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范例6篇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范文1

关键词:周口;寻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河南周口寻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收录日期:2013年3月28日

寻根是指世界各个宗族或民族依据文献资料和口头传承文学来探究文化发展历程,追寻宗族或民族的根源。寻根是一项国际性的活动,在华人思想意识中最为重要。华人寻根是指华人家族对传统的重视和追寻探讨自己家族的祖先和来源,通常也意味着华人要饮水思源,不可以忘记祖宗,不可以忘记自己文化的历史起源和祖国。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有很多海外华人回祖国寻根。华人寻根带有浓重的民间色彩,主要通过民间习俗、节日庆典、宗族聚会、寻根游等多种形式开展。

一、河南周口寻根文化资源概述

寻根在文化层面一般分为两类:文明起源和姓氏起源。传统意义的寻根多指认祖归宗、追祖溯源,即为姓氏起源。周口位于河南省东部,地处黄淮流域,现辖淮阳、扶沟、沈丘、太康、郸城、西华、商水、鹿邑、项城市、东新区和川汇区八县一市两区,其中项城市为代管县级市。周口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之美誉,是中华龙文化、姓氏文化、易经文化、道家文化、农耕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寻根问祖之圣地。

周口所辖淮阳,古名宛丘,又称陈。传说中的“三皇”,即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先后在此建都。六千多年里,羲皇子孙在这片热土上生息、繁衍、劳作和征战。他们在这里创造了华夏远古的灿烂文化,使其成为一盏光辉灿烂的历史明灯。伏羲在此“作网罡、正姓氏、制嫁娶、画八卦、造琴瑟”;女娲在此“抟土造人”,繁衍了人类。神农氏“尝百草”、“艺五谷”开创了原始农业。淮阳县北城湖旁的太昊伏羲陵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伏羲陵园,被列为国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口所辖西华,为女娲死后葬身之地。经考证,位于县城北10公里的聂堆镇思都岗村发掘有春秋时期女娲城遗址,1986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华女娲城经历代增修,达到相当规模。现占地60余亩,有牌坊门、女娲陵、补天殿、娲皇宫、伏羲殿、三皇殿、三清殿和两侧廊房等仿古建筑,古朴典雅,精雕细刻。各殿和廊房供奉有女娲、伏羲等神像及描绘女娲造人补天功绩的雕塑和壁画,创意生动,活灵活现。

周口地区姓氏文化资源丰厚。中华万姓一统,始自伏羲,而羲皇故都淮阳,是中华姓氏最早的肇源地。据初步统计,发源于周口或历史郡望在周口的姓氏达130多个。其中,许多姓氏现在已发展成为中华著姓,如李、王、陈、胡、田、孙、姚、夏、陆、袁、谢、薛、文等,均位列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100大姓之中,总人口估计约有4亿左右。

二、河南周口寻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一)河南周口寻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取得的成绩。近年来,周口有关部门抓住“羲皇故都,姓氏之源”这一难得的宝贵资源,举办中华姓氏文化节和朝祖会、召开各种研讨会、组织寻根游,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已打造出羲皇故都、姓氏文化、根文化等根亲品牌。

2004年10月和2006年10月,周口以姓氏“寻根”为纽带,以寻根为主题,以发展为目标,在淮阳成功举办了首届和第二届中华姓氏文化节,得到了海内外华人华侨的积极响应和共同拥护,达成了“万姓同根、源于羲皇”的共识,从而形成了华夏子孙来淮阳寻根谒祖的热源效应。2005年10月,淮阳以“谒人祖皇陵,寻姓氏根源,品龙湖风韵,赏古城新貌”为主题,举办了“中国・淮阳2005姓氏文化寻根游活动”,这一活动对打造淮阳旅游品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吸引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实现两岸统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2004年淮阳朝祖庙会的伏羲公祭大典活动升格为省祭以来,每年庙会期间前来祭祖者不断增多。据悉,2008年3月22日,赴太昊陵内及陵前广场祭拜、敬香的游客达825,601人,因此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授予太昊陵庙会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单日参与人数最多的庙会”。庙会期间,周口还组织召开各种研讨会。比如,2012年庙会期间,举办了“中原民俗传承和保护论坛”、“姓氏寻根与中原经济区建设高层论坛”;2013年庙会期间,组织召开了“中华周易寻根祭祖活动暨易经学术研讨会”。目前,从“春之庙会”到“夏之荷花节”,从“秋之寻根游”到“冬之民俗展”,由根亲圣地生发的文化产业链,已形成了淮阳的大旅游格局。2011年淮阳共接待游客1,391.5万人次,同比增长13%;实现文化旅游综合收入38.3亿元,同比增长29%。

(二)河南周口寻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河南周口寻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全市八县一市两区寻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很不平衡,差别较大。比如,西华是远古时代人祖女娲主要活动区域和唯一建都之地,但周口相关部门对其开发利用的重视程度远不及淮阳;二是对姓氏寻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周口除了强调“万姓同根、源于羲皇”之外,对发源于周口或历史郡望在周口的130多个姓氏的寻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远远不够;三是寻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以淮阳为例,庙会期间,面对日均三四十万的寻根朝祖观光游览者,淮阳的大小宾馆、餐馆、停车场承接力不足,道路拥挤;四是环境保护、整治力度不够。比如,太昊伏羲陵旁的龙湖成为路边餐饮小摊倾倒垃圾的场所,这种现象在庙会期间尤为严重。目前,龙湖的水生植物腐烂增多、水质负荷加重、生态环境亟待修复等问题已引起淮阳县四大班子领导的重视。

三、河南周口寻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一)整合资源,总体规划。首先,周口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全市范围内的寻根文化资源的盘查和整理,建立寻根文化资料库;其次,要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对全市寻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制定总体的开发规划;再次,要把文化产业与商业、旅游业结合起来,将寻根文化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民俗艺术资源等联合开发,实现资源共享、产品互补;最后,要创新寻根文化资源开发管理体制,克服狭隘的地域意识,打破行政壁垒,实现全市各县市区寻根文化资源的统筹开发。

(二)开发姓氏寻根文化资源。周口地区姓氏文化资源丰厚,发源于周口或历史郡望在周口的姓氏达130多个。周口要有效利用这一姓氏文化资源,通过成立发源于周口的各个姓氏的民间姓氏宗亲组织,举办各个姓氏的论坛、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吸引各个姓氏的子孙对自己姓氏发源地的关注,来到周口追根寻祖。政府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设姓氏文化园,开发姓氏文化产品,举办拜祖寻根活动,进而带动商务合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三)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首要的是交通。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大投入力度,修建好通往各寻根文化资源地、资源点的公路。对于通往人流量大的资源点的公路,要适当加宽,以防寻根活动举办期间交通堵塞。同时,要开通相关寻根游线路的专线客运,以方便寻根谒祖者出行。此外,餐饮、住宿、停车、购物、厕所、医疗、邮政等相关配套设施也要逐步完善。

(四)加大环境保护、整治力度。在一些大型的寻根活动中,比如每年自农历二月初二至三月初三的淮阳太昊陵庙会,寻亲谒祖者往往要焚香烧纸,从而带来环境污染。据媒体报道,2013年庙会期间,河南淮阳太昊陵内的古树就因香客焚香而被烧死。因此,太昊陵管理处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古迹和减少环境污染,规定2013年庙会期间香客烧的香高度不得超过50厘米,直径不得超过1厘米。今后周口各地应以此为戒,要加强引导,减少寻根活动中的焚香烧纸现象。同时,对路边餐饮小摊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应加大整治力度。

主要参考文献:

[1]于扬.河南淮阳被定“中华姓氏起源地”创六千年历史[N].大河报,2012.3.5.

[2]邵文杰.中华姓氏寻根到淮阳[N].光明日报,2006.9.6.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范文2

本次论坛重点突出“中国梦与谱牒文化”,充分利用漳州是台湾同胞重要祖籍地这一人文资源,演绎海峡两岸血脉亲情史诗画卷,进一步拓展两岸宗亲文化交流合作的新局面,激发两岸同胞在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同促两岸和平发展,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林智敏在论坛上表示,两岸同胞同根共祖,血脉相连,自当守望相助,心手相连,坚定地守护家族永续的根基,以宗亲认同增进民族认同,以宗亲团结促进百姓团结,为维护台海和平尽心力,为改善两岸民生做贡献。希望两岸宗亲百姓从维护民族利益、维系家族香火的角度,深刻认识自身的责任,一道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享人生出彩,造福两岸百姓。姓氏承载着血缘的传承,宗亲昭示着血脉的深情,希望海峡百姓论坛继续贴近民心,凝聚民智,以宗亲文化交流为两岸关系发展增添新动力。

梁国扬在致辞中表示,姓氏文化承载着两岸同胞共同的血脉传承,印证着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海峡百姓论坛通过理论和实践真实反映了“两岸同根,闽台一家”的客观事实。希望两岸宗亲百姓一道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希望海峡百姓论坛通过宗亲文化交流为两岸关系发展增添新动力。

陈锡淇在致辞中说,海峡百姓论坛自开办以来不断深耕拓展,两岸近百万姓氏宗亲互访交流、成功对接,同根同源、同祖同宗的姓氏文化学术研究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论坛将会一届一届地举办,并不断创新发展,为两岸宗亲交流合作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

在开幕仪式上,闽台两地21个姓氏24部族谱进行现场对接;17对宗亲团体签订了长期交流合作协议,将建立经常性学术互动机制,全方位开展姓氏宗亲源流研究,协助双方宗亲组织开展寻根、谒祖、会亲等活动,进一步推进两岸宗亲文化交流的常态化、机制化进程。论坛期间还举行了闽台族谱展,共展出闽台两地50多个姓氏、300多部计2000多册族谱。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范文3

关键词:寻根旅游 资源优势 条件优势

天下华人是一家,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许多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怀着对家族文化的探究和对祖先的追寻,纷纷展开了寻根旅游活动。寻根旅游是旅游者对祖先崇敬、故土热爱、亲朋眷恋的一种亲情、友情间的旅游活动类型。

1 研究背景

学术界至今还未有明确的界定,通过搜集材料总结出以下几种说法:①寻根探亲者――历史上种种原因形成的民族迁移、人口流动,现代国际经济交往形成的劳动力转移,离开祖籍生活于世界各地的人。②旅游形式――祭奠、参观、访问、家居等;③旅游目的――告慰祖先与亲朋好友等。④旅游活动――增进民族亲情、文化认同、扩大交往和惠及经贸等的一种旅游活动。

追其原因无非有这么几点:①民族迁移――欧洲人迁居北美、奴隶贸易中大批非洲黑人落根美洲、犹太人浪迹 天涯、华人飘洋过海到异国谋生等。②后裔寻根――美洲黑人后裔区非洲寻根、美洲白人移民后裔到欧洲续宗、海外华人到中国大陆问祖、犹太人到以色列省亲等。③祭奠――中国皇帝陵大祭,海内外炎黄子孙,盛况空前。④经贸――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胞及持中国绿卡的外国人在中国的投资者,外国人离开本国去外国投资、久居者等。⑤探亲访友――中国海外华人、华侨5000万人以上,每年回大陆探亲访友的华人、华侨、港、澳、台胞数以千万人次。

2 河南寻根旅游资源优势

河南地处中原,古时就有“九州之中”的美誉,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姓氏的重要发源地。河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十万年以前,南召云阳镇发现的猿人臼齿化石,年代大致与北京猿人相当。寻根旅游更突显出一个“古”字,河南古老而厚重的文化资源使其具备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2.1 厚重的文化 自古以来,人类就生息繁衍在中原大地上,创造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令世人赞叹的史前文化。从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建都于河南偃师,至清王朝覆灭的4000余年历史中,河南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域长达3000年,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国七大古都中河南占3个,即:殷商古都安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大地上孕育的千古风流人物灿若繁星,如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程颐、程灏,政治家和军事家李斯、刘秀、岳飞,科学家和医学家张衡、张仲景,文学家和艺术家杜甫、韩愈、白居易、李贺、李商隐、吴道子,以及近现代的李季、冯友兰、姚雪垠、李准等。河南还是少林武术和陈氏太极拳的发源地,堪称中国功夫的故乡。

2.2 古老的遗迹 河南是历史上曾创造过辉煌灿烂文明的文化大省,不仅历史厚重,而且文化古迹众多,伏羲、神农、炎帝、黄帝、尧、舜、禹等人文始祖都在河南大地留下了丰功伟绩,并成为历来中华民族祭拜的主要内容。在中原民间有女娲炼石补天、捏土造人;伏羲发明八卦,教人渔猎、驯养家畜;燧人氏发明用火;神农氏创立农业,教人定期种植、收获等等。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周口市淮阳县的拜祭人文始祖太昊伏羲大典、焦作市沁阳县的神农文化节暨神农坛拜祖大典、安阳市内黄县的颛顼帝喾陵祭祖节、南阳市桐柏县的祭祀大典等。由于中原文化的辐射性、根源性特点,这些活动往往变为全球华人寻根思祖的盛典,尤以人文始祖太昊伏羲大典和新郑黄帝拜祖大典为最具代表性。

2.3 中华姓氏发源地 中华姓氏起源,可追溯到距今约5000余年的伏羲氏时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氏,在世界其他地区,姓氏的产生不过是近千年的事情。伏羲是中华古史传说时代的远古帝王,在中华民族族谱大系列中,位居三皇五帝之首,冠居百王之先,被中华民族誉为人文始祖。欧洲大陆普遍使用姓的历史只有400年,日本在公元5世纪出现姓,多以所居地名为姓,因此多为两字姓,当时日本人一下子涌现出3万多个姓来。

河南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在中国《百家姓》的姓氏中,有一百多个姓氏源于河南。中国的一万多个姓氏,起源于河南的有一千五百个,在当今中国常见的一百个大姓中,源于河南的有七十三个,其中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和“陈、林、李、许、蔡、天下占一半”之说的七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

3 河南寻根旅游的条件优势

3.1 成熟的旅游规模 近年来,我省旅游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2009年,省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2.3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25%,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的10%以上。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业总收入分别排在全国第6位、第8位,居中部六省和中西部地区首位。今年上半年,全省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1.33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59.04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21.6%和20.7%。其中,接待入境游客70.2万人次,同比增长18.2%。全省现有郑州、洛阳、开封等27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85家景区,1050家国际、国内旅行社,529家旅游星级饭店(其中五星级10家),旅游从业人员120万人,基本形成了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协调配套的产业体系。

3.2 丰富的旅游资源 河南具备发展大旅游的旅游资源基础,河南旅游资源对全省旅游发展具有巨大的支撑作用。全省旅游资源类型多样而丰富,品位高而结构好;文物古迹类和自然风光类结构并重;具有一批世界级和部级吸引力的资源,许多文化旅游资源属于绝品资源,具有较为明显的唯一性和垄断性;有一批影响较大的历史文化名城、工商业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

图(一) 河南省旅游资源评价图

通过图(一)得出我省旅游资源种类多样,每个地区都拥有不同的资源,尤其是郑州、洛阳、平顶山、焦作、新乡等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地文景观和建筑设施类景观丰富。

3.3 独有的区位优势 河南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是全国最大的交通运输枢纽,东临山东,安徽,西交山西,陕西,南与湖北北与河北接壤。河南地处全国铁路网中心,国家铁路干线京广、陇海、京九、宁西、焦枝、焦新、新荷、候月以及孟宝、新密等支线在境内交汇,还有漯(河)阜(阳)、汤(阴)台(前)等地方铁路。铁路网络“三纵五横”。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郑州火车站是全国客运站之一;郑州东站是全国最大的零担货物中转站,货物中转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郑州海棠寺车站被批准为全国铁路一类口岸;国家规划的北京―深圳、徐州―兰州铁路客运专线纵贯河南,郑州成为全国重要的铁路客运专线“十字”枢纽。河南现有飞行航线48条,郑州、洛阳、南阳3个机场每周有500个航班往返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56个城市。郑州新郑机场是全国十大机场之一,也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备降机场,设计年旅客吞吐能力达600万人次,年货运吞吐量3万吨。“高铁”时代的到来,更拉近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进一步增强了河南航空交通区位优势。

目前,在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品牌效应的带动下,郑州的寻根拜祖游在海内外市场已具有一定知名度。为打造全新的郑州“根文化”旅游产品,设计出多条寻根拜祖游线路供游客选择。综上所述,河南的寻根旅游资源丰富,别具特色。根据河南自身特点,可将河南寻根旅游资源分类开发,使其成为极具河南特色优势的寻根旅游项目,带动河南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新斌.河南寻根文化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03).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范文4

新百家姓与老《百家姓》相去甚远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姓氏研究项目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研究员和中华丘氏宗亲联谊会会长邱家儒合作完成的最新调查,按照人口多少排序,排出了当今新百家姓。但这个结果一出来,许多人都将它与我们耳熟能详的古代启蒙读物《百家姓》相比照。

两位专家认为,事实上,这两者并没有可比性。老《百家姓》是北宋初年钱塘(杭州)的一个书生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它的排序没有严格按照姓氏人口数量来排列,主要是讲究句句压韵、朗朗上口、好学易记。 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指出,老《百家姓》里“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的正妃之姓;李则为南唐国王姓氏。

能否以科学规则复原距今1000多年前宋朝人的姓氏排序?袁义达按照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有关姓氏频率研究方法,从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收集宋朝人物最全的一部文献――《宋人传记资料》索引中采集统计样本,根据每一人物的姓名和籍贯、或居住地、工作地区、文献表明的地点进行统计,同时还根据宋朝四次人口的统计值,以年份间隔为加权数计算宋朝的全国和各省平均人口数的比重,推算出了宋朝时期全国姓氏的期望分布频率。

按照同样的研究方法,袁义达还得到了元朝、明朝的百家姓排序。

袁义达指出,事实上,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朝代都编制了“百家姓”或“千家姓”,但都不是以人口的多少排序,而是与当时的家族地位、或姓的读音有关,例如明朝的千家姓就是以皇帝的 “朱”姓开始,“朱奉天运、富有万方、圣神文武、道合陶唐、学弘周孔、统绍禹汤……”清朝的百家姓则以“孔”姓开始,以示尊孔,“孔师阙党、孟席齐梁、高山詹仰、邹鲁荣昌、冉季宗政、游夏文章……”

中国人的姓氏分布有两大特征

中国人的姓氏具有浓郁中华民族特色。几千年来,在中国人的姓氏稳定地传递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文化也得以相传。研究表明,“常见姓氏和非常见姓氏现象”和“同姓人群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均衡性”是我国姓氏分布的两大特征。

尽管岁月不断流逝、朝代不停更换,但占据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始终是一些常见的姓。统计显示,从宋朝以来,历史上大约有一半的中国人集中在“李、王、张、刘、陈、杨、赵、 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这19个姓的人群中。在最新的调查中,位列前三位的“李、王、张”已分别占我国总人口比例的7.4%、7.2%和6.8%。

同姓人群地区分布也不均匀,我国每一个省区总会有自己特殊的高频率姓氏,如广东的梁姓和罗姓,广西的梁姓和陆姓,福建的郑姓,台湾的蔡姓,安徽的汪姓,江苏的徐姓和朱姓,浙江的毛姓和沈姓,江西的胡姓和廖性,湖北的胡姓,湖南的谭姓,四川的何姓和郑姓,贵州的吴姓,云南的杨姓,河南的程姓,甘肃的高姓,宁夏的万姓,陕西的薛姓,青海的鲍姓,新疆的马姓,山东的孔姓,山西的董姓,内蒙古的潘姓,东三省的于姓。

我国同姓人群形成的原因与我国的婚姻特征、同姓聚居以及修谱习俗密切相关。

对于现代社会发展、城镇化速度加快、人群流动加大,以及人们婚姻半径的扩大,今后是否会影响到我国姓氏和同姓人群分布的大格局的问题,袁义达认为,在我国,农村人口始终占据人口的重心,我国地域虽然广阔,但自从清道光年间我国人口达到4亿以后,可供人们生活的土地都已有人居住,各类同姓人群的分布在全国早已定局,今后,如无特殊情况,这种分布格局再发生剧烈变化的可能性不大。

迄今为止,袁义达共收集到中国人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姓有23000多个,但根据这次调查,中国人现在正在使用的姓有4100个。 据介绍,奠定目前汉族使用姓氏基础的时间在秦、汉时期,很多复姓这时已被后人简化为单姓,所以大批复姓没被传下来,比如公子复姓改为公。两晋南北朝以后,北方民族进入中原,与汉人混居,被同化,大批少数民族原有的姓氏也改为汉姓,比如北魏鲜卑族姓赤小豆氏,后改为豆;清朝满洲八旗姓宁古塔氏,后改为宁或刘。因此,目前中国人正在使用的4100个姓多为单姓和双字姓。当然,从保护姓氏文化的角度看,对小姓的研究尤为迫切。

盛世修谱在民间方兴未艾

国史、方志、家谱,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在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人们的宗族观念根深蒂固,祭祀祖宗、不断香火,被认为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如今正逢盛世,我国民间的修谱联宗活动更是方兴未艾。不同的是,现代社会的修谱联宗,其目的和重心不再是为了传宗接代,而主要是为了寻找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归宿感和人间亲情。

此次与袁义达合作完成2.96亿人口姓氏调查的邱家儒先生,是中华丘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几年来,他投入1000多万元,亲自组织调查全国各地的邱(丘)姓人群聚集点,修编邱姓历史和系谱。目前已经完成了200多个县的邱姓的资料和系谱,并汇集成书。他的目标是编修《中华丘氏大宗谱》,使丘姓成为中国继孔、孟、曾、颜之后,第5个统族谱统一辈份的姓氏。2003年,在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人姓氏分布与疾病分布在地理上相关性的研究》过程中,袁义达深感20年前的姓氏数据的样点和57万样本太小了,尤其深入到县一级时,姓氏的频率误差太大。他比较了全国各地的有关研究姓氏和系谱的情况,认为邱家儒先生所作的研究是当今中国家族史研究中的一种典范,因此他主动到深圳找到邱家儒,双方一见如故。合作中,邱家儒不仅提供了全部的固定资产设备,还提供了这一大批量调查60%的经费。

“我们修谱,既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又顺应人们尊祖敬宗、爱国爱乡的意愿。”邱家儒说,“通过修谱,将海内外几百万宗亲团结起来,先富起来的宗亲帮助弱势宗亲,视兴教育为己任,如果中国每一个姓氏都像我们这样,就能为社会的和谐、两岸的和平统一做出更大贡献。”

姓氏文化孕育巨大生产力

此次新百家姓排行榜推出后,也引起了一些专家的质疑:耗费这么多精力和财力用在人口姓氏的排序上,是否值得?事实上,中国人常见姓氏的数据和分布地区的研究,对于研究中国人Y染色体多样性、疾病的分布、汉民族源和流以及其他学科领域,都可能提供新的线索和参考,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实际使用价值。

袁义达曾提出过“百家姓里蕴涵着遗传密码”的说法。他认为,如果把每一个姓氏看做一个遗传基因,那么姓氏的遗传和分布,就可以体现一个国家基因的遗传和分布。因为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大部分是父系社会,中国人基本上随父姓。而从遗传学角度来说,只有男性具有Y染色体,因此,Y染色体就同姓氏一起遗传给他的后代。所以具有同一姓氏人群的Y染色体以及它所携带的遗传基因很可能是一致的,百家姓可以给遗传学提供数据上的参考。

除了科学研究价值外,姓氏文化本身也孕育了巨大的生产力。“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寻根的科学性是现代社会的需要,也是增强和激发民族凝聚力和提倡和谐社会的基本。”今后将致力于姓氏文化产业的袁义达认为:“姓氏文化孕育着巨大的生产力,在国家和平繁荣发展时期,传统的优秀文化定会产生新型的文化产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范文5

各位会长、秘书长,各位代表,各位特邀代表:

今天,我们在天府之国的四川德阳市举行"2016年中华聂族宗亲协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四川聂氏宗亲第三届联谊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华聂族宗亲协会向大家致以春天的问候和祝福!祝全体代表和全国各地的聂氏宗亲身体健康,春天快乐,六时吉祥,万事如意,人兴财旺!

在党和政府有关政策的指引下,五千年中国的姓氏、姓氏宗亲、姓氏宗亲文化引领着中华儿女敬祖爱族、寻根问祖、修祠修谱、团结联合、共济发展,已成新潮;各个姓氏启悟的风姿,令人瞩目;很多姓氏,争相竞艺,势比天高,此起彼伏……创建近十年来的中华聂族宗亲协会,也不甘落伍,迎难而上,锐意进取,捷报频传:2004年,中华聂网在中国湖南长沙创立;2005年,中华聂网理事会在湖南长沙成立,中华聂族宗亲协会筹建大会同时召开;2008年,在湖南长沙召开了中华聂族宗亲协会首届全国代表大会,全会投票选举聂光永为会长,中华聂族宗亲协会宣告正式成立;2011年,在江西抚州下聂村召开了中华聂族宗亲协会扩大工作会议,大会确定了协会"联亲联谊,寻根问祖,修祠修谱,修缮通谱"的基本职责和编纂"中华聂氏通谱"的主要任务;2012年,在2011年中华聂族宗亲协会扩大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导下,中华聂族宗亲协会在湖南长沙召开了中华聂氏通谱工程首届谱谍交流研讨暨中华通谱编纂委员会成立大会,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三千年的聂氏化开创了先河,掀开了中华聂族大团结、大联合和大发展的历史新篇章!下面,我就中华聂族宗亲协会成立以来所做的工作,做以下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一、创立"中华聂族宗亲协会",掀开了聂族有史以来的崭新篇章

纵观中华姓氏、姓氏宗亲、姓氏文化,它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中华姓氏是永恒的,姓氏宗亲的基因也是永恒的。如何将中华姓氏文化发扬光大,尤其是将中华聂族文化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服务,为中华广大的聂氏宗亲服务,组建中华聂族宗亲协会就成了我和聂族的一批长者、智者多年的梦想。从创建中华聂族宗亲协会的萌动,到2005年中华聂族宗亲协会筹建大会在湖南长沙的如期召开,这其中包含了我个人和一大批聂族的首倡者、德高望重者和热心这项事业的聂氏宗亲的智慧、艰辛和心血。2008年,中华聂族宗亲协会首届全国代表大会在湖南长沙胜利召开,全会投票选举我为会长。至此,中华聂族宗亲协会宣告正式成立。中华聂族宗亲协会成立以后,集众智、汇众力、福万家,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团结起来就是力量,联合起来就是财富,发展经济就是基础",为中华聂氏宗亲达成共识,走向"团结、联合和发展"之路奠定了正确的理论基础。

2008年以后,各省、市、县乃至于乡村的聂氏宗亲联谊会纷纷筹备并先后宣告成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福建、四川、广西、贵州、山东、北京、深圳、广州等13个省(市)成立了省级聂氏宗亲联谊会,东北三省和江苏、新疆等省(市、区)也正在积极筹建之中;湖南印溪、宁乡,江西赣州、南康,浙江忂州,四川遂宁、富顺、德阳,重庆南川,广西西江,贵州毕节、铜仁、遵义等地成立了联谊会或理事会;还有很多地区的支脉,也正在积极筹建自己的宗亲组织。这些已经成立或正在筹建的聂氏宗亲组织,利用清明祭祖和各种各样的联亲联谊活动宣传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政策,维护家族的睦邻、和谐、团结和发展,开拓进取,兴业发家,扶危济困,奖学助学,为推动聂氏家族的兴旺发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与时俱进,创办了"中华聂网"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要让我们聂族跟上时代的步伐,创建中华聂网,势在必行。

2004年,中华聂网在中国长沙创立。创建这个网站的宗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中华聂氏和聂氏宗亲,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聂氏文化。网站建立伊始,中华聂族宗亲协会就提出了"爱国、爱党、爱族、爱民、爱家"的五爱指导思想和"团结起来就是力量,联合起来就是财富,发展经济就是基础"的办网方针以及"联亲联谊,寻根问祖,修祠修谱,修缮通谱"的根本任务。

中华聂网自开办以来,共开设"新闻中心"、"各地动态"、"通谱工程"、"聂豹专题"、"聂胞风貌"、"聂家花园"、"文化经贸"、"图片视频"、"聂网论坛"、"快速通道"等10个大栏目和"聂荣臻专题"、"功德榜"、"通谱资讯"、"寻根问祖"、"聂氏中医药"、"两岸寻亲"等近30个特色小栏目,对聂氏发祥、祖根、名人、群居、人丁、迁移、婚嫁、丧葬、农耕、经贸、文化、家训等资讯进行全面报道和系统研究,让广大聂氏宗亲了解聂族历史、传承聂祖圣德、弘扬聂族文化,积极投身中国的"圆梦工程"、"中华聂氏通谱工程"和当代聂族兴旺发达之伟业。同时,中华聂网还通过链接全国各地聂氏的70多个个QQ群、微信群,扩大中华聂网的影响,引导广大聂氏宗亲特别是青年一代的聂氏宗亲,联亲联谊,寻根问祖,奋发图强,扶危济困,弘扬正能量,抵制假、恶、丑!建站以来,中华聂网尚未出现政治导向上的失误,并且在全球1.7亿个网站中排名247万位。

在中华聂网的积极影响下,各地相继开办了"安徽聂网"、"四川聂网"、"聂氏族谱网"、"中华中医中药3G移动网"、"聂商联合网"等聂氏网站,为让世界知晓中华聂氏与聂氏文化,让中华聂氏走向世界,作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

三、抓"根"务"本",扎实推进"中华聂氏通谱编纂工程"

中华聂氏至今逾百世时跨2600多年,但尚无一部记载全族祖源世系,纵贯家族古今,横揽各地分支的谱谍问世。时至今日,欣逢盛世,国家提倡修谱而谱事大兴,理清祖源世系,收揽名地分支,编纂一部涵盖全球聂氏源流世系的中华聂氏通谱是我中华聂氏160万宗亲的迫切愿望和共同心声,是众望所归、势在必行,编纂通谱,对于弘扬尊祖敬宗、敦亲睦族,使子孙后代木本水源,不忘昭穆亲谊,海外宗亲认祖归亲,增强全族凝聚力,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2011年,中华聂族宗亲协会在江西抚州下聂村召开的扩大工作会议上,有的宗亲提议要纂修聂氏通谱,这一提议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至拥护与支持。经过充分讨论后,中华聂族宗亲协会提出了"联亲联谊、寻根问祖、修谱建祠、纂修通谱"的十六字办会方针,并于2011年11月30日了《关于启动中华聂氏通谱工程的通告》,就纂修中华聂氏通谱做出了总体规划和阶段性安排。

经过一年的筹备,于2012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中华聂氏通谱工程首届谱谍交流研讨暨中华通谱编纂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湖南长沙隆重举行,来自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东、福建、山东、河南、河北等十二个省的宗亲代表共196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民主产生了以聂光永为主任、聂春生、聂宗福等十人为副主任、聂秋征为秘书长,聂勇波、聂涛等四十七人为委员的中华聂氏通谱编纂委员会。会议还通过了《中华聂氏通谱编纂工作方案(试行)》和《中华聂氏通谱编纂纲要(草案)》。

三年多来,中华聂氏通谱编纂委员会克服上下工作对接缺位、工作经费极度缺乏和各地宣传发动工作参差不齐等诸多困难,主动积极、扎扎实实地推进"中华聂氏通谱编纂工程"的相关工作,先后指导性文件12份、方案征询稿6份;在中华聂网登录新闻报导、研讨论文、族谱信息等300多篇(其中通谱讨论论文40多篇);主办编发《聂氏通谱资讯》7期,及时地搜集中华聂族各地动态,新闻和好人好事,发放到19个省的有关地、市、州,区、县乡村,深受广大农村的中老年聂氏宗亲的喜爱,竞相传阅、收藏;收到各支脉捐赠的族谱40余部共200多册,回收脉络调查表260多份。

上述工作,为"中华聂氏通谱编纂工程"的有序推进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早圆"中华聂氏通谱编纂工程"梦积储了阶段性的宝贵资料。

"中华聂氏通谱编纂工程"阶段性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令人敬仰,更值得嘉奖!

四、创立三条基本经验,引领"聂氏航母"破浪前行

中华聂族宗亲协会成立以来,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是广大聂氏宗亲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中华聂氏通谱编纂委员会、中华聂网理事会、中华聂网和各省(市)聂氏宗亲联谊会和热爱这项事业的聂氏宗亲鼎力支持、无私奉献的结果。回顾建会历史,中华聂族宗亲协会创立的三条基本经验值得总结并继续发扬:

一是坚持"五爱"精神。以爱心感动全族,确立"爱国、爱党、爱族、爱民、爱家"的五爱思想,无私奉献,忠孝为本,老老实实地为聂族宗亲办实事、办好事,不计得失,殚精竭虑地服务于聂氏广大宗亲。

二是坚持"团结、联合和发展"的办会方针(即"团结起来就是力量,联合起来就是财富,发展经济就是基础")。从团结出发,走向联合、共同发展,集众智、汇众力、福万家,最广泛地整合、激发和展示聂氏宗亲们的才智和能力,为中华聂氏通谱工程服务,为中华聂氏经济发展服务,为中华聂族复兴大业服务。

三是坚持履行"联亲联谊、寻根问祖、修祠修谱、修缮通谱"的基本职责和扎实推进"中华聂氏通谱工程"编纂任务,弘扬中华聂氏三千年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中国家文化、孝文化,为中华聂氏文化复兴作贡献,是每个聂氏传人的责任和担当。

中华聂族宗亲协会创建以后,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一些成绩,但存在和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还不少,还需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并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继往开来,去争取更大的胜利!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范文6

“我的姓是《百家姓》里没有的”

我们如约前来,采访中国鬲文化的研究学者鬲向前先生,由于“鬲”字的生僻,我们的采访是从鬲向前这个罕见的姓氏开始的。

“鬲”字有两个读音,ge和li,在做姓氏和地名时读“ge”,而在做大量的先秦出土文物的炊具和器皿时读“li”。

鬲向前从小就对自己的与众不同的姓产生了极大的困惑,这个《百家姓》中没有的姓,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所谓“鬲”,《辞海》是这样解释的:“古代炊器,陶制,圆口,三空心足。”鬲姓是从上古时代就有的。

鬲姓人口在全国分布很少,主要分布于陕西的临潼和山阳县,据说全国姓鬲的也就2500多人,为什么这么少的人会姓上如此古老的一个姓?他问父亲、问老师,没有一个人能解释,而社会上大部分人不认得此字,如果不是特意说明,他的姓经常被误读成高。于是解开自己姓氏之谜成为鬲向前的一个梦想。

鬲向前读大学和研究生时学的是经济管理学与法学,但从小就受到了中国古典文学和史学熏陶的他却对古代文化很感兴趣。在上大学、研究生时期,他就已经开始寻找跟“鬲”有关的资料了,那时收集查阅资料比较困难,但好奇心使鬲向前总是能想方设法挤出时间,在工作之余进到博物馆、图书馆去找资料,在陕师大、西大等院校和陕西省图书馆、文史馆、档案馆里,经常有他埋头查阅资料的身影。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他的女儿鬲江慧已经开始读大学了,在西北大学读金融,受父亲的影响,鬲江慧也对家族的姓氏起源十分着迷,于是父女二人商定,一同寻根溯源,把自己家的姓弄清楚。

从2005年元月起,父女二人便利用休闲假日,开始了对“鬲”的研究。由于鬲向前工作繁忙,收集资料,特别是在网上查找资料的工作主要由鬲江慧完成。陕西是中国文物大省,唐以前的文物、特别是先秦的文物出土量在全国可以说首屈一指。在各大博物馆里,鬲向前和鬲江慧发现了众多的、各种各样的鬲。巧的是,这个时候,正好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的《天工开物》节目中介绍了鬲,那期节目中清华大学古文献研究所戴吾三研究员介绍了鬲的制作,鬲这个器皿对中国古代饮食和生活的影响及重要意义。这个节目给了鬲向前很大的启发。他从鬲作为炊具这样一个物态开始,经过长达4年多的研究,将散落于历史记忆的碎片进行了拼接,终于解开了鬲姓的千古之谜,并且发现了鬲文化的来龙去脉。

鬲向前和鬲江慧将近些年的研究成果写成一本专著,名为《鬲与鬲文化》,由三秦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这本书从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哲学的角度论证了“鬲文化”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和文化价值。

这是一部严肃的文化史论著。它以有鬲氏为首的古老部落方国史实为背景,以现代考古学中的鬲这一真实器物为主轴,探寻了鬲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全面而系统地对鬲这个上古时期的文化类型品,作了科学的考古学的研究,并对它的社会历史功能作了周密的论述;并通过对鬲国的兴亡史脉络的铺陈,复活了历史的碎片,回答了有关鬲文化的诸多千古之谜。

“上古时期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鬲”

鬲向前兴致勃勃地拿起他书桌上的一个仿制的鬲对我们讲起了鬲的来历:大约4800多年前,鬲是用陶土制成的,它是人们生活的主要用具,用作炊具。

我国目前发现最大的商代陶鬲,是2001年考古专家在江西樟树吴城遗址发掘时发现的,这件陶鬲高47.8厘米,口径40.2厘米,腹径38.7厘米,有着3500多年历史,被称为“中国分裆鬲王”。所谓分裆,就是物体的下面由三只足、形状似牲畜乳状的器具组成。

把食物放在鬲里面,鬲的下面可以烧火,通过蒸煮将食物加热。食用熟食,对古人的智力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使得古人可以定居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以种植谷物来维持种群的生存和繁衍。

除了是生活用品外,鬲还是礼器和神器,具有祭祀的价值。

目前在黄河流域距今4600年~3000年的古代遗存中都发现了大量的陶鬲,比如甘肃和政县的齐家文化、山东章丘县的龙山文化,还有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河北易县的七里庄三期文化,以及陕西的泾、渭许多地方都出土了陶鬲。

鬲作为礼器这一特性在商朝和西周时期更加得以张扬,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出土的大量的青铜器中,都不难发现鬲的身影,而且有许多青铜鬲上还刻有精美的纹饰,有的还刻有铭文。可以说鬲文化是商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商代鬲从生活用具晋升为礼器,它与鼎等器物一样成为“国之重器”。鬲的形状也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出现四足、方形、附耳等种种形态。

在春秋战国时期,因生产发展、生活需要,在鬲的基础上又出现了瓶和甄两种器物。到汉代由于铁器时代的到来,釜出现了,于是鬲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鬲向前笑着说:“古人吃饭就离不开鬲。鬲是我国最古老的陶制炊煮器具之一。它长着三条肥胖的腹足,其器型与装饰因年代、地域不同而有异,但共同的、最突出的是那张朝天的饕餮大口,它就是在告诉人们:民以食为天。”

汉字中,有不少字是与鬲有关系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字是古体的粥,也就是“鬻”字,从这个字的字形及字义也能看出来与鬲的紧密联系。“鬻”字两边“弓”,中间上为“米”,下为“鬲”。两边的“弓”是鬲在烹煮谷米时冒出的蒸气,就像米置于鬲中烹煮之状,这也是粥的本意解释,说明古人发明了鬲以后才有了粥这种食物,这也是中国人最喜欢的食物之―一粥的起源。

唐朝著名诗人王维曾有“居士素通达,随宜善抖擞;床上无毡卧,镉中有粥否?”的诗句,诗中的镉字,应当是金属材料制成,说明唐朝时还依然使用着一种叫镉的炊具,而这种炊具里煮的应该是粥。

“有鬲氏曾帮助大禹治水”

在鬲向前的研究中,他不仅深入考古工作队、博物馆寻求线索,而且还注意吸收和引用史学界的专家和学者们的研究成果。

史学界基本形成这样的共识,鬲姓祖上就是由上古时期的有鬲氏流传下来的。史称:“古鬲国,偃姓,皋陶(黄帝之子少吴之后,约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后。”鬲向前这位古鬲国的后人,很自豪地向我们讲述了有鬲氏在上古史上留下的辉煌足迹。有鬲氏为了帮助大禹治水,从中原地区迁往黄河下游,也就是今山东禹城一带。大禹治水完毕后,有鬲氏带领族人就定居在此地,成了夏代的一个部落方国。除了帮助大禹治水,有鬲氏还协助少康复国,据《左传》载,太康时后羿当政,排斥忠良,专用奸邪,寒浞窃国,杀死后羿。夏朝大乱,“自有鬲氏,收二国之烬,以灭浞立少康”,这才有了少康中兴。

到西周初时,有鬲氏还是比较强大的部落,但在周公平定叛乱中,鬲国国都遭到毁灭。从此,鬲国王室贵族被迁移到周王朝都城镐京附近,集中监管。鬲姓氏部落,悄然隐藏于古都西安近郊也就是临潼。清朝道光年间,又有一支迁到山阳县。

鬲向前认为,有鬲氏改姓鬲,可能就是在迁往临潼后发生的。这一时期是战国到秦统治时期,随着姓氏习俗的演变,有鬲氏王室后裔对家族的传承符号有了新的诠释,于是就把有鬲氏确定为鬲姓,如此推算鬲姓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

“鬲文化是人类社会创造的重大精神财富”

《鬲与鬲文化》面世之后,得到了历史学界、考古学界一些知名专家的广泛好评,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石兴邦、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孙家洲、清华大学、西北大学教授张岂之等人都对鬲向前的研究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正如陕西著名作家高建群所评价:“《鬲与鬲文化》这本书,为我们寻找到了一条通往历史,通往远祖,通往中华文明源头的比较便捷,比较可靠,比较准确的寻宗向祖之路。”

鬲向前关于鬲的研究是全方位的,在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考古学、历史学以及哲学等诸方面,都有精辟的见解和论述。

在考古学方面,通过阐明鬲的演变,表现了鬲在从龙山文化一直到夏商周及以后各时代的地位和贡献,也证明了其在中国物质文化史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和地位。

在政治学方面,鬲向前认为鬲国的出现是中国最早国家形成的雏形,是家国同体、忠孝相通的宗法制度产生的标志之一,并指出这是“家天下”政治文化的根源。

在文化学方面,鬲向前认为鬲是我国古代重要文化载体,“鬲”在中国远古时期就已经出现在铭文里面,它对中国汉字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汉字中“鬲”字的形象字根组伴而构成的汉字不在少数,如“隔、隔、、塥、融”等等,说明了鬲在汉字发展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