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文化论文范例6篇

敬畏文化论文

敬畏文化论文范文1

敬畏之心是对世间事物心怀尊重的态度,以最起码的道德底线规范自己,引导自己的行为,使自我心灵宁静,满足,同时也使世界逐渐失去丑陋的一面,常怀敬畏之心,就要始终地敬畏自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敬畏之心高中议论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敬畏之心高中议论文1

心态决定一切。谨慎、敬重之心让人沉稳,踏实,因而洞若观火,宁静致远。因此,这份敬畏,应当在每个人的心中立起旗帜,因为,它将引领你克服艰难险阻,穿过迷雾,去迎接黎明的曙光。

常怀敬畏之心,能够纠正、克服自身的骄傲与躁动。一代帝王唐太宗,傲视天下,豪迈不羁,本是多么的争强好胜。正是在长孙皇后的劝说下,唐太宗怀着这份敬畏之心,去看待谏官魏征,俯身聆听百姓的心声。这份敬畏,让太宗卸下了高高在上的权威,耐心听魏征讲述君舟民水的关系;这份敬畏,成就了这位善纳逆耳之言、爱惜百姓的明君;这份敬畏,让唐皇朝步步为赢,终以“贞观之治”的繁荣展现在世人眼前,成为历史上熠熠的闪光点。

常怀敬畏之心,能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世界,能够向别人看齐,从而充盈内心。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因而,我们须常怀敬畏之心,向我们的榜样看齐。风靡一时的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中,拉拉从一个小小的人力部小职员,迈向人生高峰。当她第一次踏进公司的大门,当她看到严苛的老板与冷淡的员工,她带着如履薄冰的谨慎对待自己的工作,怀一份敬畏之心,向其他人学习,终以充实的状态,崭新的面貌,迎来人生的飞跃。

常怀敬畏之心,需对内心的邪恶保持警惕,步履从容,因而宁静致远。“毒奶粉”事件风波,让我们的奶粉企业形象轰然倒塌,在许多人的心中蒙上了阴影。“三鹿”的前景,令人担忧。而这一切的根源,便是商家们对生命毫无敬畏之心,对膨胀的私欲无法节制,乃至无法回头。三鹿集团想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岂是易事?

常怀敬畏之心,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虚怀若谷的态度,我们才能更好地剖析自己,戒骄戒躁,向别人看齐,因而充盈自我,找到心灵之根,在行为上有所节制,才能步履从容,化蛹成蝶,从而宁静致远。

常怀敬畏之心,这是人生的一种艺术,教你如何走向成功。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这种素质,从而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敬畏之心高中议论文2

人,是地球上的智慧生物,地球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有生命的星球,这样说来,人类什么都不用敬畏了。这样说其实是不对的。牛顿说过,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对我怎样评价。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在海上玩耍,时而发现了一个光滑的石子儿,时而发现一个美丽的贝壳而为之高兴的孩子。尽管如此,那真理的海洋还神秘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人类并不全能,目前为止还有很多未解之谜,让人们困惑。所以,我们应该常怀一颗敬畏之心。

我们要敬畏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敬畏大自然。自然创造了生命,创造了人。人是自然界的一员。我们要感谢地球给我们生命,食物,水和空气。现在,各种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更是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是,总有些人去杀害稀有动植物,或是不治理工厂废水,就直接排到河里去。培根说过: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若是人类不保护自然环境,就会发生地震、洪灾、旱灾、海啸、森林大火等大灾难。所以,人类应该敬畏自然。

然后,我们要敬畏宗教。如果你信教,请忠诚。如果你不信教,那么也要尊重他的信仰。因为宗教引发的战争频频出现,人们信教就是为了在精神上找到依靠,如果人们因此开战,破坏力是非常可怕的。

面对未知事物,我们不懂,就千万不能乱说,乱说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最近,热议的20是世界末日的话题。中考时期,我常听到同学抱怨生命短暂,马上就20了,活不成了,不学了。原来成绩比我稍好些的同学,因为绝望于“20”这件事,提前招生上了职高。其实,时间不到,是真是假都是猜测,我们不能乱说话,只要做到珍惜现在的生活就好。我们要敬畏自然,不能随便开玩笑。

当然,常怀一颗敬畏之心并不是说所有事物都要敬畏的。那些邪教,坏人的言论,思想我们既不能听信,也不要害怕。要及时报警,以保护自身安全,社会治安。

敬畏之心高中议论文3

敬畏之心应该是指一个人对他人、法纪和职业,以及自然和社会规律怀有的一种敬重与畏惧心理。敬畏之心具有自省与自律作用,有利于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对于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促进作用。

孟子者,也要用“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以表明自己对天的敬畏之情。

中国古代有一种天能“赏善”而“罚恶”的观念和信仰,这一信仰在孔子以前非常重要,在孔子以后也长期流行于民间,如同敬鬼神的传统一样。但这不是对某一具体的神,如山川土地之神的信仰,而是对最高神即天神的信仰。民间所信仰的天神似乎是人格化的,人的一举一动天神是能够“看”得到的,就是说,天神是有意志的,天神的意志就是使人作好事而不作坏事,作善行而不作恶行。人如果作了好事,天会行赏;人如果作了坏事,天会惩罚。

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永远不能穷尽,永远不能达到“终结”真理的一天。在人与自然界之间,除了认识关系之外,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关系。因此,对于自然界可能出现的各种现象,不能仅从认识时去考虑,,即不能只是如何认识而制服之,还要从更深的层次上去思考,去对待,要从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命和谐的价值意义上去考虑。这样,人类不仅能够完成德性,“参赞化育”,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能够从某些异常现象中进行反省,保持警惕,始终不忘对天的敬畏,而不致作出愚蠢的事,否则,很可能受到“惩罚”。

没什么比“敬畏之心”更珍贵的了!

敬畏之心高中议论文4

敬畏,是人性当中最杰出的胸怀。心怀敬畏,才会在人世间不卑不亢,自在淡然,让灵魂慢慢舒展,使美丽缓缓绽放。

虽谈敬畏,我们却常常对于某些事物只存畏,何来敬意。诚怀敬意,重视一切事物的价值与意义,本来就是一项难能可贵的事情,更何况在这个人生浮沉皆变数的时代。于是我们在大多数时候,毫无敬意理所应当地享用着事物的一切,这怎么不叫人痛心流泪。甚至于无敬无畏,只有凭人乱说的满纸诺言。敬不是空谈,不是气概;畏不是软弱,不是害怕。敬畏是敬仰,是膜拜,心怀敬畏是勇者的特质。李白劝慰友人,高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敬畏自然的神奇;苏子叹沧海一粟,是敬畏生命的浩渺。博观约取,由此观之,敬畏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只有心怀敬畏的人,才会得到身边人的认可以及某种机缘的垂青。

敬畏自然,是世间生灵共存,人类社会长久发展的必需;敬畏经典,是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记忆的文化传承,对人类文明的固守;敬畏才能,是在社会竞争中赢得人才与事业的资本。年轻意气风发的汉武帝对天下才士的以礼相待,正是一种敬畏的体现。敬畏,使得天下贤才感受到武帝渴望才士的胸怀,使得王朝之外的广大国家反敬畏于这个王朝的气量,能让天下归心,万朝来服。这是一个君主的敬畏,是一个民族内部永不磨灭的光芒。

相反,当失去敬畏之心时,也意味着生存亦不久矣。始皇一统天下不久,便大兴土木,肆意挥霍,到了二世是更加残暴奢侈,却还想着千秋万载,世代延续,,不顾苍生疾苦,以至于水覆行舟,这是没有敬畏之心的悲剧。孔子仁爱,老子无为,墨子尚贤,万钢畏法度,他们都不曾否定敬畏的重要性。历史以泣血的事实为我们镌刻下敬畏的必要。古时如此,今朝亦矣。现代社会的竞争愈发残酷,时代的特征积累着其的血腥,将和善淹没在殷红之中。所以和善才更弥足珍贵。而和善的本质是敬畏。

敬畏是一朵绽放在心间的花,摇曳着一茎恬然淡泊;敬畏,是一首云淡风轻的小诗,点染着一段厚重平实。敬畏,更是一种智慧,它能够让一个开放多元的对于一个渺小的灵魂产生令人惊叹的敬意,甚至于改变一种行业或者整个世界的走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敬畏之心高中议论文5

我们敬畏生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但生命又非常脆弱。拥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乌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我们也才会体验到“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顿悟与喜悦。其实,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悲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是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我们敬畏规则。康德说过:“我最敬畏的是两样东西: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生命是脆弱的,更是可贵的,而敬畏规则,遵法行事,才是生命安全的根本保障。法律也好,道德也好,都是规定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规则无处不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和思想。“红灯停、绿灯行”是世界通行的交通规则,明码实价、信誉至上是企业经营的商业规则,救死扶伤、仁心仁术是医院遵循的职业规则,公正执法、不徇私情是司法机关秉承的法律规则,有序的文明社会,必须有各种规则来保证。敬畏所有光明正大的规则,就是尊重公平、效率与我们自己。

我们敬畏自然。大自然是抚育人类的母亲,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敬畏自然,意味着人类要把对日月星辰的外在敬畏,转化为对自然的内在敬畏,正视人类自身不过是自然的一种普通生命存在,把自然世界丰富而具体的多种物质存在,当作人类相同的生命体系对待、建立人与万物血脉相通的生命感受。只有学会了敬畏自然,我们才能博得自己生存的空间。即使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也要确保大自然的天蓝。水清,花艳,草绿。也只有人与自然的相融、和谐,我们才可能生活得更舒适,生存得更美好。

敬畏文化论文范文2

敬畏自然

大自然是世上万物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载体,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敬畏感。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感日渐减退,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的勇气,在人定胜天的口号中削山填海、围湖造田。人类变得为所欲为,以巨大的力量摧毁自然,无节制地从大自然中掠取各种资源满足自身的贪欲,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无所不吃,造成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自我调节功能消退,森林减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温升高、海水上涨、冰山融化、沙漠化蔓延、物种灭绝,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接踵而来。这就是人类对自然缺乏敬畏之心带来的苦果。不敬畏自然,大自然就反过来惩罚人类,使得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彷徨无措。

敬畏生命

生命是神圣的,生命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敬畏生命,珍爱生命,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世界因生命存在而美丽,因生命而生气勃勃。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论语·尧曰》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小人”“不知命”,对人的生命没有敬畏感,于是就肆无忌惮地视生命如草芥。在我们的社会中,交通事故撞伤人后反复碾压、见死不救、漠视生命的“小悦悦事件”等,就是缺乏敬畏生命的后果。

敬畏父母

人之发肤,来自父母,元代郭居敬辑录的《二十四孝》里记载的都是古人感激父母养育之恩,以各种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事迹。敬畏父母,就是感恩父母的倾力付出,是对自己、对亲人的尊重。父母之爱,直白、宽厚、无私。人类万千年生命传承至今,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就是:养育之恩,无以为报。“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敬畏父母,人们就会更好地孝顺父母,就能够达到推己及人,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老爱幼的美德,整个社会就会和谐祥和。

敬畏法度

所谓“畏法度”,是指敬畏法律而遵纪守法,熟知法律而循规蹈矩,避免法律惩罚而不越雷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法律国家要乱套。法律是整个人类社会共同制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一个社会良性运转的砥柱。不敬畏法律,就会造成整个社会的失衡。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普遍的对法律的敬畏,后果将是非常危险的。但是,现代社会中目无法律的人仍然比比皆是。有些人因为无知而没有法律概念,肆无忌惮地违法犯法;另一些人懂得法律,深究精髓,但却调戏法律,知法犯法。法律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就将形同虚设,人人自保,每一个公民都将丧失社会责任感,更甚,一切都会分崩离析。

敬畏百姓

敬畏百姓,就是要敬重百姓,既要把百姓当作衣食父母,更要对百姓有忠诚感恩之心。“天地之间,莫贵于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尤其对当权者来说,权力、地位是老百姓赋予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些佳言名句体现了封建士大夫敬畏百姓的朴素情怀。共产党人和老百姓是“鱼水”关系,将共产党人和老百姓比作“种子”和“土地”,“种子”离开“土地”就无法生根、发芽,因此更要有敬畏百姓之心,必须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敬畏百姓,就会时时事事想到百姓的疾苦,多为老百姓做些实事,少一些花架子。

敬畏科学

科学是对自然、社会内部运行规律的揭示和探索,是对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的解释。科学的进步,为社会的发展插上了一双飞翔的翅膀。敬畏科学,就是尊重科学,办事、思考问题按照科学规律办事,这样就会避免拍脑袋决策,减少失误,杜绝所谓的长官意志,就会少一些“拉链工程”、“首长工程”、“面子工程”、“豆腐渣工程”;敬畏科学,才能摆脱愚昧,对客观世界产生正确的认识,才能有效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有益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敬畏科学,就会端正学风,避免在科学研究中出现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实验结果等不端行为;敬畏科学,就会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就会提升整个国家的科学文化水平,从而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敬畏历史

历史是一面镜子,敬畏历史,就是要以史为鉴,吸取前人的宝贵经验与教训,所作所为经得起后人的评判,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减少自己的失误;敬畏历史,就会在做人做事时,具有鲜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立场,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时时事事以“上对得起先人,下对得起子孙”来要求自己,鞭策自己;敬畏历史,就会增添人生的阅历,抒发出一个民族的厚重感。在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每一个人就像戏台上的“角儿”一样走马灯似的轮换着,转瞬之间就会像过眼烟云随风而逝,什么都不会留下,唯有历史长存,它高悬在星空,唯有敬畏,才不怕自己“百年之后”无颜与先祖相见。

敬畏舆论

人言可畏,敬畏舆论就是要懂得,只要你当了官有了权,就得在众目睽睽的监督下学习、工作和生活,做人做事在阳光下,时时有千万双眼睛在盯着你,这样就会更小心用权,更认真做事;敬畏舆论,就会倾听群众呼声,集中群众智慧,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从而使自己少走弯路;敬畏舆论,才不敢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不敢胡作非为无法无天,不敢罔顾廉耻低级下流肮脏龌龊。舆论犹如一把利剑,敬畏它,让人变得更加真实、善良,更加纯洁、高尚。

敬畏贤哲

贤哲者,是指那些道德高尚、学问精深的智慧之士,他们为国分忧,为民除忧,推动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是社会的精英,民族的脊梁。敬畏贤哲,不但要敬畏今天的、中国的钱学森、李四光、袁隆平,也要敬畏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古今中外的先贤,要敬畏孔子、老子、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要敬畏达尔文、哥白尼、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敬畏贤哲,更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道德风尚,激励千千万万的年轻人向贤哲学习,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前进。

敬畏信仰

信仰不是迷信,每一个民族的人们都有一种宗教作为信仰,作为图腾,作为心中的偶像,尊敬她,敬畏她,崇拜她,把她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信仰是出于人类本性的一种精神需求、精神创造,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复杂的内在机制。信仰具有形而上学性、超越性和神圣性。神圣性是信仰最本质的要素和最合理的内核。没有神圣和世俗的区别,没有敬畏之心,就没有任何现实的信仰。共产党人信仰共产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这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正是这种信仰,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为之奋斗,甚至抛头颅、洒热血,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信仰,才有了雷锋、郭明义这样普普通通高尚的人的存在。敬畏,是我们这个社会存在的底线。正是因为有了敬畏,世界才变得如此精彩。

敬畏文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 敬畏;理性;诚信;生态文明;基石

人类社会发展,不能没有道德,道德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正是由于人类有道德规范的约束,人类社会才能合理和更长远的发展,才能逐步地构建起文明的旗帜,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地前进和发展。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荣,既追求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

一、生态文明需要敬畏、理性、诚信三种基本德性的支撑

和谐的主体是人类,人类应具备相应的德性,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与使命,来维持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秩序。人类的生存是需要处理好这几个关系:一是确定和自然社会的关系,二是与不确定社会中的关系处理;三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世界要和谐,人类需要处理好这三类关系,需要具备三种基本的德性,基于人性是理性和德性的统一出发,人类应具备敬畏、理性、诚信三种基本德性。

1、敬畏

敬畏是人与不确定性世界交往时应具备的基本德性。对于“敬畏”,东西方的观点和认识都不相同,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认为有两样东西最值得人类敬畏,那就是“头上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在现代社会,人的敬畏感是体现人性中超越自我、升华自我的情感,是一种出于信仰神圣与崇高而发自内心的虔敬、庄严、自觉的禁忌意识,是主导人性中至真至善的唯美表现,是一种他律性自律。敬畏是一种不确定因素,它包含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首先,敬畏是存在不确定因素中,其意义较为深远。首先,是能够很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念。体现以人为本就要做到敬畏生命。其次是更有利于社会秩序的良好建设。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能没有对行为制度的约束。法国当代哲学家保罗·里克尔在《恶的象征》中指出:“经由害怕而不是经由爱,人类才进入伦理世界”。在道德社会发展中是有利于敬畏的建设,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良好发展,最终的目的是有利于建设和谐的社会。再次,就是人要是保持着敬畏的心理就会克服掉畏惧,也会将人性中的盲目和自大的行为克服掉,从而使得人类在信仰中和理性的发展中得到一种心灵慰藉。再次就是克服掉人类在不确定因素面前所产生的盲目、恐惧和迷信等行为,体现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发扬人自身的价值和思想观念。所以,敬畏观念就是一种人与社会与确定因素之间的一种平衡观念,也是理性和感性之间的一种平衡关系。

目前,要求干部树立敬畏意识,也是党和国家对干部素质的一项基本要求。

2、理性

对待确定性自然,保持理性是人类应具备的基本德性。理性一词来源于拉丁文(Ratio),通常指的是人所具有的一种本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性标志。是人类所特有的并在实践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认识与把握客观世界的一般本质与必然联系并根据这种认识与把握指导实践、规范自身的能力。

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事实,就是体现理性和尊重事实发展的客观实现。就是体现“真”与“求真”的精神。对待确定性自然,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实现人与自然双赢的基本前提。社会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在自然面前,如果我们不理性对待,人类受到的报复也是残酷的。当前,我们提倡可持续发展,提倡低碳经济,实质就是对这种报复的一种反思。所以,虽然在确定性世界面前,人类已经掌握了其中的奥妙和规律,但人类应当尊重这种规律,而不能无限制扩张欲望,人类应当将自己的欲望限制在规律允许的范围内;否则,就只能说明人类要么是无知的,或要么是鲁莽的。

3、诚信

诚信就是在这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在交往的过程中应必备的最基本的道德观念。这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具有非常深厚的意义。

首先,从国家方针政策上看,诚信乃是立国之根本。《左传》以信为“国之宝”。孔子也说一个国家可以去食、去兵,但不能去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吕氏春秋》有:“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会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忧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不贞。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惟信乎!”一个社会的发展是离不开秩序的约束和对行为方式的规范,这样也就对社会上的群体产生一种约束力,使得社会发展能够在制度的引导下保持正常的发展状态,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其次,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诚信是进行商业活动的基本原则,也是为谋求生活的一种有效手段和工具,深刻地体现着效益型,在我国古代,讲“诚信”历来是对“良贾”的一项基本要求。从具体的发展情况来看,诚信经营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诚信是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很多的经济领域中都有具体体现。其次,就是诚信具有简单复杂事物的的功能,诚信交易在经济往来中消除了经济风险以及信任风险,减少了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发生。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稳定的选择空间。再次,诚信本身也体现为一种资本。经济学家赫希认为,诚信是很多经济交易所必须的公共品德;社会学家科曼也说,诚信是社会资本形式,可减少监督与惩罚的成本。第四,诚信为经济资源跨越时间和空间障碍进行最优配置提供了可能。诚信本身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功能,这种功能在经济上的体现就是使经济资源可一定程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从而实现经济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层次上立体交叉式的综合配置最优化。

最后,从文化角度看,诚信核心也体现了一种人格境界的追求。诚信不仅是立国之本,也是立人之本。在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建构中,信是最基本的,是产生其他德性的基础。没有诚信,智的作用就是反方向的或是对社会有害的;没有诚信,礼就是虚伪的,就仅仅具有华丽的外观价值而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没有诚信,人与人之间交往所体现的义也就是空的,就不会落到实处;同样,没有诚信,仁也就是虚假的,就不会有真正的仁。所以,诚信是人与社会或人与人之间交往是应具有的基本道德,离开诚信,人与人之间的其他德性就成了奢侈品,就只能具有观赏意义。

总之,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缺乏理性,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是紧张的;缺乏敬畏,人类与不确定世界的关系就是不和谐的;缺乏诚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不团结的。所以,在理性、敬畏、诚信三种德性中,缺少任何一种德性,人类的总体品行就是不完美的,就是残缺的,最终导致人类的发展就是跛脚和不平衡的。所以,理性、敬畏、诚信是人类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德性,三种德性共同构成了人类德性的基本框架。人类社会的发展,应当积极推进这三种基本德性的建设和完善。这样,人类社会的发展,才能最终奠定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人类才能在不自由中,寻找到一种最大尺度的自由;才能在不和谐中,寻找到一种最大程度的和谐;才能在发展中,寻找到一种最长久的发展。

二、目前三种基本德性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浅析

1、缺乏敬畏意识

(1)具体表现:一是唯GDP主义、官本位、拜金主义等反理性、反人道的现象大量涌现。二是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三是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青少年以躲避崇高、耻言理想、放弃责任、远离神圣自居,社会道德领域的不正之风和不良倾向蔓延。

(2)缺乏敬畏意识的根源。首先,在中国的人文传统中,人们更多追求的是一种世俗的境界,敬畏意识淡薄。一方面,在中国的人文传统中,虽然有天的概念,也有敬天的意识,但从总体看,这种敬天的意识是十分淡薄的,人们更多追求的是一种世俗的境界。并且在世俗层面,人们将更多的追求放在了肉体层面的满足,“食”与“性”成了人生的两大支点,而且“食”与“性”本身具有了一种神圣意义。另一方面,人们对超越界的追求不仅淡薄,而且不系统,没有形成一种系统的敬天意识,呈现出很大的随机性和功利性。人们往往是临时抱佛脚,有奶便是娘。敬天取向往往是与个人需求紧密联系,而不是为敬天而敬天。其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征服自然“的雄心壮志借助科技的帮助,不仅异化了环境,也异化了人,异化了人的欲望,在人类自以为对自然的了解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想要控制自然的欲望也越来越狂妄的同时,人类原初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之心在淡化和丢弃。最后,以改革开放为重要标志的历史新时期,伴随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的转型,原有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有所降低,西方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价值观来势凶猛,而适应改革开放现实要求的新道德体系尚未建立。这样势必导致社会一定程度上出现敬畏匮乏、理想失落、信念动摇、信仰迷失的现象。

2、缺乏理性精神

(1)具体表现主要有:一是重迷信,轻科学;二是重实际,轻理论;三是重当前,轻长远;四是重幻想,轻理想。

(2)缺乏理性的深层根源在于中国社会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落后的小农经济生产力水平是制约理性水平提高的经济基础。

3、缺乏诚信意识

(1)从观念的层面看,中国社会是非常强调诚信的。对诚信的要求构成了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精神之一。

(2)从现实层面看,中国社会又是非常缺乏诚信的。具体表现在:一是缺少平等思想。目前,总体来看我们的社会还没有普遍确立起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现代文明人相适应的平等思想。一些人、特别是那些出身名门、生活优越、位高权重、钱多财厚者,在与人交往中、尤其是对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常常表现出高人一等、盛气凌人的架势。这种不平等既表现在工农差别、穷富差别上,也反映在行业区别、职业区别上。二是缺少合作意识。夜郎自大、狭隘保守、自我封闭的意识积淀甚深;惟我独尊、天马行空、独善其身的人到处都有;妒贤嫉能、互相拆台、暗箭伤人的现象屡见不鲜。三是缺少互助精神。现实社会中,自私自利、待人冷漠、临难而退、见死不救的事情时常发生。四是缺少诚信态度。没有诚信,人们无法交往;缺少诚信,即使已经建立的人际关系也会瓦解。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相当多的人缺乏诚信态度,无论商品经营者,还是经济管理者,在营销活动中,在招商过程中,常常出现坑蒙拐骗和欺诈行为。

(3)当前缺乏诚信的原因,除了信息不对称、经济人、有限理性等一般原因外,还与中国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有密切关系。首先,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是产生缺乏社会诚信现象的经济根源。其次,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传统官僚集权体制是滋生社会诚信缺乏的政治土壤。再次,以小农经济为根基的中国传统文化所表现出的价值取向是导致社会诚信缺乏的文化温床。另外,面子文化所导致的诚信也是一种面子诚信,是一种表里不一的诚信,是一种只注重让人看的外在诚信,这种面子诚信与诚信的本质要求是相违背的。还有,血缘文化缩小了诚信的范围,不利于诚信在全社会范围的扩展。

敬畏意识、理性精神和诚信精神三者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了各自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由于缺乏敬畏意识,理性精神和诚信精神的健康成长就失去了一种有效约束;由于缺乏理性精神,敬畏意识和诚信精神就失去了科学精神支撑;由于缺乏诚信精神,敬畏意识和理性精神的发育就失去了真实前提。

三、重塑敬畏、理性、诚信三种基本德性,夯实生态文明大厦的道德基石

当前,夯实构建生态文明大厦的道德基石,必须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道德体系建设的进程中着力重塑敬畏、理性、诚信三种基本德性。

1、重塑敬畏自然的意识

重塑敬畏是当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重塑敬畏自然的意识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1)明确敬畏自然的时代内涵。敬畏自然是人类生存延续所必须的文化传统。人类的敬畏思想实际上经历了一个“自为敬畏——征服(或无畏)——自觉敬畏”的辩证发展过程。在自为敬畏阶段,人类与大自然是处于一个自在的和谐状态之中,人类尚未摆脱自然状态,主要受着自然力量的支配;在征服或无畏阶段,人类与大自然处于一个盲目的状态之中,人类摆脱了自然力量的控制,表面上人类成为自己的主人;在理性自觉的敬畏阶段,人类与大自然处于一个自在自为的和谐状态之中,人类自身力量足够强大,但同时又充分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人类与大自然达到了真正的和谐统一。

敬畏是为了更好地生存。生态文明的文明之处在于要敬畏自然。这里的敬畏自然包含三个方面的意识。一是以感恩之心对待自然。 “感恩”是一种认同,是尊重的基础。人类与自然以伙伴关系和谐相处,以朋友之心对待自然,融于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然界会越来越美好,人类的前景会越来越光明。二是敬畏生命。法国人阿尔贝特·史怀泽,被爱因斯坦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创立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他认为,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上的大事。“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有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三是敬畏规律。规律亦称法则。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深藏于现象背后并决定或支配现象的方面。自然界按自然的规律行事,敬畏自然规律,才不会去破坏生态环境,才不会去为了追求GDP上马污染项目。

只有对自然持一种感恩之心,对生命、对客观规律真正持一种敬畏之心,才可能真正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2)确立生态道德规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塑造人们敬畏自然之心,根本的出路在于采取实际措施切实维护并不断增强生态道德规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①应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价值导向。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文明的核心思想。在中国传统思想、马克思主义以及西方现当代思想的价值理念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种由内至外的价值诉求。作为价值观,它给公众提供一种新的价值理念,一种尊重自然,不是漠视自然,对自然为所欲为,也不是止步不前,在自然面前俯首称臣,而是一种有斗争,有统一的和谐共生的关系,既切合生态文明要求,也有利民众接受,对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②应推动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塑造人们敬畏自然的意识,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在社会舆论场上形成一种稳定、持续、强劲的旨在弘扬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真善美的良好导向。尤其是主流媒体,要与时俱进,贴近时代脉搏,改进宣讲的话语系统,加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先进人物事迹的宣传力度。

③强化规范抑恶扬善的生态法律制度建设。历史经验表明,道德作为维系社会人心的重要力量,要想由虚变实,由软变硬,不是凭说教就能实现的,还需相关社会体制以及激励制约机制作为保障。当前,要从根本上营造一个有利于民众践行生态道德规范的社会环境,须在以下方面努力:一是强化规范国家公务员和各级领导干部行为方面的生态法制建设。以完备的法律制度约束从政者行为,使其具有良好生态道德形象,无疑是生态道德建设最迫切需要的示范。二是强化规范市场行为方面的生态法律法规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执法从严、违法必究,必将迫使一部分缺乏生态道德操守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从其所付出的损失中,吸取教训,认同和遵守合乎生态道德的行为规范,从而有力推动和激励生态道德建设。三是强化公民基本行为准则方面的生态法规建设。通过将基本行为准则法规化,违法者受到相应惩处,利益受到损失,就能逐步促使人们从社会规则的严酷他律中认同道德自律。

2、重建生态理性

生态理性是生态文明的理性范式,走生态文明之路,必须实现经济理性思维范式的转变,超越经济理性,重建生态理性,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创新。

(1)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佩西说:“我们大家都需要改正关于我们自己、我们的世界、我们在世界中的位置以及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的观念。”即改变传统机械的世界观,转向新的生态哲学世界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让人类生产与消费的合理性服从生态的合理性。实现经济和自然、经济和社会、人和自然的和谐、均衡与稳定的发展,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树立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地租理论时曾说:“整个社会,一个民族,以及一切同时存在的社会加在一起,都不是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受益者,并且他们应当作为好家长把经过改良的土地传给后代。”马克思在这儿明确地表达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发展观,是以生态哲学为其哲学基础的。同时,可持续发展也为生态哲学提供了实践基础。因为人类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要走出人统治自然的传统哲学,走向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生态哲学,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用和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与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行动,才能真正维护生态平衡与自然环境,促进人类文明的持续进步与发展。树立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遵循两点:首先,人们要有主客体相融的思维。即把自然不只看作对象性的工具,而把它当作具有和主体同等重要地位的对象来对待,把人自身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因子,并且把人的意识看作是自然生态自身发展的一个最高表现,它处处要求主客体的相融性。其次,人们要遵循多向思维、有机性思维、整体性思维和战略性思维。多向思维是生态意识在反映自然生态存在时,要从自然生态存在中的所有生态因子及其所有生态因子间的关系的不同层次、不同时期与不同影响等方面来进行思维。而整体性、有机性和战略性思维,则是生态意识在反映生态存在的过程中,要把自然生态系统看作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并从战略上来进行思维。

(3)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命为本、人人平等和个体主体”是“生态理性精神的实践价值追求”;为了实现这一价值追求,我们需要“限度生存”,因为“限度生存”是“生态理性哲学的实践方向”。实现“限度生存”,最主要的是靠制度建设,因为只有从制度上进行约束,才能外化为每一个人的实践行为,才能真正实现:以代内生存公正与代际生存公正为基本内容的公正原则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进与繁荣发展。

3、重建社会诚信体系

在我国经济社会取得飞速发展的今天,不应让诚信缺失成为社会之痛,重建中国社会诚信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1)对造假“零容忍”。对造假行为的纵容,是造成当前制假贩假成风的重要原因。制度漏洞、社会道德失守、地方保护主义、行业潜规则、监管不力、违法成本低等,使造假者得不到应有的惩处。维护诚信就要坚决打假不手软,只有对各种造假行为严厉打击,才能遏制造假毒瘤的生长。

(2)建立社会诚信档案。要把造假者行为记入诚信档案,列入黑名单并公之于众,剥夺其从业资格,以此斩断造假者无所顾忌,任意恣肆的造假之路。

(3)在全社会加强诚信教育,大力弘扬诚信精神。诚实守信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也是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保证。诚信要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应努力使良好的道德风尚成为人们自觉的追求。

(4)道德诚信的重建,重点是要建立起广泛覆盖于全社会的诚信制度,以此彻底杜绝假冒伪劣在各个领域的滋生蔓延。当然,人们所希望看到的是通过制度的完善,形成在诚信上玩火者必自焚的社会氛围。无论高官巨贾,个人的社会行为都要受到诚信制度的约束,否则其都要为之付出巨大的代价。

【参考文献】

[1] 宋圭武.中国社会本质是缺乏道德的,教育纵横,2010.4.

[2] 张西立.重塑敬畏: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理论动态, 1806.

[3] [德]康德著,邓晓芒译.实践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2003.12.

敬畏文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 学生 敬畏知识 敬畏师长

面对现在教育中的诸多问题,时常陷于迷惘。学生厌学情绪日益上涨,新的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教师在感叹,现在的教师越来越不好做了,学越来越难教了……症结在哪里?

还是要旧曲新唱:让学生学会敬畏知识。

知识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的积淀,知识使人生得以升华,对此当毫无疑问。“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股”、“书非借不能读也”,向我们昭示的是一种苦读的精神,一种感天地泣鬼神的苦读精神,同时,显现的是古人对知识的敬畏――一种神灵般的敬畏。教育无论怎样改革,学生接受一定的知识,当永远不会改变。只不过是如何传授和如何得到的问题。应试教育,是不顾学生的感受,硬性灌输;素质教育尊崇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学生的终生发展着想,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并开发学生的潜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我们教育历史性的进步,但素质教育不是对中华传统教育的一味扬弃,不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现在的一些提法和做法是否有些偏颇?中学教育应该理直气壮的重视和实施前人知识的传承,没有厚重的知识底蕴,日后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终难有所成。一个没有知识的民族是一个野蛮的民族,一个不敬畏知识的民族是一个趋向自我毁灭的民族。

台湾著名学者龙应台曾讲述过她的一次亲身经历:“在台湾南部乡下,我曾经在一个庙前的荷花池畔坐下。为了不把裙子弄脏,便将报纸垫在下面。一个戴着斗笠的老人家马上递过来自己肩上的毛巾,说,‘小姐,那个纸有字,不要坐啦,我的毛巾给你坐。’”读过这几行文字,我的心为之一震,一位乡下老人,不见得有多少知识,但他所表现的对知识的敬畏,足令一般人自叹弗如,如果我们的孩子如此敬畏他的课本,敬畏他所面对的知识,怎会没有追求知识的原动力,何愁学习不好呢?

“学校是传承知识的殿堂”,虽然这种声音日渐稀少,但即使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也依然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是忽略知识。唯有敬畏知识,学生才会把从心理重视学习,没有厚重的知识,怎能有发明创新,任何发明创新都不是痴人说梦的事情。

过去的私塾里,开蒙之初即拜先师。敬重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敬其师,从其道,古今中外之贤哲不乏其例:、、敬重恩师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无庸赘述。程门立雪,当是古人敬重师长的典型案例,亚里斯多德“吾爱吾师,更爱真理”饱含着敬畏知识敬重师长的双重要义。古今中外的名家,给我们树立了敬重师长的典范,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唯有敬尊师长,才最终成就了自己。一个敬畏知识的学生,怎会不敬重他的师长?

教师应该爱学生,但我们现在只是一个片面的强调,即老师要如何热爱学生,然而,是否要思考一个爱从何来的问题?伟人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爱是相互的,一个不敬重师长的学生,老师怎么去施爱?曾经有一个同学,上课扰乱课堂秩序,老师批评,他不仅不服,还顶撞谩骂,老师说:“你可气死我了。”学生回答:“气死你我不犯法,你敢打我你就犯法”,面对这样的学生,如再说爱,岂不是天大的谎言?

敬畏文化论文范文5

从中秋祭月说起

文/安奋伟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后来,文人墨客开始效仿祭拜,民间也有了祭月、拜月、赏月的风俗,历代相沿,形成了一个传统活动。

其实在古时候,由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水平低,对月亮的圆缺规律无法理解,所以人们对能带来光明的月亮非常敬仰,甚至有点畏惧,害怕得罪了月亮,它就远离天空,把它的清辉和光明带走,让人们沉浸在无边的黑暗之中感受孤独和寂寞,因此就有了一年中月亮最美最亮时候的祭月和拜月活动。

如今,科学技术水平的高度发达,人们在对宇宙万物的探索中,对月亮的认知能力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祭月拜月之风逐渐被赏月玩月的娱乐活动所取代,这是时代的进步。但同时我们是否应从古人的风俗中,重拾其敬畏自然之情,让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回归,以指导人们的日常行为,让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取服自然、破坏自然?

事实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正日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异常”“几十年不遇”“百年一遇”“历史极值”“历史罕见”等字眼不绝于耳。冰雪灾害、高温酷热、山洪泥石流、台风热带风暴等等灾害画面,不断地刺激着人们的视听。人们惊恐地发问:“天气怎么了?”同时,人们也开始检点自身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过程中的不当行为,希望能够亡羊补牢,让走上“极端”的天气气候,重新回到正常的轨道上,减少地球和人类的灾难。

提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位专家这样阐述:“我们之所以要敬畏自然,不是因为自然比我们强大,而是因为尊重自然是一种能够获得理性辩证地对待自然的合理态度。”

可以说,放弃人是万物主宰的傲慢思想,重拾人对自然的责任,从思想上认识到敬畏自然就是敬畏人本身,人类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痛苦。

《庄子・天道》曰:“天德而出宁,日月照而四时行。若昼夜之有经,云行而雨施矣。”说的也是依天体运行的规律办事,日月昼夜之行井然有序,万化自均,万化自宁,风调雨顺,天下就能太平。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八月十五中秋赏月之时即将来临,让我们由衷地产生敬畏自然之情吧,愿月圆事圆生活更安适!

(选自《山西日报》2010年9月17日)

鉴赏:这篇文章由中秋赏月写起,写古人与今人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提出要敬畏自然的观点。敬,不是表面的供奉而是由衷的坦诚;畏,不是内心的懦弱而是灵魂的震撼。面对自然,人有时急躁轻狂,不自量力,待到醒悟,顿生敬畏。想想风化的石头,千年的琥珀,岂能不敬畏?只要一直醒着,自然的伟力定会指引我们心路的方向。当一束鲜花被迫与土地分离,拖着残缺的躯体,入冰冷的琉璃花瓶中,也许它带来一丝芬芳,但那不是自然真正的味道;当一只鸟儿被迫与广阔的蓝天分离,缩起受伤的羽翼,被关进黑暗的鸟笼里,也许它带来片刻美妙的叫声,但那不是自然真正的声音。不敬畏自然的人,也不能真正贴近自然。

敬畏自然的尺度

文/邹文

在澳大利亚南部有一个农场,主人是位农学博士,农场是他父亲的父亲创办的。他继承了祖父的遗训,一直专心经营着这片只有100公顷的土地。遗训的核心是:实行土地轮作制,不得无度耕种。他父亲临终时把他叫到床前说:“土地有它自然的尺度,任何时候都不能超越这个尺度。无休止地索取,就会遭到自然的惩罚。在你祖父去世后,我刚接管农场时,看到由我们培育种植的奇异珍果和天然卷菜,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尤其是天然卷菜,只有我们独家生产,价格成倍上翻,订单像雪片飞来。面对滚滚财源,我就决定把正在轮作休养的30公顷土地用于扩种天然卷菜,产量一下子增加一倍,满足了销售商们的出口要求,可第二年卷菜价格却下降了1/3,到第三年价格又降了1/3,结果,产量上去了,收益却并未如想象的那样成倍增长。由于扩种,增加了机械、水电、肥料、人工成本,每公顷收入反而比以前少了,地力也下降了。特别要命的是,由于天然卷菜集中上市,包装跟不上,只好用袋装统货出口,人们认为是假货,不肯掏腰包。这是你父亲一生中最大的失误和教训。”

父亲的教训,深深刺痛了农场新主人的心,他谨遵祖父遗训,一直坚守土地轮作制,50多年风风雨雨不改初衷。除了已栽植的奇异珍果外,他把剩余的60公顷土地划分为两个轮作区,一年种植,一年休养,限量生产,精美小包装,并打上由他亲自签名的标志,市场上始终保持旺销势头。全家人过着衣食无忧、富足有余的日子。尽管家里有人从事其他职业,但他坚守向父亲的承诺,并选好自己的接班人。在他成为“全球环境义务大使”后,到过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宣传保护环境,珍爱家园,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类要敬畏自然的尺度”。

无独有偶。在我国浙江千岛湖,旅游公司下有个专门从事养殖的水产公司,利用独特的湖水养殖一种叫“胡子鲶”的鱼。他们利用的水体只占千岛湖的1%,每亩产量不超过1000公斤,鱼的个体和生长时间都有严格标准,鱼小了大了、生长时间长了短了都不行。同时,他们还研制烹调用料,精选独特配方,形成独家风味,并且只限在千岛湖范围内上市,专供游客食用,绝不外卖,每天还实行“三限”,即:限鱼捕捞量、限每桌供应量、限每天餐桌量。不管多么热销,千岛湖就是不涨价,被调足了胃口的游客,到千岛湖都想亲口品尝“鱼宴”,为了能吃到“鱼宴”,据说要提前好多天预订。曾有几家外企和有实力的民企前去洽谈合作事宜,扩大生产,准备在全国各地开设连锁店,都被公司婉言谢绝。很多人对“有钱不赚,有肉不吃”的做法不理解,公司总经理面对央视记者说了这样一番话:合作是好事,这种合作是冲着暴利来的,合作就要扩产,扩产就要多销,多销就要连锁,连锁就要出售配方,结果势必导致为利而“鱼”,盲目扩张,水体恶化。为鱼而“渔”,品质要下降,风味无法保障,甚至会出现竭泽而渔,到那时,千岛湖“鱼宴”还有什么魅力,还能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吗?

不能为鱼而“渔”和坚守土地轮作,虽隔千山万水,又是不同产业,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既敬畏自然的尺度,又敬畏市场的尺度。无论高山大地,还是湖泊海洋,能养育多少生命,容纳多少生物,产出多少价值,造化早有安排。敬畏这大自然的尺度,正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石,关键是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要时刻装着这把尺。

(选自《青年文摘》2008年第9期)

鉴赏:本文由两个小故事构成,这两个故事共同说明了自然之道讲究的就是遵从自然规律。大自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任何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都将受到自然的严厉报复。敬畏自然,是看见蚂蚁搬家时,轻轻移步,给小生命谦让;是路边花儿簇拥盛放时,默默凝视,给小生命礼赞;是欣赏自然的景致时,克制私欲;是看见自然的伤痕时,深深反思。

现代人需常存敬畏之心

文/陈中浙

近来国内出现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负面影响很大。很多人已从企业责任等方面进行了反思总结。如果从哲学及文化的深度,挖掘其思想病灶,这些事件暴露出现代人敬畏感的缺失。

敬畏感是指人类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面前所怀有的一种敬重与畏惧心理。这种心理具有警戒与自省的作用,有助于规范与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敬畏感。儒家有“畏天命”“畏圣人”“敬其在己者”等敬天爱人的观念,道家曾通过“道法自然”来强调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敬畏。儒道两家都是基于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谈论敬畏的。只有具备鲜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时时事事都“上对得起先人,下对得起子孙”。

如今,在一部分现代人当中,这种敬畏感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正逐步弱化和缺失。比如说,改革开放30年来,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骄奢淫逸、挥霍浪费的现象也逐渐抬头;为了眼前利益,某些人不计后果大肆破坏环境,任意掠取资源,完全丧失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更有甚者,抱着“天不怕,地不怕,历史也不怕,百姓更不怕”的心态,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把个人对生命的敬畏、对道德的敬畏、对社会舆论的敬畏丧失殆尽。

如此种种短视或自私的行为,不仅违背了科学发展的理念,而且还会危及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子孙后代的延续。所以,大力培养和增进现代人的敬畏感,刻不容缓。

近年来,人们通过不同方式,例如读经、祭祖等活动,来唤醒现代人对历史传统的认同感,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而对各种事物有所敬畏。但是,对于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这些努力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继续加大伦理道德教育的力度,对法律、秩序和规则保持敬畏,对社会责任感保持敬畏,同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总之,现代人只有常存敬畏之心,才能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所规约,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完善,才能保证中华文明的薪火传承、生生不息。

敬畏文化论文范文6

中国道家创始人老子以“道”为天地的本原和万物存在的根据,以“德”为天地万物所具有的本性;儒家将“道”视为人类行为应当遵循的原则,将“德”看作依道而行并有所获得。故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说。从最原始的本体论意义上讲,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主要是由于他具备了天地万物所要求的“德行”,能够依照道德的方式去存在,故而对自身生存的理解和评价才有了“意义”,唯其如此,我们才说道德的在场性是人类全部文化乃至文明的根本奥秘之所在。在人类生存所及的世界中,无论是物质生活的领域,还是精神生活的王国;无论是虚无缥渺的思辨世界,还是平凡实在的日常生活,道德以在场的方式为这些王国和领域提供着永不枯竭的意义源泉。人类一旦回到缺乏道德的低等动物状态,那么其所进行的各种经济活动,以及奠基于其上的各种精神文化活动,都将丧失其存在的必要性,由之而建立起来的各种意义系统势必轰然坍塌,灰飞烟灭。

人类对道德的敬畏必须通过特定的载体而得以体现,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的“敬德”“修德”行为主要通过对“冥冥之天”和承载“天命”的先祖的孝顺和祭祀而表现出来,因为正是由于先祖承受了“天命之德”才保证了后世子孙的繁衍昌盛和生活幸福。在欧洲中世纪,人们对道德的敬畏主要通过对上帝的崇拜而得以展现。然而,自近现代启蒙运动以来,唯物主义无神论占据了人类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天命、上帝开始远离人类,逐步隐遁到了人类“现代性”思想的背后,变成了物质运动规律的代名词,人类对道德的敬畏失去了宗教神学支撑之后,开始将道德视作自我创造的精神产物。在近现代启蒙运动影响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主张,道德是在人类的主观自我意识与客观社会生产活动相互作用基础上长期发展的历史性产物,现代人类敬畏道德的主要表现形式应当由传统社会的敬畏“天命”和“上帝”转化为敬畏人生、敬畏人民、敬畏历史,这就要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者的我党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将科学的人生观、正确的群众观和伦理的历史观视作自己道德敬畏的主要对象。

敬畏人生

康德曾经指出:“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紧接着这句话,康德进一步说明了我们敬畏星空和道德法则的原因,他认为,我们之所以敬畏星空,是因为星空所展示出的浩瀚宇宙让我们懂得了人类作为其中的一粒微尘实在是渺小无比,然而,一旦想到我们内心的道德法则,又使我们立刻产生一种超拔感性动物世界的伟大崇高感。在康德看来,正是由于人类对道德法则的无比敬重,才使人生具有了卓然不凡的价值和意义。他将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做人的标准是什么,这三个重大问题同道德结合起来,无疑给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以重要启迪。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主张,共产党人所代表的无产阶级人生观,是对人类历史上延续下来的各种非无产阶级人生观的一场伟大革命,它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以解放全人类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价值追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理想人格,以革命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为根本特征。这种人生观要求今天我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除历史上各种享乐主义人生观、悲观主义人生观、实用主义人生观和权力意志主义人生观的消极影响,将对人生的敬畏化作为人民服务的强大精神动力,真正实现马克思所言:“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敬畏人民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之所以将共产党人对人生的敬畏转化为对人民的敬畏,进而强调为人民服务的无比重要性,这是其唯物史观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人类历史上对人民群众历史地位的强调比比皆是,如《尚书・五子之歌》中讲:“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则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宋代的程颐在《代吕公著应诏上神宗皇帝》中也明确指出:“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有着丰厚的民本思想资源,但所有这些理论存在一个共同缺陷,即重民的主体是君臣,民仅仅是被重视的对象。与之相反,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发展的直接主体和根本动力,“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中国共产党就是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密切联系群众不仅是我党的三大作风之一,也是我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力量之源。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爱民、为民、富民、敬民的观念,其中,爱民是对共产党人的情感要求,为民是共产党人的终极价值目标,富民是检验共产党人政绩水平的根本尺度,敬民则是爱民、为民、富民的根本前提。总之,只有将对人民的敬畏视作自己政治生命的根本立脚点,才能永远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真正做到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敬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