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的影响范例6篇

少子化的影响

少子化的影响范文1

关键词:少子高龄化;劳动力供给;应对措施;启示

中图分类号:C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458(2016)03-0057-10

DOI:10.14156/ki.rbwtyj.2016.03.007

一、日本少子高龄化

(一)日本少子高龄化现状

少子高龄化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日本是进入少子高龄化社会较早的国家之一,少子高龄化问题已经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按照联合国老龄化标准,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就称为老龄化社会,超过14%则称为老龄社会,超过21%则称为超老龄社会。按照此标准,日本昭和45年(197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平成6年(1994年)进入老龄社会,平成19年(2007年)进入超老龄社会,可见日本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十分严重[1]。对于少子化问题来说,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从日本少子化发展趋势来看,0~14岁人口数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少子化问题日趋严重。表1显示日本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及变化情况,图1反映日本少子高龄化现状及变化趋势,可以看出1950年日本各年龄段人口分配合理,并未出现少子高龄化问题,1970年,0~14岁人口由1950年的2 979万人减少至2 515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由416万人增加至740万人;1990年,0~14岁人口减少至2 249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至1 489万人,少子化程度由1970年的23.9%降至18.2%,老龄化程度由1970年的7.1%增长至12.1%,少年儿童抚养比由34.9%降至26.2%,老年人口抚养比由10.3%增至17.3%,说明少年儿童抚养负担减轻,但老年人抚养负担加重;2010年,0~14岁人口减少到1 680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到2 677万

人,老年人口数量比儿童人口超出近1 000万人,少子化程度为13.2%,老龄化程度为23%,少年儿童抚养比为20.7%,老年人口抚养比为33.0%,老年人抚养负担增长较快;截止2013年,0~14岁人口1 639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为3 190万人,少子化程度为12.9%,老龄化程度为25.1%,少年儿童抚养比20.7%,老年人口抚养比为40.3%。由此可见,日本少子高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日本少子高龄化的变化

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研究所的推测,如表1、图1所示:2020年,日本0~14岁人口数量将减少到1 457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增加至

3 612万人,少子化程度为11.7%,老龄化程度为29.1%,少年儿童抚养比为19.8%,老年人口抚养比为49.2%,老年人口抚养负担进一步加重;2040年,0~14岁人口数量为1 073万人,65岁人口数量为3 868万人,少子化程度降至10%,老龄化程度增至36.1%,届时日本人口中有1/3以上都是老年人,少年儿童抚养比为18.5%,老年人口抚养比为66.8%,1.5个劳动力需要抚养一个老年人;2060年,0~14岁人口数量为791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3 364万人,少子化程度为8.3%,老龄化程度为39.9%,少年儿童抚养比为17.6%,老年人口抚养比为76.1%,日本少子高龄化程度已经达到鼎峰。此后,少子高龄化问题会逐渐得到缓解。

二、少子高龄化对日本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一)劳动力供给数量减少,年龄结构老化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劳动力数量和供给取决于这个国家总人口中处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多少,劳动力年龄结构和数量对劳动力的供给变化具有制约作用。日本是进入老龄化较早的国家,老龄化速度的加剧对劳动力供给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2]。根据表1可以看出,日本劳动适龄人口1950-2000年一直呈增加趋势,由5 017万人增加到8 622万人,年均增长率约为1.4%;从2000年开始,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开始出现大幅下降,到2010年降至8 103万人。截止2013年,日本劳动适龄人口数量为7 907万人,13年间减少715万人,降幅为8.3%;预计2020年劳动适龄人口减少至7 341万人,2040年则跌至5 787万人,2060年降至4 418万人。由此可见,日本劳动适龄人口数量逐年减少,并且减少的速度不断加快。日本劳动力人口的现状及变化情况见图2,1990年日本劳动力人口6 384万人,占劳动适龄人口的74.3%,65岁以上劳动力人数360万人,占劳动力人口的5.6%;2000年劳动力人口数增加至6 766万人,占劳动适龄人口的78.5%,65岁及以上劳动人口493万人,占劳动力人口的7.3%;2006年、2012年日本的劳动力人口数量开始下降,2006年为6 557万人,2012年则降至6 628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劳动力的比重达到8.8%。根据总务省统计局推算,日本劳动力人口继续呈下降趋势,2017年、2030年劳动力人口数量将降至6 556万人、6 180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劳动力的比重分别升至10.4%和11.1%。由此可见,受日本少子高龄化趋势的影响,日本劳动适龄人口及劳动力人口呈下降趋势,劳动力供给数量不断减少,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及老年劳动力数量呈上升趋势,劳动力人口数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导致日本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就业

社会保障体系是日本社会的安全网,有力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其作用不可替代。日本政府为解决少子高龄化给社会带来的危机,日本政府不断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对年金制度、医疗制度、介护保险制度等进行改革,以提高社会保险费收缴水平,降低社会保险支出,“开源节流”,多措并举,达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的目的。日本公共年金制度改革,主要有公共年金财政政策、建立大学生公共年金缴纳制度、实行公共年金减额发放制度、推迟领取老龄厚生养老金者实行奖励制度等[9],此外,政府不断强调加强和改善年金管理和运营、加强对年金机构的改革、组建年金基金经营会、提高年金基金运营人员专业化水平、设立监督机制和公开经营状况等措施,以加强国民对年金基金运营的信心。在推进医疗保险改革方面,主要采取提高国民加入健康保险的个人负担比例、改革老年人健康保险制度、将“老人医疗制度”年限推迟到 75 岁开始、选择“特别养老院”的老年人个人承担房费和水电费及针对7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高龄者医疗制度”等。在介护保险制度方面,主要针对体弱病残老人生活所需方面的护理和照料, 2000年正式实施护理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居家护理和设施护理。居家护理是以老人的家为中

心向老人提供护理; 设施护理是老人住在特定的设施内接受护理服务[10]。日本通过一系列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措施,对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保障老年人福利等起到了一定作用,尤其是对于抚养负担不断加重的年轻人来说,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保,是他们选择就业的主要动力,日本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有利于增加年轻人就业的信心,促进就业率的提高。

(三)发展老龄产业,支持老年人就业

人口少子高龄化引起日本年轻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为补充劳动力供给,日本政府不断采取措施,发展老龄产业,支持老年人就业[11]。日本老龄产业主要包括老年产品制造业、老年生活和护理服务、老年房地产、老年金融保险及老年休闲服务等五大领域。日本老龄产业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产生,80年代、90年代逐渐完善,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大公司和企业转变经营战略模式,利用资金和技术优势,进军老龄产业相关领域,产业规模逐渐扩张,并以每年4%~5%的利率增长。目前,日本老龄产业已经开始步入了结构合理、分布平衡、竞争有序的相对成熟阶段,不仅能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基本物质消费需求,也能满足老年休闲、健康、文化、娱乐等精神方面的消费需求。日本政府为应对今后更加迅猛的“银色浪潮”,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进入老龄产业市场,促进老年产业发展,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日本老龄产业已经实现良性循环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渐明显。在促进老年人就业方面,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支持措施,为鼓励60以上的老年人延长就业年限,或者重新选择新的职业,采取逐渐延长退休年龄政策,并且通过法律的形式保障老年人的权益,对企业设立高龄雇佣奖励政策,向雇佣 60~65岁老年人的企业雇主提供25%的高龄职工工资补助,对于临时雇佣老年人的企业也给予一定的补助[12]。此外,政府还划拨专款,成立“银色人才中心”,目的是为老年人提供就业帮助、寻找就业机会、延长老年人雇佣年限,增加劳动力供给,缓解老龄化对社会的冲击。实践证明,日本老龄产业不断发展,老年人就业增加,对少子高龄化的经济影响产生了一定的缓解作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四)放宽移民政策,吸引外国年轻劳动力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明治维新之前一直处于闭关锁国状态,自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逐渐开放国门,加强与外界的经济往来,但由于岛国根性,日本在吸收外国劳动力和人才方面,与欧美国家相比政策还不够开放。随着20世纪90年代少子高龄化速度的加快,日本政府认识到单靠提高生育率难以弥补国内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逐渐放宽了移民政策,吸引更多的外国劳动力,缓解国内劳动力不足的压力[13]。根据日本相关研究机构推算,日本今后50年间,每年需要外国劳动者60万人,才能补足劳动力供给,维持国民经济发展。日本将移民对象的首选放在来自各个国家的留学生身上,主要通过奖励措施留住高学历留学生,对拥有一技之长的留学生,放宽其就业劳动许可,使其尽可能长期或者永久居住日本[14]。2013年日本《产经新闻》报道,日本政府将不断放宽移民政策,增加移民数量,补充国内劳动力不足。根据政府确定的方针,日本将大幅放宽接收外国劳动者进入日本国内的限制条件。除将放宽技能劳动者的入境条件以外,日本政府还计划将现行制度下未被允许的不具备特定专业、技术领域能力的单纯劳动力在限定条件下也允许其入境。2014年日本《读卖新闻》相关报道指出,日本政府已经就建设、护理等领域引入外国劳动者的政策进行论证。第一阶段为扩充建筑行业的外国劳动力数量。由于东京成功申办2020年奥运会,国家建筑设施需求会逐渐增加,未来建筑行业将面临劳动力严重不足问题,所以日本政府决定将延长外国人技能实习制度规定的在留期限,由原先的3年更改为6年。少子高龄化给日本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放宽移民的政策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增加了外国劳动者数量。

四、启 示

(一)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

中国是在经济不发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老年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再加上经济实力水平相对较弱,应对老龄化带来的问题难度较大。因此,中国要解决人口老龄化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主要依靠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国家的经济实力,用强大经济实力做后盾,解决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各种问题。为实现经济发展,政府应该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解决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应发挥作为劳动力资源大国优势,在积极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增加更多就业岗位的同时不断提高资本、技术投入水平,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保持经济发展后劲。此外,劳动力素质提高有利于促进就业,平衡教育资源的分布,重视发展中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提升劳动力素质,增加其就业的机会。劳动者素质提高,尤其是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利于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从而增加更多就业岗位,更有利于增加高知识、高技能的老年人就业机会、改变其生活观念,缓解人口老龄化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促进经济良性发展。

[11]小林真一郎.bI造と少子高h化――2015年にP力は本当に不足するのか[J]. 季刊政策・U友芯浚2009(1):95-111.

[12]森田子.少子化が企I行婴擞毪à胗绊[J].日本P研究jI, 2006(553):4-18.

[13]木江理子.日本の外国人P者受け入れ政策[M].|京:原房,2006.

[14]井口泰.国H的な人の移婴颏幛挨毳ジア槁[J].ファイナンシャル レビュ`, 2013(5):88-114.

[15]藤江泰郎.人口p少下でのP市觥―女性、高h者のP力率引上げにより2040 年にかけてのP力不足を\り切れ[R].|京:世界平和研究所IIPS Policy Paper ,2014:1-68.

少子化的影响范文2

关键词:青少年;足球;参与;社会因素

近年来我国足球运动水平每况愈下,令人痛心,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我国从事足球运动人数所占人口总数比例太小,尤其是青少年的足球人口,远远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据有关方面统计,在1990年至1995年间,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数量达到了历史最高的65万人;1995年至2000年,下滑为61万人;2000年至2005年,降至仅仅18万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在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仅仅只有5万多人。[1] 导致青少年足球参与率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因素不能不说是一重要因素。

1.家庭因素对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而家长又是家庭中支柱及最主要的成员。家长对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的影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一般而言,目前中国社会中,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与收入成正比,其文化程度越高,职业就相对稳定,收入也就相应增多。有关调查显示,干部、白领职业身份的家长在对待孩子参与足球运动的支持程度上明显要小工人、私营业者职业教身份的家长。这是因为具有较高学历和体面职业的家长,其家庭生活水平较高,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事对抗性强、易受伤、竞争激烈的足球运动,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利用时间来学习,考取好的大学,将来能有个体面的职业或从事一些危险性小、对抗性不强的,能对将来生活、学习有一定帮助的活动,如书法、绘画等。对于工人、私营业者的家长来说,因其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生存技能少,收入不多或不稳定,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来管理自己的孩子,对于孩子的兴趣也就相对开放些。甚至有一部分家长希望孩子能从事职业足球运动来改变家庭生活水平和个人命运。但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却无法接受系统、正规的训练,往往只能望球兴叹。

此外,家长的足球意识对青少年参与体育亦有重大影响。按照社会学的原理,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要素。家庭这一特殊的群体在青少年社会化方面的功能是任何其它社会组织所不能替代的[2]。通常情况下,家长对足球运动是否喜爱,可直接影响到其是否支持孩子参与足球运动。

2.社会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的影响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体育意识、社会价值取向、教育制度、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亚环境等。

儒家是中国传统意识形态的主流,在中国社会有很高的地位。在儒家思想中,对学习文化知识是推崇至极的,同时也认为从事体力劳动是下等人从事的工作。由于儒家思想在中国主流思想上已占据几千年的历史,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以其为准则来评判事情的好坏,所以“重文轻体”的思想在现阶段中国社会中还是占领大部分人的头脑中。作为青少年的家长或亲属,他们是生活在这种现实的社会中,不可能不受这个思想的影响,必然会通过各种方式来督促孩子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将来有个体面的职业。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事专业体育运动。

有关调查研表明,当前影响中国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最主要因素是学业的压力[3]。这与中国人的价值取向与教育制度有密切的关系。时下,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官本位”,“崇官”、“求官”、“惧官”的文化价值取向仍有广泛的存在;同时,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封建思想,仍起着一定的作用[4]。高考成了衡量学校好坏的依据,书本知识就成了选拔人才的主要尺度,许多学生不得不埋头于书本,做着永无止境的功课,很少有时间、有条件去进行体育活动。目前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是学生参加全市、全区统考,或参加全国升学考试的成绩,这是应试教育下的必然结果,迫于升学压力,各科教师不约而同地都采取大量布置学生课外作业的方法,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日常学习与寒暑假无不是如此。这使得可用于从事足球运动的闲暇极为有限。

此外,当前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中,假球、黑哨、、罢赛、打人等”不正之风蔓延,致使足球运动对青少年的兴趣逐年下降,进而远离足球。

3.大众传媒因素对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的影响

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生活在社会中的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传播媒体的影响,青少年也不例外,自然地会对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产生影响。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它对人的社会化影响早己引起人们的注意。传播学研究者指出,在青少年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大众媒介为他们提供了现实世界的图景和各种人生理想的模型。有关调查表明,有九成以上的学生认为是媒介让他们了解到足球方面的信息,尤其是通过电视观看足球现场比赛,对培养足球方面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可见,媒介对传播足球信息和足球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众传播媒介为青少年提供了直接模仿某些社会行为方式的机会。由于传播媒介具有具体化、人格化的特点,青少年从这些富于形象性、感染性、权威性和可信性的“榜样”中吸取丰富的内容,从而加速其社会化过程。正因为如此,在青少年的心灵中,会形成他们自己崇拜的偶像,可能是中国足球明星或者是外国足球明星等,从而有意无意地去学习、模仿他们的行为方式。作为家长来说,大多数人对大众传媒对孩子在体育方面的影响力是认可的,应多引导孩子们,让他们知道哪些可以学,哪些不可学,有针对性地通过球星榜样作用,来培养孩子对足球运动的兴趣。总之,现代大众传媒使青少年所受的教育、影响,已经不能仅仅限于学校和家庭,社会影响的空间、渠道、内容也变得复杂化、多样化。青少年中所出现的某些热点、某些趋向,究其深层原因,都和大众传媒有关。因此,现实要求我们把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注意大众传媒的作用。

4.伙伴群体因素对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的影响

伙伴群体在青少年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群体使青少年的归属感得到满足,又以群体规范约束其行为。同伴既是行为的强化物,又是青少年评定自己行为的参照物。大量研究表明态,青少年受伙伴群体的影响而参与足球运动占较了相当大的比例。儿童心理学家指出,青少年对在同辈群体中被认同特别看重。在小学这个年龄阶段,他们乐于在同辈群体中寻找朋友和合作伙伴,朋友之间的兴趣爱好往往互相影响,相互交叉,有同样爱好的孩子,不用其他条件,就能成为好朋友。作为家长来说,应尊重孩子的选择。所以,为了使孩子身心健康,家长应支持年龄和性格相似的伙伴群体共同参与足球运动,以达到使青少年锻炼身体的目的。所以,伙伴群体在青少年时期对他们参与足球运动的影响较为重要。

综上所述,家庭、社会大环境、大众传媒、伙伴群等因素均对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有较大的关系,它们直接影响到我国足球后备力量的培养和发展。中国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提高足球运动的普及率必须综合考虑以上各因素,系统推进,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少子化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父性教育;青少年;心理发展;社会化

湖南卫视2013年全新推出的大型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可谓是家喻户晓,除了耳目一新的娱乐性之外,这个节目也让人们深切关注到一个重要的家庭人物――爸爸。

以往的青少年及青少年发展研究领域的研究者一直将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以及母子关系作为研究的主题,使得父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长期受到忽视。然而,近几年来,家庭教育的历史到了掀开新的篇章的时候,父性教育,不仅是孩子成长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

一、“父性教育”的概念

教育专家陈建翔博士首先提出“父性教育”这一概念。父性代表了父亲这一角色的全部人格与特征,所谓父性教育,就是给孩子提供充满父亲角色特征的教育,即由父亲来实施、体现父亲人格的家庭教育。

从古至今,父亲这一角色在家庭中代表着力量、安全。我们的家庭也通常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然而,这种传统的家庭模式注定了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往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而缺失了父性这一半。目前,我们的社会有着“阴盛阳衰”的现象,而且许多男孩子也有女性化的倾向,这些都与家庭中父性教育的缺失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为什么父性教育的缺失会不利于孩子的身心灵健康发展呢?

家庭是一个整体,父母各自代表着自己的性别及个性特征,同时,这不同的性别与个性特征也注定了父母会对孩子产生绝对不一样的影响。母亲是温柔亲切,注重感性,而父亲是阳刚果断,注重理性。两者对孩子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关注父性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父性教育对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根据以往的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社会化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其中,父亲对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与母亲的影响是一致的,甚至有时会超过母亲的影响。

(一)父性教育对青少年性别社会化的影响

父亲往往在孩子眼中是伟岸的榜样,父亲经常参与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对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性别角色的获得尤为重要。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会影响青少年性别同一性的形成。父亲在生活中向男孩提供一中男人的基本行为模式,同时父亲身上的许多行为品质和习惯都会在儿子身上体现出来。父性教育在家庭中体现出来的是对待男孩的行为与对待女孩的行为差别较大,特别是在家庭外部活动中,父性教育往往更加注重训练和培养男孩的坚强意志和社会交往能力。父亲在教育中提供给孩子一种男人的基本模式,从父亲身上,男孩子开始懂得男人婴孩怎样待人接物和处理问题。

(二)父性教育对青少年社交能力发展的影响

研究表明父性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提高,从而发展更好的社交关系。父亲与孩子接触的越多,孩子的交往能力就越强,就越容易适应社会生活。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婴儿如果与父亲有较多的接触,那么当他被陌生人围观是就会有很好的适应性。而且,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父性教育多的青少年有更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和适应功能,在学校表现较好,有比较少的行为。父性教育中,父亲与孩子的互动能使得孩子更好的掌握丰富的社交经验,因此,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父性教育充分的孩子就不会因为没有行为模板而惊慌失措。

三、父性教育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

当今社会,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而积极的父性教育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的改善有着积极的影响。大量研究证明,家庭教育中缺失父性教育的青少年比有正常父性教育的青少年表现出更多的行为问题。

父性教育强调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参与作用,当然,不同的父亲有不一样的父性教育。父亲的过分关心会使得孩子缺乏对公正的理解,因此可能表现出张扬跋扈、不能忍受挫折等问题行为。然而积极的父性教育可以使得孩子表现出勇敢、强悍、意志力坚强而且富有生命的激情。尤其是男孩子,父性教育非常重要,男孩子通常在与父亲做互动的过程中,得到现实生活中重要的男性品质。而对于女孩子来说,在父性教育的影响下会更加果断、乐观、积极向上、更加坚韧,反之,则会表现出敏感、焦虑、孤独和自卑等消极的情绪特征。

父亲是青少年积极情感的源泉,父性教育中与孩子建立起积极情感,让孩子对父亲与家庭产生正确的依恋,鼓励孩子勇于独立,帮助孩子发展强大的自律能力,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的解决都是很有帮助的。

四、父性教育对青少年幸福感的影响

近几年,父爱的缺失与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生活幸福感的关系被广泛关注。研究者对父性教育和青少年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的探索一直都在持续,而国内的父性教育的缺失对青少年发展问题逐渐凸现。

有调查研究表明,父性教育的缺失让青少年在生活满意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父性教育未缺失的青少年。往常研究父母―子女关系是从父母角度来探索的,现在用一个新的探索角度,通过让女性用回忆性报告的方式探索单身年轻女性的自尊和生活幸福感与少年青少年时期父亲参与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父亲参与三个层面中的互动性、易接近性与儿女的自尊和生活幸福感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关系,且成年女儿的生活幸福感与其对父亲参与或抚养行为的回忆性感知有着强烈的关联。

总之,父性教育对青少年心理的各个方面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当引起研究者、家长和教师的高度关注。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父性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并非具有绝对的固定模式。父性教育的影响是互动的,作用的结果也是复杂的。由于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素质、气质特点,而且他们接受的学校与社会环境都不一样,因此形成的价值观、思维模式也不同,所以父性教育就需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才能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黄艳苹,2006.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江西师范大学

少子化的影响范文4

主题词:1.锌 2.铜 3.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4.致病机制

胎儿发育的基本过程取决于胎儿本身的生长能力、母体供给营养的情况和有无妨碍发育的不良因素。因此凡可能降低胎儿生长能力或限制胎儿生长的因素,均可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孕妇营养是影响胎儿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微量元素锌、铜更为重要。

锌、铜在机体中主要以金属酶和金属蛋白的形式存在,因此组织、细胞中的含量将直接调节着这些酶的活性,控制着各种代谢过程。

胎儿发育可概括为分化、形态形成和生长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出生体重是评价胎儿生长发育的主要指标之一。Wells等(1987年)研究表明母体白细胞锌浓度与胎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IUGR胎儿的母体白细胞锌浓度低下;Arnaud等(1994年)报道新生儿血清铜含量与头围、身长呈正相关;Vaquero等用不同食物喂养小鼠研究也证明营养不良的母体胎儿易出现足月低体重儿,特别是食物中锌、铜含量明显降低时[1];Wada也提出妊娠中锌、铜等微量元素的缺乏有不良妊娠结局;Tamura总结了锌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后提出补锌与出生体重及头围呈正相关[2],因而孕妇锌、铜缺乏与IUGR的发生率有明显关系。

1.锌、铜对细胞学基础方面的影响

锌在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如胎儿DNA聚合酶及胸腺嘧啶核苷酸激酶等重要的含锌酶活性下降,将导致NDA、RNA合成减少,蛋白质合成障碍,影响细胞繁殖周期,阻碍细胞从G2期进入S期;在DNA合成的后期,锌也可以通过影响染色质的凝缩来调节细胞的有丝分裂,或者影响有丝分裂梭状体装配为微管的过程,使得细胞数量减少,胎儿不能正常发育。

锌指蛋白质(Zinc Finger Protein)直接参与了基因表达的调控,1983年Hanas等人在研究爪蟾卵母细胞时,发现RNA聚合酶转录5 sRNA基因时需要一个转录因子TFⅢA,TFⅢA不但能识别位于5sRNA基因内控区的35个碱基片段,而且能与其结合形成一个7s的RNA-蛋白复合物,该复合物分子内均含有锌离子,锌离子在TFⅢA与目标DNA结合时是必需的,是基因调节蛋白的“端倪”。

铜通过胺氧化酶影响结缔组织、骨骼胶元蛋白、血管弹性蛋白合成;通过铜蓝蛋白使铁在转移中的利用受影响,铜缺乏时可造成贫血;并通过含铜金属酶细胞色素氧化酶使氧化磷酸化发生变化而影响ATP生成,同时在铁卟啉中对铁与氧分子之间的电子传递起作用而影响细胞呼吸链;如发生铜缺乏致神经递质儿茶酚胺的生物合成第三步受阻,可造成胎儿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出现低体重儿。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是生物体内有氧代谢的产物,是造成氧的毒性和辐射损伤作用的主要原因。生理情况下,机体只产生少量的自由基,而且存在于抗氧化酶(Antioxidase)和抗氧化剂两种保护系统中,当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减少,则自由基不断进行反应,造成脂质过氧化物的堆积,有害的氧化作用增强,从而引起相应的胎盘损害[3,4]。

锌主要结合在膜蛋白和磷脂带负电荷的基团上,从而影响膜的流动性和稳定性。缺锌时,膜的转运力下降,进而引起物质转运至细胞内减少。

2.锌、铜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Kathleen用富锌食物和缺锌食物喂养小鼠28天的对照研究,证明锌缺乏小鼠味觉减弱,对食物选择发生变化,进食碳水化合物明显减少[5]。而含锌酶红细胞碳酸酐酶Ⅳ在味觉机制中起作用,人体会因为其缺乏而使味觉减低[6],直接影响胎儿营养。所以味觉的减弱使孕妇摄入食物的数量减少。

在实验中也表明[5],锌缺乏鼠即使同对照组一样消耗同样的能量,丙酮酸激酶表达也明显减弱,提示锌缺乏可能使胰岛素在合成和发挥作用上减弱;肝的糖酵解作用也因锌缺乏而减弱,使小鼠从利用碳水化合物而获得能量方面发生障碍。

当妊娠糖代谢增加时铜蓝蛋白和血浆铜也随之增加,因而当铜缺乏时糖代谢也受影响。

在脂类代谢上,有文献报道缺锌可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而Koo与Williams则发现缺锌可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尽管机制及结果仍有争论。但总的来说,缺锌时由于食物转化率降低,葡萄糖利用度下降可导致脂肪分解代谢增加,使体重下降明显。

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缺锌时可降低氨基酸融合到蛋白质中的速率;促使蛋白质及核酸的降解加快,所有这些异常都发生在需要加速细胞分裂的组织或器官中,可减少细胞大小的增长和细胞数目。

3.锌、铜对内分泌方面的影响

近来发现内分泌调节因子也参与胎儿发育,许多细胞因子也参与了调节,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因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减少导致的锌缺乏将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CF-1),生长激素受体和结合蛋白(IGFBPS)的浓度[7,8]。营养摄入是IGF-1浓度的主要调节因素,所以IGF-1是被用于做营养状态的标记物[9]。近期实验得出蛋白和锌缺乏也可在IGFBPS的稳定性和血清IGF-1的清除中起作用[10],是靠影响其活性而调节生长发育的[7]。

胎盘产生的前列腺素是胎儿循环中前列腺素的来源,而胎儿体液内的前列腺素变化对胎儿发育起影响作用。实验将孕妇18周流产的胎盘组织与F2α(Prostaglandin,PG)一起培养,可使胎盘组织中的血流发生减少,从而改变了胎盘多肽激素的产生。研究发现,孕妇缺锌时可使胎盘内前列腺等血管活性物质增加,使PGF2α升高,胎盘血管收缩,引起胎盘灌注量减少,更加影响锌的转运,造成输送到绒毛间隙氧和营养物质的减少,阻碍胎儿生长。

胰岛素是以晶态或亚晶态(Paracryst alline)锌-胰岛素的形成存在于胰脏的分泌腺中的,与锌蛋白结合,或围绕锌离子形成络合物而更好地发挥作用。因而当锌缺乏时则胰岛素合成、贮藏、分泌和激素活性降低,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率大大降低。但近期一项研究对此持异议,提出锌缺乏时血清胰岛素未减低,其机制不明[5]。

人体类糖皮质激素受体含有与一系列调节蛋白或结合蛋白中象锌指蛋白相似的结构域,因而锌也控制着激素与受体的结合过程。

4.锌、铜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4.1对特异性免疫细胞的影响

T、B淋巴细胞受有丝分裂原或抗原刺激而被活化,是机体免疫系统发挥免疫应答作用的先导阶段。Neves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无症状个体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提出锌对有丝分裂有影响[11]。动物实验表明,成年鼠喂食低锌食物2周,在外周血及脾组织中T、B细胞数均减少,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浓度最终减少约75%。经多年动物、人体实验得出结论,缺锌时,胸腺、脾脏发生明显萎缩,骨髓中有核细胞减少1/3,所有B淋巴细胞和其前体减少75%[12]。在恒河猴胎仔期锌缺乏可致丙种球蛋白减少,而缺锌鼠既使在婴儿期喂养正常锌含量的食物,也可观察到因胎儿期锌缺乏导致的直至成人期的免疫抑制。铜缺乏时,循环中粒细胞数减少,但其机制未明[13],表现为T细胞数量减少和T、B淋巴细胞对淋巴细胞有丝分裂原的反应降低。

因而,锌、铜的减少首先引起免疫细胞的减少,阻碍了免疫细胞的功能。正常情况下,自身T细胞在抗原提呈细胞(Ia+)的Ia分子刺激下发生的增殖反应为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可阻断抗体对胎儿父亲抗原的抑制,这一反馈抑制回路失调,则出现了IUGR妇 女的单核细胞与对第三者的男性单核细胞的MLR相比较,对其丈夫的MLR显著减少(P<0.01)的结果,使抗体对胎儿父亲抗原反应增强而引起胎儿发育受限。缺铜时T细胞对各种刺激原的反应性均低,缺铜小鼠的脾细胞在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无论是作为反应者还是刺激者,混合淋巴细胞反应都降低。而另一方面,T、B细胞的减少使母体淋巴细胞对胎盘抗原无反应或抑制时,就不能发动免疫维持机制而减少分泌多种细胞激肽,结果是胎盘变小,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

4.2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已有结果表明,锌缺乏影响着细胞因子,白介素(IL-1、IL-2、IL-3、IL-4、IL-6),干扰素(IFN-T、IFN-a),肿瘤坏死因子(TNF-a),这些因子影响着T、B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的发育和活性[12]。IL-2为调节淋巴细胞激活、分化的细胞因子,IL-4对胎盘有保护作用,防止NK细胞对滋养层的损伤,还调节颗粒上皮细胞分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而M-CSF能刺激造血母细胞繁殖、分化并形成细胞集落,是人类胎盘发育过程的调节因子[14]。Sautos neto等报道缺锌影响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和分泌IL-1和TNF-a, TNF-a也能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而多种细胞因子均参与胎盘的生长发育与侵袭性的调控[15],缺锌将影响到胎盘的正常发育和功能。

铜缺乏时IL-1、IL-2产生的动力学发生变化,IL-5不能产生。

4.3对细胞凋亡机制的影响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细胞为了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自主有序的细胞死亡,是多细胞生物更新正常细胞和清除异常细胞的重要手段,参与机制生殖、胚胎发育、免疫等生理过程。

Smith等对比了43例正常妊娠胎盘和23例IUGR胎盘中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发现,正常胎盘中有核细胞凋亡比例平均为0.14%,而IUGR胎盘为0.24%,P<0.05。可以估计胎盘细胞凋亡速度变快可能导致IUGR[16]。

锌通过锌依赖酶、锌指蛋白等直接或间接影响细胞信号传导及基因表达。当锌缺乏时,为了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一些特异基因自主表达,诱导凋亡造成胎盘过度损害。

4.4影响免疫功能的机理

可能与膜细胞和功能改变,蛋白质合成和膜受体数目减少,干扰辅助细胞的抗原提呈和酶活性改变有关。

5.其它方面

近期发现如改变母体锌代谢,在锌减少的情况下与低体重儿的母体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升高有关,甲胎蛋白有免疫抑制作用,可推测为母体AFP升高与缺锌有关[17,18],进一步导致IUGR,至于何为因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锌、铜对胎儿的发育有重要影响,关于铜的影响机制目前研究还不充分,但何种检测指标能更好地反映母儿的锌、铜状况仍有争议,需进一步研究。总之适当补充围产期锌、铜,将会改善母、儿健康状态,为优生优育打好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Vaquero MP,Navarro MP.Reprod Nutrden,1996:36(3):333~344

[2]Tamura T,Nutr Res,1996;16(1):139~181

[3]Myatt L,Eis AL, et al.J Histochem cytochem.1997;Oct,45(10):1433~1438

[4]Squali Houssai FZ, et al.Biomed pharmacother,1997;51(8):349~351

[5]Kathleen J,Kennedg,et al.J Nutr,1998:43~49

[6]Henkin RI.Fased J,1996;10:676A

[7]Mc Nall AD,Etherton TD,et al.J Nutr,1995;125:874~879

[8]Clegg Ms,et al.Metabolism,1995;44:1495~1501

[9]Ketelslegers JM,et al.Metabolism,1995;44(suppl):50~57

[10]Amanda Devine,et al.Am J Clin Nutr,1998;68:200~206

[11]Ineves JR AL,et al.Clin Exp Immunoi,1998;111:264~268

[12]Shan Kar AH,Prasad AS,Am J Clin Nutr,1998;68(suppl):447~463

[13]Perival SS.Nutr Rev,1995 Mar;53(3):59~66

[14]Murakawa H,et al.J Repord Immunol,1998;37(2):163~170

[15]Mc Cracken,et al.J Endocrinol,1996;49(2):249~258

[16]Smith Sc,Baker PN,Symonds EM,Am J obster Gynecol,1997;177:1395

[17]Kowalczyk TD,et al.Obster Gynecol,1998;Mar,97(3):396~400

少子化的影响范文5

传统社会里,未成年人的学习和教育主要依靠家庭和学校,而如今,这一社会化过程则交由媒体来完成。孩子们多数是在电视机前度过童年的。大众传媒对孩子们的不良影响使社会各界忧心忡忡,舆论普遍认为电视媒体造成孩子的早熟、消费主义、暴力、价值观混乱等不良影响,传媒在少儿的身心不健康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电视传媒有种种负面影响,但是只要合理利用,正确引导,就可以成为未成年人社会学习、发展认知和人格的有效工具,其积极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电视改变了我们对于现实的认识,从而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电视媒体最核心的社会影响是从根本上消除了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阻隔。电视中的内容,远远超出少年儿童平时接触的生活经验,超出他们所接触的时间、空间。因此,电视能使孩子开阔视野、增长见闻。

从电视本身的特点来说,除了文化要求低、直观易懂之外,电视还比其他媒体更能让观众产生参与感,因此更接近面对面的传播;同时它能提供具体的图像,使观众不易遗忘。所以,电视比任何媒体更能影响儿童。有专家认为儿童的心智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为感官期,二为分析期,三为反省期。有些家长因为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就用电视给孩子做伴,以减少孩子的干扰。电视的多元信息带来价值判断标准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混淆了“正确”与“错误”之间的界限,正在失去道德感、羞耻感。

就未成年受众的接受特点来分析,儿童从1岁以前就会对电视发生兴趣,到3岁时大致已经能看懂儿童节目。到了青少年时期,孩子的认识、判断开始具有独立性,同时又以实际经验为主,表现出片面、武断,情绪变化大,易冲动;自我意识随着第二性征的发育成熟、社会地位的变化、活动交往范围的扩大,他们在探求实现自我的过程中又常常会发生矛盾。青少年时期是人的身心急剧变化的时期。儿童很少预存立场,“自我防御功能”弱,容易相信媒体信息,常常对电视里的事深信不移。

大众传媒会对未成年人产生长久的影响。传播效果呈现的状态有两类:一是显性效果,一是潜在效果。显性效果是从受众情绪、态度、行为中可以明显感觉到、观察到的效果。前些年有儿童的家长状告某广告使孩子受惊吓,若情况属实,那就是电视的显性传播效果。我们不仅要看到电视传播的显性效果,更要考虑到其长期的、隐性的效果。电视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人格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电视暴力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可忽视。暴力、商业化、性已经成为电视媒体对少儿危害最深的内容。暴力就是指身体力量的公开行使导致违背他人意愿的行动。暴力镜头包括电视上常见的斗殴、谋害、武力,以及使用各类武器强加于他人的行动。据了解,美国的孩子在18岁前,从媒体上目睹的暴力行为有20万桩。所以,他们也回报社会各种自杀、杀人、弑亲。中国也发生了五花八门的青少年暴力现象,孪生女孩毒杀对她们关爱备至的双亲,两少年蓝极速网吧纵火……

关于暴力对未成年人影响的研究,结论不一。电视上的暴力镜头具有示范作用,少儿若经常观看,极易去模仿。有些看过暴力电视节目的儿童行为上未受影响,是因为电视节目中的暴力常会遭到报复或惩罚,因而在表现攻击行为时有较高的焦虑,会抑制其攻击性的冲动。有的学者认为电视节目暴力有助于宣泄少儿暴力行为,减低暴力倾向,也有极少数研究认为没有影响。但普遍的结论认为电视暴力确实有负面影响,观看暴力镜头的电视节目,与实际生活情境中表现攻击有很大的关联,只是电视暴力的影响也要视儿童本身的情况而定。少儿看多了暴力电视镜头,常常会误以为暴力情况反映社会现实,以为暴力是解决冲突或达到一般手段不易获得的目的的直接方式,当成问题的唯一解决方式。暴力镜头对少儿有暗示作用,少儿长期耳濡目染后,比较容易在类似的生活情境中表现攻击行为。

家长和社会人士特别担心电视的负面影响。其实,适当利用电视会有较好的社会学意义。电视可以提供一些基本的知识和观念,即具有社会教育的功能。因为电视有转瞬即逝的特点,受众接受电视也属于“非专心型”,所以在传播知识方面电视的功效不大,电视侧重于灌输观念,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美德,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团结友爱等观念。

在学习社会或群体习惯的过程中,电视等大众媒介参与了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塑造。电视等传媒为孩子提供了一幅现实生活的图画,帮助孩子构筑起一个“现实”和“完整”的世界。电视等媒体还为孩子提供社会规范或规则,孩子从中观察、感受和学习到共同信仰、传统生活方式、语言和生活规则等等,从而明确社会规范、角色和等级的利害关系,理解自己的地位和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在大众媒介的影响下,青少年逐渐建立起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和信仰。

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与少年儿童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过去,人们主要关注的是电视对少年儿童成长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从“保护少年儿童免予受电视危害”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如今,社会更多地开始从“小公民”的权利角度,来审视电视的功能和影响。

单纯的保护主义观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重要的是必须确立“儿童的权利”意识。少年儿童作为社会的“小公民”,同样拥有从电视媒体上学习有益的知识和文化、享受健康的娱乐的权利。只有普及了这种意识,并通过国家行政手段和社会手段建立保障这种权利得以实现的制度,才能变害为利,使电视成为少年儿童的良师益友。

媒体素养教育把运用媒体的权利交给少年儿童,帮助他们理性地辨别信息的意义,辨别媒体真实与社会真实,形成对媒体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提高对负面信息的辨别能力,并学习如何使用传媒、如何利用传媒发展自我。值得高兴的是,传媒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但手法上还需要进一步专业化,同时媒体素养教育也亟待进行。

少子化的影响范文6

一、行为偏差生形成的原因

行为偏差生一方面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同时还可能给社会带来一定危害。行为偏差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其也有形成的原因。

第一,家庭原因。父母是影响孩子的首要因素。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既是生他养他的人,同时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的言行会对孩子造成直接影响。若父母的综合素质较低,就很难胜任培养孩子、指导孩子的重任。据调查,很多行为偏差生其父母就存在、嗜酒等不良行为,这些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有些父母性格较差,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缺乏耐心,有些父母文化水平较低、见识较少,不但难以在学习上给予孩子指导,而且在孩子的成长问题上也难给予帮助。部分行为偏差生的父母由于忙于工作而很少管教或关心孩子,通常只是给他们钱,而缺乏与孩子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有些行为偏差生的父母外出打工,将孩子托给家中老人看管,由于老人过于溺爱孩子而使得孩子缺乏管教,导致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第二,学校原因。很多学校只注重升学率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很多教师只注重教学,而很少去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烦恼等,更别说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工作了。有些教师甚至一遇到学生犯错就训人,导致学生缺乏关心,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时甚至还会使学生产生敌对情绪,反而促使了偏差行为的产生。

第三,社会原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也不断发生变化,思想意识也不断改变。其中不乏很多消极因素,使学生产生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导致学生偏离健康的成长道路。此外,不良的影视作品也会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影响。

二、转化行为偏差生的措施

行为偏差生不但会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困难,而且也会对学生自身造成直接影响,如果不能对其加以辅导帮助,纠正其行为偏差,那么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也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必须采取一定措施转化行为偏差生。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每个班都有成绩好和成绩差的学生,当然也有调皮捣蛋的学生。学生的不同个性及不同差异的形成都有着主观及客观原因,但是很多教师只将差异归结于学生的主观原因,从而使得学生间的差异不断扩大。但是据研究表明,只有极少数人存在大脑缺陷。因此,要想减少学生间的差异,教师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通过教育的手段来提高学生思想品德。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行为偏差生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极度缺乏自信心,自然也就难以形成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很多教师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却很少注意这一点,也很少鼓励差生,有些甚至会讽刺行为偏差生,严重损害了学生自尊心,导致学生自信心受挫。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善于发现行为偏差生的兴趣、特长,对于学生的正确之处要给予肯定,并鼓励行为偏差生参与学习。

第三,把握好转化时机。进行心灵的沟通及交流是转化行为偏差生的最佳方法,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学生行为,分析学生心理,把握最佳的转化时机。学生在犯错之后,心理难免失去平衡,有些甚至会产生忧虑、恐惧感,其最希望得到的是谅解。此时教师若能以宽容、亲切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正确分析当事人的错与对,行为偏差生必然会接受教师的指导,从而改正其错误的行为。

第四,言传身教。以教师自身行为影响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而职校学生又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其通常会将自己尊敬或仰慕的人作为自己学习的楷模而不自觉地模拟其行为及言语,因此,在转化行为偏差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给行为偏差生树立榜样,以自身行为影响学生,使其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处并及时改正。在日常生活及工作当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自身的行为及言谈举止,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