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范例6篇

bim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bim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范文1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

0前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建筑行业得到快速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在建筑行业发展进程中,存在建筑成本提高而利润降低的发展困境,为有效应对这一难题,必须优化管理模式。随着BIM技术的日愈完善和成熟,且精细化管理在多个行业领域得到有效运用,其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运用,促进了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升。早在2003年,我国便致力于BIM技术在建筑领域的运用,不少专家学者针对造价管理精细化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BIM技术集合了互联网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有利于落实项目整体目标。经研究,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运用是大势所趋。

1BIM技术的简要论述

BIM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建筑技术,又被称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作为一种工程数据模型,基于三维数字技术,有效整合了有关建筑工程项目的数据信息。由此可见,在BIM技术的辅助下,能够以数字化的形式将建筑工程项目的实体构造及功能展现出来。在构建信息模型时,通过利用BIM技术,能够将处于建筑工程项目中各个阶段的数据信息有效整合,让相关数据信息得到科学利用,从而将工程对象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BIM技术具有信息关联度强、一致性及完整性等突出特点,能够把存在于各个对象之间的工程逻辑关系科学有效地展示出来,若模型中某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其他与之对应的要素也会随之变化,从而确保整个模型的完整性,并呈现出动态性特点。

2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意义

1)通过利用BIM技术,能够以直观的方式表达数据信息。BIM技术需要利用到软件操作,以实现建筑工程设计环节、施工控制、造价管理等环节的目的,以整体直观的形式将全过程建筑工程信息数据展现出来,并基于相关数据信息构建相应模型。BIM技术可以针对整体项目施工开展模拟工作,具备3D效果,让高精准度的设计目标得以落实,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之前,可以通过输入相关参数信息,构建出对应的建筑工程项目效果图,增进相关工作人员对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轮廓的认识,并准确反映出建筑设计目的。在云检查的辅助下,能够优化检查平台,在针对BIM模型开展细致全面的检查时,可以及时找出建筑工程项目中不合理的环节,从而有效降低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风险要素及安全隐患。2)通过利用BIM技术,有助于实现信息共享和有效沟通。BIM模型能够将相关数据信息有效整合起来,参数具备联动性特征,在设计变更环节,能够让整体效果得以更新和调整,并有效保存之前的关联。基于BIM模型的数据信息,一方面可以提供给本建筑单位,另一方面可利用一些模型共享平台,构建有关项目的具体施工,并让设计单位以远程控制的方式对建筑工程数据信息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有效降低由于设计环节中出现问题而导致建筑工程成本提高的可能性。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之初,通过信息共享功能,能够让相关数据信息得到妥善储存,为具体施工环节奠定良好的基础,并有效降低工程造价管理上的风险。另外,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初期,确保数据信息沟通的流畅性,能够有效预测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节,在BIM模型内输入具体的施工信息数据,能够让工程信息数据得到及时更新,此举有利于让建筑工程成本得到科学控制,并让建筑方及时获得有关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数据信息,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情况开展实时监控,让由于设计变更等情况而导致建筑工程施工成本增加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3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问题

1)造价管理和市场要求存在脱节。当前,在开展工程造价管理时,外界因素会对工程造价管理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尚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环节。在开展工程计价工作时,需要利用到清单,一般而言,招标单位要基于实际工程量,开展科学统一的核算工作。但是,投标单位会基于市场行情的相关标准,以此为基础开展工程预算编制工作,故而预算定额会受到当地生产力的影响。然而,在社会经济逐步发展的背景下,若建筑行业未能及时对定额指标进行更新升级,可能导致滞后等难题,使得定额指标未能有效结合市场行情,让精细化管理难以有效落实。2)未能确保预算工作的精准性。相关单位在开展工程预算编制工作时,受具体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等要素的影响,可能导致预算编制出现偏差。要想实现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计价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及娴熟的工作技术,从而推进相关工作顺利开展,若计价人员自身专业素养不足,则难以实现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目标,让基于建筑信息数据的模型难以有效建立,使得预算出现较大偏差,致使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安全等受到干扰。3)信息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多个行业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其在建筑领域的科学运用,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在工程造价管理环节,将信息技术科学运用其中,有利于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效率及质量,朝着动态化及精细化的管理方向发展。就BIM技术这一新型技术而言,其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运用,能够让建筑工程项目中有关施工的信息数据得到及时更新,并实现信息共享。然而,纵观当前我国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发展现状,尚未构成系统完成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体系,在处理信息数据上的效率有待提升。一般而言,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施工周期长、建筑规模大、信息数据庞大等突出特点,在管理起来具有一定难度,在实际数据处理及分析环节存在不少不足之处。

4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探析

1)在设计和决策环节开展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和决策环节,通过利用BIM技术的优势,有利于提升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水平。为此,必须重视BIM技术在设计和决策环节的利用,逐步优化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环节,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开展全面系统的检测工作,让前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工作时,能够在BIM技术的辅助下构建建筑结构、机电等模型,并将相应的专业检测软件导入到模型,再开展检查工作,利用计算机内三维空间的功能,对建筑工程项目内的给、排水系统及电气系统等开展检查,并以动态模拟分析的方式审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图纸,以提高审图作业的效率及质量。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工作时,将BIM技术科学运用其中,能够推动工程造价和设计协同开展。举例而言,建筑工程建设单位能够运用BIM技术的优势,基于投资成本、投资效益、投资方案是否可行等要素,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及科学性,从而保障建筑工程项目决策的适宜性。2)在招投标和施工环节开展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和施工阶段,要想实现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必须重视BIM技术在其中的科学运用,将BIM技术科学运用其中,有利于切实提升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质量,让整体管理效果得以增强。在BIM技术的辅助下构建相应模型,有利于准确计量整体工程量,并科学利用BIM数据库,让建筑工程项目中工程量清单复核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从而有效实现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目标,确保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及质量。3)在竣工环节开展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竣工环节,为落实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在利用BIM技术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提高BIM技术利用的灵活性及有效性,对确保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举例而言,在BIM技术的支持下,工程造价工作人员能够在建筑工程项目竣工后,快速高效地对工程相关数据资料开展审核和结算工作,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合同和周期等相关信息数据真实准确,从而确保阶段工作的有效性。

5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运用

1)能够快速准确地开展信息计算工作。BIM技术具有强大的功能,特别是在计算环节,能够快速准确地收集和存储相关数据信息。首先,在BIM模型中,其中任何一个部件具有多种类型的特性,在建筑工程项目决策及工程计价环节,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信息,内容较为复杂繁琐。在BIM技术的辅助下,能够将有关定额的信息及市场价格有效收集和存储下来,并在模型中有效导入相关数据,或以手动输入的方式将模型中录入相关数据,并在模型内有效存储相关数据信息。BIM内部构建的数据信息具备修改和覆盖功能,及时更新相关数据信息,呈现出动态化特点。其次,BIM技术具备计算快速精准的突出优势,在这种参数化方式的辅助下,能够让数据信息实现同步更新。通过科学利用BIM技术,能够对模型内的数据开展自动化读取工作,并以快速高效的方式开展构件计算工作,从而开展自动化估算工作,有助于提高工程造价计算的效率。2)BIM技术能够以直观的方式开展信息表达。通过分析BIM技术,可知该技术具备参数化及可视化的特点。在利用BIM技术开展模型构建工作时,能够以直接的方式参与到模型构建之中,或参与到其他类似的项目之中,能够让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展现出可视化特点,并针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开展虚拟施工。在BIM技术的辅助下,能够呈现出3D效果,能够为设计人员开展设计工作提供辅助,并让设计理念有效体现出来,确保整体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及有效性。BIM模型能够将有关建筑工程项目的数据信息以直观信息的方式展现出来,有利于降低理解难度,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审图工作提供便利,让建筑工程项目承包方更为直观明确地了解建筑实物,从而优化计算核算工作。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时,工程承包方能够在BIM技术的辅助下,对各项施工方案开展模拟工作,让施工环节中存在的缺陷及不足及时发现,并以可视化的方式,让技术交底工作得到落实。此外,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方要依据相关要求,开展施工材料用量计算工作,以免导致二次搬运施工材料的情况,有效降低施工材料的损耗。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节,施工方能够在BIM技术的辅助下,开展全面细致的计算工作,依据施工面积及规模,运用BIM模型开展进一步拆分工作,并在汇总之后得出最终的工程量。如此一来,可以减少建筑工程建设方在工程量复核环节花费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方及工程承包方针对建筑工程施工总量开展核算工作的效率。BIM软件内储存着关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数据信息以及有关价格要素,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查询其中的信息数据,在经过汇总后分析出最终的进度款,对于任意一方而言,管理进度款的效率及方式均能得以优化。3)利用BIM技术让信息实现实时共享。在传统模式的影响下,在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时,对于设计环节,要将有关节能、设计等方面的设计资料开展整理归纳工作,再以此为基础对各项工作进行协调,从而优化获取相关数据信息的方式。然而,处于这一模式之中,不同设计单位所运用的软件可能不一致,且部分单位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可能对相关资料进行加密处理,如此一来,需要以2D图纸的方式实现交换设计信息的目的,此举会严重影响信息传递的效率及质量,让信息共享功能难以实现。在这种情形下,各单位在信息交流上存在滞后性,会对工程造价管理造成影响。通过科学运用BIM模型,能够基于统一规范的平台构建相应的BIM模型,在开展建筑体系构建工作时,采用统一通用的标准,让信息实时共享的功能得以实现。此外,BIM技术能够针对众多施工位置开展统一的协调及配置工作,让施工环节得以科学有效的交流沟通,以免受信息传递不畅、信息传递失误等的影响,使得施工进度及质量受到干扰。通过运用BIM模型,能够全面及时地获取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能够为施工单位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提供便利和帮助,并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变更环节,开展全面细致的审核工作。如此一来,有利于促进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并针对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技能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4)BIM技术能够将信息准确地传递出去。在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工程量开展计算工作时,是开展预算编制及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性环节。相较于手工计算方式,以现代化技术开展计算的精准度更高。BIM技术具备强大的计算功能,其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科学运用,有利于促进计算效率及质量的提升,从而确保最终计算结果的精准性。在工程造价管理环节,通过将BIM技术运用其中,能够让复杂繁琐的工程量计算得以简化,有效降低在此环节花费的时间,让人力物力得到优化配置,有助于降低相关技术人员的工作负荷,让技术人员将更多的精力及时间运用到其他环节。另外,BIM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开展风险评估工作,确保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环节,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方需要将本次项目的设计要求等准确传达给工程设计人员,若以2D图纸为基础进行交流沟通,会影响整体沟通效果,可能影响设计人员对设计方意图及要求的理解。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涉及到多个设计环节,在关注建筑工程项目功能性及美观性的同时,还要重视建筑工程投资环节以及建筑方是否具备良好的审图能力。若在设计环节忽视投资这一要素以及建设方的审图能力,会影响设计方案能够通过。为此,建筑工程项目的建筑方必须针对概预算开展科学有效的统筹工作,并科学运用BIM技术,将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要求及意图准确无误地传达出来。

bim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范文2

关键词:BIM技术;应用;利弊;分析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BIM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description BIM services team selection principle, several aspec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BIM Note BIM project.Keywords: BIM technology; application; pros and cons;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C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BIM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缩写,直译为建筑信息模型,实际上是建模和模型管理应用的过程,是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建筑行业的体现,也是今后的建筑行业发展方向,成为住建部十二五计划的重点发展内容之一。BIM技术给各方带来的美好愿景使得包括业主、设计院、施工方、质检部门、材料供应商、软件公司和科研院投入其中,积极进行科研探索和工程实践,发掘BIM的工程价值和商业价值。 以下从BIM实施策略说明、BIM服务团队选择的原则、实施BIM的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阐述BIM在工程中的应用。

BIM实施策略的说明

BIM的实施由(1)专业软件Autodesk Revit (Arch/Structure、MEP)、Magicad、Navisworks等和相应的工作服务器(2)项目BIM顾问团队(3)业主BIM管理团队(4)实施项目的BIM管理制度等几个方面组成。 BIM实施的目的经常是业主提出需求,比如管道综合、净高分析、碰撞分析、材料统计、可视化分析、运维管理、施工模拟等。业主根据自己的需求制定服务要求,和BIM顾问团队沟通深化并制定BIM策略,来达到业主期望值。“不可不进,不可冒进,要稳步前进”是很多业主对新技术实施采用的科学可行的策略。

从BIM实施层次分为三个层次:

(1)BIM的基础层(2)BIM的应用层(3)BIM的管理层。三个层次介绍如下:

1、BIM的基础层:主要包括BIM模型的构建、分类、拆分组合和模型数据格式转化等工作。其工作需要BIM设计标准来规范,而BIM标准要根据具体应用的要求来确定。BIM标准的研制能力是BIM实施成功的保证。

2、BIM的应用层:主要包括管线综合、可视化分析、建筑性能化分析、施工模拟和运维模拟等应用工作。其应用的实施需要较强的专业背景。例如目前管线综合是一种较成功的应用模式,很多业主和施工总包单位都很需要,而BIM管线综合需要专业背景和工地现场经验,换个角度说需要整理出管线综合的知识体系、相关规范和通过实际项目培养精通管线综合的专业人才。

3、BIM的管理层:主要包括模型建构及业主对应用的质量、进度和深度控制,模型深化和工程参与各方建筑信息交换过程的控制等。BIM实施成功的关键点之一是工程参与各方对BIM的理解和应用,而且BIM的实施要业主根据自身项目量身定制,同时一个经验丰富的BIM团队对实施BIM管理将产生重要影响。总之,管理层要点是定制BIM方案、控制进程、协调各方信息。

以上三个不同的实施层次由不同的工程角色来完成,三个层次有机结合,互为促进。

BIM服务团队选择的原则

目前国内很多工程都或多或少应用了BIM技术,而不同的工程应用要求的团队也不十分一致,其各自应用侧重点和发展方向、遇到的问题都不一样。基本上有四个方面的BIM团队:(1)业主的BIM团队(2)设计院的BIM团队(3)施工单位的BIM团队(4)第三方咨询验证的BIM团队。简单介绍各个团队的不同:

业主建立的BIM团队

业主自己建立BIM团队最大优势在可以参与进利用BIM管理项目的全过程,把控BIM实施质量、深度、进度,并在过程中按照自身的需求深化或调整BIM策略,使得BIM按业主要求把作用发挥到最大。 业主BIM团队的困难在于组建团队需要人力资源、培训和进程中的研究,其中最难的是进程中的研究。因此,一般的业主组建BIM团队后,因缺少项目持续支持,其成长性一般。国内实力开发商如万科等,港资开发商如中信泰富等BIM团队成长土壤较好,尤其香港房屋署要求竣工资料归档必须含BIM全套文件,使得港资开发商比较重视BIM团队建设。

设计院的BIM团队

设计院本应就是BIM设计团队,因为最佳的BIM团队应该就是设计院本身,设计师直接用BIM软件立体化设计和交互提资、分析研究,在三维空间确认无误后直接转为二维出蓝图。目前国内有如华东院、北京院、云南省昆明院等在做该方向转化工作,同时autodesk公司也在支持研发绘图软件更便捷。

目前设计院一般是二维设计后交本院BIM团队复核差错,再返回设计师修正设计错误,然后出施工蓝图,还没能做到设计师和BIM工程师合二为一。设计院的BIM团队就是服务于设计师提高设计质量,对项目的其他BIM用途是关心不够的。

施工单位建立的BIM团队

施工单位的BIM团队大都是因投标业主要求或进场后自身管综要求而建立的,其中主要是做管道综合事务,使得进场工人施工有序,合理降低施工成本,减少工期和返工。对BIM应用的研究程度不及业主和设计院全面,但是随着建设部要求特级施工单位需自身配甲级设计院,相信施工单位依托自家设计院的技术和研究将对BIM应用加深、加广。

第三方BIM咨询顾问团队(作为业主、设计院的第三方)

第三方BIM咨询顾问团队一般是很专业的BIM团队,服务于业主委托的设计校核任务,有部分设计监理的味道。因其本身经过很多项目研究和操作,实战经验较丰富,对BIM技术而言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们的工作必须在业主BIM团队指引下进行,否则容易把业主和设计院的关系搞僵。 BIM专业咨询顾问公司只对业主负责,在业主指引下进行设计院沟通。其提出的设计意见报告书需含问题原因分析和技术支持,否则难以和设计院沟通。

因此可见各家BIM团队的工作目的和组成原因是不一样的,人员素质也有差别。总之,要搞好BIM为项目服务,业主BIM团队必不可少,关系到每家业主目的不同,可以选设计院BIM、施工单位BIM、第三方咨询顾问BIM团队的不同选择。

一般来讲,如果设计院BIM很强的话,倾向于设计团队和BIM团队是一家。否则,可以考虑第三方BIM咨询顾问公司,业主要加强对其和设计院的沟通管理。而施工单位的BIM对设计质量提高效果一般,主要用于自身服务和投标要求响应。

实施BIM的注意事项

1、BIM不是天之神器,要求业主对其功能和构成有所了解才能发挥其真实和准确的作用。 首先在实施BIM前根据需要做好BIM服务任务书,然后制定BIM实施策略和模型深度明细,业主的BIM管理办法(含BIM和设计院、总包单位、各种深化设计公司、景观公司、装修公司等之间的提资方式、建模配合方式、改错方式等问题明确管理办法);

bim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范文3

1.1BIM理念与应用

关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的定义有很多版本,既有源自于软件公司(Autodesk、Bentley等)和建筑企业(DPR、Ma-graw-Hill等)的解释,也有行业协会(AIA、AGC等)、政府部门(GSA等)和科研机构(NIBS)的定义。鉴于BIM理念的推广程度,本文不再赘述,仅引用美国国家BIM标准(NBIMS)对BIM定义(由三部分组成)的解释:(1)BIM是一个设施(建设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2)BIM是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是一个分享有关这个设施的信息,为该设施从概念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3)在项目的不同阶段,不同利益相关方通过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映其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BIM在引入国内的10余年间,应用之路得到了长足发展,从宏观层面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到中微观层面的众多项目应用案例,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国内建筑领域的BIM应用大都停留在解决单项技术问题的层面,缺少支持项目级和企业级管理提升的BIM应用方法。总体来说,目前国内BIM应用主要集中在设计院和施工单位,侧重某一阶段几个相对容易的层面去打破信息壁垒,例如设计院内部不同专业的协同、施工总包和不同分包之间的协同。受制于法律制度环境、硬件水平、建设单位的理解程度和建筑行业传统利益分配,目前并未普遍实现跨单位和跨阶段的全过程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

1.2运用BIM进行设计管理的优势和必要性

由于建设项目分阶段开展设计工作的特点,设计管理是一个标准的长流程管理,而通过BIM进行设计管理,则可以简化管理流程、压缩路径从而实现破除信息割裂、共享信息流,使各种信息能够顺畅地流向BIM模型。BIM并不是简单意义的从二维到三维的发展,是为建筑设计、建造以及管理提供协调一致、准确可靠、高度集成的信息模型,是整个工程项目各参与方在各个阶段共同工作的对象。其在不同的设计阶段拥有不可比拟的生命价值。运用BIM进行设计管理带来的最直接的变革就是:项目各参建单位,包括建设单位、设计、施工、政府有关部门等均围绕BIM模型开展“三控三管一协调”等工作,以BIM模型深化作为核心工作,完成从设计方案模型到运营维护模型的整体交付,从而破除传统模式中很多难以规避的程序化、流程性工作,实现准确、高效、高附加值的设计管理效果。

2基于BIM的设计管理模式

根据当前项目建设程序和设计阶段的一般性规律,根据《中国BIM标准研究课题》的三阶段P-BIM标准子课题:“规划设计P-BIM应用技术研究”、“建筑设计P-BIM应用技术研究”、“工程项目全生命期管理BIM应用技术研究”,本文将分别阐述方案设计阶段、总体设计阶段以及施工图与施工阶段的设计管理流程。

2.1方案设计阶段

BIM管理流程方案阶段的设计文件输入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二维文件,另一种是直接用BIM进行设计的三维文件。两种设计文件通过各自的处理方式形成符合标准的BIM方案模型,各参建单位将围绕BIM方案模型在可视化的环境中进行论证、分析和优化,包括性能模拟分析、指标动态分析论证、功能布局优化等,并可通过3D交互体验的方式进行展示和汇报。经各方确认后的BIM深化方案模型即可作为政府报审和下一阶段设计的基础。

2.2总体设计阶段BIM管理流程

与方案阶段类似,根据两种形式的总体设计文件形成BIM总体设计模型。在总体设计阶段,模型深化的核心工作是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专业的协同,包括管线综合分析、碰撞检查、重点区域净空分析、结构预留洞校核、ELV(弱电)专项分析等。通过这些专项分析可得到相应的分析成果,如碰撞检查报告、净空分析报告、结构预留洞优化图纸(预埋套管图)、综合管线审核报告与优化图纸等,最终形成BIM深化总体设计模型。

2.3施工图与施工阶段BIM设计管理流程

施工图与施工阶段设计管理的核心工作主要有以下3点:

(1)变更管理

在总体设计深化模型和相关分析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审查和优化重点区域的施工图,避免由于管线碰撞和相关专业工种冲突(如机电二次深化与装修)等引起的返工和浪费。

(2)施工方案优化

基于BIM的数字化建造与虚拟施工可自动完成建筑物构件的预制,并且可与三维扫描技术结合应用进行模拟施工,有助于快速准确判断设计的可实施性:①施工前期的深化协调管理:在正式施工前(如有特殊要求的分部分项工程),需要根据设计图纸(模型)进行二次深化,包括确定深化的范围、部位、涉及的工种(单位)等,制定明确的二次深化设计方案和计划,经相关单位审核确认后方可施工。比如二次机电深化与室内装修的协调、采购和安装的配合、一次设计(原设计)整体系统与局部冲突矛盾的协调、重点部位管线系统等交叉系统的协调。②施工过程的多维管控:利用虚拟设计施工(VDC),通过减少误差和疏忽、促进项目协调来大幅削减项目时间和成本,提升项目范围沟通效率,提高工地安全性,实现变更最小化。虚拟设计施工可以实现设计可施工性的快速准确验证,通过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结合的“模模叠合、4D模拟”形式,可以实时了解现场实际情况,并可将现场情况与设计模型比对,从而检查是否按图施工,或者设计模型存在哪些问题,可实现动态管控并及时纠偏。

(3)运维数据备案

不断深化的BIM模型集成了工程项目从前期策划、设计、施工、材料采购、验收等所有环节的相关信息,且可实现从整体模型中按个性化需求进行提取,可再造建设单位运维计划和流程,实现空间和资产管理背景数据创建、查询、指派、统计和分摊的可视化、精细化管理。

3基于BIM的设计管理要点

3.1标准管理与流程规划

(1)国家标准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的4本国家规范将于2014年正式颁布实施。这4本标准是:《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和《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存储标准》。这4本标准涉及BIM标准制定、BIM技术开发、BIM技术应用以及BIM项目管理的基本准则。

(2)地方标准

各地区根据环境和发展水平不同,制定符合地区的补充标准可以解决国标尚未覆盖的问题,如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1063─2014《民用建筑信息模型设计标准》将于2014年正式实施;上海市于2013年正式实施方案审批三维报审,并就三维报审内容、范围、模型要求、建模依据等做了规范性要求。

(3)项目级(企业级)标准

项目级标准是细化,反映建设单位对项目的个性化需求和要求,如上海中心制定了针对本项目的《上海中心BIM应用实施标准》。进行标准管理的重点是建立项目级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项目特点的P-BIM专业应用软件标准、数据标准、数据库标准、各阶段模型深度标准、支撑系统、数据交换传输标准等。当标准制定后,需要进行流程规划:首先搭建各参建方在BIM模式下的组织框架,目的是明确各参建方的定位和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以及信息传递流向。组织框架确定后,需细化各方工作界面以及模型深化调整反馈机制,目的是确保各阶段BIM模型深化工作得以有效落实和推进。

3.2BIM模型审查、深化与专项分析

利用BIM进行设计管理的本质是BIM模型的不断深化,利用BIM模型及其衍生成果指导设计各阶段和全过程工程建设作业,最终实现BIM模型用于运维的交付。方案、总体(扩初)、施工图三阶段的模型建立与深化的基础是最终版的各专业设计图纸,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专业。模型建立完成后,需进行两项核心工作:其一是根据建设单位需求对模型进行审查、变更和深化,以不断满足建设单位在功能布局、运营维护、投资回报等方面的要求;其二是在模型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对设计各专业和相关参建单位的协同管理和专项分析,如管线综合分析、碰撞检查、净空分析、ELV(弱电)分析、虚拟施工(工序、进度、组织等)、三维激光扫描与BIM模型的“虚实结合”、运维模拟等。

3.3模拟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BIM模型在创建过程中包含了大量的设计信息(几何信息、材料性能、构件属性等),将模型导入相关的性能化分析软件,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析结果。原本需要专业人士花费大量时间输入大量专业数据的过程,如今可以自动完成,既降低了性能化分析的周期,又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目前可运用BIM进行模拟分析的性能指标主要有视野、照明、安全、消防疏散、人体工程学、声学、纹理、色彩及规范的遵守情况等。BIM甚至可以做到建筑局部的细节推敲,迅速分析设计和施工中可能需要应对的问题。模拟分析完成后,可借助BIM提供快速的、低成本的多元解决方案供建设单位进行选择,快速找出不同解决方案的优缺点,帮助建设单位快速有效评估建筑投资方案的成本和时间。近两年流行的建设数字城市、智慧城市中常提及3D-GIS。狭义的3D-GIS是对城市里的建筑、道路等对象进行三维建模,再把这些模型放到某对应的地理位置上,与虚拟实景技术结合实现城市空间场景漫游;广义的3D-GIS是与BIM结合,2个系统的整合可以包含城市景观设计、建筑设计、休闲和旅游活动、3D地籍图、环境模拟、热能传导模拟、移动电信、灾害管理、国土安全、车辆和行人导航等。虽然国内在这方面刚起步,但BIM与GIS结合对城市建设和管理带来的转变不容忽视。

3.4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BIM的数字化工程信息平台实现了项目各阶段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与唯一性,进而在项目建设的早期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减少过程中的变更数量,很大程度上提高建设方对于整体项目造价的控制力。总体设计阶段运用BIM进行管理对造价控制的影响最大,如管线综合与碰撞检查能够彻底消除硬碰撞、软碰撞,优化工程设计,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备管线碰撞等引起的拆装、返工和浪费;再如裙楼、幕墙、屋顶、大空间的异性设计,虽然占整体建筑体量的比例不大,但是占投资和工作量的比例不容忽视,而且通常也是施工难度比较大和施工问题比较多的地方,对这些内容的设计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可以带来显著的工期和造价改进。利用BIM带来的投资回报,可消除多达40%未编入预算的变更、编制成本预算所需时间减少80%、成本预算的精确度可控制在3%以内、碰撞检查后可节省10%的合同额、项目建设周期平均减少7%。另外,还有2个关键工作不容忽视:一是运用BIM可实现快速、准确的工程量统计。BIM支持海量全过程工程数据的创建、管理、协同和共享,并且直接对BIM模型进行计算和统计,大幅度解放人力、提高效率、提高准确性。二是辅助招标。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建设单位意识到自己才是BIM应用的真正受益者,因此一些重大项目的建设单位已经要求运用BIM进行设计招标和投标,如增加“基于BIM方案细(优)化设计”的环节,并明确定义此环节的数据交付标准和深度。

3.5辅助审批

国外在三维审批方面已经较为成熟,如新加坡,早在1982年就有了人工智能规划审批的想法,2000~2004年,发展CORENET项目,用于电子规划的自动审批和在线提交,是世界首创的自动化审批系统。我国在这方面的探索仍处于学习和酝酿阶段。相对来说,上海市在三维审批实践上走在前端。2013年初,上海市正式《上海市建设工程三维审批规划管理试行意见》,要求在《建设工程设计方案三维审批规划管理试点区域范围》确定的受理区域内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实行三维审批规划管理,BIM模型标准、审批流程、时限等配套政策也已出台。2014年初,上海市设计文件审查中心正式推行试点工程数字化审图,首批17家审图公司全部由网络在线数字化审图模式取代原来的纸质审图模式。上海市计划经过一年的实践期,2015年将全面实行数字化审图。政府对BIM的态度已经由支持、鼓励转变为强制性要求。这种转变的背后体现了政府对于BIM即将颠覆传统建筑行业的深刻认识。可以预见,在政府积极推行职能转变、简化审批权限的大背景下,运用BIM提升管理水平、转变管理方式的步伐会越来越快。

4结语

bim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范文4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BIM技术

1引言

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辅助,环境艺术设计需要运用不同的软件实现三维建模、材料统计、三维场景实时仿真和施工图绘制等任务。然而,在实际当中,如何能够通过一个系统来实现这些过程的有效集成,以及数据统计与三维模型的有效结合,成为了一大难题。现阶段,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以计算机系统作为基础,提出了环境艺术设计系统中BIM的一种新体系结构。在BIM技术的帮助下,设计者可以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使用一致的信息,准确地模拟场景中的视图框架结构、材质属性和数据交换,也可以创建更精确的施工图。依据BIM信息管理平台来定制项目的部署和实施,信息的设计过程可以通过数据库来管理,提高不同专业设计之间缺乏集成性的特点,维护和更新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方面。

2BIM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优势

传统环境艺术设计往往是依靠AutoCAD等一些设计软件来完成二维平面垂直以及剖面图的设计,然后结合3dsMax软件制作3D效果图,这种设计方法和三维模型设计没有集成性,可视化的目的实现不了,造成它的价值不能被带到后面的施工设计和项目管理当中。目前,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BIM技术给环艺设计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可靠的方案。新的建筑信息模型具有很强大的组件库,大部分的场景、材料和设施都存储在该数据库当中,随时可以调用。BIM的数据库包括了建筑材料以及室内装饰材料的详细信息,为环境艺术设计发展应用创造了更多的附加功能。该模型易于生成各种综合表格和材料表,从而使设计者可以方便地使用BIM进行工程预算。也可以基于丰富可靠的建筑信息模型中的数据,从一开始的空间规划以及进度制定,到需要改动详细图纸中设计阶段中材料成本的预算,都能够在跟其关联的地方得以显示。倘若设计者改动了平面图纸上构件某处的尺寸或者位置后,每个视图的三维双向关联以正确形式显示出来,并且其他相关图纸的网站也会自动更新。

3BIM技术

3.1BIM技术介绍

BIM技术是基于三维数字技术之上,集成与建设项目相关的信息工程数据模型,以及在设计、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数字技术。其中国际标准组织设施信息委员会为BIM设立了准确定义:BIM是一种运算方法,它是在开放的行业标准之下对设施的功能特性和物理以及相关的项目生命周期信息的计算,并为决策提供支持,能更好实现项目价值。因此,既CAD的技术发展后,BIM技术又是一中新的技术,它的应用将给多个行业带去革命性的变化。

3.2BIM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自2002年Autodesk公司首次推出Revit软件且在全世界内广泛的推行BIM的概念,使得BIM技术已逐渐的被大家接受,而且在实际的工程当中得到了应用。因此BIM技术已引起国内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关注度呈指数增长。由于BIM技术最开始起源于国外,造成国内的研究相比于国外还不够成熟。在国内,对大多数的人来说,BIM技术只是一种新鲜的技术,还在不断发展当中,具体的内涵还不能被大家详细理解。就目前来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人员主要对BIM技术的研究集中在了以下的三个方面上:(1)对BIM技术的基础理论探究,主要表现形式是将BIM技术的相关标准以学术发表的形式公开其研究成果。(2)对BIM软件解决方案的理论探究和开发BIM软件,在这些方面上的研究成果主要是BIM的软件系统开发。(3)BIM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前景的研究。主要研究是怎么将已开发出的BIM软件用于实际的工程当中,解决在实际应用当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3.3BIM技术的特点

3.3.1具有协调性特点

作为一个复杂性强的系统工程,项目协调在其过程、部门和各项目之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项目的进行过程当中,如果遇到问题,管理部门应及时的组织有关人员召开紧急会议,集中的探讨相关问题,协商解决办法。但是对于其中的有些问题,协商也不能够得到很好解决。其中,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合理的安排内部部件的结构,还能够实现对平面布置电梯井和其他成分的协调,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不可协调问题的出现。

3.3.2具有可视化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丰富了建筑形式的多样性,传统施工图纸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程建设的需要,施工人员靠自身想象的构造结构不但不利于整体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反而会使工期延长的程度更加严重。为此,研究人员开发了BIM技术,此项技术能够显示出三维实体,直观地显示出建筑物内部的构件。也就是说,技术人员的施工可以通过BIM技术的可视化来实现,值得称道的是,项目业主还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大大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

3.3.3具有模拟性特点

BIM技术具有模拟性,它的模拟特性不仅可以模拟建筑物的设计,而且还能够模拟现实中不可能运行的事物。最后,对建筑设计进行仿真实验是能够实现的。同时,该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控制工程造价,给施工项目和施工方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4环境艺术设计中BIM的三维协同设计优势

三维协同设计的优势主要是由于其具有传统二维平面设计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很快的占据了BIM技术的重要地位。其主要功能是参与各个专业的交流、沟通与协调,最大限度地降低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因协调不顺所产生问题的概率。使用BIM信息网络平台,能够有效的扩展协同设计在建筑模型中的共享,使设计者能够在三维模型中找到可能出现的问题点,进而进行协调和沟通,为设计的快速变化、改进和有效应用提供参考。借助BIM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可以将以往分散的、孤立的设计数据和信息集成到一个平台上,从而实现不同专业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信息顺畅。我们通过比较传统的二维设计CAD技术和BIM技术在性能和效率方面的不同可以看出(表1),BIM技术已显示出其强大的优势结构,它的描述更真实,更准确以及更全面,有效的克服了二维技术只可想象不可直观看见的缺点,这算是技术的又一个重大的飞跃。另外,在环境艺术设计当中,BIM技术与三维协同设计中的优势也体现到了直观形象、易解决问题、提高设计效率、空间布局问题等方面。

5BIM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以沈阳文化艺术中心作为实例进行探究:沈阳文化艺术中心内部结构布局复杂,机电系统众多,仅仅依靠设计者经验本身确来定设计空间的可行性显然不能够满足项目的挑战。通过BIM技术的协调模式,各专业模式在建成后都会被组装成一个整体,给各专业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准确、科学的可视化方式的将电气设备,暖通,室内布置通过实际的形式直观呈现出来,方便专业之间的修改和确认,能成功的避免传统协同方式带来的问题,确认专业修改传统的协同方式之间的协调问题,解决困难,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以AutodeskEcotect分析工具为例,很好的分析论证了建筑性能,为室内设计方案比选以及空间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深化设计阶段的施工图纸中,AutodeskRevit系列软件与传统的AutoCAD平台连接,从而设计出更深入的模型建立、施工图的帮助以及BIM模型数据集成。在整个的过程当中,通过对AutodeskVault软件的定制,实现了对文档管理和过程控制的全过程控制,突出了有效集成的结果,突出了BIM技术的优势。

6小结

bim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范文5

关键词:BIM信息模型 绿色设计;全生命周期;绿色建筑;可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O43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高速增长时期,每年新建建筑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建筑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严峻的事实表明,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绿色建筑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用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1] "十二五"跨入第二年之际,我国正以前所未有力度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在欧美纷纷将绿色建筑作为新一轮科技创新主要方向的大背景下,我国将发展绿色建筑作为中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谋求经济增长的新突破口。中国的建筑规模正以每年20亿平方米速度增加,预计到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将达到社会能源消费总量30%以上,成为最主要的能源消费领域,而目前中国带有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总面积不足4000万平方米,未来发展绿色建筑空间巨大,为此,财政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下发了《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一文,明确对星级绿色建筑的财政补贴,从二星级的45元/O,到三星级的80元/O,这将引导保障性住房及公益性行业优先发展绿色建筑。

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建筑环境工程师、建筑设备工程师提出挑战,更重要的是对建筑师的挑战。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节约能源,降低建筑能耗。在决定建筑能量性能的各种因素中,建筑的体形、方位及围护结构形式起着决定性作用,直接的影响包括建筑物与外环境的换热量、自然通风状况和自然采光水平。而这三方面涉及的内容将构成70%以上的建筑采暖通风空调能耗。[2]

因此建筑设计对建筑的能量性能起着主导作用。不同的建筑设计方案,在能耗方面会有巨大的差别。单凭经验或者手工计算,很难正确判断建筑设计的优劣。目前凭借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复杂的数据计算和实时的动态模拟是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重要保障

1 BIM与绿色建筑概述

1.1 BIM概述

BIM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中文为:建筑信息模型是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在这里,信息不仅仅是三维几何形状信息,还包含大量的设计信息,如建筑构件的材料、面积、体积、数量、机电参数、价格等相关数据和经济指标。

1.2 绿色建筑概述

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摘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

(1) 引入绿色建筑的必要性:在我国,伴随建筑业迅猛发展的是国内自然资源的巨大消耗,不可再生能源、淡水、天然材料、可耕地等正走向枯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和建筑垃圾产生量也大幅增加。

(2) 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绿色建筑强调的是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在建设和使用流程上对环境负责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建筑的生命周期是指:选址、场地改造、建筑设计、建造、运行、维护、翻新和拆除。

绿色建筑设计的关注和影响对1.3 BIM与绿色建筑的关系.

(1)BIM提供绿色建筑设计分析的平台,BIM的重要意义在于它重新整合了建筑设计的流程,其所涉及的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恰好是象。

(2)BIM所包含的各种绿色分析软件给与绿色建筑各种强大的数据支持.

如通过对Revit建立的信息模型,在方案阶段可以通过导出DXF文件进入ECOTECT做可视化分析及日照分析;导入RADIANCE做采光分析;在初步设计阶段,导出GBxml标准文件进入IES做舒适度分析;导出STL文件进入STAR-CCM+做风环境分析。

2绿色建筑与BIM的应用

2.1 规划阶段的选址与场地分析

场地分析是研究影响建筑物定位的主要因素,是确定建筑物的空间方位和外观、建立建筑物与周围景观的联系的过程。在规划阶段,场地的地貌、植被、气候条件都是影响设计决策的重要因素,往往需要通过场地分析来对景观规划、环境现状、施工配套及建成后交通流量等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及分析。传统的场地分析存在诸如定量分析不足、主观因素过重、无法处理大量数据信息等弊端,通过BIM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对场地及拟建的建筑物空间数据进行建模,通过 BIM 及 GIS 软件的强大功能,迅速得出令人信服的分析结果,帮助项目在规划阶段评估场地的使用条件和特点,从而做出新建项目最理想的场地规划、交通流线组织关系、建筑布局等关键决策。

2.2 方案设计阶段的能量分析

在方案论证阶段,项目投资方可以使用 BIM 来评估设计方案的布局、视野、照明、安全、人体工程学、声学、纹理、色彩及规范的遵守情况。BIM 甚至可以做到建筑局部的细节推敲, 迅速分析设计和施工中可能需要应对的问题。方案论证阶段还可以借助BIM提供方便的、低成本的不同解决方案供项目投资方进行选择,通过数据对比和模拟分析,找出不同解决方案的优缺点,帮助项目投资方迅速评估建筑投资方案的成本和时间。对设计师来说,通过 BIM 来评估所设计的空间,可以获得较高的互动效应,以便从使用者和业主处获得积极的反馈。设计的实时修改往往基于最终用户的反馈,在 BIM 平台下,项目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比较容易得到直观的展现并迅速达成共识,相应的需要决策的时间也会比以往减少。

2.3 施工建造阶段的冲突检测、施工模拟及工程量统计。

2.3.1施工冲突预先检测

随着建筑物规模和使用功能复杂程度的增加,无论设计企业还是施工企业甚至是业主对机电管线综合的要求愈加强烈。在CAD 时代,设计企业主要由建筑或者机电专业牵头,将所有图纸打印成硫酸图,然后各专业:将图纸叠在一起进行管线综合,由于二维图纸的信息缺失以及缺失直观的交流平台,导致管线综合成为建筑施工前让业主最不放心的技术环节。利用 BIM 技术,通过搭建各专业的 BIM 模型,设计师能够在虚拟的三维环境下方便地发现设计中的碰撞冲突,从而大大提高了管线综合的设计能力和工作效率。这不仅能及时排除项目施工环节中可以遇到的碰撞;中突,显著减少由此产生的变更申请单,更大大提高了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由于施工协调造成的成本增长和工期延误。

左 管线综合平面右 管线调整避让

2.3.2 施工进度模拟(Revit +Navisworks四维施工模拟)

建筑施工是一个高度动态的过程,随着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复杂程度不断提高,使得施工项目管理变得极为复杂。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经常用于表示进度计划的甘特图,由于专业性强,可视化程度低,无法清晰描述施工进度以及各种复杂关系,难以准确表达工程施工的动态变化过程。通过将 BIM 与施工进度计划相链接,将空间信息与时间信息整合在一个可视的 4D(3D+Time)模型中,可以直观、精确地反映整个建筑的施工过程。施工模拟技术可以在项目建造过程中合理制定施工计划、4D 精确掌握施工进度,优化使用施工资源以及科学地进行场地布置, 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资源和质量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此外借助4D模型,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投标中将获得竞标优势,BIM可以协助评标专家从4D模型中很快了解投标单位对投标项目主要施工的控制方法、施工安排是否均衡、总体计划是否基本合理等,从而对投标单位的施工经验和实力作出有效评估。

2.3.3 工程量统计

在 CAD 时代,由于CAD无法存储可以让计算机自动计算工程项目构件的必要信息,所以需要依靠人工根据图纸或者CAD文件进行测量和统计,或者使用专门的造价计算软件根据图纸或者CAD文件重新进行建模后由计算机自动进行统计。前者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而且比较容易出现手工计算带来的差错,而后者同样需要不断地根据调整后的设计方案及时更新模型,如果滞后,得到的工程量统计数据也往往失效了。而BIM是一个富含工程信息的数据库,可以真实地提供造价管理需要的工程量信息,借助这些信息,计算机可以快速对各种构件进行统计分析,大大减少了繁琐的人工操作和潜在错误,非常容易实现工程量信息与设计方案的完全一致。通过 BIM 获得的准确的工程量统计可以用于前期设计过程中的成本估算、在业主预算范围内不同设计方案的探索或者不同设计方案建造成本的比较,以及施工开始前的工程量预算和施工完成后的工程量决算。

2.4 项目运营阶段的运行维护模拟

在建筑物使用寿命期间,建筑物结构设施(如墙、楼板、屋顶等)和设备设施(如设备、管道等)都需要不断得到维护。一个成功的维护方案将提高建筑物性能,降低能耗和修理费用,进而降低总体维护成本。 BIM 模型结合运营维护管理系统可以充分发挥空间定位和数据记录的优势,合理制定维护计划,分配专人专项维护工作,以降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的概率。对一些重要设备还可以跟踪维护工作的历史记录,以便对设备的适用状态提前作出判断。

2.4.1疏散模拟(右图)

2.4.2热环境及能耗优化分析

5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能源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建筑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从2D CAD 转向基于BIM 技术的三维信息转换,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利用BIM技术,建筑师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创建包含建筑全部信息的虚拟建筑模型,在设计的任意阶段将其直接导人相关的能量分析软件中,就可以方便快捷的得到能量分析结果,从而及时调整设计方案,优化建筑性能,充分利用BIM 技术来保障绿色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目前在采用BIM技术的3D建筑CAD软件与建筑能耗分析软件的结合方面,仍然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如一些主流能量分析软件无法直接导人虚拟建筑模型,不支持IFC数据标准等。但越来越多的软件厂商、开发者、使用者已经开始关注这些问题并在进行研究和开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综合利用BIM和建筑能耗分析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技术,将越来越完善和成熟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会上的讲.

[2] 薛志峰等.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及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曾旭东 绿色建筑设计中的CAD技术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院刊

[4] Autodesk BIM 课程 绿色建筑设计―教师用书

bim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范文6

关键词:BIM;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管理全过程;工程变更

1 BIM概述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一种全新的解决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的方法,它基于先进的三维数字设计和工程软件所构建的“可视化”的数字建筑模型,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BIM 概念最初是由美国Autodesk 公司于2002 年首次提出在总结归纳匈牙利raphsoft公司提出的虚拟建筑(Visual Building)概念和美国Benetly公司提出的Signal Building Information 概念基础上,并将其应用到Revit 软件中。

BIM是以参数化三维模型为核心,对工程项目设施实体与功能特性的数字化、参数化表达,原理是尽可能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变更提前到项目前期,集成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对项目进行设计、建造及运营管理,同时使建设全过程的信息保持一致,可以持续即时地提供有关项目的各种实时数据,这些信息完整可靠并且完全实时协调。

2 BIM技术在项目管理全过程中的应用

BIM在建筑生命周期的设计、施工和物业管理三个主要阶段,对于促进数据信息交换与共享,加快决策速度,降低项目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1 BIM在设计方面上的应用

在建筑项目设计中实施BIM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项目设计质量和效率,减少后续施工期间的洽商和返工,保障施工周期,节约项目资金。BIM在设计方面表现的主要优势为可视化、协调、模拟、优化、出图,将专业、抽象的二维建筑描述通俗化、三维直观化,并将多系统间原本独立的设计成果置于直观的三维协同设计环境中,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BIM的重要保障工具是协同,它实现了提升工程建设行业全产业链各个环节质量和效率的终极目标。BIM使未来协同设计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设计交流、组织及管理手段,大大提升了协同设计的技术含量。

2.2 BIM在施工方面上的应用

施工阶段分为设计效果可视化和模型效果检验、多维效果模拟及施工监控三方面。利用BIM模拟施工,可以有效控制施工安排,提前发现施工方案的不足,有利于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和资源配置,减少返工和成本浪费。

BIM能够解决大量管线碰撞问题,提高施工预算的准确性,有效提高设备参数的准确性和施工协调管理。将BIM模型与施工过程中的数据相结合,能够直观体现施工界面和顺序,促进总承包与各专业施工间的协调;将四维施工模拟与施工组织方案相结合,能够有效控制设备材料进场、劳动力配置、机械排班等各项工作。

2.3 BIM在物业方面的应用

物业是指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及其与之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和场地。物业可以一次性出售,也可以通过出租的方式零星出售,边流通边消费;其价值可以一次性收回,也可以在较长的时期中多次收回。

BIM能够让客户充分了解到物业的具体情况,看是否满足客户的具体要求。BIM在客户不到现场的时候通过网络进行互动场景模拟,即在建筑建成之后,客户从网络就可以获悉从不同的路进入到模拟的建筑物里面,并且能够看到这个建筑空间的各个位置以及墙体内的设备系统。

3 BIM在工程变更管理中的应用

3.1工程变更概念

工程变更(EC,Engineering Change),指的是针对已经正式投入施工的工程进行的变更。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合同约定的程序对部分或全部工程在材料、工艺、功能、构造、尺寸、技术指标、工程数量及施工方法等方面做出的改变。工程变更主要是工程设计变更,但施工条件变更、进度计划变更等也会引起工程变更。

3.2工程变更对项目的影响

工程变更是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几乎不可避免的环节,其对建设项目管理有着巨大的影响,往往导致建设项目工期延误、投资失控、返工增加以及劳动力和机械降效损失。对每一个项目而言,工程变更控制和管理的目标在于防止或减少工程变更的数量,在工程变更发生时减少其对工期和成本的影响。

3.3 BIM在工程变更中的应用

3.3.1 BIM在决策阶段工程变更控制中的应用

BIM在决策阶段主要是为建设项目在技术和经济上提供可行性论证,提高论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BIM为建设单位提供的概要模型能够对建设项目方案进行分析、模拟,从而为整个项目的建设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并提高质量。

3.3.2 BIM在设计阶段工程变更控制中的应用

BIM技术将以往“隔断式”设计方式、依赖人工协调项目内容和分段交流的合作模式变成平行交互的方式。一个工程项目设计涉及总图、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动力,此外还包括许多专业分包如幕墙、网架、钢结构、智能化、景观绿化等,用BIM进行综合协调,会使设计变更大大减少。

项目中进行BIM技术应用,结合项目特点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从建模算量,造价数据BIM模型建造;项目管理全过程BIM维护更新与数据提供;钢筋下料翻料;碰撞检查;结算审计;工程资料录入,建立基于BIM的工程档案;现场数据服务等方面提供基于BIM的工程技术数据服务。

3.3.3 BIM 在施工阶段工程变更控制中的应用

在施工阶段,即使发生变更,如果是共享BIM模型(以别墅为例,用BIM软件Autodesk Revit创建的模型如图2所示),用BIM进行管理,就可以实现对设计变更的有效管理和动态控制。BIM 技术创建的虚拟建筑模型是一个包含了建筑所有信息的数据库,将 3D 建筑模型和时间、成本结合起来,就可以建造 4D 的虚拟施工过程模拟,在工程施工之前确定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此外,可以帮助施工人员更深层次的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方案要求,减少因信息传达错误而给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问题,消除信息传递障碍,提高施工进度和质量,模型随工程变更而即时更新,实现对工程变更的动态控制和有效管理。

4结语

在发达国家,以Autodesk Revit 为代表的BIM 软件已逐步普及应用,在欧洲、日本及我国香港地区,BIM 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房地产开发。BIM 技术将引领建筑信息技术走向更高层次,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我国建筑市场庞大,BIM 技术必将为我国建筑业的科技进步发挥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杜书波.BIM技术标准研究——以BIM芬兰标准为例.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张建平,李丁,林佳瑞,颜钢文.BIM在施工中的应用.施工技术.2012

[3]陈彦,戴红军,刘晶,成虎.建筑信息模型(BIM)在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框架研究.施工技术.2008

[4]刘照球,李云贵.建筑信息模型的发展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口.建筑科学,2009

[5]何关培.我国BIM发展战略和模式探讨.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1

[6]丁士昭,马继伟,陈建国.建设工程信息化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0.

[7]2011-2015 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

[8]赵玉秀,宋金华,杨琦.浅议工程变更管理程序[J].山西建筑,2011(05):25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