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农村实施方案范例6篇

供销社农村实施方案

供销社农村实施方案范文1

一、规划背景

长地处浙江中部沿海,人口548、52万,陆地面积941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陆域面积的三分之二;海洋为陆地面积的8、5倍,兼得山海之利。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平稳增长,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200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48亿元,比上年增长11、9%。财政收入65亿元,比上年增长22、35%。全市经济综合实力跻身于浙江省中上水平。

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并趋优化,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3、2:58、1:28、7调整为12、2:58:29、8。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化迈开新的步伐。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后,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逐年下降,水稻种植面积2000年为190、78万亩,2001年为150、26万亩,下降21、06%;蔬菜种植面积2000年为41、42万亩,2001年为59、01万亩,增长42、7%;瓜类2000年为6、5万亩,2001年为11、07万亩,增加70%。蔬菜、茶、桑、果经济作物已接近或超过粮食产值,海水产品产值是粮食产值的5、3倍,位居全省第一。全市共有29个农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有25个农产品获得2001年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

市供销社系统经过三年的改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供销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经过三年艰苦卓有成效的改革,已完成企业改制占总企业数的85%,目前改制工作已进入扫尾阶段。通过改制,全市供销社已甩掉了体制、经济和冗员三大包袱,初步建立了新的投资体制,转换了经营机制。同时,巩固了传统优势经营,积极建办各类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村生活、生产资料经营,培育农产品市场,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开拓农村市场,是全市供销社的首要任务。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社宗旨,通过领办建办农村各类专业合信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以发展农村生活、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的业态为主攻方向,重新构筑农村流通网络,改善农村市场的消费环境,增加有效供给,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总体目标

市供销社开拓农村市场总体目标是:

1、建办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三年内,全市供销社将领办、建办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社62家,注册资本金2000万元左右,其中农民股金占60%;入社社员达到5000户,联系带动农民70000户,占农民数的5%;通过专业合作社组织带来,实现农产品年销售额3亿元,入社社员人均纯收入比普通农户每年增加5%左右。

2、引进现代经营业态,拓展农资连锁经营提高农村消费质量。与上海华联连锁企业联手拓展农村生活资料市场,三年发展超市50家,建办配送中心,总营业面积达到49000M,资金投入总量2500万元,实现年销售额5亿元。

3、开展合作与联合,拓展农资连锁经营,保持农资经营主渠道地位。以农资有限公司为龙头(以下简称“台农”),县、市(区)供销社农资企业为骨干,基层供销社农资销售点为网络,开展系统内外的广泛合作与联合。三年内发展“台农”直营连锁店80家,加盟连锁店70家,实现年销售额3、5亿元;系统实现农资商品经营份额占社会经营的70%以上。其中化肥确保75%以上,力争达到80%以上,农药确保65%以上,力争达到70%以上。

四、分类实施规划

(一)专业合作社

建办专业合社是解决农产品流通不畅,提高农产品质量,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有效手段。供销社具备建办专业社最有利的条件。一是供销社有健全的组织网络;二是供销社有良好的经营设施;三是供销社有贴近农民的优势;四是供销社已积累了建办专业性社的经验。建办专业性合作社的基本方针是:股份合作、工商登记、自愿平等、民主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参与服务、助农增收。

1、总体设想:各级供销社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围绕当地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大力建办各类专业合作社。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达到建办一个专业社,服务一方农民,推动一个产业,发展一地经济,改造一家基层供销社,努力把供销社办成农民自已的合作经济组织。

2、实施步骤:年,全市供销社将建办19家专业社。市本级建办绿色联合农资消费合作社,仙居建办杨梅、黄姜专业社,玉环建办文旦、驼鸟养殖专业社,椒江建办2家蔬菜专业社,临海建办柑桔、蚕桑专业社,三门建办海产品、花果等专业社,温岭建办禽业、西兰花等专业社,路桥建办蔬菜专业社,黄岩建办柑桔、茭白专业社,天台建办果木、茧业专业社。年,全市建办18家专业社。年全市供销社建办17家专业社(详见附件1-1、1-2)。

3、工作重点:年,县市区制定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划,落实专业合作社建办目标,重点是填补空白县。市社将组建市龙头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4、年,召开全市供销社专业合作社现场会,总结交流专业合作社成功经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研究,制订专业合作社规范管理制度,健全财务报送制度。

5、年,一是由市供销社牵头,完善、规范专业合作社财务核算制度和运行机制;二是专业合作社的产品形成品牌,实行标准化管理,名、优、特农产品全面进入超市;三是组织各专业社学习、考察、培训,拓宽专业合作社人员的视野,提高专业合作社人员的素质。

(二)生活资料连锁经营

以现代经营业态改造供销社的经营网点,重构农村流通网络,开辟“现代农村超市”,是供销社开拓农村市场的重要举措。供销社开拓生活资料连锁经营的方针是:引进改造、参股合资、加盟连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1、总体设想:市供销社与上海华联连锁企业在市中心区联合投资建办6000M左右的配送中心,并在中心区、商业街和社区开办5家超市;华联股份有限公司、市供销社、上海华联连锁店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并争取在联合投资大卖场;各县市区供销社利用在城区的商场(供销大厦)与上海华联连锁企业联合建办连锁超市13家,总经营面积21050M,利用供销社在重点集镇的网点改造建办连锁店37家,总经营面积21070M(详见附表2)。通过三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中心,县城为重点,农村集镇和社区为基础的通畅、便捷的现代营销网络。

2、实施步骤:年,市社将与上海华联连锁企业谈定合作方式,参与联合经营,做好配送中心的选址、立项工作,建办社区超市1家,争取与华联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三门、天台、仙居将在县城建办3家中心店,并在六熬、花桥、平镇、横溪建办4家连锁店。年,建成配送中心,在商业街建办1家超市,力争大卖场选址、立项成功。并在临海、玉环、路桥、黄岩建办4家中心店,在中心集镇办15家连锁店。年,在椒江、天台、三门等县市区建办4家中心店,在重点集镇建办25家连锁店。

3、工作重点:一是市社将赴上海华联总部考察,并邀请上海华联总部领导回方考察,争取总部对的重视和支持;二是召开县市区供销社主任会议,广泛征求县市区社领导对《规划》的意见,并要求各县市区社根据《规划》,制订出实施方案;三是尽快落实配送中心的选址立项方案,并争取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三)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

农业生产资料是供销社的传统经营项目,也是供销社为农服务的有效手段。全市供销社农资连锁经营的方针是:广泛合作、构筑网络、统一品牌、做强“台农”。

1、总体设想:一是以“台农”为龙头,构筑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打造“台农”品牌;二是各县市区供销社充分发挥网点、人才优势,构筑县域范围的连锁网络;三是供销社农资企业要打破行业、地域界限,与生产企业、农技部门、个体经营大户、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开展形式多样的广泛合作。

2、实施步骤:年,“台农”以椒江外沙4000M农资仓库建立农资历配送中心,并从170多家经营网点中选择30农左右开展连锁经营。各县市区供销社对现有的农资企业和网点进行重新整合,制订农资连锁经营和合作的实施方案;年,“台农”连锁经营发展到50家左右,并探索与县市区农资历企业的联合与合作,县市区供销社形成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年,“台农”发展连锁经营80家左右,发展加盟店70家。

3、工作重点:一是市社将组织“台农”对农资连锁经营进行考察学习;二是“台农”要选定连锁经营网点,制订以“五统一”(统一标识、统一进货、统一价格、统一核算、统一技术服务)为标准的管理制度;三是部分县市区未完成改制的农资企业在年底完成改制,并对全市230个农资网点进行整合,制订农资连锁经营和合作的方案;四是市社将在年召开全市农资连锁经营研讨会,进一步推进系统的合作与联合。

五、工作措施

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开拓农村市场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各级供销社的中心工作,它关系到供销社的长远发展。各县市区供销社要建立开拓农村市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一把手负总债、分管领导、职能科室和企业负责人齐抓共管的局面,真正把开拓农村市场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并精心组织实施。

2、深入调研,制订方案。各县市区供销社和本级根据《规划》要求,结合本地、本企业实际,开展深入的调研分析,制订出详细的实施方案。

供销社农村实施方案范文2

县供销社启动实施基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供销社的有力指导下,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总要求,以"开放办社、夯实基础、服务三农"的改革发展思路,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拓宽服务领域,在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做了有益探索,推进改革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为全面落实__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5年工作要点,扎实推进了县委办县政府办出台的《__县基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按照目标任务,完成了改革试点工作:讲治供销社创建全国供销总社基层社标杆社建设;__供销社搭建新型农资经营平台建设;天师供销社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我县被列为省供销社综合改革第二批试点县。

一是全力推进新型基层社建设。依托供销社社有企业自建、与经济合作组织联建、吸纳社会能人带资带项目共建等形式,联合"新网工程"、社区综合服务社、庄稼医院及专合社等成员,遵循"政府主导、供销社领办、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机制,依照《公司法》、《章程》及加盟协议组建有限责任公司,与基层供销社合署办公,推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工作机制体制,实行"自主经营、分级核算、自负盈亏",促进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快速发展。今年,已完>!

二是积极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按照"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建设、市场化运作"的要求,狠抓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一是围绕蔬菜水果种植、猪鸭鸡养殖等特色农产品,规范发展魔芋、白果种植和为民养殖等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强化引导、扶持、服务,提升专业合作社运行质量;二是天师供销社试点,推动合作社跨区域、同类型产品联合,积极探索"联合社+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推动水果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组织化生产,成功组建__花果山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三是推行"基地+批发市场+零售终端"、"基地+配送中心+零售终端"产销模式,全力开展"农超"、"农贸"对接,在县城、__、讲治新建农产品直供直销网点3个,极大地满足当地消费需求。

三是全力构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省供销社对庄稼医院和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的建设和改造标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总体发展目标。今年以建设幸福美丽新村为契机,强化新农村综合体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建设,提升改造__、__、__庄稼医院3个,新改建__镇__社区、__乡__村、__乡__村等幸福美丽新村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5个,整合资金150余万元,安置失业人员30余人。累计建设庄稼医院55个、社区综合服务社78个,已覆盖全县20个乡心场镇和70%的村社,广泛开展日用品销售、农资供应、农产品收购、可利用垃圾回收等经营服务,同时适时提供文化体育、市场信息、农技培训、病虫害防治等便民服务,为当地农民搭建了生产生活服务的综合平台。

四是创新搭建新型农资经营服务平台。基层供销社牵头,依托农资公司及连锁配送网点、庄稼医院直接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签订农资直供配送、区域联采协议,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农户生产成本。彻底变革农资企业传统经营模式,从过去的单一经销商向现代综合服务商转型,深入开展配方施肥、科学用药、统防统治等"一站式"农技服务,今年已圆满完成__供销社平台搭建试点工作。通过新型农资经营服务平台建设,构建起集县、乡(镇)、村级农资连锁配送中心、农资超市、庄稼医院、社区综合服务社为一体的农资经营服务体系。

五是创建电子商务运营服务平台。按照全国供销总社提出的《县级供销合作社发展电子商务实施方案》"五个一"要求,我县积极创建省供销社电子商务示范县,领办供销社控股的幸福家园商贸有限公司,探索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发展路径,在__工业园区一号楼,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建设"三区四中心",即农产品展示区、工业品展示区、电商体验区、物流配送中心、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创业孵化中心、培训中心。创建的县电子商务运营服务平台,将彰显三大主要功能,一是培育市场主体,由幸福家园商贸有限公司建立"幸福__"(__)综合平台,对接全国供销总社"供销e家",实现网上交易我县各类产品;二是搭建服务平台,成立电商创业孵化中心、培训中心、__县电子商务协会、仓储物流配送中心,积极完善全县电子商务创业公益平台;三是实施信息化改造,建设我县、乡(镇)、村电子商务"三级示范"网络服务工程。

供销社农村实施方案范文3

关键词:财会档案管理 农村经济 信息资源 档案管理人员

前言:

良好农村财会档案管理可以实现农民增收、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效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因此,财会档案必须实现规范化合科学化的管理。笔者通过对档案工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与财会工作性质充分结合,得出以下几点有利于农村财会档案发展的措施。

1.农村档案的分类

农村的档案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合作医疗、经济契约类、文件制度类、村民户籍、财务档案类和统计报表类、文件制度类等。

2.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农村档案是我们了解农村发展的重要介质。因此,我们应当增强对农村档案的认识,提高档案管理质量。确定各村档案管理负责人员,明确人员管理责任,建立有效的农村档案管理制度,切实做好农村档案管理。

要做好档案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并进行专业指导。农村的档案一般是由村机构主管管理,农村的档案管理水平高低不等,存在明显差异。这就需要县级部门定期开展档案管理知识培训,强化村干部档案管理能力,使其了解档案整理的方法和程序,使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得以顺利开展。

加强档案的收集与整理。要做到个人档案的及时归集,日常产生的有价值的档案应及时交与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管理。档案管理人员要按照档案的基本管理要求,进行分门别类的装订整理,并及时填写卷宗,使其氢气明了,便于查阅。

设立专门的村级档案室。档案管理室的建立应以村为单位实行专橱专放。并确立档案的专人管理,明确档案管理职责,加强档案室的各项设施配备,做好档案安全防范,使档案得以安全完整的保存。

完善农村的档案查阅制度。档案查阅在外借时要得到村级领导批准。要在档案资料查阅时做好查阅登记,档案原件不得抽出或外借,如果对方必须要借出,可以由借阅者填写资料借阅借据,并把资料名称和页数等填写清楚,并对其说明归还时间,验收检验后方可重新归档。

在销毁财务档案时,要严格按照档案的保管期限进行档案的保管和销毁工作,并由专门的保管人员编制“财会档案销毁清单”,经村级领导者批准并指派人员共同执行档案的销毁。指派人员应先核对一下销毁档案是否在清册所列之中。最后,监销人员在销毁清册上签名并盖章,实行永久保存。并向领导汇报实际销毁情况。

档案管理人员岗位交替时,要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并编制档案的移交清册,其中应列明移交档案的名称和册数、卷号等,由上级领导或主管领导派人监交,工作交接完成后,监交人和交接双方必须在移交清册上盖章或签字。

3.会计档案管理实施办法

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档案管理,可以使档案得以更好的存放和保管、便于人员查阅档案,为我国市场经济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样,农村财会档案管理也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因此,会计档案管理的提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健全我国农村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我国应加快对《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修订,增加会计档案管理的内容,争取尽早出台会计档案管理里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会计档案管理工作逐渐迈入管理正轨,使财会档案管理有章可循有发可依,便于档案的保存和查阅,实现农村财会档案的统一和规范。

加大档案管理力度,加强档案管理知识的宣传与学习。财会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与学习可依借助广播、电视和报纸等新闻媒体手段进行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培训,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人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引发社会各界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档案管理规定的学习,表扬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加强相互之间的工作交流,促进各村财会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进而推动农村财会档案箱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发展。

我国村级以上领导应加强对农村财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并为其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便利条件,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可以有效保证农村财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一,领导人员对该工作的重视可以增加农村的财会管理工作的运行资金,为该工作提供物质上的保证:例如,档案存放的场地,档案存放的必要设施等。第二,领导人员的重视与支持可以促进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严格、完善的内部财会档案管理制度可以使会计档案管理更加正规化、科学化,促进农村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步入正常化轨道。最后,上级领导的支持,可以建立更加完善农村会计档案管理人员配备 ,实现档案的专人保管、专人负责。我们也可以建立业绩和报酬相挂钩的薪资制度,使企业人员工作更加认真、负责,实行定期的工作考核,对、工作不负责的员工应调离工作岗位。

完善农村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相关部门领导和档案、财会部门应协同合作,实现对会计档案管理的综合治理,共同完成社会和人民交托的重要任务。财会档案管理工作要实现专人监交、专人管理、专人审批、专人立卷和专项措施。务必做到财会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标准化,做好档案的妥善保管,使档案保持有序的存放,便于会计新资料的查阅。

结束语:

农村财会档案管理工作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我国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服务。财会档案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我国的会计行业发展和进步的坚实后盾。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建立良好的社会和生活环境,因此,提高我国农村财会档案管理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供销社农村实施方案范文4

(一)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的安排和要求,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本,制定了学习科学发展观实施方案,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培训10个工作日,学习时数达40余小时,在职党员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文章7篇,撰写个人分析检查材料7篇,学习活动中问卷调查,座谈走访,交心谈心等征求的意见和建议,征求到肯定意见三条,意见和建议六条,班子撰写分析检查报告及整改措施各1份,了学习阶段的工作任务,并了学习督导组的验收。

(二)中共*省委、省14号和中共*、市8号文件精神,*县情和县供销社,乡(镇)村调研,协助、联席会议,酝酿出台《中共*、*县关于改革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实施意见》(*发〔2009〕37号),制定了《*县2009-2013年“乡村流通工程”五年实施规划》,*乡为批“乡村流通工程”建设项目示范点;和了一套“乡村流通工程”工作机制;了省委省要求县县“五个一”的工作。

(三)以学习科学发展观为,“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的要求,“二次创业”和“两社一会”建设步伐。“供销主办、多方、市场化运作”原则,与村委会相,与村容美化相,与文明创建相,在城区和各乡镇、村发展乡村超市、连锁店、加盟店、农家店等,开拓农村日用消费品市场。依托供销社设施、场地等资源、自办、领办、协办、改造等多种兴办综合服务社建设分购联销网络,开拓农村农副产品流通市场。在“二次创业”了供销社中长期发展。2009年,我社以*乡为“乡村流通工程”示范点工作了经验,为供销社“二次创业”了实践基础。

(四)市社及下达工作指标情况:

1、供销合作社系统共经营总额4500万元;

2、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两社一会”10个,:综合服务社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7个,行业协会1个;

3、组织货源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工作,送货上门、质量、价格稳市场,市场保需求,销售化肥9200吨,:尿素4200吨,复合肥5000吨,销售农模80吨、农药1100吨;

4、培训乡村干部、农村能人、致富能手和供销社系统人员450人,:农产品经纪人121人;

5、建设乡村农贸市场4个,投入资金19.5万元。:供销社出资11.6万元(勐白村市场4.5万元,糯各村市场3.5万元,公信乡公良村市场1万元,芒街村市场2.6万元);

6、引进合作项目1个;

7、资产负债情况。截止11月末系统利润10万元,非社有资产利润80万元。社会总额56万元,资产总额1513万元,同比111万元,增长7.92%;负债总额906万元,同比51万元,增长5.96%;期末所有者权益607万元,同比60万元,增长10.97%。本期资产负债率59.88%,同比1.1个百分点,下降1.8%。

(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党建《责任书》来工作,以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和“三个一”为载体,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工作。“”制度的,抓班子、带队伍,为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营造工作环境。

(五)工作情况。安全生产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稳定工作。把安全生产一切工作的重心来、抓实,经常性安全生产工作大检查,隐患整改率达100%。把、维稳一件经常性工作抓牢。健立健全责任制,经常性、隐患排查及调处工作,并台帐,案件的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为;节日看望、住院慰问离退休干部37次37人,支出费用7.74万元。:支付老干部活动费0.4万元;支付护理及生病看望费1.3万元,节日慰问费5.2万元,补助0.4万元,支付退休人员医疗互助金0.44万元;扶贫工作,到点8次,共投入资金3.75万元。

二、和问题

(一)历史遗留问题未解决。供销社使用的原国有划拨建设用地至今未(土地权证)解决。

(二)在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建设中整合资金。涉及多,各只的资金渠道,职能之间。整体发展不平衡,坝区与山区之间差距过大,在山区建设“乡村流通工程”工作,当地不应干、不想干的思想,是职能的事,你给多少钱我做多少,不给就不做的。

(三)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和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建设未纳入市政规划。社会经济发展,划行规市是必由之举,是农业县建设为“三农”服务的硬件设施,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必备条件,是各涉农的职责,应把两个市场建设纳入市政建设统筹规划、建设。

三、二0一0年工作工作思路

在创新中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学习十七届四中,中共*省委、*省《关于改革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意见》(云发〔20*〕14号)文件精神和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在全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及〔2009〕37号文件精神,科学发展观,为“三农”服务的方向。

(一)合作制的原则,开放办社的方针,四大改革。县供销合作社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改革;社有企业改革,发展活力;基层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步伐;经营机制改革,转变发展。以建设新农村为主题,健全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改革创新组织体系、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转变发展,实施“乡村流通工程”,用现代流通改造传统网络,场中的竞争力。

(二)建设六大网络,流通服务体系。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网络建设。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建设。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农村流通信息网络建设。六是农产品市场网络建设。以“两社一会”为载体,以建设“新网工程”、“乡村流通工程”为,实施“四进村”“五个有”,农村流通服体系建设。

1、整合社会资源,是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建设。以“两社一会”和“新网工程”为载体,“四进村”“五个有”。

2、、建设新农村建设,市社、下达的任务。

3、培训,对供销社职工、乡村干部、农产品经纪人、个体能人的市场经济知识培训,互通信息、资源共享,“两社一会”人的素质和经营管理,为繁荣农村经济更大。

4、农产品流通网络市场建设步伐。上报工程实施项目,列入扶持项目,以更多的扶持资金“乡村流通工程”建设。

(三)对供销社宣传。在、县的下,为“三农”服务大旗,投入跨越式发展的大潮。对供销社的宣传,让社会真正供销社的职能职责,使供销社真正服务“三农”的载体。从而“新网工程”建设,发展“两社一会”,“三农”服务实效。

供销社农村实施方案范文5

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式下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是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致富的现实需要,是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按照《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县委改革办《中共县委改革办关于印发<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7年度改革落实台账>的通知》6号)的精神,县供销社自去年初就强化学习、狠抓思想认识,积极开展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制定改革实施方案。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意见》(川委发〔2016〕22号)以及《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雅委发〔2016〕25号)文件精神、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及县委、政府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的要求,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总体思路,制定我县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二)争取财政专项资金,大力推进综合改革工作。

县社在2016年恢复重建17个基层社的基础上,2017年争取财政资金800万元,在宜东、小堡、晒经、大树、安乐改造基层社建设,其中宜东已经完成投资190万元,晒经乡供销社农村电商综合服务中心已完成立项,设计已通过县规委会,6月底确定施工方进场施工。2017年8月4日,县第十四届县委财经领导小组第4次会议同意设立供销社综合改革专项资金300万元。

(三)建立健全监事会,完善治理机制

按照建设合作经济组织要求,优化县供销社机关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完善健全供销社理事会和监事会的配置,合理划分理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能职责,为社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2016年5月,任命了县供销社监事会主任、副主任。目前,县供销社设有办公室、财会审计股、社有资产经营管理股3个股室;核定人员编制11人,领导职数4人(其中:理事会主任、副主任各1人,监事会主任、副主任各1人)。理事会、监事会的建立健全有力助推了供销社治理机制的完善。

(四)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委员会,实现社有资产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行

社有资产是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基础,也是为农服务的物质保障,只有管好社有资产才能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

县供销社成立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理事会主任任组长,实行县社对企业资产实行统一经营管理的办法,提高了资产收益率,避免了社有资产流失情况的发生。

(五)完善试点方案,推进双线运行机制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探索构建社企分开、上下贯通、整体协调运转的供销合作社双线运行机制,根据《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意见》(川委发〔2016〕22号)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厅关于确定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专项试点单位的通知》(供销厅合字〔2017〕29号)要求,县社积极构建双线运行,社企分开运行新机制。积极探索双线运行、社企分开运行新机制,深化联合社机关改革,建立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实行联合社理事会对社资委,社资委对社有企业管理体制。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三会一层”职责权限,建立健全“三重一大”决策制度。

(六)组建集团公司,推动企业经济运行

以县供销社下属企业、基层社为核心,利用企业改制为契机,2007年,县社组建成立县黎红发展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该公司由花椒油厂、富林供销社等八家社有企业资产入股组成,总资产2400多万元。公司现有职工115人。公司资产经营管理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横向联合合作实行利润分成,原花椒油厂与华润集团合资组建五丰黎红股份有限公司,年投资收益3000多万元。纵向实行统收统支财务管理,年经营收益近500万元。通过整合社有资产和基层社资产,黎红发展商务有限责任公司现有资产增值达到2亿元。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改造基层社,大力发展基层组织建设

县社在2016年恢复重建17个基层社的基础上,2017年争取财政资金800万元,在宜东、小堡、晒经、大树、安乐改造基层社建设,其中宜东已经完成投资190万元,晒经乡供销社300万元。

2016年5月,在清溪农产品交易市场举行了县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启动暨清溪供销社成立揭牌仪式。按照恢复与拓展相结合的思路,恢复和重建基层社14家。对原有的富林、大树、九襄3个资产较好、经营活动正常的基层社,实行商品经营股份多元化;对资产相对优良、功能偏弱又具有资源优势的清溪、富泉、乌斯河、唐家4个基层社,在盘活社有资产,吸收社会资本,激活经营业务的基础上重点引领当地的农业向规模化和科技化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吸纳种植能手、购销大户、产业带头人进入基层组织队伍,逐步形成全县涉农扶持项目通过供销基层社和市级以上专合社组织实施的新模式。

(二)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履行为农服务职责

组建红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让大樱桃、花椒等农特产品在供销社实现线上交易并成功与总社“供销e家”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对接,切实解决农产品进城最先一公里问题;成立县农村电子商务协会、县农村经纪人协会,建成了“阳光”等电子商务平台,建立了76个村级服务站点;主动适应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农村消费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依据自身条件,整合资源,将“互联网+供销社”作为供销合作社系统转型升级、改革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和重要方向;完成《县农村电子商务实务》的编撰出版,开展农村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四期600人次。2016年10月,县农村电子商务孵化园被评为“市级孵化园”。2017年6月,县社结合晒经乡基层社改造工作,争取县财政资金300万元支持,成立“两个中心”,即电子商务中心和土地托管中心,现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

(三)探索土地托管模式,助力群众脱贫增收

县社从提升供销合作社服务能力出发,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有效形式,发挥供销社组织完整、网络健全等优势,创新开展土地托管,截止6月初,县社在后域乡、晒经乡累计完成土地托管3000亩,县供销社取得了11226元的托管收益;同时,也解决了土地“谁来种”“种什么”和“怎么种”的问题;还带动周边农户转变管理理念,自行聘请管护技术人员进行经果林管护,辐射面积达10000多亩,在2015年人均2500元的基础上今年增收2500元达到人均5000元,土地托管工作初见成效,起到了“托管一方、示范一片、带动一县”的目的,实现了农民与县社双赢双收,土地托管工作初见成效。

(四)新建公益性农产品交易市场,完善“三农”经营服务体系

供销社抓住灾后重建机遇,在新县城新建黎红市场、富林农贸市场、川云西市场3大农产品交易市场,在富泉镇新建农资储备库3000平方米;在新县城、大树镇新建市场4个,清溪镇新建农产品交易市场,占地17亩,保证农产品市场交易流通顺畅化。与此同时,在富泉镇新建农资储备库3000多平方米;积极争取到5.12灾后重建资金上千万元,在清溪镇新建农产品交易市场,占地17亩,2017年6月—7月初,清溪农贸市场实现大樱桃交易量14000吨,实现交易总额5亿元。

(五)开展土地确权颁证,实现法律允许范围内的产权网上交易

积极开展土地确权登记,基层社资产土地22处共计18.9万余平方米已确权,新县城商业步行街、农贸市场以及富泉镇农资储备库、清溪农产品交易市场等7.9万平方米社有资产土地未确权,产权证正在积极办理中;同时建立以花椒交易中心为试点平台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实现法律允许范围内的农村产权均可网上交易。

(六)发展行业协会,引领经济发展

一是根据农业产业发展实际,积极引导和组织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农户等在今年内组建县农村电子商务协会、县农村经纪人协会;二是明年完成县农资协会、县再生资源协会的筹建工作;三是广泛吸纳各类合作组织入会,增强协会的影响力、凝聚力和生命力;四是加强已成立协会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五是大力发展跨行政区域的农民合作经济联合会,推动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联合发展,做大做强协会品牌,组织带动更多农民走向市场,更好实现助农增收;六是以活动兴会,以服务强会,力争每年以农村电子商务为核心载体的创业创新四期达1000人次。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认真学习,进一步理解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的重大意义。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有利于发挥供销合作社的组织优势,有利于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有利于使供销合作社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不断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规模和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有利于进一步激发供销合作社创新和再创业的发展动力,担当起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繁荣城乡经济中主体责任。县供销社积极组织开展综合改革学习研讨会,狠抓落实深化供销综合改革措施细则。一是多次组织机关干部学习中央、省市委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精神;二是深入企业职工、基层社员工、专合社队伍、经营大户中宣传讲解政策精神;三是加强行业调研、多次征求县级相关部门的意见的建议;四是及时制定完善县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方案。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恢复重建基层供销社容易,开展新业务难。

供销社农村实施方案范文6

当前,浙江省农业已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一大批有知识、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使农村发展的基层设施,整体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变。但随着农业商品化、规模化、机械化的逐步形成,农村合作经济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新关口。这个关口需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力量———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发展层次、规范组织行为,农业龙头企业及农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的匮乏是制约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改变农村合作经济现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关键问题是要有合格的农村合作经济人才。以合适的模式加快农村合作经济人才的培养步伐、全面提高农村合作经济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建立有利于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环境,是当前浙江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建设中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鉴于此,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从2007年开始进行了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系统研究与实践,在理念创新的基础上,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构建了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体系,招收并培养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人才,为浙江省发展农村经济服务探索出一条可行并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的新路子。

项目主要内容

1.组织实施了全面的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人才现状与需求调整为了清楚地了解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人才资源现状和未来需求,在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的指导支持下,学院经过认真的研究与筹划,在2007—2009年分期分批调研的基础上,于2010年组织了由近200名师生参加的调研,对省内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等11个地市、80个县(区)、乡镇的基层社和农村专业合作社人力资源现状和未来需求进行了实地调研。为保证调研的水平和质量,学院制定了完善的调研方案、调查问卷和调研宣传提纲。

全体调研人员深入到近300个乡镇、1026个农村专业合作社,直接接触农村专业合作社人员1500余人次,召开县(区)、乡镇基层社主管人员及农村专业合作社主任座谈会20个,访谈100余人,收回有效调查问卷854份。本次调研活动是学院在上世纪90年代末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兴起以来的一次最大范围、最全项目、最多数据、直到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村合作经济人员现状和需求的调查。通过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形成了系统的调研报告。基于此,学院进一步完善了面向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体系和方案,明确了学院设立面向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坚定了履行为浙江省培养农村合作经济人才责任的决心。

2.构建了“两类定向、双元多层”的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体系针对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的现状和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学院逐步建立了“两类定向、双元多层”的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体系。“两类定向”即三年制定向培养和“2.5+0.5”定向培养;“双元多层”是面向在岗在职人员的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农产品加工与检测、连锁经营管理等多方向、多层次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

在省、市、县三级政府的支持下,学院推出了“大学生社倌”计划和“双元多层”教育。“大学生社倌”计划采用两类定向方案。一类是三年制农村合作经济管理方向,即面向中职农艺类毕业生实行单招单考,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高职,涉农企业骨干及农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趋向。另一类是“2.5+0.5”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定向培养,即每年在全院三年级学生中报名,挑选100名学生参加,0.5学年的农村合作经济管理方向专门培养,农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趋向。“双元多层”教育。一类是学历教育,招收供销合作社系统内在岗在职,并已获得中级技能证书人员,三年制连锁经营管理、农村合作经济专科。另一类是非学历教育,根据供销合作社系统内农业龙头企业、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需要,开展农产品经纪人、农产品加工与检测等多方向教育培训以及供销合作社系统特有工种的培训,取得专项证书或特有工种的中、高级技能证书。

3.以新的理念和思路创建实施了人才培养模式在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有建立一个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律的恰当培养模式,才能保证所培养的人才为社会所用。要为浙江省农村培养合格的农村合作经济管理人才,第一必须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符合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同时也符合他们今后接受毕业后教育和经济管理继续教育的需求;第二创造贴近农村合作经济实际的人才培养氛围。学院针对“两类定向、双元多层”的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体系,分别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明确了各层次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两类定向”即面向涉农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通过培养合作社理念和现代经营意识,进行基本素质、管理素质和实际技能培养。“双元多层”是根据在岗在职人员的岗位诉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三年学历教育或短期培训教育,更新理念,进行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教学,强化专项技能培训,以适应各自岗位工作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4.卓有成效地推进了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从教育培养的角度出发,做到所培养的农村合作经济人才能够“下得去、留得住、作用好”,要求在保证教育教学水平质量基础上,必须做到人才培养紧密贴近农村实际情况。为保证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学院2008年在浙江省社的支持下建立了农村合作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载体——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基地。基地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地市一级基地。学院与全省11个地市供销合作社、浙江省社的5家直属企业集团签订校社合作、校企合作协议,这些基地的建设要求主要在于教育教学条件的优化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二是建设以农村合作经济管理教育教学为切入点的县(区)基地。学院分别选择可以在本省发挥较好辐射作用的萧山、平湖、绍兴、安吉等17个县(区)供销合作社作为农村合作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基地,并与其签订共同培养新农村人才培养的合作协议。学院和基层社按照农村合作经济人才教育标准要求对基地进行建设,基地建设纳入县(区)社整体规划发展中,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保证基地得到持久的建设并很好地发挥作用。

通过建设和教学实践,学院基本达到了以教学切入、全面提升基地整体水平,发挥区域辐射的作用。几年来,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农村合作经济、为农技术服务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目前,基地已发展到全省的21个县市,还拓展建立了10个农村合作经济研究基地。学院通过这些合作机制跟踪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开发涉农教材、开展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组织技术服务和指导等,不断丰富基地内涵,拓展基地功能,紧密了与系统和“三农”的关系,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5.“农民点菜、学院送餐”的社会服务为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说县(区)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是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体系的载体,那么为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建设就是这个体系的核心。学院颇有创意地推出了“农民点菜、学院送餐”的社会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了专业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学院在每年年初以年会形式通过省、市供销合作社向县(区)、乡镇供销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菜单”(培训及技术服务内容),让农民“点菜”,然后根据这些“菜单”,制定计划,实施“送餐”。每年利用寒暑假,组织师生开展“春季调研”、“暑期社会服务”活动,组织了“农产品流通服务”、“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检测”、“农村网络信息化技术”等专业教师团队,以支持指导供销合作社系统内各县(区)、乡镇基层供销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为主要任务。这些教学团队深入基层、深入田头、深入农户“送餐”服务,实地进行操作示范、指导答疑。一方面教师服务于农民,同时教师也在“送餐”服务中将基层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及需求带回学院,不断丰富充实和修正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方案,真正实现了教育切入、教学相长、以教促学、全面提高。这一有创意的举措作用明显,受到县(区)、乡镇基层社和人才培养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广泛欢迎。

项目创新点

以市、县(区)供销合作社与学院签署协议的形式建设农村合作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此举可把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贴近基层、贴近农村。同时全面提高县(区)、乡镇基层供销合作社建设整体水平,并成为当地农村合作经济技术服务与人才培养的辐射基地。以“农民点菜、学院送餐”的社会服务形式支持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中的教师队伍建设。此法一举多得,既弘扬了教师的奉献精神,促进了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同时又提升基地、基层社整体水平和影响;建设了教师队伍。

根据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人才需求的实际,建立了面向县(区)、乡镇基层供销合作社和面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两类定向,双元多层”招生就业模式,并得到了财政支持政策,保证了生源质量和就业空间。根据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岗位工作的实际要求,建立了适合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需要的“大学生社倌”计划,“双元多层”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了不同的课程体系、内容结构和个性化培养,同时为毕业后继续教育奠定了基础。

项目应用推广意义

本项目最明确的效果是培养合格的农村合作经济人才,自2009年起至2011年,“两类定向、双元多层”总计招生学历教育300人、非学历教育1万余人,现已有110名毕业生服务在县区涉农企业以及农村专业合作社。

项目涉及到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的各个改革建设项目点,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绩,并且在每个建设项目中都还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有较大的延展性。农村合作经济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同样可以为农村合作经济人才的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发挥作用,具有可持续性。该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有助于稳定浙江农村合作经济人才队伍,强化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者的岗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