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论文范例6篇

姓氏文化论文

姓氏文化论文范文1

姓氏文化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也是一门交叉性、跨学科的学科,涉及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民俗学、民族学、文字学、符号学、史料学等多种系科门类。20世纪中国学术界对中国姓氏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学科)到多样(跨学科)、从零散到系统、从表层到深层的发展过程。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随着学术环境的宽松、学术积累的丰厚、学术发现的突破、学术观念的更新,姓氏文化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试以研究角度与方法而言,大致有以下数端:

历史学研究。立足于历史史料与古文字的考证钩稽以及地下文物的发现,辨析、梳理中国姓氏尤其是先秦古姓的起源、流变、演革,将历史事实与姓氏问题互为印证,深入探讨中国姓氏研究中的疑难问题与某些本质性问题。这方面的著作有雁侠的博士论文《中国早期姓氏制度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谢维扬的博士论文《周代家族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陈e的博士论文《商周姓氏制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此外,朱凤瀚的专著《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等也有相当多的篇幅论析先秦姓氏问题。特别是湖南学者何光岳潜心钻研数十年,以一个人的力量完成的1000多万字的《中华民族源流史丛书》(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起陆续出版),涉及上古夏、商、周、中原古国、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上古诸多部落、氏族及其古姓的源起、流变,对探讨中国姓氏发展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社会学研究。八九十年代以来一批从事历史社会学尤其是明清社会学研究的学者,注重从家族史、家谱资料等的历史事实出发,在研究中国家族文化与制度演变的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具体家族姓氏的历史文化信息,为中国姓氏研究提供了生动实际的案例。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华东地区的学者为多,如钱杭的《血缘与地缘之间:中国历史上的联宗与联宗组织》(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赵华富的《徽州宗族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王铁的《中国东南的宗族与宗谱》(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版)等。

语言学研究。从语言学、文字学角度探讨中国姓氏与人名,如张惠英的《语言与姓名文化:东亚人名地名族名探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王建华的《文化的镜象――人名》(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等。

文化学研究。这方面的著述较多,作者大多采用文化学、文类学、民俗学等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探讨中国姓氏,如纳日碧力戈的博士论文《姓名论》(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何晓明的《姓名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王泉根的《中国姓氏的文化解析》(团结出版社2000年版)等。

以上研究成果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主要考察汉族姓氏,而少有涉及少数民族姓氏。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同时又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元一体的大家庭。中国的少数民族,人口虽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7%,但分布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0%至60%。由于文化发展的差异,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各不相同。除回族、满族、畲族等通用汉语外,其他各民族均有本民族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独特的文字,如蒙古、藏、维吾尔、彝、傣、苗、朝鲜等族。少数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直接影响到作为民族文化重要表现形式与历史积淀的姓氏符号。一个民族的姓氏及其命名方式,总与该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生存环境、文化传统、民俗习惯、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具体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特点;甚至同一民族内部也会因地域、经济、语言、风俗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差异,这就构成了少数民族姓氏不同于汉族姓氏的自身特点。要而言之,有以下三点:

一曰丰富性。现代汉族通用姓氏约为3600个,分为单姓(如李、王、张)、复姓(如诸葛、司马)与合姓(即两姓联璧,如陆费、钱王)等三种形式,而少数民族的姓氏则要丰富复杂很多。从总体上说,有四种情况:(1)基本上只使用本民族的姓,这有珞巴族、独龙族以及尚未识别民族的\人、克木人、戛尔巴人等。(2)直接采用汉姓,这有朝鲜、回、壮、土家、白、瑶等19个民族。由于深受汉文化影响,这些民族使用汉姓已有很长历史。当然,如追根溯源,每个民族的姓氏又有自己不同的出典,其中有部分来自古代部落名或氏族名。(3)采用双重姓氏,即既使用本民族的原有姓氏,也使用汉姓,这有满、蒙古、彝、藏、景颇等27个民族。(4)无姓氏。我国有维吾尔、哈萨克等6个民族习惯上没有姓氏,只有部分人受汉文化影响,现在也采用汉姓。

二曰神秘性。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的一种血缘关系的文化符号。姓氏起源与图腾崇拜、原始、家族生命史等有着密切关联。今姓源于古姓,汉族古姓大多有其神秘扑朔的来历。如姬姓,据考是上古周人始祖母(圣处女)姜“履大人迹”(踩了熊的脚印)感而受孕始生后稷,因而周人姬姓。姬,从女从臣(“臣”为熊迹之形),实为熊图腾崇拜。同样,少数民族的原生姓氏也有着种种神秘精彩的来历。这里试举一例:西南师范大学“西南丝绸之路考察队”曾在四川省德昌县傈僳族聚居的金沙乡作过调查,发现该乡傈僳族居民所有姓氏均与图腾崇拜物有关,如崇拜李树、梨树的姓李,崇拜黄树、黄姜(一种野生姜)的姓黄,崇拜獐子的姓张,崇拜麂子的姓纪,崇拜猫头鹰的姓吉;他们还奉行同姓不婚的族外婚制,如崇拜鼠的氏族(姓贺)分为白尾巴鼠、白肚皮鼠、长尾巴鼠,金沙乡有二个鼠氏族互不“开亲”(通婚)。

三曰变异性。随着社会发展、文化交流,现今不少少数民族的姓氏尤其是年轻一代已逐渐汉化。他们有的依据本民族原先图腾名称的汉字音译或汉义转化改写为汉姓(如上例傈僳族的姓);有的则直接假借汉姓;也有的是与汉族通婚后生下的孩子从汉姓;或由当地汉族教师为学生另取汉姓,如据报载,云南有的傣寨小学校,汉族老师姓什么,全班傣族小朋友也一起姓什么。所以,如果光从字面上看,今天已很难看出少数民族姓氏(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改革开放环境中出生的一代)的本来面貌,更看不出原有的文化特色与图腾痕迹了,我们需要作一番由表及里的寻觅,方能识得“庐山真面目”。

但十分遗憾的是,对少数民族(尤其是黎、德昂、土、纳西、藏、门巴、彝等民族)原有姓氏的研究一直是个薄弱领域。姓氏学研究具有跨学科性质,涉及多种学科,正因如此,也就容易造成“山阴不管,会稽不收”的局面。至今我国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姓氏学研究学术机构与社团,也没有一部将我国现在多民族的原有姓氏都收录在内的完全意义上的《中国姓氏大辞典》。

著名科学家、姓氏学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遗传所杜若甫教授曾在《寻根》杂志1996年第4期撰文指出:“研究少数民族原有姓氏的困难之一是由于不少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其姓氏缺乏文字记载,全凭口传。于是,由于同一民族内有不同的方言或译法的不同,有时一个姓可以有不同的汉译,有时不同的姓却有相同的汉译。加强对少数民族原有姓氏的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而迫切的工作。再过二三十年,少数民族中知道他们自己原有姓氏的人就更少了,研究也就更困难了。”的确,对少数民族原有姓氏的研究现在如不切实抓紧,再过数十年,说不定就会像“湖南女书”那样,成为一种现代“绝学”。

所幸的是,学术界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甘于寂寞的学者,始终没有放弃过“中国少数民族姓氏”这一独特的研究领域。早在1958年,科学出版社就出版了武汉大学姚薇元教授著21万字的《北魏胡姓考》。1993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又出版了陈连庆著35万字的《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此外,有的专题研究著作,如魏德新的《中国回族姓溯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孟志东的《云南契丹后裔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等也对少数民族姓氏多有探讨。但是,与对汉族姓氏研究相比,少数民族姓氏研究工作还做得相当不够。其中,最大的不够是,我们至今还没有一部完整、翔实的少数民族姓氏大辞典或专书,我们还不清楚全中国到底有多少少数民族姓氏?

使人欣慰的是,这一空白现在终于填补了,这就是由杜若甫先生主编的我国第一部少数民族的姓氏集成――《中国少数民族姓氏》(民族出版社)。

这是一部真正的大书。全书收集了我国49个少数民族以及部分未识别民族(如克木人、夏尔巴人、\人)的姓氏,务求“竭泽而渔、一网打尽”。试以蒙古族为例,我统计了一下,全书共收集蒙古姓2445个,汉姓357个,合计2802个。这无疑是一次最完整的蒙古族姓氏整理。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本着“实事求是,无征不信”的精神,依据可信、可靠的资料,对每一个姓氏的读音、原义、起源、演变、分布以及人物(作为姓氏活态的实证)等均一一作了阐释。这里随便从蒙古姓中抽取一例,以见其真。抽取的是“敖日阳海”,书中的阐释是:

敖日阳海Aoriyanghai亦作兀良、兀良合、兀良合惕、兀良哈、兀良罕、兀日扬海、兀梁哈、兀]罕、兀]孩、兀良哈歹、乌瑞阳海、乌瑞罕、乌日阳海、乌梁海、乌梁汗、乌梁罕、乌力扬海、乌力洋海、乌里洋海、五两海、五两暗、斡良改等。蒙古古老姓氏之一,源于部落名。有几种说法:一说从前该部落围绕着肯特杭爱山而居,故以山名为姓(“乌瑞雅杭爱”的转音词)。一说游牧于黑龙江至额儿的失河流域,以狩猎为生的统称为乌瑞阳海。又一说是讷古思族的分支,蒙古迭儿列斤诸部之一。另一说源于分布于巴儿忽真隘(今巴尔古津河流域)以狩猎为生的“森林兀良哈”部。现为蒙古大姓之一。汉姓敖、乌、吴、武(均为首音的谐音字)、于,以姓乌居多。分布较广,内蒙古喀喇沁旗、敖汉旗、翁牛特旗、扎赉特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阿鲁科尔沁旗、科尔沁右翼中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正蓝旗、镶黄旗、苏尼特右旗、伊金霍洛旗、阿拉善地区、呼伦贝尔盟、宁城县和辽宁阜新县、吉林省等均有。

杜若甫先生为了完成这部150余万字的专书,先后花了10多年心血,青灯黄卷,爬梳钩稽,田野采风,网上搜索,真是使尽了浑身解数,克服了无数困难,这才修成“正果”。这项跨世纪的中国姓氏研究与中国少数民族研究的重大学术成果,生动地实践了“三结合”的学术探索精神,从而充分保证了研究成果的质量。

一是古今结合。中国姓氏包括少数民族姓氏,都有其历史源起、传承演变,因而研究姓氏必须正本溯源,考据稽古。但另一方面,时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又在深刻地影响着姓氏的变化,因而姓氏研究又必须坚持从现实出发,深入民间,调查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姓氏》既依靠古人与时贤的研究成果,辨析取证,又依靠对现实的调研,从人口普查、县志记录、实地采访中撷取动态的第一手资料。这是一种学术研究必须坚持的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中国少数民族姓氏》所坚持的科学精神与甘于学术寂寞的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需要倡扬的学术品格。

二是文理结合。本书主编杜若甫先生,本身是一位严格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家,他是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教授,长期从事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但他同时也是中国最早将遗传学与姓氏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学者。杜若甫先生曾亲口对我说过,早在1982年,他应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国际人类遗传学界泰斗、国际人类基因多样性研究计划主要发起人L•L•卡瓦利•斯福扎先生的再三邀请,开始与卡瓦利•斯福扎先生合作,从事人类姓氏频率的研究。姓氏频率(即各个姓氏的人口比例)研究是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用现代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将人类学、遗传学、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与姓氏研究相结合,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姓氏频率,以研究世界不同地区与民族人群间的血缘关系,以及历史上的人口迁移、融合和世界各民族人口之所以如此分布的原因。显然,这是一种世界性的严密的跨学科研究新兴领域。由于杜若甫先生将谨严细致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应用到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姓氏研究领域,文理融合,新创迭出。《中国少数民族姓氏》自然严密地体现了作为科学家的杜若甫先生对姓氏频率以及对少数民族群体遗传研究所形成的学科理论与观念,贯穿了谨严细致的科学研究作风。

第三,参与《中国少数民族姓氏》研究工作的除汉族学者杜若甫教授、吴怡雄工程师以外,还有蒙古族宝奎教授、藏族平措朗杰编审、朝鲜族金寅淳教授等。整个研究工作与书稿的编著,充分体现出中华各民族学者之间的亲密团结与合作,是民族智慧与文化担当结合的结果。

姓氏文化论文范文2

日本姓氏的来源比较复杂,窃以为明治时代可作为分野,把日本人姓氏的来源分为“明治前”和“明治后”两大块。为什么这样划分呢?因为姓氏在日本古代是一种特权,不是你想有就能有的;但到了明治维新后,姓氏权就变得普及和随意了。

日本古代有大量没有姓氏的贩夫走卒,用现在的话来说,社会的草根阶层是没有姓氏权的。日本古代姓氏的来源大致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传统贵族的姓氏。日本的姓氏之间也有尊卑贵贱之分,最高贵的姓氏莫过于出自天皇家的五大姓氏,分别是源、平、藤原、橘和丰臣。这五大姓氏的祖先均是出自天皇之后(或者是冒认天皇之后又被天皇承认的,如丰臣秀吉),属于从皇籍降为臣籍的名门望族,享有其他姓氏门族所没有的特权。比如源氏,作为皇族成员臣籍化后的武士首领,是唯一拥有成为征夷大将军资格的氏族。包括日后从源氏衍生出去的足利、德川等家族,其实都是因为出自源氏,才具有成为征夷大将军的先天条件。强大如丰臣秀吉、霸道如平清盛,却由于没有源氏的血统没能就任征夷大将军。第二种是源于地名的姓氏。日本人有以居住地为姓的传统。比如战国的羽州豪族安东家,到了丰臣秀吉时代,安东家的领主安东实季被赐予秋田郡。于是安东实季索性以新的封地为姓,改姓“秋田”。第三种是源于居住地附近的特征。比如田边、田中、村上等等。第四种是源于物件。比如楠木(一种树木)、机(桌子)等。第五种是源于信仰。比如天道、星等。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政府打破了自古以来的姓氏特权,实现了姓氏平民化、普及化政策。理论上来说,只要你敢去登记,你马上可以开创一个新的姓氏或“继承”一个古代贵族姓氏。因此,近现代的日本出现了许多千奇百怪的姓氏,也冒出了许多山寨贵族。比如性感女神藤原纪香,虽然她姓“藤原”,但她与贵族五摄家的藤原氏却毫无关系。又如现在的一位日本地市议员羽柴秀吉,这个人及其家族跟太阁秀吉家族也没有关系。

姓氏文化论文范文3

课后反思:本课题属于梳理探究性文化课,所以教师在本课中只是引导,以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梳理知识,最后在教师的点拨下,在自主讨论中探究文化内涵。由此看来,在教学中应该做到:

1.创设情景,并通过视频吸引学生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2.由学生自主发现现象,再直接由现象引出下面要探究的问题。

3.利用网络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使学生上课有很多的发言内容与机会。

4.通过姓氏对古代姓氏文化的探究,寻根问祖,培养学生身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以及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我们通过追本溯源,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有很多姓氏的起源都来自于一些古姓,如嬴姓、姬姓、妫姓、子姓等,相传黄帝的25个儿子,为4母所生,分为12“姓”:姬、、酉、祁、己、腾、箴、荀、任、僖、儇、依。也就是说,黄帝的子孙衍生成12个胞族,散居到各地。这些胞族又滋生出一系列的“氏”。当时普遍存在的父系家长制氏族都称为氏。其首领为氏族的代表,也以氏来专称。如黄帝称轩辕氏,尧称陶唐氏等等。他们开枝散叶,分成不同的姓氏,所以说万姓是一家,同根同源。

最近,社会流传一股姓氏寻根的热潮,如何引导学生看待这样的现象?

(1)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原生态文化――由三皇五帝等中华祖先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姓氏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国脉、文脉,形成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追溯自己的根,中国人唯一可以凭借的线索就是自己的“姓氏”了。

(2)能释怀对自己姓氏的种种困惑,让人们与自己的先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从而使自己对自己的姓氏的历史来源、家族名人、迁徙分布等知识了如指掌,甚至知道应该到哪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根……通过姓氏文化寻根,使人们知道,自己的生命之所由来,知道自己肉体、心灵之血脉传承。

(3)姓氏寻根所寻觅的是中国人共同的民族文化之根,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积极意义。通过了解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探讨姓氏寻根现象,我们更加能够借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认同感。

(4)举行寻根祭祖活动,发扬中华民族敬祖尊宗的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海内外同胞互动、联谊、团结,有利于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姓氏文化论文范文4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有很多个姓王的同学,我们有时开玩笑说:“我们两千年前是一家。”

前几天,听老师说姓氏的问题很值得研究。我就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查找资料

2、查阅书籍

3、问爸爸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上网

王姓的来源 (1)出自妫姓,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后;(2)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3)出自子姓,为商朝王子比干之后;(4)历史上的外族姓氏,。(5)王者之子孙多号王氏,常以为姓。(6)赐姓,被赐;(7)冒姓,(8)历史原因,为避仇、逃命而改姓王氏等等。

书籍,上网 历史上的王姓名人 王昭君、王莽、王充、王羲之、王献之、王勃、王维、王安石、王昌龄、王之涣等。

上网 王姓的人口数量 王姓为中国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

上网 王氏的族谱 豫章王氏宗谱•湾里分谱》《东沙王氏支谱•家规》……

四、结论

1、将近一亿人口的王氏除了著名的琅?氏,山西太原王氏,名相辈出的三槐王氏,还有山东昌乐的北海王氏、山东郡城的东海王氏、山东巨野的高平王氏,陕西的京兆王氏、甘肃天水的天水王氏、山东东平的东平王氏,山东滕州的山阳王氏,河南新蔡的新蔡王氏、河北省定县的中山王氏、河北省行唐县章武王氏,山东掖县的东莱王氏,四川的广汉王氏,陕西的金城王氏、山西的河东王氏、湖南的长沙王氏以及江苏的六合王氏,河南的南郡王氏等等亦是名望家族。有的书籍记录,王氏著名望族全国多达三十八望,比二十一望多出十七望来,可见王氏在全国分布之广,家族之兴盛,名人将相的功绩,教育、著述、书画、艺术等,对社会影响者是不可低估的。

姓氏文化论文范文5

先看族外婚。族外婚是指婚配双方必须分属不同的社会集团。这个“社会集团”在古代中国称“族”。关于它的起因,我们认同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提出并由美国人类学家L.A.怀特发展的“社会合作论”。用泰勒的话说就是“在世界历史中反复出现的事实,清楚地摆在野蛮部族的面前,他们必须在族外婚与被消灭二者之间做出简单而实际的抉择”。也就是说,从正反两方面的事例中,古代人深知族外婚是促进族群之间的联盟从而使有协作的族群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唯一法宝。因此,族外婚是人类为求得生存和安全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是稳固家庭和加强社会协作的一桩重大人类文化选择。

“族”在早期中国有姓族和氏族之别。尽管后代中国人将姓族和氏族合二为一而不分,现代中国人更是放弃“氏”的名号而只保留“姓”这一项。杨希枚先生曾对姓族和氏族有专门研究,他认为先秦文献中的“姓”字古义之一就是指“姓族”,即包括同出于一个男性或女性祖先的若干宗族及其若干家族的外婚单系亲族集团,相当于现代人类学中的“gens,clan or sib”。“氏”字段玉裁解为山丘小阜,其在先秦文献中的古义之一是指“氏族”,即由包括某一姓族所统治的同姓、异姓及与统治者无亲系的庶民所组成的王朝、诸侯国和卿大夫采邑之类的大小政治区域集团。“姓”和“氏”的这种区别,让我们明白了先秦贵族有封地故有氏有姓,平民百姓无封地故无氏只有姓的缘由。但先秦的“姓”与“氏”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在“别婚姻”这一点上。先秦时期,姓族所体现的族外婚是“同姓不婚”,氏族所体现的族外婚是“同氏不婚”。也即是说,先秦时期,除了“同姓不婚”所反映的血族的外婚制,还存在“同氏不婚”的地域的外婚制。这在域外也都有反映,例如印度有禁止同村通婚的习俗,澳洲土著也奉行同村不婚。因此郑樵在《通志・氏族略》序里说:“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正是因为“姓”和“氏”都成为族外婚的标志,两者功能的一致促使它们联成一体,姓氏不分。《白虎通・姓名篇》这样说:“人之所以有姓氏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

族外婚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不断演变减弱的趋势。例如汉代就有许多贵官硕儒,起来反抗“同姓不婚”的规定。王莽就娶了王成的女儿为妻,吕后妹妹嫁给了吕平,等等,在当时还只是因为“姓同而源异”,即虽然同姓但其来源不同。随着人类文化的进一步发达,社会合作方式的多样化,此前为维系族群之间协作的族外婚渐渐失去它的重要性和唯一性。到今天,外婚制已扩展到近亲属以外的全部人群,同姓和同地均不是问题。

再谈族坟墓。古人过着以“族”为单位的集群生活,生前聚族而居,死后则聚族而葬,这便是族坟墓制度。用郑玄的话就是“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族坟墓又分为公墓和邦墓,公墓是国君所在的公族的墓地,邦墓则是“国人”即平民的墓地。《周礼》说家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士居后,各以其族”。而墓大夫则“掌凡邦墓之地域,为之图,令国民族葬,而掌其禁令,正其位,掌其度数,使皆有私地域”。也就是说,公墓是国君所在公族的墓地,规划严整,早就画成图样,按照宗法关系区分尊卑次序,排定墓地,中间是历代国君的墓,以最早葬入的先王为准,把以下各代的国君依左昭右穆的次序轮流排列,依次葬入。在国君墓位的左右,则是其他大小贵族的墓位,身份高的居前,身份低的居后。由于这些贵族同出一系,只是以与国君血缘关系的亲疏而层层区分大小宗,从而具有不同等级的身份,所以实际上如郑玄注所言,是“子孙各就其所出王,以尊卑处其前后”。这种事先固定墓次的公墓制度,正反映了统治集团成员在世时的宗法关系。邦墓是“凡邦中之墓地,万民所葬地”,普通平民葬入其中,也由专门官员掌管,划分地域,分族同葬,葬次也昭穆有序,而且依生前的地位而规格不同。

典籍中描述的族坟墓制度在战国时期仍然存在,但随着专制王权的膨胀,原先的公墓实际已成为王陵区,只埋葬王及其配偶和少数关系最亲近的王室成员,一般的贵族封君、各级官僚则同平民一起葬于邦墓。这种相当于公墓的王陵区显示了地域不断扩大的趋势,如秦国以今西安以东、灞河以西的芷阳之地为王陵区,秦始皇又为自己在骊山建陵,整个王陵区自西至东,绵延有20多公里。公墓区扩大到如此宽广的地段,是不可能完全禁止王室以外的他人葬入的。战国以来公墓区的不断扩大,意味着族坟墓制度正在动荡之中。汉初又有异姓功臣陪葬帝陵的制度,这些异姓功臣只是单独埋入,并非“各以其族”。凡此也都与原先的公墓大相径庭。族坟墓制度至此已基本崩坏。汉代以后,族坟墓制度虽然成为历史的遗迹,但其影响仍长期存在。这种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宗族势力强大的地区,人们生前聚族而居,死后也都葬在属于本宗族所在的墓地里。第二,专制社会后期,与深深渗透于农村社会的祠堂、族权相辅相成,许多家族都有家族墓地,虽然其规模有大有小,葬入的世代有多有少,保存的时间有长有短,但它们都按照一定的方式安排家族成员的墓穴。可以这样说,尽管有不断分散的趋势,尽管出现了各个家庭自行择葬的现象,但就普遍意义而言,同一家族的许多成员葬于同一墓地的情况始终存在。

姓氏文化论文范文6

一、《紫色》中姓氏应用的现象

姓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具有悠久的形成历史,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点。广袤的世界上,文化是形形色色的,姓名也是多种多样的。中英文化中的姓名结构有相似之处,全名均由“姓氏+名字”构成。英语文化的全名为“名字+姓氏”,或者“名字+中名+姓氏”,汉民族的全名由“姓氏+名字”构成。比较中英方文化中的姓名差异,汉民族的姓名可以归纳为“重姓轻名”、“男女各姓”,而英语国家则为“重名轻姓”、“妇随夫姓”。

小说《紫色》的创作背景为奴隶制,种族歧视,男权、夫权至上的社会,男性的地位无与伦比,女性尤其是黑人女性,毫无自我而言。为表达对种族歧视,男权统治的挑战与鄙视,对女性意识的呼唤,艾丽丝?沃克通过小说人物的姓名称谓来贯穿自己独特的女性主义色彩。

1.无名无姓的男性人物

在这个“重名轻姓”、“妇随夫姓”的英语文化背景下,小说中关键人物的姓名应该是必须交代的内容。而主人公茜莉与妹妹纳蒂的丈夫,在男权统治的社会中应该是家庭核心人物的男性,本该被称为“姓氏+先生”,却在沃克的笔下不仅没有姓氏,甚至开始连基本的名字也未提及,而分别以“X先生”“牧师先生”称呼。

主人公茜莉在遭受了继父的百般凌辱之后,被其像牲口一样卖给了一位有诸多孩子的鳏夫――X先生。而X先生娶她的目的也是因茜莉能为其照顾孩子,操持家务。X先生是一位性格暴躁的家庭暴力者,在父辈所倡导的 “老婆就得服服帖帖”,“老婆像孩子,你得让她知道谁厉害,除了狠狠揍她一顿,没有别的办法”等诸如此类的教条熏陶下,对茜莉肆意打骂。小说的末尾,在X先生渐渐地意识到了自己以前那样对待茜莉是错误的,慢慢地承认了茜莉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他开始获得了名字“阿尔伯特”。

与X先生一样,另外一位便是给予茜莉的妹妹纳蒂无限帮助并成为她的丈夫的“牧师先生”。纳蒂离家之后,是“牧师先生”将她带回家,又带她去了非洲。在非洲,纳蒂了解到黑人祖先的历史以及黑人的生活。在那里,纳蒂才彻底感到自己像一个人那样的活着。非洲的生活和纳蒂的转变也在改变着“牧师先生”,随着他的思想行为的转化,他的名字“塞缪尔”开始出现在了小说中,因为此刻的“牧师先生”已经成为了一个与纳蒂一样的“人”。

2.有名无姓的人物

除忽略姓名之外,小说中诸多人物只有名字或者直接以亲属关系称呼,没有姓氏,诸如茜莉、纳蒂、哈波、克瑞纳等,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深受奴隶制、男权统治的压迫与影响。茜莉与纳蒂生活在压迫之中,哈波与克瑞纳等受到父辈的影响,继续实施男权统治。

与茜莉、纳蒂、哈波、克瑞纳所相关的人物X先生和牧师先生均没有姓名,他们便失去了自己的姓氏甚至于名字。小说一直没有提及茜莉姐妹生父的姓名,而她们也一直称呼继父为“爸”或其名字“阿尔菲森”,因此,少女时期的茜莉和纳蒂没有姓氏。俩姐妹结婚后,按照“妇随夫姓”的英语文化传统,应该冠以夫姓,但在小说中,由于对他们丈夫姓名的刻意忽略,她们的夫姓也就无从得知。

这种姓名的称谓在纳蒂描述她们姐妹的出身时表现尤为突出,纳蒂没有用姓名来描述自己的父母,而是强调了家庭关系。“纳蒂从未称呼他们为父亲、母亲、继父,而是以血缘关系分别将他们描述为‘那个人以及他的两个兄弟’‘他老婆’‘那个寡妇’‘那个陌生人’等。”

同样的隐去姓氏也出现在莎格的两位丈夫格蓝迪和哲曼尼身上,他们的姓氏没有被提及,他们的妻子,莎格?艾沃瑞依旧使用自己的姓氏。同样,索菲亚姐姐的丈夫也被隐去了姓氏,被称为“奥德赛的丈夫”或“杰克”。

3.有名有姓的女性

小说中,诸多男性的姓氏或全名被忽略,而有些女性的姓氏却又被刻意提及。其中,对茜莉与纳蒂的奋斗之路有巨大帮助的人物莎格?艾沃瑞,索菲亚?布特勒以及艾迪?比斯利就是典型女性代表。

莎格?艾沃瑞和索菲亚?布特勒在茜莉与妹妹纳蒂的成长道路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莎格是茜莉丈夫X先生的情人,从情敌到朋友直至情人,是莎格带领着茜莉成长,让她有勇气面对自己,帮助她与男权统治抗争,获得经济独立,实现自我价值。索菲亚是哈波的妻子,茜莉的儿媳,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由于不愿接受男性的欺侮,一直反叛抗争,后因不愿作为市长家里的女佣,出手打了市长而被监禁。但是,监狱生活几乎丢掉性命也未泯灭她的反抗之心。与索菲亚成婚后,受父亲与祖父的影响,哈波处处表现出家庭中的男权思想,妄想以暴力在索菲亚面前树立自己的绝对统治地位,却一次次遭到了索菲亚的反抗。莎格、索菲亚的楷模作用鼓励着茜莉,使其在成长的道路上勇敢向前。

艾迪?比斯利小姐是纳蒂生活中出现的一个小人物,她是一位受过教育的教师,是纳蒂生活中的榜样,纳蒂一直想像她一样受教育,成为她那样的人。正如茜莉所描述的那样:“纳蒂挚爱比斯利小姐,认为世界上再没有比她好的人了!”这种比喻就像莎格在她自己心里的位置一样。虽然对茜莉没有直接帮助,但比斯利小姐对于纳蒂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在给茜莉的信件中,纳蒂描述着比斯利小姐对她的影响:“我非常感谢她教会我阅读、学习、写字,让我的心中充满求知的欲望。”纳蒂将自己的思想与茜莉分享,纳蒂从比斯利小姐那里学来的求知欲对茜莉脱离家庭暴力,寻求独立、寻找自我价值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紫色》中姓氏应用的意义

1.无视男权统治,渴望和谐社会

虽然深受种族歧视与奴隶制的迫害,白人的社会价值观与统治思想深深影响着黑人男性,这进一步增加了黑人女性在社会家庭中的身心压力。茜莉的丈夫X先生就是一位典型代表。小说中姓名的使用各人有不同的见解,Molly Hite认为,“在此书信体小说中,茜莉的丈夫一直以X先生为名,意味着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人物,他的名字让人恐惧,无法提及。”“牧师先生”虽为小说中的正面人物,他也没有像其他男性一样,强调自己的统治地位,对女性以暴力相向,但却是宗教和文化统治领域的一个代表。

对于家庭统治者和宗教文化统治者的代表,X先生和牧师先生是当时社会中所有黑人男性的生活缩影,他们的表现影响着黑人女性在家庭社会中的生活。由于有这两种力量的存在,黑人女性无论是家庭生活

还是精神神火都遭受着煎熬。因此,在这个对男性权利无上推崇的社会中,沃克在小说中对两位姓名的刻意忽略是对种族歧视和男权统治的批判,表达了女性主义者对男权社会的无视与挑战。

同时,对男性姓名的忽略也是女性渴望在家庭和社会中获得平等地位,实现家庭和谐的一种体现。随着小说的发展,茜莉和纳蒂的自我意识渐渐形成,开始在家庭中抗争,在社会上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经济独立,渐渐地获得了平等地位,X先生和牧师先生的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他们承认了自己思想与做法上的错误并开始尊重女性的思想与地位。因此他们也获得了女性的尊重,有了自己的名字“阿尔伯特”和“塞缪尔”。尚玉峰认为:“两性间和谐与融洽生活,全力争取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平等权利以造益于全体男人与女人的生存与发展,重建人类的伊甸园。”这正是艾里斯?沃克女性主义思想的体现。

2.宣扬女性主义,渴望平等生活

与忽略男权统治者姓名截然相反,对于具有反叛精神,雌雄同体象征,努力抗争平等权利的黑人女性代表莎格?艾沃瑞,索菲亚?布特勒以及艾迪?比斯利,艾里斯?沃克不但赋予了她们名字,还附加了姓氏,以强调她们的地位。这是对男性人物的一种讽刺,也是对女性主义的宣扬,男权统治的挑战。

评论家Bell Hook写道:“诸如莎格和索菲亚这样的黑人女性,她们反叛地将自己置身于男权家庭概念之外……”莎格和索菲亚的最大特点就是勇于冲破男

权统治的桎梏,为女性甚至男性做出典范。她们身上具有雌雄同体的特征,对于此,茜莉和丈夫曾经争论,但对于她们到底应该定义为“男子气概”还是“女性气质”无法达成一致。最终将其定义为“她们不像男人,但也不像女人”。

与莎格和索菲亚一样,艾迪?比斯利全名的出现意味着沃克拓宽了对姓名使用的广度。即使茜莉的继父对这位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男性特征有些轻蔑但却带着恐惧,因为当他想将怀孕的茜莉从学校带走时,遭到了比斯利小姐的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