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带来的好处范例6篇

气候变化带来的好处

气候变化带来的好处范文1

【关键词】环境法 气候变化 循环经济 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识码】A

目前从世界范围内多年多地区的相关观测数据来看,地球上的气候正在发生一定的变化,包括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等等,这些气候现象的出现是长期以来一直维持平衡的全球气候破坏的结果,人们开始面临各种环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开始尝试各种途径来寻求问题解决的方式,包括从可持续发展模式、环境法律制度完善以及科学技术革新等多方面的内容上去积极探索,寻求人类前进发展的新方向。其中依靠法律制度来实现对环境问题的解决,正是在这一前提条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是人们在气候问题出现后,试图依靠法律手段对其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的一种方式。但是环境气候问题错综复杂,又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依靠法律来实现对气候问题的解决目前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如何更好地在气候问题下实现法律制度的完善应对,是我们目前所面对的最大问题。

气候变化对环境法的影响

法律的制定和完善与气候变化之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关系,尤其是在如今环境气候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两者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对立,当针对气候问题所产生的议题逐渐规范化的情况下,法律虽然可以满足其所要达到的规范性要求,但是也会随着气候问题相关议题的不断深入而产生更高程度的挑战和冲击。一方面,环境法作为一个决策性内容,可以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提出相关的决策性意见,同时也会将所有引起气候变化的相关因素以制度的方式加以考量,并寻求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这是气候变化对法律的重要影响,同时也是法律存在意义所在。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法律带动着气候变化相关议题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同时与之相对应地提出决策性意见的法律在实质内容上也会出现变化。微观意义上来说会带动所有国家自身环境法的进一步完善和修正,宏观意义上可以促进全球范围内对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以及国家环境法改革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和研究。从这一点意义上来说,当法律开始成为气候变化中的重要应对策略时,它所要面对的肯定不是静止不变的问题,所要面对的冲击和挑战也是不断发展的。所以需要不断的思考一些问题:如何更好的在气候问题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做出自身的完善和调整;如何在解决气候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规范化,并最终形成有效的气候治理模式。这都是法律所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在气候变化过程中环境法所必须要成长的部分。

国际范围内应对气候变化的先进经验

欧盟国家节能减排新标准的建立。一直以来欧盟国家在气候问题都是相关领域的领导者,很多成员国在应对气候问题以及国际气候合作方面都相对成熟,在治理气候问题上有很多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

这里最为突出的就是节能减排,各个成员国在对气体排放问题上一直都保持着积极的态度。从法律层面上,2005年1月开始正式实施了欧盟气体排放机制,依照该机制的规定,每个国家首先都要在欧盟委员会针对气体排放问题提交相关的计划,并需要得到欧盟委员会的批准①。在该计划中需要对自己国家内发电厂、炼钢厂等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气体排放量进行限定,如果低于最高排放量,可以将剩余的排放量卖给那些高于最高排放量的企业。并且国家整体的气体排放量必须要符合《京都协议书》的相关规定,这种气体排放量的控制以及交易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了重要的榜样②。不仅如此,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欧盟国家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案,包括未来十年之内的气体减排任务,在2020年至少要减二十个百分点,同时要将可再生能源的产量提高两倍以上,并针成员国各自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环境气候问题制定了不同的计划,依靠情景评估以及科学模型的建立,来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问题。

英国通过制定法案来解决气候问题。在过去的十年内,英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比往年减少了百分之十六,是目前仅次于德国的国家,也是目前少数完成《京都协议书》中对发达国家关于温室气体减排要求的国家之一。英国在2001年开始在税种中加入气候变化税,并以此来满足低碳科技研发以及降低节能成本的相关研究,并在2002年4月开始实施碳排放交易制度,该制度在2005年和欧盟所实施的气体排放交易制度实现了合作,在欧洲大陆得到了广泛的推广。2007年英国在气候变化方面制定了相关法案,这也是第一个针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法案,英国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第一个依靠法案立法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国家。《气候变化法案》中重点是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法律控制,以国家强制力以及法律约束力的手段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这对于气候变化国际相关立法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模范带头作用,对我国环境法的调整和完善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我国环境法应对气候变化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环境立法的现状。从哥本哈根会议针对气候变化问题进行讨论之后,我国就开始针对气候变化实施一系列的应对措施,虽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并不存在强制的温室气体减排要求,但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世界范围内的气候问题改善,在节能减排以及温室气体量的减少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于2000年实现了第二次修正,并在2002年和2004年分别制定了《清洁生产法》以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这些法律内容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清洁能源的利用,并减少固体废物对气候环境的污染,从而做好对气候变化的应对。在温室气体减排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标本兼治,我国开始在立法上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的节约和利用,2006年我国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最终将减排和节能联系在一起,为我国环境问题治理以及气候问题应对方面都提供了相对完善的立法内容和法律依据,并初步建立起我国环境法的立法体系。但这只是环境法体系形成的雏形,需要面对的问题还很多,在环境法治建设以及执法效能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还需要面对不断变化的气候问题随时对现有的环境法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这都是我国目前环境立法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所需要面对的问题。

我国环境立法体系上所存在的问题。第一,综合性环境基本法的缺失。我国整体来说从1995年开始已经针对气候环境问题制定了多个单行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及《可再生能源法》等多个法律内容,这些单行的法律规范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环境立法体系上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缺乏综合性的环境基本法,导致现行的各个单行法律内容上要么存在自相矛盾的问题,要么存在重复或者是空白问题,简单来说就是缺乏一个可以贯穿引导所有相关单行法律的综合性法律内容,这对于进一步实现环境问题治理以及预防方面都是十分不利的。环境基本法在环境立法体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不仅可以给单行法律在制定以及修改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同时也会对单行法律中存在的问题、漏洞以及空白进行弥补。

第二,法律责任体系不健全。我国目前虽然存在环境立法,试图依靠法律的手段来缓解所存在的环境问题,但是成效不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法律责任体系规定的不明确,因此在违法处罚上缺乏必要的威慑力。比如我国《节约能源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用能单位必须要大力加强节能管理,依靠节能用能的原则来对本单位的节能技术措施进行组织并实施,确保能耗降低③;《电力法》第三十四条要求供电企业以及相关用户必须要做好节能用电、安全用电以及计划用电,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十九条要求企业应该优先使用污染物排放量少,能源利用率高的新型清洁生产工艺,更好的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但是这些规定都是义务性条款,并没有相应的责任性条款,只有义务没有处罚,这些规定就起不到真正的作用。此外,在环境法的相关执法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国《水污染防治法》严格规定了企事业单位往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应该按照规定缴纳排污费,如果排放超标还需要缴纳一定的超标排污费。但是我国很多小地方的政府或者是领导,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往往为了自身经济发展,创造更高的经济利益,不仅不缴纳排污费,甚至还存在行政干预的情况,这都是目前在执法上所存在的问题④。

气候变化下我国环境法应对模式完善

制定综合环境基本法,完善立法体系。笔者在上文中就已经提到过,欧洲国家在应对环境气候问题上,除了制定相关的气候环境单行法律之外,还要制定综合性环境基本法,对当前的环境治理过程进行指导和修正,以国家强制力和法律约束力的方式强制企业和政府来实现环境保护。在环境法立法上欧美等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形成,并在80年代后拓展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环境保护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确定和经济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环境基本法一方面可以将单行的环境立法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也可以起到指导、引导和规划的作用。制定环境基本法首先必须要充分建立在环境保护科学基础上来实现,并且要在立法中加强其法律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对相关部门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管理制度、相关目标等等都要明确规定,同时加强政府部门对其主体的监督工作。

依靠法律建立循环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是科学发展观的实现过程,而要建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必须要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和制度框架,要有相应的科学技术模式以及运行机制来支撑,也就是说在科学发展观道路上必须要寻求正确的途径和载体。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要求在应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必须要实现节能减排,并依靠技术创新,综合利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充分结合市场价格机制,最终形成污染少、低能耗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其中依靠法律手段来促进循环经济进一步发展已经是我国当前必然的经济发展计划。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我国的实际国情为立足点,充分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上所取得的先进经验,结合目前我国所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新型能源利用等法律法规,制定循环经济相关立法、法律法规等,建立起实现并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性整体的立法体系。

在循环经济立法上,德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立法体系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法条、制度和指南三个部分。依靠法律的手段在循环经济框架中纳入经济活动部分,并初步建立可循环的经济社会,然后依靠制度来对其漏洞以及问题进行弥补和完善,最终依靠指南完成具体法律制度的操作和应用。在德国建立循环经济立法的过程中首先要强调基本法律制度的建立,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建立与之对应的法律法规。就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方面可以做以下几点尝试:第一,建立《循环经济促进法》,初步形成基本法律制度;第二,对现有的《矿产资源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内容进行修正,和基本的《循环经济促进法》进行对接,形成完整的体系⑤;第三,相关的规章制度或者是条例中对具体操作性和实践性问题进行规定,在实践过程中要突出对现有能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对高能耗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严格的量化控制,重视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的结合,实现政府、企业以及相关公会之间的交流、协作和配合,从而更好地实现我国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建立并完善法律责任体系。依靠法律来实现对气候变化的应对所包含的内容有很多,综合性很强,仅仅依靠制度本身来实现自我完善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制度之外实现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如果在法律权责规定上过于宽泛和理论化,在实际操作中就难免会缺乏实践性,导致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对违法行为难以追究法律责任。

我国目前在法律责任方面虽然在单行法律上有所规定,但都是一些理论性的概念,需要首先对各环保部门所要担负的职能实现统一的协调和管理,对相关的设施建设以及配套机制进行完善,加强法律监管的力度。对所有相关行政单位的职能划分进行明确,充分考虑各自地区的发展实际,确定本地区的法律监管区域和环境保护范围,形成上行下效综合性的法律监管体系。并且依靠相关立法对各地区各部门所要承担的义务责任以及监管程序进行明确规定,确保气候变化的应对机制可以在各部门有效展开。同时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将传统的粗放制约型转变为集约型经济模式,依靠市场机制的力量来实行对法律监管力度以及模式的调整,从而实现对环境法相关法律监管体系的完善:包括对职责法律体系的完善;对评估法律制度以及风险预防机制的构建;对环境标准模式、评定标准、技术标准的建立;对事故处理应急措施的完善;对环境许可管理制度以及标准差别对待制度的制定和完善。

综上所述,环境破坏带来一系列需要面对的问题,气候变化已经在多个方面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不利因素,全球范围内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相关机制也在不断的调整、变化和完善当中,这个过程离不开国际间的交流和协作。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充当着十分关键的角色。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在日后国际范围内应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上必然会出现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做好应对和防范,从科学技术、环境法完善等多方面寻求全球发展和自身利益的平衡点,是我们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政法与历史学院)

【注释】

①秦天宝:“我国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以气候变化问题为例”,《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年第2期。

②万霞:“‘后京都时代’与‘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③任亚宁:“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基本法律问题研究”,《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年第4期。

④杨兴,刘最跃:“我国气候变化立法的缺陷及其对策分析”,《时代法学》,2006年第2期。

气候变化带来的好处范文2

关键词:云南;植被;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MODIS

中图分类号:Q9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13402

1引言

植被是指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的总称,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表覆盖状况,在地球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中起着巨大作用,为各种生物提供栖身场所和食物,还能改善气候、减少环境污染等。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它通过光合作用减少大气中CO2含量、调节全球碳平衡、减缓全球变暖的进程,对气候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植被也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有助于生物地球化学的良性循环[1]。

植被指数是卫星遥感中最具明确意义的指标,是基于植被叶绿素在0169Lm处的强吸收,通过红外与近红外波段的组合实现对植被信息状态的表达。在众多的植被指数中最为常用的是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它能够敏感地反映出植被生长状况、生物物理化学性质及生态系统参数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像元所对应区域的植被和土地覆盖类型的综合情况,因此,NDVI常被直接或间接用于研究植被或土地覆盖变化[2]。运用遥感图像反映地表植被覆盖信息时常用的植被指数包括: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Normalized Different Vegetation Index)、改进植被指数(AVI, Advanced Vegetation Index)、高级归一化植被指数(ANVI, Advanced Normalized Vegetation Index)等。其中由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能够相当精确地反映植被绿度、光合作用强度、植被代谢强度及其季节和年际变化,因此,在全球或各大陆等大尺度的植被动态监测、植被分类、全球和区域土地覆被分类及其变化、作物长势检测和物候监测、自然灾害监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3]。

归一化植被指数作为植被生长状况及植被覆盖度的最佳指示因子,在植被遥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被认为是监测地区或全球植被和生态环境变化的有效指标[4]。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是植物生长状态和植被空间分布的指示因子,与地表植被的覆盖率成正比关系,对于同一种植被,NDVI值越大,表明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植被长势越好[5]。

近年来遥感技术不断发展,遥感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连续性,同时具备动态和快速等优点,应用遥感数据对区域尺度上植被动态变化研究的现象已比较普遍。动态监测植被覆盖的时空演变,对深入研究植被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响应关系、揭示区域环境状况的演化与变迁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6]。

2研究区域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位于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97°31′39″~106°11′47″之间,北回归线横贯该省南部,东西横跨864.9km,南北纵距990km,总面积39.4万km2。气候类型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7个温度带的气候类型,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地形地貌复杂,云南高原大面积土地高低错落、纵横起伏,高山峡谷相间,地势阶梯递降,断陷盆地错落,江河纵横、湖泊棋布。以上气候地理特点使得研究区域植被类型丰富多样,植被覆盖率较高。

3数据与处理

3.1数据来源

MODIS指的是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是美国宇航局研制的大型空间遥感仪器,随1999年EOS(Earth Observation System) 泰拉(Terra)AM卫星发射到地球轨道。MODIS植被指数产品是在已有的植被指数的基础上改进设计的,增强了其对植被的敏感度,减少了外部影响因素(如大气、观测视角和太阳角等)和内在的非植被因素(如叶冠背景等)的影响,使其适用于全球范围[7]。MODIS13是陆地2级标准数据产品,本文所采用的MODIS13A3数据产品内容为栅格的归一化植被指数,每个自然月更新一次,空间分辨率为1000m,时间跨度选取2000年2月到2012年12月。

3.2数据处理

4分析与结论

本研究从年及月的不同尺度上分析了云南地区NDVI值近13年来的变化特征。从图1可以看出:5月份植被明显进入生长阶段,一直到9月生长达到最旺盛,10月植被生长呈下降趋势,一直下降到来年3月份,4月份NDVI值呈增加趋势,但增加幅度不大。得出结论春季最后的5月份,整个夏季6、7、8月,秋季的第一个月9月为生长季。从图2观察曲线规律和趋势线可以得出结论为近13年来云南植被总体呈上升趋势,植被生长状况向好的方向发展,年平均NDVI值呈现波动性的逐渐上升趋势,其中2000年NDVI值最小,植被生长状况最差,2008年NDVI值达到最大,植被生长状况最好。从图3可以看出植被生长实现正增长的年份有2002年、2004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1年、2012年8年,植被生长状况相对良好。2000年、2001年、2003年、2005年、2010年5年负增长,植被生长状况相对较差。2000年植被状况最差,在均值以下,偏离均值比较大;2001~2005年植被以小幅波动为特征,属于中等时期,NDVI值基本上围绕均值波动;2006~2009年植被状况处于最好时期,NDVI值都在均值以上,其中2008年NDVI值达到最大值;2010年植被变差,NDVI值处于均值以下。2011~2012年植被向好的方向发展,NDVI值回升且高于均值。

参考文献:

[1]曾小平,赵平,孙谷畴.气候变暖对陆生植物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12):2445-2450.

[2]李月臣,宫鹏.北方13省1982年~1999年植被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资源科学,2006(2).

[3]宋富强,邢开雄.基于MODIS/NDVI的陕北地区植被动态监测与评价[J].生态学报,2011,31(2):354~363.

[4]罗玲,王宗明.1982~2003年中国东北地区不同类型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9,29(4):0800~0808.

[5]刘绿柳,肖风劲.黄河流域植被NDVI与温度、降水关系的时空变化[J].生态学杂志,2006,25(5):477~481.

气候变化带来的好处范文3

1安宁河谷地域性气候的特征

1.1河谷概况安宁河全长326km,流域面积11150km2,随横断山脉呈南北流向。安宁河发源于冕宁县东小相岭记牌山,有两源,东源称“柯别河”源于拖乌乡小相岭中段海拔4470米的山峰,西源“北基河”源于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海拔5267m的万年雪山,两源在拖乌乡汇合后称“安宁河”。成域后,安宁河先后流经凉山州的冕宁县、西昌市、德昌县和攀枝花市的米易县,在米易县与盐边县两县交界处转向西南,与雅砻江汇合,注入金沙江上游,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水系之一。安宁河谷系形状略似条带,形成典型的羽状水系,河谷气候呈现亚热带气候的特征。河谷主要沿南北走向深度断裂发育,是一典型的地堑谷。安宁河谷中段,河面比较宽阔,流速平缓,河谷东部有小相岭、螺髻山,西部有磨盘山、牦牛山,走向大致平行,形成很宽的槽形谷地,经长期侵蚀堆积,形成宽阔的阶地与河滩。在安宁河谷上段,以山地、宽谷为主,间有盆地,阡陌纵横。

1.2地域性气候特征分析

1.2.1气温特征昼夜气温变化:安宁河谷位于云贵高原东侧,由于高原地区的空气稀薄、干燥少云,使白天地面接收大量的太阳辐射能,近地面层的气温上升迅速,而晚上地面散热极快,地面气温急剧下降。因此,一天当中的最高和最低气温之差较大,白天烈日当空,晚间和清晨气温较低。季节气温变化:远离安宁河谷的两侧山地为干湿季分明的西南季风气候,除干湿季明显外,其余季节气温变化均表现出不明显的特征。河谷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在此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出现典型特征的四季不分明、冬暖夏凉的特征。垂直方向气温变化:由于受地理纬度和地貌的影响,气候的地带性和垂直方向变化同样明显。在河谷流域则为垂直分布的山地气候,气温垂直变化明显,同一地区山上阴湿而气温低,接近河谷地区气温高,往往山头白雪,山下绿茵,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由于地壳的强烈上升和河流的迅速下切,致使山脉连绵,地表此起彼伏。由于河谷构造特征,使得大气气流的局部气温高出当地0.5~1.0℃,年均气温在12~20℃之间,凉爽宜人。河谷在德昌县、米易县显得深切,河床狭窄,水流湍急,年均气温在16~26℃之间。

1.2.2降雨差异特征受到纬度位置的影响,安宁河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由印度洋暖湿流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该地带冬春干燥少雨,夏秋高温多雨。对于安宁河流域两侧的高原山地,与河谷的大气环流综合以后,形成高原山地气候。由于大气压低,空气中水分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空气湿度降低,使大气随海拔的升高而越来越干燥。在夏秋季节,年平均降雨量1133mm,每年5~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90%以上,多大雨、暴雨和夜雨。安宁河谷洪水大多出现在6~9月,夏季降雨量偏大,洪水发生的时间、历时和大小,与全球大气环流中此地处于副热带高压带、受高空西风大气环流、西南季风等影响因素相关。在安宁河谷海拔较低的地区,如西昌市、德昌县、米易县等地,6~10月降水集中,暴雨多,强度大,季节性降水差异显著。但近年来气候有所变化,表现在降水量方面,冬春与夏秋的季节性降水悬殊有所减小。笔者认为,这可能与10余年来“天保工程”的实施、附近溪洛渡大型水库以及安宁河流域梯级水库建设、安宁河谷城镇化建设这3个因素直接相关。安宁河谷中段季节性降水差异(p)与时间(t)的变化趋势估值图,如下:

1.2.3日照特征大气气流的速度和方向在交汇处、梳妆台及其上游地段发生突然变化。在泸沽镇先锋村、五一村一带气流平缓,方向东南,流经梳妆台处受南山营山麓的阻挡,大气气流形成局部高压、副高压,气流速度出现短暂性减缓(当地村民称之为“无风铺子”“曾经是随军宿营的皇公主梳头、盥洗之处”,是为安宁河谷流域的海拔变化在1000~4500m之间,如此大的海拔变化,是影响河谷流域日照时间长短的一个重要因素。冬春半年日照充足,夏秋半年日照少,年日照为2000~2600小时。安宁河流域南段河谷的热量资源最为丰富,光照时间与强度,明显优于北段。正因为气温宜人、阳光辐射充足,丰富的日照加上昼夜悬殊的气温,造成了安宁河谷流域物产丰富,农作物光合作用对CO2的利用率高,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少,这“一多一少”是安宁河谷的粮食、蔬菜、果品的含糖量偏高的主要原因。安宁河谷流域土地肥沃,在海拔、大气环流的影响下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物产丰富,被誉为“川西南的粮仓”,是凉山州最重要的农业区。

1.3植被引起的空气湿度与积温变化特征安宁河谷植被覆盖率高,自1998年代以来,国家“长江中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局部河谷流域的生态植被恢复比较快,当年植下的杉树苗、日本松苗等速生树种,如今大都生长到5~7m高,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植被的恢复给安宁河谷地域性气候带来的变化是明显的,突出表现在:空气湿度增加,积温变化不明显。印度洋热带季风达到河谷,大气中的水分被植被吸收了一部分,河谷地段的空气湿度增加;河谷流域的大气气流速度减缓,风沙现象减弱;四季分明的气候现象出现不鲜明趋向,据2008年以来的局部记录,冬季的“干风天”时间缩短了10~20天。

1.4梳妆台地域性气候考证在泸沽镇地段,由于安宁河与泸沽河两河交汇,且在南山营(当地地名)山麓面前受阻,长约550m的安宁河河床显得狭窄,最窄处约11m,平均宽度23m。因此,安宁河在径流量不变的条件下流速加剧,同时造成交汇处上游的梳妆台地段河床抬升,水流湍急。“梳妆台”名称由来之一说)。在两河交汇处形成气流高压而速度加剧,在两河交汇后气流的高压释放,速度突然加剧,方向由南折转,偏西环流,再随河谷走向正南方,且气流速度回归正常。

2地域性气候对民族习俗文化的影响

在安宁河流域居住生活着汉、彝、回、蒙、藏、傈僳等20余个民族,其地域性气候影响着当地的生产建设和生活行为,长期的生产与生活行为就逐步形成了当地住民的习俗文化,形成了地域性民族心理特征。

2.1地域性气候生成了大量的气象谚语气象谚语是当地住民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积累的认识自然的经验,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内容。这些气象谚语经过长期的实践观察和修订,概括成了简明、动听、易记的气象谚语,在住民中广泛流传下来。例如,动物相关类气象谚语——鹰飞天晴,燕飞雨淋。该谚语反映出与地域性气候相关的原理是:岩鹰和雨燕都有感知大气压、空气流速的能力。能见度大,高空大气压小,气流活动平缓,这有利于岩鹰飞翔;低空大气压高则空气湿度低。根据气象学原理,这表明:近一两天内没有降雨的可能性。而雨燕的食物主要是飞行昆虫,当大气压降低,空气湿度大,小虫子就飞不高、飞不快,这正好是雨燕捉拿小虫子的好时机,于是飞临低空捕食。如此的“大气压降低,空气湿度大”,就预示着很快就要下雨了。当地住民的理解是:岩鹰是安宁河谷流域常见的一种留鸟,在上空盘旋,必然是天高云淡,岩鹰飞过天空,天晴继续;雨燕是安宁河谷流域的候鸟,在农历节气秋分时节,雨燕飞离北方,秋冬时节到达安宁河谷流域地区,如雨燕在低空飞翔,则很快就要下雨了。

2.2地域性气候对行为心理的影响安宁河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该流域的大部分区域冬暖夏凉,日照长,热量资源丰富,四季区分不明显,多为干湿季分明的西南季风气候。河谷两侧为垂直分布的山地气候。其中南段河谷热量资源丰富,雨季长、雨量多,全年为农耕期。这样特别的地域性气候条件,形成了当地住民的生活行为习惯。——在行为取向上,人们的生活节奏放慢,按照太阳运行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活动行为并不追求速度;——在心理取向上,与人、遇事显得心理宽容,在面临生活利益纷争时,人们的心理是“大家都能过得去”,矛盾就自行化解;——在利益取向上,心理悠然自得,如果价值太低,“不做就作罢了”,一般不与人过多地计较、论争;——在季节规律上,半年劳作,半年休闲。在冬季,劳作基本停止,人们喜爱聚集一起,到房外墙根处晒太阳、闲谈,享受融融的冬日阳光等等。究其原因,这与安宁河谷流域地域性气候条件优越,气温适宜,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直接相关,使得物种多样、物产丰富、物质充裕度高。由于这些因素,人们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比较容易得到实现,心理满足感强,用不着过多地、过度地去争取。

2.3地域性气候对彝族节日“火把节”的影响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火把节是形式隆重、场面壮观、参与人数多、很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为什么火把节要定在这一时期?为什么如此隆重?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彝族住民的“日照追寻因素”(源于对火把节的由来的一种说法),生活在川西高原(包括安宁河谷流域)的彝族得益于这里长日照的晴朗天气,对于灿烂、暖融融的日照体验,怀有特别的追寻感,六月二十四与农历“夏至”相隔不远,是临近全年日照最长的时间。

2.4地域性气候与彝族服饰的关系安宁河谷地域性气候与彝族服饰的相关性,表现在:一是适应性强:要对付不良气候条件,适应在安宁河谷的强烈日照、紫外线辐射、较强的河谷风等条件下生存。同时,又由于河谷的昼夜温差大,最高气温在白天,夜间凌晨2:00左右气温最低,这需要一种穿戴行为便捷、既能生产劳动又方便休息饮食起居的通用服饰,才能更好地适应生产、生活。经过漫长时间的行为选择,这一通用服饰就成为了今天彝族同胞喜爱的、常年皆着的察尔瓦。二是服饰变化少:安宁河谷流域气候宜人,气温四季变化不大,所以彝族服饰的季节性不强,随季节而变化的样式不多。三是色泽鲜艳:这源于长期在地域性气候环境中形成的色彩心理背景有关。在彝族女子的服饰上,常常能看到有代表日、月、星等天象的图样;在阳光照射下,积云分布不均匀所反射出的鲜艳色泽、雨后低空大气含水量与阳光照射角度所形成的彩虹等,彝族住民以服饰图样、色泽予以了反映。同时,这与彝族文化传承的天文历法有关,彝族对天文气象的观测有比较久远的历史,以彝族的先祖创造的一套历法为代表,这是民族瑰宝的一部分。在妇女服饰中,古老的天文图像变成了美丽庄重、色彩鲜明装饰物。

气候变化带来的好处范文4

    一、关于极端气候变化的趋势研究

    世界气象组织2012年11月《世界气候状况年度声明》,在《声明》中指出,全球各地频现极端气候事件,主要表现为热浪、干旱、洪水和低温。美国赖斯大学气候变化专家罗恩·萨斯在2012年9月也指出,极端天气和极端气候将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会是一种全球现象,人类需要提早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否则将会面临灾难性严重后果。2012年8月28日的经济参考报也指出,有迹象显示,气候变迁正在成为常态,年复一年愈演愈烈。

    二、关于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研究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承载能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极端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系统产生的影响多为负面(Stern N,2006)。比如,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农业的地域分布(RosenzwEig和Hillel,1995);温度升高带来的作物病、虫、草害的增加也会影响作物生长,从而对作物产量带来负面影响(Rosenzweig,Hillel,1995)。还比如,气候变化带来的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生长季起始时间和长度变化,将影响各地农作物的生长季长和种类(Conway,1998;Rosenberg,1990);未来水分状况是决定未来很多地方,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降水的变化和作物生长季的变化将是决定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是利还是弊的决定因素(Hulme,1996;Fischer,1996;Strzepek and Smith,1995;Sivakumar,1992)。虽然全球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促进了光合作用,或将提高作物产量,但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及病虫灾害高发等将抵消有利因素,从而引起粮食产能的不确定性(潘根兴,2009)。气候变化在中国的区域格局不同,气候变化对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农作物生产的影响也不同(林而达,2007;张厚瑄,2000;周舟,2010)。但是,极端天气气候因子与农业经济产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中国农业经济有显着的负面影响(刘杰、许小峰,2012)。

    三、关于气候影响粮食生产的机理研究

    国内外有关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影响的研究成果表明,气候变化主要从四个方面影响作物的生产。一是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农业的地域分布(Rosenzweig和Hillel,1995),气候变化带来的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生长季起始时间和长度变化会影响各地农作物的生长季长和种类。二是二氧化碳将直接在生理上影响作物生产,对作物的生产产生有利的效果,大气中的CO2浓度可以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作用效率(Conway et al.,1998;Rosenberg et al.,1990),浓度的升高对C3作物(如小麦、水稻和大豆)会产生显着的正效应,对C4作物(如玉米、高粱)产生的正效应较小(Ringius et al.,Hulme,1996)。但由于温度升高带来的作物病、虫、草害的增加也会影响作物生长,从而对作物产量带来负面影响(Rosenzweig,Hillel,1995)。三是未来水分状况是决定未来很多地方,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降水的变化和作物生长季的变化将是决定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是利还是弊的决定因素(Hulme,1996;Fischer,1996;Strzepek and Smith,1995;Sivakumar,1992)。四是气候平均状态的变化可以影响未来农业的生产,但对未来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极端气候事件(洪水、干旱、极端高温等)。国内外学者对前三个方面的研究关注较多,研究的时间较长,取得的成果较丰富,但对第三个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也很少。

    四、关于气候变化影响粮食生产的定量测算研究

    国内外专家学者通过观测实验(Finn et al.,1982;Nie et al.,1995;刘建国,1992;曹仁林,1994;林而达等,1997;蒋高明,1997;李吉越,1997;林伟宏,1999;李伏生,2003)、动态数值模拟(Hoogenboom G,1999;金之庆,1996;Huang,1998)、统计分析(赵宗慈,1989,1993;程延年,1993;张全武,2003;杨文钦,2004;彭少兵,2004)、经济模型 (周应恒,2011;Liangzhi You,Mark W Rosegrant,2005;Fuhrer,2003;Ciais et al.,2005;David Haim et al,2007;Torriani et al.,2007;Robert Finger,Stephanie Schmid,2007)和Logistic模型(Seo and Mendelsohn,2008)等对气候变化影响粮食产量作了较好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

气候变化带来的好处范文5

1.地球纬线的周长是赤道,长约4万km。 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km。 2.世界面积的大洲是亚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州。四大洋中的是太平洋,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纬度的大洋是北冰洋。 3. 地图上如果比例尺大,则表示的范围小,但内容详细。比例尺的三种形式是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地球上的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 、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世界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5. 陆地地形一般有五种形态,即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地壳变动和海平面升降。五带中,地面得到太阳光热最少的是北寒带和南寒带。 6. 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加加林。我国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地球表面上,陆地总面积占总表面积的29%。 7. 在世界的七大洲中,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 8.世界上的湖泊是里海。世界上平均海拔的大洲南极洲,有“冰雪高原”之称的大洲是南极洲。 世界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9.大陆漂移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20世纪60年代人们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10.世界上面积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世界水量的河流是亚马孙河。世界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世界上面积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是亚马孙河流域。 11.地球上的陆地从南半球和北半球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在地球两半球的划分上,南北半球是以赤道划分的,东西半球是以200W、1600E划分的。 12.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如果该数值小(大、小),则对人体健康有利。 13.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经线(又叫子午线),指示的方向是南北,长度相等。纬线是半径不等的圆,指示的方向是东西,长度不相等。 14.世界上面积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零度经线叫本初子午线,零度纬线是赤道。世界上面积的高原是巴西高原,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面积的盆地是刚果盆地。赤道穿过的大陆有非洲、南美洲。 15. 1999年10月12日 ,世界人口总数达到60亿。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用出生率减去死亡率。人口密度=居民数量/单位面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浅海区叫大陆架。 16.北美的土著居民有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各大洲中,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是欧洲。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从高处向低处凸,此处的地形是山脊,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此处的地形是山谷,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悬崖。 17.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和南美洲和北美洲的东部,从全球看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18.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公转的周期是一年,自转的周期是一天。是绕太阳公转的。 19.为了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 20.世界上三个主要的人种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世界上的三大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黑种人的故乡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 21.世界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其中教徒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联合国的工作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22.人口稀疏区主要分布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23.亚洲东部的主要人种是黄色人种,欧洲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非洲南部的主要人种是黑色人种。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褶皱、断层、地震、火山等。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阳光、海浪、风蚀、流水等。 24.聚落发展的标志主要有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物的数量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完善。纵贯南美洲西部的山脉是安第斯山。 25.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等。地图上的比例尺小,则表示的范围大,但内容粗略。 26.聚落是指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降水的三种类型是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27.从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看,最炎热的大陆是非洲,最寒冷的大陆是南极洲。寒冷区域的洲是亚洲。世界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地区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28.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气温低,抵纬度地区气温高;山地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这是“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 29.在我国、美国东南部等地区,分布着一种气候: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常说雨热同期),四季分明,这种气候的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30.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等地。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全世界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 31.世界的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热带沙漠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地区最为广大。 32.在南北纬300~400的大陆东西两岸,形成了两种气候类型。东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太阳光直射的地方比斜射的地方太阳高度高。 33.在北极地区可见极昼现象,太阳在地平线以上终日不落,则太阳在天空中做顺时针环形运动。居民楼上的热水器装置冬夏季节相比,夏季应平(平、竖)一些。 34.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来向)。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相比较,是大陆东岸降水多。表示大气冷热状况的物理量是气温。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35.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1月最低;海洋上8月,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的年变化。 36.在3月和 9月,阳光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号称“世界雨极”的地方是乞拉朋齐,气候的两个重要指标是气温和降水。 37.地球是绕地轴自转的,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是是地球表面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公转的结果是地球表面产生了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 38.当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移动到赤道时,这一天的节气是春分,日期是3月21日前后。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加拿大两个国家。 39.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度的固定倾角。这是一年内太阳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也使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地变化。 40.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在温带地区,沿海和内陆相比较是沿海的降水多。赤道和两极相比年降水量是赤道多,两极少。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亚欧大陆是世界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的洋。 41.由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巨大海陆差异,使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形成的温带季风气候。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通用的语言是西班牙语;巴西使用的是葡萄牙语。 42.写出几种常见的天气符号:扬沙_____、强沙尘暴_____、冰雹_____、霜冻_____、大雪_____、中雨_____、晴转多云_________、小雨转大雨_________、雷阵雨_____、暖锋_____。 43.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是在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北半球的夏季是6、7、8月,南半球的秋季是3、4、5月。它们的季节相反。 44. 从全球的气温分布来看,同纬度地区的陆地和海洋相比较:夏季陆地的气温高。 在气温的日变化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出现在正午过后两点。 45.人们经常用晴、雨、气温高低、阴、风力大小等来描述天气,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时间短,变化快。而气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时间长,变化不大)。世界上信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麦哲伦船队作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46.天气预报是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强度、风力大小和空气能见度等。 47. 赤道附近的大部分地区,气候都有终年高温多雨的特点。这种气候的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纬度因素)、地球的运动、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洋流因素。 48.气温的年较差就是月气温减去最低月气温的差值。如某地的月气温是32℃,最低月气温是-12℃,则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44℃。全球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温带。 49.世界上广泛分布的两种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部。南极洲属于典型的冰原气候。我国降水类型主要是锋面雨。 50.中纬度地区的山地高原,以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为重要特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主要受西风的影响,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51.根据世界政治制度的不同,世界可分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两类国家。如我国就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按照板块构造学说,澳大利亚位于印度洋板块。 52.国境线以内的陆地、领水、领海和领空,总称领土。 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的是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 。 53.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人口增长的特点看,是发达国家国家增长慢。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 54.目前世界上规模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成立于1945.10.24,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目前已有188个成员国。联合国的主要行政负责人是秘书长,现任秘书长的是韩国人潘基文,任期5年。 55.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其次是印度。世界上面积的国家是俄罗斯,其国土面积是1707万km2。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 56.联合国的组织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秘书处、国际法院。其中安理会的主要职能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57.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是英国、法国、中国、美国、俄罗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发达国家数量最多的大洲是:欧洲。 58.联合国的主要职责是①防止战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②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③开展国际合作,解决国际的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④联合国是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 如果在地球上选一个地点,要求四面朝北,应在南极极点。 59.我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南北关系有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60.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际体育组织,其总部设在瑞士洛桑,奥林匹克的理想是和平、友谊、进步。奥林匹克的精神是“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 61 .2001年中国加入“WTO”,该组织的全称是世界贸易组织,总部所在地为瑞士日内瓦。从内力和外力的作用看,地形的“塑造者”是内力,“雕刻师”是外力。内力使地面更加高低不平,外力使地面更加趋于平坦。 62.温带和热带的界限是南、北回归线。世界上面积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面积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的盆地是刚果盆地。

气候变化带来的好处范文6

(武汉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金元时期,金桓州与元上都所在的金莲川地区气候和景观截然不同,金人梁襄说此处“地积阴冷,五谷不殖,郡县难建”,元人王恽言该地“山有木,水有鱼,盐货狼籍,畜牧蕃息”,两种看似矛盾的说法,实则反映出12-13世纪因气候变迁引起的自然生物景观的变化。金莲川地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东段部分的北界,在气候温暖期与寒冷期的交替过程中,这一地区地理环境所发生的重大改变,影响着动植物的繁衍生长和人们的社会活动。1230-1260年可能是迄今为止东北亚两千年来最温暖的时期,在这种气候环境背景下兴建的元上都,有条件成为13世纪东西南北文明交汇的国际大都市。

关键词 :12-13世纪;金莲川;气候变迁;环境变异

中图分类号:F5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020-02

金桓州与元上都在同一地区,金代新桓州城遗址与元上都遗址相距约19公里,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滦河上游闪电河北岸的金莲川草原上。秦汉之后,先后有匈奴、东胡、乌桓、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契丹、蒙古等游牧族群在此劳作生息。10世纪兴起的契丹人将此地称为曷里浒东川,是辽朝皇帝四时行营的一处风水宝地。12世纪初,灭辽建金的女真人在此建造桓州城。12世纪中叶,金朝皇帝将“曷里浒东川”更名为“金莲川”之后[1],此名延续至今。1255年,忽必烈率部在此建立“金莲川慕府”,次年修建开平府。1260年,忽必烈称汗和开创元朝后将开平府升为上都,与1267年后在金中都(今北京市丰台区)以北兴建的大都并列为元朝的首都。有元一代实行两都巡幸制,每年4月间元帝带领臣僚北至上都,9月秋凉时节南返大都。

金桓州、元上都地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东段部分的北界,临近蒙古高原东南边缘。边缘处横亘东西的燕山山脉是一条极其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山脉以北进入内蒙古高原,山脉之南连接华北平原北部,历代修建的长城蜿蜒其间,成为气候、地理、经济、政治、人文的标志性建筑物。地处塞外坝上的元上都遗址区平均海拔约1260米,周边是以湿地、沙地、典型草原为景观的牧业经济区;元大都位于燕山环围的华北平原北端,城区平均海拔约50米,周边是宜农宜牧且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区。两地的直线距离仅270公里,但高低相差1200多米,因而塞外、关内气候差别显著,坝上、坝下风光景物不同。1221年,丘处机等人前往中亚拜会成吉思汗时,从今张家口地面翻山越岭,随行弟子记言:“北度野狐岭,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烟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2]这种自然景观是固定的常态,千万年如此,今日依然。此外,自古以来,在气候温暖期与寒冷期的交替变化中,还会出现特殊的自然形态,使得农牧过渡带地区的地理环境发生重大改变,影响到人类的社会活动与动物植物的繁衍生长。例如在12-13世纪,金莲川地区的气候和景观就截然不同,对此可以通过金元时期的两则史料来加以认识。

《金史·梁襄传》中,特意收录了金朝官员梁襄写的《谏北幸》一文,金代流传下的公文不多,因而此文极富特色。这篇上疏书劝金世宗完颜雍不要年年去金莲川出巡,文中说:“金莲川在重山之北,地积阴冷,五谷不殖,郡县难建,盖自古极边荒弃之壤也。气候殊异,中夏降霜,一日之间寒暑交至,特与上京、中都不同。”[3]按照梁襄的看法,金莲川这地方气候恶劣,地冷天寒,不长庄稼,从来就是荒漠野地,难以实施行政管理,完全不同于上京、中都。然而,元廷大臣王恽却说金莲川之地:“龙冈蟠其阴,滦江经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都东北不十里,有大松林,异鸟群集,曰察必鹘者盖产于此。山有木,水有鱼,盐货狼籍,畜牧蕃息,大供居民食用。”[4]王恽认为金莲川这地方不错,风水极佳,有山有河有森林,牛羊遍野水有鱼,集市货物充实,百姓食物丰富。曷里浒东川是辽朝皇帝捺钵避暑之地,金世宗效仿辽制不定期巡幸,元朝皇帝则在此营造都城年年前往。为何金朝臣僚对此地没有好感,而元朝官员却赞誉有加?梁襄与王恽对金莲川地方看似矛盾的说法,其实反映出不同时期因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改观。

竺可桢先生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最早提出:我国近5000年的气候中,最初2000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后3000年的平均温度存在着系列性的上下浮动,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后400年、1200年、1700年出现过最低温度,摆动范围在1℃至2℃之间。12世纪初期中国气候加剧转寒,12世纪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寒冷的一个时期。13世纪初和中期是比较温暖的期间,这种温暖气候好象继续到13世纪的后半叶[5]。近年,葛全胜等学者对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给予全面研究,进一步详细指出:12世纪发生了北半球普遍降温的气候事件。在长达百年相对寒冷的阶段,中国中东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1951-1980年平均值,下同)低约0.3℃,冬季气候异常寒冷,现存历史文献有许多当时河流湖泊冻结、果木冻害、寒潮频繁、异常降雪的记载。13世纪,东亚气候开始转暖,中国中东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高0.6℃,这一时期茶树种植的北界在开封至淄博一线,比现代茶树种植北界南阳-徐州-青岛一线偏北一个纬度。1230-1260年间,中国中东部地区经历了有可能是过去2000年来最为温暖的30年,冬季温度较今高0.9℃。从1260年以后开始渐渐向寒冷转变[5]。

金世宗年号大定,在位于1161-1189年,一生曾经至少9次前往金莲川等地北巡。梁襄在金世宗时期出任过监察御史,他的《谏北幸》何年所写不祥,但其文中有“议者谓陛下北幸久矣,每岁随驾大小前歌后舞而归,今茲再出,宁有遽不可乎?”、“今者累岁北幸”、“如何岁岁而行”[6]等语,从《金史·世宗本纪》的记载看,金世宗仅在大定十四年至十六年(1174-1176)间,连续3年北上金莲川是岁岁出巡,其他数次北巡有4次隔年而行,有两次是间隔了三四年。金世宗认为《谏北幸》有可取之处,但并不认同梁襄所言“巡游败国”之说,不过他也听取了梁襄的劝阻,“世宗纳之,遂为罢行”[7],取消了这一年的北行计划,但从大定十八年(1178)后,这位皇帝改为隔年北巡金莲川一次,故知梁襄的《谏北幸》应该写于大定十七年(1177)。如上所说,12世纪的中国正处于寒冷期内,竺可桢先生举例说: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结冰,柑桔全部冻死,杭州落雪频繁;1153—1155年苏州附近运河结冰;1110年和1178年,福州有两次荔枝全部死亡[8]。因而梁襄对这一时期塞外金莲川的描述是“地积阴冷,五谷不殖”“气候殊异”,他认为皇帝实在没有必要到这种异常寒冷之地搞劳民伤财的巡幸。

王恽是元初朝廷重臣,他在《中堂事记》中以日志形式记录了跟随忽必烈在上都公务之事,时间是蒙古中统元年(1260)九月至次年(1261)九月。王恽所记比梁襄所写晚八十余年,他描述的金莲川风光景物已经和梁襄笔下大不相同了——“龙冈蟠其阴,滦江经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山有木,水有鱼,盐货狼籍,畜牧蕃息”。因为从13世纪初开始,东亚气候转向温暖并持续到13世纪后半叶,冬半年的平均气温甚至比今日还要高。随着气温的升高,塞北无霜期得以延长,必然引起农业作物的北上种植,从而促使农副业得以发展。也会出现自然植被的自我生长,进而导致多种动物生存空间的生成,上都周围的风光和物产便自然可观了。王恽记写《中堂事记》的1260-1261年,是13世纪东亚气候温暖期的最高峰值,此后开始缓慢降温。葛全胜等认为:1230-1260年间中国中东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高0.9℃,1260-1320年间同地的冬半年平均气温下降0.7℃[9]。就是说,尽管13世纪下半叶气温降低,但仍然较今高0.2℃。虽然他们研究的是中国中东部地区的气候改变现象,但当时塞外气温的冷暖变动也应如此,因为自然气候的变化都是大概率、大范围、大尺度的律动,正所谓“环球同此凉热”。

关于气候条件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葛全胜等人指出:柑橘、茶树、苎麻都是典型的亚热带多年生植物,对温度反应显著敏感,当平均气温升高或降低0.6-0.9℃左右时,其生长线南北移动一个纬度上下。也有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结论是:平均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2℃,农牧交错线就会在5个纬度范围内北上或南下。我认为,对气温变化反应非常敏感的柑橘、茶树、苎麻等亚热带植物,当平均温度升高或降低1℃左右时,其生长线南北移动一个纬度上下,这种物候现象可以在历史资料中找到许多记录。不过对于中温带农牧交错带地区耐寒耐旱的植物而言,平均温度升高或降低1℃左右时,它的适合生长线绝非一个纬度,当平均气温在一个较为长期的降低或升高阶段内(如12世纪长达百年的降温期和13世纪八十多年的温暖期),此类植物生长线的南北界范围应该在2-3个纬度之间移动。金莲川在北京正北方向,元大都中轴线与元上都中轴线的经度偏差不大,两地距离跨两个半纬度。12世纪时的金莲川气候寒冷,相当于今日锡林郭勒盟北部乌拉盖河流域的年均气温(东乌珠穆沁旗年平均气温0.7℃,西乌珠穆沁旗年平均气温1℃),不适宜农作物生长。现今金莲川所在的正蓝旗年平均气温为1.5℃,种植的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莜麦、荞麦、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有油菜、甜菜等,户外蔬菜有白菜、胡萝卜等[10]。13世纪时的金莲川年平均气温高于今日,当然适合豆类、谷类、麦类农作物的种植。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理解金元时期两位作者笔下的记录为何差异极大。

另外,梁襄认为金莲川之地“盖自古极边荒弃之壤也”,这是古人的有限认识。沧海或桑田、牧业和农业是依据气候和地理条件而形成的,从环境历史千百年的尺度看,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存在与变化一直是比较活跃的现象。随着气候冷暖、干湿的反复运动,农业经济与牧业经济轮番进退、交替、重叠,因而出现了历史上中原农耕民与北方游牧民活动地域的交互变化,表现出经济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形态上的差异。当然,也始终存在着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其慕府成员由蒙汉官吏组成,他们所以选择在金莲川开府定都,当时此地必是农林牧兼宜的风水宝地。如前所述,金末元初的1230-1260年可能是近两千年来东北亚最温暖的30年,冬季温度较今高0.9℃。正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条件,修建于金莲川之地的元上都,能够成为13世纪东西南北文明交汇的国际大都市。所有这些表象——12-13世纪北亚地区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之间的碰撞及文化交融的背后,挥动着自然界气候变迁的无形巨手。

参考文献:

〔1〕〔3〕〔6〕〔7〕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27.

〔4〕叶新民,等.元上都研究资料选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1.

〔5〕〔8〕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1).

〔9〕葛全胜,等.中国历朝气候变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439-453.