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电气检测报告范例6篇

防爆电气检测报告

防爆电气检测报告范文1

随着我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我市汽油消耗也在快速增加,20*年约为300万吨,汽油挥发性较强,每年排入大气的油气超过2万多吨,是造成我市光化学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改善我市环境质量,做好20*年奥运会的保障工作,实现“绿色奥运”目标,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第十三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的通告》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规和标准,决定在我市开展成品油储运系统油气排放污染治理工作,现将油气排放污染治理及安全防爆工作通知如下:

一、油气排放治理要求

(一)全市所有储油库、油罐车、加油站于20*年5月底前完成油气排放污染治理工作,治理后要满足《储油库油气排放控制和限值》、《油罐车油气排放控制和检测规范》和《加油站油气排放控制和限值》三项标准要求,确保达标排放。

(二)各业主单位收到各区县环保部门的限期治理通知书后,须在一个月内向区县环保局上报改造治理计划,并经确认后方可进行治理。

(三)为了加强加油站油气污染控制,减少油气污染扰民现象,凡加油站场界距离民用建筑物50米以内的均须加装油气后处理装置,处理储油罐小呼吸产生的油气排放。

(四)加油站、油库和油罐车油气治理改造后要将改造方案和设计施工图报当地区县环保局备案,并向所属区县环保局提出验收检测申请。

二、油气治理改造防爆要求

(一)加油站、油库和油罐车治理改造工作,要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的规定执行。

(二)从事防爆电器改造的单位应为取得防爆电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防爆电器制造单位,此次防爆电器改造单位原则上应为原防爆电器制造单位。

(三)防爆电器改造单位应按照GB3836《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的要求将改造技术文件和改造后的样机送到经国家授权的防爆电器检验单位进行技术文件审查和样机检验,检验合格后由检验单位颁发“防爆合格证”。

(四)取得“防爆合格证”后,防爆电器改造单位方可按照GB3836《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等标准实施防爆电器的改造工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将组织对油气回收改造中的防爆电器改造情况进行监督抽查。

三、加装油气回收装置(系统)不得影响税务、计量、消防、车辆安全等性能,所有涉及税务、计量、消防(包括安全距离)、建设、规划、安全运输、安全生产等问题的,按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

四、油库、加油站和油罐车治理改造完成后,要经过环保、防爆电器、计量检测和安全评估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防爆电气检测报告范文2

关键词: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检测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3.202

0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危化生产企业总是事故频发,因此,就要求十分重视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我们应当慢慢探索清楚对涉及人身安全的产品和设备的安全性能,一步一步地形成在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方面的重要作用。现在,通过安全检测,能够给危化企业提供很多技术支撑,对电气防爆安全检测尤其要广泛推广,不断地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指导和服务。

1 电气防爆检测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要把安全检测检验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地位,不断有新的安全检测方法和仪器出来,使得电气防爆安全检测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在危险场所进行电气防爆安全检测,就是要对危险场所的电气设施和设备运行状态的防爆性能进行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检测确认,在此类危险场所中,有很多场所会产生爆炸性气体,有的会产生可燃性粉尘等。通过那些具有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资质的机构,对危险场所的被检设施和设备不实施拆卸,或者只是局部拆卸,同时辅以相关的检测措施,对危化场所的电气防爆设施的潜在危险等做好安全检测,早做控制,为危化企业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2 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设施现状

2.1 危险区域内设计不合理

很多企业受制于企业历史的原因,同时,企业的生产物料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使得危险区域的划分不是很规整,显得比较乱,设备设施布局达不到防爆的要求。

2.2 防爆知识的理解比较薄弱

在很多危化企业,没有把电气防爆安全检测与消防电气、建筑电气检测区别开来,在临时用电和动火作业方面,以及设备改换和电气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做得很不规范。

2.3 防爆电气设施安装不合理

虽然现在很多企业在电气设施上,都有施用防爆的功能,但是在安装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的,比如说干线接线直接搭接、隔爆面螺丝缺失、进出管线管使用PVC管穿线等。还有如开关插座、接线端子、动力及照明配电箱、接地系统、线路敷和电气线路系统等的安装都不是很合理,安全问题不少。

2.4 防爆电气线路走线不符合要求

在爆炸性环境中,现在大多企业都对防爆电气线路布线不够重视,对危险场所危险物料的技术参数不能正确理解,很多时候都是随意布线。

2.5 防爆电气设施的接地不规范

对于防爆电气设施的接地来说,主要有内部接零、外壳保护接地和防静电接地,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保护接地都做得不好,经常出现把接地线接到物料管道上的情况。

2.6 配电室、操控室的选址上缺少防爆区域整体规划

很多配电室和操控室都处于防爆区内,未做好防爆措施。

2.7 防爆电气设施的防爆选型与要求不合

在电气防爆设施上,在可燃性粉尘环境中,和爆炸性气体环境中,他们没有区分开,都是混着用,而在不同的危险场所中,他们都有不同的电气防爆规范性和防爆标志、类型,还有对级别和温度组别也会存在不同,而大量企业对防爆的电气设施都是混用,没有将这些差别区分开来。

3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检测分析

3.1 电气防爆安全检测的内容

在危险场所进行电气防爆检测,主要包括变、配电系统;电气线路系统;防爆电气设备选型;过热情况红外测试;接地系统及接地电阻检测;超声波漏放电测试等涉及到防爆区域内所有的电气防爆安全设施的检测检验。在各种危险场所里面,对电气设备进行防爆安全检测,通常是检测电气设备型号及其安装、运行、线路、接地等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就要立即下达书面报告给当事企业,同时和安监部门取得联系,督促企业做出整改的行动,最终的目的,就是使危险场所电气的防爆检测检验达到合格的标准。

3.2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检测形式

3.2.1 型号检测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的严格规定,对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标识要规范,同时取得国家质量检测部门的检测通过合格后才可以实施。要针对具体的工作环境,设计好适合的电气设备的防爆类型、防爆级别及温度组别等信息。

3.2.2 安装检测

在电器设备安装的时候,随便一个大意,皆有导致损失的可能,如此通风排气系统没有做好,不是很畅通,还有电气设备的外壳在电气运营的时候都会有产生爆炸的可能。所以在安装的时候,一定要精益求精,必须根据相关的标准来安装好。

3.2.3 线路检测

电气设备往往由大量的线路连接而成,特别复杂,如果连接得不实,还有就是如果存在错误的连接,又或者由于线路的绝缘层脱落等,就有可能引起短路或过载等,从而出现电弧或者电火花的现象。所以,一定要加强电路特别是线路密封的检查,保证线路的连接符合要求。

3.2.4 接地检测

电气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静电,如果静电过多时,在其放电时,会有电火花的出现,因而,要做好接地保护工作,这样,就可以把静电及时导出来,从而防止爆炸的出现。通常的接地方式包括三种,即工作接地、静电接地和防雷接地等,对工程师来说,一定要按照具体的工作环境,进行接地方式的选择,同时接地要安全牢固。

4 结语

化工企业在其生产时,一定要定期维护和检测危险区域内的防爆电气和防静电设施,要使它们总是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运行。对于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检测要根据科学发展,与时俱进,加强新的检测方法和手段的发现和发明,不断运用新的知识和技术,还有管理方法,预防潜伏的危险,杜绝暴露出来的不安全因素。

参考文献:

[1]韩栋,黄武,杜向阳,夏一峰,杨文涛.浙江省危化企业开展电气防爆安全检测实施综述[J].浙江化工,2016(02):46-49.

[2]王典国.危险场所电气防爆设备检测检验的重要性研究[J].低碳世界,2016(17):241-242.

防爆电气检测报告范文3

【关键字】高瓦斯 施工管理 组织结构

1、图山寺隧道基本情况

图山寺隧道起讫里程:ID2K785+710~ID2K788+922,长3212m单线隧道,隧道进出口各设800m的平导,平导与正洞距离为30m,平导主要用于排风,隧道最大埋深约192m。隧道深孔天然气测试结果显示,单孔天然气最高浓度9500ppm,属高瓦斯隧道,计算隧道天然气含量6087 立方米 。

2、瓦斯

图山寺隧道为高瓦斯隧道,在这里浅谈瓦斯的性质和瓦斯爆炸的条件。

(1)瓦斯的性质

瓦斯是指以甲烷CH4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其成分很复杂,它含有甲烷、二氧化碳、氮和数量不等的重烃以及微量的稀有气体等,但主要成分是甲烷。瓦斯由于含有其他气体而具有特殊气味。由于瓦斯较轻,故常积累在隧道的顶部、断面变化处、隧道塌腔内、模板台车等处。瓦斯本身无毒,但不能供人呼吸。瓦斯不助燃,但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后,遇到高温火源时能够燃烧或爆炸。

(2)瓦斯爆炸的条件

瓦斯爆炸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一定浓度的甲烷、足够的氧气和一定温度的引火源。

a.瓦斯的浓度

当瓦斯浓度在2%~5%之间遇到火源一般会发生瓦斯燃烧事故。当瓦斯浓度超过16%时,也会发生瓦斯燃烧事故。瓦斯浓度可以因通风量而控制,所以在施工中通风很重要,所以在此隧道口安装2台SDF(C)No12.5型轴流风机,在隧道拱顶或距边墙2m处安装射流风机SDS-Ⅱ-No10.0型风机,以利于通风。

b.足够的氧气浓度

大量实验证明,瓦斯爆炸界限随混合气体中氧浓度的降低而缩小。当氧浓度降低时,瓦斯爆炸下限缓慢的增高,爆炸上限则迅速下降,氧浓度降低到12%时,瓦斯混合气体即失去爆炸性,遇火也不会爆炸。

c.引火温度

瓦斯引火温度一般为650~750℃。明火、煤炭自燃、电火花、赤热的金属表面、吸烟甚至撞击或摩擦产生的火花等煤矿井下所遇到的绝大多数火源足以引燃瓦斯。引火温度也很重要,这在施工中是可以注意的、可以避免的、可控制的。

上面三条是瓦斯爆炸必备的条件,确一不可,所以我们在施工中可以着手从这几方面控制,以便得到安全的生产。下面几条是为了安全施工所制定的管理制度。

3、进洞管理制度

(1)设置洞口安检室,配置专职门岗安检人员,24小时值班,严格履行门岗岗位职责,严禁出现脱岗现象。进入隧道作业人员必须接受门岗的安全检查,严禁携带任何火种及可能产生火花的物品入内。

(2)洞口设置进洞作业人员挂牌板,进洞施工作业人员必须实行挂牌制度,所有进洞施工人员应分工序挂牌上岗、下班摘牌离岗。上级领导及其他相关人员进洞除实行安全检查外,还应实行登记制度,门岗建立登记台账,并应注明进洞原因、进出洞时间。

(3)经批准的动火作业,必须由班组长或作业人员携带经审批的作业计划单,并有专职瓦检员随行方可将相应材料、设备登记后带入隧道。严禁与隧洞施工无关人员进去隧洞。

(4)洞口设置更衣室,任何人进洞前必须将随身携带的手机、打火机、香烟等火种和电子设备、物品等保存到专用衣柜,严禁穿易产生静电的化纤类服装进入隧道。

(5)门岗对进入隧道的人员有安全告知义务,任何拒绝履行防火、防爆检查的人员,门岗有权拒绝其进入隧道。

(6)进入高瓦斯隧道的机械设备、电器设备、车辆必须满足防爆要求,否则严禁进入;经防爆改装的机械设备、电器设备、车辆由物设部门负责发给专用进洞许可证,并将进洞许可证挂在醒目位置,凭证进入隧道作业。进入高瓦斯隧道的机械设备、电器设备、车辆实行出入登记制度,上述机械设备进入洞内,门岗必须对车辆驾驶室进行检查,防止将火种带入洞内。

(7)进入隧道的炸药、雷管等物资必须有物设部门出具的材料清单,由物设部人员随同,门岗核查后,办理登记手续方可运入洞内。

(8)未通风及瓦斯浓度超标的情况下,瓦检员进入隧道必须携带自救器及其他安全防护设备,且必须经项目分部经理批准,其他人员严禁进入。

(9)进入隧道的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矿灯,并携带个人自救器。

4、通风管理制度

(1)成立专人的通风安装、使用、维修、维护的通风班组,每天进行巡检。保证管路顺直,无死弯、漏洞,其开机人员每天按班组对风机运行进行记录登记。

(2)通风系统安装后,首先,由经理部组织人员及集团公司有关专家对通风设施进行验收,确认通风效果是否与设计相符。其次,经理部组织相关人员每周对通风进行定期检查。

(3)钻眼、喷锚、出碴运输、安装格栅钢架、掌子面塌方、塌方处理、瓦斯浓度大于或者等于0.5%时,风机要高速运转,加强检测确保洞内任一处瓦斯浓度降至0.5%以下才能施工。

(4)风机的停运,关开、变速由监控中心专人负责调度指挥,并且做好相应的记录并签认后备查,其他任何人不准擅自停机。当移动模板台车时,风机采取低档位供风,以保证供风的连续性。

(5)通风设施安装完正常运转后,每10天进行1次全面测风,对掌子面和其他用风地点,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测风,每次测风结果做好记录并写在测风地点的记录牌上。若风速不能满足规范要求,采用适当的措施,进行风量调节。

(6)每7天在风管进风、出风口测一次风速及风压,并计算漏风率,如漏风率大于1%,分析查找原因,尽快改正,确保送至掌子面的风量与设计相符。

5、瓦斯预防、监控管理

为了更好的预防、监控瓦斯,我们从以下两方面介绍:

A,超前地质预报

瓦斯隧道施工遵循“先探后掘、超前支护、缩短进尺、快速封闭、加强通风、随时检测”。将超前地质预报纳入正常的施工工序,成立专门的地质预报组,制订严格的实施细则,配备先进的地质预报仪器,选择预报经验丰富的地质工程师负责预报工作,以便准确判译,以便进行动态设计和施工决策。

根据该高瓦斯隧道的工程特点,图山寺隧道设置专业地质预报组,以地质素描法、地质水平钻探、加深炮眼法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对前方围岩情况的探测,对掌子面前方的隧道围岩进行长期、中期及短期预报。通过长、中、短期预报相结合,达到相互验证,准确预报,从而建立一套适合本隧道的地质预测预报系统,提高预报的准确度,对异常地质情况认真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以便制定施工方案及处理预案,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手段,避免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和负面影响,确保施工安全。

B.瓦斯监控系统

成立专人的瓦斯监控系统安装、使用、维修、维护的班组。

监控系统安装后,首先,由经理部组织相关人员、系统安装单位及集团公司有关专家对监控设施进行验收,合格后,邀请有关权威机构验收,确认监控效果是否与设计相符。其次,经理部组织对瓦斯监控系统的运行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并定期对监控系统进行检查。

采用人工与自动监控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瓦斯监控管理,人工检测的部位、要如实详尽记录、签认。在掌子面、模板台车顶部的上隅角设置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采用KJ90隧道施工环境监测系统。

6、防火管理制度

A.爆破防火

(1)爆破作业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炸药,有突出地段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煤矿许用的含水炸药。不使用不合格和变质、超期的炸药。采用参加了消焰剂的煤矿安全炸药。雷管总延时时间≤130ms,使雷管延期小于瓦斯爆炸所需的感应期,以保证不会引燃、引爆瓦斯;

(2)有爆破作业的工作面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的瓦斯检查制度,保证放炮前后的瓦斯浓度在规定的界限内;

(3)禁止使用明接头后的放炮母线,放炮连线、放炮等工作要由专门的人员操作,严格“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4)炮眼的深度、位置、装药量符合该工作面“作业规程”的要求,炮眼充填填满、填实,严禁使用块状物或可燃性物质代替炮泥充填炮眼,用温炮泥和粘土堵塞炮眼;

(5)禁止放明炮、糊炮;

(6)严格执行火药、雷管的存放、运输管理规定,放炮员要持证上岗。

B.防止电气火源和静电火源

⑴隧道内电气设备与作业机械均使用防爆型,其他行走机械严禁驶入;

⑵在高瓦斯地段全部使用防爆电器设备,主要包括变压器、电缆、配电箱、防爆灯具以及喷浆机、输送泵等施工机械;

⑶机动车辆和施工机械采用防爆设备,隧道内车辆限速5km/h;

⑷洞内电气设备的选用符合防爆要求,严禁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防爆电气在进洞前由专门的防爆设备检查员进行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

⑸为防止静电火花,洞内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树脂)制品,其表面电阻应低于其安全限定值。洒水、排水用塑料管外壁表面电阻小于1×109Ω,风压管、喷浆管的表面电阻小于1×108Ω。消除洞内杂散电流产生的火源首先应普查洞内杂散电流的分布,针对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杂散电流。

C. 防止摩擦和撞击点火

防治的主要措施有:在摩擦发热的装置上安设过热保护装置和温度检测报警断电装置;在摩擦部件金属表面附着活性低的金属,使其形成的摩擦火花难以引燃瓦斯,或在合金表面涂苯乙烯醇酸,以防止摩擦火花的产生;如工作面遇坚硬夹石或硫化铁夹层时,不能强行截割,应放炮处理。为防止产生撞击火花,装碴前必须将石碴洒水湿润;拆卸钢模板和架子时,均使用木锤。

D.防止明火点燃

⑴严禁携带烟草、点火物品和易燃物品进洞,必须带入洞内的易燃物品要经过项目总工程师的批准,并指定专人负责其安全;

⑵严禁在洞内使用明火或吸烟;

⑶尽量减少洞内电焊、气焊作业;特殊的、不可避免的焊接,每次都必须制定安全措施。在焊接、切割等工作地点前后各20m范围内,有检测人员现场检测,瓦斯浓度必须小于0.5%。并不得有可燃物,两端各设一个供水阀门和灭火器,并在作业完成前由专人检查,对焊接部位进行降温,确认无残火后方可结束作业。回风巷道内不准进行焊接作业;

⑷严禁在洞内存放汽油、煤油、变压器油等,洞内使用的棉纱、布头、油等必须存放在有盖的铁桶内,严禁乱扔乱放或抛在隧道内。

E.防止其他火源

除撞击、摩擦等引起的火源外,地面的闪电或其他突发的电流也可能通过洞内管道进入这些可能爆炸区域而引燃瓦斯,因此,通常应当截断通向这些区域的铁轨、金属管道等。

7、结束语

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管理,各个组织机构人员要坚守岗位。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要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作业及管理。把一切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里。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把瓦斯的预测、监测、通风、防止火源火种,使隧道施工作业工序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参考文献:

[1]TB10120-2002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

防爆电气检测报告范文4

第一条 为了加强宾馆的消防安全管理,保护宾客、员工和公共财产安全,以预防为主,杜绝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做好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的准备,减少火灾损失,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结合宾馆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章 消防组织机构

第二条宾馆成立消防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宾馆经理

副组长:宾馆副经理

成员:安全主管及其他各部门经理

第三条 消防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规定》,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和上级的有关规定。

2.组织制定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和灭火预案。

3.组织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

4.立足自防自救,对员工进行防火安全教育,领导义务消防队,组织消防演习。

5.布置、检查、总结消防工作,定期向消防部门报告消防工作。

6.定期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各种隐患,保证疏散通道畅通和消防设施处于完好状态。

第四条 根据公司规定,宾馆组建义务消防分队,由副经理任队长,队员从在岗职工中选取。

第五条 义务消防分队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宾馆消防工作要求,负责消防知识的普及。

2.按规定进行防火检查,消除火险隐患。

3.了解本单位的重点防火部位和灭火方法。了解建筑物的结构、消防水源及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的配备分布情况。

4.火灾初起时要积极组织人员疏散和实施灭火,并及时报告公司领导。

5.熟悉火灾应急处置预案,火情严重时立即拨打火警119电话报警。

6.做到三懂、三会和四能(三懂即:懂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懂得火灾的预防措施,懂得火灾的扑救方法; 三会即: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起火灾;四能即:能宣传,能检查,能及时发现整改隐患,能有效扑救初起火灾)。

第三章 消防安全负责制

第六条 宾馆消防安全实行逐级负责、分工负责、专业负责、岗位负责。

第七条 各部门经理消防安全岗位职责:

1.负责领导本部门的消防安全工作,具体落实防火工作有关规定和要求。

2.把防火工作纳入本部门工作的议事日程,布置检查消防工作,及时处理和整改隐患。

3.落实辖区内,消防设施和器材的管理责任。

4.一旦发生火灾时,要迅速组织人员疏散客人至指定地点,搞好善后工作。

第八条 消防安全主管主要职责:

1.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宾馆内部的消防工作。

2.认真传达、贯彻消防工作方针政策,完善宾馆的消防管理制度。

3.建立健全义务消防组织,有计划开展教育和训练,配备和管理好消防设施与器材。

4.建立防火档案,确定重点,制定措施。

5.加强防火工作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动用明火请示审批手续,对违反宾馆消防规定的重大问题,要当场制止,严肃追查责任者。

6.负责组织检查、监督各部门防火安全措施的落实,消除火险隐患,监督落实隐患整改工作。

7.定期检查消防设备、设施、器材,进行规定的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组织维修,保持消防设备、设施、器材状态良好。

8.经常向员工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和对新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检查员工是否自觉遵守防火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9.负责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和组织演练,组织扑救初起火灾,引导客人及员工疏散,协助有关部门调查火灾原因,对直接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第九条 领班主要职责:

1.结合本班的具体情况,经常进行防火宣传教育.自觉遵守防火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熟悉管辖范围内的防火重点和消防报警系统、设备、器材配备情况,达到三懂、三会和四能。

3.每日定期进行防火检查、巡视,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要立即上报上级主管。

4.定期检查巡视管辖范围内的消防报警系统、设备和器材,确保各项功能正常。

5.发现火情要及时组织本班人员积极扑救初起火灾。

第十条 总台服务员(消防报警系统监控员)职责:

1.熟练掌握消防报警系统操作规程,会看火情位置,会手动复位,能看懂打印出来的信息。

2.对机器设备的各种显示都能迅速做出判断。

3.每日检查消防报警系统,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消防主管。

4.交接班时要交接消防报警系统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5.发现火警要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一条 员工消防安全职责:

1.宾馆员工必须严格遵守防火安全制度,参加义务消防队和消防演练、火灾应急演练。

2.熟悉自己岗位的工作环境,操作的设备及物品情况,知道安全出口的位置和消防器材的摆放位置,懂得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

3.牢记消防中心电话号码119,救火时必须无条件听从消防中心和现场指挥员的指挥。

4.严禁将货物堆放在消防栓、灭火器的周围,严禁在疏散通道上堆放货物,确保疏散通道的畅通和灭火器材的正常使用。

5.如发现异色、异声、异味,须及时报告上级有关领导,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6.当发生火灾火警时,首先保持镇静,不可惊慌失措,迅速查明情况后报告。

第四章 防火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 宾馆(含院内)动用明火必须执行下述规定:

1.在宾馆内任何部位动用电、气焊。喷灯等明火作业,消防主管必须到现场检查,一切防火措施齐全后填写审批单,明确时间、地点、原因、方式、责任人、防护人和防护措施,经经理批准后方可动用。

2.明火作业现场必须保证有两人以上,其中一人负责监护,严禁一人进行明火作业。

3.作业完成离开现场时,作业人和监护人要认真检查,确认火种完全熄灭不能复燃后方可离开。

4.动火作业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动火证上的各项规定,消防主管和工程负责人要经常检查规定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处罚作业人。

5.工程量较大需要签订合同时合同中应有动用明火的有关规定和责任。

6.烤全羊、篝火晚会等动用明火作业要明确负责人,做好防范措施,备好灭火器。事后要检查现场,确认火种熄灭方可离开。风大难以控制时,严禁举办篝火晚会,并向客人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

第十三条 电器设备防火管理规定:

1.除厨房外,宾馆内其他部位均不得使用电热器具(电炉、电熨斗、电褥、电饭锅等),特殊情况须经消防主管同意后方可使用。

2.安装和维修电器设备,必须由专门电工按规定进行施工,新设备增设、更换必须安全主管检查后方可使用。

3.电器设备的的电源一般要接到容量相符的漏电保护器上,线路不准超负荷使用,接头要牢固,绝缘要良好,禁止使用不合格的保险装置。

4.所有电器设备和线路要定期检修,并建立维修制度,发现可能引起火花、短路、发热及电线绝缘损坏等情况必须立即修理。

5.禁止在任何灯头上使用纸、布或其他可燃材料作灯罩,客房使用的热水器必须带温控装置。

6.配电柜应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保持清洁干燥、状态良好。

第十四条 客房防火制度:

1.客房服务员要结合打扫整理房间及其它服务工作,随时注意火源、火种,如发现未熄灭的烟头,火柴棒等要及时熄灭后再倒入垃圾袋内,以防着火。

2.对房间内配备的电器应按规定及有关制度办理,发现不安全因素如短路、打火、漏电、接触不良、超负荷用电等问题除及时采取措施外,要立即通知有关部门检修,并报安全主管。

3.要劝阻宾客不要将易燃、易爆、化学毒剂和放射性物品带进楼层和房间,如有劝阻不听或已带入的客人,应及时报告部门经理。

4.要及时清理房间的可燃物品,如:不用的废纸、报纸、资料及木箱、纸箱(盒)等,减少起火隐患。

5.要经常检查和提醒客人使用完浴霸后及时断电。

6.服务员要坚守岗位,提高警惕注意楼层有无起火因素,要做到五勤(勤转、勤看、勤查、勤闻、勤说),尤其对饮酒过量的客人要特别注意,防止因吸烟、用电、用火不慎引起火灾。

第十五条 餐厅防火制度:

1.在各种宴会、酒会和正常餐饮服务中,要注意宾客吸烟防火。未熄灭的烟头、烟灰、火柴棒掉在烟缸外,在撒收台布时必须拿到后台,将赃物抖净,以免因卷入各种火种而引起火情。在清扫垃圾时,要将烟缸里的烟灰用水浸湿后,再倒进垃圾筒内。

2.餐厅的出入门及通道不得堆放物品,要保持畅通。所有门钥匙要有专人管理,以备一旦有事时使用。

3.领班要对各种电器设备经常检查,如发现短路、打火、跑电、漏电、超负荷等应及时报告部门经理。

第十六条 厨房防火制度:

1.厨房在使用各种炉灶时,必须遵守操作规程,并要有专人负责,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部门主管。

2.厨房内各种电器设备的安装使用必须符合防火要求,厨房增设电器,要经过安全主管同意并备案。

3.厨房在作油炸食品和烘烤食品时,不得离人,油锅、烤箱温度不要过高,油锅放油不宜过满,严防溢锅着火,引起火灾。

4.厨房的各种燃气炉灶,在点燃煤气时,要使用点火棒并设专人看管,以防熄灭。在煤气工作期间,严禁离开岗位。若发生煤气失火,应先关气后灭火。

5.经常清理通风、排烟道,做到人走关闭电源、气源,熄灭明火。烟道油物要三个月清除一次。

第十七条 库房防火制度:

1.仓库内禁止烟火,不准乱拉临时电线,不准使用加热设备。

2.仓库照明应使用60w以下白炽防爆灯、防爆日光灯,严禁使用碘钨灯。

3.物品入库时,防止夹带火种,入库后物品应按五距要求码放(顶距:货垛距顶50厘米。灯距:货物距灯50厘米。墙距:货垛距墙50厘米至80厘米。柱距:垛与柱子10至20厘米。垛距:垛与垛之间100厘米,主要通道其间距不应小于1.5米)。

4.要保持库内通道和入口的畅通,消防器材要放在指定地点,不得随意挪动,在消防器材一米范围内不能堆放物品。

5.库房内不准设办公室、休息室,不准住人,不准用可燃材料搭建隔层。

6.每天下班前要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做到人走灯灭,锁门。

第十八条 宾馆员工吸烟必须遵守宾馆有关规定。宾馆内所有公共场所应设置专供宾客使用的烟灰缸,发现有丢落在地上的烟头和火柴棒要及时清理,以免留下火种。

第十九条 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宾馆,放烟花爆竹应经过消防主管同意,同时要在院内燃放并有专人负责。

第二十条 宾馆所有员工必须做到人人熟悉灭火器存放的位置,掌握灭火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一旦发生火情时,应按应急方案采取灭火行动,并按上级指令疏散客人,由最近的消防楼梯撤离到安全地带。要做到逐房检查,注意保护现场和客人的财产安全。

第五章消防设施、设备、器材的管理

第二十一条 宾馆消防设施、设备、器材必须实行统一管理,由消防安全主管负责制定办法,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 消防器材应设在使用方便的地方,不准随意搬动或乱堆乱放,消防设施器材周围,消防通道,走廊要保持清洁,不准堆放任何物品,确保通道的畅通。

第二十三条 各部门对辖区内的消防设施、设备、器材要爱护,保持清洁,除发生火灾外,任何人不准擅自动用。

第二十四条 消防设施的操作使用方法除消防主管和主管安全的副经理掌握外,每班至少还要有两名人员熟炼掌握,保证一旦发生火情时能迅速正确操作使用。

第二十五条 消防设施、设备、器材的维护检测规定:

1.消防设施、设备、器材的维护检测由消防安全主管具体。

2.自动报警系统、消防井、加压泵、消火栓、手动报警按钮每月检查一次 (手动和自动分别检查) ,

消火栓每季试放一次。

3.烟感及温感探测器需每年清洁检测。

4.灭火器到达使用期限时,由消防主管负责联系更换。

第六章 消防宣传与培训

第二十六条 消防宣传与培训工作由消防主管负责。要制定计划,组织落实。

第二十七条 宣传与培训的主要规定如下:

1.每月组织一次集中教育,培训消防安全有关知识。

2.充分利用墙报、图片等媒体,推广普及各种消防知识。

3.各岗位新员工,上岗前要按工种进行消防培训,不合格者不能上岗。

4.各部门都要积极组织员工参加各种消防学习和演练活动。

第七章 应急预案

第二十八条 消防领导小组是宾馆火灾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火灾应急方案一般应包括报警与接警、成立救灾指挥部、通报、组织灭火、疏散与救护、安全警戒等内容。

第二十九条 当消防报警系统发出警报信号后,值班人员应立即查清报警地点、位置,如确认起火,要立即拨打119报警。报警时口齿要清晰,详细说明起火地点、起火部位、燃烧物品、火势情况以及自己的姓名、服务部门、工号、电话号码等。同时立即报告宾馆经理。

第三十条 火灾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立即投入救火指挥工作,主要职责是:

1.根据火势情况组织人员疏散。

2.掌握火势发展情况及时调集力量,布置救人,疏散物资和灭火、排烟等任务。

3.消防队到达后,及时向火场总指挥报告情况、服从统一指挥。

第三十一条 疏散和救护:

1.疏散就是按事先规定的道路,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要使疏散有条不紊地进行,就必须明确分工,把责任落实到楼层服务员和义务消防队队员。

2.楼层服务员和义务消防队员在带领客人疏散时,必须逐房清理,不让一人遗漏。

3.在餐厅等人员较多场所,管理人员应分工负责,按照不同出口,尽快将宾客疏散到安全区域。

4.疏散中,前台经理(或管理人员)应携带好电脑提供的当天客人情况,认真清点客人人数并年看护安慰好客人。

5.员工集结后要清点人数,财务部门携带现金和贵重物品转移到指定地点。

6.在疏散的同时,一些与消防有关的重要部门则必须坚守岗位/照常运转。

7.宾馆的每一名员工,必须掌握科学的疏散次序。要先疏散着火房间,后疏散着火房间相邻房间;要先疏散着火层以上层面,后疏散着火层以下层面;要护送行动不便人员疏散。

第三十二条 在消防队未到现场前,火灾应急预案领导组要根据火情组织灭火或灭火有关工作:

1.根据火势情况指挥切断电源、可燃气源。

2.派出人员关闭着火层防火分区的防火门,阻止火势蔓延。

3.疏散、抢救伤员,指挥参战人员实施灭火。

4.组织侦察火情,掌握火势发展情况。

5.及时汇报火情。

第三十三条 一旦发生火情,宾馆要组织有关人员加强安全警戒工作,主要任务是:

1.不准无关人员进入宾馆。

2.指导疏散人员离开大楼。

3.看管好疏散物品。

第三十四条 应急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使之成为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实施、配合默契的消防程式。演练工作由消防主管制定计划,报公司安全生产部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所有规定均纳入各级管理人员检查范畴并进行严格考核。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报公司安全生产部审核批准后实施。

消防安全制度

(一)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每年以创办消防知识宣传栏、开展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提高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2、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消防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依法治火。

3、各部门应针对岗位特点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4、对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和使用人员应进行实地演示和培训。

5、对新员工进行岗前消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6、因工作需要员工换岗前必须进行再教育培训。

7、消控中心等特殊岗位要进行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二)防火巡查、检查制度

1、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巡查检查制度。

2、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每日对公司进行防火巡查。每月对单位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并复查追踪改善。

3、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检查人员应填写防火检查记录,并按照规定,要求有关人员在记录上签名。

4、检查部门应将检查情况及时通知受检部门,各部门负责人应每日消防安全检查情况通知,若发现本单位存在火灾隐患,应及时整改。

5、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未按规定时间及时整改的,根据奖惩制度给予处罚。

(三)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1、单位应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严禁占用疏散通道,严禁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2、应按规范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

3、应保持防火门、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火灾事故广播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并定期组织检查、测试、维护和保养。

4、严禁在营业或工作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

5、严禁在营业或工作期间将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关闭、遮挡或覆盖。

(四)消防控制中心管理制度

1、熟悉并掌握各类消防设施的使用性能,保证扑救火灾过程中操作有序、准确迅速。

2、做好消防值班记录和交接班记录,处理消防报警电话。

3、按时交接班,做好值班记录、设备情况、事故处理等情况的交接手续。无交接班手续,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4、发现设备故障时,应及时报告,并通知有关部门及时修复。

5、非工作所需,不得使用消控中心内线电话,非消防控制中心值班人员禁止进入值班室。

6、上班时间不准在消控中心抽烟、睡觉、看书报等,离岗应做好交接班手续。

7、发现火灾时,迅速按灭火作战预案紧急处理,并拨打119电话通知公安消防部门并报告部门主管。

(五)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1、消防设施日常使用管理由专职管理员负责,专职管理员每日检查消防设施的使用状况,保持设施整洁、卫生、完好。

2、消防设施及消防设备的技术性能的维修保养和定期技术检测由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设专职管理员每日按时检查了解消防设备的运行情况。查看运行记录,听取值班人员意见,发现异常及时安排维修,使设备保持完好的技术状态。

3、消防设施和消防设备定期测试:

(1)烟、温感报警系统的测试由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保安部参加,每个烟、温感探头至少每年轮测一次。

(2)消防水泵、喷淋水泵、水幕水泵每月试开泵一次,检查其是否完整好用。

(3)正压送风、防排烟系统每半年检测一次。

(4)室内消火栓、喷淋泄水测试每季度一次。

(5)其它消防设备的测试,根据不同情况决定测试时间。

4、消防器材管理:

(1)每年在冬防、夏防期间定期两次对灭火器进行普查换药。

(2)派专人管理,定期巡查消防器材,保证处于完好状态。

(3)对消防器材应经常检查,发现丢失、损坏应立即补充并上报领导。

(4)各部门的消防器材由本部门管理,并指定专人负责。

(六)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1、各部门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及时予以消除。

2、在防火安全检查中,应对所发现的火灾隐患进行逐项登记,并将隐患情况书面下发各部门限期整改,同时要做好隐患整改情况记录。

3、在火灾隐患未消除前,各部门应当落实防范措施,确保隐患整改期间的消防安全,

对确无能力解决的重大火灾隐患应当提出解决方案,及时向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并由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当地政府报告。

4、对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的火灾隐患,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并写出隐患整改的复函,报送公安消防机构。

(七)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用电安全管理:

(1)严禁随意拉设电线,严禁超负荷用电。

(2)电气线路、设备安装应由持证电工负责。

(3)各部门下班后,该关闭的电源应予以关闭。

(4)禁止私用电热棒、电炉等大功率电器。

2、用火安全管理:

(1)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确需动火作业时,作业单位应按规定向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申请动火许可证。

(2)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点附近5米区域范围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或作适当的安全隔离,并向保卫部借取适当种类、数量的灭火器材随时备用,结束作业后应即时归还,若有动用应如实报告。

(3)如在作业点就地动火施工,应按规定向作业点所在单位经理级(含)以上主管人员申请,申请部门需派人现场监督并不定时派人巡查。离地面2米以上的高架动火作业必须保证有一人在下方专职负责随时扑灭可能引燃其它物品的火花。

(4)未办理动火许可证擅自动火作业者,本单位人员予以记小过二次处分,严重的予以开除。

(八)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制度

1、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有专用的库房,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设施,仓管人员必须由消防安全培训合格的人员担任。

2、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分类、分项储存。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应分库存放。

3、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入库前应经检验部门检验,出入库应进行登记。

4、库存物品应当分类、分垛储存,每垛占地面积不宜大于一百平方米,垛与垛之间不小于一米,垛与墙间距不小于零点五米,垛与梁、柱的间距不小于零点五米,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二米。

5、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存取应按安全操作规程执行,仓库工作人员应坚守岗位,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入内。

6、易燃易爆场所应根据消防规范要求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并做好防火防爆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

(九)义务消防队组织管理制度

1、义务消防员应在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领导下开展业务学习和灭火技能训练,各项技术考核应达到规定的指标。

2、要结合对消防设施、设备、器材维护检查,有计划地对每个义务消防员进行轮训,使每个人都具有实际操作技能。

3、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

4、每年举行一次防火、灭火知识考核,考核优秀给予表彰。

5、不断总结经验,提高防火灭火自救能力。

(十)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1、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2、组织全员学习和熟悉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3、每次组织预案演练前应精心开会部署,明确分工。

4、应按制定的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

5、演练结束后应召开讲评会,认真总结预案演练的情况,发现不足之处应及时修改和完善预案。

(十一)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制度

1、应按规定正确安装、使用电器设备,相关人员必须经必要的培训,获得相关部门核发的有效证书方可操作。各类设备均需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效合格证明并经维修部确认后方可投入使用。电气设备应由持证人员定期进行检查(至少每月一次)。

2、防雷、防静电设施定期检查、检测,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每年至少检测一次并记录。

3、电器设备负荷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接头牢固,绝缘良好,保险装置合格、正常并具备良好的接地,接地电阻应严格按照电气施工要求测试。

4、各类线路均应以套管加以隔绝,特殊情况下,亦应使用绝缘良好的铅皮或胶皮电缆线。各类电气设备及线路均应定期检修,随时排除因绝缘损坏可能引起的消防安全隐患。

5、未经批准,严禁擅自加长电线。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安全小组、维修部人员检查加长电线是否仅供紧急使用、外壳是否完好、是否有维修部人员检测后投入使用。

6、电器设备、开关箱线路附近按照本单位标准划定黄色区域,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并定期检查、排除隐患。

7、设备用毕应切断电源。未经试验正式通电的设备,安装、维修人员离开现场时应切断电源。

8、除已采取防范措施的部门外,工作场所内严禁使用明火。

9、使用明火的部门应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做到用火不离人、人离火灭。

10、场所内严禁吸烟并张贴禁烟标识,每一位员工均有义务提醒其他人员共同遵守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

(十二)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

1、对消防安全工作作出成绩的,予以通报表扬或物质奖励。

2、对造成消防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将依据所造成后果的严重性予以不同的处理,除已达到依照国家《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或已够追究刑事责任的事故责任人将依法移送国家有关部门处理外,根据本单位的规定,对下列行为予以处罚: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损失情况与认识态度除责令赔偿全部或部分损失外,予以口头告诫:

a、使用易燃危险品未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或保管不当而造成火警、火灾,损失不大的;

b、在禁烟场所吸烟或处置烟头不当而引起火警、火灾,损失不大的;

c、未及时清理区域内易燃物品,而造成火灾隐患的;

d、未经批准,违规使用加长电线、用电未使用安全保险装置的或擅自增加小负荷电器的;

e、谎报火警;

f、未经批准,玩弄消防设施、器材,未造成不良后果的;

g、对安全小组提出的消防隐患未予以及时整改而无法说明原因的部门管理人员;

h、阻塞消防通道、遮挡安全指示标志等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情节轻重和认识态度,除责令赔偿全部或部分损失外,予以通报批评:

a、擅自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

b、擅自挪用消防设施、器材的位置或改为它用的;

c、违反安全管理和操作规程、擅离职守从而导致火警、火灾损失轻微的;

d、强迫其他员工违规操作的管理人员;

e、发现火警,未及时依照紧急情况处理程序处理的;

f、对安全小组的检查未予以配合、拒绝整改的管理人员。

(3)对任何事故隐瞒事实,不处理、不追究的或提供虚假信息的,予以解聘。

防爆电气检测报告范文5

关键词:高瓦斯隧道;提前排放;通风;监控;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瓦斯是从煤(岩)层内逸出的各种有害气体的总称,其主要成分为甲烷(CH4)。瓦斯工区是地层含有瓦斯的隧道施工区段。当瓦斯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高温火源就能燃烧或发生爆炸,一旦形成灾害事故,就会造成大量作业人员的伤亡,严重影响隧道的安全生产,瓦斯爆炸事故是瓦斯隧道事故中最严重的事故。瓦斯爆炸的主要危害是产生高温焰面,冲击波和有害气体。本文以兰渝铁路图山寺隧道为例,对长大高瓦斯风险隧道的瓦斯提前排放、通风、监控、机械配置等综合施工技术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1 工程概述

图山寺高瓦斯隧道全长3216m,起讫里程:IDK785+710~IDK788+926,为单线隧道,最大埋深约192m,是兰渝铁路三大高风险隧道之一,更是重点控制性工程。隧道位于丘陵区,穿越近东西向展布的脊状山梁,地面高程320~540m,相对高差约220m。丘坡陡峭,局部为平台,坡面植被较发育,斜坡下为沟谷平坝。

隧道位于川中产油产气地层,一般埋深2000~2800m。天然气等有害气体可能顺着岩层构造裂隙上逸,并在隧道洞身范围基岩裂隙或缝隙中局部游散富集,集成气囊,并具有随机性和不均匀性,危及隧道施工。根据西南石油大学提供的《浅层天然气分布特征咨询研究》,对隧道深孔天然气测试结果,单孔天然气最高浓度9500ppm,计算隧道天然气含量6087m3;参照达成线既有炮台山隧道出口平导,瓦斯压力0.2KPa,天然气绝对涌出量3.03m3/min。确定该隧道为高瓦斯隧道,其中IDK785+790~IDK788+830为高瓦斯工区。隧道施工时采用钻孔超前预报及检测,加强通风和防爆、防燃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2 主要施工技术

隧道通风采用压入式和巷道式相结合的通风方式;瓦斯检测采用钻孔超前预报检测,人工检测和自动检测相结合;隧道施工采用新奥法施工,人工风钻打眼,矿用炸药、煤矿许用电雷管起爆,光面爆破,超前小导管和喷射砼支护,台阶法开挖,防爆挖掘机辅助防爆装载机挖、装,防爆自卸汽车运输,二次衬砌采用防爆模板台车衬砌,砼在洞外集中拌和,防爆砼运输车运输,泵送入模。

2.1 瓦斯提前排放

隧道正洞均采用3个89超前水平钻孔进行全断面超前地质探测,超前钻孔孔径一般为89mm,单孔长度为30m,搭接长度不小于5m,超前地质钻孔按下图布置,并在超前地质钻孔处设置检测点,以检测是否有有害气体涌出。

超前地质钻孔每25m一环。

若探测到有害气体,要根据记录确定有害气体的涌出位置,当超前探物及验证孔确认富含瓦斯时,增加不少于3个φ89超前钻孔(4~6号孔),进一步确认瓦斯、天然气浓度、岩体破碎程度。

正洞超前探孔布置示意图

下部台阶瓦斯排放应采取下列措施:可在上部台阶底部打俯角孔排放;孔距与排距宜为1.0m。

排放孔施工前加强排放工作面及已开挖段的支护,防止坍塌造成突出。

排放孔施工必须严格按设计施钻,钻孔过程排专人检查其角度和长度。

排放孔施工过程中注意观察各种异常情况及动力现象,当某孔施工中动力现象严重,可暂停该孔施工,待其他孔施工完后再补贴该孔。

每钻完一个孔后检测该孔瓦斯浓度,以后每天进行两次,掌握排放效果和修正排放时间。

在超前卸压孔施工过程中,加强掌子面瓦斯浓度和孔内瓦斯浓度监测,通过对浓度变化的分析,研究下一步通风方案和开挖施工措施,确保掌子面瓦斯浓度达到0.5%以下。

2.1.1水气分离设施

本隧道地下水需要经过水气分离装置分离掉天然气后才允许排入隧道侧沟。

地下水排放路径:纵向盲沟水气分离装置洞内侧沟。

瓦斯等有害气体的排放路径:纵向盲沟水气分离装置纵向盲沟瓦斯排放管排入大气。

隧道纵向盲沟采用φ100波纹管,水气分离装置采用φ100PVC管。

隧道竣工后对泄水孔进行瓦斯等有害气体检测,若有有害气体逸出,应及时报告相关单位,以便处理。

2.2通风方案

2.2.1方案概述

⑴采用射流风机诱导正洞为进风巷,平导为回风巷,靠近掌子面的横通道为风流通道,其余横通道用风门封闭,风门采用钢架结构外贴土工布密封,避免漏风和循环风出现。

⑵每个洞口安装2台SDF(C)No12.5型轴流风机通过φ1.5m双抗风管(阻燃、抗静电)将新鲜空气送至掌子面。通风机设在洞外距洞口30m处。风管最前端距掌子面5m,并且前55m采用可折叠风管,以便放炮时将此55m迅速缩至炮烟抛掷区以外。

⑶射流风机采SDS-Ⅱ-No10.0型风机,风机布设在隧道拱顶或距边墙2m处。

⑷掌子面至模板台车地段设置移动式局扇(将轴流风机安装在平板车上)配合软风管供风,以增加瓦斯易聚集地段的风速,防止瓦斯聚集。

⑸在掌子面至模板台车地段的死角、塌腔等部位用高压风将瓦斯引出。具体方案为根据瓦斯检测结果对其吹入高压风,将其聚集的瓦斯吹出,使之与回风混合后排出。

⑹在每个隧道的避车洞处设置5.5KW局扇一台,以吹散该处聚集的瓦斯。

2.2.2通风要求

2.2.2.1风速

根据以往瓦斯隧道施工案例,如:家竹箐瓦斯隧道回风风速0.5m/s、华蓥山瓦斯隧道回风风速0.5m/s,朱嘎瓦斯隧道回风风速0.5m/s,综合考虑本隧道的实际情况,本通风方案回风风速按0.5m/s设计,为防止瓦斯积聚,对如塌腔、模板台车、避车洞、通道等处增加局扇或高压风进行解决,对于一般段落采用射流风机卷吸升压以提高风速,从而解决回风流瓦斯的层流问题。

2.2.2.2瓦斯含量

根据《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对隧道内不同地段的瓦斯浓度有不同的要求,具体内容见下表。为确保施工安全,本隧通风瓦斯浓度按0.5%考虑。

隧道内瓦斯浓度限值及超限处理措施表

2.2.2.3通风的连续性

根据《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瓦斯隧道施工期间,应实施连续通风。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2.3加强通风管理,制定瓦斯监控方案

成立专人的通风安装、使用、维修、维护的通风班组,每天进行巡检。保证管路顺直,无死弯、漏洞,其开机人员每天按班组对风机运行进行记录登记,并制定瓦斯监控方案

2.3.1瓦斯监控要求

《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要求:瓦斯隧道施工期间,应建立瓦斯通风监控、检测的组织系统,加强施工过程中测定气象参数、瓦斯浓度、瓦斯涌出量、风速、风量等参数。低瓦斯工区可用便携式瓦检仪,高瓦斯工区和瓦斯突出工区除便携式瓦检仪外,尚应配置高浓度瓦检仪和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并配备救护队。

2.3.2监控方案总述

根据上述要求,结合本隧道特点,采用人工监控和自动监控系统组成监控体系。自动监控系统经比选论证,选用重庆煤科院生产的KJ90安全监控系统做为主安全监控系统。内燃驱动的配备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在工作面的上隅角设置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对需人工检测的部位,保证每15分钟检测一次,在瓦斯浓度>1.5%时,保证每5分钟检测一次。在洞口测风站配备手动式测风仪,定期测定回风巷的风流速度。当风流速度变化时,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措施。

隧道自动断电报警系统为声、光连动形式,同时左、右隧道连动,任何一个隧道遇到紧急情况,两个隧道同时报警。

仪器设备的检验按照《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附录C瓦斯测定仪检测质量的控制及厂家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定期检定,编制相应的管理制度。

2.3.2.1瓦斯监控管理

⑴成立专人的瓦斯监控系统安装、使用、维修、维护的班组。

⑵监控系统安装后,首先,由经理部组织相关人员、系统安装单位及集团公司有关专家对监控设施进行验收,合格后,邀请有关权威机构验收,确认监控效果是否与设计相符。其次,经理部组织对瓦斯监控系统的运行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并每月对监控系统进行定期检查。

⑶采用人工与自动监控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瓦斯监控管理,人工检测的部位、要如实详尽记录、签认。

2.3.2.2建立健全监控组织机构,明确管理责任

针对本隧道围岩中赋存瓦斯的特点,在隧道施工管理的基础上,成立了相应的瓦斯安全管理机构,在施工作业队成立通风防爆班组,组织瓦斯检测和结果分析工作,各工作面配备瓦检员,实行日夜现场检测、收集数据。聘请有经验的地质专家和煤矿安全顾问,在此基础上组建成立以经理为组长、生产、安全副经理和总工为副组长,各部门参加组织实施的防爆领导小组,明确管理责任和岗位安全职责,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2.4机械设备

2.4.1设备配套原则

隧道内非瓦斯工区和低瓦斯工区的电气设备与作业机械可使用非防爆型,其行走机械严禁驶入高瓦斯工区和瓦斯突出工区。隧道内高瓦斯工区和瓦斯突出工区的电气设备与作业机械必须使用防爆型。

2.4.2机械的性能

⑴防爆柴油机的技术要求:

排气温度不超过70℃;

水箱水位下降设定值;

机体表面温度不超过150℃;

电器系统采用防爆装置;

启动系统采用防爆装置;

以上各项设定值是光指标、声报警,延时60s自动停车;

防爆柴油机采用低水位报警和温度过高报警。

⑵排气系统中一氧化碳、氮气化物含量不超过国家设定排放标准。

改装柴油机防爆系列按照国家柴油机的技术规范和要求标准。

防爆电气检测报告范文6

【关键词】本安型;矿灯;保护器;PTC;过流保护

1.前言

矿井一旦发生瓦斯爆炸,就会造成一系列及其严重的危害,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爆炸产生高温。

爆炸时产生的热量,使周围气体温度迅速升高,爆炸瞬间的温度为1850℃-2650℃。这样的高温,会造成人员伤亡,并可能引起火灾,烧毁设备、设施,损坏巷道;

2)爆炸产生高压气体和强大冲击波。

由于爆炸时气体温度骤然升高,引起爆源附近气体体积急速膨胀,气体压力突然增大,形成强大的高压冲击波。强大的冲击波可使井下人员遭受伤亡,严重摧毁巷道支架、井下设施和设备,造成巷道顶板冒落。

3)爆炸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

瓦斯爆炸要消耗大量氧气,同时伴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其中主要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若有煤尘参与爆炸,产生的一氧化碳气体会更多,造成的人员伤亡更严重。统计资料表明,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中死亡的人数,90%左右都是因为一氧化碳中毒、窒息死亡。

瓦斯(甲烷CH4)报警矿灯是在矿灯上增加了瓦斯报警装置。当瓦斯超限时,声、光形式报警,以警告使用者瓦斯超限。它具有结构简单、报警醒目、重量轻、使用方便等特点,其中主灯闪烁式瓦斯报警矿灯还具有当瓦斯超限时强制工人停止作业的功能,特别适宜于井下分散作业人员携带使用。

目前国内瓦斯矿灯无法将瓦斯采集数据实时传送到地面服务器,且属于矿用特殊型产品,防爆型式:EXSI,安全系数低,容易发生蓄电池、矿灯头碰撞摔破、电缆破皮扯断等现象而产生电火花,继而引发瓦斯爆炸事故,这也是矿灯引发矿难事故的根源[1,2]因此,研制一款与人员定位相结合的本安型瓦斯矿灯具有重大的安全意义。

2.现有的瓦斯矿灯对锂电池保护设计

本安型瓦斯矿灯的安全性能,直接取决于对矿灯锂电池的保护处理。目前,矿井常用的矿灯属于特殊型,其锂离子电池保护电路一般采用PTC和保护器,如图1所示。

图1 殊型矿灯电池保护电路

其中PTC是锂离子蓄电池出厂时自带,动作电流一般在4A以上,甚至有些达到10A,主要用于电池生产、运输过程中短路保护,但是保护动作值过大,不能完全起到保护作用。保护器具有过充保护、过流保护、过放保护、短路保护等功能。

过流保护是通过时间来限定释放能量。在锂电池电量充足时,可以快速的切断输出,然而在蓄电池低电量时,很难在短时间内切断输出,可靠性有限[3,4]。

3.ia级本安型瓦斯矿灯本安保护设计

本设计中,保留安标产品保护器,同时增加过流保护、PTC串限流电阻两重保护,达到ia级三重化保护,符合GB3836-2010的规定。

如图2所示,选择具有安标证号的保护器作为第一重保护。第二重过流保护电路,采用了精工电子的S8261锂电池保护电路,内置高精度电压检测电路,具有过充电、过放电和过电流的保护功能。这里主要采用S8261电路的过流保护功能,过电流1检测电压为0.05~0.3V。在通常状态的电池放电状态下,由于放电电流在额定值以上,VM端子的电压在过电流检测电压以上且这个状态持续在过电流检测延迟时间以上的场合,关闭放电控制FET停止放电,这个状态叫做过电流状态。当检测VM端子电位为过电流1检测电压以下时即恢复到通常状态。S8261保护IC的过充电检测电压为3.9~4.4V,过充电滞后电压为0.1~0.4V,过放电检测电压为2.0~3.0V,过放电滞后电压为0~0.7V,过电流1检测电压为0.05~0.3V,过电流2检测电压为0.5V。在第二级保护电路中,同时保留过充电、过放电保护,提高对电池的保护。

图2 本安原理图

图2中,第三重保护采取PTC串限流电阻的方式,限流电阻作为可靠元器件,可以抑制电流突变。PTC俗称“自恢复保险丝”,传统的保险丝在线路熔断后无法自行恢复,而PTC在故障撤除后即可恢复到预保护状态,当故障再次出现时,又可以起到过流保护。本设计中选用0.5Ω、5W的正偏值限流电阻,1.25A,0.2Ω的PTC,开路最大输出功率:

W

小于GB3836-2010规定的33W,限流电阻的功率符合GB3836-2010的要求,即:15×(ln×1.7)2×限流电阻最大电阻值。

三重化保护中,任意一重或两重保护失效,剩下的两重或一重保护,都能可靠的保证电源安全。三重化保护的本安参数设定为UO:4.2V、IO:2A,可顺利通过防爆火花实验。

在结构上采用内外双层外壳,将电池和保护板嵌入内壳中,并采用回天312浇封后,装入外壳内,起到保护隔离作用,确保矿灯可靠安全[5,6]。

4.本安型瓦斯矿灯瓦斯报警设计

采用催化燃烧原理,可燃性气体在有充足的氧气的前提下,在一定温度的催化剂表面就能产生无焰燃烧,其产生的热量使之转换为电信号而指示出来。如可燃性气体浓度在其爆炸下限的范围内,则催化燃烧的热量与可燃烧气体的浓度呈线性关系。

选用瓦斯报警矿灯模组MZ005,此模组采用高稳定性催化燃烧式气敏元件、高性能微电脑处理器,配合红外遥控调校方式,使模组拥有高可靠性和极简单的调试,并且此模组拥有传感器故障报警功能和零点标定限制功能,避免了由于传感器断丝引起的模组持续报警或不会报警等故障。当空气中的甲烷含量大于报警设定值时它会控制矿灯闪烁报警,同时将电信号通过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实时上传到地面,及时提醒工作面人员采取加强通风或撤离措施。当甲烷浓度下降到正常值时,它又能控制矿灯恢复正常照明功能,从而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瓦斯报警矿灯模组MZ005与人员定位板之间通过串口通信,采用标准、开放的modbus协议,原理图如图3所示。

图3 瓦斯报警矿灯原理图

瓦斯模块的额定电压(V):3.1-5.0,额定控制电流(mA):≤110,报警点(vol):1.0%(出厂标定),报警误差:≤0.1%(CH4含量(0.5-1.0%),零点稳定性:±0.1%CH4(每周最大零漂)。

当空气中的甲烷含量大于预警值时,模组将电信号直接通过串口发给人员定位板,同时矿灯闪烁报警,人员定位板将报警信号实时上传到地面,及时提醒工作面人员采取加强通风或撤离措施。当浓度降低低于报警值时,报警矿灯回复正常状态[7,8]。

5.结语

本文设计一种基于井下人员定位的本安型瓦斯矿灯,采用三重化保护,结构上内外壳浇封隔离,同时与人员定位相结合,弥补瓦斯监测的不足,将瓦斯数据与人员定位数据相结合,实时上传到地面服务器,及时提醒工作面人员采取加强通风或撤离措施,消除矿工在瓦斯超限情况下仍违规作业的问题,确保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MT1162.1-2011,矿灯.第1部分:通用要求[S].

[2]MT1162.4-2011,矿灯.第4部分:KL型矿灯[S].

[3]李方儒,臧才运,余博龙.矿灯保护器过电流安全保护局限性的研究[J].煤矿安全,2012,07:119-121.

[4]李方儒,车延武,臧才运,等.矿灯本质安全电源串联限流器的研制[J].煤矿安全,2012,43(8):110-112.

[5]GB 3836.1-2010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S].

[6]GB 3836.4-2010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