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医学和畜牧兽医的区别范例6篇

宠物医学和畜牧兽医的区别

宠物医学和畜牧兽医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高职兽医;实践技能;模块;构建

中图分类号S85-4;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1-0026-02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应“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1]。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学生经过2年的系统学习,通过课程实验、课程实训、顶岗实践等掌握了相应的专业实践技能,但由于实训条件(仪器台套)、时间等的限制,有些学生还不能熟练掌握[2-3]。

高职毕业生主要在养殖场、各级畜牧兽医站、饲料生产企业、兽药销售企业、生物制品厂、动物及食品卫生检验部门、宠物诊所、动物园等单位工作。同一单位(岗位)学生应掌握的实践技能具有一定的共性,学生的技能培养具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不同单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要求也有明显的不同,常规的实践教学模式由于实训条件(仪器台套)、时间等的限制无法面面俱到。因此,针对各就业岗位的特点,构建相对合理的实践技能模块,在就业之前,根据就业岗位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使毕业生能直接上岗就业。

1就业岗位与实践技能调查

1.1就业岗位调查

1.1.1调查方法。通过走访、座谈、电话了解近年兽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结合单位提供的就业资料,按从事本专业(分生产场厂、销售服务单位、宠物医疗单位、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观赏动物单位、自主创业等)、非本专业(分从事其他工作、升学、自主创业等)、升学等进行分门别类统计。

1.1.2调查结果。兽医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有:生产场厂(主要是猪场)、销售服务单位、宠物医疗单位、国家事业单位及从事非本专业工作等。具体见表1。

1.2实践技能调查

1.2.1实践技能调查方法。通过对毕业生就业的单位走访、召开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座谈会、电话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单位对学生技能的要求和学生在工作中最常用、最适用、最需要的技能。

1.2.2实践技能调查结果。通过调查发现不同就业单位(岗位)在日常工作最常用、最适用、最需要的技能有所不同。例如,在猪场当兽医的毕业生很多人认为猪的剖检(大体解剖)很重要,他们认为能够有助于疾病诊断,除了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外就是病理变化,至于实验室诊断,目前很多猪场条件还不具备,同时他们认为畜舍消毒、动物免疫技术、抗体水平检测、病死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母猪助产、小公猪(自繁自养的猪场)也很重要;在兽药、饲料销售企业当售后服务的学生认为与专业有关的最主要是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建议,一般这些单位要求从业人员有生产场(厂)工作的经历,在检疫部门产地检疫、市场检疫、屠宰检疫经常用到。

2实践技能模块构建

2.1动物疾病临床诊断模块

动物疾病临床诊断模块包含:动物解剖技术、动物器官形态结构观察技术、家畜的接近与保定技术、动物临床检查技术等。这些技能在常规教学中都需要实验动物,而实验动物日常饲养管理难度比较大,不可能长久饲养,平常的教学不可能把这些技能集中在一起,因此实验动物利用率低;而集中训练可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安排工作7 d集中训练该项技能。

2.2动物疾病实验室诊断模块

动物疾病实验室诊断模块包含:病料的采取、保存及送检方法,血涂片的观察,显微镜油镜的选用及细菌形态结构观察,细菌标本片制备及染色法,细菌的分离、移植和培养性状的观察,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检查,常见寄生虫检查技术,常见疫病血清学诊断技术(快速诊断),超声检查技术,X线检查技术,兽医临床常用生化检验技术。动物疾病实验室诊断模块在调查中有些不同看法,主要是现在500头母猪以下的场,很少建有完善的实验室,出现疫病时,主要是采取病料送检[4]。很多学生认为,一些操作简单、快速、常用的试验还是在场里做比较好,比如常见疫病血清学快速诊断技术(虽然结果不稳定,但可以作为参考)、药物敏感试验等。从现在猪场的发展趋势来看,笔者认为动物疫病实验室诊断技术还是很重要的。

2.3动物疾病治疗技术模块

动物疾病治疗技术模块包含:灌药、肌肉注射、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穿刺法、冲洗法、小公猪技术、动物助产手术及脐疝、腹壁疝、阴囊疝的外科处理等。在这一模块里,小公猪技术、动物助产手术、脐疝、腹壁疝、阴囊疝的外科处理无法做到现场多次反复操作训练,脐疝、腹壁疝、阴囊疝的外科处理可以用其他方法替代训练。

2.4动物疾病防控技术模块

动物疾病防控技术模块包含:动物畜舍消毒技术、病死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动物免疫技术、抗体水平检测技术、动物隔离检疫、产地检疫、市场检疫、屠宰检疫等。在这一模块里,在场(厂)的同学强调动物畜舍消毒技术、病死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动物免疫技术、抗体水平检测技术、动物隔离检疫等很重要;在检疫部门则认为产地检疫、市场检疫、屠宰检疫很常用。动物检疫这部分的训练可以在屠宰场进行。

3结语

兽医专业实践技能模块构建和实施与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有所不同,不同点在于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在日常教学中实施,而兽医专业实践技能模块是根据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兽医专业学生主要就业单位所需要的技能集合成的,在学生进行毕业生产实习前利用2个月左右时间集中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对主要技能的操作应用更加熟练,能在生产一线直接顶岗实践。

根据福建省畜牧业发展的趋势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集中训练时要有所侧重,特别是对于即将从事宠物诊疗的毕业生,要特别注重实验室诊断方面的学习,如超声检查技术、X线检查技术、兽医临床常用生化检验技术等的训练。在就业单位调查中发现,兽医与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没有明显的区别,在猪场工作的毕业生认为人工授精技术、产房的饲养管理技术很重要。

4参考文献

[1] 范学伟.畜牧兽医专业(畜牧部分)实践技能手册的开发及在教学中实践效果[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2):95-97.

[2] 曲永利,张洪友,苗树君.畜牧兽医专业开展综合性技能训练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20):40,42.

[3] 吴云,龚云登,向大育,等.高职畜牧兽医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J].职业教育研究,2008(11):157-158.

宠物医学和畜牧兽医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弓形虫病;流行;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5.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2)08-0025-02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又称弓形体病、弓浆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寄生在宿主的有核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共患血液原虫病。犬、猫是弓形虫的宿主,其中犬是中间宿主,猫是终末宿主。患犬、患猫是人类弓形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它对人类尤其是妇女和儿童的危害很大,孕妇感染弓形虫病后可导致早产、流产、胎儿发育畸形,是免疫功能低下患者(AIDS)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该病呈世界性流行,全世界约有1/3的人口受到感染威胁,血清阳性率平均为25%~50%,有的国家和地区高达80%以上[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饲养犬猫作为宠物的越来越多。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养犬约2亿只,养猫约1亿只,人们经常以逗玩、抚摸等方式与犬猫亲密接触,极大地增加了人感染弓形虫的机会。2005年公布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弓形虫病平均感染率为7.88%[2],即全国约有1亿人感染了弓形虫病。

1 发病情况

猫科动物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在其体内可形成有性繁殖的卵囊,1只猫1d可排出1 000万个卵囊,可持续排2周左右;当猫再次感染时可重新排出卵囊,所以猫是人类弓形虫病的主要传染源。猫可通过消化道感染,主要因食入含有卵囊和包囊的食物而感染。猫感染的症状不明显,急性期以发热、腹泻、眼损伤和肺炎为特征。

1995年,吕元聪[3]报道我国部分地区家猫的感染率为26.67%。1985-2006年,我国猫的弓形虫感染率在14.06%[4]~57.33%[5],最高为河北省,最低为北京。猫的弓形虫感染在全国较普遍,而且有的地区相当严重。

犬也是人类弓形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可呈先天性感染或获得性感染。先天性感染是通过母体胎盘垂直传播胎儿所致,获得性感染是因食入含有弓形虫的未煮熟的肉、蛋、奶类食品而感染。犬常呈现呕吐、腹泻、肺炎、轻瘫或瘫痪等症状。犬的弓形虫滋养体通过消化道、接触、飞沫等不同途径感染犬,均可引起发病。

1994年,中国人畜弓形虫病调查研究协作组采用统一的间接血凝试验(IHA)对云南、福建、广西、四川、浙江及黑龙江6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进行了家犬弓形虫感染调查[3,6],平均阳性率为7.41%,其中云南最高(14.37%),黑龙江最低(1.75%)。1985-2006年,我国犬弓形虫感染率为0.66%[7]至62.30%[8]不等,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一般多在13%~35%之间。

2 发病特点

于咏兰等[4]对北京地区的猫进行血清学调查发现,1岁以下猫的感染率(4.35%)低于3岁猫的感染率(6.98%),3~6岁猫的感染率是16.22%,6岁以上猫的感染率最高(32.00%)。对不同年龄的犬猫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越来越高,6岁以上犬猫的感染率达到30.00%以上。同时还有资料表明,养猫人群的弓形虫感染率比不养猫人群高。吕元聪等[9]调查广西地区家中养猫者524人,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6.9%;不养猫者524人,阳性率为2.3%;养猫者感染率是不养猫者的3倍,说明猫在传播人弓形虫病上起着主要作用。

王权等[10]对上海市宠物犬弓形虫病流行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犬弓形虫感染率为13%~35%不等。北京市犬弓形虫感染调查显示[4],1岁以下犬的感染率(3.70%)低于1~3岁犬的感染率(11.29%),3~6岁犬的感染率为27.27%,6岁以上犬的感染率最高(30.00%);不同性别犬之间感染率无明显差异。农村犬的感染率为29.54%,亦显著高于城市犬感染率(11.54%)[11]。

3 原因分析

3.1 幼犬幼猫来源广泛

由于城市养犬养猫人群的扩大,一些幼犬幼猫的来路不明,甚至有道德不良的猫狗贩子低价购入病犬猫来倒卖。而且6月龄以下犬猫多未做弓形虫病血清学检测,给该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3.2 城市流浪犬猫增多,增加了感染机会

城市流浪犬猫数量激增,这已成为社会公共问题。流浪犬猫是导致病原扩散的原因之一,一些市民常带犬外出活动,从而增加了感染机会。

3.3 对弓形虫病危害的认识不足,不重视驱虫保健工作

大部分宠物主人都认识到预防和治疗犬猫传染病及皮肤病的重要性,但对体内寄生虫病认识不足,尤其是成年犬患传染病的机率大为减少,因此很容易忽视对弓形虫病的防制。

4 防控措施

4.1 加强宠物市场管理及兽医检疫制度建设

建立专门的宠物交易市场,加强对宠物交易的规范化管理。对入场交易的犬猫要做好防疫、检疫和消毒工作;对6月龄以上犬猫全部进行血清学检查,一旦发现有感染立即驱虫治疗或淘汰,防止感染动物流向社会,造成病原污染和感染人体。

4.2 加强宠物养护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增强群防群治意识

定期举办宠物养护知识学习培训班,推行科学文明养宠,提高宠物饲养人群对弓形虫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增强宠物体质,提高抵抗力。提倡关爱老龄宠物,不随意抛弃犬猫,净化养宠环境。注重对宠物的日常保健,保持犬猫的食物、饮水及圈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4.3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不与宠物有过分亲密的接触

与犬猫玩耍时避免被其抓伤、咬伤。孕妇应远离犬猫,有资料显示,异常妊娠的孕妇、畸形儿、弱智儿等的弓形虫感染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的孕妇及正常儿,不孕症妇女中弓形虫感染率有逐年上升趋势[12]。最近几年,家庭饲养宠物越来越多,使育龄妇女感染弓形虫的机会增加,必须定期对孕妇作弓形虫常规检查。

4.4 加强对人和动物弓形虫病的调查研究

弓形虫病是危害极大的共患病,而犬猫是人类亲密的朋友,在宠物数量激增的今天,应更加注重调查研究,重点加强对犬猫的监测,充分掌握弓形虫病的新型诊断方法,筛选新型治疗药物或复方制剂,为临床实践提供防控手段。人医和兽医卫生监督部门应密切配合,共同加强对弓形虫病疫情的监测、检疫、通报,以保障人和宠物犬猫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于思庶.弓形虫病学[M].第一版.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 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办公室.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5,23(5):332-340.

[3] 吕元聪.我国14省部分地区畜禽弓形虫感染流行病学调查[J].畜牧兽医杂志,1995(1):35-39.

[4] 于咏兰,付丽娟,汪 明.北京地区犬猫弓形虫病血清学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2006,42(5):7-9.

[5] 苑文英,马 凯,刘春颖.河北省动物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J].医学动物防制,2004,20(2):80-82.

[6] 吕元聪.犬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监测[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1994,19(1):11-12.

[7] 张端秀,张险朋,温清萍.广东东莞地区犬、猫弓形虫血清学调查[J].中国畜牧兽医,2007,34(5):130-131.

[8] 毕运龙,张应国,胡金凤,等.云南家畜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学调查[J].云南畜牧兽医,1996(1):15-16.

[9] 吕元聪,郑 挺,崔君兆,等.孕妇弓形体感染2781例调查[J].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1,7(4):219-220.

[10] 王 权,刘桂清,陈永军.上海宠物犬弓形虫病流行情况调查[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6(3):63-64.

宠物医学和畜牧兽医的区别范文3

关键词:畜牧兽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S8-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0)07-0032-02

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是以增强应用能力为主旨,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除了要求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决定了实训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中心地位。畜牧兽医专业是农业高职院校的传统专业,如何使传统的畜牧兽医专业得到持续的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更需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

1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

畜牧兽医专业主要包括畜牧、兽医和宠物3大方向。其实践教学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教学内容带有区域性

养殖业受动植物的生长繁育规律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这是由于动物的生长繁育规律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不同的动物的生长需要不同的条件,不同区域的饲养情况也不一样,同时动物的生长繁殖具有周期性,这就要求畜牧业的生产与管理要因地制宜,不同地区的农业职业教育必须考虑本区域的畜牧业生产结构,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同一专业教学内容特别是实践教学有较大的地域性差异。比如在江苏,养猪、养禽较养牛的多,这就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养猪和养禽方面能力的培养。

1.2畜牧业的再生产是一个连续的、不停顿的过程

畜牧业的生产过程受到动物生长发育规律的种种制约而使其生产时间大于劳动时间。人的劳动过程必须按照动物生长的过程循序渐进,绝不可能通过工序或环节的分工而缩短生产周期,这决定了畜牧业劳动的可分解程度比工业生产劳动要低得多,因而畜牧业中分工的机会也就比工业生产中少得多,这些使得畜牧业生产的实习具有自己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畜牧业生产实习要根据动物的生长过程掌握动物的整个生长过程的饲养管理等。每个动物的生产的全过程在短时间难以重复进行,它在实践中要求每个人要掌握全过程各环节的各种技能,才能胜任某个工作。

1.3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技能训练的成果显示具有不可靠性

由于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实训不象工业服务行业的实习那样,其技能训练的效果显而易见,即产品是否合格,服务是否满意等,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掌握的技能在考核过程中只能是一个不确定的成果。因此对学生技能训练的成果显示和效果评价具有不可靠性。

1.4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费用较高

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费用较高,一方面因为畜牧兽医专业的实践教学很难像其他专业通过仿真的形式进行,所以需要饲养一定量的动物和养殖场来开展实习,且动物即使不使用也需要喂养而需要一定的费用。另一方面校内的生产性实训也很难实现用生产的产品来补偿实习经费开支。这主要是由于畜牧业生产中资金周转慢,效益低,以及学校实践教学的研究探索性质决定的。

2畜牧兽医专业实训基地的管理

对于畜牧兽医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对各种动物的养殖场的管理与使用。目前各实训基地的管理体制大致有以下几种。

2.1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成立有关的实体企业

这些实体企业在面向市场从事商品经济生产的同时也以生产任务的形式接受学生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活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成立了董事会,聘请了职业经理人进行日常管理与经营。由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现了科学管理,这些企业中的大部分在为社会提供大量优质畜牧产品满足学生进行相关技能训练的需要的同时,企业也获得了较好的效益与发展。使得作为企业与作为教辅单位的生产型实训基地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这样的实训基地就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2成立具有企业形式的生产实体

一些农业职业院校的生产型实训基地如种猪场、奶牛场、畜牧场等的管理体制从形式上看是属于企业,有厂长、经理及相应的管理人员、生产工人及实际的产品生产与销售,但由于其在经营管理上并不是完全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这类企业中有些虽然也有利润指标要求,但却不是刚性的。这种管理体制所形成的管理机制很难使企业具有活力或强大的竞争力。但在接受学生实习实训方面一般也都能满足需要。

2.3作为院校一个行政部门管理的实训基地

一些院校的实训基地并没有日常的面向市场从事生产的任务,其日常管理一般是采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其校内的养殖场主要是用于农林畜产品展示及学生实训的需要。这种管理体制下的实训基地成本与效益的核算基本没有实质意义,一般来讲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不好。实施这种管理体制的高职院校一般也都是公办院校,其办学经费主要由财政根据有关规定下拨,因而从院校到实训基地都没有提高效益的动力与积极性。

上述三种管理体制中值得提倡与推广的应该是第一种形式。管理体制的改革应有改革的原动力,现有投资管理模式下很难解决这种动力问题。为此,在国家不断鼓励向农业投资促进农业发展的大形势下,我们应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引入具有追逐利润动力的各类社会资本,进而促进实训基地管理体制的改革。

3畜牧兽医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机制

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何种形式的管理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管理体制的性质。一个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训基地,在管理中必然要通过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与发展机制解决企业的工作动力问题,以及各利益主体的行为约束问题,这样实训基地必然有持久的发展动力。在农业类实训基地管理中最需要改革的是那种建立在行政管理体制上的以行政手段管理基地的模式。改革的路径是引入社会资本,通过企业化的管理最终过渡到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如果没有社会相关资本的进入,要实现科学高效的管理是很难的。对于暂时难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训基地,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提高基地的生产活力,使实训基地由单纯的“消耗型”向“可持续发展型”转变。

(1)建立具有企业形式的生产实体。通过建立具有企业形式的农产品的生产实体改善管理,逐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相对提高效率。如每年对基地下达具体的任务目标、经济指标,实行利润提成和超利润奖励,充分调动基地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学校学生实习实训也根据学生数、实习学时数以一定的方式计入基地的收入。

(2)通过承包经营的方式改善对学生实习实训

的管理。在农业中,由于农业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土地,有了土地无论养猪还是养禽,其成本变化不大。因此完全可以根据学生意愿及市场需求决定养什么,养多少。具体说就是以承包养殖场的形式既保证了学生在校期间专业技能的学习,又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生产与经营提供有益尝试,增强学生创业的信心。以养犬为例,学校提供犬场给在校学生承包,专人负责生产与管理经营,同时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定期接受学生的实习实训。这种管理模式与机制对于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的饲养管理技术,培养学生对专业的感情是很有利的。

(3)承包养殖场的在校生应是相关专业二年级

学生。选择在校的二年级学生是由于他们已经完成一部分基础课程基础知识的学习,即将进入更多涉及专业技能方面的学习阶段。在这个时期通过承包养殖场的形式,对于他们的专业掌握,技能与专业感情的培养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在操作时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由组合三五个人组成一个教学小组,承包一个养殖场,形成不同产品的专业生产组,并根据产品生产的需要选用适用的各种技术,如学生在生产管理中可适时学习运用诸如动物的饲养技术、疾病的预防、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实用技术提高生产效益。

(4)对于学生承包养殖场所需资金由学院根据

实际需要核定,无偿下拨。同时对于学生承包经营所产生的效益也由学校与学生按一定比例分配。

(5)教师及实训基地技术人员进行分工指导,协助学生具体的生产与销售任务。并根据其所指导学生生产所产生的效益及相关考核指标给与相应的报酬与奖励。这种管理机制的实施对于学生、学校、教师都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专业技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首先,这种模式让学生边学边做,突出了实践环节的教学。来自农村的学生还可以根据家庭生产的需要,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其次,承包责任制将学生的责任心、工作热情与所承包的养殖场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不再是上课来,下课走,而是有时间就会到所承包的养殖场里观察动物的生长情况,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对动物的饲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会有更直观的了解。第二对于学校而言,通过这种方式使实践教学落到了实处,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技术及效果一目了然。对于提高学校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实训基地的管理效率及基地的使用效益都有促进作用。第三对教师的科研水平的提高有积极作用。教师可通过学生承包的养殖场带领学生开展一系列的科学研究、新品种试验、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等活动,对于教师的科研活动及已有的科研成果的转化都提供了有益的条件。学生可根据院校实训基地的条件,根据个人的兴趣及专业发展要求,相对固定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中负责一个养牛场、养猪场或其他动物或宠物的养护经营。

参考文献

宠物医学和畜牧兽医的区别范文4

1传统兽医学中所蕴含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现

1.1灿烂的历史文化价值

我国传统兽医学起源早,内容丰富,在畜禽疾病的防治方面有不少创造性的发明,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早在旧石器时期,从事兽医活动的工具便已出现,在河南仰韶遗址中便挖掘出该时代许多家畜的骨骼及石刀、骨针、陶器等,推测主要应用于家畜疾病的治疗。说明在四五千年前,古代的劳动人民便开始用温热疗法、针灸术及其他外治方法对患病畜禽进行治疗,这是我国传统兽医学的起源。据《周礼》一书记载,约公元前11世纪,已将医分为“疾医”“疡医”“食医”和“兽医”4类,并将兽医列入了政府编制,负责“掌疗兽病,疗兽疡”。《列子》一书中尚有“马医”的记载,这说明当时不仅有了兽医,由于马在国家战争和交通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还出现了专门医治马病的“马医”,这是世界上较早的兽医分科。同时期,在治疗家畜疾病方面灌药技术、手术等传统医学技艺已经出现并运用。秦汉时期,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其中特别提到了“牛扁治牛病”“桐叶治猪疮”等。晋人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有用“谷道入手”治疗“驴马胞转”,用黄丹治疗“马背疮”等几十种病的治疗方法。唐朝李石编著的《司牧安骥集》为现存较为完整的一部中兽医古典著作,对中兽医理论及技术有较为全面的论述。明朝时期,著名兽医喻本元、喻本亨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编著《元亨疗马集》。该书内容丰富,是国内外流传最广泛的一部中兽医古典著作。江西省中兽医研究所张鑫泉等人曾对公元1949年至2013年间的中兽医古籍进行发掘整理,搜集总结民间兽医经验、查诸历代艺文和有关书录,对继承发扬中兽医遗产的主要著作等文献出版情况进行调查汇总。结果显示:中国自汉代以来出现了有百余种兽医古籍,但今大多已散佚,现存可找的仅20余部,大都进行了整理校注[3]。兽医古籍是我国传统兽医学遗产的载体,记述了传统兽医的理、法、方、药,以及针灸技术等,为继承和发扬传统兽医学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史书典籍和遗址考古发现,传统兽医学至迟产生于原始社会,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时间段来看,完全符合《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要求。

1.2绿色安全高效的社会价值

从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理念来看,农业文化遗产必须要符合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近百年来,抗生素、激素和化学制剂的传入与使用冲击了传统兽医学的发展,但兽药残留问题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命健康。抗菌药物的滥用导致细菌耐药形势严峻,若该问题得不到合理解决,抗菌药使用不加以控制,人类将很快面临无药可用的尴尬局面[4]。为此,农业部兽医局于2017年3月22日《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2017—2020年)(征求意见稿)》,文件要求50%兽用抗生素需要有处方凭证,人兽共用抗菌药物及促进动物的生长剂退出兽药市场;鼓励兽医科研机构、企业研发和推广绿色低毒、低残留的新产品,“减抗、替抗、无抗”的绿色畜牧水产养殖技术将逐步实现[5]。中草药是我国劳动人民同畜禽疾病作斗争的重要武器之一,是传统兽医学中重要组成部分,中草药来源十分广泛,大多来自自然界,以植物为主。中草药作为一种绿色、无残留的生态制剂,会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关注。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就是为了从传统技艺中摄取营养,解决当前农业发展所遇到的亟须解决的问题。

1.3高效的医疗价值

我国传统兽医学中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当畜禽机体一旦遭受到致病因素的侵袭,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到腹脏乃至全身;内部器官的病变也可反应于体表。因此,在临症观察病情,判断预后以及疾病的处理时,不可只看局部,忽略整体。而辨证,就是要通过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病情资料,概括判断其为何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选择合适的方剂,确定穴位治疗的过程。张峰[6]将甘草、黄芩、麻黄、杏仁、生石膏打碎,并借助水进行煎煮;借助针灸,将尾尖、血印、肺俞、苏气、大椎等有关的穴位当作主穴,将脾俞、百会、山根、鼻梁等有关的穴位当作配穴,对于治疗猪大叶性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徐文明[7]等使用银翘散治疗外感风热型犬瘟热,治愈率达75%,远远高于西药的治愈率。徐继艳[8]治疗取主穴为顺起、肷俞、滴明,加配穴脾俞治疗牛腹胀大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于许多瘫痪、癫痫等常被西兽医放弃治疗的疾病,可用针灸疗法刺激动物机体的神经系统,促使动物意识和知觉的恢复。千年以来,我国传统兽医学在基本理论(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以其丰富多彩的诊疗技术在防治动物疫病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传统兽医学的发展现状

2.1理论繁多,理论抽象

西方兽医学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而中国传统兽医学是建立在哲学的基础上。中国传统兽医学的哲学思想源自《周易》,该书保存了中国古代若干朴素辨证的观点,中兽医、中医只有在其基本理论的指导下才可行医用药、行针施灸。可见我国传统兽医学内容繁多、理论抽象,需要学习者具备一定的哲学素养与文言文理解能力,其中一些晦涩难懂的内容极大地影响了学习者的认知与理解。如畜禽体有强弱,邪正有衰弱,病因又有外感、内伤之异,同一疾病其病因和症状就不尽相同。因此,在辨证论治原则下,就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不同治法[9]。

2.2重理论,轻实践

中兽医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应试教育”的观念给中兽医课堂带来巨大的冲击。讲授过程中只注重书本知识而忽略临床实践,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许多高校不断缩减中兽医学课时,丰富独特的学科内容与较短的授课时长之间的矛盾成为学科发展的瓶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中兽医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到实践中,是中兽医教学面临的实际困难。

2.3社会认可度不高

纵观历史发展,清朝晚期,人、畜疾病的治疗皆采用针灸法曾受到严重排斥,清王朝下令太医院停止使用针灸治病[10],使针灸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阻碍。近代,袁世凯、汪精卫等都曾提出过“废除中医”的号令[11],在这种排斥中医思潮的影响下,对传统兽医学发展打击惨重,使其停滞不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于中医、中兽医的发展寄予极大的期望。相比西兽医,中兽医学具有理论体系独特,自成一脉,治疗手段也与西兽医学有明显的不同。然而各级农业部门对传统兽医学的认识不够,中国传统兽医学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使得其发展具有局限性。传统兽医学与其他所学科,如药理学、毒理学、免疫学、寄生虫学等内涵联系不紧密,思维方式抽象,对于养殖户和宠物主来说接受难度较大,具体临床应用不易,致使兽医中药、针灸的临床应用范围较为狭窄。

2.4传统兽医学技术后继缺人

传统兽医学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挽救传统兽医学,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兽医部门和农业高校亟须解决的实质性问题。高等农业院校中仅有河北农业大学和西南大学开设了中兽医学本科专业,许多高等农业院校虽设有中兽医专业课,但面临内容繁多与课时量少的矛盾,而且缺乏专业的中兽医教师,且教师易忽视临床实践的重要性,许多高等院校的中兽医学研究更多的是注重中兽医药的现代药理学和中药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缺乏能带领学生在动物身上实际操作的实习教师,中兽医具有独特的诊断和治疗技术,要想把传统兽医学发展起来,就要注重传统兽医学的“活态”与“原汁原味”的传承。

3探讨传统兽医学的保护对策与发展途径

3.1加快推进传统兽医学的“申遗”进程

2006年5月,文化部将传统医药纳入部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将传统医药归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畴,保护行动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开展,并取得丰硕成果。201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中医针灸”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决议[12]。传统中医药文化申遗成功的十几年来,我国的传统中医药保护工作从无到有,从地方到全国逐渐推广开来。传统兽医学与传统医学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传统兽医学具有历史悠久性、活态继承性、持续发展性和濒危性的特点,这些特点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遴选标准。通过各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地和各类型农业文化系统的“申遗”成功,许多具有独特性的自然资源、农耕文化及原始物种资源都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与保护。可见,如若传统兽医学能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将对传统兽医学的利用和保护研究产生重大意义。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应重视传统兽医学的申遗工作,成立申遗办公室,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系统的传统兽医学调研工作;各级兽医主管部门应成立专门的中兽医学调研组,采用乡野调查、访谈对话等方式,结合文献研究法,对各地区传统兽医学的历史发展加以梳理,对民间流传的传统兽医学的史书典籍进行整理和汇总,认证具有一定传统兽医学技能的学者、教师和民间兽医列为传承人。传统医药申遗名录对于传统中兽医学申遗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可以参考传统医药学的申遗体系来建立中兽医学的申遗材料。

3.2产、学、研多方机制共同参与

农业文化遗产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涉及众多学科的交叉,需要多方机制参与配合。传统兽医学作为农业传统技能,要对其进行保护与利用,便需各级兽医主管部门对传统兽医学进行支持。高等农业院校可以建立中兽医药陈列馆,搜集国内现存的中兽医史书典籍,聘请知名中兽医教师开展系列讲座和技能培训,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临床实践能力。兽药企业可与相关高校、研究所等开展横向合作,研发疗效好的兽药产品应用于临床。

3.3提高社会对传统兽医学的认知程度

对传统兽医学进行保护与利用,应得到社会大众的认知。应培养社会大众对传统医学、传统兽医学的认知,提高社会大众对传统兽医学的保护意识,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中兽医陈列馆等途径弘扬传统兽医学文化。传统兽医学起源于中国,在国内的认知程度反而不如国外。20世纪80年代中期,兽医针灸在美国取得合法地位。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享誉全球的传统兽医学教育机构美国佛罗里达中兽医学院,已为国外6000多名执业兽医师提供了包括兽医针灸、中草药、食疗等内容在内的传统兽医学认证课程,从这里走出的世界级中国传统兽医师也越来越多。加强本民族的传统兽医学的利用与保护刻不容缓。在中国,随着近年来观赏伴侣动物饲养不断增多,宠物医疗行业得到蓬勃发展。由于宠物临床治疗需求,中兽药制剂、中兽药保健产品、针灸疗法等在内的多种中兽医防治手段被广泛应用在宠物犬猫疾病诊疗过程中,提高了治愈率,得到了社会认可。

宠物医学和畜牧兽医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宠物保健与美容;教学实践;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035-02

宠物保健与美容是研究宠物日常养护技术和不同品种宠物美容造型技术的一门应用型学科,是畜牧兽医专业、经济动物养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1]。该课程涉及的领域较多,主要以宠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宠物生理学、宠物营养学、宠物繁殖等为基础,结合畜牧兽医专业、经济动物养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案的要求,以培养新型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重在培养学生在宠物美容造型、宠物保健等方面的知识、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实践技能[2-3]。该课程按照宠物养殖场、宠物医院、宠物美容店等部门的人才需求,在宠物生产与管理、宠物保健、宠物美容等方向培养理论与实践能力均较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同时,为满足相关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和取向,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程的内容设置,以宠物美容就业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为依据,保持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实践性、科学性和先进性,使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需要[4]。

根据教学目标,宠物保健与美容课程以行动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构建课程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模块,通过设置一定的职业情境,紧密联系课程内容的构建与实际生产过程的实施,力求使理论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生产。

1确定课程培养的目标

宠物保健与美容课程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宠物犬、猫进行健康护理及美容造型方面的基本职业技能,所要培养的能力包括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包括4项内容:根据服务项目制定工作计划并实施的能力;根据宠物主人的要求为宠物提供美容保健服务的能力;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在工作中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的能力[5]。专业技能主要包括4项内容:对宠物美容设备工具的识别和使用能力;对常见宠物犬、猫品种鉴赏、识别的能力;对宠物犬、猫的日常保健护理技术;对常见宠物犬品种的造型美容技术。社会能力主要包括积极向上的工作和学习态度、社会交往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有强烈的责任心、团队协作意识[6]。

2构建知识和技能模块

基于宠物保健与美容课程的教学目标,其教学模块对应于宠物健康护理、宠物美容的工作过程。构建的教学模块应以学生为中心,使其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地接触实际生产,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不断地总结不足与经验,最终达到学以致用[5]。因此,为构建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和技能系统的教学模块,需要对宠物保健与美容所涉及到的工作过程进行适当地教学处理。

2.1宠物被毛日常护理的知识技能模块

其工作过程中的预期效果是使宠物被毛清洁、柔顺、健康,生产行动中要根据宠物被毛的特点,对宠物被毛进行日常护理工作。

2.2宠物日常健康护理的知识技能模块

其工作过程的预期效果是使宠物眼、耳、牙齿、脚掌等部位保持清洁、健康。确定的知识技能模块为宠物眼、耳、牙齿、脚掌等部位的护理技术,生产行动中要根据宠物的特点对宠物身体的各部位进行日常健康护理,如脚掌、眼、牙齿、耳等。

2.3宠物美容造型的知识技能模块

其工作过程的预期效果是通过造型设计,使宠物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整体效果。实践过程中要根据主人的需要,对宠物进行造型修剪,学习过程中,要熟悉不同品种宠物的造型特点,从而完成造型修剪。

3教学模式改革

3.1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根据课程内容特点与设置安排,将一部分实训项目转入宠物美容店与实际应用同步进行,包括宠物被毛护理、宠物日常保健等,在实际的职业情境中进行学以致用的教学和训练。由教师现场进行实景教学,实现课堂与岗位的有机衔接,保证教学效果[5]。学生在完成校内学习之后,可直接进入宠物美容店、宠物医院、宠物养殖场等企业定岗实践,实施工学交替。

3.2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

在理论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课题讲授为主,同时采取讨论、提问、答疑等形式,在课堂教学或课程网站上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意识,充分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技能部分以教师示范讲解、学生实践操作为主,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教、学、做一体”,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以完成工作任务的方式进行学习,有机融合专业技能、行业理论知识、职业道德和情感态度[5-6]。

3.3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实行分组讨论,通过设置相关项目,由学生自由组合完成任务,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的小组协作和团队精神。在给各组分配任务时,教师应将事先准备好的讨论指导书发给每个小组检查核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析项目要求。学生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小组的项目行动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分工合作,以便于更好地操作。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4.1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拓展专业学习思路

宠物保健与美容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因而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教与学、学与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避免学生对较多的理论知识感觉枯燥乏味,应适当利用多媒体授课方式,通过插入一些实际图片课件,分解演示复杂的教学内容,克服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授课方式[7]。例如,在讲授贵宾犬的美容技术时,通过以图片和动画形式讲解课程内容等,可使繁杂的美容过程直观化、简单化,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观摩的过程中可主动的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对课程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6]。

4.2多媒体网络课堂建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可以在教学中引进大量多媒体网络信息,使学生能够通过虚拟场景接触到实际生产,并学会如何根据宠物的实际特点来设计美容方案。课程网站开辟学术报告交流、拓展知识学习、行业网站链接等栏目,建立与同行的交流和合作平台[8];设置的内容包含教学资源、在线测试、在线答疑等栏目,涵盖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进度、实验实训指导、试题库、图库、教学录像等大量教学资源,可方便学生随时查找信息。

4.3利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媒体信息,视、听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避免理论教学的枯燥,创造适于学习的轻松氛围,可收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科热点,组织学生学习讨论[9],这样既奠定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又能拓展其知识面,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如在讲授赛级犬的美容造型时,可让学生观看讨论美国西敏寺犬赛的片段,同时还能了解犬赛中指导手这一岗位的特征,这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能够自觉地、主动地学习专业知识,对其以后的就业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5实训基地建设

5.1校内实习基地建设

学校应进一步改善宠物美容专业实验室运行环境,完善实验室设备,配置吹水机、宠物美容桌、吹风机等宠物美容工具,建成标准的宠物美容教室和宠物美容室。同时学校动物医院可开设宠物美容业务,以其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社会信誉度,为课程教学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训环境。

5.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为提高宠物保健与美容课程教学效果,应积极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如可与宠物养殖场、宠物用品专卖店、宠物医院、宠物美容店等加强合作交流,在教学管理中实行校内实习、校外实训、顶岗实训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强调职业岗位群意识,紧紧围绕“就业导向”、“工学结合”的指导思想,面向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培养所需人才[5-6]。

6参考文献

[1] 乐涛,刘涛,王瑞.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7(1):64-65.

[2] 李树东.《宠物外科手术学》教学模式改革与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4):38-39.

[3] 丁岚峰,闫庆健,王怀友,等.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理论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模式的研究[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7):128-131.

[4] 陈玉勇,秦枫.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初探[J].科技信息,2008(21):231,291.

[5] 张华,李文刚,向瑞平,等.宠物疾病诊疗技术课程教学实践[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9(4):47-49.

[6] 韩若婵.《宠物护理与美容》课程体系的构建[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12(2):102-103.

[7] 马明筠,郑爱武.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宠物美容与护理》的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0(33):207-208.

宠物医学和畜牧兽医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 村级动物防疫员;问题;对策;四川德阳;旌阳区

中图分类号 S85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294-02

村级动物防疫员(简称村防员)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由计划经济时代社队出工形式演变而来。村防员是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预防动物疫病暴发、保障畜牧业稳定发展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对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1],村防员的作用日益凸显[2]。但目前村防员普遍存在补贴过低、任务繁重、文化技术低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基层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

旌阳区村防员主要由村委会推荐,兽医部门考核通过后方能担任。旌阳区现有生猪逾60万头、小家禽2 873万只、肉兔183万只、肉牛9 231头、肉羊9 987只,犬83 250只[3]。村防员是承担这些畜禽春、秋2季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注射的主要力量,是服务于农村最基层的畜禽防疫技术人员。

1 旌阳区村防员的基本情况

1.1 年龄结构

对旌阳区121名村防员进行了统计,其中36岁以下的9人,占7%;37~60岁的55名,占45%;61~69岁的43人,占36%;70岁以上的14人,占12%。最适年龄(60岁以下)只占52%,而36岁以下年龄段的人数占比极低,61岁以上年龄段的人数占比过大(图1)。

1.2 学历及专业情况

2 存在的问题

2.1 文化水平低,专业素质不高,年龄结构不合理

旌阳区村防员大多不是兽医及相关专业毕业,专业人员仅6人,占比仅有5%,绝大多数人是初中及以下学历,其占比高达81.8%。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专业的培训,其防疫意识和专业水平较差,在防疫工作中遇到新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服务质量也不尽人意。在121名村防员中,60岁以上的有57人,占比约48%,36岁以下的占比极小,只占7%。大部分年龄较大的村防员接受新技术、新理念较困难,造成大多数村防员的专业知识和防疫意识不能得到及时更新,新出现的动物疫病时常得不到有效的防治。当前无论是村防员的年龄结构还是专业水平都很难适应现今动物防疫长远发展的需要。

2.2 补助过低,人才难留

有资料显示,我国多数地区村防员年收入在2 000~6 000元不等[4]。旌阳区对于村防员的补助主要由其每年春秋2季的防疫量来确定,一年防疫补贴为0.3万~0.5万元。同比,2015年旌阳区宠物美容师年均收入3万元,宠物医师年均收入3.6万元,乡村医生的收入为4万元,旌阳区人均年收入2.8万元[5]。显然,无论是对于相近行业还是人均收入,旌阳区村防防员的收入都明显过低。因此,年轻人不愿加入村防员的队伍,兽医专业、大专及以上的人才就更难以留住。

2.3 兼职现象普遍,免疫偷工减料

在旌阳区村防员中,特别是50岁以下,普遍存在把“村防”当兼职工作的现象,即只在春、秋2季有免疫任务时参与防疫工作,平时以外出务工或自做生意为主,因此,有时春、秋防疫已开始,但人员因在外地迟迟不能到位;有时春、秋防疫时间和做生意时间抵触,往往又先忙自己的生意,耽搁防疫进度,影响免疫质量。在2015―2016年对某镇的春季防疫检查中发现:随机每村抽选10家散养户的畜禽抽血查抗,大多数动物的免疫接种密度都达不到旌阳区的防制目标,各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要求群体免疫密度达到95%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在调查中发现,有些村防员将必须拥于肌肉注射的疫苗擅自改为饮水,有些疫苗需要注射2 mL却擅自改为注射1 mL。这些不规范的行为都给动物疫病防疫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2.4 后继乏力,无人接班

村级动物防疫工作量大、范围广、时间紧、任务重,以旌阳区生猪免疫为例,60余万头生猪的猪瘟、蓝耳、口蹄疫3种疫苗的接种时间约为20 d。由于报酬低,兽医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的青年人基本不愿意从事这项又脏又累的工作。如今,旌阳区48%的村防员已到了“干不动”的年龄(60岁及以上),谁来“接班”、谁愿意“接班”是摆在人们面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3 对策

3.1 动物防疫工作市场化

将动物防疫工作向市场购买。由政府将动物防疫工作通过公开招标,发包给具有相关资质的机构,如合作社或防疫公司,村防员作为其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防疫公司只有通过对职工进行专业化系统培训,来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培养人才,挽留人才,全面提高职工素质,进而增强防疫公司竞争力。这样既能摒弃原来“吃大锅饭”的思想,让村防员意识到只有优质的服务才是生存的根本,也能增强村防员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同时,允许防疫公司在没有动物防疫任务的时候在乡村开展动物疫病的诊治等经营活动,提高防疫公司的经济效益,实现防疫公司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防疫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3.2 政府部门职能转变

在村防员队伍进行市场化改革时,政府部门也应该相应的改变原来“计划经济”时的管理模式,政府不再人、财、物等“一把抓”,而主要在2个方面进行管理:一是明确防疫公司的设立标准,制定科学考核机制。防疫公司的出现对于动物防疫工作是个新鲜事物,难免会出现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必须规范防疫公司的设立条件,控制数量、提高素质,增强竞争力。二是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健康发展。对于每年的防疫质量,政府部门应该客观的验收,对于防疫不达标的,要严肃处理,甚至吊销防疫资格。以政府的严格考核来剔除不符合防疫要求的防疫公司,从而为质量一流的防疫公司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

4 参考文献

[1] 张若宁.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6):183-184.

[2] 尹锋,赵素华.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现状分析与建议[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5):57.

[3] 张其星,苗刚,于占松.胶州市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管理调查与思考[J].中国动物检疫,2011(1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