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报告范例6篇

气候变化报告

气候变化报告范文1

气候变化将构成———独特的国家安全威胁 20年内英国将变成“西伯利亚”; 对世界的威胁将超过恐怖主义; 未来人们将为生存而战,而不是为了宗教、意识形态或民族荣誉。 今后20年全球气候变化将引发一场全球性的灾难,成百上千万人将在战争和自然灾害中死亡。 英国《观察家报》获悉,美国国防部官员在一份秘密报告中,警告欧洲的主要城市将被升高的海平面所淹没,而英国将在2020年变成“西伯利亚”的严冬气候。核冲突、严重干旱、饥饿和大规模的骚乱将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 这份报告预计,由于各国将纷纷致力于发展核武,以保卫锐减的食品、水和能源供应安全,气候突变将可能把世界带到无政府混乱状态的边缘。负责起草报告的专家称,这种对全球稳定的迫在眉睫的威胁将使恐怖主义的威胁黯然失色。 五角大楼的分析多次强调:“分裂与冲突将成为人类生活普遍的特征,战争将成为人类生活的定义。” 这份绝密报告对布什政府来说是个绝妙的讽刺。自上任以来,布什一直否认气候变化的存在。专家们认为,这份绝密报告将使一位把防御看得比其它什么都重要的总统感到严重不安。 这份由五角大楼富有影响力的防御顾问安德鲁·马歇尔为首执笔的报告,包含了美国诸多军事专家过去30年的研究成果和心血。报告的主笔马歇尔是最近旨在对拉姆斯菲尔德领导下的美军进行全面检讨的幕后主持人物。 参与起草报告的国防专家呼吁:气候变化“应当被从科学的争论上升到关心美国的国家安全的高度加以对待”。他们认为,气候变化产生的现实灾难是“显而易见的,其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所产生的影响应尽快引起重视。也许最早于明年初就开始的因海平面升高所引发的大范围洪涝将对几百万人的生活构成重大威胁”。 上周,布什政府的环境政策遭到一批资深科学家的强烈批评。他们指责布什政府鼓励符合其政策的科研,而对其不喜欢的科研进行压制。杰里米·西蒙斯说,对这份报告长达4个月的封锁,进一步表明白宫试图掩盖气候变化的威胁。 但是,资深的气候学家相信,他们的结论将迫使布什政府接受气候变化是一个真实的、而且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他们也相信,这份报告将能够促使美国在全球气候变化公约上签字,以减小气候变化的幅度。 作为敦促美国更为认真地对待气候变化问题努力的一部分,一个由英国杰出科学家组成的代表团最近访问了白宫,表达了他们对全球变暖的担忧。有消息说,美国官员在面对美国的气候变化立场遭到越来越多的抱怨时显得格外谨慎。 一位美国官员甚至宣称,白宫曾撰文抱怨布莱尔的首席科学顾问大卫·金爵士对美国总统的批评,他指责美国总统的立场是站不住脚的。 在白宫发表演说的科学家中,包括约翰.塞尔胡伯格教授,他是前德国政府首席环境顾问,现为英国气候变化研究泰德中心的主任。他认为,来自五角大楼内部的担忧应被看作是说服布什接受气候变化问题的“分水岭”。 英国气象局前执行主任约翰·赫顿爵士是第一个将气候变化的威胁同恐怖主义相提并论的。他指出,如果五角大楼发出这样的信号,那么这确实是一份重要的文件。 世界银行的首席科学家、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前任主席鲍勃·沃森补充说,五角大楼发出的可怕的警告,应该不会再被忽视。 “布什能够忽视五角大楼吗?这样的一份文件不太可能被忽视。这是件令人难堪的事情。无论如何,对布什来说,唯一关注的就是国家防御。五角大楼不是发疯了,也不是自由主义者,而且五角大楼一般被认为是保守的。如果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和经济构成威胁,那它只能这样做。布什政府倾向于听取来自两方面的意见,即石油公司的游说和五角大楼。”沃森补充说。 “美国总统说全球增暖是不存在的,但跨过波拖马可河,人家会发现五角大楼正在为一场气候战争作准备。这很令人感到不安,布什在气候变化这个问题上开始忽视他的政府”,绿色和平组织的罗博·古伊特伯克说。 根据兰德尔和施瓦兹的研究,地球上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极限。到2020年,水和能源供应的“灾难性”短缺将变得更加难以解决,从而把世界引入战争。他们警告说,8200年前,气候条件导致了粮食短缺、饥饿和疾病,以及人口的大量迁徙。这一幕很快将重演。 兰德尔对《观察家报》说,气候突变的潜在影响将会导致全球混乱。“这将是灾难性的”,他说,“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国家安全威胁,因为没有任何敌人拿枪指着你,我们对威胁无从控制。” 专家们在报告中总结道,气候变化的灾难性后果并非耸人听闻,而是“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并会在很多方面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挑战,应当立即引起重视”。 兰德尔补充说,要想阻止这样一场灾难的发生,现在可能已经晚了。“我们并不确切地知道,我们正处在哪一个阶段。灾难也许明天就发生,但是即使5年以后我们仍不能知道确切答案。” “对一些国家来说,气候变化的后果不堪设想。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似乎是个值得一试的办法。” 这份报告所描绘的情景非常生动,沃森说,很可能会对美国的大选产生重要影响。总统候选人提名选举中领先的约翰·克里,据信已经接受了气候变化是一个现实问题的观点。科学家们认识到,布什封锁五角大楼报告的做法是为了给克里的竞选设置障碍。 事实上,以马歇尔为主起草的报告,将助克里的竞选一臂之力。马歇尔,82岁,是五角大楼的一位传奇人物。他领导了一个秘密的智囊团,专门对国家安全的可能威胁进行评估。他在五角大楼受到广泛尊重,曾积极推动国防部的导弹防御系统计划。 曾因政治原因愤然离开环境保护局的西蒙斯说,对该报告的压制,是白宫试图掩盖气候变化证据的另一个例证,“同时也表明布什政府应该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停止自欺欺人的做法。” 西蒙斯说,布什政府不愿承认全球气候变化确实存在,是因为布什政府据信与能源产业和石油公司关系密切。“他忽视气候变化的证据,是为了安抚少数大的能源和石油公司”。 (消息来源:英国《观察家报》,国家气候中心罗勇编译)

气候变化报告范文2

内容提要: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之一。由于成本和收益分担不均等,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面临很大困难。总体而言,减排的成本损失有限,但收益却显而易见,不减排的成本相当高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调整其经济结构承担减排义务。中国有能力也有必要积极参与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为世界做出绿色贡献。

关 键 词:气候变化 全球治理 减排 中国贡献

引言

有关气候变化的物理学和政治经济学研究已经证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迄今为止面临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挑战之一,也是影响未来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重构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作为世界人口最多、自然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中国还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最大的全球性公共产品之一,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对全球治理承担重要的大国责任。

2008年6月27日,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先生主持的《打破气候变化僵局:低碳未来的全球协议》(Breaking the Climate Deadlock: A Global Deal for Our Low-Carbon Future,以下简称布莱尔报告)报告在日本东京正式,这份报告同时也“呈送北海道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其政治目的是为2008年7月在日本北海道举行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提供决策背景。2008年7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参加了在日本北海道召开的八国集团(G8+5)峰会。会议的主题之一是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态度、战略选择和思路不仅将对我国人民福祉、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地位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将对世界以及中国国际形象产生重大影响。

作为卸任首相,政治家布莱尔深知简单的劝说并不能解决政治分歧和利益争端,要想解决问题必须提出有力的证据并能够说服各国政治领导人达成共识,实现合作。因此,布莱尔报告对“各国领导人需要了解其在未来18个月内将要面临的选择”做出了全面的描绘,并提出了气候谈判中的若干重大思路。

客观上说,布莱尔报告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中国和人类的根本利益、共同利益出发,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应当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又应当提出哪些基本思路和政策主张?我们认为,中国需要带头积极响应,并主动承诺减排义务,打破“囚徒困境”的僵局,应站在减排前列,为世界做出绿色贡献。

全球气候变化是“我们的”共同的问题

由于各国在承担成本和分享收益上的不均等,气候谈判陷入了“囚徒困境”的僵局。无论对世界来说,还是对中国来说,时间已经非常紧迫,我们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出选择。因为“达成减排协议每推迟一年,温室气体存量就会增加,未来气温也会因此升高”。[1]

大气中现存二氧化碳排放中约70%至80%是由发达国家产生的。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统计,富裕国家在排放总量中占主要部分,工业化时代时起所排放的每10吨二氧化碳中,约有7吨是发达国家排放的。英国和美国的人均历史排放量约达1100吨二氧化碳,而中国和印度的人均水平分别为66吨和23吨(图1)。

图1 富国在累积排放中占主要份额

资料来源:UNDP:《人类发展报告2007/2008——应对气候变化:分化世界中的人类团结》,content.undp.org/go/newsroom/2007/november/hdr-climatechange-20071127.en

但是,全球气候变化是“我们的”(共同的)问题,而不是“你们的”(自己的)问题。无论排放源于纽约还是上海,气候变化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按OECD国家水平,一个地球不足以承受人类的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表1)。[2]

表1 按照OECD国家的碳足迹,人类需要几个地球

资料来源:UNDP:《人类发展报告2007/2008——应对气候变化:分化世界中的人类团结》,content.undp.org/go/newsroom/2007/november/hdr-climatechange-20071127.en

但是,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人们生活在世界上最为贫穷的地区。布莱尔报告也指出,“那些在造成气候变化上责任最小的群体,即贫困和脆弱人群,所遭受的负面影响却是最大的。”同样,那些过去没有,现在和将来也不会显著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的贫困国家或最不发达国家却要承担气候变化的成本,他们也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他们的适应能力也是最为脆弱的。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单独提供这一全球公共产品。依靠联合国的制度机制是无法达成世界各国一致同意的治理框架。布莱尔报告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能力的担忧,即“虽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提供了很好的制度基础,但它们本身却不能完全满足有效地管理应对气候变化所需的响应和行动。”作为一项国际公约的《京都议定书》缺乏必要的惩罚和激励机制,只对少数发达国家有一定的约束, “软约束”、“软指标”、“软机制”的约束而已。在现实条件下,只能由主要大国(指发达大国和发展中大国)主动来提供这一全球性公共产品,共同达成政治共识,再进一步建立和强化新的全球治理框架。

布莱尔报告提供了许多可资参考的解决方案。布莱尔报告对八国集团的领导力寄予厚望,在他的方案中,第一条就是在八国集团峰会领导下制定全球减排的长期和中期目标。布莱尔报告同样对发展中国家寄予厚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需要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提高碳生产力。哥本哈根协议是否是一个成功的协议:建立一个通向2050 年目标的高水平方向;以合适的短期目标和中转点的方式,使世界走上发达国家达到目标、发展中国家平等贡献的正轨上;创建一系列有效的扶持机制和组织;并且创造一个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学习而使协议不断改进的方式。我们需要检验的是,是否该协议所促使的投资、决策、以及资金流动会使得21 世纪走在一种新的低碳的路径上。实现这样一个成功结果的复杂性是巨大的,它将需要最高级别的领导——从八国集团开始。

目前,温室气体排放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中。从排放流量来看,美国是最大的排放国,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五分之一。中国、印度、日本、俄罗斯联邦和美国是前五大排放国,排放总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一半以上;前十大排放国占全球总排放量的60%以上。尽管气候变化是全球问题,但少数大国或集团的国家或多边行动(如,八国集团、欧盟、中国和印度)所造成的排放量在总排放流量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温室气体排放增量上看,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07世界能源展望》的预测,在参考情景中,2005-2030年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上升57%,美国、中国、俄罗斯和印度占增排量的三分之二。中国将占增排量的最大份额,印度将在2015年左右成为第三大排放国。1980-2005年期间G8+5的13个大国的排放量占世界排放总量的68-71%之间(图2)。根据布莱尔的报告,最近几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至75%。

图2 G8+5温室气体排放占世界总排放量的比例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美国能源部信息署(EIA)Country Energy Profiles 计算。

布莱尔报告指出,“为了避免极端气候风险,所有国家都应调整其国民经济结构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仅有发达国家的承诺是不够的”。发达国家的碳足迹最深,因此发达国家应带头明确承诺减排义务。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应被列入承诺减排义务的时间表,并根据本国国情和能力明确减排的总量上限和实现减排义务的时间表。

2008年7月8日,八国集团领导人就温室气体长期减排目标达成一致,八国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其他缔约国共同实现到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少一半的长期目标,并在公约相关谈判中与这些国家讨论并通过这一目标。[3]

真正的困难在于“向低碳经济转型还是需要大量规模空前且相互协调的政策和制度的干预”。因此,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只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和政策能力才是当务之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框架必须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政策组合和制度参照。但是,归根到底,还是要通过发展中国家自身的经济转型和自主能力提高来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2008-2010年是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框架公约或全球性协议的关键时期。中国在打破气候谈判的僵局,积极推动全球气候良治(Good Governance)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不是反对而是支持全球治理,不是消极而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不是逃避而是承诺减排义务,不是免费搭车而是主动提供全球公共产品。中国领导人应当充分利用两次机会窗口:2008年7月G8峰会和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尽快达成未来的气候保护协议,为低碳经济的发展确定方向。

减排对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长期收益可观。

气候变化报告范文3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作物;影响

中图分类号p4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1-0292-02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备受关注的全球性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1988 年联合国环境计划署与世界气象组织联合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迄今已连续了 4 次评估报告。国务院于2007年4月首次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十七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大量研究表明,气候变暖的趋势将进一步持续,并继续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重要影响[1-6]。我国是农业大国,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临严峻的挑战,关注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气候变化情况

1.1大气co2浓度增加

陆地生物圈通过光合与呼吸作用与大气不断交换co2气体。经过漫长的时间推移,大气中co2浓度达到了相对稳定的时期。但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石化燃料的大量使用、森林破坏、人口与饲养家畜数量的急剧增加等人为因素的作用,引起全球大气co2浓度增加的速度比过去任何时期都快,已由1765年的275μmol/mol增至2007年的425 μmol/mol,并且还以每年0.5%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50年,co2浓度将增加至550μmol/mol,21世纪末可增加至700 μmol/mol。

1.2气温升高

ipcc第4次评估报告(2007年)指出近100年来全球温度升高 0.74℃,这是近1 000年来温度增加最大的一个世纪。尽管气候变暖问题仍然存在科学上的不确定性,但有 90%的可能性是人类活动造成的。ipcc报告还指出,如果人类继续按照目前速度排放温室气体,那么co2有效倍增将出现在2060年左右,届时全球平均气温将增加1.4~5.8℃。全球温度增高将改变各地的温度场,影响大气环流的运行规律,各地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时空分布也会改变;增温造成的海冰、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还会使海平面上升。将给地球水资源、能源、土地、森林、海洋以及人类健康、物种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冲击,造成许多目前仍无法估计的重要影响。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7年)指出,过去100年间,

3参考文献 整理

[1] 郭明顺,谢立勇,曹敏建,等.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影响与对策[j].农业经济,2008(10):8-10.

[2] 崔向慧,李昊,卢琦,等.全球face实验的进展与展望[j].世界林业研究,2007,20(5):1-6.

[3] 陶宗娅,邹琦.强光和短期高浓度co2对玉米和大豆光能转化效率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5,25(2):244-249.

[4] 黄建晔,杨连新,杨洪建,等.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加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j].作物学报,2005,31(7):8820-887.

气候变化报告范文4

【关键词】后哥本哈根时代 气候变化 能力建设

【作者简介】中国气象局科技和气候变化司副司长

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自1972年国际社会开始关注气候变化以来,人们为保护全球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共同努力,不断加深认知、凝聚共识、应对挑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认同的应对气候变化主渠道,“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基础。

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分别以《公约》及《议定书》缔约方大会决定的形式通过会议成果文件,形成了《哥本哈根协议》,标志着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未来国际社会更需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加强合作、务实履行。

气候变化问题事关我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我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我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2009年11月,我国政府明确提出了未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但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相当大,需要更加艰苦卓绝的努力。

一、气候变化问题的由来及国际社会应对进程

(一)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及其主要结论

1988年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建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是国际上公认的气候变化科学评估组织,其主要任务是组织科学家团队对气候变化认识、气候变化影响以及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对策进行科学层面的评估。IPCC于1990年、1995年、2001年和2007年先后完成了四次评估报告,给出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最新研究结论,并成为国际社会认识和了解气候变化问题的主要科学依据。

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提出,人类活动引起的排放正在显著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它推动了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签署和1994年《公约》的生效。

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提出,人为气候变化是可辨识的,气候变化的经济社会影响被确定为新主题。报告为系统阐述《公约》的最终目标提供了坚实依据,推动了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通过。

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进一步明确,过去50年的大部分变暖现象(66%以上)可能主要归因于人类活动,这促使《公约》谈判确立了减缓和适应两个议题,推动了谈判进程。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明确提出,过去50年的气候变化很可能(90%以上)归因于人类活动,它推动了“巴厘路线图”的诞生,为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谈判提供了科学依据。

可以说,IPCC四次评估报告的结论一次比一次将人类活动与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编写工作已经启动,将更加侧重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和减缓问题,突出区域气候变化及影响评估、适应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成本、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并将于2014年,彼时正是国际社会就2020年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时期。因此,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结论将对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谈判产生重要影响。

(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和形势

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1988年联合国大会就通过了为当代和后代人类保护气候的决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其目标是: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使生态系统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公约》确立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根据《公约》,各国应共同努力、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发达国家要率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转让技术;发展中国家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公约》于1994年生效,已有192个国家签署。从1995年起,联合国每年都要召开一次《公约》缔约方大会,至今已召开了15次。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整体应在2008年至2012年承诺期内温室气体年均排放量比1990年水平至少减少5.2%。2005年2月16日《议定书》正式生效,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环境公约。从2005年起,《议定书》缔约方每年都要与《公约》缔约方一起召开大会,至今已召开了5次。

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的《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巴厘路线图”,确定了在《公约》和《议定书》下双轨谈判的进程,要求发达国家制定出2012年后量化的减排指标,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下,采取具有实质性效果的国内减缓行动。“巴厘路线图”还要求,《公约》和《议定书》缔约方应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2012年后国际减排协议。

在此后的两年里,各方展开了一系列的对话和磋商,气候变化逐渐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外交的突出问题,成为联合国大会、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以及双边、多边活动的重要议题,成为一场“国际运动”。

应对气候变化要求发达国家转变现有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也要求发展中国家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涉及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各国的发展空间和经济竞争力。当前,国际社会在强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共识,许多国家也都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三)世界主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及措施

气候变化谈判利益交错、矛盾互织,形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欧盟、美国和77国+中国三股力量,折射出南北矛盾、发达国家内部矛盾、发展中国家的内部分歧和针对排放大国的矛盾。两大阵营斗争的焦点是历史责任、资金与技术转让。三股力量角力主要围绕减排义务的分担。

欧盟是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旗手”,在节能减排立法、政策、行动和技术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欧盟承诺到2020年其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至少减少20%,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20%,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一次能源的消费量减少20%。为实现《议定书》的减排指标,欧盟各国实施了促进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如欧盟内部实行了碳排放贸易制度,并积极开展联合履行项目和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北欧国家实行对每吨二氧化碳征收19~58欧元的碳税政策;德国对发电行业规定2020年可再生能源比例达25%~30%的上网配额;英国政府与51个能源密集型部门签订气候变化协议。欧盟强调,美国应承担减排责任,中国、印度等应参加减排。

美国将气候变化问题作为奥巴马政府的首要政策重点之一,试图从欧盟手中夺回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权。但是,奥巴马政府调整气候变化政策面临许多压力,对外难以接受《议定书》模式,对内主张自主减排模式,强调将技术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采取“限额与交易”等减缓行动,加强低碳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不放弃包括生物燃料、风能、太阳能、氢能、碳捕集和封存等新能源及核能利用带来的长期机遇和竞争力。美国表态到2020年排放量比2005年减排17%,实际仅比1990年减排4%,但却顽固坚持中国、印度等新兴发展中大国应参加减排。

日本主张建立排放大国在内的国际减排框架,建立灵活多样的减排机制,设立“公平的”减排目标,与美国处在同一阵营。日本强调技术研发和推广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主张推行国际行业能效标准、设定全球“行业减排”目标、推进行业技术减排,还强调技术创新和向低碳社会转型,推行国内行业自愿减排,激励新能源开发和森林保护,推进资源能源的节约。日本承诺到2020年比1990年减排25%,但有很大部分将通过市场手段来实现。

澳大利亚现政府显示了更积极的态度,2007年批准了《议定书》,但也与美国处在同一阵营,把气候变化确认为紧迫而现实的挑战,在国内积极推进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措施,支持家庭和社区减排,努力实现《议定书》规定的第一承诺期内增长不超过8%的限排目标,并积极在亚太地区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技术合作。澳大利亚承诺到2020年在2000年基础上减排5%~15%。

加拿大同样与美国处在同一阵营,主张各国从自身国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减排目标,反对设立强制性量化的绝对减排指标。加拿大政府加强了对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承诺到2020年在2006年基础上减排20%,实际降至1990年的水平。

77国+中国(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承认发展中国家已为减缓气候变化作出了巨大努力,要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为减排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发达国家应深度减排,即到2020年在1990年水平上减排25%~40%。发展中国家中的新兴发展中大国(如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等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强大压力。

考虑到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是当今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公约》和《议定书》并未给发展中国家设定减排目标,但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在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不懈的努力。如中国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印度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20%~25%;巴西宣布2020年在预期基础上减排36.1%~38.9%;阿根廷、墨西哥等拉美国家主张全球减排,墨西哥承诺到2050年将排放量减少50%。小岛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要求所有排放大国都承担减排义务,石油输出国强调国际社会帮助其转变经济结构,对减排持消极态度。

二、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基本情况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是一系列《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有关会议的统称,即《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大会、《公约》附属执行机构第31届会、《公约》附属科学技术咨询机构第31届会、《公约》下长期合作特设工作组第8届会、附件一缔约方在《议定书》之下的进一步承诺问题特设工作组第10届会,以及最后阶段由各国首脑参加的高级别峰会。

(一)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基本情况

大会的焦点问题主要有:

1. 谈判的基础案文。即谈判在什么案文的基础上往下进行。由于各方分歧严重,“巴厘路线图”启动的谈判进程进展缓慢,在哥本哈根会前,《公约》和《议定书》下两个特设工作组并没有形成可供政治决策的谈判案文。哥本哈根会议期间,一些国家和国家集团出于各自的考虑,以公开或非公开的方式提出了各自的案文,包括中、印、巴、南“基础四国”、非洲集团、丹麦、小岛国集团等。谈判案文的形式和内容关系到“巴厘路线图”、“双轨制”的延续问题,是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取得成果的关键。

2.资金和技术支持及其机制问题。这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国关心的问题,是发达国家在《公约》下的义务,也是谈判中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要价,是发展中国家采取适应和减缓行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3.长期目标的确定和表述问题。欧盟强调把温升上限控制在工业革命前2℃的水平,强调设置量化长期减排目标,要求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50%。小岛国则提出了1.5℃的温升上限,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85%。由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等的原因,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这些量化的表述,将严重限制我国的排放空间,是我国特别关注的问题。

4.“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适用问题,即发达国家减排承诺及对发展中国家资金和技术支持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如何实现。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在获得“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条件下适当的减排行动,是否也需要“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在这个问题上,“基础四国”坚决主张发展中国家自主采取的减排行动不接受国际社会“三可”。

5.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进一步的量化减排承诺。由于涉及《议定书》的存废,发展中国家强烈关注这一问题,立场高度一致。此外,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减排行动、气候变化适应的责任和机制问题、市场、贸易机制及手段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问题上,各方利益冲突非常激烈。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之间的分歧主要有:发展中国家强调双轨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按《议定书》模式继续率先大幅度量化减排,要求发达国家切实履行适应、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承诺和义务并建立相应的机制;发达国家企图将《公约》和《议定书》的谈判“并轨”,要求发展中大国将国内行动转化为国际义务,认为适应是发展中国家自身的责任,回避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额外的资金,在技术转让问题上强调知识产权问题,主张更多依靠市场机制。

(二)哥本哈根协议的基本情况

经过各方异常艰苦的磋商,哥本哈根大会分别以《公约》及《议定书》缔约方大会决定的形式通过会议成果文件,决定延续“巴厘路线图”的谈判进程,授权《公约》和《议定书》两个工作组继续进行谈判,形成了《哥本哈根协议》,标志着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归纳起来,《哥本哈根协议》的成果主要有五个方面:

1.维护了《公约》和《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坚持了“巴厘路线图”的授权,坚持并维护了《公约》和《议定书》“双轨制”的谈判进程,反映了各方自“巴厘路线图”谈判进程启动以来取得的共识,包含了包括我国在内的各方的积极努力。

2.明确了较为中性描述的长期目标,“同意根据科学需要,大幅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以及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关于减少全球排放以便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观点,并在平等的基础上采取行动以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为了确保长期目标和相应的应对行动得到最新气候变化相关科学研究成果的支持,对“哥本哈根协议”执行情况以及对包括长期目标在内的共同愿景进行综合评估。

3.在“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下,将各国纳入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行动,在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排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美国等发达国家将承诺履行到2020年的量化减排指标,其减排行动及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资金援助将根据有关的准则进行测量、报告和核实。而发展中国家继续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采取减缓行动,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以在自愿和获得支持的情况下采取行动。

4.在发达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发达国家按比例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额外的,可预测的、充足的资金,帮助和支持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减排,包括大量针对降低毁林排放、适应技术发展和转让以及能力建设的资金,要求发达国家在2010~2012年期间提供300亿美元新的额外资金。在采取实质性减缓行动和保证实施透明度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以满足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虽然发达国家在资金上的这些承诺与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需求相比尚有很大差距,但毕竟提出了一个量化的、可以期望的目标。

5.在减缓行动的测量、报告和核实方面,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发展中国家只有在获得国际支持的国内减缓行动的条件下,才根据缔约方大会通过的指导方针,接受国际的测量、报告和核实。发展中国家自主采取的减缓行动只接受国内的测量、报告和核实,有关结果每两年一次以国家通报的方式予以通报,通过明确界定的准则进行国际磋商及分析,确保国家得到尊重。

本次大会形成的成果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根据“巴厘路线图”的授权,最终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哥本哈根协议》反映了包括我国在内的各主要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共识和各自能够承受的底线,应该是下一步谈判过程中重要的指导性文件。由于协议是各方立场妥协的结果,目前协议存在的一些问题是:模糊、弱化了发达国家中期的量化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整体减排40%的要求尚未落实;美国等发达国家与《议定书》下发达国家缔约方减排承诺的可比性问题尚未落实;落实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义务很有难度。因此,发达国家到2020年量化的减排指标,以及对其减排指标与提供资金进行测量、报告和核实的准则;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数量、方式和管理机制;对发展中国家减缓行动进行国际磋商及分析的准则;以及全球长期减排目标等,将是今后气候变化谈判的核心问题。

三、气候变化问题将对我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后哥本哈根时代,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将发生变化

从国际关系看,气候变化问题将逐渐形成“气候政治”现象,成为未来国际关系的新热点。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不断升温,国际主导权的争夺将从传统的军事、政治、经济领域向环境、能源和生态领域扩展,推动形成新的国际格局,未来将转向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享有主导权,将成为掌握未来世界主导权的必要条件之一。气候外交日益成为构筑大国关系框架的主要因素。从发展格局看,气候变化将加速推动国际社会进入“低碳发展”时代。经济领域的博弈是当前气候变化领域争夺的最直接发展方向,关乎一国在新一轮的全球竞争中发展经济、开发新能源、应用新技术、拓展新商机的灵敏度和捕捉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将成为低碳经济的核心,围绕碳交易,碳金融、碳关税等问题的法律标准和技术标准将成为今后各国较量的焦点。从未来趋势看,气候变化将成为一个比是否维护人权还占有道义制高点的“主流思潮”,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将成为未来最能吸引眼球的热门词汇。

(二)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事实,并已对我国产生显著影响

气候变化将对我国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更显著的影响。我国农作物因旱受灾面积和粮食产量波动呈加大趋势,农业布局和结构发生变化,病虫害加重,生产成本和投资将进一步增加;由于降水量变化、升温导致的蒸发量增加、工农业用水量增加以及水资源调配问题,我国六大江河的实测径流量都呈下降趋势,北方部分河流发生断流,大大加剧了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矛盾。南方汛期降水增多,发生流域性或区域性大洪水的几率增大,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我国东部物候期提前,亚热带、温带北界北移;湿地和草原等生态系统退化,某些物种消失,全国动植物病虫害发生频率上升,分布变化显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大大增加;未来气候变化将进一步对海岸带、人体健康以及工业、旅游、保险、交通、能源、建筑等行业造成诸多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到国防安全。

当前,气候变化问题已超越了科学和环境问题,甚至超越了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影响我国发展战略和对外战略的全局性问题。应对气候变化,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发达国家压我承担减排的声音不断高涨。另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我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严峻,任务繁重。

(三)应对气候变化也为我国带来新的机遇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也为我国经济转型、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采取积极行动,缓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与全球减排以及确保我国能源供应安全之间的矛盾,也是确保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此外,今后较长时期内,以经济可承受的方式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将是技术和产品进步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推动低碳发展将有利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企业技术创新,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把握住低碳经济所孕育的巨大市场潜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可能成为我未来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契机。

四、加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

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是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考虑的全局性战略问题。

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国内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要研究制订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规划,通过规划明确低碳发展思路和路径,以技术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变来降低发展过程中碳排放的增长速度;确立低碳经济发展的区域发展模式和产业发展模式,以碳利用强度作为考核指标,激励企业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运用和产品结构调整;将减排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的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

二要加快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法制体制机制。加快研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政府、部门、企业、组织和公众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职责,明确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国内协调两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导作用,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职责和分工,统筹协调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以法律为准绳,规范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评估报告、政策信息的统一制度;增强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加快形成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外宣和国际合作;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应对气候变化市场体制和机制。

气候变化报告范文5

论文摘要: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已引起水管理者的重视。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气候信息如何在水管理部门应用、气候变化对水管理部门的主要影响进行了梳理,揭示水资源管理者面临气候因子稳态假设等问题的挑战,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水资源综合管理、适应性管理、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等适应性对策。 论文关键词:气候变化;综合管理;适应性管理 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是国际地学界和水资源管理者关注的共同话题。在2007 年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和第二工作组的报告提供了气候变化是否实际发生、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总结。根据第二工作组为政策制定者的摘要报告,从各大洲和大部分的海洋观测数据表明,许多自然系统正在受区域气候变化、特别是温度升高的影响。I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给予特别关注,在气候变化与水资源方面总结道,观测到的记录和气候预测提供了丰富的证据表明淡水资源是脆弱的,受到气候变化潜在的强烈影响,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产生广泛的后果。他们还指出现有的水资源管理,不能足够应付气候变化对水资源供给、洪水风险、健康、农业、能源和水生生态系统保障程度的影响。许多国家重视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管理的影响,并采取措施适应气候变化,如英国在新一轮的水资源规划中,充分考虑未来的气候变化,预测水资源变化。最近美国水管理部门和科技部门联合推出了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管理报告,以期促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对水部门的影响。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影响,跟踪国际前沿,开展了包括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方面的许多研究,在认识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取得许多重要成果[4-7]。对水资源管理者而言,关心的重要方面是气候变化加剧了当前的水资源短缺和增加了洪水风险等问题,使其面临更大的挑战。结合国内外的新进展,本文扼要总结了气候变化对水管理部门的主要影响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水资源管理对策。 一、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管理 1.水资源管理者关注的气候变化信息 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影响的许多方面是通过改变水循环而产生的,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管理者发挥积极作用的许多部门存在潜在的影响。对水资源管理者而言,最关心的气候变化主要是温度和降水情势的变化及其相应的影响。 温度增加将改变降水的组成,使降水中降雨的组成增加、降雪的组成减少。降水组成的这种改变将影响径流的来源和时间分布,导致春季融雪径流的减少,更多的冬季降水形成的径流。对永久积雪和冰川补给的河流,温度升高在短期内导致径流增加,但在长期内导致径流减少,这种变化已经在一些地区有过报道。温度增加可能增加植被和陆地表面潜在的蒸发和散发,因此减少流入河道湖泊和水库的水量。海水温度改变和海洋循环的变化,可能增加未来沿海地区暴雨的强度和频率,但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降水的变化在各个地区不同,一些地区将增加降水,一些地区将减少降水。降水的季节分布和极端降水可能变化。在未来的气候变化条件下,这种可能的变化将导致干旱和洪水,相对于过去的经验定义,更加频繁和更加严重。 2.气候信息如何被应用在水管理中水资源决策制定和水资源管理的全过程都需要气候信息。气候信息被利用的有效性受到气候学家、水文学家、决策制定者、管理者相互之间协作程度的影响,在不同的层次和尺度上,气候信息的需求和信息资源不匹配现象仍将继续存在。对未来气候状态的假设,表现在对局地和区域的水资源系统(供水、防洪、排水等设施)的规划、设计、运行和改造中。这些水资源系统,传统上依据对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气候波动和径流的观测资料确定的气候波动外包线进行设计和运营。由于重点放在近期的径流和天气的历史观测资料,存在一个固有的假设,就是这些因素波动的外包线在未来不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在水资源系统的设计运行中,气候是稳态的,即未来气候与过去气候具有相似的波动模式、极端事件具有相同的概率。总体来看,目前大多数水资源管理者通常假定气候是平稳过程,利用稳态的假定评估未来水文事件的可能性,对这个假设需要检验和认真的评估。 水资源系统一旦被建成,它的运行将受到过去的、目前的和不久将来的气候信息的影响。当更新水资源供给模型、更新水资源系统运行条件以反映近期的气候变化趋势时,过去气候信息将发挥作用。例如重新开发的水资源供给预测模型,将要建立在延长的和最近的径流和气候观测

气候变化报告范文6

北极海冰边缘部分通常夏季融化,冬季冻结,在大自然作用下的这种海上冰层平衡维持着北极地面冰层的稳定。但连续多年的冬季及夏季异常温暖,造成海冰层面积逐步减少,这可能是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严峻的事实。

另一方面,近年来,也有不少媒体报道关于地球可能变冷的见闻。其主要根据是,2006年的新年异常寒冷,几乎整个北半球都遭受着极度低温的考验,来自西伯利亚的持续的寒流在俄罗斯、乌克兰、东欧的日本夺去上千条人命,并波及我国河南陇海地区及辽东湾等地。就连往常属于温暖地带的南欧、印度都发生了暴雪,导致大批人畜被冻死。对此,科学家们纷纷做出各种解释。有人认为,地球在温室化的同时,也面临着突然进入“冰川时代”的可能。

全球进入“冰川时代”?

2004年2月,一份来自美国国防部的报告称,在2010~2020年,全球将出现一场巨大的气候突变,这场气候巨变会导致美洲、亚洲在内的北方地区出现干冷气候,亚洲的季风气候会减弱并间歇性地出现。报告里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到2020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

这份报告是美国国防部出资10万美元,委托全球商业网络咨询公司(GBN)完成的。GBN的报告引用了两个很重要的科学依据;其一是,在历史上,每当气温逐渐升高到一定的数值,不利的天气状况可能会相对突然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气候很可能发生突变。其二是,随着现在全球气温不断升高,格陵兰岛的冰也在不断融化,越来越多的淡水通过陆地上的河流,汇集到了北大西洋,导致北大西洋的海水盐度不断降低,盐度的降低使得海水失去了这种重力的推动,不再形成环流,造成海洋的热量交换机制失效,从而导致“热的地方更热,冷的地方更冷”。

我国科学家叶笃正、季劲钧在《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气科学发展的飞跃》一文中曾指出,未来将会出现一种集地球系统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自然过程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综合模拟系统,使人们对于气候突变的机理的认识比现在前进一大步,进而能够发现一些气候突变的阈值和前期信号,这对于未来气候的稳定性、极端气候的发生频率、海平面升高的程度等问题都将会有比较确切的回答,气候预测的精度也将大大提高,而作为以监测“气候突变”为目标的RAPID观测计划,将以海洋的主要输送带(0ceanicConveyor belt)的变化为最主要研究对象。

现有的研究业已表明,大西洋的海洋输送带一般是将温暖的洋流沿大西洋的东岸向北输送,使沿岸的国家(如英国、北欧各国)气候温和,海洋输送带一旦被破坏,不仅这些国家的气候将变得极为寒冷,全球都可能遭遇类似冰期时代的气候。如果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北大西洋的海水温度上升,大量海冰融化使该海域的海水盐分下降到一定的程度,由于海水变轻,北大西洋的海水不再下沉,于是原有输送过程遭到破坏,极有可能重演近万年前所发生过的新仙女木剧冷事件(大约在1万年前在末次冰消期持续升温过程中的一次突然降温事件。其命名是根据哥本哈根北部阿尔露德剖面粘土层中所发现的八瓣仙女木花粉而来,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植物,目前只生长于北极地区。“新仙女木”的“新”表示该事件为末次冰期出现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当时冰川再度扩张,海水面再度下降。“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研究者认为,这次气候突变是由于全球海洋中的温盐环流关闭所致。该事件虽然既短暂又快速,但却显示了地球气候系统的易变性质),导致全球遭遇灾难性的气候突变。当然,从时间尺度上说,这一变化过程是较为缓慢的,但是,对这种情况进行监测的计划,则是现阶段促进大气科学发展的时空观测计划等重大举措之一。

前两年流行的一部美国影片《后天》的题材正是源自上面提到的美国国防部的报告,即认为在2010~2020年,全球将出现一场巨大的气候冷突变。

无独有偶,据2007年8月俄罗斯新闻网援引英国《卫报》的报道,主要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情况的两名俄罗斯科学家坚持认为,全球变暖的危险过于夸张,今后10年全球气候将变冷,于是决定下注1万美元与反对他们观点的英国气象专家打赌。而俄罗斯科学院太阳地球物理研究所(伊尔库茨克市)研究员弗拉基米尔・巴什基尔采夫和加琳娜・马什尼奇认为,对地球气候影响最大的是太阳活动的变化,而不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地球变暖和回冷是对太阳黑子数量和大小变化的反应。由于今后数十年太阳将进入活动消极期,地球温度将会随之下降。

当然,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气象学家并不同意这种观点,例如,正在为日本横滨市“地球模拟器”超级计算机项目工作的英国气象专家詹姆斯,安南博士与俄罗斯的这两名科学家正式打赌,并对获胜充满信心。他说;“从事我们这种科学――气象学,挣不了多少钱。因此,这1万美元将是对我日后退休金的良好补充。”

气候变冷无法避免?

最近又有国外媒体报道,俄罗斯科学院天文台宇宙研究实验室主任哈比布尔洛・阿布杜萨马托夫教授宣称,目前太阳确已进入“冷却周期”,而地球气候将因此受到严重影响并发生剧烈变化。他认为,太阳辐射强度正在缓慢地下降,预计将在2041年达到最低值,在此过程中,地球气候将重新进入寒冷期。

这一说法又恰恰证明了上文所提到的几位俄罗斯科学家的观点,只是在时间上稍有推迟而已,该天文台的科学家们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对太阳的形状和直径在最近11年内发生的暂时性微小变化进行测量,并试图用所获取的实验结果更精确地预测即将来临的全球性变冷的幅度和时间。同时,他们的研究成果也将最终否定有关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理论。阿布杜萨马托夫教授认为,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效应”将无法阻止全球性的气候变冷趋势,他表示,在地球历史上,全球气候曾发生过许多次周期性的气候变冷和变热现象,而且这些变化并非工业活动所导致的后

果,在最近数千年中,持续周期达200年的太阳亮度变化曾经直接影响了全球温度的变化,科学家们认为,由于海洋所具有的庞大热惯性,如果太阳亮度变化仅仅持续11年的周期,那么全球气候基本上不会受到什么影响。然而,如果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过程持续近200年时间,那么地球气候将受到明显的影响,只不过由手地球热惯性的原因,地球气候的变化要比太阳亮度的变化滞后15~20年。因而,阿布杜萨马托夫教授认为,太阳亮度持续200年的变化会影响地球气候。

按照此次发现的这一规律,到本世纪中叶,地球将开始急剧变冷。同时,这一变冷过程可能会与1645~1715年间发生在整个欧洲、北美和格陵兰岛的降温过程非常相似。当时,伦敦的泰晤士河、巴黎的塞纳河,以及格陵兰地区的所有河流均出现冰冻情况,以至于格陵兰岛上的居民不得不放弃了部分居民点。

在阿布杜萨马托夫看来,即到来的全球性气候变冷不但会使地球表面被冰雪覆盖的区域大幅度增加,还会使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浓度降低,而这两种因素又会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冷的趋势,同时,他们的这一最新发现还有助于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并非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定性因素,们强调“二氧化碳的影响力无论如何也不会超过太阳亮度在持续200年的变化中所造成的影响”。

由此,专家相信,在气候变暖的过程中,二氧化碳只起到了很小的助推作用,阿布杜萨马托夫表示,如果有一天海洋表面的温度突然下降,那将意味着地球气温已达到了最大值,那时,气候变冷将无法避免。

不过,联合国的专家们目前并未对阿布杜萨马托夫的理论观点表示赞同。他们在每年一度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报告中仍旧指出,由于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地球正面临着灾难性的全球气候变暖过程。

变冷说是否可信

对于全球异常寒冷的现象,我国科学家郭增建提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也是一种“变冷”学说。他认为,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导致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这种学说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而且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但是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尼8.7级地震海啸改变了这个趋势。事实上,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

2005年1月10日美国内华达山脉地区下了近90年来最大的暴风雪。

2005年2月2日,莫斯科和日本的降雪竟然超过了3米。

2005年2月南半球夏季出现低温。

2005年年末,上海一夜降温17℃,气象台连发低温寒潮警报,而当年按全球变暖思路预测的中国“暖冬”宣告失败。

全球低温冷害事件的频发,使人不得不思考“变冷说”到底是否可信?

根据“深海巨震降温说”的理论,海洋巨震减弱了温室效应,是气候变冷的放大器。果真如此,对于能源和资源日益匮乏的地球而言,这可能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

持这种观点的科学家称,1960年智利大地震引发的海啸也曾使全球变冷,引起了上世纪70年代的“冷地球周期”。他们认为,2004年12月26日印尼大地震海啸也是全球变冷的一个信号,将给地球带来至少30年的变冷效应。

不过这种观点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证据支持。目前大多数科学家仍旧坚信,地球在百年内步入冰河期的可能性很小。当然,也有科学家认为,从2000年开始,全球气候将从30年的温暖期转入30年的低温期。

我们怎么办

尽管目前全球耦合模式模拟预估未来100年都将是变暖的趋势。但无论从历史气候演化的实际或气候变化尺度匹配理论的观点来看,在持续变暖的百年尺度内出现“暖中有冷”的几十年尺度的“冷暖波动”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人们可能对上世纪70年代初出现过的气候“变冷”记忆犹新。1947~1976年的全球性寒冷天气曾使许多气象学家惊呼“小冰期”到来。

1971年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10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9万年为冷期,1万年为暖期。按照这一规律,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

然而,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气温不但没有继续下降,反而出现了回升,这个事实促成了关于人工温室效应研究的发展。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研究估计,二氧化碳倍增将使地球平均温度至少上升L5℃,但不超过L5℃,2001年联合国上海公报和日内瓦公报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变化趋势。

但也有科学家指出,最近地球上气候的波动很大,二氧化碳含量却一直在上升,可见全球气温变化并不完全取决于二氧化碳含量,而且过去近30年来北极冰川消融的速度远高于其他地区,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的数据显示;自1978年11月以来,北极圈气候变暖的速度比地球南部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变暖速度整整快了7倍。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中心主任约翰・克里斯蒂说:“全球变暖其实看起来并不是全球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