学生的思想作风,要严格要求学生,使他们用心地读书,做好药,用心地总结,用心地做人。间接的可靠的经验有时候比直接经验更可靠,博览群书和跟师学习就是间接的学习中药炮制方法。这些读书、炮制药材、做人的经验之谈是学生在课堂以及书本上很难学到的。

中医药人才培养与中医药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中医药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现代中医教育应该融合学校教育与师承制两者之优势,克服各自的不足,才能促进中医药传统经验的传承和中医药人才的高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卢传坚,黄亮,黄秀云.中医药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结合模式刍议.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8.

[2]王小云,许英,秦莉花.师承教育――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中医药导报,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