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融合概念范例6篇

农旅融合概念

农旅融合概念范文1

一、国外生态农业旅游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旅游在欧洲地区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因此欧洲地区的相关研究较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从宏观角度上,西方国家对生态农业旅游的研究主要围绕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生态农业与旅游的关系、旅游现象的描述以及生态农业在旅游业中的地位等方面展开的。

1.生态农业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方面。学者BrittanyRussell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客源市场结构做出了详细分析,总结出生态农业旅游市场的结构呈现出两方面特征,一是客源主体的受教育水平较高,另一方面是他们的经济条件较好。他们选择生态农业旅游这种方式,不是因为其收费低廉,而是为了寻找在城市失去了净化空间和尚存的自然文化氛围。他们参与农业劳动追求的主要是精神享受而不是物质享受。

2.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方面。丁小伦就国外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的主要发展模式进行了系统总结,将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分为三大类,即示范农场(DemonstrateFarm)、假日农场(HolidayFarm)与试验农场(ExperimentFarm),其中假日农场即为开展生态农业旅游的主要基地,以日本爱知县的“空中花园”、新加坡等国的“耕种社区”为例,又对假日农场做出了更进一步的分类,其中包括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森林公园。观光农园即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花圃等,让游客亲自摘果、种菜、赏花、采茶等,享受田园乐趣;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教育农园主要以农业生产和科普教育功能为主,颇具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等;森林公园多以林为主,辅以多变的地形、开阔的林地、优美的林相和山谷、奇石、溪流等复合生态群体。

3.生态农业旅游的制度建设体系方面。日本与韩国在生态农业旅游规范制度的体系建设方面较为关注。1990年日本颁布实施《修建市民农艺促进法》,对生态农业旅游用地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以法律的形式使农业用地开设观光园这一行为合法化,从而促进农业旅游活动的较大发展;韩国政府对观光农园的规模限制也随着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而越来越松弛,由最初的最大规模限制在0.02km2到如今的0.05km2,同时在资金与政策上对观光农园的发展给予支持,除此之外还包括对生态农业园区的申请、可行性评估以及对园区发展规模的确定,均给出了明确的依据与法律规定。另外,国外很多学者还对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生态化设计等方面做出了专门研究。

二、国内城郊生态农业旅游研究综述

借助CNKI数据库的搜索引擎,本文采用与“生态农业旅游”和与生态农业旅游相近的“农业生态旅游”、“农业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作为主题词,检索了1993年到2011年的中文期刊数据库,通过分类统计,总结国内生态农业旅游研究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详见下图):

1.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或内涵研究。目前我国学者对生态农业旅游名称本身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生态农业旅游单从字面意义上就有两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即“生态+农业旅游”类与“生态农业+旅游”类。

1.1“生态+农业旅游”类概念。卢云亭、李瑾、郑秀娟等认为“凡是能够给游客带来土趣、野趣、奇趣、异趣,同时具有观赏、休闲、科考、健身、阅历等不同旅游功能的农业均可称为生态农业旅游”。该类定义并未对“生态”一词做出解释,此处的“生态”仅仅是“农业旅游”的一个前缀,成为了修饰农业旅游的一个标签,这种概念的理解可以直接等同于对农业旅游的理解。

1.2“生态农业+旅游”类概念。该类定义将“生态”与“农业”连为一体即生态农业,强调旅游开发的基础是生态农业,而不是一般的农业资源,将科学的生态农业生产和旅游融为一体,扩大生态农业的“三生”功能(即生产、生态、生活功能)。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近几年这类概念普遍得到认可。江金波、严贤春、崔娜娜、李广宏、谢雨萍、任冠文等认为生态农业旅游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以农业观光、农艺与科技示范、休闲度假为旅游实体,同时为游客提供广泛参与和体验的农业生产、农产品采摘、加工等旅游活动。

2.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意义与功能研究。问建军、汶录凤、张青衫、伍海琳、范晓梅、吴莹、李广宏、高璐、刘玲等分别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旅游扶贫、环境教育等方面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意义做出了详细的阐述。

3.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舒伯阳、对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具有极强的代表性,被后人广泛引用,他分别在生态农业旅游产品、行业管理、交通条件、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商品开发深度等方面总结了生态农业旅游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石云霞、赵萍、王语等在舒伯阳、王继权的研究基础上,简要提出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应采取的措施,如坚持“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的发展战略、以科技为先导,确保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高起点与高水平、加强宣传,提高“三大”效益。

农旅融合概念范文2

关键词:农村经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4.068

农旅同步是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其对于农村地区的产业优化组合、资源配置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重视地区资源优势分析,汇总现有资源类型,在产业规划中发挥出资源的利用价值,形成带有地区特色的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这也是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1农旅同步概念分析

1.1内涵

依据世界旅游组织的规定,所谓旅游就是人们离开日常生活环境到其他地方进行短期访问。“农旅同步”是一种新型产业融合形式,将农业经济建设与旅游产业的建立与推广相结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发展路径。“农旅同步”具有农业与旅游双重特征。

1.2原则

“农旅同步”需要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对地区的传统游戏文化、资源利用价值、现有产业发展情况等进行客观评价,建立规划管理机构,对农业与旅游进行合理规划,并深入贯彻绿色低碳理念。就政策、价值、空间和生态的角度来说,“农旅同步”的规划原则为:第一,关注政策变化,对地区进行统筹规划,发挥出联动效应的正面影响力;第二,把握空间组合形式,通过空间的有效规划实现产业的融合;第三,深入挖掘农业资源的利用价值,并与地区文化融合,促进文旅互动;第四,生态理念,需具备长远发展意识。

1.3模式

常见“农旅同步”发展模式如下:一是农业景观+观光旅游;二是采摘种植+体验旅游;三是保健种植+养生保健旅游:四是民俗风情+休闲旅游;五是特色农业+探险旅游。

2 “r旅同步”发展现状

农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带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的长远稳定发展,需要对现有农业发展形势创新模式,建立新型发展模式,发挥出农业的利用价值,针对休闲农业发展与融合进行积极探索,通过农家乐、休闲农庄等形式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高。但是在“农旅同步”发展模式下,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未对休闲农业进行科学规划,管理措施不到位,导致服务质量较低,产业的建设规模较小,对于外部没有强烈的吸引力。就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需要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对“农旅同步”的发展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平衡产业关系,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3 “农旅同步”发展对策

3.1农业发展战略

首先,发挥出产品开发及市场营销等影响,加强运作管理,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加强宣传管理,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倡导私营企业参与产业建设,开发多种经营模式,发挥社会资源在农旅中的利用价值。其次,坚持产业联动。需要突破传统发展模式的时空局限,将农旅作为发展重点,加快产业升级,在农旅景区周边布设产业,实现联动发展局面。最后,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先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合理设置发展目标,对发展计划进行分化,细化各阶段、各地区、各产业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在休闲旅游建设过程中,需要明确工作节奏,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创新发展管理机制,提高经济效益。

3.2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对空间进行合理布局

第一,需进行地区资源调查,明确资源优势,对产业功能进行统筹规划。为了充分发挥出农旅生产、旅游、生态、教育、医疗、康复保健、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需要结合生态资源如温度、光照、土壤、生物分布等,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同时,需要深度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的价值,注重优秀传统文化民俗的传承,与农业生产种植养殖技术结合,建立农耕体验、科普教育、文化传承、新农村建设等生态休闲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为游客提供衣食住行玩乐购等多样化旅游产品。第二,需要对农业生产以及旅游功能进行统筹规划。农旅综合体规划需要结合地区交通运输能力、产业发展基础、资源分布等,对功能区域和旅游项目进行合理规划,发挥出时空效应。传统农业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农业的生产基础条件较好,且已经形成了与地区市场相适应的发展规模,并且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为此,根据现有产业布置以及自然地形地质对农旅进行科学布局,例如,可建立特色农业种植、养殖区,不断引进种植技术和灌溉技术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3.3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系统

为了保证“农旅同步”产品的质量、农村景观的生态性、旅游的舒适性,需要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系统。例如,农旅道路规划,需要分化车行、步行系统,实现人车分流,而车型主要以游览电瓶车、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为主,低碳环保,有效维护地区生态环境。对于大型观光区,需要建立专门的游览廊道以及产业片区栈道,满足农业生产和景观游览的双重需求。对于道路规划,需要依据功能的不同进行级别划分,并设置差异化景观。

4结语

综上所述,“农旅同步”实现现代农村建设和产业调整的必然趋势,在未来发展中,产业融合形式更加多元化,产村一体化、农旅一体化特征更加明显。就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以及产业规划现状来说,需要做好前期调查工作,充分发挥地区农业资源、文化、经济的优势对产业进行规划调整,形成多种农旅合作发展模式,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滕腾.深度旅游视角的巴马乡村养生旅游业竞争力提升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68-14870.

[2]周杰,盖媛瑾.传统农耕存留区的农旅融合路径构想

――以遵义市汇川区毛石镇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24):124-126.

农旅融合概念范文3

身着简洁白色衬衫的傅迎春表情平和内敛,作为一个从事旅游工作20多年的人,他对旅游产业发展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认知。谈到贵州旅游的未来,他说,“国发2号”文件明确提出把贵州省建设成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这是国家对贵州旅游发展的肯定,贵州旅游将依托自身的生态资源,建成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合理开发是路径

与傅迎春交谈,能感受到他对贵州发展的深刻认识。

在傅迎春看来,相比国内其他省份,贵州是一座旅游资源的富矿,在生态资源上有巨大的生命力,当时下很多人疑虑贵州的大旅游大开发将使贵州陷入生态的灾难,质疑贵州“拿青春赌明天”,傅迎春笑谈,感谢公众对贵州旅游的关注,但他认为旅游开发对贵州来言,是保护青山绿水的力量,“主要还是协调好保护与利用,开发与利用的关系。这个过程中必须要走一条正确的路,找到一个正确途径。”这个途径很简单,就是合理开发。

听取《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工作汇报时,傅迎春最重视的是规划对核心区的保护。在建设旅游文化综合体的思路上,他也要求规划一定要“优先考虑100个可持续发展重点项目”的设计。面对贵州无平原、地产项目开发容易破坏生态的情况,他也创意地提出变劣势为优势的土地利用方式,“我们利用一些成片的荒漠化、石漠化地区打造特色的旅游项目,有什么不好呢?”

贵州发展是旅游一只独大,还是多产业共同发展?旅游业要想真正成为一支脱颖而出的“奇兵”,实现“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发展,注定离不开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多产业融合联动是必要的。傅迎春对《休闲·榜》记者说:“我们现在的旅游和原来的旅游概念不一样,以前做旅游是单单一个局部做,制约和局限性很大,现在跳出狭隘层面,站在全局做旅游,旅游业只有和相关产业充分融合,才能做大做强,融入到大的格局当中去。”

在这位“先锋派”旅游的执政者眼中,利用好贵州农业资源来发展旅游很重要。“要用动态的,可变的眼光看待旅游资源,善于把其他资源变为旅游资源,农产品能不能变成旅游资源?完全可以!把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业现代化产品放在旅游与农业的大格局中,不仅带来的是农户的销售收入,还直接带动的是大量乡村劳动力的转化,旅游的产业链就在第一产业中延伸了。”

至于要不要搞工业化,搞什么样的工业化?傅迎春说:“22年前我在日本学习,目睹和感受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是如何共生繁荣的。耸立在海滨的大型炼油厂一尘不染,人们可以悠闲地在厂区钓鱼;汽车制造、电器生产厂、啤酒厂、清酒厂、食品厂等企业,既是工业基地,又是观光景点,出去的是产品,进来的是游客,工业与旅游融为—体,相得益彰。”

新型工业化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发展,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它的价值取向恰恰是环境友好、民生和谐。只要在规划设计、空间布局、立项环评、项目选择上依法依规、科学把握,不仅完全可以避免重复过去的路,而且还能促进环境优化,彰显生态文明。

基础设施需先行

三月,贵州农村,大批油菜花盛开,在清晨雾气弥漫中,在傍晚彩云苍天里,贵州的油菜花田都能吸引大批游人前来,已经办了十年的油菜花节,成了贵州旅游的一个品牌。

而在越来越热火朝天的贵州旅游发展过程中,相对薄弱的基础设施让贵州旅游多少有些尴尬。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素有“八山-水-分田”之说,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四种地形错综分布,因多方原因,与同为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相比,贵州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发展稍落后。

如何让贵州独一无二的资源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得到世界的青睐?

傅迎春认为,贵州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先行。傅迎春告诉记者:“到2020年,贵州基础设施必须实现—体交通大改善,那时,旅游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黄金时期。”早在“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在升级改造景区基础设施方面就一直没有停步。2010年,省级财政对旅游的投入达到1亿元,9个市、州、地财政投入旅游产业的资金超过了42.6亿元。从2010年起,贵州省级财政每年新增2000万元旅游专项资金,到2015年达到2亿元。

基础设施先行,贵阳首当其中,对于贵阳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区位作用方面,傅迎春这样对《休闲·榜》记者说:“贵阳是我们的省会,省会就是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旅游的集散中心,从区位上来说,贵阳的地理位置也是处于贵州省版图的中央,所以它今后将是大西南的交通枢纽,未来五年这个枢纽作用要发挥出来,主要是强化它的辐射带动能力。”

公园省定位是方向

在日本留过学的傅迎春对日本旅游有深刻的印象,在他看来,旅游产业如果要深度发展,就需要从全局角度考虑,现在每个省都在做规划,国家旅游局也在倡导规划先行,好的规划为什么能推动旅游发展?因为规划解决的就是全局化战略问题。

面对众多规划建设方案,傅迎春认为一个新的理念很重要,新的理念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做到顶层设计,融入到整个国家发展战略、整个省的发展战略当中。正在编制的《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遵循的主题是“规划引领、项目带动,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这个主题是贵州省长赵克志亲自确定的,编制这样一个融合度很高的产业规划在全国是个创新。

规划的编制,突出了贵州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联动,也是突出科技文化金融支撑、让规划项目化、实物化的方向。统一的规划能够形成共识,提升认识,推动发展。而有了准确的定位,就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更准确地向外界传递信息。

在傅迎春看来,只要公园省的概念得到社会的认可,就足以推动整个贵州旅游产业的发展。为什么叫公园省?相信大家都会想来看看,这样,很多投资商就进来了,很多国内外不同层次的游客也进来了。

农旅融合概念范文4

(1.河海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2.金陵科技学院 旅游管理系,江苏 南京 211169)

摘 要:通过回顾旅游产业融合度的传统测度方法,得出由于统计数据和模型选择的缺陷,使得现有旅游产业融合度测度只能止于理论分析层面的结论;借助于旅游产业融合场和融合熵的概念建立了旅游产业融合运动的物理模型,分析了影响旅游产业融合运动的因素,提出了测度旅游产业融合度的指标体系;综合利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实证研究了江苏和全国的旅游产业融合度,分析了阻碍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 :旅游产业融合度;旅游产业融合场;旅游产业融合熵;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实证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1-0090-06

收稿日期:2014-12-1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2YJA790163)

作者简介:严伟(1967-),江苏扬州人,金陵科技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河海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经济学。

旅游产业融合是近期旅游学研究热点之一,程锦,陆林等(2011)、樊小兰(2011)分别用综述的形式对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1][2],他们的研究表明当前对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集中于旅游产业融合概念、旅游产业融合动力机制、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和旅游产业融合效应等方面;但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普遍性规律来看,在前述研究对象中似乎缺少了旅游产业融合度的研究,例如,同属产业经济学研究范畴的产业链研究、产业集群研究、产业关联研究都分别对应着“产业链完善度”、“聚集度”和“关联度”等概念,并各自提出了不同的测度方法。有鉴于此,下文将在回顾传统旅游产业融合度测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旅游产业融合度的测度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以弥补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的理论缺陷。

一、传统旅游产业融合度测度方法回顾

(一)专利数据法

专利数据法,又称相关系数法,是一种计算两两产业间融合度的方法。美国学者Fair(2001)等选择了32家在1930-1990年间具有专利活动的美国公司,将它们被授予的专利分别归属为化学、电子、机械、交通运输四个行业,计算了各个行业专利占总专利数的百分比,构建了一个产业间技术融合程度的相关系数矩阵,并以相关系数代表融合系数,根据相关系数的变化趋势判断两两产业间融合程度。

国外学者们关于产业间技术融合程度的研究为旅游产业融合度的测度分析提供了思路,国内学者束菊萍(2003)仿照此方法,利用饭店业与相关产业间的专利数量关系,计算饭店业与相关产业间的融合程度[3]。但由于数据获取困难,最终只进行了思路上的分析,表达了一种利用产业间专利数量关系度量其融合程度的思路。笔者认为,即使束文的研究得以完成,也只能衡量饭店业与关联产业两两之间的融合程度,未能对饭店业的总体融合程度进行把握。

(二)赫芬达尔指数法

Gambardella(1998)等在分析计算机、电信设备、电子元件、其他电子产品和非电子技术等五大产业技术融合状况时,搜集了各产业内代表性企业在各个产业内专利数量的基础上,计算产业内企业授予专利的HI值,以HI值代表融合系数,来衡量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融合程度。其基本测算方法如下:

假设某个企业在某一产业领域被授权的技术专利个数为xi,X表示某企业在所有m个产业的专利授予总量,以HI代表融合程度,则有:

他们将HI值分为0.84-1.0、0.68-0.84、0.52-0.68、0.36-0.52、0.2-0.36等五个区间,HI越小,表示技术融合程度越高,反之,技术融合程度则越低。学者梁伟军(2010)曾将该法应用于农业产业融合度测度中,并尝试不仅测度农业与相关产业间的技术融合度还要测度其产品和市场融合度,然而,也是由于专利数据的获取难度,不得不止步于思路分析层面[4]。

(三)以产业关联度替代产业融合度

由于旅游产业融合度计算难度大,表现在数据获取困难、计算模型不成熟,在此情况下,很多研究者就用成熟的旅游产业关联度替代了旅游产业融合度计算。

刘婕、谭华芳(2011)提出了旅游产业关联融合度概念,运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等指标分析了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融合度[5]。本文认为,以旅游产业关联度替代融合度来度量旅游产业融合状况有其合理性,但关联与融合的区别在于是否突破产业界面、形成新业态,如果以关联度取代融合度似有效应放大之嫌。

二、旅游产业融合度测度的物理模型

综前所述,由于数据获取困难、模型选择不当等原因,到目前为止尚无学者独立完成旅游产业融合度的实证研究,因此本文拟从旅游场域而非传统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观察旅游产业融合过程,通过建立旅游产业融合场和融合熵的概念,构建旅游产业融合运动的物理模型,以便从物理模型角度直观观测影响旅游产业融合度的各种因素,并尝试对之进行实证性研究。

(一)旅游产业融合场

著名学者布迪厄认为场域是一个网络或者构架,场域要素间的关系包括了支配关系、屈从关系、结构上的同源关系等[6]。将场论引入旅游学研究中并不鲜见,张国举(2005)认为“旅游场域是一个相对独立、充满竞争性的空间,它具有生成流变性[7]”;章锦河、张捷(2005)提出“旅游场是旅游活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具有能量、动量和质量,影响和作用于其中的旅游流的产生、集聚与扩散,反映场内各源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8]。”王长生(2001)进行了旅游场平衡力研究,认为“它由旅游力、旅游主体、旅游媒体和旅游客体组成。旅游力是旅游场平衡的决定性因素。当旅游力大于旅游污染力时,旅游场处于平衡状态[9]。

考虑到旅游产业结构体系的综合性、多样性、层次性的特点,可以从场域角度将其理解为具有耗散结构特征的场域体系,本文对旅游产业融合场作如下界定:

(1)旅游产业结构体系包含了传统狭义旅游业在内的诸多产业,并把这些产业理解为一定时间、空间下的源点,在旅游产业融合动力因素的作用下,这些源点之间发生碰撞、分裂、关联、融合等诸多和谐或矛盾的行为,经过涨落、渐变与突变的演化,最终形成显性的、动态的旅游产业融合态势。简言之,旅游产业融合场是以大旅游产业结构体系为背景,以各个具体产业为发生主体,以产业融合动力为作用力,各产业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融合为主要演化内容的复合体,源点、力、行为、演化、融合等要素复合构成了旅游产业融合场;

(2)在旅游产业融合场内,旅游业与相关产业间的融合程度、融合方式不同,也即在融合场内时空下,场强不同;

(3)在旅游融合场内,旅游业与相关产业间发生的碰撞、分裂、关联、融合等诸多和谐或矛盾的行为引发了融合场的混乱,这种混乱程度可以用“旅游产业融合熵”表达。

(二)旅游产业融合熵

熵理论自从1865年被克劳修斯提出以后一直不断地发展,随着熵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诞生了具有各种研究特色的熵概念。熵概念已超出最严谨的科学范畴而广泛地被移植和渗透到其他的学科领域,以致熵成为一个多学科的概念,如复熵、管理熵、结构熵、运行熵、道德熵、激励熵、制度熵、公平熵等[10]。鉴于此,本文提出旅游产业融合熵。

(1)旅游产业融合熵的提出

控制论创始人维也纳认为:“一个系统的熵就是它的无组织程度的度量。”因此,旅游产业融合熵是对旅游产业融合场内旅游业与关联产业间碰撞、冲突引起的场内混乱程度的度量。

熵的定性度量被称为玻耳兹曼表达式,玻耳兹曼于1877年借助于热力学几率Ω定义熵,热力学几率是指宏观状态对应的微观态数,即S=KlnΩ,式中K被称为玻耳兹曼常数。

该式表明,熵值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第一,系统构成元素的种类以及规模大小将直接决定熵值。在系统其它控制变量保持不变情况下,系统规模和熵值呈正相关的关系。第二,系统内部元素的种类丰富度和元素之间的关系对于系统熵值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当系统内部元素关系较为简单时,熵值就明显偏小。反之,熵值则偏大。第三,系统信息的丰富性和系统熵值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当系统拥有的有用信息越多时,对应的系统熵值就越大。

(二)场与熵视角下的旅游产业融合度测度分析

从自组织理论的角度看,旅游产业结构系统是一个处于非均衡状态的耗散结构,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内包含的各种产业、各种要素之间一直处于关联、运动、冲突和碰撞之中,这些活动方式促成了旅游产业融合的产生、发展;熵是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内这种矛盾运动方式复杂度和烈度的度量标准,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内包含的产业、要素越多,则发生融合的可能性越大。旅游产业融合场、融合熵概念的提出实际上是确立了旅游产业结构系统融合运动的物理模型,为进一步定量刻画融合度准备了条件。

由熵的玻耳兹曼表达式及熵值大小的影响因素可推知以下结论,这些结论表明了旅游产业融合场、融合熵与旅游产业融合度测度维度间的隐含关系,也是本文最终采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法测度旅游产业融合度的理论基础。

(1)旅游产业融合熵体现了旅游产业融合场内包含元素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复杂性。融合熵反映了旅游融合场系统的混乱程度和无序程度,表现了旅游产业融合场的不确定性。虽然融合熵不能作为融合度高低的直接判断指标,但是因为熵值越大融合的可能性越大,融合熵可以作为融合度的影子判据;

(2)融合熵越大意味着旅游产业融合场内混乱程度越大,也即不同产业间碰撞、冲突、矛盾程度越大,旅游产业融合的可能性越大。旅游产业融合场内的状态越多、越复杂、越无序,其融合熵值就越大;反之,融合熵值就越小。

(3)旅游产业融合熵值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如系统组成元素数量的多少、规模的大小,组成元素的种类以及元素间关系的复杂程度都会影响其熵值。类似的,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内包含的产业越多、对旅游业的依存度和关联度越大、融合型旅游新产品类型越多则融合度越大;同时考虑到旅游产业融合的自组织和他组织相统一的特性,高新技术对传统旅游业的渗透程度以及旅游产业政策的推动也是衡量融合度的重要指标。

(4)旅游产业融合熵存在着不同层次的阈值,代表着初级、中级和高级融合的不同状态,同一融合熵值可能代表着不同的旅游产业融合状态。随着旅游产业融合熵值增大,旅游产业融合的可能性在增加,而一旦融合成为客观现实,也即从旅游产业融合的角度和层面讲,整个旅游产业融合场变得更为有秩序,那么旅游产业融合熵值减小。其后,在旅游产业融合动力机制作用下,融合熵继续增大,一直到新的旅游产业融合秩序再次出现,融合熵值再次降低,如此循环往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同样的融合熵值发生在不同的阈值区间中,却代表着不同的旅游产业融合程度,因此,不能用旅游产业融合熵作为衡量旅游产业融合度的指标,旅游产业融合熵只能作为某种秩序下旅游产业融合可能性大小的指标,融合熵只有在同一阈值下进行比较才有意义。

鉴于旅游产业融合场、融合熵与融合度之间的逻辑关联,本文以波尔兹曼熵公式为基础,吸收了旅游乘数和旅游产业关联度计算的合理成分,提出旅游产业融合度的计算模型如下:

其中:Et为旅游产业融合度;K为融合度系数,定义为旅游业每增加单位收入所带来的整个旅游产业结构体系的增加值;i为旅游业与相关产业发生融合状态的微观状态数;Pi表示每种产业融合状态对应的融合型旅游业态在旅游业收入中所占比例,即每种融合状态发生的概率,Pi满足ΣPi=1。

旅游产业融合度计算公式表明:①旅游产业融合场内,旅游产业的规模越大,旅游产业的综合性与带动性越强,融合度越大;②旅游产业融合场内,产业数量越多、规模越大,其熵值越大,融合度亦越大;③旅游产业融合场内,产业与产业间的关系越复杂、关联度越高,融合熵越大,融合度亦越大;④旅游产业融合场内,旅游业与相关产业间发生的融合程度不同,也即融合程度在场域内分布的强度呈非均质和非平衡态。

旅游产业融合场和融合熵概念刻画了旅游产业结构融合运动的物理模型,旅游产业融合度公式是对融合运动方式与结果的量化反映。但是,该公式的局限性在于只可意会影响旅游产业融合度的诸因素而无法进行具体地计算,因此本文借助于前文的相关概念、模型、公式提出测度旅游产业融合度的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评判指标的权重,最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旅游产业融合度进行综合度量。

三、旅游产业融合度的实证分析

(一)旅游产业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

考虑到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是管理科学领域的成熟方法,运用该方法进行旅游产业融合度的实证研究的学术价值在于提出旅游产业融合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而非具体计算过程。下文根据旅游产业融合场和融合熵所构建的物理模型,将影响旅游产业融合度的物理因素过渡到产业经济学领域,用产业经济学的语境提出了如下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直接给出对全国和江苏的旅游产业融合度的测度结果,省去了庞杂的计算过程。

图1旅游产业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

(二)旅游产业融合度的模糊综合评判

通过层次分析法明确了准则层及子准则层的权重之后,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江苏及全国旅游产业融合度评价的研究,江苏和全国旅游产业融合度评价的实证研究,可以相互对比、相互映衬社会经济发达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关系,对中国旅游产业融合度的分布状况有更直观的理解。

在评价旅游产业融合度等级时,由于经过模糊矩阵运算得到的是一个模糊向量,不能直接用于结果的排序评价,所以本文对各评语等级进行赋值,用一个向量V来表示评语等级集,本文取“非常好”为100分、“比较好”为80分、“一般”为60分、“不太好”为40分以及“差”为20分。

江苏省的旅游产业融合度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为:C1=B·R1=(0.23,0.42,0.25,0.10,0.02)。结果表明,23%的专家认为江苏省的旅游产业融合度非常好,42%的专家认为比较好,25%的专家认为一般,10%的专家认为不太好,2%的专家认为差。为了得出最终的综合结果,我们进一步将C1归一化为C1’=(0.23,0.42,0.24,0.10,0.02),与模糊评判向量V相乘即得出综合评价结果分值为:

同理,可以计算出全国旅游产业融合度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C2=B·R2=(0.11,0.35,0.32,0.16,0.08)。结果表明,11%的专家认为全国的旅游产业融合度非常好,35%的专家认为比较好,32%的专家认为一般,16%的专家认为不太好,8%的专家认为差。进一步,归一化为C2’=(0.11,0.34,0.31,0.16,0.08),与模糊评判向量V相乘即得出综合评价结果分值为:

为消除相邻等级跃变引起的不合理现象,对过中点的数据进行模糊处理,即将每个等级区间的中点作为分界点,当指标进入区间的中点时,该指标对该等级的隶属度为1;进入相邻区间中点时,该等级的隶属度为0。由此可知,江苏旅游产业融合度等级为比较好;全国旅游产业融合度等级为一般。

四、旅游产业融合度测度结果分析

(一)旅游产业融合处于低度融合阶段

分析江苏和全国旅游产业融合度的实证研究结果,结合实证研究时对产业融合度阈值的划分等级,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1.全国旅游产业融合度处于低度融合阶段,但是,不同行政区域,在旅游产业融合度的相关影响因素作用下,融合度不同,处于非均衡状态。

2.江苏旅游产业融合度处于“比较好”状态,全国旅游产业融合度处于“一般”状态,分值相差10分左右,江苏旅游产业融合度以较大优势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江苏在旅游产业绩效、旅游产业依存度和关联度、旅游新业态、科技对旅游产业的渗透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平均水平的前列。

(二)旅游产业融合处于低度融合阶段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1.主要原因

旅游产业结构作为一种具有失稳性的耗散结构体系,在旅游消费需求、旅游企业对规模经济的追求、产业政策的推进、科技对传统旅游产业的渗透作用等影响产业融合因素的作用下,使得中国旅游产业融合度处于低度、初级阶段,这既表明了这些影响旅游产业融合的因素发挥了作用,同时也表明在发挥某些因素作用的时候还存在着障碍。徐虹(2008)将影响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分成制度障碍、能力障碍和需求障碍[11]。

(1)制度障碍

制度障碍主要是指由于旅游业和其关联产业之间由于各自管理目标的不同而形成了具有各自产业特色的管理政策和制度规定,各产业的市场发育程度不同,因而,对产业融合的态度和需求不同。例如,以携程为代表的网络业在融合旅行社业务中就遇到了行业进入的审批障碍;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在融合中就遇到了体育产业严格管制的制度障碍。

(2)能力障碍

能力障碍主要是指当旅游企业面临着产业融合的市场机遇时,由于企业整合能力、核心能力刚性和知识学习与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了企业融合能力的下降。

(3)需求障碍

需求障碍主要是指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消费行为习惯和学习能力的不足阻碍了旅游产业融合。旅游产业融合的本质特征在于创新,当一种融合型新旅游业态推向市场时,都面临着市场是否愿意接受、是否有能力接受的问题,而这些都与市场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惯性有关。

2.解决对策

(1)以“大旅游”产业发展观促进旅游产业融合。以“大旅游”产业发展观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强调旅游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开放性、互动性和综合性,谋求整个大旅游产业结构系统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2)发展旅游新业态,满足多样化旅游消费需求。通过利用旅游消费需求多样化与旅游新业态间的相互促进关系,不断提升旅游产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

(3)放松产业管制,完善旅游业与关联产业间的跨界治理机制。例如,2010年7月,国家旅游局与农业部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2011年5月,国家旅游局和国家林业局签署了《关于推进森林旅游发展的合作框架协议》,联手推动森林旅游业快速发展。

(4)旅游企业经营战略创新。在企业实力和市场环境允许条件下,促进旅游企业采用有助于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战略,如多元化战略、跨行业并购、垂直一体化、战略联盟、集团化等策略。

(5)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旅游业,提高产业素质。以携程旅游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传统旅游业的改造与提升是旅游产业融合的重要方式,甚至由此产生了一大批以旅游电子商务为主要业务方式的旅游电子信息业,是传统旅游业转型发展、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程锦,陆林,朱付彪.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及启示[J].旅游学刊,2011,(4):13-19.

[2]樊小兰.我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述评[J].枣庄学院学报,2011,(10):93-97.

[3]束菊萍.试论饭店产业融合及其程度测量[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6.

[4]梁伟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

[5]刘婕,谭华芳旅游与房地产业的关联融合度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1,(2):150-153.

[6]陈金林.物质场论[J].科学之友,2011,(1):120-121.

[7]张国举,鲜俐玲.关于旅游场域的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6,(3):13-16.

[8]章锦河,张捷.基于旅游场理论的区域旅游空间竞争研究[J].地理科学,2005,(4):248-256.

[9]王长生.旅游场平衡研究[J].渝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1,(10):69-72.

农旅融合概念范文5

引言

2015年,作为“互联网+”的延伸概念,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了“旅游+”。“旅游+”的目的在于通过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与融合能力,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旅游平台,以旅游的发展带动其他各产业的协同联动发展。作为新兴的本土概念,国内外学者对“旅游+”概念的研究较少,本文在总结学界的观点基础上,认为“旅游+”是指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形式,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能力与融合能力,形成产业集聚作用,以旅游平台作为其他产业和领域的载体,形成新业态,在促进其他产业联动发展的同时有效拓宽旅游业发展空间。

当前对“旅游+”的理论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文献研究较少,主要集中于从实践发展的视角来阐述其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应用。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了“旅游+”,指出“旅游+”与“互联网+”一样,具有“搭建平台、促进共享、提升价值”的功能。“旅游+”具有以下四个鲜明特征:“旅游+”是需求拉动、市场推动的“+”;“旅游+”是创造价值、放大价值的“+”;“旅游+”是以人为本、全民参与的“+”;“旅游+”是可以充分拓展的“+”。

一、基于“旅游+”的产业融合的必要性与效应分析

(一)必要性

1.时代赋予的使命

旅游业是国家大力支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2016年国内旅游44.4亿人次,同比增长11%;国内旅游总收入3.9万亿元,同比增长14%。着重发展“旅游+”,促进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整体发展为“旅游+”创造了条件。新常态需要转换创新驱动,而“旅游+”正在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2.旅游业的渗透性

旅游业不是孤立的产业,而是与多种产业、多个领域互相联结、互相渗透的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对国民经济、国家政治和社会民生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旅游业的渗透性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实现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现在旅游业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热点,旅游投融资模式不断创新。旅游与金融的融合不断深化,这种产业融合实际上就是“旅游+”的体现,而在经济新常态下,为了实现突破性的创新发展,类似于这样的产业融合必须得到重视和发展。

3.旅游升级的需要

现在我国的旅游业处于爆发式增长时期,但同时还存在很多需要解Q的问题,比如,对旅游企业如在线旅游商(OTA)的监管、对景区和游客行为的规范、对游客旅游体验的提升、旅游产品的创新等等,这些问题都在制约着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为了有效地解决旅游业的发展问题,推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推进基于“旅游+”的产业融合十分必要。

(二)效应分析

1.行业升级效应

“旅游+”的产业融合,是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会给旅游业带来突破瓶颈、实现创新性发展的机会,有利于全方位地提升旅游体验、促进旅游产品优化升级,为旅游业界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技术和人才的创新与进步都将形成行业升级效应,推动旅游业不断改革进步。

2.产业联动效应

旅游业是无边界产业,“旅游+”也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旅游+金融”、“旅游+地产”、“旅游+互联网”等等,这些产业之间的渗透融合不仅有利于各自产业的突破发展,更可以发挥产业间的联动效应,使得“1+1>2”。旅游业和其他产业在空间上的产业集群和区域合作作为重要的产业融合形式,也可以产生相对应的产业集群效应。

3.战略对接效应

当前经济新常态下要求推动供给侧改革,而在新常态中依然能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旅游业可以有效对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比如“旅游+农业”可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新形态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

4.社会民生效应

在“旅游+”的产业融合过程中,会产生社会民生效应,这些效应包括扩大就业、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新型养老以及发挥旅游业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等,同时也有利于大众创新、万众创业。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分析

(一)资源融合路径

资源融合路径主要是指其他产业以旅游资源的形式融入旅游产业,即:其他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产品通过精心策划组织和创新性开发利用,形成新型的旅游产品,从而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满足多样化的旅游需求。这种产业融合拓展了旅游资源的外延,有利于旅游产品多样化。如:“旅游+农业”的融合形成了农业旅游,将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等作为旅游吸引物融入旅游中。农业与旅游业通过创新性的组合,不仅扩展了旅游业的内涵和发展空间,使旅游市场多元化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也推动了传统农业的变革与发展,拓宽了其效益创造渠道,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技术融合路径

技术融合路径是指由于技术或管理创新的推动,将原属于不同产业的价值链活动环节,全部或部分地以技术渗透的方式融合到另一产业中,形成新型的产业。市场的需求在不断变动,使得旅游业态也必须要不断探索与创新。要在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旅游业就必须不断改革和创新,不断开发贴合市场的新型旅游产品。而旅游创新需要依托一定的技术手段,因此,旅游业应该积极引进其他产业的相关技术,甚至部分产业以技术优势而融入旅游业,形成新型的旅游业态。比如: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积极地与动漫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产业相结合,通过“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新型的旅游产品,产生新型的旅游形式。另外,旅游信息化是当前旅游业发展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旅游的各个环节,实现“旅游+互联网”,有助于加速旅游业技术改革与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行业升级,大大提升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与水平。

(三)市场融合路径

当前旅游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旅游业发展已形成了众多的旅游目的地,各相关产业的企业越来越注重从旅游市场寻找发展契机,通过市场这个切入点将相关产业融入到旅游业中,从而保持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种融合路径的应用最为典型的便是房地产与旅游的结合,通过“旅游+地产”,将房地产与旅游要素紧密融合,借助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的房地产业产生带动效应,加快旅游目的地房地产业的发展速度。相对应地,这种产业融合所形成的旅游地产也为旅游I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创造性地为旅游市场的发展催生出独具特色的新型产业,拓宽了旅游业的获益空间。

(四)功能融合路径

与旅游业具有类似的主要社会功能与作用的产业,可以以相似的功能或作用作为两者相融合的切入点,这种以功能为共融路径实现的旅游产业融合便是功能融合型。功能融合可以凸显和深化旅游的某种功能与作用,同时又创新了该融入产业发挥此种功能的途径,并获得更好的功能效益,使得两个产业的发展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以这种路径与旅游业相融合的新型业态主要有“旅游+体育”形成的体育旅游、“旅游+教育”形成的教育旅游、“旅游+医疗养生”形成的医疗旅游、“旅游+养老”形成的养老旅游等,这些由于功能融合形成的新型旅游业态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和有效发挥了旅游的某种特定功能,而同时也使得融入产业的发展方式得到创新,充分发挥产业联动效应,实现产业融合后的协同发展。

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功能融合是其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四条主要路径,但是在真正的实践发展中,各种融合路径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有交互作用的,有时甚至是多条路径共同推进而形成的产业融合,只是某条路径可能会占主导因素,因而其作用会更加突出。

三、结语

农旅融合概念范文6

一、旅游地理与人文地理必修知识的融合

在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中介绍有关旅游的概念和背景,使学生对旅游业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类型的多样化已经成为其特点之一,在传统的观光、度假、商务旅游的基础上发展了以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为目的的乡村旅游,以及以参观工业场所了解产品生产和制造过程为主的工业旅游等。在高中地理必修2中,涉及农业和工业区位选择的内容,通过学习可掌握农业和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以及相关具有特色的区域,在这个基础上使学生了解此种生产模式所具有的独特性,结合旅游业的多种形式启发学生主动提出发展旅游业以增加经济发展点,最后以乡村旅游和工业旅游这两个概念做总结,达到“启下”的目的。

二、旅游地理与自然地理必修知识的融合

在自然知识的教学中突出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地域性,启发学生思考发展旅游业所具有的优势,教学中突出地域性与综合性的融合。在学生学习旅游地理之前,已经学习了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气压带风带以及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等基本知识,了解了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等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基本掌握了全球不同区域的气候类型,学会利用掌握的综合知识分析旅游地理中不同区域形成不同地域特色的原因。让学生知道在这些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会产生不一样的自然风貌,一旦被开发就形成独特的自然风景区,可以在教学中着重各个区域的地域差异,为旅游区开发和形成做铺垫。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旅游景区的形成所具备的综合条件,使其能够更好地从各个角度欣赏旅游资源。

三、旅游地理与区域地理必修知识的融合

在旅游地理的教学中,将旅游资源的介绍及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与农业和工业区位的选择等章节相联系。在了解旅游资源内涵的基础上,将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型,帮助学生理解旅游资源不仅是“天生丽质”,同时人类也可以创造条件,发展旅游。并且随着旅游业这一“朝阳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带动促进就业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明显,《旅游地理》教材中第一章第二节以“旅游扶贫”为例,通过发展旅游改善当地经济条件,是旅游促增长的有力体现。在这个基础上联系必修2农业区位选择中“桑基鱼塘”的农业发展模式,结合我国南部丘陵地区林业的发展,启发学生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利用自己扩大的知识面对农业开发模式产生新的认识。同样,给学生介绍“德国鲁尔工业区旅游业开发”这一内容,引导他们对相关知识,如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窘境提出发展思路,对新兴的类似美国硅谷的南京软件园的旅游业开发提出对策,拓展学生思路以达到“承上”目的。

四、旅游地理教学应以必修地理知识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