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总结范例6篇

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总结

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总结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扩权强镇下移管理权限为契机,以服务发展、方便群众为目的,积极创新便民服务载体,全面推进镇(街道)、村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大力开展代办、帮办服务,全面构建市、镇(街道)、村三级联动、上下互动的便民服务机制,为全市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便民利民原则。以方便群众办事为目的,实施扩权强镇,推行权力下移,缩减办事时间,降低行政成本,更为直接、快捷、高效地为群众服务。

(二)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实行“六公开”服务,即通过服务指南、办事须知、网站等形式,公开服务事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做到公开、透明,让群众知晓,接受群众监督。

(三)坚持务实高效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实行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切实提高办事效率。

(四)坚持依法行政原则。所有服务事项,都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办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和办事行为,除按政策规定收取有关费用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收取费用,严禁违规收费、搭车收费和。

三、设置要求

(一)建立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要以推进部门管理权限下放,提高办事效率为目的,按照“充分授权、权责统一”的原则来建设。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要有固定的办公用房,办事大厅面积不少于80平方米,可以与现有服务场所整合,实行开放式窗口办公,办公环境整洁有序,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办公设施。按照人事相宜原则,明确专职管理人员,选配窗口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明确,实行一岗多能,人员保持相对稳定。按照便民利民的原则,凡面向社会、企业和群众日常生产和生活的行政管理、证照证明、便民服务、信息咨询等事项,均应纳入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范围。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次性收费。印制服务事项一次性告知单或《服务指南》,备有与服务事项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提供示范文本等资料。中心及工作窗口(柜台)有明显的标示牌,设置群众意见评议(投诉)箱。建立健全政务公开、服务、限时办结、责任追究、考勤考核和监督等制度,管理规范到位。工作人员佩证上岗。办公经费能够得到保证。

(二)建立村级社区服务中心。村级社区服务中心是办理公共事务、组织居民活动、提供社区服务“三位一体”的场所。根据省《关于加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通知》(浙社建〔2009〕3号)文件精神。今年要在前期开展建立村级便民服务点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升级扩面,对未开展试点工作的村,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起村级社区服务中心。村社区服务中心可依托村级组织办公场所,也可以单独设立,或与其他村级组织合署办公。要设立“一站式”办事大厅,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制订并公布便民服务内容、服务时限、工作职责等相关制度,规范办事程序,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村党组织书记或村民委员会主任为村级社区服务中心的第一责任人,村党组织或村委会成员可兼任便民服务代办员,也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员,具体承办便民服务事项。代办员要按照“一人多岗、一岗多职”的要求,实行分类包干,提供综合服务。

四、工作职责

(一)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主要工作职责是:

1.组织协调各基层站所依法办理进便民服务中心的审批服务事项。

2.依法办理扩权强镇中市级部门管理权限下放的审批、许可项目。

3.对需上报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的审批事项,提供咨询、代办服务。

4.开展科技普及、信息、政策法规解答等便民服务。

5.负责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6.负责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管理考核。

7.负责处理对窗口工作人员违规违纪行为的投诉。

(二)村级社区服务中心的主要工作职责是:

1.事项办理。受理村民群众办事事项,对属村办理范围的事项,能即办的要即办,不能即办的明确承诺办理时限,并限时办结。

2.事项。村民群众需办理事项若不属村级办理职责范围内,需报镇(街道)及以上机关办理的,由村社区服务中心受理代办。

3.宣传咨询。村社区服务中心要加强调查研究,了解村民群众的困难和要求,积极宣传党和政府关于农村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接受群众对政策、农技等信息的咨询。

五、实施步骤

(一)动员准备阶段(8月)。各镇(街道)要成立便民服务网络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召开动员大会,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任务。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由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振东新区管委会主抓,做到镇村联动,统一落实。

(二)组织实施阶段(9月)。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落实场所,可以整合现有服务场所。梳理工作内容和职责,明确进中心的服务事项,做到职责明晰,制度明确,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人。

(三)总结运行阶段(10月至11月)。在场所、人员落实的基础上,开展试运行,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加以修正完善,总结工作运行中好的经验,迎接本市及嘉兴两级检查,积极争创嘉兴市先进基层便民服务中心。

六、有关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镇(街道)要成立便民服务网络建设领导小组,由镇长(主任)任组长,分管副镇长(副主任)具体负责,迅速开展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确保场所、人员、资金三到位。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振东新区管委会负责村级社区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确保在11月底前,全面完成镇(街道)、村两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

(二)规范运作行为。要把两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作为政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的重要载体,各项便民工作制度和服务内容、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承诺时限、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等都要进行集中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各便民服务中心要建立健全服务承诺、首问负责、政务公开、一次告知、限期办结、全程免费、绩效考核、过错责任追究等一整套办事、考核制度;各社区服务中心要建立干群联系、帮办服务、信息报送、督查考核、过错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

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总结范文2

一、基本情况

根据街道农村的实际情况,不断扩大农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全街道19个行政村均已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其中标准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2个(今年新建1个,在建3个),市级3个(西圃、溪岙、塘下),市级2个(正明、东关)。各中心服务项目统一设置为党建、民政残联、人口计划生育、卫生医疗保险、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城乡建设、农业、金融、邮政、青年服务等。

二、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到位。街道领导对这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党工委副书记任组长,组织、纪检、行政服务中心、农村总支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明确任务,分工合作,组织线负责落实农村社区办事大厅的场地、工作人员、制度上墙、宣传小册子制作等前期工作;资源配置和行政服务中心负责运行后的业务培训、部门之间协调、服务开展情况统计等工作;纪检、组织部门负责督查考核。

2.硬件设施到位。各村服务中心的办事大厅装修、制度上墙、宣传小册子制作等工作,都由街道协助村里统一安排布置,做到规范有序、整齐统一。

3.服务人员到位。各村由党支部书记兼任农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主任,组建了76人的便民服务队伍,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各类便民服务。同时,结合去年11月在全市率先试行的“农村干部专职化管理”,明确规定专职非主要干部中的村文书、妇女主任、大学生村官等人员必须在便民服务大厅办公,确保服务中心有人办公、有人办事,促使农村专职干部发挥实际作用。

4.学习培训到位。街道党工委多次组织街道有关干部和部分村、社区负责人前往鄞州区、海曙区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同时各办各线工作人员不定期到各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进行业务指导,辅导工作人员规范操作。

5.规章制度到位。街道建立了首问责任制、事务公开制、限时办结制、办事承诺制、台账登记等制度,还完善了信息报送制度。街道制作了农村社区便民服务工作月报表,要求各村便民服务中心定期将每个窗口的受理办结情况上报至街道服务中心,街道服务中心及时进行分类汇总,并上报街道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同时还印制1万余份“农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宣传册”、“办事指南卡”等宣传资料发到各村农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一事一卡”制度,确保农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有序运行。

6.考核督查到位。街道已将各村(社区)便民服务工作纳入

年度考核,从组织机构、落实全程服务、完善档案信息、服务大厅规范四方面加强考核,并每月进行督查,不定期开展抽查。

三、初见成效

1.今年1-5月,农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共受理服务事项13512件,同比增长34%,办结7518件,上报服务事项5994件,办结率为100%,无接到一例投诉。

2。农村便民服务中心操作程序不断完善,村民可以直接在村里解决相关事项,既方便了村民办事,又进一步规范了村级事务运行机制,提升了农村便民服务水平。

3。工作管理机制不断健全,进一步提高了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和水平,也增加了群众办事满意度。

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总结范文3

一、全面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深入推进便民行政服务全程受理制,建立行政服务工作新机制,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胡*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加强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具体体现;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动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是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推进作风转变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滋生土壤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惠及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各乡镇、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深化便民行政服务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工作自觉性。

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便民行政服务全程受理制涉及县直各单位、各乡镇、村,是一项牵涉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以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专职办公,负责全县便民行政服务全程受理制的指导、协调、组织、监管和考核工作。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和相关部门也要加强领导力量,强化组织保证,为推进便民行政服务全程受理工作提供一切必要的人、财、物保障。乡镇行政服务中心为乡镇政府派出机构,乡镇长兼任中心主任,一名副乡镇长或党委委员任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另选配一至两名乡镇干部为中心管理人员。各级、各单位要精心谋划,全力组织,强力推进,严格验收,确保这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健全服务机构,完善受理规程

㈠健全便民行政服务全程受理机构。便民行政服务全程受理工作要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单位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以现有的县、乡镇两级行政服务中心为基础,向村级组织和各单位延伸,设立便民行政服务受理(办理)机构。受理(办理)机构设置的要求:

1、县行政服务中心在现有管理机构和办事大厅的基础上,增设咨询受理部,配备4名受理员,定期接受乡镇中心转办件,或直接受理申请人的申请,转交县中心办理部或未驻中心的县直部门办理室办理,并接受回复。办理部由13个驻中心窗口单位组成,承办中心咨询受理部转办的受理件或直接受理申请人的申请并办理。未驻县中心的县直部门,设办理室,明确A、B岗,承办县中心咨询受理部的转办件,并回复。

2、乡镇在现有行政服务中心管理机构和办事大厅的基础上,重新进行机构、人员整合,设立咨询受理部和办理部,咨询受理部配备4名受理员。定期接受村级受理室转办件,或直接受理申请人的申请,能在乡镇办理的,转交乡镇中心办理部或未驻乡镇中心的乡镇直部门办理室办理,不能在乡镇办理的,代转县中心办理,并接受回复;办理部由进驻乡镇中心窗口单位组成,职能与县中心办理部相同;未驻乡镇中心的乡镇直部门,设办理室,职能与县直部门办理室相同。张桥、炉桥、池河、藕塘、吴圩、永康等6个镇,进驻镇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办理窗口的有财政、民政、计生、卫生、劳动保障、农机、建设等7个单位,国土、规划、公安、工商、林业等5个派出单位在原办公场所设立办理室。桑涧、范岗等15个乡镇进驻乡镇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办理窗口的有财政、民政、计生、卫生、劳动保障等5个单位,国土、规划、公安等3个派出单位在原办公场所设立办理室。定城镇在县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咨询受理部,选调专人办公,负责本镇23个村(居)委会便民行政服务受理室的业务接收、转办、指导、监督、检查等工作。

3、村(居)委会设立便民行政服务受理室,村(居)委会干部兼任受理员,采取每周一至周五轮流值班方式,受理群众申办事项,定期向乡镇中心报送受理件,接收办结件。

要加强对各级受理(办理)人员的培训,重点做好村级受理员和部门办理员的培训,使他们改善服务态度、转变工作作风,熟练掌握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明白办理流程、办理时限、收费标准,提高政策水平、业务水平、电脑知识和办事能力,真正建立一支勤政、廉政、高效的便民行政服务全程受理工作队伍。

㈡规范便民行政服务全程受理程序。便民行政服务全程受理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由受理、转办、承办和回复四个环节组成。申请人按照自愿、就近的原则,可以任意选择村级、乡镇、县任何一级申请受理;三级受理机构只受理,不办理;县、乡镇两级中心办理部既承办中心咨询受理部转办件,也可直接受理申请人的申请,办结后回复;县、乡镇两级办理室只承办本级中心咨询受理部的转办件,办结后回复咨询受理部,不得直接受理申请人的申请件。总体要求是按受理流程图和工作周历进行。

㈢完善便民行政服务全程受理项目。县直各单位和各乡镇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规范、高效为标准,以便民、利民为目的,积极梳理本部门本单位的便民行政服务项目。对能在县内权限办理的项目,列为全程受理项目,不需要申请人到场即可办结的,为代办类;需要申请人亲自到场或办理员现场勘察的,为直办类;对不能在县内办理的,列为咨询服务项目。对项目的筛选,要本着最大化的原则,最大可能进入受理范围。在项目的办理程序上,本着精简化的原则,努力减少环节、简便程序。在项目的办理时限上,本着最少化的原则,尽可能缩短办理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三、深入宣传发动,建立长效机制

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总结范文4

中山区助老便民服务直通车项目,创立于2014年。中山区总工会在深入调查了解辖区弱势群体困难与诉求的基础上,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筹备发起《助老便民服务直通车》服务项目。该项目秉承便民亲民、规范高效、奉献社会、共创和谐的服务理念,采取区总工会出资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方式,委托中山区一米阳光为民服务中心针对辖区内中山区劳动模范、60岁以上老教师、困难职工以及档案内困难职工家庭提供免费上门服务,服务项目涵盖家庭维修(管道维修、更换灯泡、水龙头)、家政服务(预约理发、预约送水送气、代办缴费)、医疗服务(预约挂号、预约接送就诊、预约上门测量血压)等三大类,切实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家庭生活中的难题。

76岁的困难老职工唐鸿禄就是受益者之一。他的家里只有他和老伴两个人,老伴无退休金,老俩口身体都不好,仅靠唐一人的退休金维持生活,从2014年以来,中山区总工会以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形式开通了助老便民直通车服务项目为两位老人每月提供一次理发服务,并多次为老人提供家庭维修服务,不仅给老两口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为老两口的生活节省了一小部分开销。今年初,助老便民直通车项目的工作人员在一次走访中得知,唐叔叔的老伴小腿摔伤骨折,躺在床上无法动弹,马上临近去医院复诊的日子,对于住在5楼的老两口来说出行实在困难,了解情况后,助老便民直通车项目派出2位工作人员为老人提供接送就诊服务,复诊当天工作人员早晨7点就收拾好出发,比预约的时间还要提前半个多小时,将阿姨背到车上后送到了铁路医院进行检查,检查期间工作人员一直在门外等候,直到检查结束老两口出来,又将他们送回家,再一次将阿姨背回家中。在阿姨腿脚不方便期间,助老便民直通车多次给老人提供接送就诊服务。老两口的感动无法用语言表达,特地去制作了一顺锦旗送给中山区助老便民直通车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85岁革命老红军王双城爷爷,双腿行动不便,因这一特殊情况,助老便民直通车项目给予老人提供长期的上门理发服务,经过长期的接触,老人对助老便民直通车项目的工作人员像家人般的信任,连家里找钟点工这样的事都会第一时间找助老便民直通车的工作人员商议,最近老人提出自己的脚趾甲疼痛的厉害,助老便民直通车项目了解这一情况后,找到一家爱心修脚公司,上门为老人提供修脚服务,给老人双脚减轻了疼痛。老人为了感谢助老便民直通车项目长期以来的照顾,85岁的老人写了一幅墨宝“阳光和煦利万家”来表达自己对助老便民直通车项目的感谢。

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总结范文5

一、基本情况

胶州、莱西两市隶属青岛市,是经济较为发达、开放程度较高的两个县级市,均为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近年来,两市围绕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大力加强行政审批和为民服务工作,营造了“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政务环境,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中胶州市的行政审批大厅和公共资源交易大厅建设,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莱西市的“为民服务制”荣获今年第四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二、胶州、莱西两市的主要做法

(一)搭建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实现行政审批便捷高效。胶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于XX年12月,XX年12月,投资350万元,建设了2600平方米的新行政服务大厅。本着“能进则进”的原则,将27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部门的88项行政许可、36项非行政许可和24项便民事项纳入大厅直接管理,工作人员达150多名;对未进驻大厅的15个部门的66项许可事项负责年终考核。为实现全市所有许可事项“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的目标,该市建立网上审批系统,构建了“胶州市网上审批大厅”,将全市42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部门的154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审批。中心通过在网上设立“并联审批”模块和外网信息服务,解决了申请人多头跑、审批部门分别跑的问题。网上审批系统运行以来,共受理事项54112件,平均审批时间缩短了一半。今年以来,中心共受理行政审批事项106179件,行政事业性收费7.2亿元。莱西市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于XX年6月,XX年10月,总投资XX多万元,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的新行政服务中心大楼正式启用。该中心设91个服务窗口,目前共有31个部门、221个许可服务事项、90个收费项目、220名工作人员进驻。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次性收费”,具有为民服务、招商服务、阳光服务和集中收费四大功能,是市政府实施行政许可、提供公共服务的综合平台。

(二)搭建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实现公共资源阳光交易。胶州、莱西两市为解决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公开交易,交易规范运作,运作统一管理”的总体思路,成立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例如胶州市投资300多万元建设的1100平方米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纳入集中统一监管。中心设置了评标区等七大功能区,配套安装了先进的指纹识别等六大智能化硬件监控系统,为公共资源的交易规范化、监督智能化提供了保障。中心建立了领导管理机构、服务工作机构和监督监察机构“三级运行”的管理模式,出台了《关于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意见》、《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和公示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制度,确保了合法、有序、公平交易。胶州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自XX年12月开始试运行以来,共完成土地交易35宗,成交额4.14亿元;完成建设工程交易269项,交易额11亿多元,为财政节约资金1亿多元,平均节约率为15%,最高节约率达24%。其中该市机动车排气监测站boo模式的招投标一项,中标额高出标底360万元,仅一项就收回交易中心建设成本。集中统一监管平台的建立,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由无形到有形、由隐蔽到公开、由分散到集中、由无序到有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了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配置水平。

(三)构建“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实现全程为民服务。胶州、莱西两市不断延伸行政服务中心职能,在所属镇(街道)设立便民服务大厅,在各行政村设立便民服务室,构建“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使群众实现了“只进一个门,办妥万家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在机构设置上,便民服务中心为镇政府(办事处)派出机构,对纳入中心的服务事项,部门单位及村(居)便民服务室有管理、监督、协调、服务职能,业务上受市行政服务中心和有关职能部门的指导。服务事项涉及建设、土地、环保、供电、房产、国税、地税、工商、财政、劳动、民政、计生、卫生、公安、交通、司法、信访、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包括镇级部门直接办理以及需要到市级部门办理的各类事项。在服务方式上,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便民服务大厅,实行便民服务直接办理或全程制,即对企业和群众申请办理的各类事项,实行“一站受理、内部运作、上下联动、全程服务”,变过去的“多门办、群众跑”为现在的“一站办、干部跑”。

(四)完善电子监督监察体系,实现业务流程全程监控。为确保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等工作平台科学、有序、高效运行,胶州、莱西两市建立完善了以电子监察为主体的综合监督体系,实现了对业务办理流程的全部监控。电子监察系统与行政许可等系统无缝隙对接,主要对行政审批许可事项以及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等各个办理环节进行即时、同步、全面监控,监督其程序、内容的合法性。同时,在大厅及厅外其他具有行政许可职能的部门设置了视频监控点,通过网络进行视频监控,实现对工作人员的有效监督。电子监察系统预先设置了每项行政许可事项的内容、法律依据、条件、程序、收费、时限等规范化要素,设置了违反行政许可规定的具体情形及处理办法。对各种违规行为,系统分别给予“黄牌”、“红牌”警告,通过网络自动通知相关部门和责任人,进行督促整改和调查处理。电子监察系统的运行,淡化了行政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权力意识”,增强了“服务意识”,改进了机关作风,优化了政务环境。

(五)完善管理考核办法,实现发展环境优质高效。胶州市为加强对行政服务大厅窗口和工作人员的管理考核,建立了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考核工作机制,主要是采取“两个挂钩”、“两个结合”的方式进行。“两个挂钩”,即工作人员考核与窗口考核挂钩、窗口考核与派驻部门考核挂钩;“两个结合”,即日常考核与月度考核相结合、月度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派驻部门审办工作的年度考核分值由3分增至10分,且规定对考核对象按30%、40%、30%的比例分成三档,每档至少要相差1分。考核结果的有效使用,形成了个人、窗口、部门通力协作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格局。胶州市还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检查、收费、处罚行为的规定》等文件,结合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年度部门工作目标考核,规范部门执法执收行为,优化了全市的发展软环境。对各镇(街道)便民服务大厅的管理考核,胶州、莱西两市在各镇(街道)便民大厅设立了局域网,实行网络化管理。通过建立健全内部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确保申请办理事项件件有记录,事事有答复;对办理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超时等情况,中心随时进行处理。市行政服务中心负责对各便民服务大厅进行日常考核和检查,负责对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工作纪律等情况进行监督,并将结果列入全市总体考核。

三、加快我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建议

为进一步优化我县发展环境、提高行政效能、强化责任意识、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学习借鉴胶州、莱西两市经验做法,结合我县实际,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搭建新型服务平台,大力加强行政审批大厅建设。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发展软环境建设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一个地区投资兴业和便民利企的重要指标。为此,进一步优化发展软环境,加强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建设好行政审批大厅至关重要。当前,由于受场地面积所限,我县行政审批大厅无法充分发挥“一站式”服务的作用,企业和群众办事还存在“多头跑”的现象。建议加大资金投入,在开发区沿街位置,政务中心附近,协调一处办公场所,建设一个宽敞明亮、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审批大厅。原则上要求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全部进厅,审批服务事项全部集中办理,进一步拓宽审批服务功能。

(二)整合有效资源,完善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加强为民服务工作,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也是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根本需要。去年以来,县综合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为民服务职能和指导协调职能,在全县建立健全了较为完善的县、镇、村三级为民服务网络。但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由于各种原因,各镇(街道)为民服务分中心还存在进驻部门不健全、工作人员不完善、办公设施不完备的情况。建议加大督导、监管力度,要求各镇(街道)加强为民服务大厅建设,把建设、土地、农财、劳动、民政、计生、司法、信访、农业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集中纳入大厅办理,在业务上接受中心和有关职能部门的指导,工作人员由各镇(街道)统一管理,加强日常管理和工作考核,促进我县为民服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同时,设立为民服务呼叫中心,落实12345市民服务热线交办件办理责任,完善接办、转办、督办工作机制,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强化结果的惩戒和使用效果。

(三)建立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提高行政效能。胶州、莱西两市通过建立网上审批大厅,切实解决了审批事项“能进则进”、未进厅审批事项网上监督、网上审批的问题,方便了申办人,提高了行政效率。建议加大投入,在审批大厅建立电子监察系统和网上审批系统,完善相应的硬件设施。在此基础上,做好未进厅审批事项的清理工作。有关部门进一步整合审批资源,组建成立一个综合审批科室,把未进厅审批事项纳入一个科室集中办理;安装视频监控和网上审批系统,实现电子即时监控和网上审批,从根本上做到所有审批事项纳入“审批大厅”办理,确保行政效率、督察效果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总结范文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居民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服务平台建设,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解决城乡居民实际困难,维护城乡居民切身利益,满足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和生活需要,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把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生活需求作为加强和完善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搞好与城乡居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各类服务。

(二)坚持综合推进,突出特色。区社区服务三级网络的建设工作要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既要统筹兼顾,力促各级社区服务中心(站)建设上新台阶,又要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立足现有工作基础,着力打造特色服务,使各级社区服务中心(站)综合建设上水平,特色服务出亮点。

(三)坚持城乡统筹,延伸服务。在完善城区三级社区服务平台建设的同时,社区服务向农村村落社区延伸,乡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村委会建立便民服务站。做到社区服务城乡并重,互动互补,社区服务事业城乡同规划、同建设、同推进。

(四)坚持改革创新,协调发展。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探索不同的服务模式,创造各具特色的做法和经验。做到政府公共服务、社区互助服务、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促进社区服务与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五)坚持三级联动,各负其责。区社区服务中心、各街道、居委会要按照标准完善三级社区服务中心(站)的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各乡镇(含白塘街道)、村委会要开展便民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站的建设。区直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积极配合,共同推动全区城乡三级社区服务网络的建设。

(六)坚持三个结合,相互促进。在推进三级社区服务中心(站)建设过程中,要与当前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要与乡镇街道开展的民事代办点结合起来,切实为民办实事;要与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结合起来,推动基层组织健康发展。

三、目标任务

(一)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站)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服务功能有较大提升,努力做到“贫有所帮,困有所助,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1、区社区服务中心要继续做好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的建设。凡是与居民密切相关的政府各部门行政事务类服务均集中到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上级政府部门有特别规定的除外),规范开展服务。要重点加强社区居民服务中心的建设,巩固和提升社区居民服务中心“助万家”服务在线的服务能力,提供24小时有应服务。大力增加服务项目,发展加盟服务商,做到只要群众需求的服务,中心能在规定时间内提供。建设社区志愿者队伍,实行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度。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网的建设,安排专人及时更新网站内容,处理相关服务申请,中心设立外网服务器,与街道、乡镇、社区、村委会服务中心(站)通过互联网连通。整合乡镇、街道、村委会、社区资源,发展服务商,使“助万家”服务在线深入基层社区、村委会。大力宣传社区服务网和“助万家”服务在线,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要整合政务服务。实行“管办分离”,集中受理和处理与居民密切相关的行政事务。实行政事、政社分开。把街道办事处原承担的社会化职能和公益工作移交给社区服务中心。拓展服务内容。积极开展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和面向居民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完善服务设施。社区服务中心的场所面积达到规定标准,配备相应的办公设施和公益服务设施,基本满足开展社区服务活动的需要。

3、社区服务站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服务基础设施。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提供和居民密切相关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障、法律服务、卫生服务等服务,主要是以社会福利服务为主要内容的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贫困户等社会特殊群体的公益;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为居民的生活提供方便,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以便民利民服务为内容的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的服务。

(二)乡镇、村委会便民服务中心(站)基本建立,村落社区服务有序开展。

1、各乡镇要适应农村群众的要求,创新服务模式,规范服务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委会便民服务站。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便民服务大厅,实行集中办公。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司法、民政、土管、计生、劳动、新农合、卫生防疫、水利、农技、畜牧、蔬菜、水产、林业、农机、经管、财政、供电、通信、组织关系接转等部门及相关的服务项目,统一纳入中心,变分散办公为集中办公,使群众进一道门办完所要办的事。便民服务的内容、程序和标准等统一公布上墙,严格做到服务内容、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政策依据、服务电话、工作人员情况“六公开”。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形式,开展上门服务,延伸服务链条。一是服务要向生产领域延伸。与经济部门结合,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政策信息服务,为城乡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项目论证、就业培训服务,如登记用工信息、招聘培训简章等。二是服务向流通领域延伸。与涉农部门结合,建立农副产品供求及价格平台,将信息网点延伸到乡镇中心,如及时向社会产品需求和价格信息。三是向农业生产领域延伸。提供农业科学技术指导、咨询和信息等服务;解决种、养、加工等生产环节的科学技术问题。

2、建立村委会便民服务站,便民服务站是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向下延伸的一个服务链条,集中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矛盾调解、务工信息、农技指导、以及为有困难的群众提供代办服务。村委会便民服务站安排专人担任村级员,为群众向乡镇中心申办有关事项。

四、实施步骤

加强和完善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工作要在11月底之前取得阶段性成效,具体实施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工作阶段(2012年6月1日—2012年6月30)

(一)制定方案。6月15日前区民政局组织有关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建设标准,并将实施方案和建设标准报送区社区服务三级网络建设领导小组。

(二)动员部署。6月30日之前召开区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参加的建设工作会议,明确工作目标,统一思想认识,研究部署建设工作。

第二阶段:建设实施阶段(2012年7月1日—2012年10月31日)

(一)乡镇、街道制定建设规划和具体建设方案。7月上旬,各乡镇、街道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建设规划和方案,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服务内容,资金筹措、人员安排、制度建设、责任划分、工作时限、目标进度等,并将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报送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领导小组。

(二)组织实施。各乡镇、街道、村(居)委会按照制定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开展建设工作。

(三)中期督查和阶段评比。区效能办和区民政局要强化督查,及时掌握创建工作进展情况。8月上旬进行一次中期工作督查。9月上旬进行一次建设工作阶段性检查评比。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12年11月1日—30日)

按照城市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农村便民服务中心标准,11月适时组织区社区服务三级网络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对全区街道、乡镇、村(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站)、便民服务中心(站)进行全面考核,根据考核结果选出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区加强和完善社区服务三级网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负责,同时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配齐配强社区服务中心(站)的工作队伍,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区财政要根据建设工作需要,安排相应的工作经费和建设经费。

(二)规划先行,方案保障。加强和完善社区服务三级网络建设,必须先行做好建设规划。各建设单位要准确定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和发展方向,科学定位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和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目标,围绕这个定位进行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在制定规划和方案要坚持统筹内容,合理安排好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内容建设,机构组织建设等相关建设工作,要把社区服务中心综合建设和特色建设纳入建设内容中去。要按照建设工作总体部署,明确时效,倒排工期,明确进度要求、具体责任部门和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